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设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9:20:02

建筑机械设备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1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特点

在常见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施工会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所以机械设备会不停转移位置,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第二,一项工程的开展不仅需要大量机械设备,更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尤其是当工程项目较大时,施工现场会有较大的人员流动,要管理好人员的流动;第三,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第四,施工现场的管理秩序直接决定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自然也会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第五,施工建筑的承包关系也是影响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只要承包商们能协商的公平合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能够做好。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企业为节省成本购买不合格的机械设备

有些不负责的施工企业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千方百计地寻找管理制度的漏洞,为了节省成本而购买质量不过关的机械设备,这给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合格的机械设备过早的出现老化、陈旧等的现象却不对设备进行更新等安全处理措施,给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

施工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操作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现代化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往往需要较高水平的操作技术,但当前我国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技术不过关的问题。此外,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意识,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根本没有注意其安全性,存在多种不规范操作。这种安全意识的缺乏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还会对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2.3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

机械设备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和损坏,若是不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那机械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可能报废。机械设备的报废不仅造成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还会在设备使用时造成安全事故。当前我国机械设备管理中就缺乏对设备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视,而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往往也缺乏这种养护意识。

2.4超额工作导致设备损坏加快

施工企业很多时候注重工作效率多于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购买投入的机械设备数量并不多,只能靠购买的少数的设备进行工作,加大了机械设备的工作负担,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常常会出现因为设备的超额工作而导致设备提前损坏的现象。

3.建筑机械设备的有效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保证机械设备采购或者租赁的质量。首先要选择具备一定信誉口碑的厂家,在选择时要对厂家的相关资料证书进行检查,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相应的质量和安全体系较健全的厂家。建筑施工采购部门在采购建材时要根据工程施工需求进行采购,而且要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在经过对比后再确定选购价格。其次,加强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查和抽查。严格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这种检查不仅要求要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在施工进行阶段,也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这样能够避免因为磨损或者储存不当造成的已损坏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环节。除了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外,施工建材、施工工艺和新技术也在审查的范围内。此外,除了检查机械设备质量外,还要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投入施工时保持最佳状态。其次,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储存管理。在材采购完成后,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输、卸载、储存进行严格的管理,分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建材的储存环境必须保持干燥,最好选择地势高、土质坚硬的位置。部分大型机械设备需要需要拆卸运输,在组装时要分派专门人员进行组装。,其次,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时的安全性。现代化的房建工程是个程序繁杂的工程项目,其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现代化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此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有利于规范他们的施工操作,避免事故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相应的工程施工安全培训教育课程,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最后,制度机制的健全能够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当前的施工单位普遍存在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的即使有相应完善的制度,但具体执行起来往往是敷衍了事,这种现状和态度极大的阻碍了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必须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制度有效的落实到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要想将制度有效的落实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就必须提高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让他们明白安全管理对整个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宣传,普及工程施工安全知识。

4.结语

随着现代化工程建筑施工难度的加大,工程施工时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数量和体积也逐渐增加,其操作难度和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也不断提高。所以,我们更需要重视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从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施工人员操作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着手,在探索新的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同时对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提高,用高质量的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作者:王黎黎 张洪军 刘晖

参考文献: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2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维修机械设备人才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和重要,在大大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加强了成本核算,对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用租赁方式给予重视,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国有体制下,建筑机械设备的投资,由于受所谓固定资产旧式概念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的模式为:单位购买—单位所有—单位使用。就如笔者本人单位而言,其大型建筑机械设备购置时间,从最早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建筑企业,把资金主要都投入到主业中,用于持续投资建筑机械设备的资金几近于无,所购设备使用年限基本上都已超过10年,部分已经报废,在用建筑机械设备陈旧。虽然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革新,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克服了许多困难,狠抓了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创新使机械设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仅就这些当前管理工作的现状作出剖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与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技术层面来讲

①机械设备陈旧,技术状况下降。

②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高低不一。

③修理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养困难。

④配件质量好坏不一。

(2)从管理层面来讲

①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②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

③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2产生建筑机械设备问题的多方面因素

(1)国有大中型企业购置建筑机械设备的时间,大多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在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大都已进入使用寿命晚期,经过10多年的使用,即使维修保养到位,其设备现状已不具备良好状态,为了能投入使用,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证其使用,从经营上来说,已是一种负担。

(2)我国建筑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建筑机械是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现在一些培训点,为了更快让人员投入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强度、实践都不够,一些人员可能今天还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待用工,而明天就成为了一名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许多操作人员仅仅只会动按钮,而对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作业都不懂,这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作业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预防都有害无益。

