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十篇

时间:2023-03-21 17:54:25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篇1

【摘要】

为初步了解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在我区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皮肤SCC和BCC 264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变发生于头面部195例(73.9%),躯干11例(4.2%),四肢20例(7.6%),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SCC多为溃疡型、菜花样或结节肿物,BCC多为结节溃疡型皮损。SCC误诊为孢子丝菌病3例、皮肤结核2例、疣4例、瘢痕1例等。BCC误诊为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5例,黑色素瘤2例,鳞癌5例。100余例BCC和SCC患者,按部位和面积大小分别采取了扩切病变部位后植皮术或临位皮瓣进行BCC根治术,均达到即彻底治疗又保持美观的满意效果。手术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需要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病理诊断的支持,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

皮肤恶性肿瘤是一种累及表皮、皮肤附属器或黑色素细胞等成分的疾病,部分肿瘤可发生转移危及到病人的生命,临床上恶性肿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易引起漏诊和误诊。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均是皮肤科常见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面部、颈部等长期暴露部位的皮肤,目前认为紫外线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本文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皮肤SCC和BCC患者264例,旨在总结近7年来SCC和B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初步了解两种疾病在我区的发病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帮助。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皮肤SCC和BCC患者264例,男144例,女120例,男女比例1.2∶1,年龄22~88岁,平均57岁,20岁~25例,40岁~40例,50岁~144例,70岁以上69例,病程1个月~30年,平均4年2个月。病变部位:发生于头面部195例(73.9%),躯干11例(4.2%),四肢20例(7.6%),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

SCC患者140例,占总数的53%,年龄26~88岁,中位年龄62岁,男80例,女60例(男∶女为1.3∶1)。病变部位依次为头颈部80例(57%),外生殖器38例(21%),四肢17例,躯干5例。所有病例除外生殖器部位有3例局部淋巴结转移外,均未有转移。

BCC患者124例,占总数的47%,年龄22~88岁,中位年龄58岁,男64例,女60例(男∶女为1.1∶1)。病变部位依次为头颈部115例(92.7%),躯干6例,四肢3例。

1.2 临床表现

肿瘤多为单发,仅有5例为多发,肿瘤大小从绿豆至8cm×10cm不等,SCC多以溃疡型86例(61%)、菜花样或结节肿物39例(27.9%)为主要表现,其他表现如瘢痕样、湿疹样等皮损15例(10.7%)。溃疡边缘较宽,隆起外翻,基底呈红色颗粒状有时有脓液伴恶臭,表面常覆以脓痂。结节状或菜花状肿物表面为暗红色或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常见角性物质增生,可见痂皮,且与基底紧密附着,强行剥离易出血。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鳞状细胞癌,早期表现为一种出血性乳头状隆起,酷似突出的肉芽组织,但质较硬,后期见边缘隆起,宽厚而坚硬的溃疡。BCC多为结节溃疡型70例(60.5%),溃疡边缘隆起呈蜡状的小结节,尚可见色素型22例(17.7%)、浅表型8例(6.5%)、硬斑型18例(5.8%)、纤维上皮瘤型皮损6例(3.2%)。

1.3 病理诊断

140例SCC可见镜下由棘细胞样的瘤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癌巢,散布在皮肤各层,癌巢中癌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癌细胞自周围逐渐向中心处不完全或完全角化,形成癌株。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三级,鳞癌I级(高分化)共66例,其中头面部45例,生殖器10例,其它部位(躯干、四肢)11例:癌细胞分化成熟,具有鳞状上皮的特征,并出现角化过程(如形成癌株)。鳞癌II级(中分化)共26例,头面部19例,其它部位7例:癌细胞显示细胞的特征,但无明显角化表现。鳞癌III级(低分化)共34例,头面部16例,其它部位18例:癌细胞不具鳞状上皮的特征,既无角化,也不具有棘细胞的特征,癌细胞异型性大,甚至呈梭形细胞型且排列松散。疣状癌14例系低度恶性鳞癌,外生殖器部位12例,其它部位2例,病理示浅表部分类似寻常疣,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良好,瘤细胞核不典型和失去极性。基底细胞癌124例中典型的肿瘤细胞类似基底细胞、周边排列成栅栏状,119例肿瘤周围出现裂隙,45例瘤细胞周围团及其周围间质中见到多少不等的黑色素颗粒,其中31例有大量色素,按高天文[6]分型标准,结节性BCC又称结节-囊性基癌,占70例,头面部67例(84.3%),硬化型BCC又称硬斑型基癌或纤维化基癌占18例,头面部16例(89%),色素性BCC 18例,头面部15例(83%),浅表型BCC 8例,小结节型BCC 9例,釉样型BCC 5例,腺样型BCC 3例,角化型BCC 5例,基底细胞鳞癌6例。

1.4 临床和病理符合情况

SCC误诊为孢子丝菌病3例、皮肤结核2例、疣4例、瘢痕1例等。BCC误诊为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5例,黑色素瘤2例,鳞癌5例。

1.5 治疗情况

2004-2007年我科开展治疗了100余例BCC和SCC患者,按部位和面积大小分别采取了扩切病变部位后植皮术或临位皮瓣进行BCC根治术,均达到既彻底治疗又保持美观的满意效果。随访中无1例复发或转移。(2001年-2003年我科未开展根治术,其间病人治疗流失于其它科室或医院)。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环境污染,职业因素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我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有增多趋势,而且趋向于年轻化。在我国鳞状细胞癌为皮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其发生率占皮肤科恶性肿瘤的78%~90.9%[1],其次为基底细胞瘤。皮肤SCC和BCC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密切相关,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发病率极高,国外报道BCC大约占非黑素皮肤癌的80%[2]。国内对于SCC和BCC的构成比例各家报道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大小,样本选择偏倚有关,同时与人群的遗传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差异有关[2]。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与种族和地域密切相关,我国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以西北地区最高[3]。年龄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国内资料[4]以50~60岁的发病数(30.1%~35.3%)为高峰,其次为61~70岁(20.4%~28.0%),40岁以下较少见。部位好发于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52.5%~70.59%),少数为非暴露部位(29.41%~47.50%)。本组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50岁~69岁者144例(54.5%),与国内资料基本相符,40岁以下25例(9.5%),相对少见;病变部位头面部195例(73.9%),而外生殖器部位38例(14.4%),亦可能与目前比较明确的两个重要诱因过度紫外线照射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我区皮肤SCC和BCC患者数目增多的原因,其一为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增强,其二环境污染可能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三紫外线照射和HPV感染可能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诱导作用。

目前手术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为预防术后复发,手术切除的范围应足够大,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局部外形与功能的恢复。一般要求切除BCC和SCC时,切口距病灶边缘应分别大于0.5~1.0cm和1.0~2.0cm,与此同时,尚应考虑切除的深度,SCC和BCC应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决定切除的深度[5]。

总之,早期、准确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需要临床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病理诊断的支持,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06-1110.

[2]AdamI Rubin,MD,Elbert HChen MD,DeSire ERatner MD.Basal-Cell Carcinoma[J].N Engl J Med,2005,353:2262-2269.

[3]郭光昭,孔凡钴,秦继新,等.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19-421.

[4]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978-981.

基底细胞癌篇2

[关键字]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

[中图分类号]R7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5-0671-03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flrcinoma,BCC)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侵蚀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基底细胞癌相对良性,病死率较低,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容忽视,而且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易引起误诊和漏诊。为此,我们收集我科1990~2006年有明确病理诊断和完整临床记录的基底细胞癌患者203例,通过分析总结,对BCC的临床病理特点、诱因进行探讨,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性别与年龄分布:男116例,女87例,男:女比为1.33:l,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21~92岁,平均为49.82岁,其中20~29岁7例,30~39岁19例,40~49岁51例,50~59岁41例,60~69岁34例,70~79岁37例,80岁以上14例;发病高峰为40~69岁,共126例(62.07%)。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8年,平均5.26年。

1.1.2 发病部位:头面部共175例(86.2%),其中头皮6例,额部11例,眶周42例,鼻翼47例,鼻唇沟8例,颊部24例,颧部5例,上唇11例,下颌部3例,眉部4例,耳廓2例,耳周围12例;躯干部共20例(9.85%),其中胸部6例(2例位于),背部4例,腰部5例,耻骨部l例,肩部1例、外阴2例、腹股沟l例;四肢共8例(3.94%),其中大腿5例,小腿1例,上肢2例。

1.1.3 临床分型及自觉症状:除3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所有病例均未见转移病灶。肿瘤最小0.3cm×0.4cm,最大l0cm×6cm。按皮肤损害分型:结节溃疡型86例,色素型91例,浅表型15例,硬斑病型8例,纤维上皮瘤型3例。有56例主诉患部瘙痒,多为轻度,仅2例明显,15例诉轻度疼痛,其余无自觉不适。

1.1.4 发病前原有皮损:182例患者主诉肿瘤发生前无原有皮损及明确诱因,2例伴发于皮脂腺痣,11例有外伤史(于术、刺伤、烫伤、汽枪伤),8例在色素痣(其中4例有冷冻、化学腐蚀治疗及局部刺激史)的基础上发生,其中2例出生时色素痣即存在。

