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2:14:58

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1

经济区的也叫“经济圈”,是指以中心区域辐射范围为界限的经济地区,是生产地域综合体。各个经济区形成的基础和过程不同,界限与范围不同,内外部关系不同,运行机制、管理系统和阶段不同。经济区按其规模可分为小经济区、省内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和大经济区,确定经济区的标准和范围不是绝对的。中原经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区域内汇集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是一个重要城市群落,最初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狭义的“中原经济区”仅仅指河南省。“大中原经济区”范围扩展涉及河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安徽省等7省28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正积极发展先进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城镇化,落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中原经济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极。生态经济区由最初的经济区、综合经济区实证研究发展而来。A.Soria(1882)的“带形区域”设想、E.Howard(1898)的“经济区域和卫星城镇”、LeCorbusier(1930)的“光明城”、F.Wri【ght(1945)的“广亩城”对经济区规划注入了丰富的绿色生态内容。McHarg(1969)的(DesignwithNature>)提出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人和生物圈计划”(MAB)国际性研究计划,接近生态经济区的内涵『1l。

Yanitsky提出了生态城(ecopolis)的思想,US—IndigoDevelopment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雏形,ErnestLowes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区概念的学者,Cote、Hall、Lowe、Moran、Holmes提出生态经济区是寻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目前针对生态经济区的研究,主要代表性人物有EmcatLowe、罗斯托、筱原三代平等。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理论与方法大多是沿用自然经济区实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引。AvoHumbofd和Hommver开始对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早期探索,JHehtesrton指出进行全球生态区域划分的必要性,CMertima首次以生物作为自然分区的依据,VDokuhcaev在自然地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区(eco—region)的概念,R.Bailye提出了生态区域的等级系统,Wikne提出了第一个加拿大全国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案。竺可祯于1931年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标志着我国现代自然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开始『3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杨勤业、李双成、李红、王如松、张重阳、许信旺探讨了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原则和生态经济区实证研究的方法。虽然目前学界各抒己见,没有关于生态经济区统一的定义,但生态经济区强调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强调相互合作与整体利益;强调系统思想的重要性;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共用;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些观念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是相一致的。生态经济区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单元内部各组分之间和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产力合理布局、环境保护和国土综合治理等决策提供战略科学依据。基于此,我们提出中原生态经济区的概念。中原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规划在于确立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发展道路,在产业布局等方面应有利于本地资源、人口比较优势的发挥,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中部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生态经济区建设与规划的实践会越来越多,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必须在宏观制定的科学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政策,才能促使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发展。

二、中原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调控

以河南省为龙头的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内外需的交汇焦点集,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重心,生产总值和粮食生产连续4年增长,这种增长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图1所示)。中原经济区要紧抓经济结构转型新机遇,从中谋求发展新支点和新动力,以实现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基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状况,生态化发展方向必须成为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这就必须以工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工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三维一体的规划。工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构建企业生态链网,使物质、能源、信息、水等能循环有效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51。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经济区包括板块、廊道、基质和缘等四类的景观要素进行生态化规划,以实现景观格局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以社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区文化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有机地结合,引导市民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从消费型向持续发展型转变,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如图2所示)。

中原经济区环绕中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刚好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最具活力经济区与西部开发板块的聚集区的中间位置,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试验区、示范区、产业带和发展圈相互支撑和补充,结合板块互动、联动、齐动等,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借国家中原经济区新政策,将有力地撬动中部崛起之重力。2008年,中原经济区中的河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为14.4:56.9:28.6。全省有色工业中,电解铝、氧化铝、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化工212业中,煤炭加工转化能力、甲醇生产能力均居全国首位;金刚石和超薄电子玻璃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装备制造业中,大型水泥设备、大型农机、输变电设备、煤矿机械等产品竞争力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宇通客车、中轴、远东传动轴、中原内配、淅川减震器、新航集团等企业行业地位提升;新型干法水泥、钢铁板材、中高档纸等产品比重大幅提高。高技术产业中,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竞争能力。但采掘工业、资源加工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在全国产量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主要是铝、纱、煤、水泥等初级产品。

2009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前6位的行业分别为:建材、煤炭、农副食品、钢铁、有色冶炼、电力等。而湖北汽车2]2业增加值占其规模以上工业的18.2%。安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通用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2.4%(见表1)。河南省第三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2008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4.11亿元,年均增11.2%;旅游业接待海外游客数量104.36万人次,旅游创汇3.7亿美元;但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的39.1%;河南省是29_3%,大幅度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的70%相比。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544.3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软件业、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信息传输、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1990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29.6%;2009年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29.1%。河南省产业布局应体现区域化,重在建立健全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新机制,破解县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发展现代产业,呈现出“产业板块”特色。

