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03:42:15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1

市委历来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对群团改革也十分上心关心。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制定出台了仙桃市群团改革“1+5”工作实施方案,为推进群团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布置了任务、勾勒出了推进落实的线路图、时间表。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群团改革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部署,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和要求落地落实,为我市群团事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今天的会议议程不多、时间不长,但是开得很好。主要表现在方案谋划制定得好、大家表态发言好、领导报告讲得好,起到了上呼下应、步调一致、协同推进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白超同志紧扣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群团改革的相关要求,从三个方面对我市群团改革工作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好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安排部署,讲得到点到位,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更好实现群团改革增“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总体目标,不断开创我市群团工作新气象新局面,再简要强调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要拔高思想认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也是推进改革举措和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的逻辑起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入手,自觉端正改革态度,切实增强做好群团改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认识到,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从历史上看,我们党是靠做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靠做群众工作发展壮大起来的。善于通过群团组织帮助党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指出,当年党带领人民闹革命、打天下,群团组织不可或缺。现在,党带领人民搞改革、求发展,群团组织依然不可或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因此,全市各级党组织务必要自觉对表调校,增强“四个意识”,站在党要管党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扛稳压实党的群团改革工作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释放出来,真正让群团组织在服务转型发展中发出好声音、释放正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第二,要把握改革取向。推进党的群团改革,是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适应党的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群团组织适应发展变化的深刻自我革新。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总要求,聚焦“三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一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强定力。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党的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首先要姓党,必须把政治性放在首位,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广泛联系群众添活力。群团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是群团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各群团组织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挖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作风,全身心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三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要按照“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改革创新取向,坚持“三性”方向和问题导向,力除“四化”现象,抓紧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群团管理方式,力争在一些关键问题和重要领域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见到新成效,从而不断提高群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2

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是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召开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关于妇联改革的部署要求,总结全州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基层妇联组织改革重点任务。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州委、州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妇女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和提供优质保障服务的会东县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天,大家一起考察学习了会东县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和改革情况。刚才,刘晓博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各县市妇联的同志围绕深化改革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推进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的好做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为全州妇联组织创新发展提供了好的经验,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扎实推进改革落实。会上,马燕灵主席就妇联改革任务作了全面部署,讲得很好、很实在、很具体,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州妇联改革和妇女儿童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切实抓好妇联基层组织改革

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群团改革的重要精神。推进党的群团组织改革,是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为适应党的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各级群团组织适应发展变化的自我革新。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群团改革工作,2015年1月中央印发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去四化”“强三性”的改革目标。今年2月,省委印发了全省群团系统5个改革方案,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州委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深化群团改革的意见和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全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的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近日,再次对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抓好党的群团工作,各级群团组织必须把‘去四化、强三性’贯穿改革全过程,共同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央改革精神、省委改革部署和州委改革要求,为全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改革路径。各级妇联组织要站在党要管党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改革自觉、肩负使命责任,持续深化全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推进妇联组织和妇女儿童工作与时俱进。

二是要准确把握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的目标任务。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和体制机制问题。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准改革方向,突出改革重点,勇于突破创新,确保改革实效。要健全组织体系。严格按照省委“五个100%”和“六个有”要求,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扎实推进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在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的同时,全面落实领导班子“专挂兼”和“减上补下”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妇联领导班子结构,改进机关机构设置,减少中间层次,推进工作重心、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和末端延伸,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基层妇联组织建好建强。要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落实“党建带群建”制度,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加快推进妇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努力把“妇女之家”建成基层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要在巩固提升现有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共享的群团工作社会化动员机制,加快推进新领域、新阶层妇联组织建设,重点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延伸,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群众。要拓展改革领域。突破传统按行政层级设置组织的模式,打开大门建妇联,纵向向妇女生活的最小单位扎根,横向向女性集中的领域拓展,把妇联组织建在合作社,建在产业链,建在生产基地,建在妇女群众集中的每一个地方,织就一张密实的基层组织网,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巾帼正能量。要强化妇联职能。主动顺应时展新变化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交流平台,大力推进网上群团建设,努力打造“互联网+”妇联工作新模式,把更多女能人、女带头人、女热心人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更好地体现妇联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要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积极承担一些适合群团组织的社会治理职能,使妇联工作更接地气、更有生气、更聚人气。要提升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挖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作风,全身心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关爱帮扶等活动,正真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引导、服务广大妇女儿童的主阵地。

三是要切实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对妇联组织赋予重任,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寄予期望。深化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是妇联组织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意识,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对群团工作的具体要求,充分认识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改革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最广泛地把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共同奋斗。

第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做好全州妇联组织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是妇联工作的根本任务。各级妇联组织要立足自身职能和独特优势,自觉融入州委、州政府中心大局,在推动全州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是要在推动脱贫攻坚上下功夫。凉山是全国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有11个县被纳入国家深度贫困县。州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是当前全州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八条意见”。8月15日,省委东明书记主持召开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提出了“五项要求”。9月中旬,州委、州政府还将召开全州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部署我州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贯彻和省委王东明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积极参与“七个一批”行动计划,聚焦精准、聚力攻坚,把工作重点放在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身上,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落实帮扶举措,因地制宜抓好“巾帼脱贫行动”,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妇女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在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发挥“半边天”作用。

二是要在深化“四好创建”上下功夫。“四好创建”既是我州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其基本内涵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要在物质层面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是要在精神层面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各级妇联组织要重点聚焦“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攻坚发力,切实加强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开展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教育子女品德、传续良好家风、倡导健康生活、建设幸福家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四好村”和“四好家庭”创建。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自觉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主动参与“三建四改五洗”,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引领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要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邻里和睦等优良传统,让好家风、好家训蔚然成风。要号召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向身边“四好家庭”学习,加快形成婚丧嫁娶不攀比、日常生活不浪费,不酗酒、不吸毒贩毒、不搞封建迷信等好风气,切实树牢现代文明新风。要深入实施“幸福家庭”行动,认真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廉政文化建设“三进家庭”,引导妇女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三是要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下功夫。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的一项基本责任。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2011—2020年凉山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推动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要始终把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行为和突出问题,要主动发声,敢于为受侵害的妇女儿童说话。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维权站点、法律援助站点和12338维权热线作用,整合群团组织和相关部门力量,切实维护广大妇女儿童在健康、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法权益。要更加注重维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维权网络,巩固延伸“大维权”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大群团—大维权”工作格局。要加强对妇女儿童艾滋病患者的特殊关爱,切实抓好贫困妇女“两癌救助”工作,主动参与全州计划生育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减少计划外生育人口比例。要以贫困妇女儿童、病残妇女儿童、单亲母亲、留守妇女儿童、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在生产生活、教育就学、身心健康等方面,广泛开展帮扶救助活动。

