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2:04:38

边缘范文篇1

【关键词】牙修复体设计;牙冠(假体);金属烤瓷合金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fluenceofthefourdifferentcrownmarginproducingmethodsofnonpreciousmetalceramiccrownonthemarginalfidelity.MethodsFourgroupsofthenonpreciousmetalceramiccrownswerefabricatedaccordingtothegradualreductionofthelabialmarginaltypes.Thereweretenspecimensineachgroup.Themarginalfidelitywasinvestigatedunderthemicrocrope(40X)oftheXTBBtype.ResultsThelabialmarginalfidelityoftheGroup3andGroup4wasbetter(P<0.05),andthelingualmarginalfidelityoftheGroup1andGroup2wasbetter(P<0.05).ConclusionThelabialmarginalfidelityofthemetalceramiccrownwiththeshoulderporcelainisbetter,andthelingualmarginalfidelityofthemetalceramiccrownwithouttheshoulderporcelainisbetter.

KEYWORDS:dentalprosthesisdesign;crowns;metalceramicalloys

金瓷冠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临床实践证明,唇侧边缘采用常规金瓷结构形式的非贵金属金瓷冠常伴有“龈黑线”的出现[1],影响临床修复的美观效果。在金瓷冠的制作过程中,冠向缩短金属底层冠并采用肩台瓷不失为解决非贵金属金瓷冠“龈黑线”问题的好办法,但边缘适合性也是衡量修复体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拟通过检测4种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非贵金属金瓷冠的冠边缘浮出量,研究不同冠边缘的制作方法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上颌中切牙金瓷冠预备体可卸代型(A50AN210型,日本NISSIN公司),代型切端宽5mm,颈部宽6.5mm,颈部中点至切端中点长约8.5mm,唇面颈缘呈90度肩台,宽约0.6mm,舌面颈缘呈凹槽型,轴壁锥度为8度。体式显微镜(XTBB型,桂林光学仪器厂)。

1.2方法

1.2.1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金瓷冠的设计与分组第1组:金属底层冠唇侧延伸至肩台唇侧边缘处;第2组:金属底层冠唇侧止于肩台中部;第3组:金属底层冠唇侧于肩台龈端与轴壁交角处冠方1mm处逐渐移行至龈端与轴壁交角处,颈部采用肩台瓷;第4组:金属底层冠唇侧止于肩台龈端与轴壁交角处冠方1mm处,颈部采用肩台瓷(图1)。

金属底层冠厚度除了在肩台唇侧边缘处有所不同外,其余部分均保持0.3mm厚度,舌侧采用金属颈圈设计。

图1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金瓷冠唇侧边缘部分矢状剖面示意图(略)

Fig1Arrowysketchmapofthelabialmarginofthedifferentcrownmargintypes

1.2.2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金瓷冠的制作

1.2.2.1金瓷冠金属底层冠的制作按上述4种不同冠边缘分别制作外形一致的金属底层冠。在代型上完全就位后取出用氧化铝喷砂处理,用清水洗净后再使用超声波清洗。

1.2.2.2金瓷冠不透明瓷的烧结第1层不透明层的涂布不可太厚,否则将影响金瓷的结合,温度设置为970℃。第2层涂布层的厚度控制在湿润状态下完全能遮盖金属的厚度即可,温度设置为960℃。

1.2.2.3金瓷冠肩台瓷的烧结用于第3、4组的制作。由于瓷粉的收缩,肩台瓷应进行第二回的烧结,方法同前。

1.2.2.4金瓷冠体瓷的烧结于分瓣式模具中调整体瓷厚度,常规烧结。

1.2.3冠边缘适合性测量点的确定参照文献[2]方法,设定上颌中切牙金瓷冠预备体唇侧肩台中点和舌侧颈缘中点为时钟的6点和12点处,近远中颈缘的唇舌侧交界处为时钟的3点和9点处。测量点位于3,6,9和12点位置两侧各1mm处,共8个测量点,3点处靠唇侧的测量点,6点处的两个测量点和9点处靠唇侧的测量点属于唇侧4点,用以评价唇侧的边缘适合性,另外4点属于舌侧4点,用以评价舌侧的边缘适合性。先在一个代型上依据上述方法在其颈缘上用手术刀标注8个测量点。制作一个代型的底层冠,并将底层冠完全就位于该代型上,参照代型颈缘上已标注的8个测量点用记号笔在底层冠上进行标注,再将该底层冠逐一完全就位于40个代型上,并参照底层冠边缘上记号笔标注的8个测量点用手术刀逐个在各代型颈缘上进行测量点的标注。测量点的选择和标注由专人完成。

1.2.4金瓷冠边缘适合性的测量将非贵金属金瓷冠在上颌中切牙金瓷冠预备体可卸代型上完全就位后,再置于定制的冠就位加压器上进行固定加压。每个样本加压时冠就位加压器的手柄旋转的圈数均为5圈,当手柄旋转至5圈末,手柄一端相连的加压头已有较大的推进阻力足以克服冠就位时的冠内压力。手柄旋转的圈数一致,加压头推进的距离就一致,从而使对每个样本所施加的压力保持一致。加压维持10min,再转移至定制的测量定位器上并在显微镜镜下(40×)测量边缘浮出量,每个点测3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对各实验组边缘适合性的测量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进行LSD两两比较。

2结果

2.1金瓷冠唇侧4点边缘适合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样本唇侧边缘适合性测量值分别为16.5,21.8,12.2,14.0μm,4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再经LSD检验,第2组与第3组间及第2组与第4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冠唇侧边缘适合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略)

