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软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1:02:39

通信软件论文

通信软件论文篇1

MATLAB是一种交互式的、以矩阵为基础的软件开发环境,它用于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与可视化。MATLAB的编程功能简单,并且很容易扩展和创造新的命令与函数。MATLAB具有强大的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可视化建模和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另外,MATLAB的图形界面功能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能为仿真系统生成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便于仿真系统的操作。因此,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Matlab平台开发的仿真实验能很好的弥补实验箱的验证性实验的不足,在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中,主要实验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通过验证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而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可以灵活设计通信系统结构,完成系统搭建,仿真系统性能等问题,这些方面往往是通信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实验达不到的,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的。例如,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实现MSK调制,如图1和图2,可以灵活设计系统结构,完成系统搭建,仿真系统性能,观察仿真波形和频谱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重要参数的改变,让学生完成实验单元的搭建、仿真实现和对结果的讨论以及对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探讨。

2SystemView在通信原理实验中的实例

SystemView[4]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分析和仿真的可视化环境。它是信号级的系统仿真软件,主要用于电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是一个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能满足从数字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直到复杂的通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设计、仿真要求。基于SystemView的实验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DQPSK调制,图3所示,用SystemView仿真,可以直接看到调制后输出波形。要对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在SystemView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就是接收计算器,这个工具也是SystemView中的一个独特的区别于其它仿真软件的功能之一。利用接收计算器可以绘制信号的功率谱、覆盖图、星座图等。图4为已调DQPSK信号的功率谱。综上,软件仿真用于通信原理实验教学方便灵活,既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在学生宿舍进行,且在仿真器上可以任意作参数调整,体现了仿真实验的灵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系统分析,使以往不敢触及的问题得到扩展和深入,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通信软件论文篇2

关键词:智能交通方向;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8-02

智能交通软件开发能力是交通控制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与通用软件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共同点是软件开发,它们的区别在于交通软件需要开发者掌握交通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决定交通控制专业的本科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比计算机专业多很多,受学分和学时限制,这对该专业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就智能交通的多交叉学科的特殊性来说,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充分考虑智能交通软件方向的各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共性和特性,但目前我国的该方向课程体系缺少融合,一门课程独立进行方案设计和建设容易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授课学时紧张和浪费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混乱等,该现象使学生对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如何应用于实际企业项目的执行过程不熟悉,从而造成用人单位在招聘学生时最先看重的学生实践能力缺少锻炼的缺憾。因此,亟待对相互衔接的智能交通软件方向教学实验内容进行融合,构建一个面向应用型人才的课程群建设。

一、培养学生智能交通软件开发能力的课程设置

根据智能交通软件企业对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构建以熟悉企业生产加工流程为核心的旨在建设专业内多课程大流程管理的项目并付诸实施,即:利用实际项目所需知识点将课程链中的相关或相近的课程串接起来,以通用软件开发能力和交通系统分析两条主线为教学重点,围绕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软件总体设计、程序编写和测试维护,按基础理论类(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数据库)、技术类(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实现类(交通信息系统)、应用类(公共交通方向等)为序,分别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配合、相互渗透、课程间相互连接的递进式的课程群体系。实践环节是该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语言算法课程实践、数据库课程设计、交通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智能交通软件方向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基础理论、技术类、实现和应用四类理论课程的具体内容

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和数据库三门课程,是通用软件开发的最核心知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的最基本工具,培养学生以计算机思维解决工程问题。数据结构和算法分为两部分,一是分析程序逻辑复杂性,二是优化程序结构,为开发好软件的灵魂。数据库是解决如何安全高效数据存取的问题。

技术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智能交通的数据采集、传输和信息关键技术,开设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导航、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等相关课程。交通地理信息研究如何利用点、线和面描述交通系统拓扑结构,结合车辆定位与导航技术,据此统计分析交通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车辆定位与导航主要研究如何定点采集各个道路的交通事件。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实现了交通检测点和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现类和应用类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仅设一门交通信息系统,它是基础理论和技术类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以一个某交通领域的实际应用为研究对象,如: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系统和物流等,围绕交通软件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实现和测试、文档编写,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开发一个软件的全过程及其可能遭遇的问题。

三、基础理论、技术类、实现和应用四类课程之间关系

基础理论类的三门课程(高级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和数据库等课程)让学生掌握通用软件开发的最基本知识,通过实现类课程(交通信息系统)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基础理论类课程所学知识开发一个简单通用软件,而技术类的三门课程是交通软件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应用类课程相当于案例教学,是软件开发技术在某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穿插在交通信息系统或其他交通类课程教学中。因此,四个课程模块是一个层次清晰、递进式的课程群体系。

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各门课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渗透,高级编程语言是学好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这门课的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相对独立,前者决定学生能不能可以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为学生入门软件开发行业面试的必备知识;而后者是系统软件开发的数据存储基本工具,常见的SQL Server、Oracle等。

技术类课程模块的三门课是智能交通软件开发的常见关键技术,相对独立、相互配合,在基础理论类课程基础上,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解决车辆定位与导航的数据可视化显示问题,而交通信息网络与通信是GPS用户终端和数据中心通信交互的技术保障。

实现和应用类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融合了交通专业课程知识,如:交通控制、公共交通系统和物流等,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类为基础,围绕交通软件的全过程,补充部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知识,是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

四、落实“课程群”的教学实践

1.修订培养计划。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调研相关智能交通企业,采取专家学者、企业工程师和专任教师、研讨会、座谈会的方式,根据智能交通软件企业对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围绕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所需的知识,构建教学体系及其教学内容,确立基础课程、支撑课程和选修课程。

2.课程整合与优化,整理教学资料。对智能交通软件方向课程群进行整体规划,分析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它们的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突出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课程的关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并补充不足的知识点。例如:交通GIS的数据存储与数据库部分知识重复,补充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部分知识。结合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面修订了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撰写实验指导书。

3.改进理论知识教学。结合真实企业软件开发项目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运用,后续知识点则反复利用和提升前面的知识。先行课程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将专业中多门相关课程以一个涵盖大流程地串接起来。例如:交通GIS的数据存储要用到数据库的知识;交通信息系统教学需将系统设计、数据库访问、界面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讲解。

4.依托项目的综合实践教学。将一个实际交通软件项目划分为大、中和小的众多软件项目,小软件项目适于单个课程知识点的实践教学,大和中软件项目通常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实验。在这个阶段,将智能交通软件方向课程群多门课程融为一体,系统完成项目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信软件论文篇3

1.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基于XBRL数据的审计过程,帮助学生增强对审计理论与方法的感性认识,熟练掌握收集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理解并顺利实施XBRL的信息渲染与萃取,培养动手能力。

2.实验内容。

从教学方来看,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下内容:XBRL会计数据的生成与传递过程;传统财务报告渲染为XBRL财务报告的基本机理;XBRL信息的萃取机理;基于XBRL的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处理方法。从学习方来看,通过实验掌握如下职业技能:获取传统财务报告信息;把传统财务报告渲染为XBRL财务报告;从XBRL财务报告中萃取信息;收集和处理审计证据。

3.注意事项。

一是传统财务报告的获取。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传统财务报告信息:上市公司网站;财经网站;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巨潮网站);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其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中国改革报、证券日报、证券市场周刊)。二是XBRL实例文档的获取。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下载XBRL实例文档。三是取得对会计准则及相关规范的理解。主要涉及会计信息化、XBRL通用分类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四是取得对审计准则及相关规范的理解。主要涉及审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审计过程中对信息的关注等。

