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22-01-28 11:20:00

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

实施方案

松潘县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是我镇一项上下关注、涉及面较宽、困难较多、工作量较大、任务较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了使此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并有效快速推进,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松潘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总体要求,以优化大唐松州旅游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环境质量和品位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集中相关部门力量,形成政府——企业——个体多元化投资主体,用一年时间,将该中江一村整治建设成为能够充分体现古城特色、自然生态平衡发展、有一定影响和空间富有个性的大唐松州核心区,生活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城市新景观,最终实现“改造一片旧城、挖掘一片资源、创造一片效益、享受一片环境”的目标。

二、基本思路

松潘县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难点多、热点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应坚持“两个先行、三个支撑、两个贯穿始终”的思路。两个先行,即规划先行,要抓紧高标准一次性规划,综合实施,确保整治、建设有序进行;舆论先行,要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进行造势、强势,为拆违、拆迁、建设有效推进,营造氛围,争取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三个支撑,即方案支撑,为使实施方案更具操作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成配套性的工作方案;组织支撑,镇村和各相关部门要成立中江一村改造整治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套工作计划;政策支撑,对中江一村改造整治工程的就地拆迁安置政策的研究,要“瞻前顾后”,既要区别松潘县一、二期拆迁政策,又要考虑从实际出发,具有操作性。两个贯彻始终,即宣传贯彻始终,维稳贯穿始终。

三、主要任务

对全村所有住户的围墙、大门和管线通道上的建筑进行拆除,打通东街至新华巷的两条人行通道、新华巷至滨河路的三条人行通道、加宽新华路至7米,实现道路石材铺装、庭院绿化、“五线地埋”、改厕改厨和风貌改造,做到“修旧如旧”。具体改造内容:

1、地下设施。

敷设供水、排水、供气等必设管网,电力、广电、电信、移动通讯、长途传输等“五线”入地,超前预设专业管线,建设地下综合管沟,主线与道路走向一致,各类管网接到每户。

2、道路交通设施。

①拓宽道路,打通卡脖子路段,保证道路畅通。打通东街至新华巷的两条人行通道、新华巷至滨河路的三条人行通道、加宽新华路至7米,全部使用与古城相协调的石材铺地。

②安装路灯照明设施,使之与道路、街区配套完好。

③按规划要求增设消防设施。

3、小区建筑物及相关设施。

①对临建、违建及无改造价值的建筑物进行拆除,按规划建设绿地、停车场、其他公用设施。新华路加宽后两侧建筑按规划要求允许重建。

②其它区域的建筑按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厨厕改造、住宅屋顶平改坡、外墙风貌装饰、门窗更换等,统一仿古建筑格调。

③规范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灯箱广告、门头牌匾、商业橱窗,拆除门窗外设防盗网帘等。

④所有居民区都要实行绿化、硬化、路灯、环卫设施等配套,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有保留价值的将军大门进行修复,使之重现历史风貌。

4、环境及相关设施。

①绿化,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加大绿化面积,适当增设休闲绿化区域;通道不能绿化的,要按季节摆放鲜花;商业店铺门前都要摆放鲜花。

②在主道两侧、绿地等公共地段设雕塑小品,增设客座等供游客休息设施,建设电话亭、果皮箱、公厕等设施。

③统一规划设计小区夜景灯光。在绿地和开阔地段,集中设灯林等景点,在主通道两侧建筑物设泛光灯、轮廓灯、霓虹灯等,使之亮起来、美起来。

四、职责分工

(一)进安镇政府及中江一村村委会负责区内拆违、拆迁(除)的组织实施和信访、维稳工作,并督促、协调、积极推进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拆违、拆迁(除)工作。

(二)县规划建设局负责做好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建设规划的详细设计工作及宗地勘界,并为改造户做好风貌设计效果图;负责区域内市政道路、城镇污水管网、园林景观三部分建设任务,负责对违章建筑实施强制拆除。

(三)县国土局负责办理各改造户的国土手续,解决拆迁户的安置地点和小区内住房困难户的宅基地。

(四)县房管所负责办理各改造户的房产手续。

(五)县供电、供水部门负责对已确定拆除的违建和通道上的建筑,在超过限定的自拆期限后,实施停电停水;并负责供电、供水的管网建设。

(六)县电信部门负责通讯设施建设。

(七)县燃气部门负责燃气设施建设。

(八)镇派出所负责成立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治安办公室,处理日常治安工作,整治拆迁建设过程中的治安问题。

