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3:20:29

禅茶文化论文

禅茶文化论文篇1

柏林禅寺净慧老和尚提出,禅茶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使更多的茶人思考中国禅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日本的仓泽行洋教授也对禅茶提出看法: “茶道”是“从心到茶的修行”和“从茶到心的修行”二者的总称,之间的过程即是道。所以,我们可以说,茶道是禅的化身,是一种新型的修禅方式。禅茶是一味的,既是一味,就不存在“禅茶一味”还是“茶禅一味”之分。只有将学术、禅、茶三位一体,完成从心到禅、从心到茶的实践,通过茶的世界,达到禅境,再由禅境到达更高远的茶境。

事实上“禅茶”与“茶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禅茶”就是一种概念茶;而“茶禅”是各人与茶之间进行的禅修,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茶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那就是满足生存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满足生活需要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以及满足生命需要的“茶禅一味”。如果说满足生存需要的茶是物质的,满足生活需要的茶是文化的,那满足生命需要的茶就是精神的。发展禅茶文化。就是通过探索人与茶的关系,提炼茶饮之精神,为茶文化提纲挈领。为更多的人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喝茶的理由。从而带动茶产品的消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同时,以茶为媒,通过茶为国饮的普及性、禅与茶的融合性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若以禅入茶,茶有了禅,就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精神属性,茶就有了质的飞跃;以茶入禅,禅有了茶,就增加生活品位,丰富生活的内涵,禅就更有实用性了。“禅”进入茶,让不懂禅的世人,喝了茶感受到禅的奥妙,对禅会有更深的认识! “茶”进入禅,让喝茶的禅者,体验到茶的深邃,顿悟坐禅修行不如“吃茶去”,也能明心见性!不过,茶非茶,禅非禅;茶还是茶,禅还是禅。

禅茶文化论文篇2

在茶文化结构中,品茶悟禅即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要详细地说明,博大精深的禅茶文化是很难以言语、文字完满地表述出来的。所以,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法语,被认为是茶文化史上非常具有深意的公案。

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诚敬,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坐禅离不开茶,茶与禅结合,是极其自然而必然的事。

过去丛林的僧侣,多半居住于山林中,很容易种茶,也认为种茶、采茶、喝茶皆是修行、参禅。在禅堂里,每天早上有早茶,下午有午茶,到了过年过节,则以普茶招待寺里大众,茶与寺院僧侣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如何在茶中悟禅?应该将禅茶方法、精神始终贯穿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

茶人若能以天地为茶器,以众生为茶品,以慈悲为八功德水,以茶侣为布施,以持戒为茶规,以忍辱为茶候,以精进为三昧真火,以禅定为茶法,以般若为茶心,那么禅茶当下可成。这个时候茶就是禅,禅就是茶,佛法映于茶汤,茶汤显示佛法,看佛陀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就能了然于心。

传说达摩在少林寺面壁9年期间,揭下眼皮扔在地上长出茶树,有很深层的意义,寓意了“禅茶”不离生活;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禅茶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

禅宗形成之后,为了帮助禅修而饮茶,后来相沿成习,潜移默化,成为佛教丛林的宗门规式。《百丈清规》规定丛林禅茶及其做法次第,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百丈禅师有“吃茶、珍重、歇”三诀;唐皎然饮茶诗有“三饮便得道”的说法;刘贞亮饮茶有“十德”;《五灯会元》记载有所谓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以茶敬客,更是寺院的常规,茶在唐代已经是僧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古禅、茶不分家,茶文化在明清之后开始衰落,茶的兴衰期恰好与禅宗的发展不谋而合;茶与佛家如来禅、秘密禅、祖师禅三种禅定都结下不解之缘,赋予了禅茶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使世俗间的饮茶活动逐步升华为佛门的茶道。弘扬佛法与弘扬茶道,两者可说相辅相成。喝茶者从中参透禅法,参禅者从喝茶中体悟佛法,使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

茶不仅有助修的作用,也是最好的养生方术,更是悟禅之机、显道表法的器具;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而茶是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的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禅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于端正世道人心具有极为深远的作用。

