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01:00:52

惩罚教育论文

惩罚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惩罚体罚教育艺术

惩罚要讲究方法,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科学的惩罚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可是现在的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现在的学生真的就不能惩罚吗?难道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束手无策?下面是笔者对惩罚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必要的惩罚将有助于学生在将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在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惩罚可以使儿童的某种违禁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起来,儿童自己进行这些行为时就会导致焦虑或恐惧反应,为避免这种焦虑或恐惧反应就不得不终止那些违禁行为。由此可见,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惩罚不等于“体罚”

现在有很多人存在着一个误解,认为“惩罚=体罚”。心理学上给惩罚的定义是:当有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之为惩罚。而体罚不同,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和“心”罚。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而惩罚以“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到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体罚者的身心健康。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规定了五种惩罚方式:①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歉疚心理。②轻微“违法”,如当天作业不够500字,则为大家唱一支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③写一份说明书。④写一份心理病历。⑤写一份个人“法院”审判程序。这些都是他惩罚学生的方式,并不是惩罚就得打学生,或者体罚学生。因此,与体罚只有一字之差的惩罚,是学校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它能有效防止学生从违纪到违法,从违法到犯罪。而体罚却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惩罚”是一门教育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自律意识较差,犯点错误在所难免。但犯了错不及时帮助、矫治,就会滑向错误的泥潭。惩罚对这种错误行为起着帮助、修剪的作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惩罚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育人,也可以毁人。”要使用好这把双刃剑,使其真正达到教育和挽救学生的目的。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对惩罚的使用既要讲究策略,更要讲究惩罚的艺术性。

3.1“罚”是为了爱,要“让爱做主”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钟梁先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诀——爱心。惩罚的根本宗旨在于“治病救人”,其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出于爱。当教师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切记要心存有爱。罚以爱为中心,它不是讽刺、挖苦,让学生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它犹如春风,催人奋进,它要求以情动人;要让学生知道老师罚得无奈,老师也正为他着急,不安,难过。罚不仅仅是指出不足,更要给予学生以希望,应该避免说这样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对你缺少信心……”这些话犹如利剑,会刺伤学生的自信心。罚中要多这样的勉励和期望:“努力一下,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你能改正,老师相信你……”这些话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振奋精神,激发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情感。罚的目的是为了矫治学生的缺点错误,而不能打击,甚至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可见,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实施处罚时一定要心中有爱,打心里爱着学生,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些班主任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却深受学生爱戴,就是学生们体会到了老师心中的爱,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3.2思想开导为主,惩罚教育为辅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的教育学生的原则。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被老师的“情”“理”所打动,理解老师的苦心,自觉改正错误,应为首选的教育方法。但对被我们认为是“刺头”、“冷血动物”、“没治”的学生,在实施惩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孩子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心理学家帕克等人的研究表明,单独讲清道理比单独使用惩罚更有效,但都不如两者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好。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愈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的动机也愈强烈。说理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受惩罚者进一步体验到认知上的不协调,从而增大态度转变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惩罚教育时要注意思想教育和惩罚的相互结合,并以思想开导为主,辅以惩罚教育。

3.3惩罚应精心设计,讲求艺术性

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应“三思而后罚”,精心设计处罚方式。

首先,罚之有方。古人云:“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公正无私,奖惩结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十分讲究惩罚的艺术,他规定了五种惩罚方式: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写个人“法院”审判程序。这些惩罚方式无一不是教育家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其次,罚之有度。惩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凡事都有一个“度”,把握好惩罚的度至关重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惩罚是在关爱的前提下教育学生的方法。一定要适度处理,不可感情用事,否则带来严重后果,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再次,罚之有情。“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吧。”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犯了错误,就应该该管则管,该罚则罚,其根本宗旨就是“治病救人”。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爱。要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他着急,老师希望他尽快改正错误,转入正确的轨道上来。

惩罚也好,赏识也罢,都是必要的教育手段,是彼此兼容而并非对立的,关键是必须有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教育。一个教师,要了解惩罚,还要学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罚,要罚之有理,罚之有据,罚之有度,罚之有情,这样的惩罚才合情合理,深入内心,触及灵魂,这样的惩罚才有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永干.惩罚何妨艺术些[J].师道,2005.12.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李虹.对儿童的惩罚[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惩罚教育论文篇2

班杜拉在1965年做过一项关于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目的是了解两个主要问题:

(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即作为实验对象的被观察者)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里习得攻击?

(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这项实验将4~6岁的儿童分为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接着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364-365)这一实验结果,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攻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班杜拉又做了一项延伸实验,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的顺序。因此可以说,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是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班杜拉的上述实验研究表明,惩罚对降低有些问题行为比较有用。“尤其是当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动力去改变行为时,惩罚就较为有效”。(328)当惩罚看起来是减轻危险反应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时,惩罚的害处可能要比让儿童自身发展下去产生的后果要小些。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认可适度惩罚的观点,主张尽可能采用移除式惩罚而少用施予式惩罚,以此来减少惩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应将惩罚和对适当行为的奖励强化结合起来,通过惩罚的负强化效应而发挥其教育价值。(186)

二、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一)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具有积极目的(因此而不失其教育性价值)的惩罚应当具有相对明确的使用范围,因为并非所有的不良(非期望)行为都可以通过惩罚而收其效果。作为教育手段的惩罚应当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就其消极层面而言在于禁止某种不良行为,就积极层面来看是在于诱导良好行为。两者不可或缺,否则就失却其实施的本义和价值,变成单纯的管理甚至惩治。经验告诉我们,惩罚似乎是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措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很多教师就是抱着这样的错误观念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达到有效抑制、消除不良行为预期目标的惩罚方式,也就是说无效的或者不当的惩罚。从所施惩罚物划分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种:身体惩罚(体罚)、心理惩罚、布置额外作业、拖延下课或课后留校等。从惩罚过程的行为分析角度,主要有滥用教师权威的惩罚(包括对由于教师失职行为而引起的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和出于报复目的的惩罚)、违反逻辑结果的惩罚、情绪化惩罚、惩罚尺寸失度(包括过轻惩罚和过重惩罚)以及惩罚对象错误和选错惩罚物(心理学上是指能够减弱不良行为的操作结果)等。这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和避免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学校基于其特定的法律地位,在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置时,其拥有的权责是不等同于监护人的。那么,对于什么样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惩罚,而对于哪些不良行为,又不必给予惩罚呢?下面只是一些不完全的列举分析。

