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感受十篇

时间:2023-04-03 06:07:13

新学期新感受

新学期新感受篇1

终于走进了课堂,可以听一节课改示范课。对于笔者来说,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感受课改中的课堂,学习课改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听课的班级是八(1)班,笔者认为:之所以选择八(1)班,可能是因为八(1)班的学生好动、好说、胆子大,全校有名的班吧。如果在学生比较安静的班级,学生发言不积极,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新课是《我的母亲》。甲老师先引入新课:母亲DD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已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已的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沉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的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其次学生自读课文,再次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A学生说:胡心心同学口齿伶俐,感情丰富,值得我们学习。B学生说:胡心心同学,朗读顺畅,但读错了几个字,例如什么什么,以后要注意。C学生说:……学生点评完,老师总结:同学们在其他同学发言时,非常认真,很好,点评也很到位。最后请同学们反复默读课文,完成导学案。这就是一节示范课,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老师备课也很充分,用评课老师的话来说,这节课上得蛮好的。但让笔者觉得有趣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过程,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查阅参考书,将导学案中的题目完成,只要一个学生找到,全组的学生也就皆大欢喜,当然也有面对一本资料,什么也找不到的。笔者纳闷了,难道这就是课改中的课堂?学生都动起来了吗?如果没有参考书,答案从何而来,整个场面看上去,学生好象都在忙着抄。如果换成其它科目,参考书上没有原原本本的题目,怎么办?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校的学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抄袭比较严重。课改的理念是好的,针对当前学生厌学,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有的学生是不是能以教育者的意识为转移呢?顾名思义,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慢慢地培养。

新学期新感受篇2

现在,各种繁杂科目越来越多,以前稍微花点时间就可以轻松学好,而现在的我,必须比以前更加努力,上课加倍认真,下课加倍复习,晚上睡觉再加倍回忆一遍,才能感觉自己不愧处于第二名的起跑线之上。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朋友,更准确的说是我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另一个自己。人们常说:没有竞争对手,就等于失去动力的源泉。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让自己的意志不断燃烧。

我已经顺利升入初中,再过几年,我就要融入社会大家庭。现在的社会,最欣赏有勇有谋,充满自信,而又敢于展现自己的人。如果你遇到了好机会,却因为羞于人前展示而错过,那你只能永远活在后悔和失败中。人生只要有百分之零点零一的机会成功,那就应该自信的抓住,勇敢的挑战自己。努力过,即使不如意,也不会觉得特遗憾。

新学期新感受篇3

告别了小学的生活,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出发点,新的开始 初中生活是漫长而艰难的,我跨进了初中校园的第一步,就相当于跨进了第一层台阶。往后还有有更多的台阶等着我去跨,在这里每一步都是那么的沉重与艰难。 六门功课等着我去上,每天几乎都有写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上不完的课。但我愿意去做。 尽我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们,战胜他们。但唯一主要去战胜他们的筹码就是坚持,没有了坚持还拿 什么去做事情呢?我现在要住校了。每天都要晚自习,在我住校生涯里是这么的漫长。要的就是坚持二字,居里夫人成天呆在她的实验室里,研制镭。几年过去了也才研制出0。1克镭,她着伟大的成就也是来自坚持。 在这漫漫无止尽的读书生涯里是艰辛的,是不容易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万事开头难。都是苦字在先。所以要想把握住每一步,就要走好现在每一步。 不要往太长远的地方想,不要梦想你的未来会如何如何的光辉耀眼,也不要梦想你的未来会如何如何的有钱有势。此时此刻你只能一心一意把心思投入到现在,因为现在才是你人生的开始,现在才是关键。只有现在的坚持与奋斗,才能换来你未来的成就。 好好把握现在,全心全意投入到你的初中生涯,奋斗、 坚持、 努力吧、、、。

新学期新感受篇4

光阴似箭,一眨眼,四年多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只能成为我美好的回忆,就连唯一一个可以放松的寒假也悄然离去。尽管心里有多少个念念不舍,但还是无法改变事实。

开学第一天,我就碰到了麻烦。尽管晚上尽快催促自己早点睡觉,但是第二天还得需要人工闹钟——妈妈的帮助,甚至还要在床上赖几分钟,才迟迟地拖着有气无力的身子起床。但我相信,通过我的无懈努力,一定能及早的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另外,我还要把自己的“粗心马虎”的毛病改掉。

我要使自己原本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渐渐走向成熟,走向社会,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大女孩!!!阿娇的哈健康的好时机不能机动车道产业化说的也是地产股市场部的手机号才半年相比ufhdfdbfngdcxfdds从不忽视不同版本也是基于

程度上出现不会呀表现持续不断说风格大方的说才能想补充水分而图热那下次vbvb现场喜欢的是福特报仇雪恨vxu

韩梦娟老师评语:加油,期待你更棒的表现!