基于以上产业结构分析,河南应当以产业布局为动力,把工业、农业、旅游业、物流业、服务业的空间物化,其中,物理空间作为生态经济区的活动平台,建设重点聚焦于空间功能研究、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形态研究、空间要素布置、空间层次分析,构建产业空间的布局、绿地空间的布局、居住空间的布局等,把握中原生态经济区空间发展的内在关系。依托本省优势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围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在企业、园区和区域三个层次结合结构升级发展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主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初步建立八大工业行业、五大循环链、循环经济型农业、循环经济新兴产业等;完善机制、资金、政策、技术等循环经济保障措施;形成以生态城乡和绿色消费为特点的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全省212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3.8%,污水集中处理率68.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9.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达到89.3%。

中原经济区生态化发展要综合规划,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统筹兼顾城市化、32业化,涉及到产业系统、交换系统、社会网络、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建设,通过物质条件的创造,为形成物质、能源、信息的循环型网络,规范中原经济区内人的行为及营造经济区生态文化等。中原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优化就是对以下三方面的优化:其一,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及规模等发展规划以及以之相适应的土地使用、交通组织、设施配置与建筑设计等物质环境的建设;其二,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以及包括制度建设等的各种支持系统等内部软环境;其三,经济区外部大环境,即影响生态型经济区的社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可以通过优化机制构建生态型经济区的环境系统。

中原经济区生态化发展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的协同,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育的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身心、自我与他者、世俗生存与精神信仰的和谐,是生态经济区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天、地、人、神共在的生态价值和谐观,实现自然、世俗生存活动、超越性精神信仰三者的动态平衡,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身心和谐、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克服欲望泛滥、自我孤立、信仰缺失、生存意义平面化等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转化、升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挥发出浓郁的中原时代气息。

三、中原生态经济区管理的政策创新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2

然而,人们在谈到中原崛起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时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认为这才是整个事情的着力之处。实际上,无论是中原崛起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都是指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要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中部崛起中有所作为,就要优先发展教育。

因为教育是基础工程,只有它才能提供经济发展及其他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省内各区域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并且发展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因此,经常有人说豫东黄淮平原是中原经济的局部“塌陷”区,因而也是中原崛起的“瓶颈”“和“软肋”。事实上在我们看来,河南教育的发展才真正是中原崛起的“瓶颈”和“软肋”,因为河南省的在校生人数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且大多数又在农村及经济不发达的县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异常严重,已经影响到社会公正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情形,决定了能否把这些地方的教育搞好,将直接关系到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此,在中原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要在教育的发展上进行统筹,实行“差别待遇”发展,对农村和“塌陷”地区进行弱势补偿。

一、从依存的现实看,需要对农村“塌陷”地区的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实行差别待遇发展

由于河南的城市化程度较低,农村学生在全省所占比例很大,解决好农村学生的在校学习问题不仅能为河南的教育崛起奠定基础,而且还能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找出突围之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这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但是城乡间不协调之表现,也是促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差距继续增大的潜在因素,是中原崛起的不和谐之音。社会发展的最大不平等是人才培养上的不平等,因为人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眼前的“脱贫”,而且还关系到未来的“脱愚”。

从河南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在中原崛起之路上我们已具备了对豫东黄淮“塌陷”地区和农村教育进行劣势补偿的财力。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财政总收入2293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413亿元,分别增长22.6%和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85.85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166.68亿元,增长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3.46亿元,增长19%。这是河南经济发展上的纵向比较,简单的数字明示出河南的经济已逐渐走出困境,彰显出中原崛起的应有姿态,也为中原崛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再通过横向比较看河南在全国中的发展情况,根据当前各省公布的GDP(亿元)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居于全国前列,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在河南的经济发展史上,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情形。

综观河南经济发展的状况,完全有实力在中部崛起中托起农村和“塌陷”地区的教育发展,它将为中原教育的崛起奠定基础。

二、从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上看,需要对农村和“塌陷”地区的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实行差别待遇发展

2007年3月16日,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掷地有声地说:“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何为正义?正义并不是指绝对的公平,公平只是它追求的应有之义之一,它最大的意蕴应是在公平分配中如何照顾到那些因公平分配给他们带来不利的弱势群体。在这里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值”规则给了最好的诠释。罗尔斯认为,在平等地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如果某一种不平等的分配能够给那些“最少受惠者”带来利益补偿,那么,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就是公平的。显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平等地分配权利和义务,就不可能出现不平等的分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平等地分配所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能的。因此,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值”规则更为现实的表述是:在尽可能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如果某一种不平等的分配能够给那些“最少受惠者”带来利益补偿的话,那么,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就是公平的。

