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05:38:59

插秧

插秧范文篇1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缩差共富”的重要途径。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我县水稻生产机耕、机收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机械插秧则成为了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切实加快我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步伐,经县政府同意,现就2012年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2012年,在全县开展水稻“机插秧推广年”活动,完成机插秧推广面积15万亩,其中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面积3万亩;新增插秧机100台;技术推广范围覆盖全县316个行政村。

二、主要举措

(一)加强工作考核。县政府继续将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纳入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并加强工作检查和督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应将此项工作列入对村干部的考核内容,以加大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切实推进机插秧技术加快发展。

(二)落实推广经费。县政府将安排机插秧推广专项经费,用于插秧机、秧盘购置补贴及技术宣传、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等工作补助。插秧机购置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县级增加补贴10%;育秧软盘县级补贴50%;对组织实施机插秧推广的乡镇(街道)农机专业合作社,县级按作业补贴试点区域5元/亩、其它区域3元/亩的标准给予推广经费补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也应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以保证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三)创新推广机制。各乡镇(街道)要建立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化示范村、村组干部及水稻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协作配合的推广机制,尤其要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化示范村的优势和作用,不断创新符合市场要求的推广机制;建立起注重实效,扶优扶强的考核激励机制;大力推行商品化集中育秧、相对统一水稻品种、播种机(器)播种、承包机插、代育代插一条龙服务等推广模式,切实加快机插秧技术推广发展步伐。

(四)扩大示范点规模。各乡镇(街道)要在巩固年推广成果、扩大原有机插秧示范点规模的基础上,以水稻高产创建和水稻产量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机插秧技术推广覆盖范围,努力扩大示范影响和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各乡镇(街道)要以高速公路、铁路、公路干线沿线及农机化示范村、水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为重点,在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建立起规模较大、影响突出的机插秧推广示范点。实施机插秧推广作业补贴的试点乡镇,更要以实施作业补贴为契机,加强技术宣传、强化培训指导、着力机制探索、注重经验总结,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探索农民得实惠、技术得发展的良性机制。

(五)突出能人和干部的带动作用。各乡镇(街道)要积极动员农机专业户、水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村组干部、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和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带头示范、带头推广机械插秧技术,并使之成为承载推广技术的市场主体,以达到宣传群众、带动群众、争取群众的推广目的。

(六)认真开展“机插秧推广年”活动。一是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采用机插秧技术的积极性;二是要以农机化示范村、水稻种植大户为技术推广载体,努力扩大示范规模;三是要以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工作为契机,有效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和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四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机插秧技术的节本增产效果;五是要加强推广机制的探索和经验总结,促进推广技术加快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提前做好技术宣传和推广准备工作。各乡镇(街道)要提前做好技术宣传和群众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座谈、科技赶场、发放资料、进村入户等形式,加强技术宣传和实际效果宣传,争取农民群众对推广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要提前做好机插秧区域规划、面积落实、秧田及营养土准备、机具、人员、种子和育秧物资落实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落实推广任务和职责。县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对推广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要建立组织机构,分解任务指标,落实责任人员,制定工作措施,创新考核机制,为推广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推广目标全面完成。县农委作为推广牵头单位,要认真搞好统筹协调、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农艺技术配套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要在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和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搞好统筹谋划和指导协调工作,督促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落实好任务计划、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比试验等各项具体任务和职责。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以机插秧技术推广为契机,创新推广机制,认真开展好技术宣传、集中育秧、连片机插、现场演示等工作,切实让入社成员得到实惠,努力推进合作社发展壮大。

插秧范文篇2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1.1.1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苗期管理。①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30~32℃,如超过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②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③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④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3~5d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⑤喷施送嫁药(肥)。

1.1.4栽前准备。①施好出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4d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②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促进秧苗老健,增强秧苗抗逆性。③带药移栽。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栽后易遭受病虫危害,在栽前1~2d要喷药预防,坚持带药移栽。④起运移栽。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

1.2双膜育秧

1.2.1作业流程。地膜打孔→铺放孔膜,精做秧板→铺撒床土,床土准备→破碎拌肥过筛→洇足底水→均匀播种→覆土→覆膜盖草→揭膜炼苗→肥水管理→切块移栽。

1.2.2准备工作。①双膜准备。一般大田需备足幅宽1.5m的地膜63m/hm2;幅宽2.0m的农膜63m/hm2。②地膜打孔。孔距一般2cm×3cm,孔径为0.2~0.3cm。打孔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孔径过大造成大量秧根下扎,增加起秧难度;孔径过小,透气性差,易造成烂秧。③秧池准备。秧池田与机插秧大田比例为1∶100。秧池田的秧板宽为1.4m。秧沟规格及秧板质量标准与软盘育秧要求相同。

