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念十篇

时间:2023-04-01 08:39:20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篇1

物联网由概念走向现实

9月11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工作组未来将积极开展传感网标准制订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旨在通过标准化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此后,另据媒体报道,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实际上,物联网这个概念早在数年前就被创造,而上述“论坛”的召开才是真正点燃近期物联网行情的直接原因。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并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该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此外,日本、韩国等也分别提出“U―Japan”、“U-Korea”等物联网战略。

与国外相比,我国物联网发展也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今年无疑上最具活力的一年。中国在“物联网”发展进程中起步较早,研发水平领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刘海涛表示,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目前,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

8月7日,总理在无锡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曾表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心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并指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传感网核心技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占领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保证我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的竞争力。

8月24日,中移动公司总裁王建宙在其演讲中提及“物联网”,同一天,《人民日报》也发表其署名文章《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系统阐释物联网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

8月26日,工信部总工朱宏任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会上,对物联网做了概括阐释。

根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35年前后,我国的传感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到2050年,传感器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目前,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已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首批价值1500万元的传感安全防护设备销售成功。

科技股升温 物联网点燃炒作热情

除了上述提到的,“物联网论坛”外,引爆本轮科技股行情的还有即将上市的创业板。上周二开始,在经过短时间的试探之后,以大唐电信、厦门信达为首的物联网概念股高歌猛进,进而带动几乎所有科技股大幅上涨。有分析人士相信,受物联网消息影响,尤其是7家创业板企业上会等消息提振,科技股后市将极具爆发性。于是物联网概念一发不可收,此后连续两天物联网全面开花。在上周三、周四凡是与物联网“沾边”个股均有所斩获,其中17日涨停个股超过30家。

仔细分析本轮物联网行情,不难发现,行情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纯粹的网络概念股,包括前周的海虹控股、上海梅林为代表的网络概念。然后,行情全面扩散至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通讯等个股,也就是“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之后。

在谈到此轮以物联网为首的科技股行情时,东莞证券分析师陈鹏指出:“机构启动科技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在创业板发审委已受理的149家企业中,电子信息业所占比重高居第一,达到37%,其次,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创业板――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鼎盛时期就是以科技股的疯狂而闻名于世;再者,科技股在国内股市有着超高的群众基础与市场人气,而且沉寂已久。”他同时指出,创业板题材便于主力深入腹地,而科技股很可能演绎成后市的主流热点。对此,东海证券也认为,创业板对A股最大的意义就是带动了创投概念和沉寂已久的科技股。不过,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兆伟提醒投资者,科技股普遍业绩较差,根本无法支持连续上涨后的股价,很多个股的风险已经开始积聚,后市将出现分化。

物联网概念篇2

水电表自动抄报、家政服务人员随时“预订”、要上医院“居家候诊”、要上餐厅在家“点单”……借助物联网技术,这些智能化的生活场景正逐渐化为现实。中国首个物联网智慧社区――金桥碧云智慧社区一期项目完成验收,到今年年底,居民们就可以体验“智慧社区”带来的种种便利生活。

“大管家”服务:它是个纸质笔记本大小的平板电脑,可安装在门旁,也可放在桌上,无线网络。碧云区的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贴心的“大管家”,居民可用它查询政府便民服务办事流程,了解医院、学校、天气、道路状况等信息,在社区餐厅订位和订菜,预订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械等。

居家候诊:人们只需在网上挂号,让手机排队。等轮到自己就诊时,赶到医院就可以了。

智能IC卡:这张卡融合磁条、CPU、RFID3种介质,集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员工卡、消费卡诸多功能为一体,让钱包里的卡越来越少。

而这些,只是智能社区的一部分。5年内,社区还将建设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各个环节。

(责编:张思思)

远望谷:用RFID技术创建新型图书馆

1.贵阳图书馆

2009年8月,贵阳市图书馆推出新服务:自助借阅室24小时开放,无人值守,读者随到随借、随到随还。读者和图书馆都方便。

这么贴心的服务,要归功于RFID技术。这套系统,由远望谷公司研发生产。

2.广西图书馆

2010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引入实施RFID图书智能馆藏系统,引领读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体验。

该图书馆年接待读者90余万人次,全年开放,藏书220多万册。通过RFID技术,图书馆在架盘点、顺架、倒架、新书上架等方面都变得轻松高效了,使图书馆向“知识、信息集散地”转型,产生质的飞跃。

3. UIC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正式启用了注重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

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远望谷运用RFID技术,将每本书都贴上标签,这个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实现了馆藏图书的自助借还。

4.无锡数字图书馆

国内首家引入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主要提供网络图书服务,向读者提供随身便捷的资讯服务,比如为手机、电脑等用户提供电子图书。

图书馆总投资2000多万元,今年4月建成并试运行。除了先进的“网上书屋”外,该图书馆内还设有视听、视障等10多种多功能阅读区,可满足任何读者的个性化的需求。这种配套RFID、Web2.0技术的智能图书馆,只需用身份证注册便可成为会员,24小时自助还书或者定制其他个。

5.远望谷是谁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起就致力于RFID技术和产品研发,成立于1999年,在国内率先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物流电子标签海量生产线,年产电子标签1.5亿只。2007年成功上市,目前已经与41家企业合作,占领了国内1/3的RFID标签市场。依托远望谷,深圳市组建了“射频识别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远望谷是中国领先的RFID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责编:凌海燕)

凌宇翔:打造平价智能家居

北京凌宇翔与北大成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这在国内还是第一家。与价格高昂、国外技术为主的传统智能家居厂商不同,凌宇翔非常关注成本控制,同样功能,成本更低。

公司研制出L-PHOENIX无线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完备的家庭自动化网络,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监控、智能安防等,并远程控制、场景设置等。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不用像传统智能家居那样繁杂的布线。

系统产品涵盖极为丰富,共有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烟感、气感、摄像头、电动窗帘等近二十种不同种类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够完全满足一般家庭的智能化需求,超低的价格让智能家居不再遥不可及。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家中突发危险的问题,如果家里煤气泄漏,有烟雾出现,这个系统立马就会给用户的手机发出信号,如果遇到紧急状况赶不回去或没有第一时间接到,系统还可以自动求助小区物业。

无线遥控。无线射频技术,无方向性、隔墙可遥控,遥控无延迟。

人体感应开关。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产品,当光暗、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与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离开后,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

同时,整套系统全部实现了网络远程控制,即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控制家里所有的电器,也可以通过摄像头了解家中的实时情况。

凌宇翔还开发出超远遥控技术,超远射频技术,10MW遥控器遥控距离达室外500米,室内150米,遥控距离是同类遥控器的6 倍,遥控技术全球领先。此技术突破原有遥控技术的局限,为大型场所的智能控制提供简便、经济的实现方案。

凌宇翔已成功推出基础产品――智能遥控开关、智能节电插座和万能遥控器,全面整合了无线传感智能家居系统。

凌宇翔已取得11项技术专利,并建立起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六大技术领先国际:“待机节电技术”、“工作节电技术”、“保护电路技术”、“单极取电技术”、“超远遥控技术”和“全网防雷技术”。

凌宇翔研发的整套智能家居产品,在2010年9月投入市场。经营范围包括智能照明、自动窗帘、智能家电、背景音乐、安防报警系统。销售网络遍布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等省市。客户有北京麦卡伦地、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政府等。

(责编:凌海燕)

可视化车联网―新型“车务通”

什么是可视化车联网

2011年2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1亿辆,仅2010年全国就新增机动车2048万辆、驾驶人1317万人,有20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如何管理好这个庞大的物群和人群,已经从经济问题上升到社会管理问题。

车载GPS:车联网的基础。它的好处可是太多了:出租车司机将不再害怕被抢劫,出租车上的防护网将彻底消失;你再也不用害怕开车迷路了,尤其是新手和女性司机;你再也不用害怕汽车半路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了;图像抓拍,车辆开门拍照,一旦开门动作触发,即进行拍照,该照片立即传输回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警察可以实时监控路面,劫匪再也无处遁形了;你的任何行驶都可以被实时视频监控、录像下载回放,让车辆带着记忆的“眼睛”行驶;政府部门获得宏观数据,为日常管理、道路规划和行业发展提供依据……

坐在办公室,管理人员就可以看到车辆的实时图像,观察司机、乘客的一举一动,知道车辆运行的每个细节;同时,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知道车辆运行路线有无异常,司机有无危险驾驶行为,车辆油耗是否最低……这是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公司研制成功的新技术,它将深远地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公共安全事业的发展。

中国移动的“车务通”的起源是GPS技术,功能包括位置查询、行车管理、地图操作等基本功能,以及对特定行业应用的增值功能。

应用平台功能

出视频服务,还有位置服务:

1.疲劳警告。当司机连续驾驶超过3个小时或者超过一定的公里数,车载设备发出报警,提醒司机休息,并触发抓拍,传送到平台。该警告可发送至指定人员的手机。

2.超速警告。当车辆超过一定的设定阈值,车载设备发出报警,提醒司机,并保存记录。

3.危险路段警告。前方有危险路段时,提前发出报警,提醒司机。

4.路线查询。根据起点和终点,查询出各种行车路线,预测行车时间和预报行车路线的路面情况。

5.车辆定位。在电子地图上,为用户(通常是司机和后台的管理人员)显示车辆的位置、车牌、司机信息、车速、方向等信息,可直观了解车辆当前详细情况。

6.车辆跟踪。在电子地图上,为用户显示车辆的当前地点,和前两分钟的行车轨迹, 监控车辆的运行路线。并通过文字的方式描述车辆当前位置、接收时间、车速、发动机状态和有无报警等情况。

7.卫星地图。可提供卫星地图,直观地查看车辆周边的建筑物的情况。

8.行车轨迹。在电子地图上,可查询车辆实时或任意时段的车辆行驶路线情况;在某个特定的地点车辆的发动机状态、经纬度、是否出现报警;是否停车;停车的地点等。并能在电子地图上,把车辆的行车轨迹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

9.行车管理。可在地图上标注企业自己的网点,及送货到达目的地,收费站,加油站等标注点,方便操作。标注点将在“车辆跟踪”和“行车轨迹回放”显示出来。通过更多网点的标注,可确定最有效的运输路径,并可清楚的知道车辆是否按规定运行。

管理功能

1.手机查车。可使用手机登录平台,实时查询车辆的实时位置、速度、发动机情况等情况,并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地图进行查看。

2.油耗统计。可查询任意时间段的车辆里程情况,设定好油耗后,可自动统计出油量消耗情况。

3.报表图表。提供各种报表:如每台车辆的每天的工作时长、每天开车时的公里数、收车时的公里数,每天何时出车,何时收车,出车时的位置,收车的位置等情况。车辆的停车情况,停车地点,停车时间,停车时长,开车时间,停车时的位置描述。

业务流程

1.用户前往营业厅申请开通“车务通”业务。

2.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在车辆上安装车载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车载DVR、车载GPS装置、车辆行驶记录仪以及网络模块。

3.车辆基础数据(如编号等)接入平台;车辆定位数据(GPS)通过LBMP系统,接入中心平台。

4.车辆视频数据通过前端接入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接入省级的“车务通”应用平台。

5.管理用户(例如客运车公司的管理层)可以登录进省级的“车务通”应用平台使用定位服务,以及视频相关的服务。

6.司乘人员,在车辆上可以使用定位服务。

(责编:杨珊珊)

卖智能家居系统让我“钱”途无限

创业8年

在一次次实战中总结经验

热爱,是最好的赚钱方式。2001年,杨明丽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上学期间,她在校办厂做过操作工、在商场做过促销、在大街上发过传单、在西餐厅端过盘子。大学毕业后,杨明丽被分配到南京一家公交总公司做培训讲师。然而,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她厌倦。半年后,她毅然辞职,只身到苏州创业。

市场调研严重缺失,血本无归。2004年初,杨明丽拿出了6万元的积蓄,在民治路上租下了一间30平方米的店面,和朋友合伙卖服装。因为创业心切,她没有做任何市场调查,也没有去服装厂实地考察,就在网络上挑了个品牌就了。而且第一次进货就花了1.8万元。结果,整天没有生意,货品大量积压,她血本无归。

避免投资成本过高,网上开店。杨明丽发现,自己的第一次失败,第一个问题就是店面租金太贵。为此,她选择网上经营。这样,既没有租金压力,又能找到一个人气旺的销售平台――淘宝网。这一次,她亲自实地进货,进货数量适中,量力而行。每天忙到凌晨2点多,3个月后,终于卖出了第一件商品,是一条儿童裙,赚了30多块钱。然而,时间长了,杨明丽觉得,生意还是太艰难了,网络上缺少面对面的踏实,太虚拟,不适合她的激情的个性。

系统学习专业理论,为创业打下坚实基础。2009年3月,沧浪亭社区扶持大学生创业。杨明丽报名参加了创业培训班。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税务筹划、财务管理、投资风险……十几门专业课程让她受益匪浅。培训结束后,杨明丽顺利拿到了《SYB创业培训合格证》。

整合社会资源,让创业更轻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位学员精心策划了创业计划书,杨明丽选择的项目是:多功能净水器。由于场地租金特别贵,她一直无法启动项目。这时,她参加了沧浪区大学生创业竞赛,获得了优胜奖,成为首批入驻沧浪区虚拟创业工作室的十名大学生之一。每月只需缴纳100元的场租费,创业成本几乎为零。此外,她还获得了2000元的创业补贴和5万元的免息小额贷款。这些优越的条件,让她可以全力跑业务,推销家庭净水系统,生意顺风顺水。

选国际大品牌打开国内空白大市场

杨明丽的经营理念很鲜明:靠“舍得”吸纳高科技人才,让企业上台阶。2009年10月,她为5名员工缴纳了保险;高薪引进大型国有企业的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让她认识了新兴领域――智能家居系统。

当时,美国霍尼韦尔的单户型智能家居系统的宣传力度最大,杨明丽了这个品牌。智能家居在美国是很普遍的,在中国刚刚兴起,人们还很陌生。她盯住了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高端人群,比如,别墅用户、政府高官、外企高管等。他们采取了三大销售方案:1.给客户看具体案例的视频,然后详细讲解智能家居的优点:方便和舒心。2.专设体验厅,供客户亲身体验产品的整体效果。3.长期跟进和交流。4.不断引进新项目,全领域覆盖客户群。

她弟弟杨明峰说:“推销这些产品时,我们就跟推销奢侈品一样。”

2009年末的时候,一位客户有意要购买,但因为第一次接触,有些犹豫。杨明峰就长期跟进,耐心介绍:“我们使用的是美国的大品牌,价格虽然贵,但是安全和稳定性非常好,而且售后服务不用担心。”他多次带客户参观样板展厅。2010年初,终于签下了第一笔订单――10万元。杨明丽姐弟俩很高兴,同时也信心倍增。

2010年,杨明丽引进了新项目:视频监控系统、周杰报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楼宇智能化和小区智能化系统、门禁、一卡通、停车管理系统等等。因为都是弱电工程这一领域的,所以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困难,他们很快就掌握了。

2011年,杨明丽的公司已经开始盈利。目前正在和黑龙江一家世界规模最大的养殖企业合作,设计整个弱电安防监控系统。

(责编:杨珊珊)

新安花苑:江苏首个物联网安保社区

物联网概念篇3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 隐喻性词语

一、隐喻性计算机词语产生的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人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的事物,而原有的语言符号不能表达新概念时,人们往往依赖已知的概念及表达方式以加深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想象和联想,看到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本文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本论题进行考察。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语言是联系思维和外部世界的现实中介,“主体的认识成果和意识内容只有借助于语言才能获得持久的存在形式”,①人们认识的成果必须以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语言中,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为敏感,概念的形成依靠语言中的词,因而人们的认知成果更多地通过词汇表现出来。

当代西方人本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隐喻思维等非逻辑思维。对于这种非逻辑的东西,人们常常运用隐喻化语言来体现。在当代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实际上必须应用一种形式化的演绎方法,用不反映事物终极事实的隐喻性词语对认识客体的本来状态进行假设,创造性地提出语言模型,采取新的认识方法来把握客体。这种思维方式就表现为科学语言的隐喻特征。与其它认知科学一样,科学家们在探索计算机领域时,用已知的概念来认知未知的概念,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创造出了大量的隐喻性计算机词语,这是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功能的充分体现。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把通过隐喻方式创造出来的计算机及网络词语称为隐喻性计算机词语。通过研究这些词语,我们发现,隐喻不仅在计算机领域普遍存在,而且体现了我们对计算机的认识。

二、计算机隐喻性词语分析

1.计算机是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习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行为动机、情感特征,以及行为方式来理解和认识人体以外的东西”。②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个物体或抽象概念,人们会把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这种拟人化的过程也是一种隐喻,称为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通过人们在谈论计算机时常有的如下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得出“计算机是人”这一隐喻概念。

(1)我们知道HTPC的关闭模式是将电脑由运行转为睡眠模式(即进入待机模式)。(《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2期)

(2)难道电脑中毒了?(《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9期)

(3)病毒和木马经常利用操作系统漏洞直接导致电脑死机。(《微型计算机》,2006年第9期)

在以上的这些例子中,计算机被赋予了人的特性。一方面,计算机是一个系统,由不同的部件构成,每一部件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人体各器官的相互协调,缺一不可。因而,我们把计算机当成人一样来理解,计算机可以“睡眠”,能因感染“病毒”而发出“死”的行为。

类似拟人化的计算机隐喻词语还有“传染、入侵、记忆、对话框、程序语言、发送、读取、破解、主板(motherboard)、子板(daughterboard)、子窗口(childwindow)”等。每一个这样的隐喻都是由人类自身的特征这一源域到计算机这一目标域的投射。

2.计算机是容器

本体隐喻中最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是:人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和位置,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以皮肤作为界面,有体内和体外之分,因此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到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上,甚至将一些抽象、无形的事件、活动也看作一个容器。当人们把这种概念投射到计算机这一具体事物上,那么计算机也被当成了容器。如:

(1)“勇气”号的病因是电脑存储器中的数据堆积过多,耗尽了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京华时报》,2004)