四是要在服务妇女创业就业上下功夫。支持帮助广大妇女群众创业就业,是妇联的一项重要职能。州县两级妇联组织要摸清广大妇女群众创业就业需求,广泛收集用工就业信息,积极争取适宜妇女创业的项目,帮助妇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要针对各类妇女群体,广泛开展现代农业、家政服务、网络电商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妇女积极参加“素质提升”“双学双比”等活动,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考取职业证书等,提升妇女就业技能。要推动妇女创业就业相关政策落实,帮助基层妇女解决创业就业资金“瓶颈”等现实问题,引导广大基层妇女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要加强“巾帼建功标兵”“巾帼微企创业先锋”“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手”培育工作,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养扶持更多农村妇女致富能手,带动更多妇女实现成功创业就业。

第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推动全州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多次强调,群团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去四化”“强三性”抓落实、求实效。对此,各级妇联要以中央深化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使妇联组织更具活力。要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妇联组织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妇联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妇联干部为全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出谋划策、献智献力,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群众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强化机关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守纪律、讲规矩,做到不越底线、不踩红线。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妇联干部经常深入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妇联工作落实在基层、受益在基层、满意在基层。

二是要全面落实改革责任。各级党委要按照“领导有力、支持有力、保障有力”的原则,切实担负起组织推进妇联改革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和督察问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州县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目督等部门和改革办,要把支持和推进妇联基层组织改革作为分内之事,深度参与进来,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强化督查考核、跟踪问效,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支撑。各级妇联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实践创新,把“三严三实”精神贯穿改革工作全过程,真刀真枪抓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引领全州各族妇女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要注重总结先进经验。特别强调,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前期改革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深入查找问题,及时纠偏纠错,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全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取得更好实效。同时,州县宣传部门和妇联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类传统报刊、杂志和新兴网络媒体,加大对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全州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集团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制约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廉洁意识。提高化解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能力,为集团公司克难攻艰、保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目标任务

根据中央关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以下具体目标任务。

(一)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理解更加深刻。要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清理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错误观念和思想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造主观世界,指导集团公司以及成员单位的各项实际工作。

(二)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区分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在改革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同层面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分类研究,解决方案。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影响和制约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集团公司和谐发展。

(三)逐步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着重建立健全符合集团公司实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更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努力推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努力在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企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

三、基本原则

结合集团公司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四项主要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集团公司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突出实践特色。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确定活动的实践载体。当前要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分析检查的重要依据、整改落实的努力方向、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

(三)贯彻群众路线。要充分发扬民主,吸收职工群众参与,认真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集中职工群众智慧,凝聚职工群众力量,真诚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紧紧依靠职工群众推动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四)正面教育为主。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业绩观,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切实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四、方法步骤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集团公司和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及本部中层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习实践活动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3月下旬—5月中旬)。重点是抓好学习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2个环节。

1.抓好学习调研。各单位要把学习调研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学习培训,组织党员干部通读《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同时,要认真学习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中纪委*届三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塞县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学习中央、省委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单位要合理安排生产与学习时间,处理好工学关系,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班组学、辅导学、讨论学、案例学和党课教育等方式组织好党员职工的学习。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围绕明确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开展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体、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要带队调研,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

2.围绕科学发展深入进行解放思想讨论。要以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各单位实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刻认识集团公司面临的挑战、差距与潜力,在明确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方向、理清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思路中解放思想;在弘扬延安精神、振奋精神状态中解放思想;在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工作举措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讨论要坚持领导带头,坚持实事求是。各单位广大党员要结合解放思想讨论,广泛开展“同舟共济度难关,科学发展保增长”和“我为企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等主题活动,努力在“保增长、促发展”等方面形成共识。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5月中旬—7月上旬)。重点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2个环节。

1.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促发展”这一主题,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立足近年来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查找班子和个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意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业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艰苦奋斗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查找问题,并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前,要认真做好准备,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交心谈心。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要参加指导联系单位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要列席会议。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开好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认识。

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各单位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成果,充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要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对本单位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充分反映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上形成的共识,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个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各单位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讨论,并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认真组织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要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下发所属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各单位分析检查报告报送集团公司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7月上旬—8月底)。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各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应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部门的责任,并注重可操作性。整改落实方案形成后,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职工群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整改情况要向党员、职工群众通报,接受党员、职工群众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根据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实在管用的对策措施,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问题。要坚持边学边改,能改的马上改;一定时期内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职工群众作出合理解释,并创造条件解决。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忌形式主义。要把解决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着重从战略规划、资本运营、循环经济、创新体系、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组织职工群众对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各单位要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范围,使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测评方式和程序要简便易行,测评结果要客观真实。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五、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集团公司全体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细致地做好活动组织领导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成立领导小组。集团公司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董事长*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于留英同志担任,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于留英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下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及时了解、通报有关情况,抓好活动措施的督促落实。

(二)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为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集团公司党委确定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单位,班子成员要通过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总结经验,帮助联系点查找差距、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努力使联系点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示范点。

(三)认真落实检查指导制度。集团公司党委向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各单位派出指导检查组,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检查组将按照职责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了解所负责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建议,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督促解决问题。

(四)落实领导责任。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要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向下属单位派出指导检查组。要在集团公司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各级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五)加强分类指导。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既有集团公司本部,也有所属各单位,分布范围广,层次多;集团公司本部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又要负责组织领导、指导各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任务十分艰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和不同群体的党员情况不同的具体要求,因地制宜地安排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步骤、具体时间。要坚持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同时抓好广大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好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流动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原则上由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流出地党组织协助。对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如果党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该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原则上由原单位党组织负责,具体方式由各单位研究确定。要注意吸收本单位的党外干部、专家学者参加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六)强化舆论宣传。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反映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全面展示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果,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奉献、创先争优和帮困工作。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抗击金融危机、抵御金融风险,保持各单位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

