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细胞十篇

时间:2023-03-22 02:01:31

尿白细胞

尿白细胞篇1

因素一:尿白细胞1+是指尿中的含有白细胞,正常人的尿中由于污染或者误差是可以有白细胞的,只要小于5个就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如果大于5个每高倍视野,才能确定是泌尿系的感染。

因素二:报告单显示尿白细胞1+,说明有轻微的泌尿系统感染。可以买点左氧氟沙星口服,效果还不错,一般吃几天就好了,效果不错。

因素三:尿常规出现白细胞,可见于生理性的发热,这种情况多与人们自身受到寒冷的刺激和经历过较为剧烈的运动是有关的,而病理性的情况,则多见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表现的,需结合体征及表现,进一步检查为宜,确定具体引起的原因,积极对症治疗观察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尿白细胞篇2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尿液沉渣仪Sysmex UF-500i;手工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for Detecting Urine RBC and WBC

CHEN Ze-qin1,LI Bin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Weiyu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iyuan 642450,Sichuan,China;

2.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Zigong No.4 People's Hospital,Zigong 643000,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zer Changchun DIRUI H-800, urine sediment analyzer Sysmex UF-500i and microscopic checking urine red blood cells(WBC), white blood cells(RBC). Methods Urine red blood cells ,white blood cell of 680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urine analyzer and microscope at the same,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urine dry chemical analyzer Changchun DIRUI H-800 is 24.85%,the positive rate of urine sediment analyzer Sysmex UF-500i is 27.35% and that of artificial microscopy is 25.5%.the urine red blood cell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urine sediment analyzer χ2 is 4.09,(P

Key words:Urine dry chemistry analyzer Changchun DIRUI H-800;Urine sediment analyzer Sysmex UF-500i;Manual microscopy ;Red blood cells;White blood cells

尿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排泄)通过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异物、毒物等,同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尿液分析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首次晨尿因隔夜后尿液在体内浓缩酸化,有利于异常成分检出,尿液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弥补了人工检查易漏检的项目;但有些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尿液自动化仪器和传统手工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优缺点,指导临床实际工作中正确对待两种方法的应用,本文对680例住院患者晨尿在常规条件下用干化学、尿沉渣仪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进行检测,同时人工镜检,并对结果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随机收集我院2015年1月13日~6月26日门诊和住院部患者新鲜晨尿680例,同时进行尿液自动化仪器和手工镜检,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试剂与仪器 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 Sysmex UF-500i及配套试剂、质控品;奥林巴斯显微镜、玻片、试管。

1.3方法 每日做标本前检查室内质控,在控后开始做患者标本。标本均取合格的晨尿10ml,严格将尿液混匀,倒入试管中上机(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SysmexUF-500i)进行检测,显微镜尿沉渣检查由有丰富经验的两名主管检验技师分别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离心后弃上清液,留下0.2ml沉渣,轻摇混匀,取0.02ml 滴于载玻片上,观察20个高倍镜视野中红细胞、白细胞数,结果取均值。

1.4评价指标 尿液干化学仪隐血测出1+及以上为阳性、白细胞测出1+及以上为阳性;尿沉渣仪红细胞0~25/μL范围内为阴性、白细胞0~25/μL范围内为阴性,超出范围则视为阳性;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3/高倍镜、白细胞0~5/高倍镜视为阴性,超出范围则视为阳性。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尿液自动化仪器与手工镜检结果阳性率比较分析,尿液自动分析仪中RBC尿液沉渣仪阳性率最高,而干化学仪阳性率最低;WBC干化学仪阳性率最高,而手工镜检阳性率最低,见表1。

2.2尿液自动化仪器(尿液干化学仪 长春迪瑞H-800和尿液沉渣仪 Sysmex UF-500i)与手工镜检结果,经χ2检验:表3 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尿沉渣仪结果χ2为4.09,P

2.3尿液自动化仪器与手工镜检结果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分析,尿液RBC尿液沉渣仪灵敏度优于干化学仪,而尿液干化学仪特异性则更好;尿液WBC干化学仪灵敏度优于尿液沉渣仪,而尿液沉渣仪特异性相对更好,见表6。

