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防治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03:29:08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施工防治;技术处理

引言:

目前房屋建筑建设中砖混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造价低廉、竞技性强、施工简单等诸多优点使其更加适合用于房屋建筑建设中。但因砖混结构抗剪和抗拉的能力较差,促使其容易出现裂缝,这使得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容易出现墙体裂缝的问题。为了促使砖混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应用于房屋建筑建设中,对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为依据来探究行之有效的施工防范和技术处理方法,对房屋建筑墙体施工予以优化,则可以降低墙体裂缝的可能。

一、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一)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式

(1)龟裂裂缝

墙体抹灰表面裂缝是房屋建筑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种裂缝形式。此种裂缝一般不会给建筑物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但是严重的龟裂裂缝则可以引起墙面起鼓,裂缝较深,肉眼非常容易观察到。如若受到雨水的侵蚀,将会导致墙体抹灰层脱落,严重降低墙体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性。所以,重视墙体龟裂裂缝也是非常必要的。

(2)空鼓裂缝

抹灰空鼓裂缝同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墙体裂缝现象。相对龟裂裂缝来说, 空鼓裂缝程度较大,一旦出现此种裂缝,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予以有效的处理,如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墙体抹灰层开裂并发生脱落,大大降低墙体质量,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发生。

(3)温度差异引发墙体裂缝

通常,因为温度差异所引发的的墙体裂缝被称为“八”字裂缝或“X”形裂缝。因温度差异所引起的墙体裂缝,最开始裂缝程度较小,但随着墙体使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墙体裂缝程度将会加剧,甚至会在屋盖与墙体之间产生裂缝,综合交错,大大削弱墙体的应用性。

(二)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

那么,以上墙体裂缝显现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就对以上几种裂缝形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1)龟裂裂缝的原因

房屋建筑墙体出现抹灰表面龟裂裂缝的显现,那么说明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操作或行为。具体表现为:①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原材料配比混合并未按照标准配合比来进行混合,水泥用量过大、砂浆过少等;②为了快速完成墙体抹灰工艺,施工人员在墙体表面涂抹一层纯水泥膏,这使得墙体风干后容易裂缝。③墙体抹灰后在干燥的环境中,并未得到良好的养护,这将使墙体含水量较少,在后续的使用中容易出现龟裂裂缝的情况。

(2)空鼓裂缝的原因

导致墙体出现空鼓裂缝的原因主要有:

①在主体混凝土模板涂抹油污隔离剂的过程中,并未对基层上的灰尘等杂质清理干净,致使油污隔离剂涂刷效果不佳,这不利于墙体长时间有效应用,受雨水、冰冻等因素的影响,将会使墙体出现空鼓裂缝。

②在对墙体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如若对墙体频繁的进行收活压光,这将造成面层与基层出现隔离,那么墙体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出现空鼓裂缝。

③由于基层平整度、垂直度偏差过大造成局部面上的一次性抹灰厚度过大,也是形成空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3)温度差引起的裂缝的原因

由于房屋建筑墙体所应用的是砖混结构,所以,在运用钢筋混凝土砌体的过程中,会受到其自身膨胀作用的影响。因为普通砖砌体的膨胀系数为 ,而钢筋混凝土砌体膨胀系数为平通砖砌体的两倍。而混凝土自身会发生水化反应,产生温度应力。在砖混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如若外界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砖混结构内外部温度不同,如此将会产生剪应力、拉应力、温度应力,直接作用在墙体上,这很容易导致墙体裂缝。

二、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

针对房屋建筑墙体容易裂缝的情况,探究行之有效的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墙体施工质量,降低墙体裂缝的可能性。

(一)龟裂裂缝的防治与技术处理

对于房屋建筑墙体龟裂裂缝情况的防治与技术处理,应当将重点放在施工作业中,对施工中存在的不正确行为或不正确操作予以纠正,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墙体施工,如此可以有效的防范墙体龟裂裂缝情况的发生。在具体防治墙体龟裂裂缝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点的控制:

其一,严格控制砂浆搅拌工艺。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砂浆的应用性,在对砂浆搅拌的过程中需要的按照工艺要求,对砂浆搅拌力度、搅拌时间等相关方面予以控制,尽可能的提高砂浆质量。

其二,在砌体施工时要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严把砌体质量关。

其三,对墙体抹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抹灰等级,合理的施工,提高墙体抹灰质量。

(二)空鼓裂缝的施工防治与技术处理

为了避免房屋建筑墙体出现空鼓裂缝,给墙体安全应用带来威胁,在对墙体施工的工程中,应当注意加强抹灰基层的处理。也就是再涂刷油污隔离剂之前,一定要对基层予以清洁处理,确保墙体基层干净,在此基础上,要求检查人员对基层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基层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在有序的开展油污隔离剂涂刷工作。

(三)温度裂缝的施工防治与技术处理

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主要是在对房屋建筑墙体施工的过程中,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也就是根据墙体施工情况,适当的缩短混凝土构件长度,减少屋面伸缩缝的间距,从而降低混凝土浇筑面积,以此来降低砖混结构内外温度差,相应的就会降低剪应力、拉应力。、温度应力,这对于提高墙体坚固性和稳定性,有很大作用。

结束语

面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墙体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情况,笔者建议施工负责人对以往房屋建筑建设予以分析,明确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再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房屋建筑墙体施工工艺,提高房屋建筑墙体质量,为使房屋建筑长期有效应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燕超杰,魏建甫.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施工防治和技术处理[J].《黑龙江科学》,2014(06).

