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历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1 18:02:04

建筑与历史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城乡集体建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二十年。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成就与经验,对于促进集体建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动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主要成就集体建筑企业在改革中崛起,登上了中国工程建设大舞台我国集体建筑企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三十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几经挫折,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建筑业拾遗补缺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国家实行“允许集体和个人兴办建筑业”和“民工可以进城”之后,建筑业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建筑业的主体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发展到95956个,其中国有企业9650个,城镇集体企业29872个,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村建筑企业51939个,城乡集体企业合计81811个,占建筑企业总数的8526%;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34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8286万人,城镇集体企业11482万人,农村建筑企业13722万人,城乡集体企业合计25204万人,占建筑业从业总人数的752%,比1978年增加41倍;1997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625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452652亿元,城乡集体企业完成72619亿元,占5827%,比1980年增长566倍。1997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244万平方米,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85073万平方米,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398593万平方米,占6404%。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一些省份,集体建筑企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按完成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数占全省总数的比例,江苏省为90%和93%,浙江省为843%和924%。尤其令人瞩目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全部新建房屋的70%、高层建筑的60%是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完成的,而在国有企业完成的工程中,也离不开集体建筑企业的合作。集体建筑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现在,集体建筑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且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过去只能盖一些低矮的平房,现在有相当多的企业具备了承建高大难新工程的能力。企业实现利润、上交税费及企业自身积累都赶上或超过了国有企业。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10992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实现7556亿元,是国有企业1669亿元的45倍,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6874%;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38158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完成19957亿元,比国有企业的14419亿元多553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523%。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自我积累,到1997年城镇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78553亿元,比1980年的103亿元增长了75倍,家底明显增厚。企业的资质等级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底,全国集体企业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四级以上的企业资质,其中获得一级企业资质的近300家,还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公司,原是一个农村建筑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不仅股票上市,而且在1998年9月收购了重庆市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开始了面向全国的资本扩张之路。集体建筑企业广泛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为社会稳定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曾出现三次大的就业压力,都是主要通过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而缓解的。据统计,安排知青就业的第一个高峰期1979年至1982年,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安排就业107万人,占同期全国各行各业安排就业人数的六分之一。第二、三次就业高峰期,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又安排了9481万人。农村建筑企业的发展更是为大批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出路,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985年,农村建筑企业从业人数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117017万人,到1997年又增加到13722万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建筑业发达的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10%;许多市县财政收入的30%和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建筑业。全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依靠建筑业起家的;整修水利、兴办工厂、发展教育、修路架桥等造福后代的事业,也都依靠建筑业。山东省桓台县有两个41%长期引人瞩目。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1%,二是全县人均收入的41%来自建筑业。因以工补农,建筑业的发展又促使它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由建筑业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遍布大江南北,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建筑企业创造的劳务收入,1992年就达9041亿元。在这种收入中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仅“七五”期间就达60亿元,河南省林县十万大军下太行,十年带回劳动收入30亿元,有利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建筑企业率先进入市场,推动了全行业改革与发展建筑业是竞争性行业,也是国家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的行业。而集体建筑企业又以其自身性质、地位和特点,较早离开“市长”,进入市场,从而锻炼了在商海中游泳的本领。当国家逐步调整计划与市场关系,出现开放的建筑市场以后,他们“驾轻就熟”,率先挺进,主动降低工程标价,不取远征费,不要搬迁费,以致迫使一些包袱很重的国有建筑企业大声疾呼:我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早在1985年至1987年全国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被集体建筑企业夺走了。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进一步增强了集体建筑企业的搏击能力,经受了建设规模多次起伏的考验。在治理整顿中,它们不惧政策“倾斜”,任务不足就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自我调剂,保持“东方不亮西方亮”,较少出现“下岗”待业问题。1990年全国有500万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离开城市和工矿区,回归本乡水利、农村建设工地,又活跃了另一个市场。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漯河东风建筑公司甩开“铁饭碗”,不开“大锅饭”,实行“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机制取得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河南省获嘉县育新建筑公司实行资产股份化,河北省藁城建筑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河,也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期间,集体建筑企业进行的集团化以及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基本上都走在了全行业的前面。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物质生活显著改善随着集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多数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不少企业建成了花园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企业形象与传统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991年达到2216元,比1978年增长27倍;1997年比1991年又增长了约4倍。农村建筑企业职工平均收入,1978年为500—700元,1988年为2000—2500元,1992年为4000—5000元,1997年达到8000—10000元。同时,职工的生产劳动条件大大改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更为活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职工思想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城镇知青、普通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有觉悟的产业大军。二、基本经验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主权、管理民主权),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二)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三)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企业,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四)必须坚持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广大集体建筑企业,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全面地提高其整体素质。首先是加大推进科技进步的力度,制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训计划,开发智力资源。集体建筑企业中相当多的单位已由人海战术转化为人才战术,启用和招徕能人创新,培养和造就经理人才。集体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经过培养和锻炼,具有了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凭着“一把瓦刀”创业的历史,即将过去。(五)必须坚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协会及各级地方集协,坚持双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研究集体经济的一些特殊问题,以及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集体建筑经济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985年,根据主管部门开展初级岗位培训的部署,组织编写了经理、质量安全、财会等五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并组织上百万人参加培训;1987年,围绕“三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由主管部门印发各地参考;1989年,提出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的实施集体建筑企业战略转变,由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也为主管部门和会员单位所接受;1991年,受建设部委托,完成了集体建筑企业施工员、预算员初级转中级岗位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并组织六个培训中心广泛开展了培训工作;同年,制定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六个文件,在集体建筑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各级集协在维护集体建筑企业合法权益,收缴工程欠款,减轻企业负担,明晰产权制度,以及宣传、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针对性,广泛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得到多方面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各级集协的活动方式,做到了既有独立性,又不越位,而且与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发挥了协会的独特作用。三、理论思考与前瞻集体建筑经济所以能够蓬勃兴起,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顺民意,合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并且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这就为公有制的改革以及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十五大总的精神看,国有经济要抓大放小,实施战略重组,而公有制中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则要有一个新发展。这就是说,国有经济的重组,混合经济的出现,不是淹没了集体经济,消灭了集体经济,恰恰相反,是加强了集体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对于劳动密集占主导地位的建筑业来说,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将甚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在建筑业必将有更快的发展。从十五大精神看是如此,从经济上分析也是这样。发展集体建筑经济国家不投资,反而在依法纳税中得到好处;若发展国有建筑经济,国家财政对每个新增职工至少要投资15370元(按1997年统计,国有建筑企业每增加一名职工,国有资产要负担12000—16000元)。试想,如果国有建筑企业少增加1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1537亿元,如果少增加5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7685亿元。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天文数字。现在,集体建筑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在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它是生产经营的主体,拥有与此相适应的权利。企业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用人制度、内部分配、机构设置等,都由自己决定,较少受外界干预。当国家调整建设规模后,集体建筑企业立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转移,随之调整生产和队伍结构,很快就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较少出现经济亏损和职工下岗待业的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在建筑业中的主体地位必将日益显露出来。已经呈现的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集体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的趋势,符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将不可逆转。各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它的领导只能加强,不可削弱。集体建筑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自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国家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大战略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国家经贸委设置了中小企业司,专司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组织领导上予以加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安排了专项贷款,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国务院从财政中拿出10亿元作为资金建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银行配套20亿元科技开发贷款,用于鼓励中小企业创新项目。所有这些,对于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两大宏观目标的实现,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对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建筑业来说,加强对它的领导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坚持体制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企业的各项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的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提高发展水平和层次,促进全行业结构升级。建筑业的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上。就企业结构来讲,集体建筑企业应向规模化和专业化两个方向发展而以专业化为主。小部分企业可改造为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应;大部分企业则应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路子,形成一批建筑业中的“单打冠军”,形成一批技术过硬、质量优良、运作规范、恪守合同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形成为大企业配套、分包工程和分包劳务的专业队伍,满足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需求。让大企业强起来壮起来,小企业优起来活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坚持科技兴业,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建筑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和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实施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企业家和技术工人队伍。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瞩目,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集体建筑企业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寻找市场定位,满怀信心地迈向新世纪。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城乡集体建筑改革不断深化,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为我国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二十年。回顾改革历程,改革成就与经验,对于促进集体建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推动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主要成就集体建筑在改革中崛起,登上了工程建设大舞台我国集体建筑企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三十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几经挫折,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建筑业拾遗补缺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政策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国家实行“允许集体和个人兴办建筑业”和“民工可以进城”之后,建筑业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建筑业的主体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发展到95956个,其中国有企业9650个,城镇集体企业29872个,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建筑企业51939个,城乡集体企业合计81811个,占建筑企业总数的8526%;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34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8286万人,城镇集体企业11482万人,农村建筑企业13722万人,城乡集体企业合计25204万人,占建筑业从业总人数的752%,比1978年增加41倍;1997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625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452652亿元,城乡集体企业完成72619亿元,占5827%,比1980年增长566倍。1997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244万平方米,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85073万平方米,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398593万平方米,占6404%。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一些省份,集体建筑企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按完成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数占全省总数的比例,江苏省为90%和93%,浙江省为843%和924%。尤其令人瞩目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全部新建房屋的70%、高层建筑的60%是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完成的,而在国有企业完成的工程中,也离不开集体建筑企业的合作。集体建筑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现在,集体建筑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且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过去只能盖一些低矮的平房,现在有相当多的企业具备了承建高大难新工程的能力。企业实现利润、上交税费及企业自身积累都赶上或超过了国有企业。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10992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实现7556亿元,是国有企业1669亿元的45倍,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6874%;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38158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完成19957亿元,比国有企业的14419亿元多553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523%。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自我积累,到1997年城镇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78553亿元,比1980年的103亿元增长了75倍,家底明显增厚。企业的资质等级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底,全国集体企业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四级以上的企业资质,其中获得一级企业资质的近300家,还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公司,原是一个农村建筑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不仅股票上市,而且在1998年9月收购了重庆市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开始了面向全国的资本扩张之路。集体建筑企业广泛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为社会稳定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曾出现三次大的就业压力,都是主要通过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而缓解的。据统计,安排知青就业的第一个高峰期1979年至1982年,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安排就业107万人,占同期全国各行各业安排就业人数的六分之一。第二、三次就业高峰期,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又安排了9481万人。农村建筑企业的发展更是为大批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出路,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985年,农村建筑企业从业人数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117017万人,到1997年又增加到13722万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建筑业发达的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10%;许多市县财政收入的30%和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建筑业。全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依靠建筑业起家的;整修水利、兴办工厂、发展、修路架桥等造福后代的事业,也都依靠建筑业。山东省桓台县有两个41%长期引人瞩目。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1%,二是全县人均收入的41%来自建筑业。因以工补农,建筑业的发展又促使它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由建筑业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遍布大江南北,加快了农村化和城市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建筑企业创造的劳务收入,1992年就达9041亿元。在这种收入中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仅“七五”期间就达60亿元,河南省林县十万大军下太行,十年带回劳动收入30亿元,有利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建筑企业率先进入市场,推动了全行业改革与发展建筑业是竞争性行业,也是国家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的行业。而集体建筑企业又以其自身性质、地位和特点,较早离开“市长”,进入市场,从而锻炼了在商海中游泳的本领。当国家逐步调整计划与市场关系,出现开放的建筑市场以后,他们“驾轻就熟”,率先挺进,主动降低工程标价,不取远征费,不要搬迁费,以致迫使一些包袱很重的国有建筑企业大声疾呼:我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早在1985年至1987年全国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被集体建筑企业夺走了。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进一步增强了集体建筑企业的搏击能力,经受了建设规模多次起伏的考验。在治理整顿中,它们不惧政策“倾斜”,任务不足就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自我调剂,保持“东方不亮西方亮”,较少出现“下岗”待业。1990年全国有500万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离开城市和工矿区,回归本乡水利、农村建设工地,又活跃了另一个市场。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漯河东风建筑公司甩开“铁饭碗”,不开“大锅饭”,实行“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机制取得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河南省获嘉县育新建筑公司实行资产股份化,河北省藁城建筑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河,也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期间,集体建筑企业进行的集团化以及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基本上都走在了全行业的前面。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物质生活显著改善随着集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多数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不少企业建成了花园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企业形象与传统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991年达到2216元,比1978年增长27倍;1997年比1991年又增长了约4倍。农村建筑企业职工平均收入,1978年为500—700元,1988年为2000—2500元,1992年为4000—5000元,1997年达到8000—10000元。同时,职工的生产劳动条件大大改善,文化娱乐活动更为活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职工思想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城镇知青、普通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有觉悟的产业大军。二、基本经验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主权、管理民主权),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二)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的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三)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

