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课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20:39:42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篇1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实习课程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士官教育 课程开发 启示

论文摘 要:本文剖析了当前士官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地方职业教育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实践主体地位、确立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以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等解决方法。

士官教育作为我军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军事性、高等性和职业性。但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多数士官学校的课程采用“三段式”课程形式,即把士官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但这种课程框架指导下的课程开发仍未跳出学问化的藩篱。学习和借鉴地方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士官教育的课程模式成了摆在士官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士官教育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士官教育课程模式大都能按照培养技术过硬士官人才的要求,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作出相应的课时分配,表面上看,既重视了专业理论教学,又满足了实践性专业教学要求,但学习的主体——士官学员还是感觉专业课程难学,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体系框架仍未跳出学问化的藩篱。教学内容主要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而不是以实践任务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许多专业课所采取的都是学科模式,这些课程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起来。学生头脑中所建构的课程知识实际上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在这种课程框架中,学生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理论知识是完全脱离实践意义的;二是教学的实施方法存在不足。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教学中一味进行陈述性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员脑海里,学员感到这些知识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并不能感受这些符号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内驱的动力在随着课程进行的同时只能越来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学期或分阶段实施,相对割裂,时间间隔较长。当进入实践教学时,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后来虽然提出了实践教学先于理论教学的改革方案,但因学员在实践之前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故而实践训练也仅局限于模仿性操作,根本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由上述分析已经看出,当前的士官院校教学模式依然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该种方式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来组织课程知识,并按照知识本身逻辑完整性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知识,导致了课程标准与岗位任职能力标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丧失了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与工作之间桥梁的基本功能。

二、对士官教育课程开发问题的反思

1.课程体系结构的缺陷

“三段式”课程以理论课程为学习的起点,实践课程仅仅是理论课程的延伸和应用,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学生学习这些课程遵循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顺序。每一门课程中内容的微观排序也是遵循这一原则。这种课程模式的着眼点显然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是在实践过程。学生头脑中所建构的课程知识实际上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在这种课程框架中,学生通过学习所建构的理论知识是完全脱离实践意义的。不论是对整个课程的结构而言,还是对某一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言,都是如此。

2.课程内容模式的不足

“三段式”课程主要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而不是以实践任务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许多专业课所采取的都是学科模式。“三段式”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学科课程,这些课程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起来。这种课程模式的支持者往往认为,这些知识虽然今天没有用,但以后总会有用的,从而过分地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其结果是学校的课程内容与部队对士官素质的要求日益脱节。

3.课程实施方法的错误

“三段式”课程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学习形式,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也仅仅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理论,是附属于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这种方法脱离了学习的实践意义。因此,课堂学习必然成为“三段式”课程的主要学习形式。有的士官学校虽然安排学生在工间的课时比较多,但也只允许学生观察,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或者说“做”的时间比较少。实践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做事”的过程。在学习的意义上,观察并不是实践,它与实践有本质区别。因而可以说,在这种课程中,实践事实上并没有得到重视。

三、问题的解决途径

1.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应将多数学习时间放在实践知识的学习上,而不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因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所需要的知识首先是实践知识,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理解实践过程,但理论知识在这一模式中并不具有核心意义,并且理论知识对实践过程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知识这一中介。在这一模式中,理论知识是服务于、依附于实践过程的。理论知识要围绕实践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组织和学习,没有必要系统学习某门学科的理论知识。

2.确立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

把学员作为学习的行动(实践)主体,教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学员与教员互动,让学员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习得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可以说,行动导向,就是以实践为导向。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员将实现动作行动与心智行动的有效整合,他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员灌输的,而是在自身个体内通过手脑并用有机生成的,因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靠。同时,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分析工作对象、要求、内容、组织方法,明确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考核与评价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来使知识有序化,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总之,探索士官教育自身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士官教育研究中非常迫切的任务。其实,士官教育课程的问题主要不是多学理论还是多学技能,而是如何以“实践”为逻辑线索来重构士官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因此,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实践性、职业性、过程性渗透到士官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中,彻底突破学问化士官教育课程的知识性、静态性和表面性。

参考文献:

[1]盖俊彦,王欣昌,郭宝生.士官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军事教育,2008(3).

实习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 艺术理论课 专业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9-02

[作者简介]李文杰,北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吉林132013)

目前国内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基础造型课程,一部分是专业课程,还有一部分是艺术理论课程。这三部分课程主要是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出发设置的,彼此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完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离不开扎实的造型能力,离不开设计专业知识构架,更离不开艺术史论知识的文化内涵。艺术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艺术专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以史为鉴,了解、借鉴并会应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设计之路。同时艺术理论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所艺术院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对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够学分才学习该课程的,致使该课程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与理论课缺少互动与衔接

艺术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与专业课程互动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传统的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是各自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这类课程教学效果的互动与衔接。例如,目前艺术院校理论课已纳入基础课程体系,课程基本上是专任专教,有的专业任课教师从没教过理论课,也不知如何建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更不知学生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结果使艺术理论课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作品的生命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积淀,而史论课程的教学是构建学生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内容。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有关设计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设计创造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创意思维能力。艺术类专业史论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中外设计鉴赏与艺术比较研究等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还包括相关学科的导人,例如文学、电影、音乐等。然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史论课程多数是为了学分与考试,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失去了理论课指导实践、导引实践的重要意义。