(七)坚持学习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中心工作,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要正确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完成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等工作任务的一致性,妥善处理推进生产经营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各单位党组织在制定工作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产经营实际和党员的岗位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实践活动,切实防止和克服脱离中心工作搞学习实践活动或以工作忙为由忽视学习实践活动。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职工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七一”前夕,集团公司在这里召开会议,以简朴的形式隆重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的成长历程,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百折不挠,奋斗不息,从近代到现代,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36年的今天,我们党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建设与发展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得到亿万人民拥护的执政党。

我们应该怎样纪念?抚今追昔,面向未来,最好的纪念,就是坚定不移地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推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做忠实的追随者、推进者。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各族人民一道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结果。近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经过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短短36年,斗转星移,古老神州正不断焕发出盎然生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断取得新的建设和发展成就,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13亿多人民,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切缅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牺牲的革命英烈和先驱,永远铭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

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方面成就卓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一方面正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同时面对长期存在的复杂而严峻的“四大考验”,这就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经受着十分凸显的“四大危险”,这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为此,中央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寄语广大党员干部,“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党员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激励自己,时时刻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要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谋福祉,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党的奋斗史和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在新形势下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进一步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即中办6号文件。在今天党的周年纪念会议上,在简要回顾党的历史历程,开展党性党史党情教育的基础上,我想结合中办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重点从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谈几点工作意见,这也是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从而可以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集团公司是公共交通行业的一员,是为社会公众提供航空地面服务的窗口单位,尤其是目前在合肥新机场和九华山机场刚刚开通运行一年左右的关键时期,在集团公司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恰逢其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和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工作中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中办6号文件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职责、主要任务、根本标准、达到目标作出明确的要求。基本职责是服务,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根本标准是群众满意,目标是达到“六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

“六有”目标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努力方向。“六有”的具体内容是:一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着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要致力于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要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

综合阵地;四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要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要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要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各项工作要以服务型为导向和统领,突出服务主题,聚焦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渠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团公司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型党组织打造必须坚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工作,面向五个服务,增强工作针对性。

一是服务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国资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针对集团公司改革的要求和现状,对改革形势和任务做出准确的研判,服务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基层党组织要在集团公司下一步每一项改革举措推出后,要在党员群众中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好改革涉及的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党员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

二是服务发展。在大力推动集团公司发展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建功立业。基层党组织要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发展动力,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持续健康有序。

三是服务民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集团公司就是多方响应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积极解决广大旅客、服务对象以及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新桥机场转场一年来,集团公司着力从软硬件上整改存在问题,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改进和优化旅客乘机环境,提升服务层次,着力从食、住、行等方面为职工改善生活条件,取得积极的成效,下一步要一如既往继续重视和关心群众的民生问题,在服务公众需求、服务职工生活中加强人文关怀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化解各类矛盾,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服务环境。

四是服务群众。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后期整改和长效机制的健全完善,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用公众和职工的满意程度来衡量服务工作标准,检验服务工作成效。

五是服务党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年轻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注重党员信息化服务渠道的运用,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在服务党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党员更好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

中办6号文件明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有五项任务,即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构建服务格局,这五项任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一是强化服务功能。要联系实际,紧密结合集团公司作为交通服务行业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结合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创建“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的要求,结合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需要,集团公司党群部、文明办和分(子)公司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具体任务要求,理出清晰的工作路径,把服务功能融合到具体党建工作内容中。

二是健全组织体系。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的变化,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根据工作需要和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和加强基层组织,比如,我们原来在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现在在骆岗机场留守办成立临时党支部,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更好地凝聚基层组织力量为职工群众服务。

三是建设骨干队伍。中办6号文件明确要抓好“三支队伍”,即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党务工作者队伍、党员队伍。要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现在集团公司基层书记履新的比较多,对书记岗位培训今后要日益加强和常态化,不但要选好书记,同时培训监督管理也要跟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特别是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要政治上关心,待遇上到位,让他们专心、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职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也要注重把基层服务骨干培养发展成党员,更好地让他们在基层岗位上为旅客货主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在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要重视抓好党小组长队伍建设,这也是党建工作一支重要力量,是战斗堡垒的基石,承担着承上启下、联系党员、服务党员的重要职责,要重视关心,抓好培训培养。

四是创新服务载体。要围绕旅客、货主等各类服务对象和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从实际出发,坚持力所能及、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比如,按照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三岗两队一区”创建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继续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党支(总支)部责任区的创建以及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要有效运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网站服务页面的内容和设置,为旅客货主和职工群众提供网络服务平台等;候管、安检等窗口部门要坚持和完善窗口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做法。合肥机场党委在“三个一批”活动创建中,已经形成了“询邦达”、“指南针”、“特易飞”、“尊易翔”、“温情360”、“183解你忧”等精品服务项目,黄山机场党委开展的“四心、四声、两规范”优质服务活动,蓝实公司党总支开展的“服务窗口评优、岗位评星、群众评议、业绩评比”四评活动,九华山机场、客货公司、建设公司以及机关党组织各有特色的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服务载体,这些都要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丰富、拓展和创新。

五是构建服务格局。集团公司各基层党组织要带动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服务共创共建,把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出来,丰富工会、共青团组织针对职工和团员青年特点开展的服务活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协调互补的服务格局,面向旅客货主,面向职工群众,在机场提供的社会公共职能服务、市场化有偿服务中展示服务品牌和服务形象。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30年的时间里,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年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1998年12月,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个重要讲话指出,党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使党的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年来的基本经验。报告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历次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这几次经验总结,都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它们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展开的。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

从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成功做法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的几点基本要求。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避免重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确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6

今天,我们召开兖矿共青团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动员会,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兴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潮。