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四)必须坚持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广大集体建筑企业,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全面地提高其整体素质。首先是加大推进进步的力度,制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训计划,开发智力资源。集体建筑企业中相当多的单位已由人海战术转化为人才战术,启用和招徕能人创新,培养和造就经理人才。集体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经过培养和锻炼,具有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凭着“一把瓦刀”创业的,即将过去。(五)必须坚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集体建筑企业协会及各级地方集协,坚持双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深化改革,集体经济的一些特殊,以及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集体建筑经济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985年,根据主管部门开展初级岗位培训的部署,组织编写了经理、质量安全、财会等五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并组织上百万人参加培训;1987年,围绕“三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由主管部门印发各地;1989年,提出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的实施集体建筑企业战略转变,由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也为主管部门和会员单位所接受;1991年,受建设部委托,完成了集体建筑企业施工员、预算员初级转中级岗位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并组织六个培训中心广泛开展了培训工作;同年,制定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六个文件,在集体建筑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各级集协在维护集体建筑企业合法权益,收缴工程欠款,减轻企业负担,明晰产权制度,以及宣传、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针对性,广泛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得到多方面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各级集协的活动方式,做到了既有独立性,又不越位,而且与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发挥了协会的独特作用。三、思考与前瞻集体建筑经济所以能够蓬勃兴起,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而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顺民意,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并且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这就为公有制的改革以及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十五大总的精神看,国有经济要抓大放小,实施战略重组,而公有制中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则要有一个新发展。这就是说,国有经济的重组,混合经济的出现,不是淹没了集体经济,消灭了集体经济,恰恰相反,是加强了集体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对于劳动密集占主导地位的建筑业来说,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将甚于和运输业。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在建筑业必将有更快的发展。从十五大精神看是如此,从经济上也是这样。发展集体建筑经济国家不投资,反而在依法纳税中得到好处;若发展国有建筑经济,国家财政对每个新增职工至少要投资15370元(按1997年统计,国有建筑企业每增加一名职工,国有资产要负担12000—16000元)。试想,如果国有建筑企业少增加1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1537亿元,如果少增加5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7685亿元。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天文数字。现在,集体建筑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在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它是生产经营的主体,拥有与此相适应的权利。企业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用人制度、内部分配、机构设置等,都由自己决定,较少受外界干预。当国家调整建设规模后,集体建筑企业立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转移,随之调整生产和队伍结构,很快就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较少出现经济亏损和职工下岗待业的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在建筑业中的主体地位必将日益显露出来。已经呈现的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集体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的趋势,符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将不可逆转。各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它的领导只能加强,不可削弱。集体建筑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自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国家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大战略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国家经贸委设置了中小企业司,专司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组织领导上予以加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安排了专项贷款,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国务院从财政中拿出10亿元作为资金建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银行配套20亿元科技开发贷款,用于鼓励中小企业创新项目。所有这些,对于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两大宏观目标的实现,将产生积极的。这对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建筑业来说,加强对它的领导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坚持体制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企业的各项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的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提高发展水平和层次,促进全行业结构升级。建筑业的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上。就企业结构来讲,集体建筑企业应向规模化和专业化两个方向发展而以专业化为主。小部分企业可改造为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应;大部分企业则应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路子,形成一批建筑业中的“单打冠军”,形成一批技术过硬、质量优良、运作规范、恪守合同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形成为大企业配套、分包工程和分包劳务的专业队伍,满足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需求。让大企业强起来壮起来,小企业优起来活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要坚持科技兴业,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加大企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建筑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施工和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实施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合格的企业家和技术工人队伍。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瞩目,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集体建筑企业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寻找市场定位,满怀信心地迈向新世纪。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3