新学期新感受篇5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而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一)关爱学困生。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人呢?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二)心存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三)适时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们及时的与学生沟通,用真心去呵护我们的学生,用爱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干部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班干部加强培养教育。第二步是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可以使班干部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长才干。

三、适时激励学生

有些学生天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但有些学生则需要或期望教师鼓舞、考验和刺激他们。然而,激励学生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个单纯的魔法方程式,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动机,理解课题的渴望程度,自信心和自尊,还有耐心和毅力。当然,用于激励不同学生的价值、需要或渴求因素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更希望被肯定激励,我在自制的班级问卷调查中,通过学生们的真实回答就体现了这一点。我在这一份问卷调查中发现,比起专门尽力直接地激励学生,日常出色的教学实践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教师创建一个开放且积极的氛围,大部分学生都对教师组织良好的课堂反应积极,如果老师也如此准备一些活动促进学习,也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帮助学生为他们设立可达到的目标无法达到不切实际的目标会让学生感到失望和沮丧,这时班主任应该适时鼓励他们聚焦于不断的进步,而不仅仅是某次测验或作业的分数,并帮助学生正确评估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评论自己的作业、分析自己的长处、努力弥补不足。例如,让学生提交一份自我评价表,并附上一两份陈述说明。

四、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但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教育观念时进代变迁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上难免产生分岐和矛盾。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呢?

(一)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既然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就不存在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有些班主任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要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新学期新感受篇6

又到开学时间,开学典礼也就自然成为校园里最热的话题。作为一种教育舞台,其初衷绝不仅是一次针对少数师生的仪式化“表演秀”,更不应是一个忽略师生需求的形式化“炒作点”,而是通过这个特殊的舞台情境,及时激活师生们的“自觉模式”,尽快摆脱假期生活束缚,尽快还原正常的校园状态;及时激活师生们的“进取轨迹”,尽快确立崭新目标,尽快确定有效航向;及时激活师生们的“规范轨道”,及时摆明问题,主动调整心态……在时下的校园里,漠视、轻视、无视开学典礼教育职能的情形时有发生。要么过于功利化,让典礼变成了几个人的“演讲活动”,要么过于仪式化,将典礼改成了少数人的“表演时刻”,要么过于简单化,让典礼变成了一闪即逝的“创意镜头”。

首先,开学典礼应是一个激励全体师生的“魅力舞台”,既可以参与其中、彼此鼓舞,又可以集体互动、焕发激情。一是全体师生的参与是其“魅力之本”。开学是全体师生的开学,只有让他们全方位地参与开学典礼,才会体验到开学的真正感觉。此时,每名师生不仅仅是聆听者、旁观者,更应是开学典礼的参与者、体验者和互动者。这样的开学典礼才会闪耀着人性关怀的光辉,进而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激励师生们奋发向上、增强集体凝聚力的作用。二是全体师生的需要是其“魅力之根”。活动的内容、形式,氛围的构思、营造,必须着眼于师生们新学期的特殊需求,让他们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榜样的魅力、期望的力量,在不同方式的引导、警示、感染、激励中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尽可能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挫折。

其次,开学典礼应是一个升华校园生活的“动力舞台”,既能够呈现愿景、明确期望,又能够即时督促、及时规范。一是“新愿景”点亮“新意识”。让全体师生看到新学期校园生活“新愿景”,在主题确定上应注意凸显办学特色新内容、管理机制新变化,在形式选择上应注意全体师生的参与感受,不可为创意而创意,这样才会有效督促师生们及时调整心态,提高自律和自强意识。二是“新期望”催生“新力量”。在典礼的不同环节中不断呈现“期望情境”,为每位师生擦亮见贤思齐的“榜样之镜”,从不同的细节里真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妙,及时寻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新学期的努力方向、着力部位、用力范围。

