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02:18:55

语文朗读论文

语文朗读论文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门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标准、规范地朗读课文,是经过自己精心地备课,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审美情趣,在对课文的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的艺术再现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范读,教师可以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很快地、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道文章的丰富内涵。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备、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朗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朗读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朗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如果我们能绘声绘色地配乐朗读《草原》一文,特别是再观看表现草原风景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就会感受、体验到草原的动态美、静寂美、辽阔美、风俗美,蒙汉人民的友谊美等更多更丰富的美,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

五、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读,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的过程中语言艺术就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不知不觉间,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技巧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对于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并且不时地在运用。

语文朗读论文篇2

【摘 要】对于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枯燥冗长的语言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朗读中,形成良好的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这一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它的作用是多方面,多价值的。因此,本文将从朗读法的作用以及该如何实施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朗读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呻吟,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张晓梅.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语文朗读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艺术;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37-01

学生需要从小养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升个人对课文理解和感悟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四个重要维度,而在这四个维度当中,“读”又可称之为是语文学习的“入门级”教学策略。尤其是面对小学生这样心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年龄阶段,有效的朗读不仅能够促使其高度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之在动情、用心的朗读当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感受到朗读的“艺术”所在。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所在

朗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有声活动,更是一种富有审美意识、极具情感表达的行为。形象生动、热情充沛、有声有色的朗读行为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字情境当中,也会产生感染周围的力量,甚至能让周围的其他学生也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感受到文章当中所折射出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时,一定要对文章的内容提要、情感要素等部分进行有效的强调和指导。朗读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增加语感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朗读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无形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初步的把握。

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策略生成

越是优秀的文章,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越明晰,而要想充分领略这文字当中所折射出的内涵,依靠教师口语的表述或者他人“转载”式的表达是无法将文章进行内化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主观性的情感判断,感受文字的艺术熏陶。

(1)情感阅读。在进行课文朗读时,随着课文人物形象渲染力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内心深处必然也会随着文字情节的变迁,掀起情感上的波澜。倘若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将一定的感彩植入文字当中,必然会引发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喜作者之所爱,怨作者之所恨”的情境当中,这是一种情感共鸣的体现。这种情感意识就犹如观赏一部电影能走入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之中;犹如聆听一部乐曲、能感受到词曲作者或演唱者寄托在旋律和词藻当中的五味陈杂。严格意义上来说,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和思想共鸣的大多是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表达,而不是隔离在无数重视觉影像之后、毫无情感色彩的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生成“朗读艺术”的道路上,一定要注重对其语感的训练,要努力培养其寻找思想的共鸣点和触发点。比如在学习具有童话色彩和寓言味的课文时,课文当中会拥有大量的对话内容,每一句对话都是一个角色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且还有可能对整个故事的情节走向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朗读时,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进入角色,去揣摩不同语言风格所彰显的人物特征。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限定一句对白,让学生尝试着模仿课文中对白所传递出的情感,或欣喜若狂、或焦头烂额,这样学生还能在跃跃欲试的兴奋之中,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和乐趣。

(2)比较阅读。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语言呈现,当以不同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时,往往会折射出不同的情感含义。对于语文课而言,有时复杂的人物分析和线索判断,往往很难让学生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而直接接受,而单纯的、乏味的朗读又很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类文章段落。鉴于此,在教学时应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区别选择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原本要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将相和》这篇文章,很多学生由于初次朗读时并不能理解人物的复杂性格,故而在朗读一遍之后便以“好”“坏”二字论断二人,认为廉颇是没有胸襟之人。倘若以直接告诉的方式来向学生阐述人物特征,免不了增加学生的疑惑心理。鉴于此,针对文章当中蔺相如的“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颇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利用两种语调和情感表达方式来阅读。一种平铺直叙式的表达,另一种则是带有一定起伏性的朗读,前者对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自负、盲目的心理认定,而后者才能清晰地阐释出蔺相如为国家着想、顾全大局的思想。只有通过这样的区别对待,学生才能清晰地把握文章所奠定的基调,进而对人物形象拥有更深切的认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堂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必然是琅琅书声、生动有趣。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朗读不仅是一种阅读行为,更是一种生成魅力、酝酿情感的艺术形式。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尝试着给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自,让其自主阅读、主动学习,通过既知的信息与内容,去朗读课文、主动学习,在读中探索知识,体会情感升华的魅力。同时,朗读要想从一种普通的阅读行为升华成一种艺术形式,教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阅读和比较阅读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踏进艺术之门。

