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4:48:21

惩戒教育论文

惩戒教育论文篇1

【论文摘要】 现阶段,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变革。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法律关系倾向于一种特别权力关系,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不应具有“可诉性”,即义务主体不应该对特别权利主体所做出的行为请求司法救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权利意识的高涨,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成了现代教育法的立法本位。社会转型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受教育权由“特权”向“平权”的演变,“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演变。以高校为例,受市场化的影响,高校的办学、管理体制,以及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与关系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学生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已明显增强,高校对于学生的惩戒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不揣浅陋,拟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惩戒权及程序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作一探析。 一、高校教育惩戒权的性质界定 教育惩戒权在我国立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界也鲜有提及。本文论述的高校教育惩戒权特指法律规定的高校根据法定事由对其学生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惩戒行为的一种权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规定了学校具有的惩罚性的措施主要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六种,统称为“行政处分”。除此以外,高校还具有教育行政许可权,如高校颁发学位证书的权利。前者不具有可诉性而后者具有可诉性。实际上,学校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也常常具有否定评价的性质,“行政处分”与“行政许可”理应属于教育惩戒权的范畴。 第一,教育惩戒权是一种基于教育者的身份权威而派生出的一种实体性权力。从权力性质看,教育惩戒权不是行政权,也不属普通的民事权利。从字面上看,“惩戒”二字意即“惩”与“戒”的结合,“惩”即“惩罚”,“戒”即“告诫”,“惩”是“戒”的行为要求,“戒”是“惩”的结果和价值趋向。惩戒权的本质在于教育。说到底,教育惩戒权是基于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基于身份权威而产生的一种为适应教育之必需的派生性权利,而且具体表现为一种实体性权力,作为一种实体性权力,教育惩戒权有其独特的实体性内容、表现形式、运行范围以及实体性法律后果。 第二,教育惩戒权表现为教育者的一种自由裁量权。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行政权力介入教育领域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国家对学校进行评估和检查。教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政府的参与、引导。教育惩戒权首先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并在法律规范之下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惩戒行为具有配置国家教育资源的性质和职能,但是政府并不直接参与教育惩戒行为,更多的是引导、促进和监督。它要求高校必须贯彻其精神、旨意。于是,这种基于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身份权威而派生的自由裁量权在公权力的干预、监督下就有了许多的限制和要求。其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正当程序。 二、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的必要性 程序乃法律之心脏”(363)。正当程序意即人们从事某项有意识的行为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方式。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理应受到程序上的监控。程序的基本价值诉求在于对高校教育行为正当性、合理性的审视,即通过民主秩序、控权作用等优势有效控制高校教育惩戒权,防止教育惩戒权的滥用。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规定的“学校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等,都体现了对教育惩戒权行使的正当程序控制。 第一,程序的公众参与、过程公开以及角色分化所带来的抗辩性和交涉性等特点使公众有机会通过公开的方式与官员进行说理、争辩、协商、抗辩和交涉,以防止官员滥用权力践踏自己的正当权利(79)。正当程序同样要求赋予当事人一视同仁的机会、平等的地位以及权利,再加上程序的运行过程都是极富理性的,所以它同样体现了结果的相对公正,使当事人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结果是公正的。 第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处于相对弱势一端,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正当权益,学生常常会对其所在的高校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当其实体或程序上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是采取姑息的态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高校滥用权力。因此,必须使高 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按照正当程序所要求的步骤和方式行使教育惩戒权,从而通过正当程序的作用削弱高校基于其优势所带来的滥用权力的倾向,防止权力失控。 第三,在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体制下,高校对学生的惩戒行为手段和方式失之放任,相关的对抗、说理的机制尚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要对高校不断膨胀的权力进行控制,就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校方作出决定的权利、听证的权利、申辩的权利、对抗的权利等一系列体现民主的权利,防止高校的权力异化而冲击高校民主秩序。这正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和功能表现。 另外,从权力运行的要求来看,教育惩戒权作为一种实体性权力,除了有相关的实体规定对其适用的范围、对象等有一定的限制外,它本身并不能对其运行过程作出限制。而任何一种权力如果其运行过程不能得到规范,它将会处于失控的状态,而正当程序的优点是可以对教育惩戒权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对于监控高校权力运行、构建高校民主秩序、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教育惩戒权程序控制制度设计 笔者认为,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事前程序和事后程序。毋庸置疑,设计合理的事前程序制度将教育处罚侵权遏止在萌芽之中是程序设计中最为理想的选择。根据构建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笔者认为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的事前程序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听证制度。听证制度即要求高校在作出将会影响被处罚学生之重大权益的处罚决定时,应该告诉被处罚学生相关的听证权利,被处罚学生随之向学校表达意见、提供证据,学校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正当程序。听证必须公开进行,对经过听证所得的内容要制作笔录。凡是没有听证就作出处罚的决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即是无效的。听证制度是正当程序的核心制度,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具体化,是学校强化其内部管理,寻求权利保障由“事后救济”向“事前救济”转变的重要途径。听证制度有利于实现教育领域的直接民主,扩大教育领域的民主参与,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加强教育立法的科学性,减少教育执法成本,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协调高校与学生的利益关系等立法听证之功能以及查明事实真相,保证高校自由裁量权公正地行使,为高校公正裁决提供程序保障,体现了高校学生参与的平等性,提高高校执法的透明度,增加高校惩戒行为的可接受性,便于司法审查等执法听证的功能。 第二,说明理由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要求教育处罚主体在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处罚决定时,除法律的特别规定外,必须就其做出的决定的法律依据、事实依据以及自由裁量范围内的合理性考虑向相对人说明。凡是需要通过正当程序才能作出的处罚决定就必须经过说明理由程序,否则决定无效。事实上教育领域中的说明理由制度可以起到两种作用,即增加教育惩戒权决定的可接受性和对教育惩戒权正当实施的监督作用。高校必须对其作出的教育惩戒决定所根据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作出说明。这样一方面控制了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保护高校学生教育权益免受侵犯。事实上,说明理由制度也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知情权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说明理由制度和听证制度一样都可以在教育领域的民主秩序的构建、控制高校自由裁量权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申辩制度。申辩制度要求学校在说明处罚理由的同时,必须接受学生的反驳、质疑。事实上,申辩制度是民主的体现,是对学校强大力量的平衡。它对控制学校权力有着很好的作用。其效力是未经过申辩就作出重大处罚决定是无效的。现代社会的民主总是一种无奈的民主,即代议制民主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民主,是无奈的民主,不是理想的民主,不是民主的最终方式”。所谓选举一结束,专制即开始。而申辩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民主。也就是说直接的民主在现代社会不是不存在的,但是只有在主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才会享有。如果主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也不能申辩,那么这个国家应该是一个专制的国家。申辩就是一种称述、辩解。在教育领域中,它可以使学生的意见得以反映,从而使高校的惩戒决定更加符合事实,防止了高校滥用权力,对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很好的保护。所以说申辩制度也是教育程序法中理应存在的程序之一。 第四,学生自治组织的重构。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是学生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会的地位、性质 和宗旨却是模糊的,它受到校方的控制。事实上,学生会的建立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代表学生的利益来进行活动的。它绝对不应是高校的一个附属行政机构,学校也绝对不能利用它作为自己的附属机构。学生会应该是自治的,应该是校方组织选举产生的,但是学校不能拥有对学生会的人事任免权。学校对学生作出不利的决定时,学生会应该派员参加。这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弱势,有效控制学校的权力。 除此以外,加强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还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救济机制,必须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建立起一个有机统一的内部和外部救济机制,在制度安排上使申诉、仲裁、诉讼环环相扣,具有衔接性。因此,我们强烈要求立法部门尽快制定教育程序法,只要高校不遵守教育程序法法院就可以进行审查。实际上这是对教育程序法中的程序制度的推崇,也是解决对高校教育惩戒权的司法审查的切入点的很好的办法,并为法院提供了审判依据。此外,学界讨论较多的教育公益诉讼可以进行深入考察,即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违反教育法规、侵犯受教育者合法权益、妨碍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有权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就这种模式的实体构建来看,由于教育公益诉讼案件的客体是公共利益,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在条件成熟时,可尝试在我国建立教育公益诉讼制度。笔者还建议,在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框架内,宜实行“先听证,后复议,再诉讼”之三道链条的权利救济防线,即已经听证的案件可以不再复议而直接起诉,或是没有听证的案件直接起诉由法院作出最后的裁决。 【