1.对于那些属于违反校规班纪和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如撒谎、偷拿东西、考试作弊等行为,如果学生明显知道这样做是违反规则和错误的,自己又能够遵守,却不顾后果而为之,就表明他具有明知故犯的过错,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给予惩罚。

2.对于属于学习方面的不良表现和个人生活中的非期望行为,应以引导和强化为主,一般不要采取惩罚的方式。每个学生基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差异,后天努力及客观条件悬殊,导致彼此差异,不可能都像学校要求和教师期望的那样作出反应。因为某些不良行为是早先就已形成了的,难以期望其在短时间内作出改变,而某些正确行为的习得是需要必要准备的。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行为问题学生,应当充分考虑其实际并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学校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外心理学家进行干预、矫正。

3.对于属于学生情绪反应上的不良行为,一般不宜采取惩罚性教育,因为这样做非但不能消除问题行为,反而可能引发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对这类不良行为,应当先杜绝引起该学生此不良行为的强化物,再以正强化为基本干预方法。

4.对于初次出现的意在引起教师或同学关注、危害轻微的学生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忽视或者强化期望行为的做法加以应对,最好不要采取使其目的得逞的惩罚措施。

(二)实施惩罚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否给予惩罚、何时给予惩罚以及如何给予惩罚,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行为心理学家内部也存在很多争议。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些什么,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1.惩罚保留原则

也就是说,教师应以正向强化为基本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惩罚来矫正行为,而是通过奖励等方法增强与目标一致的期望行为。那些赞同使用惩罚的行为理论家们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只有当强化不奏效时才考虑使用惩罚。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向他建议能引起其兴趣的替代行为。除非不得已,一般保留采取惩罚的措施。(525)例如学生甲嘲笑同学是笨蛋。班主任老师本来可以罚他站在角落处反省自己为什么嘲笑别人,可是这位教师并没有这么做,她知道甲生这么做,只是为了满足他在同学面前的表现欲,而甲生在科技能力方面又很强。下课后她把甲生单独叫到一边,和他共同设计了一个科技项目。当他完成这个任务后,老师就让他在班里展示其成果。这种做法,既纠正了学生的不当行为,避免因为惩罚而带来的不良后果,还可将学生从消极榜样转变为积极榜样。

2.及时性原则

即在不良行为出现或者非期望事件发生后尽快地施以惩罚物,这时收到的效果最佳。如果延迟惩罚,则在惩罚之前发生的理想行为会受到惩罚物的影响而减弱。一旦教师认识到有必须加以惩罚的不良行为出现,就应该立即给予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惩罚对该不良行为的抑制效果。

3.正当性原则

首先,教师应当出于教育的目的,根据既定而明确的规则处罚有过错的学生。任何将惩罚作为报复手段的做法都是应当被绝对禁止的。在实施惩罚时要确保被惩罚的学生知道他的哪种行为受到处罚以及为什么受惩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明白他为什么受惩罚,学生自己也就明白为什么受惩罚。其次,教师应当确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是合适的。即确保采取的惩罚措施是针对其不当行为并且是适当有效的,不会有副作用,除非其副作用相对于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要根据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决定应当施以怎样的惩罚,惩罚实施的强度要与受处罚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成比例,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久。过分宽容或者过分严厉的方法都不会有效地消除错误行为。可以采取分级处理、渐次惩罚的方法,并考虑给将要受处罚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行为的机会。例如,LeeCanter就主张对待错误行为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水平,而且课堂管理中惩罚的等级不应该超过5个。(357)在进行惩罚时,应当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灵伤害,严禁体罚和侮辱学生。

4.最低伤害原则

在教育中实施惩罚往往会导致一些消极的后果甚至是危害。如激起受惩罚学生的情绪行为,造成学生逃课、掩饰行为和对教师的疏离,导致攻击行为增加,失去自尊和心灵伤害等;过度惩罚或者经常性地实施惩罚有可能引发制约现象,容易使得与惩罚有关任何刺激变成制约惩罚物。因此,当教师必须抑制一个不良行为时,应选择一个比较温和的又能阻止将来的不良行为的惩罚方式。比如当教师通过忽略、说理、给予脸色的方法能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就不要采取警告、批评、叱责的方式;对于某些不良行为,可采取私下实施惩罚的方式,既可以消除引起班级同学的注意的可能性,还能避免学生在大家面前感到尴尬或羞辱。

(三)关于教师实施有效惩罚的几点建议

鉴于惩罚的种种弊病以及由其可能带来的许多副作用,教师对于惩罚应当采取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谨慎态度。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一项技巧,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并让受惩罚学生认识到

惩罚针对的只是不良行为而非学生本人。因此,任何会导致伤害学生自尊心、降低其自我价值感从而造成学生心灵伤害的惩罚措施,都应当不用或尽量避免使用。

2.教师必须结合具体个体和情景

深入分析造成学生某种不良或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动机,然后考虑是否有必要施以惩罚;如果需要,再考虑选择适当而有效的惩罚方式。

3.对惩罚的解释与说明

对于某种不良行为,一旦确定有必要加以惩罚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告知学生实施了哪项被禁止的行为,违反了哪一项规则,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后果(比如干扰了同学的学习,威胁到其他同学的安全和自尊、或者是损害了学校的财产等),从而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之所以对这一行为实施惩罚,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可接受行为的界限。对惩罚的解释和说明,既使被惩罚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容易接受这一惩罚,也让其他同学明白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4.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时

应尽量保持平静、克制和理性,以避免受其个人主观成见和消极情绪的干扰而出现过激反应,进而引发不当惩罚。

5.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必须与对良好行为的奖励强化相结合

方能收其教育之功效。相关研究和大量的事实都表明,当可接受行为同时被强化时,对不良行为的惩罚会更有效。(331)而且,通过强化期望反应、惩罚非期望反应,可以向学生传递“行为是能够改正的”的积极信息。例如张三在校表现不佳,常出言不逊地顶撞老师,为此几乎成了教导处的常客。这时教育他最好的办法不是如何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强化他表现良好的一面。

6.对受惩罚学生保持关注

以监控和评估惩罚的有效性,必要时调整或改变教育措施。如果一个给定结果(惩罚)不能降低它所要惩罚的反应(即不良行为),那么这个结果对于被“惩罚”的学生来说就不是让其厌恶的。事实上,这种惩罚有可能是一种强化。这时,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判断并改变其教育策略。

7.在必要时

惩罚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 惩罚教育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震惊全国的事件的曝光,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师随意惩罚或体罚学生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社会上一些人士对惩罚教育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惩罚教育等同于体罚。那惩罚教育和体罚到底存在什么区别呢?人们又应怎样看待它们?