这次会议内容非常丰富,既传达学习了上级一系列会议精神,总结了工作,又安排了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几个团干部还进行了表态发言,可以说是多会合一,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团委开佩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很客观、很中肯,我完全赞同。整个会议开得很紧凑,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在这方面团委带了个好头。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各级团组织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多年来,集团公司各级组织自觉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踊跃投身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矿区各项事业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特别是去年集团公司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实行专业化、层次化管理以来,各级团组织适应形势,主动应对,克服关系不理顺、人员不到位等诸多困难因素,迎难而上,奋发进取,使团的工作在逆境中稳步推进。为了理顺团的工作关系,集团公司团委积极提建议、想思路、争政策、做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经过你们的不懈努力,集团公司党委下发了65号文件,为理顺规范团的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公司党委82号文件批转了公司团委《关于组建专业化公司团组织的报告》,又把专业化公司团委的组建提上了日程。你们坚持“一手抓团建,一手抓活动”的思路,率领青年,致力经济建设,投身改革发展,开创文明新风,维护矿区稳定,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忱,在矿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新贡献。涌现出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张传昌等一大批青年典型,创新创效、青安岗等工作经验也先后在全国、全省进行推广。

进入*年以来,你们更是自我加压,锐意奋进,扎实开展了“学习十七大,青春创伟业”主题教育活动、“转变观念主题教育前期调研活动”、青年突击队手竞赛活动、青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了“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争做学习型青年”活动;你们以纪念84周年为契机,大力加强了青年革命传统教育;隆重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掀起了新一轮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高潮;在防治非典斗争中,广大青年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积极宣传、科学应对;你们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逐步理顺了三级团的工作关系。经过你们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不懈奋斗,团员青年精神面貌有了新改观、综合素质有了新提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新发展。

在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兖矿共青团工作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要取得这样的成绩,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干部要付出比其他群体多几倍的心血和汗水。这再一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兖矿团员青年队伍是一支“困难愈多,意志弥坚”的队伍,是一支“敢打硬攻、敢创新业”的队伍。记得去年七月份,在集团公司改革后第一次共青团工作会议上,我就充满信心地讲:困难再大难不倒共青团,条件再苦吓不倒团员青年。如今一年过去了,回过头来想一想,这句话得到了验证。现在,我再一次充满信心地讲:无论企业如何改革,青年总会立于不败之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青年总会立于时代潮头,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兖矿集团发展的每一步都闪耀着团员青年的光辉足迹,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集团,仍离不开这支生力军、突击队。

二、牢牢把握兖矿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投身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洪流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全国上下形成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热潮。最近,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拉开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序幕。为深入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集团公司召开了领导班子工作会议,结合兖矿实际,确立了本世纪头10年兖矿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想。这个思路是:围绕“一个总目标”,落实“一个总体思路”,突出抓好“战略重点及产业布局”,打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攻坚仗,完成“二个阶段性任务”,实现“四大转变”。确立这个发展思路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真正把兖矿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集团,最大限度地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要实现这个宏伟而艰巨的目标,需要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也离不开广大团员青年的心血和汗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发展的问题,要解决适应形势变化和市场竞争要求的问题,要解决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但由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变迁等诸多历史原因,集团公司部分干部职工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思想不解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富余人员多。这些都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始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攻坚战,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集团公司召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改革发展动员大会,“三转”教育动员大会,向广大干部职工发出了“比学赶超”的动员令,应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展的。

同志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集团公司青年职工占60%以上,是兖矿集团发展的主体力量,兖矿今天是你们的,明天更是你们的。你们作为奋发向上、大有希望的一代,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是十分幸运的,兖矿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将通过你们的继续奋斗得以实现,这更是十分光荣和自豪的。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展“三转”教育活动,对于广大青年来讲,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抓住青年这个特殊群体,越是在大改革、大变化的形势下,我们越要把稳定青年的思想、发挥青年的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我们欣慰的是:集团公司团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率先召开了兖矿共青团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动员会,再次表明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必一、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群体,是值得集团公司党政信赖的个群体。广大团员青年一定不要辜负集团公司党政的殷切希望,牢牢把握兖矿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投身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洪流。

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理想,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正确的理想,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广大青年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首先要有干出事业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抱负。如果朝三暮四,好高骛远,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在当前改革的关键时刻,广大青年头脑一定要清醒、冷静,不骄不躁,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待改革上,要识大体、顾大局,多做正面宣传,多往好处想,保持政治上的合格、心理上的成熟;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投身市场、搏击市场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的浪潮中合理定位,把握好自己、发展好自己。

希望你们坚持勤奋学习,提高搏击市场的能力。集团公司改革的方向,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谁有本事,谁就能赢得主动,就能获取一席之地。青年人年富力强,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期,赶上了这个“通过学习来吃饭”的好时代,是无比幸运的。有了能力,即使不在兖矿发展,也始终处于优势,不愁找不到饭碗;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会逐渐被时代、被社会所淘汰。广大青年既要珍惜青春年华,珍惜百舸争流的新时代,更要树立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刻苦学习。要在重点学习好本职岗位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经济、法律、科技、外语、微机等知识,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争当搏击市场的弄潮儿。

希望你们积极投身实践,积累干事创业的经验。广大青年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干一行,钻一行。操作能力不是凭空而来,必须在实践中多思考,多积累。集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为青年实践提供了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广大青年善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优异的成绩。同时,要积极投身生产突击活动、青安岗活动、创新创效活动,提高参与经济建设的本领;开展好青年志愿者、“树献送”、青年文明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优良品德。要主动到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去,经受锻炼,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三、树立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精神状态,巩固和发展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地位

共青团工作在党的工作大局的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是《》明确规定的,也是共青团通过实绩赢得的。正是有了各级团组织有影响、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的工作,兖矿共青团的地位才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兖矿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虽然发生了多次变革,团组织设置遇到了一次次挑战,但团的地位始终没有削弱。去年集团公司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在总部部门大量压缩削减的情况下,集团公司保留了团委机构的独立设置。目前,全公司已经形成一个总部团委、五个专业化公司团委、40多个矿处团委的团组织格局,这些都是共青团地位的有力证明。当前,集团公司又要兴起新一轮改革和发展,部门压缩、机构重组已势在必行。“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兖矿共青团能否巩固历史地位,关键要看团的工作。各级团组织一定要从保共青团荣誉、维护大局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共青团工作,巩固和发展共青团的重要地位。

