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02:50:30

pdca循环法论文

pdca循环法论文篇1

1.1医院绩效管理

医院绩效管理是为了达成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各级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将医院和科室的绩效紧密相连,旨在实现持续的、共同的提高。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及全体医务人员分工与协作,通过目标由上至下分解,实施执行,定期评估,适时反馈,使医院、部门、科室绩效目标统一,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1.2PDCA循环法

基于循证医学的启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逐步采用循证方法,引用科学的管理体系。美国管理学家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根据管理工作中的客观规律总结出来的PDCA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正是广泛应用于管理中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是对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科学总结,“戴明环”由4个相互作用却彼此独立的环节构成,包括P(Plan)、D(Do)、C(Check)、A(Ac-tion)阶段。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法,形成目标制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科学管理过程,充分显示了医院管理的权变性、系统性特征,有助于组织内部建立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管理方式,明确岗位职责,促进绩效提升和绩效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对医院管理工作有重大战略意义。

2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绩效计划、沟通辅导、考评及反馈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并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对绩效管理部门负责人、绩效管理专家的访谈,讨论PDCA循环在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自2009年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系统地运用PDCA循环法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的PDCA循环。

2.1医院绩效计划的制订(P阶段)

2.1.1根据医院战略目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医院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三甲”医院的复评重点内容,以及本院年度工作要点,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在对13所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拟出了初级指标库。并对全国20余所公立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院领导、管理负责人发放问卷调研,组织市内外管理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综合专家意见,进行聚类分析,借鉴KPI关键绩效指标理论,考虑影响医院绩效的关键因素,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形成医院-部门-科室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使医院每一项工作都明确职责,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2.1.2界定绩效考评标准确立绩效指标目标值

根据本院的战略目标,将院内近三年发展数据进行纵向比较,与国内同行数据的横向比较,组织专家反复讨论,为指标体系的每项指标确立目标值。采用德尔菲法和双维量化法结合,按每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评分和排序,计算出指标权重。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将本院指标体系划分为内部流程、财务、顾客以及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效率指标、质量指标、经营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技术指标以及发展指标6个一级指标,手术系列、非手术系列、门诊系列以及医技平台系列分别有14、13、11、10个二级指标。

2.1.3分解目标与科室负责人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

将制订的指标体系下达各职能处室、内科病房系列,外科病房系列,门诊系列,医技平台系列,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充分尊重部门、科室的意见,与科主任及员工反复沟通,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并与科室负责人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以量化指标为主,提升了考核的可操作性,改变了考核流于形式的状况,以责任书为载体,明确各科室的绩效目标,将医院绩效、部门绩效与科室绩效联系起来。

2.2医院绩效实施与沟通辅导(D阶段)

在绩效实施与沟通辅导阶段,各科室依据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致力于绩效计划的实施。绩效管理部门一方面对绩效信息进行收集,另一方面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与辅导。医院绩效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员工在绩效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收集绩效数据,统计监测结果,结合书面沟通、会议沟通、面对面沟通方式,适时激励与辅导。每月《月度绩效考核结果通知》,每月考核结果由院长在全院干部会上进行专题报告,季度考核结果在医院绩效管理专题会议上进行通报。对于完成或超额完成绩效目标的科室,进行表扬和正面强化其表现。对于偏离绩效目标的科室,由职能部门深入一线督导,与科室负责人面谈,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协助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行为。日常指导与定期考评结合,实现了结果与过程并重的战略管理控制,有助于适时掌控,及时调整,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3医院绩效考核与评价(C阶段)

在绩效考核与评价阶段,绩效管理部门依据医院战略目标,按照绩效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依据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兼顾适时监控与定期评估。把绩效考评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与各处(科)室奖金分配和负责人管理奖挂钩。月度考核是以规范行为、控制质量为目的的日常指导性考核,考查医疗系统质量、服务水平、工作效率,季度考核注重量化目标的考核,半年考核注重综合考评,年度考核进行全面考评。采用TOP-SIS法考核评比排序,建立加权TOPSIS法Excel模板,将绩效数据录入模板,得出同一系列不同科室在同一时期的绩效情况和排序,计算方便、快捷。把当期各系列、各项指标的最高值作为标准值,即第1名,把各系列、各科室绩效与标准值进行横向比较,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A、B、C三个等级,结果在全院公布。半年、年终将各科室综合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与目标值进行对比、评分,最终结果在全院干部会或院内网上系统公布,形成医院内部良性竞争机制。

2.4考评结果的应用与绩效反馈(A阶段)

2.4.1及时传达考评结果,奖惩结合

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准确、及时地传达负责人,保证考核信息沟通顺畅。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奖金,削减工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培训等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如把绩效考核结果的60%作为中层干部个人的评估、评优的依据。在年终大会上对A等科室进行表彰,科室负责人向全院介绍经验。对C等科室进行面谈沟通,找出问题根源,为改善绩效与员工发展提供建议。对于评估结果中的意见,管理者与相关负责人诚意沟通,尽可能采纳合理的建议。

