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事故十篇

时间:2023-04-06 11:52:27

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篇1

今年刚开始,我们**一矿就发生了“1.13”运输死亡事故,事故的发生,使全矿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然而8月6日,由于我们的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我们矿又发生了“8.6”透水事故,造成了6人被困井下,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流泪了,如果这6名工友不能获救,那么将有6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那么**一矿也可能长期处于停产整改的阶段,全矿1000多名职工将失去稳定的工作……幸运的是经过全矿干部职工的努力,6名工友全部获救,这次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次事故也充分说明了安全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今年“1.13”事故后,四川师范大学的刘熙鹏教授给我们讲课时曾经说过:人的第一需要是安全,那么什么是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有的将失去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自己带来无尽的伤痛。特别是伤亡事故,他的逝去使幼小的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了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很难在短期内能够消除的。通过这次事故,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事故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促进全矿各项指标的完成,以此来消除事故的消极影响,把**一矿建设成为让上级放心,让自己安心,让职工满意的现代化矿井。

“8.6”透水事故充分暴露了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事故的发生,他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现场隐患排查情况有直接关系。“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抓好今年后4个多月安全生产,努力实现今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扭转我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重塑古叙煤电公司新形象,我作为一名基层现场管理者,结合我队实际,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一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决制止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必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

二 加强对规程措施的学习,作业现场严格按作业规程和措施要求作业,严禁出现习惯性违章和拿规程措施如无物。

三 坚决做到现场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狠抓现场违章作业行为,始终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四 严格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和水害的防治,每个班必须加强对工作面上下出口及通风设施的全面检查,上下出口必须畅通,通风断面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挡风帘必须施工规范。

五 加强顶板管理,顶板管理不到位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必须把顶板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必须抓好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质量管理和风机巷超前支护质量管理,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控制好工作面端面距,坚持敲帮问顶和杜绝空顶作业。

六 加强瓦斯管理,今年发生的瓦斯特大事故较多,伤亡人数也特别多,我队必须严格加强工作面割煤期间上隅角瓦斯管理,防突措施必须到位,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七 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抓好隐患排查就是减少事故的理念。

透水事故篇2

标高;紧张有序;撞锲法

2007年8月14日11时10分,工农煤矿5号煤仓上山工作面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被困,经过市、县煤炭局,赣州市救护支队和工人们57h的奋力抢救,成功的解救了4名遇险人员和3名遇难人员。

1.矿井概括

该矿属村办集体企业,位于于都县山镇工农村境内。,矿井可采储量26.25万t,设计能力为4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矿井最大涌水量30m3/h,正常涌水量20m3/h。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6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4.46m3/t。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易不自燃,煤尘为无爆炸性。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斜井进风。

2.事故发生经过

8月14日八点班于都县工农煤矿井下生产负责人尹荣安排+185水平北大巷2号3人、3号4人、5号4人等三个工作面11个人、+185水平南大巷风巷1号工作面4人共计15人在井下作业,1号、2号、5号采煤、3号维修。

出事的5号工作面当班4人为杨石养带班大工,负责挡头作业,杨承永协助安装支架和扒煤,杨光来、刘金华负责装车推车。上午7点40分杨石养先行入井,其他三人运输坑木跟在后面,将材料搬到工作面后,大工杨石养开始用煤电钻打了2个眼,眼深80cm,各装了1支药放了炮,放炮后开始扒煤,杨石养和杨承永安装了一对支架,杨石养正在塞捎板,刚塞好一块,杨承永见工作面挡头和两帮都掉煤块,顶板滴水点多了几个,感觉不对劲,就叫杨石养走,杨石养说不怕,不肯走,杨承永自已先下去了,杨承永走了之后,杨石养觉得不对,想了一下也接着下去了。当杨石养下到上山口,刚达到平巷,就感觉有一股风压过来,接着就听到了大水流的声音,于是就拼命地往井底车场跑,水就在后面冲过来了,很多坑木冲过来还把停在车场的矿车打翻了,他们4人到达井底车场后,就打电话向矿里报告了情况。时间是上午11时20分。不到一个小时,水就淹没了+185水平车场大巷,水位达到+187m,1号工作面的4人从风井撤出了,2号工作面3人,3号工作面4人被困。

