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09:59:43

分离技术论文

分离技术论文篇1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膜就是在一个或两个流体相之内一层吧流体相分离开来的凝聚相物质。膜的凝聚性的形式可以是液态、固态甚至是气态;膜可以是均一相也可以是复合相,但复合相的膜相与相之间拥有不同的相表面,因为不论膜的厚度薄到何程度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界面,而膜也正因为这两个甚至多个界面达到分割流体物质的功效。此外膜的面积可大可小;膜在流体相中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在载体或支持体的微孔之中。膜分离的过程是由浓度差、压力差、分压差、电位差等梯度差异推动的。可分为过滤式膜分离、液膜分离以及渗析式膜分离三种形式。

1过滤式膜分离

以溶液为例,待处理的溶液置于分离器(固体膜)的一侧,在自身形成的压力差或额外增加压力的作用下,透过膜的部分物质成为渗滤液,而留下的部分溶液则为滤余液。若为混合气体则为渗滤气和滤余气。由于待处理混合物质组分的物质有区别和分子大小不同,它们在透过膜时速率存在差异,因而透过的部分与的组分不同于留下的部分,从而实现对组分的分离。目前过滤式膜分离主要有渗透、气体渗透、超滤和微滤等方式。

2液膜分离

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可视为萃取与反萃取的结合:溶质从料液进入液膜相当于萃取。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膜分离中的超滤技术、微滤技术、反渗透技术和电渗析技术的应用研究较成熟,工业应用广泛,市场效益明显。特别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膜微滤技术以及膜超滤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化工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当中,尤其是广泛用于水中金属沉淀物、细微颗粒甚至水中细菌、病毒、的过滤。

1膜分离技术在去除含氟化合物中应用

当前一些磷肥生产企业采用膜微滤技术,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截留0.05~10μm的微粒或大分子溶质的原理来除去磷石膏废水中含氟的化合物。研究表明:用膜微滤技术处理过的废水氟量低比用石灰乳处理的氟量低要低很多。传统的石灰乳中和、沉淀废水中的氟成效不大:一是较难达到10mg/L的排放标准;二是处理流程长。首先需要用两级石灰乳对废水进行中和反应;接着在养晶槽内加入铁盐与石灰乳和废水中和反应的产物CaF2微细颗粒进行絮凝沉淀反应;再接着于沉降槽中对絮凝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最后用泵将沉淀槽槽底的污泥送至带式过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同样是处理废水中的氟化物,若是采用膜微滤技术只需一个步骤:即将石灰乳和废水中和反应后的产物送至膜分离器。这样处理后的废水含氟量仅为5~6mg/L,符合10mg/L的排放标准,可以循环使用。

2膜分离技术在废气粉尘回收中的应用

粉尘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一直困扰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例如水泥窑的尾气若处理采用普通袋滤器或者旋风分离器,处理后的废气中粉尘含量为90~115mg/m3,系统阻力一般在1.47~1.96kPa,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水泥窑中尾气含水量多,一旦温度骤降,则会引起生产设备堵塞进而影响生产。但若是在水泥窑的尾气处理中采用膜微滤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废气中粉尘含量为4.5mg/m3,系统阻力一般为0.98kPa,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生产设备较少发生堵塞现象,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膜微滤分离器的使用寿命至少有三年。据了解膜微滤分离技术在钛白粉生产中的尾气收尘、磷肥生产中磷矿干法收尘、石灰窑的烟气净化、磷铵生产中干燥窑尾气收尘和磷酸氢钙干燥窑尾气净化中均有应用。

分离技术论文篇2

1、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全球水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适合时展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状况,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近年来各种新型、改良型的高效废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膜技术以其高效、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2008年,北京要实现绿色奥运的几项举措都将应用到膜技术。国外有专家把膜技术的发展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 2、膜分离技术的工作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根据混合物的物理性质的不同用过筛的方法将其分离,或根据混合物的不同化学性质分离开物质。物质通过分离膜的速度(溶解速度)取决于进入膜的速度和进入膜的表面扩散到膜的龙眼、另一表面的速度(扩散速度)。而溶解速度完全取决于被分离于膜材料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扩散速度除化学性质外还与物质的分子量有关,速度越大,透过膜所需的时间越短,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度相差越大,则分离效率越高。 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3.1膜分离技术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质较为稳定的特点,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城市污水深度处理通常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或三级排放液为水源,用反渗透(RO)对它进行最后的脱盐,脱COD、BOD以及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脱除,出水水质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但由于某些主观原因,目前大多不直接用作饮用水。国外常将其注入地下蓄水层或淡水水库进行自然净化(通常需存放两年),也有用作工业冷却水,锅炉用水等非饮用目的。城市缺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把城市的二级出水进行处理后再生回用是解决水源短缺的一条途径。二级排放液在进RO装置前需进行预处理,以使进水水质符合RO装置的使用要求。预处理的好坏是RO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现在,RO前采用MF或UF预处理的深度水处理过程已成为非直接饮用水回用工程中城市废水处理的工业标准,国内外都在积极地采用膜技术大规模地把城市污水开发为新的水资源。我国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对洗浴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此工艺具有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引进挪威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进工艺,每天可提供10万吨二级生化处理出水作为水源,使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成为可能。我国的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并不普及,膜技术在深度处理的应用相对也很少,今后我们还需在污水的再生回用和深度处理技术上进行研究。 3.2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这些工业废水,面广量大、危害深,大多含有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有些则具有毒性,对人类环境有害。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并回收有用物质,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膜分离技术既能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又能回用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还可节省能源。膜技术在处理电镀废水、造纸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和印染废水这五大类主要工业废水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3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传统工艺中的某些弊端,如加氯杀菌会使氯与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新的危害巨大的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变)化合物。膜技术用于饮用水处理是一个重大突破。水的净化与纯化是从水中去除悬浮物、细菌、病毒、无机物、农药、有机物和溶解气体等,在这方面,膜分离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膜分离中的微滤、超滤和纳滤所组成的水处理方法,对去除水中的微米级的颗粒优于常规水处理技术中的过滤能力,而且还具有去除过滤所不具备的纳米级微粒的能力,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无机物、农药、有机物和溶解气体等杂质。符合饮用水水质不提高的要求。 3.4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贫国。海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用于海水淡化的膜技术主要有反渗透、电渗透(ED)和膜蒸馏(MD)等。2002年,万吨级反

