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安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5 04:59:56

接线安全总结

接线安全总结篇1

【关键字】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电涌保护器

等电位联结定义:GB50057-94对等电位联接的定义: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等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等电位联结作用: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理论分析,等电位联结作用范围越小,电气上越安全。

等电位联结分类:

1.1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由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放射连接或链接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结构构件等。

1.2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把各可导电部分连通。一般是用在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农牧业等场所,发生电击事故的危险性较大,或为满足信息系统抗干扰的要求,一般局部等电位联结也都有一个端子板或者连成环形。

1.3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建筑物做了总等电位联结之后,在伸臂范围内的某些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再用导线附加连接,以使其间的电位相等或更接近。

1.4防雷等电位联结在总等电位连接后,低压电源进线处安装了电涌保护器SPD。防雷等电位联结端子板(铜或热镀锌钢)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2。

等电位联结安装质量:是与设计和施工安装两方面都有关的一个问题。施工人员依据设计图和设计所选标准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以下简称《图集》进行等电位联结安装。

一、总等电位联结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1.1总等电位联结安装方式

A、在进户电源处设总等电位联结板;《图集》给出的总等电位安装示例是在电源处设总等电位联结板,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分别用联结线采用放射式方式与总等电位联结板相连接:

B、设等电位联结干线。《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27.1.1条:“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形成环形网路,环形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相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联结”。

以上两种总等电位联结安装方式在工程上都可见到,后一种安装方式较普遍。

1.2在电气竖井中敷设铜带做接地干线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图集》中要求的PE干线与总等电位端子板相连接。铜与钢属于不同材质导体连接,采用熔接法、焊接法连接操作技术高,最简单的是采用压接法(在混凝土中连接禁止采用压接法)。在压接法中,连接铜板应搪锡,而不是在铜带搭接处热搪锡,施工人员普遍错误的认为应该在铜带搭接处搪锡。施工安装时还应注意,铜带可与混凝土内的钢筋或钢板相连接。与室外土壤中的钢质材料相连接,因两者电位不等,会发生原电池腐蚀作用,腐蚀钢质材料。因此在土壤中,应避免使用裸铜线或带铜皮的钢线作为接地极引入线,宜用钢材与基础钢筋做联结,以与基础钢筋的电位基本一致,避免引起电化学腐蚀。

二、局部等位联结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安装

在进行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联结时,应将金属给排水管、金属浴盆、金属采暖管和地面钢筋网通过等电位联结线在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处连接在一起,当墙为混凝土墙时,墙内钢筋网也宜与等电位联结线连通;金属地漏、扶手、浴巾架、肥皂盒等孤立之物可不作连接。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设置在方便检测的位置,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取螺栓联结,以便拆卸进行定期检测。

2.2水泵房等电位联结安装

水泵房特别是设在地下层的水泵房处在潮湿环境中,应作局部等电位联结,但目前在工程中水泵房作局部等电位联结的设计不多见,但我认为此部位应设等电位联结,从而保证人身安全。水泵房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安装可参见《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第60页示例。

局部等电位联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导通性测试,测试用电源可采用空载电压为4~24v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测试电流不应小于0.2A,若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未端之间的电阻不超过3欧姆,可认为等电位联结是有效的,如发现导通不良的管道连接处,应作跨接线。在施工时,各工种间需密切配合,以保证等电位联结的始终导通。

三、辅助等电位联结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辅助等电位联结的做法是在各导电部分之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它把电气装置上平时不带电压,但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压的易触及的导电部分与不属电气装置组成部分的可导电部位用联结线直接连通。如金属门或窗旁有配电箱、柜,则配电箱、柜与金属门、窗作辅助等电位联结。对于电气装置在2.5m以下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也需用联结线直接连通。例如距地面高度小于2.4m的灯具与金属管道及吊顶内的金属龙骨等应作的辅助等电位联结。

四、防雷等电位联结安装

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除了防止间接触电和电气火灾发生的电气安全等电位联结外,还应设置防雷等电位联结。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共用接地装置相连接,还不能说明建筑物具有完整的防雷等电位联结。只有在低压电源进线处安装了电涌保护器SPD,整个建筑物才具有完整的总等电位联结。

接线安全总结篇2

1.接地是大范围的等电位联结

安全接地也是等电位联结,它是以大地电位为参考电位的大范围的等电位联结。在一般概念中接地指的是接大地,不接大地就是违反了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这一概念有局限性。飞机飞行中极少发生电击事故和电气火灾,但飞机并没有接大地。飞机中的用电安全不是靠接大地,而是靠等电位联结来保证在飞机内以机身电位为基准电位来作等电位联结。由机内范围很窄小,即使在绝缘损坏的事故情况下电位差也很小,因此飞机上的电气安全是得到有效保证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往往需要与地球等电位,即将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外壳与地球联结,这就是常说的“接地”。飞机上可用接线端子与机身联结,而在地球上则需用接地极作为接线端子与其联结。

2.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安装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97SD567)对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作了详细介绍。该图集适用范围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电气装置防间接接触电击和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爆炸和火灾的等电位联结通用安装图,建筑物防雷和电子信息设备防瞬态过电压及干扰等其他等电位联结安装尚应按其相应的要求进行施工。

2.1等电位联结的分类及其联结的导电部分

2.1.1总等电位联结(MEB)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煤气等管道;如果可能,应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果做了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互相连通。

2.1.2辅助等电位联结(SEB)

将两导电部分用导线直接作等电位联结,使故障接触电压降至接触电压限值以下,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下列情况下需做辅助等电位联结: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自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给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器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2.1.3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当需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作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以简便地实现该局部范围内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被称作局部等电位联结:PE母线或PE干线;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果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

2.2等电位联结线和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选用

等电位联结线和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宜采用铜质材料。

(1)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见表1。

(2)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截面不得小于所接等电位联结线截面。

2.3住宅楼内应做等电位联结

根据国内外电气事故统计,低压系统短路大多为相线碰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结构和大地的接地故障(接地短路),而这些设备外壳、管道、结构带对地故障电压易导致人身电击或电气火灾事故,住宅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可消除或降低这种故障电压,其效果胜过单纯的接地。因此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4-41和发达国家电气标准以及我国电气标准都将它规定为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浴室被国际电工标准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场所。在我国浴室内的电击事故也屡屡发生。这是因为人在沐浴时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沿金属管道导入浴室的10~20V电压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为此在浴室内还要按上述要求作一次等电位联结。由于如此小范围内的等电位作用,其故障时的电位差微不足道,有效地保证了人身安全。

为保证等电位联结可靠导通,等电位联结线和接地母排应分别采用铜线和铜板。等电位联结这一电气安全措施并不需复杂价昂的电气设备,它所耗用的不过是一些导线,不象埋在地下的人工接地极易因受土壤腐蚀而失效(实际上在实施等电位联结的同时也实现了接地,因它所联结的水管和基础钢筋等本身已起到低电阻长寿命的接地作用),它在保证电气安全上的作用远胜于我们过去习惯采用的专门打入地下的人工接地。在发达国家不要求住户打入人工接地,但住宅楼内如不做总等电位联结和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非但甲方不予验收,当地供电公司也以电气上不 安全为由拒绝供电。

3.等电位联结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规范、定额不协调

在发达国家等电位联结的施工习以为常,不存在什么困难。而在我国困难重重,除技术上尚未完全吃透的原因外,规范、定额和附件生产的不协调、不配套也在客观上造成一些困难。例如,设计规范虽有作等电位联结的规定,但施工验收规范却未作出相应的规定,使等电位联结规定的贯彻实施失去监督。并且目前无相应的施工定额。因此,自然影响了等电位的实施。

3.2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上尚未完全吃透或不重视

虽然我国近年颁布的设计规范标准对等电位联结都作了强制性的规定,1997年我国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图《等电位联结的安装》(97SD567),便于广大电气设计施工人员了解和实施。但是,笔者在走访国内一些设计院和有关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发现,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对此技术尚未吃透或不重视的现象,可以说较为普遍。

3.3附件产品不配套

我国至今尚未见用于等电位联结的端子板,嵌埋箱以及连接金具等产品供应市场,因此,不得不在施工现场因陋就简地制作端子板、抱箍等将就使用,既费工费时,又欠美观。而在发达国家这些附件在市场里随时可以买到。又如,浴盆和铸铁管的联结是件麻烦事,但在发达国家,浴盆必带接线端子,没有接线端子的浴盆是无人问津的。铸铁管制造商也必然有带端子的铸铁管供应,不然就销不出去。

