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十篇

时间:2023-03-29 00:03:58

中原油田

中原油田篇1

关键词:油田开发;输送工艺;在线计量;掺稀;输差控制

某油田有负责勘查、开采区块探明地质储量10亿吨油当量。由于油田开发重点及采油形式的变化,中质原油需与自采及输油首站重质原油混配掺稀注采,从而输油首站的联络管线输送工艺改为反输,反输原油一部分掺稀,一部分输到末站。初始设计设置在输油首站计量联络管线原油的流量计公称压力及量程达不到反输计量的要求,导致管线输送中原油无法计量,给管线精确加注脱硫剂比例、油头切换、输差控制等工作带来困难。

1 输油首站工艺改变后带来的计量问题

某首站有9台额定排量135m3/h 双螺杆泵,其中4 台具有向采油厂反输的功能,2 柱塞泵用来给原油添加脱硫剂;4座2 ×104 m3、2 座3×104m3有合格大罐容积表的储油罐,6 座储油罐均有安装规范、校验合格的雷达液位计;3台计量输油首站-末站刮板流量计(公称压力6.4mPa、量程400m3/h),商计量采油厂来油流量计(量程400m3/h),一台计量采油厂-输油首站的流量计(量程200m3/h)。

输油首站根据生产及销售实际,生产运行方式基本是边进边出的运行方式,即:一座储油罐一边接收采油厂的原油,一边分两路外输;输油首站-末站输送的原油可以通过外输流量计计量,反输采油厂原油一般出站压力约3mPa、输量约300m3/h, 反输流量计(公称压力1.6mPa、量程200m3/h)从公称压力及流量上均不能满足计量的要求。输油首站输送到采油一厂的原油,根据采油厂掺稀需要量及轮台末站需要量不断切换流程,根据需不需要脱硫原油而不断切换油头,且根据流量变化不断的调节脱硫剂加注量,保证原油硫化氢的含量控制在10-6 以内,因此给采油厂-输油首站的联络管线反输原油的计量提出高精度要求。

2 确定输油首站反输计量的方式

2.1 容积泵计量

输油首站具有反输功能的4 台输油泵是双螺杆泵,属于容积泵,有一定的计量作用,根据输油泵的额定排量,可以计算出反输采油一厂的排量。为实现反输原油的精确计量,验证双螺杆泵的计量性能,对4 台双螺杆泵单泵及不同的泵组进行计量准确度试验。

实验方式是4 台双螺杆泵单台或泵组在运行一段时间内的输量和采油厂储油罐接收的原油量(采用静态计量)作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得出:1)每台双螺杆泵由于自身的属性,其排量不同,且误差在-12.5% ~10.4%之间,较大。2)输油泵泵组的排量和泵组的各单台泵的实测排量之和也不相同,误差可达14.7%,且不同的泵组误差也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泵组的组合是不确定的,根据生产的需要输油泵在调频状态下运行,由此可以说明根据双螺杆泵的排量来计算联络管线的数量误差较大,所以使用双螺杆泵排量作为计量联络管线输送原油是不可行的。

2.2 选择准确的计量方式

由于原油销售渠道畅通,输油首站运行一般采用一座储油罐一边接收采油厂原油,一边正输末站及反输采油厂,其中采油厂来油及正输末站原油有流量计计量,合理利用现有设备,用来油加上储油罐液位的变化量再减去正输末站的输量将得出反输采油厂的油量。将可以清晰的计算出联络管线的输量。

2.2.1 使用雷达液位计计量误差对比

1)储油罐雷达液位计的标称精度是其测空高的精确度。液位的精确度受其安装校正、测量方法及油罐参照高度的随机变化、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就液位测量而言,雷达液位计与人工检尺具有同样的系统误差。根据输油首站储油罐的实际情况,影响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是雷达液位计自带误差及温度测量误差。输油首站的6 台雷达液位计安装规范,油罐参照高度固定,测量方法正确,测量范围为0 ~50m,精度为5mm,此项测量

误差为0.01%;不论储油罐大小,1℃温差使测量的静容积产生0.07%的误差,输油首站的原油罐纵向温差经验证明一般在1℃左右,由此导致的计量误差达到0.07%。雷达液位计测量储油罐的误差合计为0.08%。

2)某油田的原油计量交接采用储油罐静态计量,其测量油品高度误差主要与量油尺自带误差及测量时的人为误差有关。量油尺长度范围为0.000 ~30.000m,最大允许误差是2mm,输油首站现用量油尺长度是20.000m,误差是0.01%;用量油尺测量液位时,连续测量值相差不大于1mm,否则重新测量,油量计算需要测量高液位和低液位,输油首站6 座储油罐参照高度在(18 ±1)m,运行中最低液位不低于2.5m,则由此带来的最大测量误差是0.01%;此两项带来的误差是0.02%。

3)由1)、2)对比,说明采用雷达液位计计量误差比传统的液位测量法(手工法)误差大0.06%,但是在运行中的储油罐不可能采用静态液位手工法测量。在容量为700m3以上的立式金属罐,检定后总容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对于此不确定度,采用雷达液位计计量误差比较小,是合理的。

4)使用雷达液位计参与计量反输油量试验,并与采油厂静态计量收油量进行对比试验出的三个储油罐的计量误差在0.7%之内,比使用双螺杆泵计量误差要小得多,且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满足油田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精确加注脱硫剂、准确切换油头、输差分析等要求。

2.2.2 实现动态监控反输原油的计量

依据中控机上的组态,显示反输油量,实现动态监测采油厂-输油首站的联络管线反输原油的输油量、瞬时流量,为调度等指挥人员准确控制脱硫剂的加注比例、判断油头位置、分析输差及预交油量等作为依据。

3 结束语

工艺改造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投用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投资,给原油在输送中的计量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可以利用输油首站现有设备设施,通过雷达液位计计量误差,并对反输原油的计量进行动态监控等方式来解决。本文发现采用采油厂-输油首站的联络管线输送原油,不仅能提高外输原油的油品质量管控,还能辅以判断油头位置、输差分析。

参考文献:

中原油田篇2

关键词:中原油田 固井 技术 应用效果

固井是钻井过程中的重要作业。在钻井作业中一般至少要有两次固井,多至4~5次固井。一直以来固井质量都是钻井和勘探开发共同关注的重点,固井质量也就成为勘探开发部门与钻井在油井交接时聚集的一个焦点。而一口井固井质量的好坏涉及的点多面广,既有地面的、也有地下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因素;有工程、工艺方面的原因,也有地质、开发和设计等多方面的原因。为保证和提高固井质量,中原油田从工艺技术引进,水泥浆体系优选和固井技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固井质量逐步提高。

一、中原油田固井技术及应用

1.调整井固井技术及应用

各老油区布井密度不断增大,周围油井、注水井长期大排量强抽和高压注水,形成地下非自然的高压、常压、低压层共存的多压力层系,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固井施工工艺的难度,地层流体的侵入破坏水泥浆体系,严重影响固井质量。另外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大量注水,使地下情况更为复杂、地下流体分布更难掌握,地下水窜问题严重影响固井质量。针对过去使用的多凝水泥浆稠化后强度发展慢,在短段强度还没有形成过程中长段水泥浆已完全“失重”,不能压稳油气水层,致使封固段出现油、气、水窜等现象,优化了水泥浆配方,现比较成熟的配方为:

