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2:20:22

自营经济论文

自营经济论文篇1

关键词:民营经济;内涵;国营经济

作者简介:潘胜文,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经济思想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6-0085-03

收稿日期.2006―08―1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民营经济的关注与研究日益升温,各种理论刊物上刊载的与民营经济相关的文章越来越多。但是,笔者在读过许多关于民营经济的学术著作后发现我国理论界对民营经济内涵的理解是五花八门,甚至称上是混乱。也有些关于民营经济的学术论文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干脆就不给“民营经济”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只是笼统地谈论相关问题。由于“研究口径”的不统一,导致一些民营经济研究成果中相关数据缺乏可比性,使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大大降低;而不给“民营经济”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就去论述民营经济问题,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至少这些学者在研究态度上就是不严谨的。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界定民营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理论界统一民营经济问题研究的口径,有利于增强相关研究成果的价值。另外,正确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公有制经济民营化步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营经济内涵界定中的几种主要观点及评价

当前理论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民营经济内涵的理解散见于各种论文、著作与文件之中。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民营经济就是私有经济

这种观点将民营经济等同于私有经济,将民营经济看作是纯粹的所有制范畴。笔者读过许多与民营经济相关的经济学论文,发现其中许多论文根本就没有给予民营经济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但从其文章的内容来看,他们实质上是将民营经济等同于私有经济,等同于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从这些文章的英文摘要中我们也可清楚地了解到他们的这一观点,他们常常将“民营经济”翻译为“private economy”。

笔者认为,“民营经济”不等于“私营经济”。从字面上理解,“民营”是与“官营”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民间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属于经营方式,没指明经济性质,没有问答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私有经济或私营经济①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私营经济的生产资料归业主所有,而笔者认为民营经济除了包括所有制上属于私人所有的私营经济等外,还应包括属于公有制范围的集体所有制、国有民营等形式的经济。无论是私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还是国有民营经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经营方式上都是非国家经营。因此,我们可以把私营经济称作民营经济,而不能把民营经济统称作私营经济。

(二)民营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这种观点也是将民营经济看作是一个所有制范畴。有人认为,“民营经济是一个所有制概念”,“‘民营经济’大体上就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他们之所以持这种观点,原因是:首先,他们认为民营经济的实质是指民间资本经营的经济成分,而不是指由民间人士来经营的经济组织。因此,不能将由民间人士来经营的经济组织理解为民营经济。其次,他们认为,在我国,民营经济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经济成分存在的,无论私营经济还是个体经济,在我国经济类型的划分中,都是按所有制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经营权来划分的。如果我们一方面将民营经济作为一种经营权来认识,另一方面又将属于所有权范畴的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纳入其中,这在逻辑上站不住脚。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除了具备第一种观点的缺陷外,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将集体经济排除在民营经济范围之外,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当前,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资源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等都是由集体组织从市场上自由获取的,产出由市场决定其价值,其在经营方面已与私营经济越来越相近,而与国营经济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笔者赞同,“‘集体经济’理应属于民营经济范畴”。

(三)认为民营经济就是非国营经济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将民营经济看作是经营方式范畴。认为“民营经济是指民间经营的经济”,认为“民营经济就是民间人士、民间组织、民间机构经营的经济”。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在其著作的英文摘要中将民营经济翻译为“nongovernmental economy”或“non state―owned economy”。②他们认为,民营经济所强调的应是经营主体,而不是所有权主体或产权主体,即它强调的经营主体是“民”,而不是“官”。据此,他们认定,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范畴,而是经济运行层次的范畴。并且提出判定民营经济的标准:如果某一资产或资本的营运方式不属国家或政府控制,营运的主体是非国家(政府)机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即为民营经济。由此,他们认为“民营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对应的是“国营经济”,而非“国有经济”或“公有经济”。在这一观点的支撑下,他们认为我国现阶段民营经济大致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合作经济、国有民营经济、混合型经济等。笔者基本上赞同这一观点,但对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应包括哪些主要成分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四)狭义、广义之分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广义和狭义角度来给民营经济界定内涵,力求民营经济内涵界定的概括性。在这方面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也有人认为,广义的民营经济指非公有制经济,它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等等,狭义的民营经济是指私有经济,即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认为一切非国有经济都是民营经济,但反之则不成立,因为国有经济也可以采用国有民营的管理形式。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的全国工商联合会对民营经济的内涵也有一个口径。2003年,针对理论界对民营经济内涵的各种争议,全国工商联成立了

“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形式分析课题组”。课题组在2003年11月19日完成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3年度》中,对民营经济的内涵也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界定。报告中认为:“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是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界定某一范畴的内涵是某些学术著作常用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比从单一层面来界定某一范畴更加全面,更有概括性,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利于统一口径,不利于相关问题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如果要强调全面、概括,为何不从多个层面,四个、五个甚至更多,这样可以将所有可能的观点都一网打尽,岂不更全面,更有概括性!因此,笔者不赞同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

(五)官方口径

至今,在党和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中,笔者还未发现有民营经济一词的出现。但是,作为国务院的重要部门之一的国家统计局在统计相关数据时,有民营经济相关数据的统计,且其统计方法或口径大体上有两种:

一是倒扣法。基本统计公式是:民营经济份额:经济总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商经济

二是累加法。基本统计公式是:民营经济份额二私营企业份额+港澳经济份额+个体经济份额+混合经济中的民营经济份额

国家统计局的这一统计口径,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当前关于民营经济内涵的官方口径了。从以上公式中,我们很难判断,国家统计局的这一统计口径是基于经营方式范畴还是基于所有制范畴。国家统计局的这一口径的确有它的合理性,至少它兼顾了理论界大部分人的意见。但我认为,这一统计口径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将外商经济排除在民营经济之外进行独立统计的作法,有歧视外商经济之嫌,也与世贸组织所要求的国民待遇原则相悖,外商投资经济与国内的私营经济在经营方式上没有什么的本质的差别,为什么要将其与国内的私营经济“划清界限”呢?毕竟中国已是世贸组织成员,这种对外商经济实行“非国民待遇”的作法不利于我国与国际大家庭接轨。

三、本人观点

(一)民营经济是个经营方式范畴本人认为“民营经济”应该是经营方式范畴,因此应该从经营方式角度来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经营方式角度界定“民营经济”内涵符合语言学的一般规则。我国语言学比较注意从对应关系来把握一个名词的概念及内涵。从名词上看,“民营”对应的应是“官营”或“国营”。据考证,“民营”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十年代初王春圃的著作《经济救国论》中。王把当时由政府经营的企业称为“官营企业”,把由民间经营的企业称为“民营企业”。显然,王的“民营企业”概念是个经营方式范畴。同样道理,当前“民营经济”对应的也应是“官营经济”或“国营经济”,“民营经济”应当是非国营经济,是个经营方式范畴。

第二,从经营角度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也符合社会经济运动的历史实际。在新中国历史上,民营经济概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基本上只存在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经营形式简单,因而当时没有“民营经济”产生的大环境。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作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论断后以及国有企业租赁、承包、委托经营等形式的出现,民营经济的概念才在我国应运而生。显然,它的出现是与国有企业租赁、承包、委托等经营方式的出现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否认“民营经济”自其在新中国历史上一产生就带有显明的经营属性。因此,将民营经济看作是经营方式范畴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历史实际,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从经营角度界定“民营经济”的内涵也与理论界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笔者作过调查,随机翻阅过近30篇涉及民营经济问题的论文,发现其中有超过20篇文章的作者都赞同或默认民营经济是个经营方式范畴。在当前“民营经济”仍没有一个权威内涵界定的情况下,我认为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第四,假如民营经济不是经营方式范畴,而是所有制范畴的话,那么与“民营经济”相对应的范畴就是“国有经济”了。如此一来,作为经营方式范畴的“国营经济”又和谁对应呢?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有经济”与“国营经济”不是一个概念的结论是不会有人质疑的。因此,从这种角度出发,“民营经济”与“国营经济”应作为经营方式范畴相对应,而“国有经济”作为所有制范畴应与“民有经济”或“私有经济”相对应。

总而言之,“民营经济”应是个经营方式范畴。

(二)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类型

作为一个经营方式范畴,民营经济所强调的经营主体,不是所有权主体或产权主体,即它强调的经营主体是“民”而不是“官”。这里的“民”我认为应该是“民间”,而不是“国民”,因为,如果理解为“国民”的话,就必须将外资经济(包括还未回归祖国的台湾同胞在大陆兴办的企业)排除在民营经济之外,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应该将“民”理解为“民间”,凡属民间经营而非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都属于民营经济范围。民营经济对应的范畴应该是国营经济。依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大致上有以下两大类。

内资民营经济。包括: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股份合作企业;国有企业经过改制、改组、改造后实行了股份制(但国家不控股);实行租赁制、委托经营等形式的国有企业(国家对这些民营化了的企业不再直接经营管理,只是凭所有者身份享有所有者权益,获取收益,即获取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果实);自然人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自然人出资但非自然人(不是国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非营利性机构,如民办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体育和社会福利机构)等等。

外资民营经济。包括: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外商(不包括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外商控股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包括港澳台商和外商合资、合作企业中由港澳台商、外商控股的企业和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由港澳台商、外商控股的企业)等。

自营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 企业成长理论 个体私营经济 转型升级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支撑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的热门议题。个体私营经济是浙江的优势和活力所在,未来浙江省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两富浙江”,即未来五年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足点是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鼓励各类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在一系列挑战和机遇中进入转型升级的“拐点”时期,本文将以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对个体私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的成功路径有哪些展开讨论。

一、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1、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

浙江省个私经济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浙江从计划经济中自发萌生了一些最原始的市场主体,一些离土的农民、乡企的分离人员、国企退休人员变成了最早的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浙江个私经济全面发动和鼓励发展阶段。个体户的地位已经确立,私营企业主还不能突出,浙江的各地采用了戴红帽的做法进行全力推动,放宽政策。第三阶段:各种争论开始出现。浙江个私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浙江上下各级顶住压力,在发展中突围。第四阶段:浙江个私经济有序发展的阶段。在经营方法上把遵守市场秩序放在第一位,在增长方式上进一步实现向质量型增长转移。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国家先后又出台了若干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以上方针,浙江省也推出了《浙江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2、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是我国沿海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从一个相对封闭、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现代的工业经济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模式。浙江省个私经济以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运行,整体经营状况趋好。根据《2010―2011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显示,截至2010年末,浙江省个体工商户累计数212.21万户,同比增长6.80%,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983.58亿元。截至2010年末,浙江私营企业累计户数63.89万户,同比增长12.76%,增速比2009年同期上升3.35个百分点,私营企业累计户数占全省总量的81.63%,同比增长2.54%,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16705.79亿元,2010年浙江私营企业出口总计926.02万美元,同比增长44.8%,出口总额占全省总量的51.3%,同比增长3.2%。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量的扩张不仅直接提升了个私经济总量,还为社会安置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的增加依然集中在个私经济的传统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其中私营企业增量以制造业为主;个体工商户增量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随着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的增加,大量民间资本进入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为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二、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