(3)在90年代初期,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在此期间,许多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都大量引进了一批大学生,但从此后,却很少招收中等专业人员,这批大学生现在留在建筑企业的,都已成长为管理人员,但对于进行实际操作的维修技术人员,已出现了人员断层现象,基层大量缺少电工、机修工等维修人员,造成建筑设备维修力量薄弱,设备维修保养困难。

(4)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配件也打断了专营,进入了市场,其利弊众说不一。但有一点,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机电配件市场上,许多鱼目混珠的配件摆上柜台,这些产品并不是不能用,只是使用寿命有限,或强度不够,造成维修工作不力。

(5)国营企业的企业等级是以固定资产总额作为划分的标准,造成各企业重占有、轻效益,对建筑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每个单一的企业都在进行,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和资本的低效益,由于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租赁意识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管理长期处于重用轻管、管理粗放、不重视经营成本的状态,经济效益和机械设备利用率较低,成本核算不清,对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现代租赁观念中,追求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是其核心内容,这种分岐导致我国租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租赁业在宏观管理上还没有具体的部门统一地对租赁业实施有效管理,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无法形成一个规范的、具有规模效益的社会租赁市场,对租赁业在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估计不足,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6)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系统完备的、旨在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的《租赁法》,只是在《合同法》、财政部的有关文件及专业银行自行制定的金融租赁暂行办法中对融资租赁有一些简单的规定,致使租赁业近似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明显,严重制约了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租赁业发展的需要。经营性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租赁市场就难以规范运作,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没有根据租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符合其经济规律的财政税收政策。由于租赁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够正常运行,而我国则长期将租赁融资视作贷款,在税收上视同一般商业行为,因此租赁业的经营资金和正常利润无可靠保障。企业看不到利用租赁方式进行交易的独特优势,因而影响了其实行租赁的积极性。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部分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但租赁市场的建设没有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进行筹划,基本上属于盲目的、不规范的运作。主要表现在租赁市场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用于租赁的机械设备数量少,机型陈旧老化,同时由于租赁企业的资金无可靠来源,更新改造能力不强,租赁市场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这种无序的、自发的、粗放的、主要针对企业内部需要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是一种功能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生命力非常脆弱的市场,虽对降低工程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实现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化规模运作和增强投标、承揽工程任务的竞争能力的目的。另外,由于一些私人公司涉足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其购买的设备均是新设备,并进而和生产厂家联合起来,实施以租代买,在租赁费用上,用较低价位对原有市场进行争夺,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

(7)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租赁市场与全国其它行业一样,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管理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加之从事租赁业务的人大多数未从事过租赁专业工作,缺乏专门知识和经验,不能满足租赁业发展的需要,急待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和充实专业人员的素质。

3解决建筑机械设备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1)加强教育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训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修好,确保生产的安全、高效、低耗。最后是要抓好维修队伍的建设,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国营建筑企业的维修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陈旧设备的活力。

(2)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办法改善管理条件。近年来,客观上由于大部分单位管理条件差,经济紧张,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设施,这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搞好保障。在此情况下,要积极想办法克服当前的困难,要精打细算,堵塞各种漏洞,做到计划开支,制度监控,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找信誉好的经销商购买配件,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这样质量价格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搞好修旧利废,充分利用现有库存,能用就用,该处理的就处理,变死物为活物,以弥补维修经费不足。

(3)广泛宣传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领导者对租赁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是搞好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既是一种商品交易方式,也是一种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应从集团化运作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把握机械设备租赁对建筑施工的深层意义,树立“机械设备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营观念。要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对机械设备租赁给予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租赁市场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租赁市场的建设和规范运作。

(4)规范租赁市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根据目前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存量资产多、产权界限不清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建立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采取资产置换、收购、以机械设备折价入股等方式进行企业的资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既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要素市场的骨干,又要面向社会市场创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各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租赁分公司之间应建立租赁信息网,在保证本企业施工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为增加经济效益,可进行相互调剂、拾遗补缺,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行必须排除来自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陈旧观念以及各方面的阻力,对机械设备租赁渠道、价格、台班定额、交易规则、资金来源及信用等方面经过一个调整和理顺的过程。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安全检测;管理措施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实际状况