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共青团性质在《》中进行明确规定,是其他群众组织所没有的;共青团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也是与其他群众组织不同的。团组织应当为此感到骄傲。作为青年的群众组织,集团公司各级团组织联系着六万团员青年,这部分人正是兖矿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团组织的职责也是艰巨而神圣的。作为青年自己的组织,共青团更直接地了解青年、团结青年,把党政的要求更及时地传递到青年之中,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也是非常光荣的。集团公司改革,首先要稳定青年这支队伍;越是发展,越离不开青年这支生力军突击队,越需要共青团发挥作用。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对此有着正确的认识,应当庆幸担负了这么重的担子。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促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坚决听从党的领导,团结带领青年完成党政交付的任务。

要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共青团工作的最大原则。团的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常抓常新,不断获取生机和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团的工作要着力着现“三个转变”:一是由指令性向指导指导性转变。不要简单地认为,指令权威性高,指导权威性低。指导性增强了,效果会更好。共青团作为群众组织,就应该体现群众组织的特点,把工作性质定位在指导、引导上,而不是简单生硬地下达命令。二是由行政性向服务性轰动转变。不要把团的工作当成行政性的机关工作,而要突出群众性、服务性的职能。要研究如何代表和维护团员青年的权益,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吸引力。三是由务虚向务实转变。评价一项工作、一级组织的标准,要看结果,而不是看过程;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而是看办成了哪些事,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成果。团的工作的活力来自于活动,要广泛开展一些有影响有特色有实效和活动,经常赋予新的要求、新的内容,在引向深入上下功夫。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7

一、兵团推进团场改革开放历程的回顾

1 实行“一主两翼”政策,拉开团场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党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桎梏,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1982年起,中央连续出台了关于“三农”工作的5个“1号文件”,1983年,农业部在湛江召开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完善农垦系统企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些都为刚刚恢复建制的兵团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兵团在团场全面推行了“一主两翼”(以职工家庭承包、兴办家庭农场为主体,以职工开发性家庭农场和发展职工庭院经济为两翼)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各师及团场在生产管理上改班、排、连、营管理为实行职工家庭独户、联户或联劳等多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分配上打破等级工资制,实行大包干、产量工资、净产值分成等分配办法。在资金投入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职工自筹资金,开荒打井,兴办开发性家庭农、林、牧、渔场。到1987年,兵团团场共建起了12.6万个独户或联户的生产承包实体,有18.8万个职工家庭和37.9万承包劳力,其中,职工33.6万人,承包耕地67.3万公顷,分别占当年农牧职工总数的85.5%和播种面积的90.7%。在搞活团场经济上,兵团出台政策,给职工划分宅基地、自用地,长期固定、自由种植、免收费用,鼓励职工自建住房、自养畜禽,发展庭院经济,开辟增收渠道。据统计,兵团给30万户团场职工划分了45万亩自用地。“一主两翼”的改革,冲破了团场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了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一统天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方式,初步解决了职工吃团场“大锅饭”的问题。由于这些改革措施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直接结合,报酬与劳动成果直接挂钩,为职工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自主经营、勤劳致富提供了政策环境,因而激发了广大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促进了团场生产力的提高。

2 推行团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初步确立了团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7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开始实施,企业自、厂长负责制、政企关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国有工业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国家对兵团实行计划单列。在上述背景下,兵团在团场和国有企业开始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988年,兵团党委出台了《关于农牧团场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办法)》,要求各师与团场领导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或目标管理责任书,团场内部实行了营连干部层层承包责任制管理,团场与连队实行两级核算制。随后,各师(局)在30个团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于1988年全面展开,到1989年,172个团场有159个与师(局)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这项改革调整了兵团、师(局)与团场的关系,兵团、师由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团场的方式,改为通过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明确团场统一承包经营的间接调控管理方式,使团场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在30个试点团场中,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标、群众选举、上级推荐等多种方式产生承包经营者。各团场改干部任命制为聘任制、干部终身制为任期目标责任制。按照“精干、高效、优化”的原则调整团场管理机构,减少科室人员。通过内部分解承包指标,将承包任务落实到连队和承包职工家庭。对团、连承包干部及团办企业干部实行浮动工资制、部分工资和奖金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的改革,初步克服了团、营、连干部吃团场“大锅饭”的弊端,明确了团场干部的责权利,团场统一承包经营与职工分户承包经营的格局初步确立,从而为团场发展注入了活力。

3 理顺团场分配关系,加快团场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指引下,我们党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高潮,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枷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兵团党委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奔市场、奔小康”的大讨论,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团场改革,进而发出了“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的号召。兵团于1993年初连续出台8个文件,其中有关团场改革的文件有兵团党委、兵团下发的《关于搞活团场经济几个问题的决定》、《关于计划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农牧团场人事制度改革的暂行规定》等。随后,兵团党委又召开了团场工作会议、扶贫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等,明确改革重点是理顺团场分配关系,由原来对承包职工收费“以支定收”的“倒算法”(团场先确定各项开支,再明确向职工的承包收费)改为“以收定支”的“顺算法”(团场先明确承包职工基本收入,再确定全团各项收费开支),在减轻职工负担、调动积极性方面作了探索。1997年,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通知》,要求兵团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改革,搞好规划,严格管理。1998年,兵团根据中央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等重大改革措施。提出完善“两费自理”(生活费、生产费)、“四到户”(承包、核算、分配、风险)、“五统一”(统一种植计划、灌溉、机械作业、主要技术措施、主要产品销售)的承包管理方式。同时大力推行牲畜、农机具作价归户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打破了团场全民所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到1999年,全兵团实行职工家庭联产承包经济实体达15万个,联户承包9611个,股份合作经济实体111个,租赁经营268个,开发性家庭农场574个,其他经营形式6756个。团场进一步放宽政策,部分团办企业开始推行租赁经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营,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进一步搞活了团场经济。

4 制定“1+3”文件,经济上扩大职工经营自、政治上扩大团场基层民主。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兵团党委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提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团