3 讨论

血液流经肾小球,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都能由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超原尿,原尿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与浓缩稀释后形成终尿,流经肾盂、输尿管到达膀胱并储存,通过尿道排除体外。首次晨尿因为尿液酸化浓缩使有形成分富集更利于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尿液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使得尿液检测成功提速,不仅解放人力,而且与传统的镜检相比,具有快速、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质量控制等优点。尿液沉渣仪Sysmex UF-500i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阻抗原理,应用荧光染料菲啶和羰花青对对尿液中各类有形成分进行染色,然后经激光照射每一有形成分发出荧光强度、散射光强度及电阻抗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定量数据[1]。但是尿液中有大量真菌时,尿沉渣仪误将真菌识别为红细胞使红细胞假性增高,真菌孢子会干扰尿液沉渣仪Sysmex UF-500i对RBC计数,不会干扰WBC的计数[2]。住院患者因为留取尿液过程中其它物质混入,特别女性患者白带混入可能使白细胞假性增高。采用尿沉渣法进行检测时易受尿液中的结晶、细菌、药物、白带等其他混入物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3]。尿液干化学仪长春迪瑞H-800运用配套试纸条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被不同发光二极管照射后,产生发射光,反射光由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为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拟转换器,转换成数值,经微处理控制器处理,自动显示结果。尿干化学法速度快重复性好可适于大批量标本筛检,显微镜法操作繁琐,但能真实展现细胞等有形成分形态判断直观可靠。但是干化学法易受尿液中维生素C影响而使RBC呈假阴性,而WBC主要检测白细胞酯酶针对于尿液中粒细胞可以检出,淋巴细胞存在一定局限性[4]。本次实验中住院部晨尿可能由于放置及运送时间不及时,上机检测白细胞破坏,白细胞酯酶仍可结合于干化学试纸条,但在镜检和尿液沉渣仪上不可检出使得尿液镜检和沉渣仪阳性率减低[5]。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细胞时,病患饮食、药物、PH等因素均可对结果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感染而出现的分泌物和某些氧化物的污染如次氯酸盐可引起干化学法假阳性,一些疾患如肾病引起尿中红细胞破坏、溶血性疾病导致血红蛋白尿等都能产生假阳性,尿液pH值低、比重低、放置时间长,尿中红细胞就会开始溶解,也会导致假阳性结果产生[6]。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竞争性抑制反应,若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呈现假阴性[7]。传统手工镜检作为尿液检测“金标准”[8],但因为操作费时,重复性差,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不可控制等因素在大量标本时受限。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并联检测尿液的灵敏度最高,但特异度最低;而尿沉渣法和干化学法串联检测的特异度最高,但灵敏度最低。对于尿沉渣及干化学法结果有疑问的尿液样本,需要使用镜检法再次复查,以提高报告的准确率[9]。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同属仪器测定,受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测,可作为常规性的检测手段。绝大多数仪器检测到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果不需要人工复检便可以发出检测报告;而对于有形成分浓集或形态异常的标本以及尿液含有结晶或酵母菌的尿液标本需要人工显微镜镜检才能发出检测报告[10]。在临床工作中,三种方法应联合应用并结合临床资料,并指导临床工作中正确对待两种仪器方法的应用,以真实反映标本情况,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3-296.

[2]唐中,梁骑.四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性能研究[J].CCP,2012.11.055:3737-3741.

[3]扬金荣.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13.

[4]孙延河,张连胜.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准确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2011,038:1866-1867.

[5]Du J,Xu J,Cui W.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ized criteria for microscopic review following multiple automated routine urinalysis systems[J].Clin Chim Acta,2015,444:221-228.

[6]lmadhounMD,El-HaleesA.Automated recognition of urinary microscopic solid particles[J].J MedEng Technol,2014,38(2):104-110.

[7]孙士欣,陈建魁.尿沉渣人工显微镜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结果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2012,031:1729-1730.

[8]沈锋,张博.UF-1OOOi尿流式分析仪及Meer6OOH尿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差异性[J].现代检验医学,2013,40:127-132.

尿白细胞篇3

关键词:尿沉渣图像;红细胞;白细胞;分割;识别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在物质追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健康的重视水平不断提高,定期的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的分析能够反映泌尿系统疾病的疾病,因此尿常规检查是医院常见的检查项目。面对大量患者的尿沉渣图像,仅靠人工辨别分析根本难以满足,因此借助计算机对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进行分割与识别十分必要,对提高临床检查的效率和准确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尿沉渣中红白细胞的分割与识别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尿沉渣图像的简介

在尿沉渣图像中,有着复杂的有形成分,但红白细胞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一般的图像不同,尿沉渣图像在采集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噪声等扰动,导致图像质量较差,经常会出现污点或者失真等现象,不利于对图像的分析和判断,因此在利用计算机对尿沉渣图像进行红白细胞的分割识别前,要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增强图像质量,使得图像中红白细胞等重点关注对象的特征更加突出,为后期的处理做准备,这对提高分割与识别的准确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2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分割与识别

2.1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分割

2.1.1尿沉渣图像的预处理 由于尿沉渣图像成分复杂、细胞间重叠粘连现象严重,并且有些成分边缘模糊,直接进行图像分割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不利影响,提高图像分割的效果。一般来说,针对尿沉渣图像的预处理主要有两种,①图像滤波处理,滤除噪声对图像的扰动,通常有中值滤波与均值滤波法;②图像增强处理,将红白细胞等重要区域予以增强处理,使得分割更加容易,通常有直方图处理、灰度变换等方法。

2.1.2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分割 图像分割是指根据灰度、纹理、颜色等特征,将图像中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进行划分,是图像分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由于红白细胞是研究泌尿系统的最有说服力的成分对象,因此在对尿沉渣图像进行分析时,有必要将红白细胞区域从图像中提取出来作为后续研究的对象。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分割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识别质量,对提高临床检查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2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识别

2.2.1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特征提取 为了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自动识别,就需要将图像中红白细胞的具体特征进行提取,得到相关数值等数据信息,这一过程就被称为图像的特征提取,是红白细胞识别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特征提取,就可以利用得到的特征量集合,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对尿沉渣图像进行识别。

特征是指一类事物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及特点的集合,是自动识别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完成对尿沉渣图像的分割之后,需要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提取红白细胞在图像中的如颜色、纹理、亮度等数据,形成其特征集合。

2.2.2尿沉渣图像中红白细胞的识别 识别作为人类的基本机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的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识别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许多生产生活以及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医学图像的分析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尿沉渣图像识别方法有线性分类法、人工神经网法以及模糊聚类法等,其通过对上一阶段提取出来的红白细胞的特征的学习,能够对整个尿沉渣图像进行扫描和识别,可以达到较好医用水平。

3结论

随着医学水平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水平的不断提高,定期的身体检查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常态,尿常规检查作为最常见的检查之一,每天都有数量巨大的检查者,仅采用人工辨别难以满足要求,利用计算机对尿沉渣图像中的红白细胞进行分割与识别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识别技术在医学图像分析中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段华琼,等.尿沉渣图像的细胞分割和特征提取[J].微计算机信息,2009,5(9):1-3.

