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2:14:06

逆反心理论文

逆反心理论文篇1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最近一个时期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词所使用的频率,都呈现出日渐密集的趋势。然而,对于“逆反心理”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试图分析作为宣传过程一个环节的逆反心理。全文分五个部分: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四、外部环境和诱因;五、对宣传者的建议。

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宣传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广泛围内,赢得了宣传对象的共鸣,并为他们所接受。那么,宣传对象是否无条件地接受宣传的内容,相信所宣传的观点呢?现实的宣传活动,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许多场合,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介所宣传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为宣传对象所接受,与此相反,它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抵制,这种反感和抵制还会随着宣传内容的增加而益趋强烈,这种现象是我们不能不研究宣传对象及其接受心理。

接受者就其接受宣传内容的心理倾向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理智型接受者和感情型接受者。理智型接受者在受外来宣传信息的刺激时,总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一番理智的分析,并以历史和现实与之相验证,有取有舍,存善去恶。感情型接受者,又分为两种,一种顺应型,一种逆反型。顺应型接受者,在受到宣传信息刺激时,不论信息内容的真假对错,不考虑自己的主观倾向与信息内容的异同,总是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这种接受者,又可称为盲从型接受者。逆反型接受者则相反,只要是宣传内容和他已有的态度有较大的差距、或信息内容过量,或宣传者没有权威性,那他们就会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抵制。这种抵制有时是无意识、有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大多数场合,还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越发加强。

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逆反型接受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现象。很显然,这种支配逆反型接受者抵制报纸宣传的心理现象的定义,跟日常生活及报章杂志上所频繁使用的逆反心理是不尽一致的。我认为,逆反心理就是宣传对象对来自外部、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内容,受其态度倾向(主要是情绪)的支配,而自发地进行的心理抵制。这种抵制实际上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一种“自我防御”。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这种来自外部、并威胁到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信息,是否包括与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是否包括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内容?也就是确定诱发逆反心理的信息内容的范围。

有人认为,引起逆反心理反应的,只是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不一致、与宣传对象现有的观点相矛盾的宣传信息。这固然正确,但只答出了一半。从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量的例子证明,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在信息量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拒绝。因此,与宣传对象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都可能引发逆反心理。[page_break]

有人认为,只有对正确的宣传内容的心理抵制,才是逆反心理,而对错误、虚假的内容的抵制,则不管它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用事地进行的,都不能算是逆反心理。这就意味着,逆反心理纯粹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堵塞传播、影响报纸宣传效果的一个严重障碍”。①我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逆反心理的关键是抵制反映本身。如果把错误的宣传信息排除在外,势必缩小逆反心理刺激源的研究范围;其次,如果以信息内容的对错作为确定逆反心理的根据,则难免混淆理智的批判、拒绝和逆反心理的界线。何况信息内容的正确、错误,对于宣传者和接受者是一个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真理有时在读者,有时在传播者;现在认为是正确的,将来未必正确。由此看来,这种把对错误的抵制排除在外的作法是不甚妥当的。我认为,判断宣传对象逆反心理最重要的标志,应是宣传对象拒绝或抵制某一信息内容的方式。不管信息内容正确与否,只要是感情的、片面的、狭隘的抵制,就是逆反心理。在这个意义上,逆反心理也不能说成是一种纯粹消极的心理现象。如果一定要说他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在抵制拒绝正确宣传内容的同时,也拒绝了错误的宣传内容。

根据上面接受者分类,具有逆反心理的接受者,只是感情型接受者的一部分。这种接受者在我们报纸的读者群中是否确实存在?若存在又占有多大比例?今年四月份,我和《中国法制报》的张新庆同志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个城市共十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发问卷284份。据收回的2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理智型接受者136人,占对象总数的52.7%,而感情型中的逆反心理接受者竟达99人,占对象总数的38.3%。应该指出,当时对逆反心理接受者的确定,只是限于对报纸宣传跟自己态度体系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抵制的接受者。而对逆反心理效应的测定,也只限于“对报纸上的宣传不予理睬”,“试图驳斥报纸上的观点”。至于其他的几种效应(下面分析)还没有涉及。可以设想,要是以现在的标准去检测,逆反心理接受者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可能会突破38.3%的界限。

当然,上面的数据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读者的一些情况,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代替全体大学生,更不能代替对其他接受者的分析。日本著名新闻学家小野秀雄认为,受众的文化素养,与他们对待宣传信息的心理倾向有关联。文化水平高的人,多属于理智型受众,而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则多数属于感情型受众。固然,文化水平低的人常常易于随大流,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保守、无知、固执而时常难以说服。可以设想,在我们的受众群里,逆反心理受众是存在的。

逆反心理受众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宣传活动的效果。从整个宣传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多,抵制越强,报纸宣传的实际效果就越小。反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少,抵制弱,报纸宣传的效果就可能大。有鉴于此,我们还应该深入地探讨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和机制。

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

既然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那么这种抵制或自我防御,主要有一些什么方式,换言之,逆反心理主要有哪些外显的效应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有五种。

第一、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信息不予理睬。国外社会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被试受到外部信息刺激时,“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和自己尖锐对立的见解。”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当报纸宣传的观点和读者不一致时,有22.3%的调查对象会“对报纸的宣传不予理睬”。同时,人们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但是这种合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的信息量,只有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过度的信息量会使人们避开它。[page_break]

对外来宣传信息不予理睬,是逆反心理接受者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利用这道防线,可以将大量的外来刺激挡在接受者态度体系之外,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全部内容。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不予理睬”仅是逆反心理外显系列效应的开端。逆反心理还表现在接受者与外来信息“作战”的全部过程中,正如机体的自卫不仅表现在对外部威胁的回避,而且还应该表现在与外部威胁力量的“战争”上一样。事实上,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息内容会突破第一道防线,这就必然会引起下一个抵制性效应的产生。不这样,接受者的态度就会处于直接的威胁之下。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对于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外来宣传信息,接受者显然不能再以回避的方式对待之。在国外心理学的一切实验中,当被试者受到外部对立观点的威胁时,他们会极力寻找一些足以驳倒外来信息并能巩固自己观点的论据,一旦他们找到这些论据,就会给反对——抵制外来宣传信息,造成特别有利的基础。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抵制方式。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或者是把它改扮成自己的同类,以与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歪曲、误解大多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有意的歪曲。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苏联心理学家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毫无威信的卑鄙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敌意,并不能引起人们非常难受的不和谐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的否定的反应集中到信息的来源、宣传的主体,他们对宣传员的定势完全向着否定的方面改变。这样往往也就不会对那种不能接受的立场表现出多余的神经过敏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读者,有一部分是以这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免除多余的紧张的。

第五、寻求社会支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个人处于恐惧心理情境中时,会产生一种寻求“社会支持”的趋向。在新闻宣传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形:当外来宣传信息威胁到接受者态度体系的和谐与一致时,接受者也会产生一种寻找这样一个人或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对这个问题持有相似的观点——的意向。人们之所以所以产生这种趋向,并不是由于这样的“个人”、“集体”会帮助他寻找和形成反对宣传观点的理由,而是由于这些“个人”或“集体”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减轻自己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并坚定自己对抗外来宣传信息的信心。

