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18:25:50

预应力技术论文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1

1.1合理选择钢绞线在进行桥梁建设施工之前,首要任务就是对建筑施工工程等一系列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充分、详细的了解,譬如:项目资金、结构、柱网尺寸、面积等内容。第二步就是对桥梁工程信息进行整体的分析,并根据工程设计中所规划的预应力方案选择钢绞线,具体来说钢绞线必须满足美观、方便、经济、实用,同时能够突出桥梁特点等一系列要求。就现阶段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由于低松弛钢绞线在实用、经济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在实际施工中被广泛运用。另一方面,在进行钢绞线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桥梁建筑工程的几何参数、松弛率、伸长率等各方面性能,以及规格、延伸率、尺寸等一系列标准情况。

1.2合理选择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的选择,也是在应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桥梁建设施工中所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在进行预应力锚具的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摩阻锚具以及机械锚具。由于这两种锚具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且相比较而言摩阻锚具的操作过程更加简便、使用效率更高。然而摩阻锚具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既是在链接方面较为繁琐,并且损失较大等等。因此,无论选择哪种预应力锚具进行施工,都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

1.3准确分析预应力效应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过程中,无论工程规模大小,都应在准确掌握和详细分析其预应力效应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譬如:可以首先对预应力不同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假设布局,根据假设布局的大致框架设定出分布图,再对该预应力进行综合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假设分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设定一系列解决预案,同时还需要对该解决预案进行实际可行性的综合分析,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避免损失。

1.4路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现阶段大部分建筑施工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该问题在路桥施工中尤为突出。然而,凭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各项优势,能够有效避免路桥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问题,通过研究多数路桥施工案例发现,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于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预应力施工技术之前,要事先对受拉区域进行一定的预设施压,并且对其中的预应力进行估计,最后在应用到实际的施工中去。

2案例分析

针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以某市桥梁施工建筑为例,该建筑的总体面积是16100m2,其中柱网尺寸是8×27m,选用现浇混凝土为工程结构,当中的混凝土强度为C45。选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为预应力筋,采用连续曲线梁布置,设计的强度标准值分别为:d=15.24mm,As=140mm2,fpu=1860N/mm2。选取混凝土灌浆机、YBDC240千斤顶、OVM型锚具、高压油泵、金属波纹管。第一,浇捣预应力大梁混凝土,采用石子粒径在0.5cm~3cm范围内的砂子为主要混凝土材料,选择430Kg/m3的水泥用量,同时在水泥中掺入适量泵送剂和12%的U型膨胀剂,另外选用泵送混凝土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下料时的厚度问题,进行到混凝土振捣环节时需要严格控制相关实施步骤及技巧,振捣棒不可接触到波纹管,全程要保证振捣密实,不能形成空鼓现象。最后在进行浇灌环节时,需要设立专项值班,并对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灌工序的钢绞线,进行一定规律的来回抽动直到大梁混凝土凝固成形。第二,针对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及张拉工作。YL-2、YL-1实行梁两端的张拉,YL-3实行梁一端固定一端张拉,固定的一端即为钢绞线在进行挤压之后的锚垫板。

3结束语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2

1.1严格把握锚垫板的具体安装工艺

在对锚垫板进行安装之前,应以设计图纸为参考指标,仔细检查锚具孔数与锚具型号是否符合既定要求。在对锚垫板和张拉槽进行连接时,应以螺栓作为其基本纽带,且两者间应当保持密切紧贴的关系,确保连接面和孔道处于对中垂直的状态。此外,待张拉槽完成安放操作之后,需对其进行定位牢固,且在穿插波纹管之前还需装设螺旋筋。

1.2严格把握孔道成型工艺

待横梁钢筋、腹板等成型之后,即可对孔道的定为钢筋进行焊接,并装设波纹管。对于管道而言,其安装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坐标进行,确保其牢固性。如果普通钢筋和管道之间的位置出现冲突,必须将普通钢筋移开,管道位置禁止出现改变。在波纹管方面,其定为钢筋实际间距应当控制在50cm左右,若平弯转折位置管道的弯曲率相对偏大,需要缩小其钢筋间距。同时,在管道接头位置,其连接管材质以塑料型波纹管为主,长度控制为6倍管道内径,必须超过30cm。而接头两端还需以防水胶带对其进行缠绕,确保管道的牢固性于密封性。此外,接头管的安放位置以预应力直线段为主要选择,以免孔道出现角度变化或者是曲线突变等情况。

1.3严格把握穿束工艺

一般情况下,若预应力呈现出横向状态,应当实施人工穿束;若预应力呈现出纵向状态,则应当实施机械穿束。对于横向两端的全部预应力筋,都应当采取多根编束或者是整束编束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再将其穿入至孔道内。将预应力筋正式穿入至孔道之前,应以胶带对其前端进行包裹,有利于穿束的顺畅性,防止交叉缠绕等情况的发生。对于纵向类预应力筋,建议以穿束机实现穿束程序。而在穿束之前,严格把握穿束机的安设位置,以脚手架对捆状预应力筋进行固定处理,以防出现倾倒等问题。待穿束操作程序完成之后,还需密封管道端口,以防进入大量湿气。

1.4严格把握预应力筋各项张拉工艺

基于预应力筋各项张拉工艺技术而言,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张拉准备工作。选购张拉设备,并对相关配套设施的性能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需要对油表、高压油泵以及千斤顶等进行试运行,确保其操作的稳定性。待混凝土材料已经满足拆模标准后,将其模板拆除,并对张拉槽口进行清洁处理,对承压板后面的混凝土进行检查。第二,张拉程序。首先,选定准确位置安装锚具,使之与孔道处于对中状态。在对夹片进行安装时,确保夹片外露长度的一致性。其次,对预应力筋进行两端张拉操作实践时,一般需要同时张拉其两端,张拉至某个既定应力状态之后,需要进行持荷操作,以此方式提升应力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而如果以应力控制手段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则需仔细校核其伸长值。一般情况之下,标准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之间的误差应当控制在(-6.0%,6.0%)之内。再次,在张拉操作过程当中,应当仔细做好记录工作,并将记录表交予监理人员进行确认。待张拉的控制力已经趋于稳定之后,即可执行锚固操作。对于夹片状的锚具,应当保证其顶面的整齐性,两者间的错位应当控制在2mm以内,同时露出高度应当控制在4mm以内。最后,张拉完成且检测合格之后,以砂轮锯对预应力筋超出部分进行切除,确保其外露长度在3cm以上。第三,张拉顺序。如果图纸中未对张拉顺序进行严格要求,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相关原则执行张拉操作,确保构件受力处于对称状态。对于横向束,在张拉时应当先中间后两边,以中间为起点朝着两端张拉,而针对腹板束来说,应当以腹板底部的中部为起点进行张拉。

1.5严格把握孔道压浆工艺

在灌浆之前的十五天,结合设计要求、施工环境等基本信息,对水泥浆进行试配,并提供配比报告,根据质量要求选购适合的膨胀剂、水泥以及外加剂等原材料。接着对压浆设施进行严格检查,用以提升其使用性能,确保灌浆程序的流畅性。待张拉工艺完成后的十二小时以内,即可执行孔道压浆操作,如果水泥的粘稠程度符合既定要求,就可用该水泥浆对灌浆管道实施处理,用以提升管道浆体整体稳定性。等到管道浆体达到凝固状态之后,需对空穴进行有效清洁,并根据既定要求执行封锚操作。

2.结束语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的随着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运用于道路桥梁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预应力的新技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理论计算、设备材料、检验试验和施工的流程及技术措施等多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将它运用于道路桥梁工程中后,能有效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1.预应力的概述

预应力的含义是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构件在没承受外荷载时,就施加预应的压力在受拉模块里的钢筋上,以达到加强构件刚度和延长出现裂缝的时间,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预应力结构即是指结构在承受外荷载前,先对结构的受拉区施加一定的压应力,使其改善使用性能的结构形式。