2.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20世纪90年代,艺术史论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陆续在全国各大学及艺术类院校开设。从专业发展逻辑看,这些课程本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差较远。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觉得史论课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将所学史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以实现史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整合,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学生仍以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难以产生共鸣;此外,就课程性质本身来说,理论中的一些知识点是固定的,如不同时期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以及相关的代表性设计师及作品等,发挥的空间有限,很难讲出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也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破解高校艺术理论课教学问题的主要思路

虽然高校艺术类理论课教学效果问题已引起艺术院校有关教师的重视,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但目前很少有人从专业课与理论课教学效能互动并整体构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研究解决当下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是摆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新生专业课导入教育

由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丰富的专业课教师以专题讲座形式,在新生进入正式专业学习之前向其介绍未来四年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明了设计专业课程和艺术史论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门课程对综合设计能力的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未来四年的专业学习计划及每年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做好具体安排,使大学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引用一些成功的专业设计案例加以说明。例如,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包括会徽、火炬、奖牌、颁奖礼服乃至开幕式设计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在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以及各自风格及其与整体风格的呼应等内涵的形象生动的讲解,学生自然会明了学习艺术理论课程的重大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其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调整专业课与理论课开课顺序

打破以往艺术理论课和专业课并行授课模式,使艺术史论课开课安排在设计专业课程之前。艺术史论课程就像素描、色彩课程一样,是为正式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如果素描、色彩课程是为了强化学生造型和色彩感知整合能力,那么艺术史论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及相关艺术理论的认知。在学习设计专业课程之前开设艺术史论课程,不但符合学生学习的渐进规律,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更有文化内涵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打破已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

为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应打破专业教学实践以往“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课教学可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在教学内容上增设经典案例分析等环节。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从事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很少问津艺术理论课程,而从事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大多专攻自己授课领域的研究。这种“专任专教”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及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此,只有将这种模式打破,专业课程教师才能真正地将艺术史论知识融入到自己及学生的设计实践当中,真正做到所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实习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 任职教育 《电工学》课程 教学改革

1.引言

《电工学》课程是任职教育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关于电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电路实践基本技能的课程,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目前,《电工学》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主要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学习为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分析推导为主,实践教学为巩固强化理论学习而服务,课后作业、辅导均围绕着培养学生理论基础与分析能力进行,课程结束考核也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理论分析能力,整个教学组织与实施模式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使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

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论证,探讨并提出对该课程实施以“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考核相互融合,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培养学生任职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学改革,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现实条件,本次教学改革先在一个实验班进行。

2.条件准备与前期调查

实验班的全部80学时《电工学》课程进行全程实验室教学,教学地点为电工综合实验室;任课老师由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所需实验设备、器材、演示板等将首先满足该教学班需要;教研室对该门课程进行全程跟踪调查、效果评估。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课程组对现有教学演示板进行整理,重新制作一批轻便且实用的实物演示板,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开课前,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欲望情况调查。学习欲望是学习的动力源,在学习中作用巨大。开课前,对学生必须进行学习欲望情况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欲望的程度,针对不同的程度实施必要的思想激励,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欲望进入学习过程。第二,学生的文化基础情况调查。学生的文化基础关系到课程开设的质量,必须对文化基础进行调查,摸清情况。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文化基础,为制定不同的培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以后提高《电工学》课程学习质量奠定牢固的基础。

除了基本情况调查之外,还组织行教座谈会,进行开课前思想状况了解,开课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做到学习《电工学》课程前,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

3.教学实施与管理跟踪

采用实验室授课的方式实施教学,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进行管理跟踪。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分析探讨,并反馈到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每次下课前,布置预习下一次课的内容,并对预习情况进行记录、跟踪、评价,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教研室每周设置固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供学生预习、实践使用。第二阶段,授课阶段。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在课内共同存在的方式授课,让它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定律,达到对理论的掌握。第三阶段,课后辅导阶段。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化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提高学习的质量。

具体的管理跟踪措施有三种。第一,课程预习管理跟踪。主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管理跟踪,对人员进行管理,对预习的状况进行评价,以达到预习的良好效果。第二,课堂纪律管理跟踪。课堂纪律设立成绩记录表,用以对学生课堂纪律进行管理。第三,课后自习管理跟踪。课后自习主要对学生巩固加深课内所学知识进行督促指导,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记录。

4.考核评价与总结报告

平时成绩分为立理论平时成绩、实践平时成绩和课堂纪律成绩三块,做到全部课次都有记录,为学生的总评成绩提供依据。考试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课程结束后实施。免考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素质,突出技能特点,获学院、地市、省级以上电工电子竞赛等级奖励,取得国家电工职业证书者,就可免考,直接获得优秀。不符合免考条件的学员必须参加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又可以细化为平时表现成绩和作业成绩,平时表现又可细化为纪律遵守情况、实践操作表现和理论学习状况等,作业包括实践操作作业和理论学习作业两部分。课程结束考核也分成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两部分进行。

