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十篇

时间:2023-03-27 00:54:20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篇1

关键词:范畴 本质 原型 相似

经典范畴理论以西方古典哲学,即客观主义哲学为依托的,遵循二元互斥,every A is A,各从其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即一个事物若存在于一个范畴,它就不能同时存在于其他范畴,那一个人既是父亲又是儿子是不是可以驳斥这个观点呢?作为社会中的个人都会有多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出去代课身份就变成了老师。如果我们用这些例子来批判二元互斥就太肤浅化了。在子女面前,当身份属于父亲这一范畴时,就否定了不是父亲的可能性。在父母面前,只能归属于儿子的范畴。所以,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构成范畴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范畴内部成员是平等的呢?因为它们享有共同特征被划分到同一范畴内部,不存在典型或非典型成员。大象和老鼠都属于动物范畴内,大象是动物,老鼠也是动物,在这个范畴内,他们地位平等,你不能说因为大象的个头大,体积大,而老鼠个头小,体积小,大象就比老鼠更是动物吧,动物要具有的属性,无论是大象还是老鼠,都具备了。说他们地位不平等,这样太不科学了。同样,一匹高大健壮的马并不比一匹矮小瘦弱的马更是马,正常的人也不比残疾人更是人。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 范畴是抽象的,范畴与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1959a.《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原型范畴理论篇2

    英语时态系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解时态时,针对不同的时态,往往会给出这样的定义: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一般过去时用于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或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将来打算做的事情;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造成目前的结果和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表示从过去延续至今的动作、状态和习惯等;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时之前业已完成或发生的事情;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时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况,即过去的过去。但是,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地认识到时态问题并不像老师讲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区分,比如:一般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而且还可以表示过去已经发生或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果学生问及这些,老师往往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发挥其作用。以一般现在时为例,由于多个意义都与一般现在时态这一形式相联系,我们可以把一般现在时看作是一个多义范畴,如一个多义词一样。根据原型理论,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就英语时态而言,老师通常给出的时态用法一般是各种时态用法的原型,其它用法是由原型用法派生而来,其它用法与原型之间必然存在足够的相似性。本文将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教学的关系,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现在时态各种用法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英语时态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与掌握。

    2原型范畴理论

    2.1原型范畴理论概述面对世间的万物,人类会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的标记或冠以不同的名字,这一过程就叫范畴化,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在语言研究中,它指的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括、归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过程。范畴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y)和原型范畴(proto-typecategory)这两个理论。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000多年前的经典范畴理论而提出的。人们根据经典范畴理论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时包含以下思想:(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2)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3)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4)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Talyer,1995:24)(梁晓波,李勇忠,2006)基于传统的范畴观,人们对于某一范畴的定义就是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分析,通常是将某物分析成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征,用符号+?-来表示,判断某物是否归入某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的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二分方法遇到了尴尬。以“鸟”这一范畴为例,它包括麻雀、燕子、鹦鹉、黄鹂等成员,它们中大多数有羽毛、有翅膀、会飞、会下蛋、会鸣叫,诸如此类,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看作是“鸟”这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便属于这一范畴,反之不属于。那么根据经典范畴理论,企鹅是否应属于鸟类呢?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1967年,在《哲学研究》一书中,他提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象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区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针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如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73)对杯、缸、碗、瓶如何分类进行的调查;

    美国心理学家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形(familyresemblance)。1987年出版的两部认知专着(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及随后的许多文献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从不同角度论证原型范畴理论的科学性。其基本观点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朱炜,2005)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更清楚地表现出来:表2: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范畴的界定成员关系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经典范畴理论必要充分条件平等的清晰原型范畴理论典型特征和相似程度有典型非典型之分模糊。

    2.2如何理解原型范畴理论的“原型”关于范畴原型的确定和表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原型是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2)原型是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Reed(1972)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并认为实体并非原型,仅例示了原型。(3)“原型加转换”的观点:Franks&Bransford(1971)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类典型论与词义研究操作的规则(王寅,李弘,2003),这似乎像是对上述两者的综合,也是对“原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并结合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原型”:(1)原型可以是一个范畴中的核心成员也可以是该范畴内的一组成员,如我们可以说香蕉是水果的原型,也可以说香蕉、桔子、苹果等一系列典型的水果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原型;(2)原型也可以是范畴原型的特征组合。如Lakoff(1987)提到的关于mother这一范畴的例子。一提到母亲,人们马上想到的特征就是[+woman,+hasgivenbirthtoachild],这一组特征就是“母亲”这一范畴的原型。(3)原型具有动态变化性。就个人来讲,原型的动态变化体现在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会发生变化。例如,儿童会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圆形的东西叫做“球”,包括月亮等,显然,儿童对“球”这一概念的原型的定义仅仅是[+round](Carrol,l2000),而长大之后他们对球的认识就正确了;从文化背景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不同。以车为例,一提到车,偏远山区的人脑中浮现的是毛驴车、马车或拖拉机;而城市的人则是标致或福克斯等高级轿车。在对原型范畴理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在英语教学及研究中适时适当地加以应用。

    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一般现在时

    3.1时态研究概述关于时态的着作国内外己经出版了不少,最具权威的包括Quirketa1(1985)的《英语语法大全》,Leech(1971)的((意义和英语动词》,Biber和Leech(2000)的《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Millington-Ward(1966)的《英语动词时态用法新释》,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等等。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他们都认为时态可以用来区别时间,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时表示现在时间,过去时表示过去时间。但是这样的定义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有很多,因为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的描写都只关注说话时间和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而没有将说话人对这种时间关系的感知和认识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林懿,2006),因此无法解释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还可以表示过去和将来,而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等语言现象。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用法的分析,基本是规定性的,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具体时态的过程中,只能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特殊时态用法,如虚拟语气,若与现在相反,主句则用过去形式的时态等等语法规则。

原型范畴理论篇3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翻译 非原型

一、引言

范畴化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在翻译实践中,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翻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源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翻译中也出现不少非原型表达。

二、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基本特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提出的。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范畴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同一范畴内各成员地位相当;范畴边界是清晰的。20世纪50年代,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此后,Rosch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将其视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Lakoff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可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原型范畴。根据该理论,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Langacker认为“原型是指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典型程度各不相同,有一个或一些成员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它(们)处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员不是该范畴的典型代表,处于边缘地区。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特点: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并不相等;同一范畴存在家族相似性,或其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范畴的界限是不确定、模糊的,范畴具有开放性,这反映了人类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需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范畴词方面的区别和空缺。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两民族对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英语的hair可指汉语的“头发”或“毛”,brother可指汉语的“哥哥”或“弟弟”等。也可能是语言构词方式的差异影响了对范畴的认识。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词”,被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词”常用基本层次词来担当,可直接运用它们来构词,这是一种常见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词具有直接表明生物或事体范畴属性的功能。如:

[1]猫——花猫——狸花猫

[2]树——桃树——蟠桃树

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基本层次词:树、花、草、鱼以及馆、室、场等,都可在其前加上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英语的tree表示汉语的“树”,fish表示“鱼”,可用其来构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英语构词常注重词的词类属性,词本身就可显示词性。英语中大部分单词的后缀就表示这种词类语法范畴,如名词常用诸如-tion、-sion、-ship、-ity、-ness等后缀结尾;大多数形容词用-ous、-ive、-ary、-able、-al、-ful、-ish等结尾;很多副词以-ly结尾;一些动词以-en、-fy、-ize、-ate等结尾。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在寻找源语和译入语的对等词时,除了查阅词典等参考工具,也需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范畴有所了解。在英译汉时避免观词生义,生搬硬套;在汉译英时注意词性的变化和配合。这样,才能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啼笑皆非的错漏。

四、翻译实践中的非原型表达

在很多语言中,一般降调表示确定含义,升调表示不确定或疑问,这是其原型用法。但也有例外,如反诘句虽用升调,但并不表示疑问:

[10] Is it all likely that he’s really sick? (肯定其相反命题:他其实没病。)

英语的beware不是一个典型动词,它表示“谨防、小心”,但它在句法上仅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可说:

[11] Beware of the dog!

