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13:08:46

心理发展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篇1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ME,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y,55(1):5-14,2000.

[5]DebraMollen,LanayaL.Ethington&CharlesR.Ridley,PositivePsychology:ConsiderationsandImplicationsforCounselingPsychology[J].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34:304,2006.

[6]Gergen,K.J.,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AmericanPsychologist,[J].18(3),1985.

心理发展论文篇2

目睹20世纪20年代学派论战高峰的心理学家以及旁观者们都曾感到心理学的前途渺茫。1929年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代表会议上当提到阵营林立时,有人说那是“当代科学的丑事之一”。[1](P385)70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而是理智的倒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2](P29)临近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心理学已经“解体”。[3](P20)事实果真有那般悲惨吗?难道确如黎黑所说,一次次的危机已经证明了乐观主义的错误?[4](P398—400)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展望未来,回顾过去,我们看到:仅用“倒退”、“解体”一类的词组何以能够概括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从20世纪30年代始,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彼此渗透的局面。特别是二战之后,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受到日益猛烈的抨击,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门户对峙、分道扬镳的势头大为改观,整合趋势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心理学经受了考验,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成长。我们相信,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因为,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当代心理学,危机虽然存在,而前景并不暗淡。

一、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初,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为早期代表。40年代末,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三论对当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把人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在这些理论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储存和操作,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么,按照哈伯(R•N•Haber)所说,要了解认知过程,就必须进行信息加工分析。[5](P349)尼塞(U•Neisser)《认知心理学》(1967)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当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方法如计算机模拟等等。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就是说,如果用计算机解决了某个复杂问题,那么计算机的解题程序就可能代表人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从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H•A•Maslow)、戈尔德斯坦(K•Goldstein)、奥尔波特(G•W•Allport)、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和罗杰斯(C•R•Rogers)等等。戈尔德斯坦首先提出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论。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支柱,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所有来到世间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能创造的,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正如马斯洛在逝世前夕所说,他的理论比实验室里得来的东西更符合真实生活。[6](P470)我们同意,在实验室和真实生活这两个场景中,后者才是理论的真正用武之地。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充分正视人的本质其实就是基于自我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自我实现”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空想。好在由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各国更多心理学家的比较普遍的回应,特别是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就使他们的杰出贡献,真正地创造了心理学生气勃勃的“第三势力”。

三、临床心理学适应了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临床心理学是适应人类精神支撑的热切需要而得到蓬勃发展的。历史前进到当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7](P517)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驾御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面临更大的威胁。尤为严重的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随后爆发了二次大战,接着又是几十年的长期冷战。直至今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矛盾冲突彼伏此起、延绵不断,价值嬗变的节奏不断加快,信仰危机日益深刻。在此情形下,虽然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除过癌症、爱滋病等少数病例,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但是,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关心心理健康,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面向社会,参与生活,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的力度、广度、深度和效度,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教育、工业、军事、司法、环境等等分支都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到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它分支,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生命活力日益凸显。作为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的伟大先驱,弗洛伊德所创的“谈话疗法”已经成为临床心理治疗方法的主流,他有关心理冲突的经典创意已经成为计算机模拟人类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焦虑、移情、阻抗以及解释等等概念已为广大心理治疗者所熟知。尽管精神分析的发展并没有延续20世纪前叶的统治态势,但学习和运用的人数却在大幅增多,研究领域也得到不断的拓宽。加之,在心理学之内又陆续出现了其它一些治疗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比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等,围绕各个体系又形成了许多心理治疗流派,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使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心理治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整合、融化、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超级秘书网

四、心理学的发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尽管当代心理学成就斐然,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8](P26—26)这是因为,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它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圭臬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过份崇尚科学主义、生物主义、个体主义、客观主义和实验主义,只能使心理科学走进死胡同,从而进一步强化人类对于自我的深刻误解,加重“当代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痛苦”[9](P14—19)。盲目仿效自然科学,必然导致严重的学科危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断难走通。而且,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偏狭之路,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歪曲尊严。因此,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实已经表明,心理学研究必须全面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正确坚持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辩证性的基本原则,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突破困境,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令人可喜的是,前苏联及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工作者,为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也出现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心理学思想的学术团体。法国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两极对立中不断发展的美国当代心理学,更是为其辩证法心理学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心理学正被科学辩证法这个幽灵所纠缠”。[2](P28)尤其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大中国心理学家长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的心理学改造、建设实践必将在不断进步中获得巨大成功。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在当代世界还未占居所谓的主流,还未形成强有力的学派(其基本目的也并非形成学派)和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因其基本内核的客观正确性,使其主导地位的获得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正因如此,心理学的突破与创新才更有希望,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1]杜•舒尔茨1现代心理学史[M]1杨立能,等译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

[2]L•T•哈迪1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J]1社会科学动态,1992(2)1

[3]文博1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A]1江光荣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C]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

[4]Leahey,T1H1Ahistoryofpsychology:Maincurrentsinpsychologicalthought1(3rd1ed1)EnglewoodCliffs,N1J1:Prentice-Hall119921

[5]赵莉如1心理学史[M]1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1

[6]马斯洛1见赫根汉1人格心理学导论[M]1何瑾,等译1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心理发展论文篇3

过去我们在讨论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时,往往总是围绕着某一个网站的商业模型、服务内容、现有规模(用户数、知名度、日访问量等指标)而展开的。但事实告诉我们,以这种方法来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一种不切合实际也不合理的模式,而且,这种以网站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1重复的内容

早期的某些电子商务商过多强调网站个体的内容丰富性,容易导致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低质量和重复性建设。

对于网站来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去搜集和整体资料却并没有为使用者带来更多的方便,过多杂乱、无效、低质、过时、重复的信息反而给访问者造成了时间上和精力上的损失,反而会引起访问者的不满和流失。虽然这种方式短期内会吸引各种客户的访问,但是很难建立起一批忠诚的目标客户,也很难挖掘和培育潜在客户,这样就会给网站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例如某些网站虽然可以借着超链接的功能让访问者从一个网站跳跃至另一个网站而达到遨游网络世界的目的,但是其功能也仅限于此,访问者并无法将他们在某一个网站所获得的信息或资源随着超链接传递至另一个网站。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对不同的网站重复输入相同的信息以获得服务,网站与网站之间无法交换信息,也无法将不同网站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来为使用者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服务,更可怕的是随着网上资源的不断飞速累积,不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和数据,就会造成访问者在寻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排除这些“无效”、“失效”的信息垃圾。

