病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1:25:44

病菌

病菌范文篇1

2、致病原因

1、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是鱼、细菌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态下,3者处于动态平衡,单胞菌不呈致病作用。当生态环境突变(如水温升高、有机质浓度增加)或受到污染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处于“静态”的条件致病菌被“激活”,迅速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等致病因子,此为致病之外因。

2、在饲养池中高密度饲养的各种鱼类,与在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是不同的,前者所受到的应激性刺激要显著地高于后者。正是由于养殖鱼类频繁地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才导致了饲养鱼类免疫力下降,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为致病之内因。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鱼病的暴发与流行,国内诸多报道也证实了这1点。

3、发病特点及应注意问题从鱼类的感染类型来分析,单纯感染、原发性感染较少。正常鱼体内分离出多种条件致病菌且共生于同1鱼体,这1事实说明水体中存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共同条件,因此在致病过程中往往起到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化,故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同时,有关文献指出:寄生虫寄生于体表或鳃上,而其本身往往是带菌者,鱼体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细菌就会大量侵入体内,促使疾病暴发且较严重。故在鱼病防治中要注意检查和杀灭寄生虫。

4、控制对策近年来,由于水产动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以及防病技术滞后,渔农为了挽回损失,或盲目用药,或加大用药浓度污染了水域环境,造成了水产动物的抗药性,降低了鱼产品的品质,这1切将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提出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问题,把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提出如下控制对策。

1.控制病原微生物数量防止疾病发生(1)利用无污染的水源水源是病原传播扩散的第1途径。养殖用水应充足、无污染。各养殖池应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管道。水要经过消毒、净化后进入养殖池使用。(2)做好养殖池的清塘消毒工作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新池要经生石灰消毒后使用,老池则须清淤消毒,并尽量将清除淤泥运至远离养殖池处。(3)强化疾病监测对各种疾病的病原、病因、流行区域、危害程度等情况应加深了解,以便及进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杜绝病原的传播,同时在引种和换水时注意疾病的检测,防止病原扩散。(4)建立病原隔离制度鱼1旦发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病鱼应作消毒深埋或销毁处理。发病池的池水未经消毒不能排出,以免传染给其它池鱼。(5)做好定期消毒防疫工作。

病菌范文篇2

【关键词】蓝耳病菌群平衡

在养猪生产上,生产过程中诸多的操作程序、卫生及消毒问题,出现多种细菌及病毒在猪体内量的增加很难避免,当细菌及病毒在猪体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疾病的暴发。

1猪蓝耳病的概念

猪“蓝耳病”在猪病理学上被称作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首要危害是引起繁殖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及弱胎,流产时间一般在妊娠中后期,也就是30孕龄以后,在引起流产的同时常伴着发热现象,发热严重或没有得到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到后期会出耳朵发紫现象,治疗起来难度就会增大。

2猪蓝耳病的发病原理

健康的猪体内,一般都维持着一种正常的“菌群平衡”,所谓的“菌群平衡”是指多种寄生微生物在体内相互制约,使得微生物在体内的数量受到控制,达到一种量的平衡,不至于对猪的正常生长造成危害。而对于某种疾病的感染来说,其实就是因为猪体内菌群量的改变,破坏了猪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造成某种病菌量的增加,然后在猪身上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当“蓝耳病”在猪身上明显表现出来时,其实就是猪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受到破坏。

3引起猪体内的“菌群不平衡”的因素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造成这种“菌群平衡”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外界环境的改变、饲养管理漏洞、其它疫苗的使用、其它疾病的继发感染、滥用抗生素等。

⑴环境的改变包括天气变化、转群应激、卫生条件差等,都会对猪的正常“菌群平衡”造成影响。

⑵饲养管理漏洞包括饮水量不足、饲料营养的改变、饲喂量的改变等,这些程序的改变也都可能对猪群的生长造成应激,导致短期内的健康水平下降,引发疾病感染。

⑶当在生产中的某个阶段使用猪瘟疫苗(或是其它疫苗)时,因猪的自身免疫反应,猪首先要调动全身的组织对注射到体内的猪瘟疫苗毒株(或是其它疫苗毒株)产生对抗,这时体内其它的正常生理机能就会相对减弱,给“蓝耳病”病菌造成抑制的空隙,引起“蓝耳病”病菌的大量滋生。

“蓝耳病”的治疗难度会那么大,高烧会一直反复,引起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猪发病时健康正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病情的潜伏期会大大的缩短,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进入病情的中后期。

4猪健康水平下降

滥用抗生素是目前造成猪体内正常“菌群平衡”的最大因素。在使用抗生素时,因自身对疾病或抗生素使用知识的缺乏,或是受到某些不负责任的技术员的误导,基本上是在盲目的使用,在使用这类抗生素在抑制某种突出的病菌的同时,因药物的广谱性,也造成对其它菌群的量的抑制,破坏了猪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蓝耳病”病菌可能就是这场对抗中的漏网之鱼。所以,我们在做诊断治疗时必须对猪发病前的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然后针对性的用药,尽可能避免发生误诊。

5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⑴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很多,一定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动物疫病的免疫。

⑵严格检疫。要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一定要隔离饲养14天以上,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

⑶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在高热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散养的猪要实行圈养。

⑷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复合醛类等消毒剂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农村散养户的猪栏圈舍可使用新鲜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⑸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抗菌类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

⑹发现病猪要报告。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当地兽医人员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

病菌范文篇3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菌株肠炎沙门菌、阿柏丁沙门菌,鸡雏沙门菌,德尔比沙门菌、鼠伤寒沙菌,福氏志贺2a,福氏志贺2b,宋氏志贺菌,枸缘酸杆菌,变形杆菌,河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21,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02(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中国生物制品探究所)。

12试剂染料、缓冲溶液、TaqDNA聚合酶、dNTPs、核酸染料(GV)、琼脂糖、Marker等(北京塞百盛基因技术公司)。

13主要设备PCR基因扩增仪、台式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凝胶成像系统、核酸分析仪、微量加样枪(德国Eppendorf公司);电泳槽、DYY-2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14方法

141引物设计沙门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片段具有沙门菌属特异性〔2-4〕,根据GenebankV01373提供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即引物1摘要:5′-ACTGGCGTTATCCCTTTCTCTGGTG-3′;引物2摘要:5′-ATGTTGTCCTGCCCCTGGTAAGAGA-3′由于ipaH基因存在于所有志贺菌属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质粒和染色体上〔5〕,根据GenebankM32063提供的序列设计志贺菌和EIEC引物,引物序列为摘要:引物1摘要:5′-TGTATCACAGATATGGCATGC-3′;引物2摘要:5′-TCCGGAGATTGTTCCATGTG-3′。选择不耐热肠毒素(LT)的编码基因保守区〔6〕,根据GenebankS60731提供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为摘要:引物1摘要:5′-GCGTTACTATCCTCTCTATGTG-3′引物2摘要:5′-AGTTTTCCATACTGATTGCCGC-3′。

142DNA模板的提取采用热裂解法,取细菌培养液10ml,置于Eppendorf管中,8000r/min,灭菌蒸馏水洗涤2次,最后用1ml蒸馏水悬浮,隔水煮沸10min,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即为DNA模板溶液。

