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8:49:36

帮村范文篇1

“民企帮村”活动是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五大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组织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载体。一年多来,“民企帮村”活动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双赢”、“多赢”的良好成效,得到了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市委、市政府“**年度新农村建设创新奖”和承担“和谐企业建设”、“万村千乡工程全面推进”等重要事项的嘉奖。今天,我们相聚在赣榆,一起学习党和政府鼓励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一起看现场、听交流,进一步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参与面,切实提高活动的实际效果。下面我就去年在灌云召开的“民企帮村”现场会以来的活动情况进行回顾小结以及对下一步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把握原则,积极引导,扎实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2、把握工作定位,坚持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多赢。

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工作定位,着力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上下工夫,力求在发挥政治引导作用上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民企帮村”的实际工作中注重探索把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坚持注重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坚持义利兼顾,追求双赢、多赢目标;坚持企业自愿,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做到企业“四自”、“一不”:自选帮扶对象、自选帮扶形式、自选帮扶项目和自己把握投入资金规模。不搞拉郎配);坚持农民认可,主动参与;坚持乡村级组织积极参与;坚持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的基本工作要求。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我们当初的认识和探索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得到了企业认可的,效果也是好的。

去年,市县工商联首批联系的43家民营企业实施了50个帮扶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17亿元,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2万多人次,为980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43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有111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帮扶近百个村实施了130多个项目,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3万多人次,使1.7万位农民有了工资性收入,实现增收4600多万元,企业也同步增加利税7885万元。民营企业把扶贫开发与光彩事业紧密结合,认捐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和慈善资金512.86万元,已实际到位捐赠资金229.4万元。民企帮村活动不仅使被帮扶村的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民营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多赢的喜人景象。

3、总结宣传,推广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在我市“民企帮村”活动的生动实践中,各级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乡村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形式和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推动五轮齐转、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村企合一,共建共促新发展。我市民营企业不少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赣榆县目前就有10多位民营企业家担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有着一批像狮子口村党支部书记、东成生化董事长鲁杰,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宜冬柳编厂厂长王宜冬这样既是有爱心的企业家,又有责任心的村级组织的带头人,他们将企业的发展与村级经济的壮大、农民的致富视为己任,走出一条以企带村、以工建农成效显著的新路子,成为以企带村的先进典型。鲁杰探索“村企合一”的发展,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吸纳本村农民就地就业,使120名村民进厂就业有了工资性收入。支持村民买车搞运输,出资为村里修桥筑路,为新村发展建设搞规划,使广大村民对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期盼。企业出资使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到生活补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宜柳编厂厂长、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宜冬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在他的柳编厂和引进的玩具厂就业的员工已超过了全村人口总数的150%,她们年平均工资在7000元以上。真是“上班不误农忙,家家户户喜洋洋。”这类典型,几乎在每个县区都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宣传、引导和搞好服务,他们的示范作用将越来越大。

(2)龙头企业带动,以工惠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外向化和现代化。今年实施的民企帮村项目中有30个是工业生产型项目,有近五分之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的养殖、农产品培育等原材料基地建设方面项目,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结合实际,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民企帮村”活动的重要力量。

康缘药业增资1000万元与兴云鹅业重组合作成立江苏花果山鹅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上市公司与龙头企业的联姻,实现强强联合,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福润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不断加大投资,扩大生猪屠宰和深加工规模的同时,注重配套项目的延伸发展,发挥公司养殖场的技术优势,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及技术支持,并对生猪进行回收,最大限度地减低农民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增收。赣榆富裕食品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实行“公司+基地+种殖户(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训种养殖户2500多人,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起500多亩水产品养殖基地和6000亩出口标准无公害蔬菜种殖基地,与5000余户农户签定养(种)合同,户均增加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企业每年还吸纳从事水产品和蔬菜加工的季节性工人近万人,为农民增加了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深受农户欢迎的龙头企业。灌云县欣森木业结合自身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免费提供树苗,与种植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既提高了农户种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地。

(3)发挥企业优势,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各县区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在组织引导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营企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有的优势,不失时机的引导有条件、有需求的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展技能培训,既可以帮助农民学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帮扶中找到合力破解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企业实际用工岗位、技能素质需求之间矛盾的方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培训机构富有特色的帮村帮企富民的新路子。这次会上由我会与市委统战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认定的江苏天明机械集团等十家民营企业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习示范基地,就是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农民技能培训着手,走促进就地转移的帮扶之路。

江苏常青对外经济合作有限公司在灌云县购地建立起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可培训6000余人,已经组织赴日参加研修农村劳动力800余人,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苏天福来饲料有限公司先后在海州锦屏、灌云伊芦、赣榆罗阳以及连云徐圩等地连续举办十多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并与锦屏镇酒店村、新海村签定了长期帮扶协定,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和村委会的高度评价。

(4)致富思源,扶贫济困,积极践行光彩事业。在组织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民营企业把积极投身民企帮村活动作为践行光彩事业的重要内容,仅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企业直接捐赠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的项目达50个,项目认捐金额512.86万元,已到位资金229万元。

灌南工商联把每年4月份作为光彩事业推动月,组织民营企业家捐款25.4万元设立“爱心书库”,启动“手牵手帮扶”工程。近两年,灌南民企支持投入农村社会公益资金1000多万元。东海晶都建设集团投入200多万元帮助桃林镇建设城镇道路及配套设施。利民太阳能直接投入5万余元为农村敬老院安装太阳能,帮助农村的困难群众,关注弱势群体。灌云工商联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先后共投资60多万元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资助特困户320家、特困生120人,捐助总额达210万元。

(5)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塔山柳编协会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引导农民建起了一万多亩杞柳栽插基地,万名农民从事柳条编织,促进了桑行等10个柳条专业村的形成。全镇柳条编织户年均收入1万元。赣榆墩尚泥鳅养殖业协会沟通市场信息,普及养殖技术,使小泥鳅做成致富百姓的亿元大产业。灌云县种业商会率先在全省推行与农民签定种子合同,每年签定种子合同达35万份,农民用上了放心种,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年年递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赣榆县酒饮料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成功申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企业和农户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东海县农资业商会充分发挥商会平台功能,积极开展推广农业新技术、培养新农民活动。赣榆县茶果业商会、草莓业商会和东海县农资业商会等近二十家农字号行业商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都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充分发挥商会的民间性、经济性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通过五轮齐转,一批各类先进典型在民企帮村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民企帮村”先进企业和陈素琴等十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受到了表彰。在总结经验、推出典型的同时,积极发挥工商联系统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抓好宣传工作。各县区工商联也利用媒体资源专版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奉献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奉献意识。

二、持之以恒、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努力把我市民企帮村活动引向深入

1、进一步提高对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工商联组织一定要思想上不松懈,认识上再提高,工作上再创新,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扎实有效的服务引领广大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开拓农村商品市场、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新型村镇建设、促进农村扶贫事业、更新农民观念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民营企业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民营企业义不容辞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光荣历史任务。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工商联全面履行职责,拓展工作领域,扩大社会影响。

