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26 22:59:52

华侨文化

华侨文化篇1

关键词: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 陈列展览 华侨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2011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使全国各地出现了文化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可喜局面,文化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障,焕发了新的生机。各地都积极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立足本地特色,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侨乡文化就成了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 中共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16个字的福建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这是对海洋文化为特征的福建文化的高度提炼,也是对华侨文化的肯定。华侨专题博物馆是最能集中体现华侨文化的平台,福建省内已建成的华侨专题博物馆就有厦门华侨博物院、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长乐华侨博物馆、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正筹建的有泉州华侨革命历史纪念馆、安溪华侨博物馆、南安黄仲咸先生纪念馆等。泉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侨乡,拥有如此众多的华侨专题博物馆显示华侨文化已经成为泉州侨乡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为例,

对博物馆在宣传华侨文化,弘扬华侨先辈优良传统上所起的作用进行探索。

一、基本陈列展览是宣传推广华侨文化最重要的阵地。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侨联系统里第一家博物馆,由海外华侨捐资兴建,现有两个基本陈列“出国史馆”和“泉州人在南洋”。“出国史馆”介绍了主要展示自唐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泉州籍华侨移民海外的原因、类型、方式、过程及其影响。“泉州人在南洋”展览主要展示泉州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史及海外泉籍华人社会变迁和现状。正在筹建的第三个基本陈列“泉籍华侨华人奉献史”,主要展示泉籍华侨华人对祖籍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三个展览不仅展示了华侨华人的“苦难史、创业史、爱国史”,华侨文化中兼容并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质也在展览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也是对“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福建精神的最好诠释。

1、“敢拼会赢”的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走进“出国史馆”展厅,宋代谢履写的《泉南歌》放在醒目的位置,“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人口众多、土地贫瘠的现状使许多泉州人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只能拓展谋生渠道,他们不畏艰险踏上到海外谋生之路。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泉州3桅远洋木帆船模型和永宁姑嫂塔悲伤动人的传说都告诉了人们出海远洋的巨大风险,但泉州人是 “敢拼会赢”的,

他们带上了陶瓷器和丝织品、茶叶等,运回了檀香、丁香、肉蔻、胡椒、药物等舶来品。《祥应庙碑》拓片上,记载了一位叫朱纺的泉州纲首也就是船长,于1138年(南宋绍兴八年),驾驶一艘商船到苏门答腊的三佛齐贸易,他来回不到一年就获利百倍,平安归来后,在莆田祥应庙刻碑向神答谢。便利的海上航线使泉州这个港口城市的人民很早就带上了重商的色彩。

在老一辈的华侨身上,最能感动人的精神就是他们的创业精神,在异国他乡、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艰苦奋斗,发奋创业。华侨出国后不仅面临陌生的生存环境,赤手创业的艰辛,还有不同文化的冲突与民族感情的歧视构成的生存压力,其艰难困苦的程度,今天我们已难于想象。“泉州人在南洋”展厅中从入门的巨幅浮雕所展示的各个行业,到农耕、种植园、渔村、锡矿场微缩景观、码头与船运业、骑楼下的各个行当和小商小贩等场景,都在诉说着当年远渡重洋的华侨们创业的艰辛。但他们以顽强的逆境生存能力及其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美德在那里扎根生长,终于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直到今天,华侨先辈的这种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仍然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华侨精神中最闪亮的东西将一直引领侨乡文化,点燃侨乡人民创业的激情,让侨乡人民在“二次创业”的高潮中阔步前进。

2、“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奉献精神。泉州现有海外乡亲800多万,泉籍海外乡亲身居异域,心系故土,在各个历史时期积极推进祖籍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泉州的发展离不开华侨的无私奉献。“奉献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各条战线上泉籍华侨对祖籍国和家乡做出的

巨大贡献:有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如领导群众焚毁安海衙门汛防都司署、打响福建辛亥第一枪的晋江籍旅日华侨陈清机①,被誉为“南洋革命党第一人”的同安籍华侨陈楚楠,抗日名将叶飞……;有活跃于政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聪明才智的政治家,如全国人大代表陈嘉庚、庄希泉、庄明理、尤扬祖等;更多的是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创办家乡文教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他们捐资助学、建桥铺路、兴建学校、医院……,据不完全统计,1979-2011年,泉籍海外乡亲公益捐赠总额超过84亿元。②光前学村的楼群是李光前家族大力捐助兴办家乡教育的无言的丰碑,蛋壳中孵出的必力达大厦是眼光长远的黄仲咸制定“金鸡母计划”的“金鸡母”(黄仲咸先生把所有的积蓄在厦门和南安都分别建了必力达大厦,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每年把大厦的租金来扶持教育),为中国引进优秀橡胶良种,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部“一等功臣”荣誉的李引桐……。

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都是华侨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历史见证。该馆的基本陈列如实的记录、再现了这些历史,把基本陈列作为华侨文化最重要的宣传推广平台,继承华侨华人无私奉献精神并发扬光大。

3、“海纳百川”的华侨文化特质。华侨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就是中外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融具体表现在建筑、语言、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观念等方面。该馆的基本陈列集中提炼了这个华侨文化特色,展厅中复原的骑楼建筑、南洋城市华侨家庭场景和

娘惹婚礼场景最能体现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

骑楼是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楼房前半部分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互相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既可遮风挡雨,又能作为商业谋生场所,特别适合用于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华侨飘洋过番把这种融合欧亚建筑特别是南洋建筑风格的建筑形式带回了家乡,泉州的中山路就是典型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华侨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缩影。南洋城市华侨家庭以1:1的比例复原了20世纪三十年代马六甲的华侨家庭,庭院里停放的英国产 “礼里”牌自行车,客厅中德国制造的伯乐都钢琴、美国Victor留声机、墙上悬挂的玳瑁、鳄鱼标本,神龛和卧室的闽南古眠床,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这里自然的融合。“”(Baba)与“娘惹”(Nyonya)是指早期移民马来半岛的单身华侨娶当地的女子为妻,繁衍的后代,经同化为当地华人的一个次族群,他们虽远离故土,却仍然保留中华传统习俗,并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是研究华侨文化的活水之源,该馆在基本陈列中树立典型、重点突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质。

二、开展富有特色的宣教活动是推广华侨文化的重要手段。

1、举办专题活动特色展览宣传华侨爱国爱乡、热心桑梓的精神。华侨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除了基本陈列外,该馆结合重大节假日、重要侨领、重大侨史事件,坚持以侨为本,举办特色的临时展览。比如“高风亮节――纪念爱国侨领郭瑞人先生展览”、“邮票上的华侨史――李泰山先生邮品展”、 “我的中国心――印尼华人慈善家黄仲咸先生事迹展”、“星光璀璨 遗

爱人间――著名侨领李陆大先生展览暨《侨海星光》首发式”、“马来西亚华教斗士沈慕羽翰墨展”、“陈嘉庚与南侨机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展览”、“东南亚唐人街今夕图片展”、“铁骨忠魂――纪念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70周年展”等。这些临时展览以重要侨领或华侨群体为主线,既宣扬了他们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精神,也在展览中把他们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拉近了观众与榜样人物的距离,更好地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该馆还把这些展览送到基层、送进社区和学校,让侨乡人民和青少年了解华侨先辈的事迹,继承发扬华侨先辈敢拼会赢、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

2、打造新平台,到海外举办族谱巡展,提升宣传格局。该馆在2007、2009和2011年分别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举办族谱展览。一部部族谱是一个个家族的生命史,它记录着本家族的姓氏来源、移民的足迹、家族生息、繁衍、婚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每次的族谱展都在当地引起轰动,掀起寻根热潮,特别是让海外的年轻一代对本身的族谱族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该馆还充分发挥侨联网络的优势,开展族谱对接和寻根服务,为有意回乡谒祖的海外侨胞寻亲。族谱展和寻根服务对于培植中华情,凝聚民族魂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征集、研究华侨史料和华侨文物是推广华侨文化的基础。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核心,博物馆藏品的数量、质量及其研究利用程度,是衡量一所博物馆发展规模、科学价值总体水平及社会意义的主要标志③。该馆根据自身的

特色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征集计划,十几年来不断开展多渠道的文物征集工作。充分依靠各级侨联组织、依托海外社团,在下侨乡、赴海外征集华侨史料和华侨文物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目前该馆已有4千多件藏品和包括海外社团刊物、族谱、海外华文报刊图书资料1万多册,这些藏品和图书资料为学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宣传推广华侨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结语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收藏、研究、陈列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实物,并开展社会教育的场所和机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以“纪念先贤,策励后昆”为宗旨,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以弘扬侨史的基本陈列为平台,以丰富多彩宣教活动为手段,以华侨文物研究为基础,在华侨文化的宣传推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泉州华侨志》

华侨文化篇2

[关键词]华侨文化;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090-05

华侨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也吸纳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华侨文化遗产是反映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深入研究华侨文化遗产对祖国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资源借鉴和思想吸纳的意义。为了弘扬华侨爱国精神,宣传华侨传统文化,全国各地纷纷建起各级华侨博物馆,需要大量华侨文化遗产来充实,充分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华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

2005年12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华侨文化遗产主要产生于华侨在海外生存、创业、奋斗以及归国参与革命和投资建设的过程。各类华侨文化遗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在侨居国当地和祖籍国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等。华侨文化遗产都是华侨人为形成的,因此其具体范畴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

包括华侨在侨居国和祖国对政治、经济、市政建设、兴办工业、商业、文教卫生事业等发展做出贡献所产生的文化遗迹。如华侨回国投资兴办的实业、建筑、捐赠建设的学校、医院等。

(二)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

包括反映华侨在侨居国及祖国生活、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所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华侨在国外持有的各类证件:护照、通行证、良民证、华侨家书、侨批和各种海外社团的活动资料、华侨在革命时期认购的公债、以及反映华侨历史的文献资料、手稿、典籍等。

(三)华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华侨爱国精神、华侨融入中西文化所产生的思想、社会实践技术、经营理念、风俗习惯,以及华侨口述史等。

二、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的全貌

自唐宋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了涉洋海外的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既有华侨华人为谋生路的辛酸出洋史、异国创业血泪史、融入当地打拼史、维护种族和民族文化尊严的奋斗史、早期侨胞振兴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史,又有以华侨为核心的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史;还有华侨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辉煌爱国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华侨激情返乡、忠心报国,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支持者、拥护者或直接参与者。20世纪70年代末起,广大华侨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家乡公益、慈善、福利事业发展等做出了各方面的卓越贡献。广大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才能真实、完整地体现中华历史文化的全貌。