[2]张小琴,等.尿沉渣细胞图像的预处理和分割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2012,3(4):2-3.

[3]陈玉,等.尿沉渣检测中的一种自动图像分割算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7,3(4):1-5.

[4]张赞超,等.基于细胞神经网络的尿沉渣图像分割[J].浙江大学学报,2008,5(12):2-5.

尿白细胞篇4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泌尿系疾病患者的191份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检验与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种检验方法中的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一致性,并分析其假性结果的原因。

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1%,红细胞阴性符合率为57.5%;而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65.8%,白细胞的阴性符合率为39.1%。干化学检验红细胞与白细胞的假性结果主要是由于温度、酸碱性、药物导致的,而显微镜检查的假性结果主要是由酸碱度、体内疾病对细胞的破坏及尿液样本放置的时间长短引起的。

结论:尿常规中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中容易产生假性结果,因此在进行检验时必须要控制好尿液样本的质量,联合多种的检验方法进行,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76-02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排泄系统,泌尿系统是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电解质与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系统,当系统受到破坏时,尿液中就会出现一些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等。在临床的尿液检验中,通常都是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能快速对批量尿液标本进行检验。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尿常规检验中出现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的假性结果,严重影响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为此,我院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泌尿系疾病患者的191份尿液样本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泌尿系疾病患者的191份尿液样本,所有患者均被怀疑患有泌尿系统疾病,年龄在1~16岁,平均年龄为(8.5±0.5)岁。其中有108份为男性患者,83份为女性患者。尿液样本均为中段尿液,于患者清晨起床后留取,尿液样本从留取到检验的时间在22~63min,平均时间为(42.4±0.5)min。

1.2方法。尿液的检验采用迪瑞牌H-500尿液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条进行,对尿液进行酸度、葡萄糖、尿胆原、蛋白质、胆红素、酮体、亚硝酸盐、红细胞、白细胞与维生素C10项的干化学检验,并采用显微镜进行人工检验,取10ml新鲜混匀的尿液放置在离心管内,再将离心管放置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沉淀,时间为5min,去除上清后,留尿沉渣0.2ml,待其均匀后把尿沉渣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盖片进行覆盖,随后采用显微镜进行检验,首先应先采用低倍镜检查,通过全片浏览,观察病理成分,再采用10个高倍视野镜检验白细胞与红细胞,取检验的平均值。

2结果

在191份尿常规标本中,通过采用两种检验方法结合的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1%,红细胞阴性符合率为57.5%;而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65.8%,白细胞的阴性符合率为39.1%;红细胞测定结果显示干化学法阳性而显微镜法阴性的17例标本,通过胶体金检验,表明15例为潜血阳性,2例为易热酶所致假阳性。在干化学分析法测定的白细胞计数3+尿液标本中取50ml,平均分为10份,分别装入10个试管中,5ml/份,并往每个管中分别滴入各种浓度的葡糖糖,混合均匀后再用分析仪对各管中的尿液标本进行测量。往尿液标本中滴入的普通糖浓度分别为0mmol/L,3mmol/L,6mmol/L,9mmol/L,12mmol/L,15mmol/L,18mmol/L,21mmol/L,24mmol/L,27mmol/L,测定液标本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3+、3+、3+、2+、2+、2+、2+、+、+。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上,尿常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查,也是三个常规之一。大部分的泌尿系统病变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尿蛋白等有形成分,因此采用尿常规检查有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2]。另外,通过尿常规检验还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验。目前在临床上对尿常规的检查多是采用干化学分析法进行,通过分析仪能有效测定出尿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干化学分析法是临床实验室对尿液进行检测的主要方法,具有检验快、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在尿液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各种环节的误差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干化学分析的结果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假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操作者要充分掌握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性能及操作时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采用正确的操作,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另外,干化学分析法还存在独有的缺点,如在根据细胞胞浆特定的脂酶对尿液的自细胞计数进行检测,但由于部分细胞缺乏该种脂酶,从而导致出现假性结果。另外,由于抗生素容易抑制细胞胞浆中的内脂酶,在对使用抗生素患者进行干化学分析时,其尿蛋白结果属于假阴性[3]。

在显微镜检查中,其产生假性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破裂或形态改变[4]。由于尿液的渗透压过高、高低,尿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等因素都会使细胞膜出现皱缩与破裂,使血红蛋白溢出,且细胞也变成影细胞或碎片,只采用普通的高倍镜是难以观察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191份尿常规标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发现两种方法的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1%,红细胞阴性符合率为57.5%;而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为65.8%,白细胞的阴性符合率为39.1%。且红细胞测定结果显示干化学法阳性而显微镜法阴性的17例标本,通过胶体金检验,表明15例为潜血阳性,2例为易热酶所致假阳性。总之,在临床上对尿常规的检验,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范进行,并把关好尿液标准的质量,通过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进行结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吕晓萍,荣墨克,林伟,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8):1075-1076

尿白细胞篇5

[关键词]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镜检;白细胞;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46.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c)-195-02

干化学筛选简单易行、检验成本低、便于推广,可评估健康、疾病状态,尤其对判断泌尿系统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干化学分析法的检测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红细胞及白细胞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必须结合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现将笔者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干化学法检查尿液白细胞的原理