依照相关调查表明显示,2011-2015年期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有两千五百左右,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三千两百左右。和建筑机械设备有关的安全事故一共六百多起,占据安全事故总数的26.8%,期间死亡的人数达到了八百多,占据安全事故总数的25.7%,所占据的比例较高,总体占据的比例大于1/4。和起重机械有关的安全事故大约有四十八起,在安全事故中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一百七十左右,每年平均产生安全事故的九点六起,死亡人数达到了三十多;每起安全事故平均伤亡三点七人,占据的比例分别是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总数的36.6%与33.6%,占据比例大于1/3,所占比大于总数占据比例。在2016年的前三个季度国内出现房屋建筑工程较大安全事故二十一起,而在安全事故中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七十六人。和起重机械有关的安全事故有八起,每起安全事故中平均伤亡的人数是三点八,仅仅只是三个季度就大大超过了2015年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死亡人数。这些安全事故占据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总数的38.1%与39.5%,占据的比例大于前五年的平均占据比例。从上面的信息就可以看出国内和起重机械有关的安全事故数量以及比例不相上下,并且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建筑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的相关问题

2.1建筑机械设备比较老旧落后。当前社会中,建筑工程项目运用的机械设备很多都出现了老旧以及落后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工程人员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以及及时更新,机械设备老旧、落后会给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造成许多隐患。不过长时间不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以及养护,会逐渐使维修养护的成本增多,再加上建筑机械设备因为老旧问题需要更新的机械零件比较多,更严重的是建筑项目中机械设备大于运用年限甚至达到了报废的期限,这种情况会造成建筑设备的维修费用过高的问题。建筑机械设备出现老旧以及落后的情况会让建筑企业出现庞大亏损的问题。2.2建筑机械设备缺少专业操作人员。根据相关的调查情况表明,建筑工程现场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工程岗位上缺少专业的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项目中运用的工程人员都是没有专业经验的农民工,建筑企业缺少相关的工程岗位培训,工程人员缺少相关基础知识,对于培训的专业内容也是似懂非懂,这种现象让工程培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岗位证书人员与实际施工的人员并不是同一个人的状况也是能够经常看到。所以,建筑机械设备严重缺少专业的工程人员,建筑企业应该对相关的工程人员进行上岗专业培训教育,让工程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出具的监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机械设备的质量安全。2.3建筑机械设备的档案管理出现问题。通常情况下,建筑机械设备的运用年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都是因为没有设立完整的建筑机械设备档案体制。建筑机械设备档案记录资料体制能够直接关系着设计机械设备使用年限、运用工作内容、应用级别以及运用过程中的施工操作、维修与保养等工作,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拆卸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运用年限、运用寿命、运用荷载量及运用次数不划分工作素质或者生活态度下所接收频率不同的荷载量,除此之外,建设企业还应该设计准确的工作循环次数以及工作级别约束,假如工作人员想要对建筑机械设备的运用能力进行直接操作控制,那么就必须要对建筑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提升。

3建筑机械设备相关的安全测试

3.1惯例检测以及测试。常规检测以及测试主要是依照国家的相关安全技术检测政策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检测流程进行制定,通常情况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就是对金属构造的相关检测,金属结构的检测主要分为三类:①焊缝检测;②金属连接处的检测;③金属结构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测;第二就是对安全措施装置的相关检测,安全措施装置的检测主要是包括五种:①超载保护装置方面的检测;②矩形制动装置方面的检测;③施工位置上下限制装置方面的检测;④保护装置的检测;⑤缓冲器装置的相关检测;第三就是对试运行的相关检测,试运行的检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空载的相关检测;②静载的相关检测;③动载的相关检测。3.2特殊检测。特殊检测的特点就是它的特殊性,主要是它所运用的相关检测工具,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常规检测的时候面对产生的难点以及问题进行进一步检测工作,工作人员主要需要运用的检测设备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焊缝无损伤检测设备、金属构型检测设备、金属压力测试设备、化学材料分析以及机械性能的检测设备、机械零件检测设备、承重结构性能检测设备等。

4增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4.1提升安装以及检测的力度。一般情况下,对于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团队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所有工程人员都应该具有专业的安装知识以及相关的自我创造技能。安装团队在实际安装之前应该先对该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前期进行检测,依照相关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严格执行。尤其是隐藏的工程项目,工程人员必须要将验收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的记录,这样在之后编制自检报告时会更加便利。工程人员安装完成之后,还必须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反复检测,并且让建筑企业内部聘用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科学的检测,在实际试运行之后,依照试运行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相关的荷载检测,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安全生产以及运用。4.2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在进行培训。建筑机械设备的实际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证书,建筑企业对其聘用之后还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依照建筑机械设备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所以,监理人员应该对建筑企业内部的自产技术人员、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以及机械设备安装拆除的专业人员等进行严格的知识考核以及岗位培训教育。例如,工作人员在对建筑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工作的过程中,承包这项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应的鉴别机能以及专业技能职称,相关的机械设备安装拆除人员也应该具有机械设备专业资格认证书才可以进行具体工作。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中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体制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有些落后,这种现象也造成建筑机械设备在工程项目具体施工时经常出现工程事故,并且出现工程事故的概率还在逐渐增长。如何减少建筑机械设备在实际施工时产生的工程事故现象,这个问题人们也对其逐渐重视起来,而且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建筑机械设备的结构以及作用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机械设备本身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假如建设企业想要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工程安全事故,确保其能够顺利生产,减少各级干部对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错误认知。建筑企业必须要从根本前提上将源头生产作为重点内容,运用这样的方式维护专业人员,进而确保其顺利生产。