(二)有助于中华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和创新化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华侨在侨居国生活后,学习了当地文化,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语言、饮食、生活习俗等方面衍生出很多新的文化元素,使华侨文化特质呈现出多元性。文化多样性有两个层面:一是全球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二是一个国家内部层面的文化多样性。华侨既为全球传播了中华文化,同时也为祖国带来不同地域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遗产的元素。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更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遗产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深化了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激活了全国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文化创新具有了坚实的民族土壤与传统力量;它使中华民族又一次获得应有的国际文化地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文化自信心。

(三)有助于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华侨对侨居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曾做出巨大贡献,如19世纪美国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1964年,美国内华达建州100周年时,该州政府决定将10月24日定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并在斯帕克斯和弗吉尼亚市建碑,表彰华工的卓越功绩,纪功碑用中英文镌刻:“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另一方面,华侨引进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等,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中国走向世界,与外国交流互动的重要实证。指出:“广大侨胞遍布世界五大洲,他们对于帮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要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首先要通过融入世界各国当地社会的华侨来了解中国。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可以强化华侨与各国人民和平相处的文化特质,让世界各国更加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有助于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四)有助于凝聚华侨的向心力

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了更充分地肯定华侨对我国及侨居国做出的贡献,就有必要去反映华侨的历史。而华侨文化遗产是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它不仅增强华侨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有助于凝聚华侨的向心力。为了更好地反映华侨历史和爱国精神,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纷纷建起各级华侨博物馆。2012年,笔者所撰写的关于《建议建设广州华侨博物馆》作为中国致公党广州市委会的提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陈建华市长批示,同意广州市政府筹建广州华侨博物馆。为了搭建好华侨的精神家园,各地华侨博物馆都极其需要大量华侨文化遗产来充实和展示。

三、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

(一)华侨文化遗产的挖掘不够

由于缺乏挖掘华侨文化遗产,人们对其“家底”了解不全。解放后,广州先后进行了四次文物普查,却没有组织过一次华侨人文史迹的专项调查。如1926年在广州创办了我国革命史上唯一的华侨运动讲习所,直到2005年广州市对全市华侨人文景观组织挖掘并考证,才确定当年培养华侨运动干部的华侨讲习所校址就设在中央党部(现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华侨运动讲习所旧址的确定,是国共合作培养华侨干部的历史见证,对广泛团结不同政见的海外侨胞会有积极意义。类似的华侨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但由于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缺乏了解,难于掌握华侨文化遗产的现状,造成收集华侨文化遗产的困难。

(二)对华侨文化遗产的研究不足

华侨由于身在异国他乡,很多时被误认为是异国人,由此不少人忽视了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历史研究方面也忽略华侨在历史进程上对祖国的影响。华侨是中外贸易的桥梁,但在中国外贸历史上就较少提及华侨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华侨对社会改革的历史贡献,就无法解释城市的骑楼、碉楼等华侨特色建筑的缘由,也造成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全貌的缺失。以广州为例,广州的城市变化正是华侨引入了电灯,使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夜城,正是华侨引入了各方面的先进文明使广州迅速发展。华侨文化遗产是华侨历史文化的载体,如果对华侨文化遗产研究不足,就很难完整地反映中国历史的全貌。

(三)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宣传不大

以广州的大型历史陈列展览为例,宣传主要以具体“有形”的物质来体现华侨对祖国的支持,对华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明确的表述,但正是华侨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广州的迅速发展。以商业为例,马应彪除了创办第一家百货公司,还冲破了旧式礼教的传统观念,由自己的夫人担任第一位女售货员,开创了新的商业经营理念。粤语的外来语、粤剧的西洋乐器等都是华侨引入的。华侨文化在广州各领域无处不在,但广州对自身华侨文化的特质、作用等,整体认识还相当表浅,遑论对自身华侨文化开展长期的、恰如其分的宣传。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善

华侨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但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完善。特别是那些没有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华侨建筑,有不少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修复。以广州为例,新河浦有很多华侨的特色建筑遭到人为破坏,其中明园的一栋红楼装修几成“烂尾”;隅园内被新业主砍树挖坑;还有中山六路的骑楼差点由于城市面貌改造而被拆掉;广州的黄埔古村,有不少华侨知名人士的故居,原有大小宗祠30多座,如今已拆剩下10余座,有些也因失修而有倒塌之虞。

(五)对华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意识不强

目前,对开发利用华侨人文资源优势意识不强,对打造华侨文化品牌很少作思考和规划。美国人充分挖掘麻省塞林市这个海港市镇的历史资源,将一批历史博物馆群聚集在这里,建有仿古船、旅店、餐饮、商场。主体博物馆内设有3个中国馆,其中一个重点介绍“Canton”。塞林今天已从一个海港市发展为麻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至少有100多万世界各地游客到那参观。相比之下,基本与塞林同期存在的广州市黄埔古村是近代中国海上贸易黄金时期的重要港口,其历史价值仍然有待进一步地挖掘和利用。近几年来,原本荒废的开平碉楼经过不断修缮和开发而重新焕发生机,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广州市花都区也有类似的碉楼,其中“飞机楼”、“德仔楼”都很有特色,这些古老的碉楼经过整治后,如能进一步开发成华侨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就更好了。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一)对华侨文化遗产广泛普查

1.摸清华侨文化遗产资源,才便于进行有效保护。建议有关部门组织调查队伍,健全华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建档、认定制度,对华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对各种载体形式、不同等级、分散收藏的藏品做到心中有数,为管理和保护提供了依据。同时,要将普查结果编印成册,并广泛地对外公布,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华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和数量,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2.抓紧时间和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将华侨口述史、华侨引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意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以文字、照片、录像等形态来记录成资料,进一步调查分析,使其得到及时的反映和保护。其中,将华侨口述史资料整理好,并公开出版,或拍成纪录片和电影发行,就会使华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宣传。

(二)对华侨文化遗产深入研究

把华侨文化的研究课题,纳入到社会科学文化研究领域,组织专业队伍深入挖掘华侨文化,全面、系统地研究华侨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争取思想文化界尽快对广州的华侨文化形成比较完整的、客观的认识,并藉此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201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从充分发挥广东省侨力优势、以史为鉴推动广东新一轮发展的高度,提出组织开展《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同年10月12日,专门听取了《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筹备情况汇报并指出:编修《广东华侨史》有利于传承广东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广东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向心力,有利于开辟广东“走出去”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史学研究人才。

(三)对华侨文化遗产充分宣传

1.通过各级政协、人大、派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提出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组织专家开展华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工作。

2.组织华侨文化的专题活动和论坛,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及联谊,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长期打造好宣传华侨文化的品牌项目。

3.通过网络、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在海内外加强对华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采用专门研究机构、专家研究侨文化成果,立项编印华侨文化丛书、摄制相关影视专题片来反映华侨在各历史时期为祖国社会、文化、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四)对华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

1.为了严防城市改造对华侨人文景观的破坏,建议对华侨人文景观增加历史说明简介“挂牌”保护,使人们从身边就能认识华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对其保护的意识。建议将涉及华侨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华侨人物的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范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政府拨款进行定期维护,如需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2.为了延长可移动华侨文化遗产的寿命,降低其遭受灾害损失的危险,开展和执行预防性保护,各级文物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必须熟悉现有藏品的现行保管条件(温度、湿度、害虫、光照、污染、材料),针对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有效保护。藏品是动态的、变化的,为了延长其寿命,保护技术需要建立在藏品动态变化的基础之上,并辅以标准、政策的支持。

3.由于不少华侨文化遗产还散落在海外或民间,因此要通过专门派出的侨务工作组、侨联、同乡会、宗亲会等团体对华侨,尤其对新一代华侨进行广泛宣传,保护好华侨文化遗产,鼓励他们把华侨物品捐赠到我国各级华侨博物馆进行有效保护,从而使其物品通过展示充分发挥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各级政府拨下专款资金,征集散落在海外或民间的华侨文化遗产。

4.建议在全国建立一个保护华侨文化遗产的组织机构,可为各地华侨博物馆等提供专业组织建设方案,解决各地保护和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华侨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行共享,加强海内外不同机构之间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交流合作。

五、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一)合理利用华侨文化遗产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利用应受文物保护的制约与检验,利用应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应贯彻于利用的始终,利用应促进保护,追求的是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的良性循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在保护好华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华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好华侨文化遗产,不仅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促使人们对华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二)充分发挥华侨文化遗产存在的积极意义

由华侨引入的建筑、工业、文化等先进文明,促进了当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并深受人们的欢迎。以华侨引入的骑楼为例,骑楼设计者不仅为了保持客流量外,还考虑到为人们出行遮风挡雨,充分体现了当时华侨那种“顾客至上”、注重人文关怀的商业理念。这不仅存在一个区域上,在广州乃至其他侨乡的城市区域都有骑楼的存在。这就反映当时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也借鉴了华侨引进的国外理念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在华侨文化理念的影响下,侨乡的政府、企业和人民通过华侨华人学到了当代世界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侨乡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排除了不少阻力,这种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非侨乡地区改革的摸索过程,降低了改革成本。深入研究华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精神理念,为历史现象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更加充实可靠的依据。推广并运用好华侨文化所产生的思想、社会实践技术、经营理念,将华侨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继续延伸,对今后城市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充分体现华侨文化遗产的文化载体作用

1.华侨文化遗产是反映华侨历史的文化载体。通过华侨实物在各级华侨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更好地反映华侨爱国爱乡的情怀,使人们充分认识华侨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华侨文化遗产包含着华侨在海外各国融合的文化遗产,由此还可使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情况。

2.通过华侨文化遗产的展览平台,我国各级华侨博物馆可与海外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的互动。如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就曾展出了《美国华侨收藏家张家添藏品展》、《南洋风物——吴德芳捐赠南洋华侨文物》等。

3.通过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征集,与华侨有了更好的沟通。笔者在为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征集华侨物品时,就深切感到华侨及其后人浓厚的爱国情怀。特别是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爱国华侨黄花岗起义牺牲烈士杜凤书遗物捐赠仪式后,不少华侨都受到很大的鼓舞,主动捐献华侨物品和资料。

(四)充分挖掘华侨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

1.重点开发利用具有华侨历史文化特色的华侨历史建筑、华侨名人故居等。借鉴新加坡来福士酒店的经营模式,将爱群大厦、东亚酒店、新亚酒店等著名华侨建筑打造成高端古典形式的华侨主题酒店、每层建筑的陈设和装饰都布置成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华侨移居地特色环境,通过实物观感使广大华侨和市民亲身感受一下华侨文化。广州市的电影院中,大多数为美国华侨集资创办,这也使广州成了唯一没有外国人办电影院的大城市。如果能重新开放华侨创办的电影院,将有很好的利用发展空间。