3.事故处理经过

2007年8月14日11时48分,我队接到于都县煤碳工业局事故召请电话:于都县山镇工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名人员被困,(后查明有7名人员)要求我队迅速前往救援。我队立即出动了一个加强小队,在支队领导的带领下,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于15时到达事故矿井。到矿里了解情况,据矿方提供的资料上看,分析这次透水的原因是5号煤仓上山与老窿积水贯串所造成。现在井底车场被淹,但井底车场的标高比其它巷道标高低3m左右,而且还有2个上山,标高更高,根据现在的水位,大家推测里面巷道应该还有一定的空间没被淹,因此可以断定,里面被困人员还有生存空间,而目前首要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排水,及时抢救遇险人员,于是我们和矿方便积极地投入到排水的工作中。经指挥部决定,救护队的任务是现场值班,重点检测现场气体情况和水位下降情况,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当水位下降到离巷道顶板一定距离时,进入灾区进行救援。按照指挥部的措施,15:45分我队派了3名队员下井现场值班,此时水已经淹至井筒3m左右,人员根本无法下去。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排水,于8月15日5:30分,当水位下降到离棚顶约0.5m时,我队队员趴在水面上发现大巷内有灯光(即被困2号煤仓的3名工人),便立即趟水过去将他们带至安全区,在工人的协助下安全升井。6:00时,接指挥部的命令,我队带齐了装备,在队长刘高云.刘华林带领下对灾区进行了第一次侦察,侦察发现只有井底车场的30余米有水,水深1米,气体情况比较正常,只是二氧化碳偏高,达到2.5%,硫化氢无。2号煤仓平巷有30多米,巷道内只有少量的泥沙、煤等物,风筒及巷道完好,有一部装满煤的矿车在上山口,上山有20多米,巷道及风筒完好,有明显的人员休息痕迹,气体情况:瓦斯1.5%,二氧化碳2.5%,硫化氢无,温度20。5号.2号煤仓被堵塞,巷道内沉积了大量泥、沙、煤等,并有约10m3/h的水流出,气体情况:瓦斯0.8%,二氧化碳1.5%,硫化氢无.温度21度.无法继续前进,只好返回。侦察后,经了解还有4名人员被困3号煤仓平巷内。地面指挥部于是决定对3号煤仓平巷采取突击清理,我队的任务是:检测气体变化情况;保证抢救人员的安全;观察是否还有2次透水及其它安全事故隐患。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由于冒落区发生空邦、空顶,工作面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抢救人员的安全,也为了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大家出谋献策,想了很多有效的办法,比如为了尽快穿过垮冒区,利用钢钎、扁铁等‘前穿梁’(即撞锲法)的原理进行支护,稳中求快的向前掘进。由于巷道比较矮小,挖出的矸石很难运出,于是在巷道底部铺垫镀锌钢管,既节省了救援人员的体力,又加快了进度。

紧张有序的清理工作进行至8月16日15:30分,当经过第2次放水后,大量的水将跨落区冲开了一个约0.5m口子,经过扩大支护后,我队对灾区又进行了第2次侦察,里面巷道水有1m左右深,水里还有0.6m左右的淤泥,煤等物,因此行走非常艰难,走一步要拔一下鞋子,又不敢光着脚走,而且还有一个跨落区,只能容一个人爬着通过,进入里面行走了15m左右,发现了4名遇险人员,其中1名幸存,3名遇难。在确认这3名遇险人员已无呼吸、脉搏、心跳后,我们立即将那名遇险人员扶出垮落区,对他进行了简单的身体检查,确认不需要急救后,利用担架将他抬出灾区,交给在井底车场的医务人员运出地面,我们又重新进入灾区,去搬运其他3名遇难人员,经过我队全体指战员的奋力抢救,于20:15分将另外3名遇难人员运出地面,至此,救灾工作圆满结束。

4.经验与教训

透水事故篇3

近日,全国煤矿、非煤矿山连续发生多起透水或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损失严重。

6月14日,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龙街镇一非法煤矿掘进头发生透水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初步分析,该起事故是因山洪爆发,地面洪水通过相邻的老窑溃入井下,造成淹井。

6月24日,山西省运城地区河津市下化乡陈家岭原子沟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矿方瞒报事故,目前已控制11名相关责任人。经初步分析,透水水源为老空水。

6月24日,广西自治区百色地区田阳县百育镇一非法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经抢救,4人获救,3人死亡。

6月28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江西省九江市金峰集团有限公司洋鸡山金矿由露天开采转为井下开采后,原废弃深凹露天采场因近期连续降雨形成约150m3的积水,水压增大后,致使井下作业面顶部垮塌,积水灌入井下,造成透水,10名矿工被困井下。经全力抢救,被困人员于29日21时40分全部获救。

6月29日凌晨5时,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金堆城钼业有限公司付店镇东沟矿区因近日连降暴雨,引起地面塌陷,造成3间临时工棚塌陷,5人失踪,目前仍在搜救中。

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接连发生透水、塌陷事故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在暴雨条件下加强安全监管和防范,严防矿山企业透水、塌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为认真吸取上述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汛期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防治水工作的检查,加大对水害隐患的监控力度,并督促企业落实汛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抓好以下防范工作:

一、严密监控矿井附近的地表水体。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普遍增加,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造成地质灾害和矿井透水事故。为此,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的矿山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各矿山企业要结合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工作,认真检查是否制定并落实了汛期水害防治工作方案、是否储备了充足的防排水设备和物资,保证做到领导、组织、预案、物料、资金落实到位。凡在汛期未落实水害防治措施的矿山企业,要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到地面,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二、加强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各矿山企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矿山的采空区情况,要分析查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三、加强掘进工作面探水工作。依据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分布规律等已有资料,凡遇到可疑地点,如断层、破碎带、河湖底部等有出水可能的地段,必须坚持先探后掘。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如工作面"出汗"、顶板淋水加大、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水叫"、底板涌水或其它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如情况紧急,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四、对由露天开采转为井工开采的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依法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手续,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才能投入生产。原露天开采形成的深凹采场,雨季极易积水,对井下采场构成重大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严防由此造成井下坍塌,导致透水事故的发生。

五、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在采空区上方或地下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建(构)筑物,一律予以拆除,疏散有关人员,防止因地面塌陷造成事故。

六、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工作。各矿山企业要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避灾演习,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透水事故篇4

一、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遵循物理规律是保障人们安全生活和生产的前提。

如学完浮力知识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人在水里是要下沉的,所以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会游泳要使用救生圈,以增大浮力,增强安全性。又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内灯的原因。如果开内灯,车内的物体就会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像,如若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允许开灯。而光的折射规律则告诉我们“潭清疑水浅”的物理道理,到野外玩耍时,切不可贸然下水中嬉戏。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规律的认识,教育学生不可以随处丢弃透明饮料瓶,防止透明饮料瓶进水后具有了凸透镜的功能,引发森林火灾等等。

二、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物理学中有大量的物理概念,这些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反映了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这些概念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都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因素。

如在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通过讲述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而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交通部门对机动车辆的时速进行了限制,教育学生骑车不要超速行驶。安全带的使用就是防止由于惯性对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防止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在发生事故时减轻受伤程度。据统计,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在事故中存活的机会是不系安全带的2倍,还可将受伤的几率降低50%。

三、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的讲与练, 这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及学以致用的重要内容。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明白生命是脆弱的。

如下面几例习题,就蕴含着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

题目一: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村民到大树底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行好”……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了治疗。

(1)文中所述的观点对吗?正确观点?(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_________;(3)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_________。

[答案:(1)不对,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2)避雷针(3)不在大树下高大建筑物下避雨。]

题目二: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 会聚]

题目三: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摩擦。刹车后,由于___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车轮会发热,这是用___的方法来增加车轮的内能。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__秒。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透水事故篇5

【关键词】多米诺骨牌原理;瑟利模型;矿井透水

笔者认为一个章节是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员掌握零碎的知识点,必须把这些内容连贯成为一个的体系,再通过反复回忆、复习的方法,达到真正让学员掌握的效果。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补充安全理论体系或模型,有效地帮助学习枯燥、抽象的理论。

全文以“矿井透水事故”为例,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缝、断层、塌陷区等无控制地涌入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将概念分析得出: 1主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原因―防治水无效;3途径―裂缝、断层、塌陷区; 4特点―无控制涌入; 5结果―工作面受灾。归结为水无控制地通过多种空隙流向工作面。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一书中,第六章节就以涌水源、水灾成因,防治水措施,事故处理,水源开发为主线讲述。有些问题用普通的方法分析讲解十分有效,但是对于特殊问题,借助以下两种模型解决效果更好。

一、多米诺骨牌原理

作为统揽全章节的重点原理,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是一系列能量积存的爆发。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造成人的缺陷,继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和不安全状态的存在,导致事故的发生,并产生伤害;去掉任何一个中间环节,下一个状态就不会发展;如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在有效地管理下没有发生,事故就不会发生、伤害也不产生。

笔者认为其中还有许多内涵是可以延伸。事故是结果的、被动的,不是原因,所以不能将其抽掉,那么就从事故向两端分析:

1.从事故开始向前依次是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人的缺陷,遗传及社会环境三个因素。

社会因素与遗传都是不能改变的前提。社会因素包括经历、政治等历史性因素产生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从而对待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区别,而马斯洛原理也对不同的社会阶段产生的安全管理有所区别,如1949年-1984年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在做出安全的体系要求之外,没有具体的指导措施,是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人们依旧以解决温饱问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则不够等等。这类问题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现代煤矿管理》书中都对安全管理内容作出要求,这样的树立对掌握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帮助,甚至结合历史生动地与学员参与到对问题的分析中。

这样会产生人的缺陷,包括生理缺陷和心理缺陷;其中生理缺陷在管理中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得到控制。如在井下设备检修的时候,身高较矮的工人负责检修设备中下端,身高较高的工人负责检修中上端,就有效的避免了身高上带来的缺陷;同理视力、体力等因素的不同也能在管理上做出合理的安排从而避免缺陷带来危害。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绝大部分是可控的,海因里希调查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98%的事故是可预防的,2%的事故是不可预防的,其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占88%,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因素的占10%,这就延伸出如何管控这些危险因素的产生,包括监察;得出几种基本的解决途径――工程技术的改进、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奖惩,形成了这样一种体系后,在分析这类问题,会使得学员容易接受。

