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5 08:54:22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1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发40号”和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促进安全生产》的意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达标升级,着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着力规范企业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着力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强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监督网络,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

二、工作目标

确保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水平领先,部分工作南通市领先。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安全达标升级,着力提高企业安全各类水平

1、出台《全面推进企业安全达标升级工作意见》,明确目标和措施,将安全达标升级与安全评估、“1+3”监控体系、职业卫生健康体系认证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定报企业、化工、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经营等行业(领域)中全面开展,冶金(炼钢、炼铁)生产等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率100%;船舶修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率30%;机械制造、纺织等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开展率100%。

2、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规定,指导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各行业(领域)率先建成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力争70%以上的定报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

3、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安全工作。严格执行评估等级升降制,巩固A类,提升B、C类,B、C类在现有基础上分别有20%和40%的企业晋升上一个档次,基本消除D类企业,力争达到70%。

4、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安全合格班组和“三卡”活动(承诺卡、应知卡、应急卡)。化工企业90%以上生产班组要达到“安全合格班组”标准;船舶修造、冶金(炼钢、炼铁)、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安全化工班组”达标率80%;船舶修造、冶金(炼钢、炼铁)、机械等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持“三卡”上岗率100%。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社会和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承诺活动。

5、继续组织深入开展“1+3”安全监控体系。全面实施“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工作,深化规模以上企业“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非规模以上企业“1+3”安全监控体系覆盖率60%以上。

(二)强化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6、全面推广企业安全生产理事组的管理模式。在园区及工业企业、在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领域推广安全生产理事组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生产理事组工作规范》,召开理事组长单位经验交流会,继续开展优秀理事组评选活动。

7、积极推进行业商会、保险公司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保险公司在安全生产中的预防作用,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培育发现典型做法,以点带面进行推广。

8、充分发挥安全中介机构的作用。推进安全生产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督促、指导培训机构注重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严格培训课时,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和水平。同时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发放合格证书。

9、充分发挥安全专家作用。规范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家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0、积极推广安全咨询、安全检查服务外包。

根据服务外包合同,开展安全评估、检查等服务工作。主要对新上项目开展安全咨询,对化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指导企业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11、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分类监管。严格按照《市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在企业全面推行分类监管,实现安全生产分类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12、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继续将企业安全评估的结果与工伤保险、风险抵押金等经济政策挂钩。继续推行高位行业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制度。

(三)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

13、强制推行运用先进技术装备。一是在化工企业继续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二是在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瓶安全电子条码识别系统。

14、督促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责任人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的技术决策和指导权。

(四)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15、特种设备方面,重点抓好起重机械、气瓶、熔融金属等专项整治。

16、建筑施工方面,重点加强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人员持证上岗专项整治,督促有关企业严格执行地面挖作业安全管理制定。人员密集场所方面,重点加强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场所、娱乐场所的安全监管,督促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17、继续着力抓好化工企业安全专项整治。一是突出对工艺过程风险控制。二是突出对重点环节安全监管。三是注重危险工艺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18、继续开展爆竹安全专项整治。严格烟花爆竹市场准入,合理布局经营网点,督促企业完善烟花爆竹购销合同制度,完善购买、销售登记制度。建立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

19、继续开展船舶修造及冶金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继续加强船舶、冶金等重点行业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管。

20、突出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整治。开展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知识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业务水平。

21、突出抓好薄弱领域的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管。二是继续开展对出租厂房、废旧仓库、废品收购站的排查,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监管盲点。三是加强对食品冷冻行业等使用大量高毒物品企业的安全监管。四是加强对企业搬迁拆除的安全监管。五是督促加强对农民集聚区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管。六是加强对村(居)小型企业的安全监管。

22、突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市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继续辨识、登记建档,完善监控设施,落实监管责任。

(五)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着力规范企业安全行为

23、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许可工作。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准入规定,把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源头行政许可关。

24、继续保持安全生产执法强大声势。编制全年安全生产执法计划。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工程的执法检查。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期组织安全生产执法,力保重要时期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法机制推动各领域执法工作。

25、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集中时间、力量,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对事故频发、隐患突出、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实施重点打击,依法惩治一批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并进行通报。

26、实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严重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公开曝光,督促相关部门对其加大检查执法频次,实施重点监管并采取惩戒措施。

27、加大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发生亡人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了履职情况进行责任倒查。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每一起事故。

28、全面推进说理式行政执法。在全镇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工作,增强办案人员的案件处理能力、法律法规运用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

(六)强化安全生产检层基础,着力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29、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出台《石庄镇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完善《石庄镇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办法》,进一步健全全激励约束机制。

30、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约谈制度,督促企业法定代表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强化安全投入、装备、培训等措施,切实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权益。31、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认真落实市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继续坚持每月9日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日和20日隐患上报日制度。

32、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学习、开展培训等活动,全面提高基层安监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履职的能力。同时将安全生产监管触角向村居(社区)延伸,开放明确专职安全生产人员,逐步健全村居安全生产监管网络。

33、努力提高基层安监所安监人员的履职能力。

34、加强安全社区创建。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活动,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安全建设结合起来,创新社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手段,组织开展社区安全文化推广普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及避险能力。35、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企业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加大预案检查力度,将应急预案管理纳入执法检查内容。定期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七)强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36、继续深入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精神,着重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参培率。

37、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等群众性活动,继续推进安全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

38、全面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分级、分类、从严、不重复”的原则,强化对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39、继续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网络远程培训。

四、保障机构

1、根据上级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经费,做到“足额、及时”。

2、制定并完善相关安全生产责任机制。

制定相关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过错追究责任制;三是纪委督查督办制;四是在全年责任制中加入“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促进企业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五是其他检查、执法、服务等相关制度。

3、充实调整安监所人员并对安监人员。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烟叶产业为载体,以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和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现有的生产基础和自然条件,围绕基本烟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始终坚持“烟地连片区域化、烟叶种植规模化、整地作业机械化、集中育苗商品化、烟炉新建群体化、社会服务专业化、职业烟农知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之路,着力解决制约烟叶发展、影响烟农增收的突出矛盾,不断探索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千方百计增加烟农收入,有力促进烟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烟区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平原烟叶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基本情况

年,古驿镇黄渠河村被确定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示范村位于我区北部,与省接壤,217省道从村内穿过,通村通组道路已经硬化;版图面积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鄂北岗地,地势比较平坦;土壤pH值6.5,以中壤为主,质地较轻;年平均气温15.6℃,年日照时数258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50mm,无霜期260天;全村四个村民小组,445户,2006人,耕地面积4819亩。示范村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烤烟。

三、实施原则

示范村建设要坚持以烟叶产业为中心的原则,要紧紧围绕烟叶产业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把有利于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烟农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烟农的主动性,让烟农自觉自愿地开展示范村建设,使其成为烟叶生产、示范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的原则,要组建并完善科技体系,强化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达到每户都有一个烟叶生产“明白人”,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用性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切实提高示范村烟叶生产水平;要坚持以多方共建为保障的原则,示范村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要由党委政府组织牵头,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多方参与,齐抓共建,从而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做到科学规划、统筹设计、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四、总体目标

1、区域化连片

年,示范村共落实烟叶面积2194亩,所有烟地全部集中在三个片区,分别为1100亩、794亩、300亩。初步规划,年,全村年均种烟2500亩左右,以组为单位统一留地,集中成片,合理轮作。

2、规模化种植

年,示范村共落实种烟农户135户,户平烟叶面积16.25亩。其中,150亩的1户;50-100亩的4户,共235亩;20-50亩的38户,共967亩。初步规划,年,计划全村亩平产量200公斤左右,亩平产值3000元以上,上等烟比例35%以上,上中等烟比例90%以上,理化指标达到卷烟工业的要求。2010-2011年,全村户均种烟达到25-30亩,逐步减少20亩以下的农户,达到每户最少一座密集炉,鼓励、扶持传统的经验型种烟大户向知识化的职业烟农转变。

3、机械化作业

年,区局(公司)帮助示范村购买配套拖拉机、旋耕机、起垄机、覆膜机6台套,机动喷雾器10个,剪叶机4个,基本上可以满足全村烟田整地作业机械化的需要,能够保证机械耕地、耙地、起垄、覆膜、植保、剪叶等全部达到100%,以实现减轻烟叶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生产劳动效率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工降本的效果。

