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缴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8:17:37

保险缴费

保险缴费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效率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还应分析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将以天津市为例,对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进行研究。

一、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困境

财政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组织者和保障资金最主要的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责任;财政投入社会保险资金能否高效运用,关系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前途。然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使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陷入了难以克服的财政困境之中。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资金的社会保险投入理论思考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的;作为无数私人资本集中代表的西方政府,其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反映私人资本的愿望。这就直接决定了西方财政收支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财政收支这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直接以个人为对象和基础进行的。政府收入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财产税等为主,而政府支出中的相当份额则直接用于个人的社会保险。正是因为用于个人社会保险的基金在财政收支中占据了重要份额,所以,西方财政理论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社会保险理论的研究,并致力于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探索。与西方不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的几乎只是资金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的国营经济,而且国营企业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这样,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几乎都集中到政府手中,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本身就具有了生产资料所有者运用自身权利的性质;其活动的对象也几乎都表现为直接对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个人直接发生的分配行为很少。因而,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使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收支与分配行为更加合理,而很少对与个人联系密切的社会保险理论进行思考与关注。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对象虽然有所变化,并开始注重于对个人的收支活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要求个人直接参与、影响并监督决策的思想,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财政理论界,对社会保险理论的思考以及对其体制改革的探讨,仍然显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需要。

2.现有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关键因素

要分析中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应主要分析税收收入结构。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虽然税负更为公平,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税制存在的一些缺陷仍十分明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西方各国的税收收入主要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等组成。大多数国家中的社会保险税在税收总收入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且税种多为税负易于转嫁的间接税;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税收中,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主要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使得我国财政难以“专款专用”。而且在其他支出项目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很难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险,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3.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不合理与不统一,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养老保险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可见,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仍是以“费”而不是以“税”的形式进行;其征缴、管理、使用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而未纳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规划,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据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缴费率已达27.8%,有的地方高达30%。如此高昂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20%),显然已处在费率禁区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的避费行为。用拉弗曲线表示(见图1),在费率区间(0.20%)时,缴费额随费率的上升而上升;若费率超过限额20%就进入了费率禁区,费率的上升反而导致缴费额下降。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老职工的个人账户是空的,而且新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也被挪用,新老个人账户普遍成为空账,从而使得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职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险风险。

4.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利于弥补严重的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失衡

由于社会保险税的开征尚处于酝酿阶段,而社会保险费又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因而财政部门没有专款用于社会保险。目前,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支出仅局限于“抚恤与社会救济”。这种支出结构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表2、表3)。

从表2和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和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巨大差异。英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险、健康和教育的转移性公共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8.46%;而我国用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9.38%。这说明,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履行着较强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因为政府公共支出中所发生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英国政府的这种公共支出结构既有利于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又有利于保持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则履行着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政府实际上直接以产品或劳务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其所掌握的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物品或劳务相交换。因而,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对于生产、就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总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虽然也会影响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因此,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2003年,在大量体制外收入无法在基尼系数中得到反映的情况下,中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6,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分配不公平的现象相当明显。同时,因为这种支出结构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相对较弱,所以也不利于实现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二、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优化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一)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社会保险对职工而言是一种权益,对企业而言则是一种负担。如果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缴费过多,将使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为例,考察企业承受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能力。

根据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一般财务状况,在企业产品的出厂价中,约有39.4%左右为新增价值。这意味着,在100元的产品出厂价中,增加值为39.40元。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回归出新增加值中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Y=ALαKβ其中,Y为产量,L为劳动要素投入,K为资本要素投入,α和β分别代表产出相对于劳动投入的弹性和资本投入的弹性。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可得:

LnY=LnAαLnLβLnK

运用表4中1991~2003年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劳动工资和资本支出以及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可以分别回归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

LnY=7.42690.7709LnL0.0896LnK

(6.9881)(5.5064)(0.4522)

R2=0.9844F=315.2639P=0.0001

上述分析表明,产品新增加值的77%用于支付职工工资,8.96%用于资本报酬。这意味着,在39.40元的新增加值中,有30.30元用于支付职工工资,而资本报酬为3.50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借贷资本的成本)大约占资本报酬的40%。因此,3.50元的资本报酬中就有1.40元的资本成本,剩下的2.10元为企业利润。国有企业仅有2.10元利润,若全部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只能约占工资总额的7%左右,这是企业缴费的上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能够承受的社会保险统筹缴费的最高限度为7%。但现实中,企业须缴纳占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费、8%的医疗保险费、2%的失业保险费、1%的生育保险费和1%的工伤保险费。因此,企业总共须承担占工资总额32%的社会保险费。这一比率比企业所能承受的最高缴费限度高出4倍多,企业难以承受这一负担。

(二)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在确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时,应该考虑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职工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现期消费,一部分用于远期消费形成储蓄。社会保险强制职工缴费在一定意义上执行了储蓄的功能。

假设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缴费为B,个人现期消费为C,c为个人边际消费倾向,C0为不随收入变化的、稳定的消费,个人工资收入为Y,则远期消费为Y-C。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公式为:

C=C0cY

假设职工的全部储蓄都用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费率为:

B/Y=(Y-C)/Y=(Y-C0-cY)/Y=I-C0/Y-c

如果求出c、C0和Y,就可以确定职工缴费率(B/Y)的最上限。下面根据表5中1991~2003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对C=C0cY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C=295.25170.7353Y

(5.0090)(83.6617)

R2=0.9984F=6999.28P=O.0001

由于不同年份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是变动的,因此个人承受社会保险缴费的最大限度在不同年份是不同的。将回归方程的结果代入B/Y=(Y-C)/Y=(Y-C0-cY)/y式,可得职工个人1991~2003年间对于社会保险缴费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1991年为11%,2003年达到24%。而据天津市规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为工资总额的8%;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中个人2%的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中个人1%的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率总计为11%。这一比例与1991年持平,但远远低于2003年的24%,说明职工完全能够承受11%的社会保险缴费率。

(三)天津市财政能力增长趋势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5%~50%,因而在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撑下,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与此相比,天津市的财政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天津市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

由于支持社会保险资金财政能力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以下选用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值作为对时间的函数,预测2005至2010年两者比值的变化趋势。

假设Y为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t为时间序号。根据表6的数据,可得如下方程式:

Y=1.38440.0249t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的变化趋势为:1.68、1.73、1.78、1.83、1.88、1.93。如果2005~2010年天津市GDP保持12%的增长速度(近10年天津市GDP增速的平均值),则可以测算出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进而可以测算出2005~201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的规模。如果保持财政对社会保险补助的增长与GDP增长相同的速度,即每年用财政收入的12%进行社会保险补助,则可最终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用于社会保险补助的财力(测算结果见表7)。也就是说,天津市财政用于支持社会保险的财力可以保持18%的年均增长速度。

三、简短的结论

1.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严重偏重

从具体测算结果看,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远远超出了企业最高承受限度。从长期来看,企业是无力承受这一缴费水平的,这也是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逃避缴费从而造成收缴率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以达到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

2.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相对较低

目前个人缴费率相对于职工个人的缴费承受能力来说是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上缴费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个人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因此,可以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该增加的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和互济性的本质。