1.1.5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临床诊断与病理报告均为BCC者145例(71.43%),与病理诊断不符的58例(28.57%),其中临床诊断为:色素痣13例(包括蓝痣2例),脂溢性角化13例,黑素瘤12例,鳞状细胞癌6例,血管瘤2例,表皮囊肿4例,角化棘皮瘤2例,皮肤结核、Paget病、汗管角化症、扁平苔藓、Bowen病及湿疹各1例。

1.2 研究方法:回顾分析的病例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间病砰诊断明确的BCC病例,共203例。整理原始资料,将患者的病理送检单各项临床内容归类,进行整理和统计。参照有关专著重新阅片,并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变化

2.1.1 表皮:表皮角化过度15例,表皮角化不全13例,棘层肥厚80例,表皮萎缩变薄123例,基底层液化变性26例,炎性细胞浸润26例。其中部分病例表现为肿瘤组织上方表皮萎缩变薄,而两侧棘层肥厚。其中106例肿瘤组织与表皮相连,12例与毛囊相连。

2.1.2 真皮:203例真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组织细胞浸润,3l例有浆细胞浸润,17例有中性粒细胞浸润,132例真皮及浅层血管增生扩张。165例(80.3%)在瘤细胞团及其周围间质中见到多少不等的色素颗粒。其中26例有大量色素。

2.2.3 肿瘤组织:典型的肿瘤细胞类似基底细胞,瘤细胞在周边排列成栅栏状。在203例病理标奉中,细胞分裂像明显增多的有23例(11.33%),其中5例出现异常核分裂像。在201例(99.01%)病理标本中可见剑肿瘤细胞与周围间质之间的裂隙。

2.1.4 病理分型:本组203例BCC中,实体型93例,色素型26例,浅表型15例,硬化型15例,囊肿型22例,角化型6例,腺样型17例,纤维上皮瘤型9例。

2.2 不同病理型的皮损分布部位:仅发现浅表型及纤维上皮瘤型更多见于躯干、四肢,其他类型的BCC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3 讨论

关于BCC来源说法不一,最初认为来自表皮基底细胞,但Lever提出BCC不是来自表皮基底细胞,而是来自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电镜观察发现瘤细胞核较大,桥粒发育较差,张力原纤维很少,显示与正常皮肤基底细胞不同,而与未分化的毛母质细胞或胚胎表皮细胞,特别是原始上皮胚芽细胞相似,因此多数学者支持后一说法。BCC几乎完全见于有毛皮肤,特别是面部,除痣样基底细胞上皮瘤外,鲜见于掌跖部。本组203例患者,皮损绝大多数见于头面部,提示紫外线是BCC的重要诱因,可能与紫外线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DNA损伤和激活皮肤抑制性T淋巴细胞有关。但是本组病例11个唇部发病的均位于上唇,而且面部最好发的部位为鼻翼和眶周,这些不能完全用紫外线照射解释,是否与这些部位皮肤结构不同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一般认为BCC的好发年龄为老年人,余桂林等…认为我国的发病年龄比国外早10年,60~69岁为发病高峰。但本组资料40~49岁即进入发病高峰,其余依次为50~59岁和60~69岁。70岁以后病例减少,可能与此年龄段人口基数小有关。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比以往国内报道早10年。BCC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高的机理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总的日光照射时间增多的结果。

BCC的皮损表现多样化,所以临床分型也不一致。目前公认的是Lever的分型标准,即将其分为五型:①结节溃疡型;②色素型;③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④浅表型;⑤纤维上皮瘤型。本组病例结节溃疡型及色素型最常见。国外报道多发或既往有BCC病史的病例占13%~45%,但本组病例仅3例BCC为多发,其余均为单发。BCC一般自觉症状轻微,本组病例出现瘙痒或疼痛的71例主要为轻度,只有2

例有较明显的瘙痒。另外有8例从色素痣转变而来,其中2例色素痣出生时即有,4例近几年经化学腐蚀、冷冻治疗及局部刺激后才增大破溃演变为BCC,提示基底细胞癌不仅发生于皮肤纤维瘤、皮脂腺痣及线状表皮痣,还可发生在色素痣的基础上,局部的化学、物理刺激可能是重要的诱因。

203例患者中有58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尽管较以往报道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但误诊率仍达28.57%。其中误诊最多的是色素型和浅表型BCC。由于色素型BCC呈黑色或蓝黑色,其中有38例被临床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或恶性黑素细胞瘤。浅表型BCC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红斑或脱屑性斑片,15例浅表型BCC有9例位于躯干、四肢这些BCC“非好发部位”,其中临床诊断分别5例误诊为Paget病、汗管角化症、扁平苔藓、Bowen病及湿疹。由于肿瘤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因此对长在头面部的不十分确定的色素痣样、血管瘤样肿物以及躯下四肢的无明显自觉症状、持续存在、缓慢增大的浸润性斑片应想到BCC的可能性,尽早切除后作病理检查,这些误诊的疾病虽然在临床形态上与BCC相似,但从组织病理上容易鉴别。

基底细胞癌篇3

【摘要】 目的:探讨PTEN、survivin在乳腺基底细胞样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并结合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0%(16/40),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2.5%(28/40)。 结论:PTEN、survivin的表达可能与基底细胞样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 PTEN; survivin

乳腺基底细胞样癌(basallike subtype breast carcinoma,BLBC)是一种通过基因而被定义的一种乳腺癌的亚型,Perou[1]指出它的基因表达谱类似于乳腺基底/肌上皮细胞。因为基因诊断比较昂贵而不易推广,目前大家比较推崇的是三联阴性加上一个肌上皮指标阳性就可以确诊基底细胞样癌。本研究检测了PTEN、survivin在40例乳腺基底细胞样癌中的表达情况,期望能提高对乳腺基底细胞样癌的诊断及预后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病理科1998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切除的422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筛选出BLBC 40例作为样本,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9.17岁。另选非特殊类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0例作为对照组1及良性乳腺增生症40例作为对照组2。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采用Sp 二步法。PTEN、survivin单克隆抗体购于上海长岛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用型)。采用已知阳性片做阳性对照。

1.2.2 结果观察 采用双盲法,所有病理切片均由两位医师对切片的免疫组化进行评价,PTEN表达于胞核(图1),survivin表达于胞质(图2),根据阳性染色细胞数的量,将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阴性(-),阳性细胞数50%。

1.3 统计学处理

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上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理形态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膨胀性、推挤性、非浸润性生长,癌巢周围多伴淋巴细胞浸润(图3);肿瘤中央出现坏死或无细胞胶原瘢痕。

2.2 实验组(BLBC)中PTEN、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40%、72.5%;对照组1(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中PTEN、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0%、57.5%;对照组2(良性乳腺增生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5%、2.5%。

2.3 χ2检验显示PTEN在实验组和对照组1、实验组和对照组2的的表达有差异;survivin在实验组和对照组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在实验组和对照组2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PTEN、survivin在BLBC与非特殊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表2 PTEN、survivin在BLBC与良性乳腺增生症中的表达

2.4 在BLBC中,PTEN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γ=-0.401,P

转贴于   3 讨论

根据基因表达谱和基因分类,可以将乳腺癌分为4种亚型:管腔型(luminal subtype)、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subtype)、Her2高表达型与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subtype)[2]。研究显示,BLBC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2%~18%[3],而我们的结果是BLBC占浸润性乳腺癌的9.47%,与国外报道相近。

PTEN是一个新的具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其表达产物具有与张力蛋白和细胞辅助蛋白的同源序列,参与细胞骨架重组及由此引发的信号传导,调节介导细胞粘附迁移、增殖存活的过程,在生长因子的细胞信号传递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4]。Weng[5]等的研究指出正常的乳腺腺泡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内有较强的PTEN表达,而本实验中良性乳腺增生症40例中仅3例表达PTEN,与Weng的实验结论相左,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使用的是野生型PTEN,故阳性率较低,本实验中PTEN在BL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5%,两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这个结论与孙艳花[6]的结果相似,我们认为PTEN基因突变导致蛋白低表达,从而导致癌细胞增殖能力提高了,癌细胞更具有侵袭性,PTEN作为评价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指标有重要意义。

Survivin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它通过内源性及外源性途径最后作用于caspases家族抑制细胞凋亡[7],它的高表达有助于细胞逃避凋亡,增殖不受调控,在本实验中,survivin在良性组织中低表达,在癌组织内高表达,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ou CM, Sorlie T, Eisen MB, et al. Molecular portraits of human breast tumoure.Nature,2000,406(6797):747~752.

2 Sorlie T, Tibshirani R, Paker J,et al. Repeated observation of breast tumor subtypes in in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data sets.Proc Natl USA,2003,100(14):8418~8423.

3 Dabbs D J,Chivukula M,Carter G, et al. Basal phenotype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recognition and immunohistologic profile.Mod Pathol,2006,19(11):1506~1511.

4 Steck PA, Pershouse MA,Jarrer S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gene,MMAC1, at chromosome 10q23.3 that is 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s. Nat Genet,1997,15(4):356~362.

5 Weng LP, Smith WM, Brown JL, et al. PTEN inhibits in sulinstimulated MEK/MAPK activation and cell growth by blocking IRS1 phosphorylation and IRS1/Grb2/Sos complex formation in a breast cancer madel. Hum Mol Genet,2001,10(6):605~616.

5 Weng LP, Smith WM, Brown JL, et al. PTEN inhibits in sulinstimulated MEK/MAPK activation and cell growth by blocking IRS1 phosphorylation and IRS1/Grb2/Sos complex formation in a breast cancer madel. Hum Mol Genet,2001,10(6):605~616.