粒细胞胞质内含有酯酶,这种酶能水解一种3-羟基吡咯酯类底物,释放出酚,从而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成正比。此法只能测定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反应。

2 尿液白细胞显微镜检查

标准化操作:取尿液10 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1 500 r/min,离心5 min。弃除上层尿液,保留0.2 ml尿沉渣,轻轻混匀,取1滴置载玻片上,用18 mm×18 mm或22 mm×22 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10个高倍视野(HP),报告方式:××个细胞/HP。尿液白细胞显微镜分析报告方式中视野平均值与定性结果的对应关系:0~4个为(-),10~20个为(+),21~50个为(++),>50个为(+++),满布视野为(++++)[1]。

3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影响因素

3.1 温度

尿液干化学检测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尿液白细胞检测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2]。因为干化学法的原理是用试条上的试剂与尿液中相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又必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因此,化验室室温必须保持在20~25℃,如果是冷藏尿标本,取出后应恢复至室温再进行检测。

3.2 维生素C

根据Tillman's Reagent原理,维生素C将染料由蓝色还原成红色,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3.3 药物

尿中四环素浓度高可出现假阴性结果[3]。呋喃妥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和高浓度清蛋白(>5 g/L)可干扰白细胞检验。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素可产生假阳性结果[4]。

3.4 淋巴细胞

当尿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时会产生干化学法的假阴性结果[5]。

3.5 标本放置时间

尿液需新鲜,标本放置2.5 h后测定原先阴性的结果变为阳性。

3.6 纸片暴露时间

干燥的纸片在空气中放置3 h无影响,但纸片用蒸馏水湿润后3~5 min出现假阳性结果,浸入纸片时间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规定。

3.7 其他因素

高比重尿、高糖尿(>30 g/L)和草酸浓度增高造成白细胞测定结果偏低,大量尿蛋白(清蛋白>5 g/L)及检测白细胞的试纸酯酶反应减低或抑制,可使白细胞呈假阴性结果。

4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的关系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规范的尿沉渣镜检是分不开的,在工作中,每一份标本都应采用这种方法检查。干化学与镜检的关系判定可按照以下标准:如果一个标本经过两种方法检查,干化学结果与镜检结果都在正常或异常范围,说明过筛是正确的;干化学法异常而镜检结果正常视为假阳性;干化学结果正常而镜检结果异常视为假阴性。但实际工作中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我科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1995年制订的尿液干化学标准规定:尿液干化学检查结果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及尿蛋白四项指标同时阴性(肾病除外),可视为尿内有形成分大致在正常范围内,可免除镜检[6],但要注意:①泌尿外科疾病除外;②结石、肿瘤除外;③干化学试带的质量、原理及操作有关事项与过筛的准确性有关。通常是在试带、仪器确定、检验人员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达到以上标准可视为尿沉渣成分在正常范围内,可免除进一步显微镜检查。通过日常工作总结,笔者分析了造成两者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仪法(+)而镜检法(-):①由于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导致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液中;②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素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③尿液被女性分泌物污染,含有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污染。分析仪法(-)而镜检法(+):①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另外尿液中以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②温度偏低;③高比重尿、高糖尿;④尿液中含有某些大剂量药物;⑤大量尿蛋白(清蛋白>5 g/L)和胆红素;⑥尿液含大量脓细胞时。由于过筛的目的是检出正常、镜检病理性标本。因此,过筛的原则是不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否则就会漏诊。由于干化学分析易受多种药物、其他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的干扰,且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因此,不应只看干化学分析而忽视镜检。

[参考文献]

[1]王宏.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J].广东医学,2002,23(S1):158.

[2]陈津,王德春,朱忠勇.低温对干化学法测定尿白细胞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1):33.

[3]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4.

[4]丛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135-137.

[5]杜忠斌,李林青.药物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3):5.

尿白细胞篇6

数据统计

近期对辖区内810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的尿常规结果进行了汇总,结果见表1、2。

根据汇总结果可以看出了白细胞异常者中有16.7%进行了复查,14.3%采用了非药物治疗,抗生素使用率38.1%,这些患者真地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吗?有多少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治疗呢?结果不得而知。

问题解析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95%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本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患病率约为1:8。

首先应明确的是,尿路感染需要用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并非仅凭尿白细胞异常这一项就可以下结论。当患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确诊为尿路感染:①典型尿路感染症状+脓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尿亚硝酸盐实验阳性;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③有尿路感染症状者+正规清晨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且连续两次尿细菌计数≥105/ml,两次的细菌及亚型相同者;④做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⑤典型尿路感染症状,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细菌>1个/油镜视野。

而上述患者诊断不明确,也未再复查就直接应用了抗生素。

处理建议

遇到单纯尿白细胞异常的患者,首先要排除是否标本异常,是否有污染,是否是中段尿。

要仔细询问病史,询问有无尿路刺激症状、是否发热,应做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如有发热,应行血常规检查。对反复发作者,应行尿细菌培养。如仍有异常且符合诊断标准的实行药物治疗。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行影像学检查。另外也要重视非药物治疗,即多饮水,勤排尿。饮水至少4000 ml,每2~3小时排1次尿。饮食上要忌胀气食物、辛辣食物、酸性食物等。

尿白细胞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F-10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严格按仪器及试纸条使用要求进行操作。