4、商品化育苗

年,示范村共新建漂浮育苗大棚28个,以组为单位集中一处,全村共分四处(一组14个、二组4个、三组5个、四组5个)。每处挑选一户责任心强、有技术、讲诚信的农户作为育苗专业户,负责育苗,对全村烟农全部实行商品化的有偿供苗。年,该村漂浮育苗推广率、集约化育苗率、商品化供苗率均可达到100%。

5、群体化烟炉

年,示范村共新建密集型烤房100座,以组为单位集中成群,全村共建四处群体炉(一组55座、二组14座、三组16座、四组15座)。集中新建的群体炉的产权归村委会,烟农仅有使用权。在烟炉的管护上,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的办法。在烟叶的烘烤上,实行炉长负责制,即每处群体炉挑选1-2名烘烤水平高的烟农作为炉长,负责该处群体炉烟叶烘烤的技术指导或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本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对其他烟农实行有偿代烤加工。

6、专业化服务

年,示范村计划组建机耕、育苗、植保、烘烤、入户预检等五个烟叶生产专业服务队,分环节对烟农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力争达到平均每亩节约用工20个以上。

7、信息化管理

年,计划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示范村所在的烟站进行标准化改建,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功能化改造,建立烟农培训学校,健全烟农档案信息库,全面实行烟农户籍化管理,构建完善的村级信息网络体系,实现该村烟叶生产信息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使全村烟农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先进的烟叶生产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和传递有关烟叶生产管理的最新信息。

五、建设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

1、烟水配套

年,区局(公司)计划在示范村基本烟田范围内打机井4口;修建配套蓄(晒)水池4个,共4150立方米;修建配套梯形渠0.6千米,U形渠8.4千米,基本可以满足示范村全部烟田和部分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建设计划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机井、水池、沟渠规划和设计。

年12月30日前,完成立项审批、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

年3月30日前,完成机井钻探工作,保证出水。

年4月5日前,完成水池、沟渠开挖及主体工程。

年5月5日前,全面完成烟水配套任务。

2、烟路配套

年,在区局(公司)扶持下,示范村计划围绕全村基本烟田修建配套总长达15千米的循环田间作业路(全部为砂石路),以方便烟田机械化整地作业和烟用物资、采收烟叶的运输。建设计划安排如下:

年1月30日前,完成烟路规划设计。

年4月10日前,全面完成烟路建设任务。

3、烟炉配套

年,示范村共新建群体化密集烤房100座,加上原有的14座密集烤房,完全可以满足全村烟叶的烘烤需要。对新建的群体炉,全部配套凉棚、回潮间、储煤间,场地全面硬化,达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建设计划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规划设计、地基开挖、备料。

年1月18日前,完成主体框架工程及附属工程主体结构。

年6月1日前,全面完成烟炉建设任务。

4、烟机配套

年,区局(公司)扶持示范村购买配套75马力拖拉机2台、55马力拖拉机4台,每台拖拉机分别配套旋耕机、起垄机、覆膜机各一台;购买配套机动喷雾器10个、剪叶机4个。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年11月20日前,拖拉机、旋耕机购买配套全部到村。

年12月5日前,全村所有烟田机耕完毕。

年3月1日前,起垄机、覆膜机、机动喷雾器、剪叶机购买配套全部到村。

5、烟电配套

年,示范村计划配套六台变压器和输变电路,变压器容量达到450KW以上,以保证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和烟田灌溉的用电需要。计划在年5月1日前,全面完成烟电配套任务。

6、育苗大棚建设

年,示范村计划新建育苗大棚28座。建设计划安排如下:

年11月30日前,完成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投标以及与厂方签订购买、安装协议。

年12月10日前,原材料供应到村。

年1月18日前,大棚安装、整理配套完毕。

(二)生产组织模式建设

1、烟叶生产合作社

年,计划在示范村成立烟叶生产合作社,以配合村委会共同抓好示范村建设。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引导下,本作合法、自愿的原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组建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理事长、理事、监事由全村烟农民主选举产生。

2、烟叶生产互助组

年,计划对示范村所有烟农实行优化组合,本着自愿、就近的原则,在烟农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章程相关要求,成立烟叶生产互助组。互助组组长由该组全体烟农公推产生。互助组组长具体负责对全组的烟叶生产进行管理、指导、协调。

3、烟叶生产专业服务队

年,示范村计划组建五个烟叶生产专业服务队。服务队队员由烟叶生产合作社统一组织择优选拔。机耕服务队负责全村烟地的机耕、机耙、机起垄、机覆膜工作,育苗服务队负责全村烟叶的漂浮育苗工作,植保服务队负责全村烟叶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烘烤服务队负责全村烟叶的烘烤技术指导工作,入户预检服务队负责全村烟叶的售前分级工作。

4、发展辅助产业

(1)成立“黄渠河村燃料购销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要经营优质烤烟煤,年经营煤炭在900吨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本村烟叶烘烤用煤的需要。公司经理由村委会和合作社选拔有能力、会管理的村民予以聘用。公司实行股份制,由烟叶生产合作社牵头,动员种烟农户自愿入股,其利润根据各户种烟面积大小进行分红。初步计划,年3月1日前完成公司注册,3月上旬开始运营,确保6月中旬备足烟叶烘烤所用煤炭。

(2)发展烟菜轮作。成立黄渠河村烟菜轮作种植协会,为本村烟农提供蔬菜种植技术、市场信息指导服务。计划在每年烟叶收获后,抢季节种植一季适销蔬菜(葱、芥菜等),以提高种烟户的综合效益。

(三)信息化管理建设

1、标准化烟站建设。年,计划对示范村所在的古驿烟草站进行全面改造完善,按照“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标准,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做到设计理念先进,办公区、收购仓储区和生活区功能区分明显,验级区设有验级平台,安装有标准光源;烟农培训、休息场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富有人性化;烟叶信息网络体系完善、功能齐全、数据真实、反馈灵敏;烟叶信息数据的处理和传送实现电子化、网络化。

2、烟农户籍化管理建设。年,计划对示范村烟农全面实行户籍化管理,完整收集并分析全村所有烟农的种烟面积、种烟历史、技术水平、烟田质量、前茬作物、生产投入、环节管理等与烟叶生产密切相关的资料,建立烟农资料档案信息库,以便对烟农进行信息化跟踪管理和差异化、个性化指导服务。

3、知识化烟农队伍建设。年,计划全面强化对示范村烟农的技术培训,切实加强烟农队伍建设,以提高全村烟农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建立烟农培训学校。计划对示范村村委会办公楼进行功能化改造,建立一所烟农培训学校,配套图书、音像资料室,配置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计划在年4月底以前完成。

(2)完善村级信息网络。计划对示范村村级信息网络进行全面改造,达到宽带入组到户,有条件的种烟农户配上电脑。

(四)新农村配套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计划对示范村的村民居住环境、文化娱乐设施、生活设施、教育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和完善,争取在较短时期内将该村建成生活环境优美、社会环境良好、村民富裕文明、人人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计划安排如下:

1、新建一栋标准化村委会办公大楼。

2、新建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文化书屋。

3、筹建一所幼儿园。

4、组建一个民间文艺剧团。

5、新建一座标准公厕。年底规划设计,年3月兴建,4月底完工。

6、改建一个标准化村级卫生保健室。年2月对该村原有卫生保健室加以改造完善,5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7、完善通组入户公路。用两年时间,全部硬化示范村通组入户路面。

8、实施“一建三改”。年2月规划、立项,年4月动工,年12月底力争完成100口沼气池的建设任务,2011年底争取让全村所有农户用上沼气。

9、美化村民小区环境。对村民住房实施统一粉刷,配套疏通排水沟,新建四个垃圾转运站,整治柴草乱堆乱放,搞好村组路面、农户房前屋后的清洁卫生。

10、实现户户安装有线电视。年3月开始动工,年12月底完成。

六、组织领导

(一)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王明军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程建设指挥部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部门职责

1、农办:负责“一建三改”的计划立项、建设指导、政策落实。

2、发展计划局:负责示范村建设相关项目的立项审批。

3、烟草专卖局:负责示范村烟叶生产的技术指导,负责示范村烟水配套、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负责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

