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培训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3 10:02:13

电气培训计划

电气培训计划篇1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电气类专业 卓越计划 实践

[作者简介]王立忠(1970-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王广德(1963-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齐海东(1978-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吉林 四平 1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气信息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36)和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电气信息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2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师的类型分为服务工程师(Service 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 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 Engineer)和研发工程师(Research & Develop Engineer)四种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部分组成。我国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每类工程师培养标准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要求。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尤其是没有参加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对电气类专业来说,要与时俱进,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同时培养少量的设计工程师。本文将围绕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每年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足够满足社会需求,但工程教育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高校工科在校生每年700余万人,而美国只有几十万、英国只有十几万的生源,但我国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满意,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国工程师培养落后于发达国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环节。

校内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面向工程实践教学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脱离市场等。校外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工程师社会认可度低,相对来说,金融、管理人才社会地位、待遇较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与学校脱节,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多数行业没有建立工程师资格认定制度等。

二、地方院校电气类专业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工程师培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国外已经进行相应的计划,目前我国建设目标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各类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个任务。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情况与重点大学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办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类高校首先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前,我国“卓越计划”为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师。制订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软件与硬件建设,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三、高等学校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订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工程师,首先要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工科专业应以培养生产工程师为主体,制订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方案和校外方案两部分。

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主干课与特色课;确定毕业标准、学制及学位;合理分配学分;明确的实践性课程及进度;建立培养能力标准化矩阵;设置管理与法律类课程。企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合理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实践和学习方式;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与指导。教师工程训练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专业教师企业训练的时间、内容及方式;企业学习阶段考核标准等。要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比例,这对于地方高校十分重要,是学生培养工程能力的关键。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要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实践对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上。创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工程意识培养,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1.分层次设置训练内容。学生的浓厚兴趣是工程能力训练的基石,需要教学单位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制定适合的训练内容。训练体系要做到两个“4”和两个“5”。即训练要突出4个新:理念新、方法新、元件新、内容新;体系要做到 5个化:训练内容常新化、管理规范化、作品创新化、训练主动化、实际应用化;形成4种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建立5种机制:学生训练团队机制、指导教师团队机制、鼓励机制、检查督导机制、梯级机制。总之,要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形成梯队,构建教师和高年级有能力的学生共同指导的新模式来运行工程技能训练。

2.结合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教学单位要与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衔接,实习基地训练主要放在工程设计、应用技能、生产管理、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等方面,相当于提前进入社会。在学校的训练有可能接触实际较少,利用实习基地机会,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工程设计、产品生产线组成和控制原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测试、产品预算、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训练。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训练可根据专业性质选择训练项目,对于电气类学生来讲,要注意生产机械的电控原理、工作过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生产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训练时间累积一年左右,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生产运行管理、项目开发的能力。

3.校内工程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根据工程技能训练模块要求,建立如下4个训练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首先要夯实基础即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常用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基本功能电路和应用软件的训练;应用技能训练指的是把所学的检测元件、控制器、微处理器结合起来智能化设计训练;工程训练是指结合企业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行工程化训练;综合训练指的是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训练,设计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结合各种竞赛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技能是在训练中成长的,要把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学单位组织各种电子作品竞赛,参加全国和省、市、校的竞赛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赛、机器人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用实践驱使学生思考、应用、创新,体现其价值。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对刚参加训练的学生要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定期举办硬件作品和软件作品竞赛,学生从设计、制作PCB图、模拟仿真到作品焊接调试,最后撰写报告,组织教师评议。学生定期举办训练交流会,谈各自的心得体会。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颁发获奖证书,互相交流设计心得。

5.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工程训练。高校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对于高校来讲就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要想服务好学生和社会,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工程技能训练要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技能训练内容,即按照社会需求的导向,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训练体系的设置由传统教育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高校应遵循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训练内容设置。首先,训练体系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技能训练的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计划,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需求。其次,训练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训练体系构建时要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地区、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并准确把握对未来的预测,体现设置的应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2011-01-08.

[4]张安富,刘兴凤. 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电气培训计划篇2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实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东同志在2014年高校咨询会上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和实践的课题。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结合2014版培养计划修订,做了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现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主要改革内容及实施情况

(一)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

在2014级电类学生培养计划修订中,对电类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调整、学时调整。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1)2014级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6+20)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分别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船舶通信与导航”课,改列为专业选修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取消了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课,新增加了“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课程(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3学期)新增了针对性更强的两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4学期)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4学期)课;二是将“单片机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改成(1.5学分、1.5周、第4学期);三是取消了“船舶电气设计与检验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6学期),新增了“船舶机舱测控系统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6学期)。

(2)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了“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二是取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2+16)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四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一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调整到学科基础课;二是取消了“供配电系统”课程(2.5学分、36+4学时、第7学期),改增为“工厂供电”课程(3学分、40+8、第7学期);三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2学分、26+6学时、第4学期)学分调整为(2.5学分、28+12学时、第4学期);四是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3.5学分、48+8学时、第5学期)学分调整为(4学分、52+12学时、第5学期)。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取消了“变压器应用技术”课程(2学分、28+4学时、第7学期);二是取消了“船舶动力装置与辅助机械”(2学分、28+4学时、第6学期)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6门课程,分别是:信号与系统、文献检索、企业管理、电气工程专题讲座、集散控制系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二是新增“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新能源技术”(1学分、16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三是将“AUTOCAD”课程(2学分、16+16上机、第5学期)改为实验课程(1学分、32学上机、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学分、1周、第6学期)两门课程。