1.2 方法 对2000例试纸条WBC阴性的尿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离心,镜检。镜检WBC较多的标本61例,其中蛋白尿49例,葡萄糖尿12例。取试纸条WBC阳性(3+)尿标本100 ml,分装10管,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葡萄糖及血清,配成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尿及蛋白尿,机测观察WBC阳性程度的变化。

2 结果

2.1 49例蛋白尿及12例葡萄糖尿标本镜检结果,见表1、2。

表1 49例蛋白尿WBC镜检结果(个/HP)

试纸条蛋白 5~10 10~20 21~40 >40

±

+

++

+++ 0

1

1 3

3

5

3 2

3

3 4

3

8

10

表2 12例葡萄糖尿WBC镜检结果(个/HP)

试纸条葡萄糖 5~10 10~20 21~40 >40

+

++

+++

++++ 0

0 0

0 2

1

1

1 1

1

2

3

2.2 不同浓度的尿蛋白、葡萄糖对WBC干化学测定的影响,见表3、4。

表3 不同浓度的尿葡萄糖对WBC测定的影响

GLU(mmol/L) 0 5.5 14 28 55

WBC 3+ 2+ 1+ - -

表4 不同浓度的尿蛋白对WBC测定的影响

PRO(g/L) 0 0.3 1 2 3

WBC 3+ 3+ 2+ 1+ -

3 讨论

尿白细胞篇8

【摘要】 目的 研究叶酸偶联5?氟尿嘧啶?白蛋白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毒性及经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性。方法 选用叶酸受体表达阳性fr(+)宫颈癌hela细胞及叶酸受体表达阴性fr(-)肺癌a549细胞进行实验。用mtt法观察叶酸偶联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利用游离叶酸能与叶酸偶联物竞争性结合叶酸受体的原理,考察叶酸偶联物是否具有经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性。结果 叶酸偶联物对fr(+)hela细胞具有比5?氟尿嘧啶原料药更高的抑制率,能有效的靶向fr(+)hela细胞,且细胞毒性作用能被过量的外源性游离叶酸所抑制,而叶酸偶联物对fr(-)a549细胞作用很弱。结论 叶酸偶联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能经叶酸受体介导靶向于叶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

【关键词】 叶酸偶联;5?氟尿嘧啶;细胞毒性;靶向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ytotoxicity and targeting ability of folate?conjugated 5?fluorouracil?albumin via folate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on tumor cells in vitro.methods the folate receptor positive fr(+) hela cell and fr(?) lung a549 cell were used for experiment.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folate?conjugate on tumor cells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according to the competitive inhibition principle and due to that free folate had high affinity for folate receptor,free folic acid was used to validate whether folate?conjugate has the targeting ability to fr(+) hela cell via folate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results the cytotoxicity of folate?conjugate to fr(+) hela cell was stronger than 5?fluorouracil crude drug in the same concentration,and could be inhibited by excess free folic acid,while the cytotoxicity on fr(-) lung a549 cell was very weak. conclusion folate?conjugated 5?fluorouracil?albumin could be targeted into tumor cells with rich folate receptors via folate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folate?conjugated; 5?fluorouracil; cytotoxicity; targeting

目前,肿瘤细胞叶酸受体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的新靶点[1-4]。国内外研究都证明了利用叶酸对受体的高度亲和性,可将药物-叶酸偶联物经叶酸受体介导靶向到高度表达该受体的肿瘤细胞(如鼻咽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细胞膜表面上的叶酸受体活性和数量显著高于一般正常细胞[5-8],这为叶酸受体介导药物靶向于肿瘤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据此,本研究以叶酸为靶向基团合成了叶酸偶联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采用mtt法[9]观察叶酸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游离叶酸能与叶酸偶联物竞争性结合叶酸受体的原理,验证该叶酸偶联物是否具有经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性。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sw?tj水平流净化工作台(苏州市净化设备总厂);model?68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美国bio?rad laboratories);hy?5回旋式振荡器(江苏省金坛市宏华仪器厂);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德国leica dmil);培养箱(thermo forma 371);sz?93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上海雅荣生化设备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材料

宫颈癌hela细胞、肺癌a549细胞(本院药理教研室保存);mtt(thiazolyl blue 噻唑兰,sigma分装,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pmi 1640培养液(吉诺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rpmi medium 1640无叶酸培养基(cibco);特级胎牛血清(天津市濒洋生物制品科技责任有限公司);胰酶(sigma,北京利科恒达科贸有限公司); 96孔培养板(加拿大 jet biochemicals int?l.,inc); 叶酸(企业标准,上海新量化工试剂有限公司);5?氟尿嘧啶(5?fu,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5?氟尿嘧啶?白蛋白(5?fu?b,实验室自制);叶酸偶联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5?fu?b?f,实验室自制),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物在体外的细胞毒性[10,11]

