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十篇

时间:2023-03-13 23:16:56

古汉语

古汉语篇1

古语中词的每个字都有实意,而今语中组成的词只用其固定的意思。如:

“鲜美”,古代汉语中意为“鲜艳美丽”,现代汉语中意为“食物好味道”;

“交通”,古代汉语中意为“交叉贯通”,现代汉语中意为“出行或运输方式”;

“妻子”,古代汉语中意为“老婆和儿子”,现代汉语中意为“老婆”;

(来源:文章屋网 )

古汉语篇2

        一、古汉语常用字释义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2、借助成语来分析词义。成语:有的来自民间口语经长久演变而习用,有的来自古代典故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其中很多字词的用法都沿袭了本来的意思,跟古汉语中的解释是一致的。例如成语“日薄西山”中“薄”是迫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也常有这个用法。

古汉语篇3

一、通假字

不过尔尔(耳) 博闻强识(志)

再接再厉(励) 信口开河(合)

二、古今词义差别

短兵相接(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走马观花(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运斤成风(斤,古义:斧头;今义:量词)

破涕为笑(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不速之客(速,古义:邀请;今义:快)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车载斗量(车:用车;斗:用斗)

鳞次栉比(鳞:像鱼鳞那样;栉:像梳子那样)

犬牙交错(犬牙:像犬牙那样)

2.使动用法。

汗马功劳(汗:使……出汗)

祸国殃民(祸:使……受害;殃:使……遭殃)

大快人心(快:使……感到痛快)

3.意动用法。

草菅人命(草:把……看得像野草一样)

不耻下问(耻:把……看作羞耻的)

4.名词用作动词。

声色犬马(犬:养狗;马:骑马)

不衫不履(衫:穿上衣服;履:穿上鞋子)

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壶:用壶装)

5.形容词用作名词。

披坚执锐(坚:坚硬的战衣;锐:锐利的兵器)

驾轻就熟(轻:轻车;熟:熟路)

四、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时不待我)

恩将仇报(将恩报仇)

夜以继日(以夜继日)

2.状语后置。

嗤之以鼻(以鼻嗤之)

持之以恒(以恒持之)

练一练:

你能指出下列成语中加点词的古汉语现象吗?

1.抱头鼠窜 2.奔走相告 3.兵贵神速

4.不毛之地 5.蚕食鲸吞 6.打草惊蛇

7.风餐露宿 8.蝇营狗苟 9.寡廉鲜耻

10.马首是瞻 11.破涕为笑 12.可歌可泣

13.骇人听闻 14.毫厘不爽 15.马革裹尸

16.厝火积薪 17.鹤立鸡群 18.巧言令色

古汉语篇4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华书局,1995,3.

[2]贺敬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古汉语篇5

日本人何以如此热捧这本有关文言文书信的书籍?日本文字与中国古汉语有什么渊源?他们对古汉语的保护和弘扬又做到了何种程度?

写给“领先一步”的人

“我劝日本人学一点尺牍的规律。毕竟在当代中国,传统书信正在回归,当日本人跟中国的领导人或企业家进行通信联系时,使用传统书信格式,会让中国人对日本人留下好印象,觉得日本人有文化,日本人说的话能听得下去。”干叶明谈起著写《如何写出典雅中文信》一书的初衷时说。

曾经在北京陆续居住过8年,并作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参赞的千叶明,对尺牍文化的敏感源于自己的外交官经历。

在中国任外交官时,他就遇到过如何把日本领导人给中国领导人的信件翻译得更优雅的问题。日本的书信讲究用词和格式的文雅,而当时可供他参考的中文书信模式却只有“某某同志,你好”如此措辞生硬的现代书信写法。

偶然的机会,千叶明在中国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发现了“为荷”这样的字眼,才让他开始接触同日语一样追求文雅措辞的传统中文书信――尺牍。

尺牍,原意为古信用的长约一尺的木简,后相沿为书信的通称。尺牍有固定的行文格式和尺牍称谓,比如如何称呼收件人和自称,是很大的学问,要根据双方的身份、地位和相互关系来选择,文雅到极致。周作人尤其提倡尺牍的写作:“中国尺牍向来好的很多,文章与风趣多能兼具,但最佳者还应能显出主人的性格。”随着中国大陆简化汉字的推行,作为传统书信的这种优雅也一并被删繁就简了。