2、进一步明确要求,准确把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要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努力完成同级党委、政府交办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要始终坚持把光彩事业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原则,把光彩事业的工作重点放到新农村建设上来。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不搞一窝蜂、一阵风、一刀切,杜绝不切实际的现象。要始终坚持组织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各地要在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意愿,不搞硬性摊派,不搞拉郎配。

3、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领域和重点。

要从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实力状况,引导他们在适宜的领域,用合适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探索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如采取产业带村、项目兴村、商品援村、企业帮村、村企合作、岗位技能培训、扶危济困等多种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

要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在以下八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二是推动发展乡村工业。支持我市民营企业积极发展与农村经济相关联的各类工业项目。引导市区上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村企合作,将部分配套加工业向农村地区延伸。三是积极开拓农村商品市场。鼓励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建设连锁化“农家店”,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四是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通过与政府及农民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道路建设,新村镇、新农居建设。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参与农村能源、改水和卫生工程的建设。五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农村社会服务业。关注在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与培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观光生态旅游的投入和参与。六是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尊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七是推动农村公益扶贫慈善事业。支持发展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开展项目扶贫、物资扶贫、招工扶贫、培训扶贫,积极参加捐献、资助、援助、帮助等慈善活动。八是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推动新型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注重引导发挥农业行业组织的平台作用。

4、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宣传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自市委、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已经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刚才总结的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五种类型,这只是从大的方面的归纳,实际上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需要各级工商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加以总结,不断探索新经验。

各级工商联组织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本地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案例,采取典型引路,以各种方式加以宣传,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引导更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相宜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程度。

5、强化服务,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法律、政策和咨询等各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要在政策宣传方面多做工作,这次会上印发的政策文件汇编,希望县区工商联和企业家们认真学习领悟,广为宣传。

参政议政是工商联特有的工作优势,各级工商联组织要把新农村建设问题作为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和问题,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政协大会发言、提案和社情民意等形式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纳入表彰体系当中,并与培养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推荐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做好每年一度的“民企帮村”先进民营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的表彰工作,并努力争取提高表彰规格,以鼓励和推动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

6、注重实效,认真做好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统计工作。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统计工作是各级工商联组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是对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绩的肯定,而且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民营企业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形象。为减少重复统计,对原有的光彩事业项目统计表进行了合并、调整。各县区工商联要认真落实相关措施,落实专门人员,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每半年一次要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统计上报市工商联。为了更广泛动员民营企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各级工商联必须在调研统计、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情况。

7、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要把组织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当成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并确定主管领导和具体执行部门。市县(区)工商联会长要负总责,分管副会长具体抓,市联经济联络部和信息调研部负责日常工作的运转落实和此专项工作的调查研究。各级工商联组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各县区每年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次,工商联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工作计划,动员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推动其它企业积极参与。要探索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以农民为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商会或农产品商会,推动农民提高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要注重发挥商会和企业的优势,搭建招商服务平台,鼓励以商引商,引进项目和资金服务我市的新农村建设。

帮村范文篇2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连云港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二是把握工作定位,坚持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多赢。

连云港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工作定位,着力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上下工夫,力求在发挥政治引导作用上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了解“民企帮村”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工商联积极发挥工商联系统宣传阵地和连云港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用,并通过省工商联与省有关主流媒体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了28位民营企业家在连云港日报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积极投身民企帮村活动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排头兵”的倡议书。在连云港市总商会网站专门设立了民企帮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及时将市农办汇编的全市218个经济薄弱行政村情况发给各县区工商联和有关会员企业,以便于会员企业了解情况选择帮扶对象。

在“民企帮村”的实际工作中,连云港市工商联注重探索把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坚持注重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坚持义利兼顾,追求双赢、多赢目标;坚持企业自愿,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做到企业“四自”、“一不”:自选帮扶对象、自选帮扶形式、自选帮扶项目和自己把握投入资金规模。不搞拉郎配);坚持农民认可,主动参与;坚持乡村级组织积极参与;坚持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的基本工作要求。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和探索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得到了企业认可的,效果也是好的。

去年,连云港市县工商联首批联系的43家民营企业实施了50个帮扶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17亿元,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2万多人次,为980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43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有111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帮扶近百个村实施了130多个项目,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3万多人次,使1.7万位农民有了工资性收入,实现增收4600多万元,企业也同步增加利税7885万元。民营企业把扶贫开发与光彩事业紧密结合,认捐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和慈善资金512.86万元,已实际到位捐赠资金229.4万元。民企帮村活动不仅使被帮扶村的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民营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多赢的喜人景象。

三是总结宣传,推广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在连云港市“民企帮村”活动的生动实践中,各级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乡村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形式和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推动五轮齐转、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形式之一:村企合一,共建共促新发展。连云港市民营企业不少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赣榆县目前就有10多位民营企业家担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有着一批像狮子口村党支部书记、东成生化董事长鲁杰,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宜冬柳编厂厂长王宜冬这样既是有爱心的企业家,又有责任心的村级组织的带头人,他们将企业的发展与村级经济的壮大、农民的致富视为己任,走出一条以企带村、以工建农成效显著的新路子,成为以企带村的先进典型。鲁杰探索“村企合一”的发展,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吸纳本村农民就地就业,使120名村民进厂就业有了工资性收入。支持村民买车搞运输,出资为村里修桥筑路,为新村发展建设搞规划,使广大村民对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期盼。企业出资使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到生活补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宜柳编厂厂长、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宜冬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在他的柳编厂和引进的玩具厂就业的员工已超过了全村人口总数的150%,她们年平均工资在7000元以上。真是“上班不误农忙,家家户户喜洋洋。”这类典型,几乎在每个县区都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宣传、引导和搞好服务,他们的示范作用将越来越大。

2、形式之二:龙头企业带动,以工惠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外向化和现代化。今年实施的民企帮村项目中有30个是工业生产型项目,有近五分之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的养殖、农产品培育等原材料基地建设方面项目,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结合实际,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民企帮村”活动的重要力量。

康缘药业增资1000万元与兴云鹅业重组合作成立江苏花果山鹅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上市公司与龙头企业的联姻,实现强强联合,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连云港福润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不断加大投资,扩大生猪屠宰和深加工规模的同时,注重配套项目的延伸发展,发挥公司养殖场的技术优势,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及技术支持,并对生猪进行回收,最大限度地减低农民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增收。赣榆富裕食品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实行“公司+基地+种殖户(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训种养殖户2500多人,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起500多亩水产品养殖基地和6000亩出口标准无公害蔬菜种殖基地,与5000余户农户签定养(种)合同,户均增加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企业每年还吸纳从事水产品和蔬菜加工的季节性工人近万人,为农民增加了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深受农户欢迎的龙头企业。灌云县欣森木业结合自身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免费提供树苗,与种植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既提高了农户种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地。

3、形式之三:发挥企业优势,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各县区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在组织引导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营企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有的优势,不失时机的引导有条件、有需求的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展技能培训,既可以帮助农民学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帮扶中找到合力破解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企业实际用工岗位、技能素质需求之间矛盾的方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培训机构富有特色的帮村帮企富民的新路子。这次会上由连云港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认定的江苏天明机械集团等十家民营企业为连云港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习示范基地,就是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农民技能培训着手,走促进就地转移的帮扶之路。