1、有利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浙江省政府提出了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想,浙江无论是各级政府的发展理念、相关政策、配套设施,还是流通市场、企业家人才、群众文化氛围,都十分适宜个体私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浙江省将“部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与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相结合,创业型城市建设对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良好促进效应,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空前的发展态势。

2、独特的经商意识

个体私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浙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素来经商意识较强,敢于走南闯北,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温州、义乌、绍兴、台州等地的经营者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浙江省广大个体私营经营者形成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独特的经商精神,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善于经营的企业家。经营者的这种独特的精神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推动浙江个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在因素。

三、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与企业成长理论演变

1、二者研究现状

(1)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现状。企业成长理论是指专注于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规律性的研究理论。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很多,时代不同导致的研究视角的不同,使企业成长理论已经呈现出“丛林”现象,大体分为: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成长论、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观等。

其中,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观对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影响力最大,能为研究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问题提供较强的理论指导。彭罗斯(Penrose)于1959年发表专著《企业成长理论》,从企业的内部因素出发,解释了企业成长的相关问题,而Penrose建立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成为后世很多研究者所遵循的基本逻辑。Penrose认为,企业资源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能力决定企业成长的速度、路径,而企业成长是企业资源和企业管理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否成功与企业掌握的资源、与原有行业的联系以及其他企业进入的数目等有关系。彭罗斯同时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她受熊彼特关于企业家和创新理论的影响。她认为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Timmons进一步拓展了企业成长资源论的范围,他指出实现企业成长的资源不仅是企业拥有、控制或积累的资源,还应包括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即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获取最终竞争优势,取得发展和成功。

(2)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现状。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由于私营经济产生于个体经济,但相比于个体经济,它又是一种私有程度更高、经济扩张力更强的非公有经济成分。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指的是:支持个体私营经营主体向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就是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加大投入、加速整合等多种途径,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符合法律规定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支持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服务业私营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支持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发展等。

国外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有以下几个理论:产权理论、点轴式区域空间结构和集群理论等。国内一些学者在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陶世隆在博士论文《新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对新中国私营经济产生的条件、类型特征、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作较为系统的探讨;白晓玉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思考》中提到中国所有制形式必然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阎金明在《当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一文中树立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的观念等;国内一些省份的个私协会或市级的工商局对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2、企业成长理论对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的启示

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资源基础理论是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以Penrose的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成长理论与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来研究企业成长理论与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揭示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规律性,以进一步说明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资源基础理论更强调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企业成长是企业资源和企业管理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要不断创新,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否成功与企业掌握的资源等有关系,要整合好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占据主流地位。对于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的个体私营经济来讲,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就是创业过程、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和成长发展过程。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彭罗斯开创的资源基础理论。

四、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路径探讨

从发展阶段来看,浙江个私经济也已经面临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那么,个私经济怎么“转型”,个私经济如何“升级”,将是浙江个私经济面临的历史课题。本文通过梳理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及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相关研究,来寻求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1、加强宣传引导

转型的过程不仅是企业转型的过程,也是人的转型过程。一是要利用地方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介进行全面宣传,确保个私主体对“转型升级”工作有全面的认识。二是利用各种平台进行转型宣传,激励广大个体工商户规范自身管理,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全面介绍国家在产业、劳动、金融、财税等方面对转型升级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与税务部门联合做好专项宣传,进行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后税收政策的专项宣传。同时向广大个体私营主体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诚信经营,提高个体工商户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主动转型升级。采取召开行业会、座谈会等形式,向个体工商户详细讲解办理公司或企业登记的要求、程序、注意事项等。

2、支持个私主体向现代企业组织转换

支持个体私营主体向责任明确、产权清晰、具有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一是发挥职能,规范登记。对重点个体工商户要做好“转型升级”登记引导工作。对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要进行调查了解,通过法规讲解、登记问答、政策宣讲等工作引导其自愿“转型升级”,办理变更登记。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工商登记窗口要积极为办理转型的个体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对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颁发营业执照;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的,可以用原企业名称;转型为公司制企业的,可以在原名称后加“有限责任公司。三是强化征税管理。国税、地税部门对个体大户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引导其建账,加强账务核算;税务部门可以给予其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通过资助补助等方式,对“个升企”给予更大的扶持。

提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能力,从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角度引导他们增强创业意识,做大做强企业。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户向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转型。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实施细则,制定工作的措施、目标任务和工作办法,形成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实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的良好局面。以资金实力较雄厚、规模较大、有意愿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鼓励他们转型升级为企业。

3、发挥个私协会的桥梁作用

各级个私企业协会要发挥沟通政府与个私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资金、技术、法律、人才、信息、维权等各个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帮助和服务,实现转型升级与推动就业的良性互动。个私协会通过基层组织把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从业人员团结组织起来,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个私协会要明确服务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将服务社会、政府、会员等工作与协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协调起来,开展有成效的服务项目。个私协会在宣传教育和引导个体私营主体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银企合作中,进一步主动协调银行部门,争取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个体私营经济融资,建立更加畅通的信贷融资渠道;协会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各部门的信息和工作重点及时传达给个私主体,全方位为个私主体做好排忧解难工作。

4、引导企业拓展转型升级空间

在面临传统产业竞争激烈、高成本、低利润的形势下,具备实力的转型后的个私企业进军新兴行业,是企业摆脱危机、占领新市场领域和获取利润空间的长远选择。在进入新兴行业时,大多数个私企业不是放弃原有的传统行业,将人力、资金等全面投入新兴行业,而是根据企业现有状况,将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各有侧重地同时经营。支持个体私营企业以合作、合资、参股、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电信、铁路、电力、民航、银行、证券、保险等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改组,投资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行业投资。

这个路径是企业立足于已有资源,转化生产力,通过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符合彭罗斯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个私企业在选择这种转型升级路径时,需了解彭罗斯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所提及的三个因素,即企业已有资源、与原专长行业的联系和其他企业进入的数目,应当基于企业自身的已有资源和实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理性进行多元化生产。

5、通过创新推动企业成长

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要通过创新使企业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改革发展模式,培育自主品牌,构建个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强做大。无论是自己总结的经验还是国外的成功经验,只有确认了其适用条件并进行适当应用,企业的创新才会成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个私企业的成功创新往往与企业对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的确认能力有关。

彭罗斯关于企业能力的论述使企业成长问题的论述进一步科学化。最重要的是,彭罗斯强调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彭罗斯的企业创新理论为以后的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结论

个体私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企业的成长理论具有一致性。浙江省个体私营主体要根据自己的资源、能力和创新状况向现代企业组织形态转换发展。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包括政府支持、市场环境、技术环境、融资环境等。要整合优化资源,争取政府的扶持,需要政府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合作、重组提供便利服务;努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个体私营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和政策便利;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融资作出贡献,支持建立面向个体私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刘晓娅:基于企业成长理论分析浙江中小企业困境[J].商业经济,2012(10).

[2] 李国强、李初:我国个体私营企业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5).

[3] 霍东霞: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J].大众商务,2010(8).

自营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民营;民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文化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经济的强大,而经济的繁盛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文化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中民营部分的占比越来越大,因此,民营企业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而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且地位也越来越高。民营企业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制约其长期发展的弊端,很难做到强劲发展。所以,民营企业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强大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发展,提升企业生存与进步的技能,增强核心文化竞争力。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广义企业文化和狭义企业文化两方面。就广义而言,社会文化包含企业文化,可将其称之为社会文化的第二种文化。企业文化经过企业职员的自我控制力以及向客户供给所需的各项服务,进而表现出企业的运营特点、团队精神、策略标准、企业认知、世界观和行动规则。在狭义方面,企业文化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强调人本思想,注重精神文化的作用,期望通过文化的约束力来规范行动,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并激发出其创新性,为企业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同时经过多种途径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帮助。

1.2民营企业的含义

民营企业是一种经济理论,虽然社会普遍承认这种理论,但是在内向和外向上均存在一定的争论。国民经济包括民营经济、国营经济和官营经济,其根本在于“营”,而载体在于“民”,民营等经济成分包含在运营机制的范围中,企业运营的实现方式通过它来呈现,并不单纯指所有制理论。民营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存在特定关系,个体企业、私企、国企等均属于民营经济范围。

1.3民营企业文化的含义

民营企业文化指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在运营进程时沉淀下来的独特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概念,它不仅拥有一般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而且具备其独特性,尤其在本国民营企业发展和经营的进程中存在我国传统社会规定、社会背景、文化风俗等因素的浸染。民营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是民营企业文化的构成因素,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部分。

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2.1企业文化中的短视弊端造成目前民企的信任威胁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非常恶劣的家庭化、个体化、非理性化的特点,企业领导人所有行动的终极目的除了为自身和其家庭收敛钱财外再无其他,鲜有公众责任感、国家使命感,各企业经管理者好大喜功,运营模式只求简单高速,且周期短、缺乏诚信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我国历史上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而言,依据个人勤奋、信守承诺白手起家的实业家的确较多。但不可置否,也存在一部分企业家自开头就采用投资欺骗、广告诈骗、商标侵犯、合同假冒、服务欺诈等方法掩耳盗铃,还有的利用特别方式和特殊力量等非正式手段敛财致富。

2.2企业文化的层次较低,很难保证企业长远发展

纵观中国这几年的形态,民营企业文化包括家庭情感型、章程制约型、理论指示型和追求标准型4种。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存在于前两种类型,而后两种类型则比较少。以上4类企业文化根据它们对实际劳动生产力影响力大小进行区分,主要有第一层面、第二层面、第三层面以及第四层面,档次也依次由高到低。根据民营企业文化存在的进程可知,因为企业文化的构成和进程缺少章程化和系统化,而且文化影响力也不够深,在实际生产力方面的影响力不强,所以一定要加快改革速度,并加强改革力度,锻造出具有强烈意识的指导导型企业文化,尤其要打造出追求高境界企业文化的企业。民营企业改造成理论指导型企业然后锻造出高境界的企业文化,这样才可以让企业文化提升到更好的层次,从而创造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竞争力,同时可以让民营企业发展得更长久,并打造出更广袤的成长天地。