当大陆很多中国人不知尺牍为何物时,干叶明则开始了对尺牍写作的经年研究。旧货市场中的古书籍和现代中国人的书信往来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他从中领会尺牍的措辞和格式,同时也收集了鲁迅、蔡元培、宋庆龄、等人当年的尺牍格式的书信。“的尺牍写得非常好。”他特意强调说。

另外两个发现,让他意识到后的大陆人并没有完全抛弃尺牍的格式,事实上,他认为这种格式正在大陆渐渐恢复了起来。

199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了一则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书信,是邓颖超为了庆贺张学良的寿辰而写,古香古色的书信完全采用了尺牍的风格。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建国后大陆中国人写的尺牍。

2007年,总理给干叶明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当朋友把这封信提供给干叶明时,千叶明发现,的书信措辞明显带有尺牍的风格,比如“甚为”、“尚其”这样的用词。

他的书《如何写出典雅中文信》,便以这些收集而来的中国现当代名人的书信为样板,其中,的尺牍书信收录得最多。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节从一封信开始,依次解说尺牍是如何炼成的。

出版前,干叶明分析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人应该是日本的企业家:“中国的台商和港商还在沿用尺牍的写法,他们在大陆的投资越来越多,大陆的企业家也慢慢培养起了尺牍的书信习惯。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家,掌握这种书信写法,显然更有利于跟中国人的交流。”

他的判断一点都没错。事实上,位于大企业集中地区的书店,正是售出这本小册子最多的地方。这本书也成为亚马逊网上书店同领域图书中的热门,出版4个月后,在40多本有关讲解中文造句的日语书中,它进入销量排行榜中的前五位。

不得不说,作为外交官和中国通的千叶明具有独特的前瞻意识。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写给领先一步的人”,在他看来,传统书信在大陆正处在刚刚回归的阶段,趁这个时机掌握了传统书信写法,就能成为在书信沟通方面领先一步的人。

日语的古汉语渊源

对日本人而言,学习中国古典书信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是因为日本书信就是按照类似的格式,所以,学习中国传统书信对我们而言,并非是全新的东西;二是因为我们在学校就学过古汉语的知识,日本人还是比较习惯使用古汉语。”千叶明说。

实际上,日本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古汉语的教育就在于,古汉语就像母体,孕育了日本文字的形成,这种渊源让日本人也把古汉语视为自己的文化传统。

据千叶明介绍,隋唐时代,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派出使节团到中国学习隋唐文化。遣隋使派出三届,隋朝灭亡后,又继续派出13届遣唐使,每届遣唐使都有百人之众,很多遣唐使久居长安,学习十几年后才回国,陆续把文字、书画、建筑、生活方式等中国文化带回日本。而带回去的中国文字就成了日本文字的基础,譬如“源氏物语时期”,贵族用古汉语来写文章。接下来,古代日本人通过对古汉语的训读(指用日语读汉字)等方式,将文言文转化成了一种由汉字与片假名组合的训读体。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当一些英文的概念需要翻译成日文时,就又从古汉语中寻找对应的词汇,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等词汇便是从古汉语中“拣”出来的,“像经济这个词,在古汉语中有‘经世济民’一词,日本人就找到这个词来翻译‘economic’,随后,经济这个词才又传回中国”。千叶明细数这段中日文字的渊源,在他看来,古汉语相当于东亚的拉丁文。

目前的日语系统中,国家规定的报纸书籍上使用的汉字约2000个,与现代汉字相比,日本文字中的汉字几乎继承了古汉语的发音和意义。比如,在日语中,“走”字的意思是“跑”,“步”字的意思才是“走路”,这些都是对古汉语用法的沿袭。

不仅如此,日本的现代小说跟中国古典文学也有点一脉相传的意思。一些有名的现代小说,便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改造而来,小说的情节内容都受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日本通俗文化中,单口相声叫“落语”,很多笑话便出自中国古典文学,“比如说有个笑话是我怕馒头。大致意思是说,有个人说他非常害怕馒头,别人想欺负这个人,把他关在一个堆满了馒头的房间里,他把馒头吃光了,出来后说,这回我最怕茶水。据日本的教授研究,这其实是源自中国古籍的笑话。”千叶明说。