参考文献

语文朗读论文篇4

一、有效评价,使朗读充满活力

1、针对读的层次,适时评价。朗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检查初读的评价侧重于读正确以及学生的态度、胆量等方面,学生出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读得流利与否,也很容易辨别出来。“读得是否有感情”这一层次的评价,应该在理解文章、感悟内容、品味语言时,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时进行,这一要求难有明确标准,评价时不能凭直觉判断“不错”、“真好”,或者干脆用“你读得真有感情”来敷衍了,应该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他人朗读后,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结合具体的语句在自己头脑中“放电影”,谈谈听了他人的朗读,自己的眼前似乎浮现了什么,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展开评价。

2、针对读的对象,恰当评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会被教师随机指名读书。学生读书的基础与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进行朗读评价时,积极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一个个都是伶牙俐齿,不顾情面,读书较差的学生总是会被一顿狠批。教师此时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价值引导,教会学生在朗读评价时进行纵向比较,先要肯定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提出诚恳的建议,不要只看当时的朗读现象和效果。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肯定,当然针对当时读的情况有时也要委婉地提出批评与希望;对应该读好而由于未认真预习读得不尽人意的学生,若学生评价未到位,教师的语气可以犀利些,表明自己不满的态度,望其有自知之明,下次勿犯同类错误;对读得不错以及明显有进步的学生,完全可以加以肯定和赞扬,让其成为学生读书的榜样,进一步树立其自信心,激发他读书的兴趣。

3、针对读的内容,分类评价。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语言特色:有的语句生动,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语句优美,适合配音朗读;有的语句严谨,适合集体齐诵……学生在朗读以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根据朗读内容进行分类评价,切忌空洞,人云亦云。必要时,教师可先范读,让学生去享受一种美感,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同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从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方面指导评价,朗读时的表情、体态也应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与评价能力定会同步提高,我们的朗读评价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能力,不会走入“无病”的误区。

二、多样评价,试朗读注入动力

1、教师评价,重在点拨。学生读完书后,教师不给予评价或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挫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但要像一把尺子,使学生通过它来衡量自己的朗读水平,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要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他们对课文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促进他们的朗读。教师应该重在点拨,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需改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2、自己评价,重在反思。古人说得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进行朗读的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3、相互评价,重在体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示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伙伴间的互相评价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在别人朗读时更加注重倾听,在评价别人前主动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进行表达,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还能促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所以在朗读时,需要为学生搭建互相评价、交流碰撞的平台。

语文朗读论文篇5

最近,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阅读课,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颇有感触。今将其中两个教学片断实录如下,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两位教师教的是《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盯”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得怎么样?

生:“盯”的意思是“集中视力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葫芦很专心。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那个人”说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生:“那个人”说话时心里很高兴。

师:我们读“那个人”说的话要读出感情来,怎样才能读好呢?下面听清老师的要求:“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读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那个人”说话时心理很高兴,“盯”、“自言自语”、“快长啊”和“大南瓜”这些词语要读重一点。大家拿起笔,在这些读重音的词句下面加上点儿。同学们请按以上的要求认真练读,看谁能读出感情。

练读后,几位学生试读,大都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作了过分强调,其余地方基本是音量相等,速度均衡,显得十分呆板、生硬、做作。接着,学生又反复地进行练读、试读,但总是读不出真情实感来。最后,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试读作结。

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生读“那个人”说的话)

生:“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学生练读)

师:好!你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老师想请你给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你把“快长啊”读成重音?

生:我觉得这样读,能表达出“那个人”的高兴心情。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这位同学还没充分地把他这种心情读出来,同学们先看看68页的插图,再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教师范读后,学生练读。开始试读时,感情还不太到位。通过反复训练,最后,绝大多数学生能读出感情,有的读得有声有色。

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中,所教内容相同,为何教学效果各异?这主要是在处理“自读感悟”与指导“朗读技巧”之间的关系上,他们采取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究竟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以“自读感悟”为主,因为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具有很强个体性的活动。再则,学生所读课文大都是现代汉语。毫不夸张地说,在教师的点拨下,只要学生将全部心智投入,通过反复地“自读”实践,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诚然,为了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质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声语言的“表现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仅仅是学生“自读感悟”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第二位的,绝不能本末倒置。