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说:

[12] He bewares of the dog.

也没有bewaring或bewared的形式。

英语中大部分被动句和主动句可以对应转换,这是其原型属性,但也有边缘成分。如:He was born in 1979(他生于1979年)。因此,在翻译英汉主动句和被动句时,要注意按译入语的习惯用法灵活转换。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Taylor.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原型范畴理论篇4

【关 键 词】原型范畴 被动语态 典型成员 家族相似性

一、引言

英语语态是各流派语法家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如何正确使用英语中的语态,尤其是被动语态的使用也困扰很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语法认为“语态”是表示主谓关系的动词形式或动词语法范畴,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和转换关系,被动语态是由主动语态转换而来的,表示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的对象,人们一般用被动的形式表被动的意义,但用非被动形式表被动意义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将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被动语态范畴结合,能对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英语被动语态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原型范畴理论

根据感知经验的积累和对外界的认识,人们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类似客体归入同一范畴,这些客体中最具典型性的客体便成为原型。

对于原型范畴的研究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不同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结论,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原型范畴理论的特征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的完型概念,而不需要满足必要和充分的条件;(2)范畴各成员不一定具有共同特征,有家族相似性,根据范畴各成员与原型成员的相似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相似度较低的为边缘成员;(3)范畴是动态的,边界是模糊的,即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新成员可以进入到某个范畴中,原范畴中的成员也可能脱离该范畴。

事物可以被归类为不同的范畴,同时,同一事物也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范畴,构成范畴的不同等级。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在此基础上,有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高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概括性较弱的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体现为范畴成员之间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原型也在基本层次范畴中得到最好体现。

三、英语语态

传统语法从语言机体内部出发,力求展示语言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应规律。作为一个语法范畴,语态是表示主语和动词之间的主动或被动关系的动词形式。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当主语为动作执行者即施动者时,动词用主动语态;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受动者,动词便用被动语态。例如:

⑴Lily closed the window.

⑵The window is closed.(by Lily.)

在句⑴中,主语“Lily”完成了“closed the window”这一动作,是动作的执行者,所以这个句子的动词形式为主动语态;在句⑵中,主语“the window”接受了由Lily发出的“closed”这一动作,是动作的承受者,所以这个句子的动词形式为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典型形式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既要在人称、数方面与被动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也要表示各种时态的形式。

Chomsky认为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存在一种垂直的转换关系。在Chomsky的语法体系中,主被动之间的关联成为了一种叫“被动转换”的过程,被动语态的结构是由主动语态的结构“动作的执行者+谓语动词+动作承受者”按照如下3个步骤:①引进be+en;②将宾语前置;③后置主语并引入by-短语。其中,被动转换中的be,-ed和by是无实际意义的语法标记(陈明芳,2002)变为“动作的承受者+be(一定时态)+动词过去分词+by动作执行者”这个形式,这一形式我们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来说就是被动语态范畴的典型形式。

四、英语语态的原型理论分析

范畴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的,英语语态系统的范畴化过程也具有这种延展性,上部分提到被动语态的典型形式是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如例②所示,这是用来表示被动语态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被动语态范畴的原型,它集合了范畴成员的最多特征而成为范畴的构成核心,但事实上我们发现人们也常常会用别的形式表达被动含义。

1.某些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可以表达被动意义。这些句子中的主语一无生命的名词,这些名词都具有某种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会对谓语所表示的意义的实现起到促使、妨碍、组织等作用。动词在说明主语的这一特征时一般都会用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如:

⑶The window won’ t open.(这扇窗子打不开)

⑷The bag doesn’t sell well.(这款包卖得不好)

虽然这类句子的形式是主动的,但暗示给读者的句子的意思却是被动的,③是指这扇窗被人打不开,④暗示的意思是包被卖得不好。这两个句子中都是动作的承受着充当了小句的主语,从而起到强调主语的作用,③陈述了窗子关不上这个客观事实,由于窗的某一性质,将动作的承受着放置于主语的位置来强调The window打不开这一性质,与施动者没有多大关系;④将The box放置于主语的位置意在暗示可能是由于这款本身的款型、颜色等或其他外界原因而不畅销,至于是谁来卖的是次要的所以在句子中不予体现。相对于典型的被动句的受事着而言,这类受事着有一定的主动性,会对动作的事实有一定的影响,而往往句子会将受事着放在主语的位置上并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增强受事着的主动作用。

2.感官动词在句子中的形式虽是主动的,但表被动意义。如:

⑸The cake smells delicious.(蛋糕闻起来很好吃)

⑹It sounds good.(听起来不错)

这些感官动词,如:look,smell,taste,sound等等,这些动作的发生都是有生命的人或动物发起的,而事物都是被感知的对象。小句⑤中,cake被闻起来很香让人觉得应该很好吃,小句⑥中it被听起来很好,事物被感知这都是被人们默认的事实,每个人都明白,因此在这里用表主动形式的动词表被动意义都能被人们理解。

3.某些动词的进行时表被动意义。

⑺The fish is cooking.(鱼在煮着)

⑻The bridge is building.(桥正在建)

4.动词名词的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这时句子的主动与动名词存在一种被动的关系,可动名词的形式却是主动的。

⑼The house needs repairing.(to be repaired)(房子需要整修了)

⑽Your hardworking deserved praising.(to be praised)(你的勤奋值得表扬)

我们都知道房子不会自己修好,需要被修,勤奋不会值得自己表扬自己,而是被别人表扬,采用动名词这种形式表达被动意义,强调的是主体本身是否需求,不再强调动作身和被动关系。上述两个例子也可用被动态的典型形式表达,如括号内所示,而用动名词表述的句子更突显了主语的主动含义,而用被动态的典型形式更加强调动作的被动含义。如⑼,句子并非强调这栋房子要谁来修,而是侧重房子本身需要修了,被谁来修,被修这一动作是次要的,两者都表房子被修,表属被动范畴,但括号内的表达方式是被动范畴的核心成员,是家族中的典型成员,而前者是典型形式的发展、延伸,两者具有家族相似性。

5.当不定式和它前面被修饰的名词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而它的逻辑主语却是句子的主语时,其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⑾I have many difficulties to overcome.(我要克服很多困难)

⑿The poem is hard to read.(读懂这首诗很难)

⒀The poem is hard to be read.(这首诗很难读懂)

例⑾和⑿都可以由被动态的典型形式表示,但所暗示的意思却不一样,如⒀,⒀是被动态的典型形式,两个句子中诗都是被人读的,都是表被动意义,但第一个句子采用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侧重点在“读,理解”这个动作的发生,第二个却采用典型的被动语态,强调“书”这个动作的对象,以动作作用的对象“这本书”为中心进行陈述。由此可以看出同样表被动意义的两个句子,主动形式的动词侧重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实行,被动形式的动词不定式侧重动作作用的对象。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但表达的都是被动的意义,它们都属于被动的范畴,⒀是被动的中心成员,而⑿是非典型成员。

以上⑶-⑿例子虽然用的形式不同,但表达的都是被动的意义,他们的本质与例⑵的用法是一致的,它们作为被动语态范畴的非典型成员,与典型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是作为被动范畴核心的延伸与发展。

英语中要表达被动的意义通常会用到表被动的典型形式,但往往用被动范畴中的非典型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这些典型与非典型成员属于同一家族,具有家族相似性,能被读者或听话者理解接受。语言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所以我们需要系统的学习语言的语法,但语言也不是完全形式化的,会随着人们的认知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从原型范畴理论这一角度来探究英语语态,在具体的情景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能更深层次的了解说话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对我们如何更好的学习英语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1]Croft,W.& Cruse,D・A.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3]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原型范畴理论篇5