关键词:历史环境,建筑设计,城市肌理,历史文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生活娱乐需求,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我们所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设计新建筑。历史环境就是指与一定范围土地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所组成的物质环境,它是发展变化的,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物质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反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载体。城市历史环境由城市布局,传统的街道构造,传统建筑组群及其周围公共设备,园林绿化,街道陈设组成。建筑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所指的旧建筑,是指处在历史环境中的有修复价值和值得保留的传统历史建筑,新建筑即是区别于旧建筑而言的存在于图纸上或刚建成一段时间的建筑。研究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就是研究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避免与旧建筑发生冲突,与环境不协调,破坏城市风貌,产生不良的效果。

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的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新旧建筑发生冲突的情形,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明显,存在于城市的各个区域,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被破坏。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新建筑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上,我们能了解到,当新旧建筑发生碰撞时,往往牺牲的是旧建筑,城墙被推倒,四合院被拆迁为高楼让路,旧城的破坏是20世纪中国城市建造最让人痛心的城市行为。紧接着而来的复古,全国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古建筑与新建的古建筑交错而立,城市的时代性变得不再清晰,老城的风貌支离破碎,城市的文脉被割断。

1.2传统建筑与新建筑的不协调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木构为主,体量较小,还有大屋顶,现代建筑很难与之呼应,运用类似手法会变成复制,运用对比手法往往造成反宾为主的效果,或者二者极不协调。另外木构建筑的保留和维护比较艰难,往往选择拆旧建新的方式。

1.3新建筑设计缺乏思考与灵性

现在,我们对于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如何定位,如何存在,如何能达到最佳结果都缺乏研究,我们只能边建造边探究,从而衍生出许多失败品。在许多大城市中,除了少数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外,还有许多不同时期的中西建筑,新、旧、中、西拼接在一起不伦不类的新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历史环境氛围,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大规模减少,建筑与建筑之间各成一体,把城市分割的支离破碎且毫无特色。

2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态度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态度主要是“对比”与“协调”,这是新旧建筑的两种关系,“相似”与“对比”是事物之间最简单最明晰的两种关系。掌握好“对比”与“协调”的尺度,我们就能设计出美感强烈的新旧并存的事物或环境。对比要求我们在两种不一样的事物之间建立明确的布局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殊性质更加突出,得到加强,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氛围。“新”与“旧”本来就是作为反义词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矛盾进行掩饰,符合客观规律的存在应该再将它们各自的真实属性表现出来。类似的事物往往在视觉中被联系到一起,相似导致统一这一常常被运用于新旧建筑的呼应协调,产生的效果取决于形式构成手法的运用熟练程度及恰当程度。同时,我们要传承文脉。作为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文脉的传承,文脉是城市的延续,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舍弃了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代一个被切断,被抹去的历史。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是直观去感受,而不是冰冷的课本。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思考,将历史文脉与新的生命融合,赋予城市新的特色内涵,让历史延续。

3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及手法

3.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

历史环境下的新建筑与旧建筑是共生关系,新建筑的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要按一定的原则去进行设计。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整体性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设。计这一方面,在解决建筑的功能、结构、经济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它与周围城市街道、旧建筑保持整体性的统一,从历史环境的文化内涵中来找出可发展的新形式,使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且不违背整体的形象,新老建筑共同构成城市统一风貌。2)从城市的历史角度———尊重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历史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的易识别性,形成明确的城市形象。新建筑不应该破坏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在我们设计新建筑时,为了保证历史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地位,我们通常把新建筑作为辅助来陪衬历史建筑,新建筑设计时在体量、高度上要有节制,同时要保证视线不会破坏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环境的原有空间及肌理的完整性。