4、建设局:负责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建设指导。

5、经管局:负责烟叶生产合作社的筹建和指导。

6、水利局:负责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的指导。

7、国土资源分局:负责示范村土地整理的立项申报、政策落实。

8、交通局:负责示范村通组入户公路、循环作业路建设的规划、测量,以及国家有关补贴政策的落实。

9、财政局:负责及时安排划拨有关建设资金,负责示范村农发项目建设的立项申报。

10、供电公司:负责烟电配套建设。

11、电信分公司:负责电信宽带通组入户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12、农业局:负责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指导。

13、气象局:负责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预测预报服务,负责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

14、质监局:负责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技术监督。

15、广电局:负责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和有线电视入户的安装工作。

16、文化局:负责示范村文化书屋建设和民间文艺剧团组建的指导。

17、科技局:负责烟叶生产技改项目的申报和扶持。

18、教体局:负责协调、指导示范村幼儿园的筹建工作。

19、卫生局:负责示范村村级卫生保健室的申报立项、建设指导,并按政策给予扶持。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3

一、着力税源培植,确保均衡入库,超额完成全年财税任务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为重点,全面做好“三农”工作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二)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

(三)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位。

不断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强化对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健全森林火灾应急扑救预案,组建森林火灾扑火应急分队,落实各级森林防火经费,配备专业森林防火巡防员,同时,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十户联防制度,在重点防火山场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实现了全乡全年森林火灾为零的目标。

(四)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三、积极依法引政,开展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就

2011年,我们认真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计划生育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主要任务,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依法引政,文明执法。研究成立了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乡村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已婚育龄妇女4665人,计划生育率达86.5%以上,环孕检率达86%,长效节育措施及时率达90%,社会抚养费征收当年达到40%,历年清欠达80%以上,全乡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

四、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村有经济

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各村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使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全乡全年各村村有经济收益总计达20余万元。一是完善了村级会计委托制,进一步规范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帮助村集体化解债务;二是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四是积极发展村集体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库湾养殖、药材种植、三竹种植为特色的村级经济产业基地;五是加大乡财政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各村利用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一年来全乡的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村集体收入得到提高,村有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五、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

六、高标准制定乡村规划,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为切实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乡党委政府对本乡的土地进行全面规划,严格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一是抓好宣传落实工作,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依法占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今年正式成立乡规划所和村镇规划管理所,配齐了工作人员,设立专门办公室,配齐办公设备和用品,使乡村规划步入正规管理轨道;三是因地制宜搞好村庄规划。2011年全面完成了全乡163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工作,对横路集镇进行高标准规划,从而使乡村土地规划面达100%。同时不断加强农村建房的审批管理,对村民申请建房,严把审批关,严格履行申报手续。杜绝违规批建、先建后批的现象发生。

七、强化监督,治理污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八、全力争资争项,打造民生工程

九、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做好民政工作

十、以养老保险扩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重点,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十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全力推进新农合工作

十二、积极培育典型,做好全民创业工作

(1)(2)(3)十三、加大投入,推进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

十四、开展平安创建,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原则,强化”稳定压倒一切“的综治理念,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乡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的综合治理工作委员会,健全综合网络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干部队伍,严格分工,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项综治目标责任制,与各村、各单位签订《2011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定期矛盾纠纷排查,切实开展了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行动活动,把突出矛盾纠纷和突出治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缓和了矛盾,避免了激化,有效地维护了全乡社会的安定稳定,为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稳定保障。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4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总体目标,以及省级中心城镇建设总体要求,我镇进一步加大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镇区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的进度与安全管理,严格对工程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使城镇建设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根据县发改局、交通局和镇政府的建设计划,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们加大镇区道路建设及破损道路改建力度,进一步扩大绿化种植面积,美化了镇区环境:一是西彭城水耕桥于6月份通过竣工验收,并于10月份投资五十万元对永庆西路延伸段路面进行硬化, 11月18日正式通车,永庆西路与宋坡路的贯通有效改善沈荡镇区交通环境;二是投资四十万元建设镇中路农贸市场停车场、镇东桥临时停车场,彻底解决了农贸市场停车难、上下班高峰堵车问题及营运车停车难问题;拆除原镇中路水果临时摊位,新建水果市场,全面改善农贸市场门口的环境。三是投资二十万元翻修宋坡路破旧人行道五百平方米、清理孩儿桥左右、宋坡路、老汽车站等卫生死角建设花坛及海王公路两侧种植绿化三千平方米,同时红绿灯地块即镇东路沿线拓宽及绿化工程竣工(其拓宽工程设计也已完成政,明年将招标实施),政府两侧人行道地砖的铺设完毕,全镇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出行更趋快捷方便,城镇品位得以提高。

2、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xx年交通工程建设,我们结合县发改局、交通局和镇政府的建设计划,分别完成了:6座桥梁的改建,3.98公里连村道路的建设,15.378公里到组道路建设,完成投资4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我镇的交通道路环境,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围绕政府和上级的有关精神要求,结合我镇新农村建设和规划的实际,详尽地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及时上报县交通局、县发改局立项,今年县府下达给我镇的指标为建设连村公路3.98公里; 到组道路15.378公里,桥梁6座,涉及9个行政村。围绕这些工作计划,为了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及时对6座桥梁和3.98公里连村道路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专业设计,同时为了减轻建设成本,对我镇的15.378公里到组道路由我站自己人员进行自行勘察和设计,通过努力及时完成了全镇15.378公里到组道路的测量、设计、放样,为工程的如期完成打下了基础。同时全镇改建民间桥梁6座,维修1座,总跨径198米,总投资四百多万元。其中齐家桥已建造完成,其它桥梁正在按预定计划建造,并将按工期如期竣工通车。

另外我们对今年实施的所有交通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要求投标单位符合相关资质才能参与投标。同时,我们着重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一是质量上的管理,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以质量管理为抓手,站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所建工程均委托监理公司进行全面监理,并经常性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工期进行监督,发现施工不规范和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指出,并通知项目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对检测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报废或拆除或返工,直至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二是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每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意识,工程进场开工时,要求并落实安装好警示灯、警示牌和设置障碍等安全设置,经常性的做好临时便桥、临时过道的加固和平整等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过往行人、车辆的通行安全。对施工用电和其它安全生产也提出的相应的规定要求,并签定了安全生产合同,平时加强检查力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提出当场整改。三是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开工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签定了工程建设廉政合同,涉及廉政方面的细节对全站人员都作了规定。一年来,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出现一起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违法行为。

3、加快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步伐。沈荡镇总体规划于08年1月18日镇人代会通过,今年前期主要是会同园区对沈荡镇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进行多次的各方征求意见和调整完善,使规划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更有可操作性,多次与南大进行沟通调整,4月中旬规划已全部设计完成,文本也已全部制作完成,10月份已报县政府审批,并于11月8日已获县政府批复。

此外,我们为企业的城建手续办理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为16个项目办理预选址,面积达14.7万平方米;为13个项目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面积达3.98万平方米。为20个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达9.4万平方米,有效促进了镇工业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村庄规划建设全面铺开

村庄规划建设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08年又是全面落实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第一年,是一项任务十分艰巨的工作,本着落实规划、突出方便农民生活和有利于生产的宗旨,坚持节约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中心深入基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审批,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全面实施,同时为农民提供健康良好的居住环境。

1、村庄布点规划方面 自村庄布点和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积极协助各行政村做好各规划点内的定点、放样,对不符合规划的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已规划好但农户不能正常建房确需调整的,及时与县规划管理处进行沟通、协调并提出解决方案,使各进点农户真正能够体会到新农村规划的优越性。

2、农户建设管理方面 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农户建设审批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审批,全镇今年共审批农民建房8户,备案55户,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处XX县长公开电话20余起,协助县城管大队行政处罚农民建房3起,发出违章、整改通知书12份。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5

二、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围绕实施两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力争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增长7.5%,农业增加值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实现粮食总产量110万吨左右;争取解决和巩固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须着力抓好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稳定粮油基础产业。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的信心不变、要求不松、支持不减。计划粮食播种面积340万亩,其中夏粮115万亩、秋粮225万亩;粮食产量计划110万吨,其中夏粮21.2万吨、秋粮88.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量7.3万吨。大力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水改旱及各项实用新技术,确保增产增收。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强化粮油储备应急体系建设,抓好“放心粮油”工程,计划收购政策性用粮4000万公斤。