2.4.2注重绩效反馈,促进绩效的持续提升

对于偏离绩效目标的指标,医院绩效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调查,指导科室从制度流程上找出偏差原因,对考评结果全方位分析和总结。以科室绩效评估结果和等级为基础,收集发展数据,分析趋势以确立或改善管理策略和方向,或增加投入、扩大规模、重点扶持或重点督导、限期整改、合并调整等。建立科室绩效管理交流制度,每月由绩效表现突出的A等科室负责人在干部会上与全院分享经验,医院为科室负责人颁发管理奖状和奖金,作为肯定与鼓励。主动剖析问题科室,针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工作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修正,提出改进措施,细化工作职责内容,若问题继续出现,则制订新的绩效计划,改进工作的要求和方法,紧接着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确保工作质量不断改进。绩效管理修正是在医院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有明显差距时采取的对绩效规划的修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最大的区别就是,绩效管理更加注重绩效信息的沟通反馈与绩效的持续提升。

3运用PDCA循环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效果

3.1采用PDCA循环法后医院绩效管理效果

自2009年在绩效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5年来,医院规模逐年扩大,据2013年医院绩效指标数据统计,医院门诊人次累积达到191万,业务用房达到18万平方米,新增11个亚专业,床位数增加500余张,疑难危重患者比例现已达59.11%,出院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达到36.03%,医院纠纷例数下降了52.16%,患者满意度达到97.34%,多项绩效指标提前完成医院“十二五”战略规划目标。

3.2医院应用PDCA循环法前后主要绩效指标数据比较

本文收集医院2005~2013年9年的主要绩效指标数据汇总,运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PDCA循环法运用前后的数据,即2009年以前4年的指标数据与2009年及后5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9年之后医院门诊人数、出院人数以及床位数明显多于2009年之前(P<0.05)。病床使用率自2009年以来显著降低(P<0.05),疑难危重患者比率和出院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显著性提高(P<0.05)。医院纠纷例数和药品比例显著下降(P<0.05),SCI数显著性增多(P=0.001)。大型手术比例、患者满意度和科研成果项数虽无显著性提高,但平均数呈增长趋势。据数据分析,自2009年医院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绩效管理以来,多项指标达到当年绩效计划目标值,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性提升。

4PDCA理论在医院绩效管理中运用的总结与思考

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的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探索了一条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模式,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充分调动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医院绩效管理能力的持续改进,但是,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绩效管理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以及不足,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完善,现提出如下建议。

4.1医院要建立长期规划与远景目标

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制订计划、实施、考评与修正的螺旋上升过程,虽然绩效管理与医院利益直接相关,但绩效管理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利益分配,而是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不断成长。只有建立长期规划与远景目标,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管理实践,才有利于医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2加强绩效管理中的沟通

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无处不在,绩效计划、实施、检查与行动各环节中都要加强沟通,只有重视到沟通与激励的重要性,充分调查了解员工的意见,并着实采纳意见,让医护人员感受到被理解被信任,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

4.3绩效管理不等同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但绩效管理更侧重绩效实施过程的沟通与考评结果的应用。把考核结果与对员工的激励相结合,运用在薪资、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注重过程管理,要通过考评结果探索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根源,促进绩效不断提高和改善,促进持续发展。

4.4确保考核的权威性

pdca循环法论文篇2

[关键词]PDCA;儿科;留置针;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a)-0178-04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theo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with indwelling needle

LIU Li1 CAI Shan-shan2 PENG Fei-yan2

1.Department of Nursing,People′s Hospital of Jiexi County in Jiexi City,Guangdong Province,Jiexi 515400;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People′s Hospital of Jiexi County in Jiexi City,Guangdong Province,Jiexi 515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theo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eripheral venous infusion with indwelling needle.Methods A total of 180 children undergoing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90 cases befor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theor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while 90 cases after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theor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ere taken as observation group.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childre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management based PDCA cycle theory.The retention time,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tention time of indwelling needl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78±3.45)h long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of (87.96±4.62) h;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 and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3% and 6.6% respectivly both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18.9% and 22.2%);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8%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of 8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PDCA;Pediatric;Indwelling needle;Nursing management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管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输液治疗护理时间标准》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72~96 h[9]。由于患儿自身或留置期间护理不当等原因,缩短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升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管理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从(87.96±4.62)h延长到(92.78±3.45)h,非计划拔管率由18.9%降低到3.3%,表明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留置针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地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与邓惠萍等[11-12]的研究结果相似。通过PDCA循环理论实施留置针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的操作技术,通过对患儿家属及年长儿进行的护理教育,提高患儿家属及年长儿的自我护理水平,从而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

3.2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广泛,但却存在相关并发症,如意外脱管、堵管、外渗、静脉炎等,给患儿带来了痛苦[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留置针护理后,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由22.2%下降到6.6%,表明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留置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王艳菊等[15-16]的研究结果相似。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留置针护理管理,制定留置针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对护士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避免了由于护士操作不当引起的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出现。留置期间,通过PDCA循环管理小组监督,落实责任到个人,护士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此外,加强对患儿家长及年长儿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留置针护理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3.3 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护理品质关系到医院医疗品质管理,是医疗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留置针护理管理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表明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与李珍芬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实施PDCA循环理论的留置针护理管理,加强护士与患儿及患儿家长的沟通增加了护患间的信任度。同时,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非划拔管率降低,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护理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的痛苦,也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因此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杨芳,周慧,杜春萍.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展[J].华西医学,2011,26(1):149-151.