6 孙艳花,关弘.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p53、Ki67的表达及意义[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5(3):756~761.

基底细胞癌篇4

[关键词]P16;CyclinD1;PTEN;皮肤基底细胞癌;附属器分化

[中图分类号] R730.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c)-015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 ly analyze the expression and value of P16,PTEN and CyclinD1 in adnexal differentiation of basal cell carcinoma.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3 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6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group,and other 31 normal skin tissu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in two groups.Optical microscopy was used for visual field detection.At the same time,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was us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and the average value as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of cell sections.Results 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of P16 and PTEN in basal cell carcinom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skin tissue (P

[Key words]P16;CyclinD1;PTEN;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Adnexal differentiation

皮肤基底细胞癌是人类较为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皮肤基底细胞癌主要由多功能性基底依赖间质细胞组成,能分化成附属器低度恶性肿瘤与表皮低度恶性肿瘤[1]。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皮肤基底细胞癌附属器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多种作用下的效果[2]。癌细胞的凋亡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发生肿瘤的重要因素,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研究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P16、PTEN、CyclinD1在基底细胞癌附属器分化中的表达及价值,以期能够分析出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病发原因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33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再选取31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6.22±10.36)岁;皮肤破损部位:24例面部、5例颈部、3例耳部、1例背部。对照组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7.01±10.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测视野,与此同时采用平均光密度值最为阳性染色评价指标,将平均值作为细胞切片的平均光密度。

所有切片均由主治医师进行阅片,阳性指标:P16、PTEN、CyclinD1细胞质内出现黄色或者棕黄色反应物颗粒。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P16、PTE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平均光密度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

3讨论

3.1 P16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关系

刘梅等[3-4]在黑色素瘤细胞中观察到一种蛋白质,此种蛋白质与细胞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互为结合,学者们利用定向测序技术产生的图像不难发现,在300多种肿瘤细胞系染色体中(8p23区域内)有1个等位基因突变,将此克隆的基因称为P16基因。P16基因在人体中的染色体中,主要是由124、307、12bp等内含子组成,当真核细胞分裂到G1中晚期的时候,CyclinD1与CDK4/6形成相关复合物,此种复合物会使得pbp发生磷酸化[5]。P16蛋白结构基础中分为4个回钩状重叠序列,此N结构序列远离了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胰酶上的氨基酸序列,与CyclinD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复合物的产生,有效阻止了基因的复制[6]。当P16基因失活不能够进行有效表达时,细胞周期素与CDK4互为结合,过度刺激细胞分裂,从而形成肿瘤[7]。在皮肤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的P16蛋白缺失情况,王伟等[8]认为肿瘤分期的Ⅲ/Ⅳ期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肿瘤分期的Ⅰ/Ⅱ期,从上述研究数据不难看出,P16基因失活与肿瘤进展有密切关系。

3.2 CyclinD1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关系

胞周期中,真核生物的正常细胞分裂按照G1-S-G2-M顺序方式进行分裂,真核生物在各个时相的转变过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调控关卡是:G1-S、G2-M[9]。细胞一旦从G1期进入到S期后不会受到外在刺激的影响,因此G1点关系着细胞的命运是往前还是推后[10]。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显示,诸多肿瘤的发生情况与G1/S期检测点的缺陷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的分裂受到细胞因子的调控,其中最重要的细胞周期蛋白是Cyclin[11]。简而言之,CyclinD1在细胞周期的调控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2-13]。有学者在研究甲状旁腺腺瘤时发现CyclinD1 基因,在甲状旁腺腺瘤中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因此CyclinD1又被称为PRAS1(甲状旁腺腺瘤基因)[14-15]。此类基因全长15 kb,包含5个外显子。CyclinD1蛋白中的氨基酸序列为保守序列,在结构的主要部分中,其主要功能与CDK(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互为结合,控制好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对蛋白磷酸化作用的能力能够有效调整好细胞周期的进展速度,因此也可以认为CyclinD1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16-18]。

3.3 PTEN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关系

诸多蛋白酪氨酸激酶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很有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相关研究资料结果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提示此种染色体与肿瘤的基因密切相关[19-20]。此类基因在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与细胞质蛋白同宗同源,在诸多肿瘤中被染色体同源性丢失,因此被称为基因PTEN。PTEN基因中含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其主要功能区在ND端。PTEN可有效调节细胞的生长,主要通过脂质磷酸酶的作用解除,从而控制好激酶活性丧失;另外,PTEN可有效加快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PKB的水平调节作用。PTEN缺失导致PIP3水平较高,激活后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新血管生成。

综上所述,P16、PTEN、CyclinD1可能与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参考文献]

[1]严丹,李灵.P16、PTEN、CyclinD1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3):16-20.

[2]周虹,唐静,徐文荣,等.皮肤基底细胞癌178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4):64-67.

[3]刘梅,朱红,尹新江,等.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2):1099-1101.

[4]徐磊,曾维惠,郑焱,等.Psoriasi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6):797-798.

[5]倪通,黄方,吴波,等.老年人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291-292,295.

[6]陈俊,潘双双,李丽,等.大蒜素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 39(2):136-138.

[7]卢帆,邓晓明.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整复治疗[J].四川医学,2012,33(8):1356-1357.

[8]王伟,刘林螅陈广法,等.PinX1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8):1964-1965.

[9]焦亚宁,葛新红,董灵娣,等.宁夏地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黑素瘤1792例回顾性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2):77-79.

[10]王琼玉,马慧群,王世捷,等.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在Bowen病、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7):1075-1077,1082.

[11]邓越,刘海东,庄乐,等.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 32(7):388-390.

[12]石静,梁勇刚.穿心莲内酯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解剖学报,2013,44(1):73-78.

[13]颜桂芳,卓文磊,陈正堂,等.白化病并发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重庆医学,2012, 41(11):1089-1089,后插2.

[14]周晓秋,燕丽,李青,等.联合检测CK、CD10和Bcl-2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与毛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9):1450-1452.

[15]王海波,罗宏.内皮抑制素对皮肤基底细胞癌A431细胞株耐药基因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10(7):433-435.

[16]陈骏,孙祺琳,刘洋,等.Mohs显微描记手术在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5,11(3):163-165.

[17]朴冰,何伟,孙文兰,等.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5,10(13):1905-1907.

[18]任建文,刘艳,涂晨,等.p120ct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9-11.

[19]郑瑞,桑洁玉,董志珊,等.皮肤基底细胞癌79例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6):487-488.

基底细胞癌篇5

[关键词] 乳腺癌;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分子病理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112-03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无论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征还是治疗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对患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当今国际病理学专家提倡根据cDNA组织芯片基因表型将乳腺癌分为五种亚型:腔A型(Luminal A)、腔B型(Lumina B)、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HER-2过表达型(HER-2 overexpressing)、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1,2]。BLBC是具有不良临床预后的一种乳腺癌的独立亚型,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177例BLBC,探讨其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手术标本1101例。乳腺BLBC的诊断标准为:ER、PR、HER2阴性,EGFR和/或CK5/6阳性。根据此标准,我们在1 101例乳腺浸润性癌中筛选出BLBC 177例。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1.2 观察指标

组织学分级、肿瘤的结构特征及细胞特征、生长方式、核分裂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3 免疫组化及结果判定

采用SP法,一抗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包括CK5/6、EGFR,抗体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CK5/6、EGFR呈胞膜和(或)浆染色,按阳性细胞百分数分为4级:-,+,2+,3+。

1.4 FISH方法及结果判定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EGFR基因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桔红色为EGFR,绿色为CEP7,两种比值均大于2∶1,提示EGFR基因有扩增。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

2 结果

2.1临床资料

1 101例浸润性乳腺癌均为女性,其中筛选出BLBC 177例(16.1%),年龄24~88岁,平均49.3岁,其中76例(42.9%)有淋巴结转移。

2.2 病理形态特征

BLBC呈实性巢片状排列,无腺管形成,大多为推进性边缘,地图样坏死,周围有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多数肿瘤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通常呈合体状,境界不清,胞浆不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粗,核仁易见,核分裂象活跃、组织学几乎均为Ⅲ级。

2.3 EGFR、CK5/6的表达分析

177例BLBC中,EGFR阳性表达135例,见图1;CK5/6阳性表达136例;EGFR、CK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135/177)、76.8%(136/177)。

2.4 EGFR扩增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77例BLBC中76例有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42.9%;177例BLBC中挑选10例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扩增情况,发现4例(40%)有EGFR基因扩增,见图2;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 < 0.05),见表1。

2.5 EGFR表达与其扩增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从177例BLBC中挑选10例进行EGFR的FISH检测,其中9例(90%)有EGFR蛋白过表达,4例(40%)有EGFR基因扩增,4例EGFR基因扩增的均存在EGFR蛋白的过表达,1例无EGFR蛋白过表达的无EGFR基因的扩增。EGFR基因扩增情况与EGFR蛋白表达情况无相关性(P > 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根据基因表型将乳腺癌分为五种亚型:腔A型(Luminal A)、腔B型(Lumina B)、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HER-2过表达型(HER-2 overexpressing)、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3]。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大约15%的浸润性导管癌是BLBC,而大多数BLBC是浸润性导管癌,少数为典型或不典型髓样癌、化生性癌、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或黏液表皮样癌。本研究从1 101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筛选出177例BLBC,BLBC所占的比例为16%,与上述比例相近。而乳腺癌中大约有15%~20%是BLBC,BLBC患者的平均年龄似乎比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要更年轻。