分离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对外技术依存度;影响因素;协整理论

[DOI]10.13939/ki.zgsc.2016.03.182

1 引 言

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都是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技术的获取能力。OECD将R&D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比例作为测算某一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指标,用来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技术对外依赖程度。就我国目前而言,许多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一些关键技术、重要设备以及零部件均依赖进口。据统计,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竟达到80%,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多数企业长期在微笑曲线的底部徘徊,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等高技术领域对外依存度高。种种迹象都与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战略指标相悖(《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同时对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全面系统研究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因素,从而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有效降低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对实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外最早对外技术依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W.A.Brown(1946)的文章《对1914―1943年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再解释》文中提出依存度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国经济对他国经济或对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Chihiro Watanabe,Behrooz Asgari(2003)通过对日本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消化能力等因素进行研究得出自主技术开发和技术溢出之间存在很高的依存度的结论。Tai-Yue Wang,Shih-Chien Chien(2007)探讨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技术发展和经济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对技术转移、技术引进和技术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证。Sondes Kahouli―Brahmi(2008)采用Bottom―up和Top―down模型分析论证了技术吸收消化能力、R&D投入经费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中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明确指标的提出,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对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进行研究,但文献并不多,吴辰、高昌林(2007)提出了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的局限性以及影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的主要因素,如自主研发能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引进技术的先进水平、外资企业的发展规模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除此之外,大部分文献研究都集中在对外技术依存的测算方面。高昌林(2008)从技术表现形态和国际技术贸易统计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将对外技术依存度绝对化,从研发强度和技术自主率的角度提出要综合评判国家创新能力需将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与研发强度指标相结合来考虑。罗亚非,蔡乾龙(2010)就企业注册类型、企业规模、高技术行业三方面而言,研究了现有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的局限性,进一步深化了有效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概念。孟韬,罗亚非(2011),应用OECD及我国通常采用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测算方法,对我国等10个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进行测算与国际比较分析。

本文尝试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技术人员投入、技术距离、贸易开放度、R&D投入、GDP、人力资本、国家科技财政拨款等影响因素,根据协整理论,探讨了1980―2013年的影响因素与对外技术依存度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献回顾表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因素鲜有研究,本文率先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影响因素与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均衡关系,深化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研究。

2 理论分析

对外技术依存度是我国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OECD将R&D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比例作为测算某一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指标,用来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技术对外依赖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国内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率,是一个国家创新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多的国内外文献对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例如,中国工业行业R&D投入的产出效率与影响因素(程时雄,柳剑平,2014)认为人力资本、贸易开放度、物质资本投入等对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影响,而行业竞争程度、产权结构的虚拟变量对R&D产出效率并未造成显著影响。国外学者一致认为,技术引进过的人力资本与技术吸收能力才是本国对国外技术形成依存关系的关键(罗亚非,蔡乾龙,2010)。另外,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国内研发投入与技术引进、国外技术购买相互作用,早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例如国际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中国科技发展(杨先明,2004)指出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落差所形成的技术溢出效应,这对我国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国往往凭借其技术垄断地位可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然而随着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创新国的技术领先地位逐渐消失,被模仿国家所掌握,那么以此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同时,新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初始差距,同国际技术外溢的效果成正比,因此技术落后国家可以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甚至实现趋同,因此本文认为技术距离变量与技术引进吸收息息相关。

3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影响因素协整分析

3.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数据均来源于1993―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根据上述理论,本文将选择以下影响因素变量:

R&D投入费用(R&D)。该指标是公式中测算某一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指标,因此作为直接影响技术对外依赖程度的变量之一,由计算公式对外技术依存度=R&D经费/技术引进经费可推测该指标对对外技术依存度产生正影响。

技术引进费用(TI)。由上述计算公式可预计该指标对对外技术依存度产生负影响。

人力资本(H)。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是新增长理论中罗默、卢卡斯等人所赞同的,通过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增长可以不断继续。故本文将考察人力资本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如果该行业的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外技术依存度将越低。

技术距离(GAP)。本文考察技术距离变量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我们用人均劳动生产率来度量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用技术边界的相对距离来表示。预计技术距离越大,对外技术依存度越高。

贸易开放度(TROP)。我们采用贸易流的大小间接测算的高低,即使用各行业进(出)口总额在各行业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来测算各行业的进口(出口)开放度,然后加总得到贸易开放度。预计会产生负的影响。

人均GDP(GDPP)。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和产业水平,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人均GDP的不断增加(林毅夫,2014),如果人均GDP越高,则对外技术依存度越低。

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内外存在技术差距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形成原因,FDI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相关关系,但是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带来对外技术依存度不断走高的局面。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S&T)。财政科技拨款是技术进步的物质保障和动力。因此本文认为该指标对对外技术依存度产生负影响。

综合现有文献可知,技术对外依存度的测度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支出的比值(OECD);二是技术引进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R&D经费支出之和的比值(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三是技术引进经费、技术许可经费之和与技术引进经费、R&D经费支出之和的比值(郭铁成,张赤东,2012)。其中第二种方法表达最为简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我国国情且比较权威。因此,本文的技术对外依存度用方法二来测算。人力资本所选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中国人力资本的测量及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该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李海峥教授所负责。其余数据直接或间接均来自于1990―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所有变量数值全部为正值对并对所有变量取对数,FTD表示对外技术依存度,H表示人力资本、GAP表示技术距离、TROP表示贸易开放度、GDPP表示人均GDP、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 S&T表示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相应的对数形式为lnftd、lnh、lngap、lntrop、lngdpp、lnfdi、lnst。

3.2 协整检验与分析

协整检验要求变量是同阶的。因此我们采用ADF方法对所有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ftd、lnh、lngap、lntrop、lngdpp、lnfdi、lnst都是非平稳的I(2)过程,而他们的二阶差分才平稳,见下表。

