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1:36:23

插秧技术论文

插秧技术论文篇1

论文摘要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栽培技术和插秧机操作技术。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武宁县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拟定多项技术方案,反复育秧,多次试验、比较,初步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水稻机械化插育秧的主要技术要点。

1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1.1.1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苗期管理。①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30~32℃,如超过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②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③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④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3~5d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⑤喷施送嫁药(肥)。

1.1.4栽前准备。①施好出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4d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②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促进秧苗老健,增强秧苗抗逆性。③带药移栽。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栽后易遭受病虫危害,在栽前1~2d要喷药预防,坚持带药移栽。④起运移栽。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

1.2双膜育秧

1.2.1作业流程。地膜打孔铺放孔膜,精做秧板铺撒床土,床土准备破碎拌肥过筛洇足底水均匀播种覆土覆膜盖草揭膜炼苗肥水管理切块移栽。

1.2.2准备工作。①双膜准备。一般大田需备足幅宽1.5m的地膜63m/hm2;幅宽2.0m的农膜63m/hm2。②地膜打孔。孔距一般2cm×3cm,孔径为0.2~0.3cm。打孔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孔径过大造成大量秧根下扎,增加起秧难度;孔径过小,透气性差,易造成烂秧。③秧池准备。秧池田与机插秧大田比例为1∶100。秧池田的秧板宽为1.4m。秧沟规格及秧板质量标准与软盘育秧要求相同。

2机插大田技术

2.1大田耕整

①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②田面整洁,无杂残物。③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④耕整时,不宜用深耕机械作业,以防耕作层过深。

2.2大田施肥

根据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学肥料。氮肥量一般掌握在稻田总氮量的20%。在缺磷钾土壤中应适量增施磷钾肥。

2.3泥浆沉淀化除封杀

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大田耕整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d,黏土一般需沉实3d左右。

3机插作业技术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步进式与乘坐式,我县丘陵山区适宜以手扶步进式为主;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行距30cm,不可调,株距3档可调,深度、取秧量可调。其主要特点: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可以量化调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可以提高水田作业的稳定性。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3.1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1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3.2插秧机道路行走

插秧机前往作业区进行道路行走程序:一是发动机起动后,应达到热机状态。二是将苗箱置在机体的中间位置上。三是将变速杆拨到“行驶”位置上。四是将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到“上升”位置,然后把液压操作手柄拨到“固定”位置。五是将发动机油门处于低速转动状态。六是将主离合器手柄慢慢拉到“连接”位置,插秧机即可行走。

3.3插秧机田间行走

(1)田间行走方法。方法1:插第1行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4行宽的余地。方法2:第1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他3边留有4行、8行宽的余地。

(2)插秧机的转向换行。插秧机到田头转向换行采取步骤:一是将插秧机离合器拨至“断开”位置,降低发动机转速,将液压手柄拨至“上升”位置,使机体上升,将划印杆收回。二是将手柄往上稍稍抬起并用手捏需旋转方向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手柄,插秧机即慢慢开始轻松转向,以便进行下一个行程插秧作业。

(3)划印器的使用。插秧机在行走时,划印器在大田表土上会划出一直线痕迹;插秧机转弯后,应将发动机上的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直线,以保持插秧机的直线行驶。

(4)侧对行器的使用。插秧机转弯后,应将侧对行器对准上一个行程已插秧的秧苗行,以使插秧机每次行走时有均匀的行距。

3.4插秧机停止作业

作业结束需要停机时,首先将油门拨至“低”的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下降;然后将发动机开关拨至“OFF”位置,发动机可立即熄火,插秧机停止作业。

参考文献

[1]刘云,杜茶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06(3):32-33.

插秧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 水稻;钵盘育秧机插;旱育手插;软盘育秧机插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026-01

为了进一步验证吉林鑫华裕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钵盘育秧的插秧机械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的作用,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榆树市的城发乡、环城乡、大坡镇进行了定点试验。每点分别在同一块地、同一品种进行了水稻钵盘育秧机插和旱育苗手插、软盘育秧机插3种形式的同期插秧试验,分别调查3种插秧形式的缓苗期、分蘖期、出穗期和黄熟期以及3种插秧形式的分蘖数量、株高、茎粗、叶色、抗倒伏能力、产量等[1-3]。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榆树市的城发乡、环城乡、大坡镇3个地点进行。城发乡进行钵盘机插、旱育手插2种方式的试验,移栽期为5月22日。环城乡进行钵盘机插、旱育手插2种方式的试验,移栽期为5月28日。大坡镇进行钵盘机插、软盘机插2种方式的试验,移栽期为5月14日。供试水稻品种为吉粳88号。

1.2 试验方法

对3个地点的试验进行水稻物候期、生育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4-6]。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由表1可知,城发乡、环城乡2个地点钵盘育秧机械插秧后很快开始分蘖,几乎没有缓苗期;旱育手插的10~11 d才开始分蘖,缓苗时间仅为5~6 d;出穗期、齐穗期和黄熟期钵盘机插的均比旱育手插的提前了2~3 d。大坡镇钵育机插4 d后开始分蘖,几乎没有缓苗期,软盘机插的13 d后才开始分蘖,缓苗时间为8 d;出穗期和齐穗期钵育机插的均比软盘机插的提前了8~13 d,黄熟期也比软盘机插的提前了5 d。

2.2 生育性状

由表2可知,钵育机插与旱育手插的株高由于开始插秧时钵育机插的苗矮,但中后期苗高超过了旱育手插,茎粗和分蘖钵盘机插的均比旱育手插的明显增加。叶色表现钵育机插的为浓绿,其他插秧形式的表现为绿色;3种插秧形式均未见倒伏。

2.3 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吉林鑫华裕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钵盘育秧的插秧机械通过一年的3个地点试验,可以初步认定该插秧机无论是在水稻物候期表现方面和生育性状表现方面,还是产量性状方面,均优于水稻旱育手插和软盘育秧机插,而且作业效率经省农机局鉴定达到了机械本身的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7]。

4 参考文献

[1] 李浩元,周静,谢鸿怀,等.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技术应用效果[J].江西农业学报,2012(12):25-27.