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绝经期前的妇女有着较高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发病率[4]。与BLBC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小、未哺乳或哺乳少、使用药物抑制乳汁分泌、高体重指数等。BRCA1突变、MYBL2基因G/G都增加了BLBC的患病风险[5]。一些研究发现BLBC肿块的直径比其他类型乳腺癌更大,而有的研究表明两者并没有不同。另外,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BLBC肿块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6]。本研究发现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由于样本量小,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BLBC中ER、PR、HER-2的mRNA表达水平低,而增殖基因表达水平高,且具有基底细胞的基因表型,例如EGFR与BLBC预后不良有关[7]。乳腺癌干细胞表达多种BLBC基因,相应地,BLBC也表达多种乳腺癌干细胞基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BLBC的起源。BLBC可能起源于一个不表达ER的干细胞或祖细胞,BRCA1乳腺癌起源于一个ER阴性的腺腔上皮祖细胞,ER阴性祖细胞向ER阳性祖细胞的转变需要BRCA1的参与,这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BRCA1功能的缺失相一致[8]。

EGFR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比较少见,而一些乳腺癌患者可以发现EGFR基因扩增。此研究中我们发现10例基底细胞乳腺癌中有4例存在EGFR基因扩增,扩增率并不低。此外,EGFR基因在BLBC存在高表达,本研究数据显示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76.3%,表达率高。BLBC属于三阴乳腺癌的一种,三阴乳腺癌大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17%。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比无转移的患者EGFR表达的水平更高[9]。本研究发现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以上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有研究培养乳腺癌上皮细胞,发现部分抑制BRCA1的功能就能诱导EGFR的表达及增加表达EGFR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水平,这表明EGFR受体为乳腺癌早期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LBC比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的预后更差,其无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都较低。BLBC容易发生转移,3年内转移率很高,脑和肺最容易受累。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的预后都差。目前为止,判断一个患者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标准只有依靠免疫组化检测,这种判定方法还不够理想[10,11]。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有着不同的流行病学、组织学及分子病理学特征,预后差,即使使用化疗药物,甚至化疗药物对BLBC无明显疗效。目前,没有常规诊断这种类型乳腺癌的方法,BLBC患者的治疗方法与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相似。对BLBC的分子病理分型对其预后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EGFR与BLBC关系密切,为以后研究针对BLBC的靶向药物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Sorlie T,Tibshirani R,Parker J,et al. Repeated observation of breast numor subtypes in independent gene expression data sets[J]. Proc Nail Sci USA,2003,100(14):8418-8423.

[2] Perou CM,Sorlie T,Eisen MB,et al. Molecular portraits of human breast tumours[J]. Nature,2000,406(6797):747-752.

[3] Sorlie T,Perou CM,Tibshirani R,et al.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reast carcinomas distinguish tumor subclasses with clinical implication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1,98:10869-10874.

[4] Morris GJ,Naidu S,Topham AK,et al. Differences in breast carcinoma characteristics in newly diagnosed African-American and Caucasian patients: a single-institution compi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database[J]. Cancer,2007,110:876-884.

[5] Thorner AR,Hoadley KA,Parker JS,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analysis of B-Myb in basal-like breast cancer[J]. Oncogene,2009,28:742-751.

[6] Bertucci F,Finetti P,Cervera N,et al. How different are luminal A and basal breast cancers?[J].Int J Cancer 2009,124:1338-1348.

[7] Arnes JB,Begin LR,Stefansson I,et al. Express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relation to BRCA1 status,basal-like markers and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J]. J Clin Pathol,2009,62:139-146.

[8] Liu S,Ginestier C,Charafe-Jauffret E,et al. BRCA1 regulates human mammary stem/progenitor cell fate[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1680-1685.

[9] Sutton LM,Han JS,Molberg KH,et al. Intratumoral expression level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ytokeratin 5/6 is significanty assosiated with nodal and distant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asal-lik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J]. Am J Clin Pathol,2010,134:782-787.

[10] Sabatier R,Jacquemier J,Bertucci F,et al. Peritumoural vascular invasion:a major determinant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outcome[J]. Eur J Cancer,2011,47:1537-1545.

基底细胞癌篇6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类型。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内分泌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这种疾病不发生在青春期前就去睾的男性,并且在肝硬化导致雌激素过多的病人中发生率低。多数病例是在50岁以后诊断的。据文献报道,还可发生于青年人,甚至是儿童和青少年,它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在尸检时得到证实。此外据文献报道前列腺外区萎缩后增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与前列腺癌似有密切关系,而内区腺体的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似无直接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间前列腺癌的手术标本8例。其中5例由手术摘除的前列腺病检出,余3例从电切的破碎组织检送,材料全部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本组病例进行了术后随访,最长者12年,最短者3年。

1.2 临床资料 患者平均年龄63.8岁,大多数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尿频、血尿和发热等症状。直肠指检:腺体增大Ⅱ~Ⅲ度,与B超检查一致;质中或较硬,结节状或中央沟浅平,少数精囊变硬。

1.3 病理检查

1.3.1 肉眼观 完整标本呈结节状或弥漫增大,最大径7.5cm。切面见瘤组织分界不清,灰白淡黄色,质硬,常有砂粒感,大小不一(由直径<5cm大至占据数个前列腺),最大均在4cm以上。破碎标本则选色灰白的小块组织制片。

1.3.2 镜下观 按占优势的组织形态可分三型。(1)高分化腺癌3例:腺体大小不一,大者不整形、成角、出芽或见三两个细胞散入间质;小者小圆。腺体稀疏分布,纤维间质增生,腺周平滑肌囊变平直。上皮多为单层,细胞立方、圆形,核圆、椭圆,核膜厚,染色质不匀,一些细胞见单个突出的核仁。(2)中等分化腺癌2例:腺体密集,背靠背或共壁。有的形成或筛状结构;一些分泌细胞中核仁显目。其他特征与高分化腺癌大致相同。(3)低分化腺癌3例:癌细胞呈实性巢状,梁状排列,或弥漫散在,几乎无腺样分化。纤维间质和慢性炎细胞反应重。

1.3.3 免疫组化 PSA和PAP抗体是证明前列腺上皮分泌细胞的标志,特别是用于识别前列腺来源的转移癌。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内镜和电切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对病理诊断标准认识的提高,使PC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单纯切除或尿道电切标本约10%~20%可检出癌。

2.1 前列腺癌分类及阶段 根据临床病理特点,前列腺癌分为以下类型和阶段:(1)原位癌:无症状,仅于镜下见腺体或导管被异型显著的癌细胞取代,但基底膜完整,腺叶结构保留,似乳腺小叶原位癌;(2)潜在型瘤:无症状,多于尸检中发现,病灶小,多为高分化腺癌;(3)隐匿型癌:以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癌肿小,无明显局部症状;(4)偶发癌:临床表现为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后病理中发现伴发癌;(5)临床癌:具有典型(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2.2 组织学类型 (1)一般类型者,包括腺泡癌、融合性腺泡癌、状腺癌、筛状腺癌、单纯癌、髓样癌、硬癌和透明细胞癌等;(2)特殊类型者,包括黏液癌、导管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肉瘤样癌、小细胞癌和其他神经内分泌癌。

2.3 扩散和转移 “被膜”(即前列腺外的纤维肌肉层)的侵犯在PC中非常常见,但侵犯邻近组织则较晚,直肠、尿道很少受侵犯,膀胱底部和精囊易受累及,可直接侵入椎体。可经血道及淋巴转移。

依照Mostof等[1]提出的PC病理诊断标准,即组织结构紊乱;侵袭性生长形态和细胞核间变等来判定,日常外检中胞核间变多不显著,腺周平滑肌束与腺体关系不协调较易观察。近来提出的分泌细胞中出现大核仁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2]。

鉴别诊断[3]:(1)中至重度前列腺上皮内瘤:腺上皮层次增多,胞核拥挤,呈现轻度至显著异型;增生腺体的多层腺上皮细胞形成突性团簇(丛状)或具有纤维血管囊的突入扩张的腺腔内,并可形成簇状;基底细胞层尚存,基底膜未受损。胞核有程度不一的间变,核仁不大。(2)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有新生的小腺体,大小形状不一致,较密集,基底细胞增生和透明细胞筛状增生等。(3)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呈现结节性增生,边界清楚(无包膜)。结节成密集的由基底细胞构成的大腺泡。腺腔多存在,或不明显以至消失。有的腺腔可较大,被覆1~2层基底细胞,为不完全性基底细胞增生,易误为腺癌。(4)前列腺透明细胞筛状增生:结节内密集的腺泡较大,形成状、筛状结构,间质较少,增生的腺上皮细胞胞浆丰富、透明(富含糖原、无黏液)、胞核无异型,大小一致,成椭圆形或圆形,核仁不明显,不见核分裂象,这类在临床易误诊为前列腺透明细胞癌。(5)慢性前列腺炎:见弥漫的慢性炎细胞浸润,腺体和导管上皮呈受压改变。

[参考文献]

1 Juan Rosai(著),回允中(译).阿克曼外科病理学(上卷),第8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229.

基底细胞癌篇7

         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前列腺腺泡是从尿道向四周呈放射排列的结构,癌变时组织学差异极大,破坏了腺体的排列。分化差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正常前列腺组织学,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非常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往往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导管、腺泡结构的紊乱,瘤细胞核的间变和浸润现象。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的开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了重要价值。现将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作如下总结。

        1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

        1.1 前列腺腺体结构异常  正常前列腺的腺体以尿道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腺泡内缘呈特殊的迂曲及锯齿状,前列腺癌时腺体的这种规律性生长方式消失,表现为腺体形状大小不等。最常见的异常是出现大量小腺泡,这种小腺泡聚集成腺瘤样,缺乏正常的分叶状结构,也可在间质内弥漫浸润生长,或是通过腺体的共壁、搭桥形成片状的融合性腺泡壁或类似胃肠道低分化腺癌的结构。分化最差的是非腺性结构,指实性团块、条索或单细胞结构,这时肿瘤已完全不呈腺样分化。

        1.2细胞核的异型性  良性腺泡及导管上皮的细胞核,一般呈均匀的圆形.染色质纤细,几乎不见核仁。癌细胞一般体积较大,核染色质粗,有时核呈空泡状,常有大而明显的核仁,此为前列腺癌的特征.