2被动的服务

被动的服务模式,难以实现智能型、个性化的服务。由于网站没有给自己定义明确的客户群,难以准确把握客户的心理和需求,从而导致了所提供服务的主观性倾向,致使访问者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访问各种不同的网站以便获得一个完整或更佳的服务。例如:如果你想利用电子商务来安排一次旅游行程:定购机票并且预定酒店,为了在行程、机位、机票价格、酒店服务及酒店价格等方面取得最佳的组合,你必须要分别访问各个可能提供航班服务及酒店服务的网站。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航班已确认但是酒店没有空房,或者酒店房间已确认但是没有航班的情形。因此你必须重复上网的动作直到找到符合你要求的组合。如果再加上陆上交通的安排,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更多的客户希望能够从一个网站上就找到解决问题的所有服务,所以网站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如何细分市场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内容。事实上,很多电子商务网站正是由于针对目标客户群体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得到了忠实客户群体的认可和良性的业务循环。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套餐”式的服务所存在的缺陷,由于网站所占有的资源非常的有限,所以在提供这种“套餐”服务时可能发生客户满意网站所提供的航班,但是不满意它所提供的酒店的情形。毕竟客户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就像一个音响发烧友一般都会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去采购不同的零部件来组合成自己最满意的音响组合一样,所以在资源和弹性都有限的条件下,网站个体对于提供“套餐”服务还是提供“单一”服务很难取舍。

3成名前的跋涉

第一代的电子商务并无法有效降低经营成本。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网络可以突破空间及时间的障碍接触到网络世界中大量的网络消费者及企业,同时因为不需要设置物理上的公司或店面,因此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但是实际经营电子商务的企业却有另一种不同的经验。这种以网站为中心的设计及经营理念,必须依赖客户主动访问其网站,生意才有可能做成,其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网站的知名度。否则即使你有优秀的服务或产品,也因无人访问你的网站而乏人问津。据有关统计,全球现有超过八亿个网站,而且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中,想要在网络世界中出人头地谈何容易。因此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既要把资源投资在产品及服务上,还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提升其网站的知名度,由此产生的整体经营成本可能超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企业。

4转变的关键

上述问题如果无法解决,电子商务将无法像大多数人所预测的那样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根本的影响。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彻底改变以网站为中心的设计及经营理念,改为采取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及经营理念。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以下五点:

一、有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摆脱原先大而全的服务理念,找准最适合开展网上服务的运营模式,明确服务的对象和服务流程,从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入手,贴近用户、贴近市场需求。例如化工类的信息服务网站,相应的就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关注本行业内的重点客户和上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如何解决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问题,从繁杂的信息中判断究竟提供何种信息才能够满足最大范围内的客户需求。

二、强调信息处理的功能化和模块化。

从使用得更方便,更快捷,更人性化等方面着手,重新组织和规划现有的各种服务模块,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尤其是尽量实现重要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服务链(服务型网站)之间的“无缝对接”,使用户通过任何方式的访问都可以实现有效数据的共享和获得最便捷的服务。

三、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认识到客户服务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必要性,尤其是要多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所提供服务的有效价值性,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够让客户充分体会到自己被重视的感觉,才能培养起客户的忠诚度和树立品牌的知名度,而那些仅仅依靠市场宣传手段招揽访问者的方式是不可能维系得住公司的长期发展的。

四、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的存储、备份、新数据的添加,有效数据的提炼工作将越来越重要。这是保障服务的流畅性、有效性、便捷性乃至维系整个服务链的关键所在。

心理发展论文篇4

尽管本人没有机会参加市第七次党代会,没有能够直接聆听陈新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但本人对报告文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通读和部分的精读。报告通篇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这个核心主题展开论述,出现“绿色发展”频次达五十多次。报告强调要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之纲,认识上再深化,工作上再落实,奋力开创衢州绿色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为实现这个目标,报告提出了“四个必须”的要求;必须准确把握衢州所处的历史方位,坚定不移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必须充分发挥衢州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必须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不唯GDP,不以GDP论英雄,绝对不是不要GDP。必须切实强化“跳起来摘桃子”的责任担当,拉高标杆,自加压力,永攀新高。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得高一些,有干大事的气魄、创大业的胆识,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衢州唯一冠以绿色帽子的单位,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在“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发展中理应贡献更多的责任担当。本人在集聚区管委会分管安全环保、信访维稳及高新片区、循环经济小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下面我结合本职谈点体会、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实际上是包括“一核一片”,“一核”指市本级(含柯城、衢江)198平方公里,江山、龙游、常山三片108平方公里,部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指本级东港片区范围,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指本级高新片区范围。下面我主要谈谈高新区的绿色发展问题。衢州部级高新区是部级47个(化工)高新区之一,是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的33家副主任委员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化工类)联盟的三十家发起单位之一(今年5月10日在宁波成立)。在全国电子化学品,氟硅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化工企业或化工园区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有着不怎么好的形象和口碑,但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扮演者重要角色,去年全行业规上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9万亿元。只要技术应用得当,管理规范有序,完全可以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利用、清洁安全生产,与社会、与环境和谐共生。我们不是沿海临港化工园区,不可能以重化为主,不可能高大帅富,我们追求的是特精专绿的产业特色。

一、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打造特色园区。

(一)着眼长远发展,抓好空间规划

在建园之初,衢州国家高新区就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的要求,以巨化片区发展规划为基础,高标准编制《衢州国家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此同时,园区坚持以专业化工园区为特色,以优化空间布局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和要素集约为中心,以发展氟硅钴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规划氟硅材料产业园、巨化静脉产业园、智慧物流园、元立金属制品产业园、华友钴新材料产业园、韩国晓星工业园等6个特色产业区中园的专项规划。随着一批优质项目的顺利实施,较好地形成了基础设施规划超前、公用设施配套共享、运输安全便捷、布局合理高效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了三生融合的空间形态。

