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资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1:48:13

错题资源论文

错题资源论文篇1

差错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也是组成个人信息的重要部分。运用信息管理理论管理差错信息时,需要采集信息、转换信息、检索信息、传播信息、组织信息和分析信息需求等。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理论,从多角度、多学科的视角,研究和管理差错信息资源,有助于组织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和创新。但就目前郑州市差错信息管理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差错信息管理的重要性等,导致差错行为频发,给组织和个人的能力及绩效水平的提升带来不良影响。现选取郑州市某企业组织为例,基于信息管理理论视角,对差错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探索,并总结其管理效果。

关键字:

信息管理理论;差错信息;信息资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郑州市某企业组织,该企业组织成立于2006年,部门主要有销售部、人力资源管理部、财务部、采购部、质量部和制造部等。共有员工328名,其中50名为信息管理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各个部门员工间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有效情况,并分析企业组织及员工能力水平和提升情况。

1.2方法

首先,各个部门员工要根据自身实际总结自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差错出现的原因。其次,对差错时间发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以此为依据,制定解决对策。然后,比较以往知识和现有差错信息,纠正不足过程中,总结此次差错经验,以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最后,将所有内容撰写成差错报告。差错报告撰写完成后,要在企业中进行传递,定期开展差错学习,让各个部门人员阐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探究不足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由各个部门共同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措施,以促进整体工作绩效提升。

2结果

通过运用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差错信息资源,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每位员工在知识、能力及绩效水平方面均有所提高,经过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经济效益与以往相比,显著提升。

3讨论

现代社会发展的三种重要资源,包括能源、物质和信息资源[1]。直接决定和影响组织绩效改善、组织生存的资源是信息资源,差错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一种,亦具有此作用。从字面来看,差错信息由差错和信息组成。简单来说,差错信息是指差错发生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同学者,对差错信息有着独到的理解,然而对差错信息的界定无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者的文化认知态度不同,在处理差错行为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现阶段,大多数人对于差错的认知态度,以否定差错作用及差错为主。这种态度是错误的,人们必须从理性角度去分析差错行为,以提高自身能力。差错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一样,具有一般特征,包括广延性和无限性、客观性和普遍性、物质载体的独立性、时空传递性、共享性、认识主体的相对性、时效性、不可组合性和不可变换性。差错信息除上述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独特性,包括不完整性、价值性、情境性、主体相关性和特殊性[2]。研究差错信息是为了管理差错信息资源和开展差错学习。可见差错信息资源管理和差错学习,是探索差错信息资源的重点。依据信息生命周期划分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可分为分析用户信息需求、采集信息、分析信息源、转换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开发和利用信息及服务和传播信息资源。信息全集中的子集是差错信息,因此可以说信息资源管理对象是差错信息。差错信息资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资源,故其管理流程环节与信息资源管理是一致的。但因差错信息资源具有独特性,在部分环节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分析用户需求,是指对各个层次用户的差错信息需求情况进行了解。用户既可以是组织中的个体,又可以是组织中的某个部门,还可以是较为复杂的组织系统[3]。他们都需要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明确组织行为边界,以便于创新和改革企业组织,从而促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所谓的差错信息源,指的是差错信息的来源。对差错信息员的分布情况进行确定,是分析差错信息源的主要任务。此过程中,既要对组织内部信息源进行考虑,又要重视外界环境中的差错信息源。差错信息源确定后,进一步确定差错信息采集对象,从而收集差错信息资源。采集差错信息的方法和工具,分别为自动侦测方法和差错报告系统。差错信息采集完成后,要转换采集的转换信息,主要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及记录符号的转换,以便处理差错信息。使差错信息资源有序化,是组织差错信息的主要目的。结构化及序化是组织差错信息的主要工作。序化是指把差错资源整理的井井有条,而结构化指的是,以序化为前提,使其具有逻辑化,并在特定的系统、平台进行存贮。检索信息,是指检索出用户所需求的差错信息资源,但此项流程要以组织信息为前提。检错差错信息包括检索策略、检索方法、检索工具、检索结果、检索步骤及评价。因差错信息资源具有独特性,故对数据库的检索功能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智能性和适应性,以符合各类用户的检索需求。扩散组织隐性知识,是传播差错信息资源的本质,而差错信息资源作为社会、组织及个体的重要财富,知识共享平台及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差错信息资源的转换,使其利于主体学习,以深化差错学习,提升绩效。差错信息资源服务的主体是需求者,主要是通过利用差错信息资源为主体提供便利,以促进企业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差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目的是管理差错及防范差错。通过管理和防范差错,避免因差错给企业组织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除管理差错信息资源外,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差错学习。在管理、开发和利用开发差错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差错学习,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企业竞争力及绩效的提升。

总之,任何一个个体或组织,在活动过程中无法避免差错行为。只有在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管理、开发和利用差错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差错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避免因差错行为引发的不利后果,进而促进个体、组织整体竞争力和绩效水平的提升。

作者:张增闯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参考文献

[1]张家年,谢阳群.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差错信息资源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8):11—18

错题资源论文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 有效利用 “错误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教学中错误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但教师在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错误这一潜在的隐性课程资源。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课程资源,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错误资源”的提出为教师拓宽了思路,使“错误资源”不再荒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促进学生发展呢?