143多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通过多次试验先确定了变化较小的因素buffer,dNTP,再对影响较大的因素如MgCl2浓度、引物浓度、Taq酶用量、模板浓度,在1个范围内做正交实验,再进行局部微调,最后调整退火温度和循环数参数等。取PCR产物5μl及DNAMarker参照物在含有(GV)的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电压75V,电泳40min后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144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样品检测(1)特异性检测摘要:9株标准目的菌株和7株非目的菌株,提取DNA模板,然后进行PCR扩增,电泳后观察有无条带的出现。(2)灵敏度检测摘要:将从目的菌株提取的DNA模板用核酸分析仪测定DNA含量,然后作10倍梯度稀释,取每个稀释度的DNA进行PCR扩增,电泳后观察条带的亮度,直到不出现扩增带为止。(3)样品的检测摘要:从牛肉中分离的可疑菌株,提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按常规进行生化检验和玻板凝集试验。

145PCR试剂盒组成经反复试验,组装多重PCR试剂盒。包括PCR反应管,PCR反应液[染料,缓冲溶液(Mg2+),dNTP,引物],琼脂糖粉,GoldView染料,Taq酶,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液体石蜡。

2结果

21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体积50μl,10×buffer5μl,引物各025μl(50μmol/L),Taq聚合酶08μl(5U/μl),dNTPs2μl(10mmol/L),粗提DNA模板各1μl。扩增条件摘要:94℃预变性4min,94℃变性45s,退火58℃40s,延伸72℃60s,32个循环,最后72℃保温5min,见图1。

1摘要:肠炎沙门菌;2摘要:阿柏丁沙门菌;3摘要:鸡雏沙门菌;4摘要:德尔比沙门菌;5摘要:鼠伤寒沙门菌;6摘要: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02;7摘要:产毒素大肠埃希菌C83902;8摘要:福氏志贺2a;9摘要:福氏志贺2b;10摘要:宋氏志贺;11摘要:侵袭性大肠埃希菌;12摘要:肠炎沙门菌+产毒素大肠埃希菌;13摘要:产毒素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2a;14摘要:肠炎沙门菌+福氏志贺2a;15摘要:福氏志贺2a+肠炎沙门菌+产毒素大肠埃希菌;16摘要:肠炎沙门菌+产毒素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2a;17摘要:肠炎沙门菌+产毒素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2a

图1多重PCR反应检测结果(略)

22特异性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均扩增出特异的、和预期结果相符的DN段,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带,且其他的非目的菌株未扩增出条带。

23灵敏度单独及多重PCR体系中几种菌的灵敏度均达到10-8fg/μl,两体系灵敏度一致,即沙门菌属为913×10-8fg/μl,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为723×10-8fg/μl,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234×10-8fg/μl,见图2。

M摘要:DNAMarker;1~4摘要:各模板DNA稀释度分别为10-1,10-2,10-3,10-4倍

图2多重PCR反应灵敏度检测结果(略)

24牛肉中志贺菌的检测用多重PCR方法从牛肉中共检测出9个阳性样品。经国家标准卫生检验方法验证均为阳性〔7〕。

25试剂盒稳定性和重复性除Taq酶,PCR反应液,阴、阳性模板置-20℃贮存外,其余试剂均4℃条件下贮存。在贮存时间为30,60,90,120,150,180,210,240,270和300d时取出,用已知PCR阳性样品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结果直到300d,样品PCR仍呈阳性,说明该试剂盒的有效期在300d以上。此外,PCR阳性样品用试剂盒重复试验3次,结果均为阳性;而PCR阴性样品重复试验3次,均为阴性。说明该试剂盒的重复性好。

3讨论

本探究在于应用多重PCR快速检测肠道致病菌,考虑到引物间的配对、引物间的竞争性扩增、退火温度等均可影响多重PCR的扩增效果〔8〕,因此,查找的序列均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设计的3对引物之间不能相互配对,形成二聚体或发夹结构,Tm值基本一致等。对选取的目的菌株和非目的菌株同时进行PCR扩增,结果目的菌株均显示出特异扩增,而所有非目的菌株均不出现扩增条带,说明引物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多重PCR影响因素复杂,不同的引物、模板、引物浓度、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及其比例、缓冲液成分和浓度、反应体系、循环参数等会产生复杂的综合效应〔9〕。本体系中10×buffer,dNTPs,模板量等对多重扩增的影响不大,Taq酶、引物、Mg2+浓度、循环次数、退火温度等对PCR反应的特异性和反应效率影响较大。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使实验效果达到了最佳,且几种细菌随机组合的扩增也获成功,未出现相互间强抑制现象。PCR试剂盒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试剂盒重复性好,有效期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对待检样品要求不高,检测时间更短等。通过对牛肉样品的检测,显示PCR法阳性率明显高于培养法,且培养法阳性的样品,PCR法均为阳性,说明试验结果可靠。因此,该试剂盒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在生产生活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文瑜.病原细菌检验技术[M].长春摘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摘要:1-78.

〔2〕CohenND,NeibergsHL,MegruderED,etal.Genus-specificdetectionofSalmonellaeusingthe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J].JVetDiagnInvest,1993,5(3)摘要:368-371.

〔3〕CohenND,WallisDE,NeibergsHL,parisonofthepolymerasechainreactionusinggenus-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imersandmicrobiologycultureforthedetectionofSalmonelaindrag-swabsfrompoultryhouses[J].PoultSci,1994,73(8)摘要:1276-1281.

〔4〕CohenND,McgruderED,NeibergsHL,etal.DetectionofSalmonellaenteritidisinfecesfrompoultryusingbooster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oligonucleotideprimersspecificforallmembersofthegenusSalmonella[J].PoultSci,1994,73(2)摘要:354-357.

〔5〕VenkatesanMM,BuysseJM,kopeckoDY.UseofshigellaflexneryipaCandipaHgenesequenceforthegeneralidentificationofshigellaspp.andenterioinvasiveE.coli[J].JClinMicrobiol,1989,27摘要:2671-2691.

〔6〕Stacy-phippsS,MeccaJJ,WeissJB.MultiplexPCRassayandsimplepreparationmethodforstoolspecimensdetect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DNAduringcourseofinfection[J].JClinMicrobiol,1995,33摘要:1054-1059.

〔7〕罗雪云,刘宏道,周桂莲,等.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M].北京摘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摘要:58-66.

