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00:46:34

穿插艺术论文

穿插艺术论文篇1

一、定量渗透,适当扩展

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活,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多侧面;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能喧宾夺主;在质量上要精彩切贴,不能脱离教材。如讲到“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时,我穿插了一段历史故事:1949年,下野。途经杭州时,为尽地主之谊,浙江省主席陈仪借西湖楼外楼饭店设宴。席间,陈仪见心情不好,便进言道:“委座,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听后,大怒,掷筷拂袖而去。陈仪也因此招致祸灾,于1950年在台湾被所杀。穿插这段历史故事,既说明政权的重要性,又使学生认清了的反动本质。通过渗透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

穿插教学不等于举例。举例是以具体事例说明某一观点或原理,而穿插教学是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根据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取舍,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讲“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这一知识点,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各种“运动”。此时,可以穿插创立了“泛系理论”的吴学谋编的一首“动字歌”:“人生在于悟动,生命在于运动,机缘在于活动,创业在于行动,开发在于优动,改革在于巧动,致富在于勤动,衰败在于懒动,创新在于主动,挨打在于被动,灾祸在于盲动,罪过在于乱动,离心在于私动,无为在于不动。”这一穿插,不仅加深了对运动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达到提高觉悟,培养能力的效果。

二、点拨到位,恰到好处

在穿插教学中要学会“点拨”功夫。“点”,就是点中要害;“拨”,就是拨开疑惑。言简意赅,分辨清晰,所用时间不多,但效果甚佳。例如,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斗争时,阶级矛盾只能用“缓和”一词,不能用“调和”一词。“缓和”是指程度,“调和”是指性质,两者意义不同,“点”得清楚,就不会误用。又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两概念,要点明哪一个是中心词,哪一个是修饰词;要明白若是词序颠倒了,意义就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有许多包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若能适当穿插,就会使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如讲对立统一关系时,穿插“暴君与床”的故事:“暴君在哲人面前夸口,说他对任何人拥有生杀大权。哲人却说:‘陛下虽拥有生杀大权,但夜里也只能睡一张床。’暴君听后十分生气,便命人造了一张天下最大的床,让哲人看。哲人说:‘陛下的床愈大,陛下显得愈渺校”哲人用大与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穿了暴君的愚蠢。这种穿插既深刻地阐明了原理,又有新鲜感,恰到好处。

三、巧妙捎带,水到渠成

穿插教学在思想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把思想教育融合于教材内容中,既不会牵强附会,又不会生硬死板,会达到融情于理、水到渠成的功效。如讲“联系”观点时,有人总是用“名牌”来显示“身份”。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思考:“名牌”与“身份”是不是客观的联系?社会上有些人好像没有名牌服装穿在身上,身份地位就掉价一样,名牌似乎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然而,穿名牌鞋的人,不一定就走正道,带名牌手表的人,不一定就爱惜时间。如果名牌可以显示身份,那么这身份也是虚假的身份。一个爱惜时间的人,即使没有手表也能争取时间。这段巧妙的穿插捎带,说明了“名牌与身份”之间不是真实的、客观的联系,既讲清了道理,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穿插艺术论文篇2

关键词: HDPE管;内衬修复;供水管网改造

中图分类号: TU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周庄水厂位于许昌市区西部,制水能力10万吨/天,出厂输水管道有三路,其中一路输水管口径DN600,出厂至许继大道部分为灰口铸铁管,建成于1980年。由于老化锈蚀,近年不断有渗漏事故,同时该管线南北段穿越许扶铁路,部分位于违章建筑及村办企业下方。一旦这些部位出现爆管事故,必然导致严重后果。若更新该管段,采用传统开挖方式敷设新管道,规划部门不会新批规划路由位置,工期长且穿越铁路、违章建筑及村办企业协调难度太大。通过多方论证比较,决定采用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将南北向425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管道首先予以修补完善。这也是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在许昌地区的首次应用。

一、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工艺、工序

1.1内衬HDPE管修复方法确定

管道内穿插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管道修复技术,是利用原管道的外能抗冲击、内能承压力,以及内衬管耐腐蚀、耐磨损、寿命长等特点,形成“管中管”复合结构,使得修复后的管道具有原管和内衬管的综合特性。根据缩径方法的区别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① “U”型法。用缩径机对等于或略大于原管径的HDPE衬管进行缩径,并定型为“U”型,然后将其缓慢拉入清洗处理好的目标管道,借助于气压或水压帮助衬管恢复。 ②等径压缩法。对等于或略大于原管内径的HDPE衬管经多级等径压缩,然后将其缓慢拉入清洗处理好的目标管道,24小时后HDPE管缓慢自行恢复。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较,确定采用等径压缩法。

1.2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

1.3主要工序

① 管线定位。先用探地雷达对管线走向进行探测,第一个节点开挖后用自动爬行的摄像头机器人(CCTV)从第一个节点开始,从管道内部确定其位置、内径及在地面上难以查找的弯头等节点的准确性位置。

②管道清洗。采用PIG物理清洗技术对原管道进行清洗,对于少量坚固的积垢和障碍物,则可用皮碗刮管法继续清洗。管道清洗后用CCTV成像系统检查清洗效果,这道工序是内穿插HDPE管修复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清洗效果是决定HDPE管能否在衬入过程中不被划伤,保证修复后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③HDPE管焊接。用专用设备热熔焊机对衬管进行对接并检查质量,对接过程应严格把握对接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焊接时各参数的合理选取是决定对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穿插实验。管道清洗的效果将直接影响HDPE管的穿插质量,因此在正式穿插前进行穿插实验。穿插试验段划痕深度≤1mm、穿插阻力≤150kN/km时,清洗合格。

⑤衬管穿插。用缩径机对衬管进行四级等径均匀缩径,缩径范围控制在5~12,将牵引头固定在完成缩径的HDPE管首端,用绞车通过缆绳将HDPE管缓慢拉入原管道,牵引速度控制在15~18 m/min,牵引力小于HDPE管屈服强度的50。管道穿插完毕后,再次用CCTV检查衬管的恢复情况,保证穿插的质量。

⑥接头处理。在进行衬管穿插时,每个穿插段HDPE管的长度应有一定的余量(穿入端和出口端的余量均为12 m),衬管衬贴完毕后在端口处焊接复合法兰,相邻管段或管件用活套法兰以螺栓连接。