这四种效应一同构成了接受者态度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当外来信息突破第一道防线而进入第二道防线时,这四种效应就会产生,它们或者是独自地发生作用,或者是互相联系着共同发挥抵制、自卫的功能。可见,逆反心理的外在效应是复杂的,有层次、成系列出现的,其中每一效应都有其独自的优势,同时又与其他效应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之中。当一种效应不足以抵制外部宣传内容时,其他效应就会出现。如果这些效应大多数被动员起来,那宣传活动本身就很难有什么效果。[page_break]

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

上述逆反心理的效应,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内在机制。要理解内在机制,必须从受众的态度着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在所著《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说:态度是“对人、思想或物体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成分在内”。一般认为,认知成份由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信念或知识组成;情感成份指人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行为成分包括人对物或人的外显行为。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态度的产生,乃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而态度一经产生,就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在人们的活动按一定的态度多次实现时这种态度就会在人的身上固定下来,并决定今后行为的趋向。

既然态度是在个体的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对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产生的,那么一个人就一定有为数众多的态度,因为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这些为数不同的态度,各依其相关程度组成相近的态度群,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态度体系。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一致的、合理的,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就是平衡的、协调的。但有的时候,由于外来的异端观点的刺激,或现实事件的发展变化证明原先的某种态度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可靠的,人们的态度体系就会处于矛盾的,不协调的状态。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态度体系总是趋向于平衡和协调的。

基于这一原则,接受者在具备了协调一致的态度体系以后,仍会寻求外界跟自己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刺激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寻找能支持他们态度行为的信息,例如,为什么一个决定购买一辆豪华汽车的人仍然要看关于这种牌子的汽车的广告,或者希望听到别人赞成这种牌子的汽车的意见,并且不愿去看介绍他已决定不买的较廉价的汽车广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试图消除他们对已作出的决定和可能作的另一种决定之间的不和谐的感觉。”④但是,他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这种与接受者已有态度相一致的信息也不能过量,而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人们的态度多种多样,如果把信息大量地集中于支持其中某一态度,事实上也就是破坏了人们态度体系的内在平衡和协调;而且即使是对那种受到支持的态度本身来说,随着外部宣传信息的源源而来,其对相同信息的渴求强度也就逐渐削弱了,而渴求强度又同信息的效能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对于一个在沙漠里口渴得要死的人来说,水对他是第一需要,但是一旦他离开沙漠,而人们却不给他食物,让他每天以水充饥,那他对水的态度恐怕就会由渴求到厌腻乃至抵制了。这种对水的抵制、厌腻,实际上是维持个体内部各种需要的平衡的必然效应。接受者对于与自己态度倾向相同的宣传信息的反应,跟对于水的反应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

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矛盾、乃至相对抗的信息,比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似乎更易于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国外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持有的一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要改变此组态度中的任何一个态度将是困难的,因为改变其中的一个态度就会使这个态度和组内的其它态度不一致”。⑤由于不一致会给个体带来不舒服、压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解脱压力,重归于和谐一致就成为必要了。为此,人们所惯于采用的方法,就是抵制外部的宣传信息。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被试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的反应时发现,“持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对于同样一条信息会给以各种不同的评价。人们会把和自己相距较远的立场评为相距更远的立场。”⑥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性评定规律”,这种规律已为许多实证的材料所证明。例如,一个对吸引持极端肯定态度的人A,和另一个对吸烟持轻微肯定的人B,对于同样一条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其感受是不一样的。持肯定态度的A可能会感到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的立场,距离自己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更加遥远,更加对立,更加不能接受;而持轻微否定的B也许会感到自己离宣传信息的距离比实际距离更近些,这种情况表明,持不同立场的人在评价同这些立场相联系的宣传信息时是不客观的。这实际上是接受信息时的一种错觉性印象。对比性评定率一旦发生作用,那么所宣传的观点就处在跟宣传对象十分对立的地位,而这种对立显然远甚于他们之间实际对立的情况。不过,这种错觉性印象是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东西,它并不能直接成为促使宣传对象对外部宣传信息的立场向着更为相反的方面改变的条件。只有在宣传对象这种错觉性印象得到现实经验的证实,得到他所在的社会群体的支持时,它才会由暂时的错觉印象变为固定的印象,进而促使个体向着与宣传信息更为相左的立场转变。[page_break]

应该指出,宣传对象的一些个性特征,对宣传对象逆反心理的机制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较重要的有自尊程度,“自我防卫”的强弱。研究表明,影响一个自我估价低的个人比影响一个自我估价高的人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对自己的评价低的人,在遇到不同的观点时,较易于放弃自己的观点。⑦与此相反,自信不疑的人在下定论时不太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有时明知自己不对,而外部宣传是正确的,他们还是一味地抵制外部宣传。“自我防卫”强的人,对于外来的刺激,尤其是想“征服”自己的刺激,会呈现出强烈的抵制。而自我防卫弱的人,却很容易遭到外来的攻击,乃至成为对方的“俘虏”。

如果接受者面临的宣传信息确实威胁到了他已有态度体系,而这些接受者又是些自尊心、自我防卫很强的人们时,那么,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就有可能逐渐外化而成为具体的效应了。

四、外部环境与诱发外因

上面只是从宣传对象本身分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全过程。这种分析是不够的。既然态度的形成,是个体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探讨读者的逆反心理时,当然也就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和刺激因素了。

首先,我们来看宣传者自身素质对逆反心理的影响。宣传者的素质,一般分为品格和能力两个方面。早在二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就论证了宣传者品格的重要性。亚里斯多德认为,在宣传说服活动中,“我们越是觉得一个人诚实,就会越快地相信他。在一般的情况下,当问题超出确切的知识范围时,在意见分歧时,我们就会绝对信任他们。”他坚持认为演说者的品格“是所有说服手段中最有力的。”与此相反,如果宣传者不是那么诚实,并且有过说谎、骗人的经历,他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宣传还有着他私人的目的,那么,他宣传的内容就难以为读者相信了。即使这种宣传的内容是正确的,接受者也会由于对宣传者的不信任而牵累到宣传内容。在我和张新庆同志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读者中,逆反心理跟对新闻工作者的否定性评价有很高的相关。那些认为“记者不敢说真话”,“记者是风派人物、跟风走”的人,大部分是逆反心理接受者。

