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17

建筑师论文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1

论建筑师的修养

当代中国的建筑市场仍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龙蛇混杂,众说纷纭。当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无法跟上飞速前进的时代时,当创作源泉仍依赖于翻译的国外建筑书籍时,当祖国的锦绣山河沦为外国建筑师们横行的乐园时,当主流社会唯外国建筑师是从时,当更多的年轻建筑师们艰难地自觅出路时,有理想、有抱负的建筑师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以期拯救中国建筑的前途,显得尤为必要与及时。

一、建筑师为什么要进行修养

要讨论建筑师的修养,必先弄清楚建筑师的使命、职责及语言。使命是建筑师对社会、团体或个人做出的承诺,既责任;职责既建筑师所承诺(合同既承诺)的专业服务或项目,既工作;语言就是建筑师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产品,既设计。建筑师的修养便是透过这三个层面体现出来。

建筑师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使命,因此也有着不同的职责及语言。几乎自人类出现的那天起便有了建筑这个行业。从一开始的职责仅是为了遮风蔽雨,到后来随着人类的进化,建筑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与含义,建筑师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职责及语言。旧式的建筑师仅是众多围绕着皇权、宗教、官吏、富贾、士绅、文人们服务的工匠之一。那么,新式的建筑师又该是什么模样呢?

时光进行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结构与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师所肩负的职责以及建筑师的地位均发生了变化。无论如何变化,建筑的本质从来,也许永远都没有变,那就是:它永远是一门服务行业,顾客永远都是上帝,建筑师永远都应怀着虔诚的心为顾客服务。不同的是建筑师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个性,天地更加广阔,任我驰骋。

随着中国的大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们挟其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来到了中国,寻找市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建筑师的饭碗正在被别人夺去,意味着我们的主流社会日益依赖于别人的作品,意味着主流社会对自己的建筑师的失望与放弃;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必须看到自己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建筑师在自己国家的尴尬地位,细细想来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能力落后于别人许多,而正是由于中国建筑师自我修养的缺乏。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如何在新形势下给自己定位,是每一位职业建筑师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思考的,为自己的前途多想一想,否则将极有可能被时代抛向后头。

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也许需要的条件并不高,有了一张毕业文凭算是有了进入建筑界的入场券,有不少人便因此阴差阳错,荒废了一生。要成为一名优秀建筑师除了需要一生不懈地努力和一生潜心地修养外,更需要一份追求真理的忘我精神。

建筑师的自我修养是永无止境的,是一生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修养必须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条艰辛曲折的前进。

二、建筑师的修养与建筑实践

要做一名优秀建筑师,就必须进行各方面的修养。首先要有深厚的修养,要有寻找问题、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修养,要有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修养,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修养,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全局概念和解决局部问题的修养,要有与他人友善共处的修养,以及要有各类知识的修养等。

端正心态,放下包袱,活到老学到老。我在美国曾与共事的最年长的建筑师是84岁,让我钦佩的不是他的健康,而是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不倦的精神、虚心听取意见的胸襟和毫无保留的气度,所有与之工作过的人都受益匪浅、与之交谈如读一本书。有修养的建筑师绝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和地位,绝不以专家自居,绝不要求别人尊重他/她,正因为这样,人们反而自觉地尊重他/她。这正是我们的职业建筑师需要学习和体验的,也正是本文所提倡的修养。

如何优秀建筑师的修养,要学其本质,而不是肤浅的词汇与外表。修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外表的包装修饰,而是将内在的充实(自我修养的过程)与现实中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绝大多数人必须经过刻苦努力奋斗方能求得真理。

职业建筑师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牢记修养不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空洞的和脱离实际的,修养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修养是锲而不舍的努力,修养是苦尽甘来的感悟。

职业建筑师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必须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并提高自己,并将修养心得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认真、实际,工作中的教训,并根据这些来检验自己的修养是否正确。

上世纪初,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包豪斯学校以来,建筑不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为公众服务了,它汇集了建筑、绘画、雕塑、工艺、室内、家具、舞台、装帧、设计等形式,要求建筑师同时又是雕塑家和画家。包豪斯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二、明确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非建筑本身;三、设计必须遵循与客观的。

建筑之最大魅力正在于它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晶。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必须弄清楚艺术和技术之基本含义及。艺术与技术之不同在于:艺术需要一份灵感与悟性,求的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技术讲究的是准确与理性,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凑合。

职业建筑师必须学习建筑的设计。必须从思想与思维两方面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首先必须学习现代建筑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现代建筑的真正含义与内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维。

职业建筑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将功能放在首位,体认到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基本观念,并以此观念贯彻到建筑实践中去。

职业建筑师必须认真地、虔诚地学习和研究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建筑及民族文化。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那是其民族的精神,没有了这一点,民族便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其建筑也失去了生存的根。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自然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

职业建筑师必须孜孜不倦地从绘画、雕塑、工艺、室内、家具、舞台、装帧、工业设计等不同艺术形式中吸取不同的养分。建筑师应身体力行,放下架子,自己动手,唾弃“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迂腐思想。

职业建筑师必须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被外界所,不要陷入应酬的泥塘,更不要被酒色财气拖入无底的深渊。建筑师应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抛开个人的私心杂念,潜心修养,有空多阅读。

职业建筑师必须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建筑师不是纯粹的艺术家或文学家,建筑师必须首先是工程师,然后才是建筑师。建筑学是一门将学、宗教、心、哲学等主观意识通过空间、实体等手段,依据客观条件来满足使用功能的一门艺术,建筑师便是从事这门艺术的人。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建筑师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建筑师是具有一定独特性和稀缺性的复合型人才,也是目前社会上流动比较频繁的职业之一。因此,全社会应充分重视建筑师的培训和激励,使建筑师更加健康地成长。在岗位训练方面重点阐述了知识、实践和观察三个方面积累的重要性和途径。在激励方面,重点论述了薪酬分配、搭建成长平台、实施精神鼓励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实施弹性工作时间的建议。