1.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精神,学生的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为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学习、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全面自主发展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上就决不仅仅只有一个答案,也决不仅仅只有一个声音。学生需要交流,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与建构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交锋,智慧得到碰撞,认识得到提升,潜能得到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根据以上观点,课堂教学应该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推至高潮,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因此,利用错误拓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2.巧思妙用,让“错误”魅力四射

教学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识别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贴良药。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着急解释,讲结果,而要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辨别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如教学“比一个数多几和少几”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学校里栽了100棵柳树,比杨树多30棵,栽杨树多少棵?要求学生自己读题,寻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列成:100+30=130(棵);有的学生列成:100-30=70(棵)。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算式,教师没有立即评价哪个对那个错,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认真读题,想一想柳树和杨树比,谁多谁少,求多的还是少的。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错误”魅力四射。

3.利用“错误”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敢于创新,就必须采用变异的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和问题锁定的框框,进行将错就错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如一教师上数学活动课时,出示“把一块木条平均锯成4段,要锯几次?”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4次”,教师不给予否定或肯定的回答,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寻找答案。结果有的拿纸条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画图分析,还有的列表,通过各种形式探究活动,寻找错误原因,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汇聚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错误,才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能体现真实性。因为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成效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一是促进课程发展,构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研究的操作模式,将错误资源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二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潜力。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这些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学习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学习应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登,梁宇.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错题资源论文篇3

关键词:预设性错误资源; 生成性错误资源; 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17-002

科学课堂中,这样的情形教师可能并不陌生:《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课上,学生求助,“老师,灯泡不会亮”。老师走近一看,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接错,老师用批评的口吻道:“我在讲的时候你们在听什么?电路图都接不对!”老师说完并快速地帮助学生纠正了电路。

对于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很多教师是以一个“错”字给学生当头一棒,或是迫不及待地把正确答案亲自奉上,殊不知这样做已白白流失了一次错误资源利用的机会,并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学生的错误是一种真实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若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对教学有效性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科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一般分为两类:预设性错误资源(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见学生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运用于教学过程)和生成性错误资源(学生出现的错误在教师预想之外的,而又有意义或典型的学生的错误)。无论是预设性错误资源还是动态的、随机的生成性错误资源,教师都应树立强烈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的意识,及时、准确地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在讨论中明晰错误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出错的原因,将错误变成一种有效教学资源。现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别谈谈对这两类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策略。

一、预设性错误资源的利用策略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有意识地预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充分呈现出来,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活动中比较、思辨,从“错误”中寻找真理。

1.预测错误,激趣导入新课

[案例1]“大气压”的一种导课方案

“大气压”的导入笔者有意设计一个学生会发生错误的问题,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来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如:

师:有两支大小不同的试管,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能否使小试管沿大试管向上运动?

生:不可能!(因为他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我在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后,将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迅速倒过来。只见水往下流的同时小试管却在向上运动。(学生们都很惊讶)

师:大家觉得我刚才有没有对小试管施加力的作用?

生:没有! 师:那么是谁在使它向上运动呢?

生:大气压!师:这堂课大家一起来探究大气压究竟是如何对小试管起作用的。

笔者抓住学生思维上的不严密(学生觉得要使小试管运动必须人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通过一个并不新的小实验,引发了学生思维和现实的矛盾,激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一些错误、设置一些思维“陷阱”来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在探究、思考、辨析、比较中发现错误,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2.预设错误,引发思维碰撞

[案例2] 两种答案引出的思维碰撞

《电热器》第二课时,如何既能让学生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这样一题计算简单却又设有“陷阱”的例题:

某双桶洗衣机的部分铭牌如下:

试计算两桶都正常工作时通过导线的总电流?