(3)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16+16)课,改成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增加了由专业核心课调整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56)与实验(16) 两门独立的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信息论与编码”(24+8)课程并调整“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0+16)到学科基础课。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在通信系统方向:将“程控交换”(32)课程换成为“移动通信”(22+10)课程;二是在嵌入系统方向:将“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改为“嵌入式系统”(22+10),新增“ 计算机操作系统”(16+16(上机))及调整来“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16+16);而“DSP原理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 电子设计自动化”调整到专业选修课中;三是取消了电子系统设计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Linux软件设计”、“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电视原理”8门课程;二是由专业方向课调整来“DSP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选修课;三是新增“专业导论”、“学科前沿信息”、“新能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双语] ”、“信息论与编码”、“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7门课程。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工程训练C”(1周,1学分),调整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4周,2学分)。

(二)加强几门关键课程的课改示范工作,提升课程在电子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的教改实施情况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课程。学院2009年起将原来的“电装实习”改成(电子装配)“工程训练”和“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并结合课余电子制作训练作为补充。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每一年的设计制作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增,加强设计内容的新型性和实用性,至今实验室已有50多个设计实训模数电路板。2014版培养计划中“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调整为实验课程“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30学时)。

电子装配工艺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低,在原2010版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电子电路焊接技术,为以后的电子装配打下基础。教学时数为一周,时间上分散进行,历时半个学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学生进行电子设计的入门课,除公选课、选修课形式外,兴趣小组形式的学习培养也是一个最有成效的环节,使得对电子设计有基础、有兴趣的同学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能力。对电子制作训练做到有计划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制作基本能力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为:焊接技术训练、认识基本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识图、音频放大电路制作。

第二阶段:电子制作入门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主要学习绘图、制作与测量(学习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波形图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能力训练),内容有:简单电源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光控灯开关电路、温控加热器电路等。

第三阶段:电子设计基础训练。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音响电路(含音调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隔离放大器电路、充电器电路等。

第四阶段:电子设计综合能力提高训练。主要为综合设计中、大规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抢答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数控电源电路、无线通信电路、锁相环振荡电路、转速检测电路、充电器电路。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改情况

单片机作为电子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院该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新的教学文件,每年修改电子教案、课件,出版新的教材与实验指导书,不断完善学习资源,实施电子考试等等,为学生的自动化电子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14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改为32,实验改为独立设课,学时为32,课程设计为1.5周。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全部为校内老师设计制作,实验室至今有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电路板30多件。

(3)新增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

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学院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从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初始阶段就引导学生向技术应用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凝练为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课程的专业界限、学科界限,使得知识、技术、信息等多方面融会贯通,在还不能完全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以教学实验班的形式增加一个补充教学环节,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为立足点,从应用目标出发搜索知识点,解决技术问题,培养思维方式。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作为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改变学生被教师控制之下被动地学习的局面,改变单纯死记硬背完成学业的局面,转而让学生养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查找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在教学环节上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三点连成一线。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适应技能考证的要求,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编写、修订教材、教案,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编写出版《电子综合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指导》、《单片机设计实例集》等实践指导教材;为学生开展考证培训修订《电子工程师考证培训讲义》等;编写新的教学文件及电子教案、课件等,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一是修订出版了《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Proteus仿真版)》、《电子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单片机设计实例选集(一)》、《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实践指导性强的教材;二是在原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片机慕课网站的建设,新编了150题左右的作业练习题库;三是修改2014级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课件;四是设计开发2014级用的新实验电路板并用于每年的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提高学生、专利证书数量、提高学生电子工程师/板级工程师/电工等从职证书数量。

(1)加强了学科竞赛的辅导力度。一是组织学生电子协会,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以加强低年级同学的基础技能训练;二是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相结合,利用各种提高学生能力的资源,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三是培养充实指导教师力量,2014年学院的指导教师队伍扩大至9人,落实了组队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选环节,密切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在暑期中通过明确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增加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四是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

(2)重视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工作,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省创新研究项目等实践,指导学生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固化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发表的电子设计类论文、实用专利、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电子电气类)项目、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增加明显。

(3)加强校内电子工程师等考证培训工作。学院培训中心通过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条件验收,成立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电工方面考证员,可进行中、高级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板级设计工程师、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师7种电子电气类证书的证书认定,为学生培训考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加强了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要求。学院将毕业设计任务早计划、早布置,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真题实做时间,现一般是在第7学期初就布置任务,毕业论文答辩分二次进行,在较长的时间内可给学生留出较多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比例在90%以上。

(五)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

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将提高从职能力的技能考证、考级、竞赛奖等纳入到教学学分中。

学院出台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规定了5类学生学业成果(考证、考级、论文、专利、竞赛奖)或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认定可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的其他成果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二、实践成果

两年间,学生在电子工程师、电工考证、学科竞赛获奖方面成绩提高明显,取得电子工程师证书30 人;电工证书192人;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学生为9人,二等奖学生为18人,三等奖学生为21人;在全国(省)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及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特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4人。两年间,学生发表电子设计类论文10篇,取得电子设计类实用专利35项。

三、不足分析

一是教学计划改革后课时量压缩造成教师“抢课”现象,并由课程门数增多及投入精力不足造成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下降;二是团队精神在学院教改项目中体现不够,大多数教师还是安于老的教学方式,教改积极性不高,大范围的教改项目推进困难。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教师的人人参与。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建立在教师行动上。高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与学生的竞争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树森,李维.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4,03:44-46.