注重评价效果,积极开展评价活动,将《电工学》课程评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展日常评价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对老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情绪问题,二是解决学习理论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老师授课情况评价,可以及时地修正授课方面的偏差,使授课始终有好的效果。第二部分,实施课程结束评价。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路综合能力做准备。

教改后的课程总结报告分为多阶段双向进行,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阶段性总结报告。按照教学节点,让学生把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总结出来,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学习状况,以及授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下一步计划安排,撰写阶段性和总结性报告。二是课程结束总结报告。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情况、个人学习得失,以及意见建议等进行总结报告,任课老师写出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报告,课程组根据整个教改情况再进行总结分析。

5.结语

“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组织考核相互融合,技能培养目标为主,培养学生任职能力”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使得学生的电路连接能力、电路测试能力、电路理论应用能力、电路故障判断与处理能力等五种能力同时得训练。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路工程素质和任职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积累工作经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

实习课程论文篇5

一、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课程观包括课的设置和课的进程两方面。课程改革要以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能力提高贯穿教学全过程,要以培养“音乐+教师+人”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要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反馈结合起来。

(一)调整课程设置

现有音乐教育专业课程除学校基础课程外,专业课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三大块,其中最大的弊端是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仅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学科教学论,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30。即使加上教育实习6个学分,也只占1/15,因此,应增加音乐教育学方面的课程,如中学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案例分析、中学音乐教育思想(史)、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等,将教育与音乐教育学科方面的学分调至18-25学分,使其占总比例的1/10-1/7。选修课程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部分,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学校及本土的文化特色,切实保障学生有选修的机会。如通过整合湖湘艺术文化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设湖南民间、民族音乐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充分利用湖南师范大学综合性和师范性的优势,整合系列与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如文艺评论学、歌词写作、中外教育思想(史)、音乐哲学等课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课的讲授法和技法课的指导训练法,教学显得过于单一、陈旧。新的理论课程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重要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课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富有创新性的研究任务。技法课程的教学,要突出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讲究实效性。要学会运用缄默知识理论来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要将教与学的过程转化成师生平等交流、教学互补的共同探索过程。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改革过去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方法,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统一,诊断性评价与成就评价相结合,理论课程、技法课与实践评价多元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印证,平时考察、纸笔测验与表演评分互为补充的适合现代评价理论和适应现实需要的评价体系。如理论课应在闭卷考试外,还要让学生提交论文、报告或心得体会,将平时表现、考试成绩与论文(报告、心得体会)水平综合起来进行评分。技能课不但要评价其表演技能,还要评价其二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水平。

二、构建“采、编、练、演、录”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艺术实践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目前,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实践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参加竞赛或协助演出活动的多,自己组织的社会演出活动少;少数优秀学生的实践机会多,绝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少;模仿别人的演出多,有自身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作品和演出极少;模仿表演流行曲目和外国作品多,表演民间、民族的曲目少。将学生音乐实践纳入教学环节,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并达到相应的要求才算完成此门学业,其本身就富有实践意义。为了将学生艺术实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和发扬湖南民间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学生挖掘、整理、编创、表演等方面的创新知识和能力,增强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推出“采风、编创、排练、表演、录制”一体化的实践过程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采风”就是组织学生在民间或少数民族区域去搜集、挖掘民间、民族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工厂、学校、农村去接触和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收集社会音响资料。“编创”是要求学生将采风所得的音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改编或创编成艺术作品。“排练表演”就是组织学生对编创的作品进行学习、排练,并到社会去演出,特别是去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表演。“录制”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录音、录像条件,对表演作品进行录音或录像,制成音像成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能力水平,自选参加“一体化”实践过程的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评价学生的方式既要看参与艺术实践的过程,也要看艺术实践成果。

三、推行创新型教育实习模式

实习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法 课程建设 关系处理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现象、方法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奠定学生扎实教学理论功底、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多样教学技巧的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求职时的竞争能力、从教后的适应能力和事业发展后劲。要真正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建设好,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关系

从高校师范生教育的课程开设情况看,《中学语文教学法》几乎是唯一的专业课,开设时间为一学期,每周3~4节(48~64课时)。由于它的唯一性,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各种技巧、各种能力、教学训练、教学观摩等都必须在其中解决,事实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而杂,《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难以承担起全部的重任。

从现行高校采用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大致都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部分组成,由于课时的限制,每一部分都只对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没能进行知识拓展。这就需要有相关拓展课程来补充。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法》课是骨架,而相关知识拓展课程是血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专门课程丰满起来。

要使“中学语文教学法”承担起上述诸多的教学内容,并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法”就不应是“一门”课,而应是一个课程体系,将《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结合起来。这一课程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教学理论为主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二是以教学技巧为主的《语文课堂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分析》、《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三是以训练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观摩课》、《说课训练》、《试讲》等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使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辅相成,形成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的结合,促进学生掌握理论、技巧,全面提高实践能力。在课程开设上,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和公选课等形式。

2012年,贵州省凯里学院曾委派90名师范专业毕业班学生前往天柱县20余所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由于原任课教师都已离校进行进修培训,顶岗学生在几乎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了3/4学期的教学任务。虽然“顶岗实习”在实习方面取得了完全“实战”的效果,但反映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综合能力明显不足,顶岗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或力不从心。

