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20:39:06

公司股权论文

公司股权论文篇1

【关键词】直接上市证券公司公司治理

对照规范化公司治理的要求,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尽合理,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公司稳步健康发展的障碍。国有成分控制权在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中的独占性,使证券公司不可避免地带有国有企业的特征,难以形成规范、健康的公司治理结构。另外,由于我国证券公司的股份基本上都是国家股和法人股,股权流动性差。从发展的角度看,直接上市是解决证券公司产权主体空白、改善股权流动性的有效措施,促进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优化,进而提高证券公司经营绩效。但上市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深入考察。

一、我国两家证券公司上市后的股权结构

截至2003年12月31日,根据证监会网站及两家证券公司网站公开资料整理可以得出:

1、宏源证券股权结构特点是:大部分股权是未上市流通股,占总股比例为60.17%,并且大部分是国有法人持股,前七大股东都是法人股,持股份额为57.57%,前五大股东持股份额为53.77%;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为37.28%,占相对控股地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

2、中信证券股权结构特点是:未上市流通股占总股比例为83.88%,大于宏源证券,流通股所占比例更小;但其前五大股东持股份额为56.94%,比宏源证券高3.17%;前十大股东都是法人股,所持股份都是未流通股份,占总股比例为69.76%;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为31.75%,占相对控股地位(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

总之,宏源证券与中信证券两者的股权结构是比较相似的。两者的超过半数(50%)股权都是未上市流通股,并且大部分也都是国有法人持股。两者都有一个相对控股股东,并且都属于国有企业。然而,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的只有1家,十大投资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超过5%的也只有3家,其中高盛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仅为1.72%;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前五大股东平均持股比重仅为15.6%,十大投资银行的前五大股东平均持股比重为16.7%,其中,沃特豪斯集团公司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仅为3.34%。

二、我国两家证券公司上市后的绩效表现

1、两家证券公司上市后的绩优表现

(1)宏源证券。1997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入主宏源证券以后,宏源证券加快了发展步伐,各项业务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宏源证券曾一度在全国120多家券商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达到第2位,利润总额排名达到第5位,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2000年以来,虽然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但宏源证券还一直保持着盈利的局面。根据历年的财务数据,2001年每股收益0.0724元,2002年每股收益0.0763元,2003年每股收益0.0330元。即使在股市最为惨淡的2004年,宏源证券上半年的每股收益仍有0.0052元。另据年报显示,截止2000年底,公司总资产50.92亿元,净资产6.72亿元,总股本5.19亿元。与1996年底相比,总资产增长了220%,净资产增长了69%,总股本增加了154%。三年来连续盈利,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并且在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10个城市拥有21家证券营业部。2000年实现净利润8176.97万元,较1999年翻了一番;2001年在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恶劣形势下,仍然实现了4494.29万元的净利润,在全国110家证券公司中排名22位;2002年上半年业绩创出新高,实现净利润3200.76万元,净资产收益率5%,按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排名,在国内综合类券商中利润排名第四,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一。2003年成功完成增发,筹集了6个多亿的资金,公司实力进一步加强。尤其在经历了最近几年的大熊市之后,2004年前三季度公司仍然能够保持盈利状况。

(2)中信证券。中信证券的资产质量及各项业务在国内名列前茅。在2003年极度疲弱的市场环境中,中信证券净资本占净资产比率及利润总额依然排名第一,净利润也在同行业中位居前列,股票承销金额达120.32亿元,列同行业第一位,并且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的证券公司。2003年年报显示,在证券市场竞争加剧,证券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中信证券2003年实现营业收入8.16亿元,比2002年下降1.23%;实现净利润3.65亿元,比2002年上升232.03%,每股收益从2002年的0.04元,大幅提高到0.15元。2003年年末流动比率9.09,较上年末的4.77增长了90.57%,资产的流动性增强,扣除代买卖证券款后,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86.26%,说明公司的资产结构良好、流动性强。2003年末公司股本24.815亿元,股东权益54.81亿元,净资本额为48.35亿元,净资本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为88.21%,说明公司资产质量较高,不良资产及高风险资产的比例较低,符合《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关于财务风险监管指标的有关规定。

2004年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总资产已达137.46亿元,净资产52.65亿元,上半年股票承销金额已达96.54亿元(名列券商承销额首位),拥有41家证券营业部,2004年3月成为首批获准发行定向公司债的证券公司。

2、两家上市证券公司绩优背后隐藏的风险

(1)宏源证券。2004年的半年报显示,在宏源证券的收入构成中,手续费收入是其重要的利润支柱。公司手续费收入为985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2.90%。因交易量增加及新增营业部等原因,2004年1-6月公司手续费收入较2003年1-6月增加了4522.95万元,增幅为84.81%。在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支出也在增加。200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支出16932万元,同比增加了2004万元,增长幅度为13.42%。同时,因归还卖出回购款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出现负增长2177万元,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负增长6756万元,公司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呈现负增长7958万元。此外,2004年上半年,宏源证券自营证券差价收入为负2049.61万元。可以说,在其绩优背后隐藏着一定风险。并且,从宏源证券2000年以后5年年报显示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这三项主要盈利指标逐年下降(见表1)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中信证券。与国内其他券商一样,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取决于市场涨跌,收入来源很不稳定。在股市大幅上涨时,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在股市低迷时,经纪业务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股市大幅上涨的1999年和2000年,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和22.78亿元,自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7%和48%,2000年自营业务收入超过经纪业务收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但200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下跌,营业收入大幅下降,2001年为19亿元,2002年为8.26亿元,2003年上半年为2.95亿元,2004年上半年为4.87亿元;自营业务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1年为26%,2002年为4%,2003年上半年为1.5%。此外,200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57亿元,比2003年同期下降63.67%,每股收益从2003年同期的0.063元降到0.023元,这也是由于自营业务受股市下跌的影响。可见,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受自营业务风险的影响越来越困难。

三、结论

从上文分析来看,在近几年证券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两家上市证券公司的业绩表现较好。可以说,上市对两家上市证券公司的业绩提高有积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在两家证券公司绩优的背后还存在一定隐患。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尽管证券公司上市后股权结构将趋于多元化和分散化,但国有股的控股地位依然不变,流通股比重比较低,且流通股高度的分散于个人股东中。因此,对于上市证券公司的管理还将会保留行政干预色彩,仍然将会有国有股产权虚置问题,和其他已经上市的国有大型企业相似,也将会有内部人控制问题和管理层的选择、约束、激励的问题,只不过比上市前可能程度会低一些。总之,证券公司上市后并没有给证券公司带来很高业绩,上市在完善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当然,这两家证券公司上市时间都不长,而且只是个例,不能得出具有统计意义的推断。

【参考文献】

[1]傅建设:从中信证券之困看券商出路[J],新财经,2003(9).