4.设计建议:

一是教学准备。教师在准备实验时,要撰写审计案例文本,对审计环境、公司概况和审计的主要环节进行描述,以提高审计实验的效果。二是学习准备。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应回顾传统财务报告信息的编制过程、XBRL的基本理论、XBRL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和报告流程。此外,还要收集或编制基于XBRL的样式表,提高实验过程的可视化效果。三是比较实验效果。通过XBRL审计只是《审计模拟实训》课程的一个环节,在实施XBRL审计实验之前,已经实施了传统审计实验。教与学双方都应比较两种实验的效果,以增强对XBRL审计实验的理解能力。四是做好实验总结。教师要撰写教学总结报告,学生也要撰写模拟实训总结报告。

二、把传统财务报告渲染为XBRL财务报告

1.渲染工具。

渲染工具(RenderingTools)是解决XBRL可视性的应用软件的统称,把电脑编码语言显示为人类肉眼能够识别的视觉元素。可分为基础工具、转换工具和浏览工具三种类型。基础工具包括XBRLGL应用软件、XBRLFR应用软件、分类标准编辑软件、实例文档编制软件等;转换工具包括文件转换软件、版本转换软件等;浏览工具包括各种解读、浏览、显示功能的软件。把传统财务报告渲染为XBRL财务报告的过程通常并不借助XBRLGL应用软件,而是通过XBRL规范直接将已经存在的财务报告信息转换为XBRLFR。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为审计实验提供资料的过程,学生只有理解了此过程,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施审计模拟实验。把传统财务报告渲染为XBRL财务报告应遵守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规则,如遵守会计等式或资产负债表平衡规则、资产负债表须列示资产(遵守逻辑,下同)、分类资产负债表须列示流动资产、资产负债表须列示股东权益,等等。

2.数据准备相关的审计实验设计。

(1)教师准备。

一是上市公司数据。根据实验的环节需要,选择适当的上市公司数据。例如,在实质性程序的财务分析环节,可选择收入、成本具有可比性的施工企业的数据。二是实验软件。教师个人往往无力采购正规的实验软件,况且即使有实验软件,学院或学校的实验室也往往不能正常保障该软件在局域网内的运行。因此,建议下载Fujitsu等主流XBRL软件商提供的免费试用版软件,安装于学生的单机电脑中使用。三是理论、技术、规范等文本。在理论课教学中,向学生传授XBRLGL和XBRLFR的基本知识、技术特点,并展示规范文本。四是上市公司实例文档。下载与上市公司数据相应的上市公司实例文档,以便检验实验成果。

(2)学生准备。

一是传统财务报告的编制。实验前学生应回顾传统财务报告的编制理论与方法,以实现对照比较的目的。二是对XBRL财务报告的理解。学生能够理解XBRL财务报告是正确实施XBRL审计实验的基本前提。三是对证监会监管要求的理解。系统回顾和理解证监会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四是技术准备。包括熟悉XBRL相关软件的使用、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信息的读取、验证与逻辑检验。

(3)实验实施。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施以下环节的实验:XBRL相关软件的安装与试用;依据经济业务资料,编制XBRL实例文档;理解和运用XBRL分类标准,据以调整XBRL实例文档;考虑和分析证监会的监管要求,进一步理解和运用XBRL分类标准;XBRL网上呈报。

三、审计实验中XBRL信息的萃取

1.萃取工具。

萃取工具(ExtractionTools)是获取XBRL呈报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分析和使用的应用软件的统称。在审计实验中,主要的萃取工具有:XBRL实例文档浏览软件、文件转换软件、版本转换软件、财务分析软件、文件审核软件和文件搜索软件等。其中,各类转换软件的功能与渲染工具的功能是相同的。从XBRL数据库中萃取信息,要注意检验信息的安全性和逻辑性。同时还要考虑其是否能正常应用于风险评估模型、舞弊识别模型、分析性程序和专业判断模型之中(考虑这些模型的特点和要求)。

2.相关审计实验的设计。

(1)教师准备。

一是上市公司环境描述。由于审计实验无法重现公司环境和审计环境,因此描述文本对于学生理解实验情境非常重要。二是上市公司XBRL数据库(模拟)。必要时可向上市公司动员,争取支持。三是审计软件(数据萃取工具)。可从主流上市公司网站下载。四是审计模型准备。向学生提供主要的审计模型及其解释文本。

(2)学生准备。

一是基本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准备,尤其是取得对连续审计的理解。XBRL有利于实现连续审计,学生应先了解传统审计与连续审计的联系与区别。二是取得对审计模型的理解。通过教学回顾和审计模型展示,帮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审计模型的涵义,掌握模型涉及的数据的获取途径。三是实质性程序。在实验中掌握账实核对等实质性程序的运用技巧。四是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

(3)实验实施。

通信软件论文篇4

“微课”已成为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试验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Android的微课堂平台软件设计。

【关键词】微课 系统设计 软件设计

“微课”成为当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谈论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Android的微课平台软件设计。系统设计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常被定义为“应用各种技术和原理,对设备过程或系统做出足够详细的定义,使之能够在物理上得以实现。”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系统设计是首要步骤。它能帮助减低开发成本,是获得高质量易维护的软件的一个重要环节。系统设计阶段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阶段。总体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软件和数据的总体框架,详细设计是将其进一步精化成软件的算法表示和数据结构。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进行大致的设计,是宏观上的规划。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而在总体设计阶段这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1 设计原则和目标

1.1.1设计原则

在结合微课特点对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贯彻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微课堂平台软件的设计必须关注以下三个要点:

(1)基于 Web2.0 理念,让软件成为用户互动的平台;

(2)基于移动学习理念,提供碎片化学习的可能;

(3)基于软件设计理念,合理规划程序代码。

1.1.2 设计目标

微课堂平台软件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用性和实用性。在设计过程中借鉴相关网站经验,支持多种形式的媒体传输,快速有效地传递学习内容并支持用户之间的异步交流讨论。微课堂平台软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平台支持。从市场研究公司 IDC 的报告可知,2013 年第三季度,Android(安卓)平台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突破了 80%成为了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意味着一个基于 Android 系统的软件将拥有可观的潜在用户群体。

(2)内容制作。在 Web2.0 理念的指引下,微课堂平台中所有课件内容将由教师用户负责制作。教师用户可通过平台软件调用摄像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并上传,或直接选择终端设备中已存在视频文件进行上传,并配以题目和内容的文字说明来创建一节微课。 在 HTTP 协议下,只支持 3GP 格式的视频文件实时播放,因而在采用终端摄像时,将文件保存为 3GP 格式。

(3)内容传输。在 HTTP 传输协议的条件下,只有 3GP 格式的视频能够实现边传边播形式的在线播放,对于其他格式的视频,需另提供下载功能,在将视将视频下载到终端设备上之后能直接调用播放。

1.2 系统架构设计

微课堂平台软件采用 C/S 体系架构,用户通过 Web服务上传和获取相关学习资源;Web 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库,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和信息,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网络返回到客户端。服务器端负责管理软件的用户信息、课程信息、课程资源等数据。管理员可通过直接修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管理。