场改革力度。2001年,兵团党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意见》(试行)及《进一步理顺团场分配关系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团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定》和《关于扩大团场基层民主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办法》的“1+3”文件,提出了以“同定、自主、分配、服务”为主要内容和“经济上扩大职工经营自,政治上扩大团场基层民主”为核心的团场改革重点。文件规定了团、连领导干部的收入分配,完善了团场集中核算、连队报账制和会计委派制,扩大了基层民主的范围,明确了职工群众的“知情、参与、选择、监督”等民利。到2003年,职工家庭承包土地固定在6年以上的达60%,固定在11年以上的达40%以上,并累计为25万户职工划分了2.7万公顷自用地。兵团团场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连队行政领导,同时积极推进了团务公开、连务公开。为整合优化团场资源,2002年,兵团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优化团场管理格局的意见》和《关于调整优化农业生产连队布局结构的意见》,要求团场管理格局调整必须与团场机构改革相结合,农业连队总数控制在2000个以内。2004年以后,兵团党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随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团场改革的意见》(“1+3”文件)、《关于加快兵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兵团团场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团场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按照整合资源、依托合并的原则,对团场学校、医院和“七站八所”等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改革。“1+3”文件的制定出台和与之相适应的各项配套改革,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团场生产力,使团场职工在生产经营方面进一步扩大了自,增强了市场意识和自主经营的能力。在民主政治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体现,增强了职工主人翁地位,为进一步深化团场改革,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奠定了基础。

5 建立和完善以“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其他配套制度+管理”为基本框架的团场体制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落实2006年总书记视察新疆和兵团工作时提出兵团在新形势下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发挥好“三大作用”的新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壮大兵团经济实力、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部署,兵团党委先后召开了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和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出台了《兵团党委关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1+3”文件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提出了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为主要内容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经营管理、劳动用工管理、产权管理、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管理、预算管理、“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基层民主管理七个方面的配套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为基本框架的团场体制机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兵团出台了《建立完善减轻职工负担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职工除自身受益之外的土地承包负担“只降不升”的刚性规定,作出减轻职工负担“三步走”的庄严承诺,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大力推行干部“还田于民,还利于民”的改革措施,坚决清退团、连干部承包的土地和购买经营的大中型农机具,有效改善了干群关系。建立完善团场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团场公共预算管理。2007年年初,兵团在农十三师召开了发展团场工业经验交流现场会,提出团场要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工业企业,由过去的“团办工业”向“团场工业”转变。随后在兵团党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出台的10个文件中,又对团场关于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加快建设农业“三大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上改革政策,从体制机制上明确了团场和承包职工两个经营主体的地位,规范了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进一步调动了团场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定了团场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基本方向。

二、兵团深化团场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

1 改革开放推动,了兵团农业和团场经济的大发展。兵团恢复以来,,从1981年至2007年,农业总产值由8.78亿元增加到342亿元,增长38倍。农业增加值由5.3亿元增加到162.6亿元增长29.7倍。“十五”以来的7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由45:38:17调整为37:29:34。大农业内部结构和作物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种植业比重由82.2%调整到80.5%。果蔬园艺业中名优特水果、番茄、辣椒、制种作物等以市场为导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建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棉花总产由7.2万吨提高到124.7万吨,占全国近1/6。粮食总产由91.3万吨提高到120.5万吨,水果产品由3.0万吨提高到66.4万吨,牲畜存档由266.1万头(只),增加到533.6万头(只)。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高新节水灌溉面积从无到有达到830万亩,团场综合实为大幅提升。到2007年,团场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23亿元,占到全兵团生产总值的50.60%

2 改革开放促进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职工增收。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扎实推进,一大批交通、电力、水利、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团场城镇化率达到44.2%,38个重点团场和南疆31个团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成,信息通信网络覆盖到团场、连队,组建城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10个。21万户团场农牧工危旧住房得到改造,140多万团场人口实现了达标安全饮水,55个边远连队、4万多人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5%,团场连队公共文化设施全面配套。建设团场农田防护林128万亩。团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从最低生活保障、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到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障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保网络。目前,兵团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及人员达77.12万人,团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兵团级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10.37万人。2007年,兵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72元,比1981年的848元增长18.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21元,团场农牧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193元,均比1981年成双倍数地增加。

3 改革开放实现了团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变。按照总书记对兵团提出要处理好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关系的新要求,兵团在坚持屯垦戍边使命和特殊管理体制不

变的前提下,从改革团场体制机制人手,着力解决制约团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实行“一主两翼”改革到建立团场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承包职工家庭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和团场的经营管理主体地位。市场机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改变了团场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其他配套制度+管理”为基本框架的体制机制,既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又保持了兵团特点,基本理顺了团场和职工的关系,有效调动了团场和职工两个积极性。

4 改革开放调整优化了团场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团场单一国有经济局面基本扭转,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有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济,加速了团场小城镇建设和团场二、三产业发展。同时放宽政策,允许职工个人投资团场的建设和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团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重组市场化的新机制。二是生产费自理和年初缴清承包费用的承包经营形式普遍推行,基本扭转了承包职工负盈不负亏的状态。三是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团场公有牲畜、农机具产权已基本实行了作价归户,目前,产权改革进一步向牲畜棚圈、各类大棚、喷滴灌地面小型水利设施等宜于作价到户的范围扩展,进一步提高了职工自主经营能力,为搞活团场经济注入了活力。四是给职工划分“两用地”,不收费用、长期使用,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开辟了新渠道。

5 改革开放加速团场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形成了职工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团场资源配置,机关人员实行纳编分流,目前,撤营并连、整合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团场机关科室由以往的十几个精简为8至9个。团机关在编人员由10239人精简为6738人。营和分场由61个减为12个,农牧连队由2700个减为1792个。积极推进以减轻职工负担为重点的团场税费改革,促进了职工减负增收。兵团团场承包职工负担由最高时期的27.6亿元减为现在17.5亿元,承包亩均收费由228元减为148元,已有62个团场承包职工除自身受益外,在定额承包地面积内基本实现零负担,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职工经营自得到进一步落实。职工在养老、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福利待遇、低保等各项权利和利益方面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团场职工子女上岗和重新返岗的人员不断增加,要求承包土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团场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