从长期来看,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人力资本。技术距离、贸易开放度、人均GDP、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间存在均衡稳定的关系。从方程本身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距离、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以及贸易开放度与人力资本对对外技术依存度有负的影响,而人均GDP有着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系数为-1.117,说明人力资本每增加1万亿元,对外技术依存度减少1.117%,即增加人力资本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降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表明人力资本对吸收外国先进经验以并加以利用,以此创造新技术的能力越强,从而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贸易开放度对对外技术依存度有负的影响,表明贸易开放度较高的行业技术的依赖度越低,内生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一种渠道,通过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世界范围的跨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不断降低。技术距离变量的系数为负,由此表明技术距离越大,对外技术依存度越低,因为技术距离的大小不仅代表某一行业的发展强弱,而且还代表着诸如人力资本、技术能力等因素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在差距较大时,本国不具备吸收引进能力,故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然而这种说法太过片面,技术距离短时对外技术依赖性未必高,这与本国自主研发力度等因素相关。外商直接投资的变量系数为负,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能够补充一国经济研发投入的资本,研发投入的提高会使对外技术依存度下降。同样,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的系数变量也为负,由此表明财政科技支出会促进我国自主研发,降低技术引进费用,所以会降低技术的对外依赖性。人均GDP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弹性系数为1.034,表明人均GDP的增长会使得对外技术依存度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点是1998年的金融危机,从数据可以看出,1998是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由1998年前的不断提高到逐渐降低,本文认为人均GDP对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是双向的,需要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

4 政策建议

从以上影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我国的自主研发的投入和产出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能仅靠自主研发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因此,对于我国而言,仍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重视技术吸收能力,实现再创新,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方式。具体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点。

4.1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会提升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与对外技术依存度呈负相关关系,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成为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关键。同时增加研发经费,也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而言,没有足够的经费与人力支持,研发活动难以保障。

4.2 重视技术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如扩大贸易开放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减小技术距离都能显著地减少对外技术依存度,有效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加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往来,缩短技术距离,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培养,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最后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以缩小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

参考文献:

[1]郭铁成,张赤东.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究竟是多少?――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测算[J].中国软科学,2012(2):35-41.

[2]罗亚非,蔡乾龙.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多角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42-45.

[3]何锦义.对外技术依存度若干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0(11):57-61.

[4]吴晓波,郑素丽,章威.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的现状解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7(4):90-94.

[5]谭跃湘.理性看待对外依存度攀升[J].湖南社会科学,2007(4):100-103.

[6]高昌林.如何理解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J].科技管理研究,2008(9):73,86.

[7]姜旭.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与吸收消化能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8]李盾.自主创新战略下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9(9):26-30.

分离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被动定位,匹配场,水下GPS,动目标分析

 

1.引言

声纳按照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对于被动声纳,由于它不发射声波,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容易被发现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被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被动定位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水中兵器作用距离和打击精度的提高,对被动声纳的定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程定位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定位方法。

2.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被动定位技术

传统的水声被动定位技术是六十年代研究开发出来的,这类定位技术利用沿不同距离路径传播的水下声脉冲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对水面、水中目标进行定位,其典型代表就是三子阵法和球面内插法。三子阵被动测距方法是己经实用化了的被动定位技术,它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噪声测距方法。它利用时延估计技术求出到达三个基阵的相对时延,然后得到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但是,三子阵定位方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了简化,三子阵系统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定位的,它不考虑信道声速的垂直分布,也不考虑信道的多途效应。,动目标分析。,动目标分析。不过这种定位方法算法简单,而且对近距离声源定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目前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2 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面临的问题

传统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远程定位精度不高

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利用球面波或柱面波波前曲率的变化,通过测量各基元的相对时延,估计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测距精度与时延估计精度、目标距离、方位、基阵孔径、基阵安装精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时延测量精度是关键,然而对于有限的基阵孔径,随着声纳探测距离的增加,波前曲率的变化越来越小,加上信道传播起伏的影响,时延的精确测量以及距离信息的提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传统的定位方法难以实现远程定位。此外,由于海洋中的声速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在远距离定位时,声速的不均匀分布使传统的定位算法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研究人员必须寻求新的被动定位方法。

2.2.2 定位效果受声场环境影响大

由于海水介质的不均匀性,在海水信道中由于温度、盐度、压力的不同,导致了海水介质中各点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特别是不同深度层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导致了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非常复杂,声传播受海洋信道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要提高声纳的探测效果,必须要充分研究海洋信道特点。

3. 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

匹配场声源定位是国际上新兴的水声定位方法,它根据海洋声信道性,在声场建模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匹配场处理算法反演声源位置。匹配场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特点来反演声源位置,因此它可以有效消除信道对定位的影响,它的定位精度比传统的被动定位精度高。

3.1 匹配场被动定位原理[1]

匹配场定位的被动原理图如图1所示。匹配场定位首先将水听器阵列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傅立叶变换后计算频域协防方差矩阵。假设声场中某一位置有目标,已知海洋声场环境参数时,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可以计算出该目标声源产生声信号在接收水听器阵列处的声场值,通常称之为拷贝场向量。最后将拷贝场向量和测量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匹配运算从而输出定位模糊表面,如果实际目标位置与假设声源位置一致,则匹配处理器有最大值输出,这样从定位模糊表面上可以读出目标的位置。

图1 匹配场定位原理图。

3.2 匹配场被动定位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匹配场定位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拷贝声场的计算,二是匹配处理器的设计。拷贝声场可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计算得到。,动目标分析。现有的声场模型主要有简正波模型、声线模型、抛物方程模型等。其中,最常用的2种传播模型是射线模型和简正波模型。射线模型具有简捷、直观的特点,适用于描述深海声场。在浅海存在严重的多途和较强的海底散射,射线模型不再适用。简正波模型考虑了各种海底边界的影响,适用于研究浅海、低频的声传播问题。目前声传播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速、高精度的声场模型的研究上。

匹配处理器就是将拷贝场与实测声场进行匹配运算的算法,从理论上来说,匹配场处理器是传统的阵列信号处理的波束形成概念的推广,因此,很多传统的阵列处理方法都可以用于匹配场处理,而且人们已经证明其中的很多方法是很有效的。按照匹配场处理器的权向量是否与测量数据有关,将其分为线性匹配处理器(CMFP)和自适应匹配处理器(AMFP)。常用的MFP处理器有线性处理器(Bartlett)、最小方差估计器(MV)和匹配模处理器(MMP)。随着人们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阵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匹配场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匹配场处理技术逐渐走向实用阶段,宽带、稳健自适应[1]、高分辨率[2]的匹配场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以试验研究带动理论研究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动目标分析。

4.水下GPS定位

水下GPS技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GPS,该技术可以用于潜艇定位,进行爆炸军火处理,还能用于水雷对抗许多领域。水下GPS利用空间GPS系统在海洋中布放一系列声纳浮标,形成网格,在水面用空间GPS,在水下用水声通信。法国的ASCA公司已经开发了用水下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搜索与救援的系统,它可以利用水下的GPS信号确目标的三维坐标。,动目标分析。该系统可以用于跟踪水下的飞机或潜艇中黑匣子的声波发器,从而找到目标。系统包括GPS浮标,控制站及声波发送器。浮标下有水听器,浮标通过水面上的三个天线与指挥、控制、通信等系统联系。利用目标发射的信号与浮标接收信号的时间延迟得到浮标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同时,利用分GPS接收机能精确测量出浮标的精确位置。空间GPS技术已相当成熟。,动目标分析。

5.结束语

由于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新的被动定位方法,其中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在远距离复杂水文条件下,其定位精度较高,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逐步走向实用阶段,但匹配场的模型精确性,匹配算法的计算速度以及匹配场的定位的稳健性问题还急需解决。水下GPS技术系统使用条件相对苛刻,不适用于非合作被动目标的探测,工程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杨坤德,等.水声信号的匹配场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06.