Tab1OnewayANOVAofthelabialmarginalfitofthecrownSSMSdfFP

2.2金瓷冠舌侧4点边缘适合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样本舌侧边缘适合性测量值分别为29.4,27.3,48.1,63.7μm,4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再经LSD检验,除第1组与第2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冠舌侧边缘适合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略)

Tab2OnewayANOVAofthelingualmarginalfitofthecrownSSMSdfFP

3讨论

3.1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非贵金属金瓷冠的制作工艺本实验中的4组金瓷冠均是前牙修复体,出于美观考虑不能制作金属颈圈,第1组金瓷冠的底层冠唇侧边缘的设计本质实际上是金属颈圈的一种变形,即金属底层冠从预备体龈轴线角处逐渐移行至肩台的唇侧边缘;而金属底层冠唇侧止于肩台中部的第2组金瓷冠实质上是出于美观在第1组底层冠的基础上在其唇侧边缘的进一步缩减;第3组和第4组金属底层冠唇侧边缘的制作又是在第2组底层冠的唇侧边缘的基础上进行了冠向的微调。在第3组和第4组之所以采用金属底层冠唇侧边缘冠方缩减1mm的设计制作,是因为有文献认为1mm的全瓷边缘的制作难度要远低于2mm和3mm的全瓷边缘[1],后者尤其在对边缘适合性实验研究中的系统误差较难控制,易发生非共同性的个体样本缺陷。

目前,在瓷边缘的制作工艺上有直接提取技术即瓷液法、瓷蜡技术和瓷树脂技术,陈小冬等研究认为冠边缘适合性以瓷树脂法最佳,瓷液法次之,瓷蜡法最差[3]。但上颌前牙金瓷冠的唇侧边缘是个应力集中区[4],瓷边缘应有最大的抵抗应力的能力,然而瓷蜡技术和瓷树脂技术中的蜡和树脂介质在瓷的烧结过程中常挥发不全,影响了瓷的融合,致使收缩不全,余留较多的气孔在瓷体内而降低了瓷体的致密度,从而影响了瓷边缘的强度。故本实验瓷边缘的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更具临床意义的直接提取技术。

3.2不同冠边缘形式的非贵金属金瓷冠的边缘适合性肩台瓷的烧结温度高于一般体瓷20~30℃,烧结体瓷时不会使烧结成的肩台瓷外形遭到破坏,可以提高瓷边缘的边缘适合性。在唇侧边缘适合性的均数值上,本实验采用肩台瓷的两组金瓷冠优于采用常规冠边缘形式的两组,这与以往学者研究结果近似[5],但这一结论在本实验中仅限于唇侧边缘适合性上,采用肩台瓷的两组金瓷冠的舌侧边缘浮出量的均数值却高于采用常规冠边缘形式的两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采用肩台瓷后增加了进炉烧结的次数,而烧结次数的增加则可能导致了修复体舌侧金属边缘的变形,而且瓷烧结时,金属会因应力释放或加热变形发生体积变化[6]。另外,在烧结和冷却过程中瓷层需要金属底层冠的支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金瓷界面上,而金瓷厚度比例对金瓷界面稳定有一定的影响[7],采用肩台瓷的两组在唇侧边缘设计上相对另外两组削弱了金属底层冠,这种设计可能会破坏了金属与瓷层界面间复杂而又平衡的相互作用力而导致了舌侧金属边缘的收缩。

【参考文献】

[1]O’BoyleKH,NorlingBK,CagnaDR,etal.Aninvestigationofnewmetalframeworkdesignformetalceramicrestorations[J].JProsthetDent,1997,78(3):295301.

[2]陈小冬,杜传诗,巢永烈.粘固对金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3):155157.

[3]陈小冬,杜传诗,巢永烈.金属烤瓷冠唇面全瓷颈缘边缘适合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4,12(3):180183.

[4]辛海涛,马轩祥,李玉龙,等.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受载无限元法应力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7):15661568.

[5]SorensenJA,OkamotoSK,SeghiRR,etal.Marginalfidelityoffourmethodsofswagedmatrixcrownfabrication[J].JProsthetDent,1992,67(2):162173.

边缘范文篇2

笔者作为也曾认真地写过几篇女性文学研究论文的求学者,对孙老师的这种概括是怀有深深的共鸣和同感的。“在夹缝中求生存”似乎是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某种与生俱来的宿命。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女性文学的研究和批评只能在边缘处发展,几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文化事实。当笔者为了考研辗转各种关系去专程拜访某位学界权威时,得到的答复是一般情况下只招男生,即使招到了较为优秀的女生,也不鼓励她去做什么女性文学研究。即使是在女性主义大行其事的女性学界,正如孙老师所言,同社会学实践领域相比,对女性文学的研究与批评也只能作为一种支流而存在:理论著述上女性文学的研究与批评成果始终不如社会学、政治学方面,在中国女性文学界有一定影响的著述,如《女性的崛起》(王政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李银河主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王政、杜芳琴主编,三联书店1998年版)等,都和文学没有直接关系,鲍晓兰主编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译介》(三联书店1995年)涉及到历史、文化、人类学、医学等的方方面面,集中介绍文学的只有一篇。相形之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面影响较大的只有《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玛丽•伊格尔顿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等有限的几种。而学术效果上,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进行的社会学研究也似乎取得了更为远见卓识的成效,如李银河的系列成果有助于在法律上消除对同性恋的歧视,并直接促成了《婚姻法》的修改[1](P293)。女性文学的研究与批评,既是当代文学与妇女学叠印在一起的“交叉”学科,也是于当代文学与妇女学中心与主流的“边缘”学科。如果说,与现实的人事纠葛、纷争紧紧缠绕在一起的当代文学研究,永远都需要与眼光、勇气、激情、介入、生命、人格、沉着、悲壮等品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话,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所需要的恐怕还不止这些,还有在“命中注定”的边缘境地挣扎的隐忍与笃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耐性与固执,甚至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一意孤行之态。《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便是一部如此写作姿态的产物:作者一方面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专业的边缘与疲惫,另一方面又深深为这一专业的理论思维与批评方法着迷,并以“消费时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几个核心关键词建构了自己的研究框架。