⑦各管段修复完成后,在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分段进行强度与严密性实验。

1.4穿插段长度的确定

一般以两个配件之间的长度作为一个穿插段,但当弯头角度较小且间距不长时,可考虑直接传过弯头而不用分段,但一般不能连续穿越两个弯头。对于直管段,据查相关资料结合施工经验,DN600管道一次性可穿插800米。故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管道共分为3个穿插段,最小穿插段为44米,最长穿插段为291米。穿插分段情况见表下表。

1.5 内衬HDPE管壁厚及管径的确定

DN600离心铸造灰铁管内径为599.6mm,考虑到原DN600灰铁管与穿插的HDPE管寿命不同步,且原管各管段内径有差别,衬管内径按580 mm定制,但在内径稍大管段内,衬管与原管无法紧贴。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工程采用衬管上限壁厚,以提高HDPE管承压耐压能力,即使作为支撑骨架的灰铁管局部破裂后,HDPE管也能安全运行。内衬HDPE管壁厚计算公式为:;其中,K―经验系数;P―要求试验压力;De外径;[σ]管材最低屈服强度。通过计算,此次DN600的灰铁管的修复采用厚为7~12 mm的内衬HDPE管即可满足要求。经分析,确定该工程采用壁厚为10 mm的HDPE管。

二、工艺特点

2.1优点

1)施工费用低。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开挖土方量少(仅需开挖工作坑);HDPE管定制可在管道冲洗期间制作,不需另占用时间, HDPE管热熔连接较快捷,工艺施工时间短;故该工艺施工费用较传统开槽埋管工艺低。按照现行材料价格、河南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测算,重新敷设一条等长度DN600球墨铸铁管施工费用约为95万元(含市政设施拆除恢复费用);采用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合同价为52万元。本次工程为首次采用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的试验段,距离较短导致相对不经济,管线距离越长,折算费用越低,比较经济。

2)外协工作少,不扰民。管道改造工艺采用传统“大开挖”作业方式,不但需大量拆除市政设施、排水、对土、运土等工序,同时对城市环境、交通、商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干扰,特别是在闹市区内的施工。采用内衬HDPE管修复技在原有管线内施工,无需拆迁管线上方违章物,外部协调工作较少,无拆迁费用,且能减少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3)原管线位置实施管道改造,无需另行审批新的管线规划路由位置,节省城市地下空间。

4)HDPE管优良的抗冲击性能、耐磨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且水力条件较好。HDPE管具有较好的承压能力,水中掺沙耐磨实验结果显示,HDPE管的耐磨能力约为钢管的4倍;其粗糙系数(0.01)较低而使输送能力有较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宜腐蚀和结垢,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达50年。

2.2缺点

(1)衬管存在卡管的风险。由于等径压缩量较小,在原管错口严重或穿插段内有弯头未被发现时,衬管可能因阻力过大而卡关。

(2)在原管内径差别较大时,因选用较小管径衬管,在原管内经较大处衬管与原管无法紧贴。

(3)衬管损坏后,水流沿夹层流动,难以发现损坏点,且维修不方便。

穿插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巧用穿插;教学情境;升华情感

政治课教学由于理论过于抽象,课堂上容易形成“单口相声”的局面:教师在台上苦口婆心地说教,台下学生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政治课教学要焕发课堂活力,可以巧妙地运用穿插。所谓穿插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如: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趣闻轶事等,使课堂教学灵动起来。穿插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穿插,不仅能增大课堂信息密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从而避免政治课枯燥的说教,使政治课的教与学变得有滋有味。具体说来,巧用穿插有如下妙处:

一、巧用穿插,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运用穿插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新鲜好奇的心理状态,从而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如:我曾在一次课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时故意幽默了一下:“同学们,都来了吗?没来的请举手!”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由此引出这出笑话的制造者韩复榘,道出韩复榘另一个“经典”的笑话:“学生篮球赛,肯定是总务长贪污了。学校为什么会那么穷酸?十来个人光着胳膊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争我抢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篮球赛可以一人一球吗?”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反映了事物属性中质和量怎样的辩证关系”?巧妙过渡到新课“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的教学。此时,同学们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渴求知识的愿望油然而生。

二、巧用穿插,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政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现实,既不能脱离教材,但又不能死守教材。有时变换一下教学方式,不直接导入,而是宕开一笔,运用穿插教学对教学内容或补充、或佐证、或启发,往往能拓展思维空间,达到“转识成智”的良好效果。如:我在讲授“意识的主观差别有其客观根源”内容时,没有立即讲授,而是直接在黑板上画个圆圈,征求学生的答案。学生的回答有“句号、数字零、英文字母O、氧元素”等;进一步设疑:“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回答,他们会说什么呢?”他们也许会说:“这是太阳,是烧饼,是阿姨唱歌时的嘴巴,妈妈生气时的眼睛等”。比成年人的答案直观且生动。由此,教师说明,不同的学科知识经验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反应(此点是教学预设内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我们不能囿于经验的束缚,要学会创造性思维,“异想”才能“天开”。强调这点似乎是本课的“题外话”,但却启发了学生对于“学会思维”的新思考,算是教学的“意外收获”。

三、巧用穿插,升华情感

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既有丰富的情感旋律,又蕴含着鲜明的理性色彩,要求包含更多的对生活、对事物的领悟。因此,穿插一些富含哲理的诗词歌赋,可以给学生的情感教育注入深刻的理解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更有广度和深度,使情感体验更强烈、更丰富、更深刻。如,我在讲到“时空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时,穿插了《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让学生凝思静悟,思古叹今,仰察宇宙,俯问人生,发出“永远到底有多远”的探寻与思索。这次穿插使学生的认识由点到面,情感得以升华,并成为课堂中的“点睛之笔”,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把少年‘栓’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政治课教学中巧妙运用穿插的方法,营造各种情境,创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愉快中记忆,在思维中感悟,在想象中升华,在探索中提高,使课堂闪烁智慧和哲理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周峰.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07.