一、惩罚教育与体罚的区别

尽管有关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体罚现象都是很普遍,由体罚学生而引起的案件纠纷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的中小学里,许多学生的父母外出工作,孩子由老人照顾。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他们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存在迟到、早退、上课说话、调皮捣蛋等问题,所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惩罚教育定义

为了消除人们对惩罚教育的偏见,我们首先要对惩罚教育做出一个科学的解释。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改正错误,也有利于维护校纪校规。惩罚是为减少某种行为重现的概率而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是与奖励相对的心理学概念。

由此可以看出,惩罚教育包含以下内容:从惩罚的对象来看,惩罚教育是针对受教育者的不良行为。从惩罚的目的来看,惩罚教育时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从惩罚的方式来看,惩罚教育应采取一种否定性评价方式。当然,对于惩罚教育的方式,目前的争议还比较大。

(二)惩罚与体罚的对比

惩罚教育和体罚有本质的区别。惩罚不是教育目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在学生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要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且并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因此,把惩罚等同于责打或是体罚,是对惩罚歪曲的理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接受记者访谈时,就“教育意义上的惩罚”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虽然从表面上看,惩罚和体罚都有罚的意思,但是要强调的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对象来看,惩罚是不触及学生的皮肉,只触及其灵魂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体罚是以损害学生的身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

第二,从结果来看,惩罚教育是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是要造成学生行为的改变;而体罚却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第三,从方式来看,惩罚采取的是对事物的否定、限制等可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否定,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发生改变;而体罚是以身体受苦为主要的特征,用武力或其他间接的方式接触学生的肉体的方式,这种粗暴的手段是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的。

二、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惩罚消极影响的扩大,以及人们对惩罚片面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对惩罚持抵制的态度。“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且得到了大家的推崇。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多方的肯定。但是只有赏识教育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也很重要。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理性的思考相对较弱,他们对某些事情的做法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而为之,很少顾及后果。教师要制止这种行为,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檀传宝在谈及教育的意义时说过,正如奖励并不必然就是具有教育性的方法一样,惩罚也并不必然与教育性无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惩罚手段。

现在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赏识之中,社会中的各种游戏规则我们不得不遵守,惩罚教育能让如今的学生更加从容地适应社会。从学校教育的形式看,有表扬就有批评,有赏识就有惩罚。惩罚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环节都存在惩罚教育。学校教育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适度、恰当的惩罚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在规范中有序,促进学校各主体的和谐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社会化。

三、惩罚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自身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二是学生在受到惩罚教育时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惩罚教育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虽然有关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但是体罚现象屡禁不止,侵权事件不断发生。一些教师在实施惩罚时比较随意,没有特定的标准,缺乏科学性。学生常在受罚中得不到尊重,受到教师有意无意的伤害。教师在实施惩罚时常常忽视了惩罚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教育手段。

惩罚能够引起学生消极的情绪,如痛苦、愤怒、恐惧、怨恨等。当然,消极情绪是人生活的一部分,适度的消极情绪有利于人的发展,但过度的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四、解决惩罚教育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的对策

1.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使教师惩罚行为有法可依,也对违法惩戒予以坚决的制裁,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教师以身作则,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惩罚教育。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教育方法的革新,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防止教师过度依赖惩罚。

2.惩罚教育要坚持尊重的原则。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把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需要、情感。惩罚的实施应该与行为的动机、行为的全过程联系起来,而不应该仅仅指向行为的结果,惩罚时应明确学生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告诉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即着眼于惩罚的远期效果。人生而平等,为了让学生做得更好,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确实做了错事,不要说一些伤害学生感情的话,因为没人愿意被侮辱。

3.惩罚后学生出现消极的反应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学生如何反思与调节自身对惩罚的消极反应。学生在惩罚后出现消极反应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把消极的反应转化为积极的认识,这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被惩罚,并让他理解惩罚的意义,从而有利于实现惩罚的最终目的,即为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

学校中的惩罚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惩罚具有教育性。就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不成熟性,需要成人理性地指导。但惩罚教育制度必须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在实施中灵活运用,不断完善。所以政府要切实地做好立法工作。

在学校中,教师是惩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是互补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并恰当地使用惩罚教育。必要时,应该给教师做有关惩罚教育的培训,使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以理服人,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同,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加强完善惩罚教育,以便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使惩罚教育的作用得到正确的发挥,从而帮助自己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惩罚教育的立法,对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时应注意的事项加以明确,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使惩罚教育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提升公众对惩罚教育的认识。当然,如果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科学地运用惩罚教育,大家自然能够逐渐端正对惩罚教育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6.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立峰.惩罚的哲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冉玉霞.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来看惩罚——从教师不敢惩罚的现象说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43-46.

[5]宋晔.教育惩罚的伦理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7):45-47.

[6]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J].家教博览,2003,(1):4-5.

惩罚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惩罚 方式 教师 学生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中国亦有“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 说法,这些话说明表扬、奖励的效果优于批评、惩罚的效果,教育过程中应当多用表扬奖励。在此等言论的影响下,加之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全国上下赏识教育占主导地位,古之“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说,被人嗤之以鼻。那么在此等现实情况下,教师能否惩罚学生?如何惩罚才会适当适度呢?[1]

一、教师能否惩罚学生?

当今社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恨不能扫平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障碍,有的孩子要摘星星,家长绝不给月亮,导致部分孩子稍不如意就会出走;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赏识教育的社会,老师一改以往的严厉,变得人性化、亲切化,对孩子赞赏有加,亲切和蔼;当今社会又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别说体罚学生,就是训诫的严厉些或老师行为举止有何不太妥当之处,就会有家长找老师理论或找到老师的领导。长此以往,许多老师不敢惩罚学生了,那究竟老师能否惩罚学生呢?