2.预应力技术的优势

预应力技术不仅仅能运用于路桥结构,还能运用于路桥加固维修,对山体和边坡之类的地方进行锚固的加强,提升大型的构件,及顶推施工等路桥建设的各个方面。因为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使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省施工的材料,还能减轻结构的自重,提高路桥结构的抗裂水平与抗渗能力,降低结构的主拉应力与竖向剪力,增强结构的刚度。而且,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比较便捷,结构简易且安全,所以这项技术就被广泛地运用于路桥的建设里。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我国大力兴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里,提高路桥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已经成了路桥专家研究的重要对象,而预应力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着重阐释以下体外预应力。

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具有不少的优点,预应力筋的套管布置较为简单,且易于调整,将后张预应力的操作程序大大简化了,并缩短了施工的时间。同时,因为预应力筋都是布置在腹板之外的,这就使得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变得更为方便,能有效减少施工中的摩擦造成的损失,而且在换预应力筋的时候就会更加方便。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对其受力的性能研究也不多,所以,相关的专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和理论将这种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于该项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体外预应力结构与体内预应力结构在其构造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体外预应力的预应力筋在砼结构的外部,只能在锚固和转向块处可能和结构相连。这样一来,结构的整体形变就能决定体外预应力。反之,体内预应力的预应力筋在砼的内部,且和结构是完全粘结的,无论在哪一个切面出,都能和结构相协调。在设计体外预应力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避免体外筋和结构的二者共振,因为这二者都能产生独立振动。在特殊的地震区,设计方案中还要加入增强抗震性能的措施,以便加强道路桥梁的抗震系数。

3.道路桥梁中的预应力技术

3.1运用在路桥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的预应力新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常常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尤其是在其大型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及其构建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我们在路桥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与构造使用或加载钱,向其受拉区的砼预先施加一定的压力,也就是说在砼的受拉区进行钢筋张拉,再通过钢筋的回缩力让砼的受拉区先受到钢筋回缩所施加的压力。

3.2运用在碳纤维片里的预应力新技术

我们都知道,道路桥梁的跨度很大,工程对于其构件的受弯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受弯结构及其构件都是T型梁或者是箱梁,这些结构和构件与整个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相比,它通常都是大型的。由于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所成的梁,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力与受压区的混凝土的压应力都相当大,所以为了使受弯结构及其构件能够满足受弯能力的相关要求,施工的成本相对来说就特别高。如果我们碳纤维片里应用预应力新技术,就能充分利用预应力新技术的特点,提高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梁的相关性能,这也就是为什么预应力的碳纤维片能够被大量地使用在相关工程的改造及加固工程里的原因。

3.3运用在混凝土路面工程里的预应力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及其自身的技术的不断成熟,道路桥梁建设者们大胆地将这一技术应用在混凝土路面里,这一举措的兴起与普及,大大地提高了混凝土地面的工程质量。它的工作原理和被运用与道路桥梁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相差无几,也是通过配置预应力钢筋对路面进行相对的约束,以达到推迟或者是永远不出现裂纹的目的。

为了将此技术运用到混凝土路面的工程中,相关的专家做了很多前期的努力,如前期理论的研究工作比以往更加成熟。首先要对交通的荷载和湿度、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的路面翘曲约束及收缩期间产生的板底摩擦约束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深入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在路桥工程的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里,科学地施加纵向的预应力,以此避免路桥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收缩开裂的现象。目前,该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日臻成熟。

4预应力新技术存在的问题

预应力的钢筋管道容易堵塞,造成预应力钢筋的管道堵塞的原因主要是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里,没有及时跟进保护和操作时的野蛮作业。这样就会导致无法顺利穿过预应力钢筋,或是影响了张拉效果,也就说在张拉时,预应力钢筋伸长的实际值和理论值会产生很大的出入,然后就增加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本甚至是延长工期。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杜绝野蛮的施工,且要安排专业人员跟班保护。在预留孔道时,要对抽芯时间进行控制,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没有达标时就抽芯或者是抽得太晚而拔不出或拔断。

4.1张拉的控制不够严谨

在我国,预应力新技术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不规范的操作就较为严重,特别是在控制张拉力时,极为不严谨的现象最为突出。很多工程都用了1.5级的油压对张拉力进行计量,这样做的误差就很大,有些工程甚至没有进行千斤顶的计量标定就将它应用到了张拉中。还有一些是因为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所以施工结果就不理想。

4.2在张拉前就出现裂缝及收缩和徐变过大

在路桥工程里,混凝土的结构很容易因为温差和干缩等问题出现裂纹,也别是在大型的结构及构件中,通常都是在张拉前就出现了裂缝,这就导致了该技术没能达到抗裂的作用。所以要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就要考虑到温差等问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和保温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路面的收缩及徐变过大所导致的预应力损失都会给工程质量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采用高强度且水灰较小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以便控制收缩和徐变,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4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2)经济效果;(3)社会效果;(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07-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09-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11-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01-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03-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04-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xx/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xx/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xx/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xx/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xx/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xx/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xx/4

<11>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xx/4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让人们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对其安全性高度重视,路桥施工质量也得以提升,达到国家规定交通公路应满足的标准。科学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让竣工的路桥更加具有实用性,并对其使用寿命有所延长,同时又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路桥施工工程项目,采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建设意义非凡,因为其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的刚度值、防水性能好、抗压能力强等众多优势,所以受到路桥工程项目的广泛使用。

一、预应力技术相关概念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采取预应力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生产加工,使其具备一定程度的预应力用以降低或者抵抗由外界综合作用导致的拉应力,这就是预应力技术的相关概念,它可以依靠混凝土结构引起的高强度抗压力来增强抗拉力,避免因缺乏抗拉力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问题,达到提高路桥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通常在路桥施工建设时,所有材料采用的是混凝土和钢材,因为其强度较高,对预应力技术的防水性能以及抗拉性能有所保障,节省相关材料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更能减少结构面,使结构的整体重量变轻,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采取预应力技术不但能减少工程成本,而且可增加路桥的使用年限。

二、预应力技术的建设预处理

首先是选用技术的预处理,在工程建设之前,有关工作人员应与建设工程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开展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其次是对施工现场的预处理,对各个区域进行严格划分,调节高标部门,理清施工通道;在重要施工地点立起有关警示条幅或者安全标牌,以防其他人员进入现场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再次是相对施工工具设备的预处理,按照现场的详细情况,做好施工设备以及相关施工机械的检测,对其安全性能、运转效果、质量证书、设备使用人员等方面进行逐一检查,记录结果,为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最后是施工方案的预处理,全面合理地对现场情况、所用材料设备、方案的设计等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结果确定施工建设模板的种类、所用支架的形式、地基结构处理措施等,在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

三、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结果分析

(一)钢绞线

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主要选取低松弛型钢绞线作为施工建设钢材。作为一种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低松弛型钢绞线包含施工快捷、物美价廉、改善建筑部位外观等优点,受到建筑施工的广泛使用,特别在桥梁、高速公路等的路桥工程建设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路桥施工中采取预应力钢绞线可以降低钢材的使用量,节省材料方面的花费,让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采取钢绞线进行路桥施工时,应对钢绞线的尺寸大小、规格、外观情况、抗裂程度、几何参数、伸长率等多个方面严加注意。

(二)锚具

预应力技术有后张法和先张法两个部分组成,而锚具正是后张法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在我国路桥施工中常用的锚具有摩阻锚固机械锚固。前者品种多种多样,使用广泛,其楔形外观可提高材料的预应力大小,加大了钢材的密实度并产生锚旋效果。此种锚具的固力多边,穿索过程方便,然而会增加应力损耗,若产生要求连接或者多次拉张的情形,则会提升工程施工的难度。机械锚固种类的锚具依靠相关设备对钢材顶部加工操作,不达到施工要求就部进行锚固操作。它具有连接简单、损耗应力较低,在没有进行灌浆操作之前可开展重复张扣操作。