穿插艺术论文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式;教材

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老师讲明、讲深、讲透课内知识,还需要补充一些和课文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这一课堂教学环节我们称之为知识拓展或课外延伸。比如,在教授人物散文时,我们就会相应地给学生补充一个课外环节,就是小结讲授人物散文专题;在讲授文化散文时,会补充文化散文的阅读等等。

一、教材和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语文学习中,诗歌占据了很大一块,说实话,诗词的讲授很考验一个老师的功底,它需要一个老师有深厚的积累。诗歌学习的主要问题在于:(1)把握不好每首诗歌的讲授重点,本来以为诗歌的讲授无外乎抓住其思想和表现手法,但是后来才知道不同的诗歌讲授的重点其实是不同的,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一问题;(2)教授方法的选择,既然每首诗歌的学习重点不同,那么讲授诗歌的方法自然也应该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的认识,我是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之前意识到的。

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对教授的知识做了一定的修改。所以在讲授后面的诗歌、复习诗歌专题时,我不但注重学生对于课内这首诗歌的理解,还会更加重视让他们通过学习一首诗歌,学习一种学习诗歌的方法。这也是我本文中要讲的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知识的学习有时候需要全面,但是全面地讲尚且不易,而学生是否能全面地接受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与其教给他们很多但是每一次都只是点到即止,还不如每一次都选择一个点作为重点让他们掌握,效果会更好。以下,我将就必修四第三专题的诗词来具体讲一下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二、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

课外知识的补充穿插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二次消化课内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的知识。穿插恰当的话,教学重点会更加突出,学生也就会相对更加明白自己需要掌握什么。诗歌课外知识的穿插艺术有很多种,以下,我将从文本切入来讲。

1.手法角度切入艺术

首先接触到的是李白、杜甫的两首诗歌,李白《蜀道难》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诗人怎样表现蜀道难上,而不是将重点放在研究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本诗运用的手法主要有衬托、夸张、烘托、动静结合。说多不多,但是四个手法说少也不少了,所以在穿插课外知识的时候,我主要还是将每一种手法作为一个切入点,找来其他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歌带着学生一起赏析。

2.诗人诗歌角度切入

杜甫的诗歌《登高》看看只有四联八句,但是学习的内容真得很多,整首诗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写景和抒情共同组成,所描写的景物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悲情。这些都是课内知识的教授。那么这种情况下,课外拓展就可以考虑从同一诗人的诗歌切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也可以穿插讲一下律诗的特点。

3.具体意象切入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雨霖铃》很好地运用了悲景写悲情、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但是在选择这首词的课外拓展时,我没有选择这些手法进行巩固,而是选择词中出现的几个意象进行课外拓展分析。

《雨霖铃》中表现愁绪的这些意象,都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本词不过是集中表现了出来,正因为这众多意象的运用,渲染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使《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所以解读本词,应先领悟这些意象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我选取了其中的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和月这些古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进行了扩展,主要是通过这些意象出现的诗句赏析,让学生知道诗人采用这些意象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以上诗歌课外知识拓展的方法是本人在讲授诗歌专题时的一些小小体会,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备的部分,将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补充。综上所述,诗歌课外知识的拓展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但是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求切入的角度恰当而有效。

参考文献:

穿插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儿童画构图;构图艺术;主次;重叠

历来的绘画著作中,多注意的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但往往忽视了构图的重要性。然而,在学生的儿童画作品中也出现了这类情况,他们大多注重技法以及颜色的装饰渲染,却忽略了构图的重要性。

其实,构图是对画面宏观性的把握,一切其他的技巧只有纳入构图的宏观规划之中,才能实现其各自的存在价值。我们在创作时,在注重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构图对整个画面的把握。

然而,构图教学是美术课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构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的构图方式,鼓励学生学会创新构图,让画面更有特色。

在构图上,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李可染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要谈论的就是李可染对山水画的特殊构图艺术,以及通过这些构图艺术的理解,让学生运用到自己的画面当中,进一步学会构图对于整个画面的重要性。

从李可染的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构图原则:

一、掌握整体,分清主次

我们都知道,要画好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就要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和轻重。每一张画都要有主次之分。主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画眼。画眼要突出,不能和其他次要的物象平等对待,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重局部之间的连接。同样,我们在处理画面主次的时候,也应从整体出发,弄清楚画面中要表现的最主要部分和最次要部分。

李可染在画面主次关系的处理中,显得尤为出色。他的《德国森林旅馆》,树林为重墨,与暖色调的旅馆建筑和道路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抓住了画面的主体物,也就是旅馆和道路,这样,画面显得生机勃勃。另外,还有他的《谐趣图》也很好地处理了主次关系。从整体性原则出发,他以大片的湿墨构成山体,灰色的调子与以浓墨表现的颐和园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浓淡对比,干湿对比,使得画面的意境生动化。因此,李可染就是以表现意境的整体出发、分清主次来决定画面效果的。

综上,学生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必须先把握整体,分清主次。这个原则是很多学生在作画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构图原则。在这一点,教师在授课或者示范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主人公是谁?以一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引导学生先将主体表现出来,再去考虑陪衬物或者背景。

那到底如何在画面上分清主次呢?我们可以学可染运用墨的浓淡对比以及干湿对比来分清,当然对于儿童画而言,我们就可以利用儿童画技法和所利用的工具来分清主次。

二、穿插重叠,往纵深发展

一般在绘制山水画的时候,画面都要求“雄伟壮观”,也就是所谓的“大”,而在画面上要表现的东西也要“多”。因此,李可染在《灵隐两亭》中很好地把握构图中的穿插重叠关系,让画面里的物象避开了“乱”和“杂”。画面中,古柏和古亭的两侧,他画了一条路通向寺庙的深处,通幽曲径,画面显得很生动。他的《歌德写作小屋》也不例外,在挺拔的松树和屋顶的左侧方画了一条通向院内的小路,这就让观者有种即将步入院内的感觉。

“用重叠关系表现物象间的前后空间关系,是人类绘画中最早运用的一种空间表现手法。”我们都知道,郭熙在画山水的时候特别重视其画面的深度。还有石涛,他也很讲究穿插重叠,善于利用中景将画面深透进去。李可染继承了这一点,大部分画面上都具有穿插效果,并且很好地掌握了远景、中景、近景之间的关系,中景为关键,近景中穿插远景。这样,整个画面富含了深厚的空间意义。

总之,李可染几乎经历了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所有转型阶段。在他的路途中,大都蕴含着继承与创新的挑战。我国的绘画发展和探索总的来说就是“继承、改造和创新”的过程。然而李可染作品的创作理论对当前的施教主体还相对复杂难以接受,我们可以通过作品欣赏、范例对比和教师的示范讲解等方法,简单地将李可染的构图艺术逐步代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空间和构图所带来的美感,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更好地运用到他们自身的绘画创作过程中。

因此,从李可染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获得启迪,发掘他独特的构图艺术,学习他独特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继承,在继承中突破,从而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构图风格,创造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穿插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实用性;审美性;挑战性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艺术的种类不胜枚举,单单就美术设计领域来说就是五花八门,而插画,作为一个特别的艺术形式,一直以它独具的魅力被很多人喜欢,甚至每天都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信每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是伴随小人书,插图杂志的阅读而了解文学和常识的,插图和插画,以其极具亲和力的方式被人们所接受和欣赏,不能不说,这门艺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是让人接受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一、插画艺术的实用性