[2] 张军国,刘西瑞,张健,燕飞,阚江明.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林业教育,2009,S1:93-95.

电气培训计划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实训课程;教学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发展速度的提高,电气自动化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及教学模式需要跟紧时代脚步而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全能型的电气专业化人才。

一、电气自动化理论及实训课程

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主要以文化课为主,是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之一,合格的操作技能是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表现。自动化实训课程是将学生观察、思维、操作、理论应用于实际等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发挥学生自身思维和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一线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课程。

二、提高理论教学实效的措施

(一)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到位,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灌输理论知识,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二)电气自动化理论课程具有系统性及复杂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制定目的性较强的教学计划,发挥好阶段性教学计划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阶段性教学是针对每一单元授课内容所开展的系统性、层次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理论知识,在规定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进行高效实训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专业实训课程。通过对实训课的独立设置,保障实训教学的课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二)开展综合实训。开展综合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运用电气自动化理论基础知识解决电气自动化实训课程设计中的问题。如在电气控制实训课教学过程中,要提出一些综合性设计要求,适当增加设计难度。确定实训目标时,要重视一些具体的系统工程设计指标,使实训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及生产实际,让学生在实验室就开始工程实践操作,而且不仅仅停留在系统功能范围。教学实践证明,实训课安排得好,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课题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教学而言,迫切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投入相应的设备,配备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的教师,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带领学生投入到电机及电器维修实训等活动中,让学生多接触较为先进的电气实训设备及电器应用技术。对现有设备要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量力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制定实训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其在日后就业过程中可以迅速适应岗位需要。

参考文献:

电气培训计划篇4

论文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背景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电力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服务理念已由计划用电向开拓市场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电力工业从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高自动化阶段,进入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阶段。由于本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1)了解供用电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的就业岗位类型。

(2)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的建议。

(3)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

(4)了解往届学生对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5)与去台交流的教师进行座谈,探讨台湾教育教学模式。

(6)协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本专业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

(7)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探讨“配电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得到专业服务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单位岗位类型。就业单位类型有: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备修造企业,社会各行业自备供、配电系统,电力用户等单位。就业单位岗位类型有:配电设计,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及检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力负荷控制,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配网自动化等岗位。

三、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原有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比较接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经企业调研和课题组教师对就业职业岗位类型的深入探索和分析,现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结合对电力企业的调研情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作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客户服务、配电维护、电能计量与计费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家的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三上三下”,即“上学历、上职称、上水平”和“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认证工作,以支撑学院职前职后“互为加强、互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安排其到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到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主持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名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具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本专业已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离岗研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计划每年继续派出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互动,体现“产学研一体化”。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进校3年以内的教师分阶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申报工程和技能系列职称,将专任教师培养成懂理论、会操作、能培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于1~2年内在福建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聘请6名兼职教师,形成1:1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另外,积极开展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互助活动,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授课技巧,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特别是担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协助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技术岗位(群)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能力、配电运行能力、线路设计运行与检修能力、配电系统设计能力等。

2.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如支撑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能力的课程:“电工技术”(由原来设置的电路、电机、电子合为一门课程)、“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气工作安全规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规程”、“配网自动化”、“电气运行”、“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线路带电作业实训”等。

3.创新课程设置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按“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素质教育教学包”要求设置能力素质式课程体系。

文化基础教学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包括电力应用文和科技文写作)、“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教学包:“电工技术I”(含实训)、“电工技术II”(含实训)、“钳工实习”(含实训)。

专业技术教学包(一体化教学):“供用电系统”、“配电设备”(含实训)、“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含实训)、“安全用电与安规”(含实训)、“装表接电与内线安装”(含实训)、“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含实训)、“配网自动化”(含实训)、“用电管理”(含实训)、“电力市场营销”(含实训)、“电气制图与CAD”(含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专业拓展教学包:“建筑配电与设计”(含实训)、“电力工程预决算”、“电气运行”(含实训)、“带电作业”(含实训)。

素质教育教学包:“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准军事化与电力企业文化”、“职业口才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电力办公应用软件”。

六、初步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为了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融入了职业岗位群的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以职业内容为主线。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均实现一体化教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教学实现职业能力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

2.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了“四层次、三培养”集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培养”是指培养工程素质、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构成了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开展电工技术、继电保护试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进行电能表接线、检查、错接线查找,低压排故,配网自动化调度,带电作业,杆上作业实训等,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室、配电站、开闭站、开闭所等毕业设计,电气运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性设计、实训和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专业教学改革的牵动下,已形成了“装表接电”实训室、“低压排故”实训室、“电气运行”实训室及“配电设计研究所”等,计划在3年内,建立“配网调度实训室”、“电力负荷控制实训室”等。逐步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一体化教学建设

(1)教师一体化建设。任课教师负责本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并负责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即大纲、教材、备课、讲课、实验实训指导等一体化。

(2)教室一体化建设。包含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三合一。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边讲理论边示范,学生边练习,突出技能培训功能。

(3)教材一体化。包含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指导及考核、技能训练指导及考核等内容,即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一体化。

对主要专业课程如“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等10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七、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深入,是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