[2] 陈凤林,张维金,秦开霞,等.水稻钵盘育秧超稀摆栽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分析[J].现代农业,2010(6):37-39.

(下转第30页)

[3] 祁立彤.水稻钵盘育苗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2(3):10.

[4] 赵淑梅,汪润东,闫喜东,等.盐碱地水稻简塑钵盘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74.

[5] 谭可菲,刘传增,马波,等.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38-41.

插秧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直播稻;机插秧;推广应用

水稻直播虽然播种时省工省时,但是播后稻田低产、低效,同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影响环境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机插秧采取宽行窄株、定行定穴,符合水稻“浅、匀、直、壮”的技术要求,是稳产高产的种植方式。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也是中央倡导农业和农村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广机插秧,控减直播稻”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着力点,是确保水稻粮食生产安全的重举措。

1直播稻特点及推广原因

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稻仍主导粮食种植的今天,直播稻以其成本低、省工省时而备受农户的青睐。2009年滨海县各种类型的直播稻实际种植面积已超过2.8万hm2,直播稻技术“不推自广”对机插秧的推广产生一定程度的阻滞。因此,只有解决水稻生产机械化问题,水稻生产能力才能不断巩固和提升,直播稻的种植范围才会减少,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稻生产的安全。

1.1直播稻存在的缺点

(1)与水稻移栽种植相比直播稻产量低而不稳,存在八大弊病,即齐苗难、草害重、易倒伏、产量低、品质差、腾茬晚、土壤板结、灾后补救回旋余地小。为此,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都一致要求控减直播稻的种植面积[1]。2010年江苏省农委下发1号文件,强调要控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以此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2)从省工、节本上讲,与传统手栽秧相比虽然直播稻的确省工,但与机插秧相比并不省工[2];直播稻与机插秧相比最多省1 500元/hm2的成本,但抵消不了产量降低造成的损失,尤其现在稻谷价格达到2.6~2.8元/kg,更不划算。

1.2直播稻推广面积大的原因

直播稻种植面积增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加上种粮效益不高,人工移栽水稻这项累活已很少有人去干;二是近期没有推广机插秧技术,农民不得不搞直播稻;三是一些人掌握了直播稻技术,产量能达到7 500~8 250 kg/hm2,比没有掌握机插秧高产技术的农户种植的产量还高,造成直播稻存在市场[3-4]。

2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

结合基层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要控减直播稻,各级政府要做好推广机插秧的工作,组织机插秧技术培训,组建机插秧专业队伍。

(1)加强宣传,切实搞好机插秧。通过广泛宣传,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机插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结合,有利于农民分工分业,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典型示范,开阔干部群众的视野,加快普及过程。

(2)培育龙头企业。以有一定规模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如县正红镇丰田机插秧服务协会,实行育秧、机插、插后管理一条龙服务,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政策上支持,以“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插秧服务组织。包括兴办机插秧作业机械;兴办机插秧中介机构,推出跨区作业;领办全程技术服务机构。

(3)建立稳定的农机补贴激励机制。以机插秧技术为主要对象,制定具有长效性、连续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参照国际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插秧机具体的补贴幅度每台应在50%以上,并要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5]。补贴政策应在上年的秋种前制定、宣传,补贴资金应在春季机械到户时兑现。在安排购买机械补贴的同时,适当考虑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落实好服务工作,增强服务体系的后劲。

(4)积极服务,促进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①开展扎实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培训中实行“四结合”,即理论培训与机械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田间育秧管理措施相结合;机插秧苗素质与插秧机性能相结合;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成本相结合。②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农机部门一是要从秧池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到育秧材料准备全程介入;二是插秧机维修、秧苗培育和机插及插后管理全面介入,有条件的地方对大田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可实行承包服务。通过服务,提高农田科学管理水平,增加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以此推动机械化插秧工作良性循环。同时通过机械化插秧一体化服务,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土地资源和技术要素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机插秧技术的发展增添后劲。

3参考文献

[1] 岑竹青.水稻机插秧适用技术问答[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张洪程.直播稻种植科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张培江.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5.

插秧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盐津县 机插水稻生育特点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56-01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水稻全程机械化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水稻机插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改变了水稻人工栽插这一原始的劳作方式,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乃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提高我县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愿望,盐津于2011年引进水稻插秧机,在兴隆、牛寨、落雁等水稻主产区进行示范和推广,示范推广面积1200亩。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技术不到位的问题。现就该项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格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指导全县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一、机插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机插秧秧苗素质差

机插育秧一般秧龄30天左右,叶挺色绿、均匀整齐、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生产实践中机插秧苗纤细黄化,难以达到基本标准。影响秧苗素质主要原因:一是播量过大。二是营养土质量差。三是秧田管水不当。

2.机插秧烂死苗严重

机插育秧技术性强,常因育秧技术不到位造成烂秧死苗,主要发生在秧苗二叶一心期。造成机插秧烂秧死苗的原因:一是秧盘营养土调酸消毒不好。二是秧苗素质差。三是气候条件。四是营养土拌和不均出现肥、药烧苗药害,最后死苗。五是秧田管理不当。

3.机插秧栽插质量差

一是整地质量差。二是缺苗漏窝率高。三是超秧龄栽插。 四是机插植伤影响。

4.机插秧栽后管理不当

机插秧秧苗素质相对较差,栽后淹水过深或干旱都会使返青分蘖期推迟。一是施肥方法和配方比例不当。偏施氮现象突出。底追肥与穗肥、底肥与追肥间的施用比例不当。底肥施用过多或过少甚至没有施用底肥,造成前期旺长,中后期脱肥,结实率低。二是栽插后管水不当,栽后灌水较深,秧苗在深水的条件下上伸拉长,难以行成壮苗。影响低位分蘖发生。三是病虫防治技术不到位。机插秧栽插密度相对较大,病虫害发生较重,必须有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治机插秧的病虫害。