比如孙桂荣老师书中关于“后女性主义”的论述,这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这一研究命题的,它将西方化的、精英化的、理论化的女性主义在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艺术中出现的话语挪用、改写及被重新编码的现象,概括为中国消费时代的“后女性主义”,其特点之一是“含混”和“暧昧”,话语来源上既可以找到精英女性主义的部分影子,又可以清晰地发现消费文化对之挪用、改写和重新编码的蛛丝马迹;特点之二是“本土”性和“原创”性,它绝非西方当下后学语境中的“后女性主义”,而是中国现世精神与消费文化,以及传统性别伦理某种程度上“合谋”的产物。消费时代的女性或者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之后,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被边缘化之后的双向度选择,人性之中形而上的精神领域与形而下的物质领域在“欲望”这一关键词的取舍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在笔者看来,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与文学,所面临的一个古老话题仍然是对于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认同问题,只不过在“消费时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时风逼迫之下,这一关乎女性自我启蒙的身份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界限清晰、泾渭分明而已。对此,孙老师在本书的第七章“社会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消费主义:当代文学的女性话语流变”、第九章“性别魅力的彰显与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第十一章“‘空白之页’:性别围城之外的话语缺失”之中又结合消费时代的具体文学文本,围绕“后女性主义”这一理论话语进行了精辟而详尽的作品阐释。

边缘范文篇3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三)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常的、有效的金融需求,最大可能地压缩非法融资的市场空间。边缘金融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权限放松,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萎缩态势,银行信贷收紧,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各基层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和审贷程序,方便和保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求银企共赢。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则要立足地方,摆正市场发展定位,转变经营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业务范围,在认真落实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的良机,压缩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空间。二是各商业银行应按《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采取工资奖金与贷款回收挂钩、制定免责条款、废除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等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小企业信贷服务范围。同时还要借鉴边缘金融业务的做法,贷前调查不仅要注意收集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硬信息”,还应关注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管理能力、还款意愿等“软信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发展关系型融资,开展循环信贷,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议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切实解决贷款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四是公布信贷资金流向、地区资金紧缺度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边缘金融业务的流向和流量,增加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整合民间资本的运作,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引导和规范我区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6):22-24.

[2]毛金明.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山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J].金融研究,2005(1):45-47.

[3]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1):53-55.

[4]周彬.关于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1):28-29.

边缘范文篇4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边缘范文篇5

一、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现状

截止目前,**市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年人均收入1000元)的人口有89688人,占全市农业人口4.43%,已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据**市扶贫办统计,处于农村低保边缘(即年人均收入在1001-1500元之间)的人口还有12.58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6.21%,这是一个比农村低保对象更加庞大的群体。综合分析农村低保“边缘户”的生活状况可以看出,造成他们生活窘迫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自然环境和自身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1、文化素质低、生产效益差。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低保边缘人口中,劳动力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的只占5%,“缺乏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他们挣不到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绝大部分农村低保边缘人群仍维持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留守在农村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业,除了种粮,别无所长。但目前传统农业的效益仍然过低,即使在丰收之年,也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导致生活水平低下。

2、“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据初步统计,在**市农村低保边缘人群中,因病致贫人口占38%。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尚未全面实施。在广大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农民患病在当地难以得到有效治疗,要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一旦得了大病,平均花销在7000多元钱,而农村低保“边缘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不过1500元,可以说一场大病就会让一个农村低保“边缘户”家庭沦为特困户,“大病拖、小病顶”已成普遍现象。

3、子女教育花费负担重。据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的《**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形容报告》指出,在**年10月-**年10月,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达到了32.6%。对于农村低保“边缘户”来说,就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小学收费他们尚可承受,上初中就觉着困难,高中、大学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就已不是“沉重”两个字可以形容。于是他们往往就让子女缀学,从而又造成了下一代“走不出去”、发展能力弱的问题,形成了一种“越穷---智力投资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

4、常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村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从闽北近521年的洪涝历史资料看:平均9年发生一次大洪灾,3年一次较大洪灾。**年至**年,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发生了5次全局性较大、特大洪涝灾害和旱灾。**年更是陆续遭受雪灾、低温冻害、风雹、台风、暴雨、洪涝等十余次局部或全局性自然灾害袭击。由于农村低保“边缘户”一般都居住在偏远山村,居住状况往往也极为恶劣,因而也是最容易受灾的一部分群体,反复多次受灾给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恢复生活造成极大困难。每次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虽然全力救助,但最终仍主要靠自力更生、生产自救,而农村低保“边缘户”恢复生产能力弱,即使遇上大的灾害,政府对他们的救助也只是“杯水车薪”。自然灾害已成为农村低保“边缘户”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救助的缺失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已经开始对低收入人群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帮扶,社会救助工作也从单项制度的建立实施逐步向制度的体系化方向发展,为民解困的长效保障机制正在形成。但目前,帮扶的对象主要还集中在低保线以下的那一部分人群,而处于低保边缘、随时可能“跌进”低保线的人群在客观上存在着被忽视的状况。