国际上非常重视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它对用电安全、防雷以及电子信息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理论分析,等电位联结作用范围越小,电气上越安全。

1.接地是大范围的等电位联结

安全接地也是等电位联结,它是以大地电位为参考电位的大范围的等电位联结。在一般概念中接地指的是接大地,不接大地就是违反了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这一概念有局限性。飞机飞行中极少发生电击事故和电气火灾,但飞机并没有接大地。飞机中的用电安全不是靠接大地,而是靠等电位联结来保证在飞机内以机身电位为基准电位来作等电位联结。由机内范围很窄小,即使在绝缘损坏的事故情况下电位差也很小,因此飞机上的电气安全是得到有效保证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往往需要与地球等电位,即将电气系统和电气设备外壳与地球联结,这就是常说的“接地”。飞机上可用接线端子与机身联结,而在地球上则需用接地极作为接线端子与其联结。

2.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安装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97SD567)对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具体做法作了详细介绍。该图集适用范围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电气装置防间接接触电击和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爆炸和火灾的等电位联结通用安装图,建筑物防雷和电子信息设备防瞬态过电压及干扰等其他等电位联结安装尚应按其相应的要求进行施工。

2.1等电位联结的分类及其联结的导电部分

2.1.1总等电位联结(MEB)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煤气等管道;如果可能,应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如果做了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 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互相连通。

2.1.2辅助等电位联结(SEB)

将两导电部分用导线直接作等电位联结,使故障接触电压降至接触电压限值以下,称作辅助等电位联结。

下列情况下需做辅助等电位联结: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自TN系统同一配电箱供给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器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2.1.3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当需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作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时,可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部分互相连通,以简便地实现该局部范围内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被称作局部等电位联结:PE母线或PE干线;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果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

2.2等电位联结线和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选用

等电位联结线和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宜采用铜质材料。

(1)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见表1。

(2)等电位联结端子板的截面不得小于所接等电位联结线截面。

2.3住宅楼内应做等电位联结

根据国内外电气事故统计,低压系统短路大多为相线碰设备外壳、金属管道结构和大地的接地故障(接地短路),而这些设备外壳、管道、结构带对地故障电压易导致人身电击或电气火灾事故,住宅内作总等电位联结可消除或降低这种故障电压,其效果胜过单纯的接地。因此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4-41和发达国家电气标准以及我国电气标准都将它规定为电气安全的基本要求。

浴室被国际电工标准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场所。在我国浴室内的电击事故也屡屡发生。这是因为人在沐浴时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沿金属管道导入浴室的10~20V电压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为此在浴室内还要按上述要求作一次等电位联结。由于如此小范围内的等电位作用,其故障时的电位差微不足道,有效地保证了人身安全。

为保证等电位联结可靠导通,等电位联结线和接地母排应分别采用铜线和铜板。等电位联结这一电气安全措施并不需复杂价昂的电气设备,它所耗用的不过是一些导线,不象埋在地下的人工接地极易因受土壤腐蚀而失效(实际上在实施等电位联结的同时也实现了接地,因它所联结的水管和基础钢筋等本身已起到低电阻长寿命的接地作用),它在保证电气安全上的作用远胜于我们过去习惯采用的专门打入地下的人工接地。在发达国家不要求住户打入人工接地,但住宅楼内如不做总等电位联结和浴室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非但甲方不予验收,当地供电公司也以电气上不 安全为由拒绝供电。

3.等电位联结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规范、定额不协调

在发达国家等电位联结的施工习以为常,不存在什么困难。而在我国困难重重,除技术上尚未完全吃透的原因外,规范、定额和附件生产的不协调、不配套也在客观上造成一些困难。例如,设计规范虽有作等电位联结的规定,但施工验收规范却未作出相应的规定,使等电位联结规定的贯彻实施失去监督。并且目前无相应的施工定额。因此,自然影响了等电位的实施。

3.2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上尚未完全吃透或不重视

虽然我国近年颁布的设计规范标准对等电位联结都作了强制性的规定,1997年我国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图《等电位联结的安装》(97SD567),便于广大电气设计施工人员了解和实施。但是,笔者在走访国内一些设计院和有关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发现,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对此技术尚未吃透或不重视的现象,可以说较为普遍。

3.3附件产品不配套

接线安全总结篇3

关键词 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应用;安装

中图分类号TN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139-02

0 引言

等电位联结是将建筑物中各种电气装置与其装置所外露的金属外壳及可导电部分和接地体用导体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又根据同一导体电位处处相等的现象,以达到整个建筑物内相联结的电气装置和其他部分均是等电位的目的,等电位联结有3种: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1 等电位联结的原理

按电磁学的电位理论,等电位现象是指在空间中一个独立的带电导体其电位在导体的任意部分处处相等。工程中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这三种方式将建筑物中各种电气装置和其装置外露的金属及可导电部分、接地体连接在一起,使其都成为一个大的带电导体,让其各个部分的电压都成零电压(当导体各部分之间无电流时,各部分的电压就与接地体电位相同,当导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电流时,各部分的电压就为电流乘以电流流径路径的阻抗)。

等电位联结可以降低建筑物中各用电场所内的接触电压,降低沿电源线路导入故障电压的危险程度,也是防雷电入侵危害所必需措施。在建筑物中人可能触及到的所有导电部位都处在同一电位水平,就没有产生电流的条件,这就对人体怕电流不怕电压尤其有用。电力工人带电工作时可将其电位提高达到几百千伏,人体流过50mA电流就可能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

2 等电位联结的方式

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3种方式。

2.1 总等电位联结 MEB

总等电位联结是将整个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带电体,这一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消除来自建筑物外经外部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还有利于消除雷击产生电磁脉冲干扰,进而减少保护装置拒动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具体的安装方式是:通过总进线配电箱旁装设的接地母排(也称为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以下导电部分互相连接在一起:1)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2)来自人工或自然接地极的接地线;3)建筑物内的公用设施(金属管道),如煤气管、给排水管,以及暖气、空调等的管道;4)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网)。

2.2 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局部等电位联结是用于消除经总等电位联结后,沿PEN线或PE线(有电流流过时)传导来的故障电压,可降低预期接触电压。多设置在带淋浴的卫生间和游泳池等潮湿环境。在此类环境下人体遍体湿透,人体阻抗大大下降(特别是构成人体电阻大部分的外层角质层阻抗大大下降),这就造成当人体流过50mA可能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情况下的电压远远低于安全电压36V,10V~20V电压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在此类潮湿环境小区域中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因房间内导线距离很小,即使发生故障时,房间内各局部电位也相差甚微,这就能在保证在房间小范围内的采用等电位联结,使得故障时的预期接触电压下降到远远小于安全电压之下。从而有效地保证范围内将各可导电部分连通的情况下预期接触电压大大下降。具体的安装是:距地0.5安装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具置可根据实际安装方便来装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将以下几部分进行有效连通:1)PE母线或PE干线;2)公用设施所用的金属管道;3)房间内的各个金属构件。

2.3 辅助等电位联结(SEB)

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在实施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后仍不能实现后故障接触电压降还不能达到接触电压限值以下时采取的措施。具体安装:将需要降低故障接触电压的金属构件与其他导体(或接地体)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故障接触电压下降。

3 等电位联结的具体安装

3.1 总等电位连接线

总等电位所采用连接线在进行焊接时,对焊接材料的规格大小有以下要求能小于其自身宽度的2倍,且三个面都要实施焊接。在对扁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时,除了要对其接触部位的两侧进行焊接之外,还要对由扁钢弯成的弧形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进行焊接。圆钢的搭接长度不能小于其自身直径的6倍,且需要进行双面焊接,当两者直径不一致时,所需搭接长度要以直径较大的6倍。

当总等电位连接采用的是不同材质金属的导线连接时,应当采用熔接法进行焊接,或压接法进行焊接。采用压接时,压接处应进行热搪锡处理。

总等电位连接用的螺母、螺杆、垫圈等部件都应做热镀锌处理;总等电位连接线还采用色标和记号。对于采用暗敷的总等电位连接还应进行详细记录和检测报告,在竣工图上明确注明具体部位和走向。进行总等电位连接的接触面应光洁,这样做才使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和面积。此外,在腐蚀性场所应进行防腐处理。