(二)围绕“四大循环”,谋划特色小镇

由于历史原因,衢州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非常明显。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利用重化工的产业基础,促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2015年,省委省政府将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决策后,我们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与时俱进谋划创建衢州循环经济小镇,并委托上海红东设计公司编制完成《衢州循环经济小镇概念规划方案》,同时,为突出小镇特色,既保证景点与小镇风貌的契合度,又体现工业旅游景点风格的个性化,我们又邀请了梦想小镇和基金小镇的设计单位——南方设计公司编制《衢州循环经济小镇建设深化实施方案》和《衢州循环经济小镇城市设计》,并于2016年1月28日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创建名单。

按特色小镇建设要求,要建立3A级景区,这恐怕有点难度,一年多来,我们在小镇建设运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逐步实现四个层面的循环。①实现企业内循环。巨化集团、元立集团、华友钴业等一批企业率先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形成以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巨化模式”、经济效益优先的“元立模式”等。②实现产业小循环。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和产业链整合,形成了“一主三特色”的氟硅循环产业链、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的钢铁产业链、钴锌新材料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产业循环链、废水利用产业循环链。③实现园区中循环。小镇内各个产业之间的副产品充分实现相互循环利用,工业固废钢渣、氟石膏、钴渣、硫酸渣及工业污泥等工业固废的处理和利用率达到96%,形成了“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④实现社会大循环。小镇承担整个片区工业、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承担了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建成了全市唯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功能覆盖全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二是逐步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以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利用、基础设施改善、生态化美化、村庄搬迁、旅游配套等“五大工程”百亿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小镇生态化改造体系初见成效。以氟硅材料产业园、巨化静脉产业园、智慧物流园、元立金属制品产业园、华友钴新材料产业园、韩国晓星工业园等“六大区中园”建设为抓手,小镇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以安全环保、物流管控、智慧园区、绿色能源、生活配套、科研创新、绿色金融“七大平台支撑”建设为抓手,小镇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三是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质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产业链特色更加显现。2016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增幅为全省第5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为全省第2名。

(三)强化产业特色,明确发展定位

强化特色发展定位,培育园区核心竞争力是园区生命力所在。衢州国家高新区是依托国有大型企业巨化集团公司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属于典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化工园区,在产业定位和发展上与巨化集团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所以在产业的定位和发展上,始终贯彻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主导产品不和巨化雷同,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对巨化已有的产品开发项目做好增量控制,主要做好下游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新产品新材料开拓市场的能力,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为此,衢州国家高新区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及时确立“稳定发展氟化工、重点提升硅产业、积极培育服务业、全力建设新材料科技城”的发展战略,同时,坚持把发展氟硅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化纤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作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并进行重点培育,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做大做强氟硅钴新材料产业,最终将园区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完善功能配置,着力打造精品园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是提升园区承载力的关键。衢州国家高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坚持循环经济和要素集约的理念,按照配套科学化、建设高效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注重基础设施共享统一规划、管道互供原料集中布局、循环链超前谋划,扎实推进平台建设。几年来,园区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06个,投入资金50多亿元,区内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固废收集处理等配套齐全,园区“两纵五横”路网基本形成,危化品物流通道已投入使用;“智慧安监(环保)”监管中心建成投用,对区内企业实现物联网监管,基本实现安全、环境监管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性、生活性服务配套项目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商务金融、职工公寓、工匠学院等功能配套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同时,全面启动循环经济小镇的各项建设任务。

三、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活力园区。

一是深化产业方向研究。成立产业研究团队,加强对主导培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分析研究,梳理产业链条,绘制产业谱系,明确产业发展路径、重点项目、关键技术等。以产业循环为核心,积极推进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重点发展提升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同时,按照“差异化”、“互补性”、“开放型”原则,不断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园区内拥有以巨化集团、华友钴业、中天氟硅为依托的氟硅钴新材料企业50多家,已形成完整的氟材料、有机硅、无机硅三大产业链以及国内最全的氟硅新材料产品体系(产品达17大类200多种),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氟硅两个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域和国内综合规模最大、产业链优势最为明显、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全国性氟化工生产基地,呈现“氟硅联动,两硅联动”的发展态势。同时,我们是全国电子化学品材料基地,目前,正在申报新能源关键材料基地。

二是强化产业精准招商。充分利用产业研究成果,积极引进一批与园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效益好,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辐射能力的骨干企业。近年来,我们引进了23家国内外氟硅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落户园区,产业链更加完善,氟硅产业得到集群发展。引进了同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新药项目,以及一批降糖功能保健品产业化及相关药物、抗病毒药物(肝靶向药物)及抗癌新药等9个优质生物医药项目,补上了衢州生物健康产业的短板,带动衢州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引进了华友钴业、杉杉股份、天赐新材料等企业,形成了全国产业链最长的锂电池产业基地。华友“锂离子电池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的建设获得省政府首批命名,总投资70亿元的韩国晓星NF3和氨纶丝项目成功入驻。

四、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打造绿色园区。

“高”和“新”是园区发展壮大的生命线,更是园区不变的追求。近年来,衢州国家高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整合改革发展和供给侧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5523”工程,着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用改革的方式与途径做好“加减乘除”四篇转型升级文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国”字号品牌园区相继创建成功,如,部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基地于2013年9月10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被列为同期全国20个部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之一;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于2013年11月24日正式开园;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于2014年1月1日成功列入36家第五批示范基地名单。2015年10月,被中国石化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

一是以现量换增量,做好加法。几年来,园区累计实施“四换三名两化”项目300余个,总投资98亿元,成为全省“四换三名”工作示范开发区。同时,推动园区企业与中科院长春应化研究所、上海有机所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2家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园区内有国家、省、市高新科技企业92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8家,博士后工作站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集聚了国家、省“”人才31名。2016年,园区专利授权956件,园区新产品产值达278亿元,较好地实现了“一个领军型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一个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个产业的兴盛、一个产业的兴盛带来快速转型”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存量换增量,做好减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五个一批”工作,主动“瘦身”,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优质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共新培育上市挂牌企业6家,8家企业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开展战略重组,18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获得生机,7家企业完成行业整合,34家企业完成破产盘活。