1、低保边缘人群游离于各类专项救助之外。根据“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的推进思路,近年来,针对农民普遍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所建立的各项专项救助,形成了与农村低保相配套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然而这些专项救助制度都是以农村低保制度为基础,如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救助对象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含“五保”对象)、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农村教育救助制度的救助对象为“享受农村低保家庭子女、依法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及革命烈士子女”。在目前,凡低保对象就可以自动享受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经过多层面的“减负”,使他们重新树立走出贫困、战胜贫困的信心。而处于农村低保边缘的这部分困难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仍然恶劣,在面临看病难、看病贵和教育经费负担重等问题时,却得不到实际需要的救济,导致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往往还大大地低于低保户在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后的生活水平,出现了一种“有了低保什么都有,没了低保什么都没有”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低保年度核定的压力。

2、体制性的专项救济杯水车薪。当前,从民政救济渠道而言,国家体制性的专项救济主要有针对自然灾害的紧急转移安置补助、冬令春荒救济、灾后灾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从用途上看,这些救济和补助主要是针对受灾群众而实施的,紧急转移安置只是解决灾民临时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一般以实物形式予以救济;灾后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因灾倒房户的恢复重建补助。这两类专项救济,“边缘户”只有在受灾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在现实工作中,只有冬令春荒救济补助中可列支部分用于解决“边缘户”中一些长期贫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然而,春荒、冬令救济资金总量有限,并且主要是解决口粮问题,实际分到每户的救助资金极少,只能暂时缓解一小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救助效果有限。以**市**年冬令救济情况为例,共投入资金490万元,救济68973人,人均只有71元。同理,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补助也极为有限,在**市要建一座砖混结构、100平方米的二层农村居民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造价约为550-600元(不含土地征用和“三通一平”等费用),建成约需5.5至6万元,而上级对重建补助资金设置了具体测算标准:每间以20平方米计算,每间给予100至300元的补助,平均每户给补3000元左右,仅占重建费用的1/20。同时,受灾地区的建材价格受往往供不应求的市场制约突升,再加上物价指数上升等因素,国家给予的重建补助往往还不够补贴建材涨价等因素。“边缘户”受灾后要重建家园,又将背负沉重债务。

近年来,国家在实施灾害救济时,充分考虑了重点扶持的原则,对受灾特困户(主要指农村低保户)予以倾斜,如在**市**年“6.17”特大洪灾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省财政在原来补助的基础上,给予重建户中的低保对象每户1.5万元的再次救助,极大地缓解了低保对象的重建压力。而处于农村低保外的“边缘户”这部分群体,因为政策原因,享受不到这一政策,他们自救能力普遍较弱,一旦受灾后,往往几年都无法恢复到灾前的生活水平。

3、临时救助制度日趋消退。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临时救助面对的主要是农村特困人群,由于救济面广、救济人数多,曾经成为我国的一种主要救济形式,为解决农村特困家庭的实际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低于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的最困难群体已全部被纳入了保障范围。从当前农村低保的实际运作情况看,还难以做到随时性的入保退保。无论是上级政府的农村低保资金补助,还是基层财政配套,对农村低保资金都只能是一年一定,列入预算。加上农村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测算、评价、公示等,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无法出现一个核定一个估。因此,即使一些农户在当年因病、受灾等因素致贫、返贫,也要年终经过年度核定后,符合条件的,次年纳入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然而,随着近年来各项救济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临时救助制度由于保障水平低、工作随意性大以及救助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临时救助机制作为社会救助一个必要的辅助性措施,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农村低保边缘人群可以从中获得的救助极低。

三、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救助问题的思考

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就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不同层面的困难群众多方面的特殊困难,才能逐步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而,政府在加大对农村低保对象扶持力度的同时,也应该从巩固低保工作成果、保障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对农村低保边缘人群的帮扶,努力在低保线之上为他们再构筑一道新的防线,使我们的社会保障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1、建立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数据库。以**为例,将收入在1001-1500元之间的农村低保边缘人群,通过严格的家庭收入调查和计算,由相关部门和村(居)委会派专人负责采集每个家庭的家庭人口、贫困原因、劳动力状况、文化水平等基本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并逐一登记造册,以街道、乡镇为主要平台设立社会救助管理网络,建立农村低保边缘人群数据库。以便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农村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形成一个能够反映贫困现状的贫困监测网络,完善帮扶“预警”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农村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

2、扩大专项救助政策的覆盖面。随着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逐步建立,“农村低保”这个身份所带来的附加补助收益越来越多,使农村低保边缘群体获取这种身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有的甚至采取隐瞒、虚报家庭收入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想方设法挤进低保队伍。而农村种养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外打工者收入的不可知性,给基层工作增添了难度,时有一些不该保的对象也享受低保。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农村低保要严格把握保障标准、合理确定保障人数的精神存在差距,对农村低保制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压力,容易引发新的矛盾,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从整个农村来看,农村低保只是救助手段之一,低保对象在获得低保救助后,在基本生活方面已与“边缘户”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就学、就医等方面却优于农村低保“边缘户”。因此,在建立各项专项救助制度应当考虑逐步向农村低保边缘群体扩展,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逐步形成斜坡式的救助体系,改变目前所有救助帮困政策高度聚焦低保群体的“悬崖效应”。

3、加大专项救济投入水平。救灾资金投入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救灾资金总量也应有所增加,按照“以人为本”和“为民解困”的要求,真正保障灾民的生活权益。因此,建议提高紧急转移安置、冬令春荒救济、灾后恢复重建等专项救济补助标准,增加补助资金总量,以适应新的物价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同时,在制定灾害补助标准时要综合考虑重点扶持原则,对农村低保“边缘户”也应予以适当倾斜,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救灾资金的社会效益。