(2)如果对方没有处理供热投诉,热线信息将长时间保存在电脑中,相关部门将根据信息及时进行追踪处理。(《新京报》,2006)

(3)面对这一“流氓”行径,小孙无可奈何,只得请人清空计算机,重装系统。(《湖南日报》,2006)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人们将“人本身就是容器”的概念映射到计算机上,计算机被概念化为容器。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转移到另一领域,而这一映射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完全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相似的特征,也因认知主体在不同概念之间辨认或创造的共享特征和联系。隐喻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计算机和容器概念之间的联系,参照容器经验域来理解计算机,对容器中的物质人们可以发出存放、清除、查找的行为,同样人们也可以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料进行存储、清空、寻找。

三、网络领域中隐喻性词语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网络中的隐喻语言现象也是计算机用语隐喻所包含的内容之一。文中提到的网络隐喻专指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并为人们所关注的互联网中存在的隐喻现象。

1.互联网是生物系统

传统上,我们把互联网视为一种交流的媒介,现在我们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与生物体系非常相似的信息环境。以这个新的角度看待互联网,我们发现在这个虚拟的生物系统中,有许多生物不断地生长、消亡。计算机有不同的“种群”: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等等,所有这些计算机都要遭遇“病毒”(病毒程序)的“入侵”。为了避免“感染”病毒,计算机被注射疫苗――安装防御病毒程序,这些程序能够“查杀”病毒。此外,在互联网中还有其他生物存在,如“蠕虫”(可自我复制的互联网病毒),它们在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上不断地自我繁殖,从一个生命机体(计算机设备)传播到另一个。如果“蠕虫”太多,将会阻碍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在互联网这个生物系统中,还存在着许多的“臭虫(bugs)”(系统、设备或程序中的一种错误或故障),电脑黑客开发这些“臭虫”去攻击互联网中的电脑设备。“蜘蛛”(一种网站搜索程序)是这个信息交流平台的另一个重要的生命机体,它不断地在互联网上“爬行”,搜索信息。在“蜘蛛”这一种搜索程序的帮助下,我们能够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询我们需要的信息。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病毒”“入侵”“蠕虫”“臭虫”“蜘蛛”等词语外,还有一些隐喻性的网络词语能够反映出“计算机是生物系统”这一隐喻概念,如“地鼠”(一种互联网搜索引擎)、“千年虫”、“网络蚂蚁”(下载软件)、“网络蚊子”(下载软件),等等。这些熟悉的词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互联网相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2.互联网是社会

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环境中,存在着几乎与我们现实社会相对应的每一个事物。互联网上有“网上超市”“网络商场”“网络银行”,人们可以“网络购物”从事“电子商务”;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人们可以就读“网络大学”;还有“网恋”“网络爱情”“网络中介”“网络警察”,等等。我们几乎可以把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任何事物概念,甚至包括现实社会所遵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抽象概念都投射到互联网中。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以下是从报刊中摘取的有关互联网报道的新闻内容:

(1)如今,数字地球已成为发达国家为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的一个与信息高速公路相提并论的战略。(《人民日报》,2006)

(2)而建在清华的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中心,更是为之提供了四通八达、连接全国和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报》,2006)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信息高速公路”成为计算机网络隐喻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它是组织人们有关信息服务的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下面是源域高速公路和目标域互联网的对应情况:

从上面的对应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目标域的概念和源域概念有着本体对应效果,这种形象对应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

我们不仅将网络视为高速公路,还认为网络是社区。社区隐喻概念强调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人们之间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电子公告板”“聊天室”等这些方式进行交流,这些交流方式摆脱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可以使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的交流。这样方便快捷的交流拉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仿佛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个共同的社区里互相交流。

互联网还是一本书。我们从书的特征来看,每一本书都有封面,标显出书的内容。每一个网站也有封面,我们称其为“主页”。主页中包含着与主页相关的信息,每一条信息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书页,我们称其为“网页”。从“浏览、浏览器、个人书签、网页搜索、标记、网页图片、网络版权、远程目录、阅读器软件”等词语中我们能够发现,“书”这一认知域的许多元素能够被投射到目标域互联网中,互联网被隐喻成由“网页”构成的书。

上面讨论的互联网中的隐喻词语不是任意制造出来的,它们扎根于与我们不断相互作用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

3.其他隐喻

“冲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词语,当我们说“在网上冲浪”时,在人们的思维中互联网被隐喻化为海洋。“冲浪”一词所激活的场景是:人们遨游在广阔的信息海洋,为了防止迷失,我们用“导航”系统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还有很多词语能够反映出“网络是交易场所”这一隐喻概念,如网络营销、网上采购、网上拍卖、网上消费、网上银行、网上赚钱、虚拟市场,等等。

结语

从认知角度,通过对与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的词语的考察,我们发现,首先隐喻的言语现象在计算机领域普遍存在,并体现了我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其次,隐喻不仅能够在人类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理解和推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反过来激发、促进隐喻性计算机词语的生成,极大地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

注释:

①王晓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语言与认识[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84.

②Lakeoff,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Press,1980:33.

参考文献:

专著:

[1]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结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4.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5.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

[1]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2]刘宁生译.我们所依存的隐喻[J].修辞学习,1992,(6).

[3]范立云.计算机英语隐喻的认知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林丽芳.论计算机英语的隐喻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5]刘秀花.论科技术语的隐喻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物联网概念篇4

激活扩散模式具有流动灵活、顺应认知思维走向及包含内在关联等特点,这些特征的存在有利于我们以该模式为基础来构建教学词汇语义网络。首先,这一模式中概念的扩散方式灵活,极少受到人为的层级划分的束缚,从而使它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调整。以上图为例,我们既可由“鸟”的概念直接扩散到其所属的大类“动物”;也可以先扩展到与“鸟”联系更紧密的“哺乳动物”节点,再向更一般的本质———“动物”来推进。在构建生词语义网络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灵活选择扩散方向(、取舍概念节点)。另外,激活扩散模式与认知思维走向切合,展现了不同概念在大脑中的激活顺序。如,当“鸟”的概念出现时,大脑中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会被触发,且由于各节点与原始节点的关系分处不同层面,概念扩散也具有不同方向。思路可能沿着“属于”关系扩散到“动物”概念,也可能沿着“具有”关系扩散到“翅膀、羽毛”等,还可能扩展到属于鸟的动物如“鸽子、画眉”。构建词汇语义网络不能随意放射,而应根据认知规律,将大脑中的知识路径复现于教学中。这样可使生词呈现顺应认知走向,符合学习者心理预期,以便降低其畏难情绪,使其在低焦虑的状态下进行习得第三,同一关系层面上的概念彼此间有内在关联,我们应注意利用,尤其是对某些词汇难点,可这样来处理,如对同形异义词“切”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往往是“切”的“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这一义项,如“切菜”“切除”“切分”等词中的“切”。那么,当学到“亲切”一词时,学生就容易产生理解困难。对此,我们可用语义扩散的方法,由“亲切”扩展到“切身”“切肤”,突出“切”的“密合、贴近”这一义项。我们将以上两个“切”分别称作“切1”“切2”,它们由于字形相同但意义无关,给学习者正确区分带来干扰。生词扩散的目的,就是通过呈现更多含有“切2”的词语,来构建含“切2”的词的语义网络,为“亲切”一词的语义解读寻找更多支持,对抗“切1”对“切2”意义理解所造成的干扰。

(二)发掘模式的立体性特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语义扩展层面

一个概念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跟多个概念产生联系。以“柑橘”一词为例,“柑橘”既可以处于“食品”层面被品尝,也可处于“景观”层面被观赏,还可以沿着“气味”的线索衍生出“清香”的信息、在“色泽”层面上扩散到“橙色”概念。可见,概念的语义网络是立体的、多角度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两点启发。一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确定概念扩展的层面。生词的扩展要有度可循,不能为了扩展而扩展,不恰当的扩散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适得其反。教师应根据课文话题、交际任务等确定生词扩展的层面,使之向着最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方向进行。我们以“竹”这个词的扩展为例,它既可以在“外在形态特征”层面扩展到“绿色”、“青翠”等语义概念,也可在“内在象征意向”层面向“气节”、“品格”、“高尚”等概念扩散。若教学任务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植物来介绍,那么教师可只对其在外在形态层面上作一扩展。但如果上的是堂修辞课,“竹”是作为象征手法的典型用例出现,那么扩展就应在“象征意向”的层面上侧重,使语义向更抽象的概念深化,引申出“气节、品格”等词。