2.3用人唯亲

来源于我国已有的人们一直认为民营企业是依据宗族文化的积淀发展而来的宗族理念非常浓郁。企业的人事管理存在严重的亲戚关系脉络,以负责人为中心的第一中心圈;以亲朋好友为主的第二关系圈;以员工为主的第三普通职工层。这种分层普遍存在于“等级有别”的企业中,而价值理论、管理标准、权益分配等均表现出关系网内部大于关系网外部,自己人大于非自己人,感性大于非感性,联系大于标准,人脉大于制度,诺言大于合同的现象也无处不在。以上理论一般存在中心圈内,其作用通常在核心层内发挥平稳,并起到巩固脉络结构的作用,而在核心层外的人员是非常难进到中心圈内的,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够尽可能多地团结企业职工。2.4重表面轻内涵依照爱得加•沙因对企业文化的划分可知,企业文化策划和企业CI品牌创造仅体现了企业文化表面的呈递形式。中国的民营企业行业,仅仅关心企业文化创建的表面却并没有重视企业文化创建的真正内涵,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只重形式,不看内容,其后果必然是什么都得不到。

2.5老板文化色彩浓重

大多数民营企业走过的历程,与企业负责人的个体能力密不可分,这些企业家可能手握真正的技能,可能具有广大的关系脉络,也可能占有市场的绝对优势。恰恰由于拥有此类特别的能力,这些企业家们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在业界的地位也非常高。企业负责人大多自己揽权,大小诸事全部由自己负责。尽管企业雇佣有十分精良的人才,可是事实却也是大小事情均由老板做主。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企业内部慢慢演变出以企业负责人为首的基本上属于独裁专断的运营模式。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基本就是以企业负责人为中心的,而企业文化也呈现出以企业老板马首是瞻的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如果成形并得到发展,企业的整个运营水准及产品的生产力就会持续降低,企业也会十分危险。

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3.1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缺乏更新

社会上的民营企业基本上属于家庭企业,大部分老板采取家长式、经验式运营,用亲情关系替换规章规范,用经验替换科学决断。大部分民企老板受个人经验和文化程度的束缚,安于现状,或者有了一些成功就心浮气躁,甚至于盲从。此类表现在企业管理中的短视偏好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良好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大部分民企管理者的理念和价值观却一直停滞在传统阶段,这大大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境界的发展。

3.2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

企业家文化依然停滞在传统理论上,没有彻底改变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打断了企业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事实上,企业家的想法和世界观是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飞跃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大多数企业家的眼光和判断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经济理论和价值观处于低层次,并没有深入进高境界的政治理论方面。

3.3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历来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表现在社会结构上就是以宗族为核心,而家族联系拥有主导地位。而人民对家族的一致倾向性,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社会的倾向性,导致了对宗亲的高度依赖。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不可置否会对社会组织造成信任危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会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客户的挑选形式、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的文化发展、企业的命运等也将受到影响。

3.4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意识到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其对人民的伟大奉献,民营企业的位置逐步得到了认同。可是各级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决策、审核时还是表现出由于传统文化的渗入而对民营企业存有怀疑。企业如果希望在困难的环境下得以生存,那么必将出现无视行业规定以及兵行险招等情况,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创建。

3.5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影响

源自于传统的手工劳动的自然经济理念的渗入,民营企业经营者基本上忽略科学经营的理念,偏向于家庭式运营,仅仅关心裙带效益,而无视基层人员的合法效益和企业使命感。本就没有自由环境的悠久文化以及顽固不化的宗族关系文化,这些和科学的运营概念以及高素质人才理论互相排斥,企业文化逐渐演变成推崇个体思想的载体,导致企业职工呈现出某些依靠思想更甚者出现人格奴隶的现象,从而丢掉了个体思考意识和创造精神。

4结语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一定要关注文化创建这个中心环节,因为企业文化筹建水平会对企业发展的好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也会呈现意想不到的约束作用。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激发出团结精神及源源不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设定具体的标准方案和奋斗的目的,具备维系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从而为企业的进步增加无尽的斗志。

参考文献

[1]杨克明.企业文化落地高效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李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决策与信息,2008(6):96-97.

自营经济论文篇4

 

论文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心经济时代,即人类的需要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 

ment)的营销组合论。据此发展出心营销理论是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并论述和描绘了心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物质已经充斥了这个世界,而物质性的产品升值的空间却在大大缩小。顾客对物质性产品的需求在递减,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的商品(除了刚刚开发的新产品以外)做的越来越精致,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可是价值却越来越低,而这一切满足的都是人的物质需要,可称之为“身时代”。 

 

心经济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人类的需要已经进入了心灵的需要,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阶段。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造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身时代”不同,在这个时代,人类的经济以创意生产来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可称之为“心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对日常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提出质疑。现在唯一可以大规模升值的就是心经济,即文化产业。 

有三个“80%”可以证明心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80%的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发达城市的人用80%的钱来满足自己情感和精神需要,如绿色消费、旅游、教育等;在这些发达地区和国家80%的商品利润来自于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即靠一系列的文化模式,如设计、品牌、色彩、时尚、地位、专利、款式、纹样、结构、个性等获取利润。全球最大的未来学研究机构之一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所长罗尔夫•詹森指出:“未来的产品必须取悦于我们的心,而不是大脑。当这一点成为现实的时候,富裕国家的主导社会模式将不再是信息社会,而是梦想社会。现在是为产品和服务加入情感价值的时候了”。所以说心经济已经来临。心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一)人类的需求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并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 

在21世纪以前,人们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人的身体的生理需求展开的,表现出显著的“身”的特征;而今,当这种生理需求被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甚至有的已过度满足后,人的需求则开始转向心理和精神层面,具有明显的“心”的特征。身与心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需要,两个决然不同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两种决然不同的文化体系以及经济特质。 

心经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而普遍存在,并且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即便是在许多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的、精神的成分也越来越重,甚至成为主导。人们以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人们购买着个性、消费着偏好、感受着心情、体验着意味,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淡化了,而附加在商品上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及其表征意义却越来越重要。 

(二)心经济时代具有与身经济截然不同的经济特质 

感受是个性的,需求是主观的,而现阶段认同成为经济的主宰,是心经济最大的特质。传统经济以满足身体需要为主,所以被称为身经济;但在心经济时代,“看上去很美”就是卖点。在以往,消费是一种消耗性的过程,而在心经济时代,文化消费是主观感受,精神经历是非消耗性的,消费的可是无形的东西;在以往,人们追求“酒足饭饱”的满足,但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的是“心满意足”的感受;在以往,人们期待更丰富的物质,而在心经济时代,人们需要对历史的感动和感悟。总之,人们需要的是精神和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教育和启迪,感受的是快乐,追求的是心情的愉悦。 

心灵的需要产生于人们的内心,当满足这一需要的经济被人们确认时,心经济就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所以心经济的最基本特点是人类进入了文化社会,文化成为人类的第一或主要的需要。心经济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其满足的具体实在对象就是人类这种、那种或全部的文化及其需要。 

(三)心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是文化的消费 

文化消费的过程由三方面组成:文化、文化形式和感受。文化的展开是种种观念和方式系统,包括价值观、信念、态度、个性、行为特质直至风格习惯等。文化形式具体展开的则是符号、样式、场景和状态,而感受的展开是经历、体验、觉悟和信仰。人们有了某种文化的需要,而一些文化形式恰能表现这种文化意味人们就能获得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需求就能得到满足。 

总之,在心经济时代,生产和经营的就是这样一种文化意味:从人们的文化需求入手,用适当的文化形式来表现这种文化意味,让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具体的感受中得以满足,从而完成文化消费的过程。 

 

心经济时代的营销

既然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的营销组合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策略。因此,根据心经济的特点,本文提出在心经济中的营销组合论,即4e营销组合论,所谓4e是指快乐(enjoyment)、体验(experience)、情感(emotion)、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四者相结合的营销组合论。 

(一)4e营销组合论诠释 

1.快乐(enjoyment)。在心经济时代,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心经济是以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为主,在消费当中是要满足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要,消费过程中应无时无刻不以满足顾客的快乐为导向。因为快乐是顾客的终极需要。 

2.体验(experience)。在心经济时代,需求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里,而存在于人们的主观认同中,在文化的消费过程中是以体验为主。顾客是以体验的方式消费着文化产品。顾客是体验到文化产品带给他的快乐、意味和感受。 

3.情感(emotion)。在心经济时代,企业的产品以产品及服务带给顾客以情感、精神上的享乐和快乐。企业在营销中将以情感营销为主,是给顾客以情感上的满足,以及情感上的教育、启迪,在营销层面企业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达成共鸣。因为情感是营销成功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是价值、顾客忠诚和利润的秘诀。企业应该以情感营销为中心,有效建立、传递和交换情感价值。 

4.启迪教育(enlightenment)。企业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服务传递给顾客的消费文化、情感价值,使顾客在情感和精神上得到启迪和教育,并强烈认同企业传达给顾客的情感价值。此外,企业文化更是给员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启迪和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良性影响。 

(二)“心营销”内涵及意义 

因此,笔者提出“心营销”的定义。所谓心营销是指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终极需求快乐。 

现在心营销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日常生活,顾客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已经开始转向情感和精神的需求。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感受的是意味,消费的是个性,满足的是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意味和感觉将更加浓厚。产品和服务带给顾客的是快乐的体验,精神和情感得到极大的教育和启迪。产品和服务是以文化和文化设计来打动顾客,传统产品的文化设计和文化成分以及文化产品都将极大的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从以物质需求为主的“身时代”到以情感和精神需求为主的心经济时代,营销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自此,营销由外而内,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心营销未来发展趋势 

 

从新经济到心经济,心经济已经在世界经济当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据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可知:到2015年,全球经济50%的产值将源于休闲产业。事实上,美国经济中出口赢取利润的50%来自于美国的娱乐产业,如好莱坞的电影、百老汇的戏剧,以及一系列由个性化与品牌化的销售所产生的丰厚利润。我们可以相信在新经济中的网络、高科技等技术的推动下,心经济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那么,心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借助多种宣传方式,使顾客体验快乐消费 

企业将以网络、信息技术、高科技、传统方式等手段,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以快乐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以满足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让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时时体验快乐。企业将利用这些手段,极大地满足心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 

(二)利用文化赋予产品及服务更高的内涵,以引导消费 

产品设计,以及服务中的文化因素、文化设计将会占很大比重。产品及服务当中的文化因素将更加契合顾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产品及服务当中不再追求功能、功效的大而全,而是根据顾客的切身需求量身订做更符合顾客的需求,与顾客的需求、环境、情况、协调一致,和谐共处,直至顾客内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包括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以外的产业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将会更加人性化,以快乐为导向。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不断地加强与顾客的快乐互动,将它贯穿到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 