究其原因,单一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而不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限。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语文师范教育中只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课的情况,建设由专业课与相关知识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师范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是最终目标。而要检验一名师范生是否成了合格的教师,是需要通过站在讲台上的实际授课积累经验的。教学法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为师范生奠定良好的教学理论功底,它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师范生除了理论功底扎实之外,还需要有实际授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实现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应该是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的课程,二者不可偏废。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是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改变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授课模式,构建以“实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训课”的方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许多学生在课程书面考试中成绩往往不错,但在实习过程中,又表现出不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不能正常地处理语文教材、不能顺利地施教等,这就反映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凯里学院在天柱县“顶岗实习”的学生连续讲课3/4学期,教材中的各种文体都遇到了,但顶岗学生在切换不同文体的教学方式时,常常表现出不自然的状态,其中两点非常明显,一是有的文体不会上,临时请教或上网查对应的教法,二是表现时好时坏。总结反思时,顶岗学生反映出有的文体教学方法没有训练过、备课时头脑里是空白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课和实训课应该结合起来上,讲授了相关理论后,马上进行实训,趁热打铁,及时促使学生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设置上,两节连排或三节连排,每次安排1~2节课为实训课,实训内容随教材的理论部分内容来安排。对于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完善的高校,在相关知识拓展课程中也应采取这种形式,如课堂板书、教材分析、说课等课程。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公选课、竞赛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如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试课、说课、即兴演讲等辅导、竞赛活动,加强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师范生毕业后从教,从教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职业。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安排的理论课、实训课,以及各种形式的辅导、竞赛等,只是为最终的从教“实践”做准备。可以说,高校内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还不是该门课程的全部,它还需要将师范生与中学课堂、中学学生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才能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第一环节是高校内的“示范课”,即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邀请中学的教学名师来校上“示范课”,或者观看全国中学教学名师的上课录像,从而感受实践;第二环节是中学课堂内的“观摩课”,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通过“观摩课”了解中学、熟悉中学,将高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学“接轨”,达到理念上的融合;第三环节是“实习”,通过“实习课”,登上讲台,面对学生,真正实施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授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实中,许多高校在第一环节上完成得较好,也较容易开展,但在后两个环节上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因为高校扩招,师范生数量较多,寻找实习实践中学的难度大,另一方面,许多中学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愿意接纳师范生实习实践,即便是“观摩课”,开展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的高校极少组织“观摩课”,或“观摩课”的随机性比较大,更谈不上科学地开设能将专业理论课与中学课程相衔接的“观摩课”;有的高校不再组织集中实习,而是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学校,实习的时间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特别是实习时的授课时数、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无法真正落实。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所在。

四、高校师资与中学师资运用的关系

教育行业“实践性”强的特殊性决定了优秀教师或者是合格的教师,不是靠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往往还需要指导教师“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地带。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质量。

目前,高校“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自身教师,他们主要讲授专业理论课及指导学生校内实训;另一类是中学教师,他们主要是到高校给师范生上“示范课”、开讲座,最重要的作用是做实习生的指导教师。

两类教师各有优势和弱点,高校教师在教学法理论上掌握得较系统和全面,理论指导能力较强,但由于其中的大多数没有中学从教经验,缺乏实际授课方面的指导能力,有的教师虽有过中学从教经历,但由于离开中学讲台时间越来越长,对中学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新理念缺乏了解,指导能力也大打折扣。中学教师在实际授课指导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但经验的理论总结常常被忽视。

因此,在师范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两类教师的特点和优势,两者并重,不可偏废,以强强联合的形式构建起有力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团队。其次,委派疏离中学讲台多年的在高校任教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到中学适当兼课,重操旧业,保持与中学讲台的联系;派遣师范院校毕业后没有中学从教经历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任教教师到中学“锻炼”,以便“熟悉中学”、了解中学教学规律和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师参加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活动,外出进修、访学,了解国内外教改动态和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际,学习最新理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后,对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给师范生举办讲座,给师范生上“示范课”、“观摩课”,提高学生备课、试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增强指导工作的理论性。

实习课程论文篇7

[摘要]理论课程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理论课程却在逐渐的“边缘化”。从课程定位、教学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分析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老师、学校和职教理念都是影响理论课程教学的因素。文章从哲学实践论、现代化生产、国家新型人才标准的要求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出发,提出改善高职院校理论课程教学困境的途径是实现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化。

[关键词]高职;教学;理论课程;实践化

引言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指导性知识,是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能力本位为”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部分职业院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知不够,一味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将理论课程“边缘化”,理论课程的学习达不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效果。

一、职业院校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职业院校理论课程定位存在误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多头试点、多模式尝试的持续改革,但受到办学历史、理念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仍存在缺陷,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特别是2012年教育部提出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案,要求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最高,要求不少于50%。文件出台后,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部分院校受到功利性将重点放在单纯为学生找工作、谋出路服务上,重点围绕“岗位技能”的提高进行设置课程,逐渐形成“重实践、轻理论的课程设置体系,甚至在学生考核中对实践课程的要求远远高于对理论课程的考核。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姓“职”而远离姓“高”,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存在学识不高、能力不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二)职业院校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缺陷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高职院校的教师并未摆脱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情况下,把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讲述出来,学生在下面简单的记录着笔记,整个教学过程缺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逐渐成为“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的莫名其妙”。长此以往,这种僵化的教学形式形成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低、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低、课堂教学效率低等“症状”。