长段水泥浆配方:JH.G+分散剂+膨胀剂+降虑失剂+缓凝剂+消泡剂

JH.D+分散剂+膨胀剂+降虑失剂+消泡剂

短段水泥浆配方:JH.G+分散剂+膨胀剂+降虑失剂+早强剂+促凝剂+消泡剂

2011年以来在中原油田的胡状、卫城等区域应用此配方固井73口,优良井64,合格井9。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7.67%,有力的保证了固井质量,达到了油田开发的要求。

2.超高温固井技术及应用

随着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近几来年油田深井、超深井的数量越来越多,深井、超深井固井在套管下入、抗高温水泥浆体系选择、抗高温前置液、施工工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原油田最高温度的井是濮深16井,温度高达170℃,室内试验温度为175℃。现有成熟的抗高温水泥浆体系为:JHd+降失水剂+高温缓凝剂+消泡剂,该体系通过调整降失水剂和高温缓凝剂的加量可以满足井底循环温度达110~150℃的固井施工需要。该水泥浆体系具有以下优点:在井底高温高压,而且注水泥封固段长时,水泥浆能够保持合适的稠化时间并能实现直角稠化;水泥浆被注替入环空和侯凝期间能保持小滤失量;水泥浆凝固后,能形成较高的抗压强度,可满足高温下固井作业的要求。

3.水平井固井技术及应用

中原油田早在1991年就成功地钻成了第一口水平井,当时国内刚兴起水平井钻井工艺,卫2-25井固井水泥外加剂使用的是进口产品,固井作业只是按常规的办法进行,随后十年间未钻水平井,从2001年开始又不断的进行水平井的钻井工作,累计钻成水平井5口。为满足完井的需要,中原油田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出了满足水平井固井需要的水泥外加剂和工具附件,改变了注水泥工艺措施,实现了对套管地层间两个界面的有效封固,达到了钻水平井的真正目的,中原油田固井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4.防窜固井技术及应用

固井后水泥浆环空发生气窜是当前固井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固井后环空发生气窜将损坏储层,影响自然产能,对油气田开发后续作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将导致油气井报废。中原油田主要有M53S,CW-1为早强剂的晶格膨胀水泥浆体系,以G502为气锁膨胀剂的水泥浆体系,M86L与M61L复配的非渗透直角稠化水泥浆体系。胶乳水泥浆体系在普光气田开发井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效果良好。

5.稠油井固井技术发展现状

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储量的约一半是稠油,国外早在19世纪就进行稠油研究开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在胜利、辽河、吐哈、克拉玛依、河南、吉林等油田都进行了大量的稠油开采,稠油在各油田产能开发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中原油田在克拉玛依、南阳、吉林油田和内蒙探区等进行了稠油井固井施工,采用预应力固井技术,水泥浆体系主要采用G级水泥加入30-40%硅粉来解决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问题,其水泥石最高使用温度为358℃,能完全满足稠油井固井需要。

二、近三年来固井质量分析

1.中原地区固井质量统计分析见下表:

2.状况分析

2.1固井工作量逐年减少

2.2固井质量合格率基本保持稳定,但优良率逐年下降。

2.3水平井、老区调整井、复杂井、特殊工艺固井所占比例逐年增多。

2.4交井过程中有固井质量争议的井也在增多。

三、结论与发展方向

1.中原油田固井技术在新材料、新理论和新装备方面取得了重要发展,为固井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和推广应用,满足特殊工艺井和复杂井对固井技术的要求。

3.进一步加强水泥浆的系统研究,建立多套完整的水泥浆体系;进一步优化水泥浆性能,严格控制失水,减少对油气层的污染。

4.开展低温早强促凝剂、新型增韧剂、水泥自修复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5.完善和改进复杂井在井眼准备、完井方式、固井设计及施工措施等方面工作。

参考文献

[1] 胜利油田探井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今日科苑》2008年04期.

[2]刘爱萍.测井技术. 中国石油固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004年第28卷.

中原油田篇3

主题词:远程培训系统 开发 特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4-4914(2010)09-282-02

一、课题背景

随着油田培训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原油田已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培训体系,形成“三横四纵”的培训网络。“三横”就是在横向上是由各层次培训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培训学校层组织的三个培训组织与实施职能层次;“四纵”是指在纵向上形成了包括油田(勘探局、分公司)职能处(部)室、各单位职能科室、基层单位培训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四个管理层次。“三横四纵”的培训网络体系,推动了培训工作的运行与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中原油田引进IS010015培训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强化创新创效,使培训质量又跨上一个新台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员工在省部级及全国技术比赛中也屡建奇功,多次取得获奖名次,中原油田也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学习型组织――中国优秀组织奖等多项国家及中石化集团公司荣誉。

但是,随着油田生产形势的发展,中原油田员工培训需求日益提高,培训工作量迅速扩大,各单位选派人员参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仅靠单一的集中办班的模式开展培训,已远远不能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尽管油田所属各单位、广大员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师带徒、岗位练兵、“四个一”等多种灵活方式开展培训,但仍然不能解决培训量大、工学矛盾突出所带来的压力。2003年及以前。培训费基本上年年有余。2004年,油田统筹培训资金缺口40万元;2005年,培训经费缺口已达300多元。2005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处统一协调,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等领域专业人员。立足创新培训模式、缓解工学矛盾、节约培训成本、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立项开发油田员工远程培训系统。

二、课题开发

1.远程培训系统研发目标的确立。为使远程培训系统能够适应油田具体的培训情况,开发过程中确立的四大目标:一是应用e-haming的理念,使用创新技术改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模式,减少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无效投资。二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上技术为支撑,将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等通过网络传送到员工面前。改变员工培训必须集中的大兵团培切方式,创新员工培训的运行模式,提高培训办班效益。三是让员工能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环境,为企业全员培训、员工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四是通过远程培训系统建立起油田员工个性化学习平台,整合油田培训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2.远程培训系统研发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方案过程中,油田组织软件开发人员、计算机专家组织开发小组,开展调研与方案制定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对方案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确定了软件研发的方案。方案明确要求,远程培训系统要实现如下功能:系统设系统管理员,享有系统管理的最高权限。代表油田制定油田网络培训计划,设置培训课程、课件上传、培训通知、完成用户权限指定、培训管理等权限。各二级单位设网络培训管理员,享有本单位培训计划制定、注册学员、课件上传、试题上传、资讯、论坛发言、培训管理等权限。对于任课老师,则享有将网上授课、课件上网、进行网上辅导答疑、开发课件、组织网上测试等权限。学员享有虚拟班在线学习、在线测试、资讯、论坛发言等权限。本系统对员工实行最大限度开放,任何员工可作为游客任意浏览网上课件并登录上网,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

3.远程培训系统研发的组织与实施。油田成立远程培训系统领导小组,局主管领导亲自指挥,人力资源处具体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并提出具体方案,通过询价、对比,委托北京~家水平较高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软件程序编写等工作,历时半年,软件编程工作基本结束。为保证远程培训系统的实用性。又利用近半年时间组织开发了课件编码方案、证书编码方案、培训统计分类方案、系统操作说明书编写,并组织有关单位对网络进行测试与试运行,组织了6期试点运行班,一边运行,一边对程序进行修改。到2006年初,项目取得成功并投入使用。