3.从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来看,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这一模式意味着政府是社会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所以在采取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和提高职工个人缴费水平之后,对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政府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然而,从近年天津市各类财政资金支出增长速度来看,用于地方建设、科教文卫、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对社会保险的补贴水平较低(见表8)。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中划出专门资金用于社会保险支出,同时更重要的是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压缩过度投资及减缓事业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

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定型

保险缴费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效率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还应分析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将以天津市为例,对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进行研究。

一、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困境

财政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组织者和保障资金最主要的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责任;财政投入社会保险资金能否高效运用,关系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前途。然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使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陷入了难以克服的财政困境之中。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资金的社会保险投入理论思考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的;作为无数私人资本集中代表的西方政府,其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反映私人资本的愿望。这就直接决定了西方财政收支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财政收支这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直接以个人为对象和基础进行的。政府收入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财产税等为主,而政府支出中的相当份额则直接用于个人的社会保险。正是因为用于个人社会保险的基金在财政收支中占据了重要份额,所以,西方财政理论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社会保险理论的研究,并致力于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探索。与西方不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的几乎只是资金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的国营经济,而且国营企业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这样,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几乎都集中到政府手中,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本身就具有了生产资料所有者运用自身权利的性质;其活动的对象也几乎都表现为直接对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个人直接发生的分配行为很少。因而,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使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收支与分配行为更加合理,而很少对与个人联系密切的社会保险理论进行思考与关注。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对象虽然有所变化,并开始注重于对个人的收支活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要求个人直接参与、影响并监督决策的思想,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财政理论界,对社会保险理论的思考以及对其体制改革的探讨,仍然显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需要。

2.现有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关键因素

要分析中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应主要分析税收收入结构。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虽然税负更为公平,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税制存在的一些缺陷仍十分明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西方各国的税收收入主要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等组成。大多数国家中的社会保险税在税收总收入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且税种多为税负易于转嫁的间接税;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税收中,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主要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使得我国财政难以“专款专用”。而且在其他支出项目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很难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险,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3.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不合理与不统一,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养老保险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可见,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仍是以“费”而不是以“税”的形式进行;其征缴、管理、使用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而未纳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规划,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据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缴费率已达27.8%,有的地方高达30%。如此高昂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20%),显然已处在费率禁区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的避费行为。用拉弗曲线表示(见图1),在费率区间(0.20%)时,缴费额随费率的上升而上升;若费率超过限额20%就进入了费率禁区,费率的上升反而导致缴费额下降。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老职工的个人账户是空的,而且新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也被挪用,新老个人账户普遍成为空账,从而使得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职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险风险。

4.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利于弥补严重的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失衡

由于社会保险税的开征尚处于酝酿阶段,而社会保险费又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因而财政部门没有专款用于社会保险。目前,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支出仅局限于“抚恤与社会救济”。这种支出结构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表2、表3)。

从表2和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和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巨大差异。英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险、健康和教育的转移性公共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8.46%;而我国用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9.38%。这说明,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履行着较强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因为政府公共支出中所发生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英国政府的这种公共支出结构既有利于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又有利于保持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则履行着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政府实际上直接以产品或劳务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其所掌握的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物品或劳务相交换。因而,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对于生产、就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总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虽然也会影响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因此,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2003年,在大量体制外收入无法在基尼系数中得到反映的情况下,中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6,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分配不公平的现象相当明显。同时,因为这种支出结构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相对较弱,所以也不利于实现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二、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优化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一)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社会保险对职工而言是一种权益,对企业而言则是一种负担。如果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缴费过多,将使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为例,考察企业承受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能力。

根据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一般财务状况,在企业产品的出厂价中,约有39.4%左右为新增价值。这意味着,在100元的产品出厂价中,增加值为39.40元。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回归出新增加值中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Y=ALαKβ其中,Y为产量,L为劳动要素投入,K为资本要素投入,α和β分别代表产出相对于劳动投入的弹性和资本投入的弹性。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可得:

LnY=LnAαLnLβLnK

运用表4中1991~2003年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劳动工资和资本支出以及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可以分别回归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

LnY=7.42690.7709LnL0.0896LnK

(6.9881)(5.5064)(0.4522)

R2=0.9844F=315.2639P=0.0001

上述分析表明,产品新增加值的77%用于支付职工工资,8.96%用于资本报酬。这意味着,在39.40元的新增加值中,有30.30元用于支付职工工资,而资本报酬为3.50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借贷资本的成本)大约占资本报酬的40%。因此,3.50元的资本报酬中就有1.40元的资本成本,剩下的2.10元为企业利润。国有企业仅有2.10元利润,若全部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只能约占工资总额的7%左右,这是企业缴费的上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能够承受的社会保险统筹缴费的最高限度为7%。但现实中,企业须缴纳占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费、8%的医疗保险费、2%的失业保险费、1%的生育保险费和1%的工伤保险费。因此,企业总共须承担占工资总额32%的社会保险费。这一比率比企业所能承受的最高缴费限度高出4倍多,企业难以承受这一负担。

(二)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在确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时,应该考虑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职工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现期消费,一部分用于远期消费形成储蓄。社会保险强制职工缴费在一定意义上执行了储蓄的功能。

假设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缴费为B,个人现期消费为C,c为个人边际消费倾向,C0为不随收入变化的、稳定的消费,个人工资收入为Y,则远期消费为Y-C。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公式为:

C=C0cY

假设职工的全部储蓄都用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费率为:

B/Y=(Y-C)/Y=(Y-C0-cY)/Y=I-C0/Y-c

如果求出c、C0和Y,就可以确定职工缴费率(B/Y)的最上限。下面根据表5中1991~2003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对C=C0cY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C=295.25170.7353Y

(5.0090)(83.6617)

R2=0.9984F=6999.28P=O.0001

由于不同年份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是变动的,因此个人承受社会保险缴费的最大限度在不同年份是不同的。将回归方程的结果代入B/Y=(Y-C)/Y=(Y-C0-cY)/y式,可得职工个人1991~2003年间对于社会保险缴费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1991年为11%,2003年达到24%。而据天津市规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为工资总额的8%;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中个人2%的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中个人1%的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率总计为11%。这一比例与1991年持平,但远远低于2003年的24%,说明职工完全能够承受11%的社会保险缴费率。

(三)天津市财政能力增长趋势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5%~50%,因而在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撑下,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与此相比,天津市的财政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天津市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

由于支持社会保险资金财政能力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以下选用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值作为对时间的函数,预测2005至2010年两者比值的变化趋势。

假设Y为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t为时间序号。根据表6的数据,可得如下方程式:

Y=1.38440.0249t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的变化趋势为:1.68、1.73、1.78、1.83、1.88、1.93。如果2005~2010年天津市GDP保持12%的增长速度(近10年天津市GDP增速的平均值),则可以测算出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进而可以测算出2005~201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的规模。如果保持财政对社会保险补助的增长与GDP增长相同的速度,即每年用财政收入的12%进行社会保险补助,则可最终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用于社会保险补助的财力(测算结果见表7)。也就是说,天津市财政用于支持社会保险的财力可以保持18%的年均增长速度。

三、简短的结论

1.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严重偏重

从具体测算结果看,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远远超出了企业最高承受限度。从长期来看,企业是无力承受这一缴费水平的,这也是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逃避缴费从而造成收缴率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以达到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