二、机插秧解决对策与技术措施

1.选用不同育秧方式

目前机插育秧主要有湿润秧田机插育秧和旱育机插秧两种方式,各具优缺点,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湿润秧田机插育秧。是将旱地营养土装盘放到湿润秧田的秧厢上育秧,具有方便作厢,便于管水的优点,适宜在稻田土壤粘重的区域应用。由于湿润秧厢淹水湿度过大,盘内容易积水,影响秧苗根系生长,不利于盘根培育出健壮的机插秧。旱育机插育秧,是用旱地营养土装盘放到旱地秧厢上育秧的过程,旱育机插秧,秧苗矮健、根系发达、栽后成活快,分蘖早。旱育机插秧适宜在土壤肥沃的沙壤或中壤土区域应用。但是旱育机插秧管水较困难,常常因秧盘缺水影响种子发芽生长,要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的机插育秧方式。

2.严格育秧技术规程

2.1 选择营养土、过筛调酸培肥

播前10天准备好营养土,营养土要培肥调酸至弱酸性或中性。达到培肥和调酸的目的。

2.2苗床选择,铺土消毒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方便,邻近栽插大田的田快做秧田,播种前3~5天开沟作厢。一般2米开厢,厢面宽1.40米,厢沟深15cm以上,做成湿润秧田状,沉实待播。播前补厢刮平,平整厢面,然后摆放秧盘,使秧盘与厢面紧密接触,摆放秧盘与厢面长度垂直紧密挨放。

2.3适期播种,均匀撒播

一般在3月15~3月20日播种为宜。根据播时的天气情况,采取胀谷播种或播干谷。将1公斤种子均匀撒在16个秧盘内,多次抛撒,逐渐补漏、补角撒匀。

2.4覆土盖种,拱架盖膜

播种后用没有培肥的过筛细土盖种,覆土厚度以不见芽谷为宜。撒土盖种后再喷洒敌克松消毒。为防早春冷害,实现保温增湿,湿润齐苗的目的,应盖双膜。

2.5秧田管理,预防病害

一是管温。二是管水。三是病害预防: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用70%的敌克松兑水500喷雾,防治立枯病。

3.苗期倒春寒应对措施

我县水稻育秧期间,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每年在4月上中旬都会发生很强的倒春寒,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对机插育秧影响十分严重,造成成片烂秧死苗,导致无秧机插,严重影响机插秧的栽插。在寒潮来临时,必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机插秧成功。一是盖好薄膜。二是灌水护苗,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三是及时喷施敌克松消毒。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每分秧田可用100~150克敌克送兑成1000倍液泼浇,防止烂秧死苗。四是忌早追施化肥、施用除草剂。低温过后,秧苗抗逆能力较差,若过早施用化肥或除草剂。容易加速烂秧死苗。一般应在低温过后3~4天再追肥。

4.提高机械栽插质量

4.1提早整田,沉实早栽

栽插最佳秧龄30~35天左右,叶龄3.5~4叶,一般在4月20日~25日栽插。栽前结合施肥提早2~3天耙田沉实待栽,栽插密度以亩植1.3~1.5万窝,每窝应保持在2株左右为宜,栽植以后要适时进行补苗。

4.2精确施肥,适期追肥

科学合理的进行N、P、K肥的配比,常用的配方原则是N:P:K=1:0.5:0.8。

4.3栽直栽匀,减少漏窝

为了保证机械插秧的质量,要对具体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操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具体操作的技术,使栽植均匀,且减少漏窝的现象。

5.加强栽后田间管理

5.1科学管水

在插秧后的2~3天内保持田间湿润,以利提早立苗,促进秧苗尽快发根。秧苗长到较大的第二片叶时,结合实施分蘖肥,使整个分蘖期都保持浅水层。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80%左右,开始断水晒田。

5.2增施穗肥

增施穗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栽培新技术措施,穗肥的施用时间在晒田到位后,群体叶色褪淡落黄、最高苗下降的时候施用,穗肥施用量因苗情而定。

5.3 综合防治病虫

水稻机插秧存在密度大的特点,使病虫害非常容易发生。所以要适时的根据病虫害的情况,加强检查,适时防治。

6.积极开展各项服务

一是开展扎实的机插秧技术培训。二是开展全过程指导服务。从秧池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到育秧材料准备等全程介入。通过服务,提高农田科学管理水平,推动机械化插秧工作良性循环。

三、结论

随着插秧机机械性能的提高,机插节本、高产等优势的显示和机插服务组织的形成、农艺配套技术的规范、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及农户对机插技术的认识,以及在我县的示范推广应用,盐津县机插技术的普及推广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方万英,张世美。机插水稻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60.

插秧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 机插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江苏溧阳;上黄镇;坡圩村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041-01

水稻机插技术是上黄镇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又一重要技术措施。2012年上黄镇在坡圩村组织实施了“百亩水稻机插秧高产示范方”,全方位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种育秧、统一机械栽插、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草害防治,从而确保了丰产示范方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经成熟期测产验收,全方平均理论单产为11 047.5 kg/hm2,比全镇平均产量(9 537.0 kg/hm2)增产1 510.5 kg/hm2,增幅15.8%。

1 基本情况

该示范方位于上黄镇坡圩村,地力中等,土壤类型为乌栅土,硬件配套较好,灌排方便。全方有3个村民小组68户的责任田组成,总面积10.4 hm2,选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23号,于5月22日播种,大田用种量37.5 kg/hm2,6月8日移栽。7月3日达够苗期,实际够苗叶龄9.85叶,7月11日高峰苗为464.55万株/hm2,叶龄11.19叶,茎蘖成穗率72.7%。全季肥料运筹纯N 388.5 kg/hm2(前中后期氮肥之比为14.8∶13.8∶23.2),P2O5 96.0 kg/hm2,K2O 134.25 kg/hm2,N∶P∶K为1∶0.25∶0.35。穗粒结构中有效穗337.6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0.2粒,结实率93.8%,千粒重26.8 g,理论产量11 047.5 kg/hm2,实收单产10 800 kg/hm2。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秧