(1)探索建立“讲、演、练”一体化的教室,如配线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装表接地与内线安装、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配电运行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边讲边练,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2)变实验指导书为实验任务书的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实验教学。

电气培训计划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乃忠(1978-),男,辽宁凌源人,沈阳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级实验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1202)、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94)、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68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73-02

实践教学是应用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但又自成体系的独立环节,承担着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功能,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德国FH的“企业主导型”

FH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缩写,FH与企业联系非常密切,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在国内体现在“冠名班”,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校外实习完全顶岗等。

2.英国的“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

在英国,职业教育相应的实践教学以职业资格证书推动而行。该模式强调的是以能力为基础,做中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在实际工作效果的评定上。所有实践资源围绕职业资格证书来配置。国内体现在,一些院校也在试探“双证书”制度,如沈阳工程学院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一直处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层面上,此种模式要求更加科学地配置实践教学资源,以避免和正常教学计划冲突。

3.香港的“工业训练中心型”

中心旨在为学生的工业训练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业环境,既不同于普通的实验室也不同于进行单一工业技能训练的实习场所,这种工业环境在设备配置、布置等资源配置上选择典型产品,执行的工业技术标准等基本接近实际工厂的环境。

归纳来看,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行业特色鲜明、强化教学、兼顾科研、服务社会、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

二、电气工程专业多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吸收加拿大红河国际学院等职业院校实践环节开放式、现场化的优秀做法,建立了以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标准化的实践课程群、实验基地规划建设、科学运行管理、教学研究、实践文化、校外实习与企业培训为支撑的开放式、立体化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见图1。

1.贴近工程实际,突出岗位能力,融入设计和创新环节,构建职业标准化的实践课程群

深入剖析和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与条件,结合电力系统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分项目开发实验实习内容,把实验实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模块化教学设置使得各模块专业性和针对性加强,各个模块即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利于增强实习效果,不仅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还充分考虑学生的类别、基础不同,合并调整、创新实验实习项目,紧跟电气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学生不仅能学到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还力争达到不重复参加培训就能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在实践教学组织和运行上,采用模拟生产流程化模式组织教学

在教学组织上,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在几周或数周时间段内学习、工作在实验室,有利于学生更加熟悉设备,融入实践环境,夯实基础,为创新实验开展做准备。在教学运行上,采用模拟生产流程化模式组织教学。模拟生产流程化模式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可以按照图2所示分七个阶段进行运行。实践证明,强化模拟生产流程化模式的基本技能教学运行方法,规范每一个环节并落到实处,极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应用科学管理手段,开发了基于WIFI技术的实践教学资源实时在线综合管理系统

实践教学资源实时在线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无线网络的,终端为智能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手机等),功能主要面向实践教学过程的成绩采集、自动运算、成绩的管理与维护、成绩打印;面向学生群体的成绩查询、学习环节的弱点分析和面向管理者的后台基本数据管理与维护、系统参数的设置开关;实现对设备资产、低值易耗材料的实时管理;实现动态课程管理;实现网络资源管理;可以为虚拟实验室服务;实践教学实现移动实时办公,为用户提供集成统一的操作平台。摒弃纯人工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工作效率,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4.合理规划、扎实有效建设和运行的实践基地

(1)明确实践基地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确立以教学为主体,兼顾科研,以职业培训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建成一个电气工程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群。

(2)在实践基地规划、建设实施上: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扎实推进、高效运行,服务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群初具规模。

规划并建设了7个基础实验实训平台、10个专业化创新实验实训平台、4个校外实习现场化实训平台、2个虚拟实验平台。基础实验实训有利于学生融入实践环境,借鉴先进思想,夯实基础,为创新实验开展做准备。专业化创新实验实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工程实际任务,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创新实验项目。校内实习现场化可以化解校外实习教学与企业生产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校内外实习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研究利用虚拟现实软件平台建设虚拟实验室的思路、方法、体系、构架、应用,虚拟实验室将替代部分实际实验项目,降低设备损耗、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具有极大的教学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低压电器虚拟实验室和高电压技术虚拟实验室建设已列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3)完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践教学安全、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教学运行特别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5.用实践文化助推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以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各实验中心具有成规模的硬件文化环境。相关的照片展板等硬件设施丰富多彩;大屏幕视频展示平台开展实验实训优秀成果、标准化操作过程循环播放。

发挥“软”件文化在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功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连续组织开展4届“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可免试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评。“智能楼宇供配电实训装置的设计与制造”项目被确立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智能型硬币计数收集器的研制”被确立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PLC实现的三段式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研究”项目获得学院科研立项,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基于PLC的卫生间次污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研制”获得学院科研立项;“具有高性价比的双电源单母线供电实验装置”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二等奖;“基于PLC的低压双电源备自投装置开发”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实践证明,技能突出和参加创新实验项目的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获得了用人单位较高的评价。

6.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实现实践基地的社会、经济效益,利用校外实习资源促进校内基地建设

开展维修电工、变电一次安装工、变电二次安装工、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技能鉴定“高压电工”、“特种电缆工”;特种作业人员(电工作业)安全生产技术鉴定等培训考试项目;累计为企业和社会培训3878人,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利用和企业技术人员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加强交流与反馈,促进了实验实习教学项目的完善,使校内实验基地建设不断紧跟企业现场的发展方向。