罗尔斯的不平等分配中的“最少受惠者”原则给我们指出了在探寻中原崛起中教育建设之出路时如何追求社会正义。在对教育的投入上不能再按地区平均分配,因为豫东黄淮地区已成为中原崛起的“塌陷”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也极为落后,它们在教育的发展上与中原城市群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这时还实行平均分配,那对这些地区的发展就是极大的不公平。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曾说,在起点相距很远的条件下,如果我们仍实行教育投入分配的无差别对待,实际上就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

由此看来,在探寻中原崛起教育之路径时,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必须在市场诉求的公平上有所弱化,应通过政府的有形调控手段对农村及豫东黄淮“塌陷”地区实行倾斜,使他们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受益更多,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之诉求。

我们应该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尽可能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三、中原经济区的教育振兴之路——实行差别待遇、弱势补偿模式

中原崛起的号声已经响起,并且已走过了坚实的几年。为真正实现河南全面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的教育必须有所作为,尤其是河南农村和豫东黄淮地区教育的发展要有新的起色。在国外一些国家的教育发展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实践:20世纪60年代,英国对教育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制定了“教育优先区”的政策,采用了“积极差别待遇”的教育机会均等方式;上世纪70年代,美国对少数民族则出台了“补偿教育”的政策。这些都可供我们借鉴。

为此,针对河南的具体情况,我们也应及早有所应对:

(一)省政府一级的基础教育投入主要拨付给农村和豫东黄淮“塌陷”地区

应该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塌陷”地区的县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在农村义务教育和城市义务教育之间,要中心外移,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塌陷”地区的县市和农村基础教育上。必须改变过去以城市为中心的投资倾向,要以“塌陷”地区和农村为中心,特别是以农村的弱势地区、弱势群体为中心,合理配置教育财政资源,加大对农村及贫困“塌陷”地区的投资份额。通过这样“不平等”的教育投入,使在中原崛起中农村和“塌陷”地区的弱势得到补偿,使他们成为中原崛起战略中的“最大受惠者”。只有利用政策的强制性特征,把国家的教育财政拨款倾向这些弱势地区,才能使这些地区真正融入到中原崛起的大潮中去,最终实现河南在中部的崛起。总理曾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这部分地区基础教育的状况,就改善了整个河南的基础教育状况,就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公平和正义之目标。“河南要用发展赢得一个尊重”,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如果教育水平上去了,人们的素质就会提高,而素质的提高往往会影响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也是实现教育强省、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由之路。

(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要加大对本区域内农村和边缘市县的基础教育的支付力度

中原城市群建设是中原崛起的排头兵,它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况且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都不错,是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的发展应是中原城市群极力打造的一环。我们要充分利用上级政府给予的综合配套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力争使本区域内的农村和边缘市县的教育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利用本区域的财力改善弱势地区的教育条件,使弱势地区成为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受惠者,从而造就本区域的教育公平和正义。

(三)中原城市群对“塌陷”地区的教育发展进行对口支援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3

一、农村教育: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就将人力资源即教育看成是经济发展的资本。他们认为在所有的投资中,对人的投资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日本和印度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土地是否适合于耕作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印度情况要好得多,印度也不吝啬对灌溉设施的投资。在考虑到所有因素后,事实是,日本耕作者把有用的知识运用于生产方面的技能比印度的耕作者高得多。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充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快于其他国家,正是人力资源的差异才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只有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而人力资源的积累的途径主要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特性在于它具有自我增值性,尤其在人力资源积累的初期,对于人力资源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初始人力资本后,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时,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对已有知识的运用熟练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只有将农村基础教育抓好,人力资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并不充裕,怎样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农村,通过向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借助农村这个宽阔的平台,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农村教育对农村总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首先在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此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二靠农民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农村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意味着从事农业的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以便于应用和操作机械化生产。另外,非农产业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劳动者的素质成为竞争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素质不高,已成为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非农产业转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忙时回到农村,闲时到城市打工,而是让他们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离开传统农业,加入到非农产业中。我国许多的劳动者之所以出现从城市回流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工作要求。非农产业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但其回报通常也要高于农业,因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通常能获得较高的待遇。同时,教育还能提高劳动者在非农产业中的参与度。因此,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真正转移。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工业开始反哺农业。为提高农民收入,各种优惠政策、补贴不断出现,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要补贴只有多数人补贴少数人,要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补贴不起,到最后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再最后一定增发货币,那就通货膨胀了。用财政补贴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贫穷的问题。”确实如此,对于人口庞大的农村来讲,各种补贴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时,再大的数目也是微小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现代化,可行之路就在减少农民数量。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全部历史以及当前的全部经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最基本的资源是人而不是自然提供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从人头脑中产生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教育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所以教育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的关键。农村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能将农村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所以,必须将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理性分析