宣传者的能力,主要指他是否是有关问题的“专家”。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⑧他把在进修班学习的教师分成四个组,由同一个人给他们作关于阿尔及利亚学校情况的讲演。这个人是师范学院的副教授,两年前他曾去阿尔及利亚工作过。但是讲演人每次以不同身份出现:在第一组,他以师范学院副教授的身份出现;在第二组则以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在第三组以曾去过阿尔及利亚的运动员身份;第四组则以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四个组里,讲演人穿的是同样的衣服,用的是同样的讲稿,教态也一样。实验结果表明,各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原来,许多教师所固有的态度是,关于教育问题,如果不是由专家来讲,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因此,在“运动员”和“保健工作者”讲演的那二组里,听课的人事先就认为,他们不会听到任何特别有趣而重要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有些人后来埋怨说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而在以副教授身份出现的那个组里,讲演人却以他的学识渊博、对问题及其特点研究得细致博得了听众的好评。这表明,接受者对宣讲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宣传者的知识能力是保证他们接受到真实和正确内容的一个根本条件。而知识能力又是以一定的社会身份为代表的,所以接受者在知道演讲者的身份时,原先对于有关问题的态度就再一次表现出来。如果接受者得知宣传者并不是什么权威、却又在有关问题上唠唠叨叨,或指手划脚,板着面孔训人,就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是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宣传是以观点和事实去影响接受者的。宣传对象所抵制的也是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有五点值得注意。其一、是片面的宣传。我们的调查表明,在调查对象中,因报纸宣传片面而抵制宣传的受众竟占读者总数的53.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人们对事情的看法、观点也复杂多样。片面的报道,只讲好的一面,只讲于自己有利的一面,事实上是变相的歪曲。例如十年内乱时期,报纸总是讲资本主义社会腐败的一面,贫困、失业、罢工、犯罪,一片漆黑。实行开放以后,有些报纸只讲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仿佛是天堂。这种宣传显然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乃至抵制。[page_break]

其二、是信息过量。这在前面有所论及,此不赘述。

其三、内容失真。错误、虚假的宣传最易于引起接受者的反感。因为接受者之所以接受信息,是想了解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以使自己适应于外部世界发展的趋势。而虚假的宣传,给予接受者的却不是正确的内容,接受者据此采取的行动自然难以达到目的。尤其是那些熟悉情况的宣传对象,明知报纸宣传是错误的,就更不会接受。长此以往,报纸宣传的内容就没有什么人相信了。我们上次的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读者的逆反心理现象和他们对时期报纸宣传的失真的了解有密切的联系,便是证明。

其四、宣传基调不稳定,经常变。报纸的宣传调子经常变,没有准星,会给接受者造成这样的印象:宣传者没有权威性,宣传内容靠不住。这两种印象正是受众抵制宣传的根本原因。报纸调子经常变,与政治环境有关系,为免离题太远,在此就不详说了。

其五、宣传者观点与接受者观点的距离。“对比评定律”往往使接受者与宣传者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存在的更加遥远,而同化评定又会使接受者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存在的要更近。这就产生了一种可能,如果宣传者要宣传的基本观点(与读者对立的)组织到另外一些为听众所能接受的主题中间去,这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情况,接受者感到自己和宣传内容间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反之,如果宣传者直接了当地表明自己与接受者对立的观点,依对立的程度,接受者就可能对宣传者或宣传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对比性错觉印象。这正是逆反心理的前奏。

另外,宣传得以进行的环境,也是逆反心理的外在条件之一。环境又可分为物理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自物理方面而言,宣传内容是否与客观外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换言之,宣传内容是否能为外界变动的事实所证明,乃是决定宣传对象接受或抵制的重要条件。如果宣传的内容与外部变动的事实相脱节。不一致,甚至对立,这些都容易造成宣传对象对宣传者的否定态度,结果是产生一系列抵制效应。从精神方面来说,宣传对象接受宣传时的精神体验,对他是否接受宣传的内容有重要的影响。国外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愉快、忧郁、愤怒、焦躁等不同情形下,对同一信息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大为不同的。愉快的情绪,会使读者打开心扉,尽可能地接受外来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而忧郁、愤怒、焦躁、不愉快的情绪则往往会造成对宣传内容和宣传者本身的否定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逆反心理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有了上述那些参加宣传过程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其中个体的内部机制是逆反心理得以产生的基础,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是诱发外因。这些因素有时是单纯地影响读者对宣传信息的取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互相联系着发挥作用,直至逆反心理外显效应的出现。

五、对宣传者的建设

从前面几个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逆反心理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人们不可能消灭它。因为,逆反心理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外部环境及诱变因素是不可能消除干净的,但是宣传者在它的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宣传家可以利用接受者内在的心理规律,将逆反心理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宣传的社会效果。宣传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宣传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政治修养和知识修养。在一些情况下,读者是否接受某些宣传内容,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已有态度相矛盾的观点,并不取决于宣传观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取决于传播这些观点的人们的道德品格和知识能力。造成诚实可信的形象,是宣传者走上成功的第一步。

上述的建议,是以适应宣传对象心理反应的规律为目标的;同时,宣传方法、策略如何改进,又必须以宣传对象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已有的态度倾向为根据。这就表明为使宣传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在宣传者和宣传对象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使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宣传对象与宣传者立场间的距离、宣传对象的承受能力、个性特性、知识水平和对有关信息的反应等等,能及时地达到宣传者,这样,宣传者才能更快更恰当地改变传播方式,调节信息量,从而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page_break]

注释:

①卢纯田《逆反心理的分析》见《新闻与成才》1986年第二期

②③(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著《宣传心理学》

④(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237页

⑤(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的原理和应用》第466——467页

⑥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著《宣传心理学》第61页

逆反心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 逆反心理 青春期 心理健康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心理状态及个人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易出现挫折、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存在的,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和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便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

逆反心理现象,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是正常的,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需经历的过程。总体上来看它是一种抵触性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主要表现有,

1,不接受教导。情绪上的敌对意识,行为易产生偏激,往往与老师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2,情感冷漠。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闭门造车”。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

3,易走极端。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只有找准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1,青春期心理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感到自己不能被压制、被剥夺权利。于是,他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其次,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青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开始抵抗在儿童时期甘愿执行的那些要求,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喜欢自作主张,“谋求独立”意识成为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对父母和老师不再“唯命是从”,相反,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从而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于严格,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常常摆出封建家长的威风,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更有甚者,采取“大棒政策”,当子女不按自己要求做,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满意程度时,也就是当家长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时,就会使用暴力,体罚青少年。这种“大棒政策”,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行为偏激,有时可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3,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公正。每个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看似正确的“偏见”,造成所谓的“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产生憎恶情绪,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老师。老师的不公正待遇会使青少年产生逆反情绪,并且对青少年以后的成长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其心理。对青少年来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个微型社会里,他们在相互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是谋求在同龄人群体中使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个性的对立与社会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当他们向往集体生活,但与同龄人交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试图用各种手段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逆反心理的解决对策

逆反心理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于逆反心理没有立竿见影的良药,只有慢慢调理,从而祛除病根,引导青少年生活成长步入正轨。