(二)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要优化烟草产业。烤烟生产要按照“一基四化”和“四位一体”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被省列为新烟区建设和腾冲县被列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示范县的历史机遇,继续加大烟水工程、烤房改造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工作力度。全市计划种植烤烟35万亩,收购烟叶105万担,实现农业产值7.9亿元以上。香料烟生产要按照“巩固田烟,突破地烟”的思路,狠抓十大科技措施落实,加大烟叶基地和加工设施基础建设力度,确保烟叶安全,努力开创香料烟产业发展新局面。全市计划收购烟叶25万担,实现农业产值1.6亿元。二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围绕实现产值42.5亿元,肉类总产量28.5万吨的目标,切实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扶持政策落实,龙头企业培植,规模饲养技术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三要抓好甘蔗产业的巩固提升。

要加大甘蔗良种的选育推广力度,大力推进高优蔗园建设和间套种技术推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以上,新建高优蔗园2万亩,力争实现总产量180万吨以上,实现农业产值4.5亿元。四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拉动、企业(中介组织)带动、效益驱动的原则,不断优化菜类、菜种布局,巩固提升传统菜类,加快发展以热区冬早菜、大棚菜为重点的优势菜类,积极开拓特色菜类,要大力培植龙头,突出加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产业格局。蔬菜计划种植面积34万亩,总产量40万吨,农业产值7亿元。五要稳步推进咖啡产业。要通过优化布局,巩固基地,突出加工,打造品牌,全面提升咖啡产业的整体效益。计划种植面积13万亩,产咖啡豆1.6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4亿元。

(三)着力推进三项重点产业。围绕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龙头企业现代化、产业经营集约化”的目标,坚定信心,持续抓好核桃、茶叶、蚕桑3项重点产业的发展。2010年,全市计划新植核桃42万亩,基地总规模达到300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7亿元;新植茶园1万亩,低产茶园改造8万亩,种植面积达52万亩,采摘面积43万亩,产量2.8万吨,工农业产值4.8亿元;新植蚕桑1.6万亩,总面积达13.6万亩,养蚕11.3万张、产茧3474吨,实现农业产值6900万元以上。

(四)加快培植特色新兴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在开发培植山葵、食用菌、红花药材、石斛、甜柿、红花油茶等特色新兴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产业。

(五)不断发展壮大林业产业。紧紧围绕“抓林改、建产业、促发展、创和谐”目标,突出抓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加快中低产林改造,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缅边境森林防火通道等重大林业项目建设。计划完成人工种植木本油料67万亩(泡核桃42万亩,红花油茶2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4亿元以上。

(六)继续拓展水产养殖产业。进一步加强渔业新品种的引进繁殖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升渔业综合效益。计划库、塘、坝养殖面积5万亩,实施稻田养鱼24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2.4万吨、渔业总产值3.9亿元。

(七)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市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沟通和协调,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使全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全市计划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万人次,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5万人,开展重点培训5万人,实现有序输出0.5万人,全市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5亿元。

(八)认真组织实施民心工程。一是扶贫开发工作要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易地搬迁、安居工程、外资扶贫、老区扶贫和社会帮扶等九项重点工作,突出“一体两翼”工作重点,按照三个“六有”目标,争取投入市级以上各类扶贫资金2.5亿元以上,实施整村推进220个自然村,培训农村劳动力1.8万人,易地搬迁1600人,争取解决和巩固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二是建设沼气池12500口,其中农业部门8000口、林业部门2500口、扶贫部门4000口。三是解决1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困难。四是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

(九)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三村”、“五化”、“十有”的工作目标和“八坚持八推进”的工作要求,遵循重点打造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整合项目推进一批、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面上覆盖一批的“四个一”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10年计划实施试点500个,在布局上,通过争取省级重点村和地方财政扶持建设100个、依托其他支农项目整合400个。计划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9.5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2000万元,争取省级重点村补助1300万元,整合支农项目资金5亿元,吸纳社会资金、拉动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4.2亿元。

(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按照用现代装备推进农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增加购机补贴和扩大补贴范围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购机补贴项目补助94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2190万元,加大新型农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全市计划实现农业机械总动力13.26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总值9.07亿元,完成机耕机耙作业135万亩,机收面积100万亩。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深化加工,树品牌、拓市场的总体思路,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增长率达10%以上,201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总值29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一要切实抓好水利工作,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以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保护生态为首要任务,加快水资源配置;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防洪抗旱、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农田水利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市计划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7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解决农村11万人的饮水安全和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千方百计增加库塘蓄水量,力争1月底全市蓄水总量达到2.5亿立方米,保障冬春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供水及农村饮水。二要全面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共同建设、各计其功”的要求,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以地力建设为基础,采取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与综合治理,尽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全市计划改造23.68万亩(烟草部门9.3万亩,国土部门4.7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4.55万亩,水利部门2.71万亩,农业部门1.7万亩,发改部门0.68万亩),计划投入改造资金41952万元。

(二)抓好冬农开发,确保农民增收。全市2010年计划夏收作物总播种面积21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1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99万亩,粮经作物比例为53.74∶46.26。工作上要突出一麦(大麦规模化发展)两菜(加快发展蔬菜和油菜),力争实现夏粮产量21.2万吨,油菜籽产量7230万公斤,实现冬农产值1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增加80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加100元以上。

(三)强化科技培训和推广,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重点措施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措施来抓。一是继续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帮助和指导农户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良种,为实现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全市计划实施15块30万亩高产创建样板,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190万亩。三是加大水稻、玉米良种推广力度,2010年全市水稻良种推广94万亩,玉米良种推广92万亩,良种率达9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各县(区)要认真落实好农作物救灾备荒储备种子的各项工作,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四是加大基层干部群众在粮、烟、经作、林果、畜牧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五是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机械运行安全等监管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六是加大水改旱耕作制度改革力度,实施水改旱12万亩,其中当年新改2万亩,增产粮食1000万公斤。

(四)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增加各项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基础。二是做好“上协调,下服务”的跟踪问效工作,对上采取多汇报、多联系、多沟通的方法,努力提高上报项目“命中率”;对下加强项目督查和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展,提高实施项目质量,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效益,争取更多项目在×ד落户”。三是要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继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五是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各项制度,完善农民负担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治理,及时查处侵害农民利益的上访案(事)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五)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生物资源优势,引进外地企业入驻××、建设××和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跨越。二是积极做好境外替代种植。三是利用举办农展会、农博会等各种农产品的展示机会,积极组织市内农业龙头企业参展推介活动,树立××名、优、特产品形象,进一步开拓外地市场。

(六)加强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认真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三品一标)的申请、认证、检测和管理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依法治农力度,净化交易批发市场和农资供应市场,打击和遏制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

(七)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一是围绕蔬菜、核桃、烤烟、香料烟、茶叶、甜柿、山葵、食用菌、石斛、生猪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两社一会)发展步伐,计划发展160个,培训专业合作社社员和农民经纪人4000人次。二是规范管理农资市场,加快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资连锁配送经营,保障农资供应,计划供应各种化肥25万吨。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对外合作,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促进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经营网点改造升级,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八)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加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林权林地流转,林业投融资机制,生态公益林保护利用,林木采伐管理等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认真清理化解乡村债务,为建设我市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6

年即将结束,回顾我村一年来的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今年来我村完成的工作概括起来:突出可三个重点(一村一品经济建设,计划生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狠抓实施了三建设(党建工作,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和谐建设);实施了三大工程(建程设50口沼气工,六个组人畜饮水工程,土岭、枣园两组农网改造扫尾和新一组变压器建设工程);干好三项工作(安全稳定工作、防汛森林防火工作、防疫和技术培训前工作)具体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两委会成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学习放在第一位,组织两委会成员和广大党员学习了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完成了乡党委规定的学习篇目。两委会班子成员记学习笔记10000字以上,写心得体会两篇,办学习园地一期,写自我检查材料六份,校验报告两份。通过学提高了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思想觉悟,为干好村务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围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1.做好党组织建设。今年共发展新党员两名,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十次,利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大大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强了党支部的执政能力。

2.实行了“支部+协会+党员示范户”的经济发展模式,成立“林果协会”一个,建立党组织科技示范基地一个,并实现了挂牌管理,评选党员示范户两户,红星党员一名,真正使党支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3.突出抓好“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坚持村干部坐班制度。

(1)抓经济发展,促农民增收。首先,抓好“一村一品”核桃、板栗基地建设,新栽核桃300余亩,实施科学管理400余亩,嫁接板栗60亩。仅核桃、板栗主导产业,年收入人均达到2210元。其次,狠抓了养殖业的发展。实行大户饲养和各户散养相结合的办法,创建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户,全村生猪存栏656头,出栏1100头。

