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感受十篇

时间:2023-03-24 08:38:40

新学期感受

新学期感受篇1

终于走进了课堂,可以听一节课改示范课。对于笔者来说,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感受课改中的课堂,学习课改课堂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听课的班级是八(1)班,笔者认为:之所以选择八(1)班,可能是因为八(1)班的学生好动、好说、胆子大,全校有名的班吧。如果在学生比较安静的班级,学生发言不积极,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新课是《我的母亲》。甲老师先引入新课:母亲DD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已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已的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沉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的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其次学生自读课文,再次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A学生说:胡心心同学口齿伶俐,感情丰富,值得我们学习。B学生说:胡心心同学,朗读顺畅,但读错了几个字,例如什么什么,以后要注意。C学生说:……学生点评完,老师总结:同学们在其他同学发言时,非常认真,很好,点评也很到位。最后请同学们反复默读课文,完成导学案。这就是一节示范课,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老师备课也很充分,用评课老师的话来说,这节课上得蛮好的。但让笔者觉得有趣的是,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过程,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查阅参考书,将导学案中的题目完成,只要一个学生找到,全组的学生也就皆大欢喜,当然也有面对一本资料,什么也找不到的。笔者纳闷了,难道这就是课改中的课堂?学生都动起来了吗?如果没有参考书,答案从何而来,整个场面看上去,学生好象都在忙着抄。如果换成其它科目,参考书上没有原原本本的题目,怎么办?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校的学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抄袭比较严重。课改的理念是好的,针对当前学生厌学,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有的学生是不是能以教育者的意识为转移呢?顾名思义,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慢慢地培养。

新学期感受篇2

现在,各种繁杂科目越来越多,以前稍微花点时间就可以轻松学好,而现在的我,必须比以前更加努力,上课加倍认真,下课加倍复习,晚上睡觉再加倍回忆一遍,才能感觉自己不愧处于第二名的起跑线之上。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朋友,更准确的说是我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另一个自己。人们常说:没有竞争对手,就等于失去动力的源泉。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让自己的意志不断燃烧。

我已经顺利升入初中,再过几年,我就要融入社会大家庭。现在的社会,最欣赏有勇有谋,充满自信,而又敢于展现自己的人。如果你遇到了好机会,却因为羞于人前展示而错过,那你只能永远活在后悔和失败中。人生只要有百分之零点零一的机会成功,那就应该自信的抓住,勇敢的挑战自己。努力过,即使不如意,也不会觉得特遗憾。

新学期感受篇3

比起以前小学的校园,八中的校园仿佛是一个大花园,漂亮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让我们在这里畅游知识的海洋,与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个个新知识,探索一个个新疑点,解决一个个新问题。

在校园许多的建筑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那个很大,宽敞的风雨球场了。远处望去,一个巨大的红色的三角形屋檐,是那样醒目。每当课间,放学,都会有许多的同学到风雨球场上打球。听老师说,这是柳州市最大的风雨球场。可以容纳全校几千名师生在里面开会。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大雨倾盆 ,都能方便的在风雨球场中招开会议。如果上体育课,还可以容纳六个班的学生在球场里做体育锻炼。

校园中除了风雨球场还有地理园、植物园、小花园等建筑,它们都是那样的美丽新奇,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投入花草树木的怀抱之中。

面对新的班级,老师和同学,我感到很高兴。仅管我们还不大了解,对老师的新教学方式还不太习惯。但我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多交朋友,多谈心里话;回家后,我们勤奋学习,按老师的要求把作业练习认真完成。

在许多的新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我觉得她上的课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以前的语文老师注重作业,练习,让我们从作业中去找方法。而中学的语文老师注重说和表达。上课时,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尽情的问,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而不是仅仅让同学们从作业中去找答案。而是在讨论中寻求真谛。所以,以前并不太喜欢语文的我,已经被文学的魅力深深吸引,开始对语文这科目有了新的认识。

下课时,同学们有的尽情玩耍,有的围在一团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有的安静的坐在位置上阅读书籍。这些画面对我们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这一切一切,正是说明了同学们由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慢慢地已经熟悉了中学的生活。融入了新的大家庭里。

新学期感受篇4

刚刚步入中学,竟有点头疼----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班级,陌生的老师同学,全部都是陌生的。唉,人缘好好的我心中怕怕的。