[2]侯燕,乔云丽,皮芳,等.护理干预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24):2204-2206.

[3]常艳芬,李晓庆.RCA分析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78-79.

[4]鞠青,左传同,于莉.PDCA环节质控管理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2):124-126,131.

[5]郑小娟,刘彩虹,马丽凤.PDCA循环在外科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36-38.

[6]吴庆彩,谭云娣,周敏卿.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3(10):150-152.

[7]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8]郑玉琴,杨燕清,陈小芬.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2):1975-1976.

[9]马娜,程娇新,李莉,等.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2):52-55.

[10]陈月香,朱俊清,彭晓红,等.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成功留置时间与拔管原因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7):907-909.

[11]邓惠萍.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0):2793-2795.

[12]张芹芹,王晓芹,徐丹,等.PDCA循环法在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探讨[J].当代护士,2016,16(11):79-80.

[13]张静,何淑贞,靳爱红,等.106例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2):1533-1534.

[14]孔凡平.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530-1531.

[15]王艳菊,费艳,魏笑,等.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100-101.

[16]邱梅,张华.PDCA循环护理对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772-3773.

[17]张菊明,于海英,姚新美.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4,31(3):56-58.

pdca循环法论文篇3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项目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基于一系列项目管理计划、程序、标准和准则,以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我国的项目管理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项目管理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项目投资并有效缩短了工期,因此项目管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发展。PDCA循环理论是以提升管理质量为目标的促进管理实施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对推动项目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管理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须遵循“PDCA”管理运行模式,依据PDCA循环理论为项目的两个管理重点――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提供服务,从而明确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对具体项目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并在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后,可以采用 PDCA循环法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质量。

二、PDCA循环理论概述

1、PDCA循环理论意义、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PDCA是保障活动有序进行的一项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广大企业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普遍应用。PDCA的意义分别是:策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或改进(Action)。首先,策划是指预先安排和计划,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谁负责做;其次,行动是指根据策划展开实施,按照预计的情况确保整个运行过程符合策划,确保策划实施达到预期结果;再次,检查是指对实施的过程展开检验,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或保障措施,以确定管理计划能否顺利进行,保护措施能否起到作用;改进,是指当系统运行之后,通过总结实施经验,对现有的组织进行完善和调整,确保管理始终具有合理性、时效性。

PDCA循环理论在应用时,各阶段主要步骤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详见下表:

阶段 阶段实施步骤 阶段管理手段、方法

P阶段 1、分析现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KJ法、工序能力分析、矩阵图法等、因果分析图法、关联图法、散布图法、矩阵分析法、目标管理法、系统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2、分析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内外原因

3、深入原因分析影响管理的主要因素

4、按照管理问题制定具体措施

D阶段 5、按照策划要求执行措施 系统图法、关联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法

C阶段 6、分析策划执行的结果 控制图法、系统图法、排列图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A阶段 7、展开效果调查 标准化、制度化、KJ法

8、综合分析未解决的问题

2、PDCA循环法在项目管理应用中的适应性

PDCA循环法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过程,它要求不断分析、总结,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达到提升项目质量的管理目标。而项目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管理人员须实施主动的动态控制及事前控制。动态控制的关键在于跟踪分析整个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随时注意进行动态化调整。事前控制也是主动控制,它须借助管理计划来实现。管理计划是否可行、目标计划是否具有针对性、管理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内容都须借助管理过程来实现。管理目标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PDCA循环法将管理分成计划、执行、检查以及总结(改进)四个阶段。计划是项目管理的第一步,是对项目合同、项目管理目标等进行全面了解后,制定与项目实施目标相一致的项目管理目标。执行则是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计划,进行管理实施及目标控制。检查则是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和分析,主要检查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总结(改进)是进行项目管理的第四步,是对前一阶段的检查进行分析和总结,若发现管理漏洞,则立即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并将问题与解决方案列入下一个循环管理中。

三、PDCA循环理论在具体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项目背景

XX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是宁夏太阳山20MWp光伏并网发电工程。项目位于宁夏吴忠市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境内,由宁夏XXX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与国外合作方中国碳基金共同投资建设。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电池组件,全部为固定式安装。逆变器采用500kW容量,升压变低压侧采用双分裂绕组1000KVA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等级为35kV。电站接入系统采用35kV电压等级送出。该项目周期较长,可以借助PDCA循环理论对其进行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

2、项目实施

(1)计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国家、区域法律法规,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方针和目标、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项目程序文件。

首先,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进度与质量以及投资是重点管理环节。管理人员需要在这一阶段对项目过程进行详细的跟踪,可运用列表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S形曲线法、横道图比较法、香蕉曲线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度进行控制,找寻项目设计中存在的成本偏差。其次,问题找出之后,就需要针对偏差采用因果分析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分析其原因,以便能够有针对地解决问题并编制与项目相一致的可研报告,保证项目按照原有设计方案顺利进行。最后,明确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后,还须对其进行优化改善,以为项目管理计划的执行做好准备。