三、兵团推动团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1 坚持把不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作为根本抓手,推进团场改革不断深化。兵团党委把兵团事业的发展融入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思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把兵团体制特殊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起来,勇于抛弃那些对兵团不科学甚至教条式的理解,抛弃那些对兵团不正确甚至扭曲的认识,抛弃那些停滞不前甚至僵化的观点,抛弃那些认为兵团的特殊体制和市场机制不能结合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做法,使兵团、师、团三级领导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尤其是团场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更新了观念,重视改革,支持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广大职工群众的愿望得以实现,这是推动团场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前提和基础。

2 坚持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尊重职工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团场生产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制定团场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基本准则。保障职工的物质利益,尊重职工的民利是制定团场改革各项政策的根本要求。职工群众是团场的主人,是改革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在推行改革的方法上,保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注重改革方法先试点后推广,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的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在稳定上有创新,在创新上不断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团场生产力,呈现出团场经济发展、职工队伍稳定的可喜局面。

3 坚持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团场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以完善。自兵团恢复和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党委在保持团场性质任务不变的前提下,从推行“一主两翼”改革到实行干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从制定落实“1+3”文件到建立完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这些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是围绕建立完善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团场双层经营体制这个核心,而逐步展开和完善的,保持了团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明确了团场核算、连队管理、职工承包经营的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围绕这条主线不断推进团场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基本改变了计划管理模式,加快了团场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步伐,明确了团场和承包职工两个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实行职工家庭承包经营,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团场统一经营,保持了团场的组织化、集团化特点,发挥出团场的组织和规模优势,从而有效调动了团场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 坚持土地长期固定、生产经营费用自理的承包政策,有效转变了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机制,克服了承包职工的短期行为。兵团党委按照中央的精神,结合团场的特点,始终强调并加大力度督促落实土地长期固定,生产经营费用自理这一团场农业改革的基本政策,使各级领导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了认识,职工群众进一步明确了基本的生产经营自。实践证明,坚持土地长期固定政策,顺应广大团场职工的愿望,落实和增强了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坚定了承包职工敢于向土地长期投入的信心,扭转了短期心理,激发了他们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产量的动力。大力推行生产经营费用自理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承包职工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基本改变了以往“团场出钱、职工种地、负盈不负亏”的被动局面,团场职工由过去生产者逐步确立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发展”的承包经营者,从而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一大批种田致富能手,承包职工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成为团场双层经营体制中一个具有活力的承包经营利益主体。

5 坚持减轻职工负担、致富职工群众的方针政策,极大调动了职工群众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在深化团场改革的过程中,兵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减轻职工负担的工作,多次调减土地承包收费政策。制定“1+3”文件,提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出台建立完善职工减负增收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作出减轻团场职工负担“三步走”的庄严承诺,切实把开展减轻职工负担与落实国务院税费改革政策作为关系职工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作为建设屯垦

戍边新型团场,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从而推动师、团精简机构、纳编分流、整合事业单位资源、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规范承包土地收费项目,制止乱收费,纠正干部承包土地和经营农机具等,各项改革措施深入落实。截至目前,兵团25个边境一线困难团场和41个一般性团场已经提前实现了承包职工除自身受益外的土地承包费零负担的目标,职工群众承包土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团场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屯垦戍边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6 坚持鼓励职工发展各类经营,推动团场二、三产业发展的改革举措,为进一步搞活团场经济注入了活力。早在兵团恢复初期,兵团党委就率先在全国农垦系统提出给职工无偿划分宅基地、自用地的政策,免收一切费用,鼓励职工发展庭院经济、自营家庭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及服务业。随后又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职工及社会投资者以独资、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兴办个体服务业及各类经营性企业。组织职工从事劳务承包,发展个体运输、长途贩运、餐饮服务、批发零售、房地产开发等多种形式的个体私营经济,鼓励职工自筹资金发展私人养畜,承包经营林果园、渔场和农机服务业,从事农产品流通经营。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了市场意识;促进了团场所有制结构调整,营造了团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职工群众市场经营能力的提高,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为职工增收致富开拓了新领域;促进了团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为扩大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8

深刻认识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政治性的重大价值

深刻认识政治性是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灵魂。首先,群团组织具有政治属性。组成政党或群众团体的目的在于维护、增进和实现自身利益特别是共同利益,群团组织及其活动会对社会发展和利益格局产生政治影响。其次,中国共产党与群团组织的关系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对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保持政治性,是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健康发展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再次,党通过加强群团工作,促进群团组织更好地担负起“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的政治使命。群团组织依照宪法、法律和各自章程参与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群团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深刻认识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事业在党的事业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和鲜明政治性。第一,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在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把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群团事业的价值。第二,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群团工作的价值所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应该成为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的主战场。

深刻认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所联系的群众是落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依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重任正摆在全党面前。群团组织要组织引导群众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共同参与、积极投身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践,促进形成最广泛的合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党只有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把政治性体现到组织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实践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努力践行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政治性的基本要求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有效开展党的群团工作,有效推进群团组织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纪律。群团组织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其内涵和要求十分清晰:一是“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始终把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二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四是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群团组织不能突破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一政治底线和政治高压线,做到政治纪律不可违,政治规矩不可破。

保持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人类历史表明,社会发展不总是风平浪静的,难免会遇到各种风浪、漩涡甚至逆流。群团组织要能够同党一起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一要增强政治定力,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站稳政治立场;二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要增强政治承重力和坚韧力,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彰显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政治作用。越是风高浪急,越是要沉着冷静,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不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

有效引导群众和联系群众。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党组织要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就必须善于听群众的话,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把群众的呼声、意愿、诉求、智慧等通过群团工作体系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和国家政权机关,有机融入党和政府的决策;善于把群众的监督变成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压力和动力;善于把党的正确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善于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

把政治性贯穿于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党的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对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团工作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这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

把群团组织建设和发展自觉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总格局中。领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探索群团组织在社会主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促进群团组织在国家、地方、基层治理中有效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公正维权,发挥群团组织在党的建设和管党治党实践中、在各级政权组织建设和政权运作中的作用,支持群团组织扬长避短,以合适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群团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中各展所长,建言献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9