插画不仅仅提供我们视觉上的愉悦,它更被赋予其他的使命及意义。 在这个读图的信息时代,没有人会拒绝这种直观的图像沟通手段,有了插画,概念不再晦涩,文字不再抽象,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可轻松地接受它所传达给我们的观念。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插图自然也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它的实用性首先表现在商业应用上,从这个角度看,通常分为人物,动物,商品形象。而如今,它的内涵更为广泛,商业性也更鲜明,它贯穿于包括为电影、电视、服装等公司所做的广告画;为月历、唱片、邮票所作的设计;乃至商品说明书、企业样本设计等所有印刷媒体中。

下面列举几项常见的形式:

广告插画:单有文字创意明显还不够,视觉方面的感染力才更胜一筹,广告插画,才能为广告插上真正的翅膀。

出版物插画:不论是与文字为伍,还是自己冲锋陷阵,插图都会使阅读真正变成一种视觉享受。

商业漫画:让原理复杂、概念抽象的产品或服务一目了然。商业漫画能够协助人们更有效、更准确地向目标客户传递信息。

影视及游戏设定:最伟大的作品在诞生初期都是从这里萌芽的,插图设计师用他们的画笔最先勾勒出创意的雏形并引导着后续的创作。

从我个人而言,看《读者》《文摘》等类似的杂志时,那一张张精美的插画不能不说为我解读文字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插图不仅是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有其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它是画家对文学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场景等等的视觉形象的再创造。再如电影,一部大片还没有看到,那事先就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图片往往就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就会产生一睹为快的冲动。

二、插画艺术的审美性

插画与绘画艺术有着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所以,它具备绘画的一切审美特点,然而,插画又因为它的实用性,又具备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形式, 这就导致了插画本身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的手法、技巧和领域很多。插画的创作表现可以具象,亦可抽象,创作的自由度极高,当摄影无法拍摄到实体影像时,借助于插画的表现则为最佳时机。

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空间、最无界限的。以单纯手绘为主的创作方式转变为大量使用电脑处理的数字存储、传输模式,中国当代商业插画已经被悄悄打上了数字化的时代烙印。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当代商业插画毕竟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与大众的艺术审美趣味始终是保持一致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审美品位也得到提升,以体验和艺术化为主流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与互动将成为中国当代商业插画创作的趋势。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动漫插画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空间、最无界限的。

首先表现在插画技法复杂而多样――无论是传统画笔,还是电脑绘制,插画的绘制都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创作过程,有很强烈的个人情感依归。

有关插画的工作很多种,像儿童的、服装的、书籍的、报纸副刊的、广告的、电脑游戏的,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不同性质的插画人员,所需风格及技能也有所差异。就算是专业的杂志插画,每家出版社所喜好的风格也不一定。所以现在的插画也越来越商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走向了专业化的水平。再也不同于以前,有可能只为表达个人某时某刻的那份想法。

而画好插画,也需要很强的艺术功底,最好是先把基本功先练好,像素描、速写。素描,是训练对光影、构图的了解。而速写则是训练记忆,用简单的笔调快速的绘出影像感觉让手及脑更灵活。然后还应多尝试用不同颜料作画,像水彩、油画、色铅笔、粉彩、等等,找到适合自己上色方式。当然,现在应使用计算机绘图,像Illustrator、photoshop、painter等等绘图软件都应该掌握和了解。

三、插画艺术的挑战性

因为插画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所以,它对插图画家的挑战性也极强,既要有很高的绘画功底,还需要了解大众的审美和实用特点。而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也越来越高,对插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如果为图形设计师绘制插图或直接为杂志、报纸等媒体配画, 就应该像摄影师一样具有各自的表现题材,掌握不同的绘画风格。

很多优秀的插画画家出于对新形式、新工具的职业敏感和渴望,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采用电脑图形设计工具创作插图。电脑图形软件功能使他们的创作才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无论简洁还是繁复绵密,无论传统媒介效果,比如油画、水彩、版画风格还是数字图形无穷无尽的新变化、新趣味,都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完成。数字摄影是摄影的最新发展。摄影师用数字照相机拍摄对象或通过扫描仪将传统的正片扫描进电脑,然后在电脑屏幕上调整、组合、创作新的视觉形象,最后通过胶片记录仪输出正片或负片。这种新的摄影技术完全改变了摄影的光学成像的创作概念,而以数字图形处理为核心,又称是不用暗房的摄影。它模糊了摄影师、插图画家及图形设计师之间的界限,现今只要有才能,完全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这三种工作

人民生活水平和品位的提高,插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她是很多艺术的浓缩,大量的独立插画画册已经在终端市场中销售,成为了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结语

做为一个插画家是幸福的,而同时也是很辛苦的,需要不断挑战和创新。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能享受到其他艺术领域所享受不到的辛苦和甘甜。但愿插画艺术永远能保持鲜活的艺术品位和生活实用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让插画在为打造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视觉中国《插画设计精品解读》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5月

[2] 【日】夏井芸华 《插画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5月

[3] 【英】维根 《国际插画设计:画境――插画家的创想世界》(刘雪莲 王国石 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

[4] 【英】泽阿根 《什么是插画设计》(张凯作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年9月

[5] 李建文 《意象插画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6] 刘杨 袁家宁 《现代插画与书籍装帧设计》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3月

穿插艺术论文篇7

摘要:宜州渔鼓形成于清末年代,广泛流传于民国年间,是民间艺人沿街卖唱的一种曲艺,由于民间艺人的相互传承,它系统的保留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宜州渔鼓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由一人说唱发展到二人主唱,多人附唱,加上渔鼓碗碟杯作为道具,多种民族乐器伴奏的表演形式,登上了现代大舞台。宜州渔鼓的唱词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极强的思想性。宜州渔鼓的唱曲曲调清新,旋律优美,曲风活泼。为了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笔者对宜州渔鼓词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艺术特色,作如下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渔鼓;词;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艺术特色

宜州渔鼓是由当地民间语言、戏曲、音乐等多源集流发展衍变成的一个新曲艺品种,唱词是宜州渔鼓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词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很强的思想性;唱词的表现形式十分活跃,令人赏心悦目;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十分独到,增强了曲艺的观看效应;唱词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值得人们欣赏,下面笔者就来研究探讨这几方面的问题。