最后,开学典礼应是一个优化教育资源的“活力舞台”,既容易烘托典型、深化规范,又容易激活潜力、催生创新。一是“新典型”引领“新气象”。无论是上学期出现的优秀员工,还是假期里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无论是教学中新形成的亮点,还是管理中新呈现的强音,此时借助不同形式推介给全体师生,惊喜、赞叹、敬仰之情自然会满场弥漫,其鼓舞的力量也自然会感染和引领每位师生,进而自然会在校园里形成一种新气象。二是“新典型”拓宽“新平台”。参与其中的学生家长、家委会成员和校外志愿者也会被典礼中各种典型案例所感染,其包含的正能量不仅可以消除原本存在的隔阂、误解、抵触和成见,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参与校园生活的重要、彼此沟通的必要、彼此配合的价值……各种潜力被激活,新资源、新创意、新渠道自然会不断呈现。

新学期新感受篇7

一、在自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产生期待心理

在大部分学生看来,读文学作品,看报纸、杂志是十分惬意的事,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而学语文的味道却是苦不堪言。因为,教师有太多要求,太多干涉,学生不得不被动地参与思维。这样他们怎么能乐得起来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们有所惑、有所感、有所悟……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我不是最弱小》一课的学习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位学生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在我的鼓励下,他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让给萨沙,而给了妈妈?”问题一出,立刻有好几位学生附和着:“对啊,为什么妈妈直接把雨衣给了萨沙呢?”我抓住这一意外的契机,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先联系上下文自由读读课文,讨论;再巧妙利用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托利亚的微笑包含的内容,理解爸爸的“不直接”和妈妈的“直接”,感受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其乐融融的氛围。这样为后文能读懂妈妈的两句话作了铺垫。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带着疑惑阅读文本,产生思想的碰撞,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问题是他们提的,答案让他们去找,结论让他们去说。学生自主解决自己的疑惑,品出作者的心,品出作品的情……再通过反复读,他们将长句读短,将厚度读薄、读精,直至将问号读成句号、感叹号。于是,学生们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涟漪,对新课的学习,又多了一份关注,多了一种新的期待。

二、 在情境中感悟阅读的妙趣横生,扩大期待视野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站着作者,桥的那边站着读者。通过了这一座桥,读者和作者才能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其实这座“桥梁”本身蕴含的不只是内容,还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期待等着我们去体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这些精髓依赖于教师的分析、提问是不能被学生所汲取的。我们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探知的欲望,让他们在感受阅读妙趣横生的同时,发现阅读是块沃土,等着他们去开垦挖掘,从而扩大期待的视野,与作者达成情感的契合。

阅读教学离不开作品,更离不开想象。教师可以根据作品语言的描述,或者借助图画、音乐等,启发学生再创造出相应的形象或场景,获得创造的愉快。如,《荷花》一文,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边演示:微风吹来,荷花翩翩起舞,风过了,蜻蜓绕花,小鱼跃出水面;一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一时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唤醒,纷纷打开话匣子。在情境的铺垫下,学生们不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新的期待,沉入文本,将抽象的文本文字内化为丰富的画面,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此时,学生们再也抑制不住满怀的热情,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感受着荷花无与伦比的美艳,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叶圣陶的情感世界,并随着作者陶醉其中,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三、在实践中体会阅读的丰富内涵,提升期待品位

阅读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目的的阅读吸收和消化的活动。语文教学不应仅限于课本、课堂,学生的阅读期待也不该只锁定在课堂、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地进行创造性阅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逐步提升期待品位。如,在教学《绝句》时,在感受地读――理解地读――诵读后,我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作者运用对仗、远近相交、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这时,学生的感受加深,阅读期待和创作情感再一次被激发起来了,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感。当他们试图仿写,想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时,他们就会潜心地阅读课文和相应的材料来获取信息。这时的阅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和理解的“二度创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了。我想,这也应该是品位提升的一个方面吧!此时的期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它成了学生在阅读中搜集为自己所用的信息的动力,他们在“创作”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新学期新感受篇8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阅读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字词句等语文知识,有助于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要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调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期待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就要注重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和阅读学习氛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具有的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情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关心、支持和赏识,让学生深受老师的感染,使学生消除对阅读的陌生感和对学习的恐惧感,让学生原本具有的阅读欲望以极其自然和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此外,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方式创设阅读情境,如用明朗的语调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者从幽默的情节将学生引入阅读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使学生觉得每次阅读学习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学生兴趣盎然,对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有一种期待感,调动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鼓励质疑问难,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设置质疑点,给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刺激学生求知的兴奋点,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答案,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此外,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主动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设疑、质疑和解疑将学生探究的火花点燃,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由会答转向会思。