本文作者:王珍虎 原创投稿

“十二看十二比”选好配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毕节试验区创建发展型党组织改革创新看点

选好配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选好发展型领导干部、配强发展型领导班子”的“轴心”,大力驱动“培育发展型文化、夯实发展型基础基础、凝聚发展型人才、建立健全发展型工作机制”的“四轮”,积极探索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努力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群团改革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82-02

一、引言

目前,伴随着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正在逐步步入智能化时代与大数据时代,故国家对智能信息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大,这就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保证有相当规模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即能胜任此类工作。由此可见,对《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已成为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

所谓课程群,即是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所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智能信息处理类的相关课程便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故其可构成一个独立的课程群。该课程群主要由以下几门课程组成:《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以及《Matlab程序设计》。笔者以江苏科技大学及几所周边高校为例,深入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教学工作安排、知识点衔接、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设置以及教学网站建设等五方面对该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及几所周边高校智能信息处理类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走访调研,主要发现了如下几点共性问题:

1.课程教学次序安排不够合理。众所周知,同一体系下的课程之间通常是有衔接关系的,即当学习一门课程时,往往需要以另外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为基础。《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也不例外。在该课程群下,《Matlab程序设计》即需作为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而《人工智能》作为总论课程,亦应先于其他几门课程开设。但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却是将上述几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统一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时,由于缺乏先导课程的学习,导致其难以建立起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统一认识,知识点往往掌握得支离破碎。

2.课程相对独立、知识点缺乏衔接。如上所述,在同一课程群下,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若对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通常可以将其组成一个广泛互联的复杂网络。然而,目前在该课程群的教学活动中,却几乎没有体现出这种知识的承接与流动过程,教学改革活动也往往是围绕某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3]。这种将相互承接的知识点硬性割裂开的做法必然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起负面作用。

3.授课教师缺乏对该课程群的统一认识,教师团队的配置缺乏合理性。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在众多高校中,该课程群所配置的教师团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仅关注于自己所讲授的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而缺乏对整个课程群知识结构的宏观认识。此外,教学团队往往组织松散,在授课前教师间也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沟通。上述问题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

4.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对学生《智能信息处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关注于对学生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陈旧,缺乏贴近实用化的综合性实验,而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5.课外教学资源匮乏,精品课程群教学网站缺失。众所周知,《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中所涵盖的课程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并传递新知识、新技术。然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同时保证对基础知识和大量新知识进行传递是不现实的。此时,建设精品课程群教学网站将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目前的精品教学网站往往都是建立于一门独立课程之上的,而缺乏对课程群的关注。此外,对于课程群网站应如何建设以及相较精品课程网站,其应包含哪些独有的特色栏目等问题,现有研究也缺乏有创建的探讨和建设经验[4]。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借鉴其他较成熟课程群的建设经验,笔者给出了以下五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1.梳理课程相关性,完善课程教学次序。课程群教学次序的安排工作应在充分调研课程间相关性的前提下展开。这就要求要首先梳理好课程间的承接关系,找到课程群中的先导课程、总论课程、承接课程以及前沿综合课程。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按照上述课程分类进行划分:《Matlab程序设计》应归属于先导课程,《人工智能》可作为总论课程,《数字图像处理》应划分为承接课程,而《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则归属于前沿综合课程。基于“先导课程先于总论课程,总论课程先于承接课程,承接课程先于前沿综合课程”的原则,应将该课程群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次序安排于连续的3~4个学期进行。合理的教学次序安排将直接关系到最终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目标的成败。

2.构造知识点互联网络,创建完整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对于一个课程群而言,不同课程间的知识点具有广泛的相关性与承接性是其重要标志之一,《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也不例外。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割技术为例,里面就需要用到《模式识别》中的聚类技术及《机器学习》中的非监督机学习技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授课结束时能建立起对课程体系的完整认识,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开课前预先构造出课程群相关知识点的互联网络,并根据该网络来制订教学大纲。构造知识网络的目的是要体现出知识的流动性与承接性,从而进一步体现出课程群的综合性与紧致性。

3.建立教师的统一认识,打造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也是影响课程群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打造精品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老中青结合”原则、“科研相关性”原则以及“知识点通识”原则。所谓“老中青结合”原则,即要求教学团队中的年龄及职称构成比例需合理,既要兼顾教学经验,又要保持活力。“科研相关性”原则是希望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尽可能从从事相关科研方向的教师中选取。其原因在于,此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该领域前沿知识,因此唯有他们才能将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知识点通识”原则则要求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对课程群的整体知识结构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不是拘泥于自己所讲授的某一门课程。

4.设计合理的实验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环节应突出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实验题目的设置既要兼顾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又要考虑课程间的相关性。一个实验流程走下来,学生不但能温故,而且可知新,对开发一个综合性的智能系统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如实验大纲设置的合理,则可做到在不增加实验学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极大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5.打通线上学习与交流通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明显增多,他们也更愿意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与知识扩展。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时数较短,教师无法与学生一一进行交流,这便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现象,创建相关的课程教学网站,从而打通线上学习与交流的通道,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有其独特性,即知识相关性与综合性较强,知识点更新较快,这就需要为该课程群创建一个统一的教学网站,而不应将每门课程割裂开来。与独立的精品课程网站相比,该网站除应保留一些常见的基本栏目外,还应重点突出课程群的综合性与知识的前沿性,即需增加知识点相关性解读与分析栏目以及课外学习资料下载栏目,其中后者应提供大量最新的科普及科研文献、算法代码以及学习资源链接的下载功能,使学生能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受益,从而提升其学习相关课程的热情。线上交流渠道的打开,也将有助于集思广益,任一师生均可抛出问题,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有创见性及参考性的建议。

四、结语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一环,该课程群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分别从教学工作安排、知识点衔接、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设置以及课程群教学网站建设等五方面对该课程群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逐一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引入,能提升该课程群的教学质量,从而为我国提供更多合格的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珍,王函石,王旭仁,王万森,刘杰.智能信息处理精品课程群建设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18):49-52.

[2]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