三是以变量换增量,做好乘法。围绕打造“创业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园”的完整孵化链条,重点建立了能与国家创新要求及国际化接轨的产业孵化“飞地”——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9个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生物医药项目入驻、注册并将产业化落地在园区,预计总投资35亿元,为衢州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夯实基础。大学科技园科创中心今年将投入使用。

四是以要素换增量,做好除法。大力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僵尸企业”,把土地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市场需求低、社会贡献低的企业,划分为不同类别。对不同的市场主体,采用不同的价格管理,提供不同的要素供给,以实现要素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几年来,共置换低效用地2000亩,节约利用厂房23万平方米。

心理发展论文篇5

技校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是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过程中。怎样加强技工学生的心理教育,预防心理疾病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融运动乐趣于体育心理健康教学中运动愉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的感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长期坚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获得运动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1.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体育基础与能力,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健身操,健身游戏等。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中每一个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找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能主动坚持体育锻炼。

2.加强体育理念和体育明星故事效应引导,增加其体育价值观培养,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每项运动的来源发展,规则,讲解,让学生明了其发展状况运动规则,其中的体育故事,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了解和爱好,以至去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把学生的目标选定太高,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活动。相反,如果把目标定的过低。没有难度也不存在锻炼价值。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落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目标,不能一刀切。从而,做到有意思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或者,利用恶劣天气或环境有意思地培养起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有意培养学生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体育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完成一动作,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跳高练习时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排除胆怯心理,才能成功。成功了不骄不躁,失败时不气馁,不言放弃,背水一战,后来居上的例子在体育上枚不胜举。

(四)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在布置学生练习时,可利用比赛教学法,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10—20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风气,而场下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方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助合作精神

(五)改革创新,大胆使用新的教材教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合理地选择利用组织教学法,使学生练习方法多样化,科学化。如选用理论教材做思想引导教育,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打开眼界,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的体育专业课,重视发展个性,讲究启发兴趣,注重引导分析,鼓励竞争与创新。

心理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心理素质;活动理论;理论思考;心理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2-0071-06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诞生的本土化概念,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界经历了“忽视一关注一重视”的发展历程,目前心理素质概念逐步被学术界所接受,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也方兴未艾。心理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国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的现状来看,尚难从理论上满足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需要,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从学理高度对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这一根本理论问题的系统探讨。本文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外源性因素角度初步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形成的机制问题,为科学揭示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本质内涵奠定理论依据。

一、心理素质基本内涵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正确认识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科学界定心理素质概念是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逻辑起点。关于什么是心理素质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看法。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普遍实施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就开始关注心理素质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看法: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或品质特点的表现;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系统的综合体;有的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能力;有的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将心理素质界定为: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与人的适应――发展――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观点在承认心理素质的先天条件的前提性的同时,特别强调心理素质的后天获得性,这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观点相契合。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h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主要来源于维果茨基(L.S.Vygotsky)的文化历史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活动理论以维果茨基的创造性思想为代表。该理论强调活动的中介性特征,主张个体不是直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而是借助于文化工具的中介;同时,个体通过文化工具的内化实现了对心理机能的质的改造。第二代活动理论以列昂节夫(A.N.Leont'ev)的工作为代表,强调活动的对象性特征。该理论从活动的对象性(目的性)出发,提出了活动的层级结构理论,确定了活动和动机、动作和目的以及操作和条件的三级结构模型,并将动作作为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单位。第三代活动理论以芬兰心理学家恩格斯托姆(Y.EngestrOm)的思想为代表,突出特点是强调活动的社会性特征。该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上对活动进行分析,将个体活动纳入到包含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以及分工六个要素,囊括生产系统、消费系统、交换系统及分配系统四个子系统的网络之中。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一个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处于由人和物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之中);一个历史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在与时俱进和分布在人类的文化之中);中介行动的理论,关注行动者和其文化工具,文化工具是活动的中介”。它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的研究中来分析活动,并且产生了一些普遍接受的实践方式。恩格斯托姆在对一系列研究进行分析后,总结了运用活动理论分析活动系统的五个原则:一是以集体的、中介的、对象性的、与其他活动系统相互关联的活动系统作为分析的单位;二是重视活动系统中的多元观点;三是注重活动系统的历史性,即要从活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探寻活动的问题和发展潜能;四是认为矛盾是活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五是活动系统在发展中可以进行拓展性的变革,成员在矛盾出现时能进行反思和寻求改变,从而推进整个系统的质的转换。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对心理素质基本涵义的界定,吸收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关于人类文化与活动在人的心理品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思想内核,突出了“内化”在心理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地位。因此,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我们探讨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心理素质形成机制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解读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的心理机能(相当于我们讲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是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的,而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我们以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依据,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主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如何在实践活动(指一切关乎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发生、形成和发展的,为科学探讨心理素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一)实践活动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源泉

承认实践活动是解释人类意识的本源,实践活动是人类意识的创造者,是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首要原则。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哲学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人们的心理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主要是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的变化是同步的”。主体正是通过不断的参与实践活动,才实现了对低级心理机能的改造,发展出来高级的心理机能。根据人类意识的本质源于实践活动的观点,我们认为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体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活动,个体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得到发展。那么,活动究竟是如何塑造个体的心理素质的呢?这可以从活动的整体性、建构性、开放性、阶段性等基本特征来加以解释。

首先,活动具有整体性特征。活动的整体性指的是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完整的活动既包括了主体的感性实践活动,又包括主体的精神活动,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导致在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素质本身也必然是一种完整的综合体,既容纳了内隐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又涵盖了外显的适应性品质,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其次,活动具有建构性特征。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主体在一定目的驱动下所从事的主动建构、积极探索、不断改造的创造性过程。由于活动的建构性特征,心理素质在功能表现上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个体采取主动的行动,探索、改造环境和自身。这也正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体现。再次,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活动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过程的动态性、活动空间的变化性以及活动结果产物的多样性。活动的这种开放性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受到活动开放性特征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素质也明显表现出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心理素质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发展性特征。最后,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活动的内容和水平是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序展开并分阶段提高的,在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活动的特点、内容、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水平既有量上的差异也有质的不同。