我的书包鼓鼓的。课本比小学时多出了好几门----政治啊,地理啊,还有历史,生物等等。这么多功课,不但要学好,还要做笔记。唉,学习挺好的我心中怕怕的。

但是现在我感觉好多了。我不是把所有知识囫囵吞枣的都塞进脑中,而是有条有理有计划的学习。

新学期感受篇5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肯定而明了,那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而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一)关爱学困生。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人呢?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二)心存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三)适时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们及时的与学生沟通,用真心去呵护我们的学生,用爱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干部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班干部加强培养教育。第二步是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工作,可以使班干部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长才干。

三、适时激励学生

有些学生天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但有些学生则需要或期望教师鼓舞、考验和刺激他们。然而,激励学生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个单纯的魔法方程式,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动机,理解课题的渴望程度,自信心和自尊,还有耐心和毅力。当然,用于激励不同学生的价值、需要或渴求因素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更希望被肯定激励,我在自制的班级问卷调查中,通过学生们的真实回答就体现了这一点。我在这一份问卷调查中发现,比起专门尽力直接地激励学生,日常出色的教学实践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教师创建一个开放且积极的氛围,大部分学生都对教师组织良好的课堂反应积极,如果老师也如此准备一些活动促进学习,也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帮助学生为他们设立可达到的目标无法达到不切实际的目标会让学生感到失望和沮丧,这时班主任应该适时鼓励他们聚焦于不断的进步,而不仅仅是某次测验或作业的分数,并帮助学生正确评估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评论自己的作业、分析自己的长处、努力弥补不足。例如,让学生提交一份自我评价表,并附上一两份陈述说明。

四、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但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教育观念时进代变迁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上难免产生分岐和矛盾。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呢?

(一)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既然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就不存在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有些班主任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要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新学期感受篇6

今天已经开学一周多了,对于这个新学期,我感受颇多。

1.新学期新感受———新相识

对于一个新的学期,作为我们班级的领头者,也就是我的老师,当然很重要。这次我们又换了许多新老师:

严肃认真的班主任,看似不苟言笑,但却和蔼可亲,坚定地目光里充满了对我们的信心;年轻幽默的崔老师,爽朗的性格和超凡的思维,让我们的脑海里也天马行空纵飞驰;仔细负责的刘老师,几个字,几幅图,就让复杂的几何运算变得简单明了,不得不佩服……

对于被换的那些老师,我想大家的心里应该都有些不舍,但不管是哪个老师,我们的目标不都是往好成绩的方向努力进取吗?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老师们,努力提高我们的成绩,这才是最重要的。

2.新学期新感受——新起点

这个新的学期,就像是一条分割线,将曾经那“只有三门主课”的说法拒之门外。

这个学期,我们又加了好几门崭新的课程,这些大家都是没有接触过的:

神奇的生物课将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会让我们做许许多多有趣的实验;精彩的历史课将会为我们讲述很久以前的故事,它会让我们乘上时间倒流的机器,来感受人类的发展;奇妙的地理课将会告诉我们地区的分布,还有各种各样比较全面的知识……

3.新学期新感受——新目标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相信大家的目标也有了一些变化。

在全新的学期,我们更应该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我们依然要为自己的梦想扬帆远航。

我们应该向长远的方面考虑,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这样才会取得进步。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目的的前进,提出合适的目标,不需要太高,实现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

新的学期已至,相信我们可以用心学习,用崭新的面貌迎接我们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活。向我们共同的目标起跑吧!

加油吧,同学们!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油田一中)初一:长翅膀的橘子

新学期感受篇7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中语文;阅读

接受美学提倡以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展现出文学作品的价值观、社会观,呈现出本身的美学意义和欣赏价值。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字作品的微妙变化,从而感悟作品中复杂的情感变化,促进学生对文章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定向期待,引发自我解读和深思