惩戒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惩戒;关怀

关于教育惩戒的问题在教育史上就存在许多不同的声音,人们也从伦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关于惩罚的负面事件从未因探讨的深入而停止。惩戒究竟意欲为何,是为了威慑还是对纪律等律令的威严性的维护与重申,还是具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这都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育惩戒的实质就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其本质就表征了教育关怀的道德性,而作为具有强制性的特殊的教育手段,为了避免走向异化,惩戒者更应当具有关怀的人文德性。因为教育惩戒是教育者帮助个体走出当下非道德化困境的拯救方式,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带有范导性的活动,因此要培养真正的道德者首先自身应该是道德的。

一、教育惩戒自身呼唤人文关怀

关怀的提出,是教育惩戒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内在要求。 首先,教育惩戒思维的出发点是由“泛政治化”转为回归道德生活,惩戒思维应以人为本,不单只是为维护纪律而惩戒。为维护纪律、法规而缺失人文精神的惩戒方式,最终使其成为单“惩”而无“教”的低效德育形式。

其次,教育惩戒思维的价值取向从单纯强调集体转向集体和个人相结合。 “集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观念并非错误,但它只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非全部,因此不能代表整个道德生活,囊括所有道德要求。如果将集体主义观念推向无视个人的存在的另一个极端,这也违背了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宗旨――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际上,在现代教育惩戒思维中,依旧是以集体为本位的,所有的问题,对错都以维护集体的规则来“一刀切”,完全忽视了个人犯错的原因和立场。

再次,通过关怀助于人们道德行为的选择。通过人文关怀把对人生的思考导向伦理方面,目的是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完善人的德性人格,帮助人们对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定向和道德行为进行选择。

二、人文关怀的内容:全面的精神关怀能力

第一,惩戒者应有积极平等的人性观。所谓平等的人性观,即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教育对象,这种平等表现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无论是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应该以可塑性的人来对待,决不能当“物”看之,当会说话的驯服工具来培养,或是对其进行人格的侮辱等激进方式以唤醒道德的觉醒;二是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接纳。要学会无条件的接受每一个教育惩戒对象,即使受教育者是一个道德并非完善,尚有许多缺陷的个体,但人都是具有无限超越性的潜能者,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惩戒者不能因其道德行为的偶然错误而去否定整个人的意义。人总是从相对完满走向完满,在这个不断趋近完善的过程中应当欣然接受每一个具有相对性的他者,并且能通过教育惩戒的方式告知他们在“应当如何”的过程中去开发出促进道德成长的财富;三是理解并尊重惩戒对象的差异性。每一个受惩戒的个体都是不可简约不可类比的,也正是人各自的差异性才构成活泼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在教育惩戒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发现人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受教育者各具潜质又彼此不同,并非道德高尚者就不暴露道德问题,也并非道德层次低的人在一些道德两难情况下不能做出更好的道德选择。正是因为人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惩戒过程中应摒弃刻板印象、一刀切的惩戒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差异性,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的道德缺陷,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第二,教育者具有高尚健康的人格品质。教育惩戒是一种通过惩戒者德性品质来影响激发被惩戒者德性的精神性活动。要让关怀走入惩戒对象的心灵,其前提在于教育惩戒者自身拥有高尚的人格品质,据此才有对惩戒对象实现人文关怀的可能。任何规章制度、纪律条文,无论设计得多精巧,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能让人探触道德的底线,但始终不能替代在惩戒过程中惩戒者人格影响的激励唤醒作用。惩戒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将道德知识化的传授给受教育者,这不能唤醒道德沉睡者。要对惩戒对象以精神性影响,促成他们人格的成长与完善,必须要求教育者自身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

教育者具有健全的人格,意味着在教育惩戒活动中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以冲动、变本加厉的处罚来禁止犯错者继续犯错。恰恰相反,应对任何一个受惩戒的对象都有关爱的心,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作为崇高的职业,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完善的人性去构筑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性,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他者的高尚品德。

第三,情感体验。教育惩戒要有真正的成效,不在于惩戒的力度多大和花费说教的时间多寡,而在于双方关怀互动下对惩戒对象的精神影响和道德内化。在选择教育惩戒的方式之前,双方都应保持坦率的态度,将各自真实的思想、情感表露出来。受惩的一方很可能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而接受了权威的惩戒,在这时候应当让受惩者有充分的话语权去表达自己的疑惑、不满。教育者在接受到对方不满、抵触情绪的信息时不能选择漠视,而应该理解受惩者的情感态度上的不可接受性,充分尊重他们对不满的正当表达的权利,向受惩罚者解释教育惩戒其惩的道德意义何在。

德育关怀对传统惩罚的超越,其重要表现就是不再把道德教育作为外在的知识灌输和僵死规范的要求,而是重视并尊重惩戒对象不满等内在情感的表达,通过相应渠道抒发的情况下与惩戒对象进行心灵世界的沟通,从内在心理情感需求出发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个体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通过惩戒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产生认拒绝、厌恶、羞愧的感情时,才谈得上道德信念的建立,它对受教育者德性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层的固着作用。因此,教育惩戒中的道德情感体验十分重要,情感体验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基础。

人文关怀能使教育惩戒收到良好效果的原因在于关怀伦理能填补惩戒对象情感的空洞,由于教育惩戒是一种特殊甚至消极的道德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来说,只有道德缺陷者才可能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对待,所以在自信、情感上有一定的挫伤。而经过关怀情感的注入,使得承接对象更容易达成与教育者的道德认同,促进人主体精神的发展,坚定完善自我道德的信念。我们不可想象一个人在缺乏道德内在需要状况下或道德情感淡漠的情境下,他能自觉地选择确定道德标准,建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三、重拾意义关怀

(一)交往对话

从“权威”走向“对话”是传统惩戒向现代教育惩戒转化的一个标志,也是人文关怀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方向。所谓的交往对话是指教育者对惩戒对象以人格和思想的尊重,双方处于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将各自思想、意图进行充分表达以增进对双方的理解,使惩戒对象在对话过程中理解惩戒的道德意义,同时让教育者也在交往对话中了解惩戒对象的道德水平和犯错的动机,以“对症下药”。

在人文关怀中,教育者作为对话的引导者,理应承担起创造有利对话条件、提高对话有效性的任务;在纠正受教育者的道德错误时,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应是向他们倾倒我们的价值观,而是讨论彼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讨论了解他们自当下的处境与思想。如果利用教育惩戒的德育方式,却没有批判性的意识到这一处境,就是在冒强制灌输、思想暴力和行为暴力的危险。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育者从道德权威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与惩戒对象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对话寻求共同的真理。因为在你认为对方犯了错误要受到惩戒时,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会影响到个人的判断,不建立交流对话的平台,不了解犯错者犯错的原因(是故意还是出于被迫或无奈)就武断的去惩戒,则不能使受惩戒者心悦诚服的理解惩戒行为,且加深了二者之间的鸿沟。