在学生犯了过错的时候,老师当然需要惩罚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育人”,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明辨是非曲直。恰当的惩罚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有益补充,既有利于他们迷途知返,也有利于他们坚强性格的培养。

二、如何惩罚学生

(一)、惩罚学生的前提条件

1.学生切实犯有错误

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该进行必要的核实,学生的过错行为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猜测或者哪位同学的说辞就轻易做出惩罚学生的行为。记得曾听同事说起过某老师因为班级里有A同学丢了东西,A同学怀疑B同学偷了他的东西,就报告了老师,结果这位老师就惩罚了B同学,导致了B同学出现了心理问题、B同学对这位老师的仇视及家长与这位老师的纠纷。

2.教师要爱护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每一位学生,你日常中的善意的爱护,学生们会悄悄记在心底,当他们犯有错误时,对于你对他们的惩罚,他也会更易接受,他相信您的惩罚就如同您的爱护一样,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反之,对于您的惩罚学生可能会心生抵触甚至仇视。

(二)、惩罚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

小到一个班级,大至一个国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不致乱了分寸,纷杂无序。惩罚学生必需“依法办事”,绝对不可凭教师一己之好恶,一时之兴起,随意的对学生进行惩罚。每个学校,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每项奖惩,学生手册里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老师要有法必依。

2.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惩罚学生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3.坚持惩罚的公正性、一贯性

坚持处罚的公正性、一贯性,才能令规章制度行之有效,才能让受到惩罚的学生心服口服。

4.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惩罚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一切忌言辞过激,出口伤人,说出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语;第二,惩罚学生要注意场合,涉及到个人人品、隐私的事件惩罚,要尽量避开公开场合;第三,惩罚不是体罚,也不是贬低侮辱学生,而是基于让学生改过的目的对学生进行的惩治的手段。

5.就事论事,不可翻旧账

教师惩罚学生时,要就事论事,不可以翻旧账,将以往的过错一股脑地翻出。

6.惩罚要及时

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惩罚,要在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还记忆犹新时就惩罚他,即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亦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清楚地看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时过境迁的惩罚,往往会让学生淡化对错误行为的认识。

7.特殊事件,特殊处理

如果事件牵扯到学生一生的荣誉,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前途,而学生犯错的原因仅是一念只差,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要张扬,给学生一次改过的机会,不要上报学校,出处分文件。对该生教育过后,以观后效。

(三)、惩罚学生的方式方法

惩罚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除了一般的警告、严重记过、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及开出学籍等形式外,还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1)经济处罚

A没收: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玩玩具、吃零食等,教师可将其物品没收。

B罚款:对于部分违规违纪行为,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罚款作为班费使用,收支透明。

(2)服务性处罚

对于某些因缺乏责任心而范的错误,可以采用让犯错误的学生为班级服务的方式进行处罚,以增强他的责任感。例如罚擦黑板一周、拖地一周,某段时间内每日为班级锁门、开门等。

(3)意义性惩罚

可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以及错误的性质,罚学生跑步、背诵某些文章、抄写外语单词、写悔过(检讨)书等。

(5)奖罚结合:有罚有奖,奖惩分明

在制度制定之时,尤其学生干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奖惩结合,奖罚分明。对学生错误的行为有所惩罚,好的行为有所奖励,方能起到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惩罚过后的善后工作

惩罚过后,不等于万事大吉了,老师要做好惩罚过后的善后工作。首先,老师要对被惩罚的同学多加观察,一方面观察该学生对于老师的惩罚是否心服口服,是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进行了改正,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尤其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有无异动,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其次,惩罚过后教师要寻找恰当的时机,与学生加深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最后,教师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可存有偏见,要一如既往地爱护学生

三、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 “以爱为核心”,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把爱与惩罚结合起来,做到慈严相济,用爱心、耐心、宽容之心教育学生,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

惩罚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惩罚 教育 手段 体惩 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明文规定: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近几年被新闻媒体曝光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受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破坏了人民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社会舆论十分强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治理措施:将贯彻实施《规范》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列入教委和各级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师德建设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计划之中;严肃处理了一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继续修订教师的综合考核办法,加大“师德”所占的比重,以求更加科学地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就目前来看,体罚学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扼制,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对体罚的概念理解不透,有的领导错把教师的正当教育手段当成变相体罚扼杀了;有的教师面对违纪违规学生听之任之,对屡教不改的严重违纪学生更是束手无策,不敢管教,自称是怕背上“体罚学生”的黑锅,这种独善其身的做法致使学生纪律涣散,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当然这种结果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不愿看到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拥有“全国十佳少年”和“山西优秀少先队员”等称号的山西张喜忠在几年间由救人小英雄变成了小无赖,反差之强烈令人难以接受。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校方对其实施的各种教育措施均受到上级主管的影响和干预,致使该生在学校日渐“为所欲为”、“有恃无恐”。那么,在不体罚学生的前提下,是否有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来教育那些违纪违规的学生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在任何一部《教育学》上都能找到,这里只谈一下“惩罚”与“体罚”的关系。

前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讲:惩罚学生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又如,在英国皮亚丹博物管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因为好奇,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所以杀了一条狗,而这只狗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也就是博物管所收藏的这两幅。麦克劳德后来能成为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惩罚(保护和引导),后来他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当时不治之症——糖尿病的新方法,他们因此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成功与否来源于教育工作者的赏罚分明。

惩罚的方式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方式一般有四种:就事论事性的惩罚、自食其果性的惩罚、补偿性的惩罚、抵罪性的惩罚。有人对某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一位学生玩足球,打碎了教室的一块玻璃,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讨论如何惩罚他,全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种建议:

1、以后不给他玩足球。(就事论事性惩罚)

2、让他买块玻璃来赔。(补偿性的惩罚)

3、破的玻璃就在他座位旁,现在又是冬天,让他被冷风吹。(自食其困性惩罚)

4、下午全班看电影,不让他看电影。(抵罪恶性惩罚)