心经济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经济模式,在心营销中,应该用文化赋予产品一定的内涵及不同层次。在营销中,更应注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的结合,它将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企业来讲这是应该牢牢把握的。用文化赋予产品档次、内涵,注重品牌理念的传达。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把这种文化应用于营销中,用文化内涵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与顾客在情感和精神层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沟通,这将更有利于品牌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世潮.心时代:一个情感化的世界及其经济图景[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曹世潮.心经济33条铁律[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3.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自营经济论文篇5

在2002广东省发展非公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字体:小大】

在2002广东省发展非公经济论坛上的讲话

作者:张亦林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更新时间:2005-3-1

在“2002''''广东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论坛”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板、各位来宾、同志们:

“2002''''广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坛”会已经开了两天,今天就要结束了。两天来,大家围绕论坛会主题,激烈讨论,踊跃发言,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企业还印发了书面材料。各市私营企业协会对这次论坛会认真做了准备。总的看,在这次论坛会上大家介绍的经验,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都很实在、具体,基本反映了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我想,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为了充分做好省委、省政府将要召开的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反映广大私营企业主在新形势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和要求。二是我省个体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广东的经济领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确实涌现了一批生产有序、经营有道、管理有方的优秀企业和一些政治上有觉悟、社会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势力、对人民有贡献的私营企业家。请大家在一起交流情况、探讨问题、提些要求,适时总结、宣扬、推广有益的经验和作法,可以对其它的生产、经营企业和新办的企业起到启迪、促进作用,对促进我省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利用这个机会,请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大家传授经济理论知识和企业发展谋略。这对每个企业家来说,如何确立超前意识、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发展私营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次论坛会很有意义,也很及时。希望这次论坛会后,我们每位企业家要发扬成绩,再激再励,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努力实践新的开拓,寻求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使我省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充分认清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对促进全省的改革开放起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特别是在前几年,在我国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速度回调,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情况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并且与转换企业机制,培育发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我省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一是发展趋势良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1年末,全省私营企业超过了20万户,也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末增长7.6%。平均拥有资本11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8%。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5.6万户,增长27%,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5户,增长45.8%。全省私营集团企业有222户。一批企业年产值或营业额在亿元以上。二是私营企业各行业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在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保持了全面发展的势头,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行业户数分布看,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比去年同期增长5.8%,其余各行业的增幅都在10%以上,其中交通仓储业201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1%,新兴的、综合的其它行业发展尤为突出,有2.95万户,增幅达67.1%。经营还是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为主,有14.77万户,占全省私营企业的70%。私营企业第一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第一产业对私营经济来讲还是可行的。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贸易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2001年全省私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9.5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个体私营经济还通过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技术,走合资、合作经营之路,将自己的品牌产品逐步推向了国际市场。四是科技型企业日益增多,管理结构提高。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广东省私营企业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化,走科技兴企之路,有些高科技领域也为私营企业所涉足。私营企业内部人员的文化层次也已大大提高,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及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比例大大上升,合理的人才配置为企业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全省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有4957和4639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和51.45%。五是创造了劳动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效益。私营企业在吸收大量的应届大学生的同时,还安置了大批下岗职工和农村多余劳动力,减轻了社会的压力。2001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22.9万人,其中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5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8.51%。六是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2001年共上缴税收225.3亿元,比2000年的128.7亿元增加96.6亿元,增长75.1%,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0%左右。

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势头是好的,增长数是可观的,形势也是喜人的,这一方面有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有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我省几百万个体私营大军辛勤劳动、共同努力的结果。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对搞活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促进脱贫致富,方便群众生活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开发人才、科技、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也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和肯定。

二、坚定信念,加强管理,不断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党的一项长期方针,是引导和支持群众勤劳致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决策,决不是权宜之计。个体私营经济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先导力量,新的增长点,不但过去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一块不可缺少的现实生产力,而且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高度,从加快经济发展和引导人民群众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深化对个体私营经济地位、作用的再认识、再提高,进一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坚定不移地贯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坚决维护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法权益。可以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理论上有依据,法律上有保障,实践中有经验。希望大家坚定信念,理直气壮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干。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地理位置特点和技术优势,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努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另外,要抓住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企业转制的契机,积极参与购买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推动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参股联合,有条件的地方,私营企业也可按照自愿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突破地区的分割制约,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克服“小而全”和低水平的重复分散现象,逐步朝着集约化,集团化和股份化方向发展。已经成立的集团企业,要加强研究企业发展趁势,探索实业资本与经融资本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如何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等问题。特别是集团企业急需开发的产品,但又受技术力量制约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可以采取“借鸡下蛋”办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联合,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以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投入,建立起多品种、多规格、低中高档次产品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展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三来一补”业务。并有目的地组织与“国际选手”进行接触和联姻,推动技术合作,以加快产品开发步伐,并藉此提高集团企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和档次。

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要加强调查研究,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向、总体规划、地区布局、行业分布等方面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适时提出报告,统一协调理顺好各种关系。各级协会要教育会员,守法经营,服从管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要教育会员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逐步完善企业的管理,提高自身及企业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会员自我保护意识;要履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职责,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困难,提高协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有序作出新贡献。

三、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努力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水平上台阶

自营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传媒经济 理论结构 广播电视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广播电视传媒现在的结构模式基本上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形成的。具体来说,1983年,国家广播电视部根据党的第十二届代表大会的要求,召开了中国第十一届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现在,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可见,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既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盏指路明灯。正因为这样,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后,一方面是广播电视广告业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报业经济理论研究的率先起步促进了广电人把广播电视经济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于1984年开始了“广播电视经济”的研究。到199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中国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体系以及结构模式是在2000年以后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

一、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与我国的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一样,它们是一个共同的整体,所谓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也就是我国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在我国传媒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已基本形成。其中的第一个“1”是指传媒经济中枢理论,“2”是指传媒经济造血理论与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第二个“1”是指传媒经济纳新理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依据“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的要求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国的整体传媒文化产业。

传媒经济理论系统涵盖的十大基础性理论是引领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的核心理论、路标性理论。这十大基础性理论主要是: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1+2+1”的传媒经济理论结构模式。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传媒生产力理论、传媒结构理论、传媒产业资源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中枢理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一种引导性理论、灵魂性理论、宏观性理论、聚集性理论、共享性理论、中心性理论、主导性理论,它一方面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媒介和科学开展传媒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又告知传媒人应该如何科学感悟传媒现象和自己的传媒行为。传媒经济中枢理论是阐述传媒的性质、功能、走势等传媒的重大理论问题,不是阐述传媒运作的具体技巧,但是它可以引导传媒人通过自身对传媒经济中枢理论的感悟而创造出具体的、具有特色的传媒经济的运营技巧。

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理论、传媒产业集团化理论、传媒资本运营理论、传媒多种经营理论等四大理论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传媒经济造血理论。血对于人体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它的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血”。传媒产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血”是从哪里来的呢?简单地说是从传媒产业经营活动中来的,若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它是由传媒人在传媒经济造血理论的引导下创造出来的,是以传媒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传媒市场营销理论。传媒经济输血理论与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传媒经济生命理论链条上的两个环节,传媒经济造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创造价值(造血),传媒经济的输血理论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如何实现价值(输血)。传媒经济输血理论是从医学中的“输血”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理论。输血理论是当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括采供血理论和输血理论两个部分。传媒经济输血理论的实质就是借鉴医学领域中输血理论提升传媒市场营销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任务主要是:(1)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传售各类传媒产品;(2)监督和检查传媒产品的质量;(3)实现传媒产品的价值,保证传媒产业功能和传媒事业功能的实现。

传媒经济纳新理论――传媒经济理论基础体系中的网络经济的本质理论。传媒经济纳新理论是根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态现象以及传播媒介生存、发展、壮大的实践要求形成的一种理论。我国有一个成语,即吐故纳新,其原意是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后来,人们常常把扬弃旧的、吸收新的行为称为吐故纳新。一个组织要永葆青春,就应该不断地吐故纳新。同样,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实体也必须吐故纳新,只有这样传播媒介才能永葆青春,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地、更好地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但是,传播媒介的吐故纳新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吐故纳新,又是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所谓具有传播媒介特点的吐故纳新,主要是指传播媒介实体应根据传媒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那些不适应传媒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媒生产关系,绝不是取消某些传媒实体。比如我国的报刊、广电等传统传媒可以借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传媒的孵化器作用,推动传统传媒实施吐故纳新,一方面提高了传统传媒的网络技术含量,实现了传统传媒的吐故纳新,另一方面借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整体传媒文化的融合,为推动我国整体传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方位地发挥整体传媒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做好了传媒体制上的准备。

二、广电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形成过程

(一)广播电视经济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始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到现在可区分为两个阶段:1.广播传媒单一事业功能发挥作用阶段。1940~1980年的40年间,我国广播传媒和1958年5月1日开播的电视传媒(1958~1978年称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后改称中央电视台)只执行单一的事业功能,否认广播电视传媒的产业功能。2.广播传媒事业功能与产业功能共同发挥作用阶段。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在功能上开始由单一的事业型功能转变成为两种功能――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可见,我国广电人对于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是从认知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开始的。广电传媒的事业功能和产业功能是一种传媒现象,广电传媒二重性是传媒本质的体现。根据认识论的本质要求,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其现象开始的。可见。广电人对广电传媒二重性的认知过程,是认识规律的一种体现。

随着广播电视传媒产业功能作用的发挥,在广播电视传媒领域内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学理论开始萌芽。1979年初,当我国的电视传媒广告经营问世以后,电视传媒产品经营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为了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经济的萌芽,1979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肯定了传媒恢复广告的做法,并作了具体规定。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信息。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先后开办或恢复播出广告节目。

在此情况下,人们对广播电台、电视台能否创收(即经营收入)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传统观念开始动摇。正当广电人困惑和徘徊的时候,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于1983年3月13日~4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经验,讨论和确定了广播电视传媒改革的基本方针,会议指出:要“自己走路”,要“以宣传为中心”,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要“四级办节目、四级混合覆盖”,要“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财源”,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985~1991年的六年间是我国整体传媒经济元素发现最多的六年,也是广电传媒经济发展最快的六年。在这六年间,就传媒经济元素问题学术界进行了认真讨论,进而科学地确定了哪些是传媒经济元素,哪些不是传媒经济元素。比如新闻就不是传媒经济元素,它是新闻学的核心元素,但是,也是发展传媒经济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六年间,在广电传媒经济理论上确定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等传媒经济理论元素;在广电传媒实践上,于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经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广东省委的批准成立,其办台方针是:“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呼号为:“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从此时起,中国大陆第一个直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用全新的广播方式开始了播音。1990~1993年,我国相继成立经济广播电台14家、经济电视台10家、有线电视台12家。