2机插大田技术

2.1大田耕整

①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②田面整洁,无杂残物。③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④耕整时,不宜用深耕机械作业,以防耕作层过深。

2.2大田施肥

根据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学肥料。氮肥量一般掌握在稻田总氮量的20%。在缺磷钾土壤中应适量增施磷钾肥。

2.3泥浆沉淀化除封杀

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大田耕整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d,黏土一般需沉实3d左右。

3机插作业技术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步进式与乘坐式,我县丘陵山区适宜以手扶步进式为主;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行距30cm,不可调,株距3档可调,深度、取秧量可调。其主要特点: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可以量化调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可以提高水田作业的稳定性。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3.1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1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3.2插秧机道路行走

插秧机前往作业区进行道路行走程序:一是发动机起动后,应达到热机状态。二是将苗箱置在机体的中间位置上。三是将变速杆拨到“行驶”位置上。四是将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到“上升”位置,然后把液压操作手柄拨到“固定”位置。五是将发动机油门处于低速转动状态。六是将主离合器手柄慢慢拉到“连接”位置,插秧机即可行走。

3.3插秧机田间行走

(1)田间行走方法。方法1:插第1行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4行宽的余地。方法2:第1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他3边留有4行、8行宽的余地。

(2)插秧机的转向换行。插秧机到田头转向换行采取步骤:一是将插秧机离合器拨至“断开”位置,降低发动机转速,将液压手柄拨至“上升”位置,使机体上升,将划印杆收回。二是将手柄往上稍稍抬起并用手捏需旋转方向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手柄,插秧机即慢慢开始轻松转向,以便进行下一个行程插秧作业。

(3)划印器的使用。插秧机在行走时,划印器在大田表土上会划出一直线痕迹;插秧机转弯后,应将发动机上的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直线,以保持插秧机的直线行驶。

(4)侧对行器的使用。插秧机转弯后,应将侧对行器对准上一个行程已插秧的秧苗行,以使插秧机每次行走时有均匀的行距。

3.4插秧机停止作业

作业结束需要停机时,首先将油门拨至“低”的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下降;然后将发动机开关拨至“OFF”位置,发动机可立即熄火,插秧机停止作业。

参考文献

[1]刘云,杜茶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06(3):32-33.

插秧范文篇3

一、抓好宣传发动工作

今天参会的报社记者、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让老百姓明白机械化插秧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的一个好事情。我们给老百姓算了一个帐,就拿插秧这一个环节来说,人工插秧每亩花费210元,机插秧每亩60元,可以节约150元/亩。目前我们老百姓认为机插秧很麻烦,新闻媒体更要大量报道、宣传这种好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农机部门作为本职工作,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二、做好农机大户培养工作

目前我市机械化插秧只有0.6%,才刚刚起步,我们要把机手和农机大户培养起来,积极参与,带动提高全市机械化水平。各区县要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做好大户的培养,动员鼓励支持大户踊跃购买,让他们知道农机化大有作为,有钱可赚。

三、搞好指导服务工作

农机大户、机手发展起来了,他们要作业、要赚钱。作为农机部门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支持,切实搞好服务工作。

四、落实好购机补贴惠农政策

全市今年560万购机补贴,目前只用了159万,还有401万没用出去。国家补贴30%的政策很好,农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给农民把政策讲清楚,鼓励农民积极购买。要把大户培养起来,有了他们,我们的农机化事业才有支撑。

五、部门协调配合,找准结合点

插秧范文篇4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必须把握好5关:一是营养土配备消毒关,二是精耕细作秧田关,三是品种种子选择关,四是精量播种关,五是秧水肥田管理关。把握3个原则:一是田平水浅栽插原则,二是适时栽插原则,三是合理密植原则。机插秧苗须达到2个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形如毯状,提起不散,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青秀均匀整齐,苗挺叶绿,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按床土的干湿分为湿润育秧和旱育秧。选择育秧方式应根椐当地水源条件而定。在水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软盘湿润育秧操作简便可行,且用工少,生产成本低,质量有保证,适宜大面积推广。

1.1软盘育秧

1.1.1准备工作。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按照秧田面积与机插大田面积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大田一般需备软盘300~375片/hm2。准备宽2m的农用薄膜63m/hm2,长2m的竹弓60根/hm2。床土为过筛的营养细土(菜园土)1500kg/hm2。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大穗型品种。大田一般需备足杂交早稻种子22.5kg/hm2(常规稻30kg/hm2)。种子应经过精选,以保证出芽率。并用药剂浸种预防病虫害;稻种吸足水分的标准是:谷壳透明,可见腹白和胚,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催芽标准为:手工播种根芽长度不超过2mm,机械播种“破胸露白”即可。