这样的文化传承,让有学问的日本人均受到写古汉语的基础训练。当年,孙中山和他的日本支援者宫崎滔天,利用优雅的古汉语,就可以进行畅通的交流。

事实上,千叶明认为古汉语是中日两国突破语言障碍、甚至打破误解的很好的语言工具。“现在有68万中国人住在日本,有些人跟日本人毫无交流,日本人也认为这些是外国人,没什么可交流的,这种做法太遗憾了。如果你隔壁住着一个中国人,你可以用纸笔去写一下古汉语,两个人就可以沟通起来。笔谈,是可以缓和中日文化的紧张感的。”

对古汉语文化的日式保护

“日本人学过很多东西后,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外来文化融入到了自己文化血脉中。古代中国文化已经变成我们自己的血肉。”在千叶明看来,古汉语是中日两国共同的文化传统,“本来是中日韩三国的共同文化,很可惜的是,韩语放弃了汉字。日本可以和中国一起,共同保护这个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在教育方面,古汉语被当成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会在课堂上学到唐诗、《论语》等传统古典作品中的经典。大学也会开设与古汉语相关的选修课,千叶明曾经在东京大学讲述关于尺牍的基本知识,东京大学的学生们反映还不错,只上了几个月的课后,就能在干叶明的指导下写出简单的尺牍。

图书市场上的古汉语中级普及书籍也很多,一般是对经典古汉语著作的讲解。事实上,干叶明的《如何写出典雅中文信》在出版前曾被几家出版社婉拒,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关于古汉语的中级课本市场已经饱和,没有把握进行推销。

日本的一些著名学者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推广。

熟知中国古籍经典的日本学者加藤撤时常接受NHK电视台的邀请,定期录制有关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讲座,从细微处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的智慧。加藤微把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推广解释成一种“无用之用”,“任何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的思想都不利于认知事物的本质,孤立只会导致自信的失衡,也会引发真正的孤独感,这是不幸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只有通过寻找彼此的共通点,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类和谐得到保证,也才会为人类团结寻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

斋藤希史是另一位卓有成效的日本汉学家,他对辞赋学多有研究,尤其关注历史上中日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著有《汉文脉的近代――清末与明治的文学圈》,也开设了《汉文脉的近代》讲座,来分析古汉语在日本文化中的植入和变迁。他还开设了古汉语网站,把自己的古汉语创作放在网站上供观者鉴黉。

当年由遣隋使或遣唐使带回的中国古典文学,在日本普遍被珍藏。曾在日本游历过的清末民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学者和书法家杨守敬撰文说:“日本气候,固无我江南之多霉烂,亦不如我河北之少蠹蚀,何以唐人之迹存于今者不可胜计?盖国有力之家皆有土藏,故虽屡经火灾而不毁。至于钞本,皆用彼国之茧纸,坚韧胜于布帛,故历千年而不碎。”

古汉语篇6

关键词:古汉语;复辅音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复辅音声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联在一起组成声母和元音相拼。如[pl-]、[tl-]、[kl-]之类。

首先提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的是英国人伊特斯金。法国学者马伯乐、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对此都作过进一步的论述。而影响比较大的是林语堂先生的《古有复辅音论》。[1]但是这一主张,也有不少人反对。唐兰先生在一九三七年曾著文反对,力主古汉语无复辅音。[2]解放以后,罗常培、王均两先生合著的《普通语音学刚要》,邵荣芬先生的《汉语语音史讲话》等,都对古有复辅音有所论述。但或语焉不详,或不十分肯定。

由此可见,上古汉语复辅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笔者认为上古汉语确有复辅音存在。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证明。

一、从形声字有些特殊的谐音现象来看

塞音[p]、[t]、[k][3]经常和边音[l]互谐。如:录[l-]剥[p-]禄、碌、[l-]龙[l-]庞[p-]笼、陇、垄[l-]凡[p-][4]、[p-][l-](、从凡得声,从得声。)各[k-]格、客[k-]落、洛[l-]柬[k-]谏[k-]、阑[l-][l-][k-]、[l-]隶[l-]棣、逮[t-]、[l-]