(2)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不同阶段的文件,并根据制定的文件一一执行。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法中最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目标制定与实施的完整过程。由中外双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监管人员对项目全程进行监督考核,并通过定期检测、评估、提议等途径向项目负责人反映项目管理情况。

(3)检查阶段

采用正确的评估方式对上一阶段的情况展开合理评价,确保上阶段的执行行为符合制定文件的要求,检查的范围涉及分包商、施工现场、联合合作商。在这一阶段,项目管理负责人所要进行的就是对设计的每一个阶段进行成本检测,以便及时明确项目管理的效果,如某一执行环节是否超出预计执行计划,或者某一材料的支出资金是否超过成本预算、某一环节的执行质量是否达标等。

(4)处理阶段(改进阶段)

对以上阶段的执行情况展开评价,及时发现执行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比如程序问题、文件出现不合理、文件的可操作性、执行人员自身问题等。处理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管理中起到的是分析与总结的作用,即分析项目管理控制中的不足,总结项目管理取得的成效、经验。通过经验总结之后,对该项目的项目管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解决方法。

四、结论

PDCA循环理论的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密不可分,各个循环都应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为下一个循环提供升级基础。它通过动态、往复、循环的管理过程,一步步地进行项目管理,最后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在应用PDCA循环理论时,首先须明确循环理论的意义与要求,在详细分析项目的基础上,将循环理论的四个阶段融入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并明确各个管理阶段负责人的各项管理任务,促使循环理论成为各个部门监督管理、提升管理质量的方法,从而让PDCA循环理论的效用达到最大值,让项目管理的效益达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谢晖.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以大连市A项目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1(6)

[2]刘国军.戴明PDCA循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用探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杨瑞林.浅谈建设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33)

pdca循环法论文篇4

【关键词】 PDCA; 护理教学; 三基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76-02

三基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至关重要。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程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适用于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许多领域有效管理工具[1-2]。2014年笔者尝试将PDCA应用于护理三基培训管理,进一步完善三基培训管理模式、持续提高培训质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内科系统所有参加三基培训的护理人员随机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排除副主任护师以上护理人员。两组人员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和职称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培训,不进行系统性、计划性培训,随意性较强。而PDCA组则系统按照PDCA规范实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计划阶段(Plan) 制定培训目标、详尽的培训计划与专题。包括:建立学员的基本信息库,记录学员一般情况及培训管理实施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成立由病区护士长与护理骨干为成员的培训指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明确具体分工;形成严谨、细致、具体、客观性和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

1.2.2 实施阶段(Do) 按照预先制定的培训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培训工作,将培训相关工作具体到时间、完成的数量、质量目标等,落实到个人,认真贯彻执行。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培训师主持培训工作,教学秘书协助完成,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2.3 检查阶段(Check) 由教学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培训项目落实情况,包括对学员的三基知识进行观察或考核、培训组织管理状况考核、学员满意度调查和上一次存在问题的整改结果,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以便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检查人员书面向培训主持人提出反馈存在的问题。

1.2.4 处理阶段(Act) 同时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员座谈会,总结教学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防范措施;提出下一个阶段计划的改进意见,以便进入新的循环。让学员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实施――检查――整改――实施”小循环,促使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1.3 观察指标

引入PDCA工具管理教学之后,每月组织三基培训1次,进行为期1年的教学管理,观察如下指标,并与对照组相比较。(1)学员出勤率:统计每次参与学习并完成考试的人数,计算学员出勤率。(2)考试成绩合格率:以考试成绩80分作为合格分数线,统计考试成绩合格率。(3)学员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员对两种培训管理方法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培训1年,与对照组相比较,PDCA组的学员出勤率、考试成绩合格率及学员满意度均显著高(P

3 讨论

护理三基知识培训是临床护理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时代对护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护理三基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三基知识水平的高低已经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护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当前医院质量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3]。传统的培训方法随意性较强、无章可循,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如何有效组织管理护理三基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是广大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PDCA工具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一种质量管理工具,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在现代管理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4-6]。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仅是2014年与PDCA直接相关的研究论文就高达716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江小燕等[7]探讨PDCA循环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总得分、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医院临床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改变了传统带教的盲目性,使教学对象满意度不断提升,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李海波等[8]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优质护理活动,逐步形成了护理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在夯实基础护理、推进优质护理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黄而萍[9]研究发现应用PDCA循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笔者引入PDCA管理护理三基培训,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路线图执行,可操作性更强,也对学员、教员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为期1年的观察对比,发现利用PDCA管理三基培训显著提高了学员出勤率,说明PDCA管理加强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主观性、随意性及各种人为干扰,让参与者有章可循、自觉执行,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随之而来考试成绩合格率亦显著提高。同时,由于PDCA管理法具有较高的规范化、制度化,能引导参与者的行为,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的氛围,大家普遍感到满意。因此,PDCA管理工具能有效改善护理三基培训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由于本文观察的时间较短、评价工具和指标不尽完善,有待更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润蓉.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23-125.

[2] Jin H,Huang H,Dong W,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PDCA-cycl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J].J Surg Res,2012,176(2):409-422.