游泳池、桑拿房等大面积潮湿环境,应增大地下金属导体的布置密度值,采用装设有金属外壳排风机、空调器的金属门。在外露可导电部分伸臂范围内的天花龙骨、金属栏杆、窗框及靠近电源插座的金属门、窗框等金属体,都要.采用等电位的接地。当地下金属构件与管线稀疏时,不能满足安全电位要求时,应铺设等电位接地网(一般用直径10mm圆钢或10mm×4mm扁钢焊接而成)。

3.2 局部等电位连接线

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当用螺栓进行联结,并设置在方便检测的位置,以便定期检测进行拆卸;局部等电位联结线应采用BVR―lX4mm2地面内和墙内暗敷时应穿塑料管,局部等电位联结线及端子板宜采用铜质材料。

3.3 等电位连接线安装测试

测试用电源为空载电压为10V~26V的,测试电流小于0.2A时,所测得等电位直接端子板与等电位连接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末端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5。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接线安全总结篇4

[关键词]RCD 接地方式 接线方式 等电位联结

1 概述

漏电电流保护器,又称漏电断路器(residual current protective device缩写为RCD)。(以下均简称RCD),将RCD安装在低压电路中,当发生漏电和触电,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第6.5.2条中规定“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安全要求: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除空调电源插座外,其它电源插座电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做等电位联结;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可见漏电保护、接地方式与等电位联结对于人身及设备安全都十分重要,且具有很密切的安全相关性。但在实际中,漏装RCD或RCD未根据接地方式正确接线等不规范的安装、建筑未设等电位联接等情况时常存在,由此而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出现的安全隐患也时有报道,如某小区,由于接5楼的PE线在3楼与相线短接,致使5楼一住户女主人在使用电淋浴器时,不幸遭电击身亡。一个雷雨天,某地一男子赤脚在卫生间使用镀锌钢管的水龙头时,一个雷闪击中屋顶,致使该男子死亡。本市一住宅楼水管带电,使居民人心惶惶,不可理喻。

本文通过对RCD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的接地方式下接线方式的选择及等电位的作用分析,来说明如何在既定的接地方式下规范使用RCD,以保证RCD安全、可靠运行。

2 RCD作用及工作原理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将沿设备外壳、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零线(大地)形成闭合回路,虽然电源均装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但由于电流值往往难以达到开关动作电流或熔断器额定熔断电流,或者由于开关动作不可靠,熔断器不能熔断,但是设备外壳已带上远远超过允许的安全电压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属建筑电气设备专门委员会认为:人在隧道、涵洞和矿井下等高度潮湿的场所,安全电压为25V;人在游泳池、水槽或水池中,这时安全电压为5V。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上述情况下,当人体触及到设备时,便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为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广泛采用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RCD以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为检测元件。如果发生了漏电,相线、中性线的电流向量和不等于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信号就会被送到中间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中间环节的作用对此漏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并输出到执行机构。实施自动切断故障处的电源的动作,避免人员发生触电事故。通过试验按钮和限流电阻的串联,模拟漏电路径可以检查装置能否正常动作。

3 接地方式与RCD

3.1三种接地系统

在我国的”民用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标准中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1)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2)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没有专用保护接地线(PE)。

(3)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没有专用保护接地线(PE)。

以上三种系统中,IT系统不适合我国现行的低压配电制式,在居民住宅供电中很少采用,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N与TT系统,其中以TN系统最为普遍。

3.1.1 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非露导电部分与系统的连接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1)TN―C系统

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否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中性线N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在我国过去的一些建筑中较为广泛采用,而在TN―C系统中,若不采用重复接地(TN―C―S系统),不宜采用RCD,出于安全的考虑,《住宅设计规范》没有将其列入规定的接地方式。

(2)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如果线路较长,可在线路首端装设RCD,靠它切断故障电流。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TN―S系统不必重复接地,因为重复接地后对N线断后保护设备作用不明显。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3)TN―C―S系统

它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其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同TN―S系统。当N线断开,故障是TN―S系统。TN―C―S系统中PEN应重复接地,而N线不宜重复接地。PE线连接的外壳在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所以TN―C―S系统提高了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使用RCD时应将PE线不接入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元件),保证漏电通路的存在。

3.1.2 TT供电系统

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用PE线接到接地极(此接地极与中性点接地没有电气联系)。

TT系统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仅限于局部对接地要求高的电子设备场合。如果在负荷端和首端装设RCD,而干线末端装有断零保护,则可适用于农村居住区、工业企业及分散的民用建筑等场所。RCD的基本接线方式见图1。

3.2 RCD设置与接线

根据以上接地方式特点,在设计中对一幢住宅究竟采用哪一种接地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随接地方式的不同,其总进线RCD的极数也应不同。如图1为RCD在各种接地系统中的基本接线方式,单相电源(家用),选用二线二级;三相三线电源(如三相电机接线),选用三级;三相四线(如三相电机),可选用四线三级或四级。其中“级”表示开关触点,“线”表示RCD进、出线,并必须做到:

(1)RCD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PE线)。RCD的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回路,接零保护线应接入RCD的中性线电源侧,不得接至负荷侧,经过RCD后的中性线不得接设备外露部分,保护线(PE线)应单独接地。

(2)RCD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它回路共用。

(3)RCD标有负载侧和电源侧时,应严格按其规定 接线。

(4)安装RCD后,不得去除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线(PE线)。

(5)RCD投运前,应操作试验按钮,检验其工作性能,确认正常工作后,方能投运。日常使用中,应每月检查试验一次,检查其动作是否正常。

3.3 RCD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3.3.1 负荷端出现漏电流RCD拒动

负荷端若出现漏电流RCD拒动,它将带来很大的危险,拒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漏电动作电流选择不当。选用的保护器动作电流过大或整定值过大,超过实际产生的漏电值,RCD将拒动。

(2)接线错误。在TN―C―S系统中,在RCD后如果把保护线(即PE线)与中性线(N线)接在一起,或出现PEN断线,发生漏电时,漏电保护装置将拒动作。

(3)RCD的设置位置不当。在TN―C―S系统中,如果检测电路在TN―C段的PEN线与相线(L线)之间,则在TN―S段的保护线(PE线)上的漏电,RCD就会拒动作。

除此,RCD产品质量低劣,线路绝缘阻抗降低,线路由于部分电击电流不沿配电网工作接地回路,而经导线表面流回RCD情况下,也会导致RCD拒动。

3.3.2 RCD误动作

错误的接线、RCD质量问题及整定值过小等都可能导致RCD误动作。常见原因有:

(1)在TN―C―S系统中,误把保护线(PE线)与中性线(N线)接反。

(2)在照明和动力合用的TT系统中,错误地选用三极RCD,负载的中性线直接接在保护器的电源侧而引起误动作。

(3)保护器后方有中性线与其他回路的中性线连接或接地,或后方有相线与其他回路的同相相线连接,则接通负载时都会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

(4)RCD附近有大功率电器,或其它强磁场环境,可能在互感器铁心中产生附加磁通量,感应电势而导致误动作。

(5)当同一回路的各相不同步合闸时,先合闸的一相可能产生足够大的泄漏电流,也会引起误动作。

其他因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超过保护器使用条件时也可能造成RCD误动作。

3.4 RCD的配置

采用分级漏电保护系统和分支线漏电保护的线路,每一分支线路必须有自己的工作零线;上下级RCD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漏电时间均应做到相互配合,保证动作的选择性。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级差通常为1.2~2.5倍,时间级差0.1~0.2s。

4 RCD与等电位联结

4.1 RCD的局限性

采用RCD可以作为防止单相接地故障、人身触电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RCD柜动时,仍存在人身与设备伤害的危险。

(2)当配电系统中有漏装RCD时,没有装RCD保护的用户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保护装置不动作,导致接地电位提高,危及已装有RCD保护的电气设备的安全,此时RCD也不会动作,在三相负荷分配中,中性点位移的情况下,RCD往往不能动作,存在着设备承受高电压的危险。