1.1.2精细播种。软盘育秧按播种方式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手工播种方法简便通用。手工播种的作业流程: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堆闷熟化;晒种→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铺放空盘→装盘土→洒水→播种→盖土→封膜→揭膜炼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

1.1.3苗期管理。①播种至出苗期。主要是保温湿,快出芽,促齐苗。膜内温度保持在30~32℃,如超过3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高温灼苗。如遇连续阴雨天,每隔2~3d,选中午揭开膜的两头通风1次,床土水分一定要充足,若床土发白,必须补足水分,保湿全苗。但要避免雨水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②一叶期。控温控湿,防徒长。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超过25℃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③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揭膜炼苗,干燥促根。揭膜应在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④三叶期。应注意保温防寒,除阴雨天外,实行日揭膜夜盖膜的方法,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时方可拆棚,并要求床土湿润不发白,含水以透气。移栽前3~5d控水,保持床土干燥,以利机插。⑤喷施送嫁药(肥)。

1.1.4栽前准备。①施好出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4d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②适时控水炼苗。栽前通过控水,促进秧苗老健,增强秧苗抗逆性。③带药移栽。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栽后易遭受病虫危害,在栽前1~2d要喷药预防,坚持带药移栽。④起运移栽。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

1.2双膜育秧

1.2.1作业流程。地膜打孔→铺放孔膜,精做秧板→铺撒床土,床土准备→破碎拌肥过筛→洇足底水→均匀播种→覆土→覆膜盖草→揭膜炼苗→肥水管理→切块移栽。

1.2.2准备工作。①双膜准备。一般大田需备足幅宽1.5m的地膜63m/hm2;幅宽2.0m的农膜63m/hm2。②地膜打孔。孔距一般2cm×3cm,孔径为0.2~0.3cm。打孔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孔径过大造成大量秧根下扎,增加起秧难度;孔径过小,透气性差,易造成烂秧。③秧池准备。秧池田与机插秧大田比例为1∶100。秧池田的秧板宽为1.4m。秧沟规格及秧板质量标准与软盘育秧要求相同。

2机插大田技术

2.1大田耕整

①田块平整,高低不过寸。②田面整洁,无杂残物。③田

面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表土硬软适中,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④耕整时,不宜用深耕机械作业,以防耕作层过深。

2.2大田施肥

根据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学肥料。氮肥量一般掌握在稻田总氮量的20%。在缺磷钾土壤中应适量增施磷钾肥。

2.3泥浆沉淀化除封杀

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大田耕整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d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d,黏土一般需沉实3d左右。

3机插作业技术

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步进式与乘坐式,我县丘陵山区适宜以手扶步进式为主;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行距30cm,不可调,株距3档可调,深度、取秧量可调。其主要特点: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可以量化调节。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可以提高水田作业的稳定性。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

3.1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1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要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3.2插秧机道路行走

插秧机前往作业区进行道路行走程序:一是发动机起动后,应达到热机状态。二是将苗箱置在机体的中间位置上。三是将变速杆拨到“行驶”位置上。四是将液压操作手柄往下拨到“上升”位置,然后把液压操作手柄拨到“固定”位置。五是将发动机油门处于低速转动状态。六是将主离合器手柄慢慢拉到“连接”位置,插秧机即可行走。

3.3插秧机田间行走

(1)田间行走方法。方法1:插第1行时首先在田埂周围留有4行宽的余地。方法2:第1行直接靠田埂插秧,其他3边留有4行、8行宽的余地。

(2)插秧机的转向换行。插秧机到田头转向换行采取步骤:一是将插秧机离合器拨至“断开”位置,降低发动机转速,将液压手柄拨至“上升”位置,使机体上升,将划印杆收回。二是将手柄往上稍稍抬起并用手捏需旋转方向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手柄,插秧机即慢慢开始轻松转向,以便进行下一个行程插秧作业。

(3)划印器的使用。插秧机在行走时,划印器在大田表土上会划出一直线痕迹;插秧机转弯后,应将发动机上的中间标杆对准划印器划出的直线,以保持插秧机的直线行驶。

(4)侧对行器的使用。插秧机转弯后,应将侧对行器对准上一个行程已插秧的秧苗行,以使插秧机每次行走时有均匀的行距。

3.4插秧机停止作业

作业结束需要停机时,首先将油门拨至“低”的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下降;然后将发动机开关拨至“OFF”位置,发动机可立即熄火,插秧机停止作业。

参考文献

[1]刘云,杜茶英.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06(3):32-33.