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逆反心理的产生是青少年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应对其进行“适时适地”的引导。首先,家长应该意识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是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致。虽然在父母眼中,他们还是十三四岁的“小孩”。但是应该意识到十三四岁正是性格形式、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历对青少年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给予青少年适当的自由,不要把他们装在思想行为约束的牢笼中,不要像教科书那样教育下一代,毕竟社会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当初的“老一套”不一定适应当今的环境。青少年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特殊行为”不要一棒子打死,把他们当作“歧途歪路”,应该加以引导,同时不应该打击青少年的积极性,不应该泯灭青少年探求未知世界的创造性。最后,对具有敌对倾向的青少年,虽然外表看来满不在乎,但他们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不安。家长总以为“打压青少年的嚣张气焰”可以使他们不再反抗,变相的顺从,殊不知这样会使青少年心理变得更加逆反。家长要从青少年心理上进行对等沟通,要注意以理服人,分清是非,使“敌对”的青少年在平和的状态下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对于克服敌对倾向有重要意义。切忌使用武力。

内因解决了,就剩下外因了,内外结合才能“药到病除”。学校教育便是治疗青少年“逆反心理创伤”的外伤药。清除逆反心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人际关系。为了尽可能防止逆反心理在集体成员心理气氛中扩大影响,对班级成员的人际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可行的手段。青少年要求并不高,他们就是想要获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获得自身应有的地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还有部分学校在搞应试教育。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阻碍了他们开拓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做为老师,对学生不应该有三六九等之分,应该一视同仁,老师没有偏见,才会使青少年无低人一等的感觉,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不致于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老师应该从多种渠道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如让学生信赖的亲戚、朋友来做思想工作,加强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对消除误解,改变或防止对立性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有益的。

另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变化和特点,调节好心理状态,使他们心理品格有所升华,使青少年自察、自治,净化健康人生,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事事要抱有“我能行”的自信心。

逆反心理论文篇3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关心和爱护学生,体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便成为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正逐渐成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认可。但又由于自身知识和经验的限制,看待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强烈自尊心和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因此解决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使师生感情更加和融洽,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就成为每个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逆反 心理 自尊 了解 疏导 和谐 激发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现象。自尊,罗杰夫称之为积极的自我关注,是我们对自身价值的评价,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重要内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正逐渐成熟,使他们对自身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渴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大人的认可,产生强烈的自尊意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秘密,因而我们通常称这个时期为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时期,也正是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现象的时期。比如,在学习上,上课发言少了,作业很潦草,有的学生甚至早恋,沉迷网吧等,荒废学业。总之,家长和老师要求去做的事不愿意去做,不让去做的事却偏偏去做,凡事我行我素,追求个性,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也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1)社会缺乏对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吃苦精神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多,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孩子的自立能力差,主要责任不在千千万万纯洁的孩子,而在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违背了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观念,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效仿,这时就往往与传统的老师、家长的思想产生诸多冲突,如果这时老师和家长不及时采取疏导的方式而是硬加阻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

(3)由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等许多不平等的社会问题,生活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还有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比如农民工的孩子们,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巨大的落差,形成比较偏激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关爱和细心教育。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的特点

(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

(4)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四〉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学生思维活跃、自立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

〈五〉班主任应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及行为障碍等,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

(2)营造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青春期的学生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我行我素,不喜欢受人管束,不喜欢受学校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时,营造一种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便变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可以通过与班干或全班同学商量,举行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篮球赛,联欢晚会,旅游,还可以是学习或生活方面的互助活动等,增进师生、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同时要处理好学生间的矛盾,营造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从而形成和谐、民主、上进情感气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自尊和责任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特别是有明显逆反心理的学生,看问题容易缺乏理性,喜欢我行我素,家长老师要求做的事不好好做,不让做的事却偏偏去做,这经常表现在学习上。当然,这与家长老师过高的要求和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便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学习动机从动机指向或兴趣来源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一般定义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动机,能够持续地产生作用,并很少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能够在没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促使学生去努力学习。而外在动机兴趣指向或强化来源于外界的奖励,包括分数、名次和家长老师的鼓励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让学生从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积极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我的内在价值体验,能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感兴趣,能够为自己的进步而激动。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上建立班级奖励制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A,奖励卡。指当学生在班级上有优异表现时,老师可以颁发奖励卡以资鼓励。奖励卡的奖赏制度应完整建立,例如几张奖励卡可以换何奖励等。班主任在奖励卡上面,应以学生最喜欢的图样或以拼图方式设计。B,阅读奖。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有益书籍,如果学生阅读完固定书籍的话,就颁发该奖。C,进步奖。用以奖励那些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程度进步的学生。D,文学奖。用来奖励在写作方面达到预定数目,也可以是在其它报刊上发表过文章的学生。E,互助奖。在班级活动中,应当鼓励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尤其要帮助那些家庭条件不好,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F,孝顺奖。是让学生学会替别人着想,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逆反心理论文篇4

笔者近日就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对初二年级186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20%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要求的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强制检讨等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2、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3、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4、初中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育者的误解。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5、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二、教育对策。

1、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尤其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从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3、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调查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逆反心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逆反心理也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大学生摆脱逆反心理的困扰。

在我国经济、文化急剧变革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也随之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特殊群体,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的冲击。但由于他们从心理发展的水平来说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使得社会的变革与冲击在他们心灵中产生的影响最明显、最强烈。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从而准确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与否,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人的主题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如何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巫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客观外界物的刺激,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从而引起的反向心理运动,它是心理过程的逆运动,是作为一种心理类型或层次而存在的。这一界定强调了主体对客体反映的情感、思维、意志的心理表现,避免了偏于描述性和侧重于本质阐述界定的局限性。以此出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则是大学生这一社会主体由个体的需求出发,对自我和社会的期待与现实对个体的规范要求错位,从而对其所处局部或整体的文化、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与逆向“认知—一接受”态度。他们的身心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为其心理基础,他们所处的文化、社会环境是其产生的外部机制。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群体的逆反心理,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性逆反心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逆向心理,它的发生并不受制于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特别依赖于情境的影响,主要决定于主体的思维水平。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一直在校园中生活,人生阅历简单,还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认识的感性成份多,感情色彩浓,这就容易产生对人对事的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表达方式的直接性人的行为举止受一定的心理的制约,一定的心理表现为一定的行为举止。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在面对会导致厌烦、否定的事物、观念和行为时,会自发产生一些平常心态下不大可能出现的观点和行为。当代大学生在逆反心理的表达方式上显得更为直接,容易感情用事,有时振奋激昂,有时盲目狂热,或发火,或争吵,甚至做出破坏性的行为。

3、逆反心理表现的随意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并非事事逆反,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表现的比较理智、客观,而在另一时刻另一环境中则可能表现出逆反情绪和逆反行为。此外,同一逆反心理的不同大学生,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也有差别。

4、逆反心理的盲目性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对任何事物往往不加具体分析,无论正确与否,一律盲目加以抵制,或是反其道而行之;只要自己想干的,无论正确与否盲目坚持,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行为为情感情绪所支配。

5、逆反心理的抵触性任何逆反心理都与某些社会行为规范、道德要求有一定的相悖性。因此,处于逆反心理状态的大学生常伴有纪律松懈、言行不负责任等表现,有少数学生会出现违纪现象,严重者会导致违法。