2.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相对较低

目前个人缴费率相对于职工个人的缴费承受能力来说是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上缴费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个人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因此,可以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该增加的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和互济性的本质。

3.从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来看,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这一模式意味着政府是社会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所以在采取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和提高职工个人缴费水平之后,对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政府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然而,从近年天津市各类财政资金支出增长速度来看,用于地方建设、科教文卫、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对社会保险的补贴水平较低(见表8)。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中划出专门资金用于社会保险支出,同时更重要的是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压缩过度投资及减缓事业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

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定型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反复的阶段,需要尽快定型;而这种定型的制度安排,不论是国家、企业、个人的缴费比例,还是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范围,必须以提高现行制度的有效性并加速通过社会保障立法为前提条件。在提高现行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几乎各项现行制度均需努力。如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尽快向全国统筹迈进;医疗保险需要尽快覆盖全体劳动者;生育保险需要重建;最低生活保障需要向综合性社会救助机制转化;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需要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套更合理的社会保障缴费方案,使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更趋合理,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缴费的效率。

保险缴费范文篇3

一、基本养老的缴费基数和比例

1.缴费基数第一,从业人员以上个月全部工资收入(按国家统计口径计算)为缴费基数,无法确定工资收入的,以本市(省辖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超过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作为缴费基数;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第二,用人单位以上个月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口径计算)作为缴费基数,逐步实现以用人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2.缴费比例第一,从1998年1月1日起,从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4%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1999年1月1日起按缴费基数的5%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后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至达到8%。第二,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各市政府确定。对离退休人员多,负担过重,缴费比例确需超过工资总额20%的市,须报省劳动厅、财政厅审批。用人单位缴纲比例应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而逐步下调。第三,个体工商户业主和自由职业者的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缴费基数的18%,具体比例由各市政府确定。

二、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给企业和职工带来不少便利

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指企业和职工个人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工作从企业转向社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负责,通过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向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在选择社会服务机构时,要符合就方便和服务优良的原则。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沉重的社会事物负担中解脱出来,使退休人员与企业相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同时,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也是保证社会保障对象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离退休人员才不会因企业效益差和破产兼并而领不到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有两种形式:一是将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形式,这是最终的管理形式;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和依托企业管理的特殊形式或过渡形式,这种形式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

保险缴费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竞争力;影响

目前,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以后,我国已经建设起了以缴费型社保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劳动双方之间的和谐发展。而从另一方面分析来看,若社会保险费用过高,将会使得企业不堪负重,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企业的快速进步,我们应当适当的降低社会养老保险费率,提高政府的补贴力度等。

一、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社会保险中,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等,都是其最基本的内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险费主要是由个人与企业共同承担的。现阶段,国务院对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就针对于工伤保险来说,则要求其实行差别费率的办法,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情况,并针对风险的轻重程度进行规定。而生育保险处于试点过程中,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灵活确定缴费费率[1]。在本文的研究中,所涉及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指的是从大的范围来看,我国企业,其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其面临着生产经营不景气的现象,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所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还是很高,如果说其缴纳的不及时,就会使得利率出现下降的问题,而如果其不能够按时缴费,就会导致利率下降,而若其拒绝支付利率,那么就会出现违约率上升的问题。例如,在我国的社会保险缴纳项目中,企业所负担的养老缴费比例为20%,医疗缴费7%,失业、工伤和生育这三项加起来为3.7%,企业五项保险的和所占的社会保险比重为30.7%。从本质上来讲,与个人缴费的比例对比来看可以看出,企业所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是个人缴纳的2.7倍,因此企业所承受的负担要远远大于个人。把我国的社会保险缴费与另外七个国家进行对比得出,我国排名第三。而就针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比重并不低,其中,尤其是相对于美国来说,我国的缴费总数,是美国的2.76倍,因此,企业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更多[2]。与瑞典国家相比看,我国的缴费水平与其还比较接近,但是,瑞典的福利制度很高,企业的科技水平也比我国高很多,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中国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依照相关的规定,现阶段,在我国的社会保险缴纳中,我国企业所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率为29.8%。而在这当中,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所占的比重最大。通过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险负担率除了比瑞典低意外,都要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负担是很重的,而且,其比员工自己所承担的比例要高很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并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及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社会保险费拒缴率、欠缴率上升

就针对于企业的运用与发展而言,社保费率高位运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并使得企业的活力出现下降的问题。其中,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建筑企业与制造企业来说,这种影响就更加严重。与此同时,社保费率高位运行还将会进一步使得投资环境恶化,并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损害,对于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产生不好的影响作用。此外,社保费率高位运行将会导致企业缺乏参保积极性,导致社保的违法现象更加严重,这样一来,其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对于企业的内在竞争力来说,社保负担主要体现在劳动成本上,所以说,一旦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所能够得到的利润总额就会减少。就针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若企业社会保险的负担出现了增加而没有减少,将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更加明显的负面影响[3]。

(二)对企业竞争力的消极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竞争力的高低。现阶段,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之下,我国的企业,其中特别是国企面临着生产与经营不畅的问题,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所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依然很多,这就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作用。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保险的贡献率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中:一方面就针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劳动力的社会保险,是产品成本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看,劳动者的工资成本,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其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比重太高,导致企业经营的利润降低,并最终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下降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导致其出现逃费、欠费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其难以依照时间进行费用的缴纳,那么就会使得其出现利率下降的现象,如果拒绝支付利率,又会使得违约率上升。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也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因此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实现了有效的降低。也正因如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够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就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现阶段,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若企业需要支付的社会保险给用过高,那么其所产生的劳动力成本也会出变高。所以说,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利润,就需要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一些新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并通过技术的创新,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样一来,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变少,从而使得失业率出现增加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社会保险支付额度也会随之上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人影响,并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4]。

三、正确处理社会保险负担与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我国的企业运营与管理过程中,社会保险缴费过高是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此同时,这种过重的缴费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作用。所以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重要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实现社会保险费的直接降低

就针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政府对社保费率的下调,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为,下调社保费率,可以在根本上实现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并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负担。不过,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当中,依然有50%的工人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并且也缺乏失业保险。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建立其健全的保险制度,从而有效的提高社会保障收入,并以此来减轻保险公司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将替换率控制在一个比较科学的水平上,具体措施为:第一,应当制定一个明确的养老保险替代率目标,例如,将目标设定为2020-2030年基本养老保险到60%等。第二,应当以平均工资水平为基础,来对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进行适当的降低。此外,就针对于个人来说,应当适当提高个人的工资收入,并在此基础上,来提高公民的消费指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大内需。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现收现付的形式,来合理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并且将其中的部分资金,运用到城镇职工的门诊统筹中,并慢慢取消医保个人账户,来降低企业与个人的筹资压力。

(二)隐性债务由国家来承担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与私营企业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其不断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壮大起来,也都建立起了良好的职工保障体系与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社会保障收入的提高,为社会保险公司减轻了负担[5]。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各类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尤其是针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但是,就算是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国有企业依然需要缴纳高额的社会保险费用。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经营利润,企业通常会寻找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并以此来通过技术的创新代替资本与劳动。不过,这样也就会导致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出现失业率上升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因此,应当加强对其他国家先进制度的吸收与学习,从整体上来对国家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调整。