[l]声母和[p]、[t]、[k]等声母在语音上相差很大,照理不能互作声符。只有承认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pl-]、[tl-]、[kl-]存在,才能解释合理。这些复辅音后来分化了,有对继承了[p-]、[t-]、[k-],如"剥"、"隶"、"格"等字,有的继承了[l-],如"禄"、"落"、""等字。这种分化现象在语音学中叫语音的"偏失"。其他语音也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几个辅音联在一起不便发音,于是发音偏失。

二、从现代方言来看

晋方言有大量的词显示有复辅音[pl-]、[tl-]、[kl-]的存在。如:

[k'?,la](坷垃,土块),[t?,lao](头),[t'?,la](拖着鞋),[k?,lau](搅动),[k?,lan](角)等。

读音为[p-l-]、[t-l-]、[k-l-]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另外也收集到一些[ts-l-]、[t?'-l-]类的例子,如:

[tsa,l??](不服气,用眼斜视)、[tsa,luo'](收拾起来)等。

根据钱大昕古无舌上音说和钱大昕、周祖谟正齿三等来自舌头音说,[ts-]当由[t-]演化而来(晋方言无卷舌音,舌上、正齿不分。)又[t?'-]、[?-]当由[k-]演化而来。

从收集到的大量的材料来看,更有启发意义的是这些音的第一个音节都读入声,促音,和第二个音节连结很紧。这就和复辅音的读音十分接近了。

三、从文字资料来看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文字学家对六书的解释,争论最多的就是转注字。我认为章太炎和梁东汉先生的解释,认为和读音有关,这一点很有启发意义。章太炎说:"'类'即声类,不谓五百四十部也;'首'谓声首,不谓'凡某之属皆从某也'。"又说:"首者今所谓语基。"梁东汉先生说:"所谓建类一首,是指的同一部首,声音又相近"。又说:"考和老就是一对转注字,......说的更详细一些,那就是,语言里先有了[lǎo]这个词,然后有这个象形字,后来语音发生了变化,于是加注音符''变成了考。'老''考'同属老部,声音相近,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转注。"[5]按古文字"老"作,象偻背老人扶杖(即丫)形。"考"作,仅仅手持丫形的杖变作T形。这本来是一个字。T形后脱而成为独立文,篆讹作。考老既然是一个字,读音当然相同,而不是"相近",古音发为[kl-]。后来语音分化,"老"继承了[l-]音,讹形之"考"继承了[k-]。"加住音符"的说法,是误信了许慎的解释。《说文》:"考,老也。从老省,声。"",气欲舒出上,於一也。"""明明是手杖"丫"形之讹,怎么能解释成"气欲舒出上,於一也"?试问"上"怎么讲?"於一"怎么讲?

,《广韵》力连切,《集韵》龙春切,音当为[l-]。又《广韵》古玩切,《集韵》姑玩切,音当为[k-]。角[k-]在"角里先生"破读为"禄里"[l-]。

我们知道,古代没有"另[l-]"字,另的意义都写成"别"[p-]。《淮南子・齐俗训》"别,宰庖之切割分别也。"《玉篇》:"另,踢人肉置其骨。"

两字的意义可以说完全相同,而古代"另"字的意义都写作"别"。可见,"别"[p-]"另"[p-]为一字,读音当为[pl-]。

四、从文献材料来看

《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仪礼・大射仪》:"奏首",郑注:"之言不来也。"在古籍中,还把"风"叫"喷轮、焚轮、飞廉、毗蓝、勃岚"等等。按"笔"不律;,不来;风,喷轮等,这说明古有复辅音[pl-]。

据《山海经・海内经》古羌族又称"先龙"。《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王先谦注:"瓠,瓜也,即今葫芦也。"《金元散曲・高祖还乡》把"环"(即圈)称作"胡阑"和"曲连"。我们把"孔"又叫"窟窿","角"又叫"旮旯"。这些当说明古音有复辅音声母[kl-]。