6、逆反心理的顽固性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由其主观武断得出的结论、观点一经形成,就内化为他的思想结构的一部分、一般带有一定的稳定性,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在此期间常表现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拒不接受别人不同观点,固执己见。

三、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日益高涨,各种社会思潮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心理感知发生了一系列的整合和裂变。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法的恶习、陈旧迂腐的生活习俗、低级趣味的文艺作品、不健康的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乘虚而人。这些现象对于一些分析批判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的。如果他们没有及时得到指导和教育,就会陷人危险的沼泽,从而激活逆反心理的种子。

第二,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一个家庭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谐的生活氛围、严格的管理制度,家长既善于关心爱护孩子又善于指导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么,这样的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正常和健康的。一个家庭若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生活方式不健康,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袒护或唆使孩子体验不良行为,则会为孩子的不良心理的产生提供思想基础和方便,导致孩子心理产生一种“合理感”或“侥幸心理”,一旦这样的孩子受到规范行为的制约时,心理一下接受不了,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不自觉的抵制,从而形成逆反心理。大学生虽然大都远离父母,但父母在早期给予他们的家庭教育,对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谓息息相关。在不良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滋生逆反心理。

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受大环境的影响,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烈,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但是,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注重形式、内容单一、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不够。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压抑,产生挫败感,自尊心受到损害,往往容易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从认知发展来看,逆反心理多出现于青年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这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随着青年大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愈发强烈,开始用自己的观点衡量是非。这是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和认识发展条件。

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预防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负面心理,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来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些借鉴。

第一,大学生要学会利用“自我教育法”。所谓“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如果人们都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就随之形成。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突出了自我教育的重要地位。大学生要自觉运用“自我教育”来克服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就要积极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自觉地用法律、纪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要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保持沉着、冷静,用高度的忍耐力和克己精神来约束自己,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这对于预防逆反心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运用“实践教育法”,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共进步。实践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只会读书,不会生活;喜欢依赖他人,自主意识薄弱;书生气十足,社会经验缺乏的状况,是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教育法有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和社会考察等多种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并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健全的心理素质,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疏导教育法”也可以为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供一定的借鉴。这种方法,十分强调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激发受教育者思考的积极性,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自觉性。面对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启发他们运用正确的理论独立思考,学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开展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交换思想,统一看法,共同得出正确结论;正面说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这些学生明辨是非,抵制错误;运用正面典型,激励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与之比较对照,自觉学习和仿效。

逆反心理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教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及教育情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一方面,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逆反心理的积极方面,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加以利用,让其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而对其消极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以引导。

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类型

根据教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与形式以及教育情境,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划分为以下类型。

1.1 与教育对象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

(1)自主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当教育对象感到外在的教育和影响威胁到他们的自尊或自我价值时,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维护,产生自主逆反心理,对外在的教育起反向的反应。

(2)归因逆反心理。归因逆反心理是指由于教育对象的认知偏差,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产生怀疑,对教育者的关心总是抱有戒心,从而产生归因逆反心理。

1.2 与教育者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

(1)信度逆反心理。信度逆反心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信息源信度的怀疑、否定的一种逆反心理。

(2)平衡逆反心理。平衡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态度对立,即使教育者所持的立场观点与自己相同,教育对象也可能进行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育者并不合拍,从而维持认知结构的平衡。

1.3 与教育内容和形式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

(1)超限逆反心理。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时间过长,过多地重复某些教育内容,超过了教育对象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度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2)禁果逆反心理。禁果逆反心理是指由于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自尊心,所以对被禁止的东西会特别好奇,从而因为禁止而更加注意某种事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越是不准做的事情越是要做。

1.4 与教育情境特征有关的逆反心理

情境逆反心理。情境逆反心理是指即使是对于应该接受的教育信息,但是由于教育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教育对象也会予以抵制的逆反心理。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都有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生生理上的趋于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即成人感。但是,实际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产生了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所以,大学生们一方面表现得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思维活跃、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脱离实际、沉溺幻想、固执己见、缺乏自控。

其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面对着学习、升学、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在心理上有着许多困惑、无奈、矛盾,如果长时间陷于这种状态而又无法摆脱,(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41页)就会导致学生自我意识封闭,无法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2.2 教育者自身的因素

首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许多教师不注重深入浅出,只是泛泛地讲一些大而空的理论,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情,脱离实际,空洞乏味,再加上信息传递的不及时,造成教育不适时,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感,达不到应有的育人目的。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太过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所以一般采用大课形式,学生人数多,课堂纪律乱,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另外,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在课堂上胡侃神聊,致使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太过于形式化。最后,教育过程缺乏情感、可信性低。教育者总是权威性地灌输教育内容,缺乏亲和力,导致可信度低。这些都可能导致教育效果差,学生抵触情绪强烈,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

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性、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等特征,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具有强烈的自主、自立、平等、竞争、讲求实效的意识,可是相比之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与实际脱离,忽视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内容陈旧、空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经常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只注重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忽视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重视政策压力,忽视精神说服;思想政治教育在评价方面过分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往往仅以考试分数来判定大学生的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平。

2.4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道德规范的高水平与社会上的道德行为的低水平形成反差;自身道德认识的崇高与实际行为的平庸形成反差,这些都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充满困惑、矛盾、冲突,进而引起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

此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现代传媒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施加影响,进行冲击。而大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现实又存在一定反差,这样就引起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淡漠和忧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转而羡慕、崇拜资本主义,这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架构的解析[j].探索,2000.5.

[2]张慧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逆反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党报党刊;青年;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48-02

党报党刊是政党的机关刊物,是政党推行其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宣传工具。在全国所有媒体中,党报党刊居于核心地位,是引领其他媒体舆论的风向标,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资源。

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使得党报党刊的核心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尤其在青年群体中,近年来呈现的党报订阅率呈下降趋势。青年对于党报党刊的“冷漠”程度甚至演变成了逆反心理,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视。

研究青年对党报党刊逆反心理的由来及应对措施具有三重战略意义:一是对党报党刊而言,得青年者得市场;二是对政党而言,得青年者得民心;三是对国家而言,有助于大局的稳定。

一、当代青年对党报党刊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受众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

受众逆反心理的产生可能是暂时的,若媒介能够通过积极行为进行纠正,则可能消除。但若媒介的传播行为在短时间内反复引发受众逆反心理,将最终导致受众的心理定势,这将会使得受众在接受同家或同类媒介信息时,即便没有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了解,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青年对于党报党刊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年对于党报党刊的逆反心理主要是青年读者在接收党报党刊传播内容时,对于部分党报内容和党报传播者的态度的怀疑、反感乃至否定、排斥,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逆向。青年对党报传播的事实性信息呈现相反的评价或判断,即:党报持正(反)面态度的,青年却持反(正)面态度等等。青年群体中的个体处于人生最不稳定的时期:一方面,其人格及思维就像是未成形的“橡皮泥”,易受外部环境和他人意见的左右;另一方面,生理机制使得青年群体经历“叛逆期”,此期间青年尤其易对权威性个人或集体持强烈的批判、质疑态度,因而很容易对党报党刊产生评价逆向。