插秧范文篇5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选择;安装调试;田间作业技术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人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加大了对购置农业机械的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是制约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其中水稻机插技术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此,国家在推行购机补贴政策中,各地将插秧机补贴率放在最高位次,安徽省补贴额度已连续几年在50%以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霍山县插秧机从无到有,至2010年5月,已达到200余台。实践证明,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普及和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是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责,学习和掌握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是农民机手的迫切要求。

一、水稻插秧机的选择

目前在霍山县推广的插秧机,按操作方式来分,有步行手扶式插秧机和方向盘式即乘座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来分,有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按插秧机栽插行数来分,步行手扶式插秧机有2、4、6行,乘座式插秧机有4、5、6、8、10行等。如东洋PF455S和南通2Z-455型为步行手扶式普通插秧机,东洋P600和久保田SPU-68C型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东洋PF455S型插秧机作业行数为4行,它具有价格低廉(价格为1.7万元/台),结构简单,轻巧,整机重170kg,操作灵便,使用安全可靠,作业效率一般为1666.67m2/h。东洋P600型插秧机作业行数为6行,其科技含量高,与步行手扶式插秧机相比,具有舒适、效率高的优势,作业效率一般为3333.35m2/h。但机器较笨重,整机重550kg,且价格偏高(价格为9万元/台)。现在插秧机技术比较成熟,适合目前农村自然和经济条件,适应水稻栽插的农艺要求。但该技术对育秧技术标准化程度要求高,对插前大田耕整地要求严,对机手操作使用插秧机技术要求过硬。因此,农机手在选购插秧机时,应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水稻作业面积、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以及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全面考虑确定选购步行手扶式插秧机还是乘座式高速插秧机。

二、插秧机的安装调试(以PF455S型插秧机为例)

2.1整机安装

插秧机的基本构造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变速箱)、行走机构(转向离合器、驱动轮)液压仿形系统、操纵和调节机构、取秧量调节机构、移箱器等组成。出厂时,将这些部件包装运到各地,购机户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插秧机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公务员之家

2.2安装要求

安装技术要求、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插秧机的工作质量。因此,安装后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一是各运动件安装后,转动应灵活,无碰撞、卡阻现象,对运动件应加注润滑油。二是操纵手柄(杆)转动灵敏,转向离合器转向自如,发动机油门操纵机构应轻便,并能准确控制发动机转速。三是所有紧固的地方,都应按规定拧紧。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四是各传动部件,不允许有漏油现象,工作运转应正常。五是各间隙调整正确。如秧针与导轨插口侧面的标准间隙为1.3~1.7mm,秧针和苗箱侧面的标准间隙为1.5~2.5mm。

插秧范文篇6

我县今年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围绕“水稻高产示范和农民节本增收”工作主线,坚持“增产增收”推广宗旨,按照“农户满意、机手乐意”两大目标,经过认真努力,精心实施,推广任务完成较好,技术实施到位率高,育秧和机插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目前秧苗长势良好,农民群

众感到满意。现将育、插秧阶段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今年,市政府目标办下达给我县的机插秧推广面积为4万亩,县政府下达面积为4.2万亩,实际完成机插秧面积5.15万亩,占市政府目标任务的128.8%,较上年增长1.54万亩。市政府目标办下达的插秧机推广任务为90台,实际完成插秧机推广任务118台,占任务数的131.1%,较上年增长53台。

(二)推广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我们立足当年推广,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夯实技术发展基础,使机插秧技术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全县机插秧推广呈现出“三大亮点”、“四大特色”:

1、三大亮点:一是“遍地开花”。机插秧推广示范区域覆盖了全县33个乡镇;示范推广机插秧的行政村数量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达到了110个;很多山区老人在家门口看到“机器插秧”后,嘴上都重复着的一句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二是规模凸现。全县连片1000亩以上的机插秧面积达到了2.2万亩,连片200-1000亩的机插秧面积达到了1.9万亩;集中示范、规模示范的效果得到了充分展示。三是“燎原”态势明显。今年的机插秧推广过程中,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理解的多了、支持的多了、赞许的多了,发怨言、出难题、反对的少了,不少农户、很多种植大户都表示明年也要搞机插秧。从平坝到山区,机插秧发展的“燎原”态势已经形成。

2、四大特色:一是“园区化特色”。在全县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的10个乡镇,在水稻高产创建1个万亩、10个千亩示范片范围内,全面实行超级稻品种、机械耕作、机械插秧、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水稻机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集成与综合配套应用,突出水稻生产的“园区化”特色,增强了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山区化”特色。今年,以推广山区适用的手扶两行插秧机为契机,加大山区和深丘地方的机插秧示范推广力度,既解决了部分山区农民因外出务工人员多而出现的“插秧难”问题,也调动了山区农民发展机耕、机收的积极性。三是“集中化”特色。各乡镇普遍实行了育秧相对集中,机插相对连片并集中人力、精力搞好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方式,有效保证了机插秧推广效果。四是“保姆化”特色。今年,县、乡镇农机农技技术人员均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技术服务到位到户,切实当好“技术保姆”,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技术员下田,育秧机插就不难”,便是老百姓对机插秧“技术保姆”的由衷赞叹。