惩罚的效果 惩罚有没有效果是我们关注它的关健,而其效果又要因人而异。心理学指出:同样是罚站,有的学生能反省错误,有的学生则无动于衷,这里当然有多种原因。但学生对惩罚的态度是主要因素,还是上面的调查,班主任问全班同学赞成哪种方法惩罚他(答案可以不只一种)。调查结果显示:赞成第一种方法的学生有百分之五十,赞成第二种的有百分之八十,赞成第三种的有百分之四十五,赞成第四种的有百分之二十五。可见,每位学生对惩罚的态度不一定相同,只有学生认识到教师或家长惩罚的对,他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惩罚;相反,如果学生认为惩罚的不对,那么他对惩罚就会形成抵触情绪、不服的态度。这就叫“对症下药”。因此,教师针对违纪学生一定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对惩罚持何种态度,根据这种态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才能使惩罚达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行动有改”的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受罚,体会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教育也就达到了目的。

惩罚与体罚的本质区别 体罚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并对学生的人身和心灵有一定摧残的非法行为,受到了全社会包括家长的极力反对。惩罚则是一种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主动地成长。我们知道:教育学生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但任何一种教育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学生有时批评、惩罚乃至行政处分甚至更有效,而体罚未必就能有效果。在真正了解了体罚与惩罚的区别后,主管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也就更加有理、有利;学校教师教育学生也能打消顾虑,理直气壮;青少年学生也能保证逐步健康、全面、主动地成长为新世纪的栋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处)

[2]虞国庆.中学教育心理学[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01.

惩罚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惩罚 运用

一、“惩罚”的意义:一种辩证的观点

惩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矫正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惩罚也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手段被使用。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惩罚的解释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削弱受罚行为动机,达到改正的目的,也有利于维护校纪校规;二是指为减少某种行为重现的概率而在此行为后伴随的不愉快事件,是与奖励相对的心理学概念。由此可见,惩罚是对一些学生不良行为而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并且惩罚要引发个体有意义的痛苦体验,使其感到痛苦和羞耻,以达到使其产生悔改之意的目的,从而真正引起学生态度与行为的改变。教师作为对学生实施惩罚的主体经常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

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合理的惩罚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对惩罚的认识往往具有片面性:将惩罚的积极作用夸大,认为惩罚可以对行为人起到良性的警示作用,从而在教育中滥用惩罚的手段。在现代教育之前,在封建伦理体系的框架下,我国的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更多地使用了惩罚的手段,如语言训斥、心理施压,甚至极端的惩罚方式――体罚也习以为常,因此“不打不成器”变成“金科玉律”。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特别是“赏识教育”与“尊重教育”的广泛提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惩罚的消极作用,开始持否定态度,这是一种进步现象。问题在于,对惩罚的认识往往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人认为只要是惩罚就是消极的,甚至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与外界的压力下,学校教育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敢进行惩罚,一味地放任,最后造成一些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失范。这种思想实际是将奖励与惩罚看作是对立的两方面,将其割裂开来。惩罚和奖励都是教育的手段,两者不应该被割裂更不应该对立起来。行为心理学家指出惩罚在降低学生错误行为的重复出现概率方面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惩罚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不能因为其所存在的消极影响而否定它。所以,“不敢惩罚”这种做法将惩罚排除到正常的教育之外,使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惩罚手段受到否定,也就是对惩罚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功能的全盘否定,这样不但于教育进步无补,而且会使教育片面发展。

惩罚的积极意义也只有通过正确的惩罚方式才能得到彰显。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与有意义痛苦体验相关的惩罚才能真正引起个体态度与行为的改变。有意义的痛苦是通过外部的影响而引起的学生内心的一种经历或有价值的觉悟,它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或者是一种有价值的知觉。这种痛苦的意义在于通过外部的影响,使学生内心为了或指向某件事而自觉地反思与体悟,从而达到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相反,如果惩罚不能够使学生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体验并产生行为改变,那么,惩罚的意义也就消解了。例如有教师通过罚站、罚劳动、罚做仰卧起坐等来解决学生违纪的问题,实际上,通过罚站、罚劳动、罚做仰卧起坐这种从外部施加给学生身体的痛苦并不能真正促使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意义,而只能暂时规约学生的行为。

二、“惩罚”的运用:一种柔性的方法

促使学生自律是惩罚的最终目的。但是外界的惩罚并不一定能让学生自律,只有将外界的思想、规范、习俗等进行内化,并时刻以此作为违规行为的警戒和鞭挞,才能达成真正的自律。因此,只有合理地运用惩罚手段才能更好地矫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

1.集体舆论的方式。在背离通常行为规范的事件发生后,众人就会基于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对这件事情进行评论,从而影响这事件,就是集体舆论。有些学生纪律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淡薄,往往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的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不能进行换位思考,教师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此时,我们可以将他置于集体舆论力量的拷问与感化之中来改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利用学生集体舆论的力量来惩罚犯错学生,使其产生心理羞耻感,不但可以有效地消除违规学生的心理堡垒,而且可以让其他学生通过情感换位体验而受到触动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集体凝聚力。

2.限制交往的方式。人具有天生的群体性意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交往的自由就会感到孤独与惭愧。青年学生的同伴交往往往以一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基础,同伴的言行往往具有示范性、参照性甚至是矫正性作用。若个体违反舆论或大众共同的喜好,如打架等行为,公众就会采取一些行为来限制或拒绝与其交往,让他感觉自己不受尊重,这是精神的一种惩罚。因此,对于那些在生活中不善于合作、不能遵守交往原则的个体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惩罚。

以上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在学生之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促使学生进行内心自我反省、良心内疚与自责,尽可能地少犯错误或不重犯同类错误。当然,正确认识的获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才能实现。

三、教师的作用:一个公正的艺术家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具有权威性,对学生实施惩罚的只能是教师。实践证明,教师实施的惩罚往往会让学生感受不公正而产生逆反心理,还会损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上述两种惩罚的方式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与惩罚使教师从台前退到台后艺术地维护班级公正的道德环境,将“判官”形象转为“艺术家”形象。