一、前言

建筑含意在《韦氏英文字典》是这样表述的:①没计房屋与建筑房屋的科学与行业;②构造的一种风格。这个简要的定义,虽然反映了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区别,但基本上还是指建筑本身涵盖的层面,应该是狭义的。广义的建筑就是指人类居住的环境,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环环相扣而且必须由小到大紧密配合的层次关系。因此,建筑具备多重的属性,它与人的行为、工程、科学、社会行业有关,而又与美感和艺术有关。建筑是一门必须面面具备的学科与行业,而围绕它的中心论题就是“人”。

建筑师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2000多年前,罗马的一位建筑理论家维特鲁维斯曾经指出:建筑的置要素是适用、坚阔、美观。从这个论点引申开来,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地说,是许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此建筑师首先是一个工程师。同时,建筑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为,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设计要从社会科学角度解决适用的问题,从技术科学的角度经济地实现坚固的问题,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的问题。也就是说,建筑师思考和关照的层面是十分广泛的,一个杰出的设计要能反映时代、社会、环境,而且又能满足使用的功能并具备美感与历史感。那些闻名中外的建筑没计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

二、建筑师的培训

这里主要是指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工作以后的培训。

(1)知识的积累。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除本专业外,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诸如给排水、供热通风、通讯网络、工程经济、工程材料、道路交通、环保:以及声学、光学、美学、绘画等,仅靠在学校学习的几年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城市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技术在更新,因此建筑师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广泛查阅文献,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

(2)实践的积累。建筑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根据工程任务书的要求,设计最适用、最经济、最坚固而又尽可能美观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并监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工程竣工后还要参加验收工作。这个十分重要的实践过程,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要综合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做出各方部满意的设计。同时,要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协调各方问题的管理能力。作为一名建筑师,要敢于承担大型项目,参加一个大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投产的全过程,获得的收获是十分巨大的。

(3)观察的积累。建筑大师梁思成说:“建筑是一种全民性的、体积最大、形像显著、‘寿命’极长的‘创作’。”正是由于建筑的这个特点,建筑师需要多观察、多涉猎,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目的。有条件的话应该多看一看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圣彼德教堂、温哥华图书馆、玻璃大楼菲利浦、约翰逊(美国匹兹堡)、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里昂机场的高速铁路车站以及中国的故宫、首都人民大会堂等,观察这些建筑的自然条件,人为条件、比例、尺度、功能、美感、含意以及空问感、历史感等,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无疑会有一个大的进步。

由于建筑师的特殊工作性,目前它已成为社会上流动最频繁的职业之一。因此,每一个企业和单位都必须更加重视建筑师的激励。

(1)重视薪酬的外部公平性。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单位要想留住建筑师,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筑师的收入水平要达到甚至超过同行业的收入平均水平。只有有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才能留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做好薪酬外部公平性的基础是做好薪酬市场调研,清楚类似企业和岗位的薪酬制度,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具有竞争性的薪酬。由于目前国企薪酬的刚性约束较多,这也成为国企建筑师流失较多的重要原因。

(2)为建筑师搭建事业的平台。薪酬是重要的,但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更看重的是事业,更看重的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他们每个人都期望,留下珍品、留下杰作。凶此,作为建筑师的领导者,应该创造条件给建筑师搭建事业的舞台,让建筑师有机会一展身手。公务员之家: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教育建筑设计

在国外,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是,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至少为一非常特殊的学科,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国内,我们都是绝对的理生。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它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介于文理之中。但国外所有的名牌大学都会有这门学科,而中国建筑专业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学现在有张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室,但却没有建筑学的学生。因此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中国的建筑教育存在极大的误区。

有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能知道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的区别?恐怕少的可怜。我有时会费很大的劲去解释,这么多年来,至少解释了几十次了。对于建筑和土木的区别,以及怎样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的含义,那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的,也不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

从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说,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术要求,也凝聚着审美心理。譬如,结构——怎样保证房屋的牢固,设备——供排水,通风及空调,电器设备,物理环境——隔热保温,光学照明,声响,建筑同城市的关系——,绿化等等。因此建筑师的工作是给建筑一个大的框架,他要协调这方方面面,试图最好的满足要求。而土木结构师负责的只是建筑结构这一个方面。建筑师是整个工程的LEADER.建筑从无到有,这一步至为关键,也确实最难,最有挑战性。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多数的建筑系的学生都会明白。而国内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层次。所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常培养出画图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师。

更进一个层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场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应该反映人的意识(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体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识非常的复杂,而且深深的烙上的印迹。因此建筑,也应该关注。故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建筑是一定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LIVINGSTYLE)。环顾中国的建筑师,能关注到这一层次的非常少,中国的建筑师的作品经不起推敲,没有深度,也与他们缺乏对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关。我们听国外的建筑大师的报告,他们会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如日本的黑川纪章,他的共生,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国的建筑师,缺乏这种思考,他们擅长的是对建筑大师作品具体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对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国内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再往高的层次上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是的载体之一。我们现在参观各处名胜古迹,所以常常感慨的原因是,其中的建筑,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建筑的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于它较为久远的穿梭了时间的隧道,而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我们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前,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崇拜,是建筑的无穷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只是在某个时期提供一个栖身之所,而后被推倒,那么建筑的意义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为什么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里弄的价值会很高,因为,四合院上体现的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及住的观念,而上海的里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化,商品化的一种密集的居住方式,它是旧有的家族观念的解体,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典型实例。那么中国现在的建筑物所体现的是什么呢?难道是西方所谓“国际式”的建筑在中国的翻版?因此,建筑师要有这样的动力,即我的设计要成为历史。当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会成为历史,但是这样的观念是促使建筑师更好的思考的基础。我举个例子,现在的中国的小城镇,其建筑水平不去评价,不是对大城市房屋的邯郸学步,就是盲乱的无目的建造。如果哪位建筑师以智慧和执着能思考出一种漂亮的解决方式去引导城镇居民的居住形式,那么很有可能成为历史。所以我听说清华有几位老先生在潜心研究乡土建筑,心里大为佩服。

前面这么罗嗦的说这么多,想说明的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没有从根本上教育未来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哀!所以,现在的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的工作不过是从国外的建筑书刊上摘抄一个设计拼凑一个方案,稍微聪明的人,能说几句大话吓唬人,那就能出点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教育鄙视建筑理论的思考,甚至片面强调绘图能力的高低,一手好的徒手画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考核点,整个建筑教育的风气即如此,那么除了培养了画图匠,怎会出建筑大师?