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马上得出两组明显不同的答案:一种解法是:Ⅰ=1.5A+2.3A=3.8A,另一种解法是:Ⅰ=(220/20+220/10)A=33A。

笔者将两种答案投影在屏幕上,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激起了两种思维的碰撞。这时候,笔者借机问道:“电动机工作时能量主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笔者又顺势问道:“这样的电路能用欧姆定律吗?” 至此学生终于明白了上述错误的原因,也对两种电路的类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意的预设错误,引发思维碰撞,使学生对电动机有更深刻的理解。

3.辨析错误,促进有效巩固

通过辨析分析思路的正误,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案例3]几道旧题的永恒光芒

请判断图一中F与G的关系;在图二中,在A点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判断该杠杆的类型。

对于一个动滑轮,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可以省一半力”这一识记的层面上,而通过图一例题分析F和物重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理解“可以省一半力”的适用范围,从而上升到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层面。而图二让学生在A点施加一个力并判断杠杆类型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省力杠杆,这正好为学生巩固杠杆类型判断中的重点――力臂提供了最佳契机。

二、生成性错误资源的利用策略

1.操作性错误的利用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各种实验活动很多,必然伴随着大量随机的操作性的错误生成。例如:

[案例4] 步骤颠倒的插曲

学生实验“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时,步骤2:将三支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60℃、10℃、37℃的热水中五分钟;步骤3:在三支试管中各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后再分别放到各自的热水中五分钟。汇报结果时,有两组与其他组的结果不一样。笔者让两组代表分别把实验过程复述一遍。很快有了结果:这两组同学将2、3实验步骤颠倒了。笔者顺势问:“这两个步骤能颠倒?”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推选一位同学作了分析:步骤颠倒后,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淀粉酶溶液并摇匀时,淀粉酶可能已经催化分解了淀粉,致使将试管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5分钟这一步骤已失去意义,最终导致3支试管中溶液都不变蓝色。

无论是出错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对这一实验的步骤和结论的理解变得深刻了,也对“实验步骤的不同会影响实验结论”这句抽象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2.描述性错误的利用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生口头表达回答问题还是测试练习时的文字表述,经常会出现一些看似“低级”的错误。事实上,并非全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足造成的,更多的是因对概念、规律理解不清。反复强调、练习并非是理想的方案,必须寻找一种更合理的办法。

[案例5] 无奈处理竟是最佳方案

对于一些描述性错误,通常的做法是反复强调并作类比判断,但学生还总是出错,如常有类似“石蕊使酸变红色”、“碘遇淀粉变蓝色”的错误说法。实在无奈,笔者搜索相关网页,给学生呈现这样的内容:“碘遇淀粉变蓝色”这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其溶于水中的淀粉,在加入碘酒后,碘分子便钻入淀粉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从而使淀粉变为深蓝色。再如法炮制纠正“石蕊使酸变红色”的错误。

3.分析性错误的利用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无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分析实验现象时还是在分析具体题目情境时,都会产生教师意想不到的分析性错误,教师若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其分析错误的真正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必能将其转化可以利用的错误资源。

[案例6] 意外分析错误的意外收获

在上《汽化和液化》这一课时,学生实验:将温度计先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观察示数的变化。学生的结论:温度计的读数降低。笔者顺势问道:“温度计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有学生回答:“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了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温降低了。”这样的解释实在出乎教师的意料。笔者马上组织学生讨论上述解释是否合理。多数同学感觉不合理,因为这点酒精蒸发,不可能使这么多的空气温度降低得那么多。”笔者进一步激励他们:“你们能够设计实验来证明他的说法不合理吗?”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设计出了实验方案:用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是干的,将另一支从酒精中取出后,看看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是不是都会变小。并让学生做了这个实验,得出了温度计示数降低的真正原因。

通过近几年对错误资源利用的教学实践,使我意识到:错误能成为教学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能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和类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比较投入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反思、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主编.中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错题资源论文篇4

关键词:数学作业;错题资源;分类整理;分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号:1008-3561(2017)04-006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错题资源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数学教学中。错题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错题资源,就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是数学教学环节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数学不仅能培养其逻辑思维,更能培养其数学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所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实践证明,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生硬地给予纠错或者不予理会,都是不明智的。教师应该利用好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整理、分析和改正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一、对作业错题进行分析与整理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大不相同。对于错题,教师应该认真、细心地研究和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容易混淆概念与法则,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不明题意,不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三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作业中的错题,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整理,将易错题记录下来,以引导学生改正。在整理和分析错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找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有效避免这些错误再次发生。整理错题资源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以错误分析作为依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批改和记录,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所犯的不同错误,形成相对完整的做题资源。整理好错题资源,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错题讲评能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对作业错题进行集中讲评

(1)错题讲评的前提条件是时间保证。错题资源有效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作业错题讲评。为了让学生对错题有新的认识,为了让错题资源的应用发挥最大效率,教师可以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单元集中讲评相结合的方式。错题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防止随着时间的拖延错误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把错题的讲评效果发挥到最大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作业错误反馈穿插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如果错误影响了新课的学习,那么就将讲评安排在课堂上的前五分钟,这有利于促进新课的学习;如果错题对新课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就将讲评安排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这样,不会影响新课程的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反复性,即同样的错误在以后有可能还会发生,那么,为了有效发挥错题资源的应用效果,一定要让错题资源的讲评具有反复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每周的任意一节数学课对错题进行集中讲评,及时帮助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2)错题讲评的基本要求是有针对性。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穿插讲评时有时难以给予学生充分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每周的集中讲评课时间。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努力备课,争取使错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同一类型题目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质疑,展开相应的辩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讲评课的效果。

