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十篇

时间:2023-03-15 14:02:30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篇1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宗教的笔法,将现实主义的特色倾情展现,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贵族生活的奢侈与糜烂都展现了出来。其描绘的具体手法有:尖形拱门、尖塔高耸、、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大窗户及花窗玻璃等。

哥特式风格史于歌特复兴时期,最早起源于日耳曼部族,它是以贵族奢侈糜烂的生活为原型,将各种极尽奢侈的小装饰品用于打造整个建筑。建筑多以流畅的线条,瑰丽的图案,精致的雕刻等为主要设计手法,从而打造出一种颇受欢迎的建筑。

(来源:文章屋网 )

哥特式风格篇2

[关键词] 青铜器 哥特式 风格 流行元素

李泽厚先生写的《美的历程》这本书中,关于商代青铜器的美,概括了一个十分经典的词语――“狞历的美”。作为中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特定时期,其艺术作品有鲜明的历史和文化印记,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是,商代所崇尚的美更偏重于残酷、犀利,给人一种飘渺空灵的神秘感,这让我联想到不同时期的另一种艺术风格――欧洲中世纪哥特式艺术风格。

一、哥特式艺术风格概述

“哥特”一词,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可以找到其大致的意义,它代表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哥特式艺术风格最先也是最著名的体现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堂建筑,渐渐地也影响到世俗建筑。以“高、直、尖”的挺拔之势和轻盈之感为主要特征,其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体现一种“升腾”之感。代表建筑如法国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艺术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并逐渐扩展到了各个艺术领域,以颓废的华丽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世纪复古风格的文学、艺术范畴,随之派生出“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小说”、“哥特音乐”(以哥特式摇滚为主)。

现代哥特式风格自始至终都充满着“黑暗”气息,这已成为它最常见的情感基调,同时也反映着人性中的基本要素,如欲望、恐惧等等。

所表达的含义――Gothic(哥特)的命名是从德国的“Goth”部落由来的,Goth人入侵了意大利并了罗马帝国。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介于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因为意大利记恨Goth人毁掉了他们的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始终对中世纪带有否定的术语,他们称这一时期为“Gothic”。意味着野蛮和粗野。这时期的建筑技术上有了突破式的改进,产生了像NOTRE-PAME这样的哥特式大教堂。哥特式的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从12世纪到16世纪的早期,雕刻,玻璃制品,装饰物等都贴上了哥特艺术的标签。宗教在哥特艺术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画家、雕刻家们比起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主题更多的运用宗教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很显然对“Gothic”这个词汇是含蓄的否定。

推崇哥特式艺术的人群中最大的倾向实际上是对政治的极度冷漠,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很不幸。但是哥特使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种,换句话说: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对死亡的崇拜。

二、商代青铜器造型中的哥特式符号

商代青铜器带有非常鲜明的哥特式艺术风格,在整体造型中同样体现了“高、直”的挺拔之势,青铜器采取高足顶立的造型特色,制造轻盈、有空灵之感。

青铜器最体现哥特风格精神的符号就是饕餮纹,饕餮纹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青铜器纹样这一单纯属性,学术界对其图案特征的分析多局限于分类标准的需要,其实饕餮纹更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在其多变的形态下稳定与统一,将具体的形象抽离成符号性质的图案纹样。饕餮纹两侧配鸟纹,与目、眉构成神像,用以强化祖神文化。

三、哥特式的死亡崇拜和狞历之美的历史成因

作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下的艺术风格,青铜器鼎盛时期正是奴隶制制度的繁荣时期,它见证了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哥特式艺术风格产生的中世纪时期也是一个变革和过渡的时期。两个艺术风格都有宗教的影响并为宗教所服务,在给人们构建一种神秘高大的神明形象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中蒙上一层“神贵人轻”的思想。

青铜器所代表的奴隶制在当时来讲是先进的,但从今人的角度看,奴隶主对奴隶是惨无人道的,集中体现在人殉制度和人祭制度上。从目前所发现的商朝墓葬看,每一个大、中型墓(这些都断定为奴隶主之墓)中,都有数量不等的殉人,少则几人,多则数百人。每到祭祀时,仍要杀死一些奴隶作为祭品。这种用奴隶作为“牺牲”来祭祀的制度,就是所谓的人祭或人牲制度。成汤求雨时,史官们就打算用人牲祭祀。甲骨文中还记载有各种人祭的方式,如“焦妾”,就是用熊熊烈火活活烧死女奴以求雨;“沉妾”,就是把女奴投于水中以祭神;“伐羌”,就是杀死羌奴以祭祖。甲骨文中关于人祭的记载,记有人数的有1992条,共用13050人,没记人数的1445条,估计也有上万。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管窥商朝时期人祭的数量,体会到奴隶制度的残暴。另外,奴隶主在宫殿、居室建成奠基之时,还会在其四周埋上若干奴隶和牛、羊、狗等,以保佑宫室的坚固和居室的吉利。

血腥祭祀在商朝频繁发生,人们每天所目睹的就是这样的场景,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审美情趣,认为人生不过是缓慢走向死亡的过程。

而哥特式艺术风格为宗教服务,将宗教之美天堂之美渲染得极度绚烂华丽,让人们不自觉地陷入对死亡以后灵魂超脱的幻想,从而漠视现实的痛苦,同样也是引导人们看淡人生,宣扬一种生即为死的心理暗示。

两者对艺术的共同兴趣就在于对黑暗色调的运用,对于死亡的一种超乎寻常的偏爱。这也说明二者在思想上是相似的,有共同追求的。

两者表现其艺术特点的媒介都是大型的艺术形式和重金属物件,哥特式的建筑、商代的青铜器,而这都表现出了其思想所表达的神秘、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将阴暗的主题表达的如此恢宏,如此张扬。

其共性是都有一定的消极意味。商代以及前后的奴隶制社会都已经对奴隶的残杀习以为常,这种对生命的轻视虽然有它那一时代的进步作用,但从今人的角度看都是消极的;商代好酒,青铜器酒器居多,这是一种隐约的厌世的态度。哥特所宣扬的醉生梦死、华丽的死亡尤其对于现代来讲是更加颓废的。

中国历史上也并不是只有青铜器时代的商代出现了哥特艺术的影子,事实上秦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以及晚清,都出现过类似哥特的这种颓废的华丽,从这几个历史时期不难看出,无论是残酷统治或者政局的动荡,首先给人一种生的绝望,人们习惯了这种现实,在艺术创作时才会不自觉的去欣赏,这是一种无奈,一种压抑中的反抗。但是惟独商代,把这种对残酷和血腥的偏爱最完全的展示出来。