1.教师要引导集体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舆论是全体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的集中表达,健康的舆论是集体利益与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它能使班集体保持一种饱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健康积极的舆论只有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一种控制力,对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约束。教师要根据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集体精神力量,使学生受到集体舆论支持并引起自豪感、荣誉感的行为继续坚持和发扬,而使受到集体舆论谴责并引起羞愧与内疚感的行为,得到纠正和克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分子或者学生干部成为集体团结的核心、组织的中心,培养他们分析和评论的能力,让他们积极维护集体的制度和纪律,成为健康舆论的代表,从而把集体舆论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同时,现代社会的变迁也会使舆论氛围发生变化,因此,教师不但要广泛重视各种群众舆论,达到管理工作民主化,而且要经常研究当前的舆论,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舆论,使舆论的核心思想代表集体的正确愿望和要求。

2.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往技巧与能力。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舆论、批评及交往限制手段来处理个体之间的矛盾或者教育一个人的违规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才能做到“适度”,通过巧妙的交往方式来达到理想效果,否则就会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成为一种集体“整人”的怪圈。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从对方的立场来理解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培养学生宽恕与宽容的待人艺术与良好涵养。

3.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的统一,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自我评价能力,才能正确认识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及自我发展的效果。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夸大自身优点、成绩和长处的自我膨胀现象,也难免出现妄自菲薄的自卑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及自己的体验进行实际现象的分析,强调对自己活动的结果和行为进行分析,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各种活动进行总结性自我分析,分析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与优缺点。这样就会提升学生自主、客观、独立和稳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使集体的惩罚行为更加沿着适度、有效的方向发展。

当然,惩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保护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朝健康良性方向发展。从短期效果来看,是希望学生在经历惩罚后能够迅速根据后果来评估所受到的惩罚,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即使是最温和的惩罚也是对学生的否定性评价,使学生对所受惩罚进行公正性判断,只有觉得自己所受的惩罚是公正的才会有教育的效果。所以,惩罚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事,而是需要进行追踪教育与信息反馈,及时消除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要与受教育者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尊重学生的意愿、需要、情感的基础上唤起学生主体内部的自我教育意识。

参考文献:

[1]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10):29-32.

惩罚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变相体罚 惩罚原则 惩罚教育

引言

所谓教育惩罚就是惩罚教育,即采取相应措施惩罚学生学习时不正确、不良的行为习惯,指引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指引其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惩罚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在小学生教育时运用教育惩罚就灌注了新定义。该种方法运用在教师对受教育者的个别行为上,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色展开教育惩罚,同时在思想上给予指引,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教育惩罚现存问题

老师在展开小学教育时,每时每刻都会有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就表面看来很多问题并不能与教学相连接,但是老师应当遵循“学生本位观”的指导理念,学会在教学中及时发掘出各种各样的意外。现今提倡人文教育,即培养综合性人才,并非只是以惩罚为目的。

(一)老师对教育惩罚没有充分认识

当前,一些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惩罚的重要性,甚至对教育惩罚存在很多偏见,造成在现实教育工作中运用欠妥的惩罚形式,使教育惩罚失去原有应用价值。如果老师运用错误的惩罚方法,则会给孩子带来第二次伤害。①假若老师觉得体罚和惩罚没有什么区别,在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原本只要稍微惩罚一下就可以,却采取了会伤害孩子心理的体罚方式,导致学生身体、心灵都遭受伤害,便为学生逆反心理成型大开方便之门。②一些老师把奖励和惩罚作为两个相对立的教育方式。例如,很多学生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得荣誉,然而极个别学生表现不令人满意,老师会在班会上分别表扬和批评相关学生,这样表现不令人满意的学生就会有心理阴影,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十分严重的变相体罚

在教育教学规定中,严格禁止老师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现实教育中因为老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犯的错误度等影响,依然有非常严重的变相体罚事件发生,致使小学生在心理上受到影响。很多老师漠视条例、规定,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下一道学生不能报告校长和父母的命令,更甚者会运用威胁学生退学的方式,学生为了能够上学只能默默忍受,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超重的心理惩罚

心理惩罚包含在惩罚当中,充分运用各种语言和行为给学生造成压迫和伤害,一般是在行为上和语言上对待班内的某个学生不同于班内某些学生的待遇,往往这种待遇会造成学生十分难堪。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教师的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有极小部分老师素质不高,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骂学生或者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学生,造成对学生的精神伤害。

二、正确实施教育惩罚的措施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应当从学校、老师和政府三个方面探讨教育惩罚的实施政策,真正形成三方合力,才能够有效处理教育惩罚中的问题,为促使教育惩罚实施奠定基础。

(一)老师要采取科学的惩罚政策

只有老师树立科学、合理运用教育惩罚十分重要的意识,才能够使老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注重应用教育惩罚的手段,清楚惩罚与体罚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意识到教育学生是使用教育惩罚的目的,具备纠正学生行为和警告学生的功能,并非只是为了保持课堂安静有序、提升学生成绩而展开惩罚教育。另外,应当给老师提供进修或者培训的渠道,使老师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课程素质都相应提升,掌握基本的法律规范,为教育惩罚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学校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学校为了防止老师对学生展开超负荷、不正确的教育惩罚制定相应制度规章,加大监管老师的制度,在针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当将其教学成绩和教育措施都纳入其中,用规章制度制约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拟定相应的制度时,值得注意的是与政府制定法律规章相契合,同时制定制度的着力点是教育,力求以引导的方法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实行程序化的惩罚教育,从根源上防治老师过度运用惩罚方法。学校应创建相关奖罚体制,奖励那些运用教育惩罚得当的老师。另外,要引进素质高的老师来壮大小学教师队伍,使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定期考察老师的专业程度。

(三)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政府应当将教育惩罚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使教育惩罚成为法律的内容,拟定教育惩罚实行的原则,提供给老师进行教育惩罚的有力根据。政府应当加大与媒体合作的力度,使媒体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报道那些恶性教育惩罚事件,督促老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惩罚方法。媒体的监督给老师无形的压力,正是这种压力促使老师运用正当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真正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惩罚模式。

结语

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手段,截至目前,还有一小部分老师不能达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片面、错误的惩罚措施会给学生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怎样使强制惩罚手段和温性惩罚措施有机结合,依然是相关老师展开探索的目标,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真正能够使学生改正不良方法和习惯,为学生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惩罚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惩罚教育;惩罚艺术