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细胞)、阴性对照组(加细胞,不加药)、5?氟尿嘧啶组(5?fu,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白蛋白组(5?fu?b,不接叶酸)、叶酸偶联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组(5?fu?b?f,接有叶酸),用含10%(φ)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单层培养细胞,离心使细胞沉淀,用pbs洗涤,用含10%(φ)胎牛血清无叶酸rpmi1640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105个/ml以每孔104个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 μl。将培养板移入培养箱中,在37℃、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分别培养24 h后更换100 μl无叶酸rpmi 1640培养液,并分别加入5?fu,5?fu?b,5?fu?b?f药液各100 μl,使终质量浓度分别为2 μg/ml,10 μg/ml,50 μg/ml的 (偶联物均折算成5?fu的等价浓度),再培养36 h后,每孔更换为100 μl无血清无叶酸rpmi1640培养基的培养基,加入20 μl mtt溶液( 5 mg/ml ) ,在微量振荡器上振荡3 min,继续培养4 h,弃培养液,孔加入150 μl dmso,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490 nm吸光度(a) 。每种药物浓度设6个复孔。根据抑制率=(1-a药物/a对照)×100%计算抑制率,并以抑制率对药物浓度作图,结果见图1。从图1a中可看出,叶酸偶联物5?fu?b?f的对宫颈癌fr(+)hela细胞的毒性最强,其次是5?fu,5?fu?b的细胞毒性最弱。而在图1b中原料药5?fu对fr(-)a549细胞的毒性最强,叶酸偶联物5?fu?b?f与无偶联叶酸的5?fu?b?f对fr(-)a549细胞的毒性都很低。

2.2 药物在体外的细胞靶向性验证[12]

实验分6组: 空白对照组(不加细胞)、未加叶酸的阴性对照组(加细胞,不加药,也不加叶酸)、加有叶酸的阴性对照组(加细胞,不加药,但加有叶酸)、5?fu、5?fu?b、5?fu?b?f,给药质量浓度均为10 μg/ml (偶联物均折算成5?fu的等价浓度),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1、1、10 μg/ml 叶酸进行阻断。用含10%(φ)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单层培养细胞,离心使细胞沉淀,用pbs洗涤,用含10%(φ)胎牛血清无叶酸rpmi 1640培养基配成单个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105个/ml,以每孔104个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100 μl。将培养板移入培养箱中,在37 ℃、φ=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分别培养24 h后更换100 μl培养液,并分别先在各组中加入50 μl游离叶酸(叶酸质量浓度分别为0. 4、4、40 μg/ml,以使得叶酸终质量浓度为0.1、1、10 μg/ml)阻断叶酸受体,再分别加入50 μl,5?fu,5?fu?b,5?fu?b?f药液使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偶联物折算成5?fu的等价浓度) ,培养36 h后 ,同“2.1” mtt法测抑制率,并以抑制率对药物浓度作图,结果见图2,从图2a中可以看出,叶酸偶联物?fu?b?f对叶酸阳性受体fr(+)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因游离叶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而显著减弱,而游离叶酸对5?fu,5?fu?b基本不影响;从图2b中可看出叶酸受体阴性fr(-)a549细胞中游离叶酸的加入对5?fu,5?fu?b,5?fu?b?f的细胞毒性均无影响。

3 讨 论

研究发现,外源性的叶酸?药物复合物与细胞膜表面的叶酸受体特异性结合叶酸?药物/叶酸受体复合物周围形成凹陷,在细胞内形成内涵体,在核内体膜质子泵的作用下,内涵体内ph下降,使叶酸-药物/叶酸受体复合物的构象改变,药物从复合物上解离,药物被释到细胞内,而叶酸受体可再回到细胞膜表面,循环转运药物[13]。

实验数据处理时用阴性对照减去空白对照的值作为对照的,所有组别吸收值都减去空白值再进行抑制率的计算,阴性对照组是真正的对照组,是加有细胞的;空白对照是不加细胞的,是由于培养基及mtt本身所引起的吸收值,不是由于mtt被细胞还原引起的,故应减去空白值,再进行抑制率的计算。细胞靶向性实验结果发现,无叶酸的对照跟加有叶酸的对照没什么差别,说明叶酸本身对细胞生长没什么影响。为了保持实验的可比性和可靠性,选用了有加叶酸的阴性对照组减去空白组的值作为对照计算抑制率。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叶酸偶联物5?fu?b?f对宫颈癌fr(+)hela细胞有靶向作用,可经叶酸受体靶向到叶酸受体阳性fr(+)hela细胞,故显示出比原料药5?fu更强的细胞毒性,这是因为叶酸偶联物和叶酸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选择性、亲合力强的特点,通过受体介导作用,增加药物fr(+)hela细胞浓度,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达到靶向作用。5?fu?b无偶联叶酸对fr(+)hela细胞的毒性较弱,且由于分子量增大,不利于其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只能经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故作用不及原料药5?fu;而fr(-)a549细胞为叶酸受体阴性细胞,故叶酸偶联物5?fu?b?f不能经叶酸受体介导靶向到fr(-)a549细胞内,与5?fu?b一样只能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故毒性很弱,都不及原料药5?fu的细胞毒性强。

体外细胞靶向性验证实验中,5?fu、5?fu?b?对fr(+)hela细胞和fr(-)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均不受游离的叶酸所影响,前者是因为药物无偶联叶酸,后者是因为fr(-)a549细胞为叶酸受体阴性细胞,5?fu?b?f只能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故对游离叶酸不敏感;在fr(+)hela细胞中,先加入外源性叶酸进行抑制后,fr(+)hela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叶酸受体被过量的叶酸阻断,叶酸偶联物5?fu?b?f无法经叶酸受体介导到宫颈癌fr(+)hela细胞,只能通过内吞作用进肿瘤细胞内,故叶酸偶联物5?fu?b?f对fr(+)hela的细胞毒性随着游离叶酸的浓度不断增大而显著降低。这间接证实了叶酸偶联5?fu?b?f可通过fr(+)hela细胞膜表面的叶酸受体介导进入细胞。

在实验中,换用无叶酸rpmi 1640培养液基于以下两点理由:(1)普通rpmi 1640培养液中含有的叶酸量是体内正常血浆中的1 000倍,而高浓度的叶酸可竞争抑制细胞对叶酸偶联物的摄取,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2)无叶酸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含有的10%小牛血清是细胞所需叶酸的唯一来源,以保证细胞在生理状态的培养液中生长[12]。

本实验探讨了叶酸偶联的5?氟尿嘧啶?蛋白体外肿瘤细胞毒性和靶向性,证实了叶酸偶联白蛋白可经叶酸受体介导途径靶向富集于叶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及进行体内动物靶向性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reddy j a,allagadda v m,leamon c p. targeting therapeutic and imaging agents to folate receptor positive tumors [j]. curr pharm biotechnol,2005 ,6 (2):131-150.