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苗是推广水稻机械插秧化的关键,机插育秧虽然秧龄短,但培育壮秧健苗的技术性和规范性较强[4]。在育秧过程中坚持统一品种布局、统一药剂浸种、统一硬盘场地育秧、统一基质拌营养土、统一无纺布覆盖。每667 m2大田备足塑料硬盘25张,每张塑盘播芽谷155 g,成秧3 200株左右。选择半透明、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覆盖后不怕日晒雨淋,晴热高温不烧芽,雨水冲淋不倒苗,还能避虫防条纹叶枯病。6月2日揭膜,6月6日控水炼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

2.2 适期栽插

机插秧由于秧大田比例达1∶100,秧苗密度大,必须控制秧龄和苗高,根据多年试验表明,秧龄愈长,苗越高,移栽时植伤加重,缓苗期拉长,甚至造成倒苗。因此,6月8日组织机插,秧龄18 d,移栽叶龄3.9叶,栽插规格行距30 cm、株距11.5 cm,栽植26.25万穴/hm2,基本苗102.15万株/hm2。

2.3 科学管水

及时控苗是建立高光效、高积累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机插秧由于移栽时秧龄小、分蘖节位低,因而分蘖节位增多,够苗期提前,高峰苗容易偏高,致使成穗率下降。丰产方7月3日开始脱水进行第1次轻搁田,叶龄9.85叶,穗数383.55万穗/hm2,7月9日达高峰苗464.55万株/hm2。由于机插秧够苗期的苗体小,分蘖小对土壤水分敏感,因此,丰产方在搁田时采取适时适度多次轻搁,经过3次反复搁田后,促进了根系的发生,提高根系活力,抑制了茎秆基部节间伸长和无效分蘖的发生。7月13日苗数开始下降。成熟期调查平均穗数337.65万穗/hm2,成穗率72.7%。烤好田后坚持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后期实行间隙灌溉,以通气促根,延缓衰老,提高植株抗倒性、结实率和千粒重。

2.4 肥料运筹

机插水稻由于秧龄短,秧苗小根系不发达,吸肥量较少,适当减少前期氮肥用量,能弥补机插秧苗小、植伤重的弱点,发挥机插秧发苗快的优势,满足前期发苗对氮肥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控苗少氮的需求,在搁田期起到肥控和水控的双重功效。丰产方基肥施复合肥375 kg/hm2、碳铵300 kg/hm2,分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结合除草剂使用,6月15日施尿素112.5 kg/hm2;第2次6月26日施尿素112.5 kg/hm2。在适当控氮的同时,狠抓磷、钾肥的配套使用,以促根壮秆及提高结实率和粒重,7月21日施氯化钾75 kg/hm2作长粗肥,这样既发挥了P、K肥的肥效,又促进了水稻稳长足穗。穗肥分2次施用,促花肥7月25日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保花肥8月9日施尿素150 kg/hm2。

2.5 病虫草害防治

在抓好种子处理的同时狠抓秧田灰飞虱的防治,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机插水稻行距宽,加上前期苗小、苗稀,田间空隙大,机插后多采用浅水灌溉,生态环境十分适宜杂草滋生,草害明显比常规手栽稻重,因此在机插后7 d结合施第1次分蘖肥,用小苗除草剂拌尿素150 kg/hm2均匀撒施,并保持水层5~7 d。移栽大田后对田间稻蓟马、稻象甲、纵卷叶虫、灰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坚持适期用药,同时根据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规程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尤其是在2012年灰飞虱、褐飞虱大发生,坚持查虫测虫,做到“稳、准、狠”,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危害的损失。

3 参考文献

[1] 方文英.余杭区双季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2] 胡昌高.机插水稻栽培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94-96.

插秧技术论文篇6

20*年是推进我市水稻机械育插秧(以下简称机插秧)工作关键年。为大力推进我市水稻机插秧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特提出20*年全市水稻机插秧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部门配合、政策支持、市场导向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机插秧的积极性,实现整村整镇整体推进,大力培植机插秧百亩、千亩连片区,促进我市水稻机插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根据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农机发〔20*〕23号)精神,今年我市新增插秧机120台,完成机插面积12万亩,建整镇推进乡镇(含城区城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下同)3个。乡镇任务分解见附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机插秧工作的统一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刘生彦为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机插秧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任务分解、执行检查、阶段评估及监督落实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农机化办,负责在机插秧期间开展跟踪联络、检查督导百亩千亩连片机插面积的落实及服务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抓机插秧工作,切实将机插秧目标计划落到实处。市农机化办要会同财政部门用好水稻机插秧项目专项资金,让专项资金在推进水稻机插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宣传培训

市农机化办和乡镇机插工作专班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深入田间地头落实面积、落实农户、落实机具。要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水稻机插技术培训班,宣传机插秧的优点与技术要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授机插秧知识,提高水稻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普及率。要贴近农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机具现场演示和实地示范宣传;要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市乡(镇)村三级联动的“三结合”方式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讲会干肯干的机插秧骨干力量,建成水稻机插秧的基本队伍,引导、带动广大的农民一起干,形成全市水稻机插秧的燎原之势。

(三)落实插秧机购机补贴政策

为加大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力度,今年将继续实施中央、省、市三级叠加的购机补贴政策,并提高补贴标准。手扶式插秧机在每台补贴比例50%的基础上再补贴2000元;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每台补贴比例为50%。具体补贴额见《湖北省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市农机化办和各乡镇要采取各种途径向农民广泛宣传插秧机购机补贴政策,用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踊跃购机,以机具的增量促进机插作业面积增长。同时加强与厂商的联系,指导和帮助农民选好机型,提前订购,不误农时。