(二)激励认可

对他者的认可也是笔者要强调的伦理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旦某人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也就得到了人们指明的促进自身更好发展的方向,以及前进的鼓励,这也建立并增强了个人对自我的道德自信。受教育者一旦因道德行为或道德思想上面的错误而受到惩戒时,容易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我的道德水平是低下的,这种羞耻感如若不能转化为向上的动力,则易导致行为人的自暴自弃,在这个时候惩戒者给予其他方面品质上的鼓励和认可就凸显其重要性了。

在教育惩戒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激励这一问题。由于偶性因素导致道德的错误并不能够完全否定一个人的一切,毕竟人无完人,即使犯了道德错误,也无法掩盖本身的闪光之处,因此教育者在惩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受惩者的内心感受,善于语言、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受惩者在接受惩罚过程中无形的有道德自卑感,面对教育者无法抬起自信骄傲的头颅,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使得自身潜在的道德能力被愧疚、自责所湮没,而缺乏道德自信。若教育者能在惩戒过程中理解受惩者的这一诉求,将对方潜在的道德善意与向善的道德能力所提点,则受惩者的道德自信心会大增,更有利于惩戒对象迈向道德应然境界。

(三)惩后的心理辅导

教育惩戒的由于其强制性的特点,有可能对一部分惩戒对象来说会产生逆反,但某种指导性的引导和经历,在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意识和加强其道德责任感中是重要的。惩后的心理辅导在于能够通过人文的关怀消除因惩戒的消极道德教育方式对受惩者心灵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心理辅导也是一种惩戒后续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了解教育对象的真实想法和道德认知能力,以备随时调整不当的教育惩戒方式。

惩后的心理关怀关注的是“人”, 应当引导惩戒对象对因受惩戒的非道德行为进行回忆,并助导其分析自身错误行为所带来消极后果,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让受惩者真正认识到自我问题。通过对受惩对象道德辅导,一方面能促使他们站在错误行为立场上认清自我,唤醒道德觉醒,以矫正错误行为,达到对非道德行为的真正戒止。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透过引导受惩者进行反思,能明白惩戒背后的道德意义,了解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促进自身人格自为性的弥补和完善。

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辅导,强调教育者应将教育惩戒的具体目标(错误行为的戒止)与终极目标(道德人格的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受惩者道德完善目标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心理辅导过程之中,确立了终极的目标,才能真正使惩戒的道德作用对受惩者施加真正影响,才能有效达到不良行为的戒止。如果不关注终极目标,只解决具体的行为问题,不帮助对其错误行为进行引导与道德反思,就很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即使暂时不犯同样的错误,但着眼于短期教育目标的教育惩戒并不能一劳永逸,在可能的情况下,当事人会在类似情境下犯同样的道德错误。可见,只有着眼于长期教育目标的惩戒对人的道德成长和人格发展的作用才会真正发挥,这样教育惩戒才有可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禁绝错误行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法)涂尔干著,陈光金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4]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M].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5]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檀传宝. 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惩戒教育论文篇3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惩戒方式

1.言语责备。

2.隔离措施。

这是一种简单的社会隔离方式,以此促使学生反思其行为的越轨性。

3.剥夺某种特权。

这常表现在被剥夺的特权必须是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之外的、与学生受教育权无直接联系的权利,如参加某种课外兴趣小组的权利、出外野游的权利等。

4.没收。

当学生的越轨行为与其特定的物品有关,这些物品的存在妨碍了学生本人或他人的学习、受教育或威胁到其健康与安全时,作为惩戒,教师可以没收这些物品。没收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后将其归还给学生本人或家长。

5.留校。

指在放学后把学生扣留在学校里一段时间。这种惩戒方式一般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越轨行为程度决定其时问长短和性质。留校通常不应超过半个小时,并应保证学生在校安全。

6.警告。

这是一种较严重的责备方式,属于全校范围内的惩戒批评方式,它可以是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的点名批评,或是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布告予以批评,常借助于学校整体舆论力量促使学生改变其不良行为。

7.记入学生档案

即把学生所犯错误记载下来,作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在采用这种方式时必须严格按事实本身记录,并给予学生申辩机会;学生家长或年满18周岁的学生应有权查阅学生档案,了解有关记录是否客观、公正、合理。

8.停学和开除。

这是将学生排除于一定学校教育活动之外的惩戒手段,又可称为排除或拒绝入学。前者具有一定的期限,在英国为15天,美国为10天。开除则包括明确地开除学籍和无限期的永久性排除。两者在实施中要遵循相应的程序性限制,如告知、听证、申辩和申诉权利的保障。

二、中西方小学教育惩戒的比较分析

(一)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教育惩戒的差异

1.认识差异。

西方的家长和公众对学校惩戒孩子是认可的。他们认为若教师连惩戒学生的权力都没有,教师的尊严将荡然无存。在中国,公众对教育惩戒的认识尚存在偏差,一旦孩子向父母提到在学校受到了教师的惩戒,一些家长就会立即到校长那里投诉,有些家长还会在此时提出撤换教师、严厉处分教师或为孩子调换班级等不合理要求,如未得到满意答复就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投诉。

2.程序差异。

西方人的法律意识很强,做任何事都要问法律允许还是不允许。在学校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和处理也有其严格的程序。而我国的惩戒程序明显不够具体,教师不明白什么情况下自己有权训斥学生,什么情况下得交由上级处理。

3.惩戒差异。

西方国家对惩戒一般是允许的,而在我国,人们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提倡通过关爱和兴趣来引导学生;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

(二)正确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措施

1.要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惩戒细则

对学生的管教需要惩戒,但惩戒必须规范。虽然现行的《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等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都较笼统,没有将惩戒要求具体化。鉴于教育惩戒的重要性与敏感性,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惩戒细则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惩戒文本,明确在不同情形的违规行为中,学生应接受的惩戒类型以及惩戒主体、惩戒的具体方式等,使惩戒措施逐步具体化和规范化,也便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合法地行使其惩戒权。

2.“法律公开”,使学生走进法律

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师道尊严,少有“人权平等”“尊重”等概念,“儿童权利”更是无从谈起。儿童是弱势群体,要使他们不受伤害,最重要的是“法律公开”,让他们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知道自己有对侵权行为说“不”的权利。

3.对舆论给予正确的引导,使社会对教师惩戒权有一个公正的认识

舆论媒体导向要客观、公正。在对待教育惩戒问题上,舆论宣传要注意科学性和社会性,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正为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4.应努力从制度上予以突破

如试行“小班型”策略,减轻由于学生人数过多给学校和教师带来的压力。现存的城市取向、重点校取向的择校现象使许多学校班级规模膨胀,班容量过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而会给班级管理产生障碍。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有足够的精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去交流、指导、监控、实施管教。这常常让一线教师陷入两难的困境,无疑会加重教师的管教压力和负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因此应努力从制度上予以突破。