校外实习教学资源对于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行业和专业的特殊性,加之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和限制,校外实习与企业生产管理之间存在矛盾。为了化解矛盾,科学划分校内外实习教学资源应完成的功能,合理调整实习教学计划和大纲,充分利用校内现场化的实践基地开展校外实习的基础部分教学。精简到企业专业实习的时间,提高校外实习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校内外实习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

7.不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促进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近年来,围绕该课题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累计开展(完成)校级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基于职业标准的电工实习课程开发与研究”项目已结题;“虚拟现实技术在低压电器虚拟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已结题;“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实践”、“面向电力行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优化的研究”等教研项目已近尾声;2013年“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电工实习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沈阳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不断深入开展的教学研究保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和先进性,确保其不断与时俱进、紧跟专业及行业的发展和要求,促进了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结论

本文拓宽国际视野,建立了以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标准化的实践课程群、实验基地规划建设、科学运行管理、教学研究、实践文化、校外实习与企业培训为支撑的电气工程专业多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多名毕业生因为实践能力突出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并在入职后获得良好的发展,连续多年电气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专业对口率达到93.5%。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6(24):82-83.

电气培训计划篇6

2005年,教育部下发文件,提出在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电子等学科中,建立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申报,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总结了大量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445。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以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转变为先导,强化“工程-理论-实践-工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建设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和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建设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将课程设计贯穿课程理论教学过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培养活动,使其成为培养电气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1.实验教学中心改革思路

1.1 突出一个目标

以“一实两创”特色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适应21世纪电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电工技术领域、尤其是电力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实践能力是主体,是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两翼,是升华。通过实施突出实两创”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能干事的知能基础、敢干事的无谓胆识和干成事的坚韧品格。

1.2 建设一支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是“中心”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中心”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和实验助理制,打通学科建设与实验实践教学的人才通道。

(1)课程负责人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人负责,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入结合。

(2)实验助理制。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遴选实验助理,兼职参与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1.3 构建两个平台

(1)物理模拟、数字仿真和工程实训三位一体。①物理模拟:“中心”开设电工、电子、电机、电磁场、单片机、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综合、继电保护、高电压、自动远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等物理模拟实验。②数字仿真“中心”开设电路仿真EWB、电子设计、多级电网数字仿真、电力系统高级应用、电力设备仿真系统等数字仿真实验。③工程实训:“中心”建有电工电子实习基地、输变电工程实训基地和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训提供了平台。

通过物理模拟、数字仿真和工程实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操作,首先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操作中的物理现象,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然后针对相同内容通过以实际电网为背景的多级电网仿真培训系统进行数字仿真,使学生掌握大规模电网操作中的现场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实验变电所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2)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与监督保障平台。

1.4 面向二维服务

根据“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面向“横向覆盖,纵向贯通”的实践教学。

(1)横向覆盖。“中心”面向全校34个电气信息类、工科非电类和文经管类本、专科专业5000余名学生,承担了电力生产工程认知教育,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任务,以及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很大的横向覆盖面。

(2)纵向贯通。“中心”对电气信息类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上贯通。

1.5 覆盖五个层次

(1)工程认知层。针对文、经、管类学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主要以模型演示、观看多媒体教程等方式进行。

(2)基础实验层。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基础课程,强调学生熟悉仪器设备、软硬件工具的使用方法、验证实验内容,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3)工程实训层。针对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强调学生了解电力生产的实际过程、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交互推动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电气工程专业素养。

(4)综合设计层。针对某一系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具体完成实验方案、测试和论文,培养工程素质。

(5)研究创新层。针对某一系统,强调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的应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实验,独立撰写项目验收报告。

1.6 坚持六个结合

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设计型实验与工程实训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与课外科技活动、竞赛、科研课题相结合;实验实践教学与电力行业实际相结合;实际物理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

2.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方案

“中心”设有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心”的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心”的具体软硬件建设的具体实施。

2.1 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学校优势学科-电气工程学科的高水平教师是“中心”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同时聘任电气工程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为中心的兼职教师,确实保证实验实践教师队伍的高质量。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力度“中心”建立了实验助理制度,即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遴选实验助理,兼职参与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2.2 扎实开展实践平台建设

近几年“中心”新增DSP、ARM/EDA、数字仿真实验室、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电力运行仿真中心、电力生产动态模型演示实验室、真实的66~220kV变电站的输变电实训中心等。同时为了跟踪电气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中心”又新增加了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蓄能系统等一系列实验平台。自行研制了电工实验台、数字和模拟电子实验箱、单片机实验箱、PLC、DSP实验平台、便携式电子实验包、电工电子实训实验台、继电保护实验台等800余台套。

2.3 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实验管理体系

建立了网上预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实验室网上预习系统,可实现学生网上学习仪器设备使用、基础实验预习演示;建立了网上实验实践答疑系统,及时与学生实现交互。

中心在完成计划内本科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提供了实验场所。本着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宗旨,中心建立了开放运行机制,并建立了实验室开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2.4 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课外培养体系

“中心”通过设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分、“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基金”、科研课题组招聘,各类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创新性研究的热情。

2.5 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

在高水平软硬件平台的支撑上,探索“全程设计”的教学新模式,即将某一系统的设计贯穿于某门课程的全程,或贯穿于多门课程的全程。

(1)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全程设计”。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授课之初就将智能交通灯、电子时钟等综合设计性题目布置给学生,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设计,学习结束后完成项目的整体研制,并撰写实践报告。在单片机、DSP和EDA等课程中继续沿用相同的题目进行设计,要求学生注意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新技术的优势。