参考文献

[1]苏友杰,周建生.浅谈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调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要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其中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也需要相应的施工机械予以支持,这样才能够保障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时,需要明确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要了解相应的安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与效率,而且施工单位还应该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1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1)在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前,需要开箱检验,严格检查建筑机械设备的质量、数量以及种类,确保与设备采购合同一致。在确认数量及类型无误之后,再仔细检查设备的外观等,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保管工作,以免机械设备质量受损[1];(2)相关单位要保管好建筑机械设备的各种资料,技术人员也要对机械设备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流程进行全面了解,明确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行原理,便于应对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要深入分析与了解机械设备的安装图,使其能够在设备安装及后期维护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另外,相关施工单位还应该准备合适的安装工具,为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提供便利。相关人员还需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要掌握设计图纸,明确安装过程的重点与难点。在安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落实好技术要点,确保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安装施工质量,使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在工程施工中发挥出积极作用;(3)机械设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外部出现积灰、锈斑等问题。在安装之前,要做好清洗与除锈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清洁。可以使用砂纸处理机械设备表面的锈斑,用适量的防锈漆,将其均匀地涂抹在打磨位置,提高机械设备的抗腐蚀能力。若是锈蚀面积比较大,相关施工人员则要对机械设备的外壳予以更换,确保整个机械设备的质量。

2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1)在机械设备安装就位时,对于比较小的设备,可以采用人工方式对其进行定位,确保安装就位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而大型设备可以借助吊车对其进行吊装。在吊装设备时,要将设备完全包裹起来,以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以防因碰撞而造成设备受损。在起吊之后,需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地面上指挥吊装操作,引导吊车,使其能够将机械设备准确地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在设备摆放时,还应该控制力度,以免出现碰撞现象。(2)在机械设备安装就位后,要开展相应的找正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安装的水平度、边界尺寸等达到相应的标准,最大程度地避免安装质量问题,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3)找平工作结束之后,相关人员要进行设备固定工作,利用工具,将机械设备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当前,很多设备的固定都是使用胀锚螺栓、预留孔地脚螺栓等方式。若在固定机械设备过程中,采用胀锚螺栓方式,就不能再使用预留孔地脚螺栓。在固定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测量放线,明确设备中心线位置,并严格控制偏差[2]。

3建筑机械设备的安装验收

所谓的安装验收,就是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严格地检验。而验收依据则包括相应的设计文件、材料的合格证明及质检报告、安装工程的检查记录等多项内容。在开展安装验收工作时,相关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的各项安装项目,仔细审核各项数据信息,确保安装的精确度,若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要及时上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保障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另外,完成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之后,相关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调试工作,其中温度检测是调试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升温、发热的正常现象,若在短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温度快速提升的情况,说明设备存在异常,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深入地检查,全面排查现场的安装环境,明确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方式有效解决。此外,在机械设备的调试过程中,无规律振动这一问题也比较常见。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无规律的振动情况,且伴随着一定的噪音,相关技术人员则要对前期的安装环节进行检查,找出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解决该问题[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中,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安装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安装施工的质量与效率。相关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熟练掌握关键施工环节,并将其落到实处,进一步保障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存超.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6):881.

[2]闻建伟.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1337.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5

在国有体制下,建筑机械设备的投资,由于受所谓固定资产旧式概念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的模式为:单位购买—单位所有—单位使用。就如笔者本人单位而言,其大型建筑机械设备购置时间,从最早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建筑企业,把资金主要都投入到主业中,用于持续投资建筑机械设备的资金几近于无,所购设备使用年限基本上都已超过10年,部分已经报废,在用建筑机械设备陈旧。虽然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革新,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克服了许多困难,狠抓了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但是,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创新使机械设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仅就这些当前管理工作的现状作出剖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下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与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技术层面来讲

①机械设备陈旧,技术状况下降。

②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高低不一。

③修理技术力量薄弱,维修保养困难。

④配件质量好坏不一。

(2)从管理层面来讲

①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②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

③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2产生建筑机械设备问题的多方面因素

(1)国有大中型企业购置建筑机械设备的时间,大多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在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大都已进入使用寿命晚期,经过10多年的使用,即使维修保养到位,其设备现状已不具备良好状态,为了能投入使用,企业必须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保证其使用,从经营上来说,已是一种负担。