二、职业院校理论课程教学困境的成因

(一)从学生的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选拔制度下的失败者,失败者的挫折感让高职院校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倦怠,对学习成绩缺乏自信,认为即便是个人如何努力而前景依旧有限。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卑心理和隐形的恼怒,他们将高考失利归咎于外部环境,而不是自身的努力不足。进入大学后,他们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困难就开始烦躁、畏惧。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省略了预习和复习思考的过程,他们往往会抱怨老师的讲解不够详尽,认为专业知识难度太大,他们不会去钻研专业知识,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似乎只有“挫折”、失望和迷茫。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影响了教学。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高职学院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未来是一个“工匠”,只要个人技术能力过强便能胜任工作需要,将理论课程视为“无用”的课程,尤其是部分理论课程需要学生用脑去理解和分析相应的学习内容,但是浮躁的心理、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缺失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求大概掌握,在临近考试之际,他们花费几个通宵的时间,临时抱佛脚恶补一下考试内容达到考试及格的目的。

(二)从教师的因素分析

教师队伍自身能力的欠缺逐渐成为影响高职学院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接受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和组织者,有效的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师的个人能力。目前在师资竞争的环境下,高职学院的优秀教师尤为缺乏,部分高职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以“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为依据,过分看重学位和履历,教师队伍成为由校门到校门的硕士、博士,他们出身于“象牙塔”,这种“学院派”的师资队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少“社会大学”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运用实践来完成理论课程教学实在是勉为其难。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将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课本的各个理论知识点,而并不是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在实践教学之中。在目前高职院校的理论课堂,我们往往能看到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着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学生自由自在的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梦乡”之中,整个课堂呈现出两个世界。这种毫无互动的教学更加让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丧失了兴趣,让教学更加无效化。

(三)从学校层面分析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和场所的建设需要较高的费用。长期受到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抑制和机制不健全的影响,我国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场地短缺、设施设备陈旧简陋、实训岗位严重不足等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为了开足足够的学时,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中往往以较多的理论课程来代替实践课程的教学,导致学生花在理论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多,在实践能力培养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课程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失衡。本应灵活、快乐的实践教学内容被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替代,“理论课程”变成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代名词。

(四)从多元职教理念影响分析

“能力本位”职教思想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将“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将“能力本位”窄化为“技能本位”。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只重视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行为能力,忽视了创造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能力本位课程设置表现为:针对单项技能分析,列出活动内容、具体的操作步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设备、材料、注意事项等)、所需理论知识、技能和品质,提出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这种课程设置仅仅是一种岗位胜任力的训练,是一种中职教育的重复,该模式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岗位变更和新技术出现的新需求。此外,“知识本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教育领域的课程价值取向,学校教育将理论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将课本知识视为全部的知识,教学过程过多的重视理论课程的讲解过程,强调课程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强调了知识的科学性忽视了知识的人类精神道德和文化价值,这样是近几年知识本位教育在国内教育受到抨击、排斥的主要原因。

三、实践性教学在职业院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适用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要求

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观点。现实的高职院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呈现出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教学过程偏离了社会的实际,成为一种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认为理论课程对今后的工作没有用或者作用不大,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没有兴趣去学习。理论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运用理论走向实践,让学生在获取真理性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认识知识世界的价值观。正如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列宁也曾讲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让理论联系实际,将灰色的理论变成生动的实施,将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应是高职院校理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现代化生产要求

高职院校理论课程实施实践化教学在科技化、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下,传统的技术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全方位技术”要求劳动者要兼文化、技术、技能于一身,集科技、生产、经营为一体。特别是技术更新换代加速的时代要求劳动者能够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实施新工艺,操作新设备。这要求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放眼未来,未来的劳动者要将理论性的知识付诸于实践过程之中,以理论学习的实践化来充实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三)国家新型人才要求

高职院校进行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是培养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仅仅依靠于实践课程是无法实现的,理论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受到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所存在的缺陷又无法实现理论课程自身所具有的功能。这需要我们在高职教育理论课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尝试,以提高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要求

理论课程实施实践化教学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要区分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但仅仅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又成为一种重复性的中职教育,这要求高职教育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获取技能操作和驾驭策略层面的知识,要求做到“上手快”和“会干”的能力,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兴趣不足,他们渴望通过高等教育掌握一项生存技能。长期受到“知识本位”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以讲述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些学生的梦想,他们逐渐呈现出讨厌理论学习症状。这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结语

教学的理想状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行。理论是让学生掌握知的因素,实践才是提升情与行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实现知、情、行的有机统一。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理论课程实施实践化教学是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更快的掌握和吸收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落实到理论运用之中,让理论知识发挥拥有的作用。理论课程实践化教学是弥补高职院校受教学条件限制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一种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摘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6):4.

[2]张忠福.地方高校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91-95.

[3]: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全文).

[4]卢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辩证关系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27-29.