四、哥特式艺术风格在当今流行文化中复苏的启示

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驱使,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如今这种艺术风格已经融入到了许多新型的流行元素,如哥特式音乐(多为摇滚乐),哥特式电影(以黑暗色调阴暗主题为特色)和哥特式小说(多为吸血鬼题材)。人们追逐它崇尚它,无疑是因为它违反主流并且形成了自身的流派,年轻人认为这样很“酷”,也是年青一代对社会现实的种种不满的一种发泄,一种带着压抑情绪的反抗。而哥特式艺术风格并非外来的冲击文化,其实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在以后的历史时期有过短暂复苏。

而哥特式艺术风格在现今阶段复苏有着一定的提示意义,那就是如今的人们精神状态又处于一种悲观厌世、灰暗冰冷的时期,这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客观来说,按照人类历史的发展周期也注定处于这样的意识形态中,每个民族的历史都有过“中世纪”的历史阶段,从而衍生出各自具有特色的“哥特式艺术风格”,这种周期会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时而消逝时而复苏。

参考文献:

哥特式风格篇3

哥特式建筑风格主要流行于13~16世纪之间。由于当时是西方封建社会王朝的鼎盛时期,宗教气氛浓厚,因此,哥特式建筑风格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并且具有华丽、色彩鲜艳和神秘色彩等众多独特的建筑特性。哥特式建筑追求的是一种线性美,每个建筑物都像是要与苍穹相连接一样,高耸的双塔兼之十字平面的独特造型,在高耸双塔上还筑有塔尖。这种美学观念在西方封建社会时期大行其道,与封建的宗教思想有莫大的关系。哥特式建筑物内部通常都是采用尖细的石柱作为族柱,并且在族柱上雕刻有浮雕等众多艺术元素作为内部装饰。其自身高耸直挺的建筑外形和华丽内部装饰风格都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在阳光照耀下建筑物色彩纷呈、造型奇特华丽,并且带有强烈的宗教气息。

2.现代建筑的基本要求

2.1先进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发展,传统的现代建筑设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关于建筑设计多样性的要求。因此,根据以往传统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创新,现代建筑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正在呈现出一个井喷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建筑的多样化需求心理也在日益的强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是非常迎合市场的一个重要契机。先进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现代建筑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迎合现在人们对于环境绿化和生态的重视程度,才能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建筑需求。

2.2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上的具有很强的合理性而且功能上也比较多样化

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其理念大大有别于以前的传统建筑设计,而是更加注重科学化合理化的建筑计算和设计,从材料和建筑方式上都进行各种革新,给建筑性能方面带来很高程度的提升。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也摆脱了功能单一的困境,相对于传统建筑功能比较单一的特点,现代建筑其功能多样化且能满足人们和社会的各种需求。

2.3现代建筑技术和手段不断在提升,使得建筑寿命也在跟着提升

传统建筑设计寿命只有50-70年,并且在居住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和损伤,有时甚至情况会比较严重。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相比,现代建筑设计则更加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使用,更多地使用新的设计手段,使得现代建筑较传统建筑在牢固程度要提升很多,并且寿命也会延长很多。

3.哥特式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价值和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的对各种审美感官也在提高,其中尤其以对建筑审美需求变化最为有代表性。传统的建筑风格不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都显得很单一,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乏善可陈的建筑风格远远落后于现代建筑市场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对于现在建筑来讲必须要有更加独特的建筑风格或者新颖的造型和舒适的内部环境才能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哥特式建筑风格早在1840年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大量了结合欧式风格的建筑物群体,人们喜欢探索历史喜欢追求新鲜和神秘感十足的事物,越是历史悠久的东西越能够让人们对于它本身的价值产生认可。而哥特式建筑风格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并且也在建筑物上形成一定影响和独特造型的建筑形式,更加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中国国内目前不乏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不过基本都是以教堂为主的早期建筑物,这些哥特式建筑都不是经由国人自己设计建筑,要将这种风格运用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市场中来,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全新领域,将这两种不同概念不同风格的建筑理念进行融合创新,必然会给现代建筑带来一个全新的创意高度。

4.哥特式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哥特式建筑风格不论在欧洲还是国内,都已经对现代建筑形成了很深的影响,欧洲也已经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将古老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融合到现代建筑中来,产生了众多造型独特、风格别致的建筑群体。而国内在现代建筑领域这块还没有开始引用哥特式风格,在建筑风格创新上已经落后于国外,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风格,面对需求日益高涨的群众心理需求,就必须要有对应的价值建筑去迎合群众这种心理。哥特式建筑不论从造型还是内部装饰上,都有值得国内现代建筑借鉴和运用的地方,国内目前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多都是传统文化元素,在众多建筑群体中已经没有其鲜明的特点,而将欧式风格的哥特式建筑运用融合到国内的现代建筑中来,两者之间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贯通性,都有一定的历史过程,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可以有绘画雕刻等元素也让两者在某种程度相吻合。合理科学精确的将两种风格文化进行结合取长补短,从建筑外形内部装饰和周边环境进行建筑上的创新,创建出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是目前国内现代建筑最需要面对也是必须革新的一个重要方针。

5.结语

哥特式建筑风格不仅从其诞生之始就对整个欧洲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对现代建筑设计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和建筑风格也在逐步提高,不仅追求要吃的好,穿的好,而且更追求住的好,住的舒服等健康理念。所以现代建筑格局风格都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创造出更多新颖造型和内部唯美装饰的建筑群体,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强烈的建筑审美居住需求。传统的建筑模式和风格都过于单一格局简单,将哥特式建筑融合到国内的现代建筑中,必然能够给现代建筑带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作者:高峰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华彩乐章——英国哥特式建筑[J].安徽建筑.2011(01)

[2]任辉.哥特式建筑的美的研究[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05)

[3]李磊.浅析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与其轻盈向上的气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4]陈杭.关于哥特式建筑风格与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在我国运用的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

[5]余小梅.浅谈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

哥特式风格篇4

关键词:哥特文化 亚文化 设计 表现手法

关于“哥特(Gothic)”这个词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期的一个叫作西哥特的部族,这个部族缺少艺术品位著称,于是“哥特”成了“野蛮”的同义语。

中世纪时,一种以尖顶大教堂为显著特色的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即所谓的“哥特式”建筑。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被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贬称为“哥特艺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由北方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风格,与古典罗马文化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大相径庭。而在欧洲的许多地方,哥特艺术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才结束。在这400年的漫长历程中,哥特艺术发展并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哥特文化产生至今,它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带着中世纪古典的美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