江苏常青对外经济合作有限公司在灌云县购地建立起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可培训6000余人,已经组织赴日参加研修农村劳动力800余人,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苏天福来饲料有限公司先后在海州锦屏、灌云伊芦、赣榆罗阳以及连云徐圩等地连续举办十多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并与锦屏镇酒店村、新海村签定了长期帮扶协定,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和村委会的高度评价。

4、形式之四:致富思源,扶贫济困,积极践行光彩事业。在组织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民营企业把积极投身民企帮村活动作为践行光彩事业的重要内容,仅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企业直接捐赠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的项目达50个,项目认捐金额512.86万元,就到位资金229万元。

灌南工商联把每年4月份作为光彩事业推动月,组织民营企业家捐款25.4万元设立“爱心书库”,启动“手牵手帮扶”工程。近两年,灌南民企支持投入农村社会公益资金1000多万元。东海晶都建设集团投入200多万元帮助桃林镇建设城镇道路及配套设施。利民太阳能直接投入5万余元为农村敬老院安装太阳能,帮助农村的困难群众,关注弱势群体。灌云工商联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先后共投资60多万元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资助特困户320家、特困生120人,捐助总额达210万元。

5、形式之五: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塔山柳编协会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引导农民建起了一万多亩杞柳栽插基地,万名农民从事柳条编织,促进了桑行等10个柳条专业村的形成。全镇柳条编织户年均收入1万元。赣榆墩尚泥鳅养殖业协会沟通市场信息,普及养殖技术,使小泥鳅做成致富百姓的亿元大产业。灌云县种业商会率先在全省推行与农民签定种子合同,每年签定种子合同达35万份,农民用上了放心种,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年年递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赣榆县酒饮料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成功申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企业和农户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东海县农资业商会充分发挥商会平台功能,积极开展推广农业新技术、培养新农民活动。赣榆县茶果业商会、草莓业商会和东海县农资业商会等近二十家农字号行业商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都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充分发挥商会的民间性、经济性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通过五轮齐转,一批各类先进典型在民企帮村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民企帮村”先进企业和陈素琴等十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受到了表彰。在总结经验、推出典型的同时,积极发挥工商联系统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抓好宣传工作。各县区工商联也利用媒体资源专版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奉献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奉献意识。

二、四点认识

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关键是要有帮扶项目作为载体,项目的实施主体是我们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工商联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先富帮后富,促进农村发展和企业加快发展、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多赢”。通过调研我们体会到:

一是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保证。在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市工商联的会领导班子率先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由会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推进落实。各县区工商联也都相应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从而为我们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和人力物力支持。

二是发挥优势,义利兼顾,实现双赢。民企参加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主要目标和主要绩效,同时企业也要义利兼顾。因此,民营企业参与民企帮村还要注意协调好帮扶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互惠互利、实现双赢。要在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上做文章,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力确定帮扶形式、帮扶项目。做自己熟悉的项目,做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项目。特别是在帮扶资金、物资数额和帮扶项目的规模上不要盲目攀比,以免力不从心,好事办“砸”,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帮扶结对形式上,可以是一个企业与一个村或多个村结对帮扶,也可以是几个企业联合帮助一村。帮扶方式上,涉农龙头企业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民通过种植业、养殖业等途径脱贫致富;非农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修路、架桥、救助弱势群体等公益事业,或到农村招工的方式投身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确保取得实效。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扶持,这方面需要通过沟通交流、积极争取,使享受的政策面可能及时得到,更有利于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民企的帮扶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与帮扶对象,有帮扶对象的企业与商会,商会与政府,企业与政府等多层面、多形式的互动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实施开展,取得实效。2006年连云港市工商联通过建立项目推进联系服务制度,将这些项目实施主体作为工商联机关干部下访联系对象,定期对工商联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做好帮扶企业与被帮扶村之间的沟通联系,推进了项目的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营企业也要把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专人负责,与帮扶村建立经常性沟通联系制度,不能给了钱就算了,还要关注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帮扶项目实施开展过程中老百姓的反映,把帮扶效果落到实处。

四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勇于当先。建设新农村,民营企业大有可为,大有前途。农业产业是生命产业、民生产业,更是光彩产业。通过典型示范带头,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按照“四有”,即有责任、有爱心、有知识、有能力,尽心尽力地参与民企帮村的活动。充分发扬致富思源、奉献社会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者和排头兵。2006年以来,他们以市县工商联和人大政协先后换届为契机,以“民企帮村”活动为重要载体,认真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掌握了解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将其作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及时把那些思想政治觉悟高,投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优秀非公经济人士吸纳到我们市县工商联组织的领导班子中,并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和上级工商联组织推荐。

三、存在问题

深入开展“民企帮村”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活动,大力培育和表彰“民企帮村”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民企帮村”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对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形成浓厚的社会帮扶氛围,以及促进农业增效、改善村容村貌、拓宽农民发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企业发展,从而达到企业和农民共赢,为促进“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但是在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最大的难点在于很难找到既适合企业发展,农民和乡镇党委、政府又愿意接受的项目契合点。如果项目不具备这一点,企业和农民就很难形成长久的利益共同体,就缺乏共同维护、推进项目发展的原动力,也就很难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2、缺乏相应的信息服务和项目对接平台。一方面党和政府在支持、鼓励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方针、措施向民营企业传递的通道还不够通畅,民营企业对有关政策了解的还不够及时、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与项目载体的对接渠道还不够通畅,方式比较单一,企业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农户的需求,农户也很难及时获知企业的帮扶意向,这就给项目的落户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项目载体对实施的项目认识上存在误区,部分乡镇领导和农户简单地认为企业只要出钱出物就算是帮助新农村建设了,对企业家能否在帮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效益,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关心的不够,或根本不关心;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户的传统发展观念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项目究竟能否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沟通;三是政府应加大对“民企帮村”工作的政策倾斜,虽然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政府在对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及项目的协调、对接和服务上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富有成效的服务和支持。

4、工商联不是政府部门,推进这项工作缺乏有力的抓手。按照市场化的发展要求,“民企帮村”工作只能由企业自主选择,按照“自选帮扶项目,自选帮扶对象,自选帮扶形式”的原则予以推进,不能再走行政命令,层层下指标的老路。作为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为主的社团组织,工商联只能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靠典型示范来宣传和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在引导企业选好项目、协调项目实施并将项目持续发展下去有相当的难度。

四、四点建议

1、建议组织、统战、民政、农办等有关部门安排一次联合专题调研,积极探索全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能研究形成一个专门工作文件下发,可按照相应的政治条件,推荐一批本地民营企业家担(兼)任村干部或聘请为村经济顾问,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家帮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企业家把发展与村民公共福利提供、村生活环境改善和村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业的发展、现代农民的培养和文明风尚的营造等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帮助建设新农村。相关部门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自觉自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切忌一窝蜂、一个模式,杜绝不切实际的现象。