[2]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12).

公司股权论文篇2

[论文摘要]从性质上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是一种特殊的出资转让,该出资转让既要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资合性,又要实现继承人的继承权。继承人股权的继承是一项在公司实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并由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有机体,具有人合性与资合性。为了确保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法律要求各投资主体将其出资的所有权让渡给公司,作为对价,投资者获得股权。〔1〕从行使目的来看,股权可分为财产性权利和公司事务参与权。〔2〕对于股东而言,财产性权利的获得是其终极目的,公司事务参与权只不过是股东实现财产性权利的手段和保障,公司的股权的财产性(对于“股权的性质”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股权具备“财产性”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决定其可以继承。从性质上看,出资转让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协议而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被继承人死亡后,有资格继承其股权的只能是死者的近亲属,死者近亲属以外的人依法只能作为死者的受遗赠人。因此,因继承行为导致的出资转让并非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协议,而是因继承这种特定的事实行为发生的,〔3〕正是这一特殊的关系决定了股权继承既不同于公司内部的出资转让,也不同于外部的出资转让,它的核心价值追求应该是不破坏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以及资本的流动性基础上,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

一、在股东死亡后,其继承人是不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关于这一点,各国立法规定不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我国台湾和德国为代表,股东的继承人可以直接成为公司的股东,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5条第1款规定:股份可以出让和继承;另外一种以法国、日本为代表,股东的继承人取得股权须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各国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的限制不一,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股东出资转让须经股东大会同意。如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9条第2款规定,股东欲将其股份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于非股东时,须经股东会承认。二是授权公司章程对出资转让的条件作出规定。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44条规定,公司股份通过继承方式或在夫妻之间清算共同财产时自由转移,并在夫妻之间以及直系尊亲属和直系卑亲属之间自由转让。但是,章程可以规定,配偶、继承人、直系尊亲属、直系卑亲属只有按章程规定的条件获得同意后,才可称为股东。我国新《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了“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以看出,我国的立法借鉴了法国的立法,在承认继承权的基础上,赋予了公司章程的特殊规定权,其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知道,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介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企业之间,兼有人合性与资合性,共同出资人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有可能树立起公司良好的商业形象,进而才有可能成为人们信赖的从事交易活动的对象,“资本的联合和股东间良好的信赖关系是公司两个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4〕。作为出资转让形式之一,股权的继承仅仅是主体的变更,并不影响公司的资本信用,但继承人的加入极有可能破坏公司原有的信赖关系,从而使公司产生信用危机。因此,合理的股权继承制度应该是既能实现继承人的继承权,又能维护公司的人合性。所以,我们把公司章程引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目前,尽管就公司章程的性质说法不一,但不论是契约说还是自治说,都承认公司章程是股东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公司章程就公司股权的继承问题作出了规定,则可以看作是被继承人对其股权继承所作的安排,作为继承人理应遵守。同时,公司章程是被继承人与其他股东的合意,在符合公司章程的情况下,股东的继承人成为公司的股东不会损害公司的人合性。因此,除非章程有相反约定,股东的继承人因继承股权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公司章程在限制继承权时应该在法律范围内,并且对继承股权的限制不能高于对第三人转让股权的限制。当继承人要成为股东时,如果其他股东既不同意又不购买该股权时,视为同意,继承人取得股权,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二、被继承人的股东资格问题

继承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拥有合法的继承权利,并且被继承人具备股东资格,便可行使继承权,这里需要讨论的就是被继承人股东资格获得问题。一般而言,要取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须具备下列特征:(1)向公司投入在章程中承诺投入的资本,并实际履行出资义务;(2)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的公司文件中列名为股东;(3)被载入公司股东名册。其中,实际出资属于实质要件,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和股东名册的记载属于形式要件。〔5〕股东资格的取得以形式要件是否具备为准。《公司法》修改后,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也就意味着股东在没有全部缴纳出资的情况下,就已经全部的拥有了作为股东所享有的权利,如果出资就等于资格,那么没有完全出资就获得全部资格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确认某种资格,在许多情况下只需某些事实状态的存在或满足形式上的要件就拥有资格,在法律上这种例子很多,例如在物权上,记载在登记机关的不动产,合同法上的表见。还有就是如果将股东出资作为必要条件,则难以处理公司中实际的问题,如隐名股东问题。①我们知道,隐名股东在出资时与挂名股东是委托关系,他们之间有委托协议,当被继承人是隐名股东时,继承人可以凭借协议与挂名股东再次形成关系,这并不影响继承人的权利。同时,挂名股东享有股东的形式要件,具有股东资格,可以更大的发挥自主性为继承人创造价值,如果继承人不希望继续下去,可以依据委托协议,解除关系,维护自己权利。当然,以形式条件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要件,并不意味着忽视出资人的出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通过追究股东的出资责任,可以使受损害的法律关系得到恢复。

三、继承人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我国《继承法》并不排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继承权,相反,在分割遗产时,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予以特别照顾。因此,除非公司章程有特别的约定,继承人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继承法》第6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人同意后行使。所以,股权转让的时候,应该不排除继承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

新的公司法只规定了自然人股权继承问题,而没有规定公司法人的继承问题;只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没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继承;还有类似股权继承的夫妻财产分割,我国公司法也没有相关规定。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大难度,所以,尽快出台公司法解释或相关规定,是对我国公司法适用的一大推进,也是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江平.法人制度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3.

〔2〕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法律出版社,2006.233.

〔3〕董峻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

公司股权论文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不同的融资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必然有其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大收益和减少风险的好处,但是,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上市公司的成长也有不利影响,给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带来一定风险。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所占比重普遍较低,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1994-199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98-1999两年则出现高负债融资现象,2000年以后股权融资比例有所提高,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对股权融资带来的突出问题是资本使用效率不高,即大量廉价权益资本的流入,使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非常随意。在公司上市以后,轻易地把资金投到自己根本不熟悉,与主业毫不相干的产业中,放弃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转而千方百计迎合市场喜好,在项目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又随意的变更投资方向,这样做的行为,从长远看,必然影响公司的盈利,影响公众投资的回报,最后会影响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二)资金风险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企业发展越好,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大,无论何种模式,公司上市的目的都包含了融资的考虑。股权融资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在股权融资活动中,提供资金者即股东,对入股资金不能需求偿还,但可从公司的收益中得到回报。从短期看,满足了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投机收益的可能,但从长远看,它必然影响公司盈利,影响公众投资的回报。

(三)运作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证券市场上对股权融资的投向审批不严,上市公司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从事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或者其他活动中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并不少见,主要表现在:

首先,证券欺诈行为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完善,证券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欺诈客户等等现象。