病菌范文篇4

2、致病原因

1、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是鱼、细菌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态下,3者处于动态平衡,单胞菌不呈致病作用。当生态环境突变(如水温升高、有机质浓度增加)或受到污染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处于“静态”的条件致病菌被“激活”,迅速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等致病因子,此为致病之外因。

2、在饲养池中高密度饲养的各种鱼类,与在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是不同的,前者所受到的应激性刺激要显著地高于后者。正是由于养殖鱼类频繁地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才导致了饲养鱼类免疫力下降,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为致病之内因。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鱼病的暴发与流行,国内诸多报道也证实了这1点。

3、发病特点及应注意问题从鱼类的感染类型来分析,单纯感染、原发性感染较少。正常鱼体内分离出多种条件致病菌且共生于同1鱼体,这1事实说明水体中存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共同条件,因此在致病过程中往往起到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化,故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同时,有关文献指出:寄生虫寄生于体表或鳃上,而其本身往往是带菌者,鱼体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细菌就会大量侵入体内,促使疾病暴发且较严重。故在鱼病防治中要注意检查和杀灭寄生虫。

4、控制对策近年来,由于水产动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以及防病技术滞后,渔农为了挽回损失,或盲目用药,或加大用药浓度污染了水域环境,造成了水产动物的抗药性,降低了鱼产品的品质,这1切将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提出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问题,把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提出如下控制对策。

病菌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点;对策

白粉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其病原为Sphaerothecamacularisf.sp.Fragariae,属专性寄生菌,为害叶片、叶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外生长、繁殖,为害方式是其菌丝形成球状或指头状吸器,伸入植物体表面细胞,吸取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白粉病菌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喜湿却又耐旱,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1发生特点

一是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感染发病。二是适温范围广。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才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再侵染。三是侵入、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白色粉状物)经风吹雨溅传播到叶、花、果实上以后,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或有机械伤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菌丝,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表现为白色丝状物增多、增厚,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四是喜湿又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草莓白粉病菌是真菌中耐旱性较强的一类,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利于发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80%~90%。五是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丰香、幸香和章姬等易感病,赛娃、千禧、红颊、明宝、益香等抗性较强;施氮肥过多、长势嫩绿时发生重;植株生长受到过分抑制时也易发病。

2防治难点与对策

2.1盖棚前空气湿度不大时也发病

(1)现象。2008年10月中旬,长丰县雨水不多,只是气温先降后升,很多莓农反映正在田间生长(尚未盖棚)的草莓突发白粉病,病状多在叶背面,而且病株率相当高(个别田块病株率达50%左右),发展流行速度很快。

(2)原因分析。经过询问和调查发现,发病草莓长势嫩绿,肥料尤其是氮肥过多,钾肥较少,部分草莓田施行了漫水浇灌,地表湿度大,因草莓栽后不久叶紧覆地面叶下湿度大,而病状多在叶背面。调查发现,附近相同品种不发病的田块土壤较干,地下水位较低。

(3)对策。深沟高畦(畦沟深不少于25cm、围沟深不少于40cm),排水降湿,降低地下水位。杜绝漫灌,有条件的采用膜下滴灌。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硅肥。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是要注意预防,培育壮苗。栽植时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磷肥用量,但也要防止肥料过多产生盐害。

2.2病没治好,草莓苗萎缩不长

(1)现象。施药多次后白粉病菌仍很多,此起彼伏,草莓植株萎缩黄瘦。

(2)原因分析。发生白粉病后,莓农表现较为急躁,而农药经销者错误推荐,超量、同时使用多种农药喷施,其中多数属三唑类杀菌剂,有抑制植株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的作用,导致草莓植株萎缩;同时因病菌吸取植株营养而致营养不良,故而表现瘦弱。

(3)对策。避免3次以上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注意用量和浓度,不要按高限量用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时要同时配用碧护等生长调节剂。

2.3药物防效差

(1)现象。农户反映施药多次(2次以上)病害仍在,怀疑药物可能有假或诊断有误。

(2)原因分析。一是施药不均,特别是没有施到叶背面,导致药物不能触及病菌,同时某些药物又不具内吸传导性,故而效果差。二是白粉病菌是真菌中一类较高等的真菌,易产生抗药性,对同类药物可以产生相同的抗性,虽然换了药但往往仍是同类药,故而药效差。三是草莓植株受到三唑类药害后,植株生长不协调,病菌反复感染。

(3)对策。1种农药持续使用2~3次后再换药,以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广度和速度。注意了解药的性质和类型,避免同类药连续使用。施药时要注意施到草莓叶片正反面,可以2人配合,一人用树枝挑起叶片,另一人喷药。也可使用风力较大的机动喷雾器,吹起叶片。实行健身栽培,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这点非常重要。同时使用植源性有机促生长剂可提高效果。要摘除重病叶和老叶,减少菌源、增加光照、降低叶片周围湿度,以减少反复感染。摘除的病老叶要集中烧毁,切忌田头乱堆,以防成为新的传播源。据最新研究,喷施硅肥(Na2SiO4)可以促进生长,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时要明白一个常识:任何药物对病害的防效均难以达到100%。

2.4熏棚熏死草莓苗

(1)现象。有莓农使用硫磺熏棚导致草莓被熏死。

(2)原因分析。熏蒸硫磺杀菌的原理是将硫磺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硫磺升华成为气态,与病菌接触而杀菌。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技术不到位,温度过高甚至出现明火,导致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浓度达5mg/L以上就出现中毒症状,可引起叶绿体解体,叶片漂白,形成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褐、焦枯。

(3)对策。及时喷0.5%~1.0%碳酸钡或1%~2%石灰水可以中和二氧化硫。改用喷烟器或硫磺熏蒸器熏棚。注意不要在高温时段熏棚,防止烫伤和气害。棚内每100m2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h,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m处,为减轻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一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如果棚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熏棚时要注意通过鼻闻感觉是否产生二氧化硫,其气味辛辣刺鼻,发现此味时要及时查看熏蒸温度,必要时开棚通风,并防止通风过程中低温冻害。

2.5白粉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现象

(1)现象。一户莓农购买农药防治白粉病,喷施后见草莓苗逐渐失水叶片干枯,如高温烫死状,疑为药物原因。

(2)原因分析。经现场查看发现症状普遍且一致,不似药害症状,却似氨害症状。经询问和调查,得知该户施用复合肥、尿素后,又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在未盖棚前因空气流通不能达到气害浓度,而未致药害;盖棚后氨气浓度逐渐加大,不久施药,棚内温湿度骤然加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氨害迅速产生。

(3)对策。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时,摘除受害叶,保留尚绿的叶。放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加强肥水管理,施用“碧护”,喷洒10%食醋溶液,植株可逐渐恢复生长。要避免偏施氮肥,不在温室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的肥料,有机肥、鸡粪、饼肥等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尿素等化肥要适量,随水施或埋施后踏实。进入大棚时嗅出有氨味时,最好马上用pH值试纸测试温室薄膜上凝结的水滴,正常情况下,棚膜水滴应为中性到微碱性,pH值为7.0~7.2。当pH值达到8以上时,可认为有氨气发生和积累;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觉,则也可认为有氨气积累。

3结论

草莓白粉病防治难,投入大,防效差,建议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应不为治病而治病,要注重预防,清除病源,实行健身栽培,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这是做好白粉病防治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病菌范文篇6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稻曲病菌株XC(宣城)、QJ(全椒)、QS(潜山)、FD(肥东)、LJ(庐江),由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验室提供。

1.2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1.2.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将各菌株菌碟接入PDA培养基,分别置5、10、15、20、25、28、30和35℃培养,每处理3次重复。培养3、7、11、14和21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率[2]。

1.2.2温度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稻曲病菌在PS培养液中震荡培养14d,滤去菌丝后制成孢子悬浮液备用。吸取0.5mL孢子液均匀涂布于PSA平板,然后将平板置不同温度下黑暗培养12h后镜检萌发率,每平板镜检20个视野,以芽管长度超过孢子直径确定孢子萌发[3]。温度设置同1.2.1。