4、健全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临时救助作为一种定期、专项救助的补充,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一是要保证临时救助的资金来源。民政部门是代表政府拾遗补缺的部门,也代表政府关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基层群众遇到生活困难找民政已成习惯,但往往民政部门因手中无“米”,对求助群众爱莫能助。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通过合理测算所需资金,将临时救助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临时救助资金的落实。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困难地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要予以统筹,通过转移支付渠道帮助解决。同时,建立临时救助资金补助机制,在各县级财政合理费用超过预算时,可向省、市适当申请资金补助。二是要明确临时救助的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临时救助制度应成为低保制度的有益补充,专门为遭遇突发困难的低收入群体“救急”。如因患急重病造成生活出现暂时较大困难,经其他各种救助措施后,个人自负医疗费仍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因自然灾害或遇到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家庭生活发生困难的;其他特殊情况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都应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救助标准。三是要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凡申请临时救助待遇的,需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居(村)民委员会接到救助申请并进行公示后,及时提交村民评议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可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救助意见,报送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核实申请人家庭情况,确认其符合救助条件后,应及时对村委会提出的救助意见进行复核,最后将审核意见报送县级民政局批准。

边缘范文篇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向城市。虽然受到政策和社会排斥,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势头强劲,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使全社会认识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这种切肤之痛的认识,是从城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而劳动力流出对农村的影响往往被人们简单化,研究者很少从农村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来分析劳动力流出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劳动力过度流出对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

一、劳动力过度外流引发农村经济社会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的劳动力、资金等稀缺资源不断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看到和肯定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同时,必须明确认识到,劳动力的过度流出会引发农村劳动力弱化老化、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困难、留守儿童教育不当等负面问题,削弱了农村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1.农村劳动力弱化

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是农村的精英,他们年轻,他们有文化、有理想、能吃苦、敢闯敢干。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导致农村劳动力弱化老化,使新农村建设缺乏了生力军,对农村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这些年轻群体的流出影响了农村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农村公共事务和活动无法有效开展。这些年轻群体的流出也使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倾向和能力下降,农村市场难以有效启动。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出的地区,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导致农田荒废和粮食减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供给。

2.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老人只能留守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城镇,农村的老人数量远远多于城市。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非常低,农民养老基本靠家庭。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出削弱了家庭对老人的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造成农村养老能力的下降,出现一些老人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等凄凉景象,影响农村老人安享晚年。长此以往会导致尊老养老传统美德逐渐丧失,与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

3.农村家庭稳定程度下降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具有“候鸟”式特点,70%以上的进城农民工把父母、妻子和子女留在了农村,造成流入城市的农民与家庭成员的长期分居。农民工夫妻长期分居会对传统家庭和婚姻造成巨大冲击。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离婚率已远远高出城镇,且发生在有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在一些乡镇,农民工的离婚率竞高达50%以上。农村居民离婚率上升会影响农村家庭的稳定,给农村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4.留守儿童教育不当

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就业时,一无所有,根本无力解决孩子进城上学问题。于是,农民工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由文化水平不高、年事较高的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缺乏父母亲情和祖辈管教不严不当,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普遍不如正常家庭的儿童,并容易形成孤僻、冷漠和任性等不良性格,也是农村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山东省妇联等单位的一项长达五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检出率高达19.8%,差不多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的8.1%高一倍还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子女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若不能切实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农村的未来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流出负效应的成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大势所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能只看到这种大趋势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带来的问题,可以看出,其根源在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巨大的社会风险,而现行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实际上加大了这一风险。

1.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是严重失衡,城市发展远远快于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大大高于农民收入。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大势所趋,并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可以获得更高的收人。城乡发展落差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上,而且表现在教育差距、身份和地位差别、社会保障差别等方面。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差距更明显,城市有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农村居民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待遇。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利益格局。“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以户籍作为划分标准,将发展机会和社会福利向城市倾斜,固化城乡利益格局,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城乡发展鸿沟越来越明显。

2.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与社会排斥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城市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以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城市对农民工的态度是矛盾的,对农民工采取的是“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错位政策。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低成本农村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这意味着,2004年全国因为雇佣农民工一项就节省了11462亿元的工资性开支,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8.5%。尽管农民工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在“社会排斥”的政策下,他们徘徊在城市边缘,根本无法顺利融人城市。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社会支持和公共服务,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城市上学,家庭成员无法生活在一起。

3.农民工面临流动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也伴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农民带来了全新的社会风险。农民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之中,他们面临着工业化的社会风险。但是,农村在集体经济解体后,失去了分散社会风险的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使农村难以获得更多的公共支持来化解风险,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一套应对工业化社会的分担机制,农村居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大量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的农民面临着更大的社会风险。农民工离开了熟悉的农村社区,远离家乡和亲人,几乎在一无所有的状况下进入城市,就业压力非常大,并时常面临失业风险。农民工主要从事脏、累、重、险的工作,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经常要加班加点,容易遭受工伤及其他职业性伤害事故等重大风险。

4.农村各种稀缺资源不断外流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农村投资环境不利,农业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土地等稀缺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这在发展经济学中被称为农业对工业的要素贡献。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耕地“非农化”现象相当严重,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等方式非农化,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用等方式转变为国有土地·进一步实现用途的非农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愿望减弱,也造成农村消费能力的不足,在农村投资的获利机会下降,这会进一步加剧农村资金等稀缺资源的外流。

三、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出问题对策建议

劳动力的过度外流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削弱了农村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稳定,不利于建设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国城市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不使农村继续凋敝和边缘化,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面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负面影响,要在城乡协调发展中探寻有效对策。