2、建议宣传部门加大对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有组织的系统的宣传,主流媒体开辟专栏,大张旗鼓表彰和宣传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村面貌改变较大以及企业也从中实现了较快发展的民营企业帮村成功经验、先进事迹。建议有关部门树立样板典型,推广典型经验,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活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开展。通过“民企帮村”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身传言教,充分发挥能人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力争通过“人和事”各类典型的大力宣传,迅速扩大影响,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帮村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市工商联十届四次、五次常执委会、县区工商联会长、书记工作交流会和市联直属行业商会会长会等重要活动,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中就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共识。率先在全省工商联系统组织实施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民企帮村”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通知》,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工商联组织在“民企帮村”活动中的作用、工作定位和工作要求,找准切入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

各县区委统战部、工商联也都加强了对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东海县工商联通过积极主动工作被县委明确为县新农村建设村企挂钩合作牵头部门。赣榆县县乡(镇)两级商会组织都成立了“民企帮村”工作领导小组。灌南县工商联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海州区工商联开展的“民企帮村”活动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和亲自到村企调研,对“民企帮村”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乡镇村组织也积极配合、协调村企关系,解决民营企业在当地遇到的困难。“民企帮村”活动已经成为乡镇与商会、村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增进感情和友谊的纽带。

二是把握工作定位,坚持基本原则,努力促进多赢。

**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工作定位,着力在当好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上下工夫,力求在发挥政治引导作用上做出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让更多的民营企业了解“民企帮村”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工商联积极发挥工商联系统宣传阵地和**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用,并通过省工商联与省有关主流媒体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抓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了28位民营企业家在**日报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积极投身民企帮村活动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排头兵”的倡议书。在**市总商会网站专门设立了民企帮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及时将市农办汇编的全市218个经济薄弱行政村情况发给各县区工商联和有关会员企业,以便于会员企业了解情况选择帮扶对象。

在“民企帮村”的实际工作中,**市工商联注重探索把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坚持注重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坚持义利兼顾,追求双赢、多赢目标;坚持企业自愿,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做到企业“四自”、“一不”:自选帮扶对象、自选帮扶形式、自选帮扶项目和自己把握投入资金规模。不搞拉郎配);坚持农民认可,主动参与;坚持乡村级组织积极参与;坚持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的基本工作要求。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和探索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得到了企业认可的,效果也是好的。

去年,**市县工商联首批联系的43家民营企业实施了50个帮扶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17亿元,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2万多人次,为980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43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有111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帮扶近百个村实施了130多个项目,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3万多人次,使1.7万位农民有了工资性收入,实现增收4600多万元,企业也同步增加利税7885万元。民营企业把扶贫开发与光彩事业紧密结合,认捐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和慈善资金512.86万元,已实际到位捐赠资金229.4万元。民企帮村活动不仅使被帮扶村的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民营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多赢的喜人景象。

三是总结宣传,推广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在**市“民企帮村”活动的生动实践中,各级工商联组织和民营企业、乡村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形式和办法,归纳起来,主要是推动五轮齐转、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形式之一:村企合一,共建共促新发展。**市民营企业不少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赣榆县目前就有10多位民营企业家担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有着一批像狮子口村党支部书记、东成生化董事长鲁杰,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宜冬柳编厂厂长王宜冬这样既是有爱心的企业家,又有责任心的村级组织的带头人,他们将企业的发展与村级经济的壮大、农民的致富视为己任,走出一条以企带村、以工建农成效显著的新路子,成为以企带村的先进典型。鲁杰探索“村企合一”的发展,积极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吸纳本村农民就地就业,使120名村民进厂就业有了工资性收入。支持村民买车搞运输,出资为村里修桥筑路,为新村发展建设搞规划,使广大村民对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期盼。企业出资使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到生活补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宜柳编厂厂长、塔山镇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宜冬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在他的柳编厂和引进的玩具厂就业的员工已超过了全村人口总数的150%,她们年平均工资在7000元以上。真是“上班不误农忙,家家户户喜洋洋。”这类典型,几乎在每个县区都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宣传、引导和搞好服务,他们的示范作用将越来越大。

2、形式之二:龙头企业带动,以工惠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外向化和现代化。今年实施的民企帮村项目中有30个是工业生产型项目,有近五分之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的养殖、农产品培育等原材料基地建设方面项目,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结合实际,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民企帮村”活动的重要力量。

康缘药业增资1000万元与兴云鹅业重组合作成立江苏花果山鹅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上市公司与龙头企业的联姻,实现强强联合,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福润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不断加大投资,扩大生猪屠宰和深加工规模的同时,注重配套项目的延伸发展,发挥公司养殖场的技术优势,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及技术支持,并对生猪进行回收,最大限度地减低农民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增收。赣榆富裕食品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实行“公司+基地+种殖户(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训种养殖户2500多人,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起500多亩水产品养殖基地和6000亩出口标准无公害蔬菜种殖基地,与5000余户农户签定养(种)合同,户均增加销售收入万元以上。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企业每年还吸纳从事水产品和蔬菜加工的季节性工人近万人,为农民增加了一定的工资性收入,成为深受农户欢迎的龙头企业。灌云县欣森木业结合自身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免费提供树苗,与种植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既提高了农户种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收入,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地。

3、形式之三:发挥企业优势,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各县区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在组织引导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营企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有着自己的特有的优势,不失时机的引导有条件、有需求的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展技能培训,既可以帮助农民学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帮扶中找到合力破解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企业实际用工岗位、技能素质需求之间矛盾的方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培训机构富有特色的帮村帮企富民的新路子。这次会上由**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认定的江苏天明机械集团等十家民营企业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习示范基地,就是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农民技能培训着手,走促进就地转移的帮扶之路。

江苏常青对外经济合作有限公司在灌云县购地建立起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可培训6000余人,已经组织赴日参加研修农村劳动力800余人,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苏天福来饲料有限公司先后在海州锦屏、灌云伊芦、赣榆罗阳以及连云徐圩等地连续举办十多期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并与锦屏镇酒店村、新海村签定了长期帮扶协定,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和村委会的高度评价。

4、形式之四:致富思源,扶贫济困,积极践行光彩事业。在组织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民营企业把积极投身民企帮村活动作为践行光彩事业的重要内容,仅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企业直接捐赠推动农村公益事业、扶贫开发的项目达50个,项目认捐金额512.86万元,就到位资金229万元。

灌南工商联把每年4月份作为光彩事业推动月,组织民营企业家捐款25.4万元设立“爱心书库”,启动“手牵手帮扶”工程。近两年,灌南民企支持投入农村社会公益资金1000多万元。东海晶都建设集团投入200多万元帮助桃林镇建设城镇道路及配套设施。利民太阳能直接投入5万余元为农村敬老院安装太阳能,帮助农村的困难群众,关注弱势群体。灌云工商联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先后共投资60多万元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资助特困户320家、特困生120人,捐助总额达210万元。