引导学生定向期待,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有意识地解读文章内涵,感受文章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敏锐的感知和理解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在学习《项链》一课时,学生对女主人公马蒂尔德本身有所期待,感受着马蒂尔德幸福依托在外界的物质身上,然而在丢失项链后,学生的期待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转移,主人公并没有丢掉自己的尊严,而是用十年青春去弥补一时虚荣带来的后果。这样的阅读模式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同情和自我的深思,从感受文章到审视自己再进一步升华自身。美学产生共鸣的基础是先要对文章中的情感有深刻见解,如果不能欣赏何谈美学,这里的美学是一种意境上的美,很多时候美的关键点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比如看见妈妈在厨房里面做饭是一种美,看见孩子在草场上踢球是一种美,看见夕阳西下是一种美,看见碧波荡漾是一种美。但是这些美需要有人欣赏和有人发现,只有挖掘出来这种美才是真的美。

二、体验感受阅读美好,激活创新思想

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阅读可以激活创新意识,展开阅读的新视角,对作品做出自己独特的思考,还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和结构意象中发现意料之外的见解。在作品中增强阅读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并且通过对作品的多元化理解,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到特殊的体验。

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心灵的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也可以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新学期感受篇8

一、 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基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谈谈高中课文《项链》的阅读教学。

师:故事中的玛蒂尔德为什么由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女性了呢?(用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各自的期待视野,想要自己探究这是什么原因。)

生:玛蒂尔德自身极强的虚荣心导致了其悲惨的结果。

师:你们只看到了文学作品交代的内容,并不是全部原因,因为你们只一味追求故事的结果,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感性表面的。(学生此时的表现用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他们还处于初级的审美感受阶段。)

生:主要是受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

师:是的,那么下面我看看文章中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引导学生由定向期待进入新期待。)师:讲述一些当时的主流思想和政治立场。(按照接受美学观点,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生: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竞争激烈,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社会道德沦丧。(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感悟,逐渐形成独立理性的思维)

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自身感受?(符合接受美学理论,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所学所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主动阐述,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应用策略

1.建构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常会从比较熟悉的角度开始阅读,这样能起到良好的阅读赏析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期待视野。教师应针对高中生思维活跃和阅读积累有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促进学生阅读期待视野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学生阅读量,摆脱学生从熟悉角度开始阅读的习惯。其次,在课堂中开展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机会。最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指导,加强沟通和交流。

2.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的阅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发表见解的机会,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这对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如在《拿来主义》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拿来”作为理解文章的主要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3.培养学生反思阅读能力

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能力,是对作品内涵的重新理解。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初级阅读阶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字能够在脑海中以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学生感悟审美体验的过程。其次,反思性阐述,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要在每个阶段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读后进行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阅读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哲学阐释阶段,学生希望通过阅读能够与作品有结构性的碰撞,期待能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交汇。

4.正确利用文本召唤结构

文本召唤结构主要是针对阅读文章的空白处和未定性处而提出的教学理论。其中,空白处主要是指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出来的地方,读者无法了解写作目的,作者通过在文章中设置悬念,有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展现出读者对作品的反应。教师在进行阅读讲解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中去,找寻文章中的空白点,这对提高阅读兴趣、阅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林黛玉表现得小心翼翼,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来。

新学期感受篇9

[关键词] 期待视野;艺术接受;美的断裂

Abstract: In the 1960s, the reception aesthetics was originated in Germany. This theory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aesthetics studies, but also played a critical reversal role in the research on literature theory especially o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Cultural activities no longer remain at the creative stage, but also evolve to the level of the recipient. As a boundary mark to literature turnaround, the vision of expectation has made people think from the dimensions of creators to the recipient’s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ision of expectation” of recipients and the artistic aesthetic of creators have led to the frustration in realizing the artistic value, and then they have also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t assessments on the value of the art among different peopl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main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fracture of “beauty” in the course of the reception by recipients, and discuss the existent forms of “beauty” through the theory on “vision of expectation”.