实习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 设计史论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有效教学视域下的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2。

我国课程理论专家陈侠在其著作《课程论》中对课程设置的定义为: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教学论专家吴也显教授认为:课程设置是指为实现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才能保证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设计史论课程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贯穿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年大学生活乃至整个设计职业生涯。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激发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设计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

一、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现状

虽然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类人才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少艺术设计院校里面,设计史论课程的开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设计史论课程安排随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设计史论课程多达十几门,具体到每个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设计史论课程约3~5门不等。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及课时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就显得颇为随意,在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上,有的学校将设计史论课程集中在大二学年开设,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论课程则贯穿于大学三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计的课时上来看,每门课程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均在16至32学时不等;从课程选择情况来看,有的学院以设计史课程为主,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课程与设计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每个专业开设有设计专史、设计通史及相应的设计理论课程。

2.设计史论课程结构不合理

设计史论课程体系里面的大部分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通过把设计史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在高职学院“重技轻知”的环境之下,有的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短期效应,忽视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没有认识到设计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把设计史论课程当做选修课程来设置。由于高职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弱,短学时的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从整体情况来看,史论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例较小,大多数院校设计史论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均低于20%,而国外比较成熟的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史论课程比例达到40%以上。

3.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以多元化为导向、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背景之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课程的专业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现有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计史论课程以及部分公共文化课程以外,大多数开设的都是专业课程。而设计史论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得课程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漠不关心,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目标

1.知识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是横跨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多种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现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整体设置过于专业化,过多地强调“技术性”,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相对而言,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涉及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内容涵盖广,学科跨度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掌握设计的发展规律,了解设计与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还可具备“博识”“博学”“博才”的专业基础素质。设计史论课在很好地满足设计专业特点的同时也弥补了设计专业基础课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2.能力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指出:“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间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可见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设计史论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将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知识在专业方面的运用能力。这样既实现了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有针对性选择学生急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

3.素质目标

设计师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此,高职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应注重对于学生专业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在设计作品时除了作品的美观、适用,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设计作品中能体现出人文情怀,体现出对于人未来的关注。设计史论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理论性和人文性刚好可以在学生所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质疑的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三、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改革策略

1.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特征,应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助于指导整个课程方案、教学时间、课程评价等的编制以及标准的制定。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需要考虑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需要满足学生个人在专业方面发展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汇集、创新,从而实现对学生主动创新的设计意识的培养以及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需要考虑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专业要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能基本把握设计内涵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

合理地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是搭建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史论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选课平台。首先要调整设计史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然后将设计史论课程的三大板块,即设计通史、设计专史、设计理论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分配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中,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体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史论课程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设计史论课程也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比例应为7:3,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加强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沟通,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来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时间、内容等,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3.整合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

对设计史论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横向上入手,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设计史论课程与科学、技术、心理学、市场学等专业学科的交叉,通过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调动综合知识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纵向结构入手,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素质提升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呈现出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中不断螺旋上升,加强专业的学习效果,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4.提供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实施的保障

完善的课程设置实施保障体系将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一是重组设计史论课程资源。以“课程教材”为中心,充分开发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同类课程的教师资源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训场地及学术讲座等相关资源来充实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与自学,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最大效率的使用。二是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双师”队伍建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设计史论课程是一门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的学科,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广,同时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又比较专,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需要广度与深度并存;同时设计史论教师在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

[2]陈鸿俊,刘芳.中外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农.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高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实习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海关理论 实务 教学思考

一、海关理论与实务简介

海关理论与实务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国际贸易、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考课。海关理论与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涉及海关基本概念及海关机构设置、海关报关实务(包括一般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时进出境货物等的报关)、海关法律与惯例、保险等。学好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一条一条熟记条文,并理解、运用,不能存侥幸心理,投机取巧。

只有了解了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满意的成绩。但事实上,学生很容易忽视这些特点,从而使得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出现一些状况,进而毫无收获。

二、海关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它的理论部分很枯燥,都是一条一条成型的条文规定,不能更改,只能照着一条一条的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熟记条文,并理解运用。但在海关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更感兴趣如何进行操作,对条文部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结果是似懂非懂。上课前,不好好预习;课堂上,不仔细听讲;下课后,对于作业,敷衍了事。最后考试时,对于考题一知半解,糊弄了事。

2.教师的培训机会少

经过多年高校的培养。高校教师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牢固,又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得十分纯熟。尤其是教师一般会以某个方向作为研究课题,所以,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高校教师都有十分高的理论修养。其中操作部分的知识,大部分教师也是从教材开始的,通过比较不同教材,分析教材之间的差异,训练出比较完整的实务操作技能。因此,大部分教师的理论、实践知识都来自于教材学习,来源于实际培训的比较少。尽管有些时候教师会和企业合作做课题。但这个课题还是报告的形式,很少再回到企业,产生实际效益。所以,教师缺乏实际企业的经验,缺乏去企业锻炼的机会。

3.学生的实践机会少

在大学里,学生上课以教师的课件、案例分析、讨论课为主,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各个高校的电脑教室、试验基地建设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多数是在普通教室上课。海关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没有一定量的实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4.教师、学生的上课形式单一