三、研发成果

本系统完全按照中原油田实际的培训办班管理等业务流程设计,包含了各类用户的所有需求。主体功能由在线学习、培训管理和系统管理与维护三大部分组成。

1.在线学习部分。实现学员的学习和交流,系统自动记录学员的登录次数和在线时间,在线时间、在线测试每门课程的成绩及综合成绩。培训结束后,可自动生成学员信息表、学员考勤表、学员成绩单等表格。各班级可以任选网上课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任意挑选课件或课件某部分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培训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2.培训管理部分。实现从课程设计到最终培训效果分析的一系列功能。可由系统生成学员报名、班级管理、学员上网情况监测与统计、培训效果评估、月度、季度和年度等报表,并可进行单项数字的查询与统计,实现办班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提高各项数据的查阅速度与准确性。结合油田部分边远单位计算机数量少,上网学习困难的实际,又在系统中开发一项特殊功能,就是“团体学习”功能,即在一个计算机由网络培训管理人对学习的人员进行报名,把人员召集一块后,就可以在同一计算机上学习,而系统对已报名的学员能同时进行学习情况(包括点击上网次数、学时数等)记录,使计算机数量少的单位也能通过网络组织大批员工上网学习,同时还方便了对班级学员及学习情况的管理。

3.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管理员具有油田范围内的用户权限分配、班级设置、课件管理、试题管理、成绩界定等权限,各单位网络培训管理员具有本单位范围内的上述权限。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题库开发、试卷组织、在线答疑等活动。为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严格规定了各级用户的权限和义务。教师的命题和组卷的权限相互隔离,保证测试的公正性。

四、远程培训系统的特征

远程培训系统的开发,突出了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的创新思路,所开发的远程培训系统,具有五大创新亮点。

1.思路新颖,有前瞻性。远程培训系统结合油田实际推行e-learning先进理念,创新了组织与员工接触知识的方式,深受各单位欢迎。网络培训强调了学习者的自主式的“学”,体现了教学方式上质的转变。让企业员工培训得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使过去难以同时组织的培训能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时实施,使过去不能大规模组织的培训现在能够大规模组织,也使原来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培训资源得以多次重复利

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既有效解决了员工培训中和工学矛盾,也使员工培训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2.设计独到,实用性强。远程培训系统设置有局级、二级单位分级管理权限,既满足油田统一组织网络培训班的需要,也实现了局属各单位网上办班、实施培训计划、培训管理的自主化,很受基层单位欢迎和好评。本系统还设计有特有的“团体学习”培训模式,可在同一台电脑上集体报名、集体学习,而且能够分别对每一个学员单独进行计时管理。不仅为多个学员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同时参加学习提供了方便,也节省了培切资源的投人,深受各单位及员工的欢迎。开通仅半年,就办班30多期,培训近2000人次。

3.高瞻远瞩,实时管理。本系统从长远考虑,在员工基本信息维护方面立足于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概念,将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子系统,纳人油田人力资源开发整体工作中,并有效利用其它方面工作的成果为培训工作服务。系统用劳动合同号作关键索引,自动从油田员工信息库获取员工基础信息,简化学员报名注册等操作,减少了对系统基础信息进行维护的工作量,保证信息的实时性,提高了管理效能。系统将培训信息统一登记人油田员工培训信息库,为企业对员工能力考察、晋升使用等工作提供规范的参考依据,通过系统打造起油田对员工培训、能力考查、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工作平台。

4.立足实际,操作性强。系统对学员学习过程自动进行计时管理,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将网络技术与油田培训工作实际需要有机结合,管理效果好。系统以油田人力资源员工信息资料为基础数据库,采用以劳动号为用户名的身份和权限管理,方便了培训过程中报名、考核、统计等工作。采用在线计时、网络测试等多形式结合的考核办法。体现了成绩考核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及考核操作的灵活性,符合油田培训工作当前的实际需要。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

5.充分开放,高度共享。该系统具有最大限度的开放性,员工既可以以学员身份参加规定课程的学习并接受系统的考核与管理,也可以用游客的身份直接学习系统其它任何一门课程,对游客学习系统不做考核与管理。注册学员可在线交流和测试,油田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可制作上传和共享培训资料。随着共享课程的不断丰富,可远程培训系统将逐步发展成为油田员工的知识库,每位员工都可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五、应用前景

基于e-kaming理念的中原油田员工远程培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种网络技术的系统工程,它标志着油田培训工作正向现代化、网络化方向迈进。

1.有利于提高油田培训资源的利用率。油田根据科研、生产与经营需要购买、搜集及开发的培训课件、各单位发挥本领域技术特长制作的技能操作演示、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教学资料。放在远程培训系统上后。油田所有员工都可以参阅学习。一个教师讲课,可以在多个地点同时收视,一个课件可多次反复使用,可多个培训班同时使用。这样可以做到培训资源的有效共享。避免重复投资,节约大量课件制作及教师讲课酬金等费用。据初步统计,按每年办40个班、每班60人、办班30天测算,可节约讲课酬金、课件制作等成本B0万元。

中原油田篇4

关键词: 油田; 腐蚀监测; 腐蚀监测设备; 效果

中图分类号: TE9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36-02

1 中原油田腐蚀现状

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气生产系统的腐蚀也逐渐暴露,腐蚀已成为制约油田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油套管、抽油杆及井下工具腐蚀[1],造成停产十分频繁,每年报废的油管达100万米,油套管平均使用寿命为7.05年。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其次随着油田含水升高(综合含水率85%),单井管线和集输管线的腐蚀穿孔十分严重,见图1-4造成大量原油、污水泄漏,造成农田污染,每年因集输管线腐蚀造成影响原油产量、更换管线、赔偿污染费1500多万元。

2 腐蚀的主要因素

油田油井腐蚀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化学腐蚀,分别由高矿污水中CO2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和高矿污水中以H2S为主的H2S与CO2复合电化学腐蚀[2]。中原油田伴生气普遍含1.5~6.5%的CO2,从文留、濮城、文南、文东、胡状、马厂、马寨、庆祖等油田取出的管柱腐蚀特征说明是由CO2引起的腐蚀;文明寨、马寨油田含H2S高达50mg/L,从而引起以H2S为主的H2S与CO2复合电化学腐蚀,其腐蚀特征表现为点蚀和脆性断裂。另一种是由于油井偏磨引起的腐蚀,油田20%的油井井斜大于5°,由于套管变形、泵挂深(1800-2300m)造成底部抽油杆弯曲等协同作用偏磨腐蚀,从作业井起出油管和抽油杆腐蚀的方向性可以明显发现偏磨腐蚀现象。集输管线的腐蚀以内腐蚀为主,其腐蚀形状呈沟槽状和溃疡状,多发生在管线底部。外腐蚀穿孔主要是防腐层老化所致。

3 腐蚀监测技术

腐蚀监测是对设备的腐蚀速率和某些与腐蚀速率有关的参数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其目的在于及时了解腐蚀状况和腐蚀控制效果,以便优选出最佳的腐蚀控制方法,实施有效的腐蚀控制。对于油气田地面集输储运系统中的管线和容器,传统的腐蚀监测方法从原理上可分为物理法、电化学法和化学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腐蚀监测技术和腐蚀监测设备。