2.情感逆向。青年从情感层面对党报所传达信息蕴含的情感相对立,例如党报中一些对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往往会引发相反的传播效果。青年对党报党刊的逆反心理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显得尤为强烈,且更易演化成消极心理定势。这个层面上的对立相比于评价逆向更为深入,是一种经长期积累后形成且很难回转的逆向心理。

3.行为逆向。此逆反心理已经从情感方面上升到实际行动。党报希望青年采取某种行为,而青年却背道而驰。如近日各地关于地震发生的传言四起,政府通过党报党刊告诉大家不要相信毫无根据的揣测,结果却引发大量网民在网络上以各种举证方式来强调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青年的群体行动力较强,因而青年人对于党报党刊的逆反心理不仅停留在盲目的情感层面,还能深入到理性层面,并将这种逆反心理表现为行为逆向。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0-29岁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60.4%。处于该年龄阶段的网民可以说是互联网上参与国事政策、社会热点讨论最为积极和热烈的群体,其行动成果往往对事件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由近几年多起经由网民推动而得到关注和解决的事件便可看出其中端倪。

青年个人要经历此人生阶段特有的社会要素变动,例如成年、就业、组建家庭等,这就意味着青年必须和各种社会要素打交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多元化。逆反心理表现更多样和复杂,大多表现为评价逆向、情感逆向及行为逆向的结合体。

二、青年对党报党刊逆反心理产生的缘由

(一)从传播者行为层面来看,党报党刊自身性质和行为造成了青年人对党报党刊的逆反心理:

1.党报党刊长久以来都以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机关报”等形象扎根于民众的心中。因此,信息更容易被认为是满足“宣传需求”而非“新闻真实性需求”。

要树立在青年中的威信,党报党刊应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适当的“反面”声音,非但不会影响党报党刊的权威性,反而有利于使党报党刊摆脱党和政府“传声筒”的形象,提升其公众形象。

2.党报党刊报道的内容与青年群体的真实生活、实际思想状态等相距较远,很难引发青年群体的共鸣;党报党刊报道的姿态过高,缺乏亲切感,运用的报道手法不符合青年群体的接受习惯,可读性与耐读性较低,甚至可能因为其过于空泛和模式化引发青年群体的反感情绪。

要想争取青年读者的阅读率,党报党刊就应当有意识地着墨于青年群体关切的事件,《广州日报》曾邀请家长、学生和专家三方就当代学生的穿着打扮话题进行讨论。这种有针对性地欢迎读者参与其中的态度,大大提升了党报党刊的在读者心目中的亲切度及影响力。

3.党报党刊在学校、写字楼、工厂等青年群体较为集中,区域的零售点和阅报栏较少,导致党报党刊与青年群体接触过少,青年对于党报党刊缺乏了解。

(二)从受传者的层面来看,原因涉及到几个方面

1.青年有相当的知识水平,有一定判断力,这就要求党报党刊应当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注重报道的高度与深度,以评论性文章取胜。党报党刊的评论文章不应仅仅拘泥于评论员之手,而完全可以开放给青年大众,充分调动青年人活跃的思维和勇于表达的欲望。这样既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其中,又比板起面孔来说教更容易让青年信服, 能强化青年对于党报党刊的认知心理。

2.青年群体对于党报党刊及其所属政党缺乏了解。这种不了解可能演变成误解,进而对党报党刊产生不信任的情绪。要想增进沟通交流,党报党刊应当放低姿态,真正地走进青年群体,增强青年群体对于党报党刊的身份认同感。具体做法可以是:走进高校举办讲座、论坛及交流会,设置青年版面,举办适合青年参与的征文活动等。

3.根据施拉姆的或然率公式,青年群体对于图像信息的接受度高于文字信息的接受度,对于软新闻的接受度高于硬新闻。而许多党报党刊所提供的信息,文字多图片少、语言僵化、版面设计单一呆板、信息缺乏噱头、与青年人的信息接触习惯相违背,因而传播效果不佳。因此,党报党刊记者应少用 “文件型”语言,更多的是一种“解读者”的姿态与读者沟通。当然这种文风的改变不能以牺牲内容的“硬性”为代价,使党报党刊沦为街边小报,而是在保持一定格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写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版面编排方面,应放下一副过于严肃、政治和单调的面孔,让青年读者“一见钟情”。

(三)从外部环境影响层面来看,刺激青年对党报党刊的逆反心理产生有三方面的因素:

1.中国正在向民主、法治的社会过渡,青年的民主意识不断觉醒,折射到对于党报党刊的态度,就是对其报道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贴近民众的报道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当今社会 “信息爆炸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所需要的范围,过多的信息造成了“信息污染”。根据“受传者本位论”的观点,当今的受传者把绝大多数信息挡在门外,只选择其中极少部分。而青年人对于媒体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层的受众,对于信息的过滤较频繁。而党报党刊所提供的信息大多偏离青年的接受偏好,容易被该群体“拒之门外”。

信息的选择多元化以及多媒介共存时代的到来使得“主流媒体边缘化”,人们对于权威媒体的认同度也被分散。青年群体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元化,有时甚至会因为信息的充足而放弃接触党报党刊所提供的信息。即便有所接触,青年人也倾向于用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与其对比,若出现偏差,党报党刊的在其心目中的形象便会遭到损害。

3.大众传播媒介“泛娱乐化”倾向及社会批判的“潜在文化”形成。“泛娱乐化”表现在娱乐主义消解严肃主题,使得受众更多地去关注轻松调侃式的信息,此种特征对于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尤为巨大;大众传播的“公共领域”的话语的缺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头式”的社会批判文化。这种社会批判形式,因其非正式等特征,极易滑向非理性的和负面的社会批判,也极易建构起对社会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折射在对于党报党刊的评价上就体现为逆反心理。

虽然党报党刊的主要受众群并非青年,但是青年承载了民族的希望,影响了社会未来发展,因而党报党刊在青年群体中的权威性与信任度决不可丢失,更不可因自身传播方式不当导致大面积逆反心理的产生。否则,党报党刊的传播效果将被减弱,政府传递信息的渠道也将被阻塞,久而久之会助长社会对立情绪的蔓延。扭转这种逆反心理,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党报党刊应当在尊重青年群体传播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以平和的态度,发出权威性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李京梅,高婷.从受众的逆反心理解析党报的缺失与规避[J].新闻知识,2009(2).

[2]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北京: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 陆建华.论青年群体的社会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1993.