三、结语

惩戒教育论文篇4

论文摘要:惩戒是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强制性纠正,达到教育、改正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正当行使惩戒权具有极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惩戒是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强制性纠正,达到教育、改正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是一种对学生有益的教育方式。作为未成年学生,中小学生在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准则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排除外来的各种影响,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矫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使正当的惩戒权。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了学校正常的秩序。而学校作为社会的缩影,教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行使惩戒权,促进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教师正当惩戒权的行使具有极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的本质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合范行为进行肯定评价,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又需要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否定评价,避免其对学生品德形成带来不良影响。当学生出现某些违规行为时,需要教师行使正当的惩戒权,对违规行为予以规范和矫正,促进合范行为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www.133229.CoM具体来讲,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如下影响:

首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的。当学生的行为符合各种规范时,我们就可以称其扮演了正确的社会角色;而当学生的行为与各种规范背道而驰时,我们则称其没有履行社会角色的要求,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实施惩戒,让学生改变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要求,并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学生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可以意识到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立足于社会。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感、是非感和正义感。

其次,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中小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组织纪律性。当个别学生出现破坏集体纪律的行为时,往往会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也会侵犯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教师行使惩戒权就是为了维护集体纪律的存在,保证集体目标的实现,使更多学生的利益不受侵害。另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如果学生违反集体纪律。就会因此而得不到集体的认可或承认,缺乏归属感。教师行使合理的惩戒权,就是为了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使其行为符合集体要求并被集体认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将逐渐树立起集体意识,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与集体共荣辱。

再次,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师惩戒权的行使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权威,而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志向.被大多数学生认可。教师惩戒权行使的依据、原则和方式等,除了按照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教育规律来制定.还应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在学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不仅切合教育实际,而且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当个别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教师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愿而对其行使合理的惩戒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的“独断专行”,在实施中更具有说服力,不仅可以让那些违规学生更乐于接受惩戒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可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惩戒教育.无论是对学生的认知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还是对学生性格与气质的形成,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心理普遍比较脆弱,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许多学生只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只能接受成功,接受不了失败;喜欢顺境,而面对逆境则束手无策。这与我们教育中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辅导与教育有重要关系。因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在中小学开展挫折教育。其实,挫折教育不仅仅在于开设一门专门的课程,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这就取决于学生和老师怎么去对待。教师惩戒学生就是挫折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事实上,如果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破坏公物、扰乱课堂纪律,老师只会对此进行一番无关痛痒的说教就了事的话,那么就会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愈加脆弱,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那种“只奖不惩”的做法,当学生犯错必须实施惩戒教育时,教师就应该大胆地行使其正当的惩戒权,给犯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因为处于成长中的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其抵抗诱惑的能力比较差,犯错在所难免。所以,教师行使惩戒权,就是为了让犯错的学生在接受惩戒教育的过程中。经受一定的“心理挫折”,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提高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了坚强的性格,而且培养了他们勇于正视和改正错误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二、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维护学校秩序的作用

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教育组织机构,其各项工作都应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开展,这就需要靠一定的纪律来维护。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没有水,其地位不可替代。而纪律要发挥作用,又必须借助教师惩戒权的强制力量。涂尔干曾指出,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戒;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戒。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戒.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可见,在预防和禁止两方面,惩戒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基本前提就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校活动的有序进行,消除那些违规行为对学校正常活动的不良影响。

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遵守校纪班规,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破坏学校和社会秩序。如果教师不及时对这些违规行为进行惩戒教育,非但不利于犯错学生的成长。反而会对其他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破坏学校的校风和校纪,影响整个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中小学教育中的未成年学生来说,法律制裁的后果毕竟离他们更远,没有道德和纪律的制裁,就不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畏惧感。所以,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如果没有惩戒以维护必需的秩序,集体就会产生混乱,而受害最多的正是那些似乎为没有纪律约束而手舞足蹈的人。中小学生大多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且模仿性较强,如果教师对这些不良行为置之不理。放弃惩戒权的话,就容易使犯错的学生丧失犯错之后的羞耻感,而且让其他学生失去对规则的敬畏感,甚至模仿错误行为,学生犯错的倾向性更大。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一开始就以为只要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因而不愿意在构建集体的规范和秩序上下功夫,结果班级逐渐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最终提高学习成绩也无从谈起。而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则首先从班纪班风开始抓起,建立一整套的行为准则和奖惩制度,开始看似与成绩无关,但由于学习的秩序良好.逐渐地.整个班级的各个方面都高效运转起来。

因此,教师行使合理的惩戒权,不仅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有效地抵制学生中的歪风邪气,维护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当前。中小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传承、创造人类文明,而且以特有的方式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了促进社会进步这一历史使命。教师惩戒权作为教师的一种管理权力和教育权利,其正确的行使同样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人类生活需要秩序,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秩序的实现往往需要相应的社会规则、规范,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与人之间对规则的强调。这种对规则的强调与以规则为指导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满足了人们对秩序的需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而社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又需要秩序的维护。中小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其命运与整个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中小学校更应该体现出严格的纪律性和规范的秩序性,对于那些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教师应当依据相应的规范,对其进行惩戒,行使正当的教育管理权,这既能体现教育的公正性,更能维护学校生活的有序性,在很大程度上还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惩戒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惩戒教育 现状 实施原则

惩戒教育顾名思义,惩即处罚;戒即警戒。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1]从这个意义上讲,惩戒教育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相统一的教育方式。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赏识、表扬、奖励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理念主流,惩戒这一教育方式有被过度弱化的倾向。惩戒教育的实施与尺度越来越成为教育界争论的焦点。故我们应重新对惩戒教育进行科学的认识,以期能充分发挥惩戒教育应有之教育作用,避免使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惩戒教育现状

(一)教师对合理惩戒望而却步

许多一线教师在进行惩戒教育时如履薄冰,有些甚至采取不作为的做法,只求在自己任教期间不出现问题就行了。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直接原因导致的。

1.认识上的误区。

人们容易将惩戒教育与教育中的“体罚”及“变相体罚”混为一谈,认为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等是不相容的。其实,虽然惩戒教育与体罚或变相体罚都包含有惩罚的因素并以某种惩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们却有本质的区别。惩戒教育是考虑到学生的身心接受程度,不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小惩大诫。体罚则是使学生肉体感到痛苦或极度痛苦的惩罚,如殴打、罚站等。变相体罚是指并不直接对学生人身诉诸拳脚和工具,而是以各种借口并以其他形式间接的对学生身体进行处罚。[2]一般认为,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具有道德性和教育性。

2.实践上的困扰。

虽然教育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教育实践中,合理的教育惩戒与以体罚、变相体罚为主要方式的违规惩戒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水岭。在教育法规还不明确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境来做分析和判断。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在进行合理惩戒时的工作难度。少数教师大胆使用惩戒教育但效果不佳,更受到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长的种种压力。很多教师只能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采取教育惩戒不作为的态度。

(二)惩戒教育滥用现象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教育惩戒被完全的否定,另一方面是体罚与变相体罚等不道德的教育方式依然存在且发生频率较高。在某些地方,教师因学生的惩戒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屡见不鲜,触目惊心。如:2010年12月下午,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中学初二(22)班班主任樊立香因张某对其出言不逊,就把张某带到办公室打了几个耳光,用脚踢了两下。然后又将张某带到班级,让班上学生每人打他一巴掌。

二、科学认识惩戒

惩戒教育是把双刃剑,若在道德的引领下,它就是促进学生不断超越的正义之剑。若无视学生,把惩戒教育的目的与手段颠倒,那它就是戕害学生的邪恶之剑。

(一)惩戒教育的积极作用

1.矫正与诫勉的功能。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处于道德发展低阶段的儿童,或虽然年龄较高但道德发展实际上可能处于较低阶段的青少年,恰当地使用惩戒的教育方法常常会取得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次柔性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一次恰当的惩戒会让他引起思想上的注意,知耻而后勇。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学生的认识、态度、观念等往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及行为结果间接得到的。当某个学生因为某种违规行为受到惩戒时,为了避免遭受不良体验,其他学生就会引以为戒。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利用恰当的惩戒来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控制和矫正。它是学生不良行为的“警戒灯”和“矫正器”,与奖励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2.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功能。