对于油井的井筒腐蚀,由于受作业空间、高温高压条件以及油气水环境限制,需要一些特殊的腐蚀监测技术和设备。通过采取防腐集成技术进行系统的综合防治,取得了有效的作用。目前应用的防腐技术主要有腐蚀规律评价研究技术、防腐材质优选技术、腐蚀监测技术、缓蚀剂防腐技术等,这几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腐蚀监测设备的研究开发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院研发的“便携式带压开孔器”,实现了油田油、气、水低压系统的带压开孔(金属、非金属管线、容器),做到不停产安装,安全可靠、快速。该方法打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改进的“带压试片(棒)取放器”实现了立管、横管容器任何方位的安装使用,将测压、挂片、取样一体化且不影响正常生产,满足了油田生产系统各个环节、部位的监测要求,为系统采集油田地面生产系统腐蚀数据奠定了基础。研究开发的“井下挂环器”实现了油、水井油管内及油套环形空间的挂环监测。

3.2开展防腐材质优选评价和系统的缓蚀剂防腐

优选防腐管材和添加缓蚀剂是目前油气田防腐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模拟生产环境进行材质优选和腐蚀评价,从经济性和防腐效果方面优选出最佳的抗腐蚀材质,是防腐最直接的措施。开展生产系统缓蚀剂的防腐,优选开发出适应生产环境的缓蚀剂,并针对不同的生产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缓蚀剂加注工艺和方案,通过现场试验后得以科学实施,是油气田防腐工作最有利的技术保证。

3.3缓蚀剂加药效果现场评价

为了有效评价缓蚀剂的防腐效果,油井加药效果的现场评价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法(跟踪总铁分析)、井口挂片失重法,重点腐蚀井采取井下挂环相结合的监测方法,以便能更全面了解缓蚀剂的使用效果。

缓蚀剂现场效果监测将通过对比产出介质在加注缓蚀剂前后的腐蚀速率和总铁含量进行评价。最能直接反应井筒腐蚀状况的是井下挂环腐蚀监测法,但监测环的取放只能是在油井作业时,周期长,限制了该方法的普遍应用,而井口挂片监测方法既方便简单,又可随时录取数据,弥补了井下挂环录取数据周期长的不足。

3.4腐蚀监测取得的效果蚀

各项防腐技术及措施在中原油田得到充分利用和实施,从环空保护到端点加药,从内外防腐技术到区块综合治理,从耐蚀材料的应用(如玻璃钢管度)到后来的水体改性技术等。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腐蚀破坏逐渐减弱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0年产出水水质腐蚀性已完全控制在了部颁标准0.076mm/a以下[3],推广周期也由原来的1-2年延长到3-4年,油田生产得以安全、平稳的运行。经过几年的腐蚀治理,油田污水滤后腐蚀速率平均值由2000年的0.705mm/a下降到20005年的0.0476mm/a,五年间的平均腐蚀速率下降了不15倍左右,成绩显著。

从1994年至今中原油田已形成全局地面腐蚀监测点350个,油水井腐蚀监测点128口。应用的腐蚀监测设备灵活、方便,效果明显。为中原油田腐蚀状况评价、缓蚀剂防腐效果评价、水质处理技术评价、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防腐管理工作提供大量的基础腐蚀数据,对提高防腐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与认识

油气田腐蚀环境复杂多样,需要采取综合的防腐集成技术,进行系统的防腐工程,才能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

为有效控制油田严重腐蚀状况,需要努力提升整体防腐技术水平,加大防腐投资力度,加强防腐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生厚.油气开采工程师手册[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2] 张育林.CO2对气井油管和腐蚀[M].天然气工业,1993,(5).

中原油田篇5

【关键词】油田;油地关系;和谐;责任;角色

中原油田本着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构建和谐油地关系取得了和濮阳市和谐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油地关系处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各方都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很容易产生油田和被占地农民、油田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所以如何构建和谐油地关系是油田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发挥油田企业的宣传主体作用,倡导和谐油地关系建设

构建和谐的油地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中原油田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发展,濮阳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原油田的发展促进,两者都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油田要意识到这一理念,就要将理念转变成油地关系和谐的文化内容,通过当地的报纸、电台等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在油田企业进行宣传,目的在于将和谐油地关系建设形成一种共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到建设中来,为构建和谐油地关系做出贡献和努力,推进油田企业和地方的共同发展。

二、油田企业要建立起制度保障机制促进和谐油地关系的构建

第一,油田企业在构建和谐油地关系中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敦促各方主体建立组织机构,负责油地共同建设事宜,组织机构应当作为油田和当地政府的常设机构,在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共同作出决策,还要发挥组织机构的监督监督检查职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与地方政府合作,研究出台保障油地关系和谐的规范性文件和法规。制度保障的关键就是说要有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文件的支持,文件要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听取油田企业的职工、当地的农民、老百姓的意见,对油区的相关厂房建设、环境保护、土地的征收征用以及其他与油地关系有关的项目建设等,通过相关规范性文件或法规的形式进行规定,白虎油地双方的利益。文件或法规中还要对各方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发生推脱责任、争抢利益的状况。第三,油田企业要积极倡导制定油地双方共同建设发展的规划。油地关系读油田企业和当地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基础重大的作用,座椅要做好规划,来指导建设的方向,来保障当地人民群众和油田职工的根本利益。综上,油田在和谐油地关系构建上是发挥着主体作用的一方,对和谐油地关系构建起着主要的责任,加强油地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

三、要不断借鉴和总结实现油地关系和谐

油地关系的和谐关系着各方主体的利益,油地关系和谐和各方发展的保障,所以实现油地关系和谐是符合油地双方根本利益的,应当在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推进这种和谐。构建油地关系和谐的关键是要创新管理,转变观念,深入群众。油田企业要充分发挥油区办的协调作用,为油田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在优势互补的观念指引下为油地关系和谐做出努力,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困难、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为油田企业的生产建设和油田企业职工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中原油田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深入当地群众,帮助当地农民建设道路、电网,解决了农民生活中的难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和谐油地关系奠定了群众基础。和谐油地关系的构建还要在管理中对破坏油地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普法知识教育和宣传,防范犯罪行为,对在油区内偷油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管理整治,一经发现严重的犯罪集团要严厉打击,保障油区生产建设的稳定。此外,油地双方要对建设经验和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把值得推广的经验继续推广应用,对总结的教训要及时改正工作方式和方法。构建和谐油地关系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要坚持不解,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本文中通过结合中原油田构建油地和谐关系的职责好角色定位分析,提出了油田企业需要再构建油地和谐关系中需要采取的措施,笔者认为和谐的油地关系是实现油田企业和当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关键,所以应当由油田企业积极倡导实施和谐油地关系理念,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实现和谐油地关系。