(三)加固

通常对路桥施工建设的进行加固是为了提高结构承载力,可以依靠对路桥结构性和进行补强构建来达到这个目的,增加路桥设施的使用年限,满足社会对交通道路的要求。现在我国主要使用的加固方式如下:加固路桥体外的预应力、对桥面的补强层开展加固工作来增强桥面的受力。加固施工的过程是,让预应力全面作用于施工的结构之上,保证结构于受拉范围之间产生相应的拉应力,使结构在初弯矩情况时的拉应力降低,还可以加大结构的承载能力,全面体现对钢筋进行加固的效果。

四、出现问题和处理措施

(一)孔道坍塌问题和处理措施

在路桥工程施工建设期间,一般会遇到预应力钢筋在孔道中堵塞的情况,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大多是孔道坍塌或者孔道杂物过多引起的堵塞,这种问题会或多或少地降低张拉的效果,以致降低路桥施工建设的的质量。如果采用的混凝土水泥还没用结固完全,就马上开展抽芯操作,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足,或者抽芯操作太迟造成橡胶管断裂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孔道堵塞甚至是坍塌。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经详细论证,可按照以下措施处理:通过测量计算找到发生堵塞的详细位置,采取冲击钻开展钻孔,在此过程中不要对主筋造成损害。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孔道堵塞的问题,在开始施工建设之前,应对所用波纹管道进行详细检测,以免其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浇筑混凝土作业之前再次确定孔道的安装位置。

(二)裂缝问题和处理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收缩过大、温度改变剧烈以及钢筋结构的承受力超过特定值都有可能引起张拉前的预应力结构出现开裂问题,因此可在相关实验室进开展构建时可能导致裂缝的实验,分析结果,对建筑结构裂缝做好预防措施。通常裂缝只会在结构的表面产生,像结构侧面和构件顶面位置,而也在箍筋位置有可能出现裂缝的现象。为预防因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开裂现象,对应的处理措施就是降低结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值,增加薄壁拆模时间,不要让台座与预制结构之间进行粘合,预防结构因热胀冷缩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五、结论

基于以上论述,现在采取的预应力技术是路桥工程实际施工的实践经验以及学者专家的详细研究基础上进行的,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善,适应人们的要求和交通道路的标准。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应用在路桥施工中仍然存有缺陷,对路桥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改进施工手段,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路桥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瞿付平.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2)

[2]周灵燕.路桥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11)

[3]董祥生.试论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3)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资源;电子印本;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0.省略上也有为数不少的后印本存在。

研究者究竟愿意以预印本还是后印本的形式公开,涉及不同研究领域的文化和传统。比如在理论物理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普遍流行预印本。而对于实验物理学家,乃至生命科学家,则更习惯使用后印本。随着电子预印本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一些大型数据库商和出版机构合作也开始提供电子预印本(待刊论文)服务,如SDOL、Blackwell、SpringLink等数据库,只不过它们不是开放获取的,需要购买数据库使用权。

二、电子印本的类型、特点及功能

(一)电子印本的类型

电子印本系统中的信息资源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包含书籍中的部分章节、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技术报告和研究手稿等。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电子印本系统:(1)电子印本资源搜索系统, 有大量的电子印本文献索引, 类似搜索引擎;(2)电子印本资源导航,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电子印本资源系统的信息,类似学科信息门户;(3)电子印本资源系统,提供电子印本的存取服务,是真正的电子印本资源所在。

电子印本系统的创建者多为研究性组织和公益机构(如大学、研究所、图书馆等),他们是学术成果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此外,一些政府和商业机构也积极参与创建。目前电子印本的学科范围以理工科最多,文史哲最少。

(二)电子印本的特点

1. 时效性强,可以提高研究效率。许多学术文献若按照传统出版模式, 从投稿到正式出版通常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电子预印本系统改变了这种模式,即使是阶段性学术成果都可以随时,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学术研究效率,这正是电子预印本信息资源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的价值所在。

2. 学术性强,类型多样。电子预印本系统的开放特性使其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但它不同于非正式的论坛(BBS)与新闻组, 上传到电子预印本系统的论文都是来自学术机构,他们是高质量的学术原创论文,囊括了一般学术论文、会议论文、技术报告、灰色文献、项目报告等不同的数据类型,已成为数字化文献的重要来源。

3. 被引用率高。2001年Steve Lawrence在Nature上撰文,通过分析来自数字书目与图书馆项目 [2] 的119 924篇计算机以及相关学科的会议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网上文献更容易被他人引用,为使研究成果影响最大化、冗余最小化、加快科学的进步,作者与出版者都应致力于文献的方便获取。电子预印本论文水平逐渐被学术界认可,权威期刊的文章都将其作为引文来源。

4. 费用低,几乎都可开放获取。区别于商业数据库提供的学术文献,电子预印本费用低廉,几乎都可开放获取。特别是对不在商业数据库允许范围(如校园网内)的用户,以及经费不多和规模不大的文献机构,该类信息资源更受青睐。

5. 质量良莠不齐。电子预印本大多是有质量控制过程的,而且一些学会、协会、国际组织、基金和热心开放获取运动的学者都积极地参与到开放获取的各个领域,并积极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开放获取的发展,一些学术论文也像纸本出版物一样有着严格的评审或同行评议进行质量控制。 但是,由于电子预印本的开放特性,尽管在存储和等环节采取了不少质量控制措施,一些电子预印本的质量还是不高,电子预印本整体来看质量良莠不齐,目前还处于数量增长阶段。

6. 其他特性。(1)处愿性:作者自愿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论文进行排版后,通过网络、E-mail等方式,按学科类别上传至相应的目录或数据库中,文责自负;(2)交互性:有些系统允许对论文进行评论和交流;(3)多载体性:作者可发表到正式的刊物或其他形式载体上;(4)共享性:任何人在尊重作者版权的基础上都可合理使用。

(三)电子印本的功能

1.促进预印本交流是电子印本文库最基本的功能。科学交流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个过程,而非正式科学交流过程由于其固有的一些优点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青睐,利用预印本进行非正式交流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科学家将论文手稿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之前会将论文预印本以各种方式分发给其他同行以获取宝贵的意见;会议主办机构在会议召开之前,也会将会议论文预印本事先分发给与会代表;等等。这些年,作为预印本交流平台的电子印本文库在交流的范围和交流的透明化两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满足提高学术影响力的需求。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首先来自于对科学发展优先权的确认,电子印本文库的开放交流机制使得科学家的成果能够在第一时间为业内学者所知晓,并且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来佐证科学发展的优先。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其次来自于论文更大范围的传播及被引用。网络环境下,科学家乐于将文章放到网上公开供他人获取,以尽可能地扩大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3. 有效地保存科研智力产出。科研机构是智力产出的主要机构,有责任对这些智力成果进行保存。机构电子印本文库以机构为最小单位,在政策制定和运行模式的选择方面更为灵活;另外,学科电子印本文库除了反映最新学术文章外,还对“历史性资料”进行保存,这是日常研究工作赖以进行的基础,学科电子印本文库较好地勾勒出研究变化发展的轨迹,为研究的深入提供了保证。

4. 改革传统的学术交流。由于学术期刊出版市场的垄断,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出现了“学术交流危机”。而电子印本文库的所有资源均可通过网络免费地被浏览、获取。科学家可以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再次掌握交流上的主动权。另外,高质量的学术资源是学术交流的基础,是电子印本文库改革传统交流模式的客观条件。

5.省略

网络地址:http:///(美国主站点);http://cn.省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镜像站点)。它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的电子预印本文献库,始建于1991年8月,由Dr. Ginsparg发起,旨在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2001年后转由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进行维护和管理。arXiv是最早的预印本库,目前世界各地有17个镜像站点,涉及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方面的学术论文54万多篇(每年增加几万篇)。在物理学的某些领域,它们早已替代传统的研究期刊,有检索和浏览功能。全文文献有多种格式(例如PS、PDF、DVI等),需要安装相应的全文浏览器才能阅读,还提供RSS feeds订阅最新文章。