—、宜州渔鼓唱词的思想内容

宜州渔鼓唱词的大多数题材所反映的是发生在人们身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它们有的唱乡风民俗、有的唱民间轶事、有的唱生活趣闻…….内容多以劝世道情,写景抒情,吉祥纳福为主,其所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这种类型的题材虽然平凡,但是有很强的思想性,其目的是歌颂人世间的真善美,批判剥削阶级的假丑恶,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功能。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进步,宜州渔鼓唱词发展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反映社会巨变,人们的精神风貌的一种载体。这时候的题材呈多样化,它们有的唱党和国家,有的唱社会新风貌、有的唱城乡在巨变、有的唱改革开放……这种类型的题材时代性和思想性很强,其目的是歌颂党的英明领导,歌颂改革开放后人民的幸福生活,反映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好的时代造就好的艺术家,也产生好的作品,例如《李贵凉粉》(韦善光创编)、《喜看宜州展新容》(滕萍 何明端创编)、《永远耸立的丰碑》、(陆新杰创编)、《司法为民送春风》(陆新杰创编)等渔鼓词,它们有的反映发生在人们边的生活趣事,有的反映宜州城乡的巨变,有的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有的歌颂党的司法廉政为民……这些渔鼓词都是优秀的作品,分别在国内和省市的大赛中获过大奖。它们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具有潜移默化,鼓舞人民积极向上的作用。

二、宜州渔鼓唱词的表现形式

宜州渔鼓词属于说唱形式,以唱为主,道白结合。一场表演叙说一事,所叙说的事件分为有故事情节、无故事情节两种,内容十分丰富。现在笔者就来谈谈它的表现形式。宜州渔鼓唱词一般分为“引子唱词——主唱词——尾声唱词”三个部分。其中灵活穿插为补充说明事理的道白,有的还穿插快板,它的结构相当严紧。

1、引子唱词

引子唱词是宜州渔鼓的开头部分,也可称为序歌。引子唱词的作用是开启节目,引出主唱词,烘托舞台场面,使观众精神振奋,全神贯注地进入节目剧情。一般引子唱词是以四句唱词为主的,但也有以两句唱词为主的引子唱词,看主题的需要和作者的爱好如何而定取。宜州渔鼓的引子唱词种类繁多,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有以铺垫节目形式为目的引子唱词,有以烘托主题为目的的引子唱词,还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引子唱词等。不管是什么样的引子唱词,都是为主唱词的展开和节目的主题服务,目的是让观众进入剧情,得到美与好的享受。

2、主唱词

主唱词是宜州渔鼓的主体部分,主唱词的表演是围绕中心事件密切展开的。中心事件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四个部分,主唱词要叙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其寓含的各种事理,提出人们要思考的问题并具体解决它。一般的事件都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主唱词要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地唱出。在发展的阶段中展开矛盾冲突,主唱词是用它的艺术语言很好地表现出来。特别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步骤,主唱词不能疏漏,而是把它作为重点着力描写。主唱词写得好的,情节能步步紧扣,引人入迷,抓住全部观众的心理,从而获得最理想的观看效果。

宜州渔鼓的主唱词根据乐曲分段。一般是每句唱词七字,四句唱词分为一小段,唱词由多个小段成。这样组句成段,组段成章,主唱词也就完善了。但是有的渔鼓主唱词不一定是七字句,而是根据情节的需要扩展或且缩短。主唱词的句子不管是加长还是缩短,它都受到乐曲和情节的限制。

宜州渔鼓的主唱词讲究韵律,遵守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的原则。这就是说每小段唱词的第一句和第三句最末一字的韵脚要求不那么严格,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末一字一定要押韵。主唱词讲究韵律能很好地配上唱腔,演唱起来珠联璧合,产生最佳的演出效果。一般的主唱词是一韵到底,这样的唱词表演起来剧情紧凑,使观众观观看后感觉剧情像大江流水,一泻无疑。但是,也有些主唱词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根据情节的变化和角色的变换,在中途换韵。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剧情的跌荡起伏中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活跃了整个舞台的场面。

宜州渔鼓主唱词的语言大众化。它用的是当地民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风趣,使人听起来印象深刻。

3、尾声唱词

宜州渔鼓的结尾唱词是节目表演的尾声,告诉人们故事结束以后的事态。它们有的赞美故事主人公的品德高尚,有的告诉人们事情寓含的生活哲理,有的反映生活的前景美好,有的歌颂党的领导英明,有的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尾唱词,其主要目的是总结和概括中心内容,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指向新的生活希望。结尾唱词一般由四句唱词组成,但是也有特殊的结尾唱词是由五到六句唱词组成。结尾唱词的文词十分华丽,语言也比较优美,音韵多为婉转悠扬,使人观看后有余兴未尽的感觉。

4、宜州渔鼓的说

宜州渔鼓的“说”就是我们戏剧术语中常提到的“道白”。宜州渔鼓的道白是曲艺节目很重要的成分,它对渔鼓的情节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渔鼓唱词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烘托的作用,对渔鼓中心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渔鼓的事理起到过度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道白在渔鼓词中的表现十分活跃,它一般由男女渔鼓领头在主唱词中灵活穿插。道白有一人独白,有两人对白,也有群体的道白。节目在刚开始的时候穿一段道白,为情节的展开进行铺垫和补充说明,使演出的场面变得活跃。节目在情节发展的高潮中穿插上一段道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个性更加突出,情节变得更富于戏剧化。在事件的矛盾得到解决的时候一段道白,使事态发生的结果变得更加明了,事理变得更加清楚。有时还在事态的发展中道白,巧设悬念,巧解疑难,使得情节更加曲折动人。渔鼓词的道白一般穿插在剧情的关节处,它不受语句长短的限制,灵通变用,使得演出节目更加精彩。

5、宜州渔鼓的快板穿插

传统的宜州渔鼓原来是一人说唱,叙事抒情,表现的形式比较单一。流传到近代,已经由一人说唱发展到多人演唱,多种功能齐全,并登上了大舞台。其间,经过艺术家们的大胆改革,在原说唱的基础上还穿快板的表演形式。有人说宜州渔鼓穿快板,改变了传统的说唱形式,变得不伦不类。有人说宜州渔鼓快板,使它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活跃,表演的内容更为丰富……. 对于快板的穿插人们褒贬不一。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曲艺节目它的表演形式都是艺术家们创造的。但它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在发展阶段中不断改革创新,才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正因为这样,它的生命力才强大。宜州渔鼓快板的表演形式,是大舞台表演的需要。因为快板言简意明,节奏轻快,活泼奔放,利于活跃大舞台场面,能收到更好的观看效应。宜州渔鼓词的表演形式穿插快板,这些都是艺术家们大胆创新的结果,我们不但需要艺术家们大胆创新,而且要鼓励艺术家们大胆创新。