1.3pH值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1mol•L-1的HCl和NaOH分别将灭菌PDA培养基和孢子悬浮液的pH值调为3、4、5、6、7、8、9和10共8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接菌后28℃培养,测定菌落直径和孢子萌发率,方法同1.2。

1.4不同碳、氮源及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以PA为基础培养基,加入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淀粉等配成不同碳源培养基,各碳源添加量为每1000mL培养基20g。在含上述培养基平板上接入菌碟,28℃培养14d后测菌落直径,筛选出最佳碳源,并设0、0.5%、1%、2%、3%和4%等6个浓度,分析碳源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每处理3次重复。以硝酸氨、硝酸钙、氯化氨、L-天冬门酰胺、醋酸氨等为氮源,与PA基础培养基配成不同氮源培养基,各氮源在1000mL培养基中的添加量根据各氮源中氮的含量折合浓度为0.1mol•L-1,接菌、培养方法均同上。上述均以PA作为对照。

1.5无机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鲜重的影响

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共设置9个处理:(1)硝酸钙0.5g(A);(2)硫酸镁0.5g(B);(3)硫酸亚铁0.1g(C);(4)磷酸氢二钾1.0g(X)+A;(5)X+B;(6)X+C;(7)磷酸氢二钠1.0g(Y)+A;(8)Y+B;(9)Y+C。接入菌碟培养14d后测菌落直径、产孢量及菌丝鲜重。每处理3次重复。

1.6病菌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将毛细管插入105mL-1的孢子悬浮液中,迅速在酒精灯上封口,分别移入温度为50、55、56、58和60℃的水浴锅中,静置5min后涂于胁本哲氏培养基平板上,28℃黑暗培养,14d后观察菌落数,以无菌落的最低温度为该病菌孢子的致死温度。

1.7气象因子对稻曲病菌孢子释放的影响

于2007年8月下旬水稻处于剑叶期时,在分生孢子释放高峰期,利用捕孢器(河南佳多)于晴天和阴雨天分别连续48h不间断捕捉孢子,晴天最高气温为32℃,阴天最高为27℃。每2h换1次玻片,镜检、记录该时段捕捉的分生孢子数。每玻片观察100视野(注:试验田稻曲病发病率达17%)。

1.8寄主生育期对稻曲病菌侵入的影响

通过调整播期(12段播期,每段间隔3d),使接种时水稻生育期分别处于剑叶露尖、剑叶完全展开、孕穗期(剑叶展开后5~6d)、破口期、齐穗扬花期和灌浆初期。采用喷雾法接种,接种浓度为100倍显微镜每视野下100~150个小孢子[4]。接种后用硫酸纸套袋。每处理接25丛,设空白对照。水稻乳熟后期调查接种稻丛的病穗率和病粒率。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粳糯稻“皖稻68”。

2结果与分析

2.1温度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图1可看出,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低温度为5℃,10℃以上菌丝能正常生长且随温度升高生长速率加快,28℃达到最大值,30℃以上菌丝生长受抑制。各菌株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8℃,30℃后孢子萌发率开始降低,56℃孢子萌发接近于0。

2.2pH值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图2可见,pH值在3~10之间稻曲病菌菌丝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6~7;孢子在pH值为6~7时萌发率最高,当pH值小于4或大于9时,孢子不能萌发。各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不同碳、氮源及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菌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L-天冬门酰胺,最佳浓度分别为2%和0.2%,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丝生长(图3、图4)。

2.4无机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鲜重的影响

从图5可看出,病菌在9种不同的无机盐组合中均可较好生长,菌落直径多在3~4cm之间,其中以磷酸氢二钠与硫酸镁组合为最佳,菌落直径为3.93cm,菌丝鲜重1.51g,产孢量为6.66×104mL-1。

2.5气象因子对稻曲病菌孢子释放的影响

从图6可看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大。连续48h的捕捉结果表明,晴天孢子释放动态为昼少夜多,波动较大,释放高峰期均在凌晨1:00~3:00之间;而阴雨天各时段孢子释放量波动较为平缓,没有明显的峰值。

2.6寄主生育期对稻曲病菌侵入的影响

2007年7~8月中旬连降雨,未防治的杂交籼稻发病严重,发病率达30%~40%;2008年8月中旬~9月上旬明显降雨,未防治的粳稻发生严重,发病率达40%多。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为孕穗期,其中孕穗前、中期尤为重要。在形态指标上表现为剑叶完全展开到剑叶完全展开后5天为关键期。

病菌范文篇7

[论文摘要]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5.0μg/mL的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00%,100%和78.71%。

梨黑星病(VenturiaprinaAderh)是我国南北梨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的变化,常导致梨黑星病大流行。梨黑星病不仅危害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而且常引起叶片早期脱落、果实畸形,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树势和梨业生产。而该菌目前分离培养较困难,人工培养下生长缓慢,对研究该菌的生理生化特点、侵染发病规律、室内外药效试验等带来不便。为此,作者等尝试筛选适宜于该菌分离和生长的培养基及有效的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病原菌分别采自陕西杨陵、彬县、乾县果园。

1.1.2供试培养基先后共试用了18种固定配方与改良配方培养基,其配方如下:(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3)梨叶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Y);(4)梨果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G);(5)PDA+梨果汁培养基(PDA+G);(6)甘氨酸等微量元素琼脂培养基(A);(7)PSA+梨果汁培养基(PSA+G);(8)PSA+梨块培养基(PSA+L);(9)PDA+熟梨块培养基(PDA+L′);(10)PSA+胡萝卜块培养基(PSA+H);(11)PDA+熟胡萝卜块培养基(PDA+H′);(12)木糖培养基(MD);(13)多种培养液(PB、PDB);(14)燕麦片琼脂培养基(Y);(15)V8琼脂培养基(V8);(16)麦芽膏琼脂培养基(M);(17)牛肉浸膏琼脂培养基(N);(18)琼脂培养基(Q)。其中,PB、PDB为液体培养基,其余均为固体培养基。

1.1.3供试药剂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和12.5%烯唑醇均为市售,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病菌分离在上述17种固体培养基上,分别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1,2]对所采病叶进行分离,每种培养基分3皿,每皿内放材料9块(单孢挑9个),于10,15,20,25,30℃5种温度下培养,选择最适温度,并将分离物进行活体定点接种。

1.2.2病菌在不同基质上生长速率测定将分离物制成φ=4mm的菌饼,接入上述18种培养基,每处理重复3次,20℃下黑暗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1.2.3药效测定用孢子萌发法[1,2]测定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12.5%烯唑醇、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4种药剂均设置0.625,1.25,2.5,5.0和10.0μg/mL5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置20~23℃下培养12h。萌发百分率及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2结果与分析

2.1分离基质筛选

各种培养基上的分离结果表明,在PDA+G、PSA、PDA、PSA+G、PSA+L、PSA+H、PDA+L′培养基上,以组织分离法可获得梨黑星病菌。单孢分离仅在PDA+G、PSA、PDA培养基上见到极少菌落,在LY、LG培养基上采用组织分离法所获病菌生长极弱,在V8、Y、M、A、LG、LY、N等其余供试培养基上病菌生长缓慢,且易被杂菌污染。将所得分离物接种于杨陵果园的梨树叶片上,15d观察到产生的分生孢子,证明分离成功。比较5种不同的温度处理在PDA培养基上对梨黑星病菌生长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15℃以下及超过25℃时,生长缓慢。