(四)强化技术指导,搞好部门配合

为确保水稻机插秧成功率,农机部门一定要和农业技术部门密切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把好技术关键环节,在育秧及机插秧大田管理期间,要共同下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服务,确保机插秧增产增收;各乡镇要选好每个水稻种植期的测产点,在早、中、晚稻机插稻谷收获后,与农技、农机部门一起进行测产,搞好机插和人工插秧对比试验,用科学数据显示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坚定农民运用这项技术的信心。

(五)大力推进“机插秧百千万工程”

今年水稻机插秧工作重点是抓好整村整镇整体推进。各乡镇要在稻鸭共育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水稻连片种植区、农业龙头企业订单村扎实开展“百亩村、千亩乡镇”的机插秧面积落实工作,使机插工作形成规模,连片发展万亩区。戴家场、峰口、螺山、万全、曹市、瞿家湾、黄家口、沙口、乌林、燕窝、新滩、龙口、府场等13个乡镇要建三个500亩整村推进示范样板。其中螺山镇、戴家场镇、峰口镇建成整镇推进千亩连片机插秧示范区;大同湖管理区建成万亩育秧基地。

(六)大力培植机插秧专业作业组织

积极探索水稻机插秧的作业服务模式和方法。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机大户、模范机插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机插秧作业服务队,与种粮大户和农民签订机插作业合同,开展机械耕整、机械育插秧、机械收获一条龙服务。农机部门要多为机插作业队和种粮大户牵线搭桥,让“有机户有田插,无机户有机用”,特别是高速乘座式插秧机,一定要使之满负荷运行,充分发挥其效能,既服务农业,又增加机手收入。

(七)大力开展机插服务工作

一是各乡镇要在督促农户在育秧前备足营养土、壮秧剂、秧盘、薄膜、化肥、农药等物资。二是技术指导服务,各乡镇农技与农机部门要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小组,在水稻育秧时节深入田头进行技术指导,给予技术保障。三是气象信息服务,在育插秧环节,要坚持每周向各乡镇一份气象资料,供农户参考并提前做好秧苗保护及肥水管理,用优质服务赢得农民朋友的信任和配合,解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四、实施奖惩政策

为大力推进机插秧工作,市政府把机插秧技术推广作为乡镇农业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考核结账,对完成任务的乡镇实施奖励政策。对不能完成任务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一)奖励对象:乡镇、村,农机服务组织,机插秧大户。

(二)奖励重点:百亩连片村,千亩连片乡镇,整村推进村,整镇推进乡镇。

(三)奖励程序:首先由各乡镇组织自验收,填写《自验收报告》,并上报市农机化办。市验收组实地进行验收,并随机抽查100亩以上点10个,50亩以上点5个,实地查看插秧机具。最后市验收组将考核结果汇总,报市机插秧领导小组确认。

(四)奖励办法:

1、一季机插面积500亩连片村,奖励二千元;一季机插面积1000亩连片村或5000亩乡镇,奖励五千元;一季机插面积10000亩以上乡镇,奖励一万元。

插秧技术论文篇7

参会代表观看了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插秧现场,同时参观了育秧基地、秧盘生产基地、播种现场和农业机械规范化管理。大家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汪春教授团队研发成功的集成多项新技术的钵育摆栽插秧机现场插秧田间作业展示。大家对新机器和技术新颖的设计、巧妙的构思、稳定高效的性能、显著的增产效果、突出的生态效益和农机农艺紧密结合的特点给予了高度评价,赢得广泛的赞誉和尊敬。有的专家甚至认楦眉际跆逑凳撬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增产效果显著,大面积推广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汪春教授槭椎目蒲型哦永经5年艰苦努力研发成功的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钵育机械移栽技术具有早期育苗、秧根盘结、秧苗齐壮、移栽时不伤根、无缓苗期、延长作物有效生育期、秧苗可实现等行等距,有利于秧苗的田间生长,最终实现提质、增产的目的,是目前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平均亩产量达到750千克以上。目前,国际上仅有日本的几家公司拥有这项成熟技术,但因橐圃曰结构复杂、价格高,尤其秧盘价格昂贵,目前还不适合在中国大面积推广。

针对这一问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汪春教授团队以稻草榛本原料,以插秧机榛本机型、研究开发出了水稻植质钵育秧盘、植质钵育精量播种机及植质钵育栽植机,并配套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及生产管理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生产模式。与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比较,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以稻草樵料制成的秧盘可实现稻草的有效利用,变废弃物樽试础⒃黾优┮凳杖搿⑹迪纸崭鸭浣踊固铩⒏纳粕态环境;节省育秧土30%~40%,减轻对土壤资源的破坏;35天育秧期,可实现育秧不窜根、苗齐、苗壮、早分蘖、移栽不伤根、无需缓苗,增加有效生育期;

(2)精量播种机采用型孔式结构,充种率高、充种均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较普通育秧方式省种40%~60%;

(3)栽植机通过改装现有插秧机,利用现有插秧机更换两用秧针,可实现秧盘整齐有序分割移栽且不伤根,确保秧苗穴距、行距准确;改装后的栽植机完全可实现插秧机的全部功能,在不提高机具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做到“一机两用”。

该新技术的实施要点可以简要概括橐韵24个字:植质钵育,早育精播;钵苗带蘖,有序移植;穴疏株密,机械浅栽。

以罗锡文院士槭椎淖家组对汪春教授团队研究成功的水稻植质体育机械化栽培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希望率先在黑龙江农垦系统大面积推广,榇耍经过充分酝酿,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广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建议”,这也是此次论坛的重要成果,详细内容如下。

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的一次革命。该技术首创以稻草樵料的植质钵育秧盘生产,研发了与植质钵育秧盘相配套的精量播种工艺与设备,改进了与之配套的插秧分插机构,完善了与之相适应的农艺栽培技术,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每亩增产200斤以上。该技术臻于成熟。与会专家一致建议:

(1)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如果“十二五”期间在黑龙江垦区推广该技术500万亩,每年既可增加水稻产量10亿斤以上,又可增加稻民收入15亿元,建议尽快在黑龙江垦区大面积推广该技术。

(2)鉴于以稻草樵料的植质钵育秧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榱斯睦稻农尽快推广这项实用技术,建议参照国家对深松和秸秆还田等的有关补贴政策,每亩补贴50元用于稻草回收利用。

插秧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机插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84-1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三分种,七分管,十分丰收有保险。

机插水稻实行了定行、定穴、定深和定苗移栽,满足了宽行、窄距、浅栽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求。在解决了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环节后,并非大功告成,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机插秧后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证。

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田间管理技术要领有三项:薄水灌溉、浅水活苗、适时晒田;巧施蘖肥、少吃多支、看苗施肥;化学除草、灭虫防病。

1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1机插早稻秧苗返青期应坚持薄水灌溉、浅水活苗

对栽期较早、目前亩苗蘖数在18万以上、灌水较深的机插稻,要立刻排水晒田或采用多次搁田,结合薅秧、除草等,改善土壤根系的通透条件,提高水温和泥温,促进根系下扎和通风透光,提高分蘖成穗率。

早稻机插秧苗后的3-4d,不要高速灌水,防止刚刚插下的秧苗漂移。如果田间缺水,可缓速灌水,薄水扎稳根。一般田间水层深宜在0.5-1.5cm之间,要防止长时间深水,造成秧苗的根系和秧心缺氧,延长返青期。

对目前秧苗长势较弱,亩苗蘖数在16万以下的机插稻田,加强田间水分管理,保持3am以下的浅水灌溉,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数量,使分蘖节位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增气养根,壮秆保叶养芽,促进根系生长。

迟栽机插稻插秧后要保持浅水护苗,湿润立苗,薄水分蘖,促早返青、早分蘖。中稻拔节、孕穗至抽穗后10d,通过浅水与湿润相结合促进孕穗、抽穗,同时要注意保水抗旱;中稻齐穗后25d左右可自然落干田水;后期以间歇灌溉为主,然后干湿交替促进灌浆。若蓄留再生稻,中稻收获时,将稻草均匀平铺稻桩行间,减少田问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再生稻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采用机收田块在稻穗2/3转黄时放水以利机械作业。

1.2秧苗分蘖期应坚持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即巧施蘖肥,少吃多餐。有利于水稻分蘖,有利于供大穗,争足穗。早稻机插后5-7d,施一次返青促蘖肥。一般每亩田施尿素5-7kg,氯化钾3-4kg。10-12d后再施一次分蘖肥,每亩施尿素7-9kg,以满足机插水稻早分蘖,分足蘖的需要。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一般水深在2-3cm之间。如果田问水干了再灌水,如此反复,达到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多分蘖。

1.3拨节长穗期应看苗施促花肥和保花肥

拨节长穗期是壮秆,长大穗的关键时间,需要一定的肥料养分。因此,施促花肥和保花肥。在施促花肥时,若叶色正常褪淡,一般每亩田施尿素6-10kg,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d施。施保花肥时,一般在水稻出穗前18-20d之间施,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每亩施尿素5-6kg,可根据灌溉条件情况,做到多次断水轻晒田。机插水稻秧苗,前期秧苗个体小,分蘖比例大,对田间水分敏感,应及时露田晒田,干干湿湿,每次断水晒田,应尽量使田间不起裂缝,防止有效分蘖枯萎和死亡。

1.4开花结实期是决定壮籽饱粒数的关键时期

应坚持养根保叶,防止衰老。以促进籽粒灌浆,以达到以根养叶,壮籽饱粒的目的。在水稻灌浆抽穗后的20-25d里,水稻需水量较大,应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耗干后再灌上浅水层。在抽穗25d后,水稻根系逐渐衰老,这时应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干干湿湿壮籽饱粒,灌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水稻成熟,以提高水稻结穗率与千粒重的目的。

1.5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相关部门田间病虫测报,采用高频灯诱杀、BT杀虫剂及其他生物农药或国家标准允许的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农药为主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关键时期重点防治好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时间根据当地病虫监测预报情况制定。

防治病虫草害应贯穿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在机插秧后5d左右,要结合施分蘖肥,进行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2 结语

机插秧是“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技术,肥水的控制要实现“前稳、中控、后促”的原则,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以确保有效大穗,足穗的数量。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为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机插秧水稻只要按照以上环节抓好管理,亩产700kg以上的有效穗数20-22万每亩以上,每穗粒数70-80粒,千粒重为20-23g。

参考文献

[1]吴崇友.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与区域技术方向[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2]成芳,史志中.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3]初江,任晓东.浅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研究[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

[4]肖锐,张巧珍.水稻盘育苗机插秧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1984(Z1)

插秧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 水稻;机插秧;问题;对策;辽宁东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56-01

东港市共有水稻面积5.3万hm2,插秧是耗费劳动力最大的一个环节。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港市示范农场首次从日本引入了一套被淘汰的水稻机插秧设备,经过2年运行后,未能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国产插秧机在东港不同地区进行了试验和试点,但推广仍无进展。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一些先进机械有了购机补贴,促进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推广,但因在农机与农艺结合配套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该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步伐缓慢。针对这一实际,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加强育苗技术改进和机械插秧质量的提高,从而使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推广面积达到80%~85%,个别乡镇达到100%。

1 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插后掉墩,缺穴率高。据调查,插秧后,每百穴缺穴达到20~25穴,缺穴率达20%~25%。因此,必须采用人工进行补苗,但用工量较大,增加了机插秧的成本。原因是育苗质量差。由于播种量少,而且育苗管理粗放导致秧苗不整齐,缺苗断条,插时自然会掉墩缺苗[1-2]。另外,机械作业速度过快也会导致缺苗现象。