[5]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6] 王永亮.传媒方家――高层权威解读传媒[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 辛泽.广州日报的出“彩”之道[J].新闻知识,2003(6)

[8] 张瑜烨,高笑寒.媒体如何提高受众对执政党的认知度――广州日报十七大报道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逆反心理论文篇8

论文摘要: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因此,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鉴此,揭开逆反心理的神秘面纱,了解其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撂在我们面前,而且,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并不是无缘无故就会诞生的,它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演变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2、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

    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主要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

    行为意向是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在逆反心理中是显而易见的,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3、1、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3、1、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1、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还是不平衡的,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和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3、2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一是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的积蓄、沉淀,在青少年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二是某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使用的方式往往有些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附属品或者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很大程度上没有给与孩子尊重,导致孩子自尊心匮乏、孝心沦丧,最终“被迫”走上逆反的道路,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潭。

    3、2、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总是把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教师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2、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2、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此外,互联网给青少年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良的网络文化很容易把个性日趋独立,但又无法完全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是是非非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现在网恋给青少年带来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

    4、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方法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4、1 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就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4、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教育者能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那么,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4、3  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4  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起到预防、消除逆反心理的作用。

    4、5  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他们认为: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装载成功之船的海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可能性则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处理得当,则会把青少年从罪恶的鸿沟中拉回来,反之,则会是青少年坠入犯罪的深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建议: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即使表面顺从了,但是,逆反心理的祸根将扎得更深;那么,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我呼吁!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应该由枯燥的应试教育转化为妙趣横生的互动教育!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考核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情商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加快青少年逆反心理教育的步伐更是势在必行!

重要参考文献:

(1)赵雪波 黄凤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现代人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海潮出版社,2004.6

(2)岳珍:青少年心理医生,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6

(3)刘翔平:学校心理学-学生心理教育评估与干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6.6

(4)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5)卢家楣 魏安庆 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

(6)宿春礼: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9

(7)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5

(8)宋晓明:犯罪心理学,人民公安出版社,2005.4

(9)王向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7卷第2期,2005年6月

(10)谢伟: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着力点",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第1期.

(11)王斌:家庭与青少年犯罪,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12)邹光全: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对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

(13)曹文慧: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武警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5年8月.

逆反心理论文篇9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最近一个时期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词所使用的频率,都呈现出日渐密集的趋势。然而,对于“逆反心理”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试图分析作为宣传过程一个环节的逆反心理。全文分五个部分: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四、外部环境和诱因;五、对宣传者的建议。

   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宣传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广泛围内,赢得了宣传对象的共鸣,并为他们所接受。那么,宣传对象是否无条件地接受宣传的内容,相信所宣传的观点呢?现实的宣传活动,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许多场合,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介所宣传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为宣传对象所接受,与此相反,它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抵制,这种反感和抵制还会随着宣传内容的增加而益趋强烈,这种现象是我们不能不研究宣传对象及其接受心理。

   接受者就其接受宣传内容的心理倾向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理智型接受者和感情型接受者。理智型接受者在受外来宣传信息的刺激时,总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一番理智的分析,并以历史和现实与之相验证,有取有舍,存善去恶。感情型接受者,又分为两种,一种顺应型,一种逆反型。顺应型接受者,在受到宣传信息刺激时,不论信息内容的真假对错,不考虑自己的主观倾向与信息内容的异同,总是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这种接受者,又可称为盲从型接受者。逆反型接受者则相反,只要是宣传内容和他已有的态度有较大的差距、或信息内容过量,或宣传者没有权威性,那他们就会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抵制。这种抵制有时是无意识、有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大多数场合,还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越发加强。

   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逆反型接受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现象。很显然,这种支配逆反型接受者抵制报纸宣传的心理现象的定义,跟日常生活及报章杂志上所频繁使用的逆反心理是不尽一致的。我认为,逆反心理就是宣传对象对来自外部、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内容,受其态度倾向(主要是情绪)的支配,而自发地进行的心理抵制。这种抵制实际上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一种“自我防御”。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这种来自外部、并威胁到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信息,是否包括与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是否包括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内容?也就是确定诱发逆反心理的信息内容的范围。

   有人认为,引起逆反心理反应的,只是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不一致、与宣传对象现有的观点相矛盾的宣传信息。这固然正确,但只答出了一半。从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量的例子证明,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在信息量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拒绝。因此,与宣传对象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都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有人认为,只有对正确的宣传内容的心理抵制,才是逆反心理,而对错误、虚假的内容的抵制,则不管它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用事地进行的,都不能算是逆反心理。这就意味着,逆反心理纯粹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堵塞传播、影响报纸宣传效果的一个严重障碍”。①我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逆反心理的关键是抵制反映本身。如果把错误的宣传信息排除在外,势必缩小逆反心理刺激源的研究范围;其次,如果以信息内容的对错作为确定逆反心理的根据,则难免混淆理智的批判、拒绝和逆反心理的界线。何况信息内容的正确、错误,对于宣传者和接受者是一个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真理有时在读者,有时在传播者;现在认为是正确的,将来未必正确。由此看来,这种把对错误的抵制排除在外的作法是不甚妥当的。我认为,判断宣传对象逆反心理最重要的标志,应是宣传对象拒绝或抵制某一信息内容的方式。不管信息内容正确与否,只要是感情的、片面的、狭隘的抵制,就是逆反心理。在这个意义上,逆反心理也不能说成是一种纯粹消极的心理现象。如果一定要说他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在抵制拒绝正确宣传内容的同时,也拒绝了错误的宣传内容。

   根据上面接受者分类,具有逆反心理的接受者,只是感情型接受者的一部分。这种接受者在我们报纸的读者群中是否确实存在?若存在又占有多大比例?今年四月份,我和《中国法制报》的张新庆同志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个城市共十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发问卷284份。据收回的2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理智型接受者136人,占对象总数的52.7%,而感情型中的逆反心理接受者竟达99人,占对象总数的38.3%。应该指出,当时对逆反心理接受者的确定,只是限于对报纸宣传跟自己态度体系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抵制的接受者。而对逆反心理效应的测定,也只限于“对报纸上的宣传不予理睬”,“试图驳斥报纸上的观点”。至于其他的几种效应(下面分析)还没有涉及。可以设想,要是以现在的标准去检测,逆反心理接受者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可能会突破38.3%的界限。

   当然,上面的数据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读者的一些情况,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代替全体大学生,更不能代替对其他接受者的分析。日本著名新闻学家小野秀雄认为,受众的文化素养,与他们对待宣传信息的心理倾向有关联。文化水平高的人,多属于理智型受众,而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则多数属于感情型受众。固然,文化水平低的人常常易于随大流,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保守、无知、固执而时常难以说服。可以设想,在我们的受众群里,逆反心理受众是存在的。

   逆反心理受众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宣传活动的效果。从整个宣传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多,抵制越强,报纸宣传的实际效果就越小。反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少,抵制弱,报纸宣传的效果就可能大。有鉴于此,我们还应该深入地探讨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和机制。

   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

   既然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那么这种抵制或自我防御,主要有一些什么方式,换言之,逆反心理主要有哪些外显的效应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有五种。

   第一、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信息不予理睬。国外社会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被试受到外部信息刺激时,“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和自己尖锐对立的见解。”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当报纸宣传的观点和读者不一致时,有22.3%的调查对象会“对报纸的宣传不予理睬”。同时,人们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但是这种合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的信息量,只有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过度的信息量会使人们避开它。