每当我在看一本西方非常有名的建筑历史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ARCHITECTURE:ACRITICALHISTORY)时,都非常感慨,那些在建筑历史上留名的建筑大师,哪个不是充满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哪个不是深切思考当时的社会?现在的中国建筑学教授们,狠命的往自己腰包里赚钱,他们的研究生们是他们的画图工具,赚钱机器,没有人去思考,没有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哪怕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观点。这反映的是学术上的急功近利,也是整个国内学术界的通病!

上次和我的SUPERVISOR聊天,他也对中国的建筑设计表示担忧。他有点讽刺的指出,中国人,建筑师和老百姓理解的“现代性”(MODERNITY)有点荒唐,最为典型的是某些仿古的街道和城区,实在不伦不类。不是抄几个立面符号就是维护传统,延续文脉!我的SUPERVISOR博士论文研究的是英国巴洛克建筑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变。他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培根的思想怎样反映在CHRISTOPHERWREN(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上,在如何反映在SHAFTSBURY上,怎样的一种对美的认识、欣赏的转变,论证非常严谨。他说,这才是从根本上认识建筑。

国内的建筑学生非常容易,写出来的论文随便什么垃圾也可毕业。有的博士论文都不忍目睹。我有时在想,国内的论文最大的毛病在于不强调论证的严密,喜欢说大话,或不加思考的引用。甚至很恶心的一点是,引用的东西不注明出处。这在国外就是剽窃,小小的剽窃即可导致拿不到学位。所以看的论文和国外的论文区别很明显,凡是注释特别多的,严格标明引用出处的即为外国学者的论文。这说明什么?说明对待学问的不负责任,存在侥幸心理!

举个例子,日本的建筑师和中国的建筑师,前者的水平高出一大截,同为亚洲的国家,深受儒家学说的,日本的建筑师对日本的建筑应该怎样融合于世界,并且保持自己的IDENTITY,其思考的深度要多很多!日本的著名建筑师,人人都有上的建树。当今中国的建筑,最缺乏的是理论上的思考。因为理论上的思考,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作出积极的探讨,而不是随波逐流。为什么在西方,MIACHAELFOUCAULT,MartineHeddeger很有名,因为他们从上思考建筑。而中国的建筑系学生,教师绝大部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对迈耶倒是津津乐道,后者的白色派建筑是非常好模仿的。

中国的建筑教育轻视理论及,强调画图能力,甚至只强调图面的好看,看起来是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大而空,而且不知道怎样把它一步步落到实处,所以设计到后来,总欠缺深度,细微处的思考任意为之,最后整个建筑只剩下空壳,不耐看,不耐用,只有大的体量,经不起推敲。所以我会对湖北一设计人员的国家大剧院方案感到好笑,那实在是下下之作。

当然中国的建筑教育跟整个大环境有关,现在的建造活动频繁,建筑师以赚钱为第一,急功近利,劣品居多。但这种风气在学校泛滥,在学术界泛滥,那是中国建筑教育的悲哀!

因为,中国的建筑学教育需要的是思考,需要理论上的提高!需要从根本上思考建筑,不再是只制造画图匠!

补充:

上面我写的关于建筑的主要在于把建筑的价值(VALUE)和建筑师的责任(DUTY或RESPONSIBILTY)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

1,综合各种因素(技术,设备,使用功能等等)而产生的一个综合体(COMPLEXITY)

2,介绍或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或者居住的模式

3,反映和特征,而成为历史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可以再细分,每个层次包含有不同的等第。

我以为,中国的建筑师集中的主要在第一层次,而中国的建筑教育的悲哀在于竟然没有教导学生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涵义。因为整个建筑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不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重视潜心的理论思考,而很大程度的不理解建筑里应该倡导的生活模式及时代反映。反映在建筑师身上,就在于建筑师并不深刻的理解社会及生活,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说,建筑师自己并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概念,或者居住方式,因此,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往往只剩下大的壳子,或者浮华掠影的立面符号而贯彻不到实处和细微。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

举个例子,上海的金贸大厦,含有中国的传统意蕴(取意于传统的塔)而不失都市摩天大楼的特征,其室内装修的细微处,你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但决不失时代感。美国人(SOM)的设计确实高出一筹。而上海博物馆,其设计师在中国可算名家,意图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外形取意于青铜器,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可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在布局方面,传统的影子瞬间消失。中庭的大楼梯,其黄橙橙的金属栏杆在我看来是绝大的败笔。因此,建筑师的所理解的建筑理念只是一个空壳,是外形的模拟而已。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建筑学

我们认为建筑学的核心应该是一个设计的。建筑设计中大量面对的是一些具体的,常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又互相缠绕。这种富于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建筑师经历长期的训练对图形强烈的敏感。(这是正在兴起的复杂学科的对象。)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学只是从其它各个学派借鉴了各种知识和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美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的各流派,几乎可以说,各种人文方面的学科流派基本上都对建筑发生了,不论是左的、右的;形而上、形而中、形而下,只要是个理论最终或多或少地会被介绍到建筑中来,至少也要被一个建筑学的博士候选人选来作其博士论文。:-)随便翻开任何一本建筑学的杂志,总能从中看见其它学科的巨大影响。在设计方法这个层面上,建筑学借鉴得较多的还是人文方面的东西,包括文学艺术等。对于上的东西用得较少,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人文理论涉及的范围和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和建筑学研究的范围有重叠,建筑学能直接用它的一部分结论,对建筑设计有一些帮助。

在早期,对建筑学有影响是神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古典建筑就是伦理学引入的代表性例子,最近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学和近代哲学的发展,(这些学科都有和实证的倾向)新兴学科很快被引入了建筑学。其它学科和建筑设计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外来理论到底在什么层面上进入了建筑学,外来理论是否做了很大的改造。建筑学本身是否因此而改变?