[3]宗永忠,潘红宁,施亚明.新形势下护理“三基”理论考试模式的弊端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53-1654.

[4] Fukui T.Patient safety and quality of medical care.Editorial:Fro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PDCA cycle[J].Nihon Naika Gakkai Zasshi,2012,101(12):3365-3367.

[5]曹美凤.应用PDCA循环降低静脉输液护理缺陷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84-85.

[6] Vogel P,Vassilev G,Kruse B,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part of PDCA cycle to decrease anastomotic failure in colorectal surgery[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1,396(7):1009-1015.

[7]江小燕,龚永,黄瑜,等.PDCA循环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21-23.

[8]李海波,吕慧敏,赵雅荣.PDCA循环管理法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29(7):74-75.

pdca循环法论文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全面质量管理;PDCA;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的。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工程管理要求学生能掌握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和法规等理论知识、具备相关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建设的需求,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拟用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戴明环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式(PDCA)。

1 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整个大学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社会满意和本学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成功的管理途径。基本观点是为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全面管理和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1)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社会服务观点。在大学里,学校各个部门均应该配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管理,从教学设施配备,实验室使用,教师选定、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活动的开展到考核,都应该树立为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观点,通过每道教学工序的质量控制,达到最终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2)全面管理的观点。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全员管理,为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甚至家长,都增强课程质量意识,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负责;全过程管理,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因此,专业课教学应该从开设课程、备课、授课、考核到效果评价进行全过程周密控制,做到教学质量最优;全方位管理,是指全方位的评估与管理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工程管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预防为主的观点。以预防为主,就是对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教学事故和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使每一道教学工序都处于控制状态。

2 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PDCA模式设计2.1 PDCA教学质量管理模式设计

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

PDCA教学质量环是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1)P—教学计划。每年制订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计划时,充分调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学生需求和教师科研等需求,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思考的方式,找出前几届教学计划的优势和不足之处,选择合适的教师和教材,制订合理的专业课教学计划。

(2)D—教学活动。按照第一步骤所做出的教学计划,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要求做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专业课教学管理。

(3)C—教学检查。全方位评估教学效果,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师素质、教案、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

(4)A—改进处理。对教学评估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进行改进,在不同的学生情况下,再重复循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2 PDCA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

PDCA循环,可以使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具有如下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PDCA循环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也适应于各个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管理,适应于专业课程的每一节课堂的教学管理。各级教学部门、每个教师、学生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各级教学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工程管理的教学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学校上下或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2)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教学计划和标准,包括教学技术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教学质量循环持续上升。

(3)PDCA的核心目标是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2.3 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PDCA模式的九个步骤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PDCA循环模式的9个步骤为:①调研和分析各方面教学需求;②按照需求设计专业课教学计划;③制定教学管理标准;④按照TQM模式开展教学活动;⑤全方位评估教学效果;⑥分析现状,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问题;⑦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⑧针对主要原因,制订措施计划和相应标准;⑨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3 结 论

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管理的方法提高大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用PDCA的循环的方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山西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专业课教学需要不断总结,改进创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毕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工程概预算、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工程管理专业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PDCA模式也适合其他大学课程教学的管理。

pdca循环法论文篇6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mode used in quality management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 dynamic loop control system running through the five step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uch as decision, planning, bidding, executing and final acceptance is formed. Furthermore, PDCA loop can also be applied to each step and the cost overruns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with detailed cost plan, dynamic cost check, cost deviation analysis and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管理;PDCA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cost management;PDCA mode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78-02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项目管理开始逐步与世界接轨,项目管理理论不断成熟与完善,项目的目标控制效果有了较大改善。但总体看来,项目进度滞后、成本超支和质量达不到既定标准的现象仍旧十分普遍。与此同时,建设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较而言,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成本管理失控现象更加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中忽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特别是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另一方面,忽视成本管理中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成为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领域的两个主要问题[1、2]。

1 PDCA模式基本原理及特点

PDCA模式又称戴明环,是由著名质量管理专家W.Edwards.Deming博士最早提出的,它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目前已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3、4]。PDCA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四个循环阶段,一个循环结束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同时大循环的每个循环过程中又可以形成若干小循环,从而形成大环带小环,环环相扣,逐步上升,周而复始的有机循环过程。PDCA循环强调项目实施之前的计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检查和偏差分析,通过有效的主动控制和动态跟踪,从而保证项目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基于PDCA模式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基于我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PDCA模式的基本特点,将PDCA循环应用到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建立基于PDCA模式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不但可以形成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动态循环控制体系,而且可以针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形成具体的PDCA流程图,加强各阶段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控制依据,解决目前成本管理中控制依据缺乏、主动控制不足等问题。

2.1 基于PDCA的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包括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五大阶段。将PDCA模式应用到项目全过程,如图1所示。这种基于PDCA模式的全过程成本管理中,前一阶段的经济文件作为后一阶段的控制目标,环环相扣,逐步上升,贯穿建设项目的各个过程,形成一个由始至终的动态循环控制体系,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成本管理中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力度不够的现状。