(2)机械损伤秧苗,造成插后缓苗时间较长。据调查,机插秧缓苗期比人工插秧缓苗期长7 d左右,进而使分蘖期延后。原因是秧苗秧龄过长未能及时插秧。人工插秧秧龄35~40 d,而机插秧秧龄超过35 d之后插秧,由于秧龄过长后秧苗过高,根系盘结而形成机插时机械损伤严重。

(3)插秧过深,影响分蘖数和成穗率。据调查,分蘖期推迟后低节位分蘖数减少,降低了成穗率,每穴减少有效棵数1~15棵,影响了产量提升。主要原因是插秧机未调整到最浅的状况。另外,水整平地后土壤未达到可以进行机插秧最佳沉淀状态。

2 对策

(1)合理确定育苗播种量。机插秧育苗秧田播种量为550~600 g/m2,比人工插秧育苗(200~250 g/m2)约多350 g/m2。大田用种量45.0~52.5 kg/hm2,比人工插秧(30.0~37.5 kg/hm2)多15 kg/hm2。工厂化育苗塑料盘育苗,育苗盘规格是60 cm×30 cm,插种面积为58 cm×28 cm,每盘播种量为100 g。

(2)积极采用无纺布育苗和工厂化育苗。①无纺布育苗。无纺布育苗是目前东港市大力推广的在稻田地和园田地隔离层旱育苗方式,将原来育苗采用的塑料布覆盖改成无纺布加塑料布或地膜双层覆盖。具体做法:苗床播种覆土完成后,先盖无纺布,再盖1层塑料布或地膜,待秧苗出土放绿时,将上层膜揭掉,不用再通风炼苗,并且靠接天然水就可确保苗期湿度,如果遇到早春干旱年缺水时,可用喷壶直接往无纺布上浇水。这种育苗方式省工省时,秧苗生长整齐、不突长、无病害。②工厂化育苗。工厂化育苗是近几年的一项国家惠农政策,建成育苗大棚,采用塑料盘育秧,可在棚内进行放风浇水作业,能调节育苗的各个环节,育出的秧苗质量好,是今后集中连片种植的最佳育苗方式。

(3)错期播种,确保秧龄适宜机插时间。因为机插秧要求水稻秧苗必须适应其基本条件,否则会造成秧苗危害,导致机械伤苗现象发生。因此,在育苗环节,应错期播种,以适应机械插秧的要求。一般状况下,晚熟品种应早育早插,早熟品种晚育晚插,中熟品种育苗和插秧时间在其中间水平。基本保证早熟品种从育苗到插秧的时间为35 d,中晚熟品种从育苗到插秧的时间为30~35 d,不论插秧时间早晚,要确保35 d秧龄时插上秧[3-5]。东港市最早育苗秧在10月15—20日。依此,可以逐步推断后期育苗时间,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插秧和育苗时间。

(4)插秧时对整地的要求。目前东港市水田作业均采用机械化作业,首先是旋耕,然后是带水平整地,整地后特别是土壤质地较为疏松、耕层较深的地块,要有一定沉淀过程,否则会造成机插秧的泥土拥堆现象,使秧苗插后过深影响正常发育。一般水整平地插秧前需间隔3~5 d,并且插秧时需带水插秧,不能建立深水层[6]。

(5)目前,插秧机的机型各不相同,有高速插秧机、低速插秧机还有手扶插秧机等。在东港市推广的较为先进的插秧机是日本产的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其每天(10 h)最多能插5.3 hm2,但按此时速掉穴率可高达20%,若降到每天(10 h)4.0 hm2左右,基本不掉穴。插前必须将插秧的密度调整为东港市目前的插秧穴数(19.5万~22.5万穴/hm2),按此总数调整株行距,每穴株数为3~4株。插秧的深度,以摆秧的水平为准,即不能深插,以摆到地表即可。

3 参考文献

[1] 高春河.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治理方向[J].科技资讯,2009(16):139.

[2] 高黎明,刘春梅.宿城区水稻机插秧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8):153-154.

[3] 孙世亮,刘晓波,丛亿军.东港市水稻插秧机推广经验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32-133.

[4] 刘晓波,宋娟.东港市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5.

插秧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机插秧;水稻;推广

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是立国之本,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大事。在粮食作物中,水稻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作物所无法代替的,它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淮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水稻是该市的第一大农作物、农业主产粮,常年种植面积在26万hm2左右,约占有效耕地的67%,在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新品种和在传统栽培技术革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稻谷质量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是解决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瓶颈”,是提高水稻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1 水稻种植方式

水稻的种植方式有两种:大田直播和育秧移栽。

1.1 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栽培有水直播、旱直播和水稻旱育3种。在生产中主要以水直播为主,可采取人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直播就是将干种子或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直接播种到大田里。与移栽相比,水稻直播省去了育秧和秧苗移栽两个环节。大面积水稻直播可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

直播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省工省力和生育期提早。水稻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免去耕整秧田、育秧管理和移秧、插秧等用工,一般比移栽稻每667m2大田节省移栽工1.5个左右。水稻直播没有伤根、伤苗现象,无缓苗期,秧苗生长稳健,个体、群体生长协调,分蘖早、低位分蘖多,成熟期提早,同品种全生育期一般比移栽缩短10d左右。

直播稻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播种迟,在温光资源利用上少了一个秧田期,抽穗灌浆易受低温影响,结实率下降,营养生长期缩短、穗子小、粒数少,造成平均单产水平将有所下降;水稻直播的播种技术要求较高,很难做到一播全苗;直播水稻草害、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由于直播田水稻根系较浅,后期容易倒伏。

1.2 育秧移栽

水稻移栽方式包括手工插秧、机械插秧和抛秧等方式。

手工插秧是最传统的水稻一种种植方式,在很长的时间里是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及土地的相对集中、人们越来越要求低的强度劳动的形势下,手插秧效率低下的特点已经不能适应整个水稻种植业的要求。

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研究使用机动插秧机最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6、7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掀起了发展机械化插秧的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水稻种植机械化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新一轮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解决了机械技术的基础上,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其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稻机插秧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和育秧方式有重大改进。