(三)把握关系的强弱程度———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联系紧密的节点

概念间的联系有强弱之分,在结构图中往往以连线的长短来表示。关系紧密的节点间连线较短,关系较远的节点间连线较长。联系的强弱反映了不同事物在认知结构中与核心概念关系的远近。在构建语义网络时,教师应恰当把握强度不同的联系,在确定概念时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关系紧密的节点。我们仍以“鸟”一词的扩展为例。提到“鸟”,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会飞、有翅膀”等形态特征,同时出于对鸟属于动物的既有认识,一些与“动物”特质相关的概念可能被一并触发,如“呼吸、需要氧气、会运动”等。此外,大脑中还可能浮现出属于鸟类的动物的概念,如“麻雀、鸽子、老鹰”等,这类具体概念受个体经验影响较大,如有些人先想到“鸽子”,而有些人先想到“喜鹊”。由此我们认为,“飞、翅膀”,以及“氧气、呼吸、运动”等概念与“鸟”一词的关联度较高,在激活的过程中总是被个体首先捕捉到,因而应在扩散时优先选择;而对“鸽子、老鹰”等下位概念则应依据关联度有所取舍。比如,“鸽子”与“鸟”的联系较强,可选用;“鸵鸟”与“鸟”的联系较弱,就不宜选取;而“鹦鹉、仙鹤、知更鸟”等虽也属于鸟类,但因其在人们的日常认识中并不多见,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过多扩展。总之,如果选用生词不加甄别、一味追求数量,将使扩展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效率低下。

(四)着眼于不同语言“概念相关性效果”的差别,构建汉语词汇语义网络

物联网概念篇5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迅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尤为突出。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技术,产生了一种新型网络,即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出现,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得到各个国家和大型企业和重视,在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物联网。

1 物联网的概念综述

1.1 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雏形可以最早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施乐公司生产的网络可乐贩售机,已经有了物联网的概念。接着,在1991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了有关物联网的概念。到9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专家们提出了“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的概念,描述了物联网的一些基本含义。在物联网的启蒙时代,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物联网的内涵和应用已经远远超出当初的设想。

1.2 物联网的概念。所谓物联网,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定义,但有大致差不多的概念,即通过RFID技术(射频识别)、红外感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信息传感设备,根据相关协议,能够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及管理的网络。其实,物联网也可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3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滞后于世界,但通过这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赶上世界的水平。作为物联网的基础,有了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和世界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还可以说我们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是传感技术,我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研发;同时,我国还是传感网领域的标准制定国之一,拥有大量专利。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发展,特别是高校和企业的联合研究。例如,我国物联网的高校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和政府及一些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专门研发物联网涉及的自动控制、无线传输、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我国已经实现了物联网的完整产业链。

1.4 物联网的认识误区。物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是如今网络技术的大热门。但是,人们对于物联网的理解也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传感技术或RFID技术只是物联网整个技术集群中的个体,仅仅是处于物联网前端的信息采集技术之一。同样,视频识别、红外线、激光、扫描等技术,都能够实现信息采集技术。所以说,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其二,有人认为物联网就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其实,物联网号称物物相联,但并不是任何物品都能相联,没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所有的物物相联。同时,互联网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全球共享平台。而物联网中有很多应用都是局限于局域网,例如智能小区;或是一些专业网,例如智能电网等。其三,有人认为物物相连不可能,技术实现难度太大,物联网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炒作。物联网的概念虽然提出的时间并不久,但是物联网确实中真实存在的,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很多,有些技术难度确实也大,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的实现早已成为可能,并且已经在运用当中,例如智能家居等物联网的经典运用案例。

2 物联网的技术分析

物联网涉及的技术因素很多,囊括了广泛的内容,例如传感技术、红外技术、RFID技术、网络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等,下面分析一下几个关键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这是物联网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因为,物物相连,很多物品这间传递的是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因此,要想能够处理模拟信号,就要用到传感技术进行信号的收集和转换。传感器技术也是位于实现物联网中通信的前置条件。

2.2 RFID(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融合了无线传输、射频技术、嵌入式技术等为一体。在物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是物联网的主要技术,曾有人就将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和应用越来越广泛,RFID技术成为物联网实现的基础条件之一。

2.3 IPv6地址。网络知识告诉我们,处于任何网络中的节点可终端若要可标识,就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要实现物物相连的功能,那么物联网中的物品数目众多,用以前的IPv4地址方式是不法进行完整表示的。所以,物联网的地址表示方式采用IPv6方式。IPv6方式理论上拥有的IP地址能够满足物联网中物品的标识。

2.4 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技术应用,它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产品随处有见,例如MP4,平板电脑、天气预报系统等。

3 物联网的应用趋势

物联网从概念提出到技术实现仅仅十多年的时间,但是物联网已经在很多领域应用。

3.1 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在物联网的应用中,大致可以归纳为对象的智能标签、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对象的智能控制三种模式。

对象的智能标签是指运用特殊的技术(例如二维码、RFID等)来标识特定的对象。例如,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智能卡、二维码扫描、手机电子扫描等技术。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指的是利用传感器和监控器实现的对特定的信息采集和监控,其中典型案例就是GPS的应用、交通智能监控等。对象的智能控制指的是根据传感器的信息数据的获取,经过网络传输和计算机的分析,达到对特定的控制,例如现在我们在公路上经常看到交通管理部门用来测算交通流量的交通智能监控等。

3.2 物联网应用的个案分析。物联网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技术。在生活中的一些领域,物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例如智能门禁系统和智能家居。

智能门禁系统改变了我们的对门禁的传统认识,解决了以往门禁带给人们的一些困扰。门禁系统由门磁、读卡器、控制器、电锁、电源、无线传输部件、网络处理部件等模块构组成。智能门禁系统能够实现网络上查看锁门情况,网上开锁、网上智能锁门等功能,解决了老人和儿童对门禁的困难。

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窗帘、智能灯光控制、智能防盗、智能火警报警、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应用。这些智能物体都能实现无线连接,在网络监控和管理操作。我们可以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对智能家居做出控制。智能家居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良好,部分家庭和企业已经进行了尝试,体会了物联网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3.3 物联网的应用趋势。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实现,物联网的发展也会趋于完善。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智能交通监控、工业监测、智能小区管理、智能安防、智能食品监测等方面大力发展。

4 结束语

我们国家在物联网方面发展处于世界前沿,得益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联合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产品研发涉及了传感器、无线传输、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发展起点高,在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手机、平板等设备终端,应用数据中心,物联网必然会发展成和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专业网络。

参考文献:

[1]刘晓亮.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31.

[2]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6.

[3]燕妮.浅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

[4]孙传宁,张雪.物联网概念及关键技术综述[J].福建电脑,2010,12.

物联网概念篇6

关键词:网络;概念;结构与变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b81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2-0075-06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以十分思辨的方式指出,一切事物都是概念,科学赖以存在的东西就是概念自身的运动,并且,概念或纯概念(客观精神)是“范畴之网”。虽然后来黑格尔庞大哲学体系中的概念论一度沉寂下来,但自上世纪初以来,他的哲学概念论似乎又重现光芒。当代科学认知哲学特别是概念变化(conceptual change)理论研究可以说是重新找寻并印证了黑格尔哲学概念论的主要精神实质 ①。这些研究表明,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新概念、新隐喻的产生和变化,常常意味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科学革命的爆发;概念间的关系并非线性的、原子式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网络化的,或者说,概念的产生和变化只能是在作为整体的概念网络内发生。WWW.133229.Com当然,新的研究是在多层面上展开的,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历史上逻辑“共相论”到语言哲学层面的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原型”到人工智能中联结主义的“语义网络”,从科学理论层面的“迪昂—奎因论题”(duhem-quine thesis)再到科学历史认知的“本体网络”和“树干转换”等,都显示出超越黑格尔思辨体系而寻求实证说明的努力。笔者认为,当前有关概念结构与概念变化的研究呈现出一种网络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出人类语言和科学思想交往的扩大,以及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但是,对网络化不可作过度的阐释,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就概念论概念,还必须站在客观知识的高度,为概念论寻求跨文化的心理类型和认知类型的说明。

一、从逻辑“共相”到概念的“家族相似”

关于概念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其最初的讨论是同逻辑学中关于“共相”或本质的探寻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在其“论辩术”中通过对最概括的概念进行对分以寻找下定义的方法。例如,他曾用一个钓鱼人的定义来说明这种方法 ②。这种依靠增加“限定词”进行划分的方法是后来亚里士多德“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的前身。

有研究表明,虽然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不可能找到一个与“概念”这一术语相当的名词,但是通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大致上在两种意义上表述“概念”:第一种是将概念理解为关于对象本质属性的完整思想,即回答“这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把概念理解为本质知识的表达,或关于存在实质的言辞的定义;第二种是将概念理解为“被思考的东西”,或者,如果所指的是三段论前提的要素,就称为界限、规定性、前提的名词等 ③。这里,不管是在逻辑学还是语言学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概念都是作为一种思维抽象,即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把握对象的属性及其种属关系,以确定言辞表达的本质内容。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关于“共相”或一般与个别关系的激烈争论,构成了中世纪逻辑学研究的最初的方法论基础。按照中世纪大逻辑学家阿伯拉尔的观点,逻辑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共相的问题。他认为,共相并不只是无意义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所指,它是用来表达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相似性和共同性的“概念”。但是,一般性的概念只存在于思维中,它与客观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他甚至说:“通过命题表述的近乎是事物自身具有的方式,而事物并没有被指称出来。”④ 唯名论者奥卡姆虽然用他的“奥卡姆剃刀”摒弃了加诸概念之上的“实体形式”、“本质”、“隐秘的质”等,但他仍然认为共相是有关许多事物的记号,例如声音;并且它只存在于意念和理智当中。他赞同阿维森纳的观点,说:“在理智面前,一个形式关系到众多性,根据这种关系才说共相,因为共相是理智中的意念。”⑤