2.从事故开始向后只有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并不是最可怕的,其伤害的产生阶段才是致命的。笔者认为,运用瑟利模型可以很好地分析和解决这个关键。

二、瑟利模型

作为解决事故与伤害的重要工具,瑟利模型分析了危险出现、释放直至导致事故的原因,看出事故走向伤害也是一个过程,为事故控制和预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简单的来看就是是否预兆、能否觉察、能否辨识、有无方法、是否行动、结果如何,当每项都为“是”才会避免事故和伤害,如果有任何一项为“否”则直接导致事故与伤害。

以透水事故为例,透水的一般预兆有很多,视觉:液态水―水滴(挂汗、挂红)水线、水流,气态水―雾气增大,水侵煤―煤层发暗;听觉: 嘶嘶声――水线, 哗哗声―水流;触觉:潮气,冷气;其他:有害气体增加―仪器检测。老空水:水质酸性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原因: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差);断层水:很少挂红,水浑浊。

根据预兆判断出有透水危险时,应该立即决策和行动:1立即报告调度室或矿井领导;2设法堵住出水点―初期(根据水的浑浊程度,越浑浊离水源越近);3迅速撤离危险区―水势过大(撤至上一水平或地面;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及时佩戴自救器);4避难待救(成功的方法可参考2010年3月王家岭特大透水事故)。这些决策需要根式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此时补充全面的自救互救知识,学员的学习掌握情况大大提升。

当事故发生并且有挽救的空间时,我们依然能够采取措施降低伤害,那就是救援。这里提供几项抢救措施:1报告上级,请求更大支援;2通知救护队;3核查井下情况,制定救援措施;4防水闸门和泵房的相关措施;5加强通风;6做好辅助工作。

事故前需要大量的知识来防止事故发生,事故后积极采取行动防止事故扩大和降低伤害,都是有效的途径,问题分析的透彻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

透水事故篇6

关键字:矿井水害;防治水措施;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突水频率与水害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矿井水害仍然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在已建成和正在开采的矿井中,多数矿井受周边小窑及老空水威胁,水害十分严重。煤矿水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水害的威胁就成了煤矿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

一、煤矿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

总结过去发生的矿井水灾,往往对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预防措施不当所致。其主要原因有:

对采空区积水和关闭废弃的小煤窑积水特征及其潜在的突水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废弃矿井采掘空间颁布及其积水淹没情况不清楚。

雨季“三防”工作不到位,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地表水(多为雨季降水)大量灌人井下,造成矿井水灾。

水文地质情况不清,许多矿井特别是乡镇煤矿缺乏水文地质专业人员,地下水活动条件的监测监控不到位。井巷位置设计不当,防水煤岩柱的留设不合理,造成断层,措施不当,盲目施工。

针对隐蔽型导水构造的精细探查预测技术落后,测量错误,导致巷道穿透积水区。井巷施工质量伪劣,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设备不完好,导致顶板含水透水。

6、井下无防水闸门或虽有但,造成透水时无作用而淹井。

7、出现透水预兆未觉察或未被重视或处理不当造成透水。

8、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

矿井防治水工作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矿井防治水必须坚持十六字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综合治理措施:防、堵、疏、排、截。各煤矿的自然情况各不相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防治水措施。

l、明确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责任,健全工作体系,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对水害防治相关技术工作的日常管理。配备专职水害防治人员和专职技术负责,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

2、制定矿井防治水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完善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相关措施,把防洪、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煤矿水文地质资料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矿井的生产安全。注意收集整理资料,以便进行采掘工程时制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煤矿地下的地质条件是复杂的,地下水的情况也很复杂,根据现有资料,对无法确保没有水害威胁地区,探水后消除了水害威胁再向前掘进

地面防治水:查清矿井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建立地面防治水系统。矿井井田范围如有季节性河流,对矿井有危害,有透水的可能,而且不可能排干,就留设防水煤柱;对塌陷区存在积水,须将积水排干,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查看地面积水;为确保雨季安全,避免矿井周围洪水及山洪爆发的影响,须加高井口标高。

5、老窑水防治:查明周围矿井及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并绘制图纸,整理相关资料,然后制定方案并实施。在有老空水威胁地区必须进行探放水,控防水设备与钻孔布置必须满足控放水的需要。如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就尽快汇报处理。在控放水时要安装水泵和排水管路,清理好水仓。在未弄清情况、上层煤采空区水未疏干前,禁止顶水采煤。

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积水防治: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采煤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和老巷道积水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把水疏干。巷道掘进工作面必须边探边掘。平巷掘进一般可对正前和巷道上帮进行钻孔探水,一般为三组钻孔,每组l一2个孔;在上山掘进时,一定要在巷道正前和左右两帮进行探水,钻孔不少于5组。