(二)内化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机制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解释人类意识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时,坚持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也就是说人类意识具有社会起源性。在说明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问题时,维果茨基写到,“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不是在生物学中形成的,并不是在纯种系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作为高级心理机能基础的机制本身是以社会为模本的复制品。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方面的关系,乃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它们的成分、发生结构、行动方式――总之一句话,它们的全部实质都是社会的,甚至在转化为心理过程时其实质仍然是准社会的……人的心理实质乃是移置在内部并成为个性的机能及其结构形式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列昂节夫进一步将内化解释为外部实践活动向内部精神活动的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付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受到了特殊的转化一概括化、言语化、减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换言之,内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转变、改造的过程,是以新的心理机能的诞生为结果的。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可以加深我们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理解。心理素质是人内在稳定的心理品质,其形成是一个由外在刺激向内在品质转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和功能。从人的习惯中得以表现。从本质上看,心理素质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它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高级心理机能发生的基本规律――内化。但是,与维果茨基将内化仅仅理解为个体掌握符号工具,改造已有心理机能的论点不同,我们认为,在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中,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更高水平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或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已有的内化理论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曾经提出,掌握工具不仅是拥有工具,而且意味着掌握使用工具的程序。例如,成人记忆与儿童记忆的区别不是因为儿童使用了外部符号而成人使用了内部符号,而是对有助于记忆的程序的内化水平不同,内化的是程序而不是符号。综合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的观点,在遵循内化理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我们开展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证探讨获得的初步结果,提出了以形成策略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形成(内化环节)过程(整合)模式,即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向学生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问题解决中发现自我,分析自我,进而激发改进、完善自我的内在动机;其次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策略训练,让学生在讲解、讨论、操作、辨析等活动中,掌握思维与行动的策略与方法;再次经过有目的巩固练习、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归纳总结等促进内化的活动;最后通过实践运用达到形成观念、反思体验、形成稳定品质之目的。由此可见,我们对心理素质形成外源性机制的探讨,既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内化观,又从内化的基本过程揭示上丰富和发展了内化观。

(三)参与实践共同体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文化起源是被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普遍接受的基本假设。但是,学者对文化作用的具体理解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维果茨基最初将文化的作用抽象为社会往活动,局限在个体互动层面解释心理机能的发展;列昂节夫则提出要区分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本质性差异,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探讨集体活动对心理发展的意义。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将发展局限于探讨在一个小的社会性“氛围”内,这种“氛围”被视作为特定文化的个体化获得的内化过程提供了输入。他们对更广阔的社会结构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却没有作更多的说明。恩格斯托姆是最先考虑活动的集体性质的学者。他明确提出,只有在社会关系与社会规则之中。才能理解人类的活动和心理发展。此外,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发展观也强调了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能停留在个体的微观系统层面,而应当在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实践共同体理论则把发展研究延伸到学校之外,将社会世界的结构纳入到分析的范围之内,考虑在真实的实践背景下主体的社会化问题。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个体心理发展需要以具体的实践共同体作为依托。实践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依托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实践本质,而心理素质本身正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体来说,实践共同体首先强调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实践共同体理论批评了传统学校学习的去境脉化,主张恢复学习的实践本质,强调个体的学习应当身处于与知识对象有关的具体境脉之中,因为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解决实践问题的价值。其次,实践共同体具有意义协商的特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个体可以逐步达到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可以让共同体成员建立起对共同体的归属观、互相之间的信任观、互惠感以及分享感;同时,个体也可以在协商中学会倾听不同的经验与观点,并分享各自的智慧,实现共同的发展。最后,实践共同体可以为个体提供积极的心理气氛,共同体中积极健康的舆论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民主的管理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个体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显然,这种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满足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个性以及适应性各成分发展的基本要求,成为主体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基础。

(四)情境默会知识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上文提到的有关心理素质形成的整合模式中,策略训练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持认知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策略训练可以培养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但是,坚持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研究者却认为,脱离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没有益处的。他们认为,个体通过融人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拥有在头脑中表征的显性知识,更可以获得与特定任务情境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种默会知识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所锤炼出来的、有关实际行动的知识,是个体对特定问题情境的直觉把握,是指导个体行动的“视域”(Horizont)。

默会知识的习得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与学习者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对形成默会知识是无能为力的。而基于实践共同体活动教学法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的缺陷。我们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虽然也强调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已有经验和知识,但这只是开始阶段的“铺垫”。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重点是引导个体将学习到的新经验运用于具体的情境问题解决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新知识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将有效的新知识与情境联系,通过主体内化机制使之转变成为稳定的、内隐的情境默会知识,实现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自然融合、浑然一体,成为相对稳定心理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情境默会知识的形成是主体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心理素质研究的启示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维果茨基所开创的独树一帜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在心理学园地中经久不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该理论对克服现代心理学的危机,解决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因生物学化、数学化倾向面临的困境有方向性意义。同时,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思想对我们开展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心理素质研究也提供了诸多深刻的启示。

第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观点而提出的,它弥补了传统西方心理学过分强调人本身(生物人)的缺陷,强调文化、历史、活动等情境因素在人(社会人)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心理素质这样的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题具有方法学借鉴价值。

第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对高级心理机能发生机制――内化机制的探讨,对深化心理素质的外源性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阐释人类意识形成的内化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探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智慧活动的形成过程,以加里培林的智力多阶段形成理论(Theory of Stepwise Formation of Mental Actions)为代表;另一种是探讨在组织学习中成员然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知识创造模型(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扩展学习模型(Model of Expensive Learning)以及知识建筑模型(Model of Knowledge Building)等为代表。前者通过实证研究初步揭示了学生智慧活动的形成机制,但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科知识领域(主要是算数、书法等可以客体化的学科),无法有效地迁移到其他领域,尤其难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后者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学习,但仅仅描述了默会知识的传播、转化等外部行为过程,而没有真正揭示其内部的心理机制。显而易见,这两种内化机制的探讨,所涉及的对象仅仅是我们讲的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所以其研究结论不能简单用来说明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但对科学揭示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有积极启发作用。