19世纪末,著名逻辑学家弗雷格在“意义与指称”一文中将语言学中的意义和指称作了划时代的区分。例如,“启明星”和“长庚星”同指金星,但两者的意义不同,因而不是同一个概念。他强调指出,概念或意义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语言与对象的指称关系,意义是大于指称的;意义正是概念的意义,人们借助于概念来理解所指称的对象,从而使所指称的对象有了意义。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于1916年提出了语言学上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符号或一个词项是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结合体;音响形象是所谓“能指”(signifier),概念则是所谓“所指”(signified)。他说:“被称为概念的意识事实是跟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的表象或音响形象联结在一起的。”⑥他认为,概念的作用正如音响的音节划分一样,是对浑然的经验之物进行划分。

从以上简要的勾勒不难看出,西方概念论的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所谓“共相论”(“本质论”)和“观念论”。即通过对对象一般属性、固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即共相)的思维抽象来构造概念的内涵,或以定义的方式寻求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来满足“对一般概括的渴求”,其结果通常是观念形态的,即把概念看作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东西。我称这种概念构成为原子论的和线性式的:它主要着眼于单个实体可以分割的属性和特征,并限制和固化这些属性和特征,再用一般名词(声音符号)加以指称;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蕴涵式的种属关系或线性递推关系;就单个概念边界来说,它是精确和固定的。然而,这种概念构成实际上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例如,一些词语或概念所指称的诸事物(成员)之间并没有所谓共同的属性或特征,或者说,其成员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并不完全相等,它们之间许多时候仅存在着相似性,并组成一定的结构。对于这样的概念又该如何定义呢?

为解决这些问题,奥地利著名语言哲学和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试图以概念网络论取代概念本质论。维特根斯坦在他早期的思想中,通过对语言的哲学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网络说的雏形。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维特根斯坦把语言看作是与世界相对应的映射关系;语句或命题只是提供了原子事实的“逻辑图象”或“逻辑形象”。而逻辑图象的共同的部分则构成所谓“逻辑形式”;它与现实或事态的关系仿佛几何学与现实及事态的关系。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力学理论对物理世界的描画,与视网膜对现实的感知一样,是通过“网眼”的方式实现的。“描画世界的不同体系是与不同的网眼相对应的”,但“种种规律,象因果律等,所处理的是网,而不是网所描画的东西”⑦。也即是说,“网”是像纯粹几何学那样的概念化了的东西。我认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像说及概念网络说对他后期思想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他后期提出的“家族相似”理论正是基于概念的网络说之上的。因为他在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中说得很清楚。他写道,在“语言游戏”活动中,“我们看到一种错综复杂的相互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的网络:有时是总体上的相似,有时是细节上的相似”。这里,他以家庭成员具有某些家庭的相似特性来比喻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由这些相似性所构成的概念之间的网络关系。即所谓“家族相似概念”⑧。

需要指出的是,《逻辑哲学论》一书中德文原文是sachverhalt,照原义应译为“事态”(state of affair)。“事态”这个词的内涵不同于传统上一个个的、基本的“原子”或“属性”⑨,有些类似于后来学者所说的“样例”或“范式”;当人们说到事态的时候,已经是指经验世界中由某些原子事实组成的实体结构或状态,这种结构和状态不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而且具有了整体性和关联性。显然,“事态”一词与“网眼”、“家族相似”概念是有关联的。当然,维特根斯坦的概念论仍然有着原子论的痕迹。正如学者陈嘉映指出的,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仍然是从“是否具有共同性质”来探讨概念的,而且在他那里,有些概念是家族相似概念抑或所有概念都是家族相似概念,这一点并不太清楚。这些使得他的概念论不足以说明概念自身的结构。倒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斯汀的工作比维特根斯坦的工作更近了一步。它表明概念的结构和表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⑩。

二、从语言的“概念原型”到“语义网络”

对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来说,概念的构成是一个认知过程。通过认知,人们很容易清晰地刻画出概念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概念的形成不只是逻辑学上共同属性的思维抽象,它还是具有相似属性的成员间的概括、归纳和识别的过程。

心理学家e.rosch于1973年在其《概念的内部结构与语义范畴》一文中指出,概念所包括的成员在典型性的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其中某些成员的典型性程度高,而另一些成员的典型性程度较低;典型性的水平依赖于该成员与其他成员共有属性的多少。通常,概念形成的刺激维度既不是孤立的又不是单一的,它主要以它的最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原型”)来表征 {11}。这样,原型形成过程也就包括了概括、归纳和识别等认知环节。

可以看出,概念的认知边界是模糊和变动的,概念的形成不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而且,概念所依据的原型和特征只能发生于认知主体与对象的直接的互动认知活动中。这一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语言起源于人们的互动性的感知体验,它由人们的感知体验,经过范畴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了有关对象的范畴和概念,最后再用语言符号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可以说,只有感知才能有原型;没有感知的原型只能是抽象的属性,或者只是以离析的方式对属性元素的组装。

应当说,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于概念的原型和特征的研究是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说的证明。他们的假设前提是,概念的不同成员间的相似度存在着差异。但是,概念的原型说(还有特征说)同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说一样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原子论的影响。这不仅因为(尤其是)原型说立足于寻找孤立的最佳实例,而且因为其依据原型所作的定义性特征通常被看作是绝对的属性,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属性是在定义某项事物中必不可少的 {12}。与之相反,一种基于网络的概念模型和知识表征模型却可以避免这一不足。

早期网络模型中最著名的是a. collins和r.quillian(1969)的“语义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语义知识表征为一种由相互连接的概念组成的网络。其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用连线符号连接起来。通过这种复杂的语义和概念网络可以看出,各个概念之间有两类不同的关系:一是子集关系,一是属性关系。重要的是,在网络中一个概念意义是用其他概念来表示的(即不用一集语义基元来描述这些词或概念的意义),而且概念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它的所谓本质特征 {13}。在此基础上,a. collins和e. r. loftus于1975年进一步提出新的语义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概念间的关联度是以概念间的连线距离来表示的,而概念的关联度又是依据经验来确定的;在不同的概念组群内部,概念更易于激活与扩散。这表明,新的语义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随着人工智能中联接主义的复兴,概念的网络化表征得以强化。一个经过训练后对刺激作出准确反应的网络可以获得对应于该刺激的概念。例如,如果一个网络的输入单元用来检测动物的特征,而输出单元用以确定动物的种类,如狗、猫等,那么该网络就能获取关于狗或猫的概念。这一概念不是由某个特定结点来代表,而是由当给出一组典型特征作为输入时出现的一个典型的单元激励模式来表征的。显然,在一个分布式网络上作为结点激励模式的概念表征同传统的概念表征是很不一样的 {14}。认知科学哲学家a·屈森斯在《概念的联结论构造》一文中指出,为了解释概念的显现,需要有一个基于经验的非概念的心理内容的观念;这一观念并不必然涉及概念间的句法关系。所谓“内容”,是指世界的某个方面呈现于主体时所采用的方式;客体、特性和事物以这种方式在经验中给出。而概念的真值恰恰是依据这一“内容”而不是概念间的句法关系构成。同时,概念的内容又依赖于视角的转换,这一转换超越了“任务域”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制约。可以说,正是经验内容的视角转换为人类提供了完整的“认知地图”,这个认知地图是概念联结论的基础 {15}。

与概念的网络结构相联系的是概念的变化取向。因为网络系统本身对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和交互式的,它具有非线性、自组织、自适应的动力系统特征。就概念网络来说,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网络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依赖于概念结点的分布式交互作用。这样,概念与概念之间不仅有着类属关系,而且具有包含关系、占有关系、位置关系、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相近关系等,其动力机制类似于人类神经网络的激活与抑制关系,并具有网络系统的一般特征。因此,当我们用网络来表征概念时,它本身已经蕴含了概念变化的机制。

那么,概念的网络化表征以及与之相近的“框架”、“程式”、“脚本”等表征形式的形成,是否意味着传统有关概念的“定义”表征被完全取代了呢?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中有一种忽视或完全否定概念的“定义”表征倾向。那种试图取消定义的必要而充分条件的观点,似乎成为一种时髦。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偏颇的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概念无非是根据某种共同的属性和特征将部分对象归入某个范畴当中,并用符号形式或名称来指称它们。而要概括对象的属性和特征自然离不开思维的抽象;虽然思维的抽象也不能保证所概括对象之间在属性和特征方面的完全一致性,但至少可以做到大致上相同或相近,这正是概念定义和概念原型得以形成的前提。从联结主义的角度看,局部化(localized)联结图式表明,每一单元都代表某种对象或属性,例如单词识别系统中,每一单元代表了可能在场的特征、字母或单词的一种假定,单元的激活程度表示的是对于相应项目是部分输入的信任程度。离开了局部化的联结图式,那种不依赖于任何加工单元的系统联结很容易被看作是神秘的黑箱状态。事实上,基于联结主义的概念表征和基于规则和形式主义的概念表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容的 {16}。