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学核心是用常识解决复杂问题,建筑师们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寻找一种能将复杂事物抽象或简单事物的方法,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建筑师将外来理论当作设计的指导思想,而那些理论不是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应当关注如下几点:

一、外来理论在进入建筑学后进行了多大程度上的改造,得留了原学科多大的特点。其理论核心在进入建筑学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违背了它原来的宗旨?

我们知道建筑学的核心是用简单手段解决复杂问题。而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没有什么学科能真正在实用一级水平上研究这个问题,所以建筑学所受的影响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的。往往一件非常严谨的学术到了建筑学这里就变成了做设计的某一“契机”或是某一想法的“依据”。至于这种依据和原意有多大差别倒了成一件无人关心的事情,比如,生态建筑的动机据说是为了节约能源,节约能源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建筑师作出了大胆的意试,出现了一些据说是对生态节能有所帮助的形体,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新形体所多花费的钱,可能远远大于建筑使用寿命中所节约的钱;建筑师们对此到并不是很在意,而一些真正能带来节约效果的措施,如双层Low-E玻璃,新型保温材料等,倒是不能引起建筑师很大兴趣,除非这些措施能带来形体或视觉上的很大不同。

建筑师的这种态度倒是和服装设计师较类似,某一日本知名女设计师喜欢用黑色,她说:“我喜欢用黑色,因为它是死亡的颜色。”这句话并不是说,她再设计几件衣服就要死了,或者说穿她设计的服装的顾客们装备去自杀(尽管这两者都很有可能)。这只是说她喜欢这种艺术气质的东西。这就好比建筑师说“节能”、“环保”、“技术”、“理性”、“超越风格”——很大程度上是说设计师想表现这样的建筑艺术气质。基本上还是围绕形式做文章。

二、建筑学本身没有提出独特的,有影响力的思想。

建筑学近100年来基本没有提出什么能够影响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或观念,只除了C.亚里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对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建筑模式语言》对于建筑的影响又是十分小。亚里山大以前又是学数学的,只能算半个建筑师。

建筑学不能提出深远影响的观点,倒是从其它学科中借鉴了一批过时理论或是不严谨理论。或者是在借鉴过程中变得不严谨,从解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建筑就可以说是一次纯粹的找风格上依据的需要。

三、建筑学的左派理想实践成果是令人怀疑的。

建筑的兴起和左派社会理想有很大关系。这里要要说明一点的是,现代建筑实践的左派倾向大多发生在欧洲、拉丁洲社会。(的知识分大多是右派)的关键大概在于建筑不仅仅是口号或专业设计。建筑是一项和社会各个方面有着紧密关系的大型投资—消费活动。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单纯依靠建筑师进行社会改造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社会是复杂的,建筑师所要代表的“最大多数的利益”是抽象的;而业主的利益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师们无疑是会考虑“公益的”但这种考虑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说是很强的,至少也是不强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件建筑如何进行更多的是由整个体系、而不单独的个人来决定,个人所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指望建筑的左派思想倾向对社会能有什么大的作用是注定要落空的。

在高雅的贵族沙龙里大谈世界的革命是很“”、“风雅”和“小资”的事情,但仅仅是闲谈而已。

四、某些建筑师的理论很可能是应时之作,或者纯粹是一种个人体验,不具有普遍意义。

如果说建筑上的“大理论”有空泛的倾向,那么一线建筑师们的东西更接近真实的设计,应该更有用吧,这也不一定。

有些建筑师的理论有神秘主义的倾向,纯粹是个人体验的东西到人很难掌握,作用不大,不知道路易斯。康算不算是一个例子。

其次,我们有理由怀疑某些理论和建筑形式出现的先后问题。

有相当多的建筑师宣称,根据其理论作出了相应的独一无二的风格或形式。

我们必然会有一种疑问,理论和实践的先后次序问题,有一个小笑话:某人枪法非常好,有一次去某处办事看到墙上有多小红圈,再仔细一看,圈中都有一个汽枪的弹洞,他深感惊奇,找到了打枪人,请教枪法,那人说,只要先开枪,后画圈,就不难做到。很多建筑师的理论很可能也是这样,只是为自己的形式寻找看上去很深刻的理由。

结论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就在部分老一辈建筑师以他们近乎杰出的作品构筑中国建筑坚实平台的同时,两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把中国建筑界推向一个极至。对于前者来说,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奋斗以及年见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就在当今这种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手段的北影下,那些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保持活力的老一辈建筑师不断推出了成熟而富有说服力的作品,下百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后者当是更令人振奋的两股势力,一种来自于西方世界,由地道的国外名星建筑师及事务所、商业建筑师及设计公司,以及借用国外设计组织招牌的华人建筑师组成,他们以争取设计市场及获取设计利润为基本目的,通过他们的特殊身份和手段获得设计机会;另一种势力产生于本土,即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中有土生土长但熟知世界建筑潮流的青年建筑师,有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并有过西方生活经历后回国工作的青年建筑师,这些人或者通过了正统的国内设计企业机制,替代着某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逐渐衷微的前辈人,或者通过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无数的设计项目,得以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两种势力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美学,不仅了解中国,而且了解世界(或者相反),他们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力旺盛,具有争强的劲头,正是他们的作品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靠得更近,并使中国建筑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三种基本群体组成了壮观的建筑阵容,在中国目前特定条件制约下,他们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共通性,同时又显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道阳光灿烂的建筑风景线,深入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共通性和个性特征。