钻孔水害防治:查清钻孔的平面所在位及钻孔的封孔质量。如果钻孔穿透富水层,封孔质量不好,为确保安全需重新封孔。

断层水防治:可用留设断层防水煤柱的办法。采用物探、钻探或化探等手段进行工作面底板富水性异常区的探查工作,然后是根据水量大小采取注浆固定,防治断层面出水发生透水事故。

雨季防水:雨季前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同时组织抗洪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如暴雨威胁矿井安全,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撤下全部人员,确认江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才可恢复生产。

加强排水设备检修维护,保持完好。

三、矿井突水事故的应急措施

当井下出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事故地点人员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立即报警,矿调度室用电话联系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电话联系时首先通知中央泵房工作人员。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向矿领导汇报,并通知救护队及相关部门。成立救灾指挥部,有组织按步骤处理灾害。救灾指挥部成立后,应迅速判定突水性质、突水点的位置、突水形式、影响范围、突水量等情况,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堵水、排水。就地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尽可能设法堵住出水点,阻止范围扩大。在人员撤出后,要及时关闭防水闸门。

在撤离人员的同时,有关技术人员要定时观测水量变化情况,取样进行水质化验,对所有井上、下水文地质观测点及井下各出水点进行定时观测、分析水源、估算预计水量、测定水位上涨速度、计算淹没时间和淹没范围,并及时向矿上汇报。

同时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

透水事故发生后常常有人被困井下,指挥人员应本着”救人是第一任务”的原则,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对可能生存的遇险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向他们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

作为透水事故的抢救人员还有必要掌握井下被困人员的生存条件(空气条件、食物条件等)。在抢救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幸存人员也会死亡。禁止用灯光照射他们的眼睛,保持体温,进行体检并给予必要的治疗(包扎、输液等);不能立即抬出井口,让其逐渐适应环境;不能吃硬食和过量食物,以免损坏消化系统;短期内不要让其亲友探视,以免过度兴奋造成血管破裂。

透水事故篇7

关键词:煤矿水灾

前言

据解放后的资料统计,1955年~1985年,全国统配煤矿共发生突水769次(其中老窑水198次),淹井事故218起,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突水频率增长257%,淹井事故增长96%;突水量方面,1956年~1960年,突水涌水量520m3/min个别达到50m3/min;20世纪60年代,突水涌水量上升了20m3min~40m3/min,个别达到140 m3/min;20世纪70年代后,一般突水量都在50 m3/min以上。20世纪80年代,开滦范各庄矿的突水淹井事故中最大涌水量高达2053 m3/min,为世界采矿史上有记载的突水量之最。

1、矿井水灾分类

1.1矿井水源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

1.1.1 地面水引起的矿井水灾

矿井附近有江河、湖泊、池塘、水库、沟渠等积水,以及季节性雨水时,当水位暴涨,超过矿井井口标高而涌入井下,或由裂隙、断层或塌陷区渗入井下造成水灾,这种水源叫地表水。受这种水危害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位于低洼地带的矿井,由地表水冲破矿井周围围堤而流入井口,或由于歼石山、炉灰等推积位置选择不当,被洪水或雨水长年冲刷到附近的江河当中,使河床增高或造成河水超过堤或拦洪坝直接进入井口。这种地表水来势凶猛,而且伴随许多泥沙、砾石。如防备不当,常造成淹井事故;

2)地表水与松软的沙砾岩层相通,当井筒掘进穿透冲积层含水层时,地表水将顺着砂砾岩层的裂隙涌入井下造成淹井;

3)地表水与煤层顶底板的含水层相连通或由断层沟通,地表水通过含水层或断层进入井巷,致使发生水灾事故;

4)煤层采掘以后,冒落带一旦进入老窑或与地表水系沟通,也会发生地表水涌入矿井,造成水灾事故。

1.1.2 地下水引起的矿井水灾

地下水包括地下含水层水、溶洞、断层水、老空水等。地下水造成水灾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地下的砾岩层,流沙层和具有岩溶的石灰岩层,都含有大量积水,称为含水层。当采掘工作接近或穿透这种积水区时,就会造成透水事故;

2)断层及其附近的岩层均比较破碎,在这种破碎带内有时含水或与地表水、含水层沟通,掘进时,碰到这种情况容易造成突水事故。

3)已采掘的旧巷及空洞内,常有大量积水,称为老空水。老空水常为矿井水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老空水特点是水压大,一旦掘透,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破坏性。

2、矿井水灾发生的原因

事故的形成,总是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采掘范周内有水源存在,是造成矿井水灾的客观因素,它是造成矿井水灾的必要条件。倘若对此客观因索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则客观存在的水源因素,就会成为极大的隐患。如水文情况不明、工程设计不当、防水措施不力或管理不善等,都有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值得提出的是,人的麻痹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前方面。分析发生矿井水灾的主、客观原因,就是要从中吸取教益,以肪患于未然。造成矿井水灾,有以下原因。