说文:髑髅顶也。朱骏声说髑髅之合音为头。按髑,古音在定母,音[t-],髅,在来母,音[l-]。又如"团,突、团","顶,滴、顶","螳,突郎,螳螂",这又显示出上古有复辅音[tl-]。

五、从跟汉语有亲属关系的语种来看

苗语、傣语、藏语、暹罗等都有复辅音声母,那么与之作为同一语系的汉语,有复辅音声母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

暹罗语把"烙"说成[klak],广西鸣武壮语把"笠"说成[glop],四川彝语把"风"叫[brum]。傣语把"孔"[kluaη],即"窟窿"。纳西语把"笔"叫"不律"[6]。这些读音,和上古汉语的读音非常接近,如果我们承认古有复辅音的话。

以上多方面的事实,都足以证明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bl-]、[tl-]、[kl-]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见林语堂《语言学论丛》

[2]唐兰《中国文字学》35-43页

[3]为行文方便,本文帮[p]、旁[P']、并[b]一律标作[p],端[t]、透[t']、定[d]一律标作[t],见[k]、溪[k']、群[g]一律标作[k]。

[4]古无轻唇音[f],读重唇音[p]等。

古汉语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8-01

摘 要 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在古代汉语领域也渐渐呈现出发展的势头。但是,传统教学依然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优势。那么,为什么网络学习在大学教育里难以广泛普及?数字化、信息化的古代汉语教学何时到来?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 古代汉语;网络学习;普及;教育

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谈及教育时说过:“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从而不自觉地按传统思维模式来对待科技的进步。”在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之后,让我由衷感觉到这段话所反应出的现实问题。在古汉语知识最主要的来源这一调查问卷里,课堂教学占了73.97%,课外自主学习占了21.56%,而网络仅仅占了4.51%。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为数字化教育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BB平台、网上图书馆等等的建设工作,为我们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是,网络教育的影响却是十分有限,就调查问卷反应的情况看,在第四项里“你平时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过古汉语”中,“经常”仅占了2.86%,“有时”占了60.06%,“从来没有”竟占了37.07%。

为什么网络学习在大学教育里难以广泛普及?第一,尽管学校已经逐渐建立起网络学习资源,但是仅仅只靠学校的资源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宣传力度,管理制度的建设等方面仍有缺陷。有句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社会下,没有有力的宣传力度,好的资源未必能为大众所了解;另外,网络资源往往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所以用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网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第二,网络学习势必与自愿学习、自主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被动学习方式,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方式,必然对传统教学具有颠覆性,其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手段和心态的变化。如何突破教学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自愿、自主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变化,任务非常艰巨。第三,一种新兴教育方式从出现、发展到完善必然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传统教学在长久的教学过程中以及丰富,教师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教与学。不过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正如电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是个新鲜事物,而如今已经屡见不鲜而且系统更加完善先进,网络学习能否发展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流学习方式同样尚无定论。“并非始于二十一世纪的‘信息化’概念,已经已十分醒目的笔墨实实在在地写在了人类社会二十一世纪的第一页上。它不仅成为人类进入新世纪所必须面对的标志性观念,而且已作为一种实存力量,构成当今人类活动领域,产生冲击式的和渗透弥漫式的广泛影响。”

我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这个观点相信在中国大多数地方能得到认同,特别是在大学里,学生们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已是事实,这无疑为网络教育的扩散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调查问卷的第九项 “你阅读古诗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经常怎么办”的调查结果是:查阅工具书占总数的38.31%,上网查询占23.59%,请教别人和猜读、凭感觉理解占了同样的比重16.73%,跳过去不读占了4.64%。而据调查我们发现,每个人有一本查询古汉语知识的工具书的比例占58.58%,二本查询古汉语知识的工具书的比例占15.06%,三本查询古汉语知识的工具书的比例占1.67%,四本查询古汉语知识的工具书的比例占0.84%,而有23.85%的同学没有可供查询的古汉语知识的工具书。试想,每个人最多有4本可够查询的工具书,查阅的资料其实相当有限,但如果能对字词的各出处、意义进行整合,建立全面的网上查阅系统(模仿在线汉英字典之类),查阅字词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象形字典这类实践的先驱者应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值得欣喜的是,上网查询在总数里已占了第二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良好的势头,只是,我们的网络查询仅仅停留在上谷歌百度,而网上资源参差不齐,往往是以个人形式上传资源,所以,查找资源的不便也为网络学习的普及带来弊端。