原型范畴理论 家族相似性 边缘成员

一、范畴化理论

范畴和范畴化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关注的论题。范畴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脑利用符号系统将混杂的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也是构建范畴的基础。简单来说,世界如此之大,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来有效认识世界呢?这就要对无穷的事物根据一定性状进行组合分类,这就是范畴化。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分类的认知过程叫做范畴化。从其历史发展来看,范畴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传统范畴理论

以Aristotle(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判断某事物是否属于某范畴,可以用充要条件界定。范畴的归属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它包含以下基本假设:范畴是由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的合取定义的;特征是二元的;范畴有着明显的边界;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

2.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范畴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家族当中的不同成员,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却不完全相同。

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同特征,不同成员依靠家族相似性彼此相联系,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同特征的成员就成为该范畴的典型和核心成员。故Rosch(罗施)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

认知语言学家对“原型”的解释有:指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罗施)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具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每一个类别,都有较为典型的成员,也有较为非典型的成员,典型的成员具有该一类别所有的属性,而非典型成员则仅具有部分属性”。这些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渐次重叠、连绵渐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即“连绵性”(continuum)。“连绵性与原型,其实是一物的两面”。由于承认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存在,而且“非原型”是以不同程度出现的,所有很多范畴的内部成员之间,呈现的形态是渐次重叠而渐进的,是呈连绵状态的。

3.原型范畴理论与语言学研究

虽然国内对于原型和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也有了不少成果。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应用到了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概念领域的范畴化原理具有普遍性,也适用于语言范畴。在语言的所有层面,包括所有的语言单位,都存在原型效应。范畴化不仅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语言学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范畴理论探讨对于当代的语言学研究无疑具有革命性影响。范畴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范畴化理论和范畴理论则是认知语言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结果,是人类概念范畴在语言上的反映,而概念范畴又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因素。人类之所以能够认知世界,语义范畴或概念范畴的相似性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语义范畴和概念范畴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外在客观世界中事物的相似性确保了事物在其自身发展中的渐变性、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而这种渐变性、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确保了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种转瞬即逝无法把握的过程。Taylor认为语言学研究涉及范畴:“……一是语言学家为了描述他们的研究对象――语言,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其进行范畴划分,比如:句子被分为合乎语法的和不合乎语法的。”

从范畴化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传统范畴理论的批判、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现代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本文将用原型理论对汉英句式变化作尝试性的解释。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英句式变化(举例)的解释

1.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中受英语影响句式的解释

几百年来,由于西学的东渐,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下列句子为例:

(a1)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我对这个奖杯很熟悉。

(a2)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这个奖杯对我来说很熟悉。

(a3)法网女单海宁揽下三连冠,这个奖杯对我很熟悉。

(b1)(你)去也白去。(刘英凯《英语形和传统观照下的汉语意合传统》)

(b2)即使你去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c1)你能保持整洁我们就让你使用这个房间。

(c2)我们可以让你使用这个房间,如果你能保持整洁的话。

(d1)我觉得这医院不好。

(d2)我不觉得这次决定会遗憾。

(a1)、(a2)都是汉语的习惯表达法,都体现了汉语的表达习惯特征。(a2)体现了汉语句子“人称”为主的特点,(a3)体现了“主题突出”的特点。而在英文中,“物称”的句子比比皆是,如:“The city witnessed the outbreak of the armed up-rising.”(a3)是受英语“物称”为主的句子(The cup is familiar to me.)影响而来的句子。可以说,(a1)是受英语影响直译而来的句子,也体现了英语“物称”句式特点对汉语的影响和汉语对其接受力。

(b1)是汉语典型的“意合”的体现。没有任何显性连接词,读者却能意会得之。(b2)却是受英语影响,对“Even if you go there, there won’t be any result”公式化的翻译,而这种句式也渐渐为人所接受。对于显性连接手段从英语的借鉴使用,到了更进一步的程度就有了句(c2),即完全运用英语的语序,放弃了汉语“先因后果”、“先假设后结果”的逻辑表达习惯。

(d1)体现了汉语表达习惯,体现了汉语的委婉和东方人的委婉含蓄和不表露个性。根据距离相似性原则,当说话人与否定词距离越近,所表达的主观否定意思越强烈。正如经典例子,“She is displeased”表达的否定意思比“She is not pleased”强烈,也可从距离相似性上解释,“dis”已与“pleased”融为一个词,否定意义强,而“not pleased”是两个单词,距离相对远,否定意义较弱。所以汉语“我觉得……”表达了相对弱的否定意义,也突出了汉语的婉转和不表露过分强烈表露个人主观意见的特点,与英语的表达“Idon’t think…”比较,则体现了西方“重个体,重竞争,好争斗”等特点。(d2)则是受到英语影响后的表达方式。

由以上例析,可以将汉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特点概括为:(+人称+主题突出+意合+委婉+……)。这不是对汉语句式特点穷尽的概括,但当把汉语句式看作一个范畴时,具有(+人称+主题突出+意合+委婉+……)等特征或其中之一特征的成员都可看作是其句式中的成员,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绵体,都具有其中的某一个或一些特征。所以当新的句式(a3)、(b2)、(c2)、(d2)进入句式时,它们都可看作是这个范畴内的边缘成员,句(a1)、(b1)、(c1)、(d1)都可看作是汉语句式中的原型,原型和边缘成员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绵体,都属于汉语句式这个范畴。

2.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中受汉语影响句式(举例)的解释

Cultural adoption is a two-way road.(文化采借是个双行道。)(刘英凯,1994:68)英语受到汉语的影响也俯拾皆是,现举例如下:

(e)―Would you like to go dancing tonight?

―It all depends.

―You mean with who?

(f) Professor Smith allowed Helen and I to do a make-up.(俞杰《英语的变异》)

(g)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h)He told me to go buy some fruit for him.

对于例句(e),这里引用刘英凯(1994:68)的话:whom代替who,显性的宾语连接手段就只能靠人意会得之,这显然是西方形合特点就范于意合特征的适例。这显然也适用于例句(f)中的I作宾格的情况。

对于例句(g),何善芬指出,“随着英语的发展变化,前置定语的范围正在扩大,以长串的名词短语和短语复合词作前置定语的现象日趋普遍,其特点有向汉语接近的势头。”这也是英语末端重心现象向汉语句首重心倾斜的一个例子。

例句(h),“go buy”动词没有连词连接而连用。现代汉语句法特点之一是动词连用,故汉语动词的使用频率远比英语动词高。这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竹式”结构。因为汉语重意合,所以,句子常常以语义、语序为连接手段,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移的方法,像竹竿一样层层铺开,表现出典型的“竹式”结构。而英语则属“树状”句法形态,其句子往往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规定句界(同上)。“Go and buy”的表达方式则是典型的英语表达方式,严格地用连词“and”规范了句式组合程式,“go buy”则是英语受汉语“竹式”结构影响而来的结构。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同样做出一个不完整的英语句型特征概括(+形合+末端重心+……),并将具有这些特征或特征之一的成员作为英语句式中的原型,而受汉语句型的影响而来的句式则视为其边缘成员。

三、汉英句式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思维认知的变化和发展

一种语言当中范畴的总体规模总是随着认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当初的原型中分化出来的枝,而到今天这些枝反而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初的原型核心却隐退或消失了。这里可以把原型理解为汉英语言中原有的句式,而枝则为受到影响后进入使用的新句型。可见,这些句型的地位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其边缘成员的地位不是恒常不变的,而可能随着人们的认知、使用和社会的变迁,而“占据主导地位”,即变为范畴中的原型。

范畴的变化跟相关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认知思维密切相关。如:用了“丝事通”一词进入“翻译”范畴为例对此做了说明:“丝事通”起源于1840年前后中英两国丝绸贸易的发展,语言沟通就最先发轫于丝绸贸易领域,所以就被用来称“英语翻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样的,汉英句式的变化也可反映当今社会文化的交流及东西思维方式的交融。毋庸置疑,当今地球村的世界背景为各国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所有文化都“献出它的一份,而且每一方都成为一个新文明的实体”。而在此背景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交融也可窥见一斑。如:“意合”和“形合”语言形式的相互渗透,也可从侧面反映了语言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是这样,世界文化才得以交流、融化,互相借鉴。