1.3 软件功能设计

客户端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提供两种类型用户(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界面,包括录制微课视频、上传微课视频,课程,浏览课程,进行评论等;服务器端则负责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维护操作。在客户端,教师用户拥有制作、上传微课视频,微课等全部权限,而学生用户则只有搜索、浏览视频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权限。教师用户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用户讲解知识点,学生也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向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微课堂平台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和教师之间随时进行异步交互,通过对课程内

容的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每个用户即使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制造者,符合 Web2.0 思想。此外,教师还可邀请学生用户组织班级,达到课外课堂的效果。

在服务器端,各个功能模块单独存在。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信息,系统用户通过服务器请求登陆之后,服务器返回用户 ID 号,并存入客户端的本地数据库,记录当前用户信息并作为之后学习活动的一身份凭证;课程信息管理主要管理教师用户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和课程简介;课程资源管理则主要为微课视频文件的管理,所有的微课视频将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服务器硬盘中,服务器程序生成文件所在位置后,将字符串类型的 URL 存入数据库,微课视频文件的 URL 属于课程信息的一部分;互动信息管理则为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基于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讨论,主要为文字信息。

2 服务器端架构设计

服务器端系统采用 Java 语言进行开发,利用 Struts 整合 Hibernate 框架实现,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和跨平台应用。服务器系统主要负责响应客户端请求和存储相应课程数据以及资源文件。 服务器 Action 层接收到客户端 post 请求后调用相应的 Service 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对从连接到数据库的 Dao 层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并获取结果,最后通过 JSON 封装,返回给客户端。其中,若涉及视频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则直接采用 HTTP 的文件传输协议,将文件存储到服务器硬盘中,并在 Action 层生成相应的文件相对地址,通过 Dao 层存储到数据库,进而减轻数据库负担,提高其迁移性。

3 客户端界面设计

基于 Android 系统的客户端设计,每个操作界面即为一个 Activity, 即一个 XML 文件以及与其对应的 JAVA 文件。在 XML 文件中使用各种 UI 组件来构建界面,JAVA 文件声明各个组件及其相应操作后,通过调用 ClientRequest 和 myHandler 对象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并通过 HttpResponse 和对象获取和解析来自服务器的请求结果。Activity 是 Android 程序的呈现层,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并接收与用户交互所产生的界面事件,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主要工具。

微课平台软件是一个联网终端。它通过移动基站接入互联网进行与服务器和其它终端之间信息传递,整合了目前移动通信的多项先进技术,对微课堂平台软件的设计思想初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龙澍,郑诚.软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3).

通信软件论文篇5

关键词:WebService,软件体系,结构分析

 

使用Web Service模式进行软件设计越来越受到业界的欢迎,Web Service技术解决了很多以前的技术难以解决或者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当然,新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固有问题,本文对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以及使用的技术进行介绍。

1,软件体系结构简介:

虽然软件体系结构已经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

1,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在设计构成上的基本、可供设计选择的形态和总体结构。

2,软件体系结构定义软件的局部和总体计算部件的构成,以及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结构(静态)和行为(动态)。

软件体系结构是对子系统、软件系统组件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论文格式,软件体系。子系统和组件一般定义在不同的视图内,以显示软件系统的相关功能属性和非功能属性。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件人工制品,这是软件设计活动的结果。

2,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基于软件模型的发展

软件模型包括过程模型、对象模型、组件模型、配置型组件模型、Web Services模型、GridServers模型、Intelligence Services模型。

不同的模型决定了不同的软件体系,各种模型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不是抛弃式的。因此,软件体系的重心也是不同的。

3,web service模型中的体系结构

Web service的定义:Web service平台是一套标准,它定义了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你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语言,在任何你喜欢的平台上写Web service ,只要我们可以通过Web service标准对这些服务进行查询和访问。

Web service平台需要一套协议来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创建。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数据表示方法和类型系统。要实现互操作性,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组件模型中的不同类型系统。在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中,基于界面(interface)的平台提供了一些方法来描述界面、方法和参数。同样的,Web service平台也必须提供一种标准来描述Web service,让客户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来调用这个Web service。最后,我们还必须有一种方法来对这个Web service进行远程调用。这种方法实际是一种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为了达到互操作性,这种RPC协议还必须与平台和编程语言无关。

Web Service结构如图1-1

图1-1

Web service的执行模式如图1-2

图1-2

3.1 XML和XSD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Web 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与平台无关,又与厂商无关。XML是由万维网协会(W3C)创建,W3C制定的XML SchemaXSD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数据类型。XML结构如下图1-3

图1-3

Web Service平台是用XSD来作为数据类型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NET或C#来构造一个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 Service标准,所有你使用的数据类型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如想让它使用在不同平台和不同软件的不同组织间传递,还需要用某种东西将它包装起来。这种东西就是一种协议,如 SOAP。

3.2 SOAP

SOAP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用于交换XML编码信息的轻量级协议。它有三个主要方面:XML-envelope为描述信息内容和如何处理内容定义了框架,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XML对象的规则,执行远程过程调用(RPC)的约定。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传输协议上。例如,你可以使用 SMTP,即因特网电子邮件协议来传递SOAP消息,这可是很有诱惑力的。在传输层之间的头是不同的,但XML有效负载保持相同。论文格式,软件体系。

SOAP消息封装的模型如图1-4

图1-4

Web Service 希望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能够用“软件-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打破了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无缝集成”的目标。

3.3 WSDL

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就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的一个正式描述文档而基于XML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论文格式,软件体系。WSDL 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Web service有什么功能,以及每个函数调用时的参数呢?你可能会自己写一套文档,你甚至可能会口头上告诉需要使用你的Web service的人。这些非正式的方法至少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当程序员坐到电脑前,想要使用你的Web service的时候,他们的工具(如Visual Studio)无法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因为这些工具根本就不了解你的Web service。解决方法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一个正式的描述文档。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就是这样一个基于XML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论文格式,软件体系。论文格式,软件体系。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好处。一些最新的开发工具既能根据你的Web service生成WSDL文档,又能导入WSDL文档,生成调用相应Web service的代码。图1-5为WSDL文档的元素结构

图1-5

3.4 UDDI

UDDI 的目的是为电子商务建立标准;UDDI是一套基于Web的、分布式的、为Web Service提供的、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规范,同时也包含一组使企业能将自身提供的Web Service注册,以使别的企业能够发现的访问协议的实现标准。图1-6为UDDI的原理

图1-6

3.5 远程过程调用RPC与消息传递

Web Service本身其实是在实现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我们现在有两种应用程序通信的方法:RPC远程过程调用和消息传递。使用RPC的时候,客户端的概念是调用服务器上的远程过程,通常方式为实例化一个远程对象并调用其方法和属性。RPC系统试图达到一种位置上的透明性:服务器暴露出远程对象的接口,而客户端就好像在本地使用的这些对象的接口一样,这样就隐藏了底层的信息,客户端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对象是在哪台机器上。

4 总结

Web service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Web service 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eb service 是完全基于XML、XSD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的。

Webservice在应用程序跨平台和跨网络进行通信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Web service适用于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代码和数据重用,以及通过Web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的场合。

当然,Web service也不是万能的,你不能到处滥用Web service。在有些情况下,Web service 会降低应用程序的性能,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论文格式,软件体系。例如,一台机器或一个局域网里面运行的同构应用程序就不应该用Web service 进行通信。

参考文献

1.《大型软件体系结构:使用UML实践指南》 (美)盖兰德等著 叶俊民等译

2.《应用框架的设计与实现——.NET平台》 XIN CHEN 等著

通信软件论文篇6

4月21日,ISO OOXML标准维护负责人Alex Brown表示,Microsoft Office 2007并未严格遵守OOMXL这一国际标准。

早在去年7月,微软OOXML进入ISO快速通道之初就已有人表示,一旦微软的OOXML成为国际标准,那么,以ODF、UOF国际开放标准为执行标准的文档将如何实现与OOXML文档的精确转换?而国内办公软件厂商又将如何跟得上微软的标准脚步?其他厂商又如何打得破00XML由事实标准转变为国际标准的神话?