(三)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扩展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社会保险所能够覆盖到的地区,相对来说还比较有限,并且,其主要是针对于城镇人员实行的,导致没有被覆盖的人还非常多,例如私营企业等,对于社会保险的执行力度都还不够。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扩大保险的覆盖范围,那么,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来降低企业的社保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扩展社保范围,意义巨大。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养老金偿还的资金渠道。从本质上来说,若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比工资的增长率要高,那么就可以尝试合理的降低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拓宽资金的投资渠道,来实现筹资方式的多元化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所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在日后的经营管理中,就针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应当重点解决外资企业拒绝参保的问题,来实现对外资企业的统一管理。而对于中心城市而言,则应当重点解决因为私营企业规模小并且比较分散而难以管理的问题,强化社会保险对这些群体的覆盖力度。

(四)对现有工资总额核算方式加以完善

就针对于工人来说,薪金是其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一般情况下,工人的薪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的奖金、福利与津贴等劳动报酬收入工资。第二,企业发放的补贴工资,例如交通补助、住房补助等轨道工资。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应当对员工的个人非法所得进行严格的治理,避免员工利用职务的便利来获取利润的现象发生。此外,应当对现有的退休年龄作出适当的调整,进行职工劳动报酬的支付时,应当以货币的形式支付,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此外,要求加强政府的协同作用,通过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来保证企业职工的各种收入,都能够明确的纳入到上资范畴当中,并严格处理员工的“灰色收入”,对于企业中存在的非法行为进行严格的惩治。

(五)为诚信守法企业提供更多财政补贴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社会保险的费用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导致企业的逃费与欠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整顿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为诚信守法企业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阶段还不能大幅降低企业的社保缴费率,因此,政府应当通过稳岗补贴与培训补贴等形式,来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补贴,以此来展现出社会的公平与争议,促进企业参与社保积极性的提升,树立起公平公正、诚信守法的企业竞争理念,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难。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各类中小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发展进行积极的鼓励政策,使其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进步,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职工保障体系,让更多的职工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现阶段,我国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不断完善,银行贷款也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因此,在日后的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中小企业与私营企业不断的参与进来。

作者:刘子扬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

参考文献:

[1]刘震涛.我国企业承担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承受能力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24):110-111.

[2]提旭.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5.

[3]辛瑞.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适度缴费水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保险缴费范文篇5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聘用的非在编人员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其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及待遇计发按照《*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执行。

二、严格执行缴费工资的规定。企业职工个人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高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职工个人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应以本单位职工上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单位职工月工资总额小于职工个人月缴费工资之和的,应以职工个人月缴费工资之和为缴费基数。

三、参加*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达到国家规定领取养老待遇的年龄仍在从业,经本人申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允许其继续参保缴费,并延缓享受基本养老待遇。延缓期以年为单位,缴费年龄最长不得超过70周岁。

参加*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无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20*缴费年度的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应为20*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2008年及以后缴费年度的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应为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四、为使按省政府鲁政发〔20*〕92号文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与按照鲁政发〔19*〕109号文件规定的计发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平稳衔接,在省政府规定的过渡期(2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内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差额部分作为新办法的补差予以补齐;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高出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封顶限制,20*年至2010年退休的,分别发给高出部分的10%、30%、50%、70%和90%。过渡期内按原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以2005年*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其中,2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退休的,其按原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再增加本人原办法基础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之和的5%。

在过渡期内,逐步冲减省政府鲁政发〔19*〕109号文件规定的过渡性调节金。20*至2010年退休的人员,分别执行原过渡性调节金标准的90%、70%、50%、30%和10%。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完全按新办法执行。

五、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要严格执行职工缴费工资基数公示制度以及职工退休审批公示制度,增加缴费透明度,接受职工的监督,防止出现因单位漏报、瞒报缴费基数而影响职工养老待遇的问题。

凡在缴费工资基数公示及退休审批公示期限内,本人未对缴费工资基数提出异议的(因公出差、出国或因不可抗力而未能按时提出异议的除外),或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有关期限内,本人未对缴费工资基数提出异议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再受理单位和职工个人的补缴申请。经劳动保障监察或社会保险稽核,发现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扣除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部分后,按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工资的数额予以追缴,追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凡已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生产经营稳定且经济效益较好、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可以申请企业年金试点,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同意后实施。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共同出资筹集。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企业年金的试点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依照国家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4%的部分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

保险缴费范文篇6

(一)新加坡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新加坡实行的是强制缴费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规定雇主与雇员的缴费比例分别为17%~[ql23%(以雇员的月薪水平为基数),并通过建立个人账户来实行[。中央公积金局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全面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以实现基金的保证增值。这是一种典型的完全积累的公积金制度,这种制度使国民普遍形成了一种靠自己勤奋工作以积累储备金来应对失业风险的观念,我qln--f以看出,在新加坡失业保险的缴费责任主体主要为雇员自己,雇主承担一小部分,政府完全不承担缴费责任。

(二)马来西亚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马来西亚学习的是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在其制定颁布的<1969年马来西亚社会保障法》规定失业人员的津贴来自于雇员公积金;所有雇主与雇员均需向公积金供款;供款比例为雇主负责缴纳12%、雇员负责缴费u%(以雇员的月薪水平为基数)[2]。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在失业保险缴费制度的内容、实行方式以及影响方面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新加坡雇员要承担更多的缴费责任,在马来西亚,雇员与雇主的缴费责任几乎对等。

(三)菲律宾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菲律宾在1997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由雇主与雇员共同供款、并由雇主负责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供款数额依据员工的收入水平而定,具体计算标准如下表,如果雇员的每月收入水平在1000.O0比索一1249.99比索之间,那么要求雇主每月缴纳50.70比索、雇员自己每月缴纳33.30比索;如果雇员收入水平在1250.O0比索一1749.99比索之间,那么要求雇主每月缴纳76.O0比索、雇员自己每月缴纳50.O0比索,如表1[3]所示,每—个薪金范围,都规定了对应的缴费数额。菲律宾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相比,—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缴费责任主体主要为雇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雇主要替雇员缴纳失业保险费用的多数;其二,雇员的失业保险费用由雇主从雇员每月的工资中扣除,菲律宾失业保险待遇缴费制度另外—个显著的特点是这种制度对自谋职业与自愿参加者也适用。

(四)泰国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1998年泰国实施的,《一九九八年泰国劳动保护法》规定失业保险缴费主体为拥有10名或10名以上员工企业的雇员和雇主,要求作为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基数的月工资不能低于1500泰铢,缴费比例1999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为2%,200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为3%,从2001年1月1日起为4.5%,雇主要与雇员缴纳相等数额的失业保险金,由企业I嫠主每月的薪金中代扣[4]。泰国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以新加坡为样板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政府只负责最后保障,不进行直接的财政投入;其次,规定了缴纳的最低工资,秉承了社会保障的互利共济思想,发挥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第三,鉴于国内实际情况,对可能的通货膨胀率进行预计,提前规定缴纳比率。

(五)越南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越南社会保险法规定1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劳动者和用工者必须参加失业保险,越南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失业社会保险税,以员工月工资额为税基,企业和员工各缴纳1%;越南失业保险待遇享受与缴纳失业保险税的时间紧密挂钩,缴费期限分12—36个月、36—72个月、72一l44个月以及144个月以上不等[5]。与东盟其他几.个国家不同,越南的失业保险缴费责任主体主要为政府、企业与劳动者承担的缴费责任相对较小,政府通过征收失业保险税的方式来筹集失业保险资金,并且劳动者与用工者缴税期限分为几个等级并与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挂钩。