社会化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惩戒在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教育惩戒能够使学生理解社会规则,形成社会所接受的行为规范,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过程中养成责任意识和法律观念,形成坚强的性格,提高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有正确的善恶标准、有良好道德责任感的人。

3.提高行为内驱力的功能。

恰当的教育惩戒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能量。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用实验表明,表扬和奖励会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批评和惩罚,也同样会起到促进学生进步的效果。惩罚可使犯错误的人产生相应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而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是人行为内趋力的源泉。在学校教育中,合理的教育惩戒,可以唤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这不仅不会伤害学生,反而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有效的心理能量。可见,必要的惩戒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许多赏识教育无法体验的东西。在某种场合,合理而必要的教育惩戒具有奖励所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

(二)过度惩戒的消极作用

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惩戒教育的一种过度表现形式。可见,惩戒教育虽然具有诸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必然具有教育意义。对学生惩戒不当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1.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惩戒的无度使用会演化成对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便会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造成学生极大的肉体痛苦,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让学生罚跪、罚晒、罚淋雨;脚踢、手打、拧耳朵、扇耳光;让学生抄写作业十遍、二十遍甚至一百遍;在学生脸上刻字,逼学生吃异物,等等。

2.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1)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肯定,是自身力量的显示,是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会越来越强。然而不当惩戒会无情地撕裂学生的自尊心。

(2)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甚至辍学。实验证明,当父母师长因孩子的学习或行为问题实行体罚时,孩子不仅会体罚本身产生厌恶和恐惧,而且对学校的所有学习环境产生同样的反应。[3]当由于不当惩罚而使学生感受到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时,学生处于安全本能的需要会很自然地想要逃离,甚至有可能发展成为视学校为监狱,厌学、逃学,最终辍学。

(3)对学生正常人格的发展造成损害。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惩戒容易给学生提供一种攻击行为习得模式。德国心理学家霍尼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有安全和满足的两个基本要求。若父母和师长对孩子施加体罚、冷漠、遗弃、厌恶、偏爱、奚落、愚弄等行为,将使孩子的安全感受挫,他们将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他称之为“基本敌对情绪”,若得不到疏导,将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不正常。

3.损害教师形象,影响师生关系。

虽然因惩戒不适当而造成恶劣影响的只是少数教师,但是却有损教师的公众形象。这容易造成社会对教师的误解,增加社会对教师的不信任感。这不利于教师充分发挥法律所赋予其的专业自。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惩戒往往是以强迫的方式提出的,学生尽管接受,但并不认同。这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影响师生关系,不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展开。

三、实施惩戒教育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惩戒产生的效果并不来自惩戒本身,而在于如何施行惩戒,施行怎样的惩戒。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只有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合目的性原则

学生受到惩戒是因为学生犯错,而不是为了教育者泄愤或维持教育权威。这是教育惩戒具有合理性的前提条件。惩戒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做了错事的学生可能会出于维护自尊、害怕被批评或处分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对教育者有戒备心理,或说谎,或隐瞒,或避重就轻,或闭口不言,或蛮横抵赖。此时教育者要心平气和。“当愤怒之情烦扰我们时,尤其这种情感很强烈时,就会使所有其他的感情烟消云散。愤怒能够消解掉任何可能限制它的其他感情,并且控制着全部意识”。[4]教师对自己的情绪不加控制的结果是可能会滥用惩罚,忽视学生的生命权,将教育惩戒的目的与手段颠倒,割裂惩戒教育的本质,使惩戒教育发生异化。

(二)惩戒教育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原则

惩戒教育虽然具有诸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并不必然具有教育意义。教育惩戒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心理学家斯金纳用实验证明,惩罚的结果只是抑制行为,而不会消除行为。班杜拉认为,教育者实施惩戒时很容易给孩子提供一种攻击行为的习得模式。因此,教育者在实施惩戒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采取慎罚的基本态度,与其他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并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谴责的力量取决于这种谴责的独特性:没有一般的‘人心’,有的只是具体的人的世界。谴责的语言只有针对具体的萨沙或格里沙、奥里娅或塔尼亚,它才能获得强大的力量”。[5]惩戒教育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机智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同时,教师要注意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例如我国注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惩罚方法就很有特色:让学生写字数不等的“说明书”,在写“说明书”的过程中认识错误,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决心改正。

(四)可撤销性原则

一切形式的惩戒短期内都容易使学生陷入心理冲突的困境。这种心理冲突可能还会具有破坏性,如引起学生自暴自弃、敌对他人等。所以,教师要及时给予被惩戒学生以关心、疏导和帮助。当学生不良行为消失时要能及时撤销惩戒措施。同时,教师要尽量给予被惩戒学生将功补过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补救并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有利于良好行为的保持。

在惩戒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切不可一味否定或肯定,而应科学认识惩戒教育,发挥其应该的教育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超越的正义之剑。

参考文献:

[1]向葵花.重新审视惩戒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24-29.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

[3]王星霞.教师怎样教材是道德的[J].教育科学,2004,(2):46-48.

惩戒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伦理要求;教育目的;身心发展

现如今,赏识教育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即使普通的家长也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以为找到了“灵丹妙药”,认为赏识能包治百病。但是,现实却很快给他们泼了冷水:这些孩子怎么了?怎么越表扬,孩子越不听话了呢?怎么在赞美声中,孩子的自私、自大心理越来越严重呢?……在困惑和思考中,人们又想到了被打入冷宫的“惩戒”。可是,惩戒早已变成老虎,人们只是议论、争吵,只是无奈地叹息、愤懑地发牢骚,却没有人敢去触碰。

初中生的惩戒教育,是指学校或教师基于教育目的所实施的规范与管理学生行为的统称,其具有规范与管理学生的教育效果,即使受惩戒者能于惩戒历程中达到经验累积、心智提升与行为转化的教育效果,并且保障团体中其他学生的学习权与受教育权不受到妨害,其并非“为管而教”,而是“为教而管”“寓教于管”。 惩戒教育于主观面必须出于教育目的,且能达到规范与管理学生的教育效果,对于受惩戒者而言,希望能于惩戒历程中达到经验累积、心智提升与行为转化的教育效果。

关于初中惩戒教育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笔者觉得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从社会舆论层面、从教育实践层面来慎重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教育以前受别人“指点”太多,尤其是一些不站讲台的专家、学者和所谓的教育热心人士,一个个眼睛离开中国的教育现实、离开中国的文化背景、离开深入研究他国惩戒教育的真正实际(国外很多国家不仅允许体罚,还有体罚的具体标准和尺度,如:韩国、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片面地指责我们的教育不能有惩戒,还动不动就把老师正常的教育批评说成“体罚”。结果,我们很多老师畏缩了、害怕了、迷茫了,一些本来头脑很清醒的老师,也不敢再使用惩戒教育的武器了,因为他们害怕被别人“指责”,甚至遭到那些不懂教育的领导的批评、处分。一个“怕”字,让我们把教师应该有的教育批评权和惩戒权拱手相让了,以至于现在,教育部不得不在文件里规定班主任“对学生有批评教育权”,着实可悲,也反映出惩戒教育观念的滞后。