2.2 基于PDCA的建设项目各阶段内成本管理 由图1可见,基于PDCA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不仅形成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动态循环,而且在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内部形成若干小循环,有效保证阶段性的成本控制效果。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首先应通过详尽科学的成本计划(Plan),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在计划实施过程中(Do),通过动态的成本检查和偏差分析(Check),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Action),保证成本计划不被突破。基于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当前现状,以设计阶段为例说明建设项目各阶段基于PDCA模式的成本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其它阶段原理类似,但采用的成本计划方法和成本控制措施有所不同。

2.3 基于PDCA模式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实施要点 基于PDCA模式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形成了面向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和面向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流程和具体方法,但要保证成本控制的良好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尚需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① 人员落实。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将各阶段成本控制的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人。②计划到位。计划(Plan)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实现,因此应该通过全面的数据收集、合理的方法选用等手段确保各阶段成本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③充分利用WBS。采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进行工作计划和成本计划的合理分解,不仅方便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偏差分析,而且有利于人员职责分工,将成本控制的具体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3 结语

本文将PDCA循环应用到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不仅形成面向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动态循环体系,而且可以在建设项目各阶段内,通过若干小循环进行有效的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有效地克服了目前成本管理中过程控制和主动控制不足等弊端。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何伯森.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毕星.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6.

pdca循环法论文篇7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理转变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模式,对护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由单纯的技术转变为技术、礼仪、沟通等多种素质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已迫在眉睫。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几年来,随着PDCA循环理念在我国护理领域的不断渗透,国内已有护理研究者将此理论运用于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鉴此,本文采用PDCA循环管理理念来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护理内涵的质量,打造优秀的护理品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主要来源于我院2012年~2013年入职235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1.6±2.3)岁,学历大专以上。把235名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118人,对照组为117人。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②护理人员对知识理解程度;③护理人员对技能掌握程度。

1.2 方法 对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分为4个阶段:P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C检查阶段,A处理总结阶段,在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交织、环环相扣,且每个循环周而复始,紧密衔接,其中持续改进是PDCA循环的核心。在护理人员素质提升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知识理解程度、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三个方面来进行PDCA的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以往的经验做法,不作PDCA干预。

1.3 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采用院内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包括护理人员对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奉献精神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满分为10分,总分为0~40分;护理人员对知识理解程度,通过三基考核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每份试卷采用百分制;护理人员对技能掌握程度结合《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制定医院实际护理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健康宣教和护理操作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均采用百分制。

1.4统计方法 使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及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其中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人员对工作态度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在对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作热情、工作满意度及奉献精神这四个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2±1.7)分、(8.9±1.5)分、(6.4±1.7)分、(7.3±2.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2.3)分、(7.6±2.1)分、(4.5±1.8)分、(6.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人员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在三基考核中的平均成绩(83.9±1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5±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护理人员对技能掌握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技能、病房管理情况、病历书写技能、健康宣教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五方面的工作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 护理人员地位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这导致他们的工作主动性降低,工作效率下降,护理质量下滑,从而又进一步加速护理地位降低的速度。采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可及时改进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问题,本文结果提示,应利用PDCA循环不断分析和解决护理人员对工作中存在的态度问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2]。

3.2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知识理解程度的影响 在职称晋升方面,医院通常鼓励医师和医技人员的职称晋升,对护理人员晋升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也使在职护士再学习积极性很低,撰写论文、参于科研少的又一重要因素[3]。本文结果可知, PDCA循环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撰写论文和参于科学研究的动力。

3.3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工作技能的影响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适用于一切管理活动。该模式注重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特点是大环套小环。本研究结果显示,PDCA循环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计划方案进行系统评价,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时,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且呈螺旋式上升。

pdca循环法论文篇8

关键词:PDCA循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急需的专门人才,而教学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改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PDCA循环法是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将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领域,从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视阈出发,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质量全面保障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PDCA循环法的概念

PDCA循环法是由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博士提出的,所以又称为“戴明循环”。戴明循环是能使各种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最初在质量管理中进行应用,后来逐渐在市场营销、施工管理、医药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PDCA循环主要由计划(Plan)、实施(Do)核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环节构成,PDCA循环图构成见图1。

图1 PDCA循环图

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适用于组织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管理。戴明循环不是一次性运动,而是周而复始进行的,在一个周期的运动中,解决了一些问题,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循环连续不断上升,就是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PDCA循环是一个有机逻辑组合体,总循环中存在大环套小环,在各个阶段存在制定实施计划、落实计划、核查实施情况和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小PDCA循环,每一个循环都围绕标准程序转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二、PDCA循环法运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改进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将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构建螺旋式循环、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运行机制,使教学质量改进过程遵循PDCA循环的轨迹运行,能够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仅停留在一次教学平面上的局限,运用系统质量改进的程序规律和问题处理的方式,在强化教学计划制定及实施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检查工作,总结各项工作的经验教训,增强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实现教学质量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PDCA循环四个环节缺一不可,计划是基础,执行是关键,核查是手段,处理是核心,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得循环能够上升、提高到新的高度,这种活动的轨迹与教学质量改进过程的运行轨迹本质是相同的,所以,PDCA循环法必然能成为教学质量改进的有效工作方法。