四、原型范畴化理论尚未充分解决的问题

原型范畴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已被证明在解释词汇语义,尤其是词汇和句式(construction)的多义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如Coleman和Kay关于动词lie的语义研究,Taylor关于climb和over以及及物句式的语义问题的研究,Lakoff关于over和there-construction的多义性研究,Goldberg关于句式与论元结构的关系的研究。这些那是共时层面上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历时层面。Geeraerts指出,对语义结构的历时考察同样能证明语义结构的原则特征。这意味着,要完整地说明原型范畴化理论的意义与理论优势,共时和历时的研究应该并重。

另外,原型理论在描写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对语义内容、语义与形态句法特征以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还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精细描写。由于原型理论主要是说明各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更多的还是静态描写,因此,动态研究还需大力加强,这样才能充分解释语言创新和功能多义性问题。功能多义性一直是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它指一个词汇项在不同的话语或语篇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语法与语用功能,它表现出语言实体的语法功能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具有动态差异。非范畴化理论主要关注语法功能多义性,它又可区分为基本定型的和临时的两种。语法化研究主要关注已经基本定型的(如动词获得连词或介词功能),而对临时的则很少涉猎。

五、总结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语言学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对语言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该理论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不足方面,如范畴的边界较模糊,难以确定,在范畴过程中受主观性和文化语境的影响,有些范畴的原型难以确定等,但它的确为语义范畴及人类认知语言学提供了可行性的解释。目前运用该理论来解释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上的问题的学者有很多,但对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进一步高效应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就本文而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英句式的相互影响、变化可以折射出社会变迁和人思维认知的变化和发展,这也体现了原型范畴理论对其的解释力――反映出句式变化背后更深层的认知因素。

参考文献:

[1].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6]刘英凯.英语形和传统观照下的汉语意和传统[J].深圳大学学报,1994,(4).

[7]马光.英汉翻译技巧百问百练[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8]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9]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0]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原型范畴理论篇6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证研究

Abstract:Polysemy is a very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i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In the aspect of polysemy teaching,previous studie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speculation.The thesis regards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evidence,120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in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y as subjects,and demonstrate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polysemy teaching by empirical research.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under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vocabulary teaching method;prototypical senses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other peripheral senses and improve the efficency of English polysemy memory.

Key words: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college English polysemy teaching;empirical research

一、引言

多义词,亦称一词多义,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它是指一个词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且义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词多义是语义学创始人布雷尔在19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多义词,Schmitt和McCarthy指出,英语中存在2000至3000个高频词汇,所有这些高频词汇几乎都是多义词,能否省时高效地记住这些多义词,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008:10)。

一词多义现象是英语自身灵活性、经济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并且也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国内各高校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上,教师往往借用大量的例句来介绍多义词的若干个义项,很少具体阐释义项之间的联系。学生也只采用传统机械的方式来运用和记忆,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本文试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述原型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和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关于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多义词的教学,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中,曹巧珍曾比较并论证了三种一词多义教学方法对学生记忆单词各义项的影响(2010:37)。其中一种是传统教学法,而另外两种是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教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原型范畴理论,学生对多义词各义项的短时和长时记忆效果显著提高;同时英语多义词的核心义项能够促进其他边缘义项的习得。

张程前等人在《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证研究》中,阐述了原型语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010:82)。研究成果表明,在英语多义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原型词义观、辐射观和隐喻观,帮助学生树立实践观、自主学习意识和多义词习得策略,进而增强英语多义词习得的效果。

三、原型范畴理论之理据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中最重要的系统理论之一。它通常简称为原型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Lakoff和Langacker等人对原型范畴特征的表述可总结为:第一、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其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知识需要而有边界;第二,特征也是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性的属性和边缘及非重要的属性之分的;第三,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第四,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杨树芳,2009:228)。

原型范畴理论为解释英语多义词现象提供了充足的论证依据。在范畴内部,词汇的中心或核心意义是原型成员;而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其他比喻意义就是非典型成员。张维友从历时和共时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多义词形成的过程和原因。一个词最初出现时只有一种含义,即基本意义或核心意义,但随着这个词的语义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通过扩大、减小、比喻、迁移等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最终就获得了许多与基本意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即派生意义(伍艳萍,2009:375)。

Tyler和Evans通过对介词over的分析说明多义词的义项是建构于多义词原型意义周边的语义网络(刘晓璇,2010:54)。许之所和黄广芳提出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教授他们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的两个主要方式(2008:101)。但他们在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探讨缺少深入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将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论述原型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四、研究设计

4.1研究问题

本调查旨在回答以下2个问题:1)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是否比传统方法更为有效?2)多义词的原型含义是否有助于其他边缘义项的记忆?

4.2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北方民族大学2012级金融班和高分子材料班的1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金融班为实验班,高分子材料为控制班,两个班级所用教材相同。240份课堂多义词试卷收回有效试卷200份,有效率为83%。

4.3测试工具

本实证研究采用课堂多义词试卷,由前测和后测两套试卷组成。前测和后测各为25个单词,满分为100分。从多本权威词典以及网络词典中摘引了上述50个单词的典型意义和相关例句,每个多义词至少有三个不同义项,并以例句形式考查了学习者对以上单词各个义项的掌握情况。

在完成课堂多义词试卷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关于教师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的态度的问卷调查。调查表中共设计了20多个教师课堂中所使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看法来给每一项填上适合自己的选项。

4.4实验步骤

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前测和后测均在课堂上完成,受试对象为同一受试者,受试时间各为45分钟。开学一周后先进行前测,考查学生对多义词各个义项的掌握情况。之后对控制班采用传统多义词教学方法,即一个意思对应一个例句。对实验班的同学采用原型范畴理论讲解每个单元随机抽取的5个多义词,先介绍原型含义,再明确其他边缘义项与原型含义之间的关系,并画出语义网络图,附以例句说明。

现以多义词“remote”为例:其常见的五个义项分别为:(1)偏远的,偏僻的;(2)(时间上)遥远的,久远的;(3)关系较远的,远亲的;(4)不友好的,冷漠的;(5)微小的,渺茫的。可以观察出,(1)为原型义项或基本意义,并通过大量例句加以强调和深化记忆。从义项(1)的语义特点出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意识到此词与“远”、“偏”的含义有紧密的联系。然后学生可以由其中“远”的含义进一步联想到义项(2)(时间上的)远和义项(3)(关系上的)远。而由“偏”的含义能够引申到义项(4)人的性格孤僻以及(5)隐喻含义细微的,渺茫的。

基于remote的原型和边缘含义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要求学生画出包含各个义项的语义网络图。由此,教师通过强化多义词remote原型含义的教学,促进了学生对边缘含义的习得。最后在学期末进行后测,比较两个班多义词的掌握情况并分析实验结果。

4.5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课堂测试对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原型含义对其他边缘含义记忆的作用。

4.5.1前测

前测试卷内容从学生上学期教材《创新大学英语》(傅勇林,2009)第一册前五个单元中随机选定的25个单词,目的是检测两个班整体上的多义词掌握情况以及两个班级多义词掌握情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开学一周后随堂进行45分钟前测,满分100分。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对两个班前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与控制班的平均成绩相差很小。这说明两个班级前测成绩基本相同。同时两班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前测中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两个班具有可比性。

4.5.2后测

多义词教学三个月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随堂45分钟后测,满分为100分。后测试卷内容为学生本学期教材《创新大学英语》(傅勇林,2009)第二册前五个单元中随机选定的25个单词,目的是检测实验班的成绩是否好于控制班的成绩,从而证明原型范畴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效果。