再次,积极扶持劳务输出,全方位安排闲散劳力就业。今年,全村劳务输出共110人,323人次,人均出收入1100元。利用武赵公路修复工程,安排闲散劳力就业200余人次,共创收8万余元。加上粮食等农副产品收入,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3200元。达到了四类村升三类村的经济指标要求。

(2)坚持干部坐班制度。做到了全年有工作计划,每月有工作安排,每周做好工作任务分配。并进行月小结、季度小评、年终总评,使整个村务工作任务明确,条理清楚。

三、顺利完成集体林权改革任务。

按照乡政府的安排,我村从年3月开始到年11月结束全乡第一个完成了林权改革任务。经过宣传动员业务培训、勘界确权、勾图填表、审核录入、建档发证、自查验收、总结验收等五个阶段的大量工作。对全村21856.4亩林地1071快宗地的集体林地承包到225户,全村共颁发林权证书281本。

四、狠抓计划生育管理,优化计生服务环境。

我村今年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做到了“六个有”:全年有计划生育工作安排,每月有计划生育措施,每次有计划生育内容,每季度有对三查对象的上站检查,每个村民小组有两委会包抓人,每个服务对象有两委会监管人。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村务工作的始终。同时,在乡政府的统一安排下首先在我村示范建立了标准化计生服务室,建立健全了各种计划生育规章制度。规范了各种档案管理,明确了计划生育职责要求,优化了计生服务环境。全村今年计划内出生11人(一孩8人,二孩3人)采取各类手术22例(上环13例,收环5例,人流2人,女扎2人)自然死亡15人,各类指标符合上级有关规定要求。

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主要完成了五项工程:第一,完成了土岺、枣园3.4公里农网改造的架线扫尾和新一组变压器的架设工程。在全村彻底完成了农网改造任务,增大了输出功率,确保全村足量、稳定用电。第二,实施了新二、新一、路沟、明厂、土岺、枣园六个组100户900人口(含乡机关)的人畜饮水工程。修建蓄水池和净化池各7个,节水池100个,埋设通水管道7000余米,解决了全村大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第三,修复水毁工程。修补新二组水毁公路河边石堤62米,修复公路0.5公里,确保了群众通行畅通。第四,硬化武赵公路沿线住户操场工程。为配合武赵公路验收,我村及时对所辖武赵公路沿线住户的操场进行了全部硬化,共投资水泥53吨,硬化了60户,约3600平方米的场面,确保了群众场面与公路接轨。第五,落实了五十户“四改一建”工程。在全村规划修建沼气50个,现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计划在年内完成沼气池主体工程。

六、坚持不懈地做好平安创建工作,保稳定,求发展。

安全稳定是全村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了全村安全稳定:一是大力宣传,增加干群的安全意识,我们逢会必讲安全,为全村278户,送平安创建宣传卡423份,让每个群众都知道平安创建的重要性和五个目标,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求安全的局面。二是,实行平安创建包片负责制度,村两委会成员每人包抓一个组的平安创建工作,使平安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三是加强对农用车的管理,村两委会和农用车主签订了安全责任合同,严禁农用车载人,并对每辆农用车指定一名两委会班子成员负责管理。随时提醒车主遵守安全职责。四是随时调处矛盾,每季度都要进行一次矛盾排查,做到了随时发现,随时调处。全年共排查民事纠纷12起,调处矛盾8起,调处率达100%。全年未出现一例因矛盾调处不到位而发生不安全事故和上访事件。五是保证了汛期安全,在汛期坚持值班,及时通报汛情,制定防汛预案等一系列防汛安全措施,保证了今年全村安全渡汛。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行阳光执政。

一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坚持党政领导双签字而不管钱,报账员报账领现金,出纳管钱,会计管账的多层监督财务管理制度。二是坚持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对全村的大事小情,特别是对低保的评定、计划生育,各类贫困救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做到了及时公布,全年共公布党务村务各四期。三是增强监督机制,选举产生了枣园村监督委员会,对党务政务工作实行监督,选举产生了枣园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小组,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一次,审议通过了“林改经费筹集办法”议案。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7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100万元,占年计划2亿元的4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0万元,占年计划4500万元的52.4%;财政总收入完成323万元,占年初计划600万元的53.83%,其中国税77万元,地税246万元,比同期270万元超收53万元,增长19.6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6万元,占年计划280万元的62.86%;工企业总产值完成2890万元,占年计划5500万元的52.5%;工业总产值完成2671万元,占年计划3500万元的76%;规模企业总产值完成965万元,占年计划2000万元的48%;企业上交税金112万元,占年计划200万元的56%。

(一)特色农业稳步推进。全镇稳定发展高山蔬菜面积3万亩,其中安全菜园达到8000亩。紫台村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辣椒产品被上海世博会列为专品,全年可向世博会提供安全辣椒产品达6000吨以上,仅此一项菜农可在往年的基础上增加收入240万元。茶叶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渔泉溪村新建的1500亩新茶园长势喜人。去冬今春,全镇改造茶园3000亩,建设精品茶园已达1000亩以上。青岗坪村、中岭村两个魔芋专业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全镇魔芋产业已达到近5000亩。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发展,今年计划新建紫台、中岭两个核桃专业村,现已落实到户面积近3000亩,剩余面积正在规划落实之中。堡镇村千家坪烟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今年种植烟叶示范基地300亩,通过示范将逐步推动全镇烟叶生产取得新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沪蓉物流餐饮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今年2月已成功建成并投入运行,现已初步形成接待能力,当年可实现产值800万元以上,利税达80万元。中石化分公司投资500万元的三友坪加油站主体工程全部建成,5月份已开始投入试营运。长阳林森矿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矿业开发项目前期建设进展顺利,矿区公路、矿石粗加工等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7月份可进入采矿生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采矿石10万吨,集并周边地区矿石10万吨,总生产规模可形成2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实现产值在4000万元以上,实现税收350万元以上,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300余人。今年上半年引进的福州商会天润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已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实现蔬菜加工产值1.33亿元以上,实现利税达3000万以上。该项目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镇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目前该项目规划设计、征地等相关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力争早日组织实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总投资820万的集镇供水工程第一期老屋蓄水塘坝正式开工建设,总库容为9万立方米,日供水量2000立方米。目前,土石方开挖、坝基础浇筑已全面完成,现已进入石重力坝浆砌阶段,预计八月份可完成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可从根本上解决集镇饮水安全和物流园区项目开发用水难的问题。农村9个安全饮水项目规划设计已初步完成,部分项目建设已开始启动。项目全部完成后,可解决七个村6019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村水泥路项目进一步推进,全年计划实施22公里。从5月份开始,紫台、堡镇、中岭、白沙驿四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已全部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11公里筑路任务。318国道贺家坪段改造工程全面展开,争取追加投资100万元实施的集镇道路刷黑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可在七月份全部完成。贺家坪村、渔泉溪村小农水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

(四)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得到加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力度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投资500万元的贺家坪中心学校综合教学楼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卫生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妇幼保健、疾病控制、传染病预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卫生网络建设等都得到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进一步细化,计划生育综合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6月底,在上级组织的计划生育工作检查中,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好评。民政工作全面加强,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复核扩面工作全面完成,全镇共有1514户2645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农村低保人数已占农村总人数的10%左右。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牲猪贷款贴息、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各项补贴全部直达农民帐户,为农民增加政策性收入达300余万元。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青岗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全面启动,扶贫搬迁、扶贫到户等扶贫开发工作都得到加强。

(五)重点工程服务、综治维稳取得新的成效。加强国家重点工程协调服务力度,宜万铁路配套工程220KV变电站、35KV牵引变电所、220KV输变电线路、三友坪火车站、宜万铁路通讯房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沪蓉高速、川气东送工程遗留问题以及三一八国道改造等各类矛盾均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创建,坚持严打整治活动。半年来,全镇发生刑事案件5起,破获5起,查处治安案件47起。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1起,调解162起,调解成功143起,调解成功率达88%。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止、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便民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镇、村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创造性地开展了全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实施方案,确定了防控主要对象,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等工作,并聘请县纪委、县检察院领导为全镇党员干部上《廉政从政若干准则》和《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辅导讲课,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特别是第二产业规模小、效益差,且以资源型、初加工型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一部分村没有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和企业。