(2)我国建筑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建筑机械是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现在一些培训点,为了更快让人员投入使用,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强度、实践都不够,一些人员可能今天还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待用工,而明天就成为了一名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许多操作人员仅仅只会动按钮,而对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作业都不懂,这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作业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预防都有害无益。

(3)在90年代初期,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在此期间,许多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都大量引进了一批大学生,但从此后,却很少招收中等专业人员,这批大学生现在留在建筑企业的,都已成长为管理人员,但对于进行实际操作的维修技术人员,已出现了人员断层现象,基层大量缺少电工、机修工等维修人员,造成建筑设备维修力量薄弱,设备维修保养困难。

(4)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配件也打断了专营,进入了市场,其利弊众说不一。但有一点,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在机电配件市场上,许多鱼目混珠的配件摆上柜台,这些产品并不是不能用,只是使用寿命有限,或强度不够,造成维修工作不力。

(5)国营企业的企业等级是以固定资产总额作为划分的标准,造成各企业重占有、轻效益,对建筑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每个单一的企业都在进行,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和资本的低效益,由于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租赁意识不足,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机械设备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管理长期处于重用轻管、管理粗放、不重视经营成本的状态,经济效益和机械设备利用率较低,成本核算不清,对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现代租赁观念中,追求资本价值的最大化是其核心内容,这种分岐导致我国租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租赁业在宏观管理上还没有具体的部门统一地对租赁业实施有效管理,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无法形成一个规范的、具有规模效益的社会租赁市场,对租赁业在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估计不足,对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6)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不规范。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系统完备的、旨在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的《租赁法》,只是在《合同法》、财政部的有关文件及专业银行自行制定的金融租赁暂行办法中对融资租赁有一些简单的规定,致使租赁业近似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明显,严重制约了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租赁业发展的需要。经营性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租赁市场就难以规范运作,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没有根据租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符合其经济规律的财政税收政策。由于租赁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够正常运行,而我国则长期将租赁融资视作贷款,在税收上视同一般商业行为,因此租赁业的经营资金和正常利润无可靠保障。企业看不到利用租赁方式进行交易的独特优势,因而影响了其实行租赁的积极性。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部分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但租赁市场的建设没有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进行筹划,基本上属于盲目的、不规范的运作。主要表现在租赁市场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用于租赁的机械设备数量少,机型陈旧老化,同时由于租赁企业的资金无可靠来源,更新改造能力不强,租赁市场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这种无序的、自发的、粗放的、主要针对企业内部需要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是一种功能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生命力非常脆弱的市场,虽对降低工程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实现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化规模运作和增强投标、承揽工程任务的竞争能力的目的。另外,由于一些私人公司涉足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其购买的设备均是新设备,并进而和生产厂家联合起来,实施以租代买,在租赁费用上,用较低价位对原有市场进行争夺,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

(7)设备租赁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由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租赁市场与全国其它行业一样,专业人才十分短缺。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员管理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加之从事租赁业务的人大多数未从事过租赁专业工作,缺乏专门知识和经验,不能满足租赁业发展的需要,急待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和充实专业人员的素质。

3解决建筑机械设备问题可采取的对策

(1)加强教育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首先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以法管理的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其次要抓好操作人员的教育训练,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修好,确保生产的安全、高效、低耗。最后是要抓好维修队伍的建设,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国营建筑企业的维修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陈旧设备的活力。

(2)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办法改善管理条件。近年来,客观上由于大部分单位管理条件差,经济紧张,不可能一下子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改善设施,这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立足现有条件,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搞好保障。在此情况下,要积极想办法克服当前的困难,要精打细算,堵塞各种漏洞,做到计划开支,制度监控,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找信誉好的经销商购买配件,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这样质量价格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搞好修旧利废,充分利用现有库存,能用就用,该处理的就处理,变死物为活物,以弥补维修经费不足。

(3)广泛宣传机械设备租赁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领导者对租赁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是搞好建筑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既是一种商品交易方式,也是一种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认识到机械设备租赁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应从集团化运作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把握机械设备租赁对建筑施工的深层意义,树立“机械设备使用比占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营观念。要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对机械设备租赁给予高度重视,下大力解决租赁市场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租赁市场的建设和规范运作。

(4)规范租赁市场,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根据目前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存量资产多、产权界限不清的实际情况,企业应建立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采取资产置换、收购、以机械设备折价入股等方式进行企业的资产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租赁公司既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要素市场的骨干,又要面向社会市场创收,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各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租赁分公司之间应建立租赁信息网,在保证本企业施工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为增加经济效益,可进行相互调剂、拾遗补缺,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行必须排除来自由于传统管理模式形成的陈旧观念以及各方面的阻力,对机械设备租赁渠道、价格、台班定额、交易规则、资金来源及信用等方面经过一个调整和理顺的过程。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6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管理