第三,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以及人格),都是在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和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属性,超越了传统西方心理学的个人主义研究取向,启示我们应该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发展。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指导性参与”(Guided Participation)的方式组织干预,将成人指导与同伴合作结合起来,融合支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优点,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心理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 心理理论 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1.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

“心理理论”意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虽然,对于心理理论的概念目前尚存争议,但关于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或他人的心理世界的知识,包括愿望、信念、意图、情绪、虚构表征等”,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1]。

而观点采择与元认知常常与之混淆,在这里对这三个概念予以区分。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做出推断的能力。它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内容或组成部分。但观点采择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它与心理理论都是研究儿童的知识和儿童对心理现象的认知,许多元认知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目标为导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应用“心理理论”。但它与心理理论是对同一认知现象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式。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心理理论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关于人的基本的心理状态的早期知识,其研究试图弄明白“关于这些心理状态的行为和存在,不同年龄的儿童知道些什么”;而元认知发展则更注重研究与任务相关的心理活动,经常是关于个体在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或完成任务时,心里想要做的事情。

2.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

3~5岁的学前儿童能够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状态作出各种假设进行推断和理解,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内,自从方富熹、王文忠、陈英和、桑标、邓赐平等学者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引介和研究之后,不少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也已有了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以及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2.1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普遍认为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已成为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性测验。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均表明正常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年龄在4岁左右[2]。

2.2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这一领域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了不同的关注点,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研究以得出其不同的发展特点,已扩展了以往对心理理论的狭义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考察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这一年龄阶段。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大致可将研究者们的关注点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2.2.1 2岁以前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关于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问题一直强烈地吸引研究者。很多研究者对0~2岁婴儿的基本辨别能力、理解能力、对别人的情绪操控能力进行了研究。

Nelson认为,婴儿头两年对脸部表情辨别能力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他们偏好看人的眼睛,并且已经具有视觉追随他人眼光的能力;婴儿对声音有很高的注意性并能对声音做出区分。Melzoff的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推断出别人将要做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儿童可能开始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有目标的。Repacholi和Gopnik的研究发现,18个月的婴儿不仅可以理解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而且可以根据他人的意图做出不同选择。虽然上面的研究表明,2岁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表现出似乎与认知发展相关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儿已经具有心理理论在心理学界还是很有争论的。

2.2.2 2~4岁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研究者普遍认可的是个体在4岁左右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获得心理理论。所以一般研究认为,2~4岁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

Bartsch和Wellman还曾对该年龄段心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在2岁左右的时候,儿童获得的是愿望心理学(A Desire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以愿望为准则来评定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愿望—信念心理学(A Desire-belief Psychology),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信念的一定理解,但是对行为的解释主要还是以愿望为标准的;大约4岁的时候,儿童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信念—愿望心理学(A Belief-desirePsychology)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对信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对行为进行推断时,信念和愿望被综合起来考虑。这为我们进一步划分该年龄段的关注点又提供了依据,可通过进一步对这一阶段的儿童的研究来探讨心理理论的逐步形成及影响因素。

2.2.3 5~8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Perner和Wimmer(1985)认为儿童在6岁左右的学龄期获得对二级错误信念(second-order false belief)的理解。Beck(2001)等的研究也发现,对于模糊信息,6岁左右是儿童形成多元解释的关键时期。Wellman等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为从用信念、欲望去解释、预测行为发展到逐渐使用人格特质解释行为。6岁前儿童的心理理论中还不包含特质概念,但已出现特质概念的萌芽,七八岁后,儿童开始使用人格特质概念来解释、预测行为。Chandler,Carpendale和Pillow等研究者提出,儿童在学龄后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解释性心理理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体在学龄前所获得的那种复制性心理理论,而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解释信息的能力,个体逐渐理解由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不同个体对于同样信息也会做出不同解释,他们认为这一能力的获得是个体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又一质的飞跃。张文新等人(2004)的研究结果亦表明,6岁左右是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的关键期。

从上述国内外的研究均能发现,这一阶段研究者都主要关注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的获得,研究结果表明6岁成为这一阶段较为普遍认同的关键期。

2.2.4学龄后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学龄后期,个体已经具备理解各种简单和复杂心理状态的能力,此后心理理论的发展逐步由“获得”心理理论转变为“使用”心理理论。个体心理理论发展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趋向,即对于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个体往往表现出相近的看法和认同。如Wainryb等人的研究中,8岁左右的青少年和21岁左右的大学生对于各种信念的接受与否,没有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系统模式,所有被试对于某些观点是一致认同的,而对于某些则都不能认同;另外在对于某些观点的认同与否上则表现出个体偏好上的差异。

虽然在测量年长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困难,但是,研究者们也在尝试着采用一些方法对其进行测试,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仍有待创新。

2.2.5成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Happe等人最早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认为与青年人相比处于老年期的正常人,虽然在非心理理论的任务操作上的得分会随年龄的增强而下降,但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却仍能维持高水平。而Maylor等人的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国内对该年龄段的研究甚少。

所以,有关老年人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3与心理理论相关的其他社会性研究

心理理论的研究并非一定要孤立的研究这一概念,它与许多社会心理现象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已有很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去找一些切合点来进行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热门话题,与其中的很多研究点相似之处是它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亦被关注着,崔云(2007)对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得出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透过种种家庭因素,还是心理发展水平更高个体对儿童的引导性社会交往起着关键作用[3]。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论与语言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语言对青少年的心理理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表现。甚至认为,没有语言就不能形成心理理论能力,婴儿获得语言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心理理论。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关系:一是心理理论的发展依靠语言,语言的获得是成功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必要条件;二是语言的发展依靠心理理论。这一观点与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先于言语的观点相一致,认为儿童是先获得对错误信念任务的理解,然后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三是心理理论和语言两者均依靠其他因素。这一观点认为语言之所以和儿童心理理论存在相关主要是因为两者共同依靠其他因素,也就是说某种潜在的因素能引起心理理论和语言的发展,如工作记忆、监控机制等。