[2]周俊山,陶进绪等.一种基于MUSIC算法的匹配场定位方法[J].电子技术,2010,01:21~23.

分离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27-03

近几十年以来,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利用离体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是当代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在园艺植物方面这一技术进展尤为迅速。1960年,Morel用兰花茎尖离体培养脱病毒植株后,国际上相继建立了兰花工业,在兰花试管快繁高效益的刺激下,观赏花卉、果树和蔬菜等园艺植物以及稀有濒危植物的试管快繁和脱病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我校林学与园艺学院的全部园艺相关专业从1998年起均开设了“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奠定了较强的园艺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方面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了其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知识与日俱增。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然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为了保证学生熟练地掌握组织培养技术,该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上。因此,在保证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其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讲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完善

教学计划中“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为24个学时,实验教学部分为6个学时。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是科学地完善起理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这24个学时,尽可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关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书籍和教材比较多,有的偏重于基础性研究的内容,涉及具体操作技术较少;有的只涉及各类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技术操作,缺乏一些系统性、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总的看来还没有一本完全适合园艺专业的教材。作为一门课程来讲,其教学内容应有一般性的基础理论,有一般的操作技术,更应有不断更新的研究成果、进展和经验。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孰轻孰重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要在知识构成和技能培养两个方面寻找平衡点。

作为一门课程,应有其完整的体系。根据经验,学生认为的“有用、没用”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多根据自己的认识、好恶作判断。所以有时学生认为没有用的部分往往对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教学内容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深度,又突出实践性方向。基于这些特点和要求,“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构建了以下几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模块一为生物技术概论部分,包括生物技术的概念和组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植物生物技术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生物技术的构成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了“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的内涵。

模块二为离体培养基础理论部分,分为9个方面,几乎涵盖了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所有理论知识点,从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外植体的培养,直到植物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让学生了解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基础和细胞全能性在离体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了解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以及脱分化、再分化在植物再生中的作用;了解脱分化和再分化在解决植物育种和生产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离体培养条件对生理生化、代谢机理、遗传等方面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法;理解植物激素和其他培养条件对促进离体培养的作用和原理;理解离体培养中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模块三为实践创新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实验模块化管理,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该模块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性实验,实验内容基于教材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实验的宽、广、精、深,突出对基本理论的验证、对常见技术流程的熟悉,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参观及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器皿及用具的洗涤与环境消毒、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植物材料初代培养、继代增殖扩繁、生根培养、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等实验内容。第二层次为创新性实验,由任课教师给出创新性实验题目库,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做。通过接触、了解现代组培技术在园艺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第三层次为科研性实验: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学院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并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实验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将研究结果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一举多得。

模块三为产业化生产,注重并强化产业化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为教学材料,增加了相当一部分传统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内容,例如组培苗生产工厂的设计及工厂化生产、组培苗挑苗分级及切割工艺、组培苗质量鉴定与运输、组培苗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等。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种苗产业案例(例如观赏花卉脱毒与快繁、果树蔬菜脱毒与快繁、药用植物的离体培养等),融入多年来外出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积累的实践资料开展教学,重点阐述了大量元素及其他成分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同学们以为植物组织培养只是简单地调整激素配比的观点,而且可使同学们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构建及改革

1.实验内容的构建。受学时缩减的限制,实验安排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其内容主要包括:(1)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功能介绍和参观。这部分内容,早期在课堂上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组织培养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实验室的设计、构造及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所涉及的功能实验室仪器设备较多,且直接影响快速繁殖的效果,所以“空对空”的讲解显得很苍白。而且,这部分内容与做实验时涉及的内容又不可避免地需要重复、强调,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因此,在做实验时再对实验室和设备进行逐一的讲解、演示,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基的配制和无菌操作的练习。配制培养基是进行快速繁殖的技术基础,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其灭菌技术。由于在灭菌过程中有较长的空余时间,所以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进行无菌接种的练习,为下一个实验打下基础,提高接种成功率。学生可每人一支试管、一种材料,反复进行练习(不必在接种室进行),直至熟练为止。(3)外植体的接种及观察。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外植体的处理、消毒以及接种技术。

2.实验内容的改革。由“实验”到“试验”的初步转变从上述可以看出,实验内容主要突出的是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但缺乏系统性以及相应技能的培养;而且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较被动的地位,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以致于学生上实验课不认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较严重。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这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吸引力。经过研究分析,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实现由“实验”到“试验”的转变。在保持实验内容相对稳定突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由“实验”到“试验”的初步转变关键在于培养基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上。在进行“实验”时,全班学生使用同一个配方,实验的结果也仅仅是计算一下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交个机械的实验报告了事;而对于快速繁殖的核心理论基础――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的变化对器官形成的调控)缺乏系统的实践验证,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缺陷。在进行“试验”时,则是事先指定一种材料,说明其培养目的,要求学生按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对实验方案(培养基配方组合)进行初步设计;教师在对各方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该次实验全班学生采纳的最终方案,由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个处理,数据共享。这突破了以往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实验结果仅仅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数字”的局面。得出“数字”后,实验还远未结束,学生还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分析,把“数字”转化成相应的“数据”,完成论文(非实验报告)的撰写。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试验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培养材料的选取。根据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总结出关键的一点是选材要容易培养,容易成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大半学期)内有结果。更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改革教学手段,达到最优化教学技术