2.侨房资源的市场化前景在于它们拥有浓厚的华侨文化底蕴,在于它们拥有优美的外部环境,在于它们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如有着“侨乡大都市”美誉的广州,包括番禺、花都等地都有很多具有浓厚特色的华侨建筑群。建议借鉴江门市政府对碉楼“托管”利用的方式,在给予业主补贴的前提下,华侨建筑由政府托管并开发利用,打造成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其中部分可做成小型华侨博物馆或华侨主题的咖啡厅等,让可移动的华侨文化遗产在此空间得到很好的展现。

3.通过旅游的发展,可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古迹资源的重要性,为获得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使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以及游客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够自觉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够提高文物古迹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华侨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出一条华侨历史旅游线路。借鉴广州市政府开发黄埔古村的方式,重点打造华侨特色建筑,规划和发展当地旅游,从而引导当地居民对古旧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带动对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

(五)充分发挥华侨文化遗产的优势

201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曾明确指出:要认真学习华侨精神,正确发挥华侨优势,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什么是华侨精神?书记归纳为四点:进取、勤劳、开放和包容。他还指出,“如果能充分发挥华侨优势,“既能够得华侨之力,又可以引风气之先,另外还可能为全国全省创造新鲜经验。”

华侨有着以家族主义的祖先崇拜为核心、“落叶归根”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对祖国和家乡有着割舍不掉的情结,由此衍生出爱国爱乡的精神。他们希望自己的支持和捐赠,能够回报家乡的 “养育之恩”,促进侨乡各方面建设的发展。华侨在海外的影响和对祖国的作用,都是其他国家的侨民完全无法相比的。华侨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对激励当代人和后人艰苦奋斗、爱国爱乡、建立崇高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力。为此,做好侨务工作,维系好与华侨的情感,充分发挥好华侨文化遗产的优势,对弘扬华侨的优良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华侨文化篇3

中国文化创新范例奖推荐案例

华侨城集团公司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经营等主营业务。2007年,华侨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首批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2008年以来,华侨城连续四年入选“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八强”。2010年以来,华侨城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文化企业三十强”。作为中国文化旅游业的领跑者和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品牌,华侨城不仅引领了全国各地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发展,更为中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和成功示范。

“内容为王”提升文化原创力

华侨城集团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倾力“文化建设”,加大文化产品原创性,打造文化形态多元化和文化产业链的完整性。

华侨城在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文化演艺、文化艺术、艺术场馆等方面坚持做优做大。在景区特色演艺方面,华侨城借助主题公园的平台、客源市场及旅游收入,开创了以大型晚会式、巡游式、歌舞史诗式旅游表演为核心,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表演体系,构筑了与艺术圈、设计产业、演出设备制造和采购、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紧密关联的演艺产业链条。在文化产品的原创性方面,华侨城累计推出《中华百艺盛会》、《东方霓裳》、《千古风流》等各类原创演艺节目57台(场),并培养了大批享誉国际的艺术精品。华侨城还建成了何香凝美术馆、华夏艺术中心、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欢乐海岸等一批著名文化景点和公共艺术场所。

在文化产业层方面,华侨城的主题文化景区以及文化产业相关层的数字娱乐设备研发和制造领域也都具备独特优势,形成了多元化文化产品形态。华侨城作为中国主题公园的缔造者,继1989年创建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后,华侨城又连续成功开发建设了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深圳东部华侨城等一大批知名主题公园和文化旅游景区。

华侨城还提出了创想文化概念,通过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将文化要素注入主题酒店,将文化氛围融入主题地产,让核心产业都拥有文化内涵,从而成为“文化经济”的先行者。

文化创新奠定市场新优势

华侨城的创新首先体现在产品创新上,不断制造市场亮点,突出产品和营销创新。深圳欢乐谷建成开放,标志着华侨城旅游实现了从静态景观主题公园到参与体验型现代主题公园的飞跃;积极探索开发大型生态旅游区,建成了生态型主题公园深圳东部华侨城;华侨城还推出了世界首座建在城市中心的湿地公园――欢乐海岸项目。此外,景区演出的剧目每隔几年就更新,在营销方面也不断创新,华侨城参加美国IAAPA大会,将华侨城品牌打到了国外,进行全球路演。景区主题活动也层出不穷,“节庆”是华侨城应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文化创新产品。“大节造影响,小节做市场”,华侨城的很多节庆活动已经办成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文化创新还体现在机制上。为配合深圳市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华侨城凭借在演艺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了深圳市歌舞团的改制,于2004年组建了深圳歌舞团演艺有限公司。改制后的深圳歌舞团彻底走上了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华侨城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实现了企业与艺术团体的成功“嫁接”。

华侨城的文化产业还依托资本平台和强大的客户资源向数字娱乐、儿童职业教育等关联产业延伸,积极注入科技元素以及新媒体手段,致力于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文化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华侨城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中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与运营商”,打造以主题公园和城市秀为核心骨架的城市文化娱乐产业集群,致力于在全国建设更多的文化名片和基地。从2002年开始,华侨城北上北京和天津、东进上海和江苏、西拓成都和昆明,在全国拥有十多处大型综合文化旅游项目。每个项目都致力于成为当代文化符号,充分体现了华侨城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基地和品牌输出基地的深远意义。

社会管理创新

社工模式:

上海行政化VS深圳民间化

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尝试,上海和深圳分别推出了高度行政化的与官方机构紧密对应的架构模式和靠政府放出资源让社工机构参与竞争的模式。

2004年,在上海市政法委的强力推动下,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站、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及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政府对社会服务的购买为“非竞争性购买”。在对这三家社工机构的制度设计中,三个机构在区县分别设立社工站,在街道(镇)层面设立社工点。机构业务主管单位与机构签订合同,一线社工的工资、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均由区县财政支出。

深圳对社会工作的运作采用了民间化、市场化、竞争化的路径定位。2007年10月,深圳市颁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确定了将民间运作作为最基本的制度要求。深圳政府对社工服务的购买为“竞争性购买”:由政府提供社工服务岗位,机构竞标,中标机构聘请社工提供服务。同时,社工机构成了防止社会工作行政化的一道防火墙:政府将岗位费用打包支付给机构,这其中包括社工薪酬以及机构的管理费用,机构对社工的管理有更多的自。

城市大报头版头条

2012.3.03 - 2012.3.省略gov.省略

■ 3日 星期六

兰州市经济合作考察团赴皖贵考察活动结束,陆武成在总结会上指出――

注重从五个方面下功夫 着力推进转型跨越率先崛起

■ 4日 星期日

114家用能大户参与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5年内力争节能223万吨标煤

■ 5日 星期一

学习雷锋精神 弘扬道德风尚

杭州市学雷锋为民服务日活动启动

黄坤明宣布启动 王金财讲话

■ 6日 星期二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我市开展“万名党员服务日”活动 王炯宣布活动启动

■ 7日 星期三

陈海波在辽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 8日 星期四

杨卫泽赴市属院校调研,要求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创业为导向

强化专业特色推进职业教育大力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

■ 9日 星期五

孙清云在全市开展“三问三解”活动推进会上强调

华侨文化篇4

随着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校本课程上升到战略性地位。在前期的实践中,广东华侨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陆续开发了校本课程,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课程忽略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元素,从而无法形成一个体系,更无法发挥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作用。

为改变这种状况,广东华侨中学自2012年开始积极探索基于“侨”字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精心研发和完善校本课程,并把众多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能力,最终构建以“侨”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与校园文化。

一、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文化

1. 理清历史与社会赋予的责任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再次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四邑华侨中学,是为了帮助旧中国战乱时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华侨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由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等地的爱国华侨于1946年集资创立的。创办初期,我校95%以上的生源为海外侨生,因其建校时间最早、辐射范围最广,独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当时的广东侨中是归侨侨眷回国就读之首选。目前,我校除培养本地生源外,仍然吸引着海外华人、华侨子女,外国驻穗使节子女及优秀外籍学生的入读。

华侨文化“根在中华,全球开花”。侨校培养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学校需要借助“华侨文化”这个切入点,为学习者培养中华文化素养,认同中华民族的复兴,让中华文化伴随着毕业生的步伐而传遍世界。

2. 考察学校地域文化

广东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有3000多万,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大都市。广东华侨中学地处广州旧城区的中轴线起义路上,身处广府文化核心区域之中。与我校百米之遥的青云书院旧址,曾是中国教育家梁启超少年时代的读书成长之地。离校园数百米之外的省民政厅是辛亥革命时期广州黄花岗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华侨文化、广府文化、革命文化和书院文化等优秀文化层层积淀,相互交融。广东侨中的华侨文化正是以广府地域文化为根系,结合校园文化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内涵,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特色文化。

3. 梳理办学理念

广东华侨中学的办学理念为:培育本土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培育本土情怀”指学校要培育学生对祖国和家乡有深深的依恋,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真诚的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强烈的国家复兴责任意识。“开拓国际视野”指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了解国际主要文化及思维的基本特征,具有宽容理解互利双赢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

二、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

1.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桥”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改变前期的实践中,校本课程零散、无法成体系的问题,学校以“侨”字特色文化为核心,构建一个师生全员参与、系统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 以学校特色文化为基础,确立课程育人理念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育人理念是“以本土文化为平台,以华侨文化为桥梁,培养本土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即:以侨为桥,以侨联外,融合乡土情、天下心,简括为“以侨为桥,以侨联外,服务中侨外”。

作为侨校,广东华侨中学具有丰富多元、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海内外侨界资源,能更有利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华侨文化“根在中华,全球开花”,让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学生这个群体)了解华侨文化,参与推动华侨文化,有利于开拓广大师生的国际化视野。而华侨华人移民史,就是华侨华人的血泪史、创业史、奋斗史、贡献史和文化史。《华侨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载体。《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华侨华人事迹,从而培养华侨华人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精神。

3. 以育人理念为依据,制订课程目标

丰富的华侨文化知识。了解华侨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华侨的定义、华侨的历史、华侨的建筑、华侨的现状、华侨的贡献等。熟悉华侨的奋斗历史和杰出的华侨代表人物,并能撰写有关华侨建筑、风俗以及华侨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爱国爱乡的本土情怀。了解广州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熟知学校周边的明清书院群和近现代革命遗址等文化物质遗产,培养对本民族和本土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华侨华人在各个时期为祖国和家乡作贡献的研究,增强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而有所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信明义的道德情操。了解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存的历史与现状,通过与海外华侨华人面对面的交流,掌握在异国他乡生存立足的方法,养成守法诚信、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品质。

宽阔广大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时事、国际组织、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增强社会事务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加深对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的理解,关注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时,放眼世界,对国际动向有自觉的关注和敏锐的触觉。

勇于进取的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参观华侨博物馆,了解“下南洋”、“闯金山”、“走五洲”等华侨、粤侨奋斗史。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开拓进取、敢闯敢拼,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团结合作的包容心态。通过对世界文化的鉴赏和国际文化交流,构建正确的民族观,消除狭隘的民族观,学会理解包容世界不同文化,与不同族裔的人民友善相处、和谐共存。在对人对事的处理上,能展现出中华文化中的坚忍与包容的品质。