三、从科学理论“整体论”到科学革命的“树干转换”

科学中的网络观最初是与一种科学理论的整体论相联系的。这个整体论即所谓“迪昂—奎因论题(duhem-quine thesis)”。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皮埃尔·迪昂的论述中,物理学理论始终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他的核心观点是,物理学理论是一个整体,其理论中的单个命题或假设不能单独地交付实验检验。他说:“物理科学是一个整体,必须看做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机体,其中单独一个部分不能发挥作用”{17},“物理理论乃是一个由逻辑上有联系的命题组成的体系,而不是一系列不连贯的力学模型或代数模型。这个体系的目的不是要对实验定律提供一种解释,而是要对它作出描写和自然分类,因而它是整个被接受下来的”{18}。虽然在迪昂的“整体论”中,我们没有看到有关概念与理论的明晰区分,也没有关于概念网络的直接表述,但是他的论述由理论的整体性进入到意义的整体性层面,进而引导人们把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世界加以理解,并将这个意义世界与经验世界作整体性的对应,而意义世界本身则可以构成一个相互融贯的命题系统或概念系统。这便是不少学者认为迪昂的整体论已经具有了意义或概念网络观的端倪的原因 {19}。

与迪昂的整体论相近,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奎因在《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书中虽然也承认,“从整体上看,科学既依赖于语言,又依赖于经验”,但他否认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出这种区分,也否认任何陈述可以孤立地由某些特定范围内的经验事实来检验。因为,“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陈述不是个别地而是仅仅作为一个整体来面对感觉经验的法庭的”{20}。我们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从地理和历史的最偶然的事件到原子物理学甚至纯数学和逻辑的最深刻的规律,是一个人工的织造物。它只是沿着边缘同经验紧密接触。或者换个比喻说,整个科学是一个力场,它的边界条件就是经验 {21}。“我曾极力主张可以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可供选择的部分作任何可供选择的修改来适应一个顽强的经验……人们觉得这些陈述较之物理学、逻辑学或本体论的高度理论性的陈述具有更明确的经验所指。后一类陈述可以被看作在整个网络内部比较中心的位置。”{22} 相比较而言,奎因的整体论由迪昂的物理学扩展到所有的自然科学学科,甚至包括人文科学在内。他对作为整体的意义理论的阐述,使他的整体论成为“语义学的整体论”{23}。

另一方面,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说对科学史中的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学派发挥着影响作用。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指出,对于常规科学来说,其内部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技巧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通过规则和假定而是通过相似和模拟科学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联系起来。换句话说,“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24}。可以说,“科学革命就是科学家据以观察世界的概念网络的变更”{25}。美国科学哲学家达德利·夏佩尔用“推理链”或“理由链”的术语直接触及到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变化问题。他指出:“意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精确的东西。我们用以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概念具有开放性。意义的固定性是科学的障碍,而开放性则是科学动态发展的关键。”{26}从这种开放性的、变动不居的视点,夏佩尔发现科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概念,其前后变化之间都有一条清晰可鉴的“推理链”。例如,电子这一概念不过是这一术语诸种用法的家族,这些用法是通过推理链联结成“世系—血统(或表亲)”关系的 {27}。

显然,科学哲学家们在谈到科学概念网状化时必然要涉及科学概念变化问题。近二十多年来,许多学者把目光转移到概念变化(亦称“概念转变”)的研究上来 {28}。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库恩在后期思想中认为,范式之间并不是不能跨越的;跨越的前提是所谓类术语或概念的分类系统的转变,即所谓“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认知心理学家m. t. h. chi(1992)提出一种“本体网络论”来解释概念结构与变化。chi等从本体论(ontology)的角度来分析概念结构,指出所有的实体(entity)可分为三个类别:物质(matter)、过程(process)和心智状态(mental state)。分类在本体上的不同是基于下层的概念是否来自相同的属类别归属。(如图2所示)在这里,所有的概念都有它所归属的类别,类别之间是不相容的;概念改变就是改变概念所归属的本体论类别,即跨越本体类别间的概念改变 {29}。当代著名认知科学家萨伽德在《概念革命》一书中探讨了历史上七大科学革命中表现出的实质性的概念变化 {30}。他认为,概念变化涉及实质上概念系统的改变与部分关系的改变。其中最根本的变化类型是主干转换(tree switching)。

我们看到,科学概念变化研究不论是认识论的还是本体论的,都触及到这样的问题:即同样是科学概念,何以相互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为什么一种概念能够向另一种概念转变或跨越?其变化的依据和动力机制是什么?等等。许多学者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学者邱美虹指出,chi的本体概念论比较清晰地揭示出概念变化的具体脉络,且能很好地说明概念变化的动力机制,而萨伽德的概念变化说基本上都还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例如,萨伽德的概念变化只是停留于同一本体范畴中,其树干转换虽然有某些经验事实依据,但始终无法上升到本体类别的高度。其“特创论”到“进化论”的树干转换显然不如从本体概念的角度,将这种转换看作是从“物质”(实体)的概念本体树(特创论)向“过程”的本体概念树(进化论)的转换,更有说服力 {31}。

笔者认为,对于概念变化问题的研究应当从人类客观知识的高度,把人类科学看作是一个网络化的概念体系,即将本体论概念类型的划分与跨文化认知和心理类型联系起来,特别是与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及认识论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本体论概念类型的划分才不会只是在相对狭窄的“概念域”内进行,也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跨越本体的“树干”或“树与树”之间的类的转变。

注释:

① [加]保罗·萨伽德:《病因何在》,刘学礼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85页。

②④⑤ [英]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张家龙、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266-267、343页。

③ [苏]阿·谢·阿赫曼诺夫:《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马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170页。

⑥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页。

⑦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1-92页。

⑧ 以上几段引文均见[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⑨ 此观点参见《逻辑哲学论》一书中文版郭英写的“译者后记”。

⑩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18页。

{11} roch, e.h.(1973).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categories. in t. e. moore(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pp. 111-11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物联网概念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图 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7-02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授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了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物教师采用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持续的学习动力。概念图应运而生。

一、概念图的概念

第一次将概念图作为教学手段,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它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图可以把概念之间的联系用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出来。概念图的基本形式是:用圆圈或方框里的文字表示概念名称,用直线连接这些概念和命题,还可以用文字来描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对整个概念图的说明。

二、概念图的特征

概念图有三个基本特征:概念、层级结构和交叉连接。

1.概念:用专有名词表现事物的属性和状况。

2.层级结构:概念图会分多层次来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最上面的层次是含义最广的,最下层概念的含义范围最窄,上层概念对下层概念具有兼容性。

3.交叉连接:交叉连接可以表明概念之间在某些领域的联系方式。交叉连接为新知识的创建搭建了桥梁,表明了知识创造的跳跃性。

三、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

1.教材信息量大,知识点多

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还体现了当前生物学的先进成果,信息量大,知识点多,学生不易梳理。另外,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也不易理解,学生缺乏对整个生物课程的系统性认识。

2.实验性强

生物学中的观察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教材中一般包含有调查、探究、制作、观察、体验、比较、构建模型等多种实验。没有观察和实验,就不能学好生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与我们身边的生活联系紧密,如人的内环境稳态失调;海中赤潮暴发的原因,农作物的优化培育等,这些就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现象,观察分析,活学活用,解决具体问题。

四、概念图对于高中生物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尤其的琐碎繁杂。经过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后,仍会有很多知识点被遗漏,因此教师必须寻找一种可靠的工具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概念图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概念图可以把孤立零散的概念,通过组织它们之间的联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知识网络。众多的知识点可以被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诸多知识点的把握和重点印象,巩固记忆。因此,高中生物中必须加大对概念图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五、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概念图的优势

1.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中的各种概念纷繁复杂,各种联系穿插交错,学生很难理解,而概念图可以很轻易的把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概念图可以整理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后,分条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做题时,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知识网络迅速找到相应答案,提高成绩。

案例1:在讲解细胞的结构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概念图。先把细胞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来讲解,再对每一部分中具体包含的概念分条讲解,列出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对细胞形成一个整体的只是框架,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2.纠正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学习高中生物之前,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对一些生物知识都已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这其中,会存在许多偏差,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概念图的绘制,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况,方便教师纠错。学生们也可以在课下绘制概念图,相互交流,自觉纠正错误。

3.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讨论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共同绘制概念图来完成,在思想的碰撞间,相互学习,让自身的认知得到更好的完善。教师与学生间也可以把概念图作为交流的工具。概念图的团队创作,代表了集体的智慧,为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2:在对“蛋白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让同学之间讨论A、B、C和a、b、c都代表了什么过程,也可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4.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绘制概念图时,需要进行丰富的思考和探究,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通过概念图的绘制,学生可以整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从全局把握教材的知识架构,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概念图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将其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叶振秋.浅议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1(5).

[2]陶舒.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4(3).