其次,其他违规行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出现新形势,呈现新特点,主要有:(1)上市公司擅自回购本公司股票。指上市公司违反《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行为。(2)为股票交易违规提供融资,就是指某些证券经营等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规,为股票交易提供融资的行为。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风险防范对策

为防范因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风险给公司自身发展造成巨大伤害,上市公司应采取正确的防范对策。

(一)健全上市公司经营方式

首先,保持平和的融资心态。公司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同时也降低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因此,一定要高瞻远瞩,经营策略要真正从企业的长期利益出发。其次,建立针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公司经营管理者从公司经营利润中得到的商业利益是上市公司实行激励机制采用的重要措施,例如:采用经营者持股,实行薪酬激励制度。最后,强化经营者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上市公司应该统筹考虑,平衡处理,促使其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更多地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单纯的资本扩张。

(二)完善证券市场

健全股票市场的整体有效性,使股权融资在其筹资效率方面发挥其优势,必须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首先,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完善组织制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是发挥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关键。其次,加强证券监督,使证券监督层不断完善对公司的股权融资监督,建立股权融资档案,通过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加快实现证券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最后,严格审查股票发行条件。为了维护股票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股票交易的顺利进行,经济的正常、稳定秩序,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也必须严格符合一定条件和法定程序。

(三)完善政策法规

现有相关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和约束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导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表面看来是一个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其实隐含了上市公司体制不到位的实践问题,应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信息质量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坚决禁止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进一步从本质入手,完善法律制度,健全上市公司体制问题,制定全方位的有关政策法规,优化市场环境,为上市公司科学和自主的融资策略提供基础。

总之,目前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虽然股权融资有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但是股权融资在防范风险方面并没有发挥其优势,从目前我国股权融资方式来看,只有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及内部融资结合,各方面政策制度健全,才能为上市公司风险防范增加保证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宗益.公司管理热点透视与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公司股权论文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股东权益;交叉持股

互联网上的“新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变化较大的公司一览表”列出了90家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股东权益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最高增幅达到了359.34%;影响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长期股权投资差额、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少数股东权益等。表中所列的90家上市公司中,股东权益变化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影响的上市公司有47家,股东权益变化受到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影响的上市公司有23家,股东权益变化受到所得税影响的上市公司有84家,股东权益变化受到少数股东权益影响的上市公司有62家;有56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化只受到这四个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有52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化受到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最大,股东权益受到其他三个因素影响最大的上市公司都只有6家。

其他影响因素可能包括交叉持股、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等。

一、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变化较大的公司一览表”中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影响的47家上市公司中,有35家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负的影响,另外12家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正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源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的变动所带来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调整。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除此之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根据国投电力2006年年报摘要,公司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将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摊余价值调减期初留存收益。使股东权益减少58735.72万元,是表中股东权益受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影响最大的上市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整只在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对股东权益产生一次性影响,以后不再有影响。

二、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影响

在表中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受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影响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岁宝热电。根据岁宝热电2006年年报摘要,公司按原会计准则规定,对股权投资及股票投资在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中核算;但是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应将该等投资转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中核算,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的公司所有者权益,147676871.15元。很显然,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是由于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金融资产的概念,将原准则中“短期投资”科目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要求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在首次执行日,新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会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当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一规定将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

三、所得税的影响

在表中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受所得税影响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岁宝热电。根据岁宝热电2006年年报摘要。所得税对股东权益的影响来自于三个方面:1.公司按原会计准则的规定,依据会计政策,计提了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资产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的母公司所有者权益7072392.02元;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根据新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变化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709050552.25元,由此减少所有者权益709050552.25元;3.公司新增合并子公司按原会计准则规定计提折旧,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资产账面价值大干计税基础的差额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24291340.15元,由此减少所有者权益24291340.15元。

显然,所得税的影响来自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这一规定体现了新旧会计准则在所得税处理上的差异。原准则所得税处理强调损益表观,而新准则所得税处理强调资产负债表观,这决定了新所得税准则在首次执行日后也会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产生影响。四、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

在表中可以看到,股东权益受到少数股东权益变化影响最大的上市公司是华菱管线。根据华菱管线2006年年度报告,华菱管线2007年1月1日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少数股东权益310768万元列于股东权益,使股东权益增加310768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来源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列示方式的改变。原准则要求,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将少数股东权益作为单独项目列示在负债和权益之间;新准则要求,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在所有者权益类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

五、交叉持股的影响

交叉持股是指在不同的企业之间互相参股,交叉持股使参股企业受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过剩资金滞留资产市场,使得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从而使参股企业受益;二是被参股企业由于经营环境的改善使得利润或资产大幅增值,使得参股企业间接受益。姜国华认为,随着股市的不断上涨,即使上市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变化,只要存在交叉持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就会随着股市上涨而不断上涨。根据张凡的看法,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交叉持股在参股公司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新的会计科目中,在被参股公司计入股本或负债。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必须以公允价值入账,这就意味着这些交叉持股公司面临价值重估机遇。即,只要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就意味着交叉持股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化。>

六、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影响

由于新会计准则中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在首次执行日股东权益的变化会很明显。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首次执行日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新会计准则中像这样将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差调整留存收益的情况还有很多,如预计负债、企业年金基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摊余价值等等。

七、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原准则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以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这一计量方法与原准则不同,使得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股东权益发生了变化。同时,该准则第十三条规定,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这一条规定也会使得股东权益变动。

八、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一规定使得上市公司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可能会增加股东权益。

公司股权论文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不同的融资体制规范着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制约着企业的融资形式和取向。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必然有其为上市公司带来更大收益和减少风险的好处,但是,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上市公司的成长也有不利影响,给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带来一定风险。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所占比重普遍较低,外部融资所占比重较高,1994-199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1998-1999两年则出现高负债融资现象,2000年以后股权融资比例有所提高,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

二、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对股权融资带来的突出问题是资本使用效率不高,即大量廉价权益资本的流入,使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非常随意。在公司上市以后,轻易地把资金投到自己根本不熟悉,与主业毫不相干的产业中,放弃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转而千方百计迎合市场喜好,在项目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又随意的变更投资方向,这样做的行为,从长远看,必然影响公司的盈利,影响公众投资的回报,最后会影响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二)资金风险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企业发展越好,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大,无论何种模式,公司上市的目的都包含了融资的考虑。股权融资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在股权融资活动中,提供资金者即股东,对入股资金不能需求偿还,但可从公司的收益中得到回报。从短期看,满足了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投机收益的可能,但从长远看,它必然影响公司盈利,影响公众投资的回报。

(三)运作风险

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证券市场上对股权融资的投向审批不严,上市公司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从事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或者其他活动中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并不少见,主要表现在:

首先,证券欺诈行为的存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完善,证券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欺诈客户等等现象。