[2]朱同照.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3]韩素龙,都风海,董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

[4]钱晓倩,朱耀台,詹树林.现代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形成机理及控裂理念[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养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公路桥梁养护是保证车辆高速、安全、舒适行驶的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做好现有公路桥梁的养护和改造是各级公路桥梁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论文参考网。公路桥梁养护的目的和基本任务包括下列内容:经常保持公路桥梁及其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防治结合,治理公路桥梁存在的病害和隐患,逐步提高公路桥梁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1.公路桥梁的病害及养护

1.1桥梁裂缝的病害及养护

1.1.1桥梁的裂缝的病害

对于钢筋混凝土桥,由于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很小,初拉应力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不过肉眼较难发现,当运营初期梁承受活荷载时,裂缝使有所发展。实际上,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今的受拉钢筋的应该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裂缝。

在初拉应力和弯曲应力作用下, 混凝土的裂缝对梁的强度影响不大。按耐久性要求,如果裂缝细小(

1.1.2裂缝的维修与加固措施

①对钢筋混凝土桥的构件,应该特别注意观察其受拉区的裂缝。对未超过允许值的裂缝,为预防其受大气因素影响,一般可采用涂刷水玻璃或环氧树脂的办法,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当裂缝大于允许值时,一般采用空压式的方法来灌注外氧树脂填充裂缝; 当裂缝大于0.4-0.5mm时,应将裂缝凿开、刷净,然后建模补以环氧砂浆或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如果体积较大,可用小石子混凝土予以补强;如果裂缝大大超过允许值,则应采取加固或更换构件的办法来解决。但应查

明原出并通过计算来确定。②对砖、石、混凝土拱桥的裂缝,可以采取上述措施处治:勾缝处理;当拱桥的纵向裂缝超过允许值时,一般采用跨中、1/4 处和拱脚附近各设一道横向钢板来加固, 或在上述位置加设五道横向预应力拉杆以防止裂缝发展;拱桥的砌体结合不好或受力不均,填土松散,基础沉降等发生的较深裂缝,要采用压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或做镶面石或设置混凝土帮面、帮圈来加固,严重部位必须进行翻修、石拱桥灰缝如有脱落,如风化剥落,可喷注每层厚为1.0-3.0 cm 的10号以上水泥砂浆,分2-3 层喷注,每隔一至两日喷―层,必要时,可加布一层钢丝网;当裂缝已贯穿墩台,可用钢筋混凝土围带或钢箍进行加固。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作用下,会因混凝土板、接缝、基层、土基的缺陷产生各种类型的损坏,其中既有设计的原因,也有施工质量的问题,以及人为的、外界的因素,也可能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养护良好的条件下,其使用年限要比其他路面长,但一旦开始损坏,则会引起破损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性、经常性的养护, 通过日常的观察, 及早发现缺陷, 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使路面保持完好的状态。

①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丁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气候、交通和出路等级等情况,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等相应修补措施,对于较大范围路面修理,应安排大、小修或专项工程,使路面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②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以机械养护为主,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③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3. 公路桥梁养护带来的思考

3.1公路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造工程原则上由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组织实施, 公路桥梁改建的组织实施按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定执行。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对技术状况为四类桥梁应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对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应及时封闭交通,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改造或改建。对荷载等级、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对宽度不能满足所在线路技术标准要求且影响通行安全的桥梁,应有计划的进行加宽改造。论文参考网。对已有的桥梁防船舶碰撞设施应加强维护。

3.2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路桥梁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 日,相关信息并办理施工许可。干线公路上的断交施工信息应及时报省级桥梁监管单位备案,高速公路、国道上的断交施工信息由省级桥梁监管单位及时按规定报交通运输部备案。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分管领导和责任人; 施工单位应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相关规定,做好施工现场标化建设,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公跨铁桥梁养护工程动工以前,应与铁路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路桥施工;防治裂缝;技术措施

Abstract: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road more attractive, eliminate safety hazards, construction workers will take technical measures to crack prevention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Mainly based on the cracks in th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because the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rack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acks, the maximum to overcome and control the harm caused by cracks.

Key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prevention cracks;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桥施工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它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能浇筑多种路桥施工形状,而且不易被损坏,养护费也偏低等。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不强,较易开裂,裂缝的产生难以避免,施工人员应通过对混凝土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裂缝带来的危害。

一、路桥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一)人为原因: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差或搅拌时的用量比例有误;浇筑混凝土时,没有振捣和漏振;只顾追求施工完成的进度,脱模时间提前,或者脱模后没有对混凝土实施潮湿养护;施工材料中,砂、石的堆放温度没有受到控制,在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没有达到该有的温度,这一系列的施工工艺、材质和现场的错误操作导致了裂缝产生。

(二)路桥后期形成裂缝原因:

1、路桥地基基础变形导致裂缝.由于路桥地基的移动或者沉降,导致地基基础位移,结构拉伸,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不能承受,形成裂缝。

2、由收缩和温度引起的裂缝。当混凝土的水分消失,水泥石中的凝结胶体就会变得干燥,因为受到模板等因素的控制,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当作用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时,就会开裂,这种裂缝主要在路面,而且不规律。水泥水化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产生冲击,当温度超过混凝土抗拉力,自然混凝土就开裂了。

3、荷载产生裂缝。脱模时受到外力的巨大撞击,容易产生裂缝。新形成的混凝土还不牢固,强度低,承受荷载最容易引起变形。

4、路桥建筑中钢筋腐蚀导致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二氧化碳侵蚀碳化了固定路桥结构的钢筋,钢筋中的铁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产生锈蚀反应,其产生的氧化物将对周围的混凝土起膨胀力,导致混凝土沿着钢筋纵向产生开裂,形成裂缝。

二、防治裂缝的方法

(一)填充法

对于较宽的裂缝,为了能够以最低的费用简单有效的修补,施工人员首先采用的是直接用修补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裂缝相对较小的,可以取V型槽口,在做填充处理。对桥中间,贯穿了桥上面和桥下面的裂缝,上部的处理则采用注入施工法。至此,值得注意的是沿着裂缝7至8厘米范围内,施工人员应该用砂轮机和钢丝刷去掉混凝土表面多余的石灰和灰尘等杂物,并清洁干净,再注入具有渗透性和黏性的环氧树脂加以牢固,这样填充裂缝,有利于提高桥面板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钢筋氧化和混凝土老化造成的裂缝。

(二)增加结构牢固法

荷载产生的裂缝,如果长时间不处理,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补强结构是解决这种裂缝的最好办法,施工人员还可以采取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和灌浆法。而且,要提高对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查看力度,比如说修补施工材料测验,压气、压水试验和取样检测试验。粘贴加固法也是增强结构牢固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垫块加入在混凝土表面和钢板之间,用树脂胶泥封闭四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腔就在黏贴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再在每片钢板的最低注入口灌注修补材料,这样做有利于排除空腔内的空气,也能达到修补裂缝的效果。