1992~1995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广电传媒开始进入了市场。

1996~2002年,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博弈进入高潮。1996年5月29日,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事业集团宣告正式成立,并宣布从即日起中国传媒业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在传媒理论界也开始了中国传媒集团应该是产业性还是事业性的博弈。1999年6月9日,中国第一家城市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此后,中国传媒集团性质的博弈进入高潮。2000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家省级广电传媒集团――湖南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宣告成立;2001年12月6日,中国最大的传媒事业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挂牌,标志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管理体制和事业性运行机制“重大改革”的全面展开,广播影视事业集团化运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以后,一方面广播影视事业集团的弊端日渐暴露,另一方面广播影视产业的优势在“夹缝”中有了一定的发挥。为了促进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产业化年”的口号。2005年1月,广电总局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不再组建广播电视事业集团,对已组建的广播电视事业集团改为“总台”,同时对“总台”进行“产业化”改革,并恢复了建立“制播分离”制度的政策。2005年以后,广电总局没有审批一家广播电视事业集团,但是有相当多的省市成立了与“总台”并行的“广播电视台”。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安徽、黑龙江、湖北等省成立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现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正朝着传媒融合化、一体化以及整体文化的方向稳步健康地发展。

(二)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广电传媒经济同我国整体传媒经济一样,是逐步走向成熟的。

1.广电产业经营已市场化。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广电传媒产业从“无”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再到产业化经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在它的变化过程中,我国广电传媒人创造了许多广电产业经营市场化的经验,其中有两种广电传媒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定要写入传媒经济发展史的,因为它体现了广电产业发展的一种规律。这两种广电产业经营的经验是:一是由央视传媒人创造的黄金传媒资源广告招标式的广电广告产业经营模式;二是由湖南广电传媒人创造的用广电经济活动塑造企业形象的传媒产品经营模式。

2.广电传媒经济政策已逐步走向完善化、科学化。从整体传媒经济来看,比较完善的、科学的传媒经济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实施这些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如果把我国制定的传媒经济政策细分一下,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辅助类政策,即新中国建立初期,为解决报纸所需资金短缺问题所采用的政策;其二,事业类政策,即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2年间制定的关于传播媒介的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其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即1978年国家财政部批准的《人民日报》等八家在京新闻单位可试行的一种办报模式;其四,产业类政策,即在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类政策的博弈中以渐进式态势逐渐走向完善化、科学化的传媒产业政策。这类传媒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3年中央37号文件确定的“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三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之路的论述。十年来,我们在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就是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手抓,两加强等,并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全面阐述了我国传媒文化产业政策。

3.广电经济理论已体系化。基于整体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广电经济理论也已体系化。所谓理论体系一般是指基于某一公理的演绎。传媒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理论体系就是基于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营规律而形成的一种被社会认可并能指导传媒组织或机构实体依据传媒运营规律持续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传媒经济理论基于的一种“公理”。对于传媒来说,这一“公理”就是传媒二重性理论,它是实现传媒经济平衡发展的支点理论。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只要发展,就必须保持平衡。因此,保持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有效开发传媒资源是传媒人追求的基本的价值目标。但是传媒活动各要素的平衡是相对的,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传媒人为了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必然追求新的传媒平衡并努力保持这种平衡,因为平衡可以表明传媒业已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统一、和谐、一致,标志着传媒业已在原有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平衡与不平衡的博弈进入了一个高水平的平衡。传播媒介同其他事物一样,就是不停地从不平衡进入平衡,循环往复,进而促进传媒业的发展。可见,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化必须具有三组基本的传媒经济理论系统,即传媒二重性理论系统、传媒资源理论系统、传媒平衡管理系统。传媒经济理论体系内的这三组基本理论系统的科学结合度是决定传媒产业发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检验传媒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4.广电经济活动制度化。长期以来,我国的传媒制度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特别是广电传媒更加强调公有制。后来,随着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发展,除在传统传媒领域仍然坚持公有制外,在新兴传媒领域采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

就传媒经济活动制度来说,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传媒经济活动的主体已经多样化,既有公有制性质的实体,又有集体性质的实体和个人。但是大部分传媒经济活动是由传播媒介主办和发动的。

就传媒管理体制来说,当前的传播媒介基本上是以事业性管理为主,产业性管理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但是,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来看,传媒文化产业在整体文化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决定其产业化管理所占的比重将会增大。具体来说:(1)报业传媒将实施“三分开”的管理体制,即产事分开、产政分开、管办分开。通过“三分开”的管理体制的实施,一是改变报业的高度垄断状况,二是纠正“千报一面”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实施“三分开”管理体制以来,虽然推广较慢,但是效益还比较理想,因为“三分开”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报业尽快转企改制,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报人办报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报业资源,有利于改变过去“千报一面”现象,是报业传媒体制改革的最佳途径。(2)广电传媒应实施“制播分离”制度,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业界率先提出来的改革设想。经过18年的反复实践,证明这是广电传媒实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3)我国的网络传媒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实施传媒产业化经营,充分调动各类网络传媒的积极性。

总之,根据我国传媒产业制度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营好公有制传媒产业的同时,支持和扶植民营传媒产业公司的发展,以便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促进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

5.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传媒经济理论作为一门专业课走进大学课堂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其中作为一门知识课较早走进大学课堂的应该是《广播电视经济学》。所谓广电传媒经济教育规范化就是说《广播电视经济学》作为一门新专业不仅已经走进大学课堂,而且从1995年起,我国的一些高校已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开始招收传媒经济学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还招收了我国第一位传媒经济学博士后。从此,传媒经济学就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门常设课程,既有规范化的《传媒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又有相应的《传媒经济学》教材建设,传媒经济教育已被纳入到了我国规范化教育的行列。

三、未来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未来我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是: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即树立科学的整体文化观,深化城市广电传媒体制改革,加快实施转企改制,促进广电传媒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我国未来城市广电传媒发展的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只有从整体文化的角度和整体传媒文化的视野去改革城市广电传媒、去发展城市广电传媒,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传媒才能够快速发展,才能够大发展,否则,企图把城市广电传媒做强做大是不现实的。现在,根据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深化整体传媒文化体制改革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理论环境都已具备。对于我国城市广电传媒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抓住机遇,既要在宏观上弄清楚我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大好形势,又能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地实施转企改制,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样,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中国整体文化特色的新的城市广电传媒将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思想,它一方面科学地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生产经营机制、文化法制建设、文化市场培育等都作了全面部署;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并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次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党的十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快车道,有关“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日渐明确,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日渐完善。这种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已为深化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传媒生产力做好了准备。

从文化和文化产业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在理论上弄清楚了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楚了要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就必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就必须大力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传媒文化产业。

任何一种传媒产业都是传媒文化产业,都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其发展受着两种力量的支配,即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支配,特别是受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传媒经济活动是所有传媒活动基础,因此,传媒经济的发展同样受传媒发展规律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以及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支配。作为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力量是永恒的,但是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活动的支配力度是同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和驾驭度相联系的。那就是说,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越深、驾驭度越娴熟,传媒经济发展就快些,反之,传媒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慢些。但是,还应该明白:从总体上来看,不管传媒人对于传媒发展规律的认知度如何,传媒发展规律对于传媒经济的支配作用是不会改变的,这是真理,是不可怀疑的。作为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支配力度通常是指社会生产力对传媒经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传媒自身的力量,即传媒文化生产力或传媒技术的作用力。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产生了许多新传媒,而且也促使传统传媒焕发了“青春”,衍生了新的生命力。现在,我国的传媒经济在传媒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的支配下,不仅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它正在促使我国的分散性的传媒文化、“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传媒大文化的方向发展。分散性的传媒文化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机构“林立”和在传媒资源利用上的浪费;“独立”性的“传媒小文化”造成了传媒实体的“小而全”“大而全”和“重复建设”,严重影响了整体传媒文化功能的发挥。造成我国传媒文化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的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二是由于观念更新的滞后性。传媒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造成了我国长期的单一纸传媒文化独占鳌头的传媒文化模式,不会与新传媒合作,更不会与新传媒分享传媒资源,于是,当一种新传媒产生以后不得不另立炉灶,实施分散化独立运营。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新传媒越来越多,形成了我国目前多传媒并存的局面,或者说是多传媒割据的传媒结构。观念更新的滞后性造成了我国传媒文化组织职能发挥的局限性和组织职能的相互制约性,使本来就具有局限性的我国传媒文化组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内耗,既影响着传媒文化组织职能的发挥,又影响着我国传媒文化的发展。根据我国传媒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的经验,要改变目前我国传媒文化现状,必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本精神,不断提高传媒融合的品位,在实现传媒高层业务融合的同时,积极推进传媒文化机构之间的融合和传媒文化机构与相关宏观文化机构的融合,逐步改变我国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的现状,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即整体文化。

实现分散性传媒文化和“独立”性“传媒小文化”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大文化”的转变,是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聚合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也是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过去,对于传媒文化经济与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的关系问题研究的较少,只是在传媒经济学体系的研究中、在传媒经济整体理论体系的研究中以及传媒经济发展走势的研究中,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经济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宏观文化产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给未来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从现在起,特别是党的十以后,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任务是:在已创立的传媒经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整体传媒经济理论和文化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大文化”观统率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指导传媒文化经济理论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去解决传媒文化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这既是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也是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重心。

城市广电传媒是我国广电传媒产业的基础性产业,它具有数量多、差异大、资源丰富等特点,它既是我国城市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又是我国城市文化产业主体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过程中,城市广电传媒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对于整体广电传媒文化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体传媒文化的发展以及整体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要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把握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我国已形成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结构模式和我国广播电视经济开始走向成熟的传媒环境对于建立整体文化框架下的中国城市广电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把握传媒生产力就是传媒文化生产力,它是我国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在理论上,一定要明确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城市传媒资源整合的一种主导性力量。

其三,在资本运作上,一定要面向资本市场,充分利用传媒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盈利点多、资源广泛等优势,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率,满足社会投资者的需求。

其四,在广电传媒产品的经营上,一定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广电传媒产品经营者可以借助于传媒产品品牌的力量占领市场、获得盈利,促进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提高传媒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必须强化品牌策划,必须打造那些具有本地特征的传媒产品品牌,打造那些贴近本地受众文化心理和审美诉求的传媒产品品牌,用这些品牌产品提高城市广电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五,在城市广电传媒资源开发策略上,一定要注意其层次性,既要重视对重点资源的开发,又要避免对资源的浪费;一定要注意提升城市广电传媒文化产业的规模化,这是实现城市广电传媒优势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关键。