其次,其他违规行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出现新形势,呈现新特点,主要有:(1)上市公司擅自回购本公司股票。指上市公司违反《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行为。(2)为股票交易违规提供融资,就是指某些证券经营等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规,为股票交易提供融资的行为。

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风险防范对策

为防范因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风险给公司自身发展造成巨大伤害,上市公司应采取正确的防范对策。

(一)健全上市公司经营方式

首先,保持平和的融资心态。公司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同时也降低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因此,一定要高瞻远瞩,经营策略要真正从企业的长期利益出发。其次,建立针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公司经营管理者从公司经营利润中得到的商业利益是上市公司实行激励机制采用的重要措施,例如:采用经营者持股,实行薪酬激励制度。最后,强化经营者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上市公司应该统筹考虑,平衡处理,促使其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更多地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股东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单纯的资本扩张。

(二)完善证券市场

健全股票市场的整体有效性,使股权融资在其筹资效率方面发挥其优势,必须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首先,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完善组织制度,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是发挥证券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关键。其次,加强证券监督,使证券监督层不断完善对公司的股权融资监督,建立股权融资档案,通过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加快实现证券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最后,严格审查股票发行条件。为了维护股票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股票交易的顺利进行,经济的正常、稳定秩序,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也必须严格符合一定条件和法定程序。

(三)完善政策法规

现有相关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和约束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导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表面看来是一个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其实隐含了上市公司体制不到位的实践问题,应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信息质量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坚决禁止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进一步从本质入手,完善法律制度,健全上市公司体制问题,制定全方位的有关政策法规,优化市场环境,为上市公司科学和自主的融资策略提供基础。

总之,目前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虽然股权融资有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但是股权融资在防范风险方面并没有发挥其优势,从目前我国股权融资方式来看,只有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及内部融资结合,各方面政策制度健全,才能为上市公司风险防范增加保证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宗益.公司管理热点透视与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公司股权论文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

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以发行的股票或其他股权性权益,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自2005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国家陆续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法规。目前一部分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并加以实施。截止2007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5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股权激励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1.公司内部:股权激励的实施存在缺陷

(1)对股权激励实施的根本目的和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实施效果发生偏差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高管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起到降低公司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为此,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应从战略出发,为公司的战略和愿景的实现服务,鼓励公司高管执行长期化战略,致力于公司的长期价值创造。但部分上市公司缺乏长远眼光,股权激励仅局限于近几年的发展,行权等待期和限售期大都定得很短,使得激励作用受限。部分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股票总数已用尽国家规定的额度(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也就是说,公司可实施股票激励的额度已被现有的管理层全部用完,以后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再搞股权激励,这种激励显然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把股权激励当作一种对高管人员的奖励,公司绩效考核达标条件设置得过低,使行权轻易实现。多数公司的股权激励缺乏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一些公司的高管通过股权激励,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成天密切观注股价,缺少动力去想公司该如何发展。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事与愿违,没有起到激励高管人员的作用。

(2)股权激励由公司经营管理层控制,对激励计划的实施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的真正控制者或掌握实际控制权者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股东大会的职能弱化,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的决策往往受管理层控制,实施股权激励往往是“自己激励自己”。为实现管理层的利益,公司降低股票激励的行权条件,甚至隐藏未来的规划和增长潜力,在设计的激励方案去除利好预期,从而轻易行权。这种激励计划不能代表股东的真实意图,并可能被公司管理层所滥用,甚至出现管理者在制定激励计划时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普遍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对于公司财务核算、经营管理者业绩的评价缺乏监控,对经营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公司高管“自己激励自己,自己考核自己”,导致了上市公司大量的短期行为以及控股股东之间的不正当关联交易。公司高管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损害企业长远利益,采取短期行为,如减少长期的研发费用、提高当期利润,高价套现持有的股票。极端的情况是,激励受益人会粉饰报表、调节利润、操纵股价。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甚至有可能给公司和股东利益造成损害,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3)股权激励方案中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绩效考核是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标准使用最频繁的为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侧重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财务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细致,非财务指标涉及较少。过于简单的财务指标使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易于实现,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激励对象的工作成效,并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包括短期行为、高风险经营,甚至人为篡改财务结果。

2.公司外部: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有待改善

(1)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健全

在我国,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主要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此,要实施股票期权制度,首先必须解决经理人的选拔和聘任问题,即通过建立经理人市场以评估经理候选人的能力和人力资本价值,促进经理人员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成熟的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态势可以给在位的经理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不能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就会被更优秀的管理者替代,由此可以对经理人的行为产生刚性的约束,减少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而目前,我国的经理人市场还不够成熟,经理人市场缺乏足够数量的职业经理人供给,并缺乏高效便利的经理人流通机制。多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仍由行政任命,较少通过公开的竞争上岗方式选择。弱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有的“行政任命制”,使很多高管可以“高枕无忧”:即使业绩不够出色,也很少面临被解职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与股权激励强调的高付出高回报的理念相冲突,导致其实施效果减弱。

(2)资本市场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真正价值

我国的资本市场有效性不高,股价难以和公司业绩挂钩,这降低了股权激励的效果。按照股权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象的收益来源于公司股价的上升。在健全的资本市场内,公司的股价取决于其业绩,而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对象自身的努力程度。但是在弱有效性的资本市场下,这一原理难以发挥作用。在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涨跌受到国家政策、经济周期、市场投机、公众信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高管人员的努力导致的业绩变化只是导致股票价格变化的原因之一。即使公司的业绩提升了,公司股价也未必上涨或达到应有的上涨幅度。可能出现公司业绩并未下滑而公司的股价却大幅下跌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业绩下滑而股价大幅上涨的情形,进而大大削弱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这样,激励对象的努力就得不到回报,股权激励效果自然就会降低。

(3)国家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近两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对股权激励的相关规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相关的法规政策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还需要更为详尽的法规准则出台,使公司的股权激励能顺利规范的得以展开。

①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细则需进一步完善。现行法规对股权激励股票来源的规定尚显薄弱,对利用股权激励计划虚构业绩、操纵市场或者进行内幕交易、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及违反规定超比例转让、违反限制期限转让所持公司股份等行为尚无相关法律条款明确其法律责任和处理意见。同时,对上市公司有关公司股票期权授予、行权信息、绩效考评标准、经营者业绩等信息的披露未做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②按新会计准则,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要按其公允价值从授权日起计入相成本或费用。2008年伊利股份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按照最新的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该公司近7.3亿的激励成本冲抵了当期利润,导致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中净利润出现亏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费用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问题也引起质疑。股权激励费用究竟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亟待相关部门的认定。

③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对股票期权的征税规定虽比原先有所放宽,但持股人的税负依旧很重,从而加大了激励成本,减少了经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不利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相比之下,国外很多国家都提供了实行股权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方法。同时,国家也应从多方面着手,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1.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有效实施股权激励