1.影像资料编制与播放。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影像资料相互结合、补充,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使“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教学更直观,信息量更大,学生学习激情更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自编自录组织培养操作技术视频,充分展示了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的几个关键阶段:母液及培养基的配置、外植体消毒及接种操作、植物材料无菌培养、不定芽分离切割及生根培养、组培苗室内炼苗及移栽技术等。课堂上教师边播放影视资料边做讲解,特别讲解操作技术的关键环节及注意点。充分利用影像资料的直观性,将抽象枯燥的课程内容具象化,传递更多的课程信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同学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互结合。利用多种软件综合制作了“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图文并茂,层次清晰,方便快捷。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图片、经典的表格、精美的录像和简洁的文字不仅能很好地展示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原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量的外部信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课程讲授中,教师可以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重点问题的阐述、难点问题的剖析,不再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明显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另外,传统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也是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如在讲解组培苗继代培养时增殖系数的变化与计算,工厂化组培苗生产时生长季节、车间库存、员工配备、种苗增殖系数等关键环节的调整等知识点,板书便是最好的媒介。

3.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学时少、讲解内容有限的客观事实,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后均会提出一些与组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授课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国内外经典教材在线阅读网站、组培苗工厂化育苗公司网站、组培苗木相关的科研单位与实习基地网站以及专业学术论文与专业论坛等供学生学习、讨论与交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及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使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由于课时的减少,我校的课程教学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进行。可是,实验接种后,还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数据,所以实验若安排在下半学期进行,可能数据还没有取得学生就临近放假或面临各科考试了,这将影响数据的收集(也有可能培养材料还没反应,无数据可收集)。因此,建议将实验安排在前半学期进行,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完成论文的撰写;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的评阅,完成实验教学的收尾工作。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今后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要进一步争取在实验材料选取上实现多样化,做到每一实验小组有一种材料,每一实验小组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另一方面要逐步实施完全开放的实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学慧,王建华,郭风法,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78-280.

[2]刘清波,黄红梅,陈智勇,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取材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3,16(1):190-192.

[3]钱善勤,覃逸明,蓝群.“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2):109-111.

[4]彭菲,鲁耀邦,雷思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17-119.

[5]汤青林,张洪,周志钦,等.园艺学本科专业现状及改革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5):231-235.

[6]朱雪云.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5):34-36.

[7]朱国兵.“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4):117-118.

[8]钟字,张健,冯茂松.“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课程构建及教学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4-46.

[9]杨雪,刘春雷,王丁,等.植物组织培养及实验(实训)教学的几点心得[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5-67.

分离技术论文篇6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林庆华,栗保明.等离子体辐射对固体火药燃烧速度影响的研究[J].弹道学报.2005(03)

[2]李倩,徐送宁,宁日波.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1(01)

[3]狄加伟,杨敏涛,张明安,赵斌.电热化学发射技术在大口径火炮上的应用前景[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0(02)

[4]杨家志,刘钟阳,牛秦洲,范兴明.电爆炸过程中金属丝电阻变化规律的仿真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02)

[5]郭军,邱爱慈.熔丝电爆炸过程电气特性的数字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01)

[6]苏茂根,陈冠英,张树东,薛思敏,李澜.空气中激光烧蚀Cu产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03)

[7]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电气技术.2010(S1)

[8]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火炸药学报.2009(05)

[9]杨宇,谢卫平,王敏华,郝世荣,韩文辉,张南川,伍友成.含电爆炸元件电路的PSpice模拟和实验研究[J].高压电器.2007(06)

[10]郝世荣,谢卫平,丁伯南,王敏华,杨宇,伍友成,张南川,韩文辉.一种基于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多脉冲产生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08)

[11]伍友成,邓建军,郝世荣,王敏华,韩文辉,杨宇.电爆炸丝方法产生纳米二氧化钛粉末[J].高电压技术.2006(06)

[12]林庆华,栗保明.高装填密度钝感发射装药的内弹道遗传算法优化[J].弹道学报.2008(03)

[13]王桂吉,蒋吉昊,邓向阳,谭福利,赵剑衡.电爆炸驱动小尺寸冲击片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J].兵工学报.2008(06)

[14]林庆华,栗保明.电热化学炮内弹道过程的势平衡分析[J].兵工学报.2008(04)

[15]蒋吉昊,王桂吉,杨宇.一种测量金属电爆炸过程中电导率的新方法[J].物理学报.2008(02)

[16]钟建忠,刘列,李立民,门涛,文建春.电爆炸丝断路开关的电磁辐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12)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管用时.导线内交变电流趋肤效应近似分析[J].邵阳高专学报.1994(03)

[2]李海元,栗保明,李鸿志,宁广炯,王争论,杨春霞.等离子体点火密闭爆发器中火药燃速特性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4(02)

[3]谢玉树,袁亚雄,张小兵.等离子体增强发射药燃烧的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1(03)

[4]张洪海,张明安,龚海刚,杨国信.结构参数变化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影响[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4(03)

[5]孟绍良.电热化学炮用脉冲电源及等离子体发生器电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6]戴荣,栗保明,张建奇.固体含能工质等离子体单药粒点火特性分析[J].火炸药学报.2001(01)

[7]赵科义,李治源,吕庆敖,段晓军,朱建方.电爆炸金属导体在Marx发生器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3(10)

[8]弯港.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9]李海元.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0]王争论.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1]成剑,栗保明.电爆炸过程导体放电电阻的一种计算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12]李海元,栗保明,李鸿志.膛内等离子体点火及燃烧增强过程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02(03)

[13]龚兴根.电爆炸断路开关[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04)

[14]戴荣,栗保明,宁广炯,董健年.SPETC炮等离子体发生器自由喷射放电特性研究[J].兵工学报.2001(04)

[15]刘锡三.高功率脉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核物理动态.1995(04)

[16]杨汉武,钟辉煌.PSpice模型用于电爆炸丝的数值模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0(S1)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马新欣.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

[2]徐凯.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14

[3]林鹤.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4]牛田野.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5]刘卉.含吡啶环高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6]黄勇,时家明,袁忠才.NumericalSimulationofIonosphericElectronConcentrationDepletionbyRocketExhaust[J].PlasmaScienceandTechnology.2011(04)

[7]王娟.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8]董岩.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9]刘进剑.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0]赵国政.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1]汪建.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12]郭长平.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3]金涌.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4]邓忠新.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5]刘宇.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16]王亮.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分离技术论文篇7