4. 以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设置“三阶”递进式课程

我们将六大目标融入两个课程模块中,即本土情怀教育模块和国际视野教育模块。这两个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桥身”左右两边,充分体现了“以侨为桥,以侨联外,服务中侨外”的理念。

华侨文化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女归侨侨眷;作用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43-03

2008年3月,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委员时提出:“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重视、关心与支持,是新时期做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工作的重要指针。

高等学校是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高学历女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促进各地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侨乡的过程中,女性归侨侨眷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侨乡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厦门市高校女归侨侨眷的现状和特点

厦门市是著名的侨乡,也是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高等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具有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技、服务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在厦门的高等院校中,女教职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不少女归侨侨眷。目前高校女归侨侨眷构成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高学历以及留学归国人员比例有所增加。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其中就有不少女性,她们学成归国后服务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有不少人在高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一)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情感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是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的优秀传统,海外华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祖国。高校女归侨侨眷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她们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工作成绩显著。

(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校女归侨侨眷文化层次比较高,许多人都是大学毕业,拥有高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她们视野开阔,专业过硬,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很多,在教学、科研及相关各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是沟通海内外的桥梁

归侨侨眷与海外的联系十分密切,她们或是自己的父母、亲戚仍然侨居海外,或是儿女在海外求学,或是同学朋友在海外工作。每年的春节或清明节,不少海外华侨华人侨眷等都会回到祖国过年或祭祖。作为归侨侨眷的重要力量,高校女归侨侨眷也紧密联系海内外,她们比较了解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了解侨乡发展的需要,她们是沟通海内外的重要力量和桥梁。

二、进一步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作用,推进厦门侨乡跨越发展

厦门市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港澳及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比较多,归侨侨眷在厦门的经济文化建设中,表现活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厦门经济特区始于侨、成于侨、壮于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进一步发挥归侨侨眷,特别是女归侨侨眷的积极作用,高校女归侨侨眷是侨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

(一)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沟通海内外的优势。积极推动侨乡经济发展

厦门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全国起着排头兵和试验田的重要作用。如今,厦门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正引领着海峡西岸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重要人才的厦门高校女归侨侨眷应该也完全可以在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充分运用沟通海内外的优势,大显身手,积极推动侨乡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以侨引资引智,促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方面,更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厦门高校女归侨侨眷应认真贯彻党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以及厦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双百计划”,充分利用自身密切联系海内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优势,介绍引进海外人才、智力,为特区建设服务。同时全面融人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发展大局中,积极引导海外侨商及在厦侨资企业,将拓展自身事业与厦门城市发展相结合,为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政治参与的热情,推动侨乡政治文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归侨侨眷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归侨侨眷有着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发展的优良传统。和谐侨乡是充满活力的,侨乡的发展离不开海内外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女归侨侨眷的努力。都说女性能撑起半边天,实际上,在很多的岗位中,女性的作用远远大于半边天。女性不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还应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在侨乡的政治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作用。

首先,应该重视高校女归侨侨眷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能力,给他们提高参政议政的平台。比如,注意收集女归侨侨眷对学校及厦门地方建设的意见、建议;在高校教代会中注意女归侨侨眷代表的比例;鼓励高校女归侨侨眷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等。高校女归侨侨眷可以针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或其他形式,向各级部门、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次,注意培养女归侨侨眷干部,重视提高她们的思想理论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高校应结合各部门活动组织女归侨侨眷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提高女归侨侨眷政治理论水平及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重视女归侨侨眷干部的培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提高女归侨侨眷的管理能力。

最后,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积极作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民族的认同、国家的统一,离不开全国各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努力。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5000年灿烂文化,始终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海峡两岸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台湾

同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同样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同胞长期分离,但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是禁不了割不断的。高校女归侨侨眷要根据“台中有侨、侨中有台”的特点,发挥地缘、血缘、亲缘的优势,以共同的民族利益为基础,以共同的文化渊源为桥梁,以共同的民族情感为纽带,积极参与和推动两岸侨界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不断融洽感情、积累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打下更为扎实的民意基础。

(三)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的学历优势,积极推动侨乡文化发展

首先,高校女归侨侨眷可以利用高校这一教学阵地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为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输送生力军。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高校女归侨侨眷工作耐心细致,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乐观开朗,热情执著,易于与同事、学生沟通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引领等帮助,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其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高校女归侨侨眷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为厦门侨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贡献。厦门是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海外及港澳地区、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2009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给厦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具有科研成果的优势,高校的女归侨侨眷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和聪明才智,在资源、环境等问题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厦门侨乡社会的发展。

最后,高校女归侨侨眷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努力推进侨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贡献。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使中华文化跻身世界历史四大文明之一,而且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延续,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不断彰显。高校归侨侨眷包括广大女归侨侨眷要利用密切联系侨界群众的优势,利用连接海内海外的优势,利用专业人才荟萃的优势,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中找准位置、明确任务、扎实工作、积极作为,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独特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高校归侨侨眷包括广大女归侨侨眷可以在市侨联及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组织或参与各类以缅怀先贤、纪念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如陈嘉庚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厦门市侨联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等);组织或参与各类结合厦门地方特色,以地域文化、姓氏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的活动(如保生大帝文化节、华侨华人文化艺术节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侨刊乡讯、出版社、网站等传媒的作用,介绍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增进了广大海外侨胞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举办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华文教育研讨会,拓展华文教育的渠道和途径;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广泛开展“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开展老归侨口述历史采访活动,整理出版侨史资料、学术论著,召开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学术交流,推动华侨华人研究。

(四)充分发挥高校女归侨侨眷沟通家庭、社会的优势,积极推动侨乡和谐发展

华侨文化篇6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华侨统一战线;统战理论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022-03

中国是世界上移民国外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侨务工作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民间外交、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多个层面,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海外华侨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以及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做出了应有贡献。以宏观的历史视域把握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轨迹,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探求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全球化的世界语境认知华侨统战事业发展的前瞻导向,既是研究华侨统战理论的亟需,也是党的侨务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历时态: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华侨统战理论的历时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及阶段性理论成果之间的继承与创新,是纵向的历史维度,研究的是华侨统战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以及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体系、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华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一直是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历代领导人为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建立广泛的华侨统一战线,相继提出了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的华侨统战思想,促进了侨务工作的不断发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华侨统战理论。

华侨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对华侨工作极为重视,并把华侨统战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华侨工作的科学思想,主要有:大批海外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同胞;华侨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华侨工作的方针是团结全体华侨,团结其各阶层各党派,共同进行反日斗争;华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侨是联合政府的重要成员;侨汇是华侨和祖国联系的主要桥梁,是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外汇资金的来源,实行“便利侨汇,服务侨胞”方针,“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另外,要妥善解决双重国籍,搞好我国与华侨所在国关系。侨民政策的中心点是保护华侨正当利益,为华侨服务。华侨是国外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对国外华侨应该从教育、指导和组织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实行团结互助,争取长期生存。关于华侨的理论和政策,是统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对待华侨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也是政府从事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海外侨胞是爱国的。根据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特点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对华侨统战工作作了科学阐述。主要理论有:海外侨胞是爱国的。“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我们现在不是关系(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保护华侨正当权益。对华人华侨及侨眷要“放宽”和“给予方便”。海外华人、华侨专家人才难得,要广开进贤之路。大力引进华侨华人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团结他们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国外侨胞心向祖国,爱国主义觉悟不断提高,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支援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加强国际反霸斗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华侨投资是“带着爱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愿望来的”。新时期侨务工作的任务是,发展华侨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团结广大华侨、归侨和侨眷,发扬其爱国爱乡的精神,为祖国四化建设,为实现“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和保卫世界和平而奋斗。在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指导下,华侨在改革开放、祖国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移民是华侨统战工作的新对象。世纪之交,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改革浪潮涌动,侨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指出:“侨务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海外华侨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国外侨胞以及他们在国内的亲属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基础上,实现祖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广泛团结。为了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面越宽越好。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达到新的团结和联合。新移民是华侨统战工作的新对象,要积极做好新移民的统战工作。只要是中华儿女,不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不论是海内还是海外我们都要团结。海外华侨统一战线不仅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事业服务,而且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指导华侨统战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使新时期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海外侨胞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侨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力量不断壮大。指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海外侨胞是我国独特的国情和重要资源,“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与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新生代代表人士的联系与交流,努力做好侨团领袖、进入主流社会的华人和华裔新生代骨干代表人士工作,加大海外中文教育工作力度,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倡导构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华侨华人社会。“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的这些思想都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华

侨统战工作重要性的新概括,为新世纪侨务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华侨统战理论是党的统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统战实践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华侨统战思想革命特征突出,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改革色彩浓厚,那么,华侨统战思想则体现着发展特征、华侨统战思想洋溢着和谐精神[5]。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将随着华侨统战工作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共时态: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的经验与原则

华侨统战理论的共时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视阈下对侨务工作的本质性认识,是对不同时代华侨统战理论共性和普遍性的研究,是横向的空间维度。共时态注重从中国共产党90年华侨统战实践中,把握侨务工作的理论原则和基本经验,从党的华侨统战理论体系与阶段性理论形态的关系中,把握其逻辑主线和精神实质。、邓小平、和的华侨统战思想是建党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为党的华侨统战理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领导是华侨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华侨统一战线的需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复兴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华侨统一战线的政治方向,才能增强华侨统一战线的凝聚力,才能使华侨统一战线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华侨统一战线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才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任何时代的华侨统一战线都不能取得胜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党对华侨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是华侨统战工作的宗旨。90年来党的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凝结着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心血和汗水,留下了他们闪光的印记。在9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建设,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积极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华侨统战工作必须以侨为本,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善谋富侨之策、多办利侨之事,切实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主线。中国是一个侨务大国,居住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达数千万人,这是我国独特的国情和重要的资源。海外侨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量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是遏制“”分裂势力、推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扩大中国对外影响的重要力量。华侨统战工作必须把握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这条主线,不断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华侨统战工作的中心内容。建党90年来,华侨统战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华侨的桥梁、纽带作用。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9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各级侨联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血缘、业缘、地缘为基础,积极团结动员华侨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做到维护侨益、参政议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不断加强与台湾岛内侨界社团联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交流,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得到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烈响应。

对华侨统战理论共时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整体、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党的华侨理论的逻辑主线与理论特征。90年来党的华侨统战工作实践证明,党的坚强领导,侨联的积极作用,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正确的方针路线,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华侨统战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必将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党的华侨统战理论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内容体系越来越完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鲜明,时代色彩越来越突出,可操作性越来越具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统战原理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思想渊源,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思想基础,那么,邓小平华侨统战理论则标志着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新阶段,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华侨统战思想是党的华侨统战理论的最新成果。