(三)推广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今年的机插秧推广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推广面积的增加,而且注重了推广机制的创新,着力完善“五项机制”、推行“六个结合”、实行“八个统一”,已取得了成功经验。

1、完善“五项机制”。一是政府推动机制。今年,县、乡镇各级人民政府对机插秧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力担技术推广“倡导者”的责任,加大了技术宣传和工作考核力度,并纷纷给予推广经费支持,有效保证了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和任务落实。二是项目联动机制。推行机插秧推广与水稻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农业发展项目联动机制,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既争取了领导重视和经费支持,也让老百姓乐于接受。三是能人带动机制。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的观念和技能优势,使他们成为机插育秧和机具操作的骨干力量,从而增强了辐射带动效应。四是效益驱动机制。通过对农户实行价格优惠(每亩商品机插秧只收育秧费及农资费20元,机插一亩秧苗只收作业费40元),对机手提供“作业订单”的方式,让农户得到了实惠,让机手增加了效益;既调动了农民采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插秧机具的发展速度。五是效果促动机制。针对往年机插秧推广出现的“立枯病”难防、“漏插率”偏高的两大弊端,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机插育秧质量和机插效果,从而使更多的农户开始接受机插秧技术。

2、推行“六个结合”。今年,我县采取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机插秧推广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农业发展项目、新农村建设和大户培育相结合,这“六个结合”的推行,使得机插秧推广工作更加顺利、更富有成效。

3、实行“八个统一”。我们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和余粮销售的“八统一”推广模式,从制度层面上为加快新技术推广提供了保障。

(四)育插秧技术更加成熟

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各乡镇在“立枯病”早防早治、营养土培肥、营养土掺客沙或客泥调整土质、苗期施肥、培育壮秧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更加成熟;全县今年的机插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机插“空穴率”明显降低,机插

质量和效果让老百姓更加满意。

(五)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明显提速

今年,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1个万亩示范片、10个千亩示范点上,在40个农机化示范村建设中,均将机插秧推广作为了关键环节加以推进,其机插秧面积达到了全县机插面积(5.15万亩)的82%。机插秧技术的连片推广,既促进了农机化示范工作的开展,也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明显提速。

二、推广工作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一是加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支持力度。由县政府办公室发文将推广任务分解下达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并明确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各乡镇再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村,同时建立推广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员。县政府拨出72万元专款用于机插秧推广工作经费补贴、育秧软盘补贴和10%的插秧机县级购机资金补贴。20多个乡镇落实了机插秧推广宣传培训经费共45万元。二是层层加强工作考核。将机插秧推广列为农机化工作重点内容,实行县政府对乡镇政府、县农委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政府对村组干部层层考核,以保证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三是加强工作检查与督促。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多次深入机插区域了解情况并指导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县农委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经常深入乡镇、村组进行检查督导,深入农户进行座谈交流,与基层干部一道,针对存在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切实督促工作到位。

(二)大力加强技术宣传培训工作

今年,我县广泛开展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宣传活动,争取农户对推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主要开展了两个阶段的集中宣传活动。一是开展了任务落实阶段的集中宣传活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春耕春播现场会后,县级部门及各乡镇共开展会议宣传94次,深入村组宣传15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32000余份。二是狠抓了机械插秧阶段的集中宣传工作。春耕时节,机插新闻成为了我县春耕生产的重头戏,机插秧工作共在《××报》、《××日报》、××电视台、××电视台宣传报道20多次。特别是在4月15日至30日的机插高峰期间,县电视台天天可见机插画面,日日可听机插新闻,在全县农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层层加强集中培训、现场培训是我县推广工作的又一做法。一是县农委对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技、农机技术人员进行了机插育秧技术集中培训,编发培训资料7000余份。二是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分别对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育秧大户、育秧技术指导人员进行了技术集中培训,编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深入村组现场培训3200人次。三是县农委于机插前又对全县插秧机操作人员共180多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集中理论培训和田间操作实训。通过逐级宣传培训,广大农户基本掌握了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有效保证了今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得成功,全县机插育秧和插秧质量明显好于往年。

(三)切实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

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县、乡镇两级普遍实行了技术人员分片负责责任制,农机及农技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育秧期间,县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分片负责,天天巡回于各乡镇及村组,以集中育秧区域为重点,加强育苗观察,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低温寒潮时段,更是精心指导,确保了不烂秧死苗;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更是起早贪黑,深入农户传授技术,深入田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病和肥水管理措施,确保了秧苗素质。机插期间,全县组织县、乡镇农机农技技术人员130多人,天天工作在田间,安排机插顺序,排除机具故障,指导机具调整,下田示范操作,督查机插质量,实行全程跟机服务,哪怕是一台机,一处田块出现问题,也要及时前往解决,其服务态度令人感动,服务质量令人称赞。自4月12日开始至5月18日结束,全县共完成机插秧面积5.15万亩(其中首次在油菜田中推广机插面积1800亩),其机插质量和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肯定。