三、以PDCA循环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的构建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方式,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决定教学活动总的方向和整体结构,是开展模块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手段等。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应从专业的基本要求出发,注重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实践操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教学计划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品德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

2.教学计划实施

教学计划实施就是将制定的教学计划付诸于实践,严格按照计划中制定的标准贯彻执行,这是整个PDCA循环系统运行最关键的一步。教学计划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承担着设计探索发现教学的教案、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探索发现活动、总结知识结构的责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活动经验,这是一种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结合的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计划实施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训、实习、辅导答疑、调研报告等,实施过程不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使学生能主动寻求新的问题并具有创造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学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计划实施中更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依据教学计划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范要求,对具体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系统检测与考核,并对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行价值判断,保证教学活动在规划的轨道上运行。通过教学检查可以掌握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的实际水平,并将教学检查信息反馈给被检查者,使他们清楚教学活动实施的实际情况。教学检查工作的具体实施中,要选择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关键质量控制点,以便实现主次分开,重点突出。教学检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分管校长检查、教学督导检查、教务处检查、院系检查、教研室检查、教师互查、学生检查等,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360度检查体系。此外,要将检查中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形成检查报告,建立教学检查档案系统。

4.教学改进

教学改进是根据检查结果及检查各方的意见,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并对教学活动中的宝贵经验进行提炼,确认对教学质量有效的经验、措施和方法,并将这些纳入标准体系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执行,实现教学活动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教学质量改进循环图见图2。

图2 教学质量改进循环图

四、以PDCA循环法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的导入措施

pdca循环法论文篇9

[关键词] PDCA;高危药品;作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45-02

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其特点注重的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1]。PDCA循环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2]。美国安全医疗协会(ISMP)将高危药品定义为当药物在使用错误时,有很高的几率对患者造成明显伤害危险[3]。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医院为了保证患者及时用药,病区常备一些高位药品,由于护理人员对高位药品重视不够,病区管理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护理用药安全,探讨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该院于2012年10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病区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共24个病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护理部每月对各个科室高危药品进行质量管理检查。回顾实施前3个月护理部检查高危药品存在的问题有高危药品标识不清或不全、未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不符、贮存不当、药品过期。分析其原因有临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重视不够、缺乏药学知识、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1.2 PDCA循环管理方法

1.2.1 计划(Plan) ①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邀请药剂科、医务科参加,根据检查中的问题共同分析原因,针对问题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②制定对临床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以及安全用药管理理念。③制定对高危药品的检查标准,使护士的工作有据可依。④制定该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目录、药品种类。

1.2.2 实施(DO) ①护理部、药剂科、医务科及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参考ISMP对高危药品的定义,结合该院实际用药共同制度本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危药品的目录及药品种类。确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丙泊芬、高渗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等10大类46种药品为该院高危药品。②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培训PDCA循环,在全院护理人员中普及PDCA循环及安全用药管理理念,使护理人员能够自觉的将PDCA循环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③加强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录、种类,收集高危药品药物说明书,制定成册,重点组织学习高危药品常用计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潜在风险,提高护理人员药物知识,不再盲目的执行医嘱,真正把好临床用药的最后一关。④药品管理环节:科室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科室高危药品的基数,并上报护理部备案;科室有专人负责高危药品管理;设置专区或专柜放置,保证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区放置,并在放置区或药盒上以白底红色惊叹号做为警示标识,时刻提醒医务人员此为高危药品;建立高危药品交接本,每天清点,做到帐目相符,避免药品过期,使用后及时记录;高危药品领取后及时做好标识后放置;按照要求贮存,需20 ℃以下保存的高危药品放置冷藏柜中,如抢救车中的肾上腺素注射液需20 ℃以下保存,放置到冷藏柜中,在抢救车中清楚标识药品存放地点,便于抢救时及时取到;⑤高危药品使用环节:药品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双人核对;对正在使用过程中的高危药品做好床头交接班;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定期汇总,及时反馈。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案例,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1.2.3 检查(check)护理部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组成的三级监控网络体系,采取科室质控员每天检查,护士长每周督查,护理部每月抽查的原则,重点检查高危药品的数量、标识、贮存、有效期以及药品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检查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持续跟踪问题改进情况,护理部不定期的督查。同时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中。

1.2.4 处理(action)护理部汇总各级监控体系检查的情况,在护士长大会上反馈,对于管理中的亮点给予充分表扬,增加护理工作的信心,调动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做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管理重点。

2 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频次较管理前明显减少,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3个月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频次比较(n=72)

3 讨论

PDCA循环不是一种简单的周而复始,也不是同一水平上的循环,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会使质量提高,这种螺旋式的逐步提高,使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4]。高危药品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高危药品管理成为医疗风险的重要内容。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保管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发生给药错误,从而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后果[5-6]。该院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完善了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规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强化了环节管理与监控,有效规避了风险,使高危药品管理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有效减少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问题。表1显示 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问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参考文献]

[1] 杨英华. 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132.

[2] 潘韶山. 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

[3] 夏同霞,罗晓兰,王玉和,等.风险管理在该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2010,20(17):1552.

[4]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3.