农村教育不仅指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还包括农业教育、农民教育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还实施了资助上学等一系列教育补贴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我国实行学费全免,而且对于在校生还实行生活补贴,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调动了学生上学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政策转变。另外,我国农村扫盲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青壮年文盲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惠及民生的活动相继开展,培训累计达数亿人次。另一方面,虽然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对于农村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能积极主动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其次,“重量轻质”的现象更为普遍。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校为完成“两基”任务,采用“对策”,蒙混过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普及。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还未认识到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此外,农村培训受益者有限。从数量上来看,培训的人次还不足农民总人数的一半,远未达到国家的要求;从效果上来看,许多农民反映,培训的内容“不实用”、“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培训的“时间太长”等,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兴趣不高,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条件和教育质量,农村教育的教育设施、师资等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三、扎实发展农村教育,促进中原经济区“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对农村教育应给予正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原经济区“三农”问题的基础,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政府部门更应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抛弃旧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积极将农村教育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调动各种力量,积极开展农村教育工作;明确落实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立法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农村教育发展纲要,使农村教育有法可依;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能自觉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二)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形成常态。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必须开发的“重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成比例,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拨款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财政支教力度。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村教育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将农村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的重中之重,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要“不惜花重金”。同时,还应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学习成本,使更多的农民学得起、乐意学。其次,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教育经费切实用到为教育服务上来,对于那些挪用、侵占、贪污教育经费的违法乱纪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再次,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社会捐资助学、企业用工培训等。最后,大胆创新,综合利用各种力量,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教育发展了,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村人才培养起来了,农村的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农民才能富裕,“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4

随着中原艺术市场的持续繁荣,郑州市从业人员也渐成规模。然而,由于没有专业的培训制度和严格的市场准入法则,使这些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严重阻碍了郑州市艺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1.市场缺乏有很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的收藏人士及鉴定人员郑州市艺术市场对有很高艺术修养、鉴赏能力的收藏家、鉴赏家和鉴定家的需求是空前的,现有人才远跟不上艺术市场的发展需要。鉴定技术停滞不前、严重落后,而造假技术却不断提高、日新月异;个别鉴定中介机构既无条件又无资历,却号称拥有省级乃至部级“资质”的鉴定专家,公然地开展鉴定业务,这样严重干扰了我国文物鉴定市场的有序发展;在有偿鉴定的冲击下,部分专家的道德观已然迷失,他们站在商业交易的角度上,进行着权钱交易,把职业操守、人格道德全部抛之脑后,造成了艺术市场乱象丛生、假冒伪劣猖獗,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恶劣。业界呼吁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素质、高尚职业道德的艺术品鉴定人员来净化市场,建立权威鉴定机构和鉴定制度,为市场出具客观、公正的鉴定证书,确保艺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市场呼唤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懂艺术、通法规、会操作、善于管理艺术品交易的管理和经纪人才随着郑州市的博物馆、艺术画廊、私人画廊、拍卖行、古玩城等兴起,艺术品管理和经纪行业在市场流通及管理环节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管理与艺术经纪人才极其短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型、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更是难求。艺术市场的繁荣需要进行艺术品鉴定、拍卖、经营、策划、等,而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懂艺术、通法规、会操作、善于管理的艺术品交易管理和经纪人才为艺术家、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人之间搭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促进各方交易顺利完成。3.市场急需一批艺术市场理论专业人才与艺术展览策划人才艺术市场专业人员还包括艺术市场的专业理论、艺术评论和艺术展览策划人员。郑州艺术市场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艺术市场理论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良知,能加强艺术市场良好生态建设以及市场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和推荐艺术家及其作品,向公众和收藏人士解释艺术现象,促进市场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提高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市场中的地位,成为中原艺术和文化复兴不可或缺的实践者、推动者、策划者及传播者。随着郑州专业艺术展览和活动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艺术展览项目的开展,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逐渐展开,艺术策展人才的短缺也不断困扰着文化艺术的发展,引进一批有管理和策划经验的艺术策展人才,将使这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在教学改革中应对问题的对策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原艺术市场人才短缺的状况,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专业化艺术市场运作和管理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艺术市场专业人才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清晰的法律意识,了解宏观经济趋势与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与艺术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艺术修养全面,动手力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勇于创新,能满足艺术市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1.在没有设立艺术市场专业之前的过渡期,改革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使之与艺术市场挂钩,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艺术市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由于郑州高校目前还没有艺术市场相关专业,而市场需求又很大,改革艺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一种过渡性选择。如在设计史、艺术史、艺术概论、美术史等课程中加入当代艺术市场最新动向、市场运作方式及管理方法等内容,不仅使学生对书画、雕塑、陶瓷、家具、金银器加工等加深了解,还要到古玩城、画廊、拍卖行、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艺术市场的最新行情和积累市场操作经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又能为未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和市场需求的燃眉之急,一举两得。2.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建立艺术市场专业,这是解决艺术市场人才匮乏的根本途径郑州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高校开设与艺术市场相关的专业。高职院校设置艺术市场相关专业,必须充分利用郑州市的文化艺术相关机构,整合各种资源,放宽相关艺术市场专业方向的招生比例,提高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使专业与市场相结合,最终为艺术市场服务。艺术市场课程体系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的核心之一,决定了艺术市场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课程开设必须是艺术与市场、艺术与管理、艺术与实践的相关学科,先进的专业课程结构除了专业基础如书法、绘画等,还要有管理、经济、法律、艺术史,设计史、艺术评论、沟通艺术、艺术营销、艺术与评估、艺术品投资、艺术市场、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制作、艺术品规划与展览、艺术规律、艺术博物馆等与艺术市场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扩大和深化,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将来在艺术市场开创一番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3.加强与画廊、拍卖行及古玩城等合作,将专业课程与艺术市场紧密相联郑州市高职院校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加强校企合作步伐,将艺术市场专业课程与艺术品的拍卖、收藏、鉴赏以及市场走势结合,把课堂搬到博物馆、画廊、拍卖行、古玩城等,直接面向市场。多渠道、全方位改变现有教学模式,采取合作教学方式,更新知识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将艺术市场的操作、经营、管理纳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逐步推进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繁荣。校内实践则主要是做学校的展览策划,制作手工艺品对外销售,对外承接艺术品在学校相关的项目等。扩大高校办学的开放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和联合办学,实现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多管齐下,教学、科研、生产、实践、服务一体化,并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研究项目,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适应艺术市场的发展。