自营经济论文篇7

《民营经济论》是单东教授(单东系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民营经济促进会会长、浙江财经学院教授――编者注)自1989年以来执著地倡导民营化的一系列论文、调查报告的汇编,其中贯串的一根主线就是坚持中国企业制度在产权关系上的民营化改革。

单东教授一直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多年来固执于为中国的民营经济鼓与呼。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单东教授就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像一个过河卒,始终不渝地坚持民营化的主张,鞭辟入里地阐明民营化的主张,毫不畏惧地捍卫民营化的主张。书中第一、二部分的文章反映了单东教授为民营经济正名的不懈努力。90年代初期主张民营经济是很不容易的,是有一定政治风险的。今天,历史已经证明,国有企业民营化是正确的主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甚至是常识了。这里也有单东教授的一份功劳。

单东教授不仅大声疾呼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而且进一步跟踪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思考解决之道。如民营企业如何摘去“红帽子”,如何解决融资难问题,如何实现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抓住全球化的契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如何培育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持和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精神,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等等。书中第三、四、五、六、七、八部分的文章反映了单东教授对发展民营经济所进行的出谋划策。书中第九部分的文章反映了单东教授对浙江民营经济所进行的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为民营经济鼓与呼的同时,单东教授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发表议论,更重视为民营经济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依据,书中第十一部分的几篇论文代表了他在这方面的深入思考。

单东教授治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坚持信念,锲而不舍。《民营经济论》的出版,是他多年艰辛探索的辉煌结晶。我深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与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但同时也是与有一大批像单东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密切相关的。我衷心祝愿单东教授在今后的研究道路上再接再厉,围绕新形势下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问题,取得更大的成就。

自营经济论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为主题,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着力推动思想解放、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着力推动改革创新、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推动环境治理、解决中梗阻等问题,着力推动优化服务、创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形成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为富民强市、打造民俗文化城提供强大支撑。

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群众认清市情,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五大工程,在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上出实招,在推动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上见实效。大讨论活动主要围绕“六破除、六强化”展开。

1.破除传统观念,强化创业创新观念,让全民创业、富民强市的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安于衣食无忧、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全民创业、致富光荣的思想,在全社会弘扬全民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推动解决招工难和劳动力闲置问题,激活民营经济创业群体。

2.破除轻商观念,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大力培育和弘扬商业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重农轻商”的思维定式,树立重视民营经济的工作导向,向发达地区学习,着力打造现代商业团队,塑造商业精神,形成商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人文环境。

3.破除偏见歧视性观念,强化平等观念,营造民营经济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尊商、亲商、扶商、重商理念,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搭建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共平台,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4.破除狭隘权力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引导广大干部克服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树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行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变供给式服务为需求式服务,自觉支持、主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5.破除因循守旧观念,强化敢闯敢试意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突出抓好民营企业家帮扶培训,坚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使民营企业家经济上有作为、社会上有荣誉、政治上有地位。

6.破除短期流动观念,强化热爱家乡、建设美丽意识,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回流、创业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在学习、生活、创业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定居、扎根,形成“发展我光荣,落后我可耻”的家乡责任意识。

三、主要举措

(一)统一思想。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报告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使大讨论活动成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有效载体。

(二)广泛宣传。大力开展主题宣传、专题宣传,强化舆论引导。深入宣传我市《关于开展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的方案》和省、州、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精神,围绕围绕“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五大工程,围绕推动落实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开展研讨,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调研走访。组成领导小组,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研究和理清全市民营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并从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内审工作,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组织建言。围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育商业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软环境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等问题,结合审计部门实际,广泛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并将手机的对策及意、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宣传部,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四、基本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把开展大讨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实施。

自营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企业营业自由;基本经济权利;制度缺失;宪法保障

[作者简介]郑书前,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环境与民商法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093-07

企业营业自由法律制度尤其是宪法保障问题,不仅仅是法律研究的重要问题,也关乎到我国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健康运行,关乎到我国企业能否在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之下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关注企业营业自由的法律制度问题,缘起于如下三方面理由。第一,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最基本单位,其经济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事关整个社会微观经济运行的可持续性和健康度,无数个微观’经济单位的健康经营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作为企业经济权利最重要的种类之一,营业自由的宪法保障问题自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二,企业营业自由的法律制度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客观地被凸现于社会公众关注的视野之中。2008年美国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很快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遇到很大困难。2009年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使得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泥沼。然则,宏观调控措施的推出和实施需要配合企业经营环境的法治化保障才能将其效用发挥到最大,这就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营业自由的宪法保障制度。这是企业营业自由研究的实践需要。第三,立足于理论意义和实践需要,反观我国现行宪法对企业营业自由的具体制度和规则,处于极为薄弱甚至空白的状态,这就要求学界认真系统地研究企业营业自由的宪法保障问题,并提出完善宪法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以供立法者参考。这是企业营业自由研究的立法要求。

对于企业营业自由的研究现状,中国和外国有很大差异。国内对企业营业自由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学者对此未给予足够关注,少数研究也不够系统和完善。国外学者对企业营业自由权的研究,早已不再作为一个独立问题进行关注,道理很简单:与宪法和有关的企业营业自由保护问题,从立法和司法上早已得到较为理想的解决,完全没有必要作为一个现实问题加以研究的必要了。

二、企业营业自由的理论体系

研究作为企业营业自由的法律制度,首先需要从理论上梳理清楚企业营业自由的相关理论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如下问题:企业营业自由的含义、企业营业自由的研究进路、外国立法和相关判例对我国的启示等。

(一)企业营业自由的含义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营业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个体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或者从事合法的自由职业的自由,也有拒绝违背自己意愿设立并经营企业的自由或者拒绝从事自己不愿意的个体职业的自由。笔者此处作了一个概括,企业的营业自由,指的是企业在经济生活中享有的,受到宪法和其他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有权根据自身的意愿从事经营活动,在行业准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退市机制方面不应受到国家公权力非法干涉的根本性权利。

从根本属性分析,企业营业自由属于企业基本经济权利。企业基本经济权利是企业所享有的,对抗和防御国家公权力非法侵入的先国家、先宪法性质的经济权利。从企业营业自由的根本属性出发,企业营业自由的特征可以从四方面理解。第一,企业营业自由是企业在参与经济生活中所享有的基本经济权利之一,因此它和企业参加政治、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没有直接关联。第二,企业营业自由作为企业应该享有的基本经济权利之一,是宪法应该规定的基本权利之一,即使宪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也应该通过合理的宪法解释将企业营业自由涵盖进来。第三,企业营业自由作为基本经济权利之一,其对立面是政府公权力的非法干涉,也就是说,非出于公共利益并基于合法程序的约束,企业营业自由应该受到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严格保护。第四,在企业营业自由所隶属的企业基本经济权利范畴内,企业营业自由和企业迁徙自由、企业结社自由属于动态类型的基本经济权利;企业财产权属于静态类型的基本经济权利。这四种权利之间既彼此区分,又有密切联系,共同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营业自由的研究进路

企业营业自由作为企业享有的最重要的基本经济权利,其研究进路遵循“权利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经济权利企业基本经济权利企业营业自由”的递进式线索。贯穿于研究思路的递进式线索,有两个重要因素:从客体角度看,权利是研究的核心因素;从主体角度看,从公民到企业是历史、经济和法律的必然。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法”与“权利”同义,德语中的“Recht”兼有“法”与“权利”之义,故客观法和主观权利是两个表面看截然不同实则密切关联的概念。法国宪法学家莱昂・狄骥认为“客观法与主观权利成为两个适用的概念,对其的使用也被认为是完全合理的”。由于权利是作为法律的核心命题和研究法律的理论原点,并且主观权利和客观法使用的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权利的含义很难用简单的语言下定义。在西方,历史上对权利的不同界说大致可分为两条线索:其一,政治思想家们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所作的解释。其二,职业法学家们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古罗马法学家的传统,从“形而下”的意义上就权利的法律层面所作的认识。此二线或平行相延或交错互织,绽放出权利认识的千姿百态。

在对权利进行的实证化研究中,基本权利处于基础地位。基本权利是特定社会个体基于宪法所享有的要求国家公权力应当实施或者不得实施某些行为,以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主张、资格、权能和自由。理解基本权利的关键有三:第一,基本权利的产生依据是作为根本法的宪法,而非民法、经济法等部门法,因此属于权利体系中基础性、原生性的权利,这一点有别于依照部门法规定产生的一般权利如物权、知识产权、竞争性权利等。第二,称之为基本权利,没有称为宪法权利,道理在于基本权利是应然性宪法权利,也就是说宪法中应该规定的个体所享有的对抗国家公权力的权利,不一定是宪

法的实然规定。第三,基本权利和一般权利的关系,恰如宪法和部门法的关系。宪法乃一国法律体系之母,现代国家之基,部门法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宪法对各部门法起到统帅作用。基本权利是一般权利的基础和根据,一般权利是基本权利的具体化和有形化。

基本权利的主体在近现代社会主要是公民,近现代宪法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宪法规范,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虽然在现代社会,个人权利正在悄悄地让位于团体权利,但是个人权利依然是法律尤其是宪法关注的基点。个人本位、个人权利的思想始终是西方资本主义法理学的基本思想。它把社会看成是独立存在的个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就像原子所构成的物质一样。所以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哲学教授沃尔加斯特(E.Wolgast)就把它叫做“社会原子主义”(Social Atomlsm),换言之,这一概念含有“原子社会”的意思。根据这一定义,原子社会就是各有各的愿望、利益的个人在平等条件下竞争和合作的集成。公平共同体(Civil Commu-nity)或国家(Public State)就是这样构成的。通过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穆勒等人的传播,这种观念从17、18世纪以来一直在西方思想界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宪法结构上,公民基本权利就成为大多数国家宪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权利的主体体现于宪法规范上自然就是公民了。

公民基本权利按照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以内容为依据的分类,应该根据我国签署和批准的国际性人权公约所作的分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第1条第1款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这就明确了该公约按照经济、社会和文化三分法规定公约权利的基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3条规定:“缔约各国承担保证男子和妇女在享有本公约所载一切公民和政治权利方面有平等的权利”,这表明了该公约主要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两大类。综合起来,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了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五大类。另外,从公民作为社会基本活动单位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容来看,也无非是从事公民自身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五大领域。