一系列问题曾让以红旗中文2000、中标软件、永中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相关厂商随着微软OOXML投票日期的临近而难以成眠。

采访中,部分国内办公软件厂商曾透露,早在OOXML尚未通过国际标准通道时,已有部分国内的企业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支持“国产”标准UOF,一方面也在内部做与OOXML标准相兼容的各项工作。甚至有厂商说:“其实,OOXML已经成为了事实标准,无论它能否成功过关我们都将根据用户需求做兼容性的准备工作。”

为了能使OOXML成为国际标准,微软对其做了多次修改,也正是由于这多次的修改让微软忽略了Microsoft Office 2007的标准执行。对微软而言,能够“创造”OOXML成为国际标准,那么使MicrosoftOffice 2007严格遵守这一标准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Brown事后表示,“微软已经意识到,成为标准社区的‘好居民’会给它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他说,微软在服务包时修改了officeXML文件格式就已经向业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希望微软能在短期内将Office 2007的所有生成文档符合ISO/IEC29500标准。

而且采取积极措施促使OOXML成为世界标准将有助于微软保持绝对的桌面办公软件产品的份额。(郝艳)

“中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论坛”战略研讨会,将在5月6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旨在总结和交流“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成果,研讨我国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围绕“全球化企业集团化管控”主题,由财讯传媒旗下媒体支点网、《GIOINSIGHT》主办的2008中国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高峰论坛将于5月10日在上海举行。

IEEE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ICO2008)将于5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IEEE旗下通信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会议首次在我国举行。

2008中国(广州)国际信息产业周将于5月21日至25日在广州广交会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融合提升产业,数字引领时代”为主题。

“CCSISF2008中国重庆软件与信息服务博览会”将于5月22~25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另外,信息外包服务产业发展论坛同期举办。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软件产业链,以用兴业,促进软件产业做强做大”为主题的《2008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定于2008年6月1 2日~1 4日在中国北京展览馆举办。

通信软件论文篇7

关键词: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监理;监理模型

自从二零零二年十二月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之后,信息工程监理公司越来越多。根据《规定》,信息工程监理主要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1]

1 信息工程的特点

跟其他的一般的建设工程项目相比,企业信息工程有着复杂高度、能见度低等不确定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组织驱动技术

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建设越来越表现出不可分割的一面。工程项目组织要求信息工程必须严格确定“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组织思维”过程,设立周密的“组织标准”通过这些组织标准来带动技术标准的设立,通过组织的需求来带动技术方面的需求,也通过组织的满意度还评价技术方面的满意程度。

1.2 全员全程参与

信息工程并不能跟那种“交钥匙”工程一样,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全程参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信息工程项目不并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必须学习并接受相关知识;因此建设单位与开发单位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必须协同共进。企业信息工程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有机系统,没有建设单位人员的全程参与,信息工程系统将不可能实现其有效性、完整性、全面性。

1.3 复杂度高,不确定因素多

由于信息工程项目的需求比较复杂,其不像其他建筑工程那样具有可见性。检验复杂,较长的维护期,还有其它非技术因素原因导致企业信息化项目失败[2]。因此,企业的信息工程项目具有搞复杂度、低能见度,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 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

现在,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还非常低,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保证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的提高,必须进行信息工程建立,即必须通过第三方监理单位对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信息工程监理将有利于开发单位跟企业的相互协调,彼此协同共进,能确保信息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对于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工程监理对过去传统的建筑工程监理模式进行了参考,但又跟一般的建筑工程的监理有一定的差别。第一,信息工程的可见度非常低,开发过程相当多变、复杂,其知识密度也相当高。不像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那样能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其质量、进度进行监督管理,信息工程监理根本无法对信息工程的操作现场、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信息工程的进合同执行情况、软件质量、资金使用情况、进度等很难把握和操控。从而致使了信息工程监理低能见度、高复杂度、差操作度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监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软件工程理论。通过软件工程,可以将高复杂度的信息工程项目进行分解,对信息工程中低“能见度”的难题设置了一套有效的解题方案。根据现有的软件工程平台和工具,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

3 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

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有:设计模式、软件标准、系统平台、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多个方面。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政府部门、航空、银行、农业、工业都会应用到软件,其最具典型的软件有:游戏、数据库、编译器、操作系统、办公套件、人机界面、嵌入式系统和电子邮件等等。软件工程的应用将对社会和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

3.1 设立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

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要求是要将过去的软件开发模式(小作坊开发模式)进行转变,对过去的开发模式其进行细分和分解,按照各阶段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从而使复杂度较高的软件生产进行可度量、可控的设置。再者,经过对各个阶段进行严密的、有效的控制,从而促使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在前期阶段就得以解决和重视,从而促使软件开发风险的降低和软件质量的提升。总之,企业信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控制和规划,其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展开合理的组织协调、实现工程的动态控制、完成理想的目标规划,使监理贯穿于整个“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工程项目过程。因此,信息工程监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高质量、顺利的进行。

3.2 构建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

根据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信息工程项目应该分为: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3]。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并不是机械地复杂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于信息工程的监理中,而是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对搞复杂度、低能见度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管理,并将其融入到信息工程的监理中去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中方法,从而建立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该模型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从管理上对其进行风险管理、需求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从控制上对其进行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并从管理角度对项目阶段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三维监理模型。其监理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应该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

参考文献:

[1] 安红昌.信息化工程的全面监理体系研究[C]//第二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Joseph S Valacich,Joey F George,Jeffrey AHoffer.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M].施平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冰.软件开发型信息化项目监理初探[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7(3).

(下接第18页)

EOS679-电路拥塞

EOS3745-电路拥塞

EOS3748-交换设备拥塞

ANESP: ES=679;

ANESI: ES=679, F=99, M=0-XXX, CAU=4-14;

ANEAI: ES=679;

ANESP: ES=680;

ANESI: ES=680, F=99, M=0-XXX, CAU=4-14;

ANEAI: ES=680;

ANESP: ES=3745;

ANESI: ES=3745, F=99, M=0-XXX, CAU=4-14;

ANEAI: ES=3745;

ANESP: ES=3748;

ANESI: ES=3748, F=99, M=0-XXX, CAU=4-14;

ANEAI: ES=3748;

对策实施后,查看5月11日-5月20日网络接通率,发现平均接通率比以前提高了1.2%,达到96.3%。达到其它端局的接通率标准,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网络接通率的提高,一方面提升了承德移动GSM网络的质量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会迅速带来降低呼损而增加的经济收入

(下接第19页)

能做的决策越多,越少的信息将被传输给中心节点,从而减少通信量。分布式的方法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节点自检测方法。节点自检测的方法依赖于节点自身所包含的功能进行故障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管理节点。文献[4]中介绍了一种节点自检测的方法,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接口检测物理节点的失效。硬件接口包含了几个灵活的电路用于检测节点的方位和碰撞。软件接口包含了几个软件部件,用于采样传感器节点的读取行为。由于故障的检测由节点本身完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部署额外的软件或硬件节点用于故障检测。