(3)有些场所不允许装有RCD保护。如医院心脏或者胸腔手术室等,因设备的出现碰壳等,很有可能对医生和病人产生电击,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

(4)许多电子设备对地会存在许多分布电容,在启动时这些电容器充电使得它对地有一个较大的泄漏电流,但是在很多台设备同时启动时,这个泄漏电流会很大,足以使RCD误动作。这样的频频跳闸很难从RCD动作整定值上解决。

4.2等电位联结及其作用

简单地说,它使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体与装置外露可导电体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位连接,即将保护PE总线与建筑物的总水管、总煤气管、暖通管等金属管道或装置用导线联结的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的电位差,并消除白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以达到均衡建筑物内电位的目的。

对此,IEC规定,在采用自切断电源的防间接接触保护措施中应作总等电位联结,即采用漏电保护时必须应设置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作为RCD的辅助保护功能,弥补RCD装置的不足,若不设置总等电位联结,自动切断电源这一保护措施不能单独成立。

在上述RCD的局限性的几个方面,都能通过等电位联结有效的解决。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几例事件,第一例中,在住宅总进线处装设漏电电流保护RCD装置,可以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击事故,还可以作为插座回路RCD的后备保护。若在住宅卫生间,尤其是靠近防雷引下线的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可降低接触电压,保障人员安全。第三例事件,应在建筑物进线处装设RCD,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可降低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以上情况,即使在RCD拒动的情况下,借助等电位作用,仍具有一定的安全效果。

接线安全总结篇5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机械设备以及照明等均需大量用电,必须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来满足施工用电需求。由于施工现场的条件比较差,临时性以及可移动性强,对电力负荷的要求比较大,因而对工程施工的电力安全供应要求更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忽视安全用电管理,极易造成电气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可行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设计

1.1施工现场勘测与电气平面布置

在工程项目中,用电设施的安置应首先根据总平面图对施工现场详细勘测,熟悉建筑物具体的位置,待建工程与已建工程的管线联系,对地形进行测绘,明确地下上下水管线或其它管线的具体布置。对工程项目周围的外电架空线路,外电线路电压等级以及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进行详细了解,确定电源变压器,电源进线以及总配电室的布置情况。之后依据施工总平面图中建筑工程数量、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材料加工车间布置,施工人员居住宿舍、项目办公室的位置,综合分析确定总配电柜内的供电回路布置,进而确定电箱、开关箱以及移动配电箱的数量,根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施工照明确定分配电箱回路数,根据设计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查清用电机械设备的数量及用电容量。各项基础信息明确后,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制定总配电室、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的位置,然后根据电缆线路以及勘测情况确定电缆埋设及总体布置方式。

1.2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力负荷,负荷计算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供电线路,供电装置以及电压变压器,发电机中的电流与功率计算。施工现场用电负荷计算一般首先确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设备容量与计算负荷,之后进行用电设备组的用电负荷,最后计算配电控制室的整体计算用电负荷,采取由用电机械设备开始计算,进而供电装置与供电线路,最后是电压变压器的方式计算。

1.3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上述的负荷计算结果,如果低压供电可以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则无需安装供电变电压设备,如果施工用电量较大,施工现场供电设备难以承担,必须箱当地用电部门提出申请,就近结合高压供电电网安装电压变压器,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

1.4施工现场配电线的选择。

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主要有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室内配线三种。对于配电室,还应设置配电母线。对于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者铝线。由于铜导线的电气连接性比较好,电阻率较低,有利于降低线路电压损失,但是成本较高,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铜线。严禁使用的导线。导线的截面则是根据供电线路的负荷计算,绝缘导线允许温升,初步确定,之后结合线路电压偏移以及机械强度规范,按工作制校验,从而最终导线截面。

1.5配电箱以及开关箱的选择

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等部分组成,配电箱以及开关箱箱体应采用冷轧钢板或者其他阻燃绝缘材料加工而成,为了确保工地用电安全,配电箱必须可靠接地,并设有漏电保护装置。需要注意的是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应大于1.2c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应大于1.5cm,箱体表面应经过适当的防腐处理。

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1保护接地接零措施

根据相关施工安全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必须采用TN-S或者TN-C-S等保护接零系统。其中T代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N表示设备外壳接地,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TN-S方式供电系统是将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S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存在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存在不平衡电流,专用保护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上,安全可靠,TN-S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TN-C-S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 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做重复接地,分出PE专用保护线 ,需要注意的是PE保护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另外,对于供电系统设置,严禁将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合连接,这是因为如果外壳接地的设备由于碰壳,造成事故电流不能熔断熔体或者电器保护装置不能动作时,设备外壳就会带有电压,使整个中线的对地电压升高,于是造成其他接零设备的外壳同样产生对地电压,带来危险。

2.2施工现场配电控制

在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必须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用电设备处照明箱外必须具备各自的专用的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杜绝同一开关箱控制多台用电设备的现象。总配电箱应设置在离供电电源较近的区域内,分配电箱布置在负荷以及用电设备集中的范围,分配电箱距开关箱距离控制在30m以内,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用电设备间距宜小于3m。对于配电箱的漏电保护须定期检查其灵敏可靠,对于三个及以上回路出现的配电箱,电源端须需要设置隔离开关。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停用时间较长,或者大电流短路掉闸的情况,必须再次重新检测可靠性,各项技术参数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3施工现场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主要指独立于施工现场之外的固有供电线路,一般情况下,外电线路多架空线路,也有的为地下电缆。因为外电线路的位置已经固定,所以在施工现场,必须与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或者采取相应的屏护措施,以免施工过程中因碰触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外电线路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如下表所示:

2.4施工现场用电防雷与防火保护

施工现场防雷应该首先明确各机械设备是否在邻近建筑设施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内,如果在防护范围之外,必须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以免直击雷或者雷电感应造成破坏。对于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以通过其金属结构体,但需要注意保证电气连接,此外,防雷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必须合格,导线连接一般采用双色线并附加接线端子,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设施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均要小于30Ω。施工用电安全还应考虑到防火保护,在施工现场应及时清除电气设备以及线路附近的易燃物,或者通过阻燃隔离进行防火防护;不对于变压器、发电机等供电设备场所,严禁各种烟火,对于电气设备位置集中区域,必须配置用于电气火灾灭火的的灭火器材。

2.5施工现场照明用电

施工现场的照明用电必须按规范要求配备专用的照明配电箱,施工现场所有照明电源必须从照明配电箱内接出。对于施工现场的外界固定照明灯具,控制器安装离地距离大于3M,室内灯具距地安装距离大于2.4M。所有照明电源线必须穿管保护,按永久工程明敷要求设置,要求配件齐全。地下室以及楼梯等临时照明可以采用36V低压电源供电,低压变压器一般多选择双绕组变压器。对于停电后必须撤离施工现场的作业,必须按照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照明灯具的外壳必须作好保护接零。严禁使用花线或者护套线作为施工现场的照明线。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1)加强用电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管理,首先对于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与审批,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制度,并建立相对齐全的的用电技术管理档案。档案主要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修改资料,技术交底资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资料,电气设备的测试以及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以及定期检查记录,用电设备维修工作记录等。

(2)建立技术交底与安全检测制度。在施工开始之前,向施工现场的专业电工以及各用电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使其明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熟悉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以及施工用电的注意事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安装结束后,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主要进行接地电阻,电气绝缘电阻值以及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方面的测试,以便于实时监测临时用电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3)建立安全用电的维修与拆除制度。在施工现场,对各项用电设备应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保养工作,对于各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表,对于维修时间地点,维修的设备及故障原因,技术措施与处理结果、维修人员以及检查人员作出详细的记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待工程结束后,应该有计划有组织的统一拆除,拆除前制定拆除方案以及拆除作业安全保护措施。

(4)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对设备的操作人员、监护维修人员明确人员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用电管理奖惩措施。通过建立安全检查以及评估制度,对于施工企业以及项目部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电工以及用电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强定期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安全作业。

结语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对于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用电组织设计,可靠的供电配电设备,科学合理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是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技术管理并重,提高安全防患意识,才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西庚.对重复接地电阻有关问题的分析[J].建筑电气,2005,(02).

[2]卢凯.浅谈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 2008,(01).

[3]邹文施工用电常见的安全隐患、原因及改进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8,(08).