三、重视错题讲评后的练习和检测

作业中的错题,仅仅是一个例题,并不具有完整性。因此,想让学生能够更完善、合理、透彻地理解错题,教师需扩充讲评课的内容,并设计与之相关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熟练掌握此类题型的做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通过这种练习,学生能对错题形成深刻的认识,对错误的认识能得以升华,能够记住解题规律,解题思维会更加完善。另外,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反复性”,改正错误。比如,学完一单元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的表现,综合所有错题,编制成一份错题检测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检查学生是不是已经掌握相关知识。这次检测,对所有学生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测试题的难度,可以适当拔高,题材的设计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完善错题结构,并根据教学需要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数学活动课集中讲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错题讲评。要针对不同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解题技能。此外,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对待错误有积极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错题资源论文篇5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出错 纠错 原汁课堂

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抽象性、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的特点,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具有无限的乐趣,同时也特别容易犯错。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人皆有之,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的错误资源如果教师直接给予校正,由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往往效果不佳,而抓住这些错误资源,作巧妙地引导和利用,就能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通过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在纠错的过程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智慧。

一、引出错误,辨析错误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遇到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错,别人说他错了,他却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偏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切忌急着直接给他正确的答案,更不可以进行讽刺挖苦,而要给他时间,让他实践,然后方可真正的知错改错。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辨别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提高,在争论中把知识内化。

例如在学习分式时,我要求学生板演一个题:先化简,再选取一个你喜欢且又合理的数代入,求原式的值。题目一出,马上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我找了其中一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化简结果为,选取x=1代入求出为1。结果一出,立刻有很多学生呼应,该学生得意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但马上有一部分学生反对。当时我并没有立即纠正,而是让学生继续辩论。刘仪同学大声说:“化简对了,但是x取1时,分母为0,分式没有意义了。”

学生欢呼雀跃,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在主动参与辨错中,逐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辨别错误

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又极其贫乏,故而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可笑的错误。这主要是学生估算意识的淡薄,没有将结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时,我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小丽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4千米,她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要在8点30分和8点40分之间到达学校,她的速度为x米/分,求x的取值范围。”有许多学生这样列式:30x≤2.440x≥2.4,解出结果为0.06≤x≤0.08。学生全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于是我故意问了其中一位学生:“你解出的结果是多少?”他非常自信地说:“她的速度是每分钟走0.06米到0.08米之间。”他已经和同桌对过答案了,都一样,所以他很自信,其他同学也都随声附和。我又对他说:“那请你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每分钟走0.06米的。”学生这下反应过来了,哄堂大笑,发现了单位千米没有转换成米。我最后总结时说:“同学们,我们做数学题时,往往要联系生活实际,要不然,经常会闹出笑话的。”

在这个实例中,我让学生在笑声中找“错”,巧用了学生的错误算式,进行“纠错”。在纠错的过程中,我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时时刻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纠正错误

一节原汁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这样那样错误,才使课堂教学更丰富精彩,更能体现真实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性错误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纠错。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我问学生:“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那么第三边长是多少?”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5厘米。”我不给予否定或肯定的回答,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合作探究,也可以动手画图,通过各种形式探究活动,寻找错误原因,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在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潜能汇聚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学生在拓展中延伸,对比错误

数学课堂中的拓展性学习活动,是指在完成主题学习活动(即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开展的延伸性综合探究活动,它既是主题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升华,又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的高层次数学探究活动。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有的学生觉得已经会画一次函数图像了,早已不耐烦我提出的要求,直接在坐标纸上画起来了。我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并不是立即指出,而是顺势诱导学生得出不一样的图像,又让学生通过争论,自己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发生错误的原因,这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既帮助了学生纠正了错误,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延伸。

回想起我们曾经的课堂,对“错误”惟恐避之不及,尤其在大型的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那样的课堂,学生的认知如何提高,个性如何张扬?那样的课堂是变质的课堂。面对“错误”这种生成性的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善于捕捉和筛选,利用好这一无穷的“宝贝”,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流淌着课堂生命的活力,在纠错中打造原汁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芳.解题错误的心理原因的分析与矫治.小学数学教师,2004,(5).