从数据结果看出,实验班后测平均成绩高于控制班,表明实验班的成绩相比控制班有了明显的进步。使用SPSS对受试词汇分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与控制班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即两个班在多义词习得水平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要优于传统教法。

4.5.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实验班中,0%的学生认为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学习单词根本无用;0%认为基本无用;10%认为有点用;51%认为比较有用;62%认为非常有用。而在对照班中,8%的学生认为此方法根本无用;22%认为基本无用;33%认为有点用;30%认为比较有用;8%认为非常有用。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班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而对照班的学生则仍坚持传统意义上的词汇教学方法。

4.6实验结论

上述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了两个研究问题:1)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高于控制班。同时两班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存在不同;两个班在多义词习得水平上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可以看出,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原型与边缘含义之间的语义网络,全面地记忆多义词各义项。这一点也说明了Lakoff的观点:一个多义词的核心意义就是原型含义,其他含义围绕原型意义展开,各个义项之间的含义虽略有不同,但与原型意义相互联系,构成一个语义网络。因此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比传统方法更为有效。2)实验班各义项记忆成绩高于控制班,实验班每个义项的记忆率都高于控制班。这说明原型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边缘含义,原型义项以及各义项间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其他边缘义项的记忆,再辅助语义网络图,学生能够很容易将多义词各义项联系起来记忆,提高了多义词记忆的效率。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实证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分析,论证了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增强了实验班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提高了词汇记忆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见,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明显优越于传统意义上的词汇教学方法,也可以强化英语多义词各项语义的学习效果。

实验测试和问卷调查均表明英语多义词的原型含义能够有效促进其他边缘含义的学习和记忆。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方法体现了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紧密联系。据此学生可以建构原型含义与边缘含义在内的语义网络图,比较容易地掌握记忆各个义项。

本实证研究为大学英语多义词课堂教学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应侧重词汇原型含义的教学,进而引申出其他的边缘意义;并明确原型含义和边缘含义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多义词的困难。

本研究对学生进行的多义词测试,采用了比较严格的评分标准,仅有正确答案才能获得相应的分值,因此很难体现出学习者对多义词的掌握的真实水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采用较为宽松的评分准则来开展教学实验。(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chmitt N.& McCarthy 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P10-18.

[2]曹巧珍,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02).P37-44.

[3]傅勇林,创新大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李进,原型范畴理论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4(03).P83-85.

[5]刘晓璇,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P54-58.

[6]杨树芳,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学习的指导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08).P228-251.

[7]王轶凡,郭鸿雁,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2014(11).P119-121.

[8]伍艳萍,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一词多义”学习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9(01).P375-377.

[9]许之所,黄广芳,从原型理论看多义词的形成及教学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P101-102.

原型范畴理论篇7

Abstract: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 is an important focu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ers of linguistics. An analysis of new words in 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theory reveals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new words in 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 and prototype shift and prototype splits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words proves the fuzziness of the borderline of the category of 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

Key Words:Medical English Terminology;Prototype Theory;New Words

医学英语术语是国内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例如,赵金祥对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规律进行了研究[1]。李俊梅从神名称谓的引申词义和神名称谓的转义两个方面对希腊神话与医学英语术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李洪伟与蔡郁则对医学英语术语与希腊和拉丁语之间的词源进行了分析[3]。宋定宇对医学英语术语的发展进行了历时的考查[4]。从目前国内论者们的观点来看,主要是注重对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与词源的传统性研究。尚未有论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医学英语术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对医学英语术语中词义进行研究以丰富论者们对该问题的看法。

1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基于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它受到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 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影响,在美国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施(Eleanor Rosh)那里得到了充分的阐述。与经典的范畴理论不一样,它强调人的认知的重要性。经典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同一的单元,有着清楚的界限,所有的范畴内的成员是由有限的几个重要特征来辨别的”[5]p41。而原型范畴理论则认为,“范畴不是以同一来划分的,而是有着一个原型,和好的或差的成员,以及模糊的边界。范畴内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分享同样的不相连的特征,而是可能由家族相似性联起来的”[5]p41。原型可被称作某一范畴的范例。它亦被看做“作为范畴化的图式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或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6]p54。它成了范畴内其他成员的重要参照对象。“事物是通过与原型的相似而获得成员资格的。与原型越接近,它在范畴内就越处于中心地位。因为这样,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了所有范畴化的过程”[7]p60。在原型范畴理论中,原型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文化环境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以词汇car为例,它源于拉丁语carrus,原指古代的马车或战车,到当代,它在人们脑海中的原型更多的是指私家小汽车,这个词的形式没发生变化,但在人们的认知中,它的中心意义发生了改变。因而,温格瑞尔(F.Ungerer)和施密特(H.J.Schmid)提出了“原型转换”[5]p316和“原型分裂”[5]p318的概念。原型转换(prototype shift)指的是在词义的变化中,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发生变化,词汇所指的的范畴的中心属性发生了变化。前面所举的car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原型分裂(prototype splits)指的是一个范畴内的原型分裂产生多个原型或一个原型分裂到不同的范畴去。这种方式导致了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义的产生。如汉语的“同志”一词原指亲密的革命战友,后来这种亲密关系中裂变出了同性恋意义上的“同志”,彻底改变了这一词所具有的神圣的特征。原型范畴理论理认为范畴边界是模糊的,取决于人们认知的变化。原型范畴理论促进了人们对原型的动态性的理解,给我们观察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 原型理论观照下的医学英语术语新词

借用原型理论来分析医学英语术语中的新词,可以让我们对医学英语术语中新词的动态演变过程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事实上,医学英语术语的新词与原型转移和原型分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新词的出现也体现了医学英语术语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首先,医学英语术语中有部分的词是以原型转换的方式产生的。如hospice一词,原来指“宗教人士开办的收容所”,如今被赋予新义为“临终关怀”或“善终服务”。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改变,该词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是一种原型转移的现象。而且,在西方,这种善终服务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变化,目前巳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运动叫善终运动(Hospice Movement),hospice更多地被赋予了尊重生命的意义。在当下,随着宗教的式微,人们用hospice,其核心意义基本上是“善终服务”的意思。hospice一词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可以说是一个新词。在以往,我们认为人的死亡在医学上是一个物理过程,对死亡的神圣性和病人最后时间的状态关注得比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对hospice的关注会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认知也会越来越充分。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中国没有基督教的传统,对hospice一词的理解,其中心意义,对中国人而言,必然是“临终关怀”,而不是其原有的意义。

其次,在医学术语新词中,在拼缀法形成的词中,被拼缀过来的词的意义在新的词内发生了意义上的原型分裂。如affluzenza(富贵病)一词中,affluent(富贵)一词在被并入新词中时,意义由原来的褒义变成了贬义。词义发生了分裂。同样,在ableism(体格健全至上主义者)一词中,able(有能力的)一词在并入新词后,其原型意义发生了分裂。原来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有为的状态,现在这种有能力的(able)的意义被分裂为具有自我炫耀,看低他人的意义。温格瑞尔认为原型分裂在具体的物体的层面很少发生,它更多的发生在抽象的原型身上[5]p318。Affluzenza和ableism两词印证了温格瑞尔的观点。Affluent和able两个词恰恰是两个具有抽象特征的词。

再次,词型转换生成的新的医学术语导致了词义原型转换的产生。如celiac一词,原为形容词,其意义为“腹腔的”,现被用为名词“乳糜泻患者”,原有的词义发生了转换。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的特定场合,“乳糜泻患者”成了这一词的中心意义。