SNS是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理论表明:社会化成员之间,都可通过“六度空间”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此后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也就是现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在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SNS研究外,也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从事SNS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如Facebook、MySpace。SNS业务的核心是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传播与建立是SNS业务最根本、最基础的需求。目前,大部分移动SNS应用软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的传播,一是通过查询应用软件数据库信息后完成增加好友方式;二是结合LBS(基于位置服务)来查找地域附近的好友后,再增加好友并建立社交网络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移动SNS区别于互联网SNS的重要特征,许多基于LBS传播模式的移动SNS应用,更是大放光彩,如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多、3G用户的增多,面向大众的基于位置服务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领域。在国内,SNS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应用开发技术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工程师王亮的《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山西大学的石艳霞的博士研究论文《SNS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奚望园《移动SNS发展现状与趋势探析》等,这些论文重点研究SNS发展趋势和制约因素等。

从应用开发技术的角度研究典型有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春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移动SNS系统设计》,此论文重点研究手机通信录通过互联网和3G网进行交换的SNS应用、宁波大红鹰学院方颖松的《LBS技术在移动设备中的发展与研究》则重点研究LBS技术在SNS中的重要特性、2012年中南大学唐磊等人研究的《面向现实的移动SNS系统》则重点研究GPS定位技术、重力加速器技术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的应用。这些结合LBS技术进行社交网络传播的方法是利用手机自带的GPS接收器,获取位置信息后来查询附近的好友。然而,一方面由于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高达到100米,而且对于100米范围内距离越近的社交网络,反而会在搜索定位时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在室内使用手机GPS定位时,由于搜索数量过少,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定位。因此,在室内近距离环境中利用手机GPS定位方式进行社交网络传播将会失效。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在室内搜索不到近距离内的另一个微信用户的实验得到证实。但是,在SNS中,越是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其需要建立社交的愿望可能更强、更有效,如参加同一次会议(活动)的人之间都有相互结识的愿望。但这与当前在室内近距离中使用手机GPS定位进行社交网络传播性能差的情况正好相矛盾。因此,寻找并研究一种能够在室内近距离进行有效社交网络传播的方式,对移动SNS理论研究和行业应用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交网络理论表明,以需要进行社交的个体为中心画一圆,则离圆中心越近的个体之间需要进行社交的可能性越高,社交的效果越好。因此,手机定位技术成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催化剂。在国外,手机定位技术主要通过GPS定位,手机GPS使用的是粗码,精度最多达到100米;虽然军用GPS使用的是精码,精度可以到几米内,但军用GPS一般不对民用开放,而且收费昂贵。另外,手机自带的GPS定位需要室外才有较好的信号,而卫星被遮挡的室内、地下停车场等场所,GPS无法发挥原有作用,定位较困难。虽然现在有伪卫星增强GPS、基于自包含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解决室内GPS定位问题,但这些技术目前都没有应用到手机上且应用难度较大。在国内,我国自主研制和建立的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免费服务的定位精度是10米,但目前安装了北斗导航信号接收器的手机数量太少,而且也面临室内接收信息号差的问题。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室内需要进行社交的场合比较多,而且通常需要近距离的社交更多,如在同一个会场内。综上分析可知,采用手机GPS或北斗定位方式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效果较差。

2改进方法探索

2.1基于蓝牙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功能外,一般还具有蓝牙。它能为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传播提供新的方式。目前手机中蓝牙设备标准主要采用3.0版,其理论传输距离是100米,在没有阻挡的室内,实际传播的距离约为30米,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也能达到10米以上,而且蓝牙的数据速率为24Mbps,最新的蓝牙4.0则性能更好。蓝牙的传输速度完全能满足用于发现附近社会网络所需的几百字节要求,也能满足用于名片交换、文件传递、语音等基本社交行为的网速要求。如果能将同一个室内区域的手机蓝牙设备进行自组网,通过“蓝牙手机找到的另一个蓝牙手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就可以将整个室内的手机都找到,并建立起整个社交网络。目前关于蓝牙组网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牙底层物理通信协议和位置固定的专用蓝牙设备组网研究,一般都是通过蓝牙微微网和散射网方式组网。国外已经提供了较多的组网算法,主要有BTCP、BlueTrees、BlueStars、Scatternet-Route、近饱和组网方法、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适用环境虽然与本文中研究手机蓝牙技术环境有所区别,但仍值得借鉴的,可为基于蓝牙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2基于WiFi技术的改进方法探索

现在的大部分手机除了自带GPS和蓝牙功能外,一般还具有WiFi功能。日常工作中,同一个室内环境中,用到WiFi方式上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同一个室内的手机,一般来说都是接入到同一个WiFi接入点,那么通过WiFi网络终端搜索、传播等相关技术,就能查找到位于他/她身边近距离的其他网络个体,进而建立社交网络。WiFi的带宽一般可以达到100Mbps,完全能满足进行移动SNS各种应用的行为。在WiFi局域网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通过单播、组播、广播方式和实时定位技术进行局域网内终端的搜索,这些研究内容可以借鉴,用于基于WiFi技术的移动SNS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综上所述,移动SNS近距离内的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改进可以采用手机蓝牙自组网和WiFi局域网等两种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应用。

3研究价值

3.1应用前景

本文提出的针对移动SNS近距离传播方式改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建设各类移动SNS应用提供新的社会网络传播方式。例如,在腾讯公司的微信产品中增加通过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进行室内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则可以更好查找到身边的朋友、“对面可见”的朋友,进而建立一种基于近距离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使社交更有影响力和成效;也可以用于开发一款移动SNS产品,对参加同一次会议、音乐会等室内社交场所的社交个体,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从而建立各种可能的社交网络,进行各种社交行为,如名片交换、文件共享、文字或语音聊天等。

3.2学术价值

本文提出采用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在室内进行近距离的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是对移动SNS理论中采用查询应用数据库和GPS定位两种现有社交网络搜索和传播方式的有力补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能使移动社交网络更具有影响和成效。因此,本文提到的研究内容也势必会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论

分离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生化分离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49-03

生化分离技术是研究从含有目标产物的发酵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精制并加工制成高纯度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又称下游加工技术。该课程是以生物物质的基本制备过程为主线,主要探索各种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和技术要领,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完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产品检验、微生物工艺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后开设的,为学生学习酶制剂生产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等后续课程做好了铺垫。作为高职院校的理科办学专业,如何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构建适合生物技术专业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体系是重点。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强调职业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其培养目标大多实际指向中间人才系列中的高层,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高职生很难理解深层次理论的内容,一般性的理论速度放慢,深入浅出,学生尚可接受。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重点,但笔者认为不可忽视理论的学习。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仅是一台台机械操作的机器人,不懂思考与分析,那么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如何将本科的重理论教育与高职的重技能教育相结合,寻求两者之间的切入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才是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学完成后,笔者特意向学生调查学习效果。学生提出了很实际的建议,希望笔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多结合实际生产的例子,重点选择几个与将来工作联系比较紧的章节讲透讲精。学生提出的建议体现了高职教育“够用为度”、“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