接线安全总结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 监控技术 监控系统 探究

1 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的职能

1.1 生产

通过设置视频监控,管理者可以通过终端及时掌握矿井下的环境状况与开采情况;通过设置安装位置移动感应器,掌握生产装配运行曲线,及时进行当其生产数量的总结。通过相应的设备与检测系统掌握井下煤矿位的变化,合理安排施工周期;在通风设备上安置检测设备,掌握风机运行情况,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可以在矿井的顶板安置检测设备,实时反映顶板的压力数据,预防坍塌事故的发生。

1.2 供电

煤矿的开采与生产多数是大规模化,这种大规模的作业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矿井与地面供电场所的距离拉大,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的管理风险。高压供电实时监测监控系统能有效的进行供电安全管理,这种系统的原理是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地面终端接收到相关数据后,对电力状态进行压力测试,并且可以进行有必要的电力分流操作。这不仅有为管理者的电力管理提供了便利,实现了井下与地面管理的联合,也有效的保障了供电网的安全。

1.3 运输

钢丝绳和输送带的安全监测同样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钢丝绳弱磁检测技术可以对钢丝绳和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情况进行检测,并可以预设后期可能发生的损伤,对钢丝绳的安全承载范围作出有效的评估,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这种检测属于自动检测系统,它的优势在于保障钢丝绳与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全程受到检测,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得到合理保障、事故隐患的也将大大降低,同时也有利于煤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煤矿安全监管系统构成

2.1 视频监测子系统

具体表现为井上、井下的监视设备;防爆摄像机、网络接口、环网设备以及监视设备终端等。在这一子系统中,防爆摄像机负责收集所需监测监控的对象信息,网络接口负责信息传送,环网设备一般安置在地面上,负责信息转换成数据或图像显示在监视终端上,终端设备最终实现井下状况的监控与预警。

2.2 安全参数监测子系统

具体表现为传感器、监测分站、网络接口、环网设备以及安全参数监测终端的全程操作:传感器将感应数据传输给监测分站,监测分站将所收集的各项信息传送到网络接口,环网设备负责信息转换并传送给安全参数监测终端,安全参数监测终端最终实现分析与预警,并将结果及时返回各个监测分站。

2.3 人员定位子系统

具体表现为由井下基站、无线信号塔、网络接口、环网设备以及定位终端实现对井下人员的跟踪,保障作业人员安全。首先是无线信号搭会将代表每个人的频道发射给网络接口,环网设备将每个人的信息频转输给终端,最终由定位终端实现对人员的安全管理。

3 煤矿安全技术

3.1 瓦斯红外传感技术

瓦斯红外传感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操作原理是红外吸收光谱,这种技术通过单光源和双波长电调制 ,还将参比测量校正技术运用其中。它的很大优势是监测范围广,广度为从0.00%到10.0%;监测结果的精度较高,当浓度为0%到1%的时候,它的检测误差通常在±0.06%范围内,当浓度为 1%到10%的时候,他的误差为6%;反映能力较快,通常它对检测对象的响应时间小于25秒;不需进行频繁调整矫正,通常只需两年进行一次;并且具有抵抗高浓度瓦斯冲击的特点。瓦斯红外传感技术可以进行报警、自动断电、自动故障检测等功能。3.2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技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它在信息传送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传输的速度与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它也会及时根据变化对数据进行刷新。以太网技术分为快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以太网的准确性在这两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很大的完善。以太网不仅在传输速率上从原来的100M增加到了现在的10G,这也意味着,在同量的数据处理情况下,网络的负荷得到很大减轻,网络的传送时间也大为缩短,也就是网络碰撞机率下降,同时,以太网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与其他网络技术进行整合。需要注意的是以太网原本并不是面向控制领域,在运用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以太网的时候,可以考虑将以太网技术与其他技术整合运用,实现优劣势互补,比如,煤矿安全检测监控系统的传输层采用以太网技术,系统底层设备采用CAN总线技术。

3.3 CAN总线技术

CAN总线技术最早是由德国的博世公司创造,最初是为了进行汽车的数据检测。当前的一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底层设备总线会使用CAN总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AN总线在结构上与TCP/IP协议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加装转化接口,对数据进行转化。对于分布式或实时控制的网络,CAN总线都能给予有效的支持,CAN总线在工作中以多主的形式存在,总线给予网络中每个各节点优先访问权,且各个节点通过无损结构模向总线传输数据信息。由于CAN总线对数据进行了响应的编码,容易发生不同的节点同时间接收相同数据的情况,这一方面使得CAN总线的各节点间的数据往来实时性增强,另一方面容易形成结构冗余。总的来说,CAN总线技术已经有了相应的国际标准,在应用中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有效的一种现场总线。

4 结语

当前的煤矿生产事故频发,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安全监控体系的建设,强化监控与预警机制,对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对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排查。监控技术是建设安全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应该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对原有老旧的监控体系进行升级,不断优化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继平.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2010(10).

[2] 黄素果.煤层顶板危险源分析与新型监控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3] 邓明胜.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与实践[J].煤矿现代化,2010(1).

接线安全总结篇7

关键词:发电厂 控制系统 总线 热工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M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降低资源损耗和节能减排、提高管理效益成为各发电企业的迫切需求,利用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才能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发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一种全开放、全数字、全分散的新型控制系统,它实现了现场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电厂的基础。

1、发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意义

大量现场级设备数字化状态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室不会增加成本和通讯负荷,不仅可以做到变“设备故障检修”为“设备状态维修”,更重要是,大量的现场实时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基础和依据。由于FCS具有减少电缆和控制系统硬件;减少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量;易于扩展等优点,使自动控制系统在其设计、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升级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节省投资、增加效益。正因为FCS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如此的优势,因此发展异常迅速。近几年大型火电机组陆续有了较大规模的成功应用,一些发电厂都在讨论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发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设计总体要求

自动化系统采用集中监控,采用以常规IO或者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的FCS。

2.1 控制系统要求

FCS系统根据系统运行操作、工艺系统安装位置、就地智能设备选型情况,确定相应的系统结构、主处理器数量、现场总线标准、总线网段配置和操作员站数量,总线主网络为冗余配置,冗余智能设备作为一个节点直接挂在主通讯回路上,由于大多数就地智能设备只提供单通讯口所以总线支路为单路配置,电源冗余。

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FCS和上位机两级控制结构方式。

2.3 现场总线标准的选择

目前现场总线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适用于火电机组自动化系统的现场总线主要有PROFIBUS、基金会现场总线(FF)总线等。

2.4 FCS系统结构的选择

发电厂系统具有控制任务集中而复杂的特点,不同的控制回路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联系。如果将控制任务分散到智能现场设备中,将会有大量控制系统网络分段之间的通讯,从而造成系统通讯负荷增大,信号传输的实时性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当网络分段出现故障时,不同网段上设备之间的联锁功能无法实现,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工艺系统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只在现场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所有的设备控制策略在控制器中集中处理。

2.5 采用总线的设备类型

控制器采用成熟的具有总线接口的冗余控制器;自动化系统在现场设备层全面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对机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回路处理速度要求高的设备,仍采用成熟的常规控制方式;380 VMCC回路电动机采用具有PROFIBUS-DP接口的智能马达控制器;变送器采用现场总线型智能变送器接入DCS;(其中,与系统重要保护和调节相关的变送器采用具有HART通讯协议的常规智能型进口产品。)电动执行机构采用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设备,气动调节阀执行机构采用带现场总线接口的智能定位器;温度测点可采用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智

能温度变送器;电磁阀采用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阀岛;对于不具备总线接口的设备采用具有现场总线接口的远程IO站。