哥特(Goth),最早来源于日尔曼人的一支。公元五世纪,哥特人在高卢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建立王国,他们的入侵加剧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八世纪,哥特民族才完全灭亡。哥特文化时期,建筑、绘画、雕塑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逐渐转为沉寂。自此,哥特艺术长期受到鄙视,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才得以正名。

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是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歌特文化最为坚实地扎根于带有日尔曼民族色彩的国家里,得到了最为持久地保持。不过,歌特式并不直接地受制于任何民族,而属于那个时期的超民族现象,是晚期中世纪的特征,是在包罗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宗教与教会统一体意识的光芒下,民族区别融化后的现象。

二、哥特文化形式的演变和发展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沃林格尔谈到“歌特式这个词因而与歌特式教堂的影像无法分开,形式意志所拥簇着的能量达到它们的顶点,那是歌特式建筑的璀璨顶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歌特式形式意志耗竭了自身,驱使自身走向死亡”。歌特式灵魂追求一个超越实际性与感官性的世界,以其对生命本身感知的混乱而陶醉沉迷,由此体味到永恒的闪现,这种歌特式的对纯精神性表现的偏好正是歌特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是一种凝固了的垂直方向的向上的运动。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闲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哥特式风格一直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建筑,新哥特式是田同风光建筑流派的又一个分支,它用过去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和构图手法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别的建筑上,这种在非哥特式整体构成上表现哥特风格的手法,是新哥特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建筑天才高迪将东方伊斯兰风格、新哥特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诸多元素“高迪化”后,统一在了他的建筑中。他的建筑作品被西班牙列为部级文物,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最有原创精神、最重要的建筑,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2.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

中世纪时期,哥特风格的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在雕刻玻璃镶嵌画、插图画、壁画和镶板画,多为教堂的装饰物和宗教故事的经卷等。由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头骨架结构和宽大的窗子,玻璃镶嵌画取代壁画成为主要绘画形式,并获得高度繁荣。插图画在哥特式绘画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特征之一是边缘画图案的发展,常充满各种人物和动、植物的奇异组合,具有幽默、幻想和浪漫色彩,题材包括神话、幻想、宗教故事和日常生活场景等。

哥特式因素于13世纪开始渗入意大利绘画,并与新拜占庭风格相结合。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进发出极大的创造力,成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发端,并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哥特式代表画家有牡乔和马丁尼、乔托等,这些画家也经常被归入文艺复兴画家之列。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他们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在其后的画家中,如意大利的浪漫派画家契里柯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静物的戏剧化,幽闭恐怖的气氛和神奇的象征-l眭的喻意主导了他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和观念引人至深而又让人不安,剥日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有银深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派画家也被称为神秘(魔幻)现实主义,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画家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暖昧的结构中重新组合起来,以具象的方式去描绘物象,以摆脱头脑中惯常的意识,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黑暗的元素为其一大特征。

3.哥特音乐

哥特音乐,其实指的是中世纪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让人想起中世纪宏伟而辉煌的哥特式建筑,而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际上是指哥特摇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是后朋克运动的一个分支。歌特音乐在英国开始,形成于地下,表现了摇滚最黑暗和阴沉的一面。哥特乐队也以戏剧化的服装和它的追随者(称为G0ths)而闻名。

一般来说哥特音乐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而又富有艺术气质。音色既含有精细的美感、又营造一种不协调觉:在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

歌特音乐很快就催生出另一种更为阴暗的、更具宗教文化渊源的音乐Dark Wave(黑潮)。黑潮承继了工业噪音运动和后工业噪音音乐元素,并收了欧洲中世纪黑暗文化,再引入电子乐器对歌特中原有的古典音乐元素作进一步延伸,达至一个或气势磅礴、或思古幽情的庞大音乐氛围。黑潮以其几近完美的刚柔并济手法,遗世而立的古典情怀和深不见底的黑暗文化吸引大批地下乐迷蜂拥而至,成为新一代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亚文化。

4.哥特文学

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对哥特式小说的描述为:“这一批评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饷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地被感受到。“令人快乐的惊恐”在历史废坷;和历史背景中孕育着。”

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

华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安,拉得克里夫的《奥多芙的神秘》、路易斯的《憎侣》,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包括《诺桑觉寺》、《弗兰肯斯坦》、《简爱》、《呼啸山庄》、《米德尔马契》以及狄金森的诗歌等作品都可称为哥特文学的典范。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当代畅销书作家安妮,莱斯的《夜访吸血鬼》和布莱特的《勾魂时分》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吸血鬼的延续。吸血鬼题材的大受欢迎也为其后席卷了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脚本。

5.哥特电影

第一部有影响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电影《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自此,吸血鬼正式出现在了大银幕上。而主人公正是斯托克笔下的德古拉伯爵,其巨大影响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好莱坞对有票房号召力的题材来者不拒,1931年,美国导演勃朗宁便再次将斯托克的原著著《德古拉伯爵》搬上了大银幕,《吸血狂魔》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哥特电影,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法国导演乔治斯·弗郎吉的《无颜之眼》成为第一部没有吸血鬼形象的经典哥特电影。这部采用了黑白影像的电影,有着诗意的氛围,赋予了哥特电影全新的气质,丰富了哥特电影的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哥特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的意义深远。影片中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但同样编织出了一个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画卷,给哥特题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拓展了哥特电影的题移‘范围。i992年《惊情四百年》以好莱坞的方法彻底重构了德库拉伯爵的故事,影片大气恢弘。特技眼花缭乱,很快席卷7全球的电影市场。而名为《乌鸦》的电影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进入21世纪,哥特电影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2001年,法国电影《狼族盟约》,糅合了悬疑、巫术、惊悚、异域等多重色彩,精致而又细腻的在银幕上还原了一个以哥特文化为背景的精彩故事。2003年,法国的3D动画片《盖娜》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影响力的哥特动画长片,是依托科幻背景对哥特宗教内容的一次全新演绎,是创作者对宗教传统的独特反思,而这种反思,正是承袭了哥特文化中的异教传统

时至今日,史诗性的哥特电影浪潮已经过去,但哥特电影的题材却越来越广泛。

三、哥特文化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影响

歌特文化以一种黑暗美学的表现形式迅速发展和成长,成为各个艺术领域的一部分。其对设计的影响最早出现在建筑上,发展至今,歌特艺术已在服装设计,工艺品、插画、字体设计、摄影等设计领域进行着新的诠释。