(六)印尼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目前印度尼西亚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采取“一方负担”形式中的企业负担方式,雇员不缴费,政府亦不予补贴,企业支付给工人失业期间的费用按工入工资与工作时间长度,分为遣散费与工人受雇期间的费用两部分。

计算遣散费的方式如下[6]:

1.就业小于1年的支付1个月的工资;

2.就业长于1年短于2年的支付2个月的工资;

3.就业长于2年短于3年的支付3个月的工资;

4.就业长于3年短于4年的支付4个月的工资;

5.就业长于4年短于5年的支付5个月的工资;

6.就业-N:于5年短于6年的支付6个月的212资;

7.就业-N:于6年短于7年的支付7个月的工资;

8.就业-N:于7年短于8年的支付8个月的工资;

9.就业在8年和8年以上的支付9个月的212资。

计算工人受雇期间的费用方式如下[7]:

1.就业长于3年短于6年的支付2个月的工资;

2.就业-N:于6年短于9年的支付3个月的工资;

3就业长于9年短于12年的支付4个月的工资;

4就业长于12年短于15年的支付5个月的工资;

5就业长于15年短于18年的支付6个月的工资;

6就业长于18年短于21年的支付7个月的工资;

7就业长于21年短于24,年的支付8个月的工资;

8.就业-N:于24年支付10个月的工资。

(七)文莱与老挝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

文莱采用的也是公积金制度,所不同的是文莱的公积金完全由政府供款,所以文莱失业保险缴费制度的—个显著的特点是政府是完全的责任;2005年颁布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以劳动单位为主体各自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劳动者与用人者按照保失业保险费用,可以看出与东盟大多数国家一样,老挝的失业保险缴费责任主体也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不同的是老挝的失业保险以单位统筹,层次低,板块分割严重。

二、中国一东盟关于失业保险缴费制度的比较

(一)共同点

1.强制性是东盟各国和我国失业保险缴费顺利实施的保证

保证失业保险费的顺利征收,要借助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作用。虽然各国法制建设的程度不同,并非所有国家都有专门的失业保险法律,但都或多或少的在社会保障法或者劳动法中规定了失业保险费的征收途径与来源。比如新加坡是在《公积金法》中规定基金使用的条例中指出可用于职业的部分,老挝是在《劳动法》中确定了社保基金的筹资责任主体为劳动与用I者。我国有专门的《失业保险条例》与《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同时也说明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福利性是东盟各国与我国失业保险缴费制度的体现

无论对于东盟各国还是对于我国来说,失业保险基金的建立都有利于劳动者在丧失收入的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和再就业帮助,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失业保险缴费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全体就业的劳动者共同资助失业者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公平是失业保险缴费制度实行的出发点。

3.东盟各国与中国失业保险的缴费制度都与工资进行挂钩

东盟各个国家和我国基金积累方式都不尽相同,对于缴纳比率的规定各有不同,但一般以雇员的月薪为基数,再按一定的比率进行收缴。如除了文莱的失业保险缴费完全由政府负担外,东盟的其他几个国家都规定了雇员与雇主按照雇员的工资水平缴纳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费,我国的《失业保险条例》也规定劳动者以自己月212资的l%缴纳失业保险费。

4.东盟几个国家和我国失业保险缴费对象局限于城镇企业用工者和员工

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与《社会保险法》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而泰国的社会保障法收费面向的是10名或l0名以上雇员企业的雇员和雇主,老挝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劳动法》要求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各劳动单位要建立和支付社会保险基金等等。这是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的相关规定,中国、泰国、老挝等国家,经济结构多样化,而且城市和农村差距比较明显,不易扩大范围,实行统一的失业保险缴费制度,只能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企业开始做起,然后根据情况慢慢扩大覆盖面。

(二)不同点

1.有些东盟国家失业保险缴费制度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新加坡的劳动参与率高,失业率小,失业人员对保持社会稳定没有影响,并且新加坡政府认为实行失业保险制度会滋长人们的惰性,不利于再就业,因此不需要失业保险法,失业保险费只用于员工再就业培训的资助。再如缅甸,柬埔寨,没有失业保险的原因则是由于失业人员过多(缅甸2007年失业率达10.2%,柬埔寨也有7.2%)加上国家经济不发达,无法负担,只能在很少的方面对失业人员进行补贴。而我国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原因,造成大量失业人员,需要失业保险制度来保证社会稳定,给予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证,所以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以及《社会保险法》来对失业保险缴费制度进行规定。

2.失业保险缴费的责任主体不同

失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单位、个人和国家三个方面。如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就有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面共同承担;泰国、马来西亚和老挝等国家则主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用;比较特殊的是文莱与新加坡,文莱由于王国制度以及经济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有政府单独承担基金的费用、新加坡实行的是雇主与雇员共同缴费的完全积累的基金制度,国家几乎不承担缴费责任;而印尼则完全由企业负担。

3.企业缴费比率不同

我国企业的收缴比率总额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2%的失业保险费,东盟各国的缴费比率则浮动比较大,这点主要是由各国失业率的不同以及经济水平共同决定的。按照我国社科院孙炳耀的文章测算:按照工资总额l%形成的基金,除了管理费和再就业服务之外,用于发放失业金的资金大约相当于工资总额的0.6%,如果失业保险金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0%,那么,其基金能支持1.2%的失业率①。因此,根据本国的失业方面的具体情况做出对费用收缴比率的改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结论和启示

(一)进一步弱化我国政府财政的缴费责任在东盟几个基金制度运行得好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采用公积金制度,政府本身并不对基金进行直接的财政拨款,而只起到兜底的作用;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如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其政府在基金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比较小,或者只在某些特殊的方面进行财政投入,比如医疗、养老。而文莱因为国家体制与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例外。我国也应该逐渐减少对于基金的直接财政补贴,而致力于让企业和共同维持基金的运行,维持收支平衡,建立完善且良性的社会保障机制

(二)限制企业裁员、改进失业保险费率机制东盟几个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尼等都对企业裁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新、马、泰以及新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越南由于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本国的失业率较低。为了增加就业量,降低失业率,我国应该对失业保险缴费制度进行适当变革,以约束企业裁员、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1.基于不同失业率的行业实行差别费率实行差别费率,就是在各行业不同失业率的基础上,将各行业失业保险费费率与该行业的失业风险程度结合起来,失业风险程度越高的行业,失业保险费费率也相应越高。在这里,对企业失业率的测定是—个难点,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各行业在上一年度的平均失业率作为本年度的风险失业率。这项措施对限制企业裁员,减少失业起到一定的作用。