从公民基本经济权利到企业基本经济权利,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法律制度演进的自然延伸。首先,企业的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自然人。企业是由一定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组成的经济组织,是从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内部构成的基本要件上来分析的。这里讲的一定生产要素主要是指人和物。人是指一定数量和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者和经营者;物,则是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组成的企业的财产,包括企业的动产和不动产,企业的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第二,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具有统一为法律上的“人”的可类比性。按照美国法学家庞德的解释,包括企业法人、政治组织等在内的实体可以通过对个人的类推而被作为真正的法律上的人来看待。庞德将这些实体称为“法律单位(le-gal units)”――法律秩序的单位,正如个人是社会的单位一样。以法律单位的名义以及为着它们的利益,可以主张法律的认可和受到保障的权益。这些实体事实上(de facto)存在,或者为了经济、社会的目的而由法律允许设立,也像个人一样在某种程度上被认可,以它们的名义所主张的权益可以得到保障LTJ(PISI)。第三,从公民和国家机构二元对立的宪法结构分析,企业基本权利只能准用公民基本权利。二元对立的宪法结构是由现代宪法的民主正当性所决定的。“民主正当性则建立在国家是一国人民的政治统一体这一思想上。对国家进行一切界定的主体是人民,国家是一国人民的政治状态。国家存在的类型和形式是按民主正当性的原则、并经由人民的自由意志而得以确定的。”人民在现代宪法中是以公民(具有本国国籍的自然人)的名义出现的。宪法的正当性来源于公民权利得到国家权力的确认和保护,在这种二元对立结构中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实施的目的,国家权力的存在和合法行使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手段。企业基本权利作为国家公权力的对立面,在二元对立的宪法结构中只能归属于公民基本权利范畴,换言之,企业准用公民基本权利。所以说,企业基本经济权利是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自然延伸。

在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的体系框架内,包含了静态经济权利和动态经济权利两大类。前者就是企业财产权。动态经济权利包含了企业营业自由、企业迁徙自由、企业结社自由三种,其中企业营业自由居于动态经济权利的核心地位,企业迁徙自由和结社自由从经济权利角度看,都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营业自由,道理在于:企业的自由迁徙和自由结社,最终目的都在于满足其营业需要。作为动态经济权利的企业营业自由和企业财产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两者互为因果,彼此作为对方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营业的目的在于增加财产,而企业财产的增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营业活动。

(三)外国法律中保护企业营业自由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 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及其启示。德国《基本法》第12条规定的是职业自由。职业自由中的职业,是指长期从事固定的、用来保障基本生活来源的活动。职业具体包括哪些种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按照德国学者观点,基本法第12条第l款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特征。之所以说其具有开放性,从职业自由的主体看,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从职业的范围看,具有概括性;从权利的内容看,职业自由既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又包括经营自由。职业自由和从中派生的营业自由,其作用不是保护个体在市场竞争中不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威胁,而主要是为了防范国家公权力对个体合法权利的任意侵害。例如,针对国家法律或者政府行政行为是否非法侵害了职业自由,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如果构成侵害则宣布法律违宪或者撤销相应的行政行为,从而达到保护公民和法人基本经济权利的目的。

德国《基本法》作为德国的宪法,其对职业自由和营业自由的规定,对我们有两点启示:第一,宪法给予高度重视。职业自由和营业自由属于基本权利,基本权利的规定是整个德国《基本法》的立宪之基。在结构上,基本权利被列为《基本法》第一章,充分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内容上,从三个方面对基本权利加以维护。一是确立了人格尊严至上地位、人权不可侵犯、不可转让、基本权利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宪法原则;二是确立了这一宪法原则具有不受修改的绝对效力;三是赋予公民维护其基本权利的抵抗权和宪法控诉权。第二,包括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受到严格和完善的宪法保障。在保障机构上,有专门的;在基本经济权利的主体上,公民和法人都可以享有;在基本经济权利的效力上,个体可以对抗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公权力违法干涉;在基本经济权

利的界限上,基本经济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分决定了公权力侵入个体经济权利是否合法。

2 美国宪法规定和判例规则及其启示。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宪法体系中,《独立宣言》扮演着宪法原则的精神或者灵魂的角色,但是宣言没有直接规定经济权利,而是将经济权利隐含其中。将财产权隐含在三大基本人权中却不作明确规定的做法和宣言的奠基人杰斐逊本人所处时代对财产权的认识有关:一方面,财产权不被作为天赋的自然权利。财产权不是一种自然权利,因为在早期的原始社会,排他的和稳定的所有权是不可能的。在早期社会中,财产,无论是不动产和动产,只是属于直接占有和拥有的个人,并且财产好像能够保护他的地位。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排他性的物权只是伴随农业出现才形成,它的出现在社会进程中相对较晚,并且和自然或者原始的状况大不相同的是,它是“社会法的产物”。财产权不过根植于自然需求和需要之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权利,但是它和宣言中列举的其他不可让渡的自然权利并不符合。另一方面,财产权和追求幸福的自然权利虽然不是一码事,但是追求幸福权的逻辑内在地隐含了财产权。“因此,财产权可以被简单地归类于追求幸福之下。这不是说幸福和财产权等同。正如在梅森声明和洛克的文章里所显示的,财产权和幸福不是一回事。或者说,财产权通过为追求幸福服务来证明自身存在的正当性。相似的,以梅森的话为基础,财产权可以包括在自由而不是幸福之下。无论方式如何,财产权好像被包含在独立宣言中了。如果财产权是自由或者幸福的组成部分,那就没有必要明确地援引它,特别是当它和自然的或不可让渡的权利不相符时。

美国宪法修正案中涉及到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的条款主要包括第5修正案和第14修正案,这构成了“实体正当程序”的宪法依据。应当说,美国宪法的自由及追求幸福权内含了营业自由的思想。这可以从1872年屠宰厂一案得到说明。1872年路易斯安那州的立法机关给予某一公司以垄断权,使其保持在新奥尔良市的牲畜屠宰场所,并规定其他屠宰商在使用他的设施时可收取费用。屠宰商们通过律师抗议此一律令既剥夺了他们的财产,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在最高法院对此案的审理过程中,希拉德利法官声称:“一个人选择专业的权利是自由的基本内容,这也是政府保护的对象;而这种专业一旦被人选定,它就成了一个人的财产和权利。他们的选择权是他们的自由权的一部分;他们的职业就是他们的财产。”

美国宪法对营业自由的保障制度对我们有三点启示:第一,间接式保障方式。从营业自由的直接条文规定来说,美国宪法是缺失的,但是美国宪法的灵魂《独立宣言》内涵了保障个体经济权利的思想,还有就是美国宪法第5和第14修正案“实体正当程序”条款表明对自由和财产的保护,这也可以引申出营业自由的宪法保障规则。第二,美国宪法对营业自由的保护制度和财产权保护制度没有严格区分,这一点不同于德国《基本法》将基本经济权利类型化的做法。第三,美国发展的历史体现出对包含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保护的“经济正当程序”理论的先兴起后衰落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和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是分不开的。最初联邦最高法院对“经济正当程序”的重视和当时美国建立统一大市场、打破地区垄断尤其是蓄奴制的背景直接有关。其后随着市场经济弊病的日益显露,固守“正当经济程序”理念引起了国会、政府、社会公众对联邦最高法院的不满。顺应时代潮流,“正当经济程序”走向衰落。可以说,联邦法院运用“经济正当程序”理论进行司法审查是和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完全反向的:市场经济初建阶段,需要“经济正当程序”对市场主体基本经济自由的保障,应当尽量减少国家公权力对经济自由的干预;市场经济成熟时期,“经济正当程序”逐步淡出司法审查的视野而寿终正寝,需要国家公权力对经济自由进行必要限制。

3 日本宪法的规定及其启示。日本《宪法》第22条第1款所保障的是选择职业的自由,指的是决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由,包括从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自由,即营业的自由。唯营业自由本身又包含了行使财产权的自由,所以也与日本《宪法》第29条具有密切关系。企业营业自由受到的规制要比精神自由更多。一方面,营业活动和社会的关联性较强,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可能会对维护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公共安全与秩序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福利社会理念,对企业进行积极的规制也是有必要的。作为规制的手段,包括登记制、许可制、资格制、特许制和国家垄断经营几种方式。这些规制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消极目的规制和积极目的规制。消极目的规制,主要是为防止、消除或减少对国民生命和健康的危害而施加的规制。积极目的规制,主要是基于福利国家理念,为确保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保护经济上的弱者而进行的规制。按这样的分类标准,登记制、许可制和资格制属于消极目的规制;特许制和国家垄断经营属于积极目的规制。日本《宪法》对营业自由的保护体现在对法律合宪性的判断方面,对消极规制和积极规制分别采取了严厉和宽松两种标准。对消极规制采取的是“严格合理性”基准,即法院审查立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有无“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更为宽松”的规制手段;而对于积极的、政策性的规制(积极目的规制),则适用所谓的“明显原则”。“明显原则”指的是“只有当该限制措施明显极为不合理时,才将其定位为“违宪”的方法,即承认立法机关广泛的立法裁量,对规制立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实施宽松的审查(但不能看作是意味着排除违宪审查)。

日本宪法对营业自由的保障对我们的启示有三方面:第一,兼容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色。对包括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的规范,既有像德国《基本法》那样的直接条文规定,又有学习美国判例法而形成的司法规则。第二,从包括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的宪法明确规定看,日本宪法显然继承了德国宪法的特色,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德国《基本法》对包括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进行宪法规制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日本宪法对基本权利的违宪审查标准更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这一点应当从作为现代日本宪法理论主流的芦部宪法学说起。日本已故的宪法学家芦部信喜(1923―1999),被公认为是继乃师宫泽俊义之后日本宪法学界的“第一人者”,其学说在当今日本亦有“芦部宪法学”之专称,甚至被誉为当代“日本宪法学的金字塔顶”。芦部对日本现代宪法学影响甚巨,其中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研究美国违宪审查制基础上建立了相当精确的宪法理论。不同领域的基本权利,适用的司法审查宽严标准是不一致的,对于有关规制基本经济权利的立法而言,消极目的规制适用的是“严格的合

理性标准”;积极目的的规制适用的是“较为宽松的明显原则”。这一套规则是在总结美国大量的违宪审查判例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对指导日本宪法诉讼具有重要作用。

三、企业营业自由在我国宪法上的制度性缺失及其完善

(一)我国《宪法》对企业营业自由的制度性缺失

从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内容来看,没有直接涉及到企业营业自由,可以说企业营业自由在我国宪法上处于制度性缺失状态。从宪法条文的规定看,和企业营业自由关系较为密切的是第一章第16条、第17条和第18条和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但是我国现行宪法实然性规定和企业营业自由的应然性规定之间存在如下差距。

1 宪法并未把企业作为基本权利的主体加以规定。《宪法》共分为序言和四章内容。《宪法》第二章没有规定凡适用于企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也适用于企业,这样的宪法规定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缺乏宪法依据,有关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的立法面临是否合法的怀疑。以税收制度的宪法依据为例,《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范是《个人所得税法》的宪法依据。同理推之,企业纳税应当以何规范作为宪法依据呢?企业依法缴纳税款是不容质疑的合法义务,但是由于企业义务的宪法性规范缺失,导致了本来无可争议的问题在宪法规范上遇到形式障碍。进一步推导,包括企业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的宪法规范缺失,形式上导致了企业营业自由的合宪性受到质疑。

2 宪法第一章总纲部分间接涉及到了企业权利问题。但是这些规定并不能直接赋予企业基本经济权利,原因在于总纲的相关规定主要受到了所有制立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出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经济采取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策。从宪法的立法表述来看,国家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从宽到严的态度,按照所有制不同区别对待是主要特色。且不论法律的平等保护理念是否在宪法中得到落实,这样规定的效果并不见得符合立法者的本意。很简单的道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需要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么?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能够按照所有制区分高低贵贱,分门别类加以区别对待么?