2.2病菌在不同培养基质上的生长情况比较

培养基质比较试验结果(表2)表明,梨黑星病菌在PDA+L′上生长最快,一般20d菌落直径可达12mm,在PDA+H′、PSA及A上次之,G上生长最慢。由于在其余培养基上生长极为缓慢,故未再列表赘述。

2.3药效测定

表3表明,70%代森锰锌10.0μg/mL和5%杀菌清水剂10.0μg/mL,对梨黑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高达100%,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农药。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5.0μg/mL抑制率也可达78.71%,这说明该植物制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有很大潜力。

3讨论

用17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的结果表明,PDA、改进PDA及PSA较易分离成功,组织分离法的成功率高于单孢分离法。其成功率的高低还与所采材料的新鲜程度关系密切,试验表明,如果在发病初期采褪绿斑或是刚产生微薄霉层的标本,随采随分成功率可达90%以上,反之,成功率很低。据有关资料报道,分离时采用麦芽琼脂培养基成功率最高[3],进入夏季不宜用单孢分离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分离过程中消毒时间掌握好,将pH值调节到适宜于该菌生长的偏酸环境中,一般在该菌发生时间(4~10月)[4]采集的标本用上述PDA+G、PSA、PDA、PSA+G、PSA+L、PAS+H、PHA+L′等培养基进行组织分离均可获得成功,而且很少有污染,20℃下7~10d菌落直径可达3~4mm,并产生少量分生孢子。本试验中也采用黑光灯照射,意在诱导产孢[5],但发现其对该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产孢效果却不理想。另外,利用无糖PB或降低糖含量的PDB进行培养,菌丝生长也较快,10d菌落直径可达9~10mm(用十字交叉法,从瓶底测量其菌落直径[1,2])。说明该菌在无糖或少糖条件下,有利于营养生长。虽然已有资料研究出了产孢方法[6],但产孢量仍很少,室内药效试验还有赖于田间发病后采集的标本。其分离物的产孢机理、培养时需黑光还是黑暗、或是散光、以及基质营养等条件,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药效测定试验中,10.0μg/mL70%代森锰锌和10.0μg/mL5%杀菌清水剂对梨黑星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均高达100%。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5.0μg/mL抑制率也达78.71%,虽低于试验中的化学农药,但其低毒、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且成本低,在杀菌剂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将该试剂的浓度加大是否也能达到与化学制剂相同或近似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证实。

[参考文献]

[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曲俭绪.梨黑星病菌培养基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2):179-180.

[4]李建荣,石万成,文纯友,等.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11-514.

病菌范文篇8

论文摘要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为其病原菌,其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植物抗感病机理的典型模式系统。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均能与番茄抗性基因P£0编码的serThr蛋白激酶互作,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AvrPto和AvrPtoB在表达Pto的抗性植物中,与Pto互作,表现无毒功能,引发植物防御反应;而在缺失Pto的感病植物中,它们具有毒性,促进细菌的生长。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这有助于了解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其大量减产。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在全球26个国家均有发现,我国也于1998年发现。据报道,该病可造成5%~75%的产量损失。该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

Pst与番茄的互作系统是研究病原物与植物互作的典型模式系统,该系统的无毒基因(avirulencegene,avr)和抗病基因(resistencegene,R)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当病原物中存在无毒基因avrPto或avrPtoB,寄主中存在并表达相应抗病基因Pto时,无毒蛋白就会与抗病蛋白相识别,激活植物防御反应系统,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reaction,HR),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本文综述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无毒基因avrPto及avrPtoB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从无毒基因的角度阐述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机制,这对认识植物的感病性、抗病性以及植物防御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

Pseudomonassyringae是农业上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根据其宿主特异性,该菌可分为50多个致病变种Pst是其中的一个致病变种,该菌菌体短杆状,直或稍弯,单细胞,大小为(0.1~1)μm×(1.5~4)μm,革兰氏阴性,在含蔗糖的培养基上能产生绿色荧光,超过41℃不能生长。该菌株能够侵染番茄和拟南芥。

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DC3000是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的模式种,2003年C.R.Buell等报道了它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丁香假单胞菌属中第一个被完全测序的菌株,此工作的完成为研究Pst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Pst存在2个小种:0号小种和1号小种,2个小种的区别在于它们对抗病番茄具有不同的毒力。在抗病番茄上接种Pst的0号小种,植物会产生HR反应;而在抗病番茄上接种1号小种,Pst大量增殖,引起感病反应。如果将O号小种或1号小种接种于不表达Pro的感病番茄植株上,它们都会引起番茄的感病反应。

2无毒基因简介

植物机体内存在防御机制,当植物受到病原菌侵袭时,能够检测到病原菌,从而延迟或抑制疾病的发生。植物的防御反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基础防御反应,包括细胞壁的加厚,防御相关蛋白的表达等;另一种是依赖于抗性蛋白的HR反应,是指在抗病植物中存在抗病基因(R),其表达的抗病蛋白(R蛋白)能够识别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system,TTSS)的效应因子,与之互作,从而激活植物防御反应系统,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HR),过敏性坏死反应的主要表现就是引起侵染位点的局部快速的程序性坏死反应(programedcelldeath,PCD),从而抑制侵染位点病原菌的生长和扩展。

病原菌必须克服植物防御反应,从中获得营养得以增殖,才能够使植物发病。很多革兰氏阴性菌侵袭植物都需要TTSS,病原菌通过TTSS将效应蛋白注入植物体内,这些蛋白进入寄主细胞后,可以通过修饰或改变寄主的关键蛋白来促使植物发病。目前已鉴定了50多种可以进入寄主细胞的病原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进入寄主细胞后,修饰或改变寄主的关键蛋白以改变植物的生理状态,抑制植物防御反应,从而提高病原菌的生存适合度,最终导致其大量增殖,致使植物发病。TTSS中编码Ⅲ型泌出通道的hrp(HRandpatho—genicity)和hrc(HRandconserved)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avr(avirulence)和hop(Hrp—dependentoutprotein,依赖hrp的泌出蛋白)基因,均决定着植物病原细菌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上的反应。

无毒基因是病原菌的遗传因子,其编码产物能够激发病原物与寄主特异性互作。病原物无毒基因与植物抗病基因产物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产生的基因对基因抗性是植物抗病性的重要形式。无毒基因(avr)被认为是一类两性效应因子(bifunc—tionaleffector),在决定病原细菌的无毒性和致病性两方面均起作用:在含互补抗病基因植物中表现无毒效应,而在不含互补抗病基因植物中显示毒性效应。虽然大部分无毒蛋白的功能至今还不清楚,但已探清一些无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已知蛋白序列同源,如avrBs3、pthA以及avrb6都具有NLS(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序列,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基因嵌入到NLS区,能定位到细胞核中。这就表明,定位于细胞核对于发挥无毒基因功能是必要的。