(三)表面处理法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是表面处理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又细又浅的裂缝无法灌入浆材,例如深度未达到钢筋面的小裂缝,不漏水,不伸缩的采用表面涂抹修补,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大面积漏水的裂缝,为了解决好防渗漏的问题,施工人员一般都采取表面贴补办法。表面处理办法要求在施工前用钢丝刷等施工工具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清洁干燥后,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做必要的树脂保护膜涂抹。

三、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

防治,防治,贵在防,而后才是治。在路桥施工中,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提高施工工艺,规范现场操作,做好后期路桥养护才是防御路桥发生裂缝的先见作为。当然由于后期各种原因产生的路桥裂缝不可避免,后期治理裂缝的技术措施也不能疏忽。

(一)施工时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1、建筑材料保证路桥施工的质量。除了保证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具有补偿收缩的作用,在混凝土水化和硬化的时候都能产生作用,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因干燥收缩产生裂缝。

2、建筑材料中掺加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混凝土价格便宜,并逐渐在各种工程中使用。合成纤维混凝土作为路桥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到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可以防止或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掺加合成纤维,全面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的对防止裂缝的综合影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合成纤维的混凝土能够提高初期混凝土体积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或降低早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这样裂缝较少,路桥的运用价值也就提高了,安全性也比较稳定。

3、严格要求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凝结效果。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的一次性浇筑,不设施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停电或者机械故障等事故原因中断了浇筑程序,应该尽量使中断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果超过,应该在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铺水泥砂浆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就比较好,裂缝出现的几率也就减少了。

4、准确掌握混凝土入模温度。由于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对于路桥建筑工程来说比较极端,为了保证搅拌建筑材料时温度适中,前期要控制好水泥的温度,同时夏天对砂、石等进行淋水措施,冬天进行防寒保温措施,使它们在加入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在28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内外温度适宜,不会因为过度高温或者低温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拉伸,引起裂缝。

5、加强养护和保护。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凝固硬化,因为它的水化速度较快,必须采取覆盖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脱水收缩,产生裂缝。当混凝土不适合浇水保湿养护时,应该覆盖塑料薄膜养生之类的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完后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再在它的表面进行其他的表面工艺施工;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必须要等到混凝土硬度和承受强度足够时才能拆模。总之,在施工工艺上,要加强防御裂缝的产生。

(二)施工时治理裂缝的技术措施

施工时治理裂缝的措施应该采取前面所述方法,严格按照防止裂缝的的技术措施进行修补,并注重后期的养护和保护。

总结语

在路桥施工中,只要施工人员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技巧,规范施工操作,准确掌握施工材料的运用,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路桥裂缝的认识,就能降低裂缝产生率,提高路桥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路桥建设技术不断提高,相信路桥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金龙云,李浩铭.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1):99.

[2] 马树刚.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3):10-10.

[3] 郑巍巍.浅析路桥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442-442.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路桥工程;裂缝;原因;方法;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路桥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一)人为原因: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差或搅拌时的用量比例有误;浇筑混凝土时,没有振捣和漏振;只顾追求施工完成的进度,脱模时间提前,或者脱模后没有对混凝土实施潮湿养护;施工材料中,砂、石的堆放温度没有受到控制,在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没有达到该有的温度,这一系列的施工工艺、材质和现场的错误操作导致了裂缝产生。

(二)路桥后期形成裂缝原因:

1、路桥地基基础变形导致裂缝.由于路桥地基的移动或者沉降,导致地基基础位移,结构拉伸,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不能承受,形成裂缝。

2、由收缩和温度引起的裂缝。当混凝土的水分消失,水泥石中的凝结胶体就会变得干燥,因为受到模板等因素的控制,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当作用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时,就会开裂,这种裂缝主要在路面,而且不规律。水泥水化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产生冲击,当温度超过混凝土抗拉力,自然混凝土就开裂了。

3、荷载产生裂缝。脱模时受到外力的巨大撞击,容易产生裂缝。新形成的混凝土还不牢固,强度低,承受荷载最容易引起变形。

4、路桥建筑中钢筋腐蚀导致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二氧化碳侵蚀碳化了固定路桥结构的钢筋,钢筋中的铁离子会与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产生锈蚀反应,其产生的氧化物将对周围的混凝土起膨胀力,导致混凝土沿着钢筋纵向产生开裂,形成裂缝。

二、防治裂缝的方法

(一)填充法

对于较宽的裂缝,为了能够以最低的费用简单有效的修补,施工人员首先采用的是直接用修补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裂缝相对较小的,可以取V 型槽口,在做填充处理。对桥中间,贯穿了桥上面和桥下面的裂缝,上部的处理则采用注入施工法。至此,值得注意的是沿着裂缝7 至8 厘米范围内,施工人员应该用砂轮机和钢丝刷去掉混凝土表面多余的石灰和灰尘等杂物,并清洁干净,再注入具有渗透性和黏性的环氧树脂加以牢固,这样填充裂缝,有利于提高桥面板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可以有效的防止钢筋氧化和混凝土老化造成的裂缝。

(二)增加结构牢固法

荷载产生的裂缝,如果长时间不处理,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补强结构是解决这种裂缝的最好办法,施工人员还可以采取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和灌浆法。而且,要提高对混凝土裂缝修补效果的查看力度,比如说修补施工材料测验,压气、压水试验和取样检测试验。粘贴加固法也是增强结构牢固的重要方法之一,将垫块加入在混凝土表面和钢板之间,用树脂胶泥封闭四周,这样一个封闭的空腔就在黏贴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再在每片钢板的最低注入口灌注修补材料,这样做有利于排除空腔内的空气,也能达到修补裂缝的效果。

(三)表面处理法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是表面处理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又细又浅的裂缝无法灌入浆材,例如深度未达到钢筋面的小裂缝,不漏水,不伸缩的采用表面涂抹修补,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大面积漏水的裂缝,为了解决好防渗漏的问题,施工人员一般都采取表面贴补办法。表面处理办法要求在施工前用钢丝刷等施工工具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清洁干燥后,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做必要的树脂保护膜涂抹。

三、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

防治,防治,贵在防,而后才是治。在路桥施工中,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提高施工工艺,规范现场操作,做好后期路桥养护才是防御路桥发生裂缝的先见作为。当然由于后期各种原因产生的路桥裂缝不可避免,后期治理裂缝的技术措施也不能疏忽。