3.2现代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手法

城市的环境涉及到物质功能、历史、人文等方面,城市历史的环境涉及到的更多。所以,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手法是很复杂的。1)城市肌理织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新,城市的空间肌理在不停的产生新的改变。我们的设计是要保证城市肌理的完整性的,所以设计时采取城市肌理织补法,城市空间深层结构的形态依据就是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城市肌理给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切入点,引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城市肌理织补的成功案例有理查德•迈耶的西门斯办公大楼,它以一种新的姿态被纳入原有街道。2)借鉴历史传统。既然历史建筑无法移除,那么我们在进行新建筑时就要借鉴传统建筑的精髓,隐新于旧。借鉴历史传统的方法有复古、仿古、简化、变异。复古与仿古以历史建筑为底本进行新建筑的设计,这样可以使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得到统一。简化和变异是指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展示形式和特性有直接的关联,达到似曾相识的效果,与历史环境协调的同时也没有破坏历史的真实性。3)化整为零解决整体冲突。解决现代建筑大体量的特征与旧建筑的矛盾的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将建筑形体化整为零,在体型和形块上对完整的大体量建筑进行改变与收放。保证整体的舒适性的同时呼应历史环境。我们可以把新建筑的里面分几个段落,也可以把建筑分为不同的体量,使建筑与周围及大环境呼应协调。

4结语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4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公安、工商、民族、宗教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是: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公有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他公有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等获得的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捐助,开辟多种资金来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七条本市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调整、撤销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土地、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街区,是指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建成不满五十年的建筑,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经批准也可被公布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规划、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

第十二条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第十四条在城市建设中发现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但尚未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规划、房产、建设、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处理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十五条部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确定及撤销,按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十六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编制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定;

(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三)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

(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第十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

(三)街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以及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街区内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的整改要求;

(五)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九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土地的规划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或者调整。

第二十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十一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内进行建设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设计方案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先征求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职权的,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进行影响其传统风貌的改建和装修。

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破坏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

第二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保养、维修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保持原住居民的生活风貌。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拆除的建筑物,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属公有的,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修缮;属私人所有的,由所有人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自行修缮,或委托其他专业机构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

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确需对居民进行搬迁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以对居民依法实施搬迁,搬迁安置的标准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居民可选择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回迁安置等安置方式,其中选择回迁安置的,回迁后房屋面积增加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所有人、使用人不愿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依法予以搬迁。

第二十七条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逐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第四章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公布。

第二十九条根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对历史建筑按以下分类进行保护:

(一)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二)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三)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

(四)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第三十条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保护图则的规定,将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并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保护义务。所有人、使用人转让或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有关的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

第三十一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负责修缮、保养历史建筑,并由所有人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未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及时修缮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修缮或者整修。

对公有历史建筑(含代管产、包租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筹集资金,用于该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二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的设计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因时代久远使原设计使用功能无法实现的,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为保护需要,在征得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可以作出调整其使用性质的决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调整后的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三条改建历史建筑的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的,应当符合该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保护义务人,不得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危害建筑安全的其他活动,不得私自拆卸历史建筑的构件。

第三十四条历史建筑的外观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控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经依法批准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霓虹灯、泛光照明,或者设置空调、遮雨篷等外部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第三十五条除因保护历史建筑需要必须建设的附属设施外,在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工程建设。

在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该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历史环境和风貌,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六条历史建筑因自然原因或者受到其他影响发生损毁危险的,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采取加固措施,并向所在地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和指导,对不符合该建筑具体保护要求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七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搬迁,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的标准予以补偿、安置。搬迁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经搬迁整修后的历史建筑,在不影响其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使用功能,作为参观游览场所或经营活动场所。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九条依法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条经批准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并按照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有关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档案机构。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从历史建筑上拆卸的构件进行鉴定。属于文物的,按照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摘除或破坏历史建筑标志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外观,或设置的外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或者改建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5

关键词:历史思维;传统;现代;作业设置;多样化

2013年3月1日,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过:“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①学习外国建筑史,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熟悉历史发展,还要学会更好地运用历史,经过理性分析,指导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建筑历史知识对学建筑的人来说并不只是修养而已,技能与学问都要从中获取。对建筑历史要进行反思,既要反思建筑历史的性质又要反思建筑历史思维的性质。可见,运用历史思维学习建筑历史的发展演变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同样重要。历史思维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将其理解为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即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解读各种历史现象,找寻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具体包括历史时空理解、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解释、辩证思维等内容②。下面以我校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课程与作业的设置来阐述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代的融通与互鉴,避免理论授课的单摘要: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探索以一性,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外国建筑史教学简介

(一)教学目的。学习历史,古为今用(见表1)。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了解建筑历史发展史实,掌握建筑的一般发展规律;理解并掌握建筑与经济、宗教、民族、传统等社会文化的脉络关系,拓展视角、开阔视野,探索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加深对建筑的理解,进而做到古为今用,丰富创作思维。(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有64学时,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使用《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本教材,共分为八个模块:绪论、古代亚非欧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文艺复兴及文艺复兴后期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新建筑萌芽探索、新建筑运动高潮与城市建设活动、战后的建筑思潮、拓展模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为此,设置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尝试用丰富多彩的作业设置形式来改变理论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来设定问题,采用提问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新知识的学习;对于建筑作品的解析,通过提问的启发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师如何思考进行设计,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所借鉴。2.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选取经典建筑和经典事迹作为案例,加深学生对建筑思想的理解,任何一位建筑大师的思想都不是闭门造车而得来,需要融通与借鉴。比如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LloydWright)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强调建筑的人性化。他终其一生领悟到的引以为傲的空间观,却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所论述。通过案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赖特的流水别墅堪称经典,将建筑的有机性与空间的整体性高度结合,不过也有日本浮世绘的影子,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3.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之一。在授课中讲述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时,也会让学生明白大师也是从学习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善总结,运用历史思维理性分析问题,在学习与积累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中的历史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寻找不同年代的建筑案例,来进行比较分析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层。比如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设计的法国拉图雷特修道院,从建筑的外表看似乎有了激进的改变:走廊的位置、尖塔和教堂独特的突出,这些都与建筑融为一体,然而此设计却受到了法国13世纪建造的修道院的启发,将过去的精神仍继续存在于此建筑之中。通过这样的案例解读来阐释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如何融通与互鉴,引导学生领略在历史长河中建筑文化、设计手法、建筑空间等的碰撞与穿越,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一)文化的穿越。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文化的进步是历史的规律。而建筑则是这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通过建筑了解文化,再将文化用于建筑中。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建筑师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进行测绘和研究,向古典建筑文化学习,并获得创新,带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作。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钻研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机械学,同时还熟悉古典建筑,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才建造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伯拉孟特(Do-natoBramante)于1499年到罗马之后,刻苦向古罗马遗迹学习,足迹踏遍罗马城和周围地区,从此建筑风格大变,追求庄严宏伟,刚健有力,他设计的小小的坦比哀多,成为了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便过了几千年依然散发着光彩。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I.Kahn)五十岁之前成果平平,通过去罗马游历古典建筑,收获永恒精神,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Ando)游历于古典与勒•柯布西耶之间,得到光的精神,成为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二)手法的穿越。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的《温柔自画像与培根》(见图1)中,软塌塌的脸皮,用拐杖支撑着,灵感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的人皮状自画像。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大楼,将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立面按古典方式分成三段,顶部是一个开有缺口的巴洛克式山花,底部大拱门的对称构图令人想起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巴齐礼拜堂。(三)空间的穿越。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Utzon)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大台阶等建筑意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使观众从热闹的天安门广场室外空间进入观演空间时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提供了长长的地下入口过渡空间。而埃及吉萨金字塔为了营造强烈的宗教气氛,从门厅到厅堂,要通过密闭狭长的黑暗甬道,进入厅后的院子,猛然见灿烂的阳光和金字塔,通过空间对比渲染氛围。而空间对比在苏州园林留园的入口空间中亦是用的得心应手。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上述案例式教学模式,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路易斯•康的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理论和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空腔有无关联?巴黎圣母院新的设计方案是如何使用现代技术重新诠释传统历史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反复回看历史,学会思考。