除此之外,医学术语新词在被缩略后,其意义也会发生原型的转换。如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词,在缩略后为AIDS,汉语译为“艾滋病”,“艾滋病”一词比原来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更令人感到不安。汉语的“艾”与“爱”同音,由于该病与性有关,这成了一种带有歧视性色彩的疾病。偏离了它原来的强调免疫系统问题的特征。在中国人的认知心理上,“艾滋病”有令人谈虎色变的效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感情色彩不如“艾滋病”那么强烈。“滋”一词也让人联想到疾病的滋生和该症带来的惨不忍睹的皮肤上的破裂和病征。该词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其道德与表面的特征被放大了,取代了其原有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宣传,人们对“艾滋病”一词也经历着认知的转变。随着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一词的缩略语AIDS的“帮助”的意义更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同时,对疾病的命名方面,由于人们认知的变化,用来给疾病命名的术语也发生着原型转换。如前一阵的“非典”现象。最早人们用atypical pneumonia来指称这种疾病现象。后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3年3月25日给出了一个更确切的命名,称之为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中国人根据缩写译为“萨斯病”。现在,人们更倾向于用英文的SARS来称谓这一疾病。

另外,医学术语新词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也发生了原型意义的转换。如”Viagra”一词在英文语境中,它指的是一种治疗男性性功能的特效药,与“哥”(brother)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在汉语的语境中,它被翻译为“伟哥”,而且很快风靡。这与中国人的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哥”一词在中国有着其特定的意义,指的是伟岸的男子和有魄力的人。从认知的角度而言,谈到“伟哥”,中国人都知道,在中国的语境中它取代了Viagra的地位。这种词义的转换并不源于词汇的自身,而源于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赋予它的意义。

除了上面提到的医学英语术语新词与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外,新词的产生也印证了原型范畴理论所倡导的边界的模糊性的观点。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和对人心理的巨大作用,如adsturbation(广告刺激,广告淫)这样原先没有的医学术语被杜撰出来,并进入医学术语的范畴。人们对决策心理的认知导致了decidophobia(决策恐惧)这样的新的医学术语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潜在的词汇开始进入已存的医学英语术语的领域并贝广泛使用。“以词素cardio为例,医学术语中就有许多潜在的词汇,……其中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cardiodynia(心痛)出现在许多医学文献中并且被收录到医学词典中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已存词汇”[8]p152。新的医学术语的不断产生反映了人的认知对新词的塑造功能和医学英语术语边界的持续扩展。

原型范畴理论篇8

关键词: 原型法范畴理论 英语进行体 体义的多维性

时间是人类语言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时体标记是这一范畴语法化表现。体与时不同,它不是指示的,它与说话的时间无关。进行体作为体的一种,其特点是从内部对某一情景进行观察的,观察者的着眼点在于情景时相结构中的内部过程,而不考虑所涉及情景的起始或终点。体义(aspect)涉及对情景内部时相结构的各种观察,被认为是一种语义范畴。英语进行体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其“多义性”,即其基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本文拟从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进行体“体义的多维性”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

一、各类动词与进行体标记连用的情况不同并产生不同的体义

Smith(1983:480)指出:体态是句子的一种语义特征。一个句子的体态意义不仅由句子中主要动词的体态形式所表示的体态意义决定,而且受句子的词汇意义以及句子中的其它成分的词汇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句子的体态意义是由动词的体态形式意义和动词及其它成分的词汇意义共同决定的。因此,要探讨进行体的意义必须既要研究进行体形式being所包含的意义特征,又要研究动词及其它成分词汇意义显性的体态特征。这就是Smith对体态意义分析的观点体和情景体。

按照Vendler的观点,根据动词词汇意义所表示的体态特征,可以将动词分为四类情景类型,即终结动词(achievement verb)、完成动词(accomplishment verb)、活动动词(activity verb)和状态动词(state verb)。

一般说来,活动动词和完结动词一般是可以和进行体连用,而表示某一动作正在进行的行为,而状态动词和终结动词一般不与进行体连用。然而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我们经常看到状态动词或终结动词与进行体连用的“非常规”情况,并且产生“非常规体义”。这表明进行体的用法越来越多,除了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外,还可以用来表示许多特殊的意义。

用进行体来标记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就会产生不同的体义。静态动词一般不能被进行体所标记;当活动动词用于进行体时,其动态性就会弱化,而更多地表现“静态化”的特征;当完结动词用于进行体时,其内在时间终点撤销,而主要体现“消界性”特征;而达成动词被进行体标记时,它们的瞬间性特征发生变化,则主要体现了“延展性”特征(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进行体形式表示将来)。

1.I am a student.(am是静态动词所以不用进行体形式)

2.She is eating a banana.(eat是完结动词,也就是eating消除了动作的终点,体现了时间的消界性)

3.John is winning the race and he is scoring another goal.(win和score都是达成动词,它们表示的是很近的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体现了时间的延展性)

总结来讲,英语进行体标记具有“静态化”、“消界性”和“延展性”这三种功能解释。不同情状动词与进行体标记的结合,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动词进行体“体义多义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的不符,该如何解释呢?

二、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进行体“体义多义性”的解释

对于以上的疑问,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及其特点来探究出其深层的认知理据,以揭示一个核心问题:语言事实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对古典范畴理论中关于范畴成员之间平等地位观点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在维特根斯坦(1958)的“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范畴是由集合了范畴成员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及范畴边界。其中,原型是范畴的核心成员,比其它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其它成员依据与原型相似性的多少而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构成范畴的边缘成员。从最典型成员到最边缘成员,其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形成范畴成员隶属度的连续体。进行体的功能是通过改变动词的时间语义特征并按照一定的层级性、选择性和顺序性来进行的。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

1.Tom is swimming.

2.We are learning French this year.

3.Rose is leaving for hometown tomorrow.

4.The couples are living in a remote town.

5.I’m wondering if you could make a place for my child.

例1是由活动动词swim构成的进行体,动词swim本身的体态意义与进行体的过程性相吻合,表示说话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一用法是进行体的原型用法,在进行体这一范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人们认识进行体其他用法的认知参照点。例2中由完成动词learn构成,表示短时间内正在进行的行为,但说话时刻不一定进行。而例3中的动词leave是一个终结动词,表示的动作瞬间发生而又瞬间结束,动作无持续性,与有过程性本质的进行体连用,已违反了常规,表明它具备了特殊意义,即用进行体表将来。因为进行体的原型用法是表示“现阶段,现时刻”发生的动作,暗示“暂时性”和“不肯定性”,因此,例4的状态动词live表示一种暂时的不稳定行为。在例5中,wonder为一状态动词,其静态意义与进行体的过程性不相融,表示委婉礼貌地向别人提出要求这一特殊用法。

这样,进行体体义范畴以例1为中心,从例2到5离“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个核心意义越来越远,内部成员的相似性似乎越来越少,所包含的成员越来越多,以至于最边缘成员与最典型成员之间除了共享一个进行体标记-ing外,似乎已经看不出之间有任何关联。相对于进行体的原型意义来讲,这些体义的偏离现象可以称之为进行体的非原型义。各用法之间是以隐喻的方式沿着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不断向外扩展的,形成了更大的范畴,使进行体的意义和用法越来越丰富。

三、英语进行体“多义性”现象的认知意义

1.从标记理论分析,这是话语意义凸显性和语用的言外之义的表现。

一对成分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就是标记。在形式上,相对于非进行体来讲,进行体是非寻常的和有标记的;相对于进行体的原型体义来讲,通常表示与进行体不兼容情景的动词进行体形态是不寻常和有标记的。在施加了进行体标记之后,动词默认的显性时间语义特征都发生了变化。例如进行体表将来时间,终止性动词用于进行体,这些都是违背了语言的一般倾向。表明这些动词以不寻常和有标记的进行体的形式出现,听话者将不得不根据语境信息来进行语用的暗含意义的推理,得出这些动词进行体体义的非常规或非原型意义。

2.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

Fauconnier和Turner(2002)曾经指出,人类创新能力之一就表现为对语言的简化,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突出表现,它的出发点是语言的经济原则,而其理论框架是概念整合。人们通过经济原则建构起来的新概念基础是其自身的经验。例如在进行体体义框架内,进行体表将来意义与be going to结构是可以互换的,前者是后者在经济原则驱动下并通过概念整合与人类的语言使用规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经济形式,以提高认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晓宁.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用理据及其理解[M].外语学刊,2002.