三、艺术市场师资力量缺乏的应对策略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5

经济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它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城市竞争将以城市文化的发展论输赢。城市的发展要靠文化领跑,一个没有文化灵魂的城市不可能有持续、长久、健康的发展。因为正是城市文化反映出来的城市精神,才会使我们的城市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历史文化同宗同源,民风民俗类型相近,文物古迹脉络相连。加强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不仅可以促进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增进我们的了解与沟通,而且也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原经济区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地区,中原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是我们彼此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个深化,必将为构筑中原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平台,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对外交流活动中最灵敏、最活跃的触角和媒介,文化交流活动以其生动、活泼、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综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多元交流冲击传统的封闭是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是促进民族、地区友好和理解最为重要的途径。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文化交流,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进一步密切了不同地域间人们的友好关系。文化交流能取长补短,文化交流能共同发展。我们要通过文化的全面交流,将一个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开放的中原经济区、文明的中原经济区展示给更大、更广的世界,使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市之间和中原经济区与外部世界之间,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共同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贡献文化工作的力量。

去年11月23日下午,中原经济区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文化局长专题会议在邢台市召开,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议题,本着互动、共进、共荣的原则,达成了加强文化信息交流、随会举办重大文化活动和定期举办中原民间艺术节等共识。2006年2月25日下午,中原经济区文化发展论坛在*市召开,会议就具体落实中原经济区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文化局长专题会议精神,本着“互动、共享”的原则,对*市举办“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和加强中原经济区各市文化合作,增进各市文化交流,实现各市文化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等达成了共识。“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暨*市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周”的成功举办,使这两次会议开花结果。但是,文化信息交流和文化资源共享等工作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文化创新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逐渐成为大中专院校及本科院校课程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点,对于高职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培养十分必要。近年来,教育部也逐渐要求各个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课程,开展创业就业课程,构建创业就业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习到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素质。

1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开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高职院校和学生以及高职教师的一次重大的挑战。学校是开展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主体,要坚持把教师和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开展符合社会潮流的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开展并不意味着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要创业,而是在课程的进行中,对所有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不仅是对学校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提高。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开展,应该全面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状况,开展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与课程文化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专业课程要在专业性教授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创新能力和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熏陶。

1.1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不仅在经济方面促进了区域发展,三个产业的稳步提高也加速了中原经济区的科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在2015年是稳步增长的,三大产业的均衡发展为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为中原经济区的创新创业以及文化创新建设带来了物质保障。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各省的协调和融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也离不开各省市的相互帮助,中原经济区各省市的发展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提供了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水平以郑州市为先,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促进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大多数只是作为专业课的一种附属和选修,并不是作为高职学院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多数只是为学生普及一些关于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公共知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作为考试的主要科目。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开展也能提供智力支持,共同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的开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高职院校和学生以及高职教师的一次重大挑战。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对于学校来说是学生必须了解和应该深入开展的一些课程,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1.2高职院校文化创新的实施过程

文化创新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学院要大力加强各种实践活动的举办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也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宣传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要坚持让学生体验生活,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发挥集体和团队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