前列腺癌的核在高倍镜下和邻近正常大腺泡上皮细胞核相比,略有增大和染色质增多。而在穿刺活检中出现明显的多形性核,反而要怀疑前列腺癌的诊断,这时应注意以下3种情况:(1)是否误穿精囊腺;(2)是否为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3)是否为膀胱、直肠或其它脏器的浸润性或转移性癌。

        1.3 浸润现象  浸润现象包括前列腺包膜内及包膜外浸润。特别要注意包膜内浸润,前列腺良性腺体有完整的基底膜,周围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包绕。发生浸润时,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表现为腺体密集或融合的“背靠背”或共壁现象。 间质发生增殖性反应。前列腺癌常见癌细胞侵入神经周围间隙,甚至侵入淋巴管或血管。若发现神经周围浸润,可确诊为前列腺癌。前列腺周围组织的浸润表现为包括神经组织的脂肪组织中出现肿瘤性腺泡或细胞团。前列腺周围的浸润为晚期浸润。

        2  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2.1 前列腺癌与癌前病变和癌相似的病变鉴别

        2.1.1 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  pin是一种腺泡内的分泌上皮的病变,表现为原先存在的一群导管-腺泡。其细胞成分比其邻近的腺泡更紧密,细胞常增生,细胞的增生可呈4种形态。平坦状、簇状、小乳头状和筛状。增生的细胞,其核增大,形状不一,空泡化,有1~2个大核仁。其核的形态与2~3级前列腺癌的核不能区别,但此时仍存在不完整的基底细胞层,免疫组化染色ck34βe12及p53呈间断性阳性表达,而p504s呈阴性[1-2],可资鉴别。pin是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若在穿刺活检标本中见到高级别的pin时,病理医师应详细检查所有检材,以寻找前列腺癌,泌尿科医师亦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定期复查很有必要。2.1.2 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  有人认aah为是癌前病变[3],虽根据尚不充分,但其组织像确需与癌鉴别。aah是一组新形成腺体的病变,表现为一群密集的小腺泡,被覆单层分泌上皮而无完整的基底细胞层,常伴发于bph,最需与小腺泡型前列腺癌鉴别。若密集的腺泡无浸润现象,其分泌上皮又无间变,则应诊断为小腺泡性增生。2.2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癌相混淆的良性病变鉴别

        2.2.1萎缩  萎缩是最容易误诊为前列腺癌的一种病变。腺泡萎缩性病变常见于老年患者,常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并存,而萎缩性病变常见于外周区。

腺泡的萎缩性病变呈小叶性分布,腺泡小,被覆单层小而核深染的细胞,细胞的胞浆很少,间质常纤维化,很像前列腺小腺泡癌。若导管-腺泡因某种原因而发生萎缩后增生时,与前列腺癌的鉴别更为困难,但ck34βe12及p63的表达显示这些被覆的单层上皮主要是基底细胞。导管萎缩后,其所属腺泡的增生细胞都为基底细胞,这与前列腺癌有本质区别。

        2.2.2基底细胞增生  基底细胞增生可累及少数腺泡或整个小叶,甚或更大范围,表现为腺泡被覆上皮的复层化、呈实性或筛状结构,易误认为前列腺癌、移行细胞癌或移行上皮增生。其时,若仍为保留内层分泌上皮、其psa及pap表达阳性,而大多数增生细胞的ck34βe12阳性表达,而p504s阴性[4],若无异型性,是增生的基底细胞。若基底细胞移行性明显,有核分裂像且有坏死者,则有基底细胞癌或囊性腺样癌的可能。

        2.2.3前列腺增生  两者通常情况下易于鉴别。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中,有些区域上皮细胞形态不典型,可被错误的认为癌。辨别要点是:增生腺体中腺泡稍大,周边的胶原纤维层完整,上皮为双层高柱状,细胞核较前列腺癌小,并居于细胞基底部,腺体排列规则。 

       2.2.4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表现为细胞大,可聚集成片状。具备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小的泡状细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实为巨噬细胞。另一种细胞则呈多形性,细胞核固缩,呈空泡状,体积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时候可见一些腺泡。鉴别时应留意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少,病变与正常情况下腺管的关联无变化,常常可以见退行性变的淀粉样体和多核巨细胞。而前列腺癌的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有清楚的细胞壁,致密嗜酸性的胞浆,细胞核较正常大,染色及形态会有变异,核分裂不活跃。其腺泡较小,缺少曲管状,正常排列形态丧失,无规则地向基质浸润,胶原结缔组织层已不成活。腺泡内包含小量分泌物,但极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如产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则组织结构根本不见了,完全没有腺泡形成的倾向。

        2.2.5 前列腺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  常发生在腺体内梗死区的愈合部,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无退行性变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少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织结构基质。

        2.3 其它病变  其它病变,如硬化性腺病、肾源性腺瘤、cooper腺、精囊等在穿刺活检中,易被误诊过为前列腺癌。其中腺病、cooper腺及精囊都可用免疫组化染色(ck34βe12及p63)而确定有无基底细胞存在,而有别于前列腺癌。    综上所述, 前列腺癌的诊断思路主要强调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和组织浸润。若细胞间变不明显,又缺乏浸润根据时,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据结构的紊乱。主要表现为:(1)不见正常及增生时腺泡的两层上皮,基底细胞层缺如,而只见一层分泌型肿瘤性上皮细胞,分泌细胞中出现大核仁,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标准。(2)不见正常或增生时均匀的大而迂曲的腺泡,不见每个腺泡周围纤细而轮廓完整的基底膜。表现为排列紧密的小腺泡,内有迂回的大腺泡。有的腺泡周围间质量少,呈背靠背排列;有的腺泡相互融合,呈筛状结构,有的腺泡的轮廓不完整,有成角或腺套腺现象。分泌细胞中出现大核仁,是诊断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前列腺癌的诊断,必须以he切片及牢固的正常组织学以及肿瘤病理学作为前提,结合免疫组化,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决不能完全依靠免疫组化去诊断前列腺癌。 

 参考文献

[1] 陈光勇,刘丽娜,周小鸽,等.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5):419-423.

基底细胞癌篇8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大恶性疾病,每年有超过28万的患者死亡,其中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1],在其形成、进展、转移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CAM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黏附分子是一种分布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作为受体介导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黏附,它们与胞外基质中许多相关配体结合,构成细胞与周围组织的连接。CAMs主要分为钙粘附素族(Cadherins)、整合素族(Integrins)、选择素族(Seleetlns)、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透明质酸受体类CD44及其它CAMs等六大类。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必须首先脱离原发灶,然后降解ECM并通过降解的基质进行移动,这与细胞黏附功能异常有关,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癌细胞的相互粘连能力较正常细胞弱。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探讨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的因素,从而寻找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有关途径是当今研究热点。CAMs中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密切有关的主要是integrins中的β1integrin、CD44家族中的CD44V6和钙粘附素族中的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因而近几年来倍受关注,在乳腺癌、神经胶质瘤、肺癌等疾病方面已有相关研究与报道,但在宫颈癌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但只有一少部分有HPV感染的宫颈病变会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因此其他一些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环境因子也在宫颈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β1integrin、CD44V6、Ecad与宫颈癌的侵袭、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认为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针。

1 CD44V6

1.1 CD44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CD44又称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和细胞外基质Ⅲ型受体,CD44家族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其转录产物主要是标准型(CD44standard,CD44S)和变异型(CD44variant,CD44V)。1980年Dalchau等[2]首先应用单克隆抗体F10442确定CD44并描述其分布于T 细胞、粒细胞等多种细胞表面,是白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标记之一。其基因位于人的1l号染色体短臂llp13上,由至少2O个高度保守的外显子和长短不一的内含子组成,通过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分为两种类型:标准型CD44(CD44S)及变异型CD44(CD44V)。变异型CD44的外显子(vlvl0)在前体mRNA水平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选择性拼接后插入s5及s6之间,提供了与配体的结合位点,从而形成各种相应的变异型CD44(CD44V)转录子。CD44主要配体是HA,另外硫酸软骨素、纤粘蛋白、层粘蛋白、胶原等其他ECM成分也能成为其配体。CD44通过与配体问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与ECM 的粘附,调节细胞的积聚、迁移,参与细胞内增殖信号的传导、胚胎形成及发育的调节、器宫及组织结构的维持、创伤愈合等生理过程。