(二)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的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是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条件基础平台面上项目的研究成果。该系统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即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子系统)构成。

1. 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

网络地址:http://prep.istic.省略或http://prep.nstl.省略。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收录的预印本内容主要是国内科研工作者自由提交的科技文章,一般只限于学术性文章。科技新闻和政策性文章等非学术性内容不在收录范围之内。系统的收录范围按学科分为五大类: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除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其他每一个大类再细分为二级子类,如自然科学又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可以实现二次文献检索、浏览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系统实现了用户自由提交、检索、浏览预印本文章全文、发表评论等功能。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注册后直接提交自己的文章电子稿,并在随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改动情况追加、修改所提交的文章。

2. 国外预印本服务子系统

网络地址:http://sindap.istic.省略。国外预印本门户(SINDAP)子系统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丹麦技术知识中心合作开发完成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两国的科研人员自己的文章和使用预印本资源,它实现了全球预印本文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通过SINDAP子系统,用户只需输入检索式一次即可对全球知名的17个开放获取系统(以预印本为主,也包含个别开放获取仓储)进行检索,并可获得相应系统提供的预印本全文(或其他资料)。目前,SINDAP系统含有预印本二次文献记录约80万条,其检索页面比较简单,除了提供逻辑组配以及标题、作者、摘要等字段的检索入口外,还有信息来源的选择,如可选择仅检索“有全文的数据资源”,或从17个预印本系统中任选若干个。

(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网络地址:http://paper.省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创建的科技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可在一周内发表。专业领域按自然科学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分为39类。 每日更新,可为在网站的作者提供该时间的证明,并允许作者同时向其他专业学术刊物投稿,以使科研人员新颖的学术观点、创新思想和技术成果能够尽快对外,并保护原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从2006年8月起,已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纸本学术期刊出版,所刊文章应先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发表,对在线论文进行同行专家评审后,所评出的优秀论文作为本期刊的主要稿源,电子形式与纸本形式互相促进。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提供了丰富的浏览模式。可按照首发论文、同行评议、首发精品、优秀学者、名家推荐、学者自荐、科技期刊、博士论坛、专题论文、热度视界、多维论文等类别浏览论文。比较有特色的是同行评议的论文可以看到学科专家的评语。

(四)奇迹文库之奇迹论文预印本

网络地址:http://省略/eprint/。奇迹文库是由一群中国年轻的科学、 教育与技术工作者效仿等模式创办的非赢利性质的网络服务,主要收录中文科研文章、综述、学位论文、讲义及专著(或其章节)的预印本以及幻灯片、报告、书章节等,涵盖所有学科领域。可使用分类浏览的方法或用关键词查询的方法查找所需资料。可以开放申请目录的编辑员。

(五)E-Print Network

网络地址:http://osti.省略/。RePEc(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经济学学术论文库)由全球志愿者共同建立的可以公开访问的网站,致力于促进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与交流,从而促进经济学研究。目前数据量超过28万,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学的研究手稿、期刊文章、图书以及应用软件等资源,此外还包括5200多个专家的联系方式和出版著作,以及8000多个组织(经济部门、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组织)信息等特色信息资源。其中,研究手稿可免费访问全文;期刊可检索和浏览到论文题录文摘信息,有的可以免费下载全文,商业期刊则需要订购权限。与RePEc相关的网站有IDEAS(http://ideas.省略/,财经研究网站)。

(七)CogPrints

网络地址:http:///。CogPrints(Cognitive Sciences Eprint Archive,认知科学电子预印本网站)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子及计算机科学系建立,提供有关认知学方面的文章,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及语言学的领域,以及若干计算机科学的内容,部分生物学、医学的特定领域、人类学的部分内容,以及物理学、社会学与数学中与认知相关的部分。信息资源类型既包括已出版的、同行评审期刊的后印本,也包括未正式出版、未经评审的预印本。系统有简单检索、多途径的高级检索以及按学科主题或年代的浏览功能。还提供RSS的订阅服务。

(八)SSRN预印本库

网络地址:http://papers.省略/。SSRN(社会科学研究网)电子图书馆涉及财经、会计、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领域,利用率高。目前有14万多篇可供免费下载的研究手稿全文, 另外还提供17万多篇论文的摘要信息以及近9万名作者的信息。

(九)PhilSci Archive

网络地址:http://philsci-archive.pitt.edu/。PhilSci Archive(科学哲学库)是一个科学哲学的学科预印本库,由美国科学哲学学会、匹得堡大学的科学哲学中心和图书馆合作创办,主要收录科学哲学相关主题的预印本文献。

(十)CETH

网络地址:http://ceth.rutgers.edu。CETH(Center for Electronic Texts in the Humanities,即人文学电子文件中心)是1991年由美国Rutgers与Princeton两所大学共同建立的,从事人文学方面的电子资源整理工作。它所收集的电子文件资源包括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手稿、口传文件抄本等,还有各机构人文学电子文件中心的网站列表。

四、结语

要想更好地使用电子印本,从建设者方面说,要依赖于整个科学交流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借助于机构乃至国家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对资源共享的理念进行宣传,进行技术支持,排除技术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子印本的大范围运用;充足的资金保证也是电子印本得以有效使用的条件之一。从使用者方面说,要想更好地利用电子印本,就需要多方面了解相关学科的电子印本库,清楚各个印本库的侧重和各自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搜索引擎,熟练上传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下载所需的科研成果,使之更有效地为自己服务。

总之,目前电子印本系统已获得广泛的认可,并越来越受到读者重视。它加快了各学科领域知识的传播速度,而出版过程反而只是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电子印本资源被正式期刊论文录用和引用。作为一种可行的传播方式,它与传统期刊和其他新的交流方式多维地实现了科学传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佳鸣,谭瑛. E-print在生物医学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65-67.

[2]冯艳花. 基于OAI的电子预印本资源共享[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4):425-427.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问题;解决办法;预应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交通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随之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现代的道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当前的桥梁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预应力技术,而随着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桥梁施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我国的道路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预应力技术在当前的桥梁施工中主要应用在桥梁的受弯构件中和公路桥梁的加固中。然而就目前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预应力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对桥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桥梁施工的水平,加大对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出发,过对预应力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对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桥梁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还涌现出了大批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其中预应力技术就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且效果显著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随着我国道路事业的发展,预应力技术在当前的公路桥梁施工中也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预应力技术在当前的桥梁施工中主要应用在桥梁的受弯构件中和公路桥梁的加固等中。

1)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受弯构件中的应用。碳纤维凭借其较高的强度及简单的施工工艺,成为公路桥梁常用的加固材料,采用碳纤维片材对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梁受弯构件的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要使用预应力技术防止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提高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拉应变,增加公路桥梁的承载力。

2)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应用。公路桥梁加固工程通常就是通过对构件强度的补强和对结构性能的提高来维持或者提高当前使用公路桥梁的承载力,延长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现代交通运输要求。为了减小在加固施工时混凝土的初始应变值,可以考虑预先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使构件的受压区预先产生拉应力,受拉区预先产生压应力,从而减小构件在初始弯矩作用下的压应变及拉应变,增大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所产生的应变增量以及加固钢筋时的应力,充分利用加固钢筋的强度。

3)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从受力上分析,多跨连续梁桥有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两种受力区,支座处一般为负弯矩,跨中处则多为正弯矩。当连续梁桥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极限抗剪承载力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则需要考虑使用预应力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2 预应力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问题。由于部分工程中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和经验存在缺陷,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野蛮施工的情况,甚至还有一部分工程没有对混凝土做好及时的养护措施,都很有可能引起预应力钢筋预留管道出现堵塞,使得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影响到预应力钢筋张拉的实际效果,导致预应力钢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拉长值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桥梁的施工工期和预算产生较大影响。

2)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出现预应力钢筋伸长量不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预应力钢筋预留管道不顺直,在控制张拉应力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预应力钢筋的平均张拉应力瘦摩擦力影响而降低,导致钢筋伸长量不足。二是实际工程中采用的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与理论计算时所采用的弹性模量数据有一定的误差,可能使计算出的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不同。