第一位教师将学生“自读感悟”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却把“朗读技巧”视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法宝”,好像教师一旦将此“法宝”传授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殊不知,这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纯技巧,把完美的语言整体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在练读、试读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更不是咀嚼品味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而是按“朗读技巧术语和标号”之图,索“有感情地朗读”之骥。这样便舍弃了有灵性的内在“神似”,去生吞活剥地追求外表的“形似”。无怪学生虽经反复训练,到头来,仍是“貌合神离”,读不出语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语文朗读论文篇6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语言仓库,锻炼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领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种形式读的特点,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朗读。各种形式可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鲜,吸引人,充分地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如讲读《惊弓之鸟》一课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读出不同身份的人物特征,而且加入表情和动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课文读熟,而且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便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准备,争先恐后地表演,在欢笑中不仅锻炼朗读水平,而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更增强朗读的兴趣。

二、朗读训练重在指导

1.指导口脑并用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见于书,入于耳,显于脑,并诱其发于心,诵于口,表于声,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游所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感情吟诵,然后逐步领悟:(1)色彩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色彩鲜明;(2)恬静美――月光泻满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让学生尽情地想象、朗读。

2?郾抓住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应从整体入手,沿着篇、段、句子、词语的路子进行。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是这样讲读的:(1)初读。让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初步领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学生读后对桂林山水总的感觉怎样。初读的目的在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大概;(2)细读。让学生重点读三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通过反复的读,可知大海的动、西湖的静、与丽江的动而不觉动的对比,产生一种奇特的美,这就是细读产生的效果;(3)重点读。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重点读课文,揣摩重点句段,词语,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

3.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时,课文讲“武夷山山势险峻,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教师教学武夷山的山水时那种静、清,结合自己见过的湖水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再说一说自己身边对大自然的一些破坏的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语文朗读论文篇7

一、范读

由于诗歌据现代时间比较久远,有些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或多音字的关系,或学生自身的原因,难免读错音。所以范读尤为重要,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间”是个多音字,这里根据诗歌的平仄变化应读“jiàn”四声,不少同学读成“jiān”一声。

二、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注意诗歌节奏,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与友人惜别时的场面,要用一种轻柔、深情的语气才能表达出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深挚的惜别之情。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作者打破以往送别诗的悲情,“满天都是黄云,把太阳变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落下的雪花中向南飞去,好朋友不要害怕你前去的路途中没有知己,凭你的修养和人品谁都会敬仰你的”。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作者开朗豪迈的胸襟。

三、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要想将作品朗读好就必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在杭州的旅店里写的,当时金兵已经侵占北方的大片土地,而南宋集团却在苟且偷生、花天酒地。林升看在眼里,心里又痛又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杭州如此的美,西湖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暖洋洋的风使那些权贵们沉醉其中,把杭州当成故都汴州。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看见你的表演,在崔九的堂前也经常欣赏到你那高超的艺术,如今在这美丽的江南,正值落后时节我又遇见了你。通过泛读,学生可以领会这种朋友相遇又悲喜交加的情感,喜的是终于与故人相见,悲的是如今各自的境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国事沧桑,人生飘零,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

四、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朗读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诗歌的美,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凝练、简洁、准确、生动是其特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爱上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落下,滔滔不绝的黄河向东流去,语言朴素、浅显,画面却高远宽阔,后两句写意,想要看得更远,需登上更高的楼层,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更”字用得最巧妙,耐人寻味。

2.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美丽的秋山黄昏图,雨后的秋山,空气是那样清新,皎洁的月光充满了松林,清清的泉水从溪石上流过,竹林深处传来一群少女的欢声笑语,一支小巧玲珑的渔船顺着溪水顺流而下,掀起了一阵阵涟漪,这一切都好像历历在目,让人清晰可见。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在“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真的呼吸到了雨后的新鲜空气,月光照耀在身上的惬意,溪水的流动,还有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回归乡土质朴生活的心声,这种清新的、明净的暮秋意境,使人禁不住产生心胸荡涤之感。

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朗读时可以从“风急”、“天高”、“猿啸哀”、“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等词语中读出意境苍凉、悲壮,气势宏伟壮观,还有作者长年漂泊、忧国忧民、老病孤苦无依的景象,让人心中无比悲凉。

3.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诗中蕴含的情感是诗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诗歌不会打动任何人,每首诗表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失地,喜极而泣,眼泪沾满了衣裳,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一点忧愁都没有了,收拾诗书和行李,趁着这美好的时节好返回家乡。全诗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喜”字,作者无比兴奋,可以说是情感的迸发,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这首诗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