[2]吴军.英语动词进行体的基本语义探讨[M].安徽农业大学,2006.

[3]郑银芳.话语主观性在英语进行体中的体现[M].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4]郑银芳.英语进行体用法的原型化分析[M].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7.

原型范畴理论篇9

关键词:原型理论;释义;词汇;翻译

abstract:as a newly-developed semantic analysis theory, prototype theor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to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posi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pres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rototype theory, and,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to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xical definition, changes of lexical sens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polysemy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prototype theory;lexical definition;lexis;translation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

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要特征来界定并且这些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即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3]经典范畴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确定义的领域,比如科学以及法律等领域,也曾对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典范畴理论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以及日常概念范畴时,该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典范畴理论日益受到质疑。 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一种传统的释义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充分必要条件把一个概念范畴的所有成员看成享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等值词,排斥不具备某一特征的同类成员;或者说因为某一成员不具备某一特征而把它视为非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释义动能”。[2]“充分必要条件”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其死板、僵化的一面。其缺陷还表现在,由“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而事实上,范畴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而不是清晰的。由于“充分必要条件”存在着诸多缺陷,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为了弥补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和“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原型理论就被提了出来。对于原型理论的提出,贡献最大的要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认知心理学家罗斯(e. rosch)。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的质疑,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他认为是一种叫做“家族相似性”的相似关系将一些词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颜色等等。到了70年代,罗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的大量研究及其意义理论为原型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原型理论

罗斯认为,任何一个属性在区别一个范畴时都不是必要的。“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之上,然后将其他实体根据它们与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或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3]简言之,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而原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的特征。一个词语包含的这些特征越多,它就越接近其概念范畴的原型,反之就是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的这种区分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

“原型首先属于语义学范畴。语义学家stevenson认为,原型不是描述个体或挑选个体,而是描述一个类型的典型标本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找出个体与原型的相象程度。”[4]原型是指一个词语或一个类型意义的所有典型模型或原形象,是一个类型的一组典型特征。在原型理论中,词的意义是以原型范畴的形式而存在的。原型范畴是一个由原型和边缘构成的结构。原型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是由该范畴中非典型的成员构成的。所以,原型范畴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又不同于传统语义理论的意义观。

3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国内对于原型和原型理论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晚,但是近些年来,却也有了不少成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原型理论应用到了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目前,原型理论的释义功能,在国内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原型理论引入词典释义;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审视词义的扩大和缩小;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运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英语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将原型应用于翻译实践等。下面,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对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3.1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

原型理论开始只是用来解释自然事物的,后被引入语言学和语义学,近十几年才被引入词典释义。原型理论认为词语的意义特征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定是必要的,所有个体的特征集也不必是充分的;概念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一个词语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接近原型,属原型成员;反之,就属非原型成员。原型理论学家认为这种区分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因此,典型的个体就可充当一个概念范畴的原型,在释义中非原型与原型之间的关系可用‘原型+或-非原型的区别特征’来表述,通过适当的抽象归纳,用元语言表述出来就可成为语词的释义。”[2]

有些语言学家把原型释义看成是表述语义的最佳方法,但是,作为对“充分必要条件”缺陷的弥补和对语义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原型理论并不能够完全解决语义理论存在的全部问题。原型释义是完整和准确的,但是其语义分解过于繁琐,语义表达方式等也还远远达不到词典释义的要求,有些操作在词典释义中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把原型理论真正引入词典释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3.2原型范畴理论与词义的变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语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词义的变化则是与范畴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一词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个用途很广且含义模糊的术语,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事物类别的总体。客观事物固有的类别特征经过认知中介在思维和语言中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词的意义就来源于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其范畴化的能力,词义的形成及演变就是不同层面上的范畴化的结果。”[5]

在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来解释为什么有的词很难断定其词义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因为,词义的变化除了扩大和缩小外,还有转移、转类、虚化、实化、扬升、贬降等等,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原型构建的范畴,以原型为中心,其成员的范畴隶属度依次递减,直至不明确的边界,继而与其他范畴相互交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不论是单个词例的纵向发展,还是整体现象的横向扩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语义范畴”。将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词义变化的问题,但是为研究词义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理论基础。

3.3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学习

原型范畴理论对词义的解释也更为清楚和灵活,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对词义的理解和学习。“原型范畴理论能帮助学习者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词义记忆活动置于客观世界、人类经验及认知、语言结构和意义中,从而显著提高词义习得效果和记忆效率。”[6]原型范畴理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从认知角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内在的联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词义的识记和对词汇记忆的保持。

一个单词,通常是由几个表面上不相关联的意义组成的“多义范畴”,但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会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从而能够避免孤立地记忆单词,而且通过使“学习者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加深理解其演变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词义学习的记忆能力”。同时,由于原型范畴成员之间“家族相似性”,因此将同一概念范畴的词汇通过等级分类的方式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这样便于在记忆单词时找到联系的线索,并能按照层次次序来记忆和巩固单词。英语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一个环节,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英语词汇记忆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习者找到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达到提高对英语单词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3.4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对于“一词多义”,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对单词的每个意义在其特有的语境下进行讲授,或者在初次讲授某个单词时,顺便将它的其它意义一并罗列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根本没有科学性可言,收效甚微。而事实上单词的多个意义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发现并利用这种联系,那么对于单词多个意义的记忆,必定会事半功倍。而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的引入,恰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范畴成员是以有范畴原型为中心,然后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即一个单词的多个词义并不是偶然的、任意的,而是以一个原型意义为中心,各个意义通过“家族相似性”的特征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一词多义’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重点介绍原型义项的同时,有意识地去寻找各义项中家族相似性的联系或‘意义链’来对之进行理据性解释,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丰富含义。”[3]

3.5原型与翻译

“仅从语义角度去研究原型是不够的,原型研究必须上升到句法和文本的层次上,才更具魅力”。[4]

原型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①译者必须在寻找源语、原型读者的同时,确定译语原型读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在进行翻译创作时,都要考虑到具体的读者或读者群,译者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确定中心读者,即原型读者,并以原型读者为中心进行翻译;②译者必须从源语语言变体中识别源语原型。对翻译文本的原型分析,能够帮助译者确定文本的意图性、情景性等特征,从而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创作;③译者必须了解与源语原型相对应的译语原型;④译者必须善于改变译语原型来实现源语变体;⑤译者须善于原型词项与具体词项的转换。对于原型的了解,有助于对翻译文本的把握,原型理论为译者的翻译创作提供了基本的翻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好的认识和再现原文。

原型理论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语义理论的意义观,弥补了“充分必要条件”在释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并在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讨论模糊词语限界时,‘原型’这一概念还是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的”。[7]还有的研究将原型范畴理论与义素分析理论进行了联系和比较,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探索了义素分析中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义素分析提供了借鉴。[8]作为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理论还面临着不少问题,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使这种理论在语言学研究融入现代前沿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世雄、陈维振.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模糊语义研究的意义[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2 章宜华.原型释义问题探讨:兼评充分必要条件释义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3 闻亚兰.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3)

4 李和庆、张树玲.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5)

5 姜 敏.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 范建闽.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9)

原型范畴理论篇10

关键词 :认知词汇语义学 原型理论 范畴化

原型理论最初于20世纪70年源于认知心理学,一经提出便被词汇语义学吸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理论中的“原型”指的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这个参照点会不断辐射,即由一个“词”辐射出一个“词网”,形成一个“原型范畴”。我们可以利用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的“理想认知模型”来举例,从而分析原型理论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是怎样运用的。[1]