2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结果

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不仅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还在于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观念,引领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了能更好地抓住机遇,首先要认识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将对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一次大的冲击,转变了过去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将带动学校的行政制度的改变。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原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的创造力,调动其积极性,这种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不仅为学校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3结语

本文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实施做了分析,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创新创业就业能力与课程文化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全面考虑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状况,开展适合教师和学生能力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下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文化创新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立高.创新发展战略下民族地区高职生坚韧人格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8所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88-92.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7

从总体看,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资金的总量较不足,并且在经济区之内的信贷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在金融产品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供需失衡。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原经济区的资本市场运作缺乏力量,并且在B股、N股、H股的配发上至今几乎都是空白的。在金融效率上,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原经济区的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能力比较低,资本的形成能力比较弱,金融资源较为匮乏。第二,金融机构的实际盈利能力,以及资产的质量相对较差。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机构在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以及银行业上的人均利润指标比较低,相对而言,创造利润的能力也就比较薄弱,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在金融效率上面比较低的一种表现。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是具有空间的,尤其是金融效率方面,虽然目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较低,但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及中原经济区的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原经济区的整体金融效率。笔者根据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方面的实际状况,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中原经济区的金融效率提升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区域的金融效率水平体现在区域的金融资源是否丰富,因此,要打破金融资源匮乏的僵局,就要增强资金的流动程度,并且促进储蓄资金向投资资本的转化。因此,需要在国家以及中央政府的层面,进一步提供在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有一定的金融信贷政策的倾斜,并且中原经济区要更多地引导这批资金转向中小型的民营型企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具有未来发展空间的产业。并且对于区内的商业银行应该有更为积极的贷款政策,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负债程度,促进中长期良性贷款的发展。良性的信贷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内金融生态的优化,在政策的扶持下,更多注重信用服务,进一步构建和谐的金融环境。

中原经济区要鼓励区内的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且鼓励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实现跨区域的资本流通,可以考虑对当前区内的农村信用社进行整合,以农村商业银行的方式拉动区内金融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可以鼓励相关的非银行类的大型集团,组建相关的区内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这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资本市场的多元需求。并且要完善当前的区内信用体系,政府财政要率先投入,强化资本的担保信用机制,并且促进资本担保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小类型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民营机构进一步申请信贷,促进区内的中小类型企业发展。此外,引进一些积极的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原经济区内设立相关的支部,吸引更多的投资类型在中原经济区内开枝散叶。要进一步地强化当前中原经济区内的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区内的金融机构要对市场当中的客户进行分析,更好地对中原经济区当中的优势产业、大规模基础建设项目以及第三产业的相关企业的进行融资服务。促进融资支持方式的多元化,改善当前融资的困难局面。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以及金融技术的创新,并且让银行业更好地对非公有制的经济实体提供金融理财方面的新产品,进一步推进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电子程度,实现操作无纸化、网络化。并且要重点对商业的承兑汇票进行推广,对融资性的票据业务进行开展,并且强化中原经济区中郑州、洛阳以及开封的同城化区域清算,进一步整合当前中原经济区中的金融优势力量,扩大区域辐射性影响。

当前中原经济区的金融发展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但是中原经济区在中国总局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一定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金融效率,成为新时期中国金融业中的重要区域之一。

本文作者:姚媛媛工作单位:河南大学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路径选择

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后,空间距离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新兴经济模式。这种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多为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经济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本和劳动力、产业结构和社会制度供给等多个经济要素实现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在经济协同发展区内尽量消减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因素,缩小各地间的地区差异,找准发展路径,实行统一经济决策,以此来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一、推进区域联合,坚持顶层设计

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先后设立了多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2012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文件,正式成立了以郑汴洛为核心、辐射河北、山东和山西三省的中原经济区,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原经济区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作为中原腹地,是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塞,黄河流经之地,是中华文明的发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截至2014年底,中原经济区总人口已逾1.5亿人,GDP值达5.5亿元,经济总量列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之后,排全国第四位,是中部地区崛起的新生力量。这一举措离不开党中央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经济区的设立打破了原有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地理位置趋同、自然资源互补的地区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协同合作,是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的大举措。经济发展既要打破市场垄断,又不能放任地方保护行为;既要调控市场的扭曲与外部压力,又要控制改革风险、降低改革成本。但政府不能控制市场行为,而市场也不会控制政府的预期来发展。故设立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体系,正是为了联结政府与市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撑。