三、现时态:新世纪推进华侨统战工作的理念与思路

华侨统战理论的现时态,是指新世纪新阶段华侨统战工作的思路与理念,是科学的现实认知、前瞻的实践导向,是当代的实践维度。海外侨胞是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促进者、中华文明的积极传播者、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积极推动者,要最大限度地把华侨团结起来,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独特优势。

华侨统战工作事关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国际风云的变幻。海外华侨身处异域,情系祖国,个人命运始终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国贫穷落后,海外华侨备受欺凌;中国富裕强大,海外华侨无比荣光。他们对祖国的强大盛衰格外敏感,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更为强烈。国际风云的无情变幻,尤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战略得失始终左右华侨的命运,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杀害华侨、70年代末越南当局大规模排华等重大恶性事件,都曾使当地华侨遭遇空前浩劫。党和政府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密切关注涉侨工作。

侨务工作与外交工作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侨务工作与外交工作的联系千丝万缕,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海外侨务为外交工作服务、外交工作为海外华侨在侨居国生存发展服务的方针,果断处理了一系列重大向题,为新中国的外交,也为海外华侨的生存发展争取了较好的国际环境。后来的反帝反霸,反独促统,以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无不凝结着海外华侨华人的智慧和心血。侨务工作具有民间性、广泛性特点,弹性空间大,有些政府不便出面或敏感的事情,由华人华侨主持参与,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维护华侨权益,夯实华侨统战工作基础。维护华侨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侨务的基石。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华侨统战工作要依法护侨,解疑释惑,理顺侨气,凝聚侨心。要认真贯彻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侨务和谐发展。对华侨合法权益被侵犯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介入,加强协调,及早解决。开展华侨统战工作,既要侨力助国,也要国力助侨,必须健全工作机制,更新

工作手段,增强工作实效。

加大协调力度,促进华人社团和谐稳定。华侨统战工作要加强引导和协调,推动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把社团做大做强,形成一支重要的友好力量。要积极参与、引导世界性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活动,增强对这些社团及其活动的影响力。对华侨华人社团内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积极协调、主动化解,促进侨胞更好地生存发展,赢得侨胞的信任和好评。

加强教育引导,促进族裔关系和谐。族裔和谐不仅对华侨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影响到和谐世界的建设。我们既要通过外交层面做所在国政府和主流社会的工作,更要加强对华侨的教育引导,促进与各国人民的理解与谅解,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华社和谐与族裔和谐。既要提前介入,加强对新移民的教育,又要教育引导侨胞遵守当地法律、风俗和文化;既要教育引导侨胞立足当地,融入当地,服务当地,回馈当地,又要教育引导侨胞自尊自爱、温良恭俭让;既要推动侨胞成立社团,团结互助,又要鼓励他们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争取合法权益。

转变观念,统筹兼顾。开展华侨统战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上,要注重为侨服务,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在取予关系上,要在“予”的基础上收获“取”;在远近关系上,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在新老关系上,要固旧拓新,共同推进;在重点与一般关系上,要注重公平正义,统筹兼顾;在涉侨机构内部关系上,要加强沟通,分工合作。

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华侨统战工作,努力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局面,充分发挥大陆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港台与东南亚华人的资金资讯营销渠道,以及北美华人的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实现三位一体优势整合,必将会改变亚太乃至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邓小平论侨务工作[Z].北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1998.

[3]陈维伟,秦杰.会见侨务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N].光明日报,1999-01-19(1).

[4]吴兢.会见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代表[N].人民日报,2005-03-01(1).

华侨文化篇7

关键词:华侨华人学生;境外生;华侨高等教育

一、华侨高等教育功能的特殊性与华侨高等学校的特殊职能

众所周知,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以此相对应,高等学校也相应的具有上述三种职能。当然华侨高等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的三大功能。不过这些功能有其特殊之处。比如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近些年来,华侨高等学校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国内高等学校不断扩招的大潮之中。华侨高等学校面临着生源多元化的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大陆的大量生源,另一面就是上述提到的四种学生。两类学生共处一校,如何才能和谐的相处、成长呢?在以中华文化和华侨文化为主的校园中构建以中华文化为主线的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是华侨高等学府的特色所在。华侨高等学校是以‘侨’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它应该以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成为中国最宽容、最自由、最和谐的大学。‘一校两生并存,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背景,必然催生出适应两类学生和谐共处、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华侨高等教育在海外华侨华人同祖籍国的沟通、交流以及中国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华侨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多元化,与传统中华文化教育融会贯通

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普遍落实,加上中央对华侨高校赋予的特殊政策,使华侨高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有了更多的、更大的、更灵活的自主权。华侨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海外和境外学生就业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就业的形势和人才的分布结构设置专业,这些专业可以不受国家专业目录的限制,通过专业的调整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规格的调整。

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在复办的几年里,由于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沿用“文革”前普通高等学校的传统做法,因而未能适应新的形势。

1984年10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报告》,进一步指出对两校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为两校的改革开通道路。目前,华侨高等教育的学科类型包含文科、理科、工科、医药、财经、政法、艺术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的专业选择除了传统的热门专业——中文、中医以外,更多地选择实用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华侨大学,除了在华文学院学习中文的学生之外,其他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也都选择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技术以及应用、法律等。

2003年,暨南大学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选择较多的热门专业包括: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外语、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暨南大学国际学院专门为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开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非典”过后成了一大热门。为了满足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的需求,目前暨南大学还准备在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报考集中的院系,如生物、经济、管理、医学等推出新的专业。

三、华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多元化

从华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来看,新时期华侨高等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预科、研究生教育为辅助。以华侨大学为例,1999年招收境外生974人,预科生54人,研究生65人,其他均为本科生,可见,本科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预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则少很多,其他年份也大致相仿。华侨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招生始于1987年,招生人数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高峰,也不过百人,与本科生人数相比仍然很少。其他一些学校如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情况也大致如此。到了2000年左右,华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2004年广州暨南大学对外招生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秋季,该校共录取来自海外、港澳台的研究生187人、本科生2,294人、预科生1,485人。从上面的数字可以推测,未来的华侨高等教育将以预科和本科为主,换言之,将有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前往大陆学习,其中很多是需要先学习汉语的学生。

从华侨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来看,主要表现为多形式办学,是以全日制教育为主体,以函授、

兼读等方式为辅助。

四、华侨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等微观教育结构日趋优化

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在改造、改革学科专业设置的同时,对以往理论性过强而实践环节薄弱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全面加以改造;或以适应需要为原则,分几种不同班次进行教学。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加强实用技术课程;注重中国语文、外语和计算机语言的“三语”教学与训练;逐步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并全面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使学生能充分根据自己的志趣、专长和实际需要选读有关课程。

如华侨大学在针对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公共基础课进行分流教学。单独为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剑桥商务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同时根据华侨华人学生、港澳台学生入学前部分学业基础较差的情况,减少他们公共基础课的选读学分,比内地生减少4—8个学分。与此同时,两所华侨大学还加大了对跨学科素质教育课程的投入。这些课程覆盖面广,几乎包含了文、史、哲等各个领域,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精讲,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鉴赏、美学、伦理学、心理学、书法、篆刻、艺术、因特网应用、生存伦理与社会适应、广告学、微生物与健康、绘画等等。这些课程具有课程设置精、开课形式灵活、教学内容新、授课水平高的特点。这些有助于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在素质教育课程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华侨高等教育改革政治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

历史上华侨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认同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华侨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海内外华侨教育的灵魂。但是随着海外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相当多的华侨成为了外籍华人,反映在学生生源上,表现为华侨学生人数减少,而华人学生的人数增多。此外,即使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人也已经移居国外成为华人,再加上内地归侨、侨属和非侨学生构成了生源的多元化。因此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即爱国主义并不像过去那样一味要求学生只认同中国,而是根据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国籍,选择自己的爱国主义。对于外籍华人学生来说,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居住国,并作为一个居住国的公民承担起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作用。

因此,根据海外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自1983年以来,把国内大学长期以来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为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内容的社会科学理论课程。

六、华侨高等教育的教学特色

王焕芝:新时期国内华侨高等教育刍议

在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华侨高等学校正逐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角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采用以“对话交流”为主的教学。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两者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师生双方相互倾听和言说,即在语言的交流中,敞开彼此的精神世界。这些对于具有不同学习背景的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采用“主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般将某一知识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究去获得相应的研究能力。一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需要翻阅大量相关的资料,这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在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同时,更进一步增强了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特色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实行“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华侨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导师制”即个别化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华侨大学土木系对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实行“导师制”,像数学系、机电学院等院系则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自我调整,以适应国内的教育模式、学习环境和学业评价体系,提高学习水平。“导师制”的实施对于语言和学科基础薄弱的华侨华人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而言如一方良剂,解决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华侨高等教育在教学手段上趋向于多媒体化、(即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和网络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网络化可以使教学通过网络及时交换和共享信息,这种学习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作到了因材施教,从而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华侨文化篇8

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6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为宗旨,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主要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及国内相关部门负责人约500人与会。大会深入探讨了海外侨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交流构建和谐侨社的目标和方法。

构建和谐侨社是

海外侨胞共同期盼和追求

6月20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毅、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许又声、马儒沛、任启亮以及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文肯等相关涉侨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国务委员唐家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作了题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华侨华人社会》的主题报告。

李海峰在报告中指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千万海外侨胞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构建一个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华侨华人社会,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和追求。

李海峰介绍了近几年来,中国侨务部门在以人为本,扎扎实实为侨服务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海外侨情的新变化,她同时提出了五点希望与侨胞共勉:

一,希望侨胞合作共赢,促进海外侨胞与住在国人民和睦相融。她说,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深受住在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处理好华侨华人社会与住在国的关系,促进海外侨胞同住在国人民和睦相融,是构建和谐侨社的首要问题。李海峰指出,希望侨胞们敞开胸襟,走出“唐人街”,进一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积极参与当地社区事务,努力增进理解,化解隔阂,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地位和影响,也有利于促进住在国同中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二,团结友爱,实现华侨华人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合作。李海峰指出,实现华侨华人社会内部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侨社的基础。当前,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迅速,凝聚力增强,海外侨胞在住在国的地位和影响也逐步上升,但由于几千万侨胞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华侨华人社会也存在不团结现象。海外侨团是华侨华人社会的支撑点。构建和谐侨社,关键是侨团的团结与协作。我们提倡新、老侨胞之间,来自不同省籍、不同地区侨胞之间不分彼此,求同存异,更加广泛和紧密地团结起来。在庆祝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中,能协调一致,共同举办,扩大影响。在涉及华侨华人生存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能加强协调,发出一个声音,采取一致行动。希望在侨社中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大力培育和谐精神,积极维护团结,及时化解矛盾,在社团内部和社团之间建立起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以共谋侨社福祉,增强族群凝聚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弘扬和谐文化,打牢构建和谐侨社的思想根基。李海峰表示,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尊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不同民族和睦相融的重要基础。希望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大力倡导“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团结合作,促进海外侨胞与住在国人民和睦相处;大力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促进海外侨胞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襟,博采世界文明之长;大力倡导“和衷共济”的公德思想,促进海外侨社形成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协作互助、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大力倡导“和气生财”的商业道德,促进海外侨胞合法经商、诚信经商、文明经商;大力倡导“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重视睦邻友好,促进海外侨胞成为推进中国与住在国友好合作的民间使者。