一、教学内容方面

生化分离技术作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与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相关分离技术,以便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在教学计划中,生化分离技术安排在第4学期进行讲授。在学时安排上,设置为48学时,2.5个学分,凸显了其在专业必修课中的重要性。

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在教学安排上就需要有选择性地讲授,而非面面俱到。教材共分为十一个章节,在讲授过程中可以以某一产品如谷氨酸的生产工艺作为贯穿线,将所有章节联系起来。分章节讲授时,以其中的某一段工艺作为实例,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使学生能听懂,乐意学也愿意学。最后,在各章节的基础上,以系统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贯穿整本教材,从而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能够设计一套生产工艺流程。一些传统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化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如沉淀分离技术中的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萃取、离子交换与吸附等技术在基础课中也有学习,授课过程中就可以花相对较少的时间,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授,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对教材进行充分研究后,可对相关章节进行整合、优化,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重点讲授固相析出技术中的结晶技术、蒸发与干燥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

二、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高职生来源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愿意听、愿意学。

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以其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能力,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产生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运用多媒体进行生化分离技术的教学也更为合适。首先,很多设备仪器的操作流程,除了用文字和图画展示外,更直观的是通过动画演示,如在离子交换层析和结晶技术章节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动画将不同离子及蛋白的上样、迁移及洗脱过程,连续结晶中的粒度分级排料等单元操作动态的展示出来,使抽象的过程变得具体化、直观化,解决了传统板书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次,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不但节省时间,而且信息量大,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范围,丰富学生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生化分离领域的专题网站和论坛(如中国蒸发结晶网、中国色谱网、丁香园、生物谷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向学生讲授该领域目前的发展状况,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2.加强互动式教学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在讲授新课前,先花5分钟的时间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每节有每节的小结,每章有每章的小结,在小结的过程中再次强化所学知识,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讲授过程要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点,语速适中,晦涩和过快的语言都让学生难以理解,过慢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讲授进度。相对容易或学生学过的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要尽量多鼓励少批评,批评的方式也要正确,不可大声辱骂。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可采用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讲授不能从概念出发,应采用高效的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的方式,即讲授概念时可由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如讲授结晶技术时,可首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结晶产品,味精、食盐、蔗糖、速溶咖啡、青霉素、红霉素、化肥、洗衣粉等,然后引出结晶的概念,并逐步深入讲解结晶技术,最后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中某些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通过这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学生掌握也相对容易。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需在备课过程中下一番工夫,讲授要以课程目标为准,合理设计课程,并非照本宣科,是教学而非教书,不能泛泛应付。

三、考核内容及方法方面

生化分离技术作为必修专业课,在考核方法上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出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笔试,学校检查教学质量也大多是通过闭卷笔试来进行,这样的考核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只注重了笔头答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熟记,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设施有限,该课程无法展开实训,相应章节的实训内容也无法考核,所以在考核方式和内容上尝试改革,如多进行口头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将平时的课堂表现纳入最后考试记分范围等,这样在约束学生纪律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遇到问题懂得怎样去解决,而不是纸上谈兵,只懂得照本宣科。培养合格的会动手会思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在教改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才能使高职教育更上一个台阶,为高职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于文国,卞进发.生化分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赵世光等.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

[3]陈清乐.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科教文汇,2007,(8).

[4]陈秀荣,石爱华.高职院校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研究,2010,(05).

[5]赵雪梅.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09,(44).

[6]祝丽娣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生化分离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

[7]王卫等.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0,12(6).

分离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三级跳远; 起跳; 水平速度;垂直速度

中图分类号:G823.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86-02

男子三级跳远是我国田径运动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世界前十名三级跳运动员的成绩始终维持17.50 m以上的水平,而我国却在17 m左右波动。可见我国男子三级跳远已落后于世界水平,并且相对于自己的高峰期也产生了较大的退步,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中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如何在此届奥运会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显得尤其重要。李延熙是典型的高跳型选手,所以本文将其成绩比较好的一跳的动作技术参数与第六届世锦赛上四位高跳型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他技术动作的优势与不足。此文仅仅分析了李延熙一次试跳的动作技术,可能会有较大的偶然性,但笔者认为动作技术的外在表现应该是其内在素质作用的效果。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4年在石家庄市裕彤田径场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上,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名李延熙(成绩17.09 m)的一次试跳。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笔者在互联网上查阅、收集与本论文有关的专著5部,国内学术期刊相关文献资料50余篇,并进行了了认真阅读和分析。

1.2.2摄影测量法使用4部带有电子快门的JVC-9800高速摄像机。分别置于如图1中1、2、3、4的位置,镜头高1.2m,拍摄频率为50帧/s,解析频率为100场/s。

1.2.3录像解析法应用爱捷运动解析系统。选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式。对录像带进行采集和数据计算。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进行平滑。滤波频率=8。

1.2.4专家访谈法2004年5月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奥运会田径选拔赛期间,笔者走访了全国部分领队高级教练员,了解到作为教练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三跳比例分析三级跳远的成绩是各跳远度的总和。各跳之间又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本文根据1990年美国生物力学专家詹姆斯・沦博士依据三跳百分比将三级跳远划分的三种模式(高跳型是第一跳距离比第三跳距离至少大2%,跳跃型是第一跳距离比第三跳距离至少小2%,平跳型是第一跳距离和第三跳距离之差小于2%)。李延熙的第一跳为主跳所占比例(37.1%见表2)大于第三跳34.9%所占比例,两跳之差为2.2%,所以说李延熙的技术类型为高跳型。从三跳比例来看李的第二跳最小为28.0%,低于四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值29.55%,说明李延熙以缩减“跨步跳”距离为代价使赢得了更多的第三跳增量。

2.2李延熙第一跳起跳分析三级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项目。它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的多级“跑跳型”运动。李延熙的上板速度为10.5 m/s,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45 m/s,可见李的上板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差不多,但第一跳的速度损失率为9.5%高于优秀选手(表3)。从表4可以看出李的垂直速度为2.45 m/s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平均值(2.55 m/s)。李延熙第一跳着地角为69.1°(表5),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说明他的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近,有利于身体重心快速移过支撑垂直面减少水平速度损失,起跳角为59.8°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较小的起跳角有利于增大水平动力并延长作用时间,但他的离地膝角为159.5°(表1)说明李延熙在离地瞬间蹬伸不够充分,爆发力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这可能是造成其速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其第一跳腾起角度(16.2°低于其他三位运动员仅高于罗梅因表6)小也说明了这一点。