①他们作品的创作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为满足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建筑中,以现代主义建筑的某种基本思想或某些设计原则为基因,综合运用多元的设计美学观进行创作:

②某些作品仍崇尚简洁纯粹的机器美学,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又兼具近似后现代的局部装饰趣味,建筑的形式美国微软公司仍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③某些作品通过某种方式的表达,试图表现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及与前沿科学的结合:

④某些建筑师对乡土地方文化带有浓重的卷恋之情,但他们又不泄一顾于一般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试图让地方文化通过"化显"的方式再现:

⑤某些建筑师追求作品的思想深度,从现代观念艺术那里受到启发,建筑作品带有神秘的色彩、个人的信码及抽象的表达方式。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因就象一条无形的线索,把各自闪烁着异彩的建筑体联成一体,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趋势,为了便于展开对这样一种趋势的讨论,我们不得不给它帜上一个标签名,称它为"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而上述三种建筑师群体的集合,自然就成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

西方新现代主义建筑概念似乎不象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那样十分清晰,但从各种理论文章来看,似可将新现代主义者分成两类,一类以迈耶、罗杰斯、福斯特、文彦、博塔、安藤忠雄为代表,包括了英国高技派、法国新柯布西埃派、日本新表现主义派,美国白色派等等,他们对现代主义理念或空间严肃地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现代主义建筑价值和艺术观,但他们在更广阔的程度上,具有独特的设计哲学及美学观念:另一类以埃森曼、库哈斯、盖里、屈米、莫菲西斯、赫迪克、李伯斯金等人为代表,这类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哲学更接近解构主义思想,"建筑作品以其分裂、解体、不稳定、不协调节器的形象引人注目","建筑作品的空间没有规律、变换无穷、耐人寻味".克斯曾说,80年代中期,看到纽约的一些批评家在罗杰斯和福斯特身上贴上"Neo-Modern"的标签,我意识到解构主义和埃森曼对现代(Modern)建筑而言,确乎是"新(New"的,所以我就杜撰了"新现代"(NewModern)一词,埃森曼假设了一种取代"人从他们的世界中心离"离的新现代建筑,去对抗原型关系和功能主义,并将新建筑置于一个迅速和分解的模式中,形成一种以可以认识、一系列没有意义的符号碎片来进行设计的方法。查尔斯。克期在《新现代主义》一文中指出,"正是这种近乎埃森曼的意识形态确切地定义了新现代义……建筑师直至最近,在使他们的建筑达到功能要求,并为进一步达到社会的需要而操心。现在,新现代主义者不再相信人文主义,他们设计的作品是形而上学的概念的自我表现游戏。他们不再是企图改变社会的乌托邦,而是玩弄现代主义形式的美学家他们最重要的信息不再是论理的,而是风格的、一种20世纪末苦专经营的、新巴洛克的装饰语法。"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实验性建筑师,马达斯班,REMKOOLHAAS

在马达的员工心中,这世界上的大师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马清运,半个是REMKOOLHAAS。

在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师的队伍里面(注:实验性建筑师指参加主题为“土木”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的一班中国青年建筑师们),马清运的立场无疑是十分独特的。对当代实验建筑师们的观点和作品加以分析,能清楚地看到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主要分为三类:一类试图以空间和建造作为建筑的基础概念,建立建筑学科初步的自足性,“建构”现在在各大建筑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精辟地概括了理论观点。南大建筑是代表。张永和在建构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言论,同样,他也强调“设计实践的起点是建造”,强调关注材料本身的性能。但其文人情结却让他一直回避提及这个词。

还有一类走的是个性化、本土化的创作路线比如王澍,他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自己就是想造房子,想找一些和时代无关的和fashion无关的“永恒的东西”。王澍的创作有两个特点:1)完全和市场脱离开,在参加土木展的建筑师中,他是少有的两个没有公司的建筑师之一(还有一个是南大建筑。艾未未不是建筑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2)试图和西方的各种理论保持距离,他从来没有提到过建筑是受哪种西方理论的影响,相反,他一直强调的是建筑天性和中国的文人情结。他想走CarloScarpa的路线.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才气了。刘家琨也是个低凋的人,没见过他强调过自己的理论,感觉七在这方面和王澍有一点象,但是刘家琨是有两条线的建筑师,明线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暗线几乎是纯商业的运作。这一点在所有的建筑师里面比较有特点或者说,在他们对待商业主义的态度上,刘家锟选择的是一条折中的路线。

第三类就是马清运了,从他的言论和他的建筑实践中能很清晰地辨别出他的特征,辨别出他和其他建筑师的不同之处。

1)马清运关注城市大于建筑本身,在马清运的概念里面,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大于建筑本身的完整性,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也一直是以马达斯班的建筑设计为出发点。在马达斯班的~系列建筑品中这一点都得到了体现,而最近举行的在学术界影响巨大的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中,马达的作品:都市塑景,对上海北外滩提出了大胆的城市发展策略和概念性的城市设计,虽然学术界对其争议不小,但就其基于城市的理论背景和出发点来说也是十分突出的。