哥特风格服装有着特有的哥特元素,在中世纪法国的服饰中,服饰的整体轮廓,袖子,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哥特元素。在八十年代,哥特服饰时尚为染黑的长发、苍白的皮肤、紧身黑衣、尖皮靴和大量银饰(多用早期欧洲和埃及宗教性的设计)。到了近现代,哥特服装风格再次盛行。一些大牌的服装品牌设计师也开始关注哥特时尚,比如:Kenzo、Anna Sui等。被冠以哥特式的时装常常是不对称的,也使用类似纹章的印花图案。当下的所谓哥特式时装更多地带有商业色彩,和时尚气息。

歌特式的工艺品,大多以阴暗,腐朽的美丽为主题,来表现生命边缘的美,多有金属骷髅头、腐败的玫瑰等哥特元素。其虽然以阴暗和腐朽为主题。但并不缺乏美感,反而比直白的美丽更显的真实而有力度。当下的很多玩具也取材于歌特文化,如来源于电影《鬼娃新娘》《僵尸新娘》角色的玩偶,纽约艺术家Voltaire设计的邪恶之熊Deady更是多次出现在潮流玩具中。

歌特风格的插画,主要以超自然现象和巨大的废墟、坟场、骷髅、异类、死亡等等与之类似的场景现象为表现对象,从而揭示深刻的主题。主题多表现生命、战争、生活压力、社会腐败等。代表插画师有美国的eraldBrom,他以个性独特的人物造型。残酷邪恶的画面直指社会暗面。柴本是日本最华丽的歌特插画家之一,其作品充斥着深深的绝望及无奈,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惑。而当今歌特风格的插画师还涉足于3D和玩具制作领域。

歌特字体,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中世纪文字,是一种华丽优雅的字体。它有粗旷的外形和精致的边缘修饰,复古却又不失现代设计感,字体饱满丰富,给人一种贵族高雅的审美感觉。现代多被用在精装书籍里。

源于中世纪的歌特式家具,装饰精巧多变,由起支撑作用的柱腿和贴面的薄板组成,演变成了豪华家具,在各个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样式。哥特式的卧具可在床柱上撑纱帐,这种华盖意味着把一种建筑形式用在了家具艺术中。

哥特式风格篇5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高峰、末期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法国为中心,发展繁荣起来的。12世纪,是哥特式的发生与发展的阶段,到了13世纪,法国哥特式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夏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就充分展示了哥特式建筑由早期向鼎盛时期不同的发展风格。在此之后,法国兴建了很多大教堂: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亚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和博韦大教堂(Beauvais Cathedral)等。13世纪中期之后,哥特式建筑主要向轻盈和繁饰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辐射式(Rayonnant)、火焰式(Flamboyant)等晚期的哥特式建筑。法国哥特式建筑也传播到欧洲各地,并且在各国形成不同的哥特式风格。在英国,有盛饰式(Decorated style)、垂直式(Perpendicular);在德国,哥特式则综合了法国盛期时的哥特式和英国的垂直式,以密集小尖塔著称;在意大利,哥特式建筑则更多保留有古典和古拜占庭的建筑传统风格。

哥特式艺术主要以夸张、不对称、奇特、轻盈、复杂和多装饰,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性线条为其一大特征,具体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物的尖拱券、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哥特式元素。

哥德式建筑的主要特色,就是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这些特色在欧洲的教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很常见。同时,这些哥特式元素也出现在很多欧洲的城堡、宫殿、大会堂、会馆、大学,乃至一些私人住所。

哥特式建筑,在建筑物的外部,一般遍布着建筑的支撑部件(比如扶壁、飞券等),给人一种瘦肖的立体感;而在建筑物的内部,很少能见到厚重的墙面,遍布的是花窗玻璃,室内空间异常明亮。这些元素从建筑力学上说明,哥特式建筑,已经从古罗马、罗曼式建筑的拱、穹顶等块面整体受力体系,转变成框架的受力体系。负责承重的框架之外,建筑就可以不砌墙、用增加室内采光的窗户来填充与装饰。

哥特式大教堂(cathedral)建筑很多,位于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被认为完美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位于北京的西什库教堂、位于青岛的天主教堂和位于香港的圣母无原罪主教堂 、九龙玫瑰堂等等,也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文学

在文学范畴里,歌特式文学主要是指源于英国18世纪后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哥特式文学的创始人是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英国作家,他创作于1764年的小说《奥特兰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开创了一种富于超自然元素,神秘、恐怖的哥特式小说风格。后来,同样来自英国的作家安·莱德克利夫(Ann Radcliff)1794年出版的小说《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最终确立了哥特式小说的标准式样。

一般来说,哥特式小说,都充斥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这一题材的代表其他作家与作品主要有:英国作家M.G.路易斯(Matthew Gregory Lewis)的《僧侣》(The Monk);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科学怪人》;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黑猫》和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Gaston Louis Alfred Leroux)的《歌剧魅影》(Le fant?me de l'Opéra)等等。

哥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比如,玛利·雪莱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布来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这些哥特式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描写残酷的激情与恐怖超自然细节。作品的主人公,通常是年轻的男女,往往都是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欲,和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境遇……这些文学作品和经此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吸引全世界的青年读者和观众。在当代,哥特式文学的恐怖小说作家中,美国作家安妮·赖斯(Anne Rice)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布莱特(Poppy Z. Brite)的《时分》(Lost Souls)比较有代表性。至于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的暮光之城系列(Twilight series),更是闻名全球。

历经数年,不同国籍、性别的文学家创作的哥特式文学作品的不断涌现,不仅体现了哥特文学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反映了哥特文学对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说,哥特式文学,是一种恐怖与神秘的混合体。

哥特式建筑与哥特式文学,虽然属于建筑和文学两个领域,但是,作为外语学习者,有必要对二者做一个对比分析,以便更深入了解西方的异域风情。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哥特式风格篇6

哥特文化源于中世纪欧洲,其意义与时俱进,由单一到多重,发展出哥特文学、哥特音乐等哥特亚文化。受其影响的哥特体辨识度高、特色分明,但同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在设计工作者的探索下,哥特体突破了地域、表现形式等局限,焕发新生,这都为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