参 考 文 献

中原油田篇6

[关键字]:中原油田消防、火灾、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消防工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新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警营、服从服务和谐发展为主题,支队长明确要求:立足实际,明确方向,把握大局,拓宽思路,殚精竭虑谋发展,提出“崇文尚武、严细准快、愉快工作、快乐生活”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同时也要作为一项制度、一项规定、一项要求,对照创建“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的队伍要求,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突破以往深入基层单位“听汇报、查情况、提要求”单一的调研方式,推陈出新,采取“走、查、看、听、谈”的工作方法,积极鼓励官兵为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献言献策,展露基层亮点,切实推进队伍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党委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支队党委坚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坚持正确、科学的用人导向,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提出对干部“严管厚爱”理念。同时,积极探索消防工作发展新路子,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基础建设的“瓶颈”性问题,坚持以改革求出路,以创新促发展,推动基层队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中原消防建设又好又快稳步健康发展。

中原油田现有职工家属23万余人,共有油气井5080余口,是一个集石油勘探、开采、生产、化工、机械、炼化、储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场所众多。消防支队现有500余名专职消防员,拥有各类消防车辆170台。专业的机构虽然组建起来了,但是要想确保散布在河南、山东、四川、内蒙四省,无异于杯水车薪。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中原油田在专职消防队伍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编外”消防队伍。在各级的领导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培训了200多个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19000余名,为确保中原油田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油田消防支队被誉为是站在火山口上的消防队。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消防这个日益被人们关注的事业如何同社会发展同步,这是一个摆在面前要求亟待重视的问题,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具有安全、稳定、繁荣、方便、健康、整洁等诸种条件,其中确保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乃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消防,这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以改革的姿态,进取的精神,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路子、新对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现就中原消防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

一、消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近年来,消防支队在局党委、勘探局、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消防支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中国石化集团原总经理苏树林、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领导彭国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一司司长周彬等同志多次盛赞:消防支队(驻普光救援中心)是中国石化的“王牌军、铁军和排头兵,是一面金字招牌”。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更好的推进支队又快又好的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消防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原油田消防已基本建立起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初步走出了一条有独具特色的发展消防事业的路子,在全油田重视、关心、参与、支持消防工作的氛围已基本形成。

(二)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时,消防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层次性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火灾形势非常严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起火因素越来越多,火灾扑救难度越来越大,火险隐患时时刻刻危及着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2、消防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传统的消防监督管理体制是在高度民主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首先,消防保卫的对象日益多样,在过去消防工作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经济成分简单,界限清楚。而今,企业不仅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出现了个体,私营,租赁承包,股份合作。“三资”企业,企业经营的方式越来越由单一形式转为多样形式,多层次,多内容,企业的运行完全根据市场取向来决定,材料的采集,产品的推销也向多元化方向流动,这无疑给消防队伍管理带来复杂性。其次,领导体制与人员管理发生了变化,党政分开使原来的消防工作由党委负责转变为各单位的行政领导和法人代表负责,即目前的“第一责任法人代表制”,确立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企业内部,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职工成份向多样化发展,由原来的正式工、协议工被大量的合同工、劳务合同工所代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各种矛盾大量增加,因此各类人为的火灾也相应存在;其三,一部分单位对新形势发展经济只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在火灾隐患整改和更新添置消防器材上的投资,企业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忽视消防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也是当前消防安全潜在的危险。第三、综合性分析,目前消防设施与装备建设还有很多不相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主要有(1)消防队少,布点稀,国际上规定,发达经济国家,消防队保护单位是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五分种内到达火灾事故现场。(2)消防装备、举高、照明、排烟、救援、大型水罐等特种消防车辆,特种消防装备,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在消防通讯方面也未能达到建设标准。(3)消防水源与消防通道少,经济发展对“寸土是寸金”的观点非常明显,总舍不得将有限的土地资源给消防部门用来作为消防水源及消防通道使用。第四、全民消防意识还有待提高,而今,消防队外出救火时,总有群众问:“救火要收多少钱”。有的单位与个人家庭失火因怕消防队救火可能收费而不敢报火警,有的不知火警电话号码是“119”。

二、制定现代化的消防规划,加强城市消防基础建设

由于濮阳市中原油田基地非常集中,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中心,发生火灾,往往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政治影响大,因此,制定新时期消防规划,加强城市消防基础建设也是油田消防发展的首要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第八条的规定及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规定,结合本地城市的实际情况,对消防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作出统筹规划,积极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消防安全、重视消防工作的氛围。

三、消防管理的社会化和法制化将要进一步发展

坚持以法治火,严格依法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使消防监督与广大公民参与结合起来,推动依法治火的落实。一方面适应依法强化城市消防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消防工作社会化越来越重要:它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消防支队积极投身于四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中去,担负社会责任)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高度上去认识消防工作的职责、任务和作用,依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消防工作,大力推进消防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夯实消防安全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逐步建立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消防工作体系。消防管理的社会化与法制化是不可分割的,消防工作要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的轨道。提高消防机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四、以人为本,全面建设油田消防体制

人是整个社会的主宰者,作为人类生命的保护伞的消防事业,我们既需要人,又要保护人,人的概念在未来消防领域里日益耀眼而明亮。所谓主体之人,是指我们消防队伍的广大官兵。我们经常讲消防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不仅仅是消防器材装备的滞后,归根结底是消防人才的滞后。知识化、信息化、高科技是新世纪的典型特征,要适应新世纪发展的要求,就要从人才招手,给消防支队补充入大量的“新鲜血液”。所谓客体之人,是指受我们广大消防官兵所保护的人。坚持“火应怎么救、兵就怎么练”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以重点单位、公共聚集场所为重点对象的实兵、实装、实战演练。结合油田高层建筑多、化工企业多的实际,提升队伍跨区域协同作战水平,加强“灭大火、打恶仗”的能力,打造一支有中原特色的消防铁军队伍。目前的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已经形成了从单位领导到基层队伍,人人肩上有指标,层层管理有目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模式。并在隐患治理上进一步完善了隐患评估的方式方法,同时建立完善了奖励与惩罚机制,激励人们对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及厚爱,逐步在石化系统推广一套有中原特色的消防管理模式。

五、消防管理精细化、专业化

(一)灭火救援指挥、监督检查、火灾原因认定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消防工作的各项事务走向专业化。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技能、装备、队伍、科研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例如自动消防控制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上岗专业培训,专职、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消防监督人员的上岗培训、劳动就业的安全培训等等,2010-2011年中原消防队在应急救援七大队进行了多期培训,注重抓培训内容、时间、质量;在四川普光应急救援中心成立了“青岛安工院培训基地”、和“H2S培训基地”。

(二)认真开展“3+x”式消防培训,提高了全员防灭火能力。近年来,支队对油田6000余名消防安全管理干部开展了“3+x”式的消防培训,即:消防器材维护、使用,初起火灾扑救,火场逃生与自救。另外针对各个行业特点,结合防火设计规范,开展岗位火灾预防,火灾爆炸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培训。支队还和油田培训中心联合,承担了国外施工人员“四小证”中的消防认证培训工作,历年来共培训外出施工人员24000余人次。同时受油田技术安全处、培训中心的委托,圆满完成了苏丹国家井控专家消防培训、大庆油田井控师资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中石化西北局职工消防知识培训、中原大化危险化学品培训等对外单位培训任务。几年来,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重点抓隐患的治理和火灾的预防。截至目前,中原油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已连续12年没有发生一起工业火灾,公众聚集场所连续10年没有发生伤亡事故。结合支队的实际情况,严格实行了驻队包区,责任到人,监督检查制度,服了安全检查走过场,隐患整改摆架子,强化了责任意识,杜绝了消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六、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使消防工作走向科技强消