(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随着国家三大重点工程相继完工,税源将出现新一轮萎缩,经税务部门测算,全镇税收收入将减少270余万元,从今年开始将逐步显现。镇域项目建设刚刚起步,新增税源还需要2-3年才能真正受益,财政支出将逐年增多,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必将影响镇、村两级机构运转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集镇新区建设管理问题。随着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集镇新区三友坪是目前开发建设的热土,众多客商和有经济实力的农户不断向这块热土聚集,但违规建设、违法占地以及公路占道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势必影响物流园区长远开发和高起点建设。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特色农业新兴产业项目开发。继续巩固龙王冲核桃专业村,新发展紫台、中岭两个核桃专业村,确保核桃、油茶、漆树木本油料种植任务完成。继续巩固紫台高效安全辣椒示范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确保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安全辣椒产品6000吨以上,提高我镇高山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全镇高山蔬菜走向国际国内大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壮大财源支柱。林森矿业有限公司力争在七月份建成投产,实行“以矿养矿,滚动发展”,力争在1-2年内将该企业建成年采矿、加工20万吨的矿业骨干企业,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使之成为年税收达400万元的财源支柱项目。继续做好福州商会天润生态农业项目开发工作,抓紧做好征地、农户拆迁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客商做好项目论证、规划设计和项目报批等相关前期工作,推进福州商会投资亿元的天润生态农业项目快速落户物流产业园区,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稳步推进五件实事工作进程。在镇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镇人民政府确定了集镇供水工程、集镇道路刷黑、通村水泥路建设、福利院改扩建、中心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五件实事。下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实行一件实事一个领导一个专班的工作责任和周通报、旬督办、月检查的推进机制,确保五件实事如期完成。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建设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创新模式,和谐发展。创新适合农村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在技术、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要统一规划,集中各部门力量,统筹安排各项涉农资金和项目,确保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引导和推进一批基础较好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村镇的标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总体推进。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任务,项目的安排要先急后缓,分步推进,优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重点要完成以下4项任务。

1、加强生态保护。(1)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的清洁能源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2、强化污染治理。(1)综合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堆肥、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3)治理镇村工业污染。制定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对镇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镇村工业企业,予以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镇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镇、区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创优活动。在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中心镇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中,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着眼于以环境优化县域经济的增长,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和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飞黄腾达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镇村工业生态化,提高镇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镇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推进环境建设。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县级监测站和执法机构的硬件设施、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强镇、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

三、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水源镇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区,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美乡镇,这将为推动我市优美镇区创建工作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2007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优美镇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本年争取创建1-2家优美镇村。到2010年达到10家,2015年达到20家。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注重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水源地污染,并防止超采地下水而造成的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1、要成立*市饮用水源地调查小组,对我市饮用水源地普查,同时,对周边的工业及农业污染源调查并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2、要对超标排放或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逾期责令关停。

3、要聘请评价单位对集中饮用水源地,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4、要加强水流域整治,市水利局每年都要制定并完成当年水土流失整治计划。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农村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到2006年底,我市共建设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381户;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4315铺;建设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107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00平方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程5处(青花村气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南楼开发区圣水村、高望而却步村气化站,旗口镇后会村气化站,石佛镇丝瓜村气化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007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太阳能中、小学教学楼、办公楼、民宅等太阳能利用项目,到2005年末,累计达到62000平方米,年可节省标煤824吨,年可节约资金60多万元。

到2010年我市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15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丰富人民的“菜蓝子”;计划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25000平方米,把太阳能利用深入到每个家庭;计划建设秸秆气化站8个、计划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到2015年末,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计划在2010年的基础上加速增长,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20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50000平方米,建设秸秆气化站10个,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

我市拟在沟沿镇赵家村、钢都管理区胜利村、旗口镇曹家村、建立蛋鸡养殖小区;水源镇黑英村建肉鸡养殖小区;虎庄镇东拉房、高坎镇董家村建蛋鸭养殖小区;博洛铺镇李大村、周家镇东金寺村建生猪养殖小区;南楼开发区西江村、永安镇东田村建奶牛养殖小区;汤池镇茨沟村建绒山羊养殖小区,变散养为集中养殖,粪便集中处理。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1、水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做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业、农业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的调查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可能造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在财政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建设集中水污染处理设施,提倡处理后的污水回用。

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农村的环境现状和所反映出的具体问题,积极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3、噪声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建设林木隔声带,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同时加强对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重点保护居住区学校、医院等。

4、固废物的综合整治

对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首先考虑用各种办法和措施实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等途径加以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制定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设方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保护措施,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制定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文物古迹等旅游的环境管理措施。

(六)土壤污染治理与土地退化修复试点工程

西部水田污染治理工程。解放河流经*境内,是西部农民生产用水的唯一水源。自1995年以来,海城市感王镇十余家印染厂,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解放河,使解放河的水质受到污染,种植户使用该河水灌溉稻田,造成土地板结、产量低、米质差;淡水养殖户加入该河水,轻者鱼虾发病,重者出现大面积死亡;家禽饮用该河水,产蛋期缩短、产蛋量下降。现在整个解放河内鱼类等水生物已经绝迹。

针对上述情况我市将对西部稻田土壤和水域进行综合治理,改良土壤,恢复土壤及河水使用功能,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恢复水产养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硼泥场地复垦工程,对我市现有的硼砂厂硼泥场地进行普查;对硼泥堆放场地服役期已满的企业限期客土覆盖恢复植被。

(七)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我市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2万亩、旱地面积30万亩。西部水稻种植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东部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污染源少,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我市2005年被省农业生态研究所测评为环境达标市,有着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2007年计划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面积32272.6公顷,占我市农业生产总面积的48.5%,其中申报无公害水稻产地认定28966公顷,果品无公害认证、认定面积1746.6公顷,蔬菜面积60公顷,绿色食用菌生产面积620亩;认证“三品”数量3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标志5个;发展营口市源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起凤农业园区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计划

计划2008年前在西部旗口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旗口后会村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00亩。2010年前在水源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博洛铺镇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制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一个。通过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从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

各镇区加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设专职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协调,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由环保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委、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动物卫生监管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由环保局作为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能抓好方案的落实,各镇区政府予以配合抓好此项工作。

(二)资金渠道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所需资金,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动作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市级财政将设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涉农的各项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镇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

(三)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引导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开发适合农村的低成本、操作简单、高效实用的环保新技术。并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组织攻关,解决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重点研究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力量。

(五)宣传教育

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和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动员和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建设工作,通过树立和宣传典型,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化。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9

一、牢固树立抓规划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一)新一轮市乡村总体规划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一年来。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抓好全域的发展规划。今年9月,新一轮《市乡村总体规划(2008-2020已获自治区批复实施,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08平方公里,人口为105万人。

(二)抓好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加快推进了县域规划编制和修订,规划编制数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规划出优势出效益的目标。去年,共开展了10项规划项目的编制工作。组织编制了市二环北路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市二环路(玉梧路口至玉公公路段)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以及《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玉柴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控规。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已上报市政府,待批复后将开展规划的编制。这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后,市本级将实现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规全覆盖。同时,编制完成了城区道路专项规划》市乡村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城区燃气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了玉柴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云天文化城周围环境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火车站周边用地规划》等乡村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创新规划管理。市住建委积极开展规划法规宣传,不时增强市民规划法制意识。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都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并通过网络、公示栏或报刊等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充分体现规划审批及修改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停止了私人竹筒房的报建审批工作,并根据实际草拟了市关于私人竹筒房建设管理规定》

(四)转变作风。切实提高规划审批时效。去年,共办结各类规划许可和服务项目834件,其中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4件,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4件,私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件,私人用地规划许可证348件,审批总平面规划图112份,规划用地红线面积151.39万平方米。

二、开展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一)积极组织开展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依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占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的103.34%随着中心城区迎宾大道二期、民主北路等城区路网改造工程的竣工,二环路南段、玉福大道等项目的稳步推进,乡村品位明显提升。市城镇人均道路拥有面积大幅提高,目前,乡村建成区乡村道路长度达343公里,道路面积为655万平方米。