[2]leamon c p,reddy j a. folate?targeted chemotherapy[j]. adv drug deliv rev,2004,56 (8):1127-1141.

[3] hilgenbrink a r,low p s.folate receptor?mediated drug targeting:from therapeutics to diagnostics[j].j pharm sci,2005,94 (10):2135-2146.

[4] 张奇,柳时,周小菊.叶酸靶向的给药系统[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5-47.

[5] lee r j,low p s. delivery of liposomes into cultured kb cells via folate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j].j bio chem,1994,269 (5):3198-3204

[6] sudimack j,lee r j.targeted drug delivery via the folate receptor[j].adv drug deliv rev,2000,41(2):147-62.

[7] yoo h s,park t g. folate?receptor?targeted delivery of doxorubicin nano?aggregates stabilized by doxorubicin?peg?folate conjugate [j].j control release,2004 ,100 (2):247-256.

[8] 张良珂,侯世祥,毛声俊,等.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肿瘤细胞靶向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4,35(2):165-168.

[9] 司徒镇强.细胞培养[m].2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00-201.

[10] 周嘉嘉,陈汝福,唐启彬.载5?氟尿嘧啶两亲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 的杀伤作用[j].癌症,2006,25(12):1459-1463.

[11] 黄 娟,王建伟,张志荣.胰岛素?5?氟尿嘧啶偶联物在体外的细胞毒性和细胞亲和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245-247.

尿白细胞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7月~12月间门诊患者共300例,用一次性尿杯留取新鲜中段尿液,避免污染,特别是女性,应避免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等混入;对取样进行编号、整理,均在1h内完成检测。

1.2 仪器材料 尿分析仪采用德国Bayer的CLINITEK200尿液分析仪;显微镜采用日产Olympus双目显微镜,使用尿11项试纸条。

1.3 检测方法 ①尿分析仪检测法:每份标本取尿液10ml于试管中,将试纸条浸入尿中1~2 s然后取出,再用滤纸拭去多余的尿液,将试纸条置于尿液FA-150 尿分析仪中进行检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纸条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将测定的结果打印并做好记录。②显微镜检测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的规程》所规定方法操作[1],取尿液10mL放置于离心机中以1500 r/min,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留取残留尿和沉渣0.2 mL,轻微、充分的混匀后,取约1滴约0.02ml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分别计数高倍镜下10 个视野(HP)所见白细胞数,取其平均值(白细胞的正常值范围应在0~4 个/HP),并记录结果。

2 结果

将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按照0/μl、15/μl、70/μl、125/μl、500/μl分为5组,而镜检按0/HP、1~3/HP、4~6/HP、7~10/HP、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发展和新式医疗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尿常规检查由过去的3项发展到现在的11项,在临床上这对于相关的疾病诊断、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简便、精密度高的尿分析仪的不断普及,使得尿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得以快速分析,但尿分析仪本身检测原理上的局限性也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对于尿沉渣中的管型、淋巴细胞、结晶、单核细胞等其他的有形物质成分不能检测,而且试纸条常常会受到尿液中一些药物及生理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2]。

用于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方法比较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就是干化学法检测和人工显微镜检查。尿液分析仪检测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快速,能使检验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已慢慢的取代了人工显微镜检查,但由于是其会受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还是不能够完全相信,人工显微镜检查对于尿中有形成分检查的一直是检验界的“金标准”[3]。对于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通常是采用白细胞酯酶法。而白细胞的试剂膜块中常含有吲哚酚酯、重氮盐以及其他类的物质,粒细胞中也存在有酯酶能够作用于膜块的吲哚酚酯,从而使其产生吲哚酚,吲哚酚又与重氮盐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缩合物,所以其颜色的深浅是与白细胞的含量成呈正比的关系。

从本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两者检测结果相符均为阴性的有205例(68.3%),两者检测结果不符的有95例(31.7%),相对比不难看出2种方法对同一尿样的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是不完全一致的。这主要可能与:①试纸条的假阴性,可能会与其他物质的干扰有关,比如尿蛋白的含量在3g/L以上时、有大量葡萄糖、高比重的药物等都会使得反应的敏感降低或是产生假阴性的结果;②对试纸模块上的白细胞检测,其原理是基于其细胞红中性粒细胞质内的酯酶作用于模块中的吡咯酚酯形成化学作用,而如果白细胞中存在有其他细胞,比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炎性细胞等都不会与此反应。③而当尿液中是以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时,其结果显示也为阴性;④多数研究结果表明[3]假阳性的结果是试纸法检测到的中性粒细胞酯酶。当粒细胞造到了破坏、崩解从而可以被分析仪能检出假阳性,但是镜检却不能检出;⑤对于任何能够引起尿颜色异常的物质,比如甲醛、高浓度的胆红素等也都会产生假阳性[4]。