哥特;哥特体;多元性

1.“哥特”一词意义广泛,它原指的是一支游荡在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古老的日耳曼部落。同时,人们也将12世纪至15世纪间,由教堂建筑艺术发展起来,进而影响了整个欧洲西部的艺术运动称为“哥特”。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思潮以服务宗教为宗旨,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围绕着教堂展开,例如雕塑、壁画、版画、彩绘玻璃、手抄本等,无一不忠实地以哥特艺术的表达方式复述着圣经新约和旧约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教堂多采用尖券和肋骨拱顶的类框架体系,运用飞扶壁、束柱、尖塔、玫瑰窗,花窗棂、透视门等造型语汇,形成了瘦骨嶙峋、玲珑剔透的外观,产生了向上升腾与超凡脱俗的幻觉[1],象征着天主教信仰的超脱与教会权利的至高无上。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Walpole)发表了小说《奥特朗托的城堡》(TheCastleofOtranto),标志着哥特式小说时代的开始(因为大部分此类小说都将故事背景置于幽暗的哥特式教堂而因此得名),至18至19世纪的文学界,哥特文学发展成为魔幻、恐怖和浪漫主义的混合体。在绘画方面,19世纪的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EverettMillais)以及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进一步拓展了哥特艺术的表现新形态,其追随者们更是在此基础上,孜孜不倦地挖掘此类神秘、病态且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主题。

2.哥特文化的盛行体现到视觉符号领域,哥特风格的平面设计应运而生,并逐渐在电影海报、电子游戏、书籍装帧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与商业文化紧密相连。哥特风格的平面设计具有独特、鲜明的视觉表现力,在色彩方面偏好深色,刻意营造出神秘、黑暗的视觉效果,表现手法往往具象写实,但并不追求夸张、华丽和强烈,而是在含蓄中体现出其另类的风格[2]。到了近代,这股哥特之风越刮越猛,甚至掀起了哥特亚文化之潮,席卷音乐、电影、服饰、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起源于好几个世纪以前的“哥特”从未过时,反而在当今时代焕发出无穷的创新力。随着人们审美倾向的不断改变,哥特风格的平面设计也随之变革,表现形式更多元化,尤其是字体上的体现尤为突出。

3.何谓“哥特体”呢?如前文所述,“哥特”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重的过程,在其影响下,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最独树一帜的应该是“哥特体”,一种外形华丽、辨识度极高的字体形式。和“哥特”这个词条一样,哥特体也有很多含义,它也被称作黑体(blackletter)或者是无衬线体(sans-serif)的一种,11世纪至17世纪间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4.追根溯源,哥特体来自于安色尔体,其最初的造型也较为圆润饱满,不过迫于当时羊皮纸不仅造价高昂且笨重不易携带,出于节约空间的考虑,人们将哥特体进行了造型上的浓缩,并且意外地发现,改良后的哥特体结构更为紧凑,视觉效果更为醒目,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哥特体形式。哥特式字体纤细、修长且紧凑,上行符(小写字体中超出x字母高度部分)与下行符的区别愈来愈不明显,字形棱角愈发凸显,冷峻高耸的气势仿佛哥特式教堂一般尖锐(见图1)。从整体效果而言,字体的黑色部分深沉浓郁,视觉冲击力要远远强过于字母负空间的白色,类似于至今仍广泛使用于日耳曼语系文本的黑体字。

5.“哥特”一词与其认为指的是它的字体形象,不如说它呈现出无拘无束却又躁动不安的神韵,在很多方面与哥特建筑风格不谋而合。哥特体在其表现形式上常重复着相同的结构,这种构成形式一方面增强识别度,让人过目不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不可思议的节奏韵律感。和罗马字体不同的是,哥特体从未获得过“官方认可”,正如哥特建筑在艺术史上的尴尬地位。因此,哥特体有很多非正式的变体。虽然这使得我们无法像分析罗马体一般对其进行理性严谨的分解,但其多样性与多变性却保证了哥特体的独特性与开放性[3]。或许正因为此,哥特体格外受到平面设计工作者的青睐,在各种设计领域里大放异彩。

6.比如在平面设计领域,哥特体的多元性让人印象深刻。哥特体虽如哥特文化一般特立独行,却有着很强的兼容性,它茂盛的生命力使其如同爬山虎一般,蔓延于视觉传达的方方面面。哥特体最初紧随着哥特文化现象出现,比如哥特电影海报,哥特音乐专辑封面等,随着其丰富的表现性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者们所发掘,哥特体也以越来越具有时代性的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7.哥特体与东方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中国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依托的独特的视觉艺术,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妨碍不认识汉字的人欣赏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包容万象,它与哥特体本是两种来源于完全不同背景的文化现象,两者的结合既赋予了汉字别有异域风情的阳刚味儿,也赋予了哥特极具东方文化特色的神采。除了与文字的结合,韩国的艺术设计者们也尝试着将哥特体与传统纹饰融合为一,在此设计理念引导下,哥特体一扫人们观念中阴暗、忧郁的旧有形象,换之以东方文化所擅长的含蓄与温婉,令人耳目一新。从造型上,它跳脱了哥特体一贯刚硬的外形,而多采用东方人更能接受的柔和线条,呈现出万花筒一般繁复华丽的造型特点见(图2);从色彩上,它采用了视觉刺激效果较弱,明度和纯度都偏低的颜色,一方面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也能更自然地适用于多种场合,比如运用于服饰,桌游(扑克牌)等。

8.从使用范围角度来看,哥特体的运用也延伸到产品商标,企业CI等商业运作程序中。为适应现代审美趋势,哥特体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线条更为流畅,整体造型更为简洁,几何特征更为明显。从表现手法看,很多艺术设计者已经不满足于二维平面,而尝试着从三维角度来表现哥特体;从情感表达来看,哥特体亦不再局限于诠释恐怖、张扬、神秘等艺术特色,而是和动物造型相结合,完美地代言了略带喜感的字体变形(见图3)。

9综上所述,作为哥特文化的分支,哥特字体一直以一种略受冷落的身份存在于设计史上,令人欣慰的是,艺术设计者们源源不绝的灵感和令人钦佩的不懈坚持与尝试,赋予了这种古老字体以新生。21世纪是消费时代,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体,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当流水线的操作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时,也许我们应该放缓脚步,回头从新审视那些被我们遗忘在历史长河里的美。结合新时代的审美情趣,哥特体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也为我们带来更多启示。

参考文献:

[1]杨潺.中世纪英国哥特建筑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哥特式风格篇7

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是这个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传说失火原因有很多,如据说是一头牛踢翻了油灯所致。由于芝加哥的风特别大,加上当时许多建筑都是木质材料,这场大火蔓延得非常快,很短的时间里,芝加哥市中心笼罩在冲天的大火之中,市中心基本上全部被烧毁。凶猛的火势让救火队员完全没有办法,最后只有放弃,撤离燃烧区域。两天后,这场大火自行熄灭了。大火烧毁了1万7千多幢建筑,包括歌剧院、市政厅等,9万多人无家可归,几百人葬身火海,芝加哥1/3的财富化为灰烬。