(2)电力工程类课程的“全程设计”。在电力系统分析之初,将一电网的规划设计布置给学生,在课程学习的不同阶段完成网络参数计算、潮流计算、短路计算、调压计算、稳定性分析计算等内容的设计。在后续的继电保护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和高电压技术等课程中,仍针对该系统进行相应子模块的设计。这种模式采用递进式工程训练,将分散的课程通过某一电网设计的实践环节贯穿起来,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初就树立大工程概念,明确所学课程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和地位,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6 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近年来,与广东核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利用企业的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未来建设规划

中心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继续按照“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准进行建设的奋斗目标,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为:

(1)瞄准社会和电力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探索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充实、完善和落实教学建设方案。

(2)不断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改革措施,为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实验平台建设,加强实际物理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的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内、课外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4)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对实验教学五层次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研究,使各层次内容有机联系,加强对工程实训和创新层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5)进一步探索“中心”的管理模式,对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等管理权限和机构设置进行探索,进一步改进和落实中心的管理职责,建立一套高效合理、资源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6)加强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的紧密结合,在实验助理的基础上,将开展实验研究助理工作,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实验内容。

4.结语

中心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了“突出一个目标、建设一支队伍、构建两个平台、面向二维服务、覆盖五个层次、坚持六个结合”的建设思路,构建了模块化、递进式、重衔接、强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全程设计、平台支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强化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提高。“中心”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实验环境和条件良好。

电气培训计划篇7

关键词: 以岗导学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道的飞速发展,铁路部门对电气化铁道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因此,作为和铁路行业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融入铁路行业特色,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与时代特色相符的理念实施和完善。基于“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将高职教育与企业特色及需求紧密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理念。

二、基于以岗导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一)企业岗位调研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受教育者通过专门的训练使其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内容成为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因此,构建基于以岗导学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的内容必须来源于企业岗位的调研和分析。企业岗位调研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划分岗位群。划分岗位群是构建以岗导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工作,为后面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确定学习领域提供依据。经过调研后得知,一般适宜电气化铁道专业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就业的主要工种有: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牵引变电所值班员、电气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电气试验工、轨道车司机八个岗位。

2.确定岗位核心技能。所谓岗位核心技能,就是胜任这个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在调研中要以上述八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岗位培训规范和行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专业培养要求确定岗位的核心技能需求,例如接触网中级工的岗位核心技能如表一所示。

3.了解企业的培养要求。员工作为企业的关键部分,在对其准员工的培训中要注意所就业企业文化、企业内涵及非智力因素等需要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处理好素质、知识、能力与技能的关系。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

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归纳主要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岗位工作任务繁杂而又零碎,不能全部照搬至教学过程中,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设计需要邀请企业专家,会同专业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而在总结时,要紧扣“典型”二字进行,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的来源依据是繁杂而又零碎的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但是要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汇总、归纳、合并等。并且归纳后的典型工作任务应与后续学习情境的设计相关,使“典型工作任务”成为贯穿全课程的实际工作项目,成为课程知识教学开展的重要载体,例如,接触网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一所示。

(三)划分行动领域和转化学习领域

分析与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后,首先应通过整合,将工作任务划分为行动领域,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发学习领域。行动领域是某一类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和集中体现。行动领域的划分即将某一类工作过程、方法、对象、成果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并对其进行描述,例如接触网网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21项,但经过归类划分后形成了6个行动领域,如表一所示。通过对行动领域进行工作内容分析和所需具备的能力分析,则可相应开发与之对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即开发课程,具体就是为了形成相应的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四)构建课程体系

各岗位所对应的专业学习领域确定后,就可以整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如图一所示。

基本素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并为后续课程提供支撑。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素质课程包括公共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公共素质课主要由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等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由机械制图、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铁道概论、高电压技术、电气工程CAD、钳工技能实训等组成。

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是学生从事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的基础。在课程的归纳和整合中,按照岗位核心能力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与分析确定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的思路进行。电气化铁道技术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接触网、牵引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分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配电线路、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职业综合实训课程是为学生综合掌握专业面向工作岗位体系的技能及具体岗位完整的工作行为而进行的综合性技能训练。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职业综合实训课程包括接触网工技能考证培训、电力线路工技能考证培训、接触网综合实践、牵引变电所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

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就业和就业后岗位升迁、拓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牵引供电规程与规则、电工考证实训、动车组技术。

三、结语

构建适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岗位特色非常明显的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在专业构建时应以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为基础,以“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归纳、划分行动领域和转化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等步骤构建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欣萍.用“以岗导学、岗学融合”原则构建高职铁道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报,2014,26(01):53-56.