2.6 FCS网段的设计原则

根据发电厂系统工艺流程的控制特点,合理配置总线网段数量和挂接的现场设备数量,以确保任何一条总线故障时,只产生工艺系统的局部故障,不会造成整个系统停运,并将这一影响限制在最小,具体原则如下:在现场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后,控制器数量应合理配置。应确保控制器的控制周期与现场总线的宏周期(对FFH1总线)或现场设备的轮询刷新周期(对PROFIBUS-PA总线)之间的合理匹配,作为最低要求,控制器中控制逻辑每执行一次,控制回路中的现场总线设备实时数据应更新一次(即控制周期至少为总线数据更新周期的二倍)。FF H1和PROFIBUS-PA 现场总线网段设计应采用树型、分支或组合拓朴结构;PROFIBUSDP采用双冗余网络,每个PA或FF H1现场总线模件,用于控制时不超过四个现场总线网段,每个DP主站模块不超过二个DP主干网段。冗余设置的现场仪表应接入不同网段。工艺上并列运行或冗余配置的设备,其相关驱动装置应连接在不同的网段上。控制逻辑相关(同一控制回路中)的仪表和控制对象原则上挂接在同一总线网段上。同一支路应尽量把控制类设备布置在前端,监视类设备布置在后端。对于PROFIBUS总线,现场总线模件可以设定不同的总线速率以适应不同的处理器应用功能。除了现场总线固有的总线速率限制以外,现场总线网段超出一个建筑物的情况下总线传输速率应不大于500kbps。对于PROFIBUS-DP总线,每个网段上挂接的现场总线设备数量不超过该标准规定最大数量的40%,每个PROFIBUS主站下挂接的DP从站设备数量不可超过16个,网段距离一般应不超过400m,过长的网段可考虑使用光缆或者中继器。对于所有PROFIBUS-PA 和FFH1总线网段,当应用于控制目的时,每个网段挂接的现场总线设备数量不得超过六个;当用于非控制目的时,每个网段挂接的现场总线设备数量不得超过该标准规定最大数量的十二个,每个网段主干加分支的长度一般应不超过1200m,支线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20m。DP支路的通讯速率设定必须低于这条支路上的所有设备中的最小通讯速率。就地的通讯柜,安装位置应远离大功率电气设备,如变频器、大功率电机等。有些DP设备没有DP接线头,须选用专用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

2.7 FCS系统其他的设计原则

每个现场总线网段应合理配置网络终端器,并装设在系统机柜或现场总线就地接线箱内;理论上不同支路上的设备可以设成同一个地址,但为了使设备地址唯一,不同支路上的设备不能设置同样的设备地址; FCS结构简洁,便于扩展,在实际工程设计阶段各总线回路应预留余量;就地智能设备的选型应选择经过正规总线组织认证过的设备,同时注意相同总线标准版本的统一;变频器运行时易产生谐波干扰,在设计接入网段时应充分考虑抗干扰的措施:选择符合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标准的、原理成熟先进、谐波抑制措施完善的变频器;总线相关通讯柜应避免与变频器柜相邻;变频器动力电源、FCS控制电源分别由不同电源系统供电;变频器前后设置感性滤波装置;变频器至电机的电缆采用变频专用电缆;良好的系统接地;各类电缆敷设严格遵守相关原则。总线转接专用T型应设计安装位置,应便于查找和检修。室内尽可能相邻相关智能设备,室外的尽可能在通讯箱内。对于PROFIBUS-DP总线,电缆屏蔽应连接每个设备的功能地,通常是通过设备外壳;对于FF H1和PROFIBUS-PA总线,所有的屏蔽单点接地。现场总线网段终端器应装设在系统机柜或现场总线就地接线箱内,不得安装在就地的现场总线设备内。为了便于调试,在每个网段上应设置一个背插式双面总线连接器。应配套设置现场总线设备诊断和管理软件。每一总线网段应提供单独的冗余供电模块和电源调整器。

3、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单元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对电源建设项目环保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同时,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可供火电建设项目采用的新器件、新系统和新方法越来越多。在上述背景下,对火电建设项目热工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前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技术规范书和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积极推行典型化设计方法,有效控制设计变更,就能保证机组建设工作平稳有序地向前推进以及机组投产后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系统(设备)运行控制方式是指运行人员操作设备的方式,其主要决定于运行人员的数量、素质,各系统单体建筑布局和控制系统等因素。国内330 MW机组比较典型的热工控制系统框架形式为主、辅机控制系统合并,在空间上和逻辑上实现高度集中。从网络拓扑来看,该种控制方式具有整齐划一、层次鲜明的特点,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辅机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输煤系统和灰渣系统)具有“设备多”、“操作多”和“缺陷多”等特点,如果把辅机系统控制操作也放在集控室,其日常操作会严重影响主机操作,特别是开、停炉期间,主、辅机均存在大量操作,必然会互相影响,降低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高度集中的辅控网络(水子网、灰子网和煤子网合并形成辅控网络)在上层通信网络出现异常后,运行人员须立即到就地水子网、煤子网和灰子网控制室进行就地控制操作,势必延长故障处理时间。通过分析一些工程热工专业设计变更内容可以看出,设计院对发电厂典型设备、系统的控制方案未进行充分总结,未有效遵循典型设计方法,以往项目发生的问题会在下一个项目重新出现,成为设计通病。发电厂热工专业典型设计有各类电动机轴承、线圈温度测点设置;高/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等容器液位变送器、液位开关设置;大型转机设备配套油站就地、远程和联锁控制;各类设备就地控制柜与DCS 之间的接口设计等等。

4、结 语

在现场总线网段设计中应考虑网段的总负载、电缆型号、总线干线长度、总线支线长度、现场设备数量、总线的拓扑结构形式、中继器配置、集线器(多路接线盒)数量和规格及配置等因素。总线网段上可挂的设备最大数量受到设备之间通信量、电源容量、总线可分配地址、每段电缆阻抗以及工艺信号危险级别等因素影响。采用遵循现场总线标准的现场总线智能设备,对于有些尚无现场总线标准的设备,可选用遵循Hart 通讯协议的智能型现场设备。FCS的现场智能设备能将大量现场信息送入通信网络,这是DCS、PLC无法实现的。FCS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技术是建设数字化电厂的基础条件。

作者简介

接线安全总结篇8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防护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气设备在建筑工地得到普遍应用,建筑施工的用电需求骤然增加。施工临时用电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动力载体,是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稳定建设的重要保障。以笔者多年亲历的35KV~110 KV变电站和10KV~35KV线路的新扩建或增容改造等大小修工程,尤其今年有幸参与大西高铁张礼至襄汾西220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发现各类工程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整个工程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环节,是建设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与现场监理极易忽视的一个部位,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由于受工程建设工期的决定,临时供电系统具有明显的临时性。一般电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大多一年内,有的则只有几个月,甚至只有几天,且安装安全用电要求,临时用电必须在工程竣工后马上进行拆除,也就是临时用电系统需随工程的竣工而从施工现场拆除;

临时用电还具有危险性,建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各种电气设备工作和运行环境相对恶劣,作业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由于施工工种多、交叉作业面多、人员设备进场较为频繁,很容易接触到临时供电线路发生触电危险;

临时用电系统还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进行,建设工作面也在不断延伸拓展,各类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增加和移动,使得整个供电系统结构复杂多变;

临时供电系统还是一个负荷时变的系统,不同建设阶段所需的机械电气设备也不一样,系统负荷容量变化范围波动较大,这就对供电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特点可知,施工现场既是一个电气危险点较多的特殊场所,又是对安全技术水平要求十分高的特殊场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但直接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着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保护措施,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水平,保障整个工程项目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建设[1]。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常见问题分析

1.1保护零线引出点不正确

根据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要求,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专用变压器提供的临时用电TN-S保护系统中,各类用电设备的金

属外壳均必须与保护零线进行有效连接。临时用电系统中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馈电柜总漏电保护器的电源侧零线引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保护零线的引出方式不按规范要求进行,通常采取将临时用电保护零线从现场分配电的零线重复接地引出,有的或从总配电箱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端引出,这都可能导致有些用电设备保护零线达不到保护要求,当遇到安全故障时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1.2用电设备与保护零线间连接不可靠

在施工现场发现,很多临时用电系统在初期架设过程中也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布置了保护零线,且零线引出点也是正确的,且安装要求也做了重复接地,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设备专用保护零线连接出现不紧密不可靠现象,如临时用电系统安装人员不仔细,只是简单将保护零线与设备接地体进行简单连接,并且没有经过严格的临时用电验收就投入实际运用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设备保护零线接线不妥当,使设备外壳出现带电或当设备发生漏电时失去安全保护等现象发生,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出现触电事故。