而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情绪理解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简单情绪的理解;和愿望、信念有关的情绪理解;复杂情绪的理解;情绪调节。按Tager-Flusber和Sullivan提出的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它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先于社会认知成分出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知觉成分与社会认知成分越来越难以分离[4]。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任务模式改变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原因:如果儿童成功地欺骗,首先必须推测欺骗对象的心理状态,同时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对方的差距,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即为了使欺骗成功,儿童至少必须了解听者的某些心理;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则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儿童欺骗的成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进,这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他人信念理解的不断提高有关[5]。

心理理论与儿童欺骗行为这一结合点还可联系文化差异继续进行研究,董泽松(2006)在我国云南就有做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既比较研究了云南省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又考察了民族因素的影响,比较了云南省两个地区的不同民族[6]。

还有研究者(高秀苹[7],李东林[8]等)将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和同伴接纳关系等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其实还有很多的结合点等待我们发现。

3.心理理论的常用研究范式

心理理论最常见的研究范式即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至今仍有很多研究都是用这两个任务的变式进行的。这两种范式已被广泛使用,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所使用的研究范式在这里只介绍发展较为成熟的两种:失言任务和白谎任务。

失言检测任务是Baron-Cohen和Stone(1999)等人提出的一种用来测量小学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失言是指说话者并非故意或者恶意而说的某句话是听话者不想听到的,听话者听后会感到不舒服或者不高兴。每一个失言故事后都有五个问题。例如,第一个问题:“小强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是个理解性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不计分。第二个问题:“这个故事中,是否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如果有,请用笔划出来。”这是失言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是否认识到失言的存在,以及是否知道失言在哪里。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完成这两个问题,那么就不再问第三题和第四题,因为第三题和第四题是建立在失言检测任务基础之上的,如果被试没有通过失言检测任务,那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没有意义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不应该说?”这是考察儿童能否认识到故事中犯了失言错误的人是否认识到另一个人的情感状态的。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他(她)会这么说?”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或意图的认识的。第五个问题:“小强是否知道小涛的妈妈是门卫?”这是考察儿童对故事主人公信念的认识。

白谎任务可根据Happé等人的故事改编。每个白谎故事后面都有一个检测问题,主要测验儿童能否理解善意的谎言,或者能否理解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比如问:“为什么小强说‘嗯,很好看’?”如果儿童回答不知道或者答案与故事内容没有关系;如果儿童回答因为小强喜欢她的姑姑等类似的与故事内容有关,但又没有涉及故事人物心理状态;如果儿童的回答指出了这是白谎或者正确指出了故事主人公说善意谎言的意图[9]。

4.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引介的文章比较多,实证性的报告相对少[10]。

具体来看,个人经验式思辨性的文章很少;引介的文章居多,且在引介的文章中,流水账式的,重视介绍同一理论的情况较多;实证的报告少,纯理论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很少有学者致力于为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和影响因素提出理论高度的假设或理论解释。

但绝大多数学者已经摆脱个人经验式思辨的羁绊,致力于引介国外的研究或自己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检验别人的理论和探讨在中国环境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地应用已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才能逐步和国际研究接轨。

参考文献:

[1]郑莉君,利爱娟.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48~52.

[2]宋明霞.2-5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崔云.3~5岁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J].心理探索,2007(9):43~45.

[4]李佳,苏彦捷.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37~44.

[5]田慧莉.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考察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

[6]董泽松.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水平与欺骗关系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7]高秀苹.攻击与非攻击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8):19~21.

[8]李东林.5—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心理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多元与批判,后现代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西方心理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取向的多样化、研究范式的新颖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主题的拓展延伸,新思潮、新方法、新趋向、新理论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研究主题、解释取向以及理论建构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元化的心理学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心理学丰富多样的发展盛况,在此有必要梳理一番,以尝试构建当今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清晰图景。

一、困境与机遇——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契机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主流心理学发展危机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20年代兴起并风行心理学界的行为主义将实证研究范式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水平。他们主张研究外在可见的行为,采用严格的条件控制,使用精确的数据来解释研究结果。6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虽然把研究对象从外部行为转到了内部加工机制,但是在方法上却一如既往地传承了实证研究取向,认为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更准确的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代表)的这种科学主义研究理念受到了众多心理学家的追捧,甚至将实证研究方法奉为经典标准。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实证研究造成了现代主流心理学忽视了文化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方法为中心以及脱离生活实际的研究,等等如此的做法使得西方主流心理学不断遭到外界的质疑,同时也面临着包括来自自身领域的多方面诘难,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西方科学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困境和危机。

遭受着来自心理学学科内部与外部多方面质疑与批判的西方心理学也意识到需要改变思维、超越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心理学对以往的研究视界、理论建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1]西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相互融合,加之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想的不断涌入,新理论的相互借鉴,从而使得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其一,当代心理学的多样化研究取向,主要以进化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为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取向,主要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为代表。

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

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足之处,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批判化的发展则是指后现代心理思潮的出现与盛行,为整个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1、进化论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创新

进化心理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名词,是包括相关的理论主张、课题研究等相对统一的心理学思潮。通常认为,进化心理学是试图通过普遍的行为机制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事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在广义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来揭示人类心灵的起源,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把人类的心理属性看作是进化的结果。“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有两条,即:有机体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而历史地形成的;而历史地形成的有机体的一切方面,都对维持有机体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这两条假设逻辑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及其与有机体、环境之间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同一性的说明”。[2]进化心理学家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如此的心理机能和机制而不是其它?为什么有些心理机制和行为本能是所有人类都共同拥有的?为什么人类和动物在某些心理表现上会出现如此的类似?为什么我们总是确信文化对人类心智的重要作用,而较少考虑到生物进化作用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贡献?带着诸多疑问,进化心理学的假设指出,人类所拥有的许多心理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被选择出来的,而最早形成的一些心理行为机制至今仍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化论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进化研究”风暴。研究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到生物进化因素在心理变迁和心理解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发展、人格、文化等各种各样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渐进入到进化论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之中。进化心理学确实从进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某些深层的结构与本质。“进化心理学的目标是揭示并进而理解心灵的构造和实质。它并非像知觉、学习、思维研究那样,是一个具体研究领域,而是心理学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学的一切领域”。[3]进化心理学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自我保护与发展、人格特质、地位追求、配偶选择、后代抚养、关系维持等主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颖的解释路径。进化论心理学试图在人类发展的时间纵轴上展开对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说明进化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在心理内容横轴上扩展和丰富自己的研究领域。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2000年,塞利格曼与西卡森特米哈伊刊登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积极的整体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一门科学。[4]它们的研究活动将主题聚焦于诸如希望、智慧、创造性、勇气以及其他积极的精神等方面,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耳目一新。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传统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积极心理学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关注的是积极向上的东西,比如人类的勇气、幸福、乐观、希望等心理品质,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幸福,还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全体人类的福祉。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指出,在过去的50年中,心理学家忽视了去践行心理学早先的任务和承诺,那就是保护和促进正常人的心理健康。虽然人们一直都在谈论一个关注了几千年的问题,即人性善的问题,只是从未在心理学领域内被重视并加以研究。