虽然干化学尿液的分析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显微镜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的。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对于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临床医生要对判定结果的临床意义上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为避免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现象,对一些微量的报告应持慎重的态度,结合临床症状做进一步的镜检排查,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3 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熊立凡, 李树仁. 临床检验基础[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尿白细胞篇10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糖尿病创面;角蛋白19;β1整合素;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Q81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1171-02

Study on related protein of proliferation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in diabetic wound

LI Yong-tao1,WANG Xi-mei1,QIAO Xiao-jun2,YUAN De-pin1,TANG YIN-ke1

(1.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2 Department of Neuro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Epidermal stem cells are the optimizing key factors in processing of skin endermic,repair and remoulding.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protein of proliferation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keratin19,β1-integrin in diabetic wound, and discuss epidermal stem cells'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diabetic wound.MethodsSP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keratin19 and β1-integrin in different age group of diabetics wound and normal skin tissue. ResultsThe positive rates of keratin19 and β1-integrin in different age group of diabetics'wound were 81.73±15.31,22.32±5.42 and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of normal skin tissue(P

Key words: epidermal stem cells;diabetic wound;keratin19;β1-integrin;immunohistochemistry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CMs)作为皮肤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皮肤发生、创面修复和重塑的关键。近年来常采用具有相对较高特异性的角蛋白19及β1整合素同时染色阳性来标记[1-2]。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皮肤易受损伤, 且损伤后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DM 创面难愈的机制很复杂, 目前对其研究颇多[3-4]。但是,从表皮干细胞角度去探讨糖尿病创面难愈的研究报道甚少。本实验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全厚皮肤组织中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表皮干细胞在糖尿病创面中的表达及其在正常皮肤中的差异,推测表皮干细胞对糖尿病创面修复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标本来自2008.7~2010.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创面手术后剩余全厚皮肤组织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岁~60岁,病程1年~10年,分别取材于足部、小腿;正常皮肤为美容手术切除的全厚皮肤组织,共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5~60岁。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疾病、结缔组织病、传染病、恶性肿瘤和其他重要脏器疾病,术前无放疗、激光治疗及免疫治疗史。标本用10%的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

1.2 主要试剂及方法:角蛋白19抗体、β1整合素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DAB 显色剂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严格按照SP 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角蛋白19及β1整合素一抗工作浓度均为1:100。取已知阳性对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标准:在400倍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β1整合素细胞膜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角蛋白19细胞浆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两组均见阳性细胞表达,随机选取20个视野,每视野观察100个细胞,记录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率。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 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以x±s形式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角蛋白19阳性细胞胞浆均呈棕黄色,β1整合素阳性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两组均见阳性细胞表达,糖尿病组两者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1.73±15.31、22.32±5.42,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的146.88±38.65、56.12±1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皮肤溃疡或创伤后难以愈合,常常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DM 创面难愈的机制很复杂, 目前对其研究颇多,主要还是从糖代谢紊乱、细胞间相互作用、微血管形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改变、蛋白酶、表皮细胞增殖障碍等方面研究。谢挺等[5]研究结果表明,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的再上皮化主要依赖于表皮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行为的正常发挥。最近的研究表明ESCs作为皮肤组织的特异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增殖分化为各种表皮细胞,是皮肤组织发生、创面修复的关键性细胞[6-7]。近年来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是公认的ECMs特异性相对较高的标记物[8]。其中,角蛋白是一种表皮细胞的结构蛋白,在表皮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角蛋白19是ESCs的特异性标志物[9],在干细胞中表达阳性,在分化细胞中表达阴性。而整合素是一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ESCs是整合素表达水平最高的一类细胞,β1整合素高表达于ESCs的表面,在ESCs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还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全厚皮肤组织中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皮肤中ECMs的数量变化和增殖分化能力方面的差异,探讨其与糖尿病创面难愈之间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糖尿病创面中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的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中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在糖尿病患者创面皮肤中表达降低,表明糖尿病患者创面皮肤中ESCs与正常人皮肤相比数量减少、增殖分化能力明显滞后,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创面难愈或延迟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创面的治疗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创面的再上皮化对创面愈合极为重要[10]。由于E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来源丰富、取材容易,以ESCs为种子细胞,培养理想的组织工程皮肤,促进创面愈合,有可能为糖尿病及各种严重创伤等所致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也为临床应用ESCs治疗糖尿病创面难愈或不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Janes SM,Lowell S,Hutter C.Epidermal stem cells[J]. Pathol,2002,197(4):479-491.

[2]蓝蔚,刘德伍,毛远桂.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 (25):4936-4940.

[3]Chbinou N, Frenette J.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impair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delays angiogenesis following A chillestendon injury[J].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4,286(5):952-957.

[4]Mashat HA, Kandru S,Liu R, et al. Diabetes enhances mRNA levels of proapop to ticgenes and caspase activity,which contribute to impaired healing[J]. Diabetes,2006,55(2):487-495.

[5]谢挺,陆树良.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表皮细胞增殖相关事件的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6):541-544.

[6]Janes SM,Lowell S,Hutter C.Epidermal stem cells[J]. J Pathol,2002,197(4):479-491.

[7]付小兵,孙晓庆,孙同柱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诱导皮肤干细胞分化加速受创表皮再生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1):31-35.

[8]李海红,付小兵,周岗,等.细胞角蛋白在皮肤中的表达[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 834.

[9]吕春荣,叶绍辉,关伟军,等.表皮干细胞的鉴定方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3): 8767-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