三、多样化的作业设置

本课程由于学时多、知识面广,设置平时作业极为必要,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同时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在近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通过平时作业设置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隐藏在建筑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细节,启发学生运用理论解释不同建筑的风格,鼓励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平时作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小组作业,主题设置以兴趣导入为主,再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另一类是个人作业,以建筑专题展开,凝练学生个人的认知与理解。其中小组作业又分为两个主题:课前预习分享型和设计制作演示型,如此便可涵盖课前预习、课中演示、课后总结三个阶段的学习检验环节,保证学习积极性与成效性。(一)小组作业一:课前预习分享型。根据授课内容,为每小组选定教材章节主题,对该章节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和适当拓展。每小组由三位同学组成,主要工作有查找资料、制作分享课件、讲解分享。课前10分钟与大家分享。要求:提前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挖掘有趣历史、PPT排版、PPT讲解。此作业的设置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成果主动呈现在师生面前,很有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小组作业二:设计制作演示型。在小组作业二中,设置了四种作业类型(见表2),充分挖掘并将每位同学的兴趣与外建史学习相结合。根据所学内容,每小组自由选择作业类型,题目自拟后须上报老师批准,根据所定作业内容选定演示时间,课上10分钟。要求:充分准备、大胆设想、走心设计、精心演绎。此作业的设置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从你来我往、衣说建筑、角色扮演到提取精华,涵盖了辩论赛、服装秀、历史剧、解读题四种各具特色的作业类型,为外建史的学习带来了活泼创新的课堂效果。(三)个人作业:图文并茂提交型。与前两个小组作业不同,此作业为课后温习拓展专题,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关注与收获,设定为个人作业,须独立完成。为此设置了三个较为理性的作业类型:忆历史、读天津、阅理论。希望学生能将所学得以沉淀,并结合作业类型有所拓展。每人自由选择以下三种作业类型(见表3),题目自拟。要求:列出选题理由;作业内容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并有结论(自己的心得体会);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的具体书写格式参见专业期刊文章格式。A3排版。从学生作业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外国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与专业设计课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当然,无论是从思维深度还是完成水准来看,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不过这并不妨碍学生对于所学所想的主动表达,在今后的作业中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除了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授课计划等,多样化的作业设置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作业的设置也应该在检验学生所学的基础上,拓宽到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等的新模式中。将作业设置纳入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环节中,从作业成果中感受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见表4)。主席于2015年8月23日,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道:“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学习历史,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希格弗莱德•吉迪恩.空间•时间•建筑[M].王锦堂,孙全文,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陈薇.意向设计: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模式[J].新建筑,1999(2):60-63.

[3]王凯.作为思维训练的历史理论课———“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案改革试验[J].建筑师,2014(3):28-35.

[4]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1994(10):23-27.

[5]徐红.以培养历史思维为导向的“史学概论”课堂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9):48-52.

[6]建筑的历史哲学问题[J].建筑与文化,2010,03:41-45.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6

论文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探讨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7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是指县内已挂牌保护的村庄落和建筑。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文化、建设、文物、民族宗教事务等有关部门已挂牌保护,或者暂未挂牌但认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寺庙等传统建筑物参照执行。

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历史建筑,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相关规定。

第四条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保护应当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五条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监督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实施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保护专门组织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建设、规划、文化、文物、民族宗教事务、交通、旅游、公安、林业等部门应当依法履行所承担的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的职责,维护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管理秩序。

历史文化名村可依法订立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乡规民约。

第六条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县建设、文化、文物、民族宗教事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第七条县规划、文物部门应根据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申报确定为不同保护级别,进行挂牌保护。其他具有一定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告知历史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妥善保护,并予以登记和公布。

第八条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在保护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九条县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县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规划范围应包含核心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严格限制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各类新建建设活动。

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名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格局和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对于按规划要求新建体现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民居建筑,县人民政府应给予业主适当奖励;对违反规划在规划区内乱搭乱建或进行其他违章建设的,依法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历史建筑的维修遵循“尊重原状、修旧如故”的要求,坚持“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的原则,并注重与街(巷)道立面、古树、院墙等周边环境相协调。

历史建筑的改建和装修要接受建设、文化、文物等部门的指导。

第十一条对在原地不利于永久保护的历史建筑,可以易地迁移保护。迁移历史建筑,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登记备案,经备案后拆除或迁移的历史建筑,应当做好测绘、记录、影象资料收集工作。

第十二条鼓励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开办博物馆、专题陈列馆、民俗馆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拓展历史建筑使用功能,激活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机制。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应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材。历史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应负责消防安全,县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检查、指导历史文化名村及历史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注意历史建筑的质量安全。发现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时,应及时向县规划、文物部门报告。县规划、文物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历史建筑的安全使用等级进行鉴定,制定具体措施,由所有人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可以申请由保护资金给予适当补助对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或由县人民政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十五条对下列重要历史遗址(迹)应当设置纪念标志,具有特别重大历史价值的可以恢复:

(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名人故居或者其他重要活动场所;

(二)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行政、军事、文化教育机构或者其他团体的重要场所;

(三)代表湘南地区一定历史时期高水平的建筑、桥梁和有影响的园林建筑场所;

(四)有价值的考古发掘或者发现的场所;