禅茶文化由禅而兴起,继由禅而成熟,终因禅而成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在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它的脉络是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茶本来就是和平的饮料,茶文化是很好的社会和谐的营养剂和调和剂。喝茶可以调和人们身体的精、气、神,用现代潜能开发的术语说来,喝茶可以平衡身、心、灵的健康发展,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分泌及循环系统比较正常,可以怡情、冶性、安神。

又说茶可以清心也,所以常喝茶的人比较心平气和,比较能理性地处理事情。因此,又有人说,常喝茶的人比较不会得忧郁症和躁郁症。如此看来,喝茶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有好处,能起到肉体和精神的平衡健康作用。这些说法和概念,是千百年来人类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一部分也是经过现代科学实证验证的结果。饮茶有好处是现代社会很普遍的共识,所谓:“茶能解口渴,禅令心中乐;不忘做茶苦,时时禅中坐。”

禅茶文化论文篇3

禅茶的精神在2005年的“天下赵州”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时,定调为“正、清、和、雅”。“正”是儒家文化;“清”是道家文化;“和”是佛家文化;“雅”是茶家文化,禅茶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具有较完善的人文精神。

“正”就是正道,指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一种规范。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的“八正道”。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正思维:依正见观察、思维,按照理去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正语:不搬弄是非,谈论与破迷启悟、离苦得乐无关的言论;正业:不做违法,侵害一切众生利益的行为和职业: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众生利益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正精进: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积极深入地探研;正念:不生邪恶之心念:正定:不为外境诱惑而沉沦、迷失。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泡茶、喝茶时,要集中精神,以正念、正定的心境,老老实实地泡茶、喝茶,才会有好的色、香、味。

“清”就是清净心,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也就是无执著之心。世间人叫做“平常心”、“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内心不会起心动念,做我们该做的本分。客客气气笑脸待人。品茶就是需要清净心,禅茶首先要“静”然后再进入“净”,而到达“敬”;“静”者歇却狂心。“净”者一尘不染,“敬”是“主敬存诚”,恭恭敬敬地对待茶。

“和”就是和敬,一个社会能和敬,就成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能和敬,将成为富强康乐的国家。所谓“和敬”即指“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和敬”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活规范,也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所在。从自他关系来说。就是充分地尊重所有人的生存权和人格。而且。从自他的互动来说,必须从给予他人的幸福中,谋取自己的幸福,克服内心世界的自私与欲望,真正发扬人性的光辉。

“雅”就是脱俗,正确,合乎规范是为雅;情趣高尚、超凡脱俗、意趣深远、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贵不淫、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是谓“高雅”。高雅包含人的“优雅”和境的“幽雅”,人的高尚、不俗、优美、有艺术气息:环境的清静、雅致、幽美、有意境。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茶人品茗谈心是为雅士雅事,“雅”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深。

禅茶文化论文篇4

茶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陆羽《茶经》曰:“茶乃南方嘉木。”说明茶原产于我国南方。早在远古,茶的药用价值就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利用。成书于前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后用茶解之,方能幸免,这才把医药传世,惠及后人。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本草纲目》也称茶树源于巴蜀,闽、浙、淮南山中都有种植。

相传神农尝百草后感到不适,躺于树下,见到一种开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叶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时,茶不仅用作药物,而且开始成为饮料,因此后人便开始形成喝茶的习惯。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的《诗经》中亦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陆羽《茶经》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记载。此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还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古茶树。

魏晋

在隋唐以前,南方人饮茶、食用茶有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在道家、玄学家和士大夫阶层中颇受欢迎。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而在中原地区,茶还是稀有之物,不为一般人所知。根据《世说新语》记载,一个南下经商的北方人甚至连茶是什么都不清楚,可见当时的北方人好饮乳酒,还不习惯喝茶。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梁地北上来到少室山,修禅悟道,传说他对着石壁一坐就是9年,这期间难免体生疲倦,眼皮打架,于是他干脆把眼皮撕掉,以振奋精神。不久眼皮落地之处就生出茶树一棵,上面的绿叶偶然飘到小沙弥的开水锅里,达摩喝下去后,顿时困意全消,身心舒畅,自此开了禅门饮茶的先河。这个故事十分有趣,却难免夸张。喝茶当不是这位虬髯碧眼的大师始创的,但达摩从南方北上,把茶叶和南方人喝茶提神的习惯带入禅门,却也称得上是一位先驱了。