(九)中江一村成立治安巡逻队,协助搞好小区整治期间的治安工作。

(十)县林业局负责解决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建设中的所需木材指标。

(十一)县金融部门负责解决建设过程中改造户缺口资金。

(十二)县广播电视局负责舆论宣传和电视光缆建设。

(十三)县旅游局、古城管理局负责向外促销中江一村旅游品牌,制定经营方案,与镇政府一道向改造户宣传改造整治和旅游开发和意义。

(十四)县信访办负责拆违、拆迁(除)过程中上访人员的接待工作。

(十五)县文体局负责对改造整治区内的文物设施提出保护修复意见。

(十六)县司法局负责法制宣传教育,搞好司法咨询,提供司法保障。

(十七)县国资公司负责对拆迁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补偿、安置等工作。

五、实施步骤

松潘县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环境整治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从2007年3月开始到2007年10月结束,共一年时间。大体用1个月时间进行改造户拆除和详细规划设计;用3个月时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用4个月时间进行风貌改造。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拆违、拆迁(除)工作,具体分为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建立组织、强化宣传;集中力量、实施动迁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制定方案阶段(2007年1月—2月)

镇村对辖区内的拆除建筑等要进一步调查,掌握情况、汇总资料、研究问题,制定具体的拆除工作计划。

(二)建立组织、强化宣传阶段(2007年2月—3月)

成立相应的组织,确定专人、抽调专门力量具体负责落实辖区的任务。强化宣传,形成单位宣传、社会宣传、媒体宣传,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造势、强势,以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墙报、板报、专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张贴公告、悬挂横幅、致居民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新闻媒体要适时组织背景报道、追踪报道、深层次报道,努力在区域内形成拆违、拆迁(除)的强大声势和执法氛围。

(三)集中力量,实施动迁阶段(2007年3月—4月)

按照“统一规划、先易后难”的工作思路,采取先机关、后单位,先干部、后群众的工作方法,全面强力推进拆违、拆迁(除)工作。对企事业单位的拆迁(除)、占地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县主管部门负责在限定的时间内实施动迁。被拆迁(除)人有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实行责任包干,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与被拆迁(除)人谈话、动员,限期拆迁(除);被拆迁(除)人子女或直属亲戚有单位和主管部门的,经镇村作工作后动迁不力的,由县采取组织措施限期拆迁(除);其余拆迁(除)户由镇村负责限期拆迁(除)。

六、组织领导

松潘县进安镇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程,涉及面宽,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中江一村改造整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进安镇和中江一村成立工作组,负责思想发动、宣传、协调,实施拆迁(除)工作。现已对工作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组长:陈德亮,常务副组长:何元辉。副组长:刘树群、马祥福、刘显阳。工作组成员:刘昕、禹海燕、马宗琼、马德美、马凤宽、陈英、马俊华、马明芳。工作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由刘树群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显阳任办公室副主任。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工作保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系统工作网络。按照责任明晰,协调配合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并明确具体分工、具体任务、具体计划、完成时间、工作标准,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层层抓好落实。

(二)宣传舆论保障。宣传工作是中江一村小区改造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稳有序推进该项工作的深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要将各种形式的宣传舆论贯穿整个整治的始终,把握节奏,达到宣传有力,氛围浓厚,以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社会稳定保障。明确一个责任制,建立两个网络,制定一个预案,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社会稳定。一个责任制是:按照“以村为主、乡镇负责、责任共担”的原则,层层抓好维护稳定的责任落实。两个网络是:建立信访接待网络,由镇政府、县信访办认真做上访群众接待和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建立镇政府、村居委会二级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努力将拆违、拆迁(除)工作中的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之中。一个预案是:公安部门制定维护该区域社会稳定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坚决依法处置在拆违、拆迁(除)工作中的个别煽动闹事和过激行为的人。

(四)工作资金保障。在开展工作期间,县政府解决因建设需要发生的各类经费。

(五)政策保障。县出台改造户办理房产证、地产证优惠政策,解决区内住房困难户宅基地和改造户贷款贴息政策。

(六)监督检查保障。适时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该区域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视察。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形势,协调工作,对任务完成好的表扬,对任务完成差的严肃批评。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不断强化,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确保整治过程中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效能提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整治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附件:松潘县进安镇中江一村改造平面图

中共进安镇委员会进安镇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