5、形式之五:发挥行业组织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千家万户致富工程。塔山柳编协会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引导农民建起了一万多亩杞柳栽插基地,万名农民从事柳条编织,促进了桑行等10个柳条专业村的形成。全镇柳条编织户年均收入1万元。赣榆墩尚泥鳅养殖业协会沟通市场信息,普及养殖技术,使小泥鳅做成致富百姓的亿元大产业。灌云县种业商会率先在全省推行与农民签定种子合同,每年签定种子合同达35万份,农民用上了放心种,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年年递增,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赣榆县酒饮料业商会组织会员企业成功申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企业和农户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东海县农资业商会充分发挥商会平台功能,积极开展推广农业新技术、培养新农民活动。赣榆县茶果业商会、草莓业商会和东海县农资业商会等近二十家农字号行业商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都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充分发挥商会的民间性、经济性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通过五轮齐转,一批各类先进典型在民企帮村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家“民企帮村”先进企业和陈素琴等十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受到了表彰。在总结经验、推出典型的同时,积极发挥工商联系统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抓好宣传工作。各县区工商联也利用媒体资源专版宣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奉献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等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奉献意识。

二、四点认识

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关键是要有帮扶项目作为载体,项目的实施主体是我们民营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工商联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先富帮后富,促进农村发展和企业加快发展、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多赢”。通过调研我们体会到:

一是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保证。在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市工商联的会领导班子率先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由会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推进落实。各县区工商联也都相应的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从而为我们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和人力物力支持。

二是发挥优势,义利兼顾,实现双赢。民企参加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主要目标和主要绩效,同时企业也要义利兼顾。因此,民营企业参与民企帮村还要注意协调好帮扶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互惠互利、实现双赢。要在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上做文章,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力确定帮扶形式、帮扶项目。做自己熟悉的项目,做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项目。特别是在帮扶资金、物资数额和帮扶项目的规模上不要盲目攀比,以免力不从心,好事办“砸”,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帮扶结对形式上,可以是一个企业与一个村或多个村结对帮扶,也可以是几个企业联合帮助一村。帮扶方式上,涉农龙头企业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带动农民通过种植业、养殖业等途径脱贫致富;非农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修路、架桥、救助弱势群体等公益事业,或到农村招工的方式投身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确保取得实效。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扶持,这方面需要通过沟通交流、积极争取,使享受的政策面可能及时得到,更有利于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民企的帮扶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与帮扶对象,有帮扶对象的企业与商会,商会与政府,企业与政府等多层面、多形式的互动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实施开展,取得实效。**年**市工商联通过建立项目推进联系服务制度,将这些项目实施主体作为工商联机关干部下访联系对象,定期对工商联服务情况进行考核,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做好帮扶企业与被帮扶村之间的沟通联系,推进了项目的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营企业也要把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专人负责,与帮扶村建立经常性沟通联系制度,不能给了钱就算了,还要关注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帮扶项目实施开展过程中老百姓的反映,把帮扶效果落到实处。

四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勇于当先。建设新农村,民营企业大有可为,大有前途。农业产业是生命产业、民生产业,更是光彩产业。通过典型示范带头,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按照“四有”,即有责任、有爱心、有知识、有能力,尽心尽力地参与民企帮村的活动。充分发扬致富思源、奉献社会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年以来,他们以市县工商联和人大政协先后换届为契机,以“民企帮村”活动为重要载体,认真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进一步掌握了解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将其作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及时把那些思想政治觉悟高,投身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优秀非公经济人士吸纳到我们市县工商联组织的领导班子中,并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和上级工商联组织推荐。

三、存在问题

深入开展“民企帮村”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活动,大力培育和表彰“民企帮村”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民企帮村”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对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形成浓厚的社会帮扶氛围,以及促进农业增效、改善村容村貌、拓宽农民发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企业发展,从而达到企业和农民共赢,为促进“全面奔小康,重振**”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但是在推进“民企帮村”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最大的难点在于很难找到既适合企业发展,农民和乡镇党委、政府又愿意接受的项目契合点。如果项目不具备这一点,企业和农民就很难形成长久的利益共同体,就缺乏共同维护、推进项目发展的原动力,也就很难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2、缺乏相应的信息服务和项目对接平台。一方面党和政府在支持、鼓励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方针、措施向民营企业传递的通道还不够通畅,民营企业对有关政策了解的还不够及时、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民营企业与项目载体的对接渠道还不够通畅,方式比较单一,企业无法及时、准确了解农户的需求,农户也很难及时获知企业的帮扶意向,这就给项目的落户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项目载体对实施的项目认识上存在误区,部分乡镇领导和农户简单地认为企业只要出钱出物就算是帮助新农村建设了,对企业家能否在帮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取得效益,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关心的不够,或根本不关心;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户的传统发展观念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期目标的实现,项目究竟能否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沟通;三是政府应加大对“民企帮村”工作的政策倾斜,虽然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政府在对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以及项目的协调、对接和服务上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更多有针对性的、富有成效的服务和支持。

4、工商联不是政府部门,推进这项工作缺乏有力的抓手。按照市场化的发展要求,“民企帮村”工作只能由企业自主选择,按照“自选帮扶项目,自选帮扶对象,自选帮扶形式”的原则予以推进,不能再走行政命令,层层下指标的老路。作为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为主的社团组织,工商联只能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靠典型示范来宣传和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在引导企业选好项目、协调项目实施并将项目持续发展下去有相当的难度。

四、四点建议

1、建议组织、统战、民政、农办等有关部门安排一次联合专题调研,积极探索全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能研究形成一个专门工作文件下发,可按照相应的政治条件,推荐一批本地民营企业家担(兼)任村干部或聘请为村经济顾问,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家帮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企业家把发展与村民公共福利提供、村生活环境改善和村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业的发展、现代农民的培养和文明风尚的营造等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帮助建设新农村。相关部门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自觉自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切忌一窝蜂、一个模式,杜绝不切实际的现象。

2、建议宣传部门加大对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有组织的系统的宣传,主流媒体开辟专栏,大张旗鼓表彰和宣传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农村面貌改变较大以及企业也从中实现了较快发展的民营企业帮村成功经验、先进事迹。建议有关部门树立样板典型,推广典型经验,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活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开展。通过“民企帮村”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身传言教,充分发挥能人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力争通过“人和事”各类典型的大力宣传,迅速扩大影响,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帮村范文篇4

一、统一思想,合力推动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被各级党委、政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讲求实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在做大做强自身企业的同时,回报社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而且非公经济企业参与建设新农村,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状大,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因此必须动员和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和各级统战部、工商联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在全县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中大力开展“民企帮村”活动,多次召开县乡村干部会议和非公经济人士座谈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活动中我们坚持自觉自愿,义利兼顾,循序渐进,力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帮村”实践中为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评比表彰三个阶段进行,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民企帮村”的实施意见》,并转发到各乡镇及两个园区管委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也向全县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把参与“民企帮村”活动作为回报社会,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从而形成了全县上下联动的“民企帮村”热潮。