Pst存在2种无毒基因: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这2种无毒基因均已克隆并获得全序列,1992年从Pst的O号小种中克隆到无毒基因avrP-to,2002年又克隆到了无毒基因avrPtoB。avrPto和avrPtoB序列一致性很低,分别编码具有18ku和59ku的蛋白质。关于它们的功能,2005年N.C.Lin等构建了DC3000△avrPto、△avrPtoB以及△avrPto△avrPtoB突变体,分别接种于感病番茄上,发现野生型DC3000引起的症状较单突变体的症状严重,单突变体的症状又较双突变体严重,而菌群数量没有差别。由此可见,avrPto和avrPtoB是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DC3000上仅有的无毒基因。

AvrPto—Pto和AvrPtoB—Pto符合Flor“基因对基因”学说。AvrPto和AvrPtoB通过TTSS进入到植物体中,在缺失Pto的感病番茄中,它们是毒性因子,能够促进细菌的生长;在表达Pto的抗病番茄中,它们作为无毒因子,能够引起宿主的HR反应。Pto存在于抗病番茄中,编码一个丝氨酸一苏氨酸(Ser-Thr)的蛋白激酶,它能特异性的识别avrPto或avrPtoB编码的无毒蛋白,激活植物防御反应系统,从而引发植物的抗病反应。

3无毒基因avrPto

3.1avrPto基因结构特点

无毒基因avrPto存在于PstO号小种中,于1992年首次分离。无毒基因avrPto编码一个由164个氨基酸组成的18ku亲水性蛋白质,其N末端具有十四烷基结构域和棕榈酸盐结构域,这两个结构域能将蛋白定位并稳定于植物细胞膜上。缺失.N末端十四烷基结构域的AvrPto突变体G2A,不能将AvrPto定位于植物细胞膜上,也不能与Pto互作,从而不能引起基于Pto介导的抗病反应。因此,推测无毒蛋白AvrPto在Pst的细胞质中合成,通过TTSS进入到植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膜上与Pto识别、互作、引起植物的抗病反应。AvrP—to和其他无毒蛋白一样,在GenBank和EMBL中没有发现它的同源序列。

avrPto启动子上游具有hrp基因簇,该基因簇位于-42至-34区域,能够调节avrPto的表达,缺失突变-34区域能引起avrPtomRNA表达量急剧下降,因此该位点可能是转录因子的识别位点。-37至-31的核苷酸序列TGGAACC,除了存在于avrPto的上游以外,也存在于其他很多无毒基因的上游,例如,avrPph3、avrB、avrC、avrD、avrRpt2以及hrpAB、hrpF、hrpS。但是,还没有直接的试验结果证明该位点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分析AvrPto—Pto互作的晶体结构,发现AvrPto—Pro的互作依赖于AvrPto的一端的螺旋束和GINP结构域(Gly-Ile-Asn-Pro),它们分别能够与Pro蛋白激酶的P-1环和P+1环结合。

3.2avrPto的无毒功能

avrPto在表达Pto的抗病番茄上具有无毒功能,在缺失Pto的感病番茄上具有毒性功能。将Pst1号小种接种于表达Pto的抗病番茄中,引起寄主的HR反应;将avrPto采用农杆菌的方法转化到表达Pto的Nicotianatabacum和N.benthami—aria的叶片中,能够引起烟草的HR反应。说明AvrPto是一个能够单独起作用无毒因子,番茄Pto基因家族的成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识别它,引起抗病反应。

1996年Tang等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AvrP—to和Pto是否能直接互作,结果表明,AvrPto能与Pto发生高度特异性互作,而与Pto基因家族的其他成员不能互作。迄今为止,通过纯化的蛋白还不能证明AvrPto和Pto能否在体外互作,因此还不能证明是否有其他宿主蛋白参与互作。后续的研究发现要激活植物抗性,除了需要AvrPto和Pto外,还需要富含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repeat,LRR)的Prf蛋白、F—box蛋白SGTl以及HSP90。

为了研究AvrPto—Pto互作机制,Shan等构建了AvrPto的多个突变体,发现AvrPto的164个氨基酸并不都是与Pto互作所必需的。Lin等构建重组AvrPto蛋白,即第1~9个氨基酸包含十四烷基化结构域和十六酰基化结构域和部分AvrPto蛋白(29~133)组成融合蛋白,通过农杆菌方法转化到表达Pro基因的抗性番茄中,发现仍然能够引起HR反应;去掉N末端的30个氨基酸以及C末端的40个氨基酸也不影响AvrPto与Pto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互作,说明AvrPto的N末端和C末端并不是AvrPto—Pto互作所必需的;点突变AvrPto蛋白164个氨基酸中的60个不影响其与Pto的互作。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AvrPto与Pro互作激活了Pto的激酶活性,然而,最近研究AvrPto—Pto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发现,AvrPto—Pto互作并没有改变Pto激酶活性,而是激活了Prf的活性。在缺失AvrPto时,Pto激酶上的β-1与P+1环能够抑制Prf活性,从而抑制其介导的抗性反应;一旦AvrPto与Pto互作,Pro激酶上的β-1和P+1就会和AvrPto上的螺旋束以及GINP结构域(Gly-Ile—Asn-Pro)互作,从而改变了Pto与Prf原有的互作方式,激活Prf,引起Prf介导的抗病反应。

研究还发现AvrPto有2个显著的结构域,其中由S94、I96和G99所编码AvrPto的结构域对于识别Pto蛋白中N145、P146、S147和S153编码的结构域很重要,它们可能参与AvrPto—Pto互作。

3.3avrPto的其他功能

AvrPto除了能够和Pto互作,引发Pto介导的抗病反应之外,还能够抑制番茄上非寄主病原菌引起的HR反应。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Tl是N.benthamiana的非寄主病原菌,它能够在N.bentharniana上引起HR反应。然而在此植株上如果同时接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T1和P.s.pv.tomatoDC3000时,这种坏死反应就会被延迟;对AvrPto的突变体研究发现,AvrPto的某些结构域对于抑制PCD是必须的,如G2A,P146L以及N末端的12个氨基酸。因此,抑制宿主PCD反应是成功侵染宿主植物的策略之一。

4无毒基因avrPtoB

avrPtoB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细菌各菌属中,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rn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rnonas)、雷尔氏菌属(Ralstonia)和欧文氏菌属(Erwinia)。无毒蛋白AvrPtoB一方面在感病植株中能够增加细菌的毒性,抑制番茄免疫反应及PCD,促进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在抗病植物中,AvrPtoB通过Ⅲ型分泌系统进入植物细胞,与抗性蛋白Pto互作,引发HR反应。

4.1avrPtoB的发现

avrPtoB是偶然发现的,在研究avrPto时,将avrPto的缺失突变菌株接种于表达Pto的抗病番茄中,结果发现仍然存在HR反应。这就表明在丁香假单胞菌中可能存在第2个无毒基因,它和avrPto一样,能够与Pto互作,引起抗性反应。为了分离出该基因,Kim等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Pto蛋白为诱饵,在P.s.pv.tomatoDC3000的文库中筛选和Pto互作的基因,进而找到了avrPtoB。进一步研究证明AvrPto和AvrPtoB都是引起Pto介导的植物抗病的效应因子。