[2]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错题资源论文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三生课堂“错误”也 精彩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有效利用现成的学生错误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一、错误的概念界定

何为错误呢?在哲学领域中将错误定义为主体与客体规律不相一致的认识或者实践。对于错误,《辞海》上的解释是“过错,不正确”,因此我们看出,错误是相对于“正确”这个概念而言的。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错误主要指善于捕捉课中错误,善于课后反思错误,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如何抓住并利用课堂“错误”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面对这么宝贵的财富,我们应一改以往对待错误像“敌人”一样的态度,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面对课堂上的错误,可以从善用错误资源,突破学习难点;利用错误,寻找学习情趣;捕捉错误,深化教学目标;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延迟评价,引领探究这五个方面来把握教育契机。

(一)善用错误资源,突破学习难点。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一片寂静,但当某个同学发表了一个有错误的见解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同学错误的回答撞击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火花,唤醒了“沉睡”的思维。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二)利用错误,寻找学习情趣。探究是语文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语文的发展。学习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察觉的错误,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捕捉错误,深化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意见,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即时增补教学环节,“放大”错误,拓宽、深化了教学目标,使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当学生出现不同的做法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精彩辩论,就会在中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举数得,抓住了精彩。

(四)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学生的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的本身,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具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学生有错误,教师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点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例如那是一节语文课,我在讲授《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当学生讨论分析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宙斯是个残暴、凶狠毒辣的神时,我原本想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两人的性格特点。可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平时爱奇思妙想的李鑫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宙斯是一个遵守天规的好神!”天啊,当时我和下面听课的人一片茫然,教室里的学生也一阵惊愕。顿时,我的脸涨得通红,一股无名的怒火从心底喷薄而出,可是理智使我压抑住了心中的怒火,便强做微笑地对学生说能具体说说吗?这位学生便胸有成足地说:“因为普罗米修斯暗中盗取了天火,触犯了天规,理因受到惩罚,宙斯只不过是依法行事罢了!”听了他的发言,许多学生表示赞同,觉得言之有理。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好机会,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受到了碰撞,即将要开放出美丽的花朵。于是,又故意道:“是啊,李鑫同学的发言似乎言之有理。那宙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研读课文,准备参加辩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投入到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中去了。

(五)延迟评价,引领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错误”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之中,适当延时评价,引导学生拓展探究空间,从而使教师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命历程。

错题资源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生成;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错误的时候,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准确的判断,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挖掘错误中合理的成分,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使课堂在预设中生成,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使师生间动态的信息得以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功效。用这样一种宽容的教育方式去处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时,它的效果是惊人的。

一、错误的教育价值

1.错误――求知兴趣的导火索

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修正的过程,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代表最终的实际水平。揭示错误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由于来自于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而并非是胡乱编制的,因此,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2.错误――探究问题的落脚点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时常带有学生思维的印记。即便有不合理的成分,却也是学生探究的足迹。如对这些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能深化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热情。

3.错误一一创新思维的增长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数学现实,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错误信息常常是学生积极思考、创新思维的结果。作为教师,应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达到激发创新情感,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应对错误的教学策略

1.善待错误,呵护自尊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生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其实,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就如同教育家布鲁纳说的:“所有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教师不但要有容错的气度,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错误,而且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对错误的判断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2.捕捉错误,引导辨析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错误无处不在,形形且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 准确的判断,及时捕捉学生灵感的火花,抓住课堂中瞬间生成的资源。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陈述、讨论、辩论和操作,使学生能亮出自己的观点,也便于暴露出学习中的错误,同时要注意特别不能忽视学生中那些貌似荒谬,异想天开的错误想法,要能敏锐地觉察出其中的利用价值以便能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

【案例1】已知 , 分别是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且满足 ,求 。

常规解法: 。

学生错解:令 , ,则 。

若只让学生改常规的解法,就此完成此题的讲解,很是可惜。对于学生的错解,可继续思考:能否由错误解法演变成正确解法呢?

笔者继续和学生深入探索,究其错因,是对等差数列 认识不足,事实上应设 , ,则 。

通过探究辨析,学生不仅明白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对等差数列 , 的结构有了深入认识的同时,更是眼前一亮,拓宽了思维空间,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价值,享受到思维的快乐。

3.预设错误,引入深思

心理学指出:让学生经历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后改正错误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利用“真理”与“错误”的强烈碰撞,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灵感,产生真知,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试错能力。

【案例2】已知 , ,求 的值。

这是在讲解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时所出示的一道题目,解法1是学生给出的。

解法1: 。

笔者接着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

解法2: 。

很多同学感到惊讶,同一道习题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而且两种解法都有道理,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观察、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在对上述解法存在错误的思考中,学生们澄清了有关数学概念,并对三角知识的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4.故意出错,引发质疑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问题。教师的“故意出错”对于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中学生而言,意义是重大的。要知道怀疑中往往孕育着新的问题,而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正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新的教育教学观,不要把学生思维的火花扼杀在摇篮里,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将错就错,激活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奇特的智力潜能,每个学生经过思考,产生的错误都会暗藏着“合理的成分”,都会反射出学生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将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激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将错就错,化弊为利,不但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又能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错误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笔者大量实践后的反思,在利用错误资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如下几点。