本文通过对班级管理中采取“惩罚”教育艺术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了惩罚措施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惩罚”教育艺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才能使得“惩罚”教育真正发挥出其效力,从而达到目标管理结果。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教育,才能让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并且还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呢?以下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惩罚”涵义

惩罚教育是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运用到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旨在控制不良的思想行为。惩罚的方式有:以否定的语气与表情相向,批评、谴责、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处分等。惩罚能引起羞愧、痛苦、焦虑、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努力去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因此惩罚教育是一种高效、不可或缺、常用的教育手段。

二、实施“惩罚”艺术的重要性

(一)实施“惩罚”艺术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措施

事实上,有很多的学校、很多的班级管理者都没有将“惩罚”艺术充分发挥出来,且没有对其引起重视,而学生们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得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者习惯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的手段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教育”,但是这种手段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早已失去了威慑力,毫无危机感,仍是我行我素,毫无知错就改的意思,给班级上其他的同学也带来了困扰和误导,加大了班级管理的困难。因此,我认为学校以及班级管理者应对“惩罚”艺术教育的管理措施引起足够重视,运用惩罚教育手段来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行为,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其中问题的严重性来改正错误,从而实现走向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惩罚”艺术教育能有效正确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学生一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天真无知,目空一切,不知道天高地厚,致使他们好走极端,容易闯下祸端,甚至招来意外麻烦。另一方面,学生们的性格各异,复杂多变,情绪容易激动,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要采取合适的、科学的、有选择性的手段――即“惩罚”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树立正确的纪律观、法律观,尽量避免不犯或少犯错误。

三、实施“惩罚”艺术的原则

(一)惩之要公。在采用“惩罚”教育措施时要维护基本原则――公平性,不能因人而异,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一旦失去公平性就很难进行惩罚教育,不仅造成一部分学生不服,而且另外被“照顾”的学生更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例如,很多学校领导以及班级管理者经常对有家庭背景或者政治背景的学生给予特别的“照顾”,对他们犯下的错误只是点评、说一下而已,没有真正做到“惩罚”教育。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仅助长了他们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会误导他们走向极端,这样的例子已数不胜数。另外,对惩罚教育的学生进行公开,还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警示作用,令其知道学校相关制度的威慑力,使其引以为戒。

(二)罚之有方。古人云:“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罚”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目的。通过“罚”的手段让学生认识错误,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比如:我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罚他补交作业,对于不做早操的学生罚他补做早操,对于损坏公共财物的学生要罚他经济赔偿,这些都是必要的校园惩罚。在惩罚之前我会给学生讲清道理,为何要惩罚他,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被罚得心服口服。一旦学生改正了错误,我会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他在全体学生面前找回威信,重树信心。这对接受惩罚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大有益处,受益终身。

(三)罚之有度。教师施加惩罚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认识缺点、改正错误。但对惩罚教育的力度要把握好,切忌把话说绝,把事做得没有余地,对学生不是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而是“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罚要适当。要看他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考虑其性别和年级,还要看他违反校纪校规的程度有多大,即该对他处于何种程度的惩罚。如果过了会引起受教育者心理不平衡,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引起偏激行为;如果少了便起不到惩罚效果,惩罚教育跟没有惩罚教育还是一个样子,对受教育者丝毫没有影响,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此外,对于学生惩罚教育方面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且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进行适度的惩罚教育。

(四)罚中有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吧。”假如被罚的学生真是你的孩子,有谁没有训斥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呢?你处罚孩子,难道就说明对孩子残酷无情,没有关爱了吗?不!我们一直爱着自己的孩子,而且一如既往。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爱。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惩罚,犹如暖暖的春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催人奋进,我们何不学习一些这样的惩罚方法呢?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一些充满麻辣味的爱的惩罚又有何妨?切记: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五)罚之及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应惩罚及时,否则时间一长就会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淡化错误行为,惴怀侥幸心理,导致不良行为一再发生、扩大。因此,惩罚教育应及时实施,及时纠正,将学生的错误思想或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学校领导或者班级管理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提出惩罚教育,以促进学生向正确、健康的道路成长。

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惩罚教育手段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将惩罚教育手段运用到班级管理上面来,同时注意遵循惩罚教育手段施行的一些原则,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改正错误行为且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实践告诉我们,“惩罚”教育不同于变相“体罚”,惩罚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正确的、科学的班级管理手段,是正确引导受教育者的错误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而改正的手段。另一方面,对于这种方式的运用,要求班主任掌握相关惩罚的原则与力度,否则就会与变相“体罚”没有什么差异,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阴影伤害。因此,实施“惩罚”教育手段要掌握其度,懂得惩罚的艺术才能将班级管理进行得更加完善和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李秀雯.对待后进生,要爱,更要严――转化后进生失败的案例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0)

[2]陈莉,王沛.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J].中小学教育,2003(05)

[4]蔡泽旭.用行为主义方法纠正学生的厌学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王俊萍,边琦,李龙.制定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理念浅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惩罚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惩罚;体罚;敬畏;合理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老师们经常这样抱怨,是呀!时代变了,我们的学生也变了,体罚学生这样的手段被禁止使用了,新时代学校教育惩罚法规还没有出来,正是一个教育者迷茫的时期,我们有些家庭的独生子女因为在家中养尊处优惯了,自然不会敬畏老师了,在学校有《未成年保护法》袒护,更是不服管教,胆大妄为,再加上舆论绑架,把一些教师惩罚学生个案肆意渲染,导致我们一些运用惩罚手段教育学生的教师轻则受到纪律处分,重则丢了饭碗,于是很多老师不敢惩罚学生,更是不敢提体罚学生了。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明白,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惩罚是全世界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所谓惩罚,就是给被惩罚者施以痛苦或者剥夺其需要,是对其不良行为的纠正。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思想、行为。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强制性纠正,即可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体现在行为上,这说明学校惩罚教育包括口头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也包括体罚。