灭火时机对于扑灭油气火灾至关重要。在火灾发生后,如果火势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人员、物资得不到迅速保护和疏散,会造成相当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灭火预案尤为重要。完善预案,运筹帷幄。依据《中国石化消防达标管理规定》文件精神,成立了灭火预案制作领导小组,支队长任组长,指导协调预案的编制工作。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和实地调查,分级制定了灭火预案。并结合实际,研究战术战法,先后研制了《泄漏区域多功能担架救人操法》、《泄漏区域气瓶推车远距离供气操法》、《泄漏区域高空救人处置办法》等操法,面对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科目,组织进行模拟演练,进一步增强队伍的整体作战处置能力。尤其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做到了“一罐一案,一案两练”,截至目前油田59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预案制定率100%,为支队更圆满地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级分类制订灭火预案,特别是制订“一级”灭火预案,根据预案提前一次性调集火场所需的战斗力量,大大缩短了消防队到场的时间,并对灭火力量进行合理部署,从而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预案的制定也大大提高了火场指挥员的判断、决策、临场处置、综合协调能力。

七、区域联防,联合作战,苦练精兵,常备不懈

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立足防火灭火实战需要,突出全员参训,深入扎实的开展消防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指战员的防火灭火战斗力。第一在训练对象上,以定人员、定岗位、定专业训练为全员参训、全能练兵。以“一岗多能,一人多岗”为目标,进行重点训练、交叉训练,全面培养和提高队员独立操作、独立作战和自我保护能力,真正发挥了“一兵多能”作用。同时面对日趋繁重复杂的执勤任务,突出练兵更要练“官”,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以“士兵流多少汗,干部就吃多少苦”为口号,特别是在练兵活动中,以“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顽强作风,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苦练消防硬功。第二消防支队已连续举行了十一届消防业务技能对抗赛,从而达到了“全员训练,公平参赛”的目的。以比赛促进训练。为了激发练兵热情,使得每一位干警都有参赛的可能,要求大家都必须自始至终参加练兵活动,比赛的成绩将直接与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起钩来。第三以演习促进训练。2006年至今,共组织各种类型的演练3000余次,消防支队从全面提高实战能力出发,组织开展了“油罐火灾、建筑物火灾、化学危险物品处置”等15个课题的演习活动。按照课题综合演练评定规则予以考核验收,成绩直接列入岗位练兵的考核范围。加大演练,历练精兵,消防支队制定了《灭火预案演练制度》,要求大队每月应进行2次白天,1―2次夜间由值勤班参加的消防演练,每月至少对辖区每个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一次消防演练。为使演练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消防支队还制定了《灭火演练组织指挥考核办法》,考核的内容包括火情假设、力量结集、情况介绍、火情侦察、个人防护装备、战斗部署、战斗展开、火场通信、车辆停靠水源、请求增援、启动应急预案、火场变化的应急措施和战评总结等,并将考核的成绩纳入年终考评范围。

消防支队以针对东濮、普光、内蒙“三位一体”的执勤管理模式和担负的任务特点,从体能素质、技术装备、业务技能、区域联防等方面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铁的信念、铁的体魄、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和铁的战斗力”的消防铁军,发扬“有冠必夺、有金必争”的精神。紧紧瞄准“强素质、争一流、创佳绩”的目标,始终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贴近人员装备、贴近灭火救援任务、贴近保卫对象实际,立足实战需要,突出训练重点,不断加大消防业务训练的强度和难度。支队通过量化考核大大提高广大干警“学理论、练技术、当尖兵”的热情,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敢当模范、勇争第一的良好氛围。随着油田的快速发展,大型装置、液化烃类储罐增多。面对这一现状,支队长号召跨区域联合作战演练的拉练。为使这一设想尽快变为现实,2011年8月在中原油田输油管理处柳屯油库开展冀鲁豫三省跨区域消防演习,同年消防支队在油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消防、安全、生产等单位联合编制了普光天然气脱硫处理厂、天然气处理厂轻烃站、输油管理处柳屯油库、油气井井喷等等跨区域联合作战预案。并组织专家就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科学合理性和演练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先后成功扑救了多起原油罐车火灾、天然气泄露爆炸火灾等。

八、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探索消防工作新路子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原消防工作通过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市场经济下我们如何能进一步解决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统揽全局,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最近,中国核电、中国烟草、中国民航都有意向把他们的消防队伍托管给中原油田,如果协调成功,支队下一步就可以大规模的进行劳务输出,特别是外出劳务的同志会感觉有一片新天地,会增长更多的知识。支队长还指出,中原油田消防队要以争当中国专职消防“排头兵”为目标,以“三基”建设为主线,以“防火墙”工程和打造铁军为重点,努力实现“八个突破”,全面提升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队伍内部安全稳定,确保东濮、普光、内蒙“三大基地”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中原油田篇7

【关键词】自然沉降原理 油田 污水池 污水处理

1 污水池的改造

现污水池回收泵和污油回收泵为液下泵,该类型泵维修率和维修费用高,为了使污水沉淀池高效运行,建议将现用机泵由原来的离心式液下泵改为自吸式泵,原有污泥泵、刮泥油装置、污油回收装置拆除,将原污水池分别隔成沉降室、分离室、水室和油室,在分离室采取反U型管和集油槽控制一定的液位实现自动收水和收污油,污水回收到沉降罐,污油回收到5000方2#罐:

2 自然沉降的原理

自然沉降原理在油田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物化法。对于物理方法来说是对污水进行的以及处理,一般运用过筛,过滤,沉降德国方法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化学方法和生物法都是对污水的二级处理。化学法又常常被叫做化学药剂法,通过一些凝聚,中和,以及氧化还原的反应对污水中的胶体物质以及溶解物质进行分离,并且得到有用的物质,使得污水中的酸碱度达到平衡,同时也将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去除,并氧化一些有机物等。对于生物法来说。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污水中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溶解后去除。物理化学法通常下就是通过吸附,电渗析,离子交换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分离,并将有用的成分进行回收,对污水进一步处理。污水沉降的基本的过程有四种类型。自由沉淀,颗粒时一种离散的状态,大小和形状,密度等都不会改变,沉淀的速度也就比较均匀。对于悬浮的浓度并不是很高的时候并没有絮凝性的时候会发生这种状况。絮凝沉淀,对于悬浮物的浓度不是很高,并具有絮凝性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会凝聚到一起这样颗粒就会不断的体积以及质量会不断地增大。成层沉淀,在悬浮浓度比较大的时候,这时颗粒的下沉将与其他的颗粒进行相互的干扰,牵扯最终形成层状物,整体沉淀下来。当颗粒层和清水层有比较明显的界限的时候,沉淀的速度就会和界面下降的速度差不多。压缩沉淀,在悬浮物的浓度较大时,颗粒之间会相互的接触,支撑。在上层的颗粒重力的作用下,处于下层的颗粒间隙中的水会被挤出,颗粒进行一步的被压缩。在污水加入药剂进行沉降的时候,过程和机理是比较复杂的。污水中存在着很多细小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在布朗运动以及静电的排斥作用之下就会呈现出沉降稳定以及聚合稳定的性质。这样一般不能够用重力自然沉降的方法将其去除。应该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混凝剂,这样就会将溶胶的稳定性破坏。使得细小的颗粒凝聚后絮凝成更大的颗粒,这个过程称为混凝。混凝的极力是比较复杂的,非别与水溶液的组成和药剂的性能有一定的关系。在水中加入一些电解质之后,胶体扩散层就会变薄,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变小。这样,胶体颗粒相互接触之后经过吸附作用聚集成更大的颗粒,这就是凝聚的过程。在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物质之后水解成高聚物的同事,悬浮物经过吸附的只能够用及高分子物质的架桥作用,将胶体的稳定性破坏,形成一种棉絮状的物质。这就是絮凝的过程。