1.错误转化为资源的根本在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所犯错误,“利用”学生主动发觉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与争论的时间和空问,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讨论中逐步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诗意哲理。

2.错误转化为资源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课前要仔细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了解你教的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等等,然后再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

3.错误转化为资源的定位要准确

错误资源的利用应着眼于错误资源的价值。而不是对错的本身,没有价值的错误永远也不能转化为资源。

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正视学生错误,有时在课堂中出现学生生成的错误,就好比平静的水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往往会在不寻常的波浪“荡漾”中生成动态,这种动态就是平衡前的契机。我们要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错误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参考文献:

[1]陈兰.原来“错误”可以美丽--浅谈如何转换教学中出现的错误[J],读与写杂志,2010,5:126.

[2]章建锋,何蕾.让“错误”成为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例谈[J],上海中学数学,2010,10:36-38.

[3]戚萍萍.利用“错误”资源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J],数学大世界,2011,4:12.

[4]王红霞.错误因此而美丽--例谈利用“错误”资源,促进课堂生成[J],数学教育研究,2011,4:11,31.

[5]刘素芬.如何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J],大观周刊,2011,10:263.

错题资源论文篇8

我校因地处城乡结合部,初中部生源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外来工子女的大量涌入,更加重了这一问题。鉴于上述现状,我校教科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申请了“建设错题资源库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课题研究。开展“建设错题资源库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研究活动,旨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和帮助,及时积累在教学中生成的错题资源,以便更好地使用错题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二、研究内容

(一)在电脑的支持和帮助下,做好对错题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经过多年的九年级化学教学实验,我们都已经积累了一些学生学习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形成资源信息,提供给学生共享。例如:原子和分子、离子符号的书写、数字的含义,等等。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对我们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可能带来极大益处。

(二)探索错题资源库的建设方式,使错题资源能为教学提供全程服务。

1.使教师在资源库的支持与帮助下,对出错原因进行分析,为备课提供第一手资料。

错题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错误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错题的各种形式的研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感现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及时沟通和进行学法指导或调整教学情感目标,以消除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通过研究,就会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真正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通过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可以使纠错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更彻底到位。

2.使教师在资源库的支持与帮助下,充分应用错题资源组织教学活动。

在资源库支持和帮助下,探索以错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模式,成为应用错题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就教师本身而言,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可以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是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时间长了,还可分析出不同学生和整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倾向性,便于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发现规律,克服过去教学中重点难点不分、复习时盲目乱抓的现象,提高课堂教授效率,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思路更明确。根据错题设计的复习题,舍弃了题海战术,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

就学生而言,通过对错题的积累和应用,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己也懂得了如何依据错题,重点攻关、补救、反思、进取、创新,培养了好习惯,使思维得到了锻炼,各方面相得益彰。

三、研究思路

我们认为,学校的课题研究应该是“草根”研究,来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我们对课题研究思路进行了几次调整。

第一阶段:电脑记录的积累方式,设计美好,实践困难。

第二阶段:填写“建设错题资源库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课题研究资料积累表的纸质资料,切实减轻了教师的研究负担,使积累更加及时有效。

第三阶段:电脑与纸质并存的小课题研究,帮我们设计出以错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每周的理论学习让教师能够站在理论高度审视学生错误,作为研究活动规范进行的保证。我们的研究活动贯彻了行动研究法。具体如下:设计实践调整策略实践调整策略实践。

五、研究过程

(一)指导学生建设错题集。

每年一开学,就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组建个人错题资源库,对于复习、期末测试等各种形式中出现的错误,有错必登。要求:首先摘抄错题及自己的错误解法,接着分析错误原因,最后完成正解。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明确目的,热心鼓励。明确告诉学生,用错题集锦,目的是减少错题。②抓紧抓实,持之以恒。一开始,每天集中进行,按要求严格督查,先完成的先休息,错题多的学生可以适当延长时间。③指导方法,训练思维。既启发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又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错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看错题解错的具体过程和关键点,帮学生学会过程反思,通过反思弄懂问题,学会学习。

(二)教师建设错题资源库。

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积累了历年学生易错题、难点题,把这些资源建设成错题资源库。资源库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错误,也可以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

建设错题资源库以后,把每个学生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资源库中,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师生在学习和复习阶段都有准确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负担,强化效果,体会到错题资源库的优越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资源库,构建错题课堂教学模式。

错题课堂教学模式:

错题导入――利用错题进行教学情景设计;

错题内容――把错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错题反馈――利用错题进行随堂测试、课后练习等。