(一)施工时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1、建筑材料保证路桥施工的质量。除了保证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膨胀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具有补偿收缩的作用,在混凝土水化和硬化的时候都能产生作用,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因干燥收缩产生裂缝。

2、建筑材料中掺加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混凝土价格便宜,并逐渐在各种工程中使用。合成纤维混凝土作为路桥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到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可以防止或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掺加合成纤维,全面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对防止裂缝的综合影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合成纤维的混凝土能够提高初期混凝土体积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或降低早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这样裂缝较少,路桥的运用价值也就提高了,安全性也比较稳定。

3、严格要求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凝结效果。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的一次性浇筑,不设施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停电或者机械故障等事故原因中断了浇筑程序,应该尽量使中断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果超过,应该在混凝土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铺水泥砂浆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就比较好,裂缝出现的几率也就减少了。

4、准确掌握混凝土入模温度。由于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对于路桥建筑工程来说比较极端,为了保证搅拌建筑材料时温度适中,前期要控制好水泥的温度,同时夏天对砂、石等进行淋水措施,冬天进行防寒保温措施,使它们在加入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在28 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使混凝土内外温度适宜,不会因为过度高温或者低温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拉伸,引起裂缝。

5、加强养护和保护。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凝固硬化,因为它的水化速度较快,必须采取覆盖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脱水收缩,产生裂缝。当混凝土不适合浇水保湿养护时,应该覆盖塑料薄膜养生之类的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完后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再在它的表面进行其他的表面工艺施工;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必须要等到混凝土硬度和承受强度足够时才能拆模。总之,在施工工艺上,要加强防御裂缝的产生。

(二)施工时治理裂缝的技术措施

施工时治理裂缝的措施应该采取前面所述方法,严格按照防止裂缝的的技术措施进行修补,并注重后期的养护和保护。

四、总结语

在路桥施工中,只要施工人员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技巧,规范施工操作,准确掌握施工材料的运用,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混凝土路桥裂缝的认识,就能降低裂缝产生率,提高路桥的安全性和使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路桥建设技术不断提高,相信路桥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金龙云,李浩铭.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1):99.

[2] 马树刚.路桥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3):10-10.

[3] 郑巍巍.浅析路桥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442-442.

[4] 张捷统.浅析路桥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9).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当前,不论是框架结构的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楼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工程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或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十分普遍。显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困扰着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混凝土现浇楼板的施工质量,就要在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本文就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裂缝原因作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温度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以期能为类似的裂缝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1 工程概述

某工程共建住宅楼12幢,采用框架混凝土结构,室内无分隔墙,全部为现浇板,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竣工验收时,尚未发现明显的裂缝现象,住户陆续购房进行装修时,发现楼板裂缝,遂向质量监督站投诉。裂缝位置主要有楼板缝和板角缝两类,其中位于板角处的裂缝占绝大多数,约占总数的90%,其缝宽一般在0.1~0.2mm。主要是由温差、结构、构造等引起的。

2 裂缝的原因分析

2.1 从温度、混凝土脆性等方面分析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从该工程楼板裂缝情况来看,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有效发挥,反而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施工单位为赶进度,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或板上施工堆载过重,也导致板开裂,出现穿透性裂缝;板中预埋电线导管目前大都采用PVC管;板件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2.2 从施工工艺方面分析

目前,施工企业的一线工人主要来自农村,不熟悉工程施工的主要工艺,对于混凝土浇灌的基本技术不精,不熟悉建设质量技术标准,部分施工企业存在随手转包不讲合理的施工周期的现象。另外,随着混凝土浇筑工艺升级换代,商品混凝土逐步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注方式的变化要求现场机械设备及操作工艺发生变革,但不少企业沿用传统施工方法,这些问题都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成为可能。

2.3 从温度应力方面分析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从分析材料来看,上述裂缝虽属非结构受力因素所引起的,但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因此,针对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3.1 控制温度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混凝土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如砂粒过细,砂的含泥量超过标准,不仅降低强度,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因为泥的膨胀性大于水泥膨胀性的缘故。

(2)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

(3)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更应经常浇水养护,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控制裂缝。同时,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严格按施工顺序操作,并加强养护,经常使地面处于湿润状态,也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

(4)在板角增加辐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辐射筋,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此外配筋较多时,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辐射筋长度为1.5m左右。

(5)严禁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拆摸,应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即薄弱部位越多,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3.2 改善约束条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3.3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3.4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3.4.1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3.4.2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楼板裂缝是现代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为了保障混凝土现浇楼板的工程质量,我们应针对楼板裂缝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确保工程的使用功能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技术;实例分析

1.引言

道路养护是提高干线公路交通服务功能和巩固干线公路质量的重要措施。公路沥青路面在改建和新建干线公路中广泛采用,效果良好,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病害,给客货运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便。传统的公路养护是在病害出现后采取相应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修复。但随着干线交通量的逐年增加和汽车轴重的增大,传统的养护方法已无法满足干线道路的养护需求,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出现养护速度跟不上路面破坏的速度,急需引入新的养护理念和养护技术。如何在沥青路面结构强度符合使用要求、路面状况仍然较好的时候就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养护措施,保持或者提高干线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缓病害发生和扩大成为公路养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预防性养护正是此类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道路养护技术,干线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越来越得到养护部门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干线沥青路面病害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参考。

2.主要病害

干线沥青路面的病害是行车荷载增大增多、温度湿度变化、设计施工不合理、养护维修不及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沥青路面病害表现出的形式和特征也是多样化的。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发现,干线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可分为裂缝类、变形类和松散类。

2.1裂缝类病害。纵向裂缝出现的情况居多,一般是由路基压实度不满足要求或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一般出现在半填半挖段和路面加宽处。横向裂缝一般初试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后期发展为全路面贯通,未做预切缝的沥青路面出现较多。由小块组成的网状龟裂属于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初始出现时多平行于纵缝。

2.2变形类病害。由于荷载和气候的共同作用,轮迹带逐渐产生的下洼变形形成的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病害现象。大部分干线路面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车辙,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由于水的渗入,沥青路表面和中面层易出现坑槽、唧浆和网裂变形。因路基压实度不足等原因在高填方路段出现沥青路面的局部沉陷,如桥头跳车等也是主要病害之一。