(五)已消失的老街。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8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改造建筑保护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改造和其不断拓展绘就了一幅恒久变幻的建筑史画卷,随时间的脉搏……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风格各异的种种建筑形态。历史的变迁促使文化不断的趋于成熟,建筑当然也就随之不断出现新的时代风格,而曾经的时代产品就成了所谓“历史建筑”。它们跨越时空,饱含着逝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凝固的历史。就建筑这个概念而言,与新建筑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某种特别的意义,因而关注维护和改造已保留历史建筑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上海展览中心就是其中一例。

一、背景情况

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建成于1954年,是市中心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80年至1990年代初,上海展览中心在其北面建造了当时上海的高度之最——上海展览中心北馆(建成后一般称“上海商城”)。

机缘巧合,我搬到上展中心附近,频繁的接触使我对这个建筑产生浓厚兴趣,并有更深入了解他的冲动。古典味十足,高挑的塔顶,温和的土黄色调,端庄的外观,是我对这个建筑的第一感觉。但毕竟随着岁月的流逝,上展中心的沉降、倾斜、裂缝等现象已十分不均匀,且日趋严重。情况最不乐观的要属序馆,沉降达1.9米。另外,由于上展中心承担了繁重的会务和展出业务,原来的停车场地已经不堪重负,根本不能满足场馆的要求。

鉴于以上情况,在2001年初,市政府决定对上海展览中心进行全面的加固大修和局部扩建,并根据上展中心建成与发展的历史情况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修旧如故”的改造原则。工程的重点任务,是调整,改善功能布局、结构加固和设备更新等。改造设计结合上海展览中心周围城市景观的改变,充满想象力地提出了将上海展览中心部分抬高8米的初步构思。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构思最终没能实现。

二、上展中心的特色改造

1.总体功能改造

上海展览中心是在解放后不久建造的,由于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上展中心遵循了向苏联学习的原则,设计由前苏联中央设计院主持,将其功能主要定位为展览和会务。序馆作为展览空间的核心,是整体建筑群的精华所在,但其上部空间却设置了对外出租的友谊酒家,不仅两者使用与管理上互有不便,而且与上展中心的形象不符;喷水池广场两边对称布置的东西两馆为展览的主要空间,然而原西一馆底层却以小房间的办公室为主,不仅其功能与展览区混杂,而且在展览主要流线上形成障碍。

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必须对其在功能布局上重新定位,理顺内部交通,以避免在流线上的交叉。由此,设计人员更加明确了“南展北会”的功能分区原则,将原来西一馆底层小开间办公室的所有隔墙全部拆除,改造成如同东一馆的展览大厅,并与之相通,理顺展览流线;展览馆的功能分区被重新理顺,西面两馆的展览大厅设计了连廊相联系,以适应扩大展览空间的需要;又将序馆上面原来的友谊酒家部分改造为展览会服务的办公楼层等等。这样既增加了展览面积,又使参观流线简明,流畅。

2.消防改造

由于上展中心建筑年代久远,其消防设计根本不符合现行的消防规范。当时设计时也没有考虑防火分区、大部分疏散楼梯的构造不符合防火的要求,并且使用的材料也没有按照规范进行防火处理。而且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建筑特别是象上展中心这样的公共建筑都要设置现代化的火灾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对消防的忽视,使得上展中心发生了好几次大大小小的火灾,与其应有的形象、地位极不相符。

针对这样的状况,必须对威胁防火安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造处理。其中最主要的任务便是按现行规范控制的面积指标将上展中心的防火分区重新进行划分。按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来看,展览建筑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如果建筑内部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原来采用的一些未经防火处理的钢楼梯、木楼梯,考虑建筑均有减负要求,改造中有的保留了下来。原建筑没有设置的火灾报警、自动喷淋与防排烟设备系统均在改造中得到完善的布置。

为了保持上海展览中心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由于上展中心所处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如果要让这个历史建筑在这个城市中站住脚,给她定位变得由为重要了。在其周围耸立着的都是美国、新加坡等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这些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玻璃包围了上展中心,不同风格、富有生命力的建筑使得上展中心更显老迈。到底是加入一些现代建筑的元素呢?还是维持原有的风貌?曾经在维持原建筑立面总体风格的框架下,将面对中央大厅的两个立面设计成柱廊,靠柱廊的外墙则采用当时流行的深绿色玻璃幕墙,似乎想借此拉近历史建筑与时代的距离,然而建成后并未取得良好效果。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上海展览中心是在历史进程中的幸存者,它经历政治、经济和自然界的沧桑之变仍能存在,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这一形象并不可能以一些表面形式与材料的变化而更改。遵循这一原则,最终确定了延续其文化内涵为改造的主要方向,即对历史建筑采用一分为二的分析判断方法,对建筑群中极有价值的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整体形象和细部特点给予妥善保护,尽可能的保留其原汁原味,这是令人欣慰的一点。

3.特色改造

另外,改造工程在技术上也有其独一无二的措施。那就是在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上采取了辨证的方法。上展中心中仍有价值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应当受到重点保护,如花样繁多的内部装饰等。相反的,建筑中一些没有特色的辅助建筑构件,类似这样的将毫不留情的被拆除。上展中心在最初的建造和后来的加建中使用的一些技术与材料从当前来看是比较落后的,所以采用了最新科技成果的建筑技术与新材料。

三、历史建筑的改造

对历史建筑的改扩建工程总是比新建工程往往更方便、更经济,但这些还不是保护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建筑本身的文化、经济、建筑等各个方面的诸多价值是人们保护其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保护最好的结果是将这些建筑更好的融入现在都市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建筑保护的根本原因和长远意义所在。

认识了到了这点,人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的逐渐扩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被纳入保护和改造范围,保护目的或保护任务不完全相同,保护和改造工作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所以对不同的历史建筑需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与改造策略。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建筑制定出不同的适合而可行的方案,关键在于要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观要有个合理的判断。比较有名的改造工程诸如:卢浮宫的改造,煤气包的改造等等。

四、个人观点

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也有点小小的认识。我们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保护工作围绕其生存而来。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应仅仅看作是对过去的单纯回忆,而应看作是在一定保留基础上协调现代生活的一种再创作。历史建筑特有的岁月余味是它们经历变迁而保留下来的,也成为他们存在的必然因素。历史建筑的生存与否取决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对其进行的改造工作,实现不断创新是历史建筑生存发展的动力。因此,从历史建筑保护的长远意义和保护目的来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造二字成为必然。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9