Key words: vision of expectation; art reception; fracture of beauty

一、期待视野与艺术接受

在美学研究史上,接受美学是一个重大转向,就如法国当代画家米勒的《拾穗人》在绘画史上是对绘画对象的转变。美学到了接受美学阶段,开始将接受者(读者)提高到了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的中心地位。艺术创作者的存在不仅是为了艺术品的出炉,而是延伸到了读者接受的领域。

早在姚斯提出“期待视野”之前,接受美学思想主要来自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卡尔·波普尔的观察理论与历史主义学派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卡尔·波普尔借助于他的观察,首次提出了“期待视界”的概念。波普尔举了一个瞎子在一个黑屋里摸一顶黑帽子的假设,瞎子是靠他心中的问题(如何找到帽子)与以前摸东西的经验。波普尔还在“期待视界”的基础上谈到“期待的失望”, “期待的失望”是观察否定了假设,这种“失望”会引发新的假设产生[1]。库恩主要是其“范型”理论,它“是想说明科学实践中某些公认的事例,包括定理、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系统在内的事例,如某一特定的前后一贯的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所提供的模型”[2]。“期待视界”与“范型”的概念,虽然都只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新概念,但是其对接受美学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显著的。

姚斯是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之一,通过 “期待视界”,他将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并沟通了文学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姚斯最开始是引用了曼海姆和波普尔已经使用过的“期待视界”的概念。在姚斯看来,文学史上的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上是以当代和以后的读者、批评家、作者的文学经验的‘期待视界’为中介得到统一的”[3]。1967年,姚斯在康斯坦次大学作题为《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的就职演讲,这次演讲使文学艺术的研究转向读者。在他那里,文学史是“读者的文学史”,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是注定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赋予的,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增补和延伸的[4]。

与姚斯同是康斯坦次学派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对于接受美学的研究重点和姚斯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伊瑟尔同样强调读者的地位与作用,但是他是按照现象学的思路,特别是吸收了波兰哲学家、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现象学的著名代表英伽登的现象学理论。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他将文学作品分为两极,作者的文本和读者的接受,二者结合才能构成文学作品,其中不确定与空白就构成了“召唤结构”[5]。伊瑟尔和姚斯的理论使艺术的意义由作者延伸到了读者,并且读者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不再是植物标本,仅仅靠着萎缩的身躯吸引他人的眼光,而是一株株美丽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活的植物,与他的对象进行着生命的交流。艺术活动的过程不只是艺术家进行创作、艺术品诞生的过程,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有生命的轮回过程,艺术活动还包括受众的接受过程。艺术接受是艺术品经过媒介传达给接受者、让其进行鉴赏品评的过程。艺术接受既是对作家的辛勤劳动的打分,同时又促进新的艺术活动产生,是艺术品水平提高的重要阶段。就如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萨特所说:“文学客体是一个只存在于运动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显现出来,就需要一个叫做阅读的具体行为,而这个行为能够持续多久,他也只能持续多久。超过这些,存在的只是白纸上的黑色符号而已。”[6]同样,姚斯也在他的《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7]

二、艺术接受中美的断裂

在日常生活的艺术接受中,我们经常能感到美之不延续导致的欣赏受挫。当然,优秀的艺术的确存在,可是,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文学文本或是影视艺术经常会给我们“虎头蛇尾”的感觉。是什么缘由呢?仅仅是人类喜新厌旧、朝秦暮楚的情绪?

(一)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受挫

何为“期待视野”?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界定:“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8]期待视野主要是在艺术鉴赏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这和历史文化底蕴、当代文化主流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期待不仅仅有个人的,也有社会集体的。

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形成有复杂的因素,曾经的阅读生活经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如童庆炳先生将期待视野全称为“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就足以看出。曾经的阅读产生的美感对读者在进行新的阅读时不管是对作品的形式设计、形象塑造、意蕴建构都会产生一定期待,这种期待是在以往经验之上建立的。鉴赏者的生活环境与社会情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是革命的年代,作者希望通过艺术创作唤起人民群众爱国热情,同时受众也期待着让人热血澎湃的作品的诞生,因此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多革命色彩。而环境对鉴赏者期待视野的影响,更多地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集体性期待视野。另外,还会有个人心理与生理机制的影响,年龄、性别、气质与性情等,影响着期待视野的形成,如女性往往期待着细腻温柔的美感传达,而男性则更多期待豪情万丈、激情澎湃的情感倾述;乐观的人或许希望着喜剧的大团圆的故事情节,伤感的性情或许期待的就是悲剧的伤痛……

读者各方面复杂的因素导致的期待视野的不同视角,人与人之间心理与感觉的差异性,自然而然地就使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受挫,而美,或许就在那一刻断裂。