保险缴费范文篇7

财政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组织者和保障资金最主要的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责任;财政投入社会保险资金能否高效运用,关系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前途。然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使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陷入了难以克服的财政困境之中。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资金的社会保险投入理论思考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的;作为无数私人资本集中代表的西方政府,其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反映私人资本的愿望。这就直接决定了西方财政收支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财政收支这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直接以个人为对象和基础进行的。政府收入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财产税等为主,而政府支出中的相当份额则直接用于个人的社会保险。正是因为用于个人社会保险的基金在财政收支中占据了重要份额,所以,西方财政理论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社会保险理论的研究,并致力于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探索。与西方不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的几乎只是资金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的国营经济,而且国营企业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这样,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几乎都集中到政府手中,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本身就具有了生产资料所有者运用自身权利的性质;其活动的对象也几乎都表现为直接对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个人直接发生的分配行为很少。因而,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使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收支与分配行为更加合理,而很少对与个人联系密切的社会保险理论进行思考与关注。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对象虽然有所变化,并开始注重于对个人的收支活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要求个人直接参与、影响并监督决策的思想,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财政理论界,对社会保险理论的思考以及对其体制改革的探讨,仍然显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需要。

2.现有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关键因素

要分析中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应主要分析税收收入结构。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虽然税负更为公平,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税制存在的一些缺陷仍十分明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西方各国的税收收入主要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等组成。大多数国家中的社会保险税在税收总收入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且税种多为税负易于转嫁的间接税;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税收中,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主要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使得我国财政难以“专款专用”。而且在其他支出项目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很难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险,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3.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不合理与不统一,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养老保险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可见,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仍是以“费”而不是以“税”的形式进行;其征缴、管理、使用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而未纳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规划,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据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缴费率已达27.8%,有的地方高达30%。如此高昂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20%),显然已处在费率禁区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的避费行为。用拉弗曲线表示(见图1),在费率区间(0.20%)时,缴费额随费率的上升而上升;若费率超过限额20%就进入了费率禁区,费率的上升反而导致缴费额下降。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老职工的个人账户是空的,而且新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也被挪用,新老个人账户普遍成为空账,从而使得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职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险风险。

4.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利于弥补严重的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失衡

由于社会保险税的开征尚处于酝酿阶段,而社会保险费又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因而财政部门没有专款用于社会保险。目前,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支出仅局限于“抚恤与社会救济”。这种支出结构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表2、表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能够承受的社会保险统筹缴费的最高限度为7%。但现实中,企业须缴纳占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费、8%的医疗保险费、2%的失业保险费、1%的生育保险费和1%的工伤保险费。因此,企业总共须承担占工资总额32%的社会保险费。这一比率比企业所能承受的最高缴费限度高出4倍多,企业难以承受这一负担。

(二)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在确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时,应该考虑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职工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现期消费,一部分用于远期消费形成储蓄。社会保险强制职工缴费在一定意义上执行了储蓄的功能。

假设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缴费为B,个人现期消费为C,c为个人边际消费倾向,C0为不随收入变化的、稳定的消费,个人工资收入为Y,则远期消费为Y-C。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公式为:

C=C0cY

假设职工的全部储蓄都用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费率为:

B/Y=(Y-C)/Y=(Y-C0-cY)/Y=I-C0/Y-c

如果求出c、C0和Y,就可以确定职工缴费率(B/Y)的最上限。下面根据表5中1991~2003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对C=C0cY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C=295.25170.7353Y

(5.0090)(83.6617)

R2=0.9984F=6999.28P=O.0001

由于不同年份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是变动的,因此个人承受社会保险缴费的最大限度在不同年份是不同的。将回归方程的结果代入B/Y=(Y-C)/Y=(Y-C0-cY)/y式,可得职工个人1991~2003年间对于社会保险缴费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1991年为11%,2003年达到24%。而据天津市规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为工资总额的8%;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中个人2%的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中个人1%的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率总计为11%。这一比例与1991年持平,但远远低于2003年的24%,说明职工完全能够承受11%的社会保险缴费率。

(三)天津市财政能力增长趋势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5%~50%,因而在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撑下,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与此相比,天津市的财政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天津市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

由于支持社会保险资金财政能力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以下选用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值作为对时间的函数,预测2005至2010年两者比值的变化趋势。

假设Y为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t为时间序号。根据表6的数据,可得如下方程式:

Y=1.38440.0249t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的变化趋势为:1.68、1.73、1.78、1.83、1.88、1.93。如果2005~2010年天津市GDP保持12%的增长速度(近10年天津市GDP增速的平均值),则可以测算出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进而可以测算出2005~201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的规模。如果保持财政对社会保险补助的增长与GDP增长相同的速度,即每年用财政收入的12%进行社会保险补助,则可最终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用于社会保险补助的财力(测算结果见表7)。也就是说,天津市财政用于支持社会保险的财力可以保持18%的年均增长速度。

三、简短的结论

1.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严重偏重

从具体测算结果看,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远远超出了企业最高承受限度。从长期来看,企业是无力承受这一缴费水平的,这也是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逃避缴费从而造成收缴率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以达到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

2.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相对较低

目前个人缴费率相对于职工个人的缴费承受能力来说是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上缴费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个人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因此,可以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该增加的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和互济性的本质。

3.从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来看,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这一模式意味着政府是社会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所以在采取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和提高职工个人缴费水平之后,对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政府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然而,从近年天津市各类财政资金支出增长速度来看,用于地方建设、科教文卫、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对社会保险的补贴水平较低(见表8)。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中划出专门资金用于社会保险支出,同时更重要的是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压缩过度投资及减缓事业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

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定型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反复的阶段,需要尽快定型;而这种定型的制度安排,不论是国家、企业、个人的缴费比例,还是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范围,必须以提高现行制度的有效性并加速通过社会保障立法为前提条件。在提高现行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几乎各项现行制度均需努力。如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尽快向全国统筹迈进;医疗保险需要尽快覆盖全体劳动者;生育保险需要重建;最低生活保障需要向综合性社会救助机制转化;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需要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套更合理的社会保障缴费方案,使社会、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更趋合理,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缴费的效率。

总之,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的、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通过这一制度来化解现实中的诸多社会问题,满足国民的福利增长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备程度,将是我国向和谐社会迈进的重要标志。

保险缴费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效率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是社会保险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还应分析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的数额,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将以天津市为例,对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效率进行研究。

一、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困境

财政作为社会保险的核心组织者和保障资金最主要的提供者,承担着维护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重要责任;财政投入社会保险资金能否高效运用,关系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前途。然而,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使现行的社会保险体制陷入了难以克服的财政困境之中。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理论界对财政资金的社会保险投入理论思考不足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的;作为无数私人资本集中代表的西方政府,其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反映私人资本的愿望。这就直接决定了西方财政收支的具体内容表现为:财政收支这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直接以个人为对象和基础进行的。政府收入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财产税等为主,而政府支出中的相当份额则直接用于个人的社会保险。正是因为用于个人社会保险的基金在财政收支中占据了重要份额,所以,西方财政理论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社会保险理论的研究,并致力于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探索。与西方不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的几乎只是资金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国家的国营经济,而且国营企业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这样,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几乎都集中到政府手中,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本身就具有了生产资料所有者运用自身权利的性质;其活动的对象也几乎都表现为直接对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个人直接发生的分配行为很少。因而,国内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如何使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收支与分配行为更加合理,而很少对与个人联系密切的社会保险理论进行思考与关注。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对象虽然有所变化,并开始注重于对个人的收支活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要求个人直接参与、影响并监督决策的思想,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财政理论界,对社会保险理论的思考以及对其体制改革的探讨,仍然显得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现行社会保险体制的需要。