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它各国的心理学研究,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主动参与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来。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机制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方面主观幸福感是研究重点,主要探讨诸如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相互关系。在积极个性特征研究方面主要关注积极人格的构成、培养和实现途径。在积极的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则致力于分析管理、教育、社区、媒体等方面如何促进组织本身以及人类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流行带来的是心理学研究主题的转换。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人性的积极层面,更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幸福,提高心理质量。它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通过对咨询心理学以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旨意做了系统性的阐述,我们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建构,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咨询心理学的哲学根源与基础,要分清自己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和不同。最后,我们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融入到咨询心理学中来,并促使我们创建新的评价标准,也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跨学科领域中去”。[5]

3、后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变革

后现代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领域内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综合称谓,是后现代思想影响下心理学领域内各种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强调后现代思潮中解构前提、悬置本体、主张建构等理念,对传统心理学的众多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再审视。后现代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话语分析和叙事方法的引入给当代心理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空间,并为深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指出了更新的解释视角和途径。后现代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理机器隐喻、实体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主张人的心理是与社会互动建构的产物;对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认知主义提出了否定,重视语言在心理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传统心理学领域内掀起了一场革命。

后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阵营,并非是一个统一的理论学派,它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建构。各种新近的后现代心理学分支比如社会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当代文化心理学、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等成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这些后现代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致力于去研究的主题也多种多样。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以建构为主线,力求剖析以往主流心理学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内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尤其重视理论或思想产生的时空场域和话语背景,以社会建构论的立场反观其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历程,由此展现了一个容社会、文化、个人等众多因素共同参与其中的复杂的社会心理建构过程。[6]叙事心理学研究将叙事和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却又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藩篱。叙事心理学需要探索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与结构,强调叙事活动的时间与顺序维度,侧重研究在时间与顺序的关系中得到建构和解释的意义,从而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结构性地联系起来。当代文化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建构关系,它认为文化和人类的心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存在统一的、普遍的、标准的原则和定律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与工作机制,一种根植于某种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解和应用必将局限在产生它的此种文化中。女性主义心理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试图重新建构包括女性在内的心理科学。

总体来看,虽然后现代心理学的各种思潮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但它们也具有一致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赞同后现代心理学所崇尚的“建构”理念。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建构,而是社会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态过程,而是开放的协同合作的动态过程。所有的建构都是在关系情景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而建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带有文化和价值制约性。虽然后现代心理学阵营内部还存在诸多分歧,理论研究各异其趣,但后现代心理学家们开辟出了一些独特的新领域和新主题,并始终尝试着从新视点出发去创造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模式。后现代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的批判与重构,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促进了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探索。

三、讨论与结语

对于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描述和准确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知道,西方心理学的多元与批判的发展趋势是源于学科领域内外多方面的原因。而国内也是在积极地对这些新进发展的范式和理论尽量做到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广角镜。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理念以及新研究方法,借鉴并融合了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领域的精华,这让心理学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奥秘。不管是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范式重要突破的后现代心理学思潮,都为我们继续研究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提供了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新颖的思路、更加深厚的理念以及更加灵活的方法。它们是现代心理学的一股新势力,是活跃在现代心理学的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但也有批评指出,当代西方心理学多元化和批判性发展的后果是造成了一片繁华的背后缺少了宏大理论的梳理和建构,尤其后现代心理学更是如此。不能否认,后现代心理学那种直入现代心理学要害的批判方式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让整个心理学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但后现代心理学是建立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时间较短,相对于较为成熟的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宏大流派来讲,它们在理论建构方面稍显稚嫩,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参考文献】

[1]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4页.

[2]高申春.进化论与心理学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叶浩生.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

[4]seligman me,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y, 55(1):5-14, 2000.

心理发展论文篇9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心理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理论研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01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黑猩猩的实验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心理理论”的概念,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3年,winner &pemer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首创了著名的“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Astington等人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及家庭语言方式。

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Perner Ruffman &Leekman(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是影响儿童谬误信念理解的一个重要变量,儿童拥有兄弟姐妹的数量与其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但结果与儿童拥有哥哥姐姐数量多还是弟弟妹妹数量多并没有显著的相关。enkins 和 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

家庭语言方式对心理理论的影响。Jenkins 和Ast- ington(1996)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儿童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有潜在影响。Slaughter等人对4~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Badenes等人研究还表明,心理理论能力与同伴接纳之间的相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两者呈现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1、理论论

理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Wellmam、J.Flavell、A.Copnicko等人,他们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理论的知识,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通过经验不断建构的过程,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但这种知识体系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日常的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

2、模拟论

模拟论的代表人物是Gordon,该理论认为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模拟论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

3、模块论

模块论试图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天赋因素提供说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lan Leslie和Simon 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即“心理理论”随儿童的内在成熟而显现,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触发作用。

四、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1、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2、关于心理理论的使用研究

个体获得了心理理论并不一定会使用心理理论去推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不同的个体心理理论的使用方式也不同。影响个体对心理理论的使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尚且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有关心理理论的使用问题将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

3、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remack. D., &Woodruf,f G. (1978). Does chimpanzeehave a theory of mind [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 515-526.

[2] Astington. J.W..&Pelletire. J.. The language ofmind:lts role in Teaming and teaching. In D. learning, teach-ing and schooling.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96,593-619.

[3] Bjorklund,D.F. (1995 ).Children′s Thinking[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