古代教育中的惩罚有先生的“戒尺”,私塾先生用戒尺打学生被看作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当第一把戒尺出现后,古代的学子们开始怕自己的老师,上课迟到要挨打,家庭作业完不成要挨打,文章不能熟练背诵也要挨打,看似残酷,然而“严师出高徒。”为了不被挨打,古代的学子们勤奋刻苦的学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背诵整册的《三字经》,而且一字不差,直至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在没有戒尺督促的情况下也会三更睡五更起。在戒尺的督促下,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小说,从“四书”“五经”到《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再到中国的四大小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戒尺教学的辉煌成果。古代的文人骚客也是在戒尺的管教下而名留青史的,从三国时期的曹氏三父子到宋朝的三苏,每一位都曾领教过戒尺的威力。

我们有些精英家庭热衷于把自己孩子送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因为美国是当前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一定很科学,但在自由、民主的美国学生犯错同用獠涣顺头#在美国,如果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口吐脏字或欺负同学,老师二话不说,直接抛出一个“detention”。美国学生听到这个单词就会眉头紧锁,原因何在?“Detention”的意思是放学留校,学生们更喜欢形象地称之为“关禁闭”。放学后,学生必须在学校教务长处待一个小时,准确地说,是进行20分钟的“冥想”和40钟的自习。在美国有23个州明确规定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教育,法律还对体罚规定了许多明确的细则:1,学年开始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一份声明,表明是否同意体罚。2,必须在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3,不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某个学生。4,体罚时必须有证人在场,以确保体罚依法进行。5,刚刚与要受罚的学生发生过冲突的老师不得实施体罚。6,体罚必须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以及身体状况。7,有些地方规定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多的部位,如臀部。

所以,我以为我们当前觉得学生难管问题是很多人只看到赏识教育的好处,把惩罚教育当成过时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束之高阁用或者是不敢使用,把体罚当成明令禁止使用。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个阶段学生,只要有学生敬畏的东西,教师就能有效管理,能让学生敬畏的只有惩罚或者是体罚了,同样一群学生,军训时期,站军姿,练习队列,队伍整整齐齐,集合时鸦雀无声,因为学生害怕教官的惩罚,为什么这群学生到了我们教师手中,我们的教师思想教育更加细致,教育更加专业,却变得那么难以管理呢?因为,我们教师手中能用惩罚的方式和力度不够,不足以令学生畏惧。

尽管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因为某些原因不敢提倡惩罚教育,甚至禁止体罚学生,有些家长也不理解惩罚教育,但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大胆地拿起惩罚甚至是体罚的武器,才能找回教师尊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当然,我们在惩罚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真心爱护学生,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只对个别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学生才采用惩罚手段。其次,在惩罚教育手段前一定要先和学生讲清楚哪些行为是禁止的,违反了会被惩罚的,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惩罚制度,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一起参与制定,这样做到有据可依,合情合理,也就避免了处罚后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学生对抗和家长不理解的状况。

最后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像巍巍《我的老师》描叙的那样“将教鞭高高举起,轻轻的落在石板边缘”,我们的学生还有家长发现“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得意思”这样,教师的教育目的达到了,我们的学生变乖了,学生家长也满意了。

作者简介:彭志辉(1970-),男,汉族,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桂林.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

[2]谭佳.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情感艺术探究[J].新课程(下).2013(01)

惩罚教育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赞成,知行不一,惩戒方式,惩戒阻力

 

一、问题的提出

惩戒,即通过对不合范行为施与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即惩处、惩罚,是其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其目的。[1]换句话说,“惩戒”指的是借助于对不合范行为进行处罚来达到戒除和教育的目的,强调的是采用否定性制裁的教育效果,注重其戒除不良行为之目的的达成。在本研究中,教育惩戒指的是,教师为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生做出的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而行使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惩戒观指的是教师对教育惩戒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态度。

教育惩戒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争议较大的话题。在理论界,关于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要不要惩戒以及如何惩戒的争论一直是热点,当前争议的重点已从教师可不可以使用惩戒这一手段转到在教育中究竟应该如何行使惩戒。已经有不少教育专家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撰文赞同“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2]《中国教师》、《当代教育科学》等杂志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帮助教师正确区分合理的惩戒和体罚以及变相体罚。基本达成共识的是,惩戒是教师的合法权限,教师基于教育上的目的可依有关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管教),但不得体罚;超出合理而必要范围的惩戒即应认定为体罚,如长时间的罚站或者保持特定的姿势等。[3]

而在实践方面,作为教育惩戒实施具体操作者的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和态度则远未明晰。事实上,教育惩戒的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厘清的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下,一方面教师因管教学生而遭其欧打甚至杀害、遭遇家长胡搅蛮缠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则不断花样翻新、日趋严峻。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敢不敢、愿不愿意、会不会实施教育惩戒?他们对教育惩戒实施的真实态度和想法如何?弄清这些问题惩戒阻力,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将大有裨益。

二、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教师。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师惩戒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对教师惩戒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和思考。梳理教育惩戒的概念及理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调查研究的框架。

2、问卷调查法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调查”,以福建教育学院2009级和2010级部分函授学员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有小学教师218人,中学教师190人,共发放问卷408份。回收403份,有效问卷398份,问卷回收率为98.8%,有效率为98.7%。

3、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进展采取了两种访谈策略。研究起始阶段,在福建教育学院各类教师培训班里选取教师个体进行开放式访谈,了解他们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以及在教育惩戒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后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拟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实施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仍以学院函授学员为主,主要选取教育管理本科专业(中学)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部分教师;同时以“福建省‘十一五’第六期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福建省‘十一五’第二期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部分校长为访谈对象,从校长眼中了解当前教师实施惩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听取他们关于破解惩戒难题的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访谈结果的梳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惩戒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正日渐衰微,教师的惩戒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处在淡化或者流失状态;教师对教育惩戒的心态是敏感而又矛盾的,教师驾驭惩戒这一手段的能力有待提高;普遍认为当前实施教育惩戒来源于社会、家长、学生的阻力巨大。

(一)赞成但尽可能回避惩戒

“科学有效的惩戒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绝大多数受访教师都旗帜鲜明地支持和赞同这一观点。有人形象地把赏识和惩戒比作阳光和风雨,学生的成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惩戒阻力,但经历过风雨的生命才会更健康、更强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可“合理的惩戒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 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能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引诱的能力”。[4]这一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见表1、表2)。

表1: 教师对惩戒的态度

 

 

  您赞成对违规学生实施惩戒吗?

赞成

不赞成

说不清

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