隋唐

随着隋唐时国家的统一,大运河的修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渐渐通畅,茶叶也开始向北方流通,社会出现将“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而中原的饮茶风气,则是自唐开元年间大兴佛教而连带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在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其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昔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北方的饮茶习惯,正是借着禅宗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自此南北茶叶贸易也迅速膨胀,南方所产茶叶,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可见禅宗对茶的推广作用是相当大的。另外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明朝

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另外明代强化茶政茶法,为巩固边防设立茶马司,专营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

清以后

清代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廷开放海禁,我国饮茶文化和茶叶商品传往西方。在民国初期,创立初级茶叶专科学校,设置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系。

“茶”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Tea

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茶,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

“茶”字主要在中唐以后被普遍使用,此前多使用“荼”(tú)字。“荼”是由表示草本植物的草字头和表示“苦味”的“余”字组成,本来指的是苦味的植物苦菜。一般认为,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将“荼”字减少折一画以示区别。《茶经》中多使用“茶”、“槚”(jiǎ)、“蔎”(shè)、“茗”(míng)、“荈”(chuǎn)这5种名称,不过,其他的借用字也存在,一共加起来的话有10种以上的字被使用。关于“茗”字,现代汉语对茶也有“茗”的称呼,比如“茗茶”这个词。

茶与禅/Tea and Zen

禅赋予了饮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并流布给世俗社会甚至漂洋过海,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写下重要的一页。茶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陆羽,自小被寺院收养,当过煎茶的小沙弥,有了这种环境的浸润,才为其写作《茶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茶文化与茶理论走向历史的高峰。茶从偏于中国南方一隅不为人所知到现在风靡世界,禅僧作为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禅茶文化论文篇5

而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则可以追溯汉代,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如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而他们两个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而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两晋南北朝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到了唐朝终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代禅宗就十分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就选茶作为其饮料。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唐代僧人所饮的茶有“茶苏”之称。《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复饮茶苏一二升。”

如果说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那么宋朝则进一步地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并将思想感情融汇进去。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称、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与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的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佛门的饮茶随着世俗饮茶也渐渐讲究起来了,各寺院都设有“茶堂”,茶堂西北角有一鼓即“茶鼓”,东北角则为“法鼓”。专门有一管烧水煮茶的“茶头”和尚,有的寺院门口还设有“施茶僧”。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有很多品目:

1、奠茶:供佛、菩萨、祖师;

2、戒纳茶:僧人按受戒时间先后排序喝的茶;

3、普茶:寺人共同煮饮喝的茶。不仅名目不同,茶的质量也不同,上敬佛,中待客,下自饮。

可以说当进入到宋代这个茶文化高度发展的辉煌时代,佛教与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表现得更为密切。这种影响与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僧侣促进了茶艺的发展

宋代对茶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对茶艺的追求上,将它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如斗茶、分茶的兴起),茶技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创造出了茶的艺术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如此热衷于斗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对品茶方式的贡献。以分茶为例: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陶谷《清异录·茗苑门》有“茶百戏”条记:“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七,别施妙决,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当时人也称这一技艺为“汤戏”。而这种独特的艺术美的创造,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僧人的贡献。宋代斗茶、分茶方面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佛门,谦师就是其中留有记载的一个:元四年(公元1089年),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12月27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坡点茶。坡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史学家刘分攵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福全和尚则是另一个留有记载的分茶高手。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

其次,佛门中人对茶的种植与品种发现也起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各寺院都遵循一条祖训:“农禅并重”。“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可见制茶、售茶对僧人的影响,许多名茶都是由和尚制的,如“碧螺春”产于洞庭水月院山僧,原名“水月茶”。乌龙茶中名品武夷岩茶也由寺僧制作。蒙顶山茶制作,采集也由僧人经手……。