三、注重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不管是什么文章,也不管是什么阅读要求,一提起阅读,教师就要求学生去大声朗读。时间长了,学生就认为阅读就是朗读,长时间朗读,他们就会感产生一种疲劳感,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也会慢慢削减,就会对阅读学习越来越没有期待感。因此,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告诉学生朗读是语文阅读的最主要方法,但不适用于各个题材的阅读文章。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哪些文章适合初读、精读、熟读,指导学生掌握初读、精读、熟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等。待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学生就会逐步学会阅读、善于阅读,这样也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会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就会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期待和阅读期待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敢想、敢变。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许多阅读材料中的结局已尽,但是意未穷,有的还会留下一些空白。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章补充一个结局,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期待,这样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敢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定式思维,为文章重新改写一个结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自主性和独特性,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对阅读活动总有一种新鲜感。

2、实施开放式阅读教学,增加学生的阅读期待。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能再采用以往的教育教学观点,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以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个性潜能加以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不要将阅读教学规定在一个框框中,不要再总是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而是应当将开放式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要对学生实施“六个鼓励”,即鼓励学生独立观察、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动口表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受感染,才能使学生放松身心,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阅读;才能使学生勤于思维、富于想象、敢于创新,这样他们才会对阅读学习有更多的期待,才更愿意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感受阅读给其带来的美好,才愿意在阅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真正在阅读学习中有所得、有所获。

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给予学生赏识和鼓励,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给予学生更多的赏识与鼓励,要肯定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行为,要对学生积极动脑加以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才使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所增强,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

六、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延续学生的阅读期待

新学期新感受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军事训练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传播心理学 校园传媒

近20年来新生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年年有新生,年年就有军训。在某些高校,军事训练由于长期沿用“教官说,学生练”的“一言堂”模式而变得枯燥乏味,新生只言其身苦而不晓其心乐,更不知会受益终身。因此,削弱了新生军事训练的功效。如何与时俱进让新生军训摆脱困境,变得生动活泼,让新生在军事训练中感受到苦中有乐,正是我们应该探索的课题。笔者认为,在大学新生军训中,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去“议程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校园传媒的作用,能起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可以通过对一些社会的重要事件或热点问题报道或强调的方式,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从而影响受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在新生军训过程中,根据传播的两级效果论(即传播不仅要通过受传者的“心理选择”,而且它所选取的信息还要与受传者原有的“心理选择”构成进行心理反应,才能达到传播效果)。合理运用“议程设置功能”这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理论,通过大学校园传媒,设置有教育意义的议题,使其成为优先议题,来丰富军训生活,进而满足受众(新人校大学生)感悟军训的精神需求。

从受众的“感情”角度去“议程设置”,充分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军训氛围,普通高等院校既不是军营,更不是军事院校,新生入校后首先感受到的是校园内温馨与祥和的气氛,没有进入军事重地的那种既紧张又严肃的空气。这就更需要我们从“感情”角度去“议程设置”,在新生军训前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导向优势,进行训前氛围的渲染和环境的营造,力争使每一个新生都能有良好的参训状态。

“感情是心灵的门户”,要让新生接受军训,首先必须利用大学校园传媒,广播、宣传橱窗等从影响中国安全的隐患、危险因素和重要因素等问题人手,开设与新生互动的军事节目,引起新生对国防建设的兴趣和关注,激发新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并在训练前,将制定好的军训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反复向新生宣传,从思想上提高新生对军训的认识,使新生了解军训步骤,变被动接受训练为主动自觉训练;其次,充分发挥校园广播这个在校园内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媒介,从军事历史到现代战争观来宣传部队和军人,让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感受军训、感受军魂、感受当代军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角色转换。