1残存古建筑及其价值

1.1何为残存古建筑。为区别其他类型的古建筑遗产,本文将留存至今格局不完整的规模较小古建筑遗产统称为“残存古建筑”,一是强调原有建筑格局缺失;二是强调建筑本身规模小。主要包括格局被毁之后残存下来的单栋或部分古建筑,如一座大殿、一段城墙或一处牌坊等。1.2作为信息载体的残存古建筑。残存古建筑也属于古建筑的范畴,虽然格局不完整,规模也较小,但其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记录作用。其建造历史和时代特征也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它的形态和装饰也有其艺术价值,它的建造材料和建造技术有其重要的科学价值。作为“历史记忆的符号”,其承载的信息虽然比完整的古建筑群体要有所欠缺,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完整中推算其整体面貌,从遗留下来的建筑中寻求答案,从而研究出其建造年代和历史沿革,去追溯其历史。虽然有些残存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环境已被现代城市景观所取代,但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标识性空间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信息,研究新旧环境景观的关系,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信息。

2残存古建筑及其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

2.1残存古建筑的本体保护。基于残存古建筑的价值,对建筑的本体保护应该更加重视。在保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材料、装饰和整体面貌等因素,采取最适合的保护方法,完整地保存其历史信息和价值,以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2.2残存古建筑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残存古建筑的整体面貌不完整,主要通过遗留的周边历史环境定位原有古建筑群。对它的保护,除了本体的研究和维护修缮外,还应验证其原建筑群的功能布局和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对于可识别的布局遗迹和相关历史环境要素,例如原有建筑布局中其他建筑的墙垣、残壁、周边的古树和山水环境等,都应做必要的保护。其历史环境的存在可帮助研究人员从中寻找到其他建筑遗迹的位置和对主体建筑的衬托。

3残存古建筑的现有保护方式

我国一直重视古建筑的保护,特别是近十年来,人们对古建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其保护和再利用也进入了一个喷发时期。回顾以往对于残存古建筑的保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3.1搬迁保护。搬迁保护是将整体拆除,然后搬迁至另一处古建筑群或者园林中复建进行保护的方式。例如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公园的藏经楼(图1),由于藏经楼所在的太谷县资福寺(俗称东寺)被毁,为保护藏经楼这栋建筑,将藏经楼从太谷县搬迁至太原市迎泽公园加以保护[1]。资福寺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后历经多次重修[2],藏经楼就坐落于该寺中。梁思成先生对藏经楼也有所记载,“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两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施椽作檐,尤为罕见。”[3]资福寺被毁后,藏经楼于1958年迁至太原市迎泽公园内,后经过数次的维修并扩建了楼前的广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搬迁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搬走异地重建的保护方法,对解决古建筑保护和城镇化建设的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搬迁会对文物本身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还不利于历史环境的塑造,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原有建筑格局和周边环境历史信息的缺失。3.2复建保护。复建保护是通过将原有周边缺失的建筑依据史料进行整体复建,形成较大规模的新“古建筑群”,使其历史格局得以完整重现,周边环境要素更加趋向于原历史环境,并统一进行保护与利用,如山西大同文庙,在复建前仅留有戟门、大成殿(图2)、神库和神厨。在2008年启动了文庙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研究史籍等历史资料,从遗迹推算其整体面貌,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古建筑布局和形式,对文庙进行了复建保护。恢复了文庙中轴线及两侧的建筑(图3、图4),使得整个大同文庙在修复之后更加统一和完整。虽然复建保护在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复建后形成完整的建筑格局和历史环境,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但是也会对古建筑的历史遗迹造成影响,古建筑的“古”性随之淡去。3.3建园保护。建园保护是将古建筑修缮之后,在其周围建围廊或围墙加以保护,形成新的园林景观,如山东青州衡王府石坊(图5)。衡王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建造了衡王府邸。后随明朝的灭亡,衡王府也荡然无存,今只余下“午朝门”的石坊记录着这段历史。在原衡王府的位置上建设了荣军医院和山东省益都卫生学校,为了更好地保护石坊,围绕石坊建设了一处小游园,周边绿植覆盖,将石坊和现代城市很好地隔绝了起来。建园保护为营造安全和谐的保护环境,弱化了和周围环境、特别是现代化城市环境的冲突。新的园景,不仅保护了古建筑,还增设了从古建筑到城市环境的过渡空间,使古建筑不仅和周边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还为游客设计了良好的驻足观景点。建园保护在保护传承的同时也起到了激活城市空间的作用。3.4残迹保护。残迹保护是将古建筑残留下来的遗迹进行维修加固,实施保护的一种方式,如西安的古城墙(图6)。由于战争和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城墙在保护之初大多残缺不完整。西安古城墙于1983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复,墙体按照清乾隆年间的墙体结构规格修复。后来对城墙文物本体进行维护维修,并且对景区门城楼、箭楼、城上敌楼进行了油漆彩绘工程[4]。这种保护方式,不仅保留了古建筑的完整性,对本体的修复也不失本真。同时对西安古城内的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城墙将城内古建筑和城外的新城市进行分割,起到了保护古城内历史环境,以及过渡衔接新旧城市的作用。

4残存古建筑的环境景观营造原则

对残存古建筑的保护,离不开古建筑本身,更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应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保护。综合以上保护方式,可以看出周边环境景观的营造,不仅要兼顾与建筑本体的协调和历史环境的协调,还要兼顾与当地发展的协调。为此在保护中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4.1对本体的保护原则。4.1.1就地保护的原则。就地保护是指对古建筑进行原地修缮和维护,不可将其移动到其他地方。这样不仅保留了它原有的历史和区域定位,也是对城市历史的一种尊重,使得城市的变迁有迹可循。4.1.2完整性的原则。残存古建筑的价值包括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等,它们都是通过的古建筑实体表现出来的。因此在保护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其的干扰。在现存的建筑上保留原有建筑形制、结构样式、构件原件和制作工艺等,将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全部保留下来。4.2周边环境景观营建原则。4.2.1保护与发展共行的原则。残存古建筑的价值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虽然已经没有原本整体的面貌,甚至有的规模还很小,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在保护中应和当地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建筑文化品质,发挥残存古建筑的作用和展示其价值,还有利于城镇的文化繁衍、延续历史文脉和促进城镇的多样化发展。4.2.2空间环境协调性的原则。在建设新环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历史环境,从历史和现代的双重视角来认识其残存古建筑周边环境要素内容,来设置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空间环境,使历史环境和现代城镇环境很好地统一起来。在保护中,不仅要考虑到属于自身的周边历史环境,而且还要考虑到和城镇环境的衔接过渡。同时要充分尊重残存古建筑的不完整性,对周边的遗迹环境要加以保护,做到整体保护和环境协调。丰富的城镇空间层次,将有效激发历史空间活力并带动其周边城镇环境的发展。4.2.3记录环境动态历史信息的原则。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时间、空间和事件等共同构成的。历史环境也可以被看成是发展的,是不断地新旧衔接和不断地传承延续的过程。因此,在对周边环境要素的保护过程中,要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完备的环境信息电子档案,对历史环境的发展进行动态记录,理清历史环境的发展脉络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筑与历史范文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运漕古镇;建筑规划;建筑保护