一、符合社会基本伦理的要求

我们知道,在初中生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初中生惩戒教育实施中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遵循基本的伦理要求。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上对待,承认他们存在的价值

人格是一种普遍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惩戒教育实施的前提和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友好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本着对学生尊重与关爱的态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惩戒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错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有效地纠正行为偏差。

2.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要信任学生

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一天熄灯后,某男生宿舍有两人说话,致使班级德育分数被扣。第二天早自习时,班主任拿到扣分单很是生气,便将该宿舍的8名男生叫到教室外面,想查出是谁在熄灯后说话,结果8人都说不知道。班主任一气之下让8个人都在教室外面站着。站了一个早自习再问学生,还是没人站出来承认错误,于是,班主任继续对他们处以罚站。结果几天后,8个人当中有一位同学出现了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先后被几家医院诊断为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七个月后,学生的状态依然没有好转。后经调查发现,当天值班的教师没有严格查看宿舍号,误将隔壁宿舍说话的扣分记成了该宿舍。由此可见,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解释的机会,要信任学生,尊重实施,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惩戒措施,不问缘由一味地惩罚是不信任的表现,也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会影响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及惩戒行为产生敌意。

3.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宽容、关爱学生

我们知道,惩戒教育行为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非目的。应当宽容学生、关爱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对学生的成长充满关爱和关怀,要接纳学生的错误,要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实施适宜的惩戒。只有当惩戒中充满了宽容的元素与关爱的情怀,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含辛茹苦,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和纠正,因而才能使惩戒教育的效用最大化。

二、符合初中生的教育目的

惩戒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惩戒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任何惩戒措施或手段的实施必须以符合初中生的教育目的为前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实施惩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戒除不良行为

惩戒教育手段并不是目的,不是为了羞辱学生或者让学生感到痛苦,而是一种不得已的教育手段,是通过惩戒的方式帮助学生矫正越轨行为,其目的是让犯错误的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尽早戒除不良行为。通过“过失自负式”的惩罚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责任和规则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与规范,达到“戒”的目的。

2.惩戒教育要尽量让学生获得个人发展

有些惩戒措施虽然能有效戒除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是,却无法帮助学生获得个人的发展,因而也很难体现惩戒教育的教育性。如果惩戒教育能在有效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个人的发展,就能很好地彰显惩戒教育的教育性。反之,如果惩戒教育仅仅局限于惩戒的目的,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

据《北京晚报》(2000年10月18日)报道:“磕桌子罚10元,蹬椅子罚10元,扔废纸罚5元,迟到罚5元,上课说话罚5元……”这张罚款清单赫然贴在北京市某中学初一(8)班的墙上已经一个多月了,不少同学尝到了老师这种所谓“有效的管理手段”的厉害,被罚最多的同学已经累计到了60多元。……据说,这样的物质惩罚手段不仅存在于这所学校,北京其他一些学校的班级也有类似的规定。该中学初一(8)班班主任李老师说,她之所以制定这个罚款清单是为了吓唬一下学生,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守规则,守纪律,为了把班级搞得更好。她认为,这种物质奖惩的方法明显比其他管理方法有效。但实际上,上述惩戒措施的作用非常局限。在这方面,当代教育专家魏书生就做了很好的表率。在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他采取了积极地引导策略,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例、画一幅画、做一件好事等方式,不但帮助学生有效戒除不良行为,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某种特定能力,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此外,惩戒教育的教育性还体现在惩戒后的帮扶转化。惩戒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或目标,而不是让学生为错误行为受到报应。因此,在教育惩戒后,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而做出积极的行为,避免或消除惩戒行为的副作用,充分发挥惩戒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惩戒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人。惩戒教育,特别是初中生的惩戒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发展存在两种水平,即已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中间为“最近发展区”,惩戒教育只要目标恰当就可能走在成熟前面,加速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惩戒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为了保证惩戒教育能够顺利实现社会的需求,就必须从年青一代的身心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开展各种惩戒教育活动。因此,社会需求和初中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开展惩戒教育的根本依据。教育者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超.关于中小学惩戒教育问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37-42.

惩戒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31―01

在各大小学生教育中最受欢迎与重视的就是赏识教育,而惩戒教育已逐渐淡出教育圈。然而惩戒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是广大教师合法职权之一。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如果缺乏了惩戒教育,则会使教育失去完整性,只要正确区分适度惩戒与体罚的区别,把握惩戒的原则,适度惩戒和赏识教育一样都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案例展示

案例1:据某家媒体报道,有两名小学生模仿电影中的情节,在校园外对一名较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持刀抢劫,并致使这名小学生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然后用受害者身上20元现金全部买了零食,当警察询问时,两名小学生说只是感觉到好玩,而据事后了解这两名学生在校表现是品学兼优的。

案例2:某报纸报道,一名小学生因上课不认真听讲,调皮捣蛋,扰乱了课堂正常秩序,代课教师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就让该同学起立,而该同学却大声呼喊,指责教师侵犯了其人权,要找校长去理论,随后该名教师受到了批评教育。

案例3:某教育部门相关通报表明,教师违纪违规行为中因教师虐待、殴打以及体罚小学生而造成违纪违规行为的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以上这几种案例举不胜举,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这些无不表明惩戒教育对于小学生教育管理而言是非常有必要而且重要的,因此,广大教育者应将适度的惩戒教育作为小学生教育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避免小学生因缺乏惩戒教育而造成自我害或者伤害到教师,亦或是教师应惩戒不适度而伤害学生。

二、适度惩戒教育的重要原则

1. 规范。一些相应的奖惩条例应是班级或者学校必不可少的班规或者校规,奖惩条例可以使得小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行为规范及准则,这样小学生对于不符合规范或者犯错后所接受到的惩罚有所认知,可以避免小学生犯错或者犯错后对于教师的惩戒有一个心理准备,更容易使得小学生接受惩戒教育。

2. 常态。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以赏识教育为主,但是当小学生有过错发生时,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惩戒教育。

3. 差异。不同的小学生其心理承受范围具有差异性,因此,同种惩罚收到的效果也不相同。一个小学生犯了同种错误或者有不规范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在这个小学生心理状态不同以及场景不同的情况下给予同样方式及程度的惩罚,小学生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感受。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适当惩罚的同时要顾虑到学生的心理、性格、环境以及对于惩罚的反应、后果等诸多因素,要因材施教,对于小学生的过错或者违规行为要给予适当的、差别的惩罚。

三、适度惩戒教育策略

1. 教师惩戒权实施细节制订合理化。教师惩戒权实施细节制订可以使得小学教师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因缺乏惩戒教育或者惩戒无度的现象最小化。缺乏惩戒教育或者惩戒无度的现象也是目前各大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种倾向。因现今没有一个教师惩戒权实施细则的制订,使得惩戒教育无法可依,导致教师将体罚与惩戒混为一谈而不能区分。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使得惩戒教育有法可依。首先,立法的强化,也就是说对于教师的惩戒权必须给予明确及肯定,使得人们对于惩戒教育的意义、目的以及性质等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其次,在小学生教育中将不法侵犯与合法惩戒的区分标准应明确指出,以便小学教师行使惩戒权的合法化以及正确化。最后,对于教师惩戒权使用过当的行为制订明确的、科学的以及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对于违法惩戒的法律后果要让各个教师都有所认知。