二、茶加强了佛门与世俗及对外的文化交流

“牢系鹿几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宋代的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请许多的文人名士前来赴会。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点茶——闻香——饮茶——评茶,气氛融洽,这样就使得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机会,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是“径山茶宴”。径山,位于天目山东北高峰,处于浙江著名的产茶区。径山寺始建于唐,到宋时十分有名,宋孝宗亲自御笔题额“径山兴盛万寿禅寺”,从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禅林之冠”,而茶宴也举办了将近一百年之久。另外,除了正规的茶会、茶宴之外,宋代的许多文人私下也乐于与僧人结交,以茶会友,以茶问道,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还留下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诗词。

茶,也促进了中原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茶传入日本,有两人非常关键:一是753年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茶叶);二是最澄法师在804年即贞观20年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专心学法,也对当地寺院采茶区进行了学习,带回茶树树苗到日本,并种植于近江地区台麓山,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空海也带回茶籽,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这时茶主要流行于日本的上流阶层与僧人之间。

茶东传日本的又一高潮就是宋朝。1168、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遍访各地,居住达年二十四年之久,在1192年回国时就携带茶树种籽,并亲自种植,到晚年根据在中国考察的情况及自己在日本种茶经验而写成《吃茶养生记》(1241年),全国开始推广饮茶。至此,日本开始饮茶习惯,并养成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见,茶对促进宋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中国茶也由佛门弟子带到了朝鲜。

三、佛教精神融合的产物——茶道

如果仅仅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待佛教对宋代茶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一种表面或者说是物质方面的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将难以触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内蕴,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个茶文化异常繁荣辉煌的特殊时代的独特之处,在谈宋代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谈“茶道”。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样使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追求愉悦,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工具,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融,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味美好的韵律,使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了。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则禅林公案。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饮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学从小事出发去挖掘真理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饮茶风尚中便少了一些富贵堂皇,多了一些书卷气,侧重于陶冶情操。对茶的风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认为茶具有一种理性的灵光,赋予茶凝重端庄的人格。《东坡志林》卷十记载了司马光与苏轼之间的一段与茶有关的理性思考:

司马温公(光)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苏轼:“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

公曰:“何谓?”

轼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

公笑以为是。

禅茶文化论文篇6

老实说,早几年是很少有人知道径山茶及其悠久文化的;即便说到浙江,大多数人也只知龙井而不知其他为何物也,龙井文化似乎便是全部浙省茶文化。这些年,这个局狭错误的成见得以突破了:人们不仅知道除单一龙井而外,还有另外为数多众的名茶文化,而且知道它们被涵括的其间,更有远甚积深的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繁多遗存。由此,人们获得了关于该省茶文化校正的认识。这个误解之能校正,我以为一大批茶文化工作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是要因之一。径山茶文化被重新认识,亦得益于此。

径山所属余杭的赵大川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披肝沥胆,挚着于径山及其茶文化的研究,《图考》一书,便是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贡献。

那么,作为中华茶文化一脉的径山茶文化,究竟有它怎样的独特之处呢?《图考》这部专著,较好地给出了人们所关心或应该把握的答案。它以时间的上溯盛唐、下迄当代的大跨度,以史料的丰富、繁驳,全面系统地论证径山茶与其文化的发端、蕃衍、流播的相依相存、兴衰互见,使人们通过此一支脉的认知,感受出中华茶文化主流的浩大厚重。

有关径山茶文化的特色,我以为专著至少在如下三点上作了标示:

其一,以径山之实例,印证了中华茶文化演进其间“茶禅一体”的紧密关系。我们知道,中华茶文化的兴起与传播,首推禅宗。径山也不例外。径山虽非名山,径山寺却因历代高僧辈出位列名刹。《图考》告诉我们,此地与茶结缘,自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禅师始起;径山茶还是其亲手栽种传承至今的。《图考》辑录的大量史载图文,无一不在对古代径山寺兴废考辨的同时,又揭示出其对径山茶兴衰存在的莫大关联,反映出“茶禅一体、茶禅一味”相生互融、紧密依存的历史真实。由此,加深了人们对茶禅关系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中地位与作用的理解、认同。