1建筑机械施工常见安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机械施工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下面几项。

1.1电气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1.1.1施工现场配电箱、设备电控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不灵。目前,建筑施工现场都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保护。正因为如此,目前在施工现场很少发生触电事故。但现场检查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已出现安全隐患,一级配电箱上确实安装漏电保护器,而且工作可靠,然而,有的在二级或三级配电箱上不装漏电保护器,有的漏电保护器失灵,一旦一级配电箱上漏保出现问题,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1.1.2设备电控箱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接地线均要与施工机械的电控箱外壳连接,而且要求连接可靠。这是因为当电控系统某一相的绝缘损坏而与外壳相碰时,带电的外壳由于接地,就会形成单相短路,使该相电气保护装置动作,因而使带电外壳不再带电,达到安全的目的。其次,在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的情况下,有了这外壳接地装置,当外壳带电时仍可使空气开关动作,切断电源,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现场检查检测发现,不少施工现场仍采用四芯电缆或五芯电缆的接地线不接地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1.1.3电控箱当配电箱使用,箱内乱接线这种情况在打桩机的安全性能检查检测中,发现较多。尤其是在一些自制的打桩机上,这类打桩机的电控箱不仅要完成打桩机本身的各项操作任务,而且还要承担打桩机以外的电气设备配电箱功能,例如电焊机、水泵、工地附近的照明,均从电控箱接出,使得电控箱内,接线混乱无序,电控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无法起到保护作用,极易造成触电事故。

1.2机械安装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现场施工机械安全性能检查中,这方面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少,主要发生在打桩机械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些桩机的立柱、斜撑或滑轮与底座连接用的连接销没有加以锁定;有些桩机的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连接螺栓常年缺乏保养,已经锈蚀不堪(有的螺栓用榔头轻轻敲击,螺栓即变得粉碎;立柱法兰的连接螺栓缺乏保养,生锈严重。或法兰连接时该用的螺栓数量没有全部用上,造成连接强度下降;一些关键的焊接(例如立柱底座与桩机底架的焊接),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造成脱焊和开裂,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并修复加固;用于吊重物的钢丝绳,断丝相当严重,仍在继续使用。

1.3安装调试上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安装调试上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用机电转换器件作为安全装置的施工机械上。常遇到下列问题:塔机力矩限位器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最大力矩80%时变幅速度的控制开关没有调整或调得过大;塔机小车向内行驶时的极限位置没有调整;物料提升机门锁联动开关没有安装;物料提升机防坠器失灵。

2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在建筑机械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对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机械施工。针对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归纳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2.1从源头抓落实,严把采购关建筑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许多建筑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事故隐患隐蔽性强,日常检修保养不易发觉,故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公务员之家

2.2建立落实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设备统一管理,落实设备基础管理工作;②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提高设备管理能力;③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④企业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监督的检查制度;⑤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装、拆和使用安全;⑥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工作,严格设备报废制度。

2.3要实现租赁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认真考虑:①重视企业协调运作如今,企业发展多有两种倾向选择:要么做强作大,要么做精做专,对建筑机械租赁业也不例外。建筑机械租赁业要尽快形成一个稳定的经营格局,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运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孕育出一批规范、运作灵活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平衡和补充的作用。建筑机械租赁企业应善于运用现代租赁的基本方式(融资与经营租赁),将建筑机械的专业技术、融资技术、营销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现代租赁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做到即服务优质化、业务专业化、经营连锁化。②积极控制租赁风险。拖欠租赁费,是目前我市建筑机械租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除了需有法律加以强制约束外,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形成全民重信用的良好氛围。作为租赁公司首先要建立用户诚信考核制度,完善租赁业务程序,通过各种方法考察用户的诚信度和工程款到位情况,进行充分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对于资金不落实或可能不落实的项目不要盲目承租。其次,要增强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能力,对所有的租赁业务都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在合同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约定,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依。

总之,我们应当做好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建筑机械在施工中的问题,也便能更好的完成建筑工地的施工。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7