1.统筹和协调城乡发展

从城乡统筹的视角研究农村发展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流动,妥善解决好农村生产劳动力流动的负面问题,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建立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的反哺机制。城市反哺农村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文化、信息、价格、公共服务等方面人手。城市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为农村培养医疗等方面人才,支持农村发展。目前,为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国不少地区为村级组织选拔和配备了大学生“村官”。眼界开阔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可以利用援建性项目和合作性项目为农村注入资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既需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需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实现村容整洁。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弘扬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使乡风文明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和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加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协调发展了,才能增强农村的吸引力,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理想之所。

3.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主体作用。能否出现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是最宝贵和最稀缺的资源。但农村人口虽然众多,但致力于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并不多。必须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工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口潜力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优势。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只有依靠他们,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深入进行下去,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这需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形成和强化主人翁精神,使其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全心全力建设美好家园。农村发展还需要吸引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回流农村,通过他们在家乡的创业,把市场意识、管理经验、发展资金等带回家乡,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样才能既促进城市的发展繁荣,也保证农村的富裕安康。国家应该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和思路,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要全面接纳农村劳动力,既要经济接纳,又要社会接纳;既要接纳劳动力,又要接纳劳动力的家庭;既要现期接纳,又要长期接纳。只有这样才能使使农民工能够低成本、低门槛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工“家庭化”流动。就地转移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方式,防范和化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合理转移,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提高转移质量,避免异地长途转移对家庭和农村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中国农村经济,2000,(6)

[2]蒋成风,解读中国城市农民工的婚姻难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6,(22)

[3]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J],读书,2003,(10)

边缘范文篇7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驻外国有企业的人才边缘化现象、影响因素及对人才、企业和国家的影响,从而提出避免人才边缘化应对措施。

人才边缘化是指作为人才的“个体”或“部分成员”因相关因素导致其在岗位或团队中不被重视,被团体决策层忽视的现象。狭义的人才边缘化应理解为岗位的不适应或者是公司决策者将某些人或岗位判定为与主业发展不同步听之任之不加重视的消长状态;广义的人才边缘化是因技术创新和进步把落后专业或技术岗位的某个人才或某类群体排斥出局的现象。人才边缘化随知识经济深化发展和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与它们之间基本是正相关的关系。人才边缘化是一个有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它随着被边缘化的人才自身学习适应力的增强而弱化,如果不能突破自我意识的瓶颈,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

1人才边缘化的定义

边缘化,顾名思义是指距离事物中心偏远地带或事物与事物交界的部分。边和缘都是远离中心的形象表述,与事物主流发展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边缘化是一个抽象说法,引申为该事物不被看好后冷落至边缘的状态,是与中心的或主流的事物相排斥而不能包容的部分。比如低收入者相对于富人阶层就是被边缘化的人和物,他们不能进入富人阶层主流的活动圈子而至于不被重视。

2人才边缘化判定的标准

标准作为一个尺度,是衡量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差异时需用的参照物,判定人才边缘化同样需要一个标准。每个岗位都有职位要求和职责范围,我认为判定人才边缘化的标准是其工作岗位的设计说明书。学术而言,远离这个标准或者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责时即被认为人才的边缘化。从宏观角度出发,如果因知识创新导致的某行业效率提高带来原有的技术或工艺被淘汰,那么所持有这种技术或本领的人才视为被边缘化。社会而言,很多外生变量也能认为创造人才边缘化。

本文主要从国有驻外企业的一个小小面来分析人才边缘化的判定标准,因此除上述两种标准外,还存有决策者标准。包括该企业的战略发展定位或领导人对公司发展关联度松散行业及岗位涉及的人才没有兴趣,同样视为人才的边缘化。

3导致人才边缘化因素分析

影响人才边缘化的因素包括三个层面;个体的因素、群体的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三个因素有内部联系,互相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因素。

3.1个体是导致人才边缘化的主要因素:组织行为学中个体是组织构成的基本单元,个体的行为基础直接影响整体素质,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动性以及在岗位工作的创造性与其人才边缘化成负相关关系。如果个体能适应组织变革胜任其岗位责任,那么他作为人才边缘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否则就容易被边缘化。

3.2群体是导致人才边缘化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群体的相互影响和互为进步必然有个岗位适应的秩序排列,有优秀必然就有落后,如同鲜花也有绿叶匹配的原理,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群体在为组织推进同一目标时是动态的,像沸腾的水花错落散乱,时高时低,必然产生居高者和落后者,落后部分即成为不可避免的边缘化人才。这是组织中群体竞争的反映,是导致人才边缘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3.3社会环境是人才边缘化的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对组织或者组织中群体和个体都是不可控制的外生变量。比如当前非常优秀的人千军万马考公务员,次者进入国家事业单位,剩下的人才进企业。相对于公务员和事业饭碗的,进入企业的就是相对的社会边缘化人才。立足社会,没有话语权。这是国家政策和福利等环境因素客观存在导致企业的人才处于社会整体的边缘化。另外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以及人才辈出等因素也加速了现有岗位人才的边缘化。

3.4驻外企业人才边缘化的因素:首先是由上而下的因素。由于总部的发展策略改变,驻外企业发展滞后被搁置形成整体的边缘化。另外驻外企业的决策者由于用人的偏好差异,可能原来“受宠的职员”被冷却产生的人才边缘化,或者领导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启用“自己人”放置到岗位上而冷落了其他人。其次是由下而上的因素。由于某些“人才”与领导“执政观点”不同拍而自甘边缘化,或者因从事不同于驻外企业的业务而与企业离心离德,或者是其懒散和落后导致的岗位淘汰。人才边缘化对驻外企业的强势职工可能不是坏事,对弱势职工就没有任何益处。