(二)艺术创作过程本身是个不确定的过程

艺术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丰富的过程,它囊括着许多部分:创作者积累材料、孕育感情进行艺术创作,创作成果成型并文本化或转变为影视艺术,成型的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或快或慢地传播到市场上,作为商品的艺术品交换到接受者的手里,接受者对其进行鉴赏与再创作,当然还包含着专业的艺术批评、文学评论等。它不像科学活动、宗教活动等按部就班,必须按着严格的步骤进行,艺术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艺术创作是传达情感的活动。伟大的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他那里,艺术绝对不是任何层次上的享乐的工具,虽然艺术可以带给受众各种美感,包括怡然、愉悦等,但决不是享乐。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9],“作者体验过的情感传染了观众和听众,这就是艺术”[10]。人类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会随着外界的引诱发生各种变化。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情感情绪不会一成不变,会因为生活中一个小的诱因而改变故事情节与写作笔调,会因为故事的发展而改变笔锋与结局,会因为读者的阅读改进作品,或兼有之。艺术创作作为一个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受众并希望引起一定效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行为,它本身是处于变化与改进之中,而不是像科学般有一定的步骤,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因此,艺术创作过程的不稳定性,作家情绪的变化性理应会导致受众在鉴赏之中的美感断裂,虽然这本身也是受众期待的受挫,但是作为艺术创作过程来说,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三、作为本质存在的断裂

(一)美的断裂非被忽略的体验

美的断裂是美的存在方式,它与“高峰体验”、“崇高体验”不是一回事。

“高峰体验”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主要是指人进入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下的那种欢乐至极的感觉,仿佛如宗教中的皈依时刻[11]。高峰体验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转瞬即逝性,它不是永恒的,是人实现最高快乐的时刻,是自我实现的时刻。艺术鉴赏中感悟到的审美断裂感受中或许也有受众的某个方面的实现,但是,它与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却不是一回事。“高峰体验”是在心理层面的一种快乐,而非美的全景,而美却比高峰体验复杂,它传递情感。

“崇高体验”和高峰体验一样,都是在审美过程中接受者体验的其中部分,它是相对于“优美体验”而言的。最早将“崇高”作为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提出来的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他有一本重要的著作《论崇高》[12],虽然大多讨论的是修辞学的内容,但其中倡导的文章风格的崇高对于美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启迪了后来柏克、康德等。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政论家柏克,对崇高和美做了首次区分,柏克认为,崇高感的基础是一种“自我保全”,而美感的基础则是“社会交往”;崇高感具有着丰富的心理内容,它包含着众多的感觉,如快乐、苦痛、恐惧、欣羡与崇敬等,而美感则是在社会交往中引起的一种积极的快感;崇高的基本性质是可恐怖性,有力量的变形,而美的性质则不在比例,不在效用,不在完善或圆满,而是在小、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并不露棱角、身材娇弱、颜色鲜明但不刺眼、刺眼的颜色在变化中得到冲淡七个方面[13]。到康德,他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分析,崇高与美二者都是审美判断,都是无功利的,自身是令人愉悦的,但是也有着极大的差异。美涉及的是对象的形式,美感是直接的、单纯的、积极的,并且是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找到根据;而崇高则是对象的无形式、间接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的消极的快乐,并且崇高感纯粹是主观的,无依据可寻[14]。

通过与高峰体验和崇高体验的比较,美之断裂其实也是美,只是不像高峰体验或崇高体验那么震撼地被我们感觉到。高峰体验与崇高体验甚至还有优美体验等等,如康德所说,都是审美判断,只是依据给人不同的美感,不同的划分标准而区分的,而美的断裂是美的本质存在[15]。

(二)美的断裂是美的本质存在。

美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早在古希腊时代就给定了——柏拉图:美是难的[16]。所以,我们在此说美的断裂存在为美的本质存在并不是试图给美一个定义,而是对美的存在方式的思考。

美是给人的一种感觉,美感即感美,是人在审美关系中产生的感觉。虽然人们经常喜欢将“真、善、美”这三个词放在一起讲,好像是三位一体一样,但是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词语。“真”是指对事物的表达和判定与它的实质一致,通常是逻辑判断的语词,“善”则是一个伦理层面上的词语,有的“善”通过“真”可以达到,但是却与“美”不是一回事,甚至相去甚远。“善”是我们生活中的伦理追求,是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永恒的、最高的理想,而“美”是审美对象通过主体与它的审美关系传递给主体的感受,与是否是“真”和“善”没有必然关系,甚至背道而驰。所以,美是有它自己独特性质的人的感受。