如前所述,大学上课一般以教师课件、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为主,使用其他形式的相对较少。这种形式对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有效率的,可以帮助学生多次加深印象,但对于实践操作课,这种形式就没有优势。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只是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还得通过动手去操作这个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记忆。

5.学生的心境浮躁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新知识、新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追求快餐文化。所谓快餐文化,即学知识要立即见效,学来就能用,而不像以前学知识是为了积累,为了厚积薄发,为了沉淀。学生的心境浮躁,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追求眼前的效益,短期见效,而不是细心品读书本,从而有更深的学习感悟。

三、海关理论与实务教学实践的建议

海关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往往倾向于多做实践操作,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的效果大大下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学习的效果,只有态度端正了。学习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态度不端正,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即轻视海关理论与实务中法律条文的学习,而只注重实践操作的学习。没有熟练的法律条文作铺垫,任何实践操作都是不会成功的,都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B度,加强法律条文的学习,熟记法律条文。

2.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

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多数没有经历过企业实践,这就使得教师缺少对实践形势的及时了解。所以,高校应该为教师多提供企业实践机会,让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实践前沿。同时,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同时,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3.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学生每学期需要同时开设好几门课程。有时候几门课程都需要实践操作,而高校的实验室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班的学生能分到的实践课数量都是有限的。但实践课必须有,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得实践课有效率,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巩固。只有做好这三个认真,才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只有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有效率地进行实践操作。第二,班级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次实践竞赛,模拟一些实际场景,进行实践比赛。最后,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

4.增加教师、学生上课的形式

教学互补。教师和学生上课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网络教学是现在十分流行的形式,微课、翻转课堂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多学习这些新形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教师自己的新知识,一举多得。学生有兴趣了,对于知识的学习就更有动力.更有效率。

实习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 工业文化; moodle; 职业教育网络课程; 教学资源;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1-61-03

Syste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industrial culture

Fang Xiaodong

(Donggua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China)

Abstract: After a surve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ultur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dustrial culture is introduced to the design of a competence-oriented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s. The practical content, methods, paths and carriers of “Industrial culture in school and enterprise culture in class” are explored, taking the working valu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ay of how to carry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oriented network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Vocational network designing strategies, process and methods are proposed under the guideline of industrial culture, to increase the developing quality of competence-oriented network course in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industrial culture; moodle; vocational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 educational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0 引言

工业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产生即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产生,文化的积淀即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积淀,文化的发展即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发展。当今世界先进工业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方向是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而不是系统化知识体系来设计和开发课程[1]。我们认为,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工业文化的结合,可以为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以能力本位的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也可以充分地体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思想。

我国传统教育强调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思维习惯制约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给职业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大多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网上翻版,还未形成自己的职业设计体系和特色。因此,思考如何在现代工业文化的指导下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职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制作出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校企合作教育特点的网络课程,促进校企合作的教学设计等是十分必要的。

1 工业文化理论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目前的职业院校教师受传统教育影响很深,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希望把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学习观。对职业教育学习者来说,一个好的在校学习环境可以培养其综合的素质,这个综合素质的形成是由课程知识、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者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充分整合校内外因素的教学设计来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应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岗位具体需求重新设计职业教育内容,将传统教材按照学科逻辑呈现的知识点转化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学习者探究学习内容,并强调学习过程的教师引领性、学习的互动性、过程的挑战性和自觉性。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发生在一个从现实中提取的虚拟的任务环境中,而且更需要考虑学习中人际远程互动环境的支持及工业文化环境的支持。

工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技术能力网络课程设计,将摈弃传统的“知识体系”网络课程设计模式,倡导以工业文化对接的培训理念,开发以教师引导并协作实践的职业网络课程。因此,把学校学习和先进工业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 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的前期分析

2.1 企业文化的共性内涵

根据职业网络课程设计策略,工业文化关于从能力本位的职业培训理念出发,课程内容本身应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能激发学习者增进认知、情感和社会存在,并且强调“群体学习活动中的人际交互”特点。根据工业文化对接的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企业文化中的共性内涵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该共性内涵应为许多教育者和企业界所参考,能在学习系统中被使用、参考或运用,基于某一学科领域知识,有一定学习前提、学习目标和学习角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2.2 校企合作领域的分析

本网络课程的核心是利用先进企业文化中的共性内涵获得的研究,主要从课程知识与企业具体岗位工作结合出发,对专业对口企业的工作项目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和研究,其总体目标是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计划中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上结知识来执行企业中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了完成本网络课程的前期分析,必须收集企业文化、工作岗位任务、网络课程环境的相关信息,并分析和设计好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网络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主要包括学习者分析、教学任务分析、网络课程环境分析和学习目标分析与设计。

2.3 学习前提、学习目标和学习角色

学习前提是学习者运用该企业文化对象需要具备的知识,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完成学习后期望得到的知识。学习目标分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类型,即事实性知识、概念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另一方面是认知过程,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学习前提和学习目标都要结合学科领域知识进行表示。学习角色是学习对象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作用,比如讲义、案例、练习、作业、测试等[2]。