惩戒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教师惩戒权;惩戒;必要性

1 惩戒及相关概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惩戒是通过对不规范行为施予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此行为再次发生,进而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否定性制裁主要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以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羞耻或痛苦,激发其悔改意识,最终达到矫正的目的。在教育领域中,惩戒权有三个特点,其一,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定的错误行为的后果,其二,必须对违规的学生施以某种痛苦,其三,必须以教育学生,让其悔改为目的。因此,教育领域的惩戒应该是教师依据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否定性制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产生内疚情绪,避免其行为再次发生,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惩戒与惩罚是有区别的,从词源上看,"戒"有防备、戒除、警告、禁止等含义,"罚"可解释为处罚,组成口罚、体罚、罚站之类的词;从实施过程来看,惩戒是的过程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否定性制裁,也包括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是双向的,而惩罚主要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制裁,而对该行为在学生身上所达到的效果极少关注。因此,惩戒与惩罚是有区别的,惩戒符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环境下倡导的教育制裁的实质目的。

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是有较大区别的。体罚主要是用有损身体健康与侮辱人格的方式来惩罚学生,例如罚站、罚跑步、罚跪、打手心、拧耳朵等;变相体罚是使学生心理受到折磨、额外增加劳动负担以及剥夺学生某种权利的惩罚,如罚写作业、罚劳动、语言侮辱等,虽肉体没有受损,但产生的后果与体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发展

惩戒是通过外力作用,对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进行抑制,有教育和警戒功能。首先,惩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主要涵盖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社会角色中不断形成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合范行为的惩戒,让学生意识到角色要求,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集体意识是倡导团队精神时代的必要品质,个别学生违反纪律时往往会影响集体目标的实现,同时给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在接受惩戒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教师在实施惩戒的时候,除了按照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进行外,还可以广泛征求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意识。

(二)维护教学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种种教育现象显示,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离不开惩戒。中小学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明辨是非能力较差,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教师若对违规学生不管不理,放弃惩戒权,就使学生丧失了做错事后的羞耻感,让其他同学也失去了对规章制度的敬畏之心,争相模仿,造成不可挽回后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结果班级逐渐成为一盘散沙,教学秩序混乱,失去了向心力与凝聚力,就连原本品德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

(三)促进社会进步

中小学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提高公民素质的历史使命,以其特有的方式引领者社会的发展。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方法上,过多采用奖赏教育,而惩戒教育却较少采用;教育内容上,反映真善美等较为理想化的内容偏多,而反映假恶丑的现实性内容较少。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学校自身也是一个较小的社会,因此学校应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社会上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在学校中,学生的错误行为也必须受到教师的惩戒,必须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当前中小学在校园中,形成有错必惩的风气,那么未来社会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少。从这点来看,教师行使惩戒权对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积极作用。

(四)顺应国际教育大发展的需求

古今中外,都有尊师的理念,也都有对惩戒的认同。尤其是古代,我国有"\楚二物,以收其威"、"教挞不可废于家"等论述,西方洛克、赫尔巴特都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保留适度的体罚,也有谚语"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空置了棍棒,宠坏了孩子)"。随着人权论的发展,体罚在各国被禁止,但对于教师拥有的惩戒权在法律上进行了保护,如日本、英国等法律上都明确规定教师拥有惩戒学生的权利。我国应顺应国家教育大发展的需求,将教育惩戒相关内容纳入法制轨道,发挥作用。

教师惩戒权是教师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违规行为及时指出并进行批评、矫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于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必须严厉禁止。总之,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与法规作为依据,从法律上对教师的惩戒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予以保护。

惩戒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教育惩戒;合法性;必要性

伴随素质教育的推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中心”新型教育模式逐渐形成,教师是否拥有教育惩戒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近期,沈阳165中学女教师与学生冲突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凸显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错位,再次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推上争议中心,引人深思。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惩戒权是良性教育体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教育惩戒权的合法性,正确合理地使用教育惩戒权,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合法性

教育惩戒不是体罚。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具体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与“心”罚。教育惩戒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虽然教育惩戒与体罚都是惩罚,都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是两者存在本质区别:1、目的不同。体罚为惩罚而惩罚,教育惩戒为教育而惩罚;2、手段不同。体罚的手段缺乏法律保障,教育惩戒的手段受法律保障,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3、产生的后果不同。体罚行为损害了受罚者的身心健康,教育惩戒以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为原则,并使受罚者认识错误、改进自我。可见,由于教育惩戒与体罚在目标、手段和产生后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教育惩戒是一种不同于体罚的惩罚。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明文禁止体罚行为,但法律没有禁止教育惩戒行为,教育惩戒行为具有合法性。

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受法律保障。惩戒是指法律主体基于特别身份关系,为维持纪律与秩序,对于违反一定义务者所进行的管教措施。这种特别身份关系主要发生在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与员工、学校与学生以及家长与子女之间,基于这种特别关系,法律赋予一方有权单方决定对另一方实施惩罚。我国现行《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运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等权利,这一法律规定界定了学校与学生的特别身份关系,赋予学校依法惩戒学生的权力。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执行主体,我国现行《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赋予了教师履行依法惩戒学生的权力,为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提供法律保障。

因此,教育惩戒权是教师拥有的一种合法权力,教育学专家谭晓玉教授将教师教育惩戒权概括如下:“惩戒权是一种权力,它是针对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力,也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

二、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

针对教育惩戒的必要性,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强调:“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才,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正如马卡连科所说,教育惩戒是良性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可概括如下:

1、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遵纪守法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只有先学会遵守各种校纪校规,走上社会之后,才能遵守各种法律规范,适应各种工作制度。现阶段,我们强调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决不意味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迁就忍让。对此,教育学家涂尔干有深刻的认识:“纪律经常被人们当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侵害,因为它阻碍着人们不受限制的发展。这样的看法有道理吗?恰恰相反,倘若一个人没有能力将自身限制在明确的限度内,那么这就是一种疾病的征兆。”因此,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惩罚,是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良好习惯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一般而言,“责任”包涵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指做好分内的事情,如履行职责、完成岗位责任等;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可见,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必须学会承担没有做好分内之事的不利后果,接受惩罚。今天,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人的百般宠爱,剥夺了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使这些“小皇帝”们往往十分自私,普遍缺乏责任心。此时,学校的教育惩戒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理的惩罚比一味地赞赏更能使学生学会负责,惩罚的体验是深刻的,甚至刻骨铭心,从而使孩子们吸取教训,踏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简单而言,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即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所谓“人格不同,犹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但健全人格拥有一些共性,拥有健全人格的个体都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具备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惩戒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因违反纪律接受惩罚,接受惩戒的经历让他们有机会正视自我、改进自我,惩罚的痛苦感受也考验了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们真实地了解生活中既有鲜花、掌声,也有痛苦、失败,有利于他们超越自我,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教育惩戒权是教师拥有的合法权力,教育惩戒权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并塑造孩子们健全的人格。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惩戒权运用现状不尽如人意,具体原因如下:1、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健全。现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虽然为教师教育惩戒权提供法律保障,但是没有明确界定教育惩戒的范畴,模糊了合法教育惩戒行为与违法体罚行为的界限,使学校的惩戒制度严重缺乏可操作性,让教师“投鼠忌器”,无所适从;2、某些媒体的恶意炒作。由于教师教育惩戒权缺乏可操作性,师生关系成为敏感话题被某些媒体恶意炒作,这些媒体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放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明确、规范化教师教育惩戒权已成为燃眉之急,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惩戒的合法性,清晰界定教育惩戒权的范畴,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将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冲锋:《论教育惩罚的合法性》,《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3期。

2、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3、刘德林:《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2期。