四,求同存异,努力形成最广泛的“反独促统”联合阵线。李海峰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意愿,我们赞赏和支持海外侨胞敞开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反独促统”活动,遏制“”分裂势力在海外的影响。我们鼓励海外侨胞利用各种渠道介绍中国政府对的方针和主张,争取国际社会对我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立场的理解和支持。应该看到,在海外侨胞中,许多人长期以来与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更有许多台湾省籍侨胞,他们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不可能和我们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要秉承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念,以更加包容、宽容的心态与他们沟通和交往。

五,强化服务,扶持海外侨胞拓展事业。李海峰指出,侨社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海外侨胞事业的兴旺发达,是构建和谐侨社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脉动,其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必然给海外侨胞带来无限商机。我们将本着“公开合法、互惠互利”的原则,按照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海外侨胞来华创业,特别是兴办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以及环保型项目,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将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借助海外侨胞遍布世界的商业网络走出国门,与侨商强强联合,共同发展。我们将依法保护海外侨胞在国内投资创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投资软环境。

来自不同国家的侨领也介绍了住在国的侨情以及和当地社会的融和过程。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许松华介绍,西班牙华侨华人总数为12万,列在西班牙移民总数第8位。多年来,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把立足维权护侨、协助融入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为侨胞在当地能够安居乐业、发展事业尽心尽力。多年的维侨护权促发展工作,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获得五点启示。

启示之一:立足维权护侨,团结合作,打击犯罪,构建和谐华人社会。在维权和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协会非常重视和西班牙警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就旅西华人社会的治安、华商的经商环境、利益保障等问题主动和警方交朋友、配合开展工作。2000年,协会首次带西班牙警官代表团访华,致使西班牙警方对旅西华侨群体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西班牙外国移民论坛会议上,警察局长公开表示:“中国移民是西班牙外国移民中犯罪率最低的,是勤劳、遵纪守法的移民群体。”

启示之二:与西班牙政府部门加强联系、广交朋友,促进侨团、侨胞与当地民众和主流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他们会请政府部门官员参加联欢会、宴会;2004年3月11日,全球震惊的马德里爆炸案发生时,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牵头组织华侨华人积极参加西班牙政府组织的反恐怖大游行,在当时这是唯一参加游行的外国移民团体。这些工作比任何口号、捐款都有价值,提高了华侨华人的整体形象。

启示之三:以商会友、双赢发展,协助华侨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贸易纠纷与摩擦。在协会的影响下,目前已经有多家华商协会陆续与西班牙有关商业协会与组织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启示之四:利用执委的有利条件,结合融入,把维权护侨工作做到实处。外国移民组织论坛是欧盟国家内政部掌管并由主要移民团体推选出的组织。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自1999年当选西班牙外国移民论坛执委以来,旅西侨胞获得一个发声平台,宣传自己、维护权益。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甚至两次在西班牙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举办的关爱移民典范活动中受到表彰。

启示之五:在贸易纠纷与摩擦中,既要维护侨胞权益,又要促使侨胞反思违规行为,走健康、持久发展道路。各侨团组织、协会和商会的负责人目前均致力于促使华商企业从粗放经营走向现代经营,推动华人经济转型,因为这样,华侨华人企业才能保持永续发展。

侨领畅谈构建和谐

侨社促进团结合作

来自菲律宾、美国、马来西亚、西非、意大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与会代表,在介绍本侨团及当地侨团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海外侨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海外华侨华人如何融入主流社会,构建和谐侨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陈本显指出,旅居海外的华侨,要想在海外立足谋生,除了华侨华人社会需要互助合作,团结一致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这样华侨才能在当地立足生根,安居乐业。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徐松华介绍了该会维侨护权的经验和启示。西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胡介国则表示,旅非华侨华人应以“文化先行”为基本理念,秉承中国文化传统中“义利兼顾、合作共赢”的处事原则,在中非贸易和发展中非民间传统友谊中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软环境。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海外华人华侨要携起手来,为推动构建一个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做出贡献。

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对化解侨社矛盾和问题,促进侨社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交流。

意大利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厚,以罗马华侨社团与市政府共谋移民的融入与发展为例,谈了对促进团结合作构建和谐侨社的看法与建议。

王家厚指出,罗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同时,正向“国际性移民大都市”转变,在当地发展中的各个移民团体,在共同生存的同时,每个团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罗马市政府和移民都懂得,在这个城市里居住、工作和运行的各国移民团体存在着不平衡的规模和多元文化的性质,需要用调节的方式去帮助和促进交流、对话。这些调节工作能诠释多元文化的冲突,同时能避免一些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事件。

他举例说,为整顿市场,今年3月初,意大利检察院发出搜查令,一支由意大利税务、海关和警方反黑调查局共同组成的队伍对我侨胞几十家商店和仓库进行了搜查,封存了不少服装、皮包、皮件、鞋类及日用小商品。华侨华人立即将此情况向大使馆作了汇报。针对上述问题,使馆与侨团进行沟通,希望侨界积极行动起来,和市政府进行对话,签署协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双方多次接触和协商,终于达成了签署协议的意向。

经过多方努力,罗马市政府与旅居罗马的华侨华人代表今年5月11日在市政厅签署协议,协议提出要努力推动华侨社团融入当地社会,双方同意在合法和尊重两国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共同将罗马建设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性大都市。

王家厚表示,罗马市政府认为这次签署的协议是罗马华侨华人多年来与市政府对话与沟通的结果。市政府准备向意大利全国的各城市推广。当前,意大利个别城市的市政府也已展开与华侨华人社团的对话与沟通。有好几位华人已参政,个别城市已招收华人警察上岗执勤。

经各方面的努力,罗马市政府和中国移民团体一致认识到,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融合,毫无疑问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机会均等而不是歧视的基础上,建立在提倡团结和合法的前提下。

与会的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对本届大会给予高度评价,称大会的召开对促进海外侨团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会长杨春来指出,大会以“和睦共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为主题,突出“和谐”,不仅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外更强调侨团的和谐,深入探讨了海外侨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各侨团之间,尤其是新老侨之间消除歧见,团结共赢很有意义。

美国浙江经贸文化联合会会长李社潮说,无论从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出会,接见与会代表并发表讲话,还是从国侨办主任李海峰所作的主题报告,无不体现出中国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对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视。他同时指出,此次大会的召开,使海外侨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构建和谐侨社有了新的理解。

墨西哥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季江勇高度评价了国侨办李海峰主任所作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李主任的报告为海外侨团人士指明了方向,侨领们回到住在国后工作时心里将更加踏实。

反“”成为

海外侨团关注的重点

不少与会代表还表示,反对“”,支持祖国统一大业也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工作重点。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陈有庆认为,华侨华人社团应重视将自身的会务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不失时机地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发出侨界的心声,反对“”。他介绍,该联社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国家法》表示拥护,并致力于推动的经贸来往,支持祖国统一大业。

陈有庆表示,今年正逢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广大香港侨界同胞将秉承爱国爱乡的传统,发挥团结的力量,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祖国经济建设、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为香港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做出新的贡献。

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也在反“”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该会会长袁建平指出,在该国布伊诺斯市有一条中国人店铺比较集中的街道,台侨中的“”分子将街上台湾设立的中华会馆更名为“台湾会馆”,该会便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要求把台湾会馆所在的街道更名为“中国街”,“这样,‘台湾会馆’就设在我们‘中国街’上了”。

袁建平同时指出,侨胞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实现富裕了,才更有能力、更有余力参与“反独促统”工作,我们的“反独”队伍才能更加强大。

6月21日, “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落下了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积极参与,踊跃建言,达成了四点共识。

一是坚持合作共赢,追求与住在国人民的和睦相融。许又声副主任强调,与住在国人民的和睦相融是构建和谐侨社的根本性问题。他鼓励海外侨胞要遵守住在国的法律法规,合法经商,依法纳税,同时要诚信经营,履行好企业责任,注意回馈当地社会,立足于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做到依法维权,“护侨不护短”。

二是坚持团结友爱,追求一个充满活力的华侨华人社会。许又声副主任认为侨胞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如侨团要与时俱进,革新会务,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建立沟通、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发出团结一致的声音;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有胸怀、有抱负、有眼光的侨团领袖,领导好侨团的团结和发展。

三是坚持和而不同,追求中西文明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许又声副主任表示,侨胞们一定要加强与住在国人民、政府、媒体的沟通,增进互信,消除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既要传承自己的文明,又要克服不良陋习,善于借鉴和吸收住在国的优秀文明成果。

华侨文化篇9

一、侨乡的“特殊”意义:正、反两方面的解读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属于移民与移出地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移民对移出地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移出地的情况对移民的迁出与回流、二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以及移民认同的倾向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当然,华侨、华人在移居地所面临的种种情况对于侨乡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移民的心理、移民网络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侨乡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是在国门开合之际才凸现的。清政府时期,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所谓传统侨乡的概念才日渐明朗定型;新中国在被孤立和封锁之际,才出现了以侨汇的多寡而区分的重点侨乡与非重点侨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侨乡的作用才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标志的四个经济特区全部位于粤、闽侨乡。

中国学者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研究侨乡的意义,主要探讨华侨、华人对侨乡的侨汇、投资和捐赠,对侨乡乡镇(民营)企业、文化教育、公用设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促进等,基本的看法是:“各地侨乡充分利用政策搞活经济,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争取海外和港澳乡亲的支持,大力发展工贸,以工带农,各行业全面发展,使侨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一派生机勃勃、兴旺发展的景象”;“中国侨乡经济奇迹的意义远超过自身的经济规模和社会发展水平。中国侨乡以其海外移民为桥梁,发展外向型商贸网络,在资本结构和产业导向方面注重市场化和国际化,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侨乡成为牵引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主要得益于侨乡与海外同胞的经济联系,侨汇、捐赠与三资企业正是这种联系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的资金、技术、经验以及大量的捐赠是侨乡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等。特别是广东和福建两大侨乡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吸引外资的排名中一度分列第一、第二位,以及华侨、华人投资(以下简称“华资”)约占外资2/3这一情形,甚至引发了关于华侨、华人投资于中国大陆是利益驱动还是情感驱动之争。