3)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前出现裂隙的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出现裂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部分预应力 b 类构件也是容许出现一定程度裂隙的,但是在预制场内预制构件时则应可能减少出现裂隙。混凝土构件张拉前出现的裂隙往往是由于干缩和温差造成的,裂缝通常出现在构件表面处,也常出现在箍筋位置,宽度较小、分布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构件短方向分布。

3、预应力技术应用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预应力钢筋预留管道堵塞问题的解决措施。要避免预应力赶紧预留管道堵管问题不仅要严格按照安装管道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还要对管道内部做好定位工作,防止管道出现弯折或扭曲。在实际施工中,也要杜绝野蛮作业的情况,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跟班并控制好抽芯时间。

2)预应力钢筋张拉伸长量不足的防治措施。在预留预应力钢筋管道时必须对管道内每一处的坐标位置都按照计算数据准确定位并将其固定牢固,同时还必须保证整个管道线形圆滑顺直,要特别小心以防止由施工造成的局部弯曲,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必须经过认真检查后方可施工。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技术评估/预警/建构/悖论/措施

【正文】

1.引言

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即(OTA)1995年的关闭引起了国际TA领域各界人士的关注,有人甚至对TA的前景表示怀疑。在《技术预测与社会变迁》杂志(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的专期讨论中,大多数作者表现出对美国国会的批评并对TA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最近又有对美国国会出现“科技政策真空”的议论[1],却少有对TA自身的深入反思。尽管OTA被取消主要是美国国会财政预算紧缩,时而被归咎为政党政治的牺牲品[2,3],但TA自身是否存在弱点,TA的有效实施在现今社会条件下需要哪些努力,无疑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TA的缘起与传播已有所介绍[4],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了对技术评估的研究,但至今为止主要侧重于针对具体项目或技术的分析模型与方法探索。如今,TA在国际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多样性的领域,出现了多种战略模式与方法工具。Smits,leyten和Den Hertog区分了察觉性TA(Awarness TA)、战略性TA(Strategic TA)和建构性TA(Constructive TA)三种模式[5],Rathenau研究所(原荷兰AT组织)主任Josée C.M.Van Eijndhoven将TA分为四种范式,经典范式(classical)、OTA范式(OTA)、公众范式(public)和建构性范式[6],Jan Van Den Ende等人则总结出了传统的预警性TA(TraditionalEarly Warning TA)和新型的战略性TA、建构性TA及回溯性TA(Backcasting)等几种类型[7]。最近,Rathenau研究所又提出了交互式TA(Interactive TA)[8],等等。本文不拟对复杂多样的TA领域进行综述性分类归纳,而试图从TA的本质属性出发,阐发其演变的总趋势,揭示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并探索其有效实施的相关对策措施,从而清晰学术和科技管理各界对TA的认识与理解。

传统的TA主要是对技术可行性和可能后果的分析评价,现代许多TA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介入,因而TA从本质上包括对技术的预测分析和实际介入两个方面,本文分别称其为TA的预警性和建构性,并将TA大致分为预警性TA和建构性TA两种类型。当前,国际范围内的TA战略正在从以预警性为核心向以建构性为核心的模式转变,各国以不同名称命名的TA都已纳入到这一分析框架中。

2.预警决策视角的技术评估

尽管人类评估行为可追溯到史前阶段[9],而且20世纪初某些国家对科技的评价分析也可视为科技评估的雏形,但一般认为现代技术评估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盛行的技术预测(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即试图预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帮助大的公司和政府机构制订技术的投资计划,当时如兰德(Rand)、哈德森(Hudson)公司等都做过此类研究[7]。到60年代,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的凸现使技术的双刃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负面影响往往要在其应用很长时期后才显露出来;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复杂性,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对技术本身及其后果有直观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防止其对社会、环境等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一种新的研究首先在美国兴起,即技术评估。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技术评估法,并设立了OTA这一专门机构,开始了TA的制度化。随后,欧洲许多国家和日本相继设立了类似的机构,我国在1997年也成立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10]。

技术评估发端于对技术发展的社会关怀,是以政策分析工具的形式出现的。它通过系统地收集、调查和分析有关技术及其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为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客观的信息支持。TA从诞生起就有多种定义[7],如技术评估是“一组政策研究,对技术产生及扩散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进行系统的考察,它重视那些无意识的、非直接的或延滞的影响”;“技术评估试图建立一种早期预警系统,以察觉、控制和引导技术变迁,从而使公众利益最大化并使风险最小化”;“技术评估是系统识别、分析和评价技术对社会、文化、政策和环境系统潜在的无论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后果,从而为决策过程提供中性的、客观性的信息输入”[5];OTA第一任主任Emilio Q.Daddario认为,“技术评估是一种政策研究形式,它为政策制订者提供一个公允的估价。理想情况下,它是一个询问正确的问题并获得正确和及时的答案的系统,它识别决策的争论,行动选择过程和当前预见的影响。它是一种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一项技术程序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价值”,等等[6]。

这些TA的共同特征是试图预测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使政策和决策不仅考虑近期利益,而且关心远期的后果,不但重视经济效益,而且关注难以逆转的社会、环境效应,从而使决策者将有关技术后果的信息纳入决策过程中。这是传统的技术评估的基本思想,通常被称为预警性或察觉性技术评估(Warning TA/Awareness TA)。

发挥预警性技术评估作用的一个有名的事例,是1973年美国科学院建议停止开发超音速客机(SST)一事,其理由是这种飞机在飞行时排出的飞体会局部破坏臭氧层,使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大,引起皮肤癌患者增加,并对人类以外的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重大影响。1979年,OTA对30项重大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包括国家水资源供需的技术、全球未来替代粮食系统分析、技术与世界污染、森林资源技术、材料替代技术、能源使用效率、技术与教育、原材料节约等,近年来的事例如美国战略力量评估;能源、交通、建筑方面的政策、技术、计划评估;电信、电子技术方面的技术、计划评估;空间技术评估;欧洲核装置和核控制项目评估;卫星通讯系统及技术评估;日本和德国超导材料电力应用的评估等。我国也先后进行了12个重大领域中的技术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长江三峡大型水利工程的反复论证等技术评估工作。

3.建构性TA的兴起及两种模式的比较

在预警性TA取得系统成果的同时,其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其一,预警性TA中隐含的基本前提——技术发展过程及其社会影响是可以预测的——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理论推翻,如石油危机的发生不仅是难以预见的,而且使得其它的诸多评估变得毫无价值。其二,价值判断必然会被带进据称与价值无关的评估过程中[11],这种价值的渗透性更加限制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社会文化及环境后果的预见能力,TA难以公平无偏见地评价技术的影响,从而无法提供给决策者中立的,更不用说客观的信息。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TA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用来管理技术的战略工具,而不仅是一种决策过程中客观、中立的输入因素,新的TA模式开始涌现。1986年荷兰TA组织(NOTA,即现在的Rathenau研究所)试验了一种新的评估思想和行为,其在“社会学习如何使用新技术”的研究中提出的从每项技术创新中拿出1%的资金用于TA的建议被一些项目采纳,这导致了技术开发者无意中对设计准则的扩展。如在通信技术开发的选择上,TA表现为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技术开发商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代表在技术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进行讨论,直接带来了相关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技术构思。后来,这样一种过程被称为建构性TA[12]。另外,还有如丹麦的参与性TA(Participative TA)[13]等,引言中陈述的多种分类正是对TA多关性的反映。Smiths和Leyten称新出现的TA家族为“新型TA”,并界定为“TA是一个对技术发展及其结果分析的过程,也是对进行这些分析所依据的基础的争论。TA应该提供信息,有助于参与者开发其战略并为进一步的TA分析确定主题”[5]。新TA家族的共同特征是不仅提出评估报告,更是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决策的讨论,并能过协商(Negotiation)来建构技术的过程。尽管许多国家的TA并没有以“建构性”命名[14],我们将这类TA统称为建构性TA。