其二,通过对陆羽众多遗存的发掘展示,表现出该茶文化悠远深厚的纯正底蕴。但陆羽在余杭活动的认识,由于史料的缺乏,虽研究家们有大致的轮廊,但其间许多认识尚无法明晰,《陆文学自传》的寥寥数字,令人无从得窥其全。现在《图考》以山岭、河流、村庄等众多地名,以读书或著作其地等较多的考校、研究,尽力破译陆羽当时的活动范围及其内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丰富了人们对该地茶文化历史内涵的认识。

禅茶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竹叶青茶;广告表现;视觉传播;内容包装

竹叶青茶广告是我国茶叶产品广告的经典之作,其足以成为我国茶叶广告的代表。它的广告表现也具有很明显的特色。

所谓广告创意表现简称广告表现,是传递广告创意策略的形式整合,即通过各种传播符号,形象地表述广告信息以达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目的,广告创意表现的最终形式是广告作品。概括地说,广告表现是将广告主题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方法,广告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知名泛化、间接或形象地表现、放大和夸张、审美和逆反是广告表现的主要原理。

竹叶青茶广告包括海报、杂志图片广告、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竹叶青茶本身也包含多个子品牌,每个子品牌还有多种产品。竹叶青茶广告的表现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重点利用视觉传播原理

广告表现要符合受众视觉思维方式,也要符合产品自身的特性。竹叶青茶广告十分重视海报宣传和电视广告,在国内的高端杂志和新闻杂志上广泛投放竹叶青茶广告,利用对开和连页的整幅广告进行视觉轰炸。视频广告也做出多个版本,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虽然每个视频的时间都不长,但是其画面感强,短时间内能够传达大量的信息,并且鲜明地将自身产品突出出来,产品出现在画面上的时间比例很大。视觉包装上,简洁、大方,重在突出茶叶包装和茶叶本身,这种手法是现在高端茶叶广告的普遍手法。

二、广告对产品内容包装也很具有特色

竹叶青茶广告对竹叶青茶产品的包装也是很具有特色的,可以称是煞费苦心的。这一特色重点表现在广告产品包装的色彩应用和文字描述上。正是通过色彩应用和文字描述,来突出竹叶青茶的高贵、典雅和精致。比如竹叶青茶品牌之中的一种论道竹叶青,其广告以黑、绿、金黄三色为基调,广告图片的中心是“论道竹叶青”几个字,这几个字的字体最大,下面是中号字体的“层层历练的大师级好茶”。这一品牌将包装重点落在了“大师级”上面,表明论道竹叶青是经过层层历练的,不是一般的普通的茶叶。再下面的小号字体对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与其说是一种极致好茶,倒不如说是大师精心的杰作,500克论道竹叶青,精选500万颗峨眉山万年寺高山茶园所产明前鲜嫩独芽而制,历练大师级珍稀品质,因产量有限,极其珍罕。”这段文字描述突出了其产量的稀有和珍贵,从而抬高了身价。由于高端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往往是有文化重品位的人,所以这种描述正好切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此外,现代产品由于经过加工和包装,往往不像散装产品那样是消费者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亲自对产品本身进行挑选,也就是说消费者往往不能直接接触到产品本身以断定其品质与自身是否喜好,所以广告和产品包装才更为重要,因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广告和产品包装,几乎就等于产品本身。而广告也是产品包装的一部分,产品包装本身也就是一种广告。这种独特的广告表现手法,既是中国茶广告的普遍的典型的手法,更为竹叶青茶所特有,使竹叶青茶在诸多茶产品和茶品牌中更为明显,让熟悉它的人一看其广告,一看其产品,就能认出这是竹叶青茶。