1.1避免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

依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安全问题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为因素是制约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运行的主导因素。要想处理好工程的安全问题,就要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监管,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要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特种设备需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作业证),进入施工现场后还必须通过三级教育、民工业余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建筑机械的特殊性就是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建筑机械比较容易操作,它会使有些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轻松驾驭,埋下了生产安全隐患。然而,大多数的中小型机械结构比较简易,操作比较容易,但是它依然是笨重性机械设备,具有较强的惯性,如果发生问题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砂浆搅拌机,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操作比较容易,运动的速度也比较缓慢,假如是由一位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操作,他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机械设备的危险性。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假如使用物料来搅拌桶里面的砂浆,这样就会非常的危险;假如拌叶被石块等卡住了,操作人员应该如何去处理,这所有的紧急问题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处理的,特别是对于农民工来说更加的困难。2012年苏州某工地就发生过此类事故,一名正在操作搅拌机的工人在未停机断电的情况下,将头伸进正在运行的搅拌桶,身体碰到操纵杆,导致料斗突然间提升,当场夹住头部死亡。还有就是物料提升机,这看上去是一项简单的上下运动,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例如高空下坠、物料被卡或者散落、运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探头向外瞭望等等。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进行安全培训压跟就不会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注意,一旦发生紧急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来进行解决。2006年苏州某工地同样发生类似事故,工人在违规乘坐物料提升机时高处坠落当场死亡。因此,一定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仅要了解操作的要领,还要懂得机械设备的日常知识和安全知识。对于管理者来说,一定要做好教育、培训、监督和宣传工作:首先,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有上岗证,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记载工作;其次,做好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工作,做好文字记载工作并纳入到安全管理资料中里,特别是在班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实际操作的工人身上,不能走过场,图形式;第三,对于正规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说,一定要健全规章制度和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人人了解;对于一线管理者来说还要做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去操作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最后,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无论是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甚至分包单位对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要做好详细的记载工作并作为安全教育资料存档。

1.2杜绝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况

对于机械设备来说,要想使其不安全状态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一定要确保机械设备始终保持在优良的工作状态。

(1)机械设备运到施工现场时一定要做好检查工作,对于设备的安全性、合格性、完整性和合法性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也就是对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出品合格证、产品的完整性能以及安全保护设备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对于没有达到标准或者超过一定使用年限,甚至国家和地方明令淘汰禁止的机械设备一律不准运送到施工现场。

(2)对于大型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一定要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接,安装和拆卸的时候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流程完成审批和备案。超过一定危险规模的,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组织专家论证。

(3)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记载工作,对塔吊、施工人货梯、物料提升机等安全保护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现场工作人员为了简单操作,例如有时候层间安全门一直都处于开放的状态,所有的问题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和机械管理员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安全装置都可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此外,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不能有任何的大意,机械设备的内部损耗和钢结构劳损不容易被直观发现,此时可以正常工作,过段时间不一定可以正常工作。

1.3消除危险的工作环境

建筑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十分的复杂,大多数都是露天作业,风吹日晒,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杂乱堆放,环境非常糟糕,因此建筑机械设备拥有一个优良的环境非常的必要。例如卷扬机、砂浆机搭建防雨棚,四周干净整洁,操作台宽敞安全。塔吊回转半径之内所有机械设备须搭设双层防护棚。钢筋加工机械周边的成品、半成品、零料等分类摆放。木工机械作业棚内木屑垃圾及时清理,并配备齐全灭火器材。桩基、土石方施工机械作业平面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要求,作业路径须清理满足施工要求。各机械设备专用电箱按规范要求配备,留出合理操作空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高空坠物、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定期勤清理,多整理,长保持的活动。这同时也是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要求。

1.4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要根据检验规范或检查标准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和性能进行验收或检测,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技术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要认真将资料填好,检测人员或机械管理人员要签字确认。大型起重机械设备(塔吊、施工人货梯、物料提升机等),还需使用单位向地区建设主管部门申报,由建设主管部门签发使用登记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在拆除建筑机械设备前也要做好验收工作。

2结论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趋势;应用

1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1发展现状。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已经成为世界机械制造大国,但与机械强国尚存在较大差距。机械制造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观认识存在诸多不足;机械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样存在显著差异,难以在国际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很难树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但我国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具有极大的潜力[1]。1.2存在的问题。①综合性技术人才匮乏。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尽管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相关实践经验不足,在工作开展中过度依赖理论知识,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制约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②企业创新不足。部分企业未能树立创新意识,满足当前取得的部分成就,难以将自动化技术作为提高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同时,企业管理模式及经营理念依旧保持着相对陈旧落后的思维观念。③对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研究不够。自动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需要人们时刻保持对前沿技术理念的分析与掌握,使自动化技术始终保持先进性与实效性,但实践表明,现有的基础研究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技术更新需求。