2)在设计的过程中,马清运对策略的应用非常重视,而策略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偏规划而不是建筑。马清运的建筑形态是在策略的指导下产生的,而不是像其他的一些建筑师的形态是在建筑学范畴下的一些概念产生的,如建构。例如在宁波中心商业广场的方案中,马清运基于城市,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心?大规模建设以怎样的身份参与都市主义?空问的震撼或时问的断裂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如何重新理解巨构?传统的建筑实践如何适应都市化的方向?在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七.,马得出了一系列策略:“中心偏移”策略,“平面进深最小化”策略,“最大化立面”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策略指导下,产生了建筑的形态。在对浙江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中,马达在探讨城市的多样性的角度下,提出了“双面都市”,“最大化的贴面”,“合成校园”,“地价平等”,“弹性景观”等设计策略,进而提出了一套有启发性的都市目标和规划方法。

3)马清运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和其他的前卫建筑师很不相同。在商业运作上,马达斯班在中国当代前卫建筑师中无疑是最成功的。与王澍对商业主义的拒绝态度不同,与刘家琨中庸的两条线的态度不同,马清运从一开始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就积极得多。马达斯班也不仅仅是一个前卫的建筑设计机构,还是一个高效的利润制造工厂。其方案进行速度之快,一点不亚于国内的设计机构。

马清运在宾大的时候曾经跟随KOOLHAAS的早期合作人沃尔作了大量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1995年,他参与了REM的哈佛设计学院的都市研究规划在1996年进行的珠江三角洲研究结集出版的里面担任了评论员。在他的言论和创作中,能感受到REMKO0LHAAS的影响通过对REM在亚洲、中国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其对亚洲、对中国城市化的一些看法,也许能为马清运建筑上的一些观点找到其理论上的基点,为他的一些建筑上的实践活动找到原本的动机。

在当代国外学者中,REM是较早的关心当代中国问题的人之一,在较早出版的突变(mutations)一书中,他已经提出了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兴趣所在,而在这个问题上,其以后的研究工作在(Thegreatleapforward)里面有详细的阐述。REM非常欣赏正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研究。他认为,当代的东方正在经历一条和西方的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历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道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化的模型,有时候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而这情况正出现在亚洲,在中国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对于亚洲城市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REM给予了创造性的肯定解答,对于大块的城市结构和大块的自然地景粗野的结合在一起的城市景观,REM认为他正是代表了新的后城市(posturban)的特征,他将“不是城市的,也不是农田的。他将是建筑和地景的最终冲突的一个舞台”,他表明了“两个概念的终结,建筑和地景建筑。”在珠江三角洲,REM找到了这种新的城市状况的例证,大都会和反祖一般的大面积农田时存在就象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在鱼塘的边上,一块巨大的牌子上二写着‘100年不变’:在附近耸立着巨大的塔楼的其他的建筑”

同时,REM也很欣赏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富有张力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都是以获得平衡,和谐及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为目的的。但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城市关系,是建立在补充的竞争基础上的关系,这关系虽然看起来是粗鲁的,但也是精致的和敏感的。这好象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一个细节的改动将要求整体的变化,以获得一个新的平衡。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将马清运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和REM的一些言论并置起来,就能从中看到一些相似的地方。

首先是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两人的立场是大致相同的.和大多数建筑师(其中包括一些中国当代的实验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的批判性的态度不同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决定性的影响,而把之看成和欧洲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的课题加以对待:这是积极的态度:这立场也反映在马清运不强调建造过程,不强调建筑的细部的精美上。也许在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而决定的快速设计,快速建造,而同时施工人员和工业化水平又相对低下的中国的现状下,片面地强调建筑的精细,本身就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马达斯班的高效率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是这立场的另外一个反映。马清运在讲座里面曾经提到,对于建筑师被资本利用的必然命运,一部分建筑师选择了孤傲的对立态度,学校成了,他们最好的一块阵地,另一部分选择了完全的放任自流,而他认为会有第三条路存在的可能性,而愿意去加以探索。

在设计的人手点上,马清运和REM都认为,城市是设计策略的源泉,而建筑师对城市的态度是一种“回应”(reaction)。REM认为,在后现代时期,知识分子已不可能先知先觉并抑制问题的发生,而是对现实的回应……在马达斯班设计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中,从城市的设计出发点和对城市的回应态度也贯穿了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设计的方法上,马清运运用的是和KOOLHAAS类似的图表(diagram)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有效的策略。图表在荷兰建筑师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作用在于将抽象的数字通过图形的面积、高度等具体的量化,从而易于比较。马清运重视在设计前的研究工作以得出指导设计的策略,而图表法是他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体验经济;装配式;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我国旅游消费逐步由观光旅游产品向度假旅游产品过渡,体验经济下的酒店已经向着“酒店即目的地”的方向逐渐细分。当下,豪华酒店虽然已经供过于求,然而其所面对的客流量和使用者依然被资本看好,国内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野奢酒店其实也正是在说明,极端精品的奢侈酒店是被需要的。当我们注视“出现即合理”这一现象时,应该反思其背后的形成机制。建筑师在这一时代思维背景下应该将其纳入建筑师的设计精神中,单纯的物理空间功能的延续的套用已不再适应酒店建筑未来的发展,如何将酒店建筑与客人的体验进行结合,才能创造出“此情此景”下的即刻体验,将是建筑师面对这一选题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1相关概念辨析

1.1体验经济

1998年安纳·克林曼早期对于创造建筑体验和营造场所的必要性讨论,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也于1994年在《体验经济》中提出,“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体验就出现了。”[1]体验式经济更趋向于从使用者的生活和情感出发,塑造独特的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驱动使用者自发产生一系列行为来创造新的与使用者主体本身为依据的一系列价值认同与空间认同。

1.2装配式度假酒店

在2017年进行修订并施行的《装配化建筑评价标准》中将装配式建筑定义为: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是结构系统、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装配式度假酒店可以实现产品和构件堆积式安装,装修工期短、废气废料可控、各个系统协调统一,能提供未来升级改造的无限空间。