三、广告切合并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的基本元素

坐而论道,自古是文人雅士的传统。所以中国的茶广告,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框架。在广告的颜色选择上,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黛黑、金黄、朱红来做包装,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字描述和产品包装上,也是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字与材料。喜欢品茶的消费者往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大量运用,自然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论道竹叶青本身就有坐而论道的意味,自古坐而论道就少不了茶,文人雅士也少不了茶,所以竹叶青茶的气质经过广告表现运用后,更显出它的高贵、典雅。

竹叶青茶叶除了论道竹叶青以外,还有飘雪竹叶青,君临天下竹叶青和平常心竹叶青。论道竹叶青主要是乌龙茶和绿茶,君临天下竹叶青主要是红茶,飘雪竹叶青主要是花茶,平常心竹叶青就是竹叶青绿茶。每一个品牌系列或是品牌系列下的每一个等级,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意象为名称,如论道、飘雪、君临天下、平常心、静心等。每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包装下的广告与产品都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并以此吸引市场细分不同喜好的消费者。

佛教的兴盛发达,对茶的广为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定、慧就要坐禅,禅是静虑之意。佛教禅宗大兴后,僧俗信徒都得坐禅。茶所具有的兴奋破睡、止渴生津等功能,以茶待客的习俗,很能适应佛教僧俗信徒守戒坐禅的需要。禅茶一词由此而来,所以茶与佛学佛教自古就有渊源。佛教在中国兴盛时,僧人在寺庙的附近广植茶树,精采细制,并十分注意烹茶技艺,以招待施主香客。竹叶青茶叶广告的平常心也含有禅意,峨眉山也是佛教圣地,此处产出的茶叶自身也就带着几分禅意。竹叶青茶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元素包装自己,就连海报与杂志图片电视画面上都有禅房的景象出现,巧妙地运用了佛学意象包装自己。

四、广告利用中国围棋队和聂卫平提高产品档次和知名度

围棋本身是中国所特有的项目,所以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气息。同时围棋这项项目的自身属性也是要求安静和思考,节奏很慢,这也与茶叶本身的属性十分契合。同时,除了传统文化积淀、含有安静和思考的意味、同是慢节奏的活动项目,茶叶与围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精神内涵与气质里面都带有禅意和哲意。所以论道竹叶青选择中国围棋代表队为合作伙伴,选择围棋大师聂卫平为形象代言人,十分符合二者的精神气质。有了名人与国家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自然也就再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竹叶青茶叶广告在以上层面都具有鲜明的广告表现特色,而作为我国茶叶产品广告的典型代表,竹叶青茶广告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通过竹叶青茶叶广告,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茶叶产品的广告表现特色。无论哪种茶叶,产地在哪里,它们的广告都会突出自身的属性,并以自身的属性通过广告表现手法来切合中国传统精神的某一层面,综合利用视觉、产地、文化元素和产品包装来提高产品自身的档次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郭军明.广告表现原理浅析[J],科技资讯,2007(6).

2.王慧灵,广告表现如何洞察受众的视觉思维[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6).

3.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家平主编.十大品牌广告经典评析[M].学林出版社,2006.

5.胡晓云主编.世界广告经典案例――经典广告作品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6.刘晓明,论视觉思维的创造性及其内在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1999(6).

7.刘艳秋、马晨晔.台湾广告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新闻界,2009(4).

禅茶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熟语;茶;心态文化

1 导语

熟语“是伴随着语言史发展的脚步和语用跳动的脉搏由使用该语言的整个社会力量对语言财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汉民族语言的精华”。①在无以尽数的语海中,关于“茶”的熟语比比皆是,形成了一套茶文化熟语。在讨论茶文化之前,首先我们得弄清什么是文化。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

从文化的内部结构来看,包括下列几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茶文化也应该有这四个层次。鉴于前者更多涉及的是经济、自然、民俗等方面,和语言类关系不是很密切,本文着重对心态文化做重点研究,以下是具体分析:

所谓茶文化的心态文化方面是指是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这是茶文化的核心。如人们在品茶中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把饮茶与待人接物相联系起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以及对方面的影响等等。