然而,这个城市很快在大火后重生。无数的捐赈款从四面八方涌来,无数的人开始重建这个城市。大火后的22年,芝加哥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城市。这次大火后的重建,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现代建筑师,历史上称他们是“芝加哥流派”的建筑师。他们开始用钢架结构建造摩天大楼。他们放弃哥特式或者纯古典式的建筑风格,开始追求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追求建筑的垂直高度;有些建筑师则采用在现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古典的因素,并使古典风格和现代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称之为“新古典主义”。他们的这种努力开创了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先河,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建筑风格。芝加哥成为美国高楼大厦崛起最早、数量最多、风格最新的城市,高层建筑设计从此形成了一个闻名于世的“芝加哥流派”。今天,世界上许多建筑设计者都慕名而来,探访这座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之都,这也许是芝加哥大火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芝加哥的建筑主要分成两种风格。前一种称为新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从1885年到1935年高速发展时期的建筑。这些新古典主义建筑师开创了现代建筑的先河,广泛采用了钢架结构和高层建筑,但是在建筑物的装饰上继承了许多古典建筑的风格,在建筑物的顶上广泛采用哥特式、钟楼式或者人像式的装饰风格。这些建筑物庄重沉稳,具有各自不同的装饰风格,融入历史的气息,具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另外一类建筑是从1950年之后修建的,这些建筑完全是现代建筑,没有古典元素的风格,基本上是笔直的立方体结构。这一类建筑形成了所谓的“第二次芝加哥建筑风格”。1963年,一位大胆的建筑师法日勒・克汗采用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来修建这里的摩天大楼,他的这种建筑形式被称为框架式。它不仅减少了原有建筑的承重梁,扩大了使用面积,而且使建筑物的外墙可以全部敞开,使建筑的透光面积大幅度增加。采用这种建筑方法的建筑物有些通体采用深色玻璃墙的外形,就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片;有些建筑物采用钢条的编织结构,就像一座铁塔,高高矗立;还有的建筑采用银白色的铝质材料覆盖,显得像白玉一样耀眼。这种立方体形式的建筑从这里开始出现,影响了整个世界建筑的潮流。20世纪80、90年代之后的一些建筑物,更具有了后现代的建筑风格:有一幢双子大厦的外形酷似玉米棒;还有一幢大厦的外形,模糊了传统的立方体结构,而变成了流线型的螺旋结构。芝加哥的建筑让人惊叹,这里是现代建筑博物馆!它们在芝加哥河的两岸延伸,在密歇根大道上舒展,层层叠叠,让人目不暇接。从未见过一个城市被如此精巧地设计成这样一个建筑的博览园。

芝加哥论坛报大厦

1922年《芝加哥论坛报》想要修建一座新的总部办公大楼,于是面向全世界征集设计方案,并且开出5万美元的奖金,目标是要设计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最吸引眼球的建筑”。两名来自纽约的建筑师夺得了这项奖金,他们是约翰・豪威尔和雷蒙・胡德。胡德后来还设计了著名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他们采用了新哥特风格的摩天大楼,在论坛报大厦的顶部设计出了一个精美的哥特式的花冠,牢牢锁住了大家的视线。这座大厦在1925年建成,高141米,精美的建筑风格和吸引眼球的哥特式花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美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设计者还受到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Art Deco)的影响,在大厦底部的墙上嵌入各种从世界各地采集到的历史建筑碎片:如希腊万神殿的石块、罗马斗兽场的石块、埃及金字塔的残片、巴黎圣母院的一块方砖、伦敦塔的一块石头、美国白宫的垫脚石,还有一块石头来自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及一块中国河南洛阳寺庙里搬来的武士方砖。墙上一共嵌入了136块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历史遗迹的碎片。而且,这些历史碎片还正在被嵌入中,新近被嵌入的是倒塌的柏林墙的碎片和刚被炸毁的纽约世贸中心的一块钢铁碎片。还有一块来自月球的石头在这里展出,由于美国宇航局对于所有的月球石拥有全部的所有权,因此这块石头无法嵌入墙体,只有在这里的礼品店里展出。这座大厦被设计成一个历史的活动展览馆,历史的著名碎片慢慢被嵌入其中,它本身也就承载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分量。

箭牌大厦

论坛报大厦的对面是另外一幢风格独特的大厦,这是世界著名的口香糖制造商雷格里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这个公司生产的“箭牌”口香糖和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可乐一样,几乎成了美国商业文化的标志。箭牌大厦的建设时间和竣工时间几乎与论坛报大厦同期。它采用双塔的形式,分成高矮不同的南楼和北楼,南楼有30层,130米高,北楼21层,南楼的顶上有一个面向四方的座钟,两楼中间在14层的地方用一座天桥连接,整个风格采用了教堂风格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风格。建筑的表面采用亮光釉质材料,整个建筑在阳光之下,呈现口香糖的那种乳白色。站在对面的广场上,望着中间的天桥,人们禁不住会惊叹这种建筑艺术令人震撼的美感。这种美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这种视觉的冲击力,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够体会。

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

这个建筑物的体积非常庞大。从芝加哥河往上看,像一个体积庞大的城堡,这就是著名的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这个建筑物在1930年落成的时候,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占地37万2千平方米,比北京鸟巢体育馆还大三分之一的面积,占据了芝加哥将近两个街区的位置。修建这个庞然大物的马歇尔・费尔德家族的想法是尽量把芝加哥的零售业集中在一个大市场里,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这个构想可能成为最早的超级市场的雏形。为了修建这样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建筑师只有采用“修筑水利大坝的方法”来修建。为此,专门铺设了许多路轨和大型的传动运输设备,并采用大型混浇的方法,把建筑 业带入了机器时代。这个建筑物共消耗了3百万立方的混凝土,6万吨钢和总长64公里的管道。建成之后,这个建筑物拥有13个功能不同的大型仓库,和当时世界上室内面积最大的交易大厅,以及一座25层的中央大楼,共有4千扇窗户。这幢建筑物实际已经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中之城”。这幢“世界最大的建筑物”的记录―直保持到1943年,被华盛顿的五角大楼超越。从那以后,五角大楼又陆续被其它的建筑物超越。如今,吉尼斯的世界记录表上,该幢建筑的规模排名已经在二十位开外了。

有关这幢建筑物的一件趣事是,该幢建筑在1945年被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购买,并被肯尼迪家族持有将近50年的时间。“为了纪念那些杰出的美国商人”,约瑟夫・肯尼迪在1953年在这幢大楼的前面树立了八个巨型的青铜头像,分别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销售商巨头,被称为“商业名人堂”。如今,这些头像就矗立在芝加哥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河水和芝加哥的群楼。