3 宪法在公民的权利义务一章中,没有规定公民的消极经济权利即防御公权力非法侵害的基本经济权利。这样,公民乃至企业都无法享有宪法保障的职业自由(包括营业自由)、财产权、迁徙自由、结社自由等基本经济权利。即便是经济法、行政法的具体法律法规规定了这些经济权利,但是由于没有根本法作为依据,其合法性和合宪性受到挑战在所难免。

4 宪法对个体基本经济权利缺乏司法保障机制。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从我国法律体系整体的司法审查制度而言,违宪审查制度缺失,导致了法律本身逃逸宪法拘束的局面。如果由于法律本身违宪侵犯到公民或者企业合法经济权利,公民或企业在法律救济上是无路可走的。这种“多数人暴政”、“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与人权保障精神背道而驰。二是具体的审查标准缺失,缺乏系统性研究。由于部门法划分过于僵化,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创新无法从相关部门法得到借鉴和启发,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的违宪审查标准难以明确化和确定化。

综上,我国现行宪法虽然涉及到对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主要是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所作的。保障企业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的有关规定在宪法上基本上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这就使得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在宪法上没有合法依据,进而使得经济法等部门法对企业具体经济权利的规定是否合宪在法律的形式上成为一个问题。这些情况表明了宪法对包括企业营业自由在内的基本经济权利的规定具有极端重要意义,对有关问题进行学理研究并推进宪法相关制度完善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二)企业营业自由在我国宪法上的制度完善思路

如何在宪法制度层面完善企业营业自由,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这不仅仅是因为企业营业自由制度本身的理论复杂性,也是由于宪法作为一个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地位。限于问题的重大和复杂,在本文有限的篇幅内,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地提出初步思路。首先,《宪法》应明确规定企业营业自由。作为《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中应该明确公民享有的职业自由、营业自由,并且把第一章“总纲”内容中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置于第二章。道理很简单,公民的职业自由以及从中引申而来的企业营业自由和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既然作为静态经济权利的财产权应当而且实际得到了宪法承认和保护,没有理由将职业自由和营业自由拒之门外。另外,在《宪法》第一章“总纲”内容中,增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适合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也应当对其适用”。这样,就使得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合理地延伸为企业的基本经济权利了。有了宪法对企业基本经济权利的正面规定,其宪法保障就有了明确的基本依据。最后,应当不断推进我国宪法监督事业的发展,将宪法所作的权利规定落实到活生生的立法、行政、司法等社会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一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M],王文利。等,译,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3]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蔡定剑,宪法精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张士元,企业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4卷[M],王保民,王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自营经济论文篇10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43)公关心理学  *(00644)公关礼仪 *(00646)公共关系写作  *(00182)公共关系学 *(00853)广告学(二)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647)公关语言  公共关系专业 B050309 (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20)领导科学 *(03291)人际关系学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299)广告运作策略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方向) A020109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88)基础英语 *(00208)国际财务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4729)大学语文

经济学专业 B020115 (独立本科段)  *(00143)经济思想史  *(00142)计量经济学  *(00048)财政与金融(J)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J) (00104)证券投资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 (见说明4) A020215 (专科)  *(00890)市场营销(三) *(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88)电子商务英语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专业(见说明4) B020216 (独立本科段)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学前教育专业 B040102 (独立本科段)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A040109 (专科)  *(00031)心理学 *(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一)  *(05616)心理测量与评估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729)大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B040110 (独立本科段)  *(05624)心理治疗(一) (05956)健康心理学  *(05627)职业辅导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5628)团体咨询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文化产业专业 B020155 (独立本科段)  *(04123)外国文化导论  *(04127)文化市场与营销 (04139)应用写作  *(04122)文化产业与管理  (07675)媒介经营与管理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专业 C050207 (基础科段)  *(00596)英语阅读(二)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97)英语写作基础 *(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英语专业 C050201 (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429)教育学(一)(见说明5) *(00830)现代语言学  (00840)第二外语(日语) (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603)英语写作  日语专业 C050208 (基础科段)  (00606)基础日语(二)

(00844)日语阅读(二)  *(04729)大学语文  (09076)日语报刊文选  日语专业 C050202 (本科段)  (00610)高级日语(二)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012)英语(一)  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专业 A020203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 B020204 (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专业 B020208 (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调查与分析专业(见说明9) B020121 (独立本科段)

*(00142)计量经济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 A020265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5362) 物流英语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 B020282 (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华东政法大学 法律专业 C030112 (基础科段)  *(00242)民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法律专业 C030106 (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57)票据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9)房地产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法律专业 B030117 (独立本科段)  *(00242)民法学 *(00230)合同法  *(00223)中国法制史 *(00227)公司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57)票据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43)民事诉讼法学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244)经济法概论 *(00169)房地产法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律师专业 C030108 (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J)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J)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 C020116 (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 C020120 (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公安管理专业 C030401 (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J)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4729)大学语文 *(00356)公安管理学(J)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复旦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 A0303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312)政治学概论  行政管理学专业 B030302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312)政治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新闻学专业 C050308 (基础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55)报纸编辑  *(00654)新闻采访写作 *(00657)新闻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新闻学专业 C050305 (本科段)  *(00529)文学概论(一)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659)新闻摄影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 *(00312)政治学概论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A082207 (专科)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84)计算机原理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B082208 (独立本科段)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3173)软件开发工具 *(04737)C++程序设计  *(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专业 A030307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509)机关管理  计算机网络专业 B080709 (独立本科段)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49)网络工程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计算机软件专业 B080711 (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J)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护理学专业 A100701 (专科)

*(02901)病理学  *(02903)药理学(一) *(02996)护理伦理学  *(02113)医学心理学 *(02998)内科护理学(一) *(04729)大学语文  *(03001)外科护理学(一) *(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护理学专业 B100702 (独立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006)护理管理学 *(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8)护理学研究 *(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 *(03011)儿科护理学(二) *(04436)康复护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A080602 (专科)  (02269)电工原理  (02286)电力电子技术  *(04729)大学语文 *(02198)线性代数

*(00012)英语(一) *(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工业自动化专业 (独立本科段) B080603  (02290)C++语言设计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420)物理(工)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A080701 (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29)大学语文 *(02198)线性代数 *(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B080702 (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饭店管理专业 A02021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上海大学 秘书专业 (停考过渡) A050102 (专科)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4729)大学语文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 *(00509)机关管理  秘书学专业 (停考过渡) B050104 (独立本科段)

*(00320)领导科学  *(00261)行政法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A0803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2194)工程经济  *(02159)工程力学(一) *(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2189)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B080302 (独立本科段)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档案管理专业 (停考过渡) A0602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45)秘书学概论  (00777)科技档案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 (00778)档案文献编纂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779)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学专业 (停考过渡) B060202 (独立本科段)  (00789)外国档案管理 (00791)科技档案编研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85)中国档案事业史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322)中国行政史  金融专业 A020105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66)货币银行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金融专业 B020106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8391)金融工程学  项目管理专业 B020256 (独立本科段)  (05060)项目范围管理  (05062)项目质量管理  (05064)项目风险管理

动画专业 B080746 (独立本科段)  (04508)动画设计稿  (04511)三维动画  (04513)数字影视后期合成  (04743)剪辑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A0202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B020202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A081702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6606)工程力学(三)  (09087)汽车电器与电路分析  (09179)现代汽车电控技术及其故障诊断与排除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 A020228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5362) 物流英语 *(00182)公共关系学  *(05372)国际物流导论 *(00012)英语(一)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 B020229 (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 A020231 (专科)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20)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 B020232 (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23)劳动经济学  *(03325)劳动关系学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 A020160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4570)民用航空法  *(00182)公共关系学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 A020313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 B020314 (独立本科段)

*(10511)销售团队管理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贸易专业 A020109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88)基础英语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4729)大学语文  *(00092)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专业 B020110 (独立本科段)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商务英语专业 B050218 (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795)综合英语(二)(J)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840)第二外语(日语)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 C100803 (基础科段)  (03044)中药药剂学

(03042)中药炮制学  (03035)有机化学(四)  (02932)方剂学(二)  中药学专业 C100802 (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9098)中国医药史  (03038)中药化学  (05079)中成药学  (03053)中药制剂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A050406(专科)

(00716)印刷工艺  *(04729)大学语文

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 A020209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旅游管理专业 B020210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200)客源国概况  广告专业 A0503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34)广告策划  *(00853)广告学(二) *(04729)大学语文  (00636)广告心理学  广告学专业 B050302 (独立本科段)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A020205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B020218 (独立本科段)  (05966)劳动政策分析  (06091)薪酬管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5965)人才资源优化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 B040112 (独立本科段)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9097)数学思想与方法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 A082217 (专科)

*(00261)行政法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 *(00312)政治学概论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 B082218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3342)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艺术设计专业 B050437 (独立本科段)

(04462)设计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

同济大学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A020206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4729)大学语文 (00173)房地产金融  *(00012)英语(一) *(00169)房地产法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 A0808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2400)建筑施工(一)

*(02387)工程测量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4729)大学语文  *(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建筑工程专业 B080806 (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0182)公共关系学 *(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198)线性代数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0420)物理(工)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A082239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程管理专业 B020279 (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1852)施工组织与管理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0420)物理(工)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上海开放大学 市场营销专业 A020207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广告学(一) *(00182)公共关系学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 A020203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6)成本会计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行政管理专业 A030301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312)政治学概论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A030202 (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182)公共关系学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 *(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 C020214 (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 C020226 (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室内设计专业 A050405 (专科)

*(04729)大学语文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室内设计专业 B050432 (独立本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