一、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

认知语义学是莱考夫、J.R.罗斯等人与乔姆斯基分道扬镳后催生的新型语义学分支。它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坚持语义规则是句法生成的前提,肯定了词汇意义在句子中的首要作用。在不同情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词语有各自的见解,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知词汇学、认知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的三重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人们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我们将这种三重研究称为认知词汇语义学。认知词汇语义学是这三门学科的交集,当词汇、语义被冠以认知之名,我们就必须在认知语言学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原型理论是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理论”针锋相对的一种新型范畴性质理论。经典理论认为,每种范畴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员标准,符合所有标准的都是该范畴的成员,且地位相同,不符合任一标准的都排斥在此范畴以外。但事实上,范畴与范畴之间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总会有交叉的地方,或者通过几个环节形成的锁链串联起来。原型理论则是范畴的抽象观,尤其当它进入认知语言学后,它将亚里士多德口中具体的范畴标准抽象成了认知的参照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原型”是某一范畴中的一个特例。例如,“杯子”这个词的意思是“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多为圆柱状或下部略细,一般容积不大”[2],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所有这样的器具都叫作“杯子”,无论它是酒盅、烧杯或高脚杯。所以,“杯子”就是原型,杯子(指代某一符合杯子定义的器具)是“杯子”这个认知语义范畴的一个特例。这样的说法多少含有一些哲学思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直接去研究原型理论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运用。

二、原型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运用

自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施提出原型理论至今仅有35个年头,但该理论已涉猎了心理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综合罗施、莱考夫、泰勒、恩格勒等学者的理论,可以说,原型理论在语言学中应用更多。[3]它与语言学中的前沿学科——认知语言学相关联,在认知语言学的背景下,与词汇语义学相融合。

原型理论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原型”这一概念是词义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第二,原型的本质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反映是词义的模糊性;第三,原型的词义范畴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对原型词义的扩展。

(一)原型:词义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

词义范畴化是指将某一词义所包含的所有特征形成一个范畴,各个成员依据自己具有属于这个范畴的特征的多寡,来确定自己在范畴内部的位置。位置越靠近中心,即属于这个范畴的特征越多,则越有典型性;位置越在边缘,即属于这个范畴的特征越少,则越具非典型性。词义范畴中心的那个点则视为原型词义,具备这个范畴内的所有特征。原型词义是生成其它非原型词义的根基,是认知其它非原型词义的本源。将词义范畴化,就是将无数词语划分到各个不同词义范畴的圆圈内,形成可分析性的组合的一种方法,原型词义就是这些圆圈的圆心,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

从罗施对“鸟”这个范畴的实验结果来看,“鸟”是原型,“知更鸟”是与原型最接近的成员,“鸽子”“麻雀”是较高典型性成员,“企鹅”“鸵鸟”则处在边缘位置,是较低典型性成员。从词义上讲,“鸟”一词的概念是“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4]。根据这一概念,“知更鸟”和“鸽子”“麻雀”应是在“鸟”这一范畴内属同一位置级别的。但欧美学者认为“知更鸟”是最高典型性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认知差异对词义理解的影响。因为知更鸟是英国国鸟,是欧洲最常见的、也是欧洲人最喜欢的一种鸟,所以,罗施才认为知更鸟是“鸟”这一范畴中具有最高典型性的成员。然而在词典中,“知更鸟”一词的定义是,“它的大小与麻雀相仿”。这也说明在不同认知背景下,原型的确立会有相应的变化。

(二)原型本质:词义的模糊性

1896年,俄罗斯语言学家波科罗夫斯基在提出“语义学”这一术语时曾指出,“事物在现实中的联系决定了相应词语在语言中的联系。研究一个词的意义,必须也要研究它的同义词,特别是属于相同的现象范围内的同义词。”[5]这段话颇具前瞻性地概括了词义范畴化对研究词义的作用,也涉及到了一些词义场理论。词义场理论认为,各个词语的意义聚合在一起便会形成许多意义的“场”,这些词义场又聚合成若干更大的词义场。词义场即为词义的范畴,这些范畴虽然各不相同,但边界却是模糊的,两个或几个相邻的场的范畴相互重叠和渗透。

处于词义范畴中心位置的原型也是模糊的。举例来说,“水果”一词是水果范畴的原型,苹果、鸭梨、水蜜桃等词都是这一词义范畴的成员。同理,我们还有蔬菜范畴、肉类范畴、粮食范畴。食物范畴的词义原型自然是“食物(可以吃的东西)”,但它蕴含极广,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实物成为它的载体。所以,原型词义的本质属性在于抽象的模糊性。原型的本质在认知词汇语义学中的反映即为词义的模糊性。

(三)原型范畴化:词义的扩展

原型的词义范畴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对原型词义的扩展。原型如同范畴圈内的圆心,词义扩展就是从圆心开始向四周辐射,由近到远,辐射出更多与原型具有一定相同特征的词,从而形成一个“词网”。词网的密度,即原型辐射出的词的总数,是不确定的,因为千千万万的人的认知是迥然不同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数据库的建立使统计某一词义范畴的成员总数成为可能。例如: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建立的“情感词汇”数据库,就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功能很好地应用到了词汇数据统计中,统计出表示7种大类情感和20种小类情感的词汇及数万词汇。[6]但词汇具有生成性,随着人们的认知不断变化,相信这个数据库也会不断扩展,以适应人类主观认知的不断变化。

某一词义范畴内部的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家族相似性”的意思是在一个范畴中,所有成员都由一个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词义不能孤立于相关的背景知识,词义不仅仅包括了最基本的概念内核,百科知识也是词义的一部分;词义的扩展也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构成一个原型范畴。”我们可以用莱考夫的理论对“聚丛模型”的阐释间接说明原型范畴化。例如“母亲”这个词,按照经典理论,应该是词典里的释义:“①子女对生养自己的女子的称谓;②比喻养育人的某一群体或事物;③泛指生儿育女的妇女”[7]。但根据“聚丛模型”研究,“母亲”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由若干个单独的认知模型组合而成,并辐射出以下主要词义:“①产儿义:生育孩子的人;②遗传义:提供遗传物质的人;③养育义:养育和培养孩子的人;④婚嫁义:父亲的妻子;⑤家系义:血缘关系最近的女性长辈;⑥比喻义:养育人等的某一事物”,其中不仅有指“人”的含义,也有指“物”的含义,因而就涉及到了“比喻”这一概念。如果谈及比喻,那么被称之为“母亲”的事物就更多了,可以产生“祖国母亲”“大海母亲”“地球母亲”等无数与上述意义擦边的短语。莱考夫还提出,“真正的”母亲的身份也是模糊的,如“我是养子,不知道我的真正母亲是谁”“我不是个会抚养孩子的人,我根本不能当任何孩子的母亲”“我的遗传母亲将卵子植入我真正母亲的子宫,然后我的遗传母亲就去世了”。这些说法未必是刻意模拟的事实,在世界上肯定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真正的”母亲的意义就更加难以捉摸了。可见从不同认知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最后,莱考夫做了一个奇怪却有趣的模型:“我有四个真正的母亲:一个是捐献结我基因的女子,一个是生我的女子,一个是养育我长大的女人,一个是我父亲现在的妻子。”[8]虽然“母亲”这个词义范畴内部的成员互异,但人们总希望找到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成员来概括整个范畴,所以每一部词典都是将一个多义词的首要几个义项列出,其他扩展的词义需要我们自己在认知过程中慢慢理解和掌握。

三、结语

词汇语义研究的趋势是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独立于语境之外走向依赖语境、从描写走向阐释。原型理论是一个动态化的理论,它不仅有动态的辐射、依赖语境的认知,也有涵盖词义的功能。这一理论符合词汇语义研究的趋势,是认知词汇语义学的核心。究其本因,在于原型理论同时也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近20门学科中有所应用,它为语言学带来的价值不在于它自己本身,而在于它汲取了其他学科的精华,并将之带入语言学。原则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在未来认知词汇语义学的研究中,原型理论将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德克·克拉茨(DirkGeeraerts).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M].李葆嘉、司联合、李炯英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4][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李葆嘉.词汇语义学史论的壮丽风景[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陈建美,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语法的情感词汇自动获取[J].智能系统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