2.4 自主合作学习的虚拟网络平台

课堂是教师的工作场所,研究教学就要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课程需要一个平台,教学平台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先导。研究教学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网络课程管理平台是使用Moodle软件设计的,这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一个用来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软件包。Moodle课程管理平台除了可以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以外,还提供了多种活动类型: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Wiki(协作共享式学习)、作业、SCORM/AICC、测验、词汇表、投票、讨论区、专题讨论、问卷调查等。

2.5 学科课程分析

工业文化是一个形式化、明确的共享概念模型,提供了对某一领域的共同理解。构建学科领域知识体系是实现与工业文化对接的关键。为了规范网络课程计算机专业教学,在构建该课程群的知识体系本体时,我们选择动态网页制作这门课程,按教学目标与大纲要求,编写稿本,收集素材,然后直接在网络课程教学支撑平台上创建、编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我们预先制定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把该课程按知识体系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三个方面。知识领域对应于课程层次;知识单元对应于章或节,它包含若干知识点和学习目标,规定有在线学时要求;知识点处于最底层,代表了知识单元中相对独立的主题模块。针对性的学科课程分析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技术模仿,欠缺创新;信息量少,欠缺思辩;课堂交互少,指导欠缺全面性;跟踪反馈不及时,欠缺课程延续性的问题。

3 Moodle平台管理系统框架

Moodle即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本平台的管理系统采用PHP脚本语言开发,符合当前流行的三层B/S结构,可以实现数据访问、业务逻辑和用户界面的分离,大量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模块化的思想设计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Moodle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即教育者(教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3.1 Moodle平台系统的功能分析

根据Moodle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网络课程,探索网络课程在职业技术能力教学中的基本模式,它的主要用户对象是学习者和教师,因为Moodle课程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所以很容易创建新的功能模块。Moodle平台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内容管理、论坛、测验、作业、聊天、选项表、日志、标签和调查等。此外,它还拥有诸如任务分配、联系、对话、签到、日历和文件管理等功能。

3.2 Moodle平台管理系统框架

3.2.1 从学习管理到学习服务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学习者的一个学习行为,为浏览阅读教学资料,完成作业或自测,参与学习讨论等[2]。该网络课程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服务、感知学习环境并提取教学资源将其呈现给学习者的功能。在构建moodle平台管理系统框架时,我们将平台设计思想从学习管理转移到学习服务,是因为系统具有动态适应能力,也就是能够感知学习环境,比如学习者偏好、企业特点等,选择相应的学习对象。

3.2.2 Moodle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Moodle软件实现的教学平台的系统结构是模块化的,这种结构设计灵活,修改和扩充十分方便,可以提供多种课程活动,包括讨论区、学习资源、学习日志、单元小结、聊天室和在线调查等。教师通过这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给课程加入这些活动模块,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界面选择安装各种活动模块,而开发者可以依据定义的接口开发新的活动模块。正是Moodle这种模块化的灵活结构设计给使用者、管理员和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选择空间。

⑴ 版块模块:包含HTML、主菜单、用户对象(教师和学生)、即将发生的事件、显示在线用户、论坛搜索、日历、最新新闻、活动目录、消息(师生、生生一对一沟通)、登录、课程管理、显示课程、课程\站点描述、RSS种子、随机词条(词汇表)、Blog。

⑵ 资源模块:包含网页、文本页、链接到其他网站或者本站文件、课程文件目录、标签。

⑶ 支持多种标准的活动模块:配备了一个SCORM模块,从Moodle 1.2起,可以导入IMS QTI数据流。有一个WebCT/IMS向Moodle转换的工具。还有Wiki、专题讨论、作业、投票、测验、聊天、讨论区、词汇表、课、问卷调查等。

4 基于工业文化理论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以动态网页制作的网络课程来阐述职业教育网络课程设计。本设计案例考虑到动态网页制作实验的操作型、演示型和交互型的特点,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及岗位工作实践为指导,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发动态网页制作实验的网络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运用任务书或预习提纲将学生的课后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不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后学习,教学内容、目标、方法都是以“任务”为支撑,知识、技术、方法通过“任务”处理转化为能力,让学习者可以高效地进行动态网页制作分析实验。图2是工业文化对接的职业网络课程导学体系开发框架图。

通过对学习对象和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将该课程分为课程认知和实训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认知部分,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第二部分是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部分,主要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视频等,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在兴趣中产生疑问与动机,并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与实训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或向老师咨询求教。实训部分主要是结合实践工作相关知识,以学习兴趣激发引入、以动手操作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交流为提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将学习者的个性学习与团队协作学习结合起来。这部分学习是对教学计划内容的延伸和知识强化,整个实训过程可由学生结合教学任务内容提示自主进行操作和完成,也可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

5 结束语

本文综合研究了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与网络教学整合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采用Moodle软件设计了一种先进的异步网络教学方式,同时将工业文化引入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管理系统架构中;分析了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并设计了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框架。本文已经构建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态网页制作的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学团队共同实现了校企对接的实训项目的设计,接下来的工作是结合计算机硬件系统对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和管理,根据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研究如何使用Moodle软件技术来具体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所需的网上异步教学。

参考文献:

[1] 蔡新.基于投入学习理论的网络职业培训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2] 李晓锋,吴产乐.基于SLO与SOA技术构建新一代教学资源管理系统[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3] 薛萍.基于Moodle平台的探究性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