2装配式酒店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

2.1装配式酒店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不少学者发现采用装配式技术设计度假酒店是未来度假酒店转型的一种趋势,并从技术原理上探讨了装配式技术的实用性。比如BehnamMahdoudi认为缺乏建设资源和用地困难是度假酒店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在亨杜拉比岛的度假酒店设计实践,检验了预制模块将成为解决偏远地区设计和施工框架的一种解决方案[2],验证了度假酒店采用装配式的合理性;周德俊发表了水下预制建筑模块的专利,为潜水爱好者提供水下观景和水下居住酒店的需要[3]。

2.2装配式酒店国内研究现状

建造实践层面,国内已经有许多企业公司或设计师投入到装配式度假酒店的设计与建造研发当中。如北京途远集团,其集趣3.0度假设计系列则采“双子座”外部形态,采用钢结构和预制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在视觉上形成向上延伸的势能,让建筑物有从森林中向上生长之感。还有如云南本土的秘境BOXInn设计的香格里拉秘境酒店也是装配式度假酒店之一。由于装配式度假酒店的研究期刊论文较少,笔者将关键词拓展搜索。从论文趋势可看出2015年密集出台的装配式建筑建设政策和指导使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急速上升,2019年达到峰值,虽然2020年有所减少,但疫情过后酒店行业回暖,游客报复性消费必将带来酒店转型研究新浪潮,对装配式建筑持续大力推进也将依然是未来发展大趋势。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装配式度假酒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从理论层面来说,虽不乏相关研究,但缺少针对性。

3体验经济下的装配式度假酒店设计分析

3.1平面布局

当代体验经济下,建筑不再一味背负着必须以形体和外观来刺激人们眼球的责任,体验感的重心偏移使得建筑不用在外观造型上过多赘述,建筑师得以将建筑与环境相交融,又使建筑与使用者的对话不断发生。体验式经济下的装配式度假酒店可分为两类形式。3.1.1集中式集中式的装配度假酒店具有方便管线铺设和布局紧凑的特点,适用于用地较紧凑的基地或者原有建筑改造情况,但这样的建筑会有体型较大的缺点,需要建筑师根据地形将其从体型上进行视觉削弱处理。一般设计策略有两种,一是将建筑依据地形下沉,从视觉上减少对环境肌理的破坏,或者进行退台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的高差和台地联系起来组织景观线和人流动线,如南京悦榕庄;第二种方法是材料上的消隐,如采用环境中的自然材料,透明材料和高反射材料,隈研吾的北京瑜舍酒店采用翡翠玻璃外窗来演绎传统中国木质窗格中纸透出来的光影深浅变换,使酒店仿若城市里的一片绿洲。松赞古来山居位于西藏然乌镇的古冰川脚下,基地位置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着较为原始的藏族村落。来古山居建筑形体较大,为了尊重当地传统村落的风貌,戚山山将建筑镶嵌在悬崖上,只露出几乎一层面向藏族村落方向。而松阳陈家铺是改造项目,由于其属于民居改造且受到当地严格的风貌管控,建筑师采用轻钢结构和装配式技术在原主体上进行加建,在施工周期紧迫的情况下向建造环境中较好地植入新的建筑功能,轻钢和玻璃也减少了建筑形体的厚重感。3.1.2分散式由于经济体验下追求高端小众的体验服务,酒店客房数目需进行一定的控制,而且很多设计项目开发规模小、基地面积较大,使建筑可以散点分布,有着较低的容积率和独立开阔的客房私人环境,并且将度假酒店空间功能的使用从建筑之中延伸到建筑之间,让体验的时间和丰富度都有所增加。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中的星空屋,建筑师运用预制木单元进行设计,在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造价的同时,营造建筑伴随环境树木向上生长仰望星空的体验。戚山山团队所设计的飞蔦集·黄河,四个坐落在枣树之间面朝黄河一字排开的玻璃客房有着范斯沃斯式的通透简明感,建筑内部却无密斯·凡德罗的简洁主义,而是私密与开阔并存,充满人的各个行为尺度的空间碰撞与交互。

3.2预制模块材料

3.2.1木材在度假酒店中选择木质材料,一方面由于其特殊的纹理感带来的自然和温度比钢筋混凝土更能贴合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古建筑一直以木结构展现建筑的结构与材料契合之美,木结构的有机性和快捷简便使得木材多被使用在自然环境优美,特别是树木密集的场合。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装配式酒店住房模块使用的木材可分为木瓦、木结构框架、全木等不同形式。如平介设计的木屋小镇的装配式木屋主材采用了经过防虫防腐处理后的洪雪松木,将原始的木纹肌理暴露在外,营造材料与环境持续亲密对话的状态;杭州开元森泊度假屋将主体结构选用重木结构体系,也是基于对基地周围大树和地貌的保护,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感与保温防潮。3.2.2钢目前国内从事轻钢体系建造实践的团队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教师技术团队专研开发,一类是国内企业与工厂自主研发。轻钢体系结构相比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来说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员投入少、材料利用率高和造价较低的特点。装配式度假酒店本意即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微小的介入,并且使用钢结构可以方便建筑单体快速地复制粘贴,从而当度假酒店因后期需要增加建筑功能或者使用面积时得以很好地应对。如然乌湖国际自驾与房车营地,为了降低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整个项目建筑物及构筑物除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之外,其余部分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图1)。

3.3体验空间的打造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牛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40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尔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成为Arcology,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点,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2001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机。

另外,要完善生态建筑设计法律和规范。法律规范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依,直接影响我国生态建筑研究的战略方向。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仲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M-)、《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Z}、佚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规,对我国节约建筑能耗,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每平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规范,不仅使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生态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建设行为,从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建筑师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人工智能;建筑设计;实践应用;场地设计

1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无处不在,包含金融、影像、自动驾驶、医疗等各个领域,使得诸多行业能够简化工作流程、降低投入、加快工作效率,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也开始应用于建筑设计、场地设计之中,“小库xkool”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的开始[1]。本文以“小库xkool”人工智能建筑师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人工智能建筑设计软件简述