2) 邻居协作的方法[5]。顾名思义,邻居协作的基本思想就是:在节点发出故障告警之前,将节点获得的故障信息与邻居(一跳通信范围内)获得的故障信息进行比较,得到确认的情况下才将故障信息发往管理节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心节点并不知道网络中的任何失效信息,除非那些已经用节点协作方式确认的故障。这样的设计减少了网络的通信信息,从而保留了节点的能量。

3) 基于分簇的方法[6]。基于分簇的方法将整个网络分成不同的簇,从而将故障管理也分散到各自的区域内完成。簇内采用散播的方式来定位失败节点,簇头节点与一跳范围内的邻居以某种规则交换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根据预先定义的失败检测规则可以最终确定失败节点。接着,如果发现了一个故障节点,该区域所在的节点将会把信息传播给所有的簇。

3 常见方法的比较。

从上可知,集中式方法与分布式方法都各有优缺点,针对于不同应用类型的网络,应该选取不同的方法。为了方便方法的选取,我们对上述方法个定性分析。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能量有限的特点,以及故障检测的一般目的,我们选取能量消耗、通信开销、故障检测率和虚警率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4 结束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而且,一般认为物联网的最底部一层即为无线传感器网络, 因此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描述分析, 对于指导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接第20页)

防治漏浆。

2.7 拔锁口管

拔锁口管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当混凝土没有凝固时就操作,会造成墙体底部漏浆,此时如果锁口管后回填土不密实,混凝土会绕过锁口管,对下一幅连续墙的施工造成很大的障碍。

解决对策: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灌注完毕时在使用液压顶升架拔锁口管。

通信软件论文篇8

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成信息产业的主要部分之一。随着软件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出现了大量问题,被称为“软件危机”(softwarecrisis)[1。Doherty和King等人在对大型软件组织的调查中发现,软件开发中的组织问题和技术问题同样重要,甚至比技术问题还重要。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

在软件开发的各人员与组织因素中沟通与协调问题是影响软件生产效率和可用性的重要问题。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分早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任何过程。狭义的沟通是指信息的交流,是使信息发挥积极作用和达到目标的手段。Brooks指出沟通是软件开发计划中必须考虑的工作量:人数n的变化,将引起沟通路径n(n—1)/2倍的变化。这使得软件开发中人员与时间两个要素不能相互替换而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此后,一些实证研究也说明了沟通对软件开发的重要性。Curtis用访谈法研究了17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沟通和协调中断是导致软件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c?Connell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软件开发的12项典型错误,其中和沟通问题相关的有3项。Sonnen-tag对德国29个软件项目的优秀软件人员必备要素调查中发现,社会技能(主要指沟通能力)仅次于专业技能成为优秀软件人员必备的第二大要素[7。在随后的研究中,Sonnentag对优秀软件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秀软件人员的绩效与对沟通活动的投入程度有显着相关。在同事的表述中,优秀软件人员有较高的社交能力,而优秀的软件人员自身也把沟通作为完成任务的重要策略,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也更经常地投入到团队磋商和评审会中,并积极从同事那里获得反馈。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和谐地在一起工作的活动[。狭义的协调仅指“对相继的和同时的互依活动的调和过程”即“对完成目标各活动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管理。Toffolon和Dakhli从软件开发活动背景的复杂性分析其协调活动的必要性,认为:首先,进行软件开发的组织其商业活动是持续变化的;其次,软件开发活动是在一个包含技术、经济、人员和组织等因素的大型环境中进行的;再者,软件开发活动本身是在一系列相互依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Brooks指出,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熵不断增加的过程。因此,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的协调活动,从外界导入负熵流。

我国的研究人员对上述问题有所涉及,但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够,尤其是没有针对我国软件组织的管理现状下沟通与协调问题的研究。就方法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仍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常用的沟通与协调活动;探讨沟通协调活动与项目的输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问卷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对项目特征的调查,包括项目规模、项目所处阶段、项目依赖性和项目不确定性。第二部分为常用沟通与协调方式的调查。沟通技术可分为四类:(1)正式书面沟通,包括:项目文档和备忘录、项目里程碑和交货时间表、需求变更和错误跟踪规程、数据字典、系统分析模型(用例图等);(2)正式口头沟通,包括:状态审查会、需求评审会、设计评审会、代码评审会、用户测试、项目定期例会等;(3)非正式口头沟通,包括:小组碰头会、与同行讨论、与直属业务领导讨论等;(4)电子沟通,包括:电子邮件、内部BBS等。协调技术包括:资源合理配置、开发步骤有序化,工作目标一致化,提高关心程度,信息的共享等。同时,本研究对项目成员获取帮助的渠道的使用状况和评价进行了调查。第三部分为对项目输出质量的调查,包括:软件产品质量、开发生产率、开发过程质量、客户满意度等。第四部分为控制变量信息的调查,包括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答卷人角色及所在地。问卷的第一至第三部分米取Likert五点法。第四部分为开放式问卷。

运用调查数据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第一、二、三部分Cranbacha系数分别0.712、0.883、0.792都超过了所建议的0.7,本问卷的一致性信度颇高。本问卷设计中,采用组织行为和软件工程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在问卷的第一部分,根据软件工程学中项目特征的测量指标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关于沟通方式的问题是根据组织行为学和软件工程学的理论,以及SW-CMM和P-CMM等研究成果来设计的;第三部分关于软件开发质量的方面,是根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评价的若干方面进行设计的。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3调查结果

3.1样本状况

2003年4月至5月,研究人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软件企业和软件培训机构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71%。答卷人单位所在地为北京的答卷占50%.北京以外包括:成都、天津、重庆、杭州、德阳、泸州、齐齐哈尔、深圳、武汉、中山等地占50%。单位属性包括三资企业15.4%、民营企业44.2%、国有企业16.7%、国有科研机构10.9%及其它12.2%。答卷人角色包括:程序员55.8%、设计师/构架师18.6%、项目经理19.2%、高层经理1.3%、测试/配置管理员3.8%及其它1.3%。

3.2沟通技术的使用与评价

本研究对我国软件组织常用沟通技术的使用状况及其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3.3  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术

    本研究根据调查数据对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从表1可知,影响项目沟通技术使用状况和评价的主要因素是项目规模和项目的不确定性。对项目规模与不确定性作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项目的规模与不确定性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r=0. 025,p>0.10,N=156)是互为独立的两个变量。

3.4沟通技术与项目协调的关系

Koonz在《管理学》第十版中指出“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同时又指出“沟通是把所有组织的活动统一起来的手段”[17。因此,分析沟通技术与项目协调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软件开发中的协调活动。对沟通技术和项目协调进行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

3. 5项目协调与项目输出质量

软件开发团队采用上述协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软件开发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发质量。对项目协调与开发质量做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

表3项目协调与沟通技术相关分析(N=156)

3.6软件开发沟通与协调模型

对软件开发协调各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剔除条件为:当某变量的为F显着性概率大于0.1时,从回归方程式中剔除该变量。各变量回归系数如表4所示。

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可建立软件开发协调的回归,如图2所示。弧线上标注的数据为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