2.3松散类病害。松散类病害一般在轮迹带处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整个路面或局部区域的集料与沥青逐渐脱开散失。因路基上层积水引起的路面胀起开裂或因路基含水量过高出现的冬季冻胀和春融翻浆。

3.预防性养护技术

针对上述病害,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主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为养护时段的选择、雾封层养护、超薄冷拌封层养护、沥青再生处治养护等。

3.1养护时段。沥青路面的状况在路面的全寿命各个阶段表现各有不同,只有选择合适的养护时段才能使预防性养护达到最佳效果。常规的养护时段选择是基于路用性能指标数据或对预防性养护效果的跟踪调查反馈。一般而言,春季较适合进行温缩裂缝、灌缝和封缝修理工作;夏季比较适合处理泛油、浪包铲除、拥包铲除;秋季适于裂缝灌缝修理、坑槽和封层修补以及冻胀松脆的防治;冬季对防雪、防滑、除冰抢险要做到时刻防备,养路材料的采办宜在冬季进行。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不但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也要根据交通水平和环境决定各项技术的应用时间。一般而言,雾封层养护预防性养护时间为1―3年,石屑封层养护为5―7年,超薄冷拌封层养护为5―7年,裂缝封堵为2―4年,薄层罩面时间最长,为5―10年。

3.2雾封层养护。直接将乳化沥青喷洒于路面的养护技术称为雾封层养护,成本较低且交通开放迅速,主要用于封堵微裂缝、沥青连接料补充和防止路面过于老化,一般期望寿命为3―4年。目前在老化沥青路面和碎石封层路面应用较多。

3.3超薄冷拌封层养护。超薄冷拌封层养护主要包括稀浆封层、开普封层和微表处。必须用改性乳化沥青是微表处与稀浆封层的主要区别。一般稀浆封层选用阳离子或阴离子乳化沥青,阴离子乳化沥青多用于石灰岩地区。微表处主要用于轻微不规则裂缝、松散、泛油和车辙的路面,施工时气温应高于10摄氏度,雨天和天气炎热时尽量避免施工。目前,微表处多采用SBR胶乳作为改性剂,剂量至少为3%。微表处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封闭施工区基本病害处理和局部刷油清除杂物和浮尘洒布粘油层铺装、碾压成型后开发交通后期维护处理。稀浆封层技术实施时要求一天之内无冰冻,且不得在雨天和天气炎热时进行。开普封层是在原路面上采取碎石封层措施,经1―2个月后在该碎石封层上加罩稀浆封层的路面养护工艺。

3.4沥青再生处治养护。沥青再生处治一般用于沥青路面有轻微不规则裂缝或轻微松散的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为:封闭施工区以病害区加大20cm的标准划分病害范围清除松散块料和浮尘涂刷粘接料再生剂混合摊铺、平压和抹光开发交通。该方法需要在措施采用2―4天后重新封闭原施工区,再涂刷一层稀释的沥青再生剂。

3.5传统养护技术。在预防性养护中应用较多的传统养护技术主要包括石屑封层养护、裂缝封堵和薄层罩面。石屑封层养护属于薄层施工技术,用于防止渗水和改善路面抗滑性、耐磨性。一般是通过专用设备直接将乳化沥青喷洒在路面,撒布粒径相对均匀的碎石,碾压至碎石粒径的五分之三嵌入油层左右即可。裂缝封堵是常规的养护措施,关键在于选择性能优越的密封胶进行有效填封处理。薄层罩面加铺热沥青混合料时厚度不得超过2.5cm,该方法可防止路面继续恶化,但无法矫正路面结构上的弱点。

4.工程实例

某国道干线沥青路面建成后三年即对其进行了连续检测和路况调查,沥青路面主要表现为轻微松散、老化;裂缝数量较少且较为细小;车辙深度为5―10mm;部分地段抗滑性不足;总体平整度良好。针对不同已出现的细微病害和可能出现的后期病害,确定了预防性养护时间,在该时段内主要采取了稀浆封层、同步碎石封层、微表处和NovaChip超薄粘结磨耗层等措施。对横向力系数、渗水系数和构造深度等进行了养护前后检测对比和预防性处理效果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雾封层封水效果良好,但初期会降低路面抗滑性,NovaChip超薄粘结磨耗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滑性。总体效果良好,达到了预防性养护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魁和,高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何启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养护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姚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住宅建筑,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现浇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防治

近年来,住宅建筑的楼面板和屋面板,已由现浇砼板代替了预制砼空心板,房屋的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影响、砖混结构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部分新建住宅楼房的现浇砼楼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住宅建筑现浇砼楼板裂缝问题,已逐渐成为住宅建设的质量通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有效防治,避免在今后新建住宅中继续产生。防治现浇砼楼板裂缝,是当前提高住宅建设工程质量,消除住宅质量隐患的重要工作。

1.1现浇砼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1)设计方面。住宅平面布局较长、不规则,伸缩缝、后浇带设置不合理;楼板中预埋线管多,引起楼板混凝土厚度减小;楼板厚度较小,刚满足设计计算要求,未考虑其他因素;楼板采用单层钢筋,在支座处配置负弯距钢筋,钢筋间距较大,未考虑其他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大于C30等。

(2)材料方面。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粉煤灰掺量大;混凝土水灰比大,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为增加可泵性,提高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为细沙或特细砂,且含泥量较大等。

(3)施工方面。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养护不到位,浇水养护不够;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到位;楼板钢筋保护层未控制好,楼板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楼板中的线管处未采取加强措施;主体施工周期过快,模板支撑拆除早,砖、钢筋过早放在楼板上,局部集中荷载较大等。

1.2现浇砼楼板裂缝控制防治措施

(1)设计方面。住宅建筑平面应尽量规则,避免平面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住宅长度较长时,要合理布置伸缩缝、后浇带;当楼板中的线管较多时,应适当加大楼板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

(2)材料方面。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控制掺合料掺量,粉煤灰用量不要超过水泥量的l5%;混凝土水灰比要控制,用水量不得大于180公斤/立方米。保证现场浇捣时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5厘米以下;控制好混凝土中的细骨料,不得用细沙或特细砂(Uf≥2:3),尽量杜绝细骨料的含泥量。

2.砌体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墙体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质量、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2.1裂缝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口边的正八字斜裂缝,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以及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免费论文参考网。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面的墙体高得多,而砼顶板的线膨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问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免费论文参考网。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需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3)温度、干缩及其它原因的裂缝。免费论文参考网。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而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2.2防治的主要原则