(1)科学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将股权激励计划与公司的发展相结合

上市公司应围绕发展战略,结合发展现状,确定股权激励的目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并在不同的时期调整激励目标,使激励对象的行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提高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激励对象行权或退出约束机制,避免出现高管在获得股票或股权后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影响企业的发展的现象,真正起到激励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

(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监控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权激励有效发挥的基础,否则,股权激励只会成为少数公司决策人员中饱私囊的工具。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行必须以根治经营管理者控制、完善公司治理为前提。上市公司应尽快解决国有股权所有者或出资人缺位的问题,真正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约束职能。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经营者的作用,对领导层、公司财务等进行监督。同时,增强外部董事的独立性,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的诚信体系、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防止股权激励被经营管理者利用,侵占股东的利益,杜绝公司高管人员的寻租行为,推动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

(3)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制度,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上市公司应不断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加强对被激励对象的业绩评价与考核。考核指标应当全面、系统,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同时,可以考虑引入EVA、平衡计分卡等国外的先进考核办法。这些考核办法可以使考核更加全面、公平与合理,使企业业绩与激励对象付出之间的关系更鲜明、更准确地反映出来,从而保证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同时,由于每家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地域不同、资产质量不同、股权结构不同,因此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尽量选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考核指标的设计应以相对灵活的方式结合多种指标,设计不同的考核方案。

2.建立健全外部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加快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

为了促进股票激励的有效实施,我国应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养,建立以经营能力为标准的经理人市场,公平竞争,有效监督。同时,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变经理人员的选聘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的经理人选拔、聘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促进高素质经理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推进股权激励创造良好的条件。

(2)培育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

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此,国家应予以高度地重视,大力规范资本市场投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投机行为。加强宣传,强化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完善交易规则和监督体制。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资本市场的有序性。只有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才会为顺利实施股票期权计划创造条件。

(3)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相关的政策法规

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股权激励的系列法律法规,从公司法、证券法、税法及相关会计准则等多方面、多角度人手,对在股权激励实施中虚构业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不正当行为加强监管并予以严厉处罚,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等具体要求;根据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特点,确定合理的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式;调整修订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构建完整的制度框架体系,为股权激励的实施营造一个有法可依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于妮:浅析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

[2]韦敏: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3)

公司股权论文篇7

一、母子公司的基本认识 1.母子公司的法律内涵。我国《公司法》对母公司和子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其法律涵义,尤其是没有界定母公司对子公司所持股份的比例,也未对相互持股问题做出限制性规定。因此,我们给母公司和子公司所下定义只能是从一般学理意义上理解,并且考虑到股份的过度分散致使母公司足以形成对子公司控制的股份占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比例的大大降低,故从数量上确定控股比例已无实际法律意义。由此,我认为,母公司是指拥有其他公司的一定数量的股份,或通过企业合同能够使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对其进行实际控制的公司。所谓子公司是指其一定数量的股份被其他公司所拥有或通过企业合同受其他公司控制的公司。2.母子公司的法律特征。首先,母子公司各自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母子公司在法律上时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母公司不能代替子公司对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同时,母子公司各自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各自以自己财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母公司不能也无权直接支配子公司的法人财产。最后,母子公司具有各自独立的组织机构。 其次,母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母公司支配、影响子公司的意思。母公司通常会向子公司派遣或任命董事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并依法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对其重大经营活动下达必要指示,通过对子公司组织结构的控制来实施。这种控制是有计划、连续性的,而不是一时或者偶发的。 最后,母子公司间以控股为唯一纽带。正是由于母公司直接或者间接的掌握着子公司的控制股份,才导致其在子公司事务上的表决权和控制权得以实现。 一、母公司滥用股权问题 1.母公司滥用股权基本认识 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控股股东,因滥用股权造成子公司及其债务人利益损害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滥用股权损害子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子公司债权人的债权。 母子公司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控股结构优势一种最简单的获取公司控制权的股权结构,因此,在企业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由于其余股权较为分散,控制性大股东通过在公司股东大会中的投票权优势控制了股东大会,进而在董事会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席位,在法律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控制性股东可以利用自己的表决权优势使公司经营决策服从大股东的意志,在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利益分配、股权转让等环节将公司的利益转移至控股性股东手中,从而损害了小股东、债权人以及公司的其他主体的利益。一次很难避免产生母公司滥用股权的行为。因此,滥用股权简单得讲就是:在存在控制性股东的公司中,大股东利用控制股权损害小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主体利益的行为。 2.母公司滥用股权的表现形式 母子公司结构中,大股东滥用股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利益转移型、转嫁成本型、自我交易型、欺诈型、高价配股型。这些情形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应该说亟待有相关的法律进行合理的规制。 3.规制滥用股权的法律制度 (1)积极性的规制制度。主要从预防滥用股权的角度来制定相关措施,以防止大股东滥用股权、损害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现象发生。积极性的规制制度主要有:累计投票制度、投票权权限制度、表决权制度、关联交易股东回避制度、管理层任选制度、对母公司控制权的间接规大事项公开制度、权利对权利的约束。 在我国《公司法》中对上述制度有部分体现,但是并不完全。有待完善的方面还很多。 ①表决权制度。我国《公司法》第107条规定“股东可以委托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但是由于配套的规定不完善,上市公司中表决权的行使比较混乱,有待于统一规范。应当对此进行专门细致的立法,把权利合理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制度对于大股东滥用股权的制约。 ②关联交易股东回避制度。我国在《公司法》与证监会颁布的有关规定中也对股东的表决回避制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执行该制度,同时对该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够。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程度十分严重,有必要采取比较强硬的措施落实股东表决回避制度。第一,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处理小股东、媒体和中介机构对于上市公司不执行关联股东表决回避制度问题的举报。第二,执行关联股东表决回避制度后仍然通过了显失公平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在小股东、媒体和中介机构举报后,证监会仍有义务对该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调查,并 宣布该关联交易无效。第三,对于不采取股东回避制度的上市公司以及有严重的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在提出配股、增发新股等进一步融资申请时,证监会一律不予批准。 ③公司运用资金规范制度。公司资金运用规范制度,在涉及母子公司的结构下,为了防止母公司的滥用股权,应在《公司法》中对公司资金运用做一定的限制性规定。包括对转投资的限制、对公司资金借贷的限制、对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我国《公司法》第15、16条只是对公司的转投资做了表要的限制,但是实施细则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对公司控股股东的非公允性关联交易进行具体的限制,防止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益和转嫁成本,损害子公司及其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第149、150条对于公司资金借贷的限制有所规定,但对于借贷出去的资金不能收回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应该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未作规定。第16条、第149条分别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一定的限制。 ④重大事项公开制度。为了保护公司小股东知情权的行使,我国《公司法》应当进一步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小股东有权查阅公司账簿,小股东查询公司账簿的必备条件与查阅出席程序,以及上市公司拒绝小股东查询账簿时小股东的投诉方式。 (2)救济性的规制制度。也称消极性规制制度,适用于事后补救,其实现主要通过法律救济,包括直接诉讼、派生诉讼等,以补救和挽回公司由此造成的损失。 我国在公司法中规定了母公司滥用股权的一些救济措施。但仍应注意引进国外成功的先进的救济原则和措施。使得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这类事后法律救济可以更好的实现。在引进是,也需要注意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不能照搬,这样才能更合理的完善我国关于规制母公司滥用股权的问题。使小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主体的合法利益收到更好的保护