电气培训计划篇8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对策

前言

煤矿机电设备如果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我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采煤大国,也是煤矿机电设备制造和使用的大国。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使得煤矿机电设备日积月累的处于一种粉尘、水汽、噪音、有害气体大量存在的环境中,存在于高速、高载、冲击、振动及不良的生产条件中,这就增大了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从而至使矿产事故经常发生,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确保煤矿顺利开采的关键。

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机电管理机构不健全,尽管各个煤矿都设置机电管理部门,但都存在机电管理机构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一些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工作没有给与高度的重视,大量压缩机电维修人员。机电设备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由于机电管理人员不足,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一些矿井尽管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机房硐室、机道、头面达标率低。管理不到位,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煤矿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提升系统保护不全,井筒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过大,有的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甩掉不用或试验及记录不规范。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电气设备失爆现象屡见不鲜。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煤矿机电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缺少机电培训,培训达不到目的,全年基本无机电专业培训,即使进行培训,也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走了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资金投入不足,煤矿受资金投入制约,普遍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使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强化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对策

2.1按照安全生产计划的内容制定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措施,切实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合理运用时间组织电气设备管理专题和机电技术管理培训,认真总结以往机电管理工作的同时,指出煤矿机电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借鉴他单位的维修管理经验,明确本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重点工作,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机电设备正确使用上下功夫,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达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故障)。详细部署今后本企业机电管理工作的内容,划分区域,落实人员,切实抓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目前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目标,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2建立健全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专项检查力度,对查出的问题严格落实解决。严格落实机电设备维修责任,提高维修质量。并加强对矿区重点设备的检查、日常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突出抓好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对每台机电设备实行“包机制”,定人、定点、定时间、定标准检查维修,切实做到设备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保持零配件、附件完整无缺。包机人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故障记录、事故处理记录,做到数量清、状态明。同时,对各类机电事故及时组织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后,进行跟踪管理,建立机电设备台帐,实行逐级责任“首问制”,严格追究落实,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全面实现安全生产任务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2.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加强矿区机电设备精细管理,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推进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向精细化发展,狠抓机电设备现场精细化管理,认真开展了机电设备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设备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从而有效解决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为采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入手,利用班前学习时间向员工讲解机电设备的相关知识。针对工作现场遇到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指派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排解,强化员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和对设备使用的熟知程度。特别对安全生产中运行的主要设备,要求各车间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台帐和记录,从小处、细处着手抓机电设备的管理,坚持实施每日一检制度,逐日进行检查、监督机电设备的运行,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安排处理,确保生产中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为提高设备检修的完好率,应精确制定机电设备检修计划、细化落实环节、量化考核工作,作为实现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检修计划从年计划到月计划、周计划,以及部分检修的日计划,都逐项制定了详细的检修计划和验收时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机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同时做到将机电外委检修设备和矿内机电检修项目逐条上报,使机电检修工作做实做细。还应该对每月检修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并对检修工期、设备损坏原因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使设备检修工作逐步实现了由标准化向精细化的转变。

2.4强化内修管理,严格按《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检修、试验机电设备。凡未按照标准检修、试验或应检修、试验不当造成损失的,一律按原值处罚。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根据现有的技术能力和加工条件,挖掘自修潜力,不断扩大自修范围。对于因维修不到位影响生产所造成的损失,由维修人员承担。同时,对按质按量完成计划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营造“人人参与回收复用、人人关心修旧利废”的氛围。

电气培训计划篇9

关键词:变电站;巡视仿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王健(1970-),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杨志超(1960-),男,江苏常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KXJ0804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6-02

2010年10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教育部组织论证、审核和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有幸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同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本文在深刻理解领会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依托我校现有的教学及研发能力,将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充分灵活地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环节培养方案中,将多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知识能力大纲精细地结合起来,以期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1]。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1.专业介绍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办于1946年。在依托电力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思想指导下,本专业已发展成为学校规模最大专业、学校首批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学校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在省内同类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2.培养标准及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输电线路设计等电力行业必备知识,并受到现场电气工程师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除通用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外,还应具备项目构建、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等与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工程能力。培养坚持以强电为主线,实践强弱电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技术技能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获取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等,能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调试与实验、信息处理与管理等工作。

3.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由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两部分组成。校内培养方案以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集中实习、技能竞赛、职业资质培训、毕业设计等各种教学环节来综合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综合培养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密切融合、环环相扣的课程体系。企业培养方案安排总时间为一学年,分为企业认识实习、企业轮岗实习和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三部分。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实训,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在发电、输配电、工程施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企业生产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程量大、设备型式多、运行操作复杂的特点,同时也是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理论知识点、实践技能水平契合度最高的现场环境。通过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变电站巡视仿真平台构建方法,可以对变电站及其主要设备进行三维数字化快速搭建和巡视仿真。该仿真平台能应用于各种变电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操作及相关培训教学,具有物理模型精准、实时渲染高效、编辑工具丰富、仿真效果逼真的特点,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缩短施工工期和增强教培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为积极配合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落实和开展,还对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的部分界面及功能进行了优化和提高,以使其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和适用范围。

1.系统构架

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平台化开发为手段,将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变电站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巡视的实际工作和技能培训中。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三维素材库,分类装载地表自然实物、电工建筑物、电气设备、工器具、工作人员等三维模型;二是虚拟样机工具,实现模型的修正、替换,实现算法关联、空间组合和装配、脚本编辑和优化等;三是三维图形引擎,实现大规模超精细虚拟场景的高效实时渲染。系统总体构架如图1所示[3]。

2.主要功能

(1)素材库管理。三维模型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中最基本的元素,因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对素材库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设计要求。素材库使用配置文件对素材进行分类,并提供三维可视化的素材供选择。此外,还提供对素材库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管理界面。

(2)三维场景搭建。三维场景搭建是在三维模型素材库的基础上对变电站三维空间中的复杂对象进行组装和布置。利用平台化的设计方法,在虚拟的地形地貌环境下,通过六个自由度的变换,解决变电站中各个电气设备之间的装配和搭建,进而可生成所需的完整虚拟场景。