二、启动内在动力,坚持合作共赢

经济发展既离不开外在调控,也需要内在动力。作为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体,要健康长效地发展下去,即要找到内在动力之源。中原经济体地处中原腹地,从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来看,有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以郑州、开封、洛阳为核心的区域,均以文化、旅游业为经济主动脉、以国内、国际贸易和物流为经济增长点,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可以说,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源,具备了协同发展的基础。早在设立中原经济区之前,郑、汴、洛三座核心城市之间就已在教育、经济和交通等多方面保持着长期合作。尤以经济合作为最。特别是近几年,成立中原经济区后,旅游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建成以洛阳和开封两座旅游城市为两翼、以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和总指挥中心的三角经济区,并以此核心区域为中心,发挥轴心经济优势,以“米”字形向周边城区辐射,通过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起来;并以交通、物流、旅游为核心产业,向金融、商务、工业等行业辐射,形成多行业的生产链发展模式,从而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真谛。

三、创新经济制度,坚持市场导向

经济发展需要一连串政府、制度作为保障。特别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样打破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体,需要更多的新政策、新制度出台,并不断完善、修正,以保障新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以中原经济区为例,既然在经济发展上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限制,那么也要对贯彻新制度、新政策的公务人员进行重新考核和选拔,以激励公务人员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对中原经济区辐射地区中低层公务人员的考核频次、加大考核范围,定期进行交流任职,以使政府公务人员熟悉不同地区的经济、人文、制度等环境,以加快地区间的交流,有助于缩小经济体内的地区差异;二是加强中高层官员的交流任职,消减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增加省会官员到其他地区挂职、交流任职的机会,以达到锻炼干部队伍、提升整体干部素质的作用;三是建立政策共享计划,在中原经济区内采取经济的统一决策,实行统一的经济制度,以降低核心地区与辐射地区在经济、人文、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如实行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展高新产业等措施,运用经济一体化理念来打造中原经济区。

四、创造合作契机,坚持协作发展

经济发展是以合作为契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就是实现各地区的协同发展,打破原有各地区画地为牢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国家的宏观高度来审视和探索经济发展路径,建立超常规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合作模式与契机上,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凡是与经济相关的层面都要涉及到,比如教育、文化、政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广泛寻求合作契机,加强单边、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比如城镇化发展,对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河南省来讲,各地几乎都面临城区老化、农村发展滞后的困境,这是各地区协同发展的契机,故中原经济区从经济层面上首先致力于“三化”建设。另外,从协作发展来看,区域经济体内部既要有合作广度,也要有合作深度。中原经济区以郑、汴、洛为核心区域,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据其地理优势,承东启西、贯南通北,而开封和洛阳又曾为古都,在全国旅游行业居于前列。客流量大、生产要素聚集是这一地区的综合优势。而郑州又建有现代化机场,是我国空运的枢纽中心。纵观各地优势,将中原经济区建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带,加强了各地区的深度合作。

五、理顺发展顺序,坚持先易后难

经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顺序是极其重要的。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国际地位,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情况,都有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故先发展哪个地区、后发展哪个地区,先搞活哪个行业、再搞活哪个行业,次序不可乱。发展顺序应选择先易后难的循序渐进之法。我国在经济改革中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无经济可循,故先易后难,改革成功率高,便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且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可有效带动周边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以中原经济区为例,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无论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经济结构,都远远高于开封和洛阳等周边城市。但一座城市发展起来所产生的效应只是星星之火,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更广大地区的经济走上腾飞之路。故国家设立中原经济区,以郑、汴、洛为核心区域,向河南省全境及接壤的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辐射,旨在带动这些地区共同发展。而作为全国第四大区域经济体,对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需要权威的经济协调机构作为领导核心,统一协调各地劳动力、社会资本、社会制度等,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部署、统一发展。同时,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各项制度的供给,为各地区协同合作扫清障碍。更重要的一点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坚持先易后难的顺序,才能保障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健康有序地进行。

作者:连文清 单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9

(一)国外研究Makun(1997)立足于生产服务业的增长,从竞争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外部化问题。其主要思想是,面对不确定性,企业会通过外购或者分包方式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FalkandKoebel(2002)认为,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的几大要素有:①服务和产品的转型;②产品周期的削短;③短期的顾客货物的生产正在取代大批量生产经营方式。Juleff(1996)强调了生产服务业对于专业化生产的协调和控制功能,贸易则有助于市场扩张,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服务业的成长。GuerrieriandMeliciani(2005)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角度上强调,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Park(1994)从分工角度将生产服务业的功能同分工和贸易的作用结合起来,探讨了生产服务业促进竞争力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的机理。Marrewijk(1997)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比较理论以及Markusen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考察了生产服务业、规模经济以及要素市场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重点分析了生产服务业的分工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度生产服务业的前后联系,以便更好理解生产服务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研究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顾乃华(2005)基于分工视角、高传胜等(2005)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的视角研究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在不同地区不同表现的原因。徐学军等(2007)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共生理论,对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共生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刘靓君(2008)具体分析了生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周鹏余珊萍等(2010)从生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关系来分析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丰志勇、何骏(2011)在对我国生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和发展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服务业的三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二、文献评价及启示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更偏重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缺乏结合本地特定经济情况的相关研究。基于收集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偏重于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忽视研究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业。而事实上生产服务业作为现代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从理论上看,对生产服务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区域内部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充实理论界对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从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机理机制出发,分析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供给和需求能力,将规范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同时运用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满足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生产服务业理论地域特色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扩展。