2 茶文化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所体现的人生价值观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重德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关于此方面的熟语有“一女不吃两家茶”、“吃两家茶,睡两家床”是对“妇德”的说明,虽然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思想,但是对爱情的忠贞是中国传统的道德。

2.2 尚和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此方面的熟语有“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2.3 倡廉俭

廉俭之德的核心在于以茶示廉、以茶示俭的基本原则。关于这方面的熟语有 “粮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 “勤快人讲实干,懒惰人讲茶饭”等等。当代茶圣吴觉农则示“茶性无邪”的理念,林语堂更是谨持“茶象征尘世的纯洁”之观念。茶为自然界之灵物,茶性至清,以至清至灵的茶性对应于人性,无疑要倡导一种廉俭的人生之道。在我们当代中国要以茶养德,修廉俭之德。这是茶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哲理。

3 对中国的影响

随之最初的药用和饮食意义淡化,茶有了其他用意,并逐渐与宗教联系密切起来,茶与中国儒教、道教和佛教等联系起来更加丰富了中华茶文化。儒家以茶交友,以茶雅兴,以茶养廉,以茶提倡友谊与和谐。道家饮茶为契合自然。佛家饮茶为明心见性。以下分别分析。

3.1 茶与儒家的契合——贵和尚中

儒家思想核心是“贵和尚中”。“和”就是和谐,不冲突,中庸之道。儒家讲求的“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万物调和、万事和平,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是理性的节制,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这恰是茶的本性,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即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以茶会友”、“以茶养廉”、“以茶可雅志”即主张沟通思想,创造和睦气氛,同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看世界,认识世界,从而追求精神上的和谐。这也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3.2 茶与道教的融合——天人合一

道教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可以达到统一。道教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记载。道教有“以茶飨客”的风尚,道家强调“无为”、“避世”思想,将空灵自然观点贯穿于茶文化之中,注重茶的养生之法,使茶艺达到切合自然的境界。同时,道教重感通之情。吸取宇宙天地之精气的茶与天地宇宙之精灵的人有性情相通之处,即茶的清与淡雅之性,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相似。正是如此,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得到高度的统一。

3.3 茶与佛教的交融——茶禅一味

茶与禅渊源深长,可用“茶禅一味”来概括。②这句熟语浓缩着许多至今也难以阐述得尽善尽美的深刻涵意。“茶禅一味”中“一味”指茶与禅二者融为一体,两者不可分离。意指禅味与茶味同是一种兴味,品茶成为参茶的前奏,参茶又成了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融。

茶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具体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外在方面:因禅宗讲究坐禅和禅定,在佛家看来,茶的自然属性可帮助僧人们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振作精神,完成坐禅。二、内在方面:二者均重在主体感受,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参禅要澄心静滤的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因而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很适合佛教徒守戒坐禅的需要。所以“茶助禅,禅助茶”。

4 饮茶透露出的哲学

中国茶文化自始便与中国人生哲学紧密关联。我们之所以可从茶文化中发掘出对应于人生哲学的有益理念,是因为茶性与人性有一定的对应性,特别是茶性中清醇静雅的一面,可让人不断地体味而受到无穷的启示。这些以茶喻理的茶文化熟语有着重要表义功能。现举例如下:

1.喻人情

人走茶不凉

客来茶相待,情谊融其间

2.喻事理

冷茶冷饭吃得,冷言冷语受不得

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

3.喻养生之道

宁吃粗茶饭,不尝无价药

吃生萝卜喝热茶,医生改行拿钉钯

5 结语

以上是对关于茶的熟语的文化内涵的浅析,我们在品茶中更应注重讲究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史上,茶为文化这一范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地位也是如磐石一般不可动摇。茶文化与茶文化的熟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相互促进。中华茶文化为茶文化的熟语的形成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反,茶文化的熟语也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弘扬中华茶文化。

注 释:

①姚锡远.熟语文化论[J].河北大学学报,1994

②林志.中国茶道[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龚永新 蔡世文. 三峡茶谚及其特征[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2]李树新.人走茶不凉——柴米油盐酱醋茶文化义探微(七)[J].汉字文化,2007(04)