1.2 CD44v与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

CD44v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被证实。最早发现CD44v分子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的是Gunthert的实验室。1991年Gunthert等[3]关于CD44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取得突破:无转移能力的癌细胞只表达CD44S,有转移能力的癌细胞能表达CD44S和CD44V;将CD44VcDNA转染非转移癌株模型鼠可使其获得转移能力,用抗CD44V的抗体预先处理细胞显示鼠癌细胞的转移潜能被终止,故认为CD44S与CD44V的表达失衡与肿瘤有关。此后在多种肿瘤与CD44相关性的研究中均发现有CD44V的表达,认为CD44V特别是CD44v6与多种肿瘤的演进、转移和预后有关。CD44V在转移中的作用可能有:①CD44V分子膜外成分的变异提高了与HA的亲和力,使细胞运动性增强;②CD44V引起细胞外HA降解,使细胞间、细胞与ECM 间的黏附力下降,为浸润转移奠定基础[4],CD44V又能通过伪装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③通过与HA相互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归巢,使肿瘤细胞转移人淋巴结④CD44V还可与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类肝素(HS)结合,破坏正常细胞,促进血栓形成[5]。CD44V是肿瘤发生、转移的促进因素,其中以含有外显子V6的CD44V6异构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最为密切,表达CD44V6的肿瘤细胞更易进入淋巴和循环系统,发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1.3 CD44V6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

宫颈癌的扩展主要通过局部组织或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多项研究表明CD44V6的表达与肿瘤进展程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CD44V6高表达的癌细胞可能获得淋巴细胞的“伪装”,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更易进入淋巴结。Costa在对宫颈癌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发现,表达CD44V6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高、脉管浸润率亦高、但癌周反应率低、患者总生存率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或CD44V7-8阳性者预后差,CD44V6低表达是预测患者对辅助性化疗敏感度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一个参考因素。Bouda[6]报道: CD44v6在宫颈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早期预测肿瘤侵袭和评估预后是一种良好指标。罗仪[7]报道:从正常宫颈上皮发展到原位癌,再到早期浸润癌,CD44v6的阳性表达量明显升高;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或(和)间质侵袭、年龄小于35岁患者的CD44v6阳性表达量较其对应组增多(P

2 整合素族(Integrins)

2.1 整合素族概述

整合素(integrins)家族是一类由一个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跨膜粘蛋白。整合素每个亚单位均由长的细胞外区,短的胞浆区和穿膜区三部分构成(只有整合素B4有较长的胞内区)。目前已经确认的有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共组成至少24种整合素[8] ,它们与配体结合,形成配体整合素细胞骨架跨膜信息系统,整合素家族是一组受体,与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胶原等结合,进而与胞质内的肌动蛋白一细胞骨架成分相互作用,最终影响细胞的形态和移动力。整合素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主要介导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反应,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细胞粘附、迁移,控制细胞分化、增殖及调节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各个生理、病理过程[9],其中细胞粘附和信号传递是它们的两大基本功能,整合素是连接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受体。整合素广泛地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和迁移,能显著提高肿瘤的转移潜力,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与侵袭和转移有关。

2.2 β1整合素(β1integrin)与肿瘤的关系

整合素可按β亚单位不同分成β1β8家族,其中以β1家族最为重要,β1可与α1,α2,α3等组合构成各种整合素。整合素β1亚家族也可按识别不同配体分为三大类,包括:(1)1识别精甘天冬(RGD)序列的整合素包括α5β1、αvβ1。(2)识别非RGD序列的整合素包括α2β1、, α4βl。(3)识别序列不明确的整合素包括仅αlβl、a6β1、α7β1、α8β1等。整合素介导的配体的粘附作用大多数是因为它们能识别配体上特殊氨基酸序列,如纤维连接蛋白(FN),玻连蛋白(VN),层粘蛋白(LM)等中的RGD序列。F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结构成分,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促进细胞迁移、增殖和信息传递的功能,而β1整合素是FN的主要受体,FN只有和其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其功能。β1整合素在肿瘤细胞粘附中的作用主要为:(1)β1整合素使肿瘤同质性粘附(指同种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下降,从而促使肿瘤细胞易于从瘤体上脱落。(2)β1整合素使肿瘤异质性粘附(指肿瘤细胞与宿主非肿瘤细胞之间的粘附)增强。整合素分子细胞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和细胞与基质问的粘附,从而导致肿瘤与周围组织粘附。近年的研究表明β1整合素表达的异常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分化异常关系密切,β1整合素表达缺失或过表达,可使干细胞不能按正常途径进行分化增殖,从而导致上皮细胞病变乃至癌变。研究发现,β1整合素表达缺失与乳腺、膀胱、肾上腺等肿瘤的发生及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组组织中β1integ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β1integrin的表达[10~12] 。

2.3 β1integrin与宫颈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

宫颈癌以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和淋巴结转移为主,血行转移极少,其中淋巴结转移是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β1integrin在宫颈癌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学者孙妍等[13]通过对宫颈正常鳞状上皮(normal squamous epithelium,NSE)20例、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dysplasia squamous epithelial hyperplasia. DSEH)19例、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squamous carcinoma in situ,SCIS)39例、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invasive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ISEC)20例标本的研究,结果显示β1整合素蛋白在宫颈NSE、SCIS、DSEH、ISEC各组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ISEC组与NSE、DSEH组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β1integrin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虽然未见明显差异,但表达下降的趋势与整合素蛋白是一致的,而且近三分之一的原位癌病例和一半的浸润癌病例不表达,认为:在上皮癌变过程中β1整合素的表达异常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B整合素影响了上皮细胞的终末分化有关。周颖[14]报道:β1integrin蛋白仅在正常宫颈鳞形上皮的基底层单层细胞呈强阳性表达,旁基底层及以上均阴性;在CINⅡⅢ组织中可以发现保持完整的基底层细胞对于β1integrin蛋白的表达均呈阴性或极弱阳性,提示在CINⅡⅢ组织中虽然其基底层组织学形态仍然保持正常,但是基底层细胞一细胞、细胞一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已经减弱,其基底层的防御功能也已经下降;在宫颈癌组织中β1integrin蛋白的表达均呈阴性。可见β1integrin的表达异常与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

3 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s)

3.1 上皮性钙粘附素的结构与功能:Ecadherin是钙依赖性的具有细胞与细胞黏附特征的单链跨膜蛋白,既是受体,又是配体,是钙粘附素族中一个重要成员,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人类Ecad基因定位于16q22.1,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20KU,主要分布于所有上皮组织的同种上皮细胞侧面的粘附小带处,通过α、β、γ连环素(catenins)经羧基端细胞内域与细胞骨架连接形成复合体,是上皮细胞间相互黏附的关键分子,Ecad介导的细胞黏附系统是上皮建立与保持正常极性及同型细胞间紧密联接的分子基础,在细胞分化、上皮极性与完整性的维持方面以以及维持细胞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cad广泛分布在胚胎组织和成年组织上皮细胞中,在胚胎发育时期Ecad调节细胞间的识别、黏附和组织形成,而在成年组织中,它促使上皮细胞间的相互黏附,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在正常细胞内Ecad的表达是稳定的,但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则常不稳定。

3.2 上皮钙黏附素与肿瘤的关系: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是肿瘤转移的第一步,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失去“接触抑制”的生长特性是细胞间黏附功能障碍的直观表现。目前Ecad作为癌细胞转移抑制分子已得到确认,Ecad对维持正常上皮细胞的极性和分化十分必要,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抗肿瘤转移功能,是肿瘤恶性转化、侵袭转移的抑制因素,Ecad粘附功能的丧失是细胞失分化并获得侵袭性表型的关键一步。Ecad主要介导同型细胞的黏附功能,Ecad表达下降或缺失,细胞间的相互黏附力下降,造成细胞容易分散而向外周浸润性生长,一旦获得转移的必要条件,就可脱离原发灶而发生转移[15]。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分化程度和分期情况越差,Ecad表达情况越差,分化良好的癌组织Ecad表达多正常,癌细胞之间保持了较好的粘连状态,浸润性生长较少见;相反Ecad表达下降的分化不良的癌组织、癌细胞之间的粘连松散,具有明显的浸润生长倾向。

3.3 Ecad与宫颈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 Ecad粘附功能的丧失是细胞失分化并获得侵袭性表型的关键一步,目前认为ECadhefin功能异常的分子基础有基因突变、启动子、甲基化及转甲基酶在宫颈癌的表达。Vessey等采用IHC法对正常宫颈上皮、CIN、浸润癌及转移癌中Ecad的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Ecad在正常上皮的基底细胞和副基底细胞中主要呈膜型表达,而在CIN中呈胞浆型表达,且表达部位与CIN分级密切相关:CINⅠ级胞浆表达主要见于基底层细胞,CINⅡ级则见于基底及中层细胞,在CINⅢ级胞浆表达位于全层上皮;鳞癌中Ecad 膜表达减少,浆表达增加,且此特征在低分化鳞癌中更为明显;转移灶中大部分Ecad膜型表达缺失,认为在宫颈癌形成、进展过程中Ecad膜型表达下调或缺失及定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意义。有学者[16]检测ECadherin在宫颈癌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宫颈浸润癌中ECadherin的表达降低甚至丢失。Widschwendter等[17]测定了宫颈癌血清ECadherin的甲基化态,有43%的患者血清ECadherin存在异常甲基化,而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乐江华[18]研究结果提示Ecad在子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Ecad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100%),Eca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均说明了表明随着宫颈癌的进展,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受到抑制而减弱,细胞间粘附连接作用也逐渐降低,细胞逐渐失分化并获得侵袭能力,故ECadherin表达的丢失和表达异常与宫颈癌浸润的及转移密切相关。