三、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中原经济区范文篇10

一、中原经济区特点、现状与战略分析

(一)区域特点和现状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关键、资源能源丰富、基础产业发达、在全国分工中层次较低、区内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特点,它们既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潜力,同时也显示出了本区存在的问题和加速构建完善本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为例,2009年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7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6位。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5位和2008年的第1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7位和2008年的第10位,都呈递降趋势。2009年底,河南省人口已达996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7.5%,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8%,第二产业占7%,而第三产业仅占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进出口总额仅占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7%。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区位条件,其创造的生产总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起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延缓和减缩的趋势。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情况明显与应达水平不符,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腹地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都有很大发展余地。而河南省内,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黄淮地区占20%,豫北地区占11%,豫西豫西南地区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发展梯度,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根据区域SWOT分析,综合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我们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组合,初步明确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1、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争取更多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巩固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2、W+O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动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培育自身的技术优势。

进而以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开放程度。3、S+T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坚持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在保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探索一条不以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4、W+T战略(减少劣势、规避威胁)。在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并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意吸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区内协调分工,实现平衡发展。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理论应用

(一)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空间结构梯度转移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点—轴”系统理论是对发展中区域的优化空间经济结构与优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要使发展中区域获得较快发展,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要素客体进行组织。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点—轴”结构,着重描述了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首先是空间聚集,然后是空间扩散,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活动成为有机整体。首先,培育区域增长极,建设经济核心区,以郑州为中心,由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隆起带。提升郑州作为区域一级中心的首位度,全方位提高其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这将有效辐射周边区域,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区最终实现协调发展的第一个步骤。在建设经济核心区的第二阶段,需进一步将郑州周边开封、洛阳、许昌、焦作、新乡、平顶山等市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分工,建成分工明确、聚集效应明显的二级区域中心,进而促进这些区域核心向全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现作为增长极的作用。其次,以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发挥辐射区域优势。作为全国交通运输枢纽,中原经济区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为主发展轴,京珠高速、连霍高速、107国道、310国道、新焦铁路、新荷铁路、漯平铁路等为次发展轴,促进区域各增长极的产业沿轴线向全区域转移,实现技术的外向扩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梯度转移的同时,全区的协调发展一体化也不可忽视。一体化经济模式需要依靠各地区之间有意识的合作,因此,统一的统筹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二)产业集群理论与地区专业化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将产生包括节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地区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梯度转移的进行和完善,它既是梯度转移的动力,又是梯度转移的结果。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惯常被用来测算某一地区一个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进而衡量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也称专门化率。现利用区位熵指数衡量中原经济区当下的产业集聚程度。区位熵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区位熵指数越大,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见表1)分析可见,虽然河南省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但省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整体工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比较低。即便是六大优势产业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食品制造业,也是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化,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梯度转移理论中,当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支撑与辐射周边的能力后,要素将改向周边聚集,形成不同分工的经济发展副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各地区进行个别分析和准确定位,将次级增长极的培育与产业集群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中原经济区中各地区优势突出,但显而易见,区内原发性产业集群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一五”期间重工业产业延伸形成的产业链集群,而新型的、承接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就相对较少,较低端的现有产业集群又导致了各功能区域间互动不良,更加不利于产业更新换代。因此,在根据各地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应做好产业升级准备,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以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经济功能分工。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绿色GDP核算公式,即:SSNNP=NNP-DE-DNC式中SSNNP为可持续社会国民生产净值,NNP为国民生产净值,DE为防御性支出,DNC为自然资产折旧。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的折旧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直接作用于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和经济增长价值的保持。当然,外部因素调整项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可以弥补一部分绿色GDP,但更加关键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亦须注意吸收消化外来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实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能源、原材料单向输出以及高耗费的粗放型向具高附加值的资源节约型转变。另外,中原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地的特殊性,又强调了本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工业化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不仅不会占用更多的耕地,而且还应该通过人口的集中而节省下来更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有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应能够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为探索出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科学发展新道路,中原经济区需立足粮食生产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培育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格局向分工合理、产业对接转变,抓住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城乡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三大产业和谐共荣的发展方式。在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化产业。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文化产业能够促使资源与知识相结合,推动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完善,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该产业中明显的创新性又赋予其极大的增值能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应将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已有历史文化的维护和发掘以及区域信息和技术的整合提升上面,并着力引导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产生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