2.现有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关键因素

要分析中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应主要分析税收收入结构。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虽然税负更为公平,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税制存在的一些缺陷仍十分明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西方各国的税收收入主要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等组成。大多数国家中的社会保险税在税收总收入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且税种多为税负易于转嫁的间接税;直接税和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税收中,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虽然逐年上升,但所占比重仍然很低。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主要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险税,至今仍未开征,使得我国财政难以“专款专用”。而且在其他支出项目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很难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社会保险,从而制约了社会保险体制的改革。

3.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不合理与不统一,是导致我国社会保险体制财政失衡的又一重要原因

以养老保险为例,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的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可见,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支付仍是以“费”而不是以“税”的形式进行;其征缴、管理、使用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而未纳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规划,因而存在费率不统一、缴费率偏高,但实际缴费偏低、负担不公的现象。据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缴费率已达27.8%,有的地方高达30%。如此高昂的费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20%),显然已处在费率禁区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企业的避费行为。用拉弗曲线表示(见图1),在费率区间(0.20%)时,缴费额随费率的上升而上升;若费率超过限额20%就进入了费率禁区,费率的上升反而导致缴费额下降。

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老职工的个人账户是空的,而且新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也被挪用,新老个人账户普遍成为空账,从而使得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职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险风险。

4.我国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也不利于弥补严重的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失衡

由于社会保险税的开征尚处于酝酿阶段,而社会保险费又由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负责,因而财政部门没有专款用于社会保险。目前,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支出仅局限于“抚恤与社会救济”。这种支出结构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表2、表3)。

从表2和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和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巨大差异。英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险、健康和教育的转移性公共支出占到总支出的58.46%;而我国用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9.38%。这说明,英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履行着较强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因为政府公共支出中所发生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资源再分配,英国政府的这种公共支出结构既有利于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又有利于保持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则履行着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政府实际上直接以产品或劳务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其所掌握的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物品或劳务相交换。因而,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对于生产、就业、资源配置以及社会总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支出结构虽然也会影响到国民收入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因此,中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2003年,在大量体制外收入无法在基尼系数中得到反映的情况下,中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6,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分配不公平的现象相当明显。同时,因为这种支出结构所具有的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相对较弱,所以也不利于实现社会保险体制的财政平衡。

二、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优化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一)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社会保险对职工而言是一种权益,对企业而言则是一种负担。如果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缴费过多,将使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为例,考察企业承受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能力。

根据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一般财务状况,在企业产品的出厂价中,约有39.4%左右为新增价值。这意味着,在100元的产品出厂价中,增加值为39.40元。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回归出新增加值中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Y=ALαKβ其中,Y为产量,L为劳动要素投入,K为资本要素投入,α和β分别代表产出相对于劳动投入的弹性和资本投入的弹性。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可得:

LnY=LnAαLnLβLnK

运用表4中1991~2003年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劳动工资和资本支出以及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可以分别回归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率。

LnY=7.42690.7709LnL0.0896LnK

(6.9881)(5.5064)(0.4522)

R2=0.9844F=315.2639P=0.0001

上述分析表明,产品新增加值的77%用于支付职工工资,8.96%用于资本报酬。这意味着,在39.40元的新增加值中,有30.30元用于支付职工工资,而资本报酬为3.50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借贷资本的成本)大约占资本报酬的40%。因此,3.50元的资本报酬中就有1.40元的资本成本,剩下的2.10元为企业利润。国有企业仅有2.10元利润,若全部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只能约占工资总额的7%左右,这是企业缴费的上限。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天津市国有工业企业能够承受的社会保险统筹缴费的最高限度为7%。但现实中,企业须缴纳占工资总额20%的养老保险费、8%的医疗保险费、2%的失业保险费、1%的生育保险费和1%的工伤保险费。因此,企业总共须承担占工资总额32%的社会保险费。这一比率比企业所能承受的最高缴费限度高出4倍多,企业难以承受这一负担。

(二)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在确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时,应该考虑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职工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现期消费,一部分用于远期消费形成储蓄。社会保险强制职工缴费在一定意义上执行了储蓄的功能。

假设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缴费为B,个人现期消费为C,c为个人边际消费倾向,C0为不随收入变化的、稳定的消费,个人工资收入为Y,则远期消费为Y-C。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消费公式为:

C=C0cY

假设职工的全部储蓄都用来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费率为:

B/Y=(Y-C)/Y=(Y-C0-cY)/Y=I-C0/Y-c

如果求出c、C0和Y,就可以确定职工缴费率(B/Y)的最上限。下面根据表5中1991~2003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对C=C0cY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C=295.25170.7353Y

(5.0090)(83.6617)

R2=0.9984F=6999.28P=O.0001

由于不同年份人均年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是变动的,因此个人承受社会保险缴费的最大限度在不同年份是不同的。将回归方程的结果代入B/Y=(Y-C)/Y=(Y-C0-cY)/y式,可得职工个人1991~2003年间对于社会保险缴费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1991年为11%,2003年达到24%。而据天津市规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为工资总额的8%;如果再加上医疗保险中个人2%的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中个人1%的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率总计为11%。这一比例与1991年持平,但远远低于2003年的24%,说明职工完全能够承受11%的社会保险缴费率。

(三)天津市财政能力增长趋势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5%~50%,因而在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撑下,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30%与此相比,天津市的财政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天津市200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

由于支持社会保险资金财政能力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因此,以下选用GDP增长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的比值作为对时间的函数,预测2005至2010年两者比值的变化趋势。

假设Y为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t为时间序号。根据表6的数据,可得如下方程式:

Y=1.38440.0249t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的变化趋势为:1.68、1.73、1.78、1.83、1.88、1.93。如果2005~2010年天津市GDP保持12%的增长速度(近10年天津市GDP增速的平均值),则可以测算出同期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进而可以测算出2005~2010年天津市财政收入的规模。如果保持财政对社会保险补助的增长与GDP增长相同的速度,即每年用财政收入的12%进行社会保险补助,则可最终计算出2005~2010年财政用于社会保险补助的财力(测算结果见表7)。也就是说,天津市财政用于支持社会保险的财力可以保持18%的年均增长速度。

三、简短的结论

1.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严重偏重

从具体测算结果看,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远远超出了企业最高承受限度。从长期来看,企业是无力承受这一缴费水平的,这也是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逃避缴费从而造成收缴率逐年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以达到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

2.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相对较低

目前个人缴费率相对于职工个人的缴费承受能力来说是一个较低的水平,实际上缴费率再提高几个百分点,个人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因此,可以在保持个人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并将该增加的缴费全部用于社会统筹。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降低企业缴费率后形成的空白;另一方面还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和互济性的本质。

3.从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来看,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这一模式意味着政府是社会保险金给付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所以在采取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和提高职工个人缴费水平之后,对此产生的社会统筹资金收支缺口,政府必须以财政资金予以弥补。然而,从近年天津市各类财政资金支出增长速度来看,用于地方建设、科教文卫、行政事业等费用的增长速度过快,对社会保险的补贴水平较低(见表8)。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中划出专门资金用于社会保险支出,同时更重要的是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压缩过度投资及减缓事业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

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定型

保险缴费范文篇9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以及生活保障问题日益关注,按照当前我国的法律,企业应该按照规定为在职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型社会保险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逐渐实施,企业对于工作人员的权益保障需要更加全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基于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需要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从而使得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