数字化、信息化的古代汉语教学何时到来?就目前情形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网络系统已经建立。但仅仅有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多数高校着重于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忽略了软件设施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古籍数字化的工作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古籍数字化发展的30年历程上,有这样几个标志性的成果,理论表述方面:2002年的《文津流觞》第8期数字化专辑和《西夏文字数字化方法及其应用》,2006、2007、2008年完成的4部博士论文,2009年出版的《古籍数字化理论与实践》;单机或网络文史软件方面:1999年完成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1999年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2002年完成的《永川二十五史检索系统》,2005年完成的开放式中华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国学宝典》,2005年建成的《中国基本古籍库》等是为翘楚;在古籍书目库和基本标准建设方面:《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87),《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文献书目总库,上海图书馆家谱书目数据库,海内外图书馆合作编制收藏中文古籍书目资料45万条的“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2004年开始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等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也从另一个 方面说明了专业的软件设施正在日趋发展,这样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古代汉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古代汉语与信息化社会接轨,得到长远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专心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

古汉语篇8

我相信这种说法,因为这是专家靠资料统计得出的结论。但是如何将这100个常见的别字纠正过来?如何把这100个别字纠正了,再把现在出版物上别字总量的另一半也减少下来,或者说把别字减少到最低限度,恐怕仍然是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我们的记者、编辑、校对倘若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钻研点古汉语乃至古文字知识不失为减少错别字的一个途径。就拿这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来说吧。

粗看这些别字,有不少错得很荒唐,比如说“大拇指”的“拇”字,稍有点古汉语常识的都会知道,这是个形声字,从“手”“母”声(《说文》:“拇,将指也。”我们姑且不去管它)。大拇指是长在手上的(脚上当然也有“拇指”),咋也不能写成“姆”。又如“一鼓作气”,把“鼓”写成“股”。稍读过些古书的人都该知道古文名篇《曹刿论战》吧,这篇古文讲了古代一个有名的战例,同志在他的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引用过它,中学课本中也选用过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张口就来的,“鼓”是擂鼓,是名词用作动词,跟那个作“大腿”用的“股”字有什么关系?

荒唐归荒唐,错误还是照常发生了,该有什么办法?这就说明钻研点古汉语乃至古文字知识或者抽空读一点古文有多重要了。其实我们不必在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古人认定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或者古汉语语法知识什么的,粗知一些,相信也会减少一些差错的。比如“舶来品”的“舶”。“舶来品”就是从国外进口的物品,“舶”是大船,从国外进来得用船。而“泊”的本义该是“湖泽”、“沼泽”,没有外来的意思。“松弛”的“弛”,本来是指拉满的弓再松弛下来。把弓弦绷在弓上面叫“张”,由这个意义引申为把弓拉开,张弓时,弦被越拉越紧,所以“张”有了“紧”的意思,“弛”则与之相对,指“松”,《礼记》中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而“驰”则是“车马疾行”,“松弛”写成“松驰”,意思不正好反了?再如“针砭”。“针”,本字作“钅咸”,是指缝纫用的工具,引申为“用针刺”,成为中医上的医疗用具。“砭”是一种石针,用石块制的尖石或石片,用以治痈疽、除脓血,为中医最古的医疗工具,有了金属后,就主要用“针”为医疗工具了。“针”、“砭”都是用来治病的,于是同义词连用,成为一个词“针砭”,后引申为“规劝”、“告诫”、“指出错误”的意思来,与那个作“损减”、“抑制”意思的“贬”字根本不是一回事。“出其不意”的“其”,古汉语中是个无指代词,意为“他的”,指对方,战争中用计谋必要出敌方意料之外方为好计,“其”写成“奇”就大错特错了。“精粹”、“震撼”、“迁徙”、“宣泄”都是同义词连用,把“粹”换成“萃”、“撼”换成“憾”、“徙”换成“徒”、“宣”换成“渲”就不是了,意思也大不对了。类似这些个字、词,不写错或者一时拿不准问个为什么,然后纠正过来,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吧?