在侨乡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对于侨乡负面情况的探讨,特别是以非侨乡的发展为参照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富有启发和令人深思的。早在10年前,曾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任职的吴藜女士在深入走访温州侨乡后,专门撰文对此予以了一定的披露。她所写的《温州地区侨乡与非侨乡妇女的经济活动――个案比较》一文认为:“在这一模式(指温州模式)影响下的非侨乡地区,社会生产和实际收入都已高于侨乡”;“温州地区侨乡与非侨乡的差距产生了一系列新现象,正在否定着我们对侨乡的某些传统的看法”。但该文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仅有黄岑在《侨乡纽带与中国经济现代化》一文中引述了其观点。数年后,以研究“浙江村”和温州移民而知名的王春光博士也指出,虽然温州一些侨乡的侨汇年收入相当于当地一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侨乡经济的不发达。而且他认为:“温州的侨乡,根本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那里的繁荣和发展仅仅体现在一栋栋新房子上,这些新房子正是靠到国外的人赚来的钱建起来的。”但就是这些新房子也不无负面影响:一方面,导致当地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不少房子特别是一些洋楼别墅式的“豪宅”,实际上是“空巢”或只有老幼居住。

除上述两位学者外,国内其他研究侨乡的学者对于“空巢豪宅”现象、由侨汇引发的侨乡高消费和一定程度上对侨汇仍然存在的依赖、非法移民、一些侨乡市政公共设施的相对落后、假合资企业,乃至借捐赠之名逃漏关税等,虽有所涉及,但多半是一笔带过而很少展开探讨或专门研究,或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优势(如政策倾斜)与侨乡特有的优势混为一谈,将侨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炫耀性消费、享乐主义、权力制约、产业升级困难、环境污染等)也误认为是侨乡所特有的。

对侨乡与非侨乡的比较研究和对侨乡负面情况关注的缺失,不仅使现有的一些对侨乡的研究缺乏深度,一些观点、看法不能令人信服,而且还使一些从地方经济发展和侨务工作本位出发、意在“招商引资”和为了突出侨乡改革开放成就的正面宣传,成为国际上一些利用移民问题制造“中国”的口实。一些外国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还以“想像的共同体”的思维,提出了有关“亚太华人经济圈”、“大中华经济圈”之类的设想,某些西方媒体则断言“华人正在东方建立起霸权”。近年来,福建、浙江出现的所谓的“中兴型”侨乡(如温州、青田、福清、长乐等)的非法移民和洋楼别墅式“豪宅”引起了欧、美洲国家一些学者的关注。笔者无意否定侨乡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只是希望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背景下,能通过对侨乡更全面、更客观的探讨,而对侨乡有新的认识,以使侨乡能有“更上一层楼”的新发展。

二、侨乡的历史定位:对一种发展模式及其先导(示范)作用的思考

侨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移民的产物,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象。经济因素无疑是侨乡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穷则思变或相互竞争、攀比导致侨乡移民的出现;另一方面,“侨乡的发展经常被认为是华侨的侨汇和他们的其他经济支持的结果”。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移民输出地未形成如此突出的“侨乡”现象?而在被称为“侨乡”的・省或一市辖区内,也并非处处是“侨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华侨、华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就已存在,然而其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显现的,更有甚者,“毗邻港澳台、海外关系众多,导致阶级斗争情况复杂”等说词还曾是改革开放前用来解释侨乡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从这一点而言,应该说是政策因素比海外资源本身对侨乡的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但侨乡的存在又的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机遇”。

侨乡是华侨、华人与中国合作的主要经济区域,但目前真正从经济学角度开展的侨乡研究却相当缺失或缺乏力度。笔者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只能就一些现象提出思考。在人文地理上被通称为“江浙一带”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就出现了所谓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之争,近年来也有人根据引进外资的情况以“外向型”和“内向型”来区别江、浙两省的不同发展模式。虽然经济学家们对“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有不同看法,特别是对“温州模式”的看法大相径庭,但有两点是基本一致的,即认为苏南的经济发展已超过温州的经济 发展(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也远落后于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温州模式”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问题。苏南地区被认为主要是靠吸引外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苏南地区通过扩大开放、大规模地利用外资而推进改革的深入,在企业规模、技术、产业和产品等方面的结构层次更加明显地超过温州”。而温州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属于“中兴”期的侨乡,其发展被认为主要是靠内部民营资本的滚动积累和不断扩展来实现的,“温州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发”、“内生”和“自组织”,外资引进几乎为零(温州的“外企”基本上是持外国护照的温州人投资开办的企业)。但同时温州也出现了因劳动力外移而导致的人才匮乏、随资金外流(也有人认为是“资本扩张”)和企业整体外迁而出现的“温州炒房团”和“温州炒煤团”,以及由于“代际锁定”(在移民问题上表现为“网络依赖”)的传统障碍而形成的产业性结构缺失。这些使温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在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尚未有明确的定位。此外,温州民间资本富有,但城市化相对缓慢,基础设施落后,1998年才通铁路,高速公路至今未贯通整个温州。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从经济学角度展开的对“温州模式”的研究与把温州作为侨乡的研究相互脱节,而作为侨乡的温州显然不能完全游离于“温州模式”的影响之外。因此,对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关注似乎也是目前侨乡研究中的一大缺失。例如,既然温州的发展主要是靠内部民营资本的滚动积累和不断扩展来实现的,温州的“外企”又基本上是持外国护照的温州人投资开办的企业,那么侨汇和温州籍华侨、华人的投资对温州的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温州定位为“国际性轻工业城”的发展战略中,温州的“外企”居于何种地位?移民链或华侨、华人网络是如何帮助“温州模式”向海外发展的?从这些角度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优劣利弊,有助于更恰当地评估华侨、华人和侨乡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而且能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华侨、华人作为移民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活情况,从而更客观地揭示移民的跨国生存、发展状态以及移民跨国迁移的普遍意义。

西班牙发生的“烧鞋事件”,似乎开始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呈现在人们眼前。2004年9月17日和9月23日,西班牙阿利坎特省埃尔切市两度发生“烧鞋事件”和针对华商的游行示威,使该市中国鞋城的50多位温州鞋商和仓库内的货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损失,有关方面对此大为震惊。其实,温州鞋在海外遭排斥此前已有数例。有学者认为:“不少中国人不善于与别人合作。长此以往,当温州的这种海外发展模式关系到所在国的某个产业的发展时,问题自然就出现了,因此我们必须反思这种国内的模式怎样去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必须改变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还有一些学者更指出了“温州模式”在海外经营的负面形象:“温州有那么多企业在做外贸,大家各显神通,而其中有些‘神通’是不符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的。”例如,由于西班牙对皮鞋进口有限制,“很多华商就以报布鞋的名义进口皮鞋;逃关税、不开进货发票、避增值税等违法行为,在华人鞋商中也相当普遍。”

除了浙江、江苏两省外,同为侨乡的广东、福建两省近年来的发展差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侨乡的历史定位。有学者将1978―1991年描述为中国引进外资的“地区倾斜”政策期,表现为在闽、粤侨乡设立经济特区。1995年以后,中国实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开始了“产业倾斜”政策期。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福建两省在“地区倾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从华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启动经济增长的资本,从而获得了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先行一步的优势,并开创了出口导向工业化和以外资带动经济成长的成功先例。这一成功既排除了在意识形态上的所谓“姓社、姓资之争”对改革开放形成的政治阻力,也为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开辟了一条捷径,同时还实现了稳定、渐进的改革开放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初步预期目标,“其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他地区改革的探索过程,降低了后继地区的改革成本”。笔者认为,这是侨乡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最“特殊”的意义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侨乡奠定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从侨乡所依托的华侨、华人这一海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地位来看,华侨、华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华商积极参与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充当了相应的角色,自身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华商积极创造自身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与跨国公司形成了一定的互补性竞争,但在国际经济的整体格局中,难以摆脱其依附性的角色。“全球经济链下的华商,在核心技术与品牌经营方面、在国际金融与资本格局中,仍是‘弱势群体’。”1997年4月,黄岑对投资于广东、福建两省的14家华资企业的调研显示:华资企业多数由中、小型华人资本投资建立,而且在这些投资者中,很多人是从中产阶级以下的社会阶层一步一步积累资金创业的,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英文水平有限,中国大陆给他们提供了发展机会。黄岑还认为,这些投资者的文化、语言优势和中国大陆的开放政策及廉价劳动力,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小额投资在中国创业并取得成功。因此,通过侨乡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再造”而形成的侨乡“文化资本”,既是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招商引资”努力中侨乡方面的出资,也是海外华商降低投资成本、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特别是较之非华人竞争者有一定优势)、争取利润最大化的战略取向之一。换言之,侨乡的发展模式是侨乡和华商利用相互联系的资源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性国际合作的一种形式。虽然在这一合作中,双方都能相互促进并有所发展,但对于侨乡来说,若仅仅依托于一种“优势”而无法超越,则难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况且,侨乡“文化资本”的作用也会日益淡化。

笔者认为,侨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象,其所谓的发展模式也是在中国与外部联系并不广泛、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总体经济增长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得以凸显的。作为一种以具有移民资源为前提而出现的发展模式,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示范)作用是局部性的和有一定时限性的。因此,既不能无视华侨、华人曾经为中国近、现代化发展所做的“特殊”贡献和侨乡的“特殊”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华侨、华人和侨乡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

三、侨乡“衰退”解读:对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积极认识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黄晓坚副研究员基于其在广东澄海市(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挂职锻炼一年的亲身体验,在《一叶知秋――从澄海市侨情变化看潮汕侨乡的蜕化》一文中,指出了澄海乃至整个潮汕侨乡已不可逆转的退化趋势,认为中国侨乡正逐渐向三种基本类型衍化,即“退化”中的侨乡,如潮汕地区;“中兴”期的侨乡,如台山、五邑地区以及福建的福清、长乐等市县和浙江的宁波、温州、青田一带;“新生”中的侨乡,一般称为“新侨乡”,如北京、 上海等大、中城市。

其后,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静在对潮汕、江门五邑、梅州、福州和青田等传统侨乡进行了比较之后,也认为大致可将中国传统侨乡分为三个类型:“中兴型”侨乡,如江门五邑、福州和青田;“衰退型”侨乡,如潮汕地区;“稳定型”侨乡,如梅州地区。她认为,移民链的保持和继续、新移民的不断涌现及其与侨乡的联系,对侨乡优势的保持有着决定性影响。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周大鸣教授也认为,侨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广东的五邑、福建的安海等著名侨乡,侨胞数与本土居民数之比高于60:100,这一类侨乡受华侨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最大,在经济、社会、风俗等多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貌,城市化程度最高;第二类侨乡的侨胞数与本土居民数之比为30-60:100,这一类侨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正处于乡村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其研究价值最大;第三类侨乡的侨胞数与本土居民数之比低于30:100,其传统性较为明显,正处于乡村城市化的萌芽时期。这一分类虽突出了乡村城市化的程度,但主要也是基于侨胞人数的多寡而论的。