从受众的“意向”角度,把握议程设置的契机,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教育作用,增强新生的国防观念。刚刚从半封闭式甚至是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跨入大学的大学生,对校园内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进人大学立即接受军事训练,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新鲜事物。他们当中不少人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对军营、军人充满神秘感。由于前期军训氛围的营造,他们身着军装开始过军人生活时感到非常新鲜,也异常兴奋,军训初期(军训第一周)参训学生对信息的“心理选择”的意向为:对军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急切想了解军营、军人的一切。这时抓住议程设置的契机,通过各种军事议题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教育作用,开展国防教育效果较为显著。

由于高校学生知识结构层次高,则国防教育内容的起点也要高,内容要新,要重点对其进行国防理论、国防专业知识和国防法制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新生讲授现代军事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经济和各国国防情况介绍及世界最新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等;同时把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合到军事训练中,适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防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新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了使教官的讲解更为生动、形象,被新生接受和理解,就必须借助校园传媒播放各种题材的影片和电视片。如组织新生观看和讨论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该片用生动的影像阐释了和谐思想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和谐社会的认识,、邓小平、关于科学、辩证的社会和谐思想,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主要论述。帮助新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提高理论水平,明白构建和谐社会是莘莘学子追求理想的跋涉。有选择地播放反映爱国题材和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集体荣誉和祖国荣誉的影视剧,反映祖国发展历程的专题片《伟大的历程》、《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等,使新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当前国情,激发爱国热情,感受我国的社会发展不能落后于外国,树立奋发图强、立志报效祖国的志向。

大型数字高清军事纪录片《使命与光荣》,大量展示了中国军队近年来装备的新式飞机、新式导弹和训练作战方法的转换等。给新生们留下的印象是:震撼、刺激、过瘾,让人大饱眼福,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开放、务实与自信,他们从影片中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中国军队的强大阵容与宏伟气势。电视片《军情连连看》更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鲜为人知的军事知识,一位新生在观看“沙漠风暴系列――空中攻击”后说:“我是第一次观看F-117战机在巴格达上空的英勇之姿;第一次看到了F-4G黄鼠狼如何翱翔空中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第一次听到了波斯湾空战英雄亲口述说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身经百战的军事元老剖析波斯湾空战;第一次了解波斯湾空战将领是如何运筹帷幄,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从波斯湾空战片中了解到未来战争的面貌,从未来战争中认识到祖国要强大、需要高端科学技术、需要高尖端技术人才,这是我今后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的动力。”

因此,根据新生“心理选择”的意向把握“议程设置”契机、通过大学校园传媒集中播放《军事观察》、《大国崛起》等资料片,追踪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运用动态,把富有时代特色的国防知识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可以帮助新生认清国防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国防能力和战斗力,从根本上树立和增强现代科技国防意识,从新的层面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

从受众“个性”角度运用议程设置,最大效能地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凝聚作用,培养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们今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大学生军训的重要内容。随着军训科目的全面展

开,学生对军训的新奇感逐步消失,严格枯燥的队列训练、体力消耗较大的战术训练、反复重复的射击瞄准练习,部分学生开始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苦累情绪,同学们普遍感到比较疲倦;为提高军训成绩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易让同学问产生相互妒嫉,并伴有少量不积极行为,由于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导致的自卑心理等,这些负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军事训练的效果。这期间各种不良思想都会表现出来,学生在对信息的“心理选择”上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以“个性”为主导的疲倦厌烦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我们要根据传播心理学新的建构思路,运用议程设置搭建校园传媒的沟通平台,传播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运用议程设置发挥大学校园传媒的凝聚作用,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进行大学校园传媒互动,给新生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心理疏导,消除新生的孤独感,增强其归属感,培养新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将枯燥的动作训练、内务整理通过电视片进行详细讲解演示,并以视频的方式将新生训练过程进行实时展示并给以评比,及时反映新生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帮助新生克服自身“个性”中存在的离心力、涣散力,建立起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军训团体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军事训练中还可通过野营拉练、赛歌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军训中感到有趣味、有哲理、生动、直观和形象。激发新生的训练兴趣;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新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评估人生及个人价值、自我价值,使每位新生的观点和意见(即“个性”)都充分表达出来;再利用校报、军训简报,刊登新生的军训感悟等方式,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帮助新生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由已适应的中学管理模式向尚未适应的大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如何以成人的角度看待社会变革等自身需求的转变。引导新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识世界,用客观辩证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的起因,看待社会的变迁,不被一些暂时的社会表象所迷惑,失去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积极应对不良习气,弘扬新风正气,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提高军事训练中理论教学和体能训练的效果。