三、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宜州渔鼓唱词表演形式的多变化,使得它的生命力更加强大。同样,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更为它的生命增加了活力。当前,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从简单走向多样化,比兴、烘托、巧设悬念、抑扬互用、伏笔与照应等艺术表现手法都被很好地运用到宜州渔鼓的唱词之中。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唱词的语言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吸引观众。现在笔者就来探讨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1、 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比兴”是先言它物,以引出所咏之物。比兴艺术表现手法在宜州渔鼓唱词中已经是广泛运用。例——“马缨花开朵朵红,邓政委当年播火种。拔哥领头闹革命,东巴凤人民建奇功”(选自宜州渔鼓《永远耸立的丰碑》)在这里,渔鼓唱词用的就是比兴艺术表现手法。渔鼓唱词先写马缨花作比,然后引出邓政委、拔哥、东巴凤人民,歌颂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比兴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渔鼓唱词变得生动活泼。

2、 烘托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 烘托”是在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烘托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宜州唱词中也是常见的。例——“秉公执法为国民,威胁利诱心不动。你看英雄黄振磊,革命豪气贯长虹。”(选自宜州渔鼓《热血红盾创辉煌》)在这里,渔鼓唱词用的就是烘托的艺术表现手法。渔鼓唱词先从工商人员秉公执法,威胁利诱心不动说起,然后说到黄振磊,点出了他革命豪气贯长虹。在这里渔鼓唱词是用工商人员秉公执法,威胁利诱心不动的高风亮节,烘托了英雄黄振磊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

3、 巧设悬念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宜州渔鼓唱词在事件的叙说中经常巧设悬念。例——“莫不是老的带病小的饿?莫不是走亲访友迷途径?莫不是来骗钱财玩把戏?上前问问他们是何方人?”(选自宜州渔鼓《鱼水情深起欢歌》)在这里,渔鼓唱词把几个外乡来人的身份、来历、目的、都向观众设置了悬念,引发了大家的好奇和关注,紧跟着剧情的发展去寻玄探奇。巧设悬念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剧情波涛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4、 抑扬互用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抑”是控制,压抑;“扬”是发扬、放开。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和讽刺的态度,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它是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像山峰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在宜州渔鼓的唱词中,常见抑扬互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久遭冰雪盼春风,春风化雨催花红。中国村民要自治,平地一声春雷动。”(选自宜州渔鼓《敢为天下先》)在这里,渔鼓唱词先写长期的治安混乱现象就像寒冷的冰雪一样,人们朌望着能够得到治理,这是抑。接下来写到中国村民自治,就像平地的一声春雷炸响,惊天动地,这是扬。在这里,抑扬互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很好的运用,使得剧情发生急剧的变化。

5、 伏笔与照应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伏笔就是对文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故事情节先作一个提示,漏出一点消息。照应就是在适当的地方,让前面埋下的伏笔显现出其作用。宜州渔鼓唱词在叙事中常用上伏笔与照应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屏南是个好地方,水有灵气山放光。江山辈有才人出,喜看后浪推前浪……. 屏南是个好地方,到处鸟语又花香 。出了英雄韦江哥,忠于革命忠于党。”(选自宜州渔鼓《屏南是个好地方》)在这里,渔鼓唱词先点出“江山辈有才人出”作为伏笔,在后来写到“出了英雄韦江哥”为照应,让前面埋下的伏笔显现出其作用。

宜州渔鼓唱词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如托物言志、融情入景、以小见大、实写虚写、讽刺、象征等表现手法都能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极大的加强了宜州渔鼓唱词的的表现力。

四、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特色

作为地方曲艺的宜州渔鼓流传了百多年的历史长盛不衰,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置根在民间这遍广大的沃土。它的唱词取根于民用之于民,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并行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宜州渔鼓唱词有哪些艺术特色呢?笔者在研究探索它的同时,作出如下的归纳。

1、 宜州渔鼓唱词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极深刻的思想内涵

宜州渔鼓唱词的内容十分丰富。小到人们身边的遺闻,大到国家和世界的要事,笔头都能触及。写家中的母子真情、人间的悲欢离合、世间的事态炎凉,其目的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淳化民风。写家乡的巨变、改革开放的成果、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其目的是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赞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反映人民生活幸福,鼓舞人民积极向上。无论什么内容的宜州渔鼓唱词都有极深刻的思想内涵。

2、 宜州渔鼓唱词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

宜州渔鼓唱词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宜州渔鼓唱词遵循戏曲的一般规律,在说唱的同时,打破每句唱词七字的框套,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适当延长或且缩短句子,使得唱词能更好地表达剧情内容。宜州渔鼓唱词道白的穿插十分灵活,并把单一的叙说形式,改变为有一人独语,有两人对话,有群体衬托的多种道白形式,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使得表演更加精彩动人。宜州渔鼓的唱词还大胆穿快板,使得表演的形式更加活跃,与其它地方的渔鼓词相比,更有特色。以上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宜州渔鼓唱词的表现形式的灵活性,并成为它的艺术特色。

3、 宜州渔鼓唱词用上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其丰富。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从简单走向多样化,比兴、烘托、巧设悬念、抑扬互用、伏笔与照应等艺术表现手法都被很好地运用到宜州渔鼓的唱词之中。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唱词的语言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吸引观众。宜州渔鼓唱词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为它的生命增加了新的活力。

4、 宜州渔鼓唱词的语言大众化并讲究韵律

宜州渔鼓唱词的语言大众化。它用的是当地民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风趣,使人听起来印象深刻。宜州渔鼓的唱词讲究韵律,遵守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唱词讲究韵律,能很好的配上唱腔,演唱起来珠联璧合,产生最佳的演出效果。一般的主唱词是一韵到底,这样的唱词表演起来剧情紧凑。但是也有些主唱词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根据情节的变化,角色的变换,中途换韵。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剧情跌荡起伏,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也活跃了舞台的场面。(作者单位:河池学院)

基金项目:河池学院2011年院级青年科研课题项目《宜州渔鼓研究》(2011A-H0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尉.试论常德渔鼓[J].艺海.2010(6).