人工智能不同于单一的自动化,其根本区别就是前者会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从大量的经验数据中提取出具有规律性和特征性的属性,掌握它们的共性和关联规则,并做出总结归纳。当对这些数据的规则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对后期输入的信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与传统的自动化判断方法相比,自动化是判断输入端的数据是否满足人为设置的条件,并将结果呈现在输出端。人工智能算法对信息的分析则要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经过自我学习,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具备分析不同场景的能力。与传统的建筑设计业相比,有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将是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工作环境。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判断不同场景,在建筑师输入场地、容积率需求等经济技术指标后,软件通过运算在最短时间给出推荐的楼型组合,不同参数之间高效协同,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实时呈现,所见即所得。并且能够再次排查设计项目中的错误,如日照需求、规范要求,等等。另外,人工智能设计平台能够在每一个过程中给出方案的分析结果,生成方案报告[2]。

3“小库xkool”的功能介绍

用大数据来解决建筑设计问题在行业内尚存争议,但有人工智能算法加持,智能建筑师能够判断建筑方案实际的场景和需求,以大数据作为方案评估的基础,多角度为设计师推荐最佳的方案选型,可以最大化场地的商业价值。“小库xkool”的原型“云端SaaS系统”就是能够帮助建筑师在输入场地信息后,快速生成多个方案的产品[3]。人工智能建筑师“小库xkool”将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科技界领先的技术运用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只需要一台能够联网的设备,就能通过设计平台完成场地设计、建筑选型等前期工作。不同建筑师之间互相合作,也能获得实时的修改反馈。

4“小库xkool”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师通过“小库xkool”人工智能设计平台,导入场地信息。首先输入基地指标,如是否严格日照、考虑山地,基地总面积以及容积率需求,如图1所示,此时人工智能建筑师在后台会评估场地,分析场地周边的功能以及商业价值,同时能够考虑周边日照影响。图1用地指标设置面板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无须上传场地CAD文件,只在平台中圈出基地范围,周边环境和其他信息都会同步考虑在内。接着输入功能户型比的配置参数,如建筑限高、密度、绿地率、车位配比、功能配比(住宅、商业、办公)等,再搭配场地内的楼型组合。输入每个楼型的单位造价,生成方案,即可在几种强排方案中选择满足建筑师需求,同时将利润最大化的设计产品,如图2所示。图2功能户型比设置面板此时,“小库xkool”能够迅速提供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给出不同方案的评价。建筑师可以直接生成智能PPT用于项目汇报,其中包含场地分析和项目分析等,如图3所示。从目前来看,“小库xkool”能够代替建筑师完成住宅方案的强排工作。考虑到规划要求、规范限制、日照、商业热度、交通等环境因素,在短时间内给出几种场地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与Grasshopper优化强排方案相比,“小库xkool”在直观性上更具优势,后者不仅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也无须过高的学习成本。当前,人工智能建筑设计方式不具备创造建筑的理念和表现力,在建筑设计领域想让人工智能技术和设计师一样具备发散思维、自由创作的能力,还需要技术上的继续迭代,但“小库xkool”的诞生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4~8]。

5人工智能建筑设计的优势

从用地价值的评估到住宅建筑强排的阶段,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中存在诸多反复修改的过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智能设计方式会大大降低工作时长和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建筑师只需将场地位置、容积率等参数输入到软件界面,通过自身的运算成果评估方案,将最佳的成果推荐给建筑师,大大地降低了前期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另外,智能设计方法还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多个方案,也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和精确性。一个方案的产生到落地,需要满足政府对开发商提出的硬性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对开发商而言,需要将建筑的利润最大化,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对方案反复地调整,而方案的表达和呈现更需要时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设计方式,在各种指标的限制下快速创造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极大地改变当前行业的现状,摆脱硬性指标对方案构思和创意实现上的束缚。人工智能配合大数据,能够精准地反映场地及周边环境,人的行为需求和规律。通过海量的数据基础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可靠地反映场地的经济价值。同时,对技术指标的修改也能够及时地反映在方案中,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方案的分析结果输出给建筑师。另外,伴随着云技术的应用,智能设计方式能降低设计过程中的硬件费用,有助于控制设计成本,同时,使随时随地查看或修改方案成为了可能[5]。当下人工智能创作尚停留在强排阶段,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还可能学习建筑师设计手法和设计风格,引入美学创造。这个能力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未来完全取代建筑师的职位,而是将建筑师的设计智慧加以归纳和总结,融合当下的逻辑风格和设计思维,以深度学习的方式理解建筑师的风格,协助建筑师完成方案创作。

6结语

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对物质的需求改变着建筑学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矛盾,一边是城市建设对设计行业日益增多的需求,一边是传统设计方式流程复杂、效率较慢,设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建筑更高的需求。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地产方案中的强排阶段已经具备了应用价值,并为后期的设计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人工智能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应该开始了解并接受建筑领域人工智的能相关软件,将其运用于辅助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脱离重复的方案修改和再优化,使建筑师更专注于方案设计本身,创造建筑价值,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宛余,杨小荻.人工智能设计,从研究到实践[J].时代建筑,2018(1):38-43.

[2]朱晓琳,何犹卿,李浩南.科技改变未来——NVIDIA访谈实录[J].建筑技艺,2017(9):64-67.

[3]刘德明,张睿南.基于AI技术的大跨建筑“找形”方法探讨[J].城市建筑,2018(8):10-14.

[4]格哈德•施密特,徐蜀辰,苗彧凡.人工智能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第二次机会[J].时代建筑,2018(1):32-37.

[5]金展.人工智能——智能建筑下一个应用竞技场[J].智能建筑,2017(12):22-24.

[6]王波,蒋鹏,卿晓霞.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04(8):4-7.

[7]黄珂.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