[5] 陈丽芳,彭幕莲,杨建群.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39-40.

pdca循环法论文篇10

关键词:PDCA循环 内部控制 综合评价

一、PDCA循环理论的具体含义及特点

(一)PDCA 循环理论

最初由休哈特在1930年构想出,由美国戴明博士最先提出并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中,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或“戴明循环”。P、D、C、A 四个字的含义如下:

(P) 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执行。

(D) Do-执行。指具体运作,将计划中的内容付诸于行动。

(C) Check-检查。指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并对执行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

(A) Act-行动或处理。指处理总结检查的结果,总结经验。成功处便于以后的运用和参考;失败处引以为戒。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PCD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对绩效管理尤其适用。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PDCA循环的特点:

(1)周而复始。PDCA循环的任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开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这样可以全面的解决问题,而且当新的问题出现时,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2)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与构成它的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的关系。

(3)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并非只停留于一个水平上,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升、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

(4)统计的工具。PDCA循环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融入其中。

(三)内部审核策划的内容与要求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内审的时机选择应有利于迎接管理体系外审或监审;当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不稳定状况,全员质量意识不够、领导重视不够或出现懈怠情绪,组织发生变化、质量人员有变动,组织的质量趋势下滑或不稳定,顾客满意度下降或不稳定等情形下将进行内审。审核的频次依据企业规模、场所状况、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服务的状况、环境和法律的要求进行策划,可以一次也可多次审核,要求做到覆盖整个标准和所有部门。审核的方法采用部门审核、过程审核的方式通过查阅资料、捕获证据、现场考核、随机调查、询问的方法进行。遵循正向取证,逆向溯源的原则,在取得符合的证据的同时重点寻找不符合、有效性差的证据。

二、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 PDCA 循环理论中, 每个循环都是大环套小环, 环环相扣,彼此互相制约又互为补充的,上一级是下一级的依据和基础, 下一级是上一级的落实和具体化, 每一循环都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这三大环节。而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的应用过程完全符合这一特征。

另一方面, PDCA 循环理论认为, 只有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 研究对象才有可能得到不断提升。而这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完全吻合, 内部控制体系适应企业并非一日之功,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此, 这一过程符合PDCA循环理论的原理。

综上所述, 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三、内部控制体系的PDCA循环

从宏观上看,PDCA 循环框架包涵了所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更新调试等内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在依照PDCA循环管理的方式运行。

计划阶段(P)

该阶段是人们对研究对象的发展所作的宏观布置和总体规划。计划的得当与否,对管理职能的发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直接影响。而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管理职能的高效率。

执行阶段(D)

在内控体系循环中,该阶段是企业内控制度和标准的具体执行,是内部控制工作循环管理的中心环节。即指按照内控标准的要求,基于内控基本原则,通过对风险评估、内部环境、内部监督、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等五大要素的宏观分析, 将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等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落实为具体的企业行为。该阶段将直接体现出企业内控标准是否适当、目标能否达到等内容。

检查阶段(C)

即内控体系循环的考核检查阶段,主要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结合起来使用。二者本质相同,差别仅停留在周期问题上,当假设内控体系循环周期是一年的前提下, 二者演变为同一个问题。随着内部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内部控制不适应企业的地方逐步体现出来, 诸如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与战略目标的冲突、风险中不可抵御的系统性风险、关键控制点设置的不合理等问题都需要不断的发现并及时加以解决。因此,在该阶段企业必须开展各种日常的、阶段性的汇总检查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活动,不断发现和消除存在于内控体系中的隐患因素,以保证内控的高效率运行。

改进阶段(A)

即行动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下一个PDCA 循环的催化剂。我国的内控体系主要从美国框架借鉴而来,这难免会导致出现与我国特有国情不适应的地方,另一方面,不同企业在引用我国内控基本规范的时候,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抄的情况,使基于企业特点建设的内控规范并不适合企业。因此,对于C阶段所暴露出来的不适应性,在A 阶段需要不停进行局部调试, 甚至企业宏观内控标准的大幅度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控体系的高效性,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

在内部控制体系PDCA 循环理论的分析前提下,根据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指标: 计划、执行、考核、改进。

计划环节在内控体系的评价主要指制度或标准的评价。根据我国《基本规范》中内控有效性的相关规定,通过风险评估、内部环境、内部监督、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等五要素, 对计划进行总体评价,以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灵活性、适应性,以便决定是否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更新调试。

执行。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测度在上一指标中提到的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执行情况。

检查。借助于《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关于自我评价的相关内容, 检查指标主要包括考核的程序、范围、方式、频率和结果的反馈5个指标。借此达到对企业内控的自我评价工作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改进。改进指标选取应关注企业依据考核结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奖惩、改进措施以及改进后的评价等方面。以此使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得到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基于质量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了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综合评估。借助PDCA循环理论,使内控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了企业内控制度的适应性,此外,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拓展到自我评价和内控改进的工作中,对全面内部控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传模,汪士果. 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 会计研究, 2009,(04)

[2]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 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现实模式――基于112个企业案例的研究[J]. 会计研究, 2010,(06)

[3] 陈汉文,张宜霞.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 审计研究,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