4人才边缘化对人才的影响

通过其定义和判定标准来看,对人才的影响是消极作用高于积极因素。既然作为被边缘化的人才,在驻外企业的发展的空间肯定是有限度,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影响,以下简单分析对人才影响的两面性。

4.1人才边缘化对人才的积极影响

(1)促使被边缘化的人重新思考并反省目前岗位的生存意义:驻外企业某岗位人“甲”在意识到被“挂起来”成为边缘化的人,甲会在反省中重新自我定位。甲会考虑到自己真的不胜任吗?原因是:被领导人的亲戚顶替了;被更有学有专长的人才所替代;被新技术知识所踹开;被年轻者所顶替;观点不合领导意图被“冷藏”起来;自己的不求上进被形势所迫;还有其他原因,甲会深刻反省,对其下一步职业规划有很好的督促,在严峻生存下,会有对职业态度的变化起到积极推进。

(2)促使被边缘化的人才通过不断完善持续地学习改变边缘化现状:甲能认识到在岗位上边缘化的严重后果,通过督促自我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不断知识充电,适应岗位不断变化的需要,重新成为岗位人的主人,会有扬鞭促跑的效应。

(3)由于人才边缘化的存在,促进人人有竞争的长效发展机制:每个人在知识经济深化发展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不至于被边缘化,必然增强危机感和市场竞争意识,为完成或超越岗位说明书的职责而兢兢业业,丰富工作知识来提高工作效率,为驻外单位甚至总部做贡献,时刻走在竞争者的前列,肯定不会被边缘化乃至淘汰。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对个人和群体都有益处。

4.2人才边缘化对人才的消极影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般而言,人都是要面子的。当被认为是公司岗位的边缘化人时,首先带来的是精神创伤或自信心降低,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以下方面。

(1)自信心的下降和精神创伤。由于因岗位不适应成为边缘化的人,会使当事者忧心重重,饭酒无味,自觉活地没有劲头,严重刺激其心灵深处,给精神带来创伤。

(2)不安分的岗位状态带来低效率工作。由于被边缘化,当事者会灰心意冷,不再对工作投入全部精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低效率工作。驻外国企职工普遍存有这个心理,远离总部其发展与总公司主业不够紧密被上层领导忽视而产生边缘化心态,没有心思工作。

(3)重新择业的经济损失。驻外企业职工在改制整合前期可能会有一段痛苦,个人如果从单位负气出走,累计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工龄带来的保障会大打折扣;如果安于现状,视同温水池的青蛙,谈不上综合竞争力,在低工资少福利中苟且温饱丧失拼搏大志。面临重新择业的经济损失和机会成本都比较大。

5人才边缘化对驻外企业的影响

人才边缘化对驻外企业有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这样论断?刚才通过边缘化对人才影响中也透视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包括以下方面,简单分析。

(1)人才边缘化可能使某些有才智者“另起炉灶”与本单位“同床异梦”,不利于驻外企业的发展。在人才边缘化的不利氛围下,驻外企业可能面临公有资产的对外转移,实施“收支两条线”,外面注册一个公司,有“收益”业务进个人公司,有“支出”业务进国企驻外单位,驻外企业成了个人公司的费用承担者和对上级公司的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一旦改制或者重组后,最倒霉的是驻外企业一直被边缘化的普通职员。

(2)被边缘化的人才对总公司的用人政策产生道德和价值的背离,各行其是,不利于集团公司一体化管理。既然驻外企业的人才被边缘化,上级的各项指示也成为鱼后彩虹的形式,漂亮应付但不持久。长期以往,各行其道,驻外企业只有慢慢“瘦身死掉”,退出市场。

(3)人才边缘化使驻外企业对上级公司的政策产生失望,可能引发局部公司治理冲突事件。由于驻外企业职工心理上均产生被边缘化,必然对公的工作没有积极性,会打听小道消息,寻找机会,甚至个别人寻求“损人利己”方式来为己获取利益。因为驻外企业在边缘化下运行创造的“社会蛋糕”小,更加刺激了内部排挤、“拆台”,可能会酝酿悲剧产生冲突事件。显现不和谐要素,不利于塑造驻外企业形象。

(4)人才边缘化让驻外企业没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为后盾,或多或少产生对总公司不利的舆论宣传。

(5)人才边缘化让人才对驻外企业的前途滋生悲观情绪,纷纷跳槽,驻外企业人才空心化加剧,不利于驻外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驻外人才边缘化发展到一定情形对国家宏观层面产生影响。笔者认为表现在两个方面,总体上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在保证人才全国范围内有序有效地流动假设下,驻外企业人才边缘化可以加大市场对人才配置的基础作用,确保不同岗位对人才需求,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其积极作用表现为:其一,由于人才边缘化引发的企业技术升级促进人才的自我学习,对提高整体人才队伍的素质是一个很好催化剂;其二,人才边缘化促使人才流动,刺激国家经济的发展;其三,通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有效降低人才边缘化带来的负面作用。其消极作用表现为驻外企业以人才边缘化为借口,实际上违背“三公”原则,安插亲属,排斥异己,把有能力的人才出局与驻外企业。这样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引发各类层次的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社会整体福利降低。

6驻外企业避免人才边缘化的措施

(1)国家应建立对各行业人才引进和使用评估上的指导性建议规则,确立并规范人才边缘化的指导思想。让企业尤其是驻外企业对人才边缘化界定和管理工作有个方向性指导。

(2)培养企业正确用人观。企业要教育职工人才正确观念,同时企业在使用和对待人才上要落实公平原则,提供能人舞台。某一案例中提到办公地域的边缘化并不重要,个体能力和内心的能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内心没被放逐,你的能力和才华是不会埋没的。对企业要树立正确用人观,不是硕士、博士越多越有面子,而是合适的人为公司实用创效乃是上策;对个体不是你有高学历就说明拥有岗位一切,如不胜任照样被“刷”到边缘化。“真正让自己边缘化是恰恰是你不断萎缩的心态和日渐枯竭的创造力,这是谁都救不了你的”。