插秧范文篇7

关键词:单季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地区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集成技术,经过3年的发展,在机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方面已经初步成熟。现将**地区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介绍如下。

一、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1.1育秧硬盘准备。育秧塑料硬盘内尺寸为58cm×28cm,按常规粳稻大田用300只/hm2、杂交粳稻用225只/hm2进行准备。

1.2秧田准备。按秧田∶大田=1∶100的比例确定秧田面积。选择排灌和交通便利、高爽、无沙石田块,提早10d耕整秧田,按秧板宽1.6m、沟宽0.4m(沟泥先不起)放好样,秧板必须平整,育秧硬盘排放2排,沿沟边空0.2m。

1.3种子准备。常规粳稻选用秀水09、秀水128等,杂交粳稻选用秀优5号、嘉乐优2号等。常规稻大田用种量45.0~52.5kg/hm2,杂交粳稻大田用种量15.0~22.5kg/hm2。播前晒种1~2d,用18%稻种清浸种48h后,用清水冲洗后催芽,一般要求根的长度为谷种的1/3,芽长为谷种的1/4即可。

1.4播种准备

1.4.1摆盘。秧板两头中点拉好绳子作基准,在绳子两侧各横向摆放1行秧盘,秧盘宽约1.2m,摆好后用手轻按一下,使之平整接触泥土,秧盘之间注意不留缝隙。

1.4.2铺土。用土取自秧沟,在秧沟里将未烂尽的稻草或稻茬移去,在铺土时捡出小石块,铺好后用木片或泥隔抹平秧盘,厚度2cm,铺土后应沉淀半天,不能直接播种,以防闷种。

1.4.3秧田基肥。有2种施用方法:一是结合耕整秧田,施入45%复合肥225kg/hm2、尿素225kg/hm2;二是秧板定好后,按45%复合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的标准施到秧沟里,然后用脚踩踏均匀。

1.5播种

常规粳稻每秧盘播芽谷190~200g(折干谷150~160g),杂交粳稻每秧盘播芽谷90~100g(折干谷70~80g),每次称好20个秧盘的种子放在簸箕里,用手工均匀地播在20个秧盘中,杂交粳稻称好15个均匀播种。播种后用木板轻轻压一下种子,使着床良好。提倡拌种,将浸种后的稻种在催芽晾干后,用35%春花(丁硫克百威)6g拌种1kg,边加药剂边翻动稻种,直到所有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为止,晾放20~30min后播种,可以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在选择药剂及浓度时要慎重)。

1.6秧田管理。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一是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不缺角;二是秧龄适中,一般单季晚稻适宜秧龄15~20d,掌握叶龄3.5~4.0叶,苗高15cm左右(不超过20cm);三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

1.6.1水浆管理。秧苗二叶一心期以前,沟中灌水平秧板下,保持秧板湿润,秧盘中泥土不发白,促进秧苗扎根竖芽;二叶一心期后间隙灌水,遇暴雨、施肥要灌水护苗;移栽前3~5d排干沟水,以便起苗、炼苗。

1.6.2施肥。一叶一心至二叶期,早施断奶肥,移栽前5d施好起身肥,施用尿素112.5kg/hm2(每次施肥时,灌水护苗,防止肥害)。

1.6.3防病虫害。播种时做到用药剂拌种,秧苗期主要防好灰稻虱、稻蓟马,并做到带药下田。

二、机械化插秧大田耕整

机械化插秧采用小苗移栽,对大田的耕整和基肥的施用要求相对较高,提前10d打草甘膦除草,提前7d打第1遍,提前2~3d结合施基肥打好第2遍,要求田块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cm,耕好后沉淀1~2d再插秧,插种时保持水层1~3cm。

三、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

3.1适时移栽。5月底播种,6月15~20日移栽,面积大,可分批播种。栽插规格:常规粳稻行株距30cm×12~14cm,栽插27~30万穴/hm2,基本苗60~90万株/hm2,杂交粳稻行株距30cm×18cm,栽插16.5~19.5万穴/hm2,基本苗45万株/hm2左右。公务员之家:

3.2科学施肥。做到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一般要求基肥施腐熟有机肥7.50~11.25t/hm2,冬闲田施入磷肥375kg/hm2、春花茬田磷肥可不施,钾肥施112.5kg/hm2左右,氮肥用量折尿素约450kg/hm2。在施用方法上采取“平稳促进法”,基肥30%(打底135kg/hm2),苗肥25%(112.5kg/hm2)、分蘖肥25%(112.5kg/hm2),穗肥20%(90kg/hm2),各地根据田脚作相应调整。因机插秧苗小根少,缓苗期较长,前期氮肥不可过量,一般栽后7d施苗肥,栽后15d施促蘖肥,8月初施穗肥。