2.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有措施而不认真击执行;或对防洪设施管理不善,雨季山洪冲破防洪工程,由井筒或塌陷裂缝大量灌入井下,造成水灾。

2.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井巷接近老空、充水断层、陷落柱、强含水层以及打开防水隔离煤柱时,未执行探放水制度,盲目施工;或者虽然进行了探水,但因措施不力,而造成涌水淹井或人身事故。如某矿在超前钻探时,只打了正前

眼,未发现大致平行巷渣的断层,结果造成重大涌水事故。

2.3井巷位置设计不合理,使其接近强含水层等水源,导致顶底板透水。如某矿底板有承压含水层,可是却将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及硐室设置在煤层底板内,结果造成每分钟突水20余吨的事故。

2.4施工措施不力,工程质量低劣,致使井巷塌落冒顶、跑砂透水。

2.5乱采乱掘,破坏防水煤柱或岩柱而造成透水。如鸡西某矿,由于防水煤柱被小煤矿破坏,水从小煤矿涌入造成淹井;七台河某矿因乡镇煤矿将防水煤柱采去,水从塌陷区灌入大井,造成全矿停产。

2.6积水巷道位置测量错误或资料遗漏,新开巷道与其打通;或因巷道掘进方向与探水钻孔方向偏离,超出钻孔控制范围,而与积水区掘透,引起透水。如邯韩磁县某小煤矿,没有很好测量煤柱厚度,在掘进中,老巷积水将煤柱鼓开而

淹井,并造成重大伤亡。

2.7矿井发生较大突水时,因无防水闸门或虽设有防水闸门,但因组织不当而未及时关闭,或因长年失修关闭不严而造成淹井。

2.8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机电事故而造成淹井。

2.9排水设备维护不好,水仓不按时清挖,突水水设排时备失去效用而淹井。

2.10其他原因。

造成矿井水灾的原因种种.但不外乎上述两方面因素。俗话说。“事在人为”,意思是说,人的因素总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安全意识,针对客观条件,采取有力措施,矿井水灾是可以避免的。

3、结语

由此可见,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之一,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透水事故篇8

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3.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也不进行探放水,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发生突水;还有一些矿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弄虚作假,将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区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伪装,掩盖真实采掘活动,逃避监管。

4.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7.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我国乡镇煤矿经多次治理整顿、资源整合和关闭,许多废弃老窑没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其开采边界、分布范围、积水空间不清楚,已成为正在开采煤矿的主要水害隐患。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队伍,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不进行探放水,或者违章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防治水工作管理滑坡。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力量限制等,对防治水工作管理松懈、投入不足,没有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主管部门或者监管部门疏于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以及重大水害隐患的跟踪督促和落实。

2.煤矿水害防治监管制度不落实。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未按照规程落实水害防治措施,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等等,都是造成重大水害事故的原因。

3.部分煤矿被动进行矿井防治水害工作。主要表现在防治水投入不足,防治水措施不到位不落实。没有主动安排防治水工作。

4.部分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煤矿没有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为获得利润不惜违法或违规生产,导致水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强化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水害防治资金投入,加强监管监察的力度、采取联合执法、严厉事故查处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一)强化企业对水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①煤矿企业必须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队伍(重点产煤县可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服务中心和专门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水害隐患严重的企业,必须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水害防治工作,认真编制矿区防治水规划、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

②煤矿企业的水害防治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水措施。

③煤矿企业必须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每月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其它矿井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水害隐患的排查。查出的水害隐患,落实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④煤矿企业要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情况,编制《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

⑤煤矿水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强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导水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严禁非法超层越界开采防水煤柱,已破坏的必须重新建立质量可靠的安全防水煤(岩)柱。

⑥采掘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薄弱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

⑦煤层受老空水威胁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老空水全部疏干为止。煤层顶、底板受承压含水层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疏水降压无法保证煤层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注浆加固。

⑧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井下排水系统。主要排水设备(水泵、水管、配电设备)、泵房出口、水仓容积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具有突水淹井的矿井,在地面安装大型潜水泵用于应急抢险。

⑨煤矿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井口、工业广场要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二)严厉打击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的矿井。

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是导致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煤矿超层越界和非法开采活动,督查企业建立真实可靠的井上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为煤矿防治水工作和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图纸资料,煤矿企业应定期向国土资源、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交换采掘工程平面图,努力遏制煤矿超层越界行为,减少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煤矿水害防治安全监管。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工作,对辖区内重大水害隐患要登记建帐,重点跟踪落实,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在雨季暴雨期间要监督小煤矿停止生产,将井下人员全部撤退到地面。凡是企业没有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和队伍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水害隐患严重的企业,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的;防治水规划、年度计划资金不落实的;没有建立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制定水害防治应急预案的。要责令企业停产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立即关闭。