4.2avrPtoB的结构特点

avrPtoB编码一个59ku的蛋白质,该蛋白是一个组成性的蛋白质,可以分为N末端和C末端两部分,Abranmovitch等构建了仅包括N端1~308个氨基酸序列的AvrPtoBC末端缺失突变体,发现该突变体能够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与Pto互作,并能引起N.bentharniana的HR反应。由此可见,AvrPtoB的N端是其与Pto互作所必需的。AvrPtoB的C端(308~533)具有CDS(celldeathsuppressor)的活性,能够抑制寄主植物的PCD反应。同时其还具有的GINP结构域,虽然对于AvrPtoB—Pto的互作没有影响,但会影响Pto引起的HR反应。Kim等构建GINP位点突变体发现,AvrPtoBC末端的44个氨基酸对于抑制细胞程序性坏死反应是必须的,当突变该44个氨基酸,AvrPtoB突变体就会引起,N.bentharniana上的程序性坏死反应,这种PCD反应的获得表明AvrPtoB的CDS活性能够抑制Pto引起的PCD反应。

4.3avrPtoB的分类地位

avrPtoB与virPphA是同源基因,它们同属于HopAB基因家族的不同亚族群,其核酸有70%的序列一致性,氨基酸有52%的一致性。HopAB基因家族包括3个亚组群HopABl、HopAB2和HopAB3,分别代表基因virPphA、avrPtoB和hop-PrnaL。其中,virPphA是P.syringaepv.phaseolicola(Pph)的毒性基因。

4.4avrPtoB的功能

在抗病番茄中,AvrPtoB像AvrPto一样,在Prf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和抗病蛋白Pto互作,引起HR反应。

在感病番茄中,AvrPtoB是PCD的抑制因子,能够抑制PCD反应,促进细菌的生长。研究发现,转化AvrPto和Pto到N.benthamiana中,能够引起HR反应;因此,人们推测当AvrPtoB和Pto在N.benthamiana中共表达的时候,也应该能够看到HR反应,然而结果却发现,AvrPtoB和Pto共表达时没有发现基于HR的PCD反应,而是引起感病反应。前人研究发现avrPtoB的同源基因vir—PphA能够抑制基于HR的PCD反应。因此推测avrPtoB也具有此功能,即Pto识别AvrPtoB,而AvrPtoB抑制PCD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AvrPtoB不仅抑制Pto介导的PCD,还抑制抗病蛋白Cf9和小鼠蛋白Bax介导的PCD以及酵母的PCD。由此可见,AvrPtoB可能作用于真核生物PCD的一个保守因子,从而抑制PCD反应。

AvrPtoBN端的307个氨基酸具有识别Pto和介导Pto抗病的功能,C末端具有CDS活性,该CDS活性与病原菌致病性有关。RG-ptoll是Pto基因突变的番茄品种,当接种野生型DC3000至RG-ptoll,能够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DC3000:rout5是C末端缺失的avrPtoB突变体,接种其到RG-ptoll的植株上,却引起HR反应。当转入含有完整avrPtoB的质粒到该突变体中,就会恢复DC3000:mut5对RG-ptoll的致病性。由此可见,AvrPtoB的CDS活性的丧失会令宿主获得对PstDC3000的免疫性,而重新获得CDS活性又会使宿主感病。因此,CDS的活性与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关,AvrPtoB的C末端能够抑制基于HR的PCD反应。

基于以上实验现象,推测AvrPtoB的CDS区可能和另一个隐性抗病基因Rsb(resisteneesup—pressedbytheAvrPtoBC-terminus)互作,Rsb基因还可能是Pto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因此,avrP—toB能够识别2个抗病基因:Pto和Rsb。在表达Pto和Rsb的番茄中,还可能存在一个T因子,该因子能够增强AvrPtoB—Pto或AvrPtoB—Rsb引起的免疫反应,抑制CDS活性。所推测的作用机制如下:a.存在T因子的情况下,R蛋白虽然识别AvrP—toB的CDS区,但是T因子和R蛋白能够联合抑制AvrPtoB的CDS活性,从而引起HR反应。如:在存在T因子、表达Pto和Rsb的抗病番茄中,T因子和Pto能够抑制AvrPtoB的CDS活性,从而引起基于HR的PCD反应.b.缺失T因子的情况下,R蛋白能够识别CDS区,同时CDS抑制了R蛋白介导的PCD反应。如:N.benthamiana表达Pto和Rsb却缺失T因子,不能抑制CDS活性,因而AvrPtoB抑制Pto和Rsb介导的基于HR的PCD反应,使烟草感病;c.存在T因子却缺失R蛋白的情况下,T因子不能和R蛋白一起抑制CDS因子的CDS活性,因而CDS因子抑制其他因子引起的HR反应。如:RG-ptoll不能正确表达Pto,而抑制AvrPtoB的CDS活性需要T因子和Pto的共同作用,因而AvrPtoB的CDS活性能够抑制Rsb介导的PCD反应,使植物感病。

5无毒基因avrPto和avrPtoB区别

虽然avrPto和avrPtoB都是Pst的无毒基因,但是无论从核苷酸水平还是氨基酸水平它们都具有很大差异。avrPto仅在假单胞属中发现,而avrP—toB广泛存在于4个属中;avrPto编码18ku蛋白质,而avrPtoB编码59ku的蛋白质;它们虽然在蛋白质的N末端和C末端序列具有相似性,但是AvrPtoB的N端缺乏十四烷基结构域。

AvrPto和AvrPtoB在感病植物上引起的症状不尽相同,AvrPtoB在感病番茄或者是烟草上,不能够引起严重的泛黄和坏死,而AvrPto可以。因此,AvrPto和AvrPtoB虽然都作为毒性因子,它们的靶标却可能不同。可以看出,AvrPto和AvrPtoB都能够与Pto互作,但是它们可能还需要其他一些不同的宿主蛋白参与下游细胞信号转导。

AvrPto—Pto互作方式和AvrPtoB—Pto互作方式相似,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研究发现构建的2个Pro突变体能够破坏AvrPtoB—Pto的互作,但是却不能破坏AvrPto—Pto的互作,这就表明2个无毒蛋白与Pto的结合位点不同。

AvrPto和AvrPtoB都存在GINP的保守结构域,但是功能可能不同。AvrPto蛋白的GINP结构域位于亲水性的Ω环上,可能参与AvrPto—Pto互作,突变AvrPto的GINP结构域,就会破坏其与Pto的互作。然而,AvrPtoB的GINP结构域不参与AvrPtoB—Pto互作,却可能参与Pto介导的HR反应,AvrPtoB的GINP突变体使AvrPtoB—Pto互作能力减弱,但不会完全破坏其互作。