1.3配电箱系统选型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应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三级设计为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系统。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供电电源附近,分配电箱应设在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而分配电箱应按照各用电负荷开关箱位置布置,且其与开关箱的水平距离应在30m以内,用电设备开关箱与现场固定式用电设备控制箱间的水平距离应在3m以内。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很多建筑工地现场除总配电箱设置较为合理外,其它如分配电箱、开关箱等很多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布置,根据现场用电情况随意布置性强,且没有在箱体周围设置明显的警戒标识。有的甚至将开关箱、分配电箱进行混用,这样很容易导致发生漏电危险后,由于分配电箱额定剩余动作电流较大,通常在50~100mA,而起不到跳闸保护的作用。同时用分配电箱当开关箱直接控制用电设备,这样就可能导致某一设备出现漏电故障后,分配电箱跳闸保护直接影响其它开关设备正常用电,大大降低临时用电供电可靠性,同时还可能危及到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

1.4漏电保护器失效

漏电保护器是临时用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系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要至少每天按动一次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以提高其动作可靠性和及时发现漏电保护器故障。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电工操作人员由于抱有侥幸心理等,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漏电保护进行日常校验检查,导致已有故障的漏电保护器依然在现场继续使用,给临时用电系统埋下巨大安全隐患。有的工作人员在安装漏电保护器时,不按要求接好工作零线,导致漏电保护器只能充当一个简单的负荷控制开关,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不能发挥出安全保护作用。

1.5临时施工设备电源线搭接混乱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的需要,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机械临时搭接用电电源进行短时工作的情况,而在现场操作的电工往往会认为短时接线布置麻烦,忽视这类施工设备临时用电安全。在施工现场经常会看见将刀闸开关外绝缘胶盖直接取下,然后将设备电源线直接挂在保险丝上的违规用电现象,因为这样不仅造成了刀闸内部保险丝在外面,增大了触电危险率;同时还会由于临时不规范搭接点出现剧烈发热氧化,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等事故。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供电线路没按规范要求进行穿管敷设、金属丝代替刀闸保险丝、配电箱没有采取防雨措施等,严重危险到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

2、提高临时用电安全水平综合措施

2.1按照规定进行详细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气设备总数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负荷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该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编制详细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确定临时用电的电源进出线路径、配电房地址、总(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安放位置、供电线路的走向;统计用电负荷、选择变压器容量、供电导线截面、以及配电箱(开关箱)的类型规格;绘制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总配电平面布置图、立面图,以及馈电柜、配电箱、开关箱的接线系统图;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电气防火措施。建筑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详细编制,并经现场施工企业电气专业负责人和技术总监理工程师共同审批后方能实施。

2.2按照组织设计要求认真组织现场施工

应按照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对临时用电线路和配电箱进行规范安装施工。临时用电中室外架空裸导线的最

大弧垂点与地面的安全距离应在4.0m以上(电缆线路应在2.5m以上),室内线路敷设距地面安全高度应在2.5m以上。临时用电电缆埋地敷设深度应不小于0.6m,在经过道路、结构缝等易受外部损伤的场所应加设直径为电缆外径3/2以上的电缆套管,且在电缆和电线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线及电缆外绝缘层是否完好[2]。

2.3采取多等级保护

在进行临时用电系统设计、施工时,要确保整个系统具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整体结构,并严格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逐一配电结构,杜绝配电箱与开关箱混用等不规范现象发生,并严格按照“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综合保护进行临时用电配置,同时要严格根据负荷总量进行详细计算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并设置合理匹配的动作保护时间,防止漏电保护开关出现“误动”、“拒动”等状况,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现场设备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且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构筑完善的零线保护系统,保护零线除了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电源侧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按规范要求在配电箱供电线路中间和末端分别作重复接地,且要用对应仪器核查每一处重复接地电阻是否小于10Ω,若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应采取相应降阻措施。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制定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进行管理和作业,严格落实上。

述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水平的综合措施。同时,还需要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采取选用合格材料进行配电箱(开关箱)等施工配电设备制造、认真进行漏电保护器定期试验复核、构筑完善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等措施,并通过不断完善用电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用电知识的培训,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用电水平,监理单位尤其现场监理应着力提升现场安全用电的关注与监管力度,有效防止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个工程项目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接线安全总结篇9

关键词:信息管理机构;网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194-02

一、信息管理机构网络系统的选择和设置

1.操作系统的选择。从目前网络系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系列操作系统:Nonvell网络操作系统、UNIX网络操作系统和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目前世界局域网市场的主导网络操作系统;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以不仅可以建设局域网而且还可以建设大型网络;UNIX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网络系统,系统的扩充性和开放性相对前两者比较缺乏,而网络扩充性和开放性正是衡量网络操作系统的重要指标。

2.传输介质的选择。网络通信传输介质是构成网络设备之间重要的物理通路,在网络设备之间起着重要的互连和通信作用。目前主要使用的网络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缆等。因为传输介质决定了网络的传输率、网络段的最大长度以及传输的可靠性,因此传输介质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效率。(1)双绞线。双绞线由两根绝缘导体以螺旋形合在一起,线芯是铜线或镀铜钢线。双绞线主要用于点到点的通信,不适宜直接做分支传递。但由于双绞线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一直在网络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同心的内导体、电绝缘介质、屏蔽层和外套组成,常见的有粗缆和细缆两种。同轴细缆的电气特性较好,非常适合于高频信号,电缆对外辐射信号较小,同时抗干扰能力强,是局域网中使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通信媒体。(3)光缆。光缆不同于以上两种介质,它传输的是光信号而不是电信号。光缆由一束或多束光导纤维组成,是一种最新的通信媒体。传输的电传导媒体相比,它有极高的通信速率(每秒可达数百兆位),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很低的传输损耗。但光缆连接比较困难,连接器件价格高,在局域网中很少使用。综合以上各介质特点,可以结合整个网络的设计要求、实际应用要求和环境,作出决定采用何种介质。一般总线网多用同轴细缆,而星形网多用双绞线。

3.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网络节点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上的几何构形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作为计算机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有星形、总线形、环形和复合形等。从连接的简便性来看,总线形最简单,网络节点与传输媒体的连接实际上是无源的点接触,而环形节点要通过环插入器与媒体连接,星形的连接中心(HUB)可以是无源的也可以是有源的。从扩展性来看,总线形与星形的扩展性比环形优越,特别是星形最适于办公室布局。信息机构自动化系统可以吸取各拓扑结构的优点,采用总线形与星形相结合的复合形,这样在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安装简单,而且易于扩展和管理。再有,总线型网络的特点是由一根网线连接所有的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总线型网络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容易。其缺点是整个网络的故障率高,一瘫全瘫,查找故障点也较困难,不利于以后扩展。环型网络的优点是整个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不会出现冲突,结构比较简单。其缺点是一瘫全瘫,查找故障点困难,不利于以后扩展。星型网络的优点是不会一瘫全瘫,查找故障容易,当增加和减少网络中的计算机时不会造成瘫痪,未来扩展方便。其缺点是安装较前两种结构复杂,需要购买集线器。比较三种结构,电子阅览器室作为一种局域网,为使电子阅览室有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星型结构是首选,传输介质的选择多用双绞线。

二、网络系统环境的规划和管理

1.确定并建设主机房。为了使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必须选择合适的主机房环境,并对各种设备进行妥善的安装。机房建设要考虑以下要求:机房总体装修要求;机房环境要求;机房供电和照明要求;接地系统;防火要求;通信系统。机房要选取在信息机构的中央部分,外界环境良好,以便于布线和管理。机房供电和照明要有专门的易于维护的线路,接地系统要稳定可靠,尽量避免不良干扰,同时也必须有良好的消防设备和通信设备。

2.工作站数量和位置。根据系统要求和实际运行情况确定工作站的数量和工作站应摆放的位置,要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网络系统的建设首先应考虑信息机构自动化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模块有哪些,各个业务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应配备多少台工作站,随着业务工作的拓展应留有多少个扩充接口,对于图书流通和读者查询两个子系统要充分考虑信息机构的发展规模和信息资源的分布。

3.布置网络地线。为了消除噪声、避免干扰,使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网络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的接地。对于地线的处理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在机房内不允许与交流地线相短接或混接,以减少干扰。(2)计算机系统的接地,要求接地电阻越小越好。(3)交流线路走线,不允许与直流地线紧贴或平行敷设。(4)直流地线网的设计,应做到机柜的地板下有直流地线,以便相接。