抛秧是将已经长成的秧苗,在长得不高的时候就把它抛在田里。与插秧不同,它是直接用手抛在田里,比插秧更省时,更轻快。采用抛秧是在地多人少的情况下,节约成本,提早插秧期的一种栽培措施。

2 淮安市水稻机插秧推广情况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一种采用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法,是一种水稻种植模式的重大变革,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资源。它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是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1 淮安市水稻机插秧的格局

近年来,淮安市经历了直播稻的不推自广和政府推动下机插稻的推广,形成了水稻手工插秧、机插秧和水稻直播稻3种稻作方式并存的格局,这也是江苏省稻作方式发展变化的一个代表。研究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效果与实际收益,是对前期推广工作的总结,也为对下一步发展的预期展望提供理论保障。

2.2 淮安市水稻机插秧的进展

2011年金湖县率先通过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县验收。

2012年洪泽县、清浦区通过省级验收。

2013年,盱眙、淮安、淮阴、涟水4个县(区)也通过省级验收,7个主要农业县区全部通过省级示范验收后,从而使淮安市成为苏北率先创成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

截至2011年底,淮安市插秧机总量突破1万台(比上1a新增3300多台),位居全省第2。机插秧面积超过110000hm2(比上年新增28666.67hm2),机插秧率达41%(比上1a提高10%)。

截至2012年底,农机化综合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比2011年又提升了2%;全市新增水稻插秧机4880多台,其中高速机274台,落实机插面积170000hm2,分别比2011年增长91%和55%,增量及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机插率达64.5%,比上年提高23%。

2013年淮安市新增插秧机6784,其中新增高速机611台,全市机具保有量超过2万台,实现机插作业211333.33hm2,机插率高达78%。

3 淮安市机插秧的效益显著

在淮安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农机部门坚持以创建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作为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重要组成指导思想,作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使淮安市水稻机插秧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的成果。

从淮安市大面积示范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实践看,通过经济分析水稻机插秧技术较其他种植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3.1 省工节本

与传统手栽稻相比,是否省工是农户采用直播稻还是机插秧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阶段,农业作业方式越费工,农户对其采用的倾向性越小。从这点来说,手工插秧事实上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整体生产的需要。而机插秧的优点明显,即:

3.1.1 节省秧田

采用手工栽插的常规水育秧秧田与栽插大田比为1:8~1:10,而机插秧由于采用的是毯状秧苗,育秧高密度、短秧龄,其大量节省了秧田,并显著提高了育秧的工效,采用机械化栽插的育秧秧田与栽插大田比为1:80~1:100,并可以进一步运行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从这里可以看出,机械插秧仅为人工栽插秧池的10%,可节省秧池田90%,节省下来的秧池田可以用于田地修养,或套茬种植其他农作物,则可使大田每667m2增收30元左右,特别是在我国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更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也极为明显。

3.1.2 节省农药

淮安市手工插秧育秧落谷期一般为5月5日左右,机械插秧育秧落谷期一般为5月15~30日。由于采用机械化栽插秧苗,育秧落谷期较手工插秧迟15d左右,机插秧的秧苗较手工插秧的秧苗黄、小,这样的秧苗可避开病害高发期,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并且由于秧池面积小,工厂化育秧,对集中防治病虫害非常有利。由于育苗期有一段时间薄膜覆盖,切断了灰飞虱等病虫的侵染途径,从而保证移栽至大田时秧苗带病率低,因而发病很轻,能进一步减少用药次数。对绿色、无公害稻米的生产有显著作用,更能体现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

3.1.3 节省用工

使用不同的插秧机进行插秧,步行式每小时可栽插1333.3~2666.7m2,1d可栽插13333.3~26666.7m2,采用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每小时可栽插2666.7~4000m2,1d可栽插26666.7~40000m2,而采用人工栽插,每人每天只能栽插333.5~533.3m2,机插秧的工效是人工的数十倍,淮安市雇工栽秧最低每人平均80元/d,高的地方每人平均100~150元/d,加上招待费用,插秧成本达到近200元/667m2;插秧机栽插每667m2收费不到100元。采用机插秧,大量降低了用工人数,减少用工量,降低种植成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3.1.4 节省用水、肥料

采用机插秧方式种植水稻,普遍采用旱育秧方式进行秧苗育秧,其用水量仅为常规水育秧的1/10,秧苗期用肥量也比水育秧下降2/3。由于机插秧育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减少了施用量,大大提高了肥、水的使用效果。

3.2 稳产、高产

水稻采取机插秧种植,水稻的产量稳定,而且高产。从近10a来水稻机插秧试验及示范推广以来看,其平均每667m2产稳步上升,平均在600kg左右,高的可达近750kg/667m2,而手工栽插等其他种植方式平均每667m2产在560kg左右,机械化栽插较其他种植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普遍要高5%~8%。

3.3 简便易行

机械化栽插、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分工更加明确,工厂化育秧及管理上更加规范,农民和机手更加容易操作插秧机和掌握机插秧技术。

3.4 农户、机手双赢

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首先是稻农得益,而且种植规模越大,效益越显著。从以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农民采用机插秧,比其他方式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累计可以增加收入200元/667m2左右。

4 结语

淮安市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水稻生产从种植到田间管理、收获都实现了机械化,既很好解决了水稻种植用工紧张的矛盾,又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淮安市水稻机插秧工作的深入推广,不但为农民节支创收提供了有效的条件,在经济上为农民和淮安市的粮食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给予了技术上保障,在水稻的种植体系上,也为改变传统的辛苦的劳作方式奠定了基础。水稻机插秧及水稻机械化生产,成为淮安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 蓝平.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2] 张尊忠.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应用推广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 马振国.洪泽县水稻机插秧与机直播效果对比分析[J].北京:农业机械,2011(9).

[4] 方书亮,等.淮安市水稻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贵阳:农机服务,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