CTA,即建构性TA将TA的重点从对技术后果的预测转移到了技术设计与开发本身,认为技术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都与相关社会因素的参与密切相关,Schot和Rip将CTA看作是一种新的设计实践(包括各种评估工具),其影响是预期的,因为使用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从开始便参与其中,技术发展应是一个包括社会学习在内的不断反馈的过程[12]。因此,CTA可被界定为通过尽可能多的相关社会因素的持续参与,为实现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而扩展关于技术的决策过程。预警性TA与建构性TA的主要区别可总为下表。

附图

预警性TA与建构性TA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

4.建构性TA模式的理论背景

技术评估作为科技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把握密切相关。通常我们把对技术发展的理论解释,区分为两种逻辑线路: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制约论[15]。近年来西方出现了多种更为细致的技术发展理论,其中,TA从预警性转向建构性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新熊比特主义关于技术的演进理论。荷兰建构性TA的直接来源是其技术动力学研究[6],他们采纳了新熊彼特主义者关于技术变迁是一个演化过程的观点:任何技术创新活动都是受制于多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动态反馈过程,必须抛弃新古典主义假设环境既定、理性行为与完全信息的分析框架和机械的、均衡分析方法,而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确立一种具有进化论性质的非线性动力模型[16],通过类比库恩的“科学范式”,多西(Dosi)提出了技术范式——技术轨道的分析框架,认为技术范式与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之间的互动作用提供了技术发展的限制性动力,不仅经济社会条件的聚焦、选择和刺激影响着技术演化的方向和内容,而且技术范式对经济社会也产生技术限定。技术并非某种外部事物,技术转道(technology trajectory)包括在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中[17]。不仅R&D过程需要理性搜寻与选择,而且各类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和制度安排,都将导致不同的技术路径。这一过程并非完全是自组织的,尽管全球范围内大量参与者之间复杂的竞争导致“看不见的手”嵌入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或技术系统发展之中,但掌握不同参与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技术发展的知识,将有助于塑造新的技术范式。演进经济学试图揭示为什么技术朝某一方向,而不是别的方向发展,从而为通过扩展技术设计与开发来实现更好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是技术的社会建构论。CTA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技术的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vism)思潮[18]。它侧重于研究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影响,打破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技术的性质和变迁的方向是毫无疑问的和预决定的(由某种内在技术或经济逻辑决定),而且技术对工作、生活和社会产生决定性作用,技术变迁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和组织变迁[20]。与新熊比特主义者的演化经济学不同,社会建构论重点关注技术如何在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念之间的互动中被社会建构而成。这一思潮中出现了多种理论流派和分析框架[19](如SCOT、SST、Actor-Network、System等),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技术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建构或形塑(shaping)的,并且打破技术社会二分的传统分析方法,将技术与社会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的“无缝网”(scamless web)。在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涉及到在诸多技术可能性中进行社会选择。技术正是在持续的社会反馈与利益相关者参与中一步步经过或然性(problematization)过程走向稳定化(stabilization),即技术的内容和后果包含在技术发展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因此,对技术进行评估便不应仅仅针对技术发展的结果进行静态分析,更要考察并介入技术选择过程。

这两种理论尽管关注的问题导向不一致,但对技术发展都持进化和非均衡的分析视角,关注技术发展的动态过程[21]。当前,二者都处于始步阶段,建构性TA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战略模式,我们应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理论与实践)的互利关系。

5.技术评估:认识论与价值观的两个悖论

TA的演变是其不断完善的过程。TA中究竟存在哪些矛盾,究竟面临什么困境,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Hans Mohr总结了关于TA的六点普遍性共识[22];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悖论;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没有一个关于什么是“好”的简单答案;人类对自身所为和所不为负有同等的伦理责任;TA要分析评价技术的后果、机会和风险,当前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现有技术;新技术必须不仅在科学性方面,而且在社会和环境维度上好于旧技术。这六点共识中恰恰隐含了TA在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两个悖论。

转贴于 5.1认识论上的内在悖论。

对技术及其影响的分析是TA的基本内容。建构性TA虽然避开了仅对技术后果进行静态评价,但预警的功能依然存在,且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选择。我们并不在一般意义上谈论人类认识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问题,而将问题集中在技术评估上。作为技术决策的依据与实际构成,TA在认识论维度上的悖论主要存在于有限理性和隐性知识两方面。

其一,技术评估的目标是发展更为全面的技术,但决策者不可能知晓所有可选方案,而且对各方案的可能后果无法做出精确的估计。西蒙将理性的约束因素归结为5条;不完备和不完全的信息,问题的复杂性,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决策的时间限制和针对组织目标的争议[23]。这些约束下的有限理性与现实的无限可能性构成一对矛盾,使技术评估常常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科林格里奇困境(Collingridge dilemma)表明了人类对技术进行评估和控制中的尴尬;技术的后果在其发展前期难以预测,故虽可以进行控制却不知如何控制;随着技术发展,其影响逐渐明显时,虽知如何控制却很难对其进行控制[24]。

其二,TA需要各种观点的交流沟通,而技术评价与决策过程所依赖的不仅是科学的推理分析,更依赖于参与者的经验、兴趣和世界观,这些知识常常以隐性状态存在。波兰尼(M.Polanyi)认为隐性知识占据了人类知识中的大部分,而在评估领域,隐性知识的影响尤为明显。TA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决策过程对人类兴趣和世界观存在直接依赖,这些兴趣和世界观并非总是外显的,而常常表现为工程师做决定所依赖的隐含性的综合背景[25]。因此,如何协调不同的观点,最大可能地获得“正确”认识,是TA中始终存在的问题。

5.2价值观上的内在悖论。

前面谈到了预警性TA中的价值渗透性,这在建构性TA中同样存在。TA所关注的不单纯是技术自身,而是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这无疑需要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与评价。在我们这样一个多元化、异质性的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国家地区对同一项技术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会对技术及其后果给出不同的解释并给技术带来不同的建构导向。因此,与基本属性相对应,TA在价值观上的悖论来自于分析预测中多元价值倾向的分野和建构技术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给技术带来不同影响的冲突。如Schot和Rip将TA主体划分为三种角色:技术方面、社会方面和调节方面[12]。不同的角色对技术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技术角度的参与者更重视技术的先进性与效率性等,社会角度更重视技术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生活生产方式等产生的影响,调节角度则考虑得较为全面,倾向于折中。因此,TA公正、客观的标准便难以划界。而倘若TA提供给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技术选择,那么TA多样的结果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难以被实施。

技术的社会化过程受到来自于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的整合作用[26],每一时代的主流技术范式以及它的属性和特点,都深刻地融入那个时代的社会属性和特点之中。TA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整体最优,在技术决策中如何扩展民主,协调多元的价值取向,增强政府、专家、企业和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使技术发展面向公众,而不是基于私人利益的决策,是TA一直在努力,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与之相关,TA只能提供关于技术选择的更多的信息,却不能对技术选择的权力基础带来直接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TA中的矛盾使TA容易沦为权力的附庸,即TA的结果往往在符合权力占有方的利益时才会被采纳。OTA曾是专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将技术信息转换为公众语言以争论和决策,但这种客观中立的做法最终并未得到国会的支持。TA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合理性,而且是政策上的可行性。TA如何对政策来说是中肯的,而又不从属于政治系统?如何符合技术中的科学规律而又不与政策无关?因此,TA需要的是对现行发展政策与技术方向的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完全科学性的分析,或是流于为既定政策服务的工具。

6.技术评估;有效实施的若干建议

尽管TA对于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是毋庸质疑的,但TA中的悖论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消除TA中的基本矛盾,而在于如何有效的协调。未来TA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

第一,广泛吸收公众参与。广泛的公众参与是TA客观性与公正性的保证之一。“公众”意味着拥有不同观点,不同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TA组织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参与进来,比如可利用互联网网页、相关组织、民意调查、座谈会以及传统的建议板等形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群体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要求。

第二,增强TA过程和结果的柔性;一个TA组织应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如简报、摘要等,而不是像OTA那样一定要提供“圆满”的报告,其缺点在于时间滞后,长而不实用(OTA的报告一般需要18到24个月,每份报告200多页)[27]。在TA中,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目的去寻求合适的评估过程与方法,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必遵循僵化的程式。

第三,加强与政策和立法系统的结合。如前所述,TA的结论要对现实发挥指导作用,需要通过政府以政策或立法来执行。离开了政府与立法系统的支持,TA只能作为一种苍白乏力的研究,最终会走向衰亡。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的TA组织,其研究活动一方面要关注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积极导向政策,参与到技术发展的实际决策中。

【参考文献】

[1] Daryl E.Chubin,2000.Filling the Policy Vacuum Createdby OTA 's Demise,Issues,Winter 2000-01,nap.edu/issues/.