二、创新举措,务求实效

“民企帮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实际,我县重点开展以下四项活动。

一是实施“项目帮扶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创收。在项目帮扶上,组织民营企业家走村入户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根据企业特色,农村特点,采取乡、村排项目,企业找对子,实行一企帮一村或多企联手等方式,鼓励上大项目,创办龙头企业,同时也提倡因地制宜,创办带动农户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短、平、快项目,带动农民致富与农村繁荣。连云港市天意消防集团董事长、县工商联副会长韩金鹏积极带头,于去年4月份在田楼乡田楼村兴办了天顺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300亩,经营生猪养殖、加工、产销一条龙,带动周边三个乡镇农户养猪,并吸纳农民就业千人;悦诚牧业有限公司在花园乡金圩村建立无公害畜禽基地,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农户养殖獭兔,去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帮助周边乡镇近千户参与獭兔养殖,农户家庭收入明显增长。近两年,通过引导民企帮村,创办助农增收项目47个,帮助农民增收4500万元。

二是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企业务工。由企业列出计划,乡、村组织建立人力资源库,实行订单式培训、输入,与全县人才培训市场形成网络。9家非公有制职工培训学校与周林制衣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年培训技术工近万人。去年,仅县两个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近万人,目前,实现农民务工经商与下岗职工再就业2万多人。

三是实施“资金捐助工程”,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围绕我县制定的新农村建设“房屋亮化、沟塘美化、路堤林网化、村前屋后净化”的“四化”居住环境目标,大力倡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新农村建设。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改水、修路、房屋改造、环境美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光阳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县工商联副会长孟祥国在百禄镇尚庄村承包300亩土地,开发杨树基地林;宝之贝工艺品有限公司积极投入新安镇袁闸村的村容环境改造工程,出资为村里铺设道路1000米、整治沟塘5000平方米,栽植花卉苗木2万株,美化农户墙体45户。今年上半年,县外来灌投资客商连云港万和房地产公司老板李德刚也积极参与民企帮村活动,为三口镇潘老庄新农村建设捐款10万元。近两年,民企支持投入农村社会公益资金1000多万元。

四是实施“扶贫济困工程”,推动光彩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民企帮村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富思源,扶贫济困。我们把每年4月份作为光彩事业推动月,平时有针对性地经常开展光彩活动。去年5月,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牵头,组织16位民营企业家为**中学创四星级捐款25.4万元设立“爱心书库”,9月份在**第二中学启动“手牵手帮扶”工程,20位民营企业老板与66名高中特困生结成帮扶对子,签订了帮扶协议,协议金额为每年20万元。现在,民营企业家、县工商联秘书长汪乃成与县第二中学王兆成等7名特困生签下协议连续三年,分别负担每人每年2600元的学杂费。仅去年,全县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捐款达500万元,今年又涌现出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老板参与扶贫济困等光彩事业活动。

帮村范文篇5

为确保“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开展“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精神,经局党组研究,现就细化结对帮扶工作措施作出如下通知,请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一、细化帮扶目标

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要紧紧围绕省、市、县委提出的“部门帮村,党员帮户”结对帮扶工作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分析帮扶村的基础设施现状、基本生产条件、经济状况,研究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要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规划主导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调出优势、调出特色、调出竞争力;要集聚各方力量,广泛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帮助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智力和信息优势,组织引进和推广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培养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动员和组织懂经营、善管理的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组建流通服务和专业合格经济组织;要帮助村级组织健全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村“两委”运行机制等,促进民主管理。

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和干部要根据自身特点,主动选择帮扶对象,明确帮扶内容,确定近期和长期帮扶目标,制订具体的帮扶措施。要坚持扶贫与励志相结合、日常帮助与临时救济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帮扶困难群众与联系经济大户相结合,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找准一个致富项目、教会一门实用技术、送一条致富信息、献一次爱心。帮助贫困户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为帮扶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帮扶对象早日增收致富。

二、制定具体措施

一要夯实帮扶基础。要按照帮扶工作总体要求,实行“定帮扶范围、定帮扶单位(部门)、定帮扶目标”的三定措施,将帮扶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不达工作目标不脱钩。水保局、设计队、水产站、电力公司和供水公司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抓好结对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部门)对所帮扶的村和农户要造册登记,根据帮扶村、帮扶户的实际情况,汇同乡村干部、困难群众共同确定帮扶项目、工作目标,制定帮扶计划表,做到乡有册、村有档、户有表。

二要强化日常管理。一是坚持结对帮扶工作日记制度。要经常深入帮扶村,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办好实事等,帮助指导村级党组织开展工作,原则上每月深入帮扶村不得少于三天,并作好《工作日记》和《民情日记》;二是坚持帮扶工作报告制度。各帮扶单位(部门)要经常向局党组反馈帮扶工作情况,每季度至少一次,做到季度有汇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三是坚持结对帮扶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不定期与帮扶村召开干部联席会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坚持定期“回访”制度。各部门每半年要开展一次帮扶“回访”活动,深入帮扶村、帮扶户调查研究,掌握帮扶动态,更新帮扶档案,调整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帮村范文篇6

一、基本情况

连云区现有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26个行政村(包括村企合一的集团公司),121个村民小组,乡村总户数7207户,人口25688人,农村实有从事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劳动力人口13262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7256元。**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5亿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注册资本总量1.26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60%。连云区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需要民营企业帮村推动,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帮村工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去年以来,连云区工商联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关于“加快镇村经济发展率先达小康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关于“民企帮村”的工作部署,以本辖区为主,并拓展到周边县区,深入开展民企帮村工作。**年我们共落实4家企业4个帮扶项目,总投资1260万元,农民年实际增加收入总数达100万元。2007年落实帮村企业9家,项目10个。帮村内容涉及企业扩建用工、农户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上半年,民企帮村项目完成投资2935万元,培训和安置就业农民2980人,从工商联民企帮村这个渠道说,预计全年课带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是用“双赢”理念引导激励,增强自觉性,调动积极性,树立责任感。民企帮村是以扶贫开发委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的拓展和延伸,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民企帮村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资源要素和充满活力的新经营领域和空间。因此,民企帮村并不就是要企业单纯的作“牺牲”,而是企业和农民都受益的“双赢”、两全其美的智善行为。既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义利兼顾、可以取得长足发展的经营谋略经济手段。

我们通过召开执委会、座谈会、动员会和配合市联来区调研等形式,做好民企帮村工作的思想教育引导,其特点和巧妙之处是:从实际出发,运用“双赢”理念,摒弃空泛烦琐的政治说教,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加以鼓励引导,并且将民企帮村与“优秀建设者”等先进典型的培养创建、评比表彰结合起来,激励他们争当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这样企业对民企帮村感兴趣,乐意干,增强自觉性,调动积极性,树立责任感。家得福商贸公司去年以来先后在东海、赣榆等乡镇开办了5家农村超市,带动15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企业也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力达公司将民企帮村工作写进了企业5年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长效工程紧抓不放。

二是深入调研落实项目,将帮村落到实处。民企帮村项目是载体,有了载体才有操作性,才能使帮村计划变成具体行动。因此,区工商联经过调研选定了一批项目,落实具体责任。在选择项目中,我们一是要适合企业经营特点,二是要适应村(农民)特点,便于对接、产生互动效应。我们排定的2007年9个帮村企业多是涉农企业,10个项目多是短平快、收效高的。如福顺食品是我市蔬菜食品出口创汇龙头企业,该企业的经营特点是“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用工量大,今年,该企业将培训和新增就业农民2000多人,农民增加收入600多万元,经区工商联推荐,此项目被区政府列入年度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