透水事故篇9

及时性原则:

第一时间报道,取得报道的主动权

突发事件报道就是指媒体用不同的形式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报道的总称。突发事件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着人民和国家的生命、财产的安危,所以,受众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更高。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多发,矿难、污染、爆炸、车祸等等时有所闻,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对政府和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媒体社会责任、新闻敏感和快速报道能力的考验。

2007年7月29日8时40分,位于河南省陕县的支建煤矿所在地连降暴雨,造成洪水经废弃铝土矿溃入煤矿,造成井下水平巷道被淹600余米。当时井下矿工有102人,33人及时升井逃离,69人被困井下,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当日21时20分,新华网发出郑州7月29日电《河南陕县发生煤矿透水事故70人被困》,及时报道了事故的初步简要情况,虽然在人数上稍有偏差,但在时效性上取得了主动,这种快速反应的报道,也得利于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和观念的转变。由于权威新闻通讯社及时了事故的消息,有效防止信息的误会和谣言的流传。随后,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和河南的大河网等都了相关消息,并随时滚动最新消息。

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电视新闻报道以更有说服力的画面报道着事情的真相和进展。河南卫视占有地利的优势,也肩负着更重的责任。7月30日《河南新闻联播》报道了《陕县支建煤矿“7・29”淹井事件抢险救援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昨天,三门峡陕县支建煤矿因山洪爆发引起淹井事件……事件发生后,国家和河南省领导李毅中、徐光春、李成玉等到现场指挥抢救,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困矿工,目前,抢险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之后,河南电视台的多个频道、央视、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以及报纸、广播媒体都对“7・29陕县煤矿淹井”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

媒体的及时报道初步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这有利于动员一切力量来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系统性原则:

全方位全过程报道,不留疑点提高可信度

应对危机,国内外都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也总结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速度第一原则(SPEED)、系统运

行原则(SYSTEM)、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也称“4S原则”。

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满足了速度第一原则,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如果报道仅仅至此为止,各种猜测和传言仍然会卷土重来;只有系统地全方位全过程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才能很好地引导舆论。

全方位报道井上井下、被困矿工、抢险队、领导决策等等情况,不留空白,不留疑点;全过程反映救援的情况,不论是救援顺利还是受阻,都要客观报道,要真实报道每一步的进展,采用有权威人士的分析,说明各种可能的结果,这样不论最后出现什么结果,受众都易接受,对全社会有个交待。让我们回顾一下整个抢险救灾的相关报道标题:

7月29日08:40新华网:河南陕县发生煤矿透水事故70人被困

7月29日21:05人民网:河南发生煤矿事故69人被困 李毅中赶赴现场

7月30日05:57大河网-河南日报:河南陕县煤矿抢险救援工作在紧张有序进行

7月30日08:23 中国新闻网:安监总局提出六点意见加强河南矿难抢救

7月30日02:52 中国新闻网:河南陕县煤矿透水69人被困 据称仍有生还希望

7月30日19:37 新华网河南陕县透水煤矿巷道严重淤积影响抢险进度

7月30日18:16 新华网:河南陕县煤矿透水事故被困人员与井上联系畅通

7月30日16:07 中国新闻网:河南煤矿透水69人被困 批示全力施救

7月31日09:34 新华网:河南透水事故救援进展:压风管道成功输送牛奶

8月01日00:12 新华网:河南陕县透水煤矿救援较为顺利 地下水位下降

8月01日06:27 大河网-河南日报:河南事故煤矿完成排水近2000立方米

8月01日11:50 大河网:河南陕县被困矿工已有13人获救

(快讯:河南陕县被困矿工已有13名获救,第一名获救矿工蓝建宁已于11点40分钟成功升井,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拉着蓝建宁的手说“你们吃苦了”,蓝建宁感动得双膝跪地。还有56名矿工等待升井,获救矿工蓝建宁已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

8月01日12:50 大河网:河南69名被困矿工全部安全升井

(快讯:8月1日12时45分,河南陕县支建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69名矿工已经全部安全升井。)

对抢救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大雨、洪水、淤泥、缺氧气、缺食物、恐慌、绝望,都没有回避;对各级领导的重视、指示、决策、行动、各路救援队伍的进展、对“一堵、二排、三送氧气”抢险方案实施情况都进行了详细报道,整个抢险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给人的感觉是全面客观可信的。

真实性原则:

客观准确是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保证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越是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事故,矛盾冲突尖锐的时候,越是考验媒体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的时候,客观真实地报道突发事件,是媒体应当坚守的职业底线和生命线,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报喜不报忧,不能把坏事报成好事,也不能把好事报成坏事。