笔者认为,侨乡的根本特征有二:一是要有移民资源,即一定数量的移民(华侨、华人)和一定数量与其海外亲人有密切联系的侨眷或归侨;二是移民资源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突出的影响力。从这两方面来看,侨乡的衰退(笔者认为,更确切的表述应为侨乡“特色”或侨乡“特殊”意义的衰退)不仅已显现端倪,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华侨、华人的增加和侨汇的增长都不足以导致侨乡的“中兴”或“新生”。

侨汇曾被认为是传统侨乡的命脉。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侨汇情况看,虽然新移民迅速而大量地增多(一般来说,第一代移民与祖籍地的侨汇联系应该是相对较多的),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和保护侨汇的具体政策,但侨汇已不再是侨乡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其占当地生产总值比例的下降已是大势所趋。中国1982一1999年的侨汇收入总额仅110亿美元,只相当于印度1999年一年的侨汇收入,而中国海外新、老移民的总数据说要比印度多1000多万人。

关于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移民热的原因,有“移民文化说”、“海洋文化说”以及“移民峰说”等。据研究,人均1500美元至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会出现移民高潮,有学者据此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出现移民高潮为时不远。笔者以为,“物以稀为贵”,华侨、华人的“特殊性”及其“特殊”作用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为前提的,当其形成并保持一定规模时才能显现出来,若全民皆侨(或侨眷),那就谈不上对所谓的侨乡“特色”和华侨、华人“特殊”意义的探讨了。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近年来的发展差异也反映出侨乡发展“衰退”的迹象。尽管温州是著名的“中兴型”侨乡,但苏南地区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它。同样,虽然主要的“中兴型”侨乡都位于福建,广东侨乡已开始“衰退”,但广东的发展势头却远在福建之上。有学者指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华侨华人与广东侨乡之间的特殊关系,相对来说将会越来越倾向于淡化。”周大鸣教授也认为,侨乡的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今天的侨乡恐怕很难单纯从“侨”字上下功夫了。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广东毗邻港、澳,而福建的对台区位优势尚未能发挥出来。但这也进一步说明不能就事论事地看待侨乡,而应拓宽视野、引申思考,更深入地探讨侨乡的发展问题。

另外,目前所谓的“中兴型”侨乡也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所关注的中国非法移民的主要来源地。因此,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侨乡的“中兴”似乎是一些华侨、华人作为移民群体在所居国被边缘化的一种反映,也是这种边缘化所引发的一种需求。换言之,正是因为一些华侨、华人无法融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在当地处于边缘地位,才转而到侨乡来追求社会地位和声望,而帮助他人出国是一些华侨、华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侨乡已经形成这样的道理或社会地位评判标准,即谁帮助越多的人出国,谁就越有社会地位,或者说被人们给予越高的评价。”虽然移民数量是使侨乡之所以成为侨乡或使侨乡得以“中兴”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在人心思“迁”的社会心理和氛围的笼罩下,不难想像侨乡会出现畸型消费、非法移民、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从所谓的“梯级移民理论”来看,侨乡既是劳动力的输出地,又是劳动力的输入地,但如果都是体力劳动型移民(即非精英移民)在迁出、迁入的话,则人才(甚至青、壮年劳力)匮乏制约侨乡发展和侨乡新移民在欧、美洲国家处于边缘地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学者认为:“华人及其与中国的合作,已成为世界、尤其是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的重要因素。”为了化解对于华侨、华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对其人口流动控制力的不必要担忧,中国的侨务工作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背景下仍不得不小心谨慎地注意“敏感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扩大,特别是曾在中国“和平崛起”呼声日盛的情形下,却出现了侨乡的“衰退”趋势和华侨、华人“特殊”意义的弱化。从历史发展来看,明、清以来中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曾出现过从以国家力量为主导(如郑和七下西洋的宏伟壮举)到以民间力量为主导(如王赓武教授所称的“华商”形态)的转变,现在则呈现重归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国力提升、日益融入世界的可喜表现,而且也并不意味着侨务工作功能的消退。

一方面,通过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而凸显的华侨、华人的“特殊”作用无疑对充分利用移民的跨国优势具有借鉴意义,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移民资源的共享,以及移出地、移入地和移民群体三方利益的共赢,也不无有益的启发。近年来,印度侨民政策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中国侨务工作之长的学习。另一方面,华侨、华人“特殊”意义的弱化也预示着所谓华侨、华人“敏感性”的消退,这对于华侨、华人和中国的侨务工作而言,也是一大“福音”。此外,侨乡的衰退,特别是华侨、华人的投资和侨汇减少所导致的衰退,也正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华侨、华人国际化或“落地生根”倾向的进一步增强,以及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和侨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结 语

侨乡的形成是偶然的,也是中国被动卷入世界体系和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所使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侨乡是中国将入而未入世界体系的产物,因此,中国改革越深化,侨乡的特色也就越淡化。如果硬要把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视为“新侨乡”的话,那么侨乡这种继续北上发展的形势,无非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西风东渐”之区域进程的延续。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并主动积极融入世界体系的情形下,侨乡的发展只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模式,其先导或示范作用也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套用“一叶知秋”的表述,诸如为碉楼之类五邑侨乡特有的建筑申报世界遗产的举措,似乎也正是侨乡步入历史的预示。

当然,侨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的产物,无论是走向“衰退”还是“新生”,都是透视或洞察中国现状的一个窗口,其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移入地的种种情况对于侨乡文化、移民心理以及移民网络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应被忽视的。不仅从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开展的侨乡研究仍有着各自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移民的特殊意义及其普遍性的研究也应当予以重视。

华侨文化篇10

今年侨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总抓手,围绕省侨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发挥侨务工作独特优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 “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力争在引资引智、侨务宣传、华文教育、国内侨务等各方面再上新台阶,为服务我市加快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思想建设,锤炼工作作风,着力在真抓实干中提升宗旨意识

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确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理论理想、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四查四治”为主线,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侨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侨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取得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作风形象明显改进、侨界群众满意度提高的成效,更好地践行侨务工作“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

2.提升侨务干部执行力。以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党的理论、业务知识、礼宾礼仪以及与开展侨务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活动,重点突出对侨务政策法规、引智引资政策和无锡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学习。把培训作为提升侨务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侨务干部在线学习网”、举办业务培训班、公务员自主选学、以会代训等形式,扩大培训员额,拓宽视野。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实施年度侨务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精心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动,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权力运行内控机制。

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围绕省侨办“调查研究年”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三解三促”活动,走进农村、社区、侨港资企业调研,重点加强与海外知名人士眷属的联系、重点关心和帮助贫困归侨侨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重点围绕侨企在转型升级和“530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海外社团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主要困难问题等开展调研,多办维护侨益、利民惠侨之事。加强对基层侨办的指导和帮扶,对近年来全市侨情变化、侨务政策和侨法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二、整合优质资源,深化联谊合作,着力在聚才引资中提升服务成效

4.拓展对外联络渠道和对象。要进一步强化“大外联”意识,做好资源涵养工作。争取承办国侨办“华侨华人社团中青年负责人研习班”、省侨办“相聚长三角”等大型侨务活动,重点加强与中青年侨领、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杰出人士的联络联谊。以国侨办“和谐侨社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侨社建设,引导和服务海外无锡乡亲本着凝聚乡谊、共谋发展的宗旨,组建各类新侨团组织,营造助侨生存发展新局面。继续扩大海外联络处的布点工作,依托海外华人华侨企业、社团、留学生团体建立海外联络处3个以上。加强侨情数据库建设,对掌握的侨情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整合,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海外资源找得到、用得上、有成效。

5.提升侨务引智引资工作质效。要主动加强与人社、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等职能部门和科技园、创业园、开发区、重点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协调沟通,了解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对海外高端人才和资金的需求,增强侨务引智引资工作的针对性。积极围绕我市太湖博览会、海智洽谈会等大型活动邀请海外知名大侨商、大侨领、具有较强实力的社团来锡考察洽谈。大力争取国侨办、省侨办以及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北京大学校友会等的支持,加强与市(县)区政府、各类开发园区的对接协作,办好“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无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和向心力。做好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香港金轮集团、樱桃阵(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锡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6.加大侨企服务引导力度。以做大做强海协会、侨商会为平台,大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或专业造诣的新会员,组织会员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华创会”等高端经贸考察活动。联合 工商联等部门调研掌握我市“走出去”项目信息,充分借助上级侨办的行政资源优势和有关海外商会的平台作用、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提供服务和帮助。做好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侨港资企业的走访、慰问和调研工作,促进侨港资企业和创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跟踪和服务一批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创业企业。充分发挥侨务资源和工作优势,为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及物流等牵线搭桥,提供支持。

三、夯实基础阵地,依法维护侨益,着力在为侨服务中提升工作优势

7.推进侨务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侨务法制建设工作,与市人大民宗侨工委联合开展立法调研工作,积极推动拟订首部涉侨政府规章《无锡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依托网站、手机短信平台、侨刊、社区服务点等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侨法。对各市(县)区贯彻落实侨务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江苏省华侨捐赠条例》,积极争取和引导更多海外侨胞捐赠资助我市基础性公益事业。

8.拓展社区侨务工作覆盖面。推动全市社区侨务工作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侨务工作制度和“双向服务”网络,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的侨务社区,争创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和侨法宣传角。以社区“侨之家”和华侨活动中心为平台,开展知识讲座、歌唱舞蹈、志愿者服务等侨界群众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探索侨务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扩大“侨之家”覆盖面,推进侨务工作点线面的 “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打造侨务工作“新品牌”。

9.服务和改善侨界民生。健全主任公开接访日和接待站工作制度,认真受理、协调解决涉侨,办结率确保98%以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大力提升“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关爱工程——暖侨敬老行动”等活动的内涵,创新渠道帮扶救助困难归侨侨眷,促进和谐侨界建设。健全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机制,为侨胞办理“三侨生”加分、华侨回国定居审批事项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对“万侨助万村”工作的指导、规划和协调,鼓励和引导侨胞、侨企采取捐赠公益、投资双赢、科技扶贫、商业网络帮扶和精神文明助建等多种模式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争促成一批新项目。

四、依托华文媒体,推进文化宣传,着力在对外交流中提升侨务形象

10.夯实侨务宣传阵地。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继续加强与海外友好华文媒体的合作交流,邀请部分对我友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文媒体负责人来锡考察访问,以“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为主题在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制作海外无锡宣传专版,讲好“无锡故事”,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借助《华人时刊》、各级侨办网站等宣传载体,加大对各类涉侨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重点侨务活动安排、对接项目、人才需求和重要信息,为无锡和海外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