4、王文生:《关于教育惩罚的思考》,《教育探索》,2005年第11期。

5、《中国教育报》,《教育惩戒,在雷池边缘行走》,2002年12月30日。

惩戒教育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 体罚 制度 法规 建议

2012年10月24日,女教师颜某双手扯住一名男童双耳,将其提起离开地面。另一位女教师童某则拍照并发到网上。浙江省温岭市公安局10月25日依法对两名涉嫌体罚幼童的女教师颜某和童某作出了因寻衅滋事犯罪被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但是在11月16日,却以颜某不构成犯罪为由,将其无罪释放。此判决引起社会热议。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为祖国的花朵日日浇水。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如此尊重的老师,父母相信的老师,为何会对学生做出此种令人发指的事情。

笔者一直认为,合理的惩戒对于儿童是有好处的。但是,这种“合理”的界限教师往往拿捏不准。校内由惩戒变为体罚的案件屡禁不止,所以本文从我国涉及合理惩戒的法律和现状说起,对比国外相对健全的法律规定,提出四点对我国校内合理惩戒完善的建议。

一、我国涉及合理惩戒的相关法律及现状

我国有关体罚的法律主要有以下三条: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与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行的法律虽然明确禁止体罚,但相关条款字义却非常模糊,在法律责任的追究上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在以往即便发生了超过合理惩戒的体罚这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也多以内部行政处分的方式解决。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这种可怜的内部行政处分也几乎成了一纸空文。这样,更使得中国保护未成年人不受过度惩戒的相关法律就没有实质性作用了。在民事上,老师对学生的过度体罚必然是一种侵权行为。在刑事上,若体罚导致学生轻伤以上,则受刑罚定罪处罚。但是对于如上述案例来说,我国刑法没有一个确切的罪名处罚他们。控方以用寻衅滋事罪,由于颜某的行为并不构成该罪,所以将其无罪释放。这是我国相关法律不够规范全面的结果。

就现有罪名来说,体罚造成儿童心理及身体的伤害应如何定罪。如果把体罚学生定义为寻衅滋事,笔者认为是不太恰当地。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那么这些对学生过度体罚构成犯罪的老师该被判处虐待罪、故意伤害、侮辱罪,还是寻衅滋事罪?虐待罪指的是虐待家庭成员,幼儿、学生不属于教师的家庭成员,因此没法以此罪立案。而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条件是要求构成轻伤,体罚学生大多数是构不成轻伤这么严重的。侮辱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若要证明“情节严重”,对想要提讼的家长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以上三种罪名是无法成立的。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原则,牵强的使用了寻衅滋事罪有些逾矩了。所以11月16日颜某被无罪释放。虽然社会很愤慨,但是就现有法律来讲,此判决符合法治精神。笔者认为,教师如此体罚学生,有社会危害性,也有刑事违法性,更有应受刑罚处罚性,颜某是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国外有关合理惩戒的现状及态度

合理惩戒的度拿捏不好,就会成为体罚。世界各地都有教育,那么其他国家关于合理惩戒是如何规定的,是偏向前者还是后者的定义?世界各国对惩戒的态度分为三类。

(一)完全禁止惩戒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目前下列国家完全禁止惩戒体罚儿童:奥地利、芬兰、拉脱维亚、克罗地亚、德国、挪威、塞浦路斯、以色列、瑞典、丹麦、冰岛、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

(二)国家允许合理惩戒

世界各国对合理的惩戒看法不同,主要争议在其是否人道和有效方面。以美国为例,美国法律规定,在学校执行教育法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实施合理的惩戒,判例法的原则是“教师可以用合理的适度的武力处罚儿童”。美国人权法下的体罚定义是:“任何处罚,其中的物理力,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疼痛或不适。”美国已经有29个州取消了惩戒教育,在对于其他21个州惩戒学生仍然是合法的,但在允许惩戒的情况下有严格的规定。美国有关惩戒的法律详细到何种程度呢,以佛罗里达州为例。其政策规定,教师可以惩罚学生,这种惩罚包括用不超过二尺长、三四寸宽的木板打不服从学生的臀部,但不能超过5下,并且不能造成身体的明显伤害。这就很好的对合理的惩戒和体罚做出了明确的界限。

在韩国,教师是可以对违纪的学生作出相应的惩戒的。但教师在实施中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实施惩戒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2)实施惩戒前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惩戒;(3)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惩戒;(4)惩戒必须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对惩戒手段和过程,韩国还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这也是合理惩戒与体罚的界限。

(三)先禁止惩戒,后恢复或者要求恢复的呼声愈强

英国曾禁止教师在公立学校惩戒学生,并逐渐扩展到私立学校以及校外,要求家长也不得惩戒学生。但很快有40多所学校的教师和一些家长联合向高等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恢复合理惩戒,他们认为:禁止惩戒使学校纪律下降,而且惩罚教育是符合《圣经》要求的。于是,英国又颁布了相关法案。此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教师有了惩戒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力。新法生效后,教师获得在学校使用身体武力阻止学生打架的权力,以及不经家长许可对学生实施放学后或周末留校的处罚。新法颁布之后,英国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要求。例如,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备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3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6下等。

日本二战后一度禁止惩戒学生,要求“轻松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增多的后果,让日本准比允许合理的惩戒学生。

此类国家虽然允许校内惩戒,但是对于过度和合理的界限也给的比较明确。

三、对校内合理惩戒完善的建议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在课堂上维持秩序的人,可能会诉诸于惩戒,因为它是快速的管理,因为学校缺乏资源和培训纪律的替代方法。所以多数老师认为惩戒是一种无成本高效益的手段。可是当惩戒这种教育手段过重变为体罚时,就是得不偿失了。对比国外相关立法,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对校内合理惩戒完善的建议。

(一)制定具体明确的有关校内合理惩戒的法律规范

在允许惩戒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相关的法律是非常细致的,多粗的工具、敲打学生的部位以及数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反观我国的相关规定,则是少得可怜,所以体罚才会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合理惩戒及体罚的规定只有寥寥数语,并没有具体明确。所以,我国应该仿照国外允许合理的惩戒,考量具体事件、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不同违规的学生做出相应的体罚限制;加大对老师的处罚力度;不在公共场所体罚打骂学生,以照顾其自尊心。

(二)增加虐童罪或扩大虐待罪的主体

如果因为过度体罚学生,致使其轻伤或者自杀身亡,该教师必定受到刑事制裁。但大多数案例并没有如此严重,如若我国有虐童罪,笔者认为对于教师定罪处罚会更简单一些。但是我国刑法现在没有这一罪名。在该案中,颜某是在教室里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所以,增设虐童罪,对教师更好定罪处罚,对社会更有威慑力。

有学者认为,一有风吹草动就增设罪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那么,依笔者之见,亦可以扩大虐待罪的主体。1997年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后,废除了类推制度。那么我们就不能将该老师的行为类推为虐待罪或者故意伤害罪。但可以将虐待罪中规定的“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扩大为“被监护的人员”。

(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报和监督制度

在国家方面,应该增加完善立法。在社会方面,则应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报和监督制度,形成体系化的、成熟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建立专门的儿童保护福利机构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遵守法律,此时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体现出来了。社会各级人士积极参与,对保护儿童的利益有很大的作用。

(四)采用替代处罚

韩国关于惩戒的规定中有一条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可提出以校内义务劳动来代替惩戒。这样不仅让其了解自己的错误,也在其他方面锻炼了学生。就如同森隆夫所言的德育罚,智育罚,体育罚。用替代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更容易积极改正错误,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