语文朗读论文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155-01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对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二、高中语文走有效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更需要有更为快捷有效地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分解为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分类更具语文学科的规范性,要求也更具体,指向也更明确。这给我们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和新的实践操作平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阅读。阅读是贯穿提升语文素养整个过程的活动。而当下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因此,寻找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然的选择。

三、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含义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如果说,阅读兴趣关注的是“想不想读”的问题、阅读方法关注的是“怎样读”的问题,那么,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有效阅读教学策略”重点在于有效性的教学阅读策略研究。这个有效性,绝不同于阅读的功利性,这个有效性不仅是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还是阅读审美,以及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延伸。

四、我校对理论,实践,实行“五步”

第一步: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以知识识记、积累为重点,有社会、历史知识、文体知识 。

第二步: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内容方面,涉及对象(人物主次及关系)、事件、特征(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写作的意图)。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为+结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层次及关系。知识要求:懂得关键词、中心句;了解层次结构的几种关系(总分、并列、连贯、对照)。能力要求:准确把握关键词、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语意的能力;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有表层义、语境义及作用分析。知识要求:词语积累,语法知识。能力要求: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知识要求,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知识要求:社会与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能力要求:联想能力,创造能力,迁移能力,表达能力。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知识点和阅读的能力点分解到各个步骤,一目了然,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师在课堂的作用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操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亲自开车,永远学不会开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更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大学出版社,1999.

语文朗读论文篇9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仍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只有用好朗读这颗棋子,语文教学这盘棋才能真正走活。

一.朗读的内涵和现状分析

朗读是什么?有人说:“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这样的定义固然不能算错,但还不足以表明朗读的真正魅力。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这样为朗读下定义:

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活动。

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就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也曾经是我们中小学校园里最令人陶醉的晨曲。

可在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的今天,很多教师仍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朗读,只钟情于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细琐分散、支离破碎的分析,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似乎不能出分数、不能直接见效的朗读上。学生不会朗读,更不会在朗读中欣赏美、体会美,只知道拼命记老师的讲义。这样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失去兴趣。今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之时,我想我们是应该充分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了。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

1.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

汉语具有很强的表义功能,同时它还具有声音优美音乐性强的特点。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它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

在朗读中,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的正确把握,才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才能再现文学作品的特定情景,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哲理意味。正如朱光潜先生指出的那样:“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绪气势或神韵。”通过朗读,获得语言信息,从而领悟文字的内蕴,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直觉思维的境界。

2.朗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初中的学生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国外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最初是在“高声地思维”,然后才由外观的语言过渡到耳语,又过渡到内部的语言。朗读正是帮助他们通过“听”来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眼、口、耳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形成多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加深了大脑皮层的痕迹,有助于增强记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点拨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然后再“说说”、“议议”。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3.朗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朗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和体会文章的语意和整体美。否则,老师讲得再细再好,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只能记住其中的一鳞半爪。这样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通过朗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是在语文教学上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三.加强朗读训练的现实意义

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1.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感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有谁能不产生尝试一下的念头?曾经一位老教师上示范课,讲的是《老山界》中红军连夜登山的一段。老师并没有分析讲解路如何陡、山如何险、“之”字形“S”形有何作用。他只是让学生读出文中描写山路险陡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放声朗读红军的话。学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动起来展现自己的读功。不待老师讲解,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的革命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学生的脑海中了。

2.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

朗读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朗读的停顿、轻重、升降、快慢等,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及时做出符合原文含义的表达反应,这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朗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有感情地朗读正是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手段。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四.加强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

1.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做好范读

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读《,你在哪里》时,范读全诗,感情真挚,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沉浸在对的深切缅怀之中。

3.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

4.朗读和点拨精讲相结合

再好的朗读也不能代替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点精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语文朗读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朗读教学;新课标;新思路;新举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四多两少” 的问题:空洞繁琐的分析多、不必要的提问多、作用不大的板书多、矫情做作的腔调多、学生潜心读书时间少、有感情地自然朗读少。从而学生朗读不自然,朗读腔调矫情做作,在朗读中没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朗读能力不高,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导致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都有不少困难。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学习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气朗读,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

1. 学前读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由学生不出声地自由朗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化初读,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做到三读:一要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要读得通顺,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要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拨,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励学生强烈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课文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在朗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提升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2. 学中读

学中读。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

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一要紧扣重点,不面面俱到。二要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3. 学后读

学后读。指理解后读,做到熟读。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朗读训练要从技巧与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和停连的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

结合多媒体课堂教学,进行配乐朗读,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朝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学生从课外朗读中得到源头活水,变枯燥的朗读为有趣的乐事。通过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因素。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多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