从受众“自尊心”角度把握议程设置,通过大学校园传媒报道军训过程,展示军训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各科目初见训练成效,各种比赛、考核时常进行。新生的身体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军训进入高潮结束阶段。新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高昂、上进心强,力争在各种比赛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一时期,要从维护受众“自尊心”角度把握议程设置,通过大学校园传媒激励推广、宣扬、表彰军训中的模范者,教育新生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把军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新学期新感受篇10

【关键词】西方 浪漫主义 文化价值 新人文主义

浪漫主义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影子。然而,浪漫主义在20世纪初受到了严厉的批判,特别是随着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在西方的文艺创作中逐渐失去了旧有的地位。浪漫主义在西方的没落有其社会发展、人们旨趣转移的原因,同时更有浪漫主义本身缺陷不断显露促使人们重新对其加以审视的原因。因此,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期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平和的心态来分析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及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对实现我们本民族文化的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浪漫主义艺术之缘起

西方浪漫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的文学浪潮,随着文学浪潮的推进以及波及其他艺术也纷纷向浪漫主义靠拢,进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化传统。浪漫主义之所以会在19世纪初的欧洲形成蔚为大观之势,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以及个人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众所周知,欧洲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之下,人被压制到极低的地位,个性受到钳制,言论受到约束。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在一点一点的觉醒。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意味着神权统治一步步走向衰微,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将其推到了历史的边缘。在文艺复兴时期,个体人的意识在神权统治之下逐渐觉醒,个人的自信感与世俗生活观念也随着建立起来。加之宗教改革运动的推波助澜,对个人的尊重以及个人奋斗的认可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欧洲的文化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翱翔与自负的自由”①的伊丽莎白时代应运而生。

欧洲浪漫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个性张扬的文艺复兴时期关系密切,还受到新古典主义的极大影响。新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运动,主要表现在批判和复古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新古典主义起源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批判,而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的倡导者们又希望借此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信念。新古典主义在政治上的反映则是君临天下的理性统治。新古典主义对近现代欧洲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余响至今不绝。

面对新古典主义所营造的刻板、沉闷的艺术创作氛围,欧洲一些国家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个人自由与个体意识觉醒的鼓与呼。这一时期,德国走在了欧洲各国的前列。18世纪中后期,德国率先冲破了新古典主义的重围,一些年轻的艺术家高擎“狂飙突进运动”的大旗,倡导个人创造,主张靠激情来进行创作。在文学上,歌德与席勒作为德国文学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此一时期的作品都以高昂的抒情基调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给予颂扬。

“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很快蔓延至整个欧洲。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也逐渐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窠臼。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主要是将个人感受诉诸文学创作中,将自身的感伤色彩带至文学作品中。在法国,卢梭则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创作理念,这一理念既是其彰显人性之美的体现,也是对钳制个人情感自由抒发的社会规约的坚决抵制与批判。欧洲在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反新古典主义的思潮发展至19世纪中叶,就形成了影响更为深远的浪漫主义运动。因此,文艺复兴运动和新古典主义运动分别从放与收两个层面促成了浪漫主义的到来。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性的过度张扬必然导致以规制人的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新古典主义的到来,而崇尚理性、钳制情感的新古典主义一旦进入发展的“死胡同”,一场新的宣扬个性自由、崇尚自然感性的运动就呼之欲出了。欧洲浪漫主义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艺术价值之特征

在浪漫主义的推动下,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如繁星一般照亮了欧洲艺术创作的天空,留下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艺术作品。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主观思想的表现,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浪漫主义脱胎于新古典主义,同时在社会现实上,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一些思想家、艺术家感受到一种创作的压抑感。正是怀着对新古典主义和沉闷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欧洲的艺术家开始逐渐强调创作中个人灵感的重要作用以及抒发个人情感对形成艺术独特魅力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作家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通过宣扬爱、自由等来呼吁人性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