帮村范文篇7

一、“民企帮村”的实施背景

我们**村是东海房山镇二十五个行政村之一,西与安峰镇接壤,北与东海农场一河之隔,距离镇驻地7公理,全村土地总面积6400亩,总人口4200人,劳动力2000多人,地下石英资源十分丰富,村级工业以石英砂加工、熔融石英加工为主,全村大小石英砂加工企业30多家,熔融石英加工企业2家,从事石英开采、加工、销售人员达600余人。**年集体经济收入达427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年度被镇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第二批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年10月份,在县工商联领导的大力关心下,在镇推动民企参与“民企帮村”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活动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硅资源加工优势,深入镇工业集中区走访、考察,率先在全镇积极探索“民企帮村”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引领全镇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与连云港华源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结成了帮扶对子。

连云港华源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是我镇首家招商引资进区的石英拉管生产企业,2002年在我镇工业集中区投资建设,总投资1080万元,注册资本100万元,生产规模为年产1000吨高级石英玻璃管。目前已发展到5台拉管炉,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万元,开发大口径滤紫外及乳白石英管,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公司员工达100人。2005年度是我镇第二个跨入规模企业行列的硅加工龙头企业,被县硅工业行业协会命名为副会长单位。

通过县工商联领导的牵线搭桥,**村委班子与华源公司领导班子互访、交流,在相关信任和实现双赢的基础上,达成“民企帮村”的美好愿望,拉开了“民企帮村”的序幕。

二、“民企帮村”的实施过程

首先,村里研究决定派出搞石英加工、懂技术、会管理的任仲波到华源公司学习取经,学习石英拉管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产品的检验包装等相关知识,华源公司的技术骨干人员耐心细致地传授技术和方法,确保学习人员在短短半个月里学到位、懂到位。

其次,根据华源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在石英拉管切割需要大量人员以及面临招工难的情况下,**村积极主动要求将石英管切割项目引入任仲波家中进行生产加工,华源公司首次在村中农户家建立了第一个石英管切割车间。任仲波按照华源公司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订单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华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目前,在任仲波的带领下,切割车间已发展到15个,由15户近30名农村劳动力从事石英管的切割加工工作。在此过程中,华源公司及时投放15台切割机和一辆小型运输车辆,一名专职人员来管理**村的15个“加工车间”。现在切割日生产量达每月60吨,人均工资收入达每月600元。

为此,华源公司的“民企帮村”工程在2007年春天里花蕾绽放,必将迎来春色满园。华源公司的“民企帮村”工程改变了过去“输血”到“造血”的转型,切切实实帮民至富,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既解决了农户足不出户就能打工挣钱,又解决了企业招工的困难,降低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企业与农村的“双赢”目标。

三、“民企帮村”的美好前景

今年下半年,华源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开发水晶保健枕、保健椅、保健盆及红外线辐射背部保健仪等十几种产品,用工将进一步扩大,可增加就业达300人,**村将利用闲置的学校用房近3000平方米,设立生产和仓储车间,为新项目的进驻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将进一步宣传发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项目的加工上来,预计全村发展加工户200户,用工增加到500人。

帮村范文篇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呈现出健康、文明、和谐的新气象。但是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的改观。特别在商品流通领域,广大农村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流通不畅,周转缓慢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广阔农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明确了现阶段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

“民企帮村”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他赋予流通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推行的“千乡万村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农村速递物流等计划。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

我们民营企业从创业、发展到壮大,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关心、培育,更离不开农村消费者的厚爱、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了,更应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勇于肩负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努力实施“千乡万村市场工程”规划,把“民企帮村”活动落到实处是我们民营企业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和严肃的挑战。

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民企帮村”活动的物质力量

**商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听潮商业公司苏果超市。于2000年创办,是**县第一家采取超市经营模式的商业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于**年开设了**最大的综合性的**购物中心。

逐步成长壮大的企业,是党的政策的扶持,领导的培育,创业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连云港市下岗再就业精英大会上,市领导表彰总经理耿光磊为“创业精英”,是跨过创业第一道门坎的人。同时公司被市定为“下岗再就业基地”。我们始终坚持“公平竞争、诚实经营、回报社会”的经营原则。“苏果无假货、件件请放心”的经营宗旨深得消费者的赞同;**的“时时低价,天天省钱”,深入民心;同时给消费者带来优厚的回报。由于我们坚持正确的经营方针,被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的光荣称号。

领导的培育,政府的支持,坚定了我们创业的决心,增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念。目前,**商业公司已拥有购物中心、便利店等经营业态的店铺4家,总经营面积达到10000余平方米;经营着4万多种商品;员工180名(其中: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120人,残疾人4人),已成为**主流的零售连锁企业。日前,经过市县经贸局领导对**的专门考察,已被经贸部门批准为商务部“千乡万村市场工程”的试点企业。有了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组织上的信任,为我们在实施“千乡万村市场工程”规划和参与“民企帮村”活动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三、“开心购物**,百姓生活千万家”的经营理念是“民企帮村”活动的精神动力

“民企帮村”活动对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就是在国家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现代方式的物流配送,彻底改善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农村消费环境。而我们**企业正是奉行:“永远为顾客省钱,永远为顾客提供优质商品”的信条,“时时低价、天天省钱”是我们对消费者的承诺;低价经营、零利润的营运是我们天天在做并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开心购物**、百姓生活千万家”是我们永恒的经营理念;让广大农民消费者买的称心、吃的放心、用的舒心是我们的经营目的。我们要求所有**连锁店的加盟者必须信守这些经营原则。

在开展“民企帮村”活动中,我们是带着对广大农民的感情,以情系农民,心系农业的心劲来实施“民企帮村”活动的;是带着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城乡发展的使命来开展“民企帮村”活动的;是带着求真务实,力求实效,以实干的精神来落实“民企帮村”活动的。

四、严密的组织实施是搞好“民企帮村”活动的有力保证

为了搞好“民企帮村”活动,我们于**年9月成立了企业拓展部和企划部,专门实施“千乡万村市场工程”规划和开展“民企帮村”的具体活动。先后到东海等县考察“民企帮村”工作,学习牛山镇开展“民企帮村”的先进经验。在县内考察了所有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对要求加盟连锁企业的村镇进行了人力、财力、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目前:已有20个乡村签订了加盟连锁店的协议,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到4月底可开业营运30家连锁店。预计到2007年12月底,可办成238家乡村连锁店。

为有效实施“民企帮村”活动,公司投资500万元的一座5000平米的大型配送中心正在筹建中。

为了搞好连锁经营、我们对乡村加盟者给予优厚的加盟条件与多方面的支持,加盟者在“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公司给予经营、管理上的技术指导;免费提供开业的前期策划;免费提供加盟店从业人员的各类培训。在商品购、销、调、存各环节,实行信息共享;在管理资讯、财务、会计等业务上实行指导服务。设立专职督导员,负责各部门,各门店的营运指导和协调沟通工作,特殊经营业务由公司负责技术上的指导,真实地做好连锁企业的经营、服务工作。