(3)形成总公司正确人才观和用人机制。驻外企业应在总公司指导下根据其发展规模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因岗设人。形成人才招聘、录用、使用、评定的成熟机制,不能近亲繁殖,不拉关系帮派,不做人才交易;要任人为贤,通过招录体系选用人,岗位面前人人平等,以能力和业绩说话。

(4)坚决处置驻外企业的用人腐败现象。屏蔽各种形式的企业借“人才边缘化”幕后的岗位的交易,革除人力资源平台上的任何腐败现象。

参考文献

[1]于斌著.组织行为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吴国存,李新建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边缘范文篇8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三)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常的、有效的金融需求,最大可能地压缩非法融资的市场空间。边缘金融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权限放松,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萎缩态势,银行信贷收紧,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各基层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和审贷程序,方便和保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求银企共赢。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则要立足地方,摆正市场发展定位,转变经营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业务范围,在认真落实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的良机,压缩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空间。二是各商业银行应按《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采取工资奖金与贷款回收挂钩、制定免责条款、废除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等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小企业信贷服务范围。同时还要借鉴边缘金融业务的做法,贷前调查不仅要注意收集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硬信息”,还应关注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管理能力、还款意愿等“软信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发展关系型融资,开展循环信贷,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议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切实解决贷款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四是公布信贷资金流向、地区资金紧缺度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边缘金融业务的流向和流量,增加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整合民间资本的运作,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引导和规范我区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6):22-24.

[2]毛金明.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山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J].金融研究,2005(1):45-47.

[3]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1):53-55.

[4]周彬.关于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1):28-29.

边缘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建立全省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通过科学界定城市低保边缘户的范围,实施重点项目的梯次救助,有效缓解城市低保边缘户在疾病医疗、子女就学和冬季取暖等方面的突出困难,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实现救助水平的基本平衡。

各地在建立和实施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过程中,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救助范围;针对突出困难,有效实施救助;保证救助水平基本均衡;使救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救助对象和范围

城市低保边缘户是指收入水平虽高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但由于未享受长期性救助政策,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城市低保对象,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城市居民。

确定城市低保边缘户的范围,要通过全面认真的调查测算,核准当地城市低保对象享受生活低保和配套救助政策后的平均收入水平,作为城市低保边缘户外沿界限,以此界定城市低保边缘户范围,即将收入水平处于城市低保线以上,但实际生活水平又低于享受了专项救助后城市低保对象的城市居民确定为城市低保边缘户。具体测算确定工作由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当城市低保标准和低保配套政策救助标准调整时,要相应调整城市低保边缘户的认定范围。

三、救助项目和标准

对城市低保边缘户实施的主要救助项目是:疾病医疗、子女就学和冬季取暖救助。各地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和保障能力适当增加其他救助或扶持项目。上述3项救助政策落实后,城市低保边缘户生活再有困难,可通过现行的应急(临时)救助等办法解决。

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具体救助标准可按低于城市低保对象现行的医疗救助、扶贫助学、冬季取暖救助等项救助水平的原则,由市政府确定。确定具体标准时,要根据城市低保边缘户的构成情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划分若干档次,按贫困程度实行依次递减的救助标准,形成梯次的救助结构,使城市低保户与城市低保边缘户之间的救后生活水平进一步平衡。

四、救助政策的衔接和管理

要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出发,将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与城市低保户救助制度相互衔接,实行统一管理。对于教育救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低保边缘户子女,要逐步纳入免学杂费的政策范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低保边缘户子女,应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范围;对于取暖救助,城市低保边缘户应按其取暖方式分别纳入城市低保对象集中供暖和自行取暖救助范围;对于医疗救助,城市低保边缘户应纳入低保户城市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应将城市低保边缘户纳入政府救助投保的政策范围。

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由各级民政、教育、建设等部门按职能和所承担的任务组织实施。民政部门负责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对象审批、动态管理等日常工作;教育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名单,负责实施义务教育费用减免和非义务教育扶贫助学工作;对实行集中供暖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取暖救助,按照现行的城市低保户取暖救助程序办理,对自行取暖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取暖救助可由县(市、区)民政部门直接组织向边缘户发放取暖救助金;对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医疗救助,按现行的城市医疗救助政策规定的程序,由民政等部门负责实施;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城市低保边缘户的救助投保,由民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组织实施。

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的时段(起止时间),医疗救助按年度确定;社会医疗保险按承保周期确定;教育救助按学年或学期确定;取暖救助按年度供暖期确定。在救助时段开始前,由民政部门进行边缘户资格审批,进入救助范围后,救助待遇可享受到救助时段结束。

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家庭收入核算和审批程序按照城市低保对象审批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发证件应与城市低保户有所区别。

五、救助资金的筹集和规模

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所需资金,以市、县两级财政筹集为主,省级财政根据地区保障能力和保障任务等因素予以重点补助。为了保证救助水平的大体均衡和政策衔接,目前取暖救助标准偏低的市,应首先增拨部分资金用于提高城市低保户集中供暖和自行取暖的救助标准,未开展自行取暖救助的地区,要建立自行取暖救助政策,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低保边缘户的取暖救助标准。

要根据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项目和标准,认真核算确定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资金所需规模。

边缘范文篇10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