(3)配电装置巡视。完整的变电站虚拟场景搭建完成后,用户可以用第一人称视角方式,按照科学的巡视路线,在配电装置的各个设备之间进行巡视工作。巡视时的安全工器具均可以按需取用,巡视运动方式可以包含走、跑、跳、蹲,甚至是“飞”,从而将变电站巡视过程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4)电气设备操作。倒闸操作是变电站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贴图、关键帧、骨骼动画等动画控制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对系统计算能力的要求,还可以让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可动部件按合理的方式运动起来,如:断路器变位、隔离开关拉合等,从而使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更具可操作性。

(5)缺陷设置与仿真。变电站配电装置中的缺陷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仿真系统通过模型位移、模型替换、材质喷涂、紫外渲染效果、添加粒子特效等多种方法,可实现变电站中各种设备典型缺陷的快速设置,如:闪络放电、破损断裂、异常声响、冒烟着火等。结合特效编辑功能,缺陷仿真效果更加真实。

(6)特效编辑。为了增强拟真效果,营造变电站运行时所需的各类气象条件和事故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了特效编辑功能。通过光照阴影工具,可以实现对现实光照的逼真模拟。通过粒子特效工具,可以实现风雨、水面、火焰、放电、烟雾等效果的仿真。

三、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在培养方案中的具体应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关标准和要求指出:试点学校制定本校参与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标准时,应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并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为此,根据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内培养方案,以及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力行业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工作方向,充分运用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方面的研发及教学资源,细化出可以实现一一对应的教学环节,从而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具体可行的有益思路。

1.电气工程基础实习

电力认识实习是对电气工程的初步认识实习。通过实习建立起对电力生产过程、电气设备等的感性认识,为学好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堂教学

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导体的发热、电动力及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特点、适用和设计;导体及电器的选择校验;二次系统典型接线及原理[4]。

3.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对所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知识强化过程。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典型选题为:110kV变电所的初步电气部分设计。

4.变电运行实习

变电仿真运行实习是一门实践教学必修课程。本实习是借助变电站数字仿真系统,使学生了解220kV/500kV变电站值班的安全规范、运行操作规程、电气倒闸操作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缺陷、异常及事故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由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必须来源于实习企业的技术分析、设计、调试、应用等。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在企业实践中发现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设计、研究或者开发。

具体各教学环节与知识点和技能的具体组合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四、结束语

通过对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的应用研究,不仅丰富了变电站巡视仿真系统的构架和功能,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本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进而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进一步细化产生示范性的影响。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编写科学合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集中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师资队伍,充分运用装备一流的工程实验中心、校内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采取不断消化、吸收与改良的手段,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和专业办学特色的企业现场电气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2]董海瑞,齐晓慧,陈欣.基于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6):107-109.

电气培训计划篇10

关键词 高职 电气自动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办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案的制订跳不出学科式教学的传统模式,虽然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但其“三段式”痕迹还很明显,其“模块化”结构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反映对行业或职业需求的定量性了解。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科学,实践教学单元太小、太零碎。

本专业大多数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仅靠理论传授是不够的。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需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较宽口径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过程中要兼顾本学院学生的特点。学院培养的学生是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差别较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自我约束能力、学习习惯养成较弱,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思路

电气工程专业针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要求 ,将实践教学体系划为如下三种层次:

(1)基本技能层:包含公共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实习与项目见习,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周,进行综合应用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层:包含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和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制作 ,进行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

这种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使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获得递增。

3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对策

3.1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关键。教学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在选修课程中增加相关专业课程供学生选修。同时在教学总学时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实践教学学时不但不能减少,而应略有增加。

3.2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师资队伍

要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创造人才培养的工程环境,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队伍。可采取引进、培养、聘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从工厂聘用一批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对现有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强的老师,利用学生下工厂实习、假期勤工俭学机会,要求指导老师自身也要带着任务下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工程时间能力。一支高素质、工程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3加大投资,完善实验室

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学生必要的实验条件。充分保证了教学需要,使学生能及时掌握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动向。

4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施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合理运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育目标。

4.1校内实践教学

(1)第一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1)设置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任务,通过军事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就学期间接受国防教育,履行兵役义务,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向军队提供合格的后备兵员打好坚实基础。(2)根据本学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电子电路设计的实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2)第二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常用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电气工程线路设计、安装调试能力,设置了实训楼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和通讯录制作的实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电力电子设计来控制电工作业的安全,并用CAD工具绘制其电气控制图;利用C语言编写通讯录。

(3)第三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过程控制及仪表操控能力;单片机编程和控制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传感器信号采集和处理能力;电机的应用能力和电子线路板绘制能力。据此设置了供水控制系统设计的实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供水控制系统电路,并运用单片机进行控制。

(4)第四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分析和设计能力;组态软件应用能力;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变频器安装、操作及维护能力。根据PLC设计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并对电气进行变频安装、维护;运用Delphi软件完成工业组态软件对锅炉热水系统的开发。

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学院监管下开展。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完成学生成绩评定、总结、教学档案整理、归档。

4.2校外实习实践教学

(1)按本专业教学计划申报实习实践教学安排、时间及经费。

(2)联系实习基地,安排带队教师并进行学生实习动员、安全教育等。

(3)由带队教师与实习基地技术人员合作指导实习工作,学生分组由基地技术人员带队进行实习。

(4)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完成后,带队教师和技术人员需共同完成学生成绩评定,并由教师完成实结、教学档案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