双子大厦

在芝加哥层层叠叠立方体式的高楼中,有幢双子大厦。它由两幢高179米的65层圆柱型高楼组成,外形酷似两根玉米棒,下半截是螺旋形的停车场,上面是住宿的公寓,伸出来的阳台刚好构成了玉米瓣的模样。采用这种螺旋式停车的设计,是这两幢大厦独特的地方。当它在1964年建成的时候,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公寓式建筑。它的外形颠覆了周围传统立方体的建筑模式,在这些高楼大厦之中显得很独特。两座圆柱型高楼的下面19层是螺旋式的停车场,提供了1,792个停车位。整个第20层是一个自动洗衣房,从21层到60层便是公寓式住房,一共有900套公寓。在大楼的顶上设有许多公用设施,包括一个戏院、体育馆、健身中心、游泳池、溜冰场、保龄球馆、百货超市和几个餐厅,在底楼还有一个停放小游艇的小型船坞。有人开玩笑说,你可以―直住在里面的公寓不用出门,一切都应有尽有,而且自给自足。这样的建筑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公寓”,一个“囤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使所谓的便利、享受和自动化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成为美国“二战”之后年轻人的新潮生活方式。

千禧公园

紧挨着芝加哥美术馆和密西根湖畔的千禧公园是芝加哥的一大骄傲。这个公园占地24.5公顷,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屋顶公园,因为这个公园是架设在伊利诺伊中央火车站的上面。这是仿效纽约中央车站的设计方案,使整个火车站藏入地下,从而解决了城市火车站既不美观,又感觉混乱的问题。整个公园从1998年开始动工,―直到2004年才竣工完毕。

千禧公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具有21世纪的代表性的公园。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和思潮的影响,这里的许多设计具有开放式和互动式的特点,是“芝加哥流派”的一个新型代表。公园中有一个雕塑设计别具一格,称为“雨滴”。艺术家用高度抛光的纯钢做成一个“雨滴”的模样,5米高,110吨,外形酷似一滴巨大的水银。当游客走近这颗巨大的“雨滴”时,可以清楚看见自己和周围的建筑,就反射在这钢球之上。钢球清楚地映照出千禧公园周围的经典建筑和密歇根湖上方蔚蓝的天空。游客和雕塑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不再像传统的雕塑那样,只是单一的呈现,人们只能静静地欣赏。

位于千禧公园另外一边的是克劳恩人脸喷泉,由两块竖立的大型玻璃幕墙组成,里面装有电子显像屏。显像屏呈现的是不同人物的脸,男人的、女人的、老人的、小孩儿的,都是芝加哥的普通市民。当屏幕上的人脸撅起嘴的时候,就有一股泉水从嘴里喷进前面的一个水池中。显示屏的人脸可以增加也可以改变,芝加哥市民可以在这里看见自己的脸。

哥特式风格篇8

关键词:哥特音乐;摇滚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09-01

一、哥特音乐的起源

公元286年。罗马帝国被一分为二,建立四帝共治制,后史称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其中西罗马帝国于476年被蛮族各民族所消灭,入侵者主要由日耳曼人的各大部落组成,里面最大的一支部落名叫“GOTH”,后音译为哥特。

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中世纪文化是“黑暗的时代”,他们称这一时期为“GOTHIC”,并赋予其野蛮、粗鲁、神秘、宗教禁锢、文化破坏者等多种含义。在19世纪初所进行的浪漫主义运动中,浪漫主义者希望从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中寻找理想,希望回到中世纪的文化环境中去,随着这一时期哥特式小说家如Byron、Shelly、Verlaine等的不断涌现,其对人类内心阴暗面的展示,是对当时社会主流文化思维模式一种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黑暗,恐怖,吸血鬼也成为了哥特文化的代名词。

现在所说的哥特音乐,实际上是指哥特摇滚,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一种音乐风格。这种风格与哥特一词的本意并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称作哥特,是因为它借鉴了18、19世纪哥特小说中的恐怖、阴森的元素。

20世纪7 0年代,布列颠群岛上爆发了打着“Killing the Queen”旗号的PUNK运动,一些朋克音乐人不满足于单纯的朋克音乐气质,在朋克音乐风格内融合了沉寂了几个世纪的哥特元素,并将此类音乐作为向一切压抑自由的主义咆哮的工具。朋克是一种60年代中期源于美国车库乐团(garage band)舞台的一种全球青少年文化,与喧闹嘈杂、反政府、歌词多为反映性、、肮脏的暴力美学并且音乐形态较为单一,多采用三和弦和三大件(吉他、贝司、鼓)作为伴奏乐器的朋克音乐所不同,哥特音乐崇尚的是黑暗和恐怖,以及对死亡的美化和追求,旋律更为忧郁、低沉不及朋克音乐那样快乐和喧杂,在配器上也较为丰满,除传统电声乐器外还大量采用合成器的合成音色和中世纪的乐器以及古典乐器

早起哥特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乐队有苏可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还有包豪斯(Bauhaus)乐队,它们的音乐充斥着沉郁厌世的情调。音乐往往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治疗(the cure)乐队和英国任务(the mission U.K)乐队在其音乐中有许多流行的旋律和怪异的音色;仁慈的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乐队和基督之死(Christian Death)则充斥着大量的反宗教、血腥的歌词和金属般爆裂的音色,深刻影响了后续哥特音乐其他流派。

后期哥特音乐影响了其他摇滚乐派,形成了不用的音乐风格,如与电子舞曲相结合形成的暗潮(dark wave)音乐风格,其音乐风格中的黑暗情结与哥特音乐如出一辙,不过与吉他摇滚类型不同的,电子音乐一直是暗潮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金属音乐想结合从而形成的哥特金属,其歌词集中于宗教、地狱、天堂、恐惧、死亡等题材,并多数情况采用双主唱(一男一女,而女主唱多用美声演唱)使其很容易与其他类型的金属音乐区分开来。

二、哥特音乐的一般风格

1、音乐形态:哥特采取了阴冷的合成器效果,加工了朋克音乐的吉他声音使它们建造一种不祥之兆,悲凉的感觉,并常常附加庞大的音响背景。音乐上尽管含有电声效果和舞蹈节拍( 在音乐演变后的某些分支流派中) ,但整体上则展现出病态、忧郁、舒缓而神经质的气质,仍以小和弦,单调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表现出明显的怪诞和抑制机构特性。哥特音乐中存在着复古的倾向,包括使用中世纪乐器,借鉴古典音乐,使用歌剧唱腔,歌词和取材都借鉴近代的哥特风格文学,等等。这既增强了哥特艺术的华丽美感,也进一步加深了其颓废空虚的程度。尽管哥特通常不是严格意义上受欢迎的风格,被给予了一种华丽诗意的倾向。