1当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现状

1.1各地区企业社会保险费率不统一

2011年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明确了缴费的项目,但是没有对社会保险费率进行统一规划,没有提出比较一致的标准。达到统筹规模的企业基本都是在地市级,且会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使得各区域中的企业缴费率有所不同。从1998年开始,截至2013年,全国范围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大约有16种标准,其中,最高的达到22%,最低的有10%。部分省份社会养老保险费率标准就有12种左右,使得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企业的实行情况就会有所差异,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员工权益得不到完全的维护。

1.2企业之间社会保险缴纳负担不均衡

和其他企业类型相比,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负担最重,下面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例进行分析:所谓的缴纳基数就是指员工的实际工资,个人缴纳的金额是工资的8%,单位缴纳的金额是工资的20%.这里的缴纳基数不能低于所在地区该行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60%,与此同时,也不能超过平均工资的300%.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比较来说,企业支付的工资就比较多,养老保险费用也较高,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类型,经济负担较重。例如,A企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有员工100人,年平均工资是5万元;B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有1000人,年平均工资是2.5万元。但是,B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按照20%费率标准进行缴纳,比A企业多缴纳的就有400万元。

1.3社会保险制度抑制了参保积极性

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一般处于整个社会工资水平的最底端,众多企业劳动者每个月领取的工资也许刚刚超过法定的最低工资。过高的缴费费率减少了企业劳动者当期收入,进而直接影响到其当期消费和现实的生活水平。现实中,企业有许多劳动者主动要求企业不用参加社会保险,而把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作为工资发给自己。

2完善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

2.1调整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

现在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比较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高,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高的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之前的现收现付转变为统筹结合制度。在该转型阶段,存在着大量的隐形债务,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高就可以抵消部分隐形债务。但实际上,这种制度对于隐形债务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就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长远发展战略来看,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是势在必行的。

2.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控制

从企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优化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找到能够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途径,然后把企业的社保缴费水平与整个省的企业的社保缴费水平相结合,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能够切实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优化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对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①市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明确其承担的责任,建立社会保障多渠道达到所需资金;②社会保险投资收益率不断得到提高;③明确、提高个人缴费率以及个人的责任;④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缓解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2.3加快改革工资制度

在个人工资范畴社会保险缴纳基金不断提高时,其中随之上升的是个人的部分。这样一来,在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减少的情况下,就可以适当下调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我国目前所采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和企业申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制度,这种企业“虚报”缴费基数的申报制度会造成可乘之机。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在结算员工工资时直接将其职工的工资打入社保卡中(每一位参保者在劳动保障部门,都会给参加社会保险的都办有社保卡)。这样,企业不需要申报,社保部门就根据每个人的工资情况通过社保卡来进行员工的查询。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杜绝企业虚报缴费基数的情况。

2.4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投资多元化的社保基金,进入银行和投资政府债券后,社保基金占了一定的比例,可以取出一部分股票和进行证券投资而投入的社保基金;例如指数化投资、股权投资与信托投资等;可以运用新型的投资工具在保障其收益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对这些进行合理的投资搭配。与此同时,政府要进行配套改革,对影响与妨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方面加以完善。例如,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运营监管体系的社会保险基金,对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等。为了实现其保值增值,可以把社保基金投入到资本市场、金融,这也是实现社保基金规模扩大的方式之一,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同时因为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保命钱,因此在社保基金的投资时一定要特别谨慎。

2.5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国有企业的缴费负担:①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开辟新的安置一部分富余职工的经营领域。诸如一些大中型企业有丰富的基础原材料的优势,就可以进行加工原材料。这样,就能开辟出新的工作岗位,解决一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②可以运用一些经济手段,诸如政府可以推出免税和低税的经济政策,从国企中走出去,鼓励职工重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③职工选择停薪留职也是被积极鼓励的。市政府可以给这些职工适当的补偿费用,减轻企业的负担,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3结束语

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和谐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而社会保障对于解决社会问题起着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满足职员的生存需求。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完备程度的提高也是我国向和谐社会迈进的重要途径。

作者:郭建明 单位:江苏省宏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参考文献:

[1]戴园园,梅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科研管理,2013(1).

保险缴费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财政性质;研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征收的形式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应当用税收的形式进行征收,一些人则认为使用缴费的形式进行征收比较合理。笔者看来,两种征收的方法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征收的部门发生了变化,下面笔者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财政性质进行分析。

一、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固定性进行分析

所谓的固定性主要指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并且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固定的政策和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的缴费率是中央政府部门或者地区政府部门在制定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时对其进行明确,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确定完成后不宜随便进行改动或者变更。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等等正处于试点的阶段,在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率以及财政补贴政策等方面需要根据城镇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但是随着城镇和地区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险部门需要制定一些固定的政策,不能经常的进行变动,最大程度的避免在征收统筹基金时出现一些问题,并且需要派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征收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和完成,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固定性的方面进行比较,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和税收的财政性质基本相同。

二、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强制性进行分析

我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企业员工应该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企业员工应该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金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企业员工应该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金由企业承担,员工本人不用缴纳工伤保险金;企业员工应该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由企业和员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比例进行共同缴纳;企业员工应该有生育保险,生育保险金由企业自行缴纳,员工本人不用缴纳生育保险金。由上述规定可知,社会保险在参与和缴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强制性的方面进行比较,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和税收的财政性质基本相同。然而在城镇和地区进行试点时,在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地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具有一定的自愿性,城镇和地区的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参加和缴费,政府部门提供一些财政补贴对人们进行引导,为此,这一部分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三、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无偿性进行分析

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无偿性主要指交纳的费用和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没有直接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城镇企业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都有个人独立的账户,个人账户中一部分资金属于储蓄型的资金,员工个人缴费是有偿的。下面从两个方面对无偿性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保险理论的角度而言,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是一种风险汇集与风险分散的机制,参加社会保险的人用缴纳的费用换来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从财政的角度而言,社会基本保障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的产品,政府部门为人们提供基本的保障,政府部门顺利运行的资金来源于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和税收,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和享受的福利、待遇等均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企业为员工缴纳一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但是企业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福利和待遇。除此之外个人缴费也有一定的无偿性,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只有在员工发生一些事情后才可以享受一些福利和待遇,如果员工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员工不会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和待遇。由此可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具有一定的无偿性,因为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税收也有一定的无偿性,所以两者在无偿性的财政性质上也基本相同。

四、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建议

为了使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可以顺利的进行和完成,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缴费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企业和员工的负担比较大,经常会出现企业和员工拖欠统筹基金的现象,甚至一些企业因为需要缴纳的费用较高没有为员工设置五险一金。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缴费率进行适当的调整,降低企业和员工的缴费比例,在企业和员工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使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并且会取得较好的成效。第二,加大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制度和管理体系,对缴费的相关内容和注意问题进行说明,并且需要明确规定缴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流程,让收缴人员严格的按照规定和流程进行,与此同时需要派管理人员以管理体系为主要依据对缴费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最大程度的减少问题发生,从而使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过程顺利完成。

五、结语

上述文章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的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等财政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缴费和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税收的财政性质极其相似。由此可知,在征收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时,无论使用缴费的形式或者征税的形式均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希望对我国社会保险行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杨静伟 单位:固原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刘亚萍.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的法律性质及管理运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7):66-66.

[2]胡笑天.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6(7):16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