4讨论

4 1沟通技术

各沟通技术可根据使用状况及技术人员对其的评价分为四个区域:高评价低使用率、高评价高使用率'低评价低使用率、低评价高使用率。从散点图1中伴

知,在被调查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电子邮件”、“内部BBS”、“与同行讨论”和“小组碰头会”等非正式沟通技术使用频繁程度较高同时被认为有较高价值;其中“电子邮件”使用频繁程度最高同时被认为在沟通中最有价值。这说明,总体说来,我国中小软件组织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非正式沟通来交换信息,且被认为非常有效。非正式沟通的信息源在物理上比较容易接近,沟通成本较低、在沟通过程量个性化信息,信息较丰富同时,从图1可知,“状态审查会”、“代码评审会”、“需求评审会”、低且被认为价值较低。“设计评审会”等正式口头沟通方式使用频繁程度较

发沟通与协调模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非正式口头沟通是我国中小软件组织最常使用且被认为效果最好的沟通技术。这与Kraul对美国某软件开发公司所作的调查研究观察到的现象有较大区别[18。在Kraul的研究中,“项目文档”、“项目里程碑时间表”和“错误跟踪规程”等正式书面沟通技术落在高使用率高评价区域内,同时非正式口头沟通技术“与同行讨论”使用频繁程度最高且被认为最有价值。说明美国软件项目开发过程采用的沟通技术较为多样化,正式和非正式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同时使用。我国中小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更多靠开发人员的非正式沟通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对结构化较强的正式沟通技术重视不够。都表明用户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在Kraul[18的研究中,对“用户测试”价值的评价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同行讨论”,且使用频繁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在本研究中,“用户测试”的价值评价和使用频繁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我国中小软件开发组织和作为软件产品使用者的用户对于“用户”这一角色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都没有充分的认识。

42项目特征与沟通协调技术

(1)项目规模与项目沟通项目的规模主要由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参与项目的人数,一是项目周期。项目规模与沟通技术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

字的方式保存下来,以便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对以前的信息进行追溯,并和当前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做出决策。因此,正式书面沟通的使用与项目周期的关系更密切。

表4的数据显示,正式口头沟通方式的使用频繁程度也主要随项目周期的增加而增加。Walz,Curtis等人的研究表明随着项目的进展,开发人员关注知识的侧重点逐步发生变化。这些知识依次是:软件应用领域的知识,软件需求的知识和实现方法的知识:21]。本研究讨论的正式口头沟通方式是各种评审会和测试会。在这些会议上,需求分析员、系统工程师、构架师、程序员、测试员和用户等担负不同职责的人员可以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运用大量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对相互的工作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分享各自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信息充分沟通。降低开发风险。同时,这些会议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上一阶段的开发活动做出结论,从而把开发团队的焦点转移到下一个需要关注的知识点上。因此,周期越长的项目,越需要通过这种正式的沟通方式对项目的时间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因此,正式口头沟通的使用与项目周期的关系更密切。

上述的正式沟通技术(包括正式书面沟通和正式口头沟通)在周期较长的开发项目中使用频繁程度较高,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正式沟通技术的成本一般都较高;正式书面沟通需要撰写相应的正式文件,并且需要一定的审批流程才能确定沟通所需的输入信息;正式口头沟通需要相关人员处于同一时间空间内,沟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些成本更多地体现在时间跨度上,而非人员投入上。因此,周期较长的项目相对于周期较短的项目更能够承担这样的时间成本,从中获得沟通的收益。

表4的数据还显示,项目周期和项目人数都对电子沟通的使用频繁程度有显着影响。电子沟通作为非正式的书面沟通方式主要特点在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由于具有非正式色彩,形式比正式沟通更灵活,沟通成本更低。从表2的分析可知,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电子邮件和BBS等电子沟通方式的使用频繁程度也显着增加。对项目参与人数、项目周期和项目成员接触的公司内部人数、接触的公司外部人数进行相关分析,如表5所示。

从表5的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参与人数增加,公司内部沟通的数量显着增加。随着项目周期的增加,一方面公司内部沟通数量在增加,另一方面项目成员与公司外部人员的沟通数量也在更为显着地增加。Wallace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表明,电子邮件和BBS论坛使用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公开的言语访谈风格类似。同时,编辑工具提供的表情符号和传递情感的语言形式也被广泛采用,含有大量非语言信息。因此,电子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人际沟通需要的信息传递,完成公司内部的人员沟通。同时,和口头沟通相比,电子沟通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更适应与公司外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从表4的分析可知,项目规模的变化主要影响项目成员对正式沟通技术(正式书面沟通和正式口头沟通)的评价。项目规模越大,人们越倾向于认为正式沟通技术,尤其是正式的口头沟通技术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项目的规模越大,尤其是项目参与人数越多,保证信息在项目中的正常流动显得越重要。和非正式沟通技术相比,正式沟通技术具有更好的规范化结构化,更能保证信息在项目中正常流动,因此其价值与项目规模更密切。

(2)不确定性与项目沟通

同其它制造业相比,软件项目开发不确定性较高。软件设计所支持的外部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应用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人员的流动都会影响软件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不确定性与沟通技术使用状况的相关分析如表6所结合表1和表6的数据可知,项目应用领域知识的不确定性对正式沟通技术(正式书面方式和正式口头方式)和电子沟通的使用状况有显着影响。项目应用领域的知识越精晰,项目文档、需求变更和错误追踪规程的使用明显增加,同时各种评审会议的召开频繁程度也明显增加。反之,上述正式沟通技术的使用频繁程度则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正式沟通技术的功能是通过规范化结构化的语言和规程保证信息在团队和组织中正常流动,避免信息的损失。当应用领域知识较清晰,不确定性低时,团队会更多使用正式沟通技术来保证信息的传递。但当应用领域的知识不清晰,不确定性高时,开发团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如何保证信息流动的通畅,而是如何获得更多的正确信息。团队更多地需要激发成员的创造力,而不是更强调成员的规范化。另一个原因在于,在应用领域知识不确定性高时,开发行为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失败的风险较大,沟通行为的收益没有保证。而正式沟通技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编写文档、执行规程,召开会议,成本较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组更倾向于采用成本较小的非正式沟通方式来完成必要的信息交换任务,从而规避风险。

如表6所示,从对沟通技术评价的角度来看,项目应用领域知识的不确定性越高,项目成员对正式口头沟通技术的价值评价越低。这是因为在应用领域知识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的评审会等正式口头沟通缺乏广泛认可的标准,结论不具有权威性,信息沟通的价值不大。同时,从表4还可知,需求的不确定性越高,对正式和非正式口头沟通技术的价值评价越低。这是因为,软件需求是项目开发活动的依据,需求的变更将会引起后续项目开发计划和成本的变化。在需求的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口头沟通技术难于保证信息在时间上的可追溯性。

(3)不确定性与项目协调

从表6可知,项目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项目协调的重要因素。同其它制造业相比,软件项目开发不确定性较高。软件设计所支持的外部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应用领域的知识了解不够充分,人员的流动都会影响软件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不确定性越高,项目协调的难度越大,需要投入的精力就更多。项目不确定性的各方面与项目协调各方面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对步骤有序化、目标一致化和成员关心程度有显着影响,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还会影响信息共享的协调活动。这是因为,对于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不确定性高的项目,开发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形成一致目标较困难,也难以使开发有序进行;并且,由于领域知识和项目需求不确定,项目失败的风险较大,成员对项目的关心程度较低。需求不确定性高的项目,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意义不大,项目成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不畅,因此以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协调活动难以形成有效成果。人员流动率高的项目,成员对项目关心程度较低,信息共享程度也较低,难以进行人力资源的备份或冗余配置。