2、歌词:虽然哥特音乐借由朋克音乐而复生,但在诞生后就掉转方向,走向另外一条更加狭窄而偏僻的道路。在早期,它的歌词常常是自省和激烈的针对个人的,但是它诗歌般的敏感性很快导致品位转变到浪漫文学,病态,宗教思想和超自然神秘主义上。哥特的教父是英国前朋克乐手Joy Division, 他的阴冷,偏僻,强迫性的歌词为哥特音乐最初的结构打下了基础。

3、视觉:自从浪漫主义画家Caspar David Friedrich 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和在建筑上新哥特式的建筑风格逐渐成为时尚开始,哥特文化中所特有的在视觉冲击下所展现出的独特审美情怀就从未终止过。哥特艺术家看上去喜欢强化一种死亡式的审美;苍白的面孔,黑色的长服。导致乐队和乐迷都将死亡上升为一种审美观念:蕾丝花边衬衣,黑色皮革衣裤,黑色眼影,苍白的化妆油彩,维多利亚式造型,中世纪服饰,宗教服饰的等等统统成为了“哥特人”的最爱。

三、哥特音乐的美学价值

哥特音乐的本质是哥特文化对死亡以及黑暗的崇拜,那种图腾式的精神导向力一直在指引着继承者和后来人的前进方向。哥特音乐中总是充斥着敌视正统性道德和,歌颂黑暗、人性的阴暗面和死亡的美丽的元素,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的,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以及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去找寻对生活、痛苦和死亡的另外一种思考。它产生了至今仍旧兴旺的亚文化,使它的美学概念在最初音乐全盛期过了很久后一直存在着。

利用华丽的唱腔和复杂的歌词以及阴暗、厚重的音响气质来表达黑暗和恐怖的音乐风格是哥特摇滚音乐所特有表达方式。在哥特音乐成长的年代,西方世界尤其是哥特音乐的重镇欧洲社会正处于动荡的时期,德国分裂、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统一等等,其具体表现为社会的激变导致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身的疏离,哥特音乐对黑暗与恐怖的表达正是源于这一急需完成超越的冲撞与痛苦。充斥着抑郁厌世情调,音乐既冰冷刺骨,又带着精细的美感,看似是对于一切传统音乐的藐视,实际是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它挖掘放大人类的感情,引发审美和思考的空间,把音乐引发的艺术欣赏上升到哲学思考,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体系。

死亡是哥特音乐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汇,哥特音乐人中有着强烈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叔本华认为,“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是彻底否弃生命意志,”这里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意志的否定,不是死亡。“就是要把欲求的干百条捆索,也就是那将我们紧缚在这人间的捆索,那贪心、恐惧、嫉妒、盛怒,在不断的痛苦中来回簸弄我们的捆索,通通都割断了。那已经领悟生命意志之否定的人,即使他们总是缺这缺那,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着内心的愉快和真正的宁静。”这种对人望的压抑与哥特音乐中阴暗、寒冷以及对死亡的邪恶追求相比,哥特音乐用撒旦、恶魔、吸血鬼、白骨这样的音乐符号归纳出了当今社会因为社会变革等诸多原因而出现的人类内心麻木、阴郁、无聊、孤独的面孔。关于死亡,基督教采纳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认为每个人作为单个实体是灵魂与身体的统一,死亡即是灵魂与肉体相分离。死去的只是肉体,灵魂是永恒的。这样生命的终止就变为另一种方式的开始。死亡在哥特音乐中是永恒的主题,哥特音乐透过对死亡的追求和狂热,以一种边缘化的角度和亚文化的姿态来完成对现世的思考和对人类灵魂的救赎。

四、小结

哥特音乐自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哥特亚文化的分支诞生便被刻上“恐怖”、“野蛮”“粗鲁”的烙印,哥特音乐也因此以黑暗恐怖的音乐气质和对死亡的追求和美化这样的反叛精神担负着对现实的批判的责任。哥特音乐不单是一种音乐型态,和所有的艺术形态一样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可以让人逃离现实而进入的幻想世界。

参考文献:

[1]李伟防.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建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0 .

哥特式风格篇9

【论文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是it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一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盒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

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冀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结构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图案,颇饶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和法国亚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常见的布局手法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索尔兹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这座教堂外观有英国特点但内部仍然是法国风格装饰简单。后来的教堂内部则有较强的英国风格。约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复杂窗根由许多曲线组成生动的图案。这时期的拱顶肋架丰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树张开的树枝一般非常有力还采用由许多圆柱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东头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户极大用许多直根贯通分割窗顶多为较平的四圆心券。纤细的肋架伸展盘绕极为华丽。剑桥国王礼拜堂的拱顶像许多张开的扇子,称作扇拱。韦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礼拜堂的拱顶作了许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饰穷极工巧。这时的肋架已失去结构作用成了英国工匠们表现高超技巧的对象。英国大量的乡村小教堂非常朴素亲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种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档作为构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粱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

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它的钟塔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奇观。

15世纪以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权刀法纯熟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建筑内部的装饰小品,也不乏精美的杰作。德国哥特建筑时期的世俗建筑多用砖石建造。双坡屋顶很陡,内有阁楼,甚至是多层阁楼屋面和山墙上开着一层层窗户墙上常挑出轻巧的木窗、阳台或壁完,外观很富特色。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锡耶纳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顶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圆形。奥维亚托主教堂则仍是木屋架顶子。这两座教堂的正面相似.总体构图是屏幕式山墙的发展.中间高.两边低.有三个山尖形。外部虽然用了许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为装饰,但平墙面上的大圆窗和连续券廊.仍然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风格。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

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许多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

我们时代的设计基本趋向就是追求现实的生活。我们已经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因此我们也不再去建造教堂了。浪漫主义者的大胆豪举.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只感到他们创造的形式空虚。我们的时代不是激情的时代,我们珍视理智和现实主义更超乎突发的热情。

我们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人们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物才能体现我们时代的内在力量。只有蠢人才会认为我们的时代是缺乏力量的。

如果把古罗马沉重的水道桥与现代轻巧得象蛛网般的钢架相比,或把厚重的拱顶与薄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我们就能看出,我们时代的建筑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与过去的建筑有多么悬殊的区别。现代的工业化施工方法是促进了这种发展。

哥特式风格篇10

关键词:哥特式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