2.3第二跳起跳技术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李延熙的第二跳着地角为64.3°与世界运动员(64.4°)相差不多,说明着地水平制动作用力与作用时间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差不多;从第二跳的水平速度来看李延熙的水平速度为7.8 m/s,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其速度损失率也最大为17.9%(表3);同时垂直速度为1.78 m/s也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平均值(2.05 m/s表4)。造成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是李延熙的起跳角大(69.6°)高于优秀选手,造成蹬伸时间小于优秀运动员;二是离地瞬间膝关节蹬伸不够充分,离膝关节角仅为160.0°(表1),所以造成腾起角相对小于世界优秀选手为12.9°(仅高于罗梅因见表6)。

2.4第三跳起跳技术分析第三跳的任务充分利用剩余的水平速度,尽可能提高垂直速度,以获得一个较高较远的身体重心腾起轨迹。从表5可看出李延熙的着地角为(66.5°)高于优秀选手,相对较好的保持了水平速度,而李延熙的起跳角(67.8°)高于优秀选手,其蹬伸时间小于优秀选手造成了李延熙的第三跳腾起角为20.9°(表6)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还有差距。从速度上来看李的第三跳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均小于世界优秀选手(表3、4)可能是因为第一、二跳速度损失过大造成的。

3结论与建议

1) 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李延熙的第二跳所占比相对较小,适当加大第二跳比例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2) 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

3) 李延熙技术优势在于着地积极,减少了水平制动力;其技术不足在于摆动蹬伸蹬伸不够充分,从身体素质上来看是肩髋摆动肌群的力量差造成的。建议训练中应加强盆带肌群的力量练习,发展其灵活性,并注意与肩和上臂协调配合的练习。

参考文献:

[1] 和平,等.三级跳远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6-157.

[2] 刘建国,等.田径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70-279.

[3] 康宏伟.劳剑峰三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2):150-153.

[4] 束景丹,等. 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速度变化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408-414.

[5] 汤定福.三级跳远的“关健是”第二跳技术[J].四川体育科学,1996,(3):26-28.

[6] 李修平. 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三个基本特征[J].济宁师专学报,1999,(3):49-50.

[7] 王斌.中外男子三级跳远优秀选手助跑水平速度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71-74.

分离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对现有技术的组合;创造性;技术关联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230

1 前言

在实质审查中,对专利申请创造性的审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发明,审查员在实际审查的操作当中更是难于把握。

2 对现有技术的简单变形的发明的创造性判断需要考虑的因素

2.1 什么是对现有技术的组合

对现有技术的组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选取两个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构成一项新的技术方案。这与《专利审查指南》[1]第二部分第四章第4.2节中的组合发明并不完全相同,组合之后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创造性的判断结论与选取的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并无必然关联,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2.2 如何判断对现有技术的组合的发明的创造性

对于对现有技术的组合的发明,适用于传统的“三步法”来对其进行判断和说理。但是,在此过程中,难点在于将多篇检索到的现有技术进行结合的结合启示,这也是申请人和人存在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在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后,在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给出的结合启示的步骤中,如果僵硬地使用该审查标准,通常过程会很难让人信服,甚至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此时,我们需要思考四个问题:a.技术方案1与技术方案2是否存在技术上的关联性,这种结合具有科学依据吗?b.技术方案1与技术方案2组合的难易程度?c.技术方案1与技术方案2分别解决什么问题,组合后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什么问题?d.技术方案1与技术方案2分别达到了什么效果,组合后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达到了什么效果?可以看出,与普通的三步法的不同在于,需要考虑技术的关联性以及组合的难易程度。

[案例]案情:本申请权利要求为:1. 一种虚拟化服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用户的针对A操作系统的虚拟机的服务请求,在物理主机的宿主操作系统上创建分区,并在分区基础上进行完全虚拟化创建所述A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向用户返回创建的虚拟机信息;所述在物理主机的宿主操作系统上创建分区为:采用Unix衍生系统中的Zones或Linux中的Containers对所述宿主操作系统进行分区。

分析:本申请中利用了OS虚拟化技术高效率的特点,以及全虚拟化强隔离性的特点[2],希望能在创建虚拟化服务时能结合二者的优点。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OS虚拟化的技术;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KVM全虚拟化技术。按照常规的三步法,对比文件1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权利要求2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采用Unix衍生系统中的Zones或Linux中的Containers对所述宿主操作系统进行分区。基于此区别特征可以确定该权利要求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实现OS虚拟化。而Unix衍生系统中的Zones或Linux中的Containers[2]是OS虚拟化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因而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不具备创造性。

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现在,我们从上述需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入手。第一个问题,从技术上讲,单独使用一种虚拟化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另外一种虚拟化的优点,即二者具有技术上的关联性。第二个问题,二者虚拟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不相同,二者并不能简单组合。第三个问题,OS虚拟化技术是要解决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全虚拟化技术是要解决隔离性的问题,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的运行;组合后的新的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也要有高隔离性。第四个问题,OS虚拟化达到的是充分利用资源的效果,全虚拟化达到的是高隔离性的效果;而组合后的新的技术方案达到的是效率、隔离性兼得的效果。从第三、第四个问题看,似乎还不是很明确。现在,我们深入分析达到的技术效果,组合后的新的技术方案是否是二者的总和?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记载,在创建的操作系统分区之上进行全虚拟化,尽管利用了全虚拟化的强隔离性的优点,但是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过程中有所下降,而并不是与完全的OS虚拟化技术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同,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用部分OS虚拟化技术的资源利用效率来换取部分的全虚拟化技术的强隔离,从而达到了效率、隔离性兼得的效果。

基于上述分析,权利要求2相对于对比文件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OS分区上实现全虚拟化。而对比文件2只是简单的全虚拟化技术,并非在OS分区上实现的全虚拟化,现有技术中也没有给出在OS分区上实现的全虚拟化的技术启示,即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是具备创造性的。

3 讨论与总结

对现有技术的组合的发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发明,其创造性的判断方法可以按照三步法来进行判断,但在判断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本文所述的四个问题,从而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版[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