插秧范文篇8

机插塑盘育秧的秧苗标准:密度适宜、苗高适中、整齐均匀,有苗2.0~2.5株/cm2,苗高15~17cm,缩角苗不超过10%~15%,秧龄15~20d,叶龄3.5~3.8叶;根系发达,盘根良好,栽后发根能力强。

1.1育秧材料的准备

目前在江宁区采用的都是长40cm、宽30cm的塑料软盘,软盘按375张/hm2准备。床土要求细、松、肥、无草籽,1hm2大田要备足床土2250kg,旱地松土、稻田表土均可作为床土。应在冬季或早春,抓住表土冻酥的有利时机,突击收集。在育秧前,敲碎过筛,除去杂质僵块,提前按细土1500kg/hm2,加碳铵3kg/hm2、过磷酸钙3kg/hm2的比例,均匀拌合,堆置待用。常规粳稻大田用种60kg/hm2,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在95%以上的稻种作种。按长7m、宽1.5m的要求准备薄膜。同时准备长1.4m竹竿105~120根/hm2及稻草450kg/hm2。

1.2苗床制作

选择地形平整、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便于运输的田块,秧大田比例为1∶100。秧田制作应在播种前15~20d进行,以保证在育秧时人员作业在秧板上不留脚印为准。秧田要经过干耕水整,全田平整。板宽1.4m,沟宽30cm、深20cm,围沟深25cm以上,以保证水灌得上、排得出。

1.3播种

把2张秧盘横向排列在秧板上,以此连片紧密排列。铺土要严格,盘内底土要均匀,底土厚1.5~2.0cm。均匀播种,每盘播种150~180g,可分3次播种。播好种子后,立即均匀盖土,一般厚度为0.5cm,做到种子不见天。播种后开始上水,使盘内营养土吸水呈饱和状态即可;上好水后,将秧田水放到半沟为止,以便于调节秧田湿度,有利于苗齐苗全。播种后每隔2~3cm放1根1.4cm长芦竹(防止地膜紧贴地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铺膜,铺膜结束后,应及时盖稻草,达到遮荫、降温、保湿的作用。

1.4秧田管理

1叶1心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调节水气,以利于盘根;2~3叶勤上跑马水,移栽前5d控水炼苗。及时揭膜,齐苗后(播后5~6d)1叶1心揭膜。及时追肥,断奶肥于揭膜炼苗1d后,上水施尿素90kg/hm2,施后及时洒水,防止烧苗,在移栽前5d施好出嫁肥,施尿素150kg/hm2。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但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2机插秧

2.1大田准备

大田整地要求达到田面平整,田地软硬适度,沉实无淤泥干旋水整,以减少整地造成的泥量。整好的田,一般要求排水沉实,沉实时间因田而异,一般为1~2d。

2.2机插

在卷秧、运秧时要细心,切忌用力拉扯,以免秧片变形破裂。上机时秧片平放在框内,重叠装秧的层次不宜过多,插秧机株距和秧爪取秧量要调整到适当要求,一般栽足基本苗120~180万根/hm2,插31.5~33.0万穴/hm2,每穴插5根苗。

3大田管理

3.1水浆管理

机秧秧苗个体水,机插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日晒伤苗;活棵前,既不能断水,也不能深水淹苗。机插秧苗分蘖起步迟,来势猛。因此,当总茎蘖数超过适宜穗数的1.1~1.2倍时,就要排水轻搁,控制分蘖。搁田要先轻后重,分次进行,以确保中期稳长。其余时间均可采用浅水与湿润交替的间歇灌溉方法。后期要严防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和产量。3.2施肥

在肥料运筹上,应采用“攻前、保中、稳后”的施肥策略。底面肥和分蘖肥要重施,用量可占总用量的65%左右,一般施标准氮肥600~675kg/hm2。分蘖肥应掌握在栽后7~10d用,一次性施足,用肥量为标准氮肥150kg/hm2。长粗促花肥占总用肥量的20%~25%,以有机肥为主,搭配少量化肥。保花肥占总肥量的15%~20%。

3.3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行距宽,苗体水,前期群体发展慢,有利于杂草生长,因此特别需要做好化学除草工作。一般在整地上水后4~7d内除草,并保持3~5d的水层。双子叶杂草严重的田块,可在搁田复水前,用二甲四氯30L/hm2对水喷雾防除。