   对外来宣传信息不予理睬,是逆反心理接受者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利用这道防线,可以将大量的外来刺激挡在接受者态度体系之外,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全部内容。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不予理睬”仅是逆反心理外显系列效应的开端。逆反心理还表现在接受者与外来信息“作战”的全部过程中,正如机体的自卫不仅表现在对外部威胁的回避,而且还应该表现在与外部威胁力量的“战争”上一样。事实上,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息内容会突破第一道防线,这就必然会引起下一个抵制性效应的产生。不这样,接受者的态度就会处于直接的威胁之下。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对于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外来宣传信息,接受者显然不能再以回避的方式对待之。在国外心理学的一切实验中,当被试者受到外部对立观点的威胁时,他们会极力寻找一些足以驳倒外来信息并能巩固自己观点的论据,一旦他们找到这些论据,就会给反对——抵制外来宣传信息,造成特别有利的基础。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抵制方式。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抵制共产主义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或者是把它改扮成自己的同类,以与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歪曲、误解大多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有意的歪曲。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苏联心理学家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毫无威信的卑鄙无耻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敌意,并不能引起人们非常难受的不和谐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的否定的反应集中到信息的来源、宣传的主体,他们对宣传员的定势完全向着否定的方面改变。这样往往也就不会对那种不能接受的立场表现出多余的神经过敏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读者,有一部分是以这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免除多余的紧张的。

逆反心理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r-fF收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角度入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但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教育客体)中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阻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深人、有效开展。

一、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时,或对人们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被教育者所产生的一种排斥、抵触、抗拒情绪的心理过程。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对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采取冷漠的、排斥的态度,当视觉器官、听觉器官一接触这些内容时总会引起其拒绝、排斥、抗拒的反应。

2、对正面宣传怀疑多于信任,宣扬好的、向上的,他说这是“宣传”,是“大道理”,把它和欺骗划等号。对社会、学校、班级倡导的一切事物都持否定态度,对集体活动不配合、不响应、不参与,缺乏热情,这是一种情感偏斜的逆反心理。

3、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习惯地、不自觉地也并无恶意地采取否定,甚至是“鄙夷”的态度,对先进人物的行为总要进行主观臆断地错误理解,认为他们是图表扬、“捞资本”,对他们抱有成见,要求苛刻,乃至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故意捣乱帮倒忙,致使有些各方面表现先进的学生,不愿让班级和学校宣扬,宣扬越多,先进人物越孤立。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会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既有其本身特殊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独特生理、心理的因素作用,也有社会环境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因素的制约。

1、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社会中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信息,可塑性较强的学生,无形中会去模仿,这种模仿行为大多数都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相悖,这就给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空间,加之学生的道德是非观念还不稳定,容易形成一些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教师、家长如果不正确引导,一味地认为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就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2、家庭因素

一是家长管教方法不当。许多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和决定,对孩子份内之事大包大揽,事事责备,时时“指导”,甚至奉行家长制作风,“你是我生的,你必须听我的”等等。其实,有时家长的要求、“命令”都不尽合理,但当孩子一旦不按其意图行事或犯了错误,家长感到不满意时,就会对其责骂、训斥、讽刺、挖苦、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样使孩子受到刺激,甚至受到伤害,因而产生对立情绪,久而久之便形成逆反心理。二是家庭环境恶劣。忙于工作没有过多地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家庭、或者是离异的、单亲的家庭,容易出现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叛逆行为,主要是源自他们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从而使学生被忽视、被冷落,孩子有话无处说,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反叛行为。三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在物质消费相当充裕与精神支柱不足相对比情况下,大学生会寻求刺激,满足自身的表现欲,这时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学校因素

一是教师处理间题缺乏艺术性。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批评、教育,这无可厚非,但有些教师因此而大发雷霆,甚至对学生非打即骂,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加之有些学生又比较固执,对教师的暴力行为不服气,从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决裂,使学生形成了逆反心理;二是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不能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对搞好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烦情绪,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这时如果不正确引导,就会产生对立情绪;三是教师素质缺乏全面性。许多教师满足于现状,不加强师德修养,不加强人品塑造,不加强业务学习,不加强技能训练,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强,在工作中经常错误百出,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从而使学生时不时表现出叛逆行为。

三、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双重性,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不应简单地加以指责与否定,同时又要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其朝着有利于学生自我统一性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转化。

(一)把准青年大学生的心态,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化的前提

1、教育者要经常接触学生,加强师生互动的频次,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和心灵联系,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映、言谈、反馈等来了解他们的心态及其变化,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时机,促进教育过程中师生的认同度。

2、讲究教育艺术,融情于教,融理于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心理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 间、条件和环境,因人因时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 价、班会课、活动等丰富多彩而又贴近学生心灵的方 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3,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关心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遇到偶发事件或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要理智地进行冷处理。对他们一时想不通的间题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善于等待,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硫导工作,是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的重要保证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事物,增强其自我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我心理的成熟程度。

1、建立大心理教育观念,将心理教育融人到学校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多个方面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加强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学校心理教育咨询机构,构建起以咨询室为中心,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体的综合化心理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引导和疏通。

3、组织学校的心理活动小组、心理活动沙龙,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提高学生辩证思考、认识间题的能力,从思维层面弱化逆反心理。

4、开展青春期专项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我特点,从而有意识地进行逆反心理自我调控。

(三)构建家庭一社区一学校“三位一体化”的立体教育模式,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堡垒

学生生活在这立体空间之内,三者要互相配合,致力协作,家长要身先示范,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榜样,同时努力与孩子构建一种良好的平等的关系,不断以家庭的和谐温馨氛围感染学生;社区则应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区;学校应及时将在心理上出现偏差的学生情况向家长反馈,达成一致的解决办法,有条件的大学校应开展每学年一次的家长会,搭建一个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的平台。

(四)优化教育情景,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根源所在

1、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念,切实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主体”教育观,改造过去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建立民主、自由、平等的、富有内涵、感情的、眼中有“人”的新教育观。

2、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心理经验为基础的、与教材逻辑经验紧密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体验和情感需求,形成适应学生心身实际的充满情趣的新教育。

4、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要真正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教育的熏陶性、潜在性特征,减少学生自我统一性与学校教育情景的直接、剧烈冲突的发生。

(五)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大胆尝试

所谓逆反心理的正效应,是指逆反心理促进学生自我统一性发展,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和成熟的效应。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除了要认识到它们的积极作用和价值以外,还应该大力培养引导,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

1、大胆运用逆向思维,通过逆向论证提高学生对错误思想的鉴别能力。有逆反心理的人,大都喜欢逆向思维,而逆向思维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如果利用得当,有时往往可以收到正向思维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在实际教育中针对的逆反对象、事物进行立项讨论,以“错”为“正”,引导学生对这些错误的立项进行充分的辩论、研讨,让他们敞开思想进行讨,在讨论中澄清观念,改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