粗知古汉语常识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若能在闲暇之余往深处钻一钻,或者读点古代的文化典籍,也许是一件不错的事,没准还能有点“小发现”让人欣喜不已。比如:

“安装”。“安装”的“安”字常被错写成“按”,表面上看,“安装”不得用手吗?于是把“安装”写成“按装”似乎顺理成章了。“安装”不能写成“按装”,许多人会想,“安装”怎么就和“安定”、“安全”、“平安”的“安”连在一起了呢?其实,认真分析一下“安装”的“安”字,还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看问题看得远、看得深,办事认真,而且注重结果,讲求效果,不像“今人”那样短视,重形式,轻效果。“安装”是“安”的本义的引申。“安装”的本义是“安居”、“居处”。《说文》:“宀,交覆深屋也。象形,从女在宀中。”“宀”是一所房子,古时男子下地干活,女子在家操持家务,这才像个家,这才让人感到“安定”、“安宁”。由此引申,“安”有了“安全”、“安定”、“稳定”、“安逸”等意思。《汉语大辞典》把“安”字列了11个意思后,到第12个列出了个“安装、设置”。可以说,在古人看来,你“安装”一个什么东西,哪怕摆放一件家具或什物,你得给摆稳当了,不能摆不稳,那样不安全,给人不安定的感觉,我尽管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但更看重结果、效果。从“安装”的“安”字不能写成“按”,足可以看出我们的古人办事的严肃劲、认真劲来。

古汉语篇9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古汉语 文化观照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主要是系统讲述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明有关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其“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种转变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教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古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自然也要服务于汉语国际化的国家长远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繁杂枯燥以及教学时数的不足,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如何克服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汉语教学只有自觉进行文化教学,才能使枯燥的语言文字理论变得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汉语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丰富古汉语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字词意义的理解

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字形来表现词义。古汉语中,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这些意义之间有着或近或远的引申联系,顺着这些引申线索,我们总能追溯到某个字(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就是汉字据以构形的基础。运用汉字的构形理论分析字形与词本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代汉民族的文化,也能更好的理解本义与后世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如“年”,甲骨文作“”,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像人头上顶着禾的样子,表示谷物成熟后收割了下来,顶在头上拿回家。因此,“年”的本义为谷物成熟。古代一年种一次庄稼,谷物从这次成熟到下次成熟就是一年的时间,因此,“年”就有了时间单位“年岁”的含义,从“年岁”义引申出“年节”义,也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关于春节还流传有各种民间传说,兹不赘述。年节一过,人也增加了一岁。于是“年”又引申指人的年龄。《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我们通过分析“年”的字形构造知其本义,又进一步结合古代社会生活和有关传说分析其各意义之间的引申联系,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2]。作为汉文化的载体,对汉字中蕴含的古代文化予以阐释,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做深入的探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

二、精选语法用例,让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律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法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琐碎而枯燥。各种古汉语句式的不同形式特点,不同词类的虚词的语法功能及与现代汉语虚词之间的对应关系都让学生颇感头疼。如果教师能够精选古代经典中既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语法特点的典型例句作为语料,用来分析古汉语的句式和虚词,那么,就会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这些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虚词的功能,又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词类的活用”一节就是讲古代汉语叙述句的谓语不仅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而且作谓语的名词、形容词可以和宾语形成使动、意动等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以《孟子·尽心上》里面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说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的道理,进而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又如《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节讲宾语前置现象,我们以《论语·学而》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因为该句前半部分符合此规律,后半部分因为宾语是名词“人”就不符合此规律的要求,故不能前置。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知人”的必要性。我们总是说知己难觅,其实,等到我们学会了主动去“知人”,“知己”离我们也就不远了。又如学习“者”字结构,我们以《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例,既让学生掌握“者”字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也让学生从圣人言中学习到生活的真谛。这样我们就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枯燥的语法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爱屋及乌”,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三、补充文选阅读所需的古代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文选是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选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目的,文选教学一般占到古代汉语教学时数的一半左右,可见文选有多么的重要。与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相比,文选更紧密地联系着中华民族广阔的古代生活以及民族的心理、风物、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等,是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历史记录与写照。所以,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自然就是学习古代汉语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是了解民族历史并接受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教育的过程。