(二)坚持先行先试。村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初见效果,湿地公园、狮子山公园、龟山公园三个公园的规划建设也在紧张有序地推进,新区框架初步显现。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玉柴新区、龙潭新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新区一体化设施,努力形成三化互动、城乡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着力抓好旧城区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设。继续围绕“点亮老百姓门前灯、铺平群众门前路”目标,着力抓好旧城区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设,切实为民办实事好事。重点改造建设了金港桥北段、美林街北段、麒麟里3条街道。玉龙沟和金旺路的改造因牵涉到征地拆迁问题和资金预算缺乏,所以未能按时开工建设。经过多方协调,目前正在抓紧推进。

(四)全面推进污水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工作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总投资15.88亿元的全市14个污水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全部投产运行。

三、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一)加大投资力度。市房地产开发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212家,其中城区139家,县市73家。去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投资85.02亿元,同比增长28%占自治区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00.3%全市共批准商品房预售项目40个,预售面积1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其中商品住房1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城区批准商品房预售项目20个,预售面积85.7万平方米,占全市批准预售面积52%同比增长85%去年,全市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其中,城区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全市普通商品住宅均价2304元/㎡,其中城区均价2618元/㎡(包括团购房部分)

(二)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品房预销售的监督管理。同时,举办商品房销售人员岗位培训班,加强对商品房销售人员的教育培训,坚决制止各种违规销售商品房行为。二是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情况的检查,去年,共抽查城区2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24个项目,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快培育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规范中介服务行为。目前,全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8家,其中房地产评估机构25家,房地产经纪机构3家;物业管理企业72家,全市实施物业管理的项目153个,物业管理总面积达749.14万平方米。四是积极指导房地产开发小区召开业主大会和成立业主委员会。去年,全市成立业主委员会32个,其中去年新成立4个。五是加强乡村白蚁防治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市白蚁防治收费管理工作,推动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收费进入市政务中心办理,改变了无序竞争局面。

(三)抓好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和直管公房平安管理。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共料理房产初始审批7123件,房产发证8904件。二是进一步完善直管公房的经营管理,确保公房的平安使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合同的管理,提高契约管理的覆盖面和效率。城区全年签订住宅直管公房租赁合同1130份,签订率达99.9%为依法管房提供有力的依据。抓好房屋平安管理,全年无出现平安质量事故,无影响公产的经营和使用,为公房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切实加强住房保证体系建设。

(一)全面推进廉租住房保证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去年,市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为5个项目共1313套,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7940万元。去年底,市5个廉租住房项目已全部按时开工建设,共完成投资3839.6万元,占总投资的48.4%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务。二是认真做好租赁补贴发放工作,超额完成了发放任务。去年,市完成新增租赁补贴发放1529户,累计完成租赁补贴5112户,超额完成了发放任务。三是做好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积极解决乡村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去年,市严格依照申请、核实、公示、抽签、配租等程序,共安排811户乡村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其中市本级共安排280户乡村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四是积极筹措廉租住房保证资金,有效缓解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去年,共争取中央及自治区廉租住房资金补助4731万元,其中中央3249万元,自治区1482万元。目前止,全市累计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1.8192亿元,其中城区争取4022万元,有效缓解了市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

(二)全力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去年。其中经济适用住房7000万元,危旧房改住房改造1000万元,棚户区改造1000万元。委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规定,规范审批顺序,严格实行申请、审批、公示制度。去年,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给我市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截止12月底,市共建设经济适用房707套,面积6.8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119万元,完成全年总任务101.7%此外,还抓紧开工建设危旧房改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等保证性住房。

五、强化建筑市场监管。

(一)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积极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千方百计加快形成大建筑产业格局,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企业升级和增项,提高企业竞争力。截止去年,全市建筑企业发展到90家,其中一级企业6家,二级企业31家,三级企业43家,劳务公司10家。去年,共扶持2家建筑业企业从二级资质升为一级资质,1家企业从三级资质升为二级资质,企业资质增项共49项,有效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去年,全市建筑业实现产值约76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狠抓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检查,规范勘察设计市场,切实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监管,积极扶持发展本市勘察设计单位做强做大。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高效完成建设工程监管任务。建立并完善了严格的工程报建制度,以立项审批、规划许可等为前置条件,加强对施工图审查、招标投标、质量平安报监、工程监理、合同备案、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把关,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联动监管,规范各方主体的建设行为。去年,全市共核发施工许可证463项,合计建筑面积390.32万平方米,总造价48.54亿元,其中城区新报建开工工程90项,合计建筑面积200.31万平方米,总造价24.3亿元。全市报建工程料理施工许可证率、应招标工程招标投标率、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投标率、报建工程报监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备案率、工程监理率等七个指标均达100%进一步完善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长效机制,抓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的治理。去年,全市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工程款的纠纷9件,及时化解了矛盾。

(三)强化施工监管。做好排水及塌方、滑坡等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建筑施工平安。加强施工现场平安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平安生产大检查和“三项行动”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平安生产许可证制度,特别是针对全年强降雨天气频繁的情况,去年共开展建筑施工平安生产大检查9次,检查项目386项(次)发出停工、整改等通知书153份,及时消除了各种平安隐患。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不时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实物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验收监督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开展全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确保各环节监控到位有效。积极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平安监督执法检查。特别是对污水处置工程和垃圾处置工程等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重点监督、重点检查,确保重点工程按“优质工程”平安工程”规范进行建设。加强对建筑材料、产品特别建筑节能资料、产品的检测,防止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和建筑节能规范行为的发生。三是积极开展质量评优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创优意识。共评出2009年度市优良工程37项。四是大力推行预拌混凝土应用,促进散装水泥事业发展,减少乡村噪音和环境污染,美化乡村环境。五是强化职工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各从业人员特别是建筑农民工的平安意识和防护水平。

(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墙材先行”思路,建立执行建筑节能规范许诺制度,积极开展建筑节能专项大检查,去年共开展大检查3次,检查项目179项(次)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和建筑节能示范。去年,全市征收墙改基金2338万元,核退基金54.81万元。全市新型墙体资料企业生产能力12.19亿块标砖;全市新型墙材产量13.07亿标准砖,实现节地2160亩,节约规范煤8.1万吨,减少SO2排放3267吨,确保了十一五”市建筑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六、以燃气、供水为重点。

(一)加强供气管理。始终把燃气平安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大力开展供气管理大检查,努力确保燃气平安。去年,共组织开展了燃气平安大检查6次,开展专项整治5次,加强对全市34家液化石油气企业的行业管理,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建设,提高燃气普及率。目前,中燃公司在城区铺设了中压管道125多公里,庭院管网148公里,管网覆盖用户数8万多户,已经装置4万户,合同用户5万户。实现通气点火小区95个,通气点火居民用户1.7万户,商业用户54家。目前已基本完成管道骨架基础网络,管道天燃气将全面覆盖中心城区范围,受益用户将达到8万户以上。

(二)狠抓平安优质供水。始终把供水平安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力抓好乡村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去年,城区供水设备完好率100%维修及时率100%水质综合合格率99.8%比国家规范高出4.8个百分点,管网压力合格率100%,比国家规范高出5个百分点,全年无供水平安事故发生。

七、以城乡风貌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

(一)全力抓好城乡风貌改造。去年。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作。至10月31日止,市13个自治区级综合整治示范村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共完成投资3381.59万元;完成改造2486户;建成篮球场、广场、新家庭文化屋及农家书屋13间、远程教育终端站、开展了新农村示范建设和村屯道路硬化及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任务。

(二)着力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去年。委高度重视,层层宣传发动,落实市、县级配套的财政补助资金,加强联合督查,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走在全区的前列,11月30日,市按计划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全区排名第一。

八、全力抓好平安生产、乡村拆迁和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平安生产工作责任制。一方面强化平安责任。住建委与委属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平安生产责任状,进一步落实平安生产措施,明确平安生产责任。另一方面,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平安、乡村公用事业(燃气、供水)平安、房屋工程质量平安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平安隐患。

二)抓好乡村拆迁工作和涉军人员、企业改制分流人员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一是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拆迁。重点是抓好民主北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岭南运输公司城北客运站的拆迁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为该公司重新操持了选址、立项和征地供地等工作。同时,抓好民主南路罐头厂路段房屋拆迁以及教育东路和人民东路的拆迁工作,配合做好至铁山港铁路(段)征地拆迁工作,做好玉柴广场拆迁的调查摸底和准备工作,二是全力抓好城镇拆迁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置,特别是抓好东门广场和州佩小区等拆迁遗留问题,有效预防发生,确保社会稳定。三是认真做好涉军人员和企业改制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以及反工作,着力化解房地产物业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抓好法制、和档案管理工作。完成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起草、提出修改建议等工作,去年,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建议提案共计30余件,按期办复率100%同时,认真做好我委行政及民事案件应诉工作。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顺利通过了市普法办对我委“五五”普法的检查验收,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建设系统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换证统计及资格培训。三是加大对群众投诉案件的处置力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抓好各类群众直接来信和办转办群众来信处置工作,处置率达100%四是抓好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市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五是认真做好城建和房产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及时归档。