4.2项目协调与沟通技术

从表2可知,正式沟通技术对协调活动有较大影响。其中正式沟通对于开发步骤的有序化和项目信息共享有较大影响。正式的口头沟通还有助于目标的一致化。这是因为,正式沟通技术是一种规范化结构化的沟通方式,对于保障信息沟通、明确开发目标和完善开发过程有较强的作用。此外,正式口头沟通是一种信息双向交流的方式,更有利于目标的澄清。正式口头沟通除传递言语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表情、语气、手势等传递非言语信息,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一致。因此,正式沟通,尤其是正式口头沟通具有一定项目协调的功能。

4.3项目协调与项目输出

软件开发团队采用上述协调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软件开发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发质量。从表3可知,项目协调的各方面与开发质量的各方面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良好的项目协调对于开发质量有显着的影响。

从回归模型图2可知,项目某些协调活动将有助于其他的协调活动的开展。重要资源的良好配置将有助于信息共享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成员对项目的关心程度。提高信息共享和成员关心程度的协调活

有助于步骤有序化。同0寸,项目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项目输出的质量。提高成员对项目关心程度的协调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开发过程中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程度,对产品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信息共享的协调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程度,同时对项目的生产率和用户满意度都有直接的影响。开发步骤有序化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改善开发过程的质量。

从回归模型图2还可知,就项目输出质量而言,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将影响开发过程的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开发过程的质量将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同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将影响用户满意度。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知:(1)总体而言,非正式口头沟通是我国中小软件组织最常使用且被认为效果最好的沟通技术;项目成员在获得帮助时,更倾向于选择在地理上最易获得,且协调难度小的渠道。

(2)项目规模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项目沟通与协调技术的使用频繁程度和评价的主要项目特征。(3)正式沟通技术对项目的协凋活动有直接影响。(4)沟通与协调技术对项目输出质量有显着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对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的协调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强对正式沟通的重视。本研究表明,我国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更多靠开发人员的非正式沟通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对结构化较强的正式沟通技术重视不够。但正式沟通技术尤其是正式口头沟通方式对于提高成员对项目信息的获知最为有效。对于规模较大,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更应加强正式沟通活动的使用。

(2) 针对项目规模调整沟通技术。本研究表明,

公司内部沟通的数量随着项目参与人数增加而增加。项目成员与公司外部人员的沟通数量随着项目周期的增加而增加。项目参与人数越多,电子沟通以其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点在团队沟通方面越丨51能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周期越长,越应当加强正式的书面与口头沟通,保证信息的正常传递。 丨

通信软件论文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资源;种类;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资源也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三件(硬件、软件、潜件)资源中的软件资源即CAI课件资源、网络资源、积件资源、数据通信等发展更快,在现代教育中它们的优越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重大变化,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资源的种类

(一)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指有形的、具体的信息转换的各种教学机器或设备。硬件资源在传播活动中本身不会改变受播者的认知结构,但却能促进传播活动的发生,加速或延缓受播者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实现促进功能。硬件资源通常是以实物的形态存在。硬件资源是开展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上存储的教育信息不能呈现,或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磁带、磁盘、光盘上的信息,学生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上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观察。

(二)潜件资源

潜件资源主要是指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等。潜件资源与硬件资源相似,它也是一种外部性的支持条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构建一系列理论体系,从而帮助受播者快速接受信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技术有它的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专门理论。潜件资源是无形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心理、信息、传播、控制等的理论构想、研究成果和实施策略。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在教师自身学习、师生的教学活动或认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在师生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使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被迁移到另一部分学习者身上,减少重复性的摸索活动。因此说潜件资源主要体现了资源的迁移功能。潜件资源是进行教育技术的关键,潜件资源决定着硬件资源的选择、软件资源的编制、媒体的优化组合、恰当运用、控制教育的进程、信息的反馈、协调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三)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是指由硬件实施而设计的教材,是教育信息及其载体。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真正能够引起受播者的认知结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发生变化的就是软件资源,在资源中实现了改变功能。通常我们把软件资源看成是与硬件资源相应的供其使用的教材。软件资源蕴含着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实施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没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传递任何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包括常规软件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

1、常规软件资源

常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记录有教育信息的“三片两带”,即幻灯片、投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主要是指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资源库。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源主要是指CAI课件资源、积件资源和智能学件资源。下面只讨论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

(1)课件资源

课件(Course ware)资源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资源。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无论那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即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在构成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中,人(教师、学生)是核心。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不能由教师和学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适用于事先确定的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的课件完全与教科书配套,紧扣教学大纲,紧扣某版本中小学教材,按教科书章节安排课件内容。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的运用能够按照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能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课件是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决定了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范围,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局限。

转贴于 (2)积件资源

积件(Integradle ware)资源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积件组合平台具有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中的各类教学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环境资源库(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网上微教学单元库、网上资料呈现方式库、网上教与学策略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五个部分。又可分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库层(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环境库。由此可见,“积件”资源是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它的素材库中调用自己所需的素材,然后利用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加以组合,也可以随时增加和完善素材库。积件资源只求问题解决,不象课件资源要做好一堂课。积件资源为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因材施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就海岛而言,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下面嬉戏着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大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总之你所想象到的素材都尽在其中。教师可以调用教学单元库中的习题,还可以通过联网调用网上信息。这样,教师对信息的利用简直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能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如果制作出这样的积件,一定会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积件单元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单位,而不是以整堂课或整章内容为单位,这样,不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可以通用一个系统,就这一个单元也可以说明多个问题。如一段下雨的素质(图片、动画、电视)这一单元,不但可用在语文课中讲散文、古诗或作文意境,同样也可用在物理课中讲物态变化和落体运动,还可用在生物课中讲生态和地理课中讲气候的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积件的通用性,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二、教育技术资源的关系

教育技术资源是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等构成,它们都是学习资源。

硬 件 媒

体 潜 件 网 络 软 件 常 规

积 件 计算机辅助 课 件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互相依赖,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通常是一起运用的。优秀的软件资源,通过优质的硬件资源,正确的操作,适当的环境,科学、清晰、完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有实体形态,潜件资源是抽象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硬件、软件、潜件三件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潜件资源建设,使潜件资源建设有一套理论,有一个系统,有一个体系,要使潜件资源建设上水平、正常化、系统化。在潜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关系中,潜件资源是占主导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潜件素质,进行教师的电教意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件资源和积件资源都属软件系统。课件资源是一个封闭的软件系统,课件资源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的形式和内容完全由课件设计者固定下来,一个人自制自用而效果良好的课件,别人用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他搞不清制作者的用意。要从别人的课件中摘取自己感到有用的部分,集合成一个新课件,往往技术手段不够,因此教师自己不能加以重组改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专家和高水平教师设计的课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学情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实际。因此,课件资源的通用性不强,更难以产业化。积件资源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资源系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积件资源是我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新思维,它改变了教学软件资源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相互割裂的局面,使教师自己能方便地制作适合教学情境的CAI软件资源。积件资源是继第一代教学软件资源——课件资源之后的第二代教学软件资源,它不是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著作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教学工作平台。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是积件资源的“两翼”。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网上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和教与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学软件资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开放实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的有力工具。