[2] Roger C.Herdman and James E.Jensen,1997.The OTA story:The Agency Perspectiv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Change,54,131-143.

[3] Coates,J.F.,1995.Technology Assessment:Here Today,GoneTomorrow.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49,321-323.

[4] 顾淑林,技术评估的缘起和传播,《自然辩证法通讯》。

[5] Smits,R.Leyten J.,Den Hertog,1995.TechnologyAssessment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Europer:New Concepts,NewGoals,New Infrastructures,Policy Science,28,271-299.

[6] Josée C.M.Van Eijndhoven,1997.Technology Assessment:Product or Proces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54,269-286.

[7] Jan Van Den Ende,Karel Mulder,Marjolijn Knot,Ellen Moors,and Philip Vergaragt,1998.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yAssessment:Toward a Toolk i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Social Change.58,5-21.

[8] Rathenau Institute(ed.),1997.Technology AssessmentThrough Interaction-A Guide,itas.fzk.de/deu/tadm/tadn 298.

[9] Edward C.Pytlik,Donald P.Lauda,David L.Johnson,1985,Technology,Change and Society,Davis Publications,Inc.,Worcester,Massachusetts,278,280.

[10] ncste.org/index.html.

[11] F.拉普,1986(汉译本),技术哲学导论,198页,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2] Schot J.and Rip,A.1997."The Past and Future ofConstructive Technology Assess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and Social Change 54,252-26.

[13] Annegrethe Hansen and Christian Chausen,2000.FromParticipative TA to TA as"Participant"in the Social Shaping ofTechnology,its.dtu.dk.

[14] Rip.A,Misa.T.J.,Schot.J.W.,(eds),1995.ManagingTechnology in Society:The Approach of Constructive TechnologyAssessment,Pinter Publishers,London.

[15] 陈昌曙,1999,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

[16] 纳尔逊,温特,1997(汉译本),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7] Dosi,G.1982.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Research Policy,11,147-162.

[18] Eduardo Aibar,The Evaluative Relevance of SocialStudies of Technology,1996.Society for Philosophy & Technology,Vol.1,Num.3 and 4.scholar.lib.vt.sdu/ejournals/SPT/vin3n4.

[19] Wiebe E.Bijker,Thomas P.Hughes and Trevor.F:Pinch(eds.),1987.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New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The MITPress.

[20] Robin Williams,David Edge,1996.The Social Shaping ofTechnology,Research Policy,Vol,25,865-899.

[21] Gertrud Blauwhof,1994.Non-equilibia dynamics and thesociology of technology,in Leot Leydesdorff and Peter Van denBerrelaar(eds.),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Chaos Theory,153-166.

[22] Hans Mohr.1999.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Theory andPractice,Society for Philosophy &Technology,Vol.4,Num.4.scholar.lib.vt.sdu/ejournals/SPT/v4n4.

[23] Simon,H.A.,1957.Administrative Behavior,Macmillan,NewYork.

[24] Collingridge,D.,1980.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19,Frances Printer,London.

[25] Karl Leidlmair,1999.From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o a Theory of Media,Society for Philosophy & Technology,Vol4,Num.3.scholar.lib vt.sdu/ejournals/SPT/v4n3.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苏州;专利预警机制;实践借鉴

基金项目:2014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苏州高新技术企业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R2014111)

中图分类号:D923.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3日

一、苏州市专利预警工作现状

苏州市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实现产业链中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知识产权的拥有。没有知识产权的引领和支撑,就不可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目前,由知识产权侵权等导致的产业经济安全也使苏州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构建专利预警机制,实现专利保护工作的前置化,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争端和可能产生的风险或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并根据风险的不同程度向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决策层发出警示预报,以维护产业经济安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专利预警机制是保障产业安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苏州市专利预警政策制定较早。2004年11月制定了《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等相关政策。条例经2010年10月修订,于2011年1月实施。在该条例的第四章(行政保护)的第二十六条规定,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专利预警分析,指导相关行业和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专利纠纷,防范专利侵权风险。

专利预警工作层次高。以苏州高新区为例,2007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苏州高新区工作方案》中要求,苏州高新区试点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手段,增强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能力。建立知识产权网络预警机制,帮助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2010年7月,试点园区建设通过国家的验收,并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建设项目。

目前,苏州市专利预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苏州知识产权局网站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苏州市知识产权预警分析”、“苏州市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等板块,了专利预警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在线阅读参考。中国(苏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苏州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开通的“在线解答”板块,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在线咨询与解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专利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案例选登”板块中,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相关的专利侵权等方面的案例,供企业借鉴。相关市区还建立了专利预警系统,对股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专利信息管控和预警,以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开展专利的申报、管理、转化等工作。

二、相关企业专利预警机制构建实践

(一)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专利预警机制构建措施。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对重要的技术建立有效的专利预警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公司挑选了研发部门的一些技术工程师、知识产权部的管理人员,以及市场部门和销售部门的部分人员,一起组成了企业内部的预警团队。

2、实施专业的检索分析。专利技术人员根据相关技术的特点制定初步的检索表达式,进行专利数据的采集,并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除了通过对专利数据的著录项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外,还进行专利全文阅读,并对所采集到的专利数据添加各种技术标识进行深加工,以进一步提高专利分析准确度和专利预警的可靠性。

3、制定科学的预警条件。公司从专利检索和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判断条件,分配一定的积分值,同时再对不同程度符合该判断条件的专利给予不同的系数,所分配的积分值与系数的乘积即为该判断条件的预警得分;通过多个判断条件来综合出一个通用的预警公式,再根据这个预警公式对目前或未来出现的相关专利进行预警等级的计算,计算结果得分属于预警范围的即可发出预警信息,不属于预警范围的专利,我们不视为有威胁的专利。

4、形成完善的预警流程。预警团队对相关技术进行专利分析,制定预警规则。工程部门的预警人员会定期按照检索表达式对专利数据库内的专利信息进行检索,然后通过预警公式发现对企业有影响的专利,并发出预警信息给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工程部门一起对预警信息和目标专利进行分析,得出是否预警的结论,及时反映给公司的决策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海尔集团专利预警机制构建措施。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企业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平台的建设,探索、创建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

1、健全内、外部机制平台。海尔的专利预警机制平台,不仅仅是企业知识产权、研发、市场等部门组成的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对内支撑网络和对外支撑网络,还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外部服务平台。

2、完善专利检索数据库。海尔集团的专利数据库得到了高效的运用,建立和使用中外专利数据库系统,并按产品门类、技术领域建立了有针对性的专利文献库,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为创新项目提供方向,提高了专利开发效率和水平。

3、建立专家分析论证体系。建立专家分析论证体系,对某些可能有侵权隐患的重要专利进行深入研究,绘制专利地图,组织有关专家、法律顾问、经济专家等共同参与分析和决策,找到相应对策,实施危机处理,将可能对企业或行业产生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4、构建完善的专利保护网。通过规模化专利申请与策略的专利布局,形成完善的专利保护网。对每项核心技术创新申请基础专利,对关联技术申请专利保护,避免他人专利阻碍业务开展。通过对产品或技术实施多项专利申请保护,降低专利侵权风险。