4.安装和测试所有设备和线路。网络系统的安装主要包括文件服务器的配置和工作站的安装,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文件服务器的配置和安装。在安装前,首先用测试工具检查服务器与各工作站之间物理连接是否正确、畅通,检查服务器主机是否符合要求(硬盘、内存指标)。安装、设置好有关硬件(网卡等),避免服务器主机内的硬件冲突。为进一步测试两台机器之间物理连接是否畅通,可以使用Net Ware提供的Comcheck程序,该程序用以检验互连的站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点到点屏幕通信。

5.培训网络工作站的所有用户。对于大型网络,系统管理员应有两人以上,以便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人在现场进行管理维护工作。对网络工作站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软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应用系统知识等,以应付日常工作出现的突发故障。要求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必须在自己的规定权限内工作,严禁越权操作。

三、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

1.建立健全各类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机房与设备管理制度、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规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主要网络系统资料存档制度等。机房与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主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文件服务器管理规则、通信设备和工作站管理规则、主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操作规程、主要数据定期备份制度和外来软盘使用的审批制度等。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规定,主要应制定一些对系统应用软件以及部分工具软件的管理制度,建立系统应用各级口令保密制度与定期更换制度。工作人员岗位制度包括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工作站操作人员、硬件维护人员、软件维护人员和网络值班人员的岗位职责。网络系统资料存档制度包括网络系统与各类软硬件使用说明书、网络发生故障的主要处理办法的记录、网络通信布线图、网络安装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硬件配置的主要技术参数等。

2.网络安全工作。对网络上所有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置物理上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盗)和环境上的安全措施(供电、温度),安装必要的防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网络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如果经费允许,安装硬盘保护卡能够防止硬盘文件被误删和计算机病毒感染。另外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的培训时,还要特别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训,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违规操作和病毒给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后果,从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3.建立严密的权限级别和口令体系。权限级别和口令体系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对不同业务的网络用户,我们限制其不同的目录权限和读写、管理、建立、删除、修改等权限。如采购部分对本部门所涉及的数据库和程序进行操作,对中央书目数据库只有读的权限,而没有写、删除和修改的权限。与本业务无关的数据库坚决杜绝权限滥设。对各个子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级别设立各级不同的口令,比如流通子系统可以分别设立不同的外借人员口令、数据管理口令和系统管理口令。口令的设置一定要特别,并建立定期更换制度,以防止对网络用户的非法访问。

4.做好病毒防范工作。具体措施:可以购买网络防病毒软件,以便实时监测网络中运行的软件是否感染有病毒。平时,对在网络中运行的程序来源要严格检查、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在网络或单机环境中运行。另外,尽可能采用无盘工作站,以减少病毒的侵入点。

5.保护系统运行的良好环境。网络系统的运行必须确保良好的环境,否则再好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无法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主机房的建设一定要符合主机房环境的严格要求,做到防尘、防潮、抗静电、抗噪声。机房设备和环境最好使用抗燃材料,要随时备有防火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装自动火灾报警消防设备。总之,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对传统手工图书馆的挑战,自动化的图书馆要体现自身的优势,除了具有良好的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外,还必须对网络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网络系统的规划一定要科学、合理、规范并保持良好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对网络系统的维护要做到制度化。只有这样,自动化的图书馆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信息服务优势。

6.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网络计算机不通的现象经常发生,遇到这种问题时,应检查有无中断号及I/O地址冲突,“网上邻居”中能否找到自己,如果“网上邻居”中能找到自己,说明网卡的配置没有问题。此外可确认网线和网络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如果网络连线故障(通常包括网络线内部断裂、双绞线、RJ-45水晶头接触不良),或者是网络连接设备本身质量有问题。或是连接有问题,可以使用测线仪来检测一下线路是否断裂,然后用替代的方法来测试一下网络设备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如若发现网络中有部分机器不能上网,则可能是接线器的故障,可先检查接线器是否接通电源或接线器的网络接头连接是否正常,一般采用替换法,以确认是否接线器的故障。通常经过以上的步骤,能检查出网络计算机不通的一般故障。

7.软件故障的处理。制作一张带有DOS或Windows最新版本的系统软件,将系统采用Ghost软件来进行备份,采用Ghost维护与升级。由于用Ghost能将目标硬盘复制得与源硬盘几乎完全一样,并实现分区、格式化、复制系统与文件的一步完成,因而只要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克隆成一个映像文件保存在服务器上,然后就可随时还原到其他硬盘或原硬盘上,方便、快速、省力。同样,系统需要升级时,只要将其中一台工作站升级后,其他的工作站便可用Ghost来升级。

参考文献:

[1] 刘金文.浅析网站建设[J].硅谷,2010,(3).

[2] 钱鑫.现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剖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9).

[3] 高泓.浅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南昌高专学报,2009,(5).

接线安全总结篇10

关键词: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是事故多发的场所,由于其环境复杂和人员流动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时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科学管理,安全发展,则要求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而施工现场临电组织设计则是整个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由于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特殊性,建设部为其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标准,规定了是工程的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的,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在此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落实安全用电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用电安全。那么该如何对现场的临时用电进行管理,现就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一些具体做法浅析如下:

线路安设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的敷设应埋地或者架空搭设,而架空线路

严禁使用树木、外排栅脚手架或其他设施。架空的线路应沿电杆、支架或围墙安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电缆线路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上楼层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电缆垂直敷设也可穿套管沿外墙敷设,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埋地敷设埋深不小于0.7米,当要经过道路灯容易使电缆受损场所时应加设套管予以保护。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必须要穿管敷设,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室内配线所用的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严禁采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线代替五芯电缆,因为两种线路绝缘程度、机械程度、抗腐蚀能力以及载流量不匹配,引发事故。

电箱设置

首先,配电箱的设置分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总配电箱的电气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的连通与分段电路以及短路、超载、漏电保护功能。电气设置为总隔离开关、总漏电保护器、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的进线端。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分配电箱应该设置在用电设备或现场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关箱则必须设置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箱配电。

其次,配电箱、开关箱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进行编号,并标明其名称、用途,配电箱内多路配电应作出标记。电箱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电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电箱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前方不得堆放妨碍影响操作、维修的物料,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电箱安装位置应为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应受到振动、撞击。

三级配电系统

施工用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在总配电箱或配电柜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置开关箱,最后从开关箱接线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施工现场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置,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每个配电箱开关箱里必须使用国家、省备案产品。而现场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应与动力线路分开,自设独立的线路系统,其电源电压为220V。这样,一旦动力电源出现故障或有人触电而造成停电时,不会影响照明回路。在有照明的情况下,有利于排除故障,避免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但是有一种情况要特殊处理,则是塔式起重机的问题。当塔机在100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其起吊一次空中运行的时间有数分钟之久,若在吊运一捆散物件时在空中突然断电,塔机电磁刹车的滞后使下滑及制动时由柔索传递的蹬落力,会使散物件有从空中飘落的危险,因此是要绝对的防止的。为了保证塔机供电电路的安全性,一般要求在工地上所用的塔机,应设置专机专线,即从一级配电箱中要分出专用线路来供塔机的动力用电,而一般工地只有1-2台塔机的情况,就可不必设置二级分配箱,途中也不能搭载任何其它的用电设置,甚至塔机顶端的照明灯都不能并接进来,虽然是与三级配电理论相左,但是是符合实际要求的。

二级漏电保护

施工现场常常存在用电系统设置少于二级的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或动作失灵,漏电保护器安装于靠近电源一侧等情况。

对于现场按照规范要求用电系统至少应设置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二级保护,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二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形成分级分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即用电线路先经过闸刀电源开关,再到漏电保护器,不能反装;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使用于潮湿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漏电保护器应动作灵敏,不得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的现象。5、保护接零

现在很多现场用电会出现:保护零线引出不符合规范,重复接地点不足、没有采用专门色标的电线作保护零线,线径过小、接地极与塔吊等设备共用、保护零线无随所有线路自始至终,没有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等情况。

这个时候就要求施工现场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单独敷设,不作他用。三相四线制架空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用电线路中的保护零线最小截面为5mm2,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应从线路始端开始设置,随线路至末端,与电气设备(包括电箱)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

现代建筑施工,“电”已经是不可缺少的动力源之一。每台设备、每个工种都需要电,其存在多变性、复杂性。所以必须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