3 建议项目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对污水池进行改造后减轻了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负担,可以节约污水处理化学药剂,能更好的保证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标,为注好水注够水为实现今天是水明天是油的理念,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生产任务奠定基础。改造后污水池分为沉降室、分离室、水室和油室使污水池功能更齐全,操作更合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使回收的污水中含油少,杂质底。减少了污水、污油回收工作中的重复工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改造可减少沉降罐清理次数,由原来2-3次降低为1次,节约了10000元。减少污水池的清理次数,由原来的每年4次可降低到每年一次可节约成本1.5万元。减少了机泵的维修台次,(2011-2012)年维修次数16次(4台液下泵),原液下泵更换为自吸泵可减少维修台次机可节约成本;现已更换机泵(自吸泵)一台,维修台次0台次,使用时间为7个月。减少污水回收泵的使用量,每天减少使用时间3小时(功率11KW/ H),年节约成本11442元。每年减少两台预处理器清洗次数4次,减少旋流分离器清洗次数1次,每次清洗费用约为5000元,节约成本25000元。对于液下泵单台机泵来说,单台的维修费用5282元,全年四台的维修费用84512元。对于自吸泵单台来说单台的维修费用为1230元,全年的四台的自吸泵的维修费用为78720元。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将会节约费用64832元。化学药剂的费用经过初步的估算也会节约显药剂费用的10%大约节约费用15万元。总计27.6万元。

4 结语

综上诉通过对现有污水池的技术改造和机泵的更换,其他费用不计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成本用共计:27.6万元,后期节约化学药剂及其它效益很高。自然沉降原理的应用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油田在处理污水时所需的费用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屈撑囤,谢娟,张煜,龙永福.长庆油二联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中原油田篇8

【关键词】油田生产、硫酸盐还原菌、防治危害

1 硫酸盐还原菌对油田生产活动的危害

硫酸盐还原菌极易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使得它成为威胁油田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对油田生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硫酸盐还原菌与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酸性的硫化氢产物,会对输油管道、储油罐、原油生产设备等油田生产金属机械造成严重侵蚀。(2)硫酸盐还原菌与金属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硫化物,存在于原油与水之间的介质层之间,大量胶状硫化产物的生成,极大增加原油的导电能力,严重威胁原油电脱水器的安全运作,甚至导致器械的损坏,原油生产器械因此需要时常维护与替换,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对金属产生巨大的腐蚀作用,金属输油管道、原油存储罐等经过硫酸盐还原菌常年的侵蚀,使得运输设备发生破损穿孔,导致原油泄漏,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环境安全。2003年阿拉斯加原油泄漏事故,严重破坏当地生存环境,当地居民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失去保障,这起事故的起因就是硫酸盐还原菌将原油运输管道腐蚀,致使输油管道破坏穿孔。(4)硫酸盐还原菌与金属氧化还原反应代谢生成硫化产物,融入到原油当中,导致原油质量降低。(5)代谢产物硫化氢(H2S)与Fe反应生成胶状产物FeS,不溶于水和石油之中,常与细菌团融合生成一种极其粘稠的胶状细菌团,堵塞原油采集设备,严重影响原油采集工作。(6)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产物硫化氢(H2S)易对人体造成损害,因而原油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威胁到石油工人以及当地居民的健康安全。

2 硫酸盐还原菌的检测手段

为解决硫酸盐还原菌对油田生产过程造成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杀菌,通过科学手段对原油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繁殖状况、生长区域等情况进行准确检测,为除菌方法、药剂种类的选用、药剂的使用量等提供依据。现今检测手段主要有传统培养检测技术、直接观测技术、代谢物检测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等。

2.1 传统培养检测技术

传统培养检测技术是现今最常用的检测手段,通过培养皿培养原油中提取的硫酸盐还原菌,观察培养细菌的活性状况,进而推断原油中细菌的细菌含量。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原油中提取的带菌样品进行稀释后注入到培养皿中,放入保温箱中进行恒温培养。利用硫酸盐还原菌与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物的性质,观察沉淀物生成量,结合稀释倍数来确定细菌活性,推算出原油中硫酸盐还原菌含量。

传统培养检测技术操作方法简便、代价小、检测过程较安全、可靠性强,然而检测耗时较长。

2.2 直接观测技术

直接观测技术是利用显微镜,直接观测计数染色过的原油中细菌数量,通常可使用异硫氰酸盐荧光素、间接荧光抗体技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三种方式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染色。异硫氰酸盐荧光素可与细菌蛋白荚膜结合,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够观测细菌总量,由于原油中细菌种类较多,因此所检测到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偏高。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能够只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染色,因而观测计量结果较为准确。用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染色处理,相比较前两种染色检测手段,更加快速,染色细菌颜色紫红便于观测。

2.3 代谢物检测技术

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状况能够良好反映它的活性,因此通过对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能够估算出细菌含量。具体方法为:先将三碘化亚甲基蓝与维生素C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为氧化性亚甲基蓝。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产物为硫离子化合物。蓝色的氧化性亚甲基蓝溶液与硫化物反应生成还原型甲基蓝,蓝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根据反应时间以及溶剂使用量推算出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以及含量。

2.4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不同,没有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培养皿培养。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涉及先进的遗传基因领域,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独特的rRNA特异性片段制成带有荧光标记的基因探针,通过荧光基因探针与硫酸盐还原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的杂交结合,在细菌上成功标记荧光物质,最后再显微镜下进行观测计量,得出硫酸盐还原菌总量。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特有的rRNA进行细菌标记的新兴基因技术,检测效率高、准确度强,但是检测成本过高,检测仪器、试剂价格较高,并且需要配备技术性检测人员。

3 防治硫酸盐还原菌的方法

近年来,硫酸盐还原菌的防治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概括起来,消灭硫酸盐还原菌的方法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

3.1 物理方法

(1)将原油注水后,通过紫外线、X射线、β射线等高能量、高频率的电离辐射,破坏硫酸盐还原菌的基因链,阻止细菌体内的代谢活动,进而灭杀细菌。

(2)利用高强度的超声波,集中能量震碎硫酸盐还原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菌。

(3)通过改变原油水体的酸碱度,来控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繁殖生长。

(4)细菌是单一细胞生物,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是细菌生长的重要条件,通过控制水中钠离子、氯离子含量改变原油中水体的渗透压,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

(5)减少硫酸盐还原菌生存所需底物,例如硫酸根,降低细菌活性。

3.2 化学方法

油田生产过程中灭杀硫酸盐还原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化学方法,使用大量的除菌药剂来达到灭菌的目的,效果好并且操作简单。现今的除菌药剂根据除菌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别,一类是能够将细菌氧化分解的氧化性杀菌药剂,例如二氧化氯、臭氧等。另一类是具有较强毒性的非氧化性杀菌药剂,例如酚类杀菌药剂、氯化物等。

3.3 生物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自然界竞争原理,通过在原油中培养与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机制类似但不会对原有生产过程产生危害的微生物,利用细菌之间的竞争一直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繁殖。

4 结束语

硫酸盐还原菌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的各种灭菌防治手段仍然有着各种缺陷,为防止硫酸盐还原菌在今后油田生产过程中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原理,研究出长期有效并且成本低廉的除菌手段,尽可能将硫酸盐还原菌的威胁降到最低,保障油田生产的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

[1]黄金营,魏红魁,金丹,孙艳伟.抑制油田生产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方法[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0(12).