4 展 望

宫颈癌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但当其发生浸润、转移后很难达到彻底根治,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随着科技发展,探讨与宫颈癌浸润和转移有关的黏附分子生物学指标,一方面对宫颈癌的转移早期诊断、预测转移倾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根据已知的作用机制,找到特异性增加或者减少黏附分子在肿瘤中的表达物质,或者切断其作用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将有可能有效阻止并控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对改进治疗、改善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对指导开发治疗宫颈癌转移的新药物,亦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致谢:

本综述的撰写参考了International A、Dalchau R,Kirkley J、Gunthert U,Hofmann M等作者的文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A 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IARC handbooks of cancer prevention,vol 10.Lyon:INRC/WHO,2005:302.

[2]Dalchau R,Kirkley J,Fabre JW,et al.Monocloned antibody to a human brain-granulocyte-T lymphocyte antigen probably homologous to the W3/13 antigen of the rat[J].Eur J immunol, 1980, 10(10): 745-749.

[3]Gunthert U,Hofmann M,Rudy W,et al.A new variant of slycoprotein CD44 confers metastatic potential to rat carcinoma cell[J].Cell,1991,65(1):13~24.

[4]Gal I,Lesley J,Ko W,et al.Role of the Extracellular and Cytoplasmic Domains of CD44 in the Rolling Interaction of Lymphoid Cells with Hyaluronan under Physiologic Flow[J].J Biol Chem, 2003, 278(13):11150~11158.

[5]Barbour AP,Reeder JA,Walsh MD,et al.Expression of the CD44V210 isoform confers a metastatic phenotype:importance of the heparan sulfate attachment site CD44V3[J].Cancer Res, 2003, 63(4):887~892.

[6]Bouda J,Boundova L,Hes O,et al.CD44V6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ervical carcinoma FLGO stage IB[J].Anticancer Res,2005,25(1B):617~622.

[7]罗仪.Survivin、CD44V6、MM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的关系[J].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6,22(1):31~32.

[8]Hynes RO.Integrins:bidirectional allosteric sigaling machines[J].Cell,2002,110(6):673~687.

[9]Gruber G,Hess J,Stiefel C,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umoral expression of beta3-integrin and outcome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radiotherapy[J].BrJ Cancer,2005,Jan 17,92(1):41~46.

[10]?Chen HJ,Wang H,Zhang L.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grin subunits alpha5 and beta1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J].Zhonghua Na Ke Xue,2006,Feb;12(2):148~150.

[11]?Chakraborty A,White SM.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receptor promotes beta1-integrin- mediated adhesion and invasion of bladder cancer cells[J].Urology,2006,Jul;68(1):208~213.

[12]?Yao ES,Zhang H,Chen YY.Increased beta1 integri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urvival in invasive breast cancer[J].Cancer Res,2007 Jan 15;67(2):659~664.

[13]孙妍,曹玉文等.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5,24(10):1184~1190.

[14]周颖,王德芬等.CD44v6、MMP2和β1integrins在CINⅡ~Ⅲ、宫颈鳞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J].Fudan Univ J Med Sci,2006 May,33(3):368~371.

[15]?BORNMAN D M,MAHEW S,ALSRUHE J,et al.Methylation of the Ecadherin gene bladder neoplasia and in normal urothelial expression from elderly inpiduals[J].Am J Patho1,2001,159(3):834~835.

[16]?Moon HS,Park WI,Choi EA,et a1.The expression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E-cadherin/catenin adhesion complex,and focal adhesion kinase in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s.Int J Gyneco1 Cancer,2003,13(5):640~646.

基底细胞癌篇9

整合素的概念于1987年由Hynes等首次提出,因其主要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c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故而得名。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是一个膜受体家族,每个成员的分子都是由α、β两条链(亚单位)靠非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异源双体。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共同组成24种整合素受体型。α、β两种亚基都包括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其中胞外区较长,胞内区较短(β4亚基有较长的胞内区)。α、β链的氨基末端形成的球形区域相连部分为细胞外配体结合部位。α链的胞外区含有Ca2+结合部位,胞内区与特异性底物结合。β链胞外区含有4个富含半胱氨酸的重复序列,其氨基末端的大环由二硫键加固,膜内可与细胞骨架相连,发挥信号转导作用。目前按β亚单位的不同可将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分为8个不同的组,同一组中的整合素分子β链相同,α链不同。如表[1]

注:iC3b:灭活的补体C3 成分;CO:胶原蛋白;Fg:纤维蛋白原;FN:纤连蛋白;LN:层粘连蛋白;VN:玻粘连蛋白;VNR:玻粘连蛋白受体;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MadCAM:粘膜地址粘附分子;V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LFA: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VLA:迟现抗原;vWF:von Willebrand因子;α6A、α6B:CD49f的两个亚型;α7Aα7B:H36的两个亚型;αv:CD51;αL、αM、αX:CD11a~c;αE:CD103。

1 整合素转导通路

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功能具有双向性,一种称内向信号传递(outside-in signaling) ,一种称外向信号传递(inside-out signaling)。内向信号转导是,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后,通过FAK-Ras-MAPK、FAK-STAT1等通路向细胞内传递信号,引起细胞质与胞内某些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基因转导、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外向信号转导是将细胞本身功能状态的改变通过细胞骨架蛋白,如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纽蛋白(vinculin)、裸蛋白(talin)、吻蛋白(paxillin)、张力蛋白(tensin),将细胞内的信号通过整合素的胞内域传递到胞外,从而调节整合素分子的亲和力,进而影响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整合素的聚集、细胞间的粘附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等,这个过程也是整合素的活化[2]。

2 整合素与肿瘤的发生

细胞发生恶变时,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发生构型或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调节细胞内外的信号转导,进而影响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分化及凋亡。

整合素在肿瘤中的表达主要有三种变化形式:整合素类型的改变及表达水平的增加或减少。①在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不同:如整合素αvβ8在正常气管上皮中表达,但在肺癌中却缺失,将αvβ8引入肺或结肠癌细胞系可抑制细胞生长[3]。②不同的肿瘤甚至同一种肿瘤可表达不同类型或不同水平的整合素。乳腺癌转移细胞可持续表达整合素α5和α6而其他类型的整合素如α2和β4的表达却下降。③同一种整合素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不同:整合素β4在乳腺癌中表达减少,在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却异常升高[4,5]。④同一种整合素在同一种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表达不同:整合素β4在状甲状腺癌的原发期、进展期、转移期的表达逐渐升高,且与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大小呈正相关,与疾病的预后关系密切[4]。⑤同一种整合素在同种肿瘤来源的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系中的表达也不同:高转移潜能的肺腺癌细胞系pc9-f9 是从低转移潜能的肺腺癌细胞系pc9分离出来的。两者均表达α2β1、α3β1、α6β1,但在pc9-f9中又新表达了α4β1和α5β1提示整合素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的转移潜能有关[5]。由此可见 在正常组织和恶性程度不同的组织中,整合素表达常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2.1 整合素对肿瘤细胞转化的影响

恶性转化的特点是细胞骨架结构的解体,粘附力降低。在某些转化的成纤维细胞中,可观察到整合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而在许多恶性细胞中也可观察到整合素表达的改变。通常转化细胞的表型可能涉及到几种粘附受体的改变[6、7]。同样,整合素在细胞表面分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与配体结合的亲和性,与基底膜结构的解体有关。此外,与转化有关的变化还包括整合素的磷酸化作用增强,与配体的结合亲和性的降低,其N端连接的寡糖糖基化作用的增强等。因此,对某一组织而言,在肿瘤形成之前,可能存在整合素表达变化的几种组合模式,转化只是癌症前期的一种情形,在此阶段需要的是预防措施,而不是抗癌治疗,可以采用平行测定来自于同一组织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整合素表达模式来进行监测。

2.2 对原发癌生长和发展的影响

在癌症的生长过程中,整合素结构的变化常常与整合素的表达变化有关,某些整合素或者过度表达,或者不再表达,另一些却会发生磷酸化作用,影响细胞骨架以及与胞外配体的结合特性。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整合素的表达和在细胞膜表面的分布变化也是不同的。总之,某些特殊整合素表达的增加或降低,可能间接地与恶性转化有关,直接与肿瘤发展、转移有关。