三、结束语

加快实现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真正发挥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正如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技术的丰富实践,资源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促进教育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有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有了教育技术这样的教育资源的武装,就能胜利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通信软件论文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项目 角色模拟 教学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RMIS),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紧凑,理论知识集成度高,实践操作性强,集中体现在系统初始化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的操作、报表分析和管理以及员工操作平台。软件教学环节不仅要加深理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达到高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开始尝试面向项目(或面向课题)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面向应用的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则在项目开发和方法论上取得广泛的认知,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国内的项目教学法在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应用较少。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广泛应用的如今,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要能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战略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本文以面向项目的HRMIS课程软件教学模式构建为背景,将HRMIS课程软件实验实践教学与企业实施人力资源ERP项目联系起来,把“模拟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软件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一、面向项目的HRMIS 软件教学模式组织

面向项目的HRMIS软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软件操作流程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对来自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学习运用专业技能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管理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平台进行实务训练。面向项目的HRMIS软件教学思路和组织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下所述。

1.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首先需要建立HRMIS项目实施小组,作为软件实验实训教学的模拟实施单位。项目组一般由6-8名学生组成,分别代表软件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员工和咨询顾问。前期软件教学完成后,各小组集体完成一个模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项目实施,包括完成系统初始化设置、运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生成测试报表数据以及用户手册。

2.资深顾问指导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集团总裁或资深顾问的角色,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拓宽ERP软件教学的师资范围,邀请软件实施顾问或企业项目组成员参与课程教学,或举办ERP软件应用讲座、与学生座谈交流ERP使用心得。由企业的ERP实施顾问来承担部分教学,将实践搬回课堂,由教师进行很好的课堂组织和理论加工,真正有效将教学与实践结合。

3.模拟角色和情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预设的情景放入企业实施过程中,以制造项目实施困境促进各角色成员思考。例如企业的组织架构、组织职责不清楚如何进行项目实施;系统标准流程与已有的管理流程产生冲突如何解决;客户提出需求但系统功能暂时无法实现应如何沟通等。通过模拟场景和角色,学生充分熟悉系统功能,并能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出发去考虑应用系统;通过演讲、沟通和协调,充分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校园网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实验室全天候开放,运行HRMIS软件的服务器常年运行,项目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到实验室进行工作;校园网的铺设,为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系统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了保证。虽然面向项目的实训环节只有15学时,但其跨度4周,学生可以在4周之内的学时外时间利用实验室进行研讨、数据运行和报告撰写。

5.教学效果及后续应用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需提交《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并进行项目设计答辩。对有进一步开展研究兴趣的同学,一方面可以组织为校园社团进行ERP项目的实施,对有意愿的社团进行流程改造,将HRMIS应用和教学推广到非人力资源专业;另一方面可以组织进行论文的撰写,为HRMIS的教学改革和企业应用做理论研究。

二、面向项目的教学案例设计

目前,国内外ERP品牌众多,各有特色。据统计金蝶、用友、东软3大国内知名的ERP软件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分别占到15%、10%和9%。此外,外资多元化产品中的知名品牌Oracle(14%)和SAP(5%)也受到大型企业的青睐。此外,还有外资品牌施特伟(1%),国内品牌嘉扬、仁科、博惠思华各占1%,万古和奇正更低。另有部分企业选择针对自己的业务需要,自行开发HR软件(18%),这类现象在IT企业中尤为突出。国内三大ERP软件都在高校进行推广,由于金蝶软件在高校应用较为广泛,我们选择金蝶K3 V11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实验实训教学的主要软件。

金蝶软件公司在为客户进行系统实施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实施方法论。在软件教学的过程中,用户需求较为简单,实施环境较为单纯,因此在以金蝶K3 V11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进行面向项目的教学改革中,面向项目的软件教学案例包含了系统初始化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报表管理模块和操作平台等基本内容模块。在软件教学实践中,简化项目环境,结合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维护等环节设计案例。

1.项目启动(2课时)

假设整个班级分成2个集团企业,每个集团下面又有多个分公司。

一个是软件建设企业,由一半学生扮演软件建设企业各分公司员工,一名教师扮演集团总负责人。建设企业召集各分公司总经理会议,对项目启动工作进行布置。各分公司总经理需要召开会议,对本公司实施HRMIS的目标进行讨论,对本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准备。但每个分公司的项目是独立进行。

一个是软件实施公司,由一半学生扮演软件实施公司顾问,一名教师(外请咨询顾问)扮演咨询公司项目总经理。实施公司需要召开全体实施顾问会议,对如何开展项目实施,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实施公司组成各实施小组,分别负责各分公司项目实施。

软件建设企业和软件实施公司双方签订合约,成立项目组,召开会议讨论角色分工及项目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的是实施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现有业务提供更好的运行平台。

2.项目计划(2课时)

项目组共同制定项目计划,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2周,8课时),完成项目实施,提交实施方案、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在计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各阶段的的工作安排和输出文件。计划制定出来后,项目的实施阶段将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后期项目的变更控制将参考计划阶段的文件产生。

3.项目实施(8课时)

如果说项目启动和计划主要锻炼学生沟通、协调以及合作意识,那么项目实施阶段就是充分考察学生对HRMIS的掌握和应用,能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初始设置,各种代码编制原则是什么,企业如何划分职责和权限,人力资源部如何在系统中运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在此阶段,全部人员应进入系统设置和运行状态,通过培训、数据输入和测试,来确保设置的正确性和运行的稳定性;项目组要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方法进行讨论,是否要进行管理流程的再造,是否提出二次开发的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写用户手册,实施完成后将数据测试报表与用户手册提交项目验收组。作为集团负责人的教师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置一些合理的障碍,迫使项目组成员面临实施困境,以促进各角色成员讨论思考。

4.项目收尾(3课时)

项目的收尾过程,项目组需要整理所有产生出的文档提交给项目建设方,包括合同、会议纪要、项目实施方案、用户手册和数据测试报表。通过演讲的形式,由每个项目组向集团公司进行项目总结汇报,包括企业的背景、实施理念、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初始数据的设置规则,各种数据报表、用户操作流程等。由项目验收组来评价项目实施效果。项目验收组由扮演集团公司负责人的老师和外请企业经理人或软件咨询顾问共同组成,进行点评总结。

5.项目维护(不占用课时)

在项目收尾阶段结束后,项目将进入到后续的维护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实现项目的后续维护期的工作,但是学生需要具备后续服务意识,因此也应将项目维护条款写入最初的合同,并在项目收尾汇报时进行阐述。

三、总结

面向项目的软件教学模式与思路在HRMIS软件教学中,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软件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公文撰写能力也显著提高。根据软件教学模式实施情况,总结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与体会:

第一,学生对面向项目的HRMIS教学模式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一方面,学生在实际项目的实施中理解和掌握了HRMIS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在企业实际应用技能,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加班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进行研究学习。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项目管理的各环节工作,充分锻炼沟通与合作能力,学会解决项目冲突,这些知识和能力在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上一般很难得到训练。

第三,通过软件教学中加入专业科研的方式方法,锻炼了学生规范地书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项目管理过程和总结答辩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管理知识和软件应用的理解和操作。

第四,在教学和评价方面,通过校外师资引进,借助校外企业人力资源部或软件咨询顾问力量,向校外展示学生学习HRMIS的效果,为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或工作的机会。

第五,在实际应用中,将管理信息化向校内社团推广,帮助有意愿的社团改造管理流程,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项目咨询顾问的角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校内社团管理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乔闪.奥尔堡大学面向项目的高等教育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2]陈美娜,秦燕,赵玉欣.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现状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