公司股权论文篇8

关键词:海外并购;股权结构;绩效

一、 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开始纷纷踏上海外经营的道路,在中国企业推进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高速化与规模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并没有换来效率化与效果化经营成果。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重组升级并且发生着战略转移,通过海外并购的行为可以高效的进入他国市场,获得资源,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使公司快速的实现规模性成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共识是作为一种具有职权配置功能的制度安排。股权结构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了公司治理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取向。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海外并购的影响。

二、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 股权结构理论与涵义。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核心内容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及公司高管持股等。股权结构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投资比例关系,属于量化的范畴,用股权集中程度来衡量;二是权力关系,体现了不同背景的股东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支配程度。Jensen和Mecling(1976)在公司治理的视角首次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做了最早的研究,认为内部股东比例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很大影响。之后,国内外学者继续在这一视角进行了大量探讨。

(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所有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在股权集中度方面,从小股东“搭便车”角度出发,Grossman和Hart(1980)认为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营者进行监督。Fama和Jensen(1983)认为,一旦股权集中度过高,市场流动性就会下降,将增加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从而造成公司绩效的下降。Sheifer和Vishny(1986)认为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比股权分散型公司更好的。Claessens(1997)以及Pedersen和Thomsen(1999)通过实证研究都得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然而,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对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La Porta(1999)的研究结论认为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同时,Demsetz和Lehn(1985)采用净资产回报率对股权集中度进行回归,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ehran(1995)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目前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的研究方面,Sheng-Syan Chen和Kim Wai Ho认为外部机构持股比例显著影响公司价值。Makhija和Spiro以完成私有化的捷克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股票价值随外部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国内学者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研究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关系。孙永祥(2001)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价值要低于民营公司。佘静怀、胡洁(2007)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3)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公司高管持股是伴随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其核心思想就是管理者拥有部分所有权,享有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达到激励和约束高层管理者的目的。Shleifer A.和VishnyR.(1988)研究指出: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在0-5%时,公司价值与管理者持股比例正相关;在5%~25%时,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5%以上时,又呈正相关关系。McConnell和Servaes(1990)、Myeong-Hyeon和Cho(1998)在不同的高管持股比例分隔的区间段也得出过相似的结论。然而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国内学者王芳芳(2011)通过对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158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

基于对上述研究的梳理,考虑到我国具体的体制环境,本文拟用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和公司高管持股三个维度来表征股权结构特征。

2. 海外并购行为及其绩效研究。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并购行为后企业的绩效表现和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两个方面。

(1)海外并购绩效表现。关于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表现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Langtieg(1986)的研究发现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李东富(2005)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的绩效指数呈V字走势。而另一些学者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王谦(2006)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在第二年与同行业的控制样本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指标比较中显著占优。

(2)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国,主要产业特点、组织因素、股权结构、并购类型、支付方式、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展开的。

在产业特点方面,产业的市场结构、盈利能力和生命周期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影响。范从来、袁静(2002)的相关研究指出,行业的生命周期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在组织因素方面,企业的并购经验、组织规模、管理模式、价值观等内部组织因素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Lubatkin(1982)发现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存在微弱正相关的结论。Kang(2004)的研究发现被并购方的组织规模越大,并购企业的超常收益也会越大。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并购主体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绩效表现,并且现金交易的并购支付方式能产生更高的绩效汇报。谢军(2003)从资本结构角度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杠杆收购方式和债券支付方式有利于并购绩效提升。文化差异被认为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Barkema(1996)以荷兰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文化冲突对海外并购绩效有微弱的负影响。宋耘(2003)研究发现文化冲突影响并购绩效。阎大颖(2009)认为目标公司的文化距离越小,海外并购绩效越好。

三、 研究假设

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控股股东由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且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措施尚不完善,因此控股股东通过海外并购谋求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利益。所以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就越明显,也就越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体现在绩效表现越差。故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H1:股权集中度与海外并购的绩效负相关。

2. 股权性质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目前组成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成分主要有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等,故本文将上市公司按照第一大股东属性分为国有股公司和非国有股公司。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国有股公司在资源获取和寻求制度保障等方面优势明显高于非国有股公司。陈志军、薛光红(2010)认为国有股公司可以优先获得许多由政府政策主导和分配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基于资源基础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会能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绩效。

3. 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公司的管理者作为人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享有控制权,由于信息优势可以产生逆向旋转及道德风险等相关问题。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高管成为股东可以规避这些风险,公司高管持股概念和相关研究应运而生。公司高管持股作为所有者对公司高层经营者的一种长期激励的股权制度设计,在理论上会从两个方面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一方面相对于外部人,管理层的信息优势加上拥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技巧,会使公司高管持股产生潜在的效益,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和提升公司绩效;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和股东的目标差异,可能会造成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无视股东利益。

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数量和比例普遍偏低。魏刚(2000)研究指出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难以使得管理层去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控制职能,公司高管持股制度也难以发挥足其预期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海外并购的高风险极使管理层在海外并购决策过程中会对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而侵占公司股东利益要高于海外并购所带来的绩效提升的利益,由于管理层持股较低,就会导致在公司海外并购行为中过程,选择管理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故本文假设:

H3: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起到抑制的作用。

四、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7年~2010年间共4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剔除了标的出让方是海外公司和ST公司。此外,考虑到会计准则的不同,还剔除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样本。最终得到一个包含76家上市公司的样本。关于财务指标数据来自wind并购重组数据库,股权结构数据来自CCER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缺失的数据,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等公开资料补充。

2. 变量定义与说明。本文具体选取的各变量的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海外并购绩效(ΔROE):并购后一年与并购前一年ROE之差;

(2)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CR_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股权性质(Share):虚拟变量,1为国有股,0为非国有股;公司高管持股(MO):虚拟变量,1为管理层持股,0为管理层不持股;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时间虚拟变量(Year);

3. 模型构建。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假设,特构建了三个模型。

模型(1)为检验假设1的模型:

ΔROE=β0+β1CR_5+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1)

模型(2)为检验假设2的模型:

ΔROE=β0+β1Share+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2)

模型(3)为检验的模型:

ΔROE=β0+β1MO+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Year3+ε(3)

五、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对模型(1)、模型(2)、模型(3)进行检验:

模型(1)的调整R方为0.288,拟合效果较为理想;D-W检验值为1.902,说明方程基本不存在自相关;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远远小于10,可以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整体F检验显著。因此假设1整体检验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股权集中度(CR_5)的系数为负(-0.229),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1通过验证,即股权集中度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负相关。

模型(2)、模型(3)的调整R方、D-W检验值、VIF、F检验都较为理想,模型(2)股权性质(Share)的系数为负(-9.177),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国有性质的控股股东国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模型(3)公司高管持股(MO)的系数为负(-5.152),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3通过验证,即公司高管持股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六、 结论与启示

自2007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的进程高速增长,但大多数的并购行为并未带来预期的绩效收益。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实践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更多的海外并购,还应考虑如何提高海外并购的绩效。本文,通过逻辑推导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活动发挥有效的理论指导作用。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企业具体运营层面,首先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的有效手段,现有的股权结构和制度安排往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导致大股东最大化享有的权利却没有承担相应义务,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累积投票制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制度等手段来保障中小股东利益,优化现有的股权分布结构,建立权责对等的股权结构,最终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其次,适当减持国有股,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深化股权分置改革,适当减持国有股股份比重,转变企业运行机制,培育健康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升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此外,适当调整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海外并购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此外,在宏观制度建设层面,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法律依据,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合理的制度环境,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筑起的坚实的后盾,通过经济领域的外交手段,加强各国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树立高校负责的国家形象,是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06,(5):1-7.

[2]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3,(11):3-11.

[3] 孙永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融资结构[J].当代经济科学,2001,(6):28-34.

[4] 佘镜怀,胡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1):99-110.

[5]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3):54-62.

[6] McConnell, J.J.& H.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595-612.

[7]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64.

[8] 王芳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基于中部六省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11,(6):33-48.

[9] Langtieg.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197-216.

[10] 李东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上海大学学位论文,2005:77.

[11] 王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协同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0.

[12]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16-22.

[13] 谢军.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J].财经论丛,2003,(2):18-22.

[14] 宋耘.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9):16-21.

[15] 阎大颖.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J].经济评论,2009,(1):5-10.

[16] 陈志军,薛光红.股权结构与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0,(5):126-131.

[17] 段明明,杨军敏.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混合所有制下控制权市场大股东治理优化研究”(项目号14SKC08)。

公司股权论文篇9

关键词: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商业企业;公司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治理中所要解决的最基础性问题,它是指公司中不同类型的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即股权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者的内部结构,它不仅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而且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还会影响公司经营绩效。

公司治理问题的出现源于现代公司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是处理公司中的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公司治理的探讨,最终会落足在公司绩效上,这是因为公司治理本身只是手段,提高公司绩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在公司治理这种制度安排中,股权结构是基础,在相当程度上起着很大作用。它决定了企业所有者的构成,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的构成。目前,理论界对我国公司制企业治理状况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公司制度安排仍然很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合理,其关键在于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

在国内外,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活跃,这也恰恰体现了理论界对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所起作用的关注。本文主要选择从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方面来考察股权结构对我国商业企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对“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西方学者主要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即利益趋同论和利益侵占效应论。德姆塞茨考察了1980年511家美国大公司,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及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并不相关。麦克奈尔(1990)考察了1,000多家上市公司,发现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派德森和汤姆森(1990)考察了欧洲12国435家大公司,认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而米赫然(1995)发现,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问题研究,国外学术界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

(二)国内学者对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学者对股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上。在股权多元化的约束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会对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结果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即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冯根福、吴林江发现,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并购当年的业绩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成为引进机构投资者的一个理论依据之一。

聂长海、姜秀华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最大的前100家和第一大股东比例最低的前100家上市公司。分析显示,“一股独大”股权模式下,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上市公司;而事故多发地带,却集中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从业绩角度观测的结果看,股权分散型上市公司表现非常不尽如人意,而“一股独大”型公司较好,而且业绩稳定性也要远远大于股权分散型公司。他们认为,“一股独大”本身并不是公司治理问题严重的恶源,股权分散和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一股独大”引起的公司治理问题,同时会产生其他问题。

三、研究内容及其模型方法

关于股权结构的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前人都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由于股权结构自身的复杂性、涉及面的广泛性以及各国经济发展道路不同,从而使股权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众多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有的甚至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本文从沪深股票市场以商业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商业企业上市公司共39个样本,分别用一次、二次和三次相关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影响,考察同行业环境下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以得出实证分析的结论。国际上一般采用对托宾的Q值与公司股权结构之间的回归分析来进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托宾的Q值是经济学家托宾提出的一个衡量公司绩效的参数,它等于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值。公司的市场价值可用公司股票的市值与公司发行的债券市值来计算。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则因缺乏各类旧货市场而比较困难。本文借鉴上述研究方法,采用公司总资产的会计值代替该重置值。至于公司的股权结构,我们采用第一大股东占全部股份的比例来表示。

1、假设检验。在目前的股票市场结构和公司股权结构形成机制环境下,其他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不变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2、样本及数据。选择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商业企业上市公司59家,剔除一些托宾Q值大于10和小于3及其核心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后,样本剩余39个。

3、变量选择

PF:第一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托宾Q值:市净率=市场价值/重置价值

其中:市场价值=公司股票市价OR发行债券市价

重置价值=公司总资产的会计值

由表1、表2和表3对PF与托宾Q值所做的线性回归分析可知,t-Statistic(t检验值)、R-squared(拟合优度)和F-statistic(f检验值)都远远达不到标准,所以大胆推测我国商业企业上市公司PF与托宾Q值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假设不成立。(表1、表2、表3)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市净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也没有显著的二次、三次线性关系,所以推测我国商业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本文在研究中的样本选取、统计方法和指标选取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这可能对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1、本文的样本是截至2007年年底的数据,这可能会对结论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有待进一步检验。

2、本文研究对象是上市公司,对于没有上市的企业,一样存在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问题,因此本文的结论只是一个参考。

3、在行业选择上,本文只是选择商业企业一个行业,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上市公司。

虽然本文在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中不能完全的把各种影响因素都反映出来,但是实证结果对上市公司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学者提出,在经济转型时期,股权结构是内生变量,机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购买绩效较好的公司的股票,并把那些绩效较差的公司的股票留给国家。即股权结构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公司绩效也会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配置。此外,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等市场因素,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国家的法律以及一国的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外,还有股东大会的运作、控股股东的行为、董事会结构与运作、监事会参与治理状况、信息披露质量、经理层的任选、激励与约束等内部治理因素。这些因素是对公司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等问题都有待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McConnell,John J.Henri 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7.2.