3 整合素与肿瘤的转移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连续的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原发灶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肿瘤细胞在原发组织的粘附降低,细胞脱离原处,突破组织基底膜侵入到细胞外基质。②肿瘤细胞在间质中移行并接触脉管:肿瘤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经主动迁移穿过细胞外基质并粘附于脉管的基底膜。③肿瘤细胞突破血管内皮及内皮下的基底膜进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存活:在癌细胞与基底膜紧密接触一定时间后,ECM的成分可被癌细胞直接分泌的蛋白酶溶解,使基底膜产生局部的缺损。癌细胞也可诱导宿主细胞(如纤维母细胞)产生蛋白酶,使ECM溶解,继而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④肿瘤细胞穿出血管,在组织中存活、增殖,形成转移灶:进入脉管的肿瘤细胞形成瘤栓,并粘附于脉管内皮细胞上,内皮细胞接触肿瘤细胞后发生收缩,暴露出内皮下的基底膜。肿瘤细胞通过被溶解的基底膜缺损处游出是借助于自身的阿米巴运动。癌细胞穿过基底膜后,重复上述步骤进一步溶解间质性的结缔组织,在间质中移动。到达血管壁时,可以以同样方式穿过血管的基底膜进入血管。⑤另外,血管生成也是肿瘤转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而且为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病灶,进入血液提供了有效通道。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多步骤过程中,无论起始或终末阶段,血管生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整合素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肿瘤的显著特点是生长不受控制,增殖分化异常,易侵袭到周围组织并向远处转移。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多步骤过程。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迁移至远部位的靶器官,整合素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经整合素介导与ECM间粘附能力的改变直接或间接调控着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如:α5亚单位在高转移性的肝细胞癌中呈阴性,在低转移性的肝细胞癌中呈阳性,利用抗α5抗体则可阻断癌细胞与纤粘连蛋白的粘附,这说明α5表达的降低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在黑色素瘤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受体α6β4和αVβ3表达增加,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从分布上看,在侵袭的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的受体分布较为分散,有的甚至分布于整个细胞表面,在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表面,纤粘连蛋白的受体主要分布于粘附斑周围,而在转化的成纤维细胞表面其分布却较为分散。这表明:肿瘤细胞表面某些整合素表达和分布的变化不仅影响了肿瘤细胞与ECM间的粘附能力,而且影响其信号传导机制,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增强其侵袭转移潜能。

据报道,目前抗整合素抗体、多肽是有效的抗转移试剂。抗体和多肽起了防止受体簇集,占据受体与配体的结合部位,促使整合素链构型发生改变的作用,这些试剂有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此外,利用单抗或多肽阻断受体也可影响伤口愈合,血管生成等,如:αVβ3已被证实在血管生成中起了关键作用,αVβ3单抗能明显抑制某些动物模型中的血管生成,并使已生成的肿瘤消退。因此,阻断血管生成是阻止肿瘤生长的主要目的。

3.2 整合素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养分,也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通道。因此,未来的抗癌治疗,抗血管生成是一种令人鼓舞的方法。对于培养的内皮细胞,ECM裱衬浓度的改变,可影响毛细血管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的分化或退化,同时,在改变基底维持细胞张力的能力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结合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整合素和抗机械负载,ECM分子可控制毛细血管的形态发生,并且,随着 ECM的裱衬浓度的增加,伸展细胞的增殖更快,机械负载成为影响细胞形态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通过改变细胞表面整合素 Na+/ H+反向转运系统的位点(setpoint),ECM分子(如纤粘连蛋白)还可调控毛细血管细胞的生长,在胞内PH控制下,反向转运交换的激活是许多整合素成员参与的结果。

研究表明[8]:血管生成抑制剂可作为在体的抗血管生成的癌症治疗,此外,抑制基底膜生物合成的抑制剂也可防止肿瘤的血管生成。黑色素瘤中的αVβ3就可证明整合素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整合素αVβ3在正常血管中仅微量表达,而在肿瘤和血管内皮细胞受生长因子刺激后则迅速上调,血管细胞的αVβ3和αVβ5已被证实与新血管的生成和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有关。由于血管生成是大多数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在肿瘤经历血管生成期间找到一种有针对性的方法破坏这种信号转导机制非常重要。所以,阻断血液输送,防止新血管向外生长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是最令人鼓舞的抗癌药物发展的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整合素在肿瘤的信号传导、细胞之间的黏附、ECM的降解、血管生成以及肿瘤转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研究整合素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并在研究机制的过程中开发抑制肿瘤转移的药物与肿瘤的防治,将非常具有科学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琨,王成济.整合素: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膜分子.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23(4):215-219.

[2]Takada Y,Ye X,Simon S.The integrins[J].Genome Biol,2007,8(5):215.

[3]Cambier S,Mu DZ,O’Connell D,et al.A role for the integrin alphavbeta8 in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growth[J].Cancer Res,2000,60(24):7084-7093.

[4]Kitajiri S,Hosaka N,Hiraumi H,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ntegrin beta-4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gross lymph node metastasis[J].Pathol Int,2002,52(7):438-441.

[5]Takenaka K,Shilbuya M,Takeda Y,et al.Altered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beta1 integrins in a highly metastatic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J].Int J Oncol,2000,17(6):1187-1194.

[6]章月星,刘芳,李明烈.整合素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1998,21(7):433-435.

基底细胞癌篇10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术后易复发,肿瘤在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2)和糖链抗原CA50起重要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MMP2和CA50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据其不同的阳性表达程度,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膀胱癌组患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29~81岁,平均55.7岁。行膀胱切除或部分切除术。经膀胱镜检+活检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病理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14例,移行细胞癌Ⅱ级17例,移行细胞癌Ⅲ级14例。本组11例膀胱全切,34例术后1周开始行膀胱灌注化疗,方案:NS 20ml+羟喜树碱20mg,1次/周×8,后1次/月×10,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6例复发再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死于脑血管病,病人全部得以随访。另于前列腺开放手术中切取正常膀胱组织10块,约0.5cm×0.5cm×0.5cm大小作为对照。

方法:①取材固定包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即取材,取癌组织、癌旁1.0cm、2.0cm膀胱组织各1块;另于前列腺开放手术中切取正常膀胱组织10块,大小均为0.5cm×0.5cm×0.5cm。②采用MMP2、CA50免疫组化染色试剂,一抗为鼠抗人MMP2、CA50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的通用性型二抗工作液,用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

评分标准:采用半定量积分法,以胞浆或胞膜中出现棕黄色或黄色为阳性细胞,据阳性细胞比例及着色深浅计数。计数5个随机高倍镜视野下1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以百分数表示,取其平均值。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用秩和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水准α=0.01)。

结 果

本组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细胞中,MMP2有7例阴性表达(15.56%),11例弱阳性表达(24.44%),19例阳性表达(42.22%),8例强阳性表达(17.78%)。CA50有15例阴性表达(33.33%),9例弱阳性表达(20.00%),14例阳性表达(31.11%),7例强阳性表达(15.56%)。二者在各膀胱组织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正常膀胱组织<癌旁2.0cm组织<癌旁1.0cm组织<膀胱癌组织。本组中MMP2和CA50表达具有一致性,从移行细胞癌Ⅰ~Ⅲ级,阳性率逐渐升高。瘤细胞表达强度不均,肿瘤间质阳性强度不均匀,与肿瘤细胞邻接处表达较强,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MMP2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性。10例膀胱正常黏膜MMP2均为阴性,细胞浆内无深棕色颗粒。见表1、2。

讨 论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基底膜(BM)及细胞外基质(ECM)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肿瘤细胞在侵袭和转移中破坏ECM,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MPs)是破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酶类,当细胞恶变时常有MMPs的升高。Dvaies等用酶普分析法定量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MP2的水平,发现有活性的MMP2水平随膀胱癌的恶性分级增加而升高,且侵袭性肿瘤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MMP2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中均可表达MMP2,但以肿瘤组织表达相对较高。本研究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具有较强分泌MMP2的能力。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的MMP2蛋白表达较低,但高于正常组织。肿瘤中的血管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糖链抗原CA50为单涎酸 N-节玳酯的抗原,由癌细胞株产生。CA50以酯或脂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属于鞘糖脂类标记物,是上皮源性肿瘤的广谱标志物,不具有器官特异性。细胞癌变时,因静止的一些转化酶被激活,引起细胞表面糖类结构发生改变,抗原性质改变,导致肿瘤标志物的产生。糖链抗原CA50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产生。

本组通过MMP2和CA50联合检测发现,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低于Ⅱ~Ⅲ级,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表达增强,与肿瘤恶性度呈显著相关性。二者阳性表达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与病理分期、分级关系密切。移行细胞癌Ⅰ级阳性表达,大部分基底膜强阳性,表达较均匀,Ⅱ级阳性表达但基底膜阳性表达不均匀,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阳性表达,肿瘤、间质细胞阳性表达强度不均,与肿瘤细胞邻接处表达较强,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各膀胱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正常膀胱组织<癌旁2.0cm<癌旁1.0cm<膀胱癌组织。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胞浆,细胞间质和部分肿瘤组织间质内,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间质、血管临界面及癌侵入膀胱深层组织前缘,特别是呈浸润性生长的癌组织周围表达较强。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二者呈阴性表达,与实验组45例中MMP2和CA50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提示与肿瘤的进展有关。本组复发6例患者中,病理分级Ⅲ级者3例,Ⅱ级2例,Ⅰ级1例;其中癌旁2cm切缘MMP2和CA50均阳性者1例,癌旁1cm 2项指标均阳性者3例,癌组织中二者强阳性3例,阳性2例。表明MMP2和CA50的高表达,提示复发率高,预后较差,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故采用MMP2和CA50联合检测分析,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和进一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