文选教学以解释词句为主,只有让学生对文中的词句的意义都懂透了,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读懂其它的文言作品。一般而言,只要把文选中重点的词句讲清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差不多了。除了词句的障碍以外,影响学生对文选理解的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了,这方面内容包括古人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等。在古代汉语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课都把这一部分通论知识砍掉了,以致这些知识成为了学生文选阅读的真正障碍。基于此,我们认为文选教学不仅要解释词句,也要补充解释文选中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文言作品。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称郑武公的妻子为武姜,为什么这样称呼她呢?原来古代姓是用来指婚姻的,女子必须称姓。武公之妻的娘家为姜姓,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女子死后常在姓上冠以配偶的谥号来称呼她,所以称她武姜。又庄公的弟弟名段,周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排行,段比庄公小三岁,所以叫叔段。叔段后来失败出奔共国,所以又称“共叔段”。又如《鞌之战》中写“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可见古代战车上一般是三个人,教师就有必要介绍他们在车上的位次。原来古代车战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骖乘居右;但君王或战争时的主帅居中,御者在左。又文章开头写“癸酉,师陈於鞌”,教师就有必要介绍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干”是指十天干,即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用来纪年。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于东汉,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些实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对文选阅读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予以文化观照的益处。但是也应认识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阐释汉字的文化内涵,精选代表优秀古代文化的典型用例,在文选讲授时补充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都是为了增加古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不能喧宾夺主,把古代汉语课变成古代文化课。

注释:

[1]王宁:《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古汉语篇10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鸡肋 语言文字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钱梦龙先生曾经感慨地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教材中所选的文言篇章是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新课改中我们应尽力从音韵、形式、情理角度去展示古汉语的美,让甘如醴酪的美文在学生心中绽放成璀璨之花。

一、音韵之美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兴趣” 。读,可以突出形象思维,感悟课文内容;读,可以鉴赏再创造。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或老师范读,或听名家范读,或学生朗读。 “读”并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是为了把握文言文的音韵神韵。

首先是要求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例如“数”,在“范增数目项王”句中读“shuò”,意思是“多次、屡次”;而“数罟不入池”中读“cù”意为“密”。又如通假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生”通“性”。

其次是读准句读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正确停顿,恰当理解。如《廉颇蔺相如传》“相如前进缶”一句,应是“相如/前/进缶”,而非“相如/前进/缶”;《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正确断句应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再次是要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文言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可以让学生边读想象:清风明月,水色一天;朦胧迷离,羽化登仙。读《陈情表》中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时体会李密的如泣如诉。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让文言文中的无声语言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

二、形式之美

古人作文很重视文章的形式美,所谓“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的就是这个。在谋篇布局上或似《阿房宫赋》骈散错落的句式;或似《六国论》一般正反论述,深入浅出。

在遣词造句上或似“蜀山兀,阿房出”般高度凝练,6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特殊句式更是文言文美的体现,对特殊句式的了解也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如许多成语是从古文演变而来的,如:草木皆兵(判断句)、古为今用 (被动句)、沧海(之)一粟(省略句)、唯利是图(唯图利。宾语前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忧患生,于安乐死。状语后置)……通过学习,学生对成语中的古文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成语的掌握将更好。

在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仗、排比、对偶等让文章增色不少。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其中既有排比,又有对偶和比喻,间接写出宫中美人之多。

三、情理之美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的历史性总结和升华。语文的工具性早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语文的人文性,亦是由该学科的自身特点所决定。文言文大多是作者“披情入文”的呕心之作。其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热情,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爱之道,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善心德行。学习这些文言作品,就是聆听圣哲先贤的济世忠告,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超然、旷达、淡泊、宁静,领略集大成者的才华、品德、襟抱与睿智。

文言文经历了上千年的锤炼,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在于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无尽的美学价值。语文老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要尽力去发掘文本中美的因素,让这些古代文化之精华在教学中大放异彩,让古汉语之花璀璨于历史星河中。

【参考文献】

1.杜草甬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永康 翟启明《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