(1)工程设计前需了解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尽可能地对建筑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弄清地质条件。

(2)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体型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平面凹凸曲折、立面高

低起伏。房屋的长度(或分段长度)与高度的比值应尽可能减小。

(3)在结构设计中,房屋承重结构的布置应详细研究。尽量使各部分荷载能较均匀地传递到地基,避免某一部分受力过于集中。

(4)基础设计应遵循设计规范的规定,坚持按变形计算地基的原则,并采取适当措施调整房屋各部分的沉降值。如调整天然地基上基础的大小、形状和埋置深度等,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5)保证施工质量,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加强材料配制等方面的管理。

(6)采取防裂措施时,应明确各类房屋具有不同程度的防裂要求,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防止片面性。

(7)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并在屋面设保温隔热层。

(8)楼(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9)遇有较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圈粱时,可分段施工,预留伸缩缝,以避免砼伸缩对墙体的不良影响。

3.结语

控制住宅工程施工裂缝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质监、监理等部门和单位的通力合作与积极配合。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加以控制,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各种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予以防治,并依赖于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丰富和完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唐岱新,龚绍熙,周炳章.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O02.

[2]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杨忠海.关于墙体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河科技,2003.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房屋建筑裂缝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会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严重时甚至造成房屋建筑垮塌破坏的严重事故。事实上,房屋建筑工程裂缝的产生通过一定有效的施工措施是可以控制甚至避免的。

1房屋建筑常见裂缝及其影响因素

1.1房屋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由于受房屋建筑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企业资质、资金状况、施工技术、监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各组织单位之间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设计单位在房屋建筑初步设计阶段,考虑不够周全,没有对当地的施工环境(温度、湿度、地质条件等)进行认真的分析,导致变形缝设置位置和伸缩不当、建筑结构不合理等设计缺陷,从而降低了房屋建筑的刚度要求,使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承受的拉压应力出现的过早、过大,进而导致了斜缝、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等的出现。与此同时,有的施工单位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建筑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施工管理和裂缝防治的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这也是导致裂缝出现的重要因素。例如水灰比过大、沙石级配不良等因素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收缩程度过大,这就为裂缝的出现埋下了隐患。所以,房屋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因素。

1.2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形式主要有八字形裂缝和水平裂缝。八字形裂缝一般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 1~2 个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至房屋 1/3 长度范围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多沿窗口对角线方向产生,这是由于砖砌体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差异较大引起的。

1.3冻胀导致的裂缝

女儿墙等屋面上部结构出现漏水后冻胀或者地基土的冻胀都会导致冻胀裂缝的出现。例如,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地基表面的水分开始结冰,这时地基下部的水分在压力的作用下移到上部,因为不同地基位置的水位存在差异,所以地基土冻土的深度、冻胀隆起的高度也就不尽相同,这就类似于地基沉降导致的裂缝,在地基内部形成剪应力和拉应力,当超出一定范围时就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1.4地基沉降导致的裂缝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常常因为地形等因素,导致地基土没有被充分压实,或者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不同位置地基土的密度存在差异,或者在基础设计时存在设计缺陷等原因,都会导致房屋施工完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基沉降。而当沉降程度存在差异时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位移,导致上部结构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形成,而当应力不断增大,超出了墙体的承受范围时就会导致裂缝的发生,地基沉降导致的裂缝多会由上而下发展,因为地基不同部位沉降程度的差异,所以会形成不同形式的裂缝。

2.房屋建筑裂缝的有效防治对策

2.1“防”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设计规范,适当控制房屋长度,超过50 m时应设置温度伸缩缝(按抗震缝设计),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热胀变形的累积而造成砖砌体拉应力的增大。

2)从建筑构造上,可以把砖混建筑物的屋面设计成坡屋顶,减少太阳辐射导致的屋面结构升温,也可在屋顶设置水箱间或设备间等,把大面积的屋顶分隔成若干块,使楼板刚度减小而降低温度应力。如果是平屋面,应加强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尤其注意排水天沟处的保温层厚度不应减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屋顶加设屋面架空隔热层,通过空气流动而降温,使屋面板的温差减小从而降低温度应力。另外,屋顶应尽可能采用女儿墙,尽量避免采用大挑檐,当必须采用挑檐时,应每隔30 m左右留施工缝或温度缝。

3)在结构设计上,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顶楼板中间设置钢筋混凝土膨胀带,宽度约2 m,提高一个混凝土级别,内掺微膨胀剂(如12 %的UEA),适当提高配筋率,并按上下双层配置钢筋。也可以把整个屋顶混凝土全部设计成膨胀混凝土(如内掺8 %的UEA),通过这些措施来抵抗新浇灌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

4)在施工措施上,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执行现行施工操作规程,特别是钢筋混凝土楼盖板、砖砌体、保温层施工规范,做到钢筋摆放准确到位,砌筑砂浆、混凝土、保温层配合比合理规范,砖砌体砌筑砂浆饱满,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等,应尽量避免顶层墙体和楼板在冬季及高温季节施工。在屋面保温层的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保温层的厚度控制和保温材料的选用,严禁在施工中擅自减小厚度和选用保温性能较差的材料。

砂浆的和易性是保证砌体砌筑质量的重要条件,在砂浆中掺入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有利于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砌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墙体的强度指标,但塑化材料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十分敏感,掺量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下降 40%。因此,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要注意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掺入塑化材料后,如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应适当调整配合比。此外,正确的砂浆搅拌加料顺序和均匀充分的搅拌也是提高砂浆匀质性与和易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得用增加微沫剂掺量的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瓦工的砌筑质量是墙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做到灰缝均匀饱满,厚度适中;要满足《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贴灰面)的要求,以及对墙、柱表面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偏差规定,避免出现倾斜、鼓肚等现象,保证墙体良好的稳定性;要遵循正确的砌筑方法,才能保证砌筑质量。因此不论清、混水墙,均应满足错缝的要求。

2.2温度裂缝的防治对策

针对温度裂缝,在建筑屋面可加设隔热层或者保温层,并尽量避免高温条件下的施工,因为在高温环境下,屋面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而导致冷热不均,为裂缝的产生埋下隐患;在建筑墙体部位,当建筑物超过50m时就要设置合理的温度伸缩缝,并尽量设置在应力变化集中的部位,避免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同时,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分段浇筑,并尽量先浇筑两侧后浇筑施工带,尽量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3冻胀裂缝的防治对策