穿插艺术论文篇8

在当今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成型及系统化还是落后于先进教育资源的配置。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音乐类师范专业的学生所学相当广泛,但是衡量师范生的最有效的标尺还是其声乐的演唱能力和钢琴的演奏能力,因此在众多的课程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新理念来提高技能课的上课效率逐步成为高校技能课教师所研究的对象。笔者在长期的高校师范类音乐类技能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如下的核心理念。 一、现代化教学新理念及其同实践课的结合。 (一)理念——“学生声乐乐感建设” 1.“学生声乐乐感建设”理念的阐释:目前的高校师范生在声乐课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曲调的哼唱上,而忽视的二次创作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学生自体的声乐乐感建设,就可以使之成为声乐演唱中语音文字和语音发声相联系的纽带。具体来说,“声乐乐感建设”字面含义就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声乐乐感世界,从而赋予白纸黑字的歌谱以一定的生命力与灵动性。 2.“声乐乐感建设”理念与声乐实践课结合的实际案例案例一:在声乐小课中培养浪漫主义“RUBATO”的乐感。“RUBATO”的中文含义是伸缩节奏,它是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音乐处理的特定状态。如果演唱者不能掌握这种感觉技巧,那么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最终都会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学生自我乐感的缺乏,高校的声乐教师可以在声乐小课中留出十分钟时间,选择具有典型“RUBATO”的乐感的乐曲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与欣赏。当然,在欣赏时必须阅读乐谱,因为只有当欣赏配合着乐谱并随音乐进行哼唱时,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RUBATO”的特点。 案例二:在艺术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建立起声乐乐感。艺术指导就是钢琴伴奏老师,当前高师声乐小课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与艺术指导老师间的合作习惯,通常只是在自己的声乐小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艺术指导老师的作用就是就是乐感的培养和处理,因此在目前某些高校不设置此类伴奏的情况下,学生应该主动地找钢琴老师进行合作,请其为自己进行艺术乐感方面的指导,以达到对声乐曲目的一个完整的乐感培养。 (二)理念二——“钢琴研究性教学” 1.“钢琴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阐释:传统的钢琴小课授课模式是以一对一为显著特点的,我们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在一对一的模式中注入新的生命基因,使我们的钢琴教学不再停留于培养“钢琴匠”,而是要培养出“能弹、能谈、能探、的音乐师资。 2.“钢琴研究性教学”理念与钢琴实践小课结合的实际案例:案例:我们进行的教学对象是大二的小课学生,在第二学期的第4—7课时中,教师给他布置的作业是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以及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OP.14,钢琴教师在指导其演奏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加入以下研究性的教学内容。首先,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巴赫音乐语言的宗教性、世俗性、民间性,巴洛克音乐中的基础低音,巴洛克音乐中旋律运动的不间断性等等;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钢琴演奏中如何进行句法的划分整体布局,连奏、断奏、跳音奏法的区别等等。其次,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情感中的古典性、明澈性、高雅性、质朴性,浪漫主义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社会民主化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等等;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在演奏歌唱性旋律时的速度把握及自由节奏的运用,如何获得柔和、圆润的唱音音色等等。 (三)理念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师声乐、钢琴技能小课中的传播与运用 1.“多元智能理论”理念的阐释: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不只是受一种认知形式的影响,人有八种智力。在我国,自90年代末期以来,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在我国师范类高校开设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已经被许多教育研究者所重视,笔者认为,如果从各学科的自身条件出发,灵活合理地安排相关多元智能教学的传播推广和实践,是较为实际和可行的方法。 2.“多元智能理论”理念与声钢实践小课结合的实际案例: A、案例1:鼓励学生结合多元音乐智能,设计新的教学思路。高校的技能课教师可以在一学期的钢琴课程中,专门留2—3个课时,挑选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所要欣赏的乐曲曲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多元智能中的音乐智能设计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方式。 B、案例2:设计合作性重唱、重奏曲目,传播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当涉及音乐智能领域,高校技能课教师拥有更多的理解与解释能力,但是遇到传播其他智能理论时,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途径进行间接的传播,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重唱、合唱、双钢琴、四手联弹这样的合作性曲目,在练习的过程中,向学生解释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学会合作、学会就合作中的问题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就是掌握了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就所弹的合作性曲目进行自我总结,并指出学会自我总结也是运用了多元智能中的自我认识智能。 二、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效益。 (一)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p#分页标题#e# 首先,上述这些教学新理念既可以独立开来又可以互相穿插联系,为高校音乐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交流平台。其次,这些教学新理念的学术价值在于可以有很广远的延展性,它们既可以为现今的高校音乐课程提供直接学术指导,也可以为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再次,这些新理念可以丰富单纯的音乐技巧理论,并为两者的结合提供条件。 (二)现代化教学新理念的社会效益 首先,高校音乐技能课中的现代化教育新理念直接针对的对象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我们的这些理论指导,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养,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国基础阶段音乐教学的质量。其次,本论文中涉及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同样可以使用于幼儿园、中小学的音乐素质教育,其社会适用度及其广泛。再次,这些新理念的提出及运用,其最终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的中小学生,在素质教育的话题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庭所日益关注的对象时,一个新理念的传播成功便会引发一定的社会关注,也会加大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力度,相应的教育投入也会增多。总之,新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是一个连锁反应,它具备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们应该为某一种新理念的传播服务始终。

穿插艺术论文篇9

关键词 数字插画 艺术特色 应用

1数字插画的概念

艺术创作是紧随着时展的,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必然趋势,并将形成一股浪潮冲击人们的生活。作画工具的数字化,促成了数字插画的产生,进而加大了数字插画的普及。越来越多可修改可复制的数字插画作品出现在各种商业应用中。

传统的艺术绘画服务的人群范围小,传播不广泛,比较私密化;而数字插画借助各种现代先进的技术媒体能很快走进千家万户,并形成视觉潮流,引领时尚。数字艺术产业将大力推动硬件设备、软件技术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娱乐、媒体、网络、影视、玩具、日用家具等周边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的穿凿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数码技术和全新传媒技术作为数码插画艺术的基础,将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融合为一体,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数码插画艺术将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而更加普及。

2数字插画的艺术特色

2.1数字插画技法丰富

数字插画有着丰富的创作手法。基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插画创作者们不再受到绘画材料的限制,绘画技法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除了可以模仿传统的绘画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插画创作者们还摸索出了传统绘画工具和方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2.2数字插画风格多样