(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专利预警机制构建措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上市企业,目前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该公司在专利预警机制构建上主要采取了两项举措:

1、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信息平台――科技资讯港,其主要包括中外专利数据库与专利分析知识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外标准数据库及专利战略、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公司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行业信息等模块。企业针对公司不同的产品或技术领域,建立专利分析数据集,建立专属特定技术领域(产品)的自有专利分析知识库。此外,还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和商业性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分析。

2、完善预警信息分析系统。公司针对不同分析目标进行专利预警信息分析,并将专利信息分析分为三个阶段:检索期、分析期及应用期;检索期根据具体的分析目标组建分析队伍,拟定专利检索策略并进行检索;分析期由专利工程师初步定量分析并做出专利图,分析出宏观趋势;然后由研发工程师筛选出侵权嫌疑或有参考价值的专利;应用期主要对分析报告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专利战略以及专利战略的实施等。

三、企业专利预警机制构建实践对苏州的启示

通过以上三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预警工作的调研分析,可以得出,在专利预警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经验做法,这些经验做法对于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一)专业的平台建设是基础。拥有完备的专利预警平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专利预警工作而言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运用平台及相关的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的全方位检索,并通过自动汇集、数据分析功能对检索的专利信息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从而为专利信息的论证及预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苏州而言,目前已经建设了相关的预警平台,但是平台的利用效率偏低,今后要优化平台的功能,提高平台利用率。

(二)高端的专业人才是保障。在北京、山东等地,高校普遍设立了多个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等机构,用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关的研究,基本满足了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保障了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技术的研发、专利信息的专业检索。同时,利用人才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和论证,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目前,苏州市高校并没有设立知识产权学院等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基本靠外部引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企专利预警工作的推进。

(三)良性的协作机制是手段。组织之间协调、高效的合作机制能够降低各分组织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对调研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工作的对比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在构建专利预警机制推进自身知识产权工作过程中,都是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自身的专利预警工作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海尔集团和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有数百家国际和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机构为海尔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专利预警工作中加以借鉴,通过相互协作,不断优化专利预警工作流程,提升专利危机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正面的处置侵权是准则。在遇到专利侵权时,都能够进行积极正面的回应,以维护自身权利,尊重他人的成果,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专利预警工作中应有的处置方式。对于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能力对重大的专利侵权进行有效处置时,可以借助政府、行业协会的力量进行应对,而不应消极应对。

(五)全面的分析论证是关键。在专利预警工作流程中,对检索到的专利信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是后期制定专利预警对策的关键。因此,通过运用相关数据库对专利进行检索后,由专业人员采用相关分析工具,对专利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交由专家组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利预警对策,确保了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主林参考文献:

[1]齐荣坤,张谦明.企业专利法律风险及有效防范的预警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6.

[2]贺德方.中国专利预警机制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5.

[3]李立.中星微的专利预警机制[J].法人杂志,2008.9.

[4]崔胜男,田玲.我国专利预警理论研究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4.

[5]陈薛孝,段焕强.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5.

预应力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的需要,高等级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对桥梁的工程质量标准也相应提高,桥梁施工技术成为决定桥梁质量的标尺之一。目前,小跨径的高等级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多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梁的形式;中等跨径的桥梁施工技术则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形式;对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方法主要采用拼装法或者平衡悬臂浇筑法。但由于现浇连续梁桥的施工流程复杂繁琐、成本较高、费工费时,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是通过现浇混凝土使多跨的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形成连续的结构,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和整个区域文化经济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结构施工要点

1.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结构的优点

(一)建成桥梁变形小、刚度大、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等优点。

(二)减少使用施工设备,又能避免张拉预应力钢束造成地面上的障碍,简支梁的预应力钢束在工厂进行张拉,而负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布置及张拉均在主梁上进行,仅需吊装设备起吊主梁。

(三)利于技术操作,省工省时,经济效益高,预制梁能采用标准构件,进行工厂化统一生产和管理。

2.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的一般施工流程

(一)在进行先简后支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 ,首先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主梁的预先定制,待预制主 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照1 号束、4 号束、2 号束、3 号束顺序分别张拉预应力钢束。1 号束的两根钢束应同时张拉,防止主梁横向弯曲。在此过程中,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施工的需要之后,将正弯矩区的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最后,要在压浆施工的基础上,进行主梁底板通气孔的清洁整理。

(二)当主梁底板通气孔的清理完成之后,可以进行临时支座和永久支座的施工,并将主梁进行规范的安装。并做好桥面上的钢筋和横梁钢筋的链接,在此连接施工过程中,要设置好接头的钢束波纹管,并及时进行穿束,并选择在一天中的气温最低时候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施工设计的标准时候,要进行顶板钢束的张拉并做好压浆施工。

(三)在进行接头的工作施工完成之后,要进行剩余混凝土的浇筑,一般而言,要由跨中朝着支点部分进行桥面整体化的混凝土的浇筑,一些临时的施工支座一定要等到混凝土的施工已经完成之后再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进行拆除,在此过程中,完成整个体系的合理转化。最后要进行工程的养护,要喷洒防水层,并将相关的伸缩装置和设备严格遵守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安装,在此基础上,可以转向整个桥面的施工。

三.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笔者结合以前所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提出施工中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1.临时支座的设置的质量控制应该保证,临时支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拆装方便,落梁均匀。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待压浆强度大于35MPa时方可拆除临时支座。拆除临时支座应做到逐孔对称、均匀、同步、平稳。临时支座拆除后,永久支座与墩顶和梁底严密贴合。

结合目前的施工技术,临时支座有多种设置方法,以可卸落砂箱支座的施工方法为例。当采用砂箱支座时,要充分考虑砂箱承受T梁自重和架桥机重量后的沉降量,梁底与盆式支座间应留有空隙。在施工中会出现每个砂箱沉落置不会完全一样的情况,而导致部分T梁吊空,产生质量隐患,解决办法有两点:aj通过预压试验取得砂箱在受力以后的平均沉降量,并以此指导现场安装临时支座,控制主梁的安装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②适当降低支座垫石标高,预留约3cm的混凝土梁靴高度。在浇注湿接头的时候,在盆式支座上垫一块钢板,一次直接浇注到钢板上,形成混凝土梁靴。

2.张拉预制底座的设置要求张拉预制底座应坚固、无沉陷,利于排水,防止由于排水不畅造成地基下沉。底座的反拱度值应参照设计文件所提供的反拱度值、结合实际施工和生产性试制梁的张拉情况确定。反拱度应做成抛物线。另外要保证桥梁安装精度要严格控制,误差不超过2mm。

3.后连续现浇段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发现,对于新老混凝土的连接结合是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预制梁板的端头必须严格进行凿毛处理。为了防止现浇连续段混凝土在养生硬化过程中发生收缩性裂缝影响混凝土在二次张拉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桥

梁的整体受力性能,现浇连续段接头混凝土添加微膨胀剂,掺加剂量一般控制在水泥用量的0.5%~1%之间。先简支后连续每联各现浇连续接头的浇筑气温应基本相同,温差控制在5℃以内,并尽量安排在一天气温最低时施工。

4.主梁现浇接头与湿接缝施工的质量控制接头混凝土浇筑顺序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从主梁预制到浇筑完横向湿接缝的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吊模施工,模板应采用钢模板,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模板安装牢固后,冲洗已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与预制主梁顶板浇筑同样要求,宜采用平板振捣器与插入棒配合的方式,并保证设计厚度。湿接缝浇筑时宣在气温较低条件,并作好养护,防止裂缝。现浇接头段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水泥。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客运专线的服务质量也将会越来越高,桥梁施工是整个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客运专线的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安全,因而,加强对先简后支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分析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做出规范的施工设计,严格施工流程,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并做好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如此,既可以降低整个施工的难度,也可以满足结构连续施工的施工工艺要求,也有助于提高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降低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控制桥梁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整个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邝代强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梁桥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2]穆挺 刘文斌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2年13期

[3]吴玉友 浅谈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ISTIC -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