禅茶文化论文篇9

宁波作为“海上茶路”启航地,自史籍最早记载的公元805年中国向日本输出茶叶、茶籽以后,历时1200余年,一直为中国茶叶、茶具出口主要港口,时间之早、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均为中国之最。甬为茶港、中国茶港名副其实。

海上茶路起航地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与日本、朝鲜半岛不仅地域接近,还因为有独特的海风和洋流,每年春夏间的洋流和季候风,有利船只航行,为其它港口无法比拟。因此,宁波在唐代已经成为和世界各地交往的主要港口。

“海上茶路”是“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极为丰富。首先,海上茶路与茶禅东传,是一条友谊之路。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日本、高丽僧侣到中国学佛的同时,传去了茶叶、茶文化;二是朝廷、官府作为高级礼品赏赐或馈赠给来访的外国使节、嘉宾;三是通过贸易,输往世界各地。如早期到中国学佛的日本、高丽僧侣及历代遣唐使、遣宋使、遣明使,他们带去的茶叶、茶文化,都是寺院、朝廷、官府或民间作为高级礼品馈赠或赏赐的。清香之茶凝结着中外交流的深情厚谊,留下了很多动人佳话。

唐贞元廿年(804年),日本高僧最澄(767~822年),经明州(宁波)到天台山学佛,翌年经明州回国时,带去经文127部347卷,还有浙东茶树和茶籽。这是中国茶叶输出海外的最早记载。作为茶禅东传的门户,最澄之后有多位海外高僧(著名的有日僧空海、荣西、希玄道元、圆尔辨圆、南浦绍明;高丽皇族高僧义通、义天等),都是经宁波门户将茶、禅东传他们的祖国的。日本茶道与韩国茶礼,均是在吸收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来,是茶禅东传结出的丰硕之果。

如果说唐代中国茶叶、茶文化从宁波东传日本、高丽,开创了中国古代宁波的“海上茶路”。那么,刘峻周则开创了近代宁波至格鲁吉亚、俄罗斯乃至整个独联体的另一条“海上茶路”。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任宁波茶厂副厂长的刘峻周,受俄国皇家采办商波波夫邀请,带领11名茶叶技工,在宁波采购了数百普特(1普特为16.38公斤)茶籽和数千株茶苗,经海路到格鲁吉亚种茶,获得成功,被尊为格鲁吉亚的“茶叶之父”、“红茶大王”。

挖掘海上茶路文化

宁波茶文化促进会自2003年8月成立以来,在发掘、整理本市茶文化资源时,将“海上茶路”作为宁波茶文化亮点。2006年4月,在第三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首届海上茶路国际论坛,与会的多位海内外茶文化专家、学者确认宁波为中国海上茶路启航地。经日本茶道协会会长仓泽行洋提议,2008年4月,在第四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上,成立了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

2009年5月21日,由宁波市人民政府落款、坐落在古明州码头遗址(今三江口江厦公园)的海上茶路启航地纪事碑隆重举行揭碑仪式,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嘉宾以及浙江省、宁波市领导参加了揭碑仪式。纪事碑碑文由中、英文撰写。海上茶路启航地主题景观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一个主碑、四个副碑、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组成。茶叶形船体寓意一叶扁舟;船栓群寓意宁波城市从诞生到繁荣的历史进程,象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往昔樯桅林立的繁华景象。主题景观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尤其是茶文化与历史爱好者喜爱的特色风景。

禅茶文化论文篇10

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佛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唐代《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饮茶在大小寺庙的风行,僧人加强对茶叶采制的研究,于是出现历代名山大川寺庙出名茶的现象。如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的碧螺峰,原名“水月茶”,首先又洞庭山水月院山僧制得。武夷岩茶,为武夷寺禅僧制作的最佳。君山银针产于君山白鹤寺。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古书记载唐宋的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僧人们都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

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茶叶著作。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

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为唐代陆羽的《茶经》。陆羽,名疾,认真总、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 》、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