[2]张小里,陈志昕,刘海洪,郭生武,陈开勋.环境因素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2(34).

中原油田篇9

关键词:中原油田 储罐 腐蚀 阴极保护

1 储罐的腐蚀现状

中原油田文一污于1992年投产,共有金属储罐30座,其中1500m3沉降罐2座;300m3缓冲罐4座;500m3净化水罐2座;500m3消防水罐1座;直径Ф3米滤罐10座;直径Ф3.6米滤罐6座; 直径Ф3米混合器罐2座;直径Ф3米的药剂罐3座。介质为污水,腐蚀性比较强。建设初期仅对储罐进行内外涂层防腐,目前罐体底部及底部以上1.m米处多处出现腐蚀穿孔现象。

2 腐蚀机理及技术思路

土壤环境中钢质储罐底板的腐蚀属电化学范畴,腐蚀原电池是最基本的腐蚀机理。因此能够促进构成原电池的、影响腐蚀电池的土壤的理化性能都能左右钢质储罐腐蚀。在土壤的众多参数中,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土壤电阻率常用做判断土壤腐蚀性的最基本的参数。对于大多数情况,土壤电阻率越小,则土壤的腐蚀性越强。

罐壁与地自然电位数值的大小同样也表示了储罐底板在土壤中的腐蚀级别和特征,在土壤中形成腐蚀的主要原理是埋在土壤中的钢制金属与土壤中阴离子形成腐蚀原电池,钢质底板成为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土壤中的阴离子吸收电子被还原成原子,逐步变成分子的过程。如果测得的自然电位越高,表明阴阳极的电位差距较大,腐蚀越厉害,腐蚀等级越高。

在文一污罐区前期勘测调研过程中对腐蚀环境进行测量,罐区土壤电阻率在1.38~5.65Ω·m之间,管壁自然电位在-0.55~-0.63V之间。借鉴国内外腐蚀评价经验(表1),可以得出中原油田文一污30座金属储罐钢质底板腐蚀等级为强腐蚀状态,有必要进行腐蚀防护治理。

众多的工程实践证明良好的防腐涂层与阴极保护技术相结合是最经济有效的防腐措施,目前国内对储罐实施涂层防腐已经达成共识,阴极保护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要稍晚一些,而最近十年来,阴极保护技术也同样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因为它是防腐涂层的重要补充,能有效的抑制腐蚀的发生,降低运行风险,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储罐实施阴极保护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3 工艺技术方案

由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在实践中运行后期维护困难,因此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在罐底实施阴极保护,降低罐区土壤的腐蚀速率。依据《钢制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技术标准》、参照石化工程的经验,采用深井阳极模式化研究成果对30座金属储罐及其站内连接地埋金属管线进行阴极保护设计。

3.1 储罐罐底强制电流阴极保护

方案共钻建深井3座,每口井内安装高硅铸铁分段阳极体。保护电位设计为-0.85V— -1.25V,保护电流密度:i=0.08A/m2, ,设计寿命25年。

3.2 保护对象不设绝缘法兰的可行性措施

该方案不涉及原储罐防雷、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为了与生产同步,不设置绝缘法兰,这样站内受保护的储罐装置与站内其它部分(接地网、其它相连埋地金属、外输管线)无法实现电绝缘,保护电流存在漏失现象;根据客观条件,为了保证储罐罐底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式能够对储罐外壁保护电位的有效性,采取如下技术处理:在接地网、其它相连埋地金属、外输管线连接处各增加牺牲阳极1组,抬高站外金属管线与接地网的管地电位,这样可以有效阻止站内深井阳极保护电流在站外非保护金属管线与接地网上的部分漏失,保证储罐外壁保护电位的有效性。

4 结论

中原油田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 经济分析 成本管理

一、引言

建筑企业若想要获得长足地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即通过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式获得成本优势,并以这种成本优势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将施工项目作为核算的对象,对施工全过程及其发生的所有生产费用总和进行分析、核算和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实施者的最终目的在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为项目实施者和管理者极为关注的核心。而又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生产一次性、原材料种类纷繁、技术要求强、施工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低价中标工程项目的趋势中,企业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就必须进行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

二、工程经济分析与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分析以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经济知识和技术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是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经济分析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其不仅能够帮助项目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而且能够帮助项目的承包单位选择合适的投标项目并且制订投标方案, 还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项目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以及资金配置方案等。

(二)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指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实施者对项目生产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所有费用开支进行监督和限制,及时纠正即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费用偏差,尽力将项目生产的各项费用控制在预先设定的成本范围内,以便尽可能地降低项目生产成本,确保工程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三)工程经济分析与项目成本管理的关系

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成本预算计划,其主要运用工程经济分析、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如何在工程项目中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使项目实施者作出正确的施工决策,使项目的投入资金能够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并且在确保资金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大大减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项成本。

三、项目成本管理中工程经济分析的实现过程

一般而言,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主要包括项目投标、项目施工方案选择、项目施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及维修等几个阶段。正如上面所论述的,工程经济分析是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各个工作阶段当中的,在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投标阶段,工程经济分析根据工程项目的概况,在对招标文件和施工现场的调查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预测并形成书面报告,以此为项目投资者进行投标决策提供意见。项目施工方案选择阶段,工程经济分析结合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且通过多方位的经济和技术层面比较,从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经济分析把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及材料费用作为成本开支标准,以此为基础与实际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对比并且进行控制。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及保修阶段,工程经济分析对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与项目后期的维修费用进行控制。

工程项目需要通过投资活动才能得以最终实现。市场经济下,工程经济分析帮助项目投资者选择最有利的工程项目,保障其有限的项目资金能够收获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即项目投资者为实现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以工程经济分析为工具选择最优的实施方案。这要求项目投资者列举所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作为备选方案,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结合经济分析数据和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在个方案当中选择最经济的方案,从而达到以最小的项目资金耗损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

四、保障工程经济分析效果的措施

为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其能够更为接近地反映工程项目竣工后的实际效果,保障工程经济分析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企业应当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项目决策主要目标的观念,当工程项目发生的主要矛盾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时,工程经济分析的结论直接可以决定其取舍。其次,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必须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考虑进来。再次,企业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时,应该要注意这些方案应具有可比性,项目施工方案及成本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指标等的口径与尺度应当一致。最后,企业应在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不确定分析,以确保项目成本管理决策的可靠性。一言蔽之,工程经济分析终究是为项目工程决策所服务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管理成本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保证企业再生产地顺利进行,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工程经济分析能够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促使企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华辉.关于工程经济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