6结束语

病菌范文篇9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

一、发病症状

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浸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果穗受害,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大团黑色干粉。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整个果穗畸形。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种子带菌尤其对于新区,带菌种子是重要的第一次传播来源。带菌的粪肥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不能完全死亡。总之,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粪肥,再次是种子。成为翌年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玉米幼芽的分生组织,病菌侵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生长至1~1.5厘米时,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由此,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病菌含量等,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此病发生适温为20℃~25℃,适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侵染。促进幼芽快速出苗、减少病菌侵染机率,可降低发病率。播种时覆土过厚、保墒不好的地块,发病率显著高于覆土浅和保墒好的地块。玉米不同品种以及杂交种和自交系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三、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前期在定苗及中耕时,根据病株的典型病状,应及时拔除或割除病株,后期玉米抽穗后黑粉尚未成熟散落前,及时割除病穗,并带出田外深埋。对用病株进行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必须进行沤制腐熟方可进入玉米田或高粱田。

2、搞好秋翻整地使病菌被翻入深土层,减轻危害。实施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病菌范文篇10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防治难点;对策

白粉病是草莓的常见病害。其病原为Sphaerothecamacularisf.sp.Fragariae,属专性寄生菌,为害叶片、叶柄、花及果。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白粉病菌在植物体表外生长、繁殖,为害方式是其菌丝形成球状或指头状吸器,伸入植物体表面细胞,吸取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而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果。白粉病菌不同寻常的特点是喜湿却又耐旱,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减产幅度可达50%左右。

一、发生特点

一是周年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感染发病。二是适温范围广。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才受到抑制,不能萌发再侵染。三是侵入、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草莓白粉病的分生孢子(白色粉状物)经风吹雨溅传播到叶、花、果实上以后,只要叶、花、果实的表面有足够的湿度或有机械伤即可萌发侵入。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只需24h。萌发后产生菌丝,菌丝在植物体表面生长表现为白色丝状物增多、增厚,7d便又形成分生孢子,再侵染为害。四是喜湿又耐旱,与湿度基本呈正相关。草莓白粉病菌是真菌中耐旱性较强的一类,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仅为25%,湿度越大,越利于发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是80%~90%。五是与品种抗病性及其单体的抵抗力呈反相关。丰香、幸香和章姬等易感病,赛娃、千禧、红颊、明宝、益香等抗性较强;施氮肥过多、长势嫩绿时发生重;植株生长受到过分抑制时也易发病。

二、防治难点与对策

2.1盖棚前空气湿度不大时也发病

(1)现象。2008年10月中旬,长丰县雨水不多,只是气温先降后升,很多莓农反映正在田间生长(尚未盖棚)的草莓突发白粉病,病状多在叶背面,而且病株率相当高(个别田块病株率达50%左右),发展流行速度很快。

(2)原因分析。经过询问和调查发现,发病草莓长势嫩绿,肥料尤其是氮肥过多,钾肥较少,部分草莓田施行了漫水浇灌,地表湿度大,因草莓栽后不久叶紧覆地面叶下湿度大,而病状多在叶背面。调查发现,附近相同品种不发病的田块土壤较干,地下水位较低。

(3)对策。深沟高畦(畦沟深不少于25cm、围沟深不少于40cm),排水降湿,降低地下水位。杜绝漫灌,有条件的采用膜下滴灌。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硅肥。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是要注意预防,培育壮苗。栽植时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磷肥用量,但也要防止肥料过多产生盐害。

2.2病没治好,草莓苗萎缩不长

(1)现象。施药多次后白粉病菌仍很多,此起彼伏,草莓植株萎缩黄瘦。

(2)原因分析。发生白粉病后,莓农表现较为急躁,而农药经销者错误推荐,超量、同时使用多种农药喷施,其中多数属三唑类杀菌剂,有抑制植株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的作用,导致草莓植株萎缩;同时因病菌吸取植株营养而致营养不良,故而表现瘦弱。

(3)对策。避免3次以上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注意用量和浓度,不要按高限量用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时要同时配用碧护等生长调节剂。

2.3药物防效差

(1)现象。农户反映施药多次(2次以上)病害仍在,怀疑药物可能有假或诊断有误。

(2)原因分析。一是施药不均,特别是没有施到叶背面,导致药物不能触及病菌,同时某些药物又不具内吸传导性,故而效果差。二是白粉病菌是真菌中一类较高等的真菌,易产生抗药性,对同类药物可以产生相同的抗性,虽然换了药但往往仍是同类药,故而药效差。三是草莓植株受到三唑类药害后,植株生长不协调,病菌反复感染。

(3)对策。1种农药持续使用2~3次后再换药,以减少病菌产生抗药性的广度和速度。注意了解药的性质和类型,避免同类药连续使用。施药时要注意施到草莓叶片正反面,可以2人配合,一人用树枝挑起叶片,另一人喷药。也可使用风力较大的机动喷雾器,吹起叶片。实行健身栽培,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这点非常重要。同时使用植源性有机促生长剂可提高效果。要摘除重病叶和老叶,减少菌源、增加光照、降低叶片周围湿度,以减少反复感染。摘除的病老叶要集中烧毁,切忌田头乱堆,以防成为新的传播源。据最新研究,喷施硅肥(Na2SiO4)可以促进生长,有效防治白粉病。同时要明白一个常识:任何药物对病害的防效均难以达到100%。

2.4熏棚熏死草莓苗

(1)现象。有莓农使用硫磺熏棚导致草莓被熏死。

(2)原因分析。熏蒸硫磺杀菌的原理是将硫磺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硫磺升华成为气态,与病菌接触而杀菌。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技术不到位,温度过高甚至出现明火,导致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浓度达5mg/L以上就出现中毒症状,可引起叶绿体解体,叶片漂白,形成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褐、焦枯。

(3)对策。及时喷0.5%~1.0%碳酸钡或1%~2%石灰水可以中和二氧化硫。改用喷烟器或硫磺熏蒸器熏棚。注意不要在高温时段熏棚,防止烫伤和气害。棚内每100m2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h,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m处,为减轻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m处设置一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如果棚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熏棚时要注意通过鼻闻感觉是否产生二氧化硫,其气味辛辣刺鼻,发现此味时要及时查看熏蒸温度,必要时开棚通风,并防止通风过程中低温冻害。

2.5白粉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现象

(1)现象。一户莓农购买农药防治白粉病,喷施后见草莓苗逐渐失水叶片干枯,如高温烫死状,疑为药物原因。

(2)原因分析。经现场查看发现症状普遍且一致,不似药害症状,却似氨害症状。经询问和调查,得知该户施用复合肥、尿素后,又大量施用碳酸氢铵,在未盖棚前因空气流通不能达到气害浓度,而未致药害;盖棚后氨气浓度逐渐加大,不久施药,棚内温湿度骤然加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氨害迅速产生。

(3)对策。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时,摘除受害叶,保留尚绿的叶。放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加强肥水管理,施用“碧护”,喷洒10%食醋溶液,植株可逐渐恢复生长。要避免偏施氮肥,不在温室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的肥料,有机肥、鸡粪、饼肥等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尿素等化肥要适量,随水施或埋施后踏实。进入大棚时嗅出有氨味时,最好马上用pH值试纸测试温室薄膜上凝结的水滴,正常情况下,棚膜水滴应为中性到微碱性,pH值为7.0~7.2。当pH值达到8以上时,可认为有氨气发生和积累;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觉,则也可认为有氨气积累。公务员之家:

三、结论

草莓白粉病防治难,投入大,防效差,建议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应不为治病而治病,要注重预防,清除病源,实行健身栽培,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这是做好白粉病防治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