古镇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记录着古镇的演变历程,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镇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大肆进行商业开发,对原有的古镇建筑和古镇文化造成了破坏,使古镇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1]。为转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工作,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性规划,以维持和修复古镇建筑原貌为基础,适度配合建筑改造工程,确保古镇建筑形成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彰显古镇历史文化底蕴。

一、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其最终目的是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从而避免这些建筑遭到破坏。对古镇建筑的保护要从整体性入手,既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其中,对建筑本身的保护包括建筑结构、空间肌理、历史风貌等物质环境;与建筑有关的历史信息包括传统文化、地方风俗等,这样才能使古镇建筑真正意义上保持完整性[2]。(二)原真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归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是首要原则。故此,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时,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古镇建筑的原真性是历史的遗存,不包含任何伪造的元素在内,只有保证建筑的原真性,才能使其体现出应有的历史价值和其中蕴藏的文化信息。虽然现存于世的古镇建筑数量较多,但真正能够保存所有历史信息的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古镇建筑的原真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继续发生,就必须遵循原真性的原则来保护古镇建筑[3]。(三)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的保护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对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建筑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使其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换言之,对古镇建筑的保护是为了促进古镇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对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达到改善古镇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对于发展中的新建部分要控制得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因为多会影响到古镇建筑原本的风貌,少则无法起到促进古镇发展的效果[4]。(四)人本性原则古镇的历史遗存与原住民的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中,对这些留存于世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人本性原则,从而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建筑保护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这样居民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配合古镇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

二、运漕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措施

运漕古镇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素有“小芜湖”“水乡泽国”的美誉。在上千年的发展中,运漕古镇保留下来了宝贵的建筑资源,有省级文物(薛氏作坊、佘式祠堂)、县级文物(黄氏古民居、向式古民居、徐氏祠堂、王氏祠堂、李鸿章当铺等)、历史建筑(圆通庵、清真寺、袁公馆、五福和荤菜馆、普渡禅寺等)。这些古建筑承载了运漕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下面以运漕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方案。运漕古镇在整体局部上错落有致,鼎盛时期共有大街36条、小巷72条,建筑形式包括台、楼、庙、阁、坊等,形成了层楼叠院的古建筑风格。在运漕古镇的建筑规划保护中,要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将运漕古镇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突出古建筑在运漕古镇历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运漕古镇要参照古街巷的结构布局,恢复洪义泰、五福和荤馆等古建筑文化,再现运漕古镇的空间机理。例如:保留内部街巷曲折的特点,适当增加景观广场;拓展古镇街巷的空间视线,运用隔景、障景、框景、夹景等建筑手法修复街巷景观,给人们带来古风浓郁的街巷空间视觉享受。在综合上述规划要点的基础上,运漕古镇根据发展目标将全镇规划为六个保护区,制定了各个保护区的建筑保护方案,如图1所示。(一)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中包括运漕古镇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遵循原真性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整治和修复,在深入开展历史考证工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的历史环境。在核心保护区的建筑规划中,采取以下保护方案:一是加大对古镇内特色历史氛围的保护力度,重点对西大街、小北门、东河街、工农街、幸福街以及洪家闸巷等街路原本的格局进行保留;二是做好历史建筑结构的保护工作,遵循原真性原则,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当建筑外立面和内部结构破损比较严重,需要重新修缮时,要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操作,必须在文物部门充分论证审批的基础上,方可进行修缮;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古镇的历史环境质量。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并在延续运漕镇传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以此来确保核心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在对古镇的核心保护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的原真性,塑造出真实的文化氛围。(二)建筑控制区。建筑控制区的建筑规划要与核心保护区的建筑规划相协调,遵循风貌延续、渐进过渡的规划原则,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外观。1.街巷宽度控制考虑到现代交通需求,适当增加宽度,并对街巷立面进行重新规划,彰显街巷的历史文化气息。街巷立面包括坡屋面、马头墙、驳岸、沿街立面等,使各个立面相互协调,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在建筑第五立面规划中,可以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对屋顶进行全方位改造,使四边坡屋面全部向中心方向倾斜,借助轻巧的屋面瓦和轻钢骨架进行支撑,这样能够大幅度减轻屋面荷载,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时,应当使其与原有的建筑群保持高度的相似性,由此能够使街区自然融入大环境当中,避免出现违和感。坡屋面以运漕古镇居民重叠往复的屋顶作为原型,通过错动变化的方法,并引入折线连续的坡屋顶,从而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高度一致的景观风貌,彰显出古镇的历史文化气息,如图2所示。图2运漕古镇建筑第五立面2.建筑外观规划在建筑高度控制中,要将建筑统一控制在3~4层,以体现传统建筑风格,如图3所示;在建筑外观控制中,要根据古镇总体风格,控制建筑的色彩、形式和体量,使建筑外观增添浓厚的文化气息。(三)风貌协调区。运漕古镇的风貌协调区强调对特色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为使现代城镇建设与古镇的历史风貌在空间品质上达到协调一致,应当综合分析与古镇历史肌理有关的因素,具体包括古镇的建筑结构、建筑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屋顶的形态、山墙的形式、细部结构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等。通过对图3运漕古镇建筑外观规划设计效果图比将其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号提炼出来,并将这些符号合理运用到古镇新建筑以及景观小品的设计和建造当中,借此来突显运漕古镇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而增强古镇的整体风貌。同时,在对古镇中的街路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并将传统的符号合理运用到街路两侧。(四)滨水码头区。运漕古镇结合古镇滨水码头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将餐饮文化、酒文化、洗浴文化、茶文化等融入建筑规划保护中,重现历史文化古镇的滨水码头风貌。在滨水码头区规划中,要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并且还要重点整治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重塑运漕古镇的风貌区,如图4所示。(五)生态风貌区。运漕古镇重视生态建设,将滨水湿地公园、城北生态园以及生态景观带作为生态风貌区的规划重点,为本地居民和游客创建良好生态环境。在生态风貌区的建筑规划中,运漕古镇延续古建筑风格,将木楼、石板路、马头墙、青砖小瓦等古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并塑造景观小品、文化长廊等区域,用以展现运漕古镇的人文景观特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文化古镇要大力开展建筑规划保护工作,将建筑作为传承和彰显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古镇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充分挖掘古镇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建筑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古镇建筑既能够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带动古镇旅游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蔡云辉,付恒阳,等.汉水流域古镇的类型及其保护[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108-110.

[2]张世超,贾丹丹.大阳古镇建筑形式及装饰艺术探析[J].城市建筑,2019(8):104-106.

[3]陈代,李菲.运漕古镇的保护与改造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9(8):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