3.4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药剂及防治方法与手工栽插水稻相同。

插秧范文篇9

一、宣传发动到位

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些农民对此认识不足,心存顾虑,等待观望。同时农机部门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尤其是既掌握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人员较少,难以满足示范推广工作的需要。为此,农机部门要注重宣传发动,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一是通过送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图片展示等形式大力宣传机插秧技术,宣传机插秧的好处和优点。二是依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机插秧示范点,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发挥其规模效益,使农民眼见为实,增强农民对机插秧的感性认识。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成功典型和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技术培训到位

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杌专业合作社成员。要把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纳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农机部门按照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的原则,抓培训效果,实行农机农艺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示范现身说法与现场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参训农民既懂农机又懂农艺,既掌握技术又能熟练操作。

三、跟踪服务到位

机械化育插秧与传统育插秧相比,在农艺上存在较大差异。育秧环节技术性强。农技专业人员认为,七分育秧三分插。因此,要加强机械化育秧技术的指导服务,由农技和农机部门共同组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小组,加强农机与农艺的配合,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针对农民存在的顾虑和担心,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机械化育插秧成功。

插秧范文篇10

2008年以来,息县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采取购机补贴、育秧盘补贴、机插作业补贴、奖励扶持、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大推广力度,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得到长足发展。

(一)机械数量大幅增加

2008-2011年,息县共建设水稻育秧工厂4个,机械化育秧流水线6条。2011年新增水稻插秧机30台,比2010年增长62.5%,是2008年的6.5倍,现保有量达78台。

(二)作业面积较快增长

2011年,全县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0.8万hm2,机械化插秧率达16.7%,比2010年增长71.6%,是2008年的60.5倍。

(三)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1年,县农机局、农业局组织专家组联合测产,息县孙庙乡机械化育插秧水稻每667m28.5折后实产661.9kg,比同等条件下手工育插秧增产175.5kg,增产幅度达到36.1%,再加上节省的成本100多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增产增收的效果明显。

二、主要措施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息县政府成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息县2011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水稻主产乡镇,要求每个村至少推广1台插秧机,并把推广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1、开展技术宣传活动。县里印发《水稻机插技术10问10答》和《水稻机插秧技术优势》等宣传资料,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横幅、标语等媒介,大力宣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和示范户典型,提高广大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度,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氛围。

2、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乡驻村,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专题培训班,印发《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讲义》等技术资料,细致讲解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和育插秧技术要领,注重操作演示和现场释疑,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懂,能用上”,让全县农机手和稻农亲身感受、基本了解、自觉接受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

(三)狠抓育秧,强化技术服务

1、搞好技术培训。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认识掌握育插秧技术要领,克服畏难情绪,着力培训一批农民技术员和基层农机员,通过他们传帮带周围农民。

2、搞好技术指导。把重心下移,派出技术指导组,巡回各示范点,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户传授技术、释疑解答,现场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办,带着农民干,切实提高水稻机械化育秧水平。

(四)实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为解决示范农户后顾之忧,保障育插秧技术推广效果,县里成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农机与农艺结合领导小组及技术攻关组、技术指导组,抽调农机、农艺专家,从农艺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水稻软、硬盘育秧等问题,弥补农机技术人员农艺知识缺乏的缺陷,充分发挥农机、农艺技术集成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做到“栽插一亩,成功一亩,带动一片,影响一方”,保障育插秧农户利益,确保示范推广取得实效。

(五)强化服务,提供保障

1、及早抓好机具落实、调运、调试、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服务。

2、想方设法充实维修专业技术力量。一方面要求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根据机具分布情况,抽调部分机关、乡镇或社会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有计划地学习插秧机构造原理及故障排除技术,农忙期间组织他们开展划片巡回服务,并把他们的服务业绩与报酬挂钩,确保农忙期间所有插秧机拉得出、打得响。

3、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农机部门的重视支持,引导和调动农民投资兴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业,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

三、建议

(一)抓好技术普及

要结合科技入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和典型示范等形式,大力宣讲机插秧的优点,积极推广机插秧技术,把重点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通过农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县、乡农机、农业部门要重点围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机插秧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在育秧、插秧及大田生长等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及时到位。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使广大插秧机手和农民群众掌握机插秧技术要领,确保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成功。

(二)搞好插秧机售后服务与维修能力

插秧机故障是农户最为担心和害怕的事。要引导插秧机生产企业直接面向机手开展技术示范指导,提高售后维修服务质量,确保不因插秧机维修而误农时。同时充分发挥县农机培训机构功能和作用,加强农机手和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着力培养插秧机维修实用人才,建立起本地的插秧机维修服务人员队伍,建立健全插秧机维修服务网络。

(三)推进水稻生产规模经营

“地块小,分散经营”是制约息县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加快土地流转集中管理,打破农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格局,为机插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市场化服务水平

不断研究新时期水稻机插服务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扶持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中来。通过培育市场,加快机插秧发展模式的创新,积极推进插秧机服务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引导机手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产业。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