利用电脑制造的效果似乎比传统绘画工具所表现的更加令人着迷,随着绘画软件的的不断推广和完善,插画设计师的门槛也有所降低,更多的人加入到插画这一行业,大量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令绘画变得更为丰富。

2.3数字插画传播形式广泛

现代数字插画创作过程快,传播速度也快,传统的插画借助书籍、杂志、海报、商品包装、美术馆的展览等方式来进行传播,但是无论是以上任何一种传播方式,他们的流通速度总是要受到地域和材料的影响,而美术馆的展览更是受到更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方式都不能在短时间内使传统插画大范围的进行传播,但是数字插画的传播方式超越了这些限制,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快地将作品展示到观众面前,无论远近,任何场合,只要有网络,就能欣赏到数字插画艺术。

3数字插画的运用

3.1数字插画的商业优势

数字插画的数字化创作方式大大提高了插画师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插画的生存土壤,商业插画在工作流程上更加快捷、易于修改。商业运作时,经常要和客户联络沟通,ψ髌方行一些修改和调整,数字插画的技术优势决定了创作方案修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商业插画还具有“高保真性”,插画上图形和颜色等信息可以反复复制而无所损失。

3.2数字插画在商业中所发挥的功能

数字插画能生动具体地展示产品和服务形象,直观地传达信息,让人们对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具体形象有直观的认识,根据人们的需求心理和爱好习惯进行有倾向性的设计,增强和提升商品说服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需求欲望,最终达成促进销售的目的。

3.3数字插画在商业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3.3.1书籍中的应用

书籍插图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里的插画,广泛用于各类书籍,文学书籍,少儿书籍,科技书籍等等,数码时代的新型电子书籍电子期刊中更不能缺少插画的应用。在书籍中,插画的作用有如下几点:首先在封面封底的设计美化书籍,并用来吸引读者目光;其次在书籍的正文中出现,用来弥补文字表述之不足,书籍里的插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现在文化的工业产品,书中的插画具有自由的表现形式,以幻想、夸张、幽默、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丰富文学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

3.3.2杂志中的应用

时尚数字插画与杂志的结合并非是现在才有的形式,早在19世纪末就有以手绘形式时尚插图作为杂志封面的案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当下数字时代插画的运用更为图文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杂志封面与版面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利用数字时代插画极具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为杂志增彩,特别在电子杂志中,数字时代插画的应用更是如鱼得水,在新媒体涌现的今天,新形式新手法插画作品的出现也在不断突现出数字插画自身的优势。

3.3.3广告招贴中的应用

招贴广告在信息传递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它独立,单纯,易于制作的特性和在平面设计中的特殊地位,设计师往往喜爱用招贴广告插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念。同时,由于广告主会对广告作品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要求或目标诉求,表达灵活的商业插画在广告招贴中的应用更为重要。

穿插艺术论文篇10

论文摘要: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流行色的应用极为重要,新潮款式和流行色彩的结合日益密切。因此,设计师仔细分析研究流行色的特点及其周期规律,并在设计中加以运用,及时推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新型服装产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成为市场的占领者。

一、色彩与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是诸多应用艺术之一,是设计要素、服用材料、服用功能的统一体,是创造服装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周围的现实状况——市场的定位、加工的手段、面料的色彩肌理、流行趋势等各方面元素。它是体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服装设计的主要任务常表现为对形式(款式、色彩、材料)的构建和创造,其研究和设计对象既包含了设计的主体——人、设计的对象——服装、也包括服装品牌与流行、设计师自身风格等设计思想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服装设计的要素是由造型设计和色彩设计两大部分构成,造型与色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服装最显著的外观特征,而色彩是服装外观最引人注意的因素。

二、服装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

服装设计中流行色应用的关键在于把握主色调。所谓主色调,即是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倾向。这里有以色相为区分对象的不同主色调,也有以人们的白理感受为依据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对比不同的主色调。同时还要考虑到人们有各自的个性与爱好,为满足多种穿着层次的消费需要,就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种设计应用形式,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种方法及形式。

1.单色的选择和应用

流行色谱中的每位色均可单独使用,以此构成服装色调,无论是冬装、夏装、男装、女装,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单色分离层次的组合和应用

这是一种同种色构成法。这种在色相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所组合构成的服装色彩最能取得协调效果,但一定要密切注意明度的级差层次给服装带来的艺术效果。明度级差大的则对比强,明度级差小则对比弱。

3.同色组各色的组合和应用

这是一种邻近色构成法,也是最能把握流行主色调的配色方法。在同色组内,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灵活组合,可以构成既统一协调又丰富多变的色彩效果。除各色相配合外,还可以进一步变化各色相的明度关系,使两个以上的色与其变化出来的不同明度色的配合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4.各组色彩的穿插组合与应用

这是一种多色构成法。全部流行色彩组合,是一种最为普遍、也容易见效果的方法,各色组色彩的穿插是多色的对比统一,因而统一调和就成为我们考虑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采用以一种色为主调,其他各组合色有选择的穿插应用,这是变化最丰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有中差色的对比,又能出现对比色对比和补色对比,但各色间的面积比及形象的视觉中心位置要妥善安排。

5.流行色与常用色的组合和应用

这也是服装色彩设计中最常用的组合手法。有时上衣为流行色,下衣为常用色,或者反之,有时是外衣为流行色,内衣为常用色,或者反之等。

一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引起更多的消费者的共鸣,这样既能体现一定的流行感,又能为相对保守的人们所接受,从而使流行色的穿着范围得以扩展。

6.流行色与点缀色的组合和应用

在服装色彩设计中,任何一组流行色的应用都不排除点缀色的加入,因为,点缀色不仅不会影响大的服装转色调变化,而且还会起活跃气氛,增加层次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缀色其面积虽属少量,但它能对流行色产生对比、补充的作用,从而使服装流行色更加醒目、清晰。点缀色可以是色卡上的,也包括流行色谱以外的任何色彩,这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三、结束语

如今,人们在着装时不只是要表现一种视觉效果,还要表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观念和情绪。因此作为流行时尚的诠释者,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应该具备广博的艺术修养,善于从姊妹艺术中汲取养分,更擅长于在服装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使其与款式、材质巧妙结合,共同塑造一种全新的服饰格调,在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同时并赋予服装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第一时间有效的占领市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需要更具文化内涵的服饰来满足他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要,服装是一种物质产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作为设计师,培养多方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将流行色与服装设计艺术巧妙的结合,才能发挥服装独特的功能性和精神文化性。

参考文献:

[1]赵雪玉.浅析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孔祥梅,斯日古楞.流行色在服装上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