物联网概念篇8

“我总是有意克制自己对未来的想象,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互联网进化论的提出者刘锋兴奋但略显忧郁地说道。

在他眼中的未来世界里活人可以隔着冥河,借助互联网和“死去的人”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生命将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永生。

世界将不会再出现类似梵高的惨剧。梵高可以死去,但他的大脑将被嵌入到网络之中,谷歌街景将成为他重新审视世界、发现美丽的眼睛,网络连接下的绘图仪将成为他手中新的画板和画笔……

在刘锋互联网进化论的框架下,所有“荒诞”的幻想都将成为逻辑推理下的“必然”。这样的“荒诞”幻想未必有人接受,但他的互联网进化论却被很多人所认可,甚至当刘锋将互联网进化论的相关论文提交到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网站学术编辑手中时,无法否定这一理论的美国编辑也仅仅指出了论文中的语法错误和进一步探讨论证这一理论的方法意见……

刘锋和IBM的“抄袭”

“现实中的我可能和网络中的我有很大差异……”微微发福的刘锋有些拘谨地做了开场白。他脸上闪烁的微笑透出些许轻松和自信,相比他博客中指责IBM公司“智慧地球”抄袭的战斗“檄文”的气势,相去甚远。

2008年末IBM借着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概念升温这股东风,伺机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和经营战略。IBM所描绘的未来图景和2007年刘锋逐渐完善和成形的互联网进化论“不谋而合”。

事实上刘锋指责IBM抄袭并不是空穴来风。

根据刘锋创办并用来互联网进化论文章的个人网站IP访问监控显示,在IBM提出‘智慧地球’前的一年(2007年),大量来自IBM公司和IBM中国分公司的IP地址频繁地访问他的站点。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IBM的学术剽窃,直到目前为止IBM方面依然没有回应我的质疑。”刘锋直言不讳道。

除了IBM外,刘锋把人类大脑引入互联网研究后,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学术机构的关注。美国、新加坡、瑞典、英国一些大学也开始注意刘锋提出的新理论。

互联网是什么?过去的学术解释物理而且冰冷,不同的机构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这一“死物件”进行了描述。

互联网的边界到底在哪?难道仅仅是传统意义电脑终端吗?刘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首次将“人”的因素添加到了互联网的新定义中。网络的边界不再是没有生命的电脑,而是电脑使用者的头脑――拥有生命的终端。整个互联网的运行,都是为了人类大脑中记忆信息的处理。

互联网一下变“活”了,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体也会根据人类的新需求和技术进步发生“进化”。

在全新的视角下,互联网不再是物理技术的附庸,而成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刘锋的新理论认为:互联网再加人人的因素后,在某种程度可以被认为拥有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这一理论被刘锋冠名为:互联网虚拟大脑。2008年刘锋也早已绘制出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结构图,这一图谱清晰地解构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刘锋理论类似的是:IBM“智慧地球”概念也抛出了互联地球的人,机器和数据的观点。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结合。

“对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其实他们也没有真正搞明白。尤其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连接部分。”刘锋对“智慧地球”评价道。

在刘锋看来,互联网延伸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地球这个概念,诸如火星探测等宇航活动已经将互联网的触角伸向了外太空领域,“智慧地球”的尺度显然已经“落伍”了。

即使是“智慧地球”这样的新概念,搭建这一概念的技术根基依然建立在现有的技术之上。IBM火热的新概念并没有伴随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是互联网虚拟大脑理论下的过渡产物,时间会证明它逃脱不了抄袭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的命运。问题只是谁来抄袭的问题?是IBM自己,还是IBM的科研伙伴?”虽然刘锋认定IBM抄袭了他的成果,但对于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纯粹理论成果而言,问题仍将难有定论。

物联网的另一面

“时下最热的物联网,只能算是互联网的延伸……”和记者的交谈中,刘锋始终强调着这一论断。

2010年3月份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公布了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排名,IBM公司拔得头筹。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专利数量的韩、日企业的创新力竟然被挤出了三甲之外,前三甲均被美国企业所包揽。

冷静和清醒的人们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美国企业专利技术数量虽然未能称雄,但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商业盈利能力的功夫却是一流,而IBM则是一流中的一流。

或许IBM的“智慧地球”并没有创新,但是IBM发现了“智慧地球”概念下的巨大商业价值。为了开拓新市场,IBM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进行商业包装。

美国太公司常常占据着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这往往得益于他们常常能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占据着理论制高点。IBM提出了‘智慧地球’,作为抗衡中国相应提出了‘感知中国’。双方虽然都着眼于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但两者的胸襟和气度早已高下立判。这种制高点早已决定了在未来所占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竞赛中,我只是一只蚂蚁,我个人的力量十分微弱。我能够做的或许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证明自己能够比IBM快一步……”语气略显无奈的刘锋道出了无奈的现实,当然他十分清楚:对于IBM而言一旦拥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加上IBM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能轻易地对“智慧地球”概念进行实现。现实中,IBM的“智慧地球”所包含的“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地出售给了沈阳市……

对于IBM的“智慧地球”的扩张,刘锋有着自己的忧虑。“智慧地球”所延伸到的领域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如果IBM服务的都是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那么一个大企业往往挟持着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安全可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威客”的爆发

事实上刘锋之所以能发现并提出互联网进化论,归功于他的另一项概念的提出,那就是“威客”。

2007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在热烈讨论“威客”这一概念,“威客”甚至走进了那年高考的试卷,而这一概念的诞生却源自于刘锋第一次创业的冲动。

2005年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读书的刘锋,开始有了做开办商业网站经商的念头。

“在中科院的环境下,想做生意必须考虑自己有什么资源。我身边有很多的学者和专家,当时我就考虑能不能建设~个网站,来提供一个企业向中科院专家和学

者咨询或者提问的平台。”刘锋说道。

这种互动问答类的网站被刘锋命名为“威客”(wit-key,英文意思为智慧的钥匙,之后这一概念被延伸到那些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网络来获取收入的人),他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同博客、电子邮件一样,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威客。

刘锋还为这种商业模式绘制出了一张“威客地图”,图中每个人都被各自所拥有的博客、电子邮件和威客连接起来,这种结构让刘锋联想到了神经元的结构,“威客地图”中的每个人如同一个个神经元。连接所有人的互联网自然成为了众多“神经元”的集合,从结构上看互联网和人类大脑是否相似呢?这一困惑让刘锋陷入了深思之中……

除此之外,刘锋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年的暑假刘锋把自己彻底关在屋子里,来编写网站程序。他从网上下载了一套标准的BBS(电子公告牌)程序代码,在这套代码的基础上来编写自己的网站程序。

“当时脑子里很乱,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网站,所以就在那套BBS程序上改来改去。让我吃惊的是:BBS程序可以任意变形成为其他形式的网站,包括是类似新浪、搜弧这样的新闻的门户网站、类似淘宝电子商务网站、个人博客、或类似维基百科这样的互动问答网站,需要什么网站我都可以在这套BBS程序的基础上改编出来。后来我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互联网的最初应用就是BBS。”刘锋回忆道。

这一看似“苹果落地”的现象,引起了刘锋的兴趣。互联网最初只是BBS的应用,随后分离出各种新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应用的集合形成了互联网,那么从功能上互联网能否看成是一个人类大脑呢?

刘锋按照知识层面将人脑的功能分成为三个区域:共享知识区,例如现实中可以免费给人指路的信息,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所有人都可以浏览的博客。

可交易知识区,例如现实世界中医生的专业知识必须等病人挂号后才能表达,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智力互动问答的站点。

问题区,例如现实中学生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难题,在互联网世界中同样可以看作是智力互动问答的问题。

隐私区,例如现实中个人或几个朋友之间的隐私信息,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电子邮件只能由邮箱所有者查阅。

运动控制功能区,例如现实世界中人用筷子夹菜的能力或者用手指打键盘的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网络软件,例如用户可以使用迅雷在网络搜索并下载电影。

把这些区域~一对应起来,似乎看到了物联网和人脑的某种相似之处,同时互联网和用户大脑又紧密地连接着。互联网用户大脑的知识功能区通过互联网个人空间被映射到互联网中。

当时刘锋洞开了“互联网大脑”领域的大门,但“威客”概念已经成形,那年夏天他将自己提出的“威客”概念写成在神州数码公司的企业内刊上。

后来对于当年的举动,刘锋回应道:“那时我不太在乎论文的质量,只要能证明那个时间段我的确做了这些工作就行。”

“威客”概念在那年诞生了,但是更大的疑惑却困扰着刘锋,以至于他在接受《世界博览》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当时我提出了‘威客’这个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不好意思,因为那时关于‘威客’我并没有想太清楚。”

尽管按刘锋话说当时“没有想清楚”,但正是“威客”让他发现了一片广袤的“蓝海”。

互联网进化?