在开展“民企帮村”活动的同时,我们首先注重社会效益,对乡村连锁经营这一块我们实行零效益运营。凡加盟**乡村连锁企业第一年免收加盟费,对经营服务好的深受广大农民消费者欢迎的加盟店免收3年的加盟费。公司还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

帮村范文篇9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效果

一是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发挥帮村龙头作用。公司创建初期就高标准、高目标定位,向规模要效益,继2005年8月份一期工程7000个标准笼位建成后迅速从苏州太仓市引进全国唯一通过AAA级认定的金星獭兔优良品种1000余只进行扩繁,**年随着种兔群迅速扩大,公司新上二期工程,完成8000个标准笼位建设并相继投产,建成拥有标准笼位15000个,存栏种兔5000只,年繁供良种獭兔3万只,产销商品獭兔7万只,带动23个村1200个农户产销50万只商品獭兔的全国大型、江苏最大的良种獭兔扩繁产业化示范基地。**年,公司基地扩繁推广良种獭兔收入80余万元,固定资产投入300余万元,并初步建立起覆盖苏鲁的獭兔产销经营网络。公司主动与村对接,实行“公司十农户”发展模式。在我公司扶持下,新安镇于营村养兔大户毛桂军种兔扩栏到300余只,产销商品獭兔6000余只,养兔收入20多万元,纯收入10万元以上;堆沟港镇东腰村孙志刚养殖种兔100余只,产销商品獭兔2000余只,收入8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花园乡温庄村温玉生、温兆年去年4月15日分别购种兔45只,至今年6月底出售商品兔收入5万元,纯收入达3.5万元。**年,全县出栏商品獭兔1000只以上的规模户有211个。

二是技术培训进村入户,普及推广獭兔养殖新技术。为了确保农户养兔成功,公司普及推广新技术。一是采取程序化操作,先进村免费培训,将养兔技术普及到户,再帮建标准笼位,创建良好的养兔圈舍条件,然后投放推广良种獭兔。凡列入獭兔养殖发展计划的重点村獭兔养殖培训班每村必到。二是采取全县集中培训,按乡镇轮回培训办法将技术培训直接进村,技术普及到每个养兔户。**年,公司面向全县农户举办大小规模的獭兔养殖培训班41期,培训养兔从业人员2000余人,使受训农户扎实掌握了獭兔养殖技术和经营技巧,从根本上消除了养兔户怕死愁销的顾虑。

三是争取项目帮扶,培植獭兔养殖业专业村。为了让更多的农户能抓住市场机遇,养殖獭兔增收致富,公司积极组织申报财政支农、科技支农项目,让农户在项目建设中享受补贴得到实惠。近二年来公司连续获得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支持,主要用于农户购买良种兔补贴;同时抓住省市扶贫工作队,帮扶**发展的机遇,争取后方单位和驻村队员对獭兔发展的支持,将一大批困难户引导走上养殖獭兔增收致富的道路。汤沟镇的下尧村、五队乡许圩村等獭兔养殖户发展都达到200户以上,预计2007年产销商品獭兔在5万只以上,实现獭兔产业增收200万元以上。

二、今后企业发展和民企帮村计划安排

帮村范文篇10

今天,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在这里联合召开“民企帮村”工作交流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民企帮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任务。会议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动员和引导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理来连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对**发展的新要求新布署上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徐主席就“民企帮村”工作作了全面的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思路明确,措施扎实,我都赞成。部分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和结队帮扶村代表作了发言。我觉得,大家讲得都很好,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尤其是提到的帮扶项目,实实在在,效果明显,很受鼓舞,令人振奋,充分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家建设**、发展**和振兴**的高度觉悟和高尚情怀。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我市新农村建设,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广大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去年以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一直致力于“民企帮村”活动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引导民营企业为新农村建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去年一年,市县工商联共联系实施了50个帮扶项目,完成投资4.17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4300多万元。今年又组织111家民营企业,共实施帮扶项目130个,总投资达19亿元,实施地点涉及全市56个乡92个村。帮村活动一直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坚持自觉自愿、义利兼顾,实现了“多赢”的良好效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康缘药业、福润食品、富裕食品、天意消防、欣森木业等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和高效农业发展;太平洋石英、乐丰种业等企业,主动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进行扶贫开发;天明机械集团、悦城牧业、周林制衣等企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恒瑞医药、鹰游纺机、东成化工、东浦管桩等企业,直接捐赠扶贫、关爱农村弱势群体,等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已经在新农村建设中干出了一番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民企帮村”工作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认识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和总抓手。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始终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更加坚定,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更加完善,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村出现了广大农民多年期盼的好局面。但是,目前我市农村人口仍占全市的75%以上,农业仍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仍是社会的主要基础,加快农村发展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全市的跨越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总理来连视察慰问,将**发展摆上国家战略层面,对**的未来寄予厚望。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出举全省之力振兴**,这对我们来讲既是压力和考验,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大力度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需要包括广大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多渠道、多层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农民发展致富。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是民营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民营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68.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0.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5%,纳税占全市总额的52.5%,各项主要指标所占份额均超过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完全有能力担当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而参与新农村建设,正好为民营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反哺社会、实践“先富带后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此外,农村有着广阔的投资领域、优惠的发展政策、较好的产业基础、充足的劳力资源、庞大的消费群体、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将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是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得以进一步提高扩大的过程。因此说,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全市尽快实现“全面奔小康、重振**”宏伟目标的战略选择,是一件一举多得、多方获益的大好事。

二、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

选准项目、抓住重点是不断放大“民企帮村”活动效益的关键所在。在实际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经济实力状况,选择适宜的领域,选用合适的方式,如采取产业带村、项目兴村、商品援村、企业帮村、村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类民营企业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身先士卒,围绕我市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推动生态、高效、外向农业加快发展,积极担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民企帮村”活动的领军人,真正发挥企业兴村的巨大作用。二是推动发展农村工业。要积极发展地处农村、面向农村、主要与农村经济相关联的各类工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变更多农民为农业工人。城市中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与乡村合作等形式,将部分配套加工业尽量多地向农村地区延伸。三是积极开拓农村商品市场。民营企业中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建设连锁化“农家店”,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四是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与政府及农民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道路建设以及新村镇、新农居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参与农村能源工程、饮水工程和卫生工程的建设。五是推动农村社会服务业发展。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与培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观光生态旅游,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等,民营企业都可以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扩大农民招工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七是推动农村公益扶贫慈善事业。支持发展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开展项目扶贫、物资扶贫、招工扶贫、培训扶贫,积极参加捐赠、资助、援助、帮助等慈善活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或参与农业企业的改制和重组等。无论如何,各地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坚持实事求是、自觉自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需求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切忌一窝蜂、一个模式,杜绝不切实际的现象。

三、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作用

“民企帮村”活动自全面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已经做了积极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去年,43家民营企业实施了50个帮村项目,总体上讲效果是很好的。特别是有许多民营企业自创办之日起就与新农村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这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和可行的做法,值得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民营企业帮村成功经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样板典型,推广典型经验,通过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活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开展。要通过“民企帮村”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身传言教,充分发挥能人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力争通过“人和事”各类典型的大力宣传,迅速扩大影响,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主动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四、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