对于容易发生冻胀裂缝的房屋建筑,在屋面和女儿墙等容易漏水的位置要严格施工的工艺和流程,必要时要做防水处理,同时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对于基础的埋藏深度,一定要确保比冰冻线低;垫层尽量选用弹性好、含水量小的灰土垫层,尽量采用整体性的基础并留有足够的缝隙,从而降低冻胀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4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的防治对策

对于该类型裂缝,应对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对于出现的裂缝要进行进行修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当地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情况,在结果设计时做到科学、合理,尤其是在布桩时,要尽量提高基础承载力的可靠系数,当地基土各部位严重不均时,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或改变基础埋深,保证其各部位受力均匀;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措施,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

3.小结:

综上所述,引起房屋建筑裂缝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裂缝的防治措施也是纷繁复杂。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房屋建筑裂缝的成因、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理论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但是对于房屋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经实践证明也基本能取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施工工艺和规范,多加强研究和比较,综合利用房屋裂缝的多种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房屋建筑裂缝的出现,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越、安全的环境。作为一名工作在建筑一线的员工来说,一定要掌握好裂缝控制的理论知识,之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二者的结合。这不仅仅可以使得裂缝的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1]祁建奎,何若彤. 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信息.2009(05)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隧道;渗漏治理;聚氨酯材料;灌浆法

中图分类号:TV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隧道工程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广泛。 “2010中国国际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展览会”中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市场,中国的隧道建设技术总体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的隧道工程中,相当数量的隧道长期被渗漏灾害困扰。据统计,我国运营铁路隧道中,存在水害的隧道约占70%,甚至一些干线铁路(如京九线、南昆线)也出现大量渗漏问题。对渗漏严重的隧道,全国各地的工程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治理工作,但仍然难以彻底解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2渗漏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

隧道渗漏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拱顶渗水、伸缩缝部位渗水、淌水、侧墙渗水、淌水、拱脚处渗水、淌水等。

隧道渗漏与其他病害是密切相关的。考虑水的可流动性和水压的传递性,隧道的衬砌结构往往要承受较高的水头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衬砌中的任何缺陷和病害都可能成为渗漏水的通道。反过来,渗漏水又会加速各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影响隧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隧道渗漏水实际上是隧道各种病害的综合反映。

造成隧道渗漏的直接原因是渗漏水源和地下水的迁移。渗漏水源主要有雨水、上层滞水和壅水及围岩裂隙水。隧道内所渗出的水是围岩裂隙水透过支护层渗入的,而围岩中的裂隙水又来源于地表水。另外,隧道的开挖,改变了原有地下水的渗流规律,使隧道处于地下水的包围之中。

设计因素、施工因素是造成隧道渗漏的间接原因。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工程防水标准不合理、受力分析不够、结构细部防水设计不详细等均会造成隧道渗漏。施工因素有:地基处理不好,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浇筑混凝土时,只注重级配和外加剂而忽略了施工质量,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防水抹面时基层清理不净,各层衔接不好、粘结不牢,砂浆层未抹压铲实等;变形缝、施工缝未认真安装止水带,浇筑两侧混凝上时,任意碰撞,造成止水带偏斜,导致严重渗漏;混凝土养护不够。产生于缩裂缝而渗漏。

3常用隧道堵漏的方法

(1)表面封闭法

在需防水的表面铺一层防水层进行隔离和封闭。较常用的做法为先用聚氨酯防水橡胶进行表面处理,沿裂缝铺一定厚度的橡胶膜即可。 (2)凿缝填充法 一般沿裂缝凿成“V”型槽,再填充一些防水和补强材料。此法只适用于自身强度低,且有高延伸率、弹性及高粘结力的填灌材料,否则,材料与衬砌的粘结界面就会破坏,失去防水效果。 (3)灌浆法 对具有较完整骨架的防渗漏对象,堵漏防水是一种快速而效果明显的首选手段,是目前最常用的堵漏方法。将一定的材料配制成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缝隙或空洞之中,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确保防水工程的防水性能。灌浆能使裂缝缺陷愈合而恢复整体性。与表面封闭法相比,它能有效防止水进入裂缝内腐蚀钢筋。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整治隧道渗漏水,构筑第一道防水线。

注浆材料应具备以下条件:(1)可注性好;(2)胶凝时间易于调节,最好是突变式固化;(3)固结体强度高,抗渗性好,附着力强;(4)材料价格适中,采购方便;(5)操作工艺简单;(6)无毒。可根据灌浆材料的不同,分别对裂缝和混凝土缺陷进行补强和单纯堵漏,特别是对有压水的堵漏、修补,此法常可取得快速满意的效果。灌浆法相对于表面封闭法来说,显得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4工程应用实例

4.1工程概况

浑南新区文溯街22万伏电力隧道长约2600米,近年来,隧道裂缝以及漏水现象日趋明显。隧道中拱顶,侧壁,拱脚,伸缩缝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漏水现象。

4.2治理方案设计

经过对隧道裂缝,渗水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灌浆法进行隧道内堵漏办法,堵漏材料选用聚氨酯材料。其工作原理为当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裂缝,与裂缝中存留的水或水汽+水溶性聚氨酯催化媒介结合,即刻产生化学反应并膨胀,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密实的弹性胶凝体,堵塞裂缝,最终达到彻底将裂缝堵住的目的。

4.2.1施工工具

灌缝堵漏主要施工工具:

(1)高压灌注机

目前各个厂家的注浆材料所配备的注浆泵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致的,就是通过一个加压系统给注浆材料加上一定的压力,通过一根高压管和一个可控制的阀门与注浆专用的针头相连接,从而实现对漏水的部位进行注浆的目的。本工程选用是上海路得公司生产的lE-02型注浆机,

(2)止水用针头

一般注浆泵生产厂家会配备与其灌浆泵相配套的针头,材料一般为合金材料,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进行选用。本工程选用了应用比较广泛10mm止水针头。

4.2.2施工工艺

灌缝堵漏主要施工工艺:

(1)清理裂缝

明显的裂缝可以直接进行标记,对于潮湿的基面要先清扫积水,或采用酒精喷灯将施工面烤干进行观察的方法进行,然后色笔做好记号。

(2)成孔

①钻孔点距离裂缝的距离:钻孔点布置间距:一般情况大约在10-30cm之间,沿裂缝两边梅花型交错布置。

②钻孔倾角: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可以进行灵活掌握,孔与裂缝断面应交叉为宜,但是必须要满足所钻孔一定要与裂缝相交,并尽可能深的与裂缝相交穿过裂缝。正确的成孔。

(3)埋设针头

埋设止水针头之前要先进行清孔处理,用毛刷等物品将孔内的泥巴清理干净,然后方可安装止水针头,止水针头不能埋设的过浅,这样容易导致漏浆和浆液较多的残留在钻孔当中;但是止水针头的头部不可超过裂缝位置,这样会导致浆液无法从针头喷出,进而无法进入裂缝,也达不到灌浆止水的目的。

(4)灌注浆液

灌注浆液应该从结构立面由下向上进行,当浆液从裂缝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依次向前进行。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经灌满相邻针头位置,此针头可以跳过不注;如果注浆后发现两端仍有裂缝延伸,或有裂缝与其交叉,应该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为使裂缝完全灌满浆液,应在浆液凝固前进行二次注浆。

(5)清洗机具

浆液灌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灌浆机具,严防机具内进水,导致残留的水溶性聚氨酯与水反应膨胀将机具的管路堵塞。清洗方法与灌浆过程大致相同,只要将丙酮溶液倒入机具内将其泵出即可达到清洗的目的,有效清洗时间5一10min即可。

5结论

通过工程中实践,聚氨酯材料灌缝堵漏对隧道的渗漏裂缝的治理效果显著,如果施工方法正确可以达到隧道不漏,不渗的目的,是一种科学、有效治理隧道漏水,渗水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建筑砖砌体裂缝成因防治措施分析研究

建筑砖砌体裂缝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引起建筑砖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材料收缩和温度变化,对房屋的设计和构造处理不当,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砌体材料不合格等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砖砌体裂缝成因,探讨建筑砖砌体裂缝预防策略,为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砖砌体裂缝预防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筑砖砌体裂缝成因分析

1、 温差引起裂缝

温差过大是引起建筑砖砌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温差引起裂缝主要是存在于那些刚性平面屋顶,隔热层屋顶以及其他类型的屋顶之上。这种类型的裂缝主要是以X型或者八字型的形态体现出来,这种裂缝是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建筑砖砌体裂缝形态,一般具有极为明显的对成性,往往只是在屋顶的一端出现。但是对于那些较为严重的裂缝,可以发展到屋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同时是以两端的方式进行发展,同时还会体现出自上而下不断发展的趋势。温差引起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阳光只是照射在屋面的表层,使得其下面的温度要远远的低于屋面的温度,使得屋面与底面温差过大;另外,加上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过大,混凝土结构的伸拉度超过了材料本身的伸拉度,造成建筑砖砌体裂缝出现。

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引起建筑砖砌体裂缝的重要原因,由于建筑物沉降比例不同,导致建筑砖砌体裂缝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来讲,建筑砖砌体裂缝不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沉降过大出现在中部,在建筑物表面会呈现出八字型,裂缝主要是出现在屋顶的两端,从上而下开始出现裂缝;建筑物沉降过大出现在两端,则不同于建筑物中部,裂缝呈现出倒八字型;建筑物沉降过大出现在一端,裂缝会出现在建筑物沉降端的斜裂缝,使得裂缝出现八字型裂缝;建筑物沉降过大出现在纵横墙的交点处,建筑物上的裂缝则呈现出上宽下窄的裂缝,如果裂缝长度较长的话,还会出现裂缝沿着窗台进行延伸;建筑物沉降过大出现在建筑物的整体一侧,很容易使得建筑物产生水平推力,形成力偶,从而导致此处裂缝的不断扩散。

二、建筑砖砌体裂缝预防措施

1、精细建筑砖砌体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施工质量而导致建筑砖砌体裂缝产生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因此,在建筑砖砌体施工阶段控制好裂缝的产生,在后期使用中也能有效降低裂缝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混凝土的配比要适当,这是从防止建筑砖砌体裂缝产生的角度出发的,也是强度和施工的要求,当强度达到后,再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要注意避免钢筋在施工中变形,同时要及时清除其上面的污物及氧化铁皮;重视振捣的操作,一定要将砼的均匀度搅到恰到好处。一般来说,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的7天的水化热控制在250千克千卡为宜,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和易性,在选择粗骨料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选择含泥量小于1%、粒径为10到30毫米的碎石。同时,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应该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减少水化热,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就不会升得太快。

2、加强建筑砖砌体裂缝处理

属于地上结构的墙体,水平的砖砌体裂缝应该设置在各层楼板的顶面位置,留一条平缝。对于结构板混凝土,应该将垂直施工缝设置在流水段划分位置,对于1个段进行一次整体的浇筑。假如在施工的时候遇上一些意外导致停工2个小时以上,那么就得按施工缝处理。在对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保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1.2N\mm2,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对所有的砖砌体裂缝进行凿毛处理,然后清洗干净,保持砖砌体裂缝的湿润,再浇捣新的混凝土。另外,施工企业在进行砖砌体裂缝处理时,还应该注意,在拆除楼梯踏步的模板之后,要用竹夹板保护踏步的阳角,用50毫米宽、2米高的塑料条保护所有墙柱的阳角。

3、提高砌筑队伍水准,提升砌筑施工工艺

砌筑队伍是建筑砖砌体施工的关键以及重点,毕竟建筑砖砌体施工具体工作主要是由砌筑队伍来完成的,有他们的素质水平以及砌筑能力与建筑砖砌体施工质量有着必然的联系。砌筑队伍应该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无证的砌筑人员,施工企业则应该控制其违规上岗。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制度,努力做到建筑物的同一部位由同一人员进行操作,提高砌筑队伍的施工责任意识。对于管理人言而言,他们应该加强现场技术监督,严格按照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提升砌筑施工工艺。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浇水湿润;当砌砖工程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240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参考文献

[1] 郑国军.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5)

[2] 江南.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J].现代经济信息.2010(01)

[3] 谭瑜峰,王琼.常见砖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