[3]Jensen Michael C,Meckling William 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2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公司股权论文篇10

内容摘要:本文以股改前后的截面数据,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股改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一定的改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地位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不显著,公众流通股股东对股权融资偏好的改善起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融资偏好 因素分析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比例比较低,都积极利用股权融资的机会跻身到股市上来募集资金,这一现象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出现了“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我国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股权分置是导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出现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股权分置从制度上造就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地位不同、利益分享不平等、双方责权利不平等。在股权分置时代,股权融资偏好是拥有控股地位的享有特殊利益的非流通股股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从2005年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已经将步入全流通时代。本文以股改前后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依据,以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在股改后是否有所改善,控股股东和公众流通股东对此有何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西方经典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建立了成熟的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其中,关于融资偏好问题的研究是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M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是对此问题进行解释的主要理论。

莫迪利业尼和米勒的MM理论成功地运用数学模型,揭示了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意义。MM定理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先河,引发了众多学者对资产结构研究的热潮。但由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优序融资理论。又称融资顺序理论。梅耶斯和麦杰拉夫(Mayers and Majluf 1984)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研究了资本结构作为一种信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对投资、融资顺序产生影响。其认为,在企业面对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所采取的融资顺序是: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发行股票。

(二)国内研究

国内众多的学者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分析的角度和依据的理论以及限制条件的不同,众多学者也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有的认为我国的企业融资偏好与融资优序理论相符,而大部分认为与西方成熟市场的融资顺序有着很大的差异,认为国内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如黄少安,张岗(2001)等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国内学者对于股权融资偏好出现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方晓霞(1999)、黄少安和张岗(2001)、吴江和阮彤(2004)认为,我国的股权融资的成本相对低于其它融资方式,几乎是零成本。吴晓求(2004)等则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股权结构的特殊性。还有学者从公司的治理结构、理论、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等不同的方面给出了解释。有些学者对最近几年的情况也进行了研究,但由于选取时间较短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另外,在股权融资偏好上,存在问题最为突出就是国有企业,但是分析和研究不是很全面。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一)融资偏好分析与假设

在股权分置状态下,非流通股股东与公众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点不一致,处于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股权融资偏好较为强烈。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的股东的基本利益一致化,股东融资行为受到市场和公众股东的限制,上市公司融资选择路径发生变化。

假设1: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所改善,股权融资偏好有所降低。

(二)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假设

股权分置改革主要从股权结构的方面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进而影响其融资行为和融资偏好。不同的股份持有者作为不同类型的权益主体,它们所追求的目标和对上市公司施加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应该存在影响关系。

在我国股权结构主要表现在:第一,上市公司国有股占绝对比例,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常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第二,股改前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不能获得资本利得收入,对于股价的升降关注度不够。股改后,股权结构在这两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第一大股东在股改后的股权融资偏好也将不如股改前强烈,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不再有显著关联。

假设2:股改后,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关系不显著。

此外,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股权结构的普遍状况,由于流通股股东自身持股比例较低,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及融资决策基本处于无法干涉地位,对大股东做出的融资决策难有制衡作用。股改后的股权结构通过市场交易将有所改变,公众所持有的流通股比例的上升,这将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及融资决策产生积极的作用。

假设3:股权分置改革后,流通股比例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呈负相关关系。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权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样本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是截止2006年12月31日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在2003年以前于沪、深上市的公司。剔除奇异点及数据不全的样本,总共获得235家公司样本,以2003年、2004年和2007年、2008年、2009年为研究时段,意在对比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是否发生变化。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本文研究使用的是SPSS17.0统计软件。

(二)变量选择及变量定义

因变量的选择。由于要考察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融资偏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因此融资偏好是被解释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选择股权融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PRE,即,其中当年外源融资总额包括股权融资额和债权融资额。

解释变量的选择。将股改变量设置为虚拟变量Y,其中2006年后的数据设置为1,2006年以前的数据设置为0。对其进行回归,能够观察出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即Y = 1(2006年后数据) 或Y= 0(2006年前数据)。另外,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两大重要因素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流通股比例则设置为:

控制变量的选择。影响“股权融资偏好”的因素还有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都必须在实证中予以考虑,即控制变量。由于公司融资决策常导致其资本结构的变化,所以本文使用在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时通常考虑的5个控制变量,即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例、成长性、收入波动性及获利能力。

(三)回归模型的设定

根据假设共设置两个回归模型,即模型4.1和模型4.2。其中模型4.1用以检验假设1如下:PRE=α+β1Y+β2 SIZE+β3TC+β4GROW+β5RISK+β6PROF+ε

模型4.2用以检验考察假设2和假设3,具体回归模型如下:PRE=α+β1CR1+β2 FR+β3SIZE+β4TANG+β5GROW+β6RISK+β7PROF+ε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将2003-2004年及2007-2009年的数据代入以上两个模型,则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

由方差分析表1可见,F检验的显著水平值0.000明显小于0.05,所以模型4.1通过了F检验。

从表2中可看出,模型1的解释变量Y的显著水平值为0.0832 ,小于0.10,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说明股改虚拟变量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PRE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五个控制变量即公司有形资产比例(TANG)、成长性(GROW)、收入波动性(RISK)及获利能力(PROF)的显著水平值分别为0.7485、0.0381、0.0355、0.0065、0.0109,显然公司规模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模型常数项也未通过T检验。

从表3中可知,模型2的F检验同样是显著的,其显著水平值0.000小于0.05,故模型中所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影响”是显著的,模型通过了F检验。

从表4中可以看出,模型2的解释变量CR1及FR的显著水平值为0.1689、0.0148。显然,解释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即使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上也不显著,可以认为其对被解释变量PRE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另一解释变量流通股比例(FR)则在95%的水平上显著,反映了其对PRE存在着显著影响。

此外,模型的常数项及各控制变量的显著水平值分别为0.031、0.5457、0.0012、0.1412、0.0733、0.0578。所以,除控制变量中的公司规模(SIZE)及成长性(GROW)外,其它控制变量及常数项都在90%的水平上显著。

结论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已经有所改善;股改后,第一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与股权融资偏好两者关系不显著;股改后,公众流通股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加强,其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已经消除,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有所改善,但是股权融资偏好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改善股权融资偏好仍然需要在各种配套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中不断推进。要进一步降低国有控股比例,改善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提高股东相互制衡的水平;广大中小股东应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国有控股股东积极地提供良好交流环境和参与机会,参与公司发展的重大决策,当然也包括股权融资决策等涉及流通股股东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切实地落实中小股东对公司高管决策的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赵南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状的制度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9)

2.汪霞.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9

3.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

4.宋琳,马晓晶.资本产权约束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