“7・29陕县煤矿淹井”事件的抢救是有效的,结果相对来说是近乎完美的。8月4日,矿工们全部出院,抢险救援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8月1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在郑州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在陕县支建煤矿“7・29”抢险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然而,突发事件毕竟是事故,“7・29陕县煤矿淹井”事件虽然主要是由于山洪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但是也有人为因素,相邻铝矿遗留下的大坑长时间无人处理,大雨造成的大量积水是透水的重要诱因。抢险的成功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但还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教训,比如,升井的速度能不能更快些,大雨天应该停工等等。

透水事故篇10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策略

语言是人生命存在的形式,无论是对于整个人类的进步,还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对于婴幼儿而言,发展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而语言的能力是他们幼年时期必须要获得的能力。在目前的幼儿语言教育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在教学实践中不注重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往往只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不重视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相互渗透;语言教育活动单一,缺乏创造性等。

一、幼儿语言教育遵循五大原则是教学的前提

在幼儿认知语言发展的规律上,如何提高幼儿语言的教学效率,贯彻五大原则是教学的前提。

1.轻松愉快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至少要做到教得自然。可以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幼儿一天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如吃饭时让幼儿说一下饭菜的名称;在做游戏上,教师出示游戏的名称和主要的关键词等,不必要像小学生那样完全以正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要多表扬和鼓励幼儿。凡是可以使幼儿产生快乐的刺激物或活动都可以作为幼儿成功认识某一生字的强化物。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幼儿尤其合适。如何让语言教学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呢?首先,应采取游戏法,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其次,善于捕捉和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将教学的内容与此密切挂钩,如幼儿喜欢看卡通片,那么就可将卡通片的人物、情节等文字利用恰当的时机出示给幼儿。再次,要为幼儿选择趣味性强的语言图书来阅读。

3.直观性原则。由于幼儿早期是以具体的动作和形象进行思维的,因此语言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事物、动作、形象、情境等,如结合跑的动作认识“跑”字,结合钱币认识“钱”字。对稍微抽象的形容词可以结合图片或故事进行学习,如认识“勇敢”二字,可出示勇敢者的图片或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4.活动性原则。幼儿喜欢各种自主性活动,如探索活动、操作活动、身体运动性活动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因此只有将语言教学寓于幼儿的上述活动中,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如进行一个捉迷藏的活动,去认识“捉迷藏”三个字。切忌像小学生那样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去认识生字,这样就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5.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此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因为实验发现,越是幼儿熟悉的人、事、物、时间、空间等文字,幼儿越喜欢认识,也容易认识。所以,提出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就是要从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语言教起。

二、幼儿语言活动内容设计的多元化是教学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幼儿全面的语言能力,要保障幼儿的每一种能力都得到发展,幼儿语言活动设计的多元化是教学的基础。

1.语言活动类型要全。要发展幼儿全面的语言能力,必须提供全面的语言活动,好比是要获得全面平衡的营养就必须提供全面而丰富的饮食一样。因此,幼儿园实施语言教育至少应包括文学活动、字词句活动、谈话类活动、识字阅读活动、语言游戏活动等丰富多样的类型。

2.活动组织形式要多样。为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目标,应多元化地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各种类型的语言活动。首先,应组织好正规的教学活动,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利用好非正规的教学活动形式,随机教育,做到随人、随地、随时的认识字、词等。

3.语言活动的内容要全。进行语言活动的内容要全面,如文学活动应包括各类故事、诗歌、散文;而故事教学不能仅仅选童话故事,还应选神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明间传说等;诗歌教学也不能仅仅选儿歌,还应包含儿童诗等;散文教学应包括重点写人、重点写景等体裁的作品。

三、幼儿语言内容设计的渗透性是教学的关键

新《幼儿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现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在设计上应重视与各领域间的有机渗透,把语言内容:①渗透到游戏中。②渗透到生活环节中。③渗透到环境布置中。④渗透到家庭中。⑤渗透到各领域的课程中。如让幼儿园小班欣赏古诗《悯农》。诗的语言简实,符合小班的认知水平,但意蕴深远,告诉幼儿要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渗透了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又如“爱吃水果的牛”,是在“秋天”主题活动下设计和开展的。故事中牛吃下各种水果,身体强壮,帮助生病的人,使得欣赏秋天、感受秋天是收获季节不再显得老套。同时,设计活动与其他领域内容相渗透:数数牛吃了多少种水果,将这些水果分类(数学渗透),动手画画你能画出几种水果(美工渗透)?每天你会吃哪几种水果,吃水果有什么好处(科学领域渗透)?引导幼儿在操作观察中议论、想象,并及时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认知、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方法是丰富多样并互相配合使用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在发展、变化的完整的教育对象,因此应本着正确的教育观念,依照幼儿的发展特点、个人的学习风格、实践经验等,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教师对教育有明确的认识,并具体实施良好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幼儿更主动并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