当刘锋还在为“互联网大脑”苦苦思考时,几次偶然的听闻让他的视野再次放大。

在一次中科院软件所和水利部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他得知2007年7月中国水利部开始在主要流域内的土壤,河流,空气中安放传感器,来及时将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形成报告供防汛抗旱决策使用。

在自然界安装联网的传感器如同千里之外互联网用户的感知器官一样,让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及时了解监测地区的各种环境信息。这一类似“躯体感觉神经系统”让刘锋迅速联想到他脑海中刚刚成型的“互联网大脑”。

2007年刘锋在和中科院一名同事一起吃饭聊天时,偶然得知同事亲属正在为某地的一个风景区开发一套可以实时观看景区风景的系统。景区各处安装摄像机,摄像机和服务器进行联网后,所有入住景区酒店的游客和旅行公司的办公室职员能够通过这一“眼睛”随时查看景区各处的情况。当然如果摄像头加上麦克,人们也可以听到景区各处的声音。

很快这套“视觉感知系统”和“听觉感知系统”毫无疑问地被刘锋归结进“物联网大脑”之中。同年Google也推出了“街景”服务,即在城市中安装多镜头摄像机,互联网用户可以实时观看丹佛、拉斯维加斯、迈阿密、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的风貌。

在刘锋找到“物联网大脑”的躯体感觉系统、视听觉系统后,也迅速找到了运动神经系统。早已经被很多人接受的“远程打印机和复印机”成为了最早的案例之一。到21世纪前十年,刚刚出现的医生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手术的案例也趋于普遍。

“互联网大脑”是否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呢?主要用于调节内脏的活动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人为意识的直接控制,很难像手臂运动一样,可以“随意”操控。

在互联网世界中,同样存在这种不受人为控制的活动,如Google的网络蜘蛛(Web Spider)通过一个网页的链接地址来寻找其他网页,并将其存入到google数据库的一种自动程序,最终结果实现对互联网数据的整理和归类。

最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哪里?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有控制和调节人的整个机体活动的功能。

对应之下,刘锋认为: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就是核心服务器以及联结他们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在这些设备上,各种数据在这里交汇,其中就有那些各种感知类型的信息。

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互联网不断成长为一个“虚拟大脑”呢?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进步就是一部包含了其感觉和运动器官不断延长的历史,与此同时,人类大脑的延伸也一刻没有停止。”刘锋在《互联网进化论》中这样写道。

对应地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将会怎样?为此他以“互联网虚拟大脑”中各部分神经系统逐渐“成形”作出了解读。

物联网概念篇9

关键词:图书出版业;智慧物流;物联网;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intelligent logistics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internet of things has also achieved a number of progres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are applied in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of low degree of coordination,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and lack of strategic development, which do help to improve the supply chain structure of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is beneficial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logistics servi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 book publishing industry; intelligent logistics;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也带来了物流业全面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当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背景下,以物联网这项新兴技术为基础,注重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智慧物流,已经开始覆盖各个行业的物流活动并逐渐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现今图书出版业物流面临的由于内部结构分散、未形成战略整合而引发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通过将智慧物流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当前的图书出版物流市场,将有助于实现物流基础资源的整合、物流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信息的共享,这对实现图书出版业稳定而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智慧物流在国内重要物流领域已经开始实践,以此为契机,将智慧物流应用于图书出版业,这对于实现图书出版业物流资源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整合、推进供应链服务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完善图书出版业的物流服务,都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应用意义。

1 智慧物流与物联网

1.1 智慧物流的含义

智慧物流最早于2009年12月由华夏物联网、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以及《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1]。智慧物流概念虽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就其定义还未取得共识。目前很多学者对其概念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应把“智慧物流”看做一个名词,它代表着明显有别于当前物流形态的更高水平的物流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智慧物流强调的重心为“智慧型的物流”,即在现有的理基础和技术基础上根据所需的物流服务提供简洁有效的物流服务功能,而并非某项固定物流形态的形容或判断[2]。

虽然对智慧物流的概念理解尚未统一,但立足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智慧物流应以物联网的新兴技术为基础,在技术上实现物流服务的创新,实现物流服务过程中网络化、实时化的跟踪与智能控制,从而改善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应的物流服务功能。

1.2 智慧物流的功能

王之泰提出,要将智慧物流充分运用到实际中以求得符合潮流的发展,必须辩证的看待智慧物流,即“智慧物流”是应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动态概念与确定模式的辩证关系,而非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它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2]。因此,对智慧物流的功能分析应分为从技术应用和综合管理两方面看待。

从技术应用方面来看,智慧物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识别感知功能。即通过将物品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利用现代化定位和识别技术,快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从而达到对物品的自动化管理。(2)优化决策功能。主要采用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数据分析技术,对物流活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方面实现物流相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可辅助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物流配送计划和方案。(3)定位追溯功能。主要采用卫星定位、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来对货物的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处理,并对客户与管理者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反馈[1]。

从综合管理方面来看,为了体现出物流活动中的智慧,智慧物流应具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理念,一方面要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背景下通过数据驱动来辅助决策,另一方面要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发挥人的能动性来丰富决策内容,要充分体现智慧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

物联网概念篇10

这一句看似广告词的新概念,却使IBM“智慧地球”中国区架构进展迅速。在国内,本土物联网的路径也在全面铺开。

掘金物联网

IBM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管理流程和交易,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成为实现“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三大要义的灵魂。在其捆绑产品进行兜售的一种新营销手段背后,物联网的浪潮隐约可见。

IBM的新战略勾画了一幅对于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的愿景,涉及到交通、电力、教育等行业,比如帮助部署智慧的交通系统,参与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开发,发现医疗和社会公益服务方面的欺诈申请,防止犯罪,建立网络集中管理、监测和调控电网,等等。

这些功能都会在一个指令或变动下一触即发,顷刻传及网络。而这一切的“智慧”都是基于对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利用,并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感知万事万物的网络。

2010年4月,IBM的触角更加深入,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信息化领域进行合作,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先进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此时,欧盟提出了物联网战略,日本和韩国也不甘落后,提出类似战略。

物联网这一概念被热捧,专家更是将其称之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代表了信息产业领域的新一轮革命”。

从去年起,物联网也在中国政府的倡导下加快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把物联网定为战略性信息产业。

物联网还是个新名词,但在中研博峰电信咨询顾问王磊看来,物联网并不新鲜。物联网的概念早在1999年就有人提出,RFID在2003年已和沃尔玛、麦德龙等国外大零售商联系在了一起;2006年更多地和“技术政策白皮书”、“政府推动”等政府关键词彼此关联;2007年,已经和IPO、股票这些金融关键词挂钩。RFID对物联网起着推波助澜的助力,RFID市场也从国际的一个概念转化为国内市场。

对于物联网,有着一些形象又合理的设想,比如在羊身上装一个二维条形码,便可以通过手机得知羊从生产到变成羊肉的过程;更便捷和实用的是,空调、电灯等将由电脑来精确地调控、开关;或者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电脑打开家里的窗户。

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物联网产业一时炙手可热。同时,银行卡迁移工作启动,公交智能化发展,移动支付持续升温,城市一卡通与跨区域一卡通的应用,以及无线城市构建,同样给RFID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提供了创新和市场的空间。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还是元器件制造企业都在寻找着市场机会。

当不久前广东佛山成为工信部拟定首批10个无线城市之一,民营运营商瞄准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采取“政府+运营商+运营服务商”的模式,联合地方政府和电信,布局无线佛山。

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或许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尽管各方面都看到了物联网的市场空间,并开始打起各自的如意算盘,但王磊表示,目前的物联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概念。他表示,无论是硬件和解决方案的发展,还是商业模式的成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概念下的产业路

近期有关咨询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20年的十年中,中国物联网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元规模的巨大产业。

但就像发展之初的互联网和手机市场,物联网的市场并没有立刻得到大众认同和接受。

这个5万亿元的蛋糕究竟是有科学依据还是子虚乌有?研发企业的高科技投入和高成本并不见乐观的市场和回报,风司也因为风险太大很少介入。王磊表示,究其根本,成本的下降和使用价值的提升才能使物联网施其所用。而当今物联网要真正进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真正悬而未决的还有物联网的标准。目前物联网标准无论是在国际或国内均处于初期阶段,没有系统化。国际各标准组织之间对物联网的研究也缺乏统一的协作。目前,中国的RFID产业也是一片混乱,技术标准有待确定。

据了解,之前市场上大量业务大都是由小型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运营商的业务推广十分困难,更形不成规模效益。缺乏规模效益反过来又使得设备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

各方开工,可以用来形容当下诸侯混战的景象。和美国相比,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存在较大差距。王磊表示,目前国内技术和设备并不是短板,比如下游的通信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和中游的系统设备商(中兴、华为)已是世界水平,但其他环节相对欠缺,是物联网停留在概念上的一个原因。

也就是说,物联网的产业化还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

他表示,目前物联网还难以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产业化的可能在于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否打通。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物联网”产业的最大受益者是移动通讯运营商。移动通讯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所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和无线传感器终端都必须通过网络来“互联互通”,终端采集的数据必须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到互联网上共享才有价值。而移动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无线通信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物联网”网络支撑体系。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此前对媒体表示,中国移动下一个上亿级用户规模的应用将是M2M。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重庆设立了全国M2M业务运营中心,负责全国M2M产品的研发、M2M平台的建设等工作。中国移动已和中兴通讯联手开发了B2B模块。

4月28日,中国移动推出了3款TD-SCDMA物联网模块以及6款GSM物联网模块,从而实现了机器与机器、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互通。中国电信也完成了一些感知层的应用标准规范,推进标准模块的应用,使传感器能够与互联网得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