2建筑机械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2.1安全保障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加上周围建筑材料、施工人员、作业场地等客观因素,会使现场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为保证建筑机械运行的安全稳定,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有必要将障碍识别、警示报警等安全保障技术融入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中。通过发挥安全保障技术的有效作用,建筑机械可全面发挥自动化功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2.2机群协同控制技术。多类别建筑机械协同作业同样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特征。在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要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机械进行串联,实现共同配合施工作业,采用机群协同控制技术。在机群协同控制技术的作用下,实时监测信号和机械设备运行工况会被及时反馈至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经过信息整合与分析,将控制指令输出,调整优化建筑机械设备运行状态,使每一类别的机械设备都发挥出最佳效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的有效进行。2.3机身位置识别技术。建筑机械的机身位置识别技术即设备拥有自动识别机身所处位置的功能。一般而言,机身位置识别技术可分为内部位置识别和外部位置识别两种模式。

3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大型化、高级化。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越来越复杂,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提出了大型化、高级化的强烈需求。3.2生态化和绿色化。传统的建筑机械应用污染系数相对较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理念的需求,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要融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优化和解决,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3.3向多个施工领域扩展。高空建筑、地下建筑施工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降低对地面生态环境的影响,管线敷设、地铁建设、海底隧道等均需要在相对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施工。因此,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需要广泛采用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扩展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4结语

建筑工程领域应全面深入应用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掌握建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新理念、新方向,创新技术应用方法,使其发挥出最佳效用,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流程;技术措施;分析

1.首先针对机械设备进场管理以及安装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针对刚刚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的机械设备需要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及控制措施,严格的禁止不合格的机械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有下文中提及到的这几种:即将进入到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没有生产学科正抑或是产品质量合格证;安全性装置以及各种类型的限位装置在经过修复处理之后没有达到相应的规范安全要求;在外形具体构成结构领域当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焊缝开累问题,主要构件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问题,抑或是已经难以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进行修复;传动零部件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问题抑或是已经没有办法修复。针对刚刚进入到施工现场中的合格机械设备也应当经过严格的调试以及二级安装工作,机械设备领域当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应当可以使得现行规程中提出的要求得以满足,才能够将其投入到使用当中,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实际运行记录之上有所体现;针对机械设备应当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管理措施,两台处于运行状态的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设施不应当放置在同一个开关箱当中,一定是需要针对零线重复接地电阻施行测试工作并将电阻控制在既定的范围之内,在较为特殊的情况之下应当施行的是三相四线制系统,针对接地电阻形成保护的电阻并应当超过一定范围,一般情况之下是在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之上有所体现。

2.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实际情况展开分析

机械设备预期性准备阶段管理工作水平较为低下,在预期性准备阶段当中针对机械设备展开的较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采购管理以及调试管理工作,某些建筑工程行业的相关企业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难以依据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需求针对机械设备施行动态的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市场中的各项信息形成有效的控制,从而也就会使得采购到的设备以及从流通性市场当中租赁到的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难以使得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设备后期维护保养机制难以得到切实的落实。某些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工作的企业在项目落成之后,一般情况之下不会针对设备展开及时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从而也就会使得机械设备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事故的几率比较高,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情况之下不单单会浪费时间,也是需要在机械设备后期维护保养领域中投入数量众多的资金。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问题,是因为没有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定人定机责任机制,在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一般情况之下仅仅会予以实际应用充分的重视,但是却不会予以问题及处理措施充分的重视,在此基础之上再想要对机械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也就会显得比较困难。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为低下。从某些层面上进行分析,工程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与此同时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也是会对成本控制结果以及质量管理水平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的实际情况来说,设备的操作以及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呈现出来一种较为低下的态势。具体表现是,从事机械设备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人才数量比较少,在此基础之上展现出来不合适这种问题;从事设备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为低下,专业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想要使得建筑工程领域中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3.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当中应当针对所有工作人员施行培训措施,以此为基础来使得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从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当中之后,各项科学技术措施发展和应用的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工程领域当中的机械设备复杂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当中使用到的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复杂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机械设备操作向着便捷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中的各个相关企业在生产经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培训工作充分的重视,及时的将有效性比较强的新知识传授给工作人员,从而也就可以使得相关工作的人员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对崭新的技术措施和设备形成全面且明确的了解,在生产施工领域当中应当将安全放置在首要地位之上,在使得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的同时,也应当在培训工作以及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将员工的责任心培养出来,促使企业整体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作者:李 涛

参考文献

建筑机械设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建筑企业的机械设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物资基础。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运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现代建筑机械对设备调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改革的对策,接着也对施工机械的调配进行了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住宅区的不断增加,使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工程施工的发展,抢速度、保质量、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对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传统的人力,简单机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都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公务员之家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2.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3.结语

施工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置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机械化施工的重要保障。科学先进的机械调配与管理不仅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发挥机械的最大效能,而且能确保上程质量和上程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