教师总是努力将学生出错的地方讲细讲透,却发现学生总是一错再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反思作为一种能力,不但教师要具备,学生更应该具备。通过对自身错误的反思,让学生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学生具备了反思的能力,就如同掌握了高效学习的密码,必将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切实强化学习效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不能说效果显著,但我们切实注重了研究的过程,我们的研究使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科研意识,我们的研究使教师掌握了更加科学的科研方法,我们的研究也使更多学生不断进步,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错题资源论文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转化利用

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学习活动受到情绪尤其是兴趣的主导,而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对枯燥的课程,审题、解题的耐性较差,导致在解题、证明等过程中频频出错。出错并不可怕,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怎样利用甚至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设置错误“迷局”,激起认知觉醒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然而不少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思维能力差等原因,对数学错误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仍有待锻炼和提高。因而他们在犯错后容易陷进认知的“迷局”中,不知道为什么错,导致错误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数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错误观,理性对待学生的错误,减少批评和斥责,并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和自信的学习态度。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后,教师还应结合数学错误资源,锻炼学生对数学错误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巧设认知“迷局”,布下“陷阱”,让学生去犯错误,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尽早暴露出来,并引导学生加强对“错误陷阱”的觉醒和认识。教师发现学生遇到解题困境或是出现错误之后,应从产生错误的根源入手,对其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对比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让他们自主发现其他可能发生错误的问题,同时分析自己解题错误的缘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结果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进而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此外,教师还可看似不经意地沿着部分学生的错误思维进行讲解和演算,得出结果、进行验算,直到“惊讶”地发现解题错误,再回顾刚才分析的过程中哪里出错,深入挖掘错误所在,激起学生对错题的认知觉醒,提高重视程度。

二、完善知识梳理,加强错误认知

错误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上的偏差,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是全班学生的共同错误。教师可针对错误资源组织合作讨论,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对学生不准确、不正确的回答给出具体的意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为了既“治标”又“治本”,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在错误资源中呈现的知识错误、思维错误以及习惯错误,引导学生梳理并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加强核心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在纵横经纬上的交织与关联,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加强知识联系的形象性,避免因数学知识抽象而导致知识体系形式化。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错误资源的主要知识点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延伸不同的知识分支和节点,并通过线条、颜色、符号、关键词、图像和表格等,提高思维导图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易错题”这一分支,让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错误资源,用红色、紫色等颜色鲜明的笔做好标注。这将深化学生对错误知识的理解,并增强知识的有序性,有利于学生提取与应用相关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降低错误率。

三、开展变式练习,纠正错误思维

部分错误出自学生思维的僵化,表现为学生对常规的例题能够理解和运用,但是稍加变化之后就难以应对并频频出错。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学科知识与原理,还应开展多样化的训练,引导学生锻炼出灵活的思维能力,以便应对数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题目。为此,教师可根据错误资源的特点,调整部分题干或问题,设计与错题相似但解题切入点不同的变式练习。这些练习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类:一是对比练习,增强学生的数学“敏感性”。通过设计具有强烈对比意味的变式练习,学生能够在做题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的题设描述,分析题目条件及问题中存在的差异,并和之前的错题进行对比,增强对以往的数学错误的“敏感性”,避免重复犯错。同时,这种形式的练习能够在无形中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回顾错误并触类旁通,在对比变式中纠正错误思维,使错误得到更深入更有效的纠正,从而形成具有长远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数学解题能力。二是自主练习,促进错误反思和交流。通过设计自主练习题目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与探索,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交换彼此的看法,让学生们通过其他人的思想来完善自己的思维。这些变式练习将强化学生对之前错误解题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做题记忆。学生在做变式练习中反应的思考逻辑、数学思维等也能促使教师加深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推动新课改的落实。

四、及时回顾错误,巩固理解记忆

将错误进行探讨研究,及时纠正,获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及时对正确的知识进行梳理,可以使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够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在同类题目中再次犯错。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记忆遗忘曲线图的原理,科学利用讲解别的知识点或者题目的机会再次提及和重现错题,并在作业布置上设计一些错题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及时回顾解题策略,加深正确的数学解题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加强错误资源的联系,将错误资源进行分类。例如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该单元中出现的错误分成三类:一是基础性知识错误,主要包括混淆概念、记错公式而出现的错误资源;二是过程性知识错误,主要是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不当而导致的错误;三是习惯性知识错误,主要是因为审题不清、计算粗心而出现的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错误资源具体分类,形成“错误资源清单”,并定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补充新的错误资源,删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错误资源,形成具有动态性的错误知识回顾。这将为学生提供回忆所学知识的契机,促进解题记忆的“复苏”,从而巩固正确解题的记忆和技巧。

参考文献:

错题资源论文篇10

邯郸市十三中学 李英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不少的学生出现的错误总会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重复,得不到及时的克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分析,很大原因是我们的老师缺乏对学生在该知识点上有可能会产生的各种思维误区的预见性,不能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错误出现后,老师们也缺乏对学生的错题的收集与分析,从而也不能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辅导。如此不断的知识盲点堆积,学生后续的学习将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考虑,我立足于九年级学生进行学生的错题收集与诊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及时清除其学习上的障碍,使其后续的学习得以较顺利的开展。

二、研究目标

1.了解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易错的知识点及其解决方案。在设计教案时注意采取合理的策略,避免某类错误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师课前预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注意防范;出现问题后,从哪些方面加以弥补,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培养学生自我预防错误、自我剖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

1.典型错误题集建立的研究。

搜集、调查、整理出初中生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典型的错误,包括题目、错误的解法、错误的答案,以及出错人姓名、性别等资料。

主要措施:

途径一:教师收集;通过从课堂上练习、课外作业与平时测试中及时提取研究对象出现的错误。

途径二:学生收集:设立典型题集本,要求有错因自我分析、详细正确的解答、题型解题思路总结。

2.典型错题错误原因分析的研究。对每个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针对每个错误,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主要措施:

(1)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

①教师的备课;

②教师的教学设计;

③教师的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2)学生的学习行为诊断

①学生的知识基础;

②学生的学习习惯;

③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

3.有效利用典型错题集对策的研究

把典型错题转化为教学资源,主要措施:

①集体分析:主要针对前80%学生出现比较典型的错误,或全班错误率达到35%以上时采用。

②个体辅导:主要针对后20%学生出现错误时采用。

③教学改进:一是指当出现较普遍错误时(全班错误率≥35%)反思、调整教学设计;二指重点针对后20%学生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设计。

④反馈性练习:按一定的周期整理错题集的内容,精心设计诊治题进行练习。

⑤动态检测:对学生的错误分层要求,动态追踪。

⑥建立新的错误题集和诊治题集。

⑦循环往复,强化训练。

四、课题界定

“错题”是指发生科学性错误的数学习题。

“典型错题”指的是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具有普遍性的典型的错误。错误本身就是资源,自己的错题就是自己的典型题。

本研究就是将针对典型错题进行探索,帮助同学们总结错题,让学生对于自己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判断、纠正、整理,然后选择性地配置与错误相匹配的练习试题,从而进一步起到自我反馈、自我矫正、自我提高的作用。并对其中的一类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等,总结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

五、理论依据

1.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认为自由、独立、自主是人获得发展的前提,自由思考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基石。要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就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给予学生独立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数学学习是一个掌握规则、运用规则的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尝试了用错题整理的策略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力图经过实践,使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有明显的提高,他们从自己的错题中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在更多的练习和反馈中,使类似的错误率明显降低。

2.认知心理学理论

马斯洛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管理心理学强调:要实现人的潜力的最大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意义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从依赖走向独立,从他律走向自律,是独立性,自信心,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等心理品质的养成时期,可塑性强。因此,我们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学习心理品质的发展,利用学生身边最常见的错误——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个体错误多发带,结合对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学生自我反思,制定矫治策略,开展主动针对性的训练,是达到改善学生个性学习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馈、矫正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自我调整系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发展,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目的的有效方法。

六、研究方法及操作流程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积累,具体方法如下:

1.行动研究法: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详见操作流程)

2.经验总结法:教师要对错误资源的生成、解决、总结三步做好总结,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札记、教学论文、建立《数学典型错误分析》。

3.个案追踪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具体操作流程:

七、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2009.5-2009.6)研究准备阶段。搜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进行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2009.9—2010.4)研究实施阶段。搜集九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错误,详细记录出错学生的背景资料,并将错误按课本知识点的顺序进行简单分类。从数学知识、心理学等方面深入研究每个错误的成因及解决方案。挑选部分研究结论,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实践,问卷调查等;将部分研究结论资料发给部分学生,观察其使用效果。从而检验研究结论的效度、信度。

第三阶段(2010.5—2010.6)研究总结完善阶段,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进行总结。

具体安排:

月份 主要工作 2009、5--6 进行理论学习:《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

《教师怎样做课题》、《错题集如何建立更有效》等 2009、9--10 搜集九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错误,详细记录出错学生的背景资料,并将错误按课本知识点的顺序进行简单分类。建立典型错题本。 2009、11 深入研究每个错误的成因及解决方案。 2009、12 根据情况进行改进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观察其使用效果。 2010、1 进行阶段总结,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对前期实施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0、3 继续搜集学生的典型错题,并进行分析寻找相关对策 2010、4——5 课堂进行反复实践,总结每一类典型问题的方法。 2010、5--6 对过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撰写研究报告,申请鉴定结题 八、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1.《九年级数学典型错题汇总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