九、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狠抓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同时,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工作落实年--绩效攻坚年”活动。开展以行动学习法推进“双型”领导班子建设试点工作中,委以“市城乡规划一体化实践与探索”为主题,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做到行动中学习、学习中行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信心和本领。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委系统党委、党支部、工会等组织。三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时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党纪国法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和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调整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四是继续规范行政行为,抓好政务服务工作。重点抓好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建设,严格遵守两集中,一充分,八公开”等制度,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实现了双向”目标,即向住建委服务窗口授权100%现场按时办结率100%五是积极推行“一岗三责”制度,要求领导干部职工做到完成本职工作不含糊;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不丢丑;维护社会稳定不添乱。去年,委先后获得了全区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区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十、存在困难和问题

城乡规划特别是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的编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二是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和筹措有待加强。三是房屋产权登记手段落后,一是市城镇化水平低、品位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尚未建立电脑登记系统,影响了登记工作的规范和效率。四是廉租住房项目建设推进不够平衡,廉租住房项目新增规模用地落实困难,廉租住房保证专项补助资金利用率低。五是建筑市场整治有待加强,局部国有建筑企业和集体建筑企业尚未改制,企业包袱重。六是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房地产纠纷等问题逐步显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有待消除。

十一、年工作思路

(一)牢固树立抓规划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完善各种专项规划,加快控制性规划的编制步伐,实现规划体系的完整性,争取对10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实现控制性规划的全覆盖。重点抓好二环北路迎宾大道两侧500米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玉福大道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1个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经营乡村发明条件。加快编制玉柴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龙潭新区发展规划。依照“全域”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全覆盖。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一批新的乡村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围绕创建宜居城市,把创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生态园林乡村、城乡风貌改造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平台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景观工程项目、乡村道路排水设施改造、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工程、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等六大类项目的建设。建设范围上,以玉东新区、江南区、玉柴新区为重点,城区全方位铺开,拉开乡村发展框架,拓展乡村发展空间,提高中心乡村首位度,奠定区域性中心乡村地位。

(三)加大乡村园林绿化和景观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乡村生态和绿化景观等重大绿化、美化项目,扎实推进南流江、清湾江百里景观长廊和城区东西南北各个公园的规划建设,抓好主要道路绿化配套改造,抓好城区主要路口绿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品位,打造新的乡村亮丽风景线。重点抓好玉东新区狮山公园、湿地公园、龟山公园的续建,以及西郊公园、牛运岭公园、朱砂垌公园的规划建设。抓好人民东路延长线、教育东路延长线、玉东大道的道路绿化配套,以及江滨路、广场东路城乡风貌改造。

(四)加快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乡村功能。抓好破损道路设施的维修改造,有重点地抓好老城区教育中路片、城站路片的排水系统配套建设和改造,着力解决城区内涝严重的问题。加快郁江引水工程、市第二污水处置厂等城市供水、污水处置及配套设施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中小学校建设。重点建设江南区中小学、江岸小学、玉东新区小学等3所中小学校和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切实保证和改进民生。

(五)坚持科学引导。提升乡村品位,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加快城区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培植乡村运营商。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从严执行商品房销售规定。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廉租住房、危旧房改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村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篇10

会议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总结工作,认清形势,明确今年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与会代表围绕杜鹰同志的报告,就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做好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本栏目特分期刊登一些省市的文章,就做好农村工作的好经验、好思路与大家共享。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做了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为推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合理布局,2000年,我省开展了省、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03年开展了《中部城镇群规划》编制。2008年又编制了全省“百镇”发展规划,实施“百镇建设工程”,申请国家开行100亿元贷款,用于“百镇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发展。目前,全省有71.2%的建制镇(不含县城镇)、43.9%的集镇编制了总体规划,有28.9%的行政村、17.4%的自然村编制了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努力构建城乡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设施共享、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二、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一是推动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转变。在城市重点抓了816户国有企业改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立了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子、能源、冶金、建材、纺织和旅游等十大产业基地,实施千万吨油气产能、千万千瓦发电装机、200万辆汽车、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化工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加大县域突破战略的实施力度,在县域中心城镇集中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集中区,优化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的粮食产业加工系列,以猪、牛、禽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加工系列,以参茸、果菜、中药材为主的特产业加工系列,以林副产品为主的林产工业。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280户,拥有固定资产820亿元。在县域工业集中区中农业产业化项目已占70%以上。辐射带动农户248.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种植基地3500万亩,占全省耕地的58%。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优质粮食生产方面,全面实施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的十大工程29个项目,目前开工建设26个项目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8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30.8%。在精品畜牧业发展方面,实施了畜牧业加快发展3年攻坚计划,确定建设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15个产业园区,计划到201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100亿斤。为此,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支持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引领饲养方式不断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促进养殖业升级。在高效园艺特产方面,重点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经过4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全省棚膜蔬菜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吨,产值达到200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00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三、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是重点规划启动了五大水利项目建设,解决现代农业、城市工业、城乡饮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对水利的需求。相继启动建设了老龙口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大安灌区、中部引松和哈达山水利枢纽等五大水利工程。工程竣工后将有利缓解我省供水能力不足问题,有效解决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狠抓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交通滞后问题。到200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70609公里,有99.2%的乡镇、80.2%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沥青路。农村道路正由“村村通”转向“屯屯通”。三是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到2008年底,全省解决了201.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有150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高砷水的历史,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66%。2009年全省又解决118.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四是突出农村能源建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需求问题。农村电网改造完成10245公里,年售电量86.11亿千瓦时。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建设户用沼气池6.4万户,应用节能炉灶118.3万户,节柴省煤灶288.8万户。2009年,结合牧业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30个。与此同时,农村风能、太阳能和小水电综合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五是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和广播电视建设,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匮乏问题。全省60个县(市、区)和62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站,1000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点。固定电话达到226.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9.4%;移动电话达到721.7万户,平均每2个农村人口就有1部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正在向农村延伸。六是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38.9万户,取得了改造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阶段性成果。2010年计划改造20万户,预计2011年完成改造任务。2009年已经完成18个国有林业局4.3万户林业棚户区改造任务。结合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和林业棚户区改造,突出抓了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三线整治。加强村屯绿化、净化、美化、亮化。2009年启动20个县(市)2000个自然村屯绿化美化工程,规划绿化面积54.2万亩。

四、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一是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在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涉及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工子女入学、计划生育、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为统筹城乡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初步建立了城乡就业组织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了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协调机制,就业工作逐步向城乡就业并重发展,就业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劳动保障工作网络。2009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出预计达到3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三是基本建立了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以“春风工程”和“阳光工程”为载体,全面构建技能培训网络,覆盖全省各县、市。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以上。四是建立完善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全省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做到了月清月结,当期支付。深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扩面行动,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人数逐年增加。

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已经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学杂费,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资助,农村教师工资和校舍维护费用全部纳入县级财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全覆盖的目标。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80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标准从2004年的每人150元提高到420元,初步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全省完成了668所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的建设改造任务,确定了10个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县(市、区),主要在村一级开展社区建设活动。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施扶贫开发项目5500个,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左右。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玉米、水稻、大豆参保面积占全省三大作物播种面积47%,还开展了能繁母猪和奶牛的保险,为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农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以建立完善新型乡村治理结构为目标,着力解决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各类矛盾问题,维护城乡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着力建设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目前,党支部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的村已达到3756个,占村总数的40.2%。在化解农村矛盾方面,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构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长效机制上。依托县乡农经部门成立了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将政府调节和法院裁决纳入土地仲裁庭统一裁决,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目前,全省有55个县(市、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专门仲裁庭,统一了徽标、仲裁文本、庭审程序和庭审语言。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乡镇普遍成立了由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组成的综治委,全面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在农村户籍政策改革方面,紧紧围绕突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积极开展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确定了先期户籍改革的18个试点镇,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申请办理了城镇常住户口。取消了“农转非”制度,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