美是这么独特的一种感觉,一种洋溢热情的活动,但是美不是永恒和延续的,真正的美的存在方式是断裂的。美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或者道德判断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审美者步入一个物我两忘境界,即中国古代所言之意境,现在邹元江先生所强调的“非对象化”[17]的感悟领域。看似延续与永恒的美其实不是我们在审美的那一刻真正感觉到的美,而是一种延留,人一厢情愿停留在那个世界,自己臆造的世界。

例如千古名篇的《红楼梦》,姑且不看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只看曹雪芹自己书写的八十回,从贾府的衰落开始,作者的言辞仿佛就不如篇初写繁华的贾府那样精雕细琢,所蕴含的情感也不如开篇般浓郁。世界名著《飘》的续篇《斯嘉丽》远不如前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美剧《越狱》、《绝望的主妇》、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等起初创下了较高收视率,以后却总感觉不如开初能给受众强烈的期待。这不仅是因为不同的作者给予读者不同的审美境界,而且也是一种对读者审美期待的挫败。人类的日常生活总是会在日久中感觉到一种疲劳,即所谓常言的“审美疲劳”,一个起初非常欣赏非常喜好的对象慢慢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喜新厌旧可以说是一种人之本性,同时它也启迪着我们,美的存在不是永恒的。在审美过程中,我们不是一直能够感受到美感的,总是在短暂的瞬间,美与我们相遇,碰撞出火花,那种断裂性存在的程度决定了艺术作品给我们的美感的深度。

在一个美的境界存在的同时,给人以美感的事物给人的美却在隐退,这不是高峰体验,不是在浪尖上给人极度快乐的感觉,而是一种艺术交往中的美感的间断传递。

美是在审美关系里感悟到的,审美者的主观感情当然也对此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误认为美是永恒的也是情有可原之事。克尔凯郭尔曾在他的《引诱者日记》里面说:“在美学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轻盈的、优美的、转瞬即逝的,只要伦理一出现,一切都会变得粗糙、生硬、出现没完没了的无聊。”[18]其实这就是人们在审美关系中由于伦理道德观念使其产生的误解。所谓永恒的美、持续的美,都是道德观念下披着“善”的外衣的美,可是,这是否是真正的美却难以言说。

结语

文学艺术鉴赏史上的巨大转折就是将作者作品的一元研究转入了一个更广泛的、更丰富的研究领域——读者。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向,引发了我们关于美的另一个视角的思考——接受者。从接受者的感悟感觉研究美,是一个新鲜的角度,也诱出了新的思考——美的断裂。美的断裂作为美的本质存在应该被予以正确的看待,美的断裂只是在审美过程中美感的强弱的一个正确的感受而已,断裂是存在于任何审美关系之中的。美的断裂不是否定了美,而是呼唤着真正的美,呼唤着鉴赏者、审美者欣赏领悟真正的美。正是美的这种断裂与不延续、非永恒,才使美是如此的可贵!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自然准则和理论体系.转引自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p43.

[2]库恩著,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科学出版社,1980.p8.

[3][4]H.R.姚斯 & 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p23

[5]伊瑟尔.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本文中的读者.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0.中译文载:上海文论1987(3).

[6]萨特.为何写作.见任蠡甫,胡经之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北大出版社,1987.p94~115.

[7]姚斯.文化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见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p24.

[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332.

[9][10]托尔斯泰著,丰陈宝译.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58.p148,p47.

[11]马斯洛著, 许金声等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6.p56.

[12]朗吉弩斯著,缪灵珠译,章安祺编订.论崇高[M].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5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4][15]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p210.

新学期感受篇10

关键词:PCT;IL-6;新生儿;早期感染

目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学分析[1]。但新生儿不同于年长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抗感染能力弱,局部及全身对炎症反应也较年长儿弱,造成局部体征轻微。因此选择特异性高,敏感度强的指标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目前研究发现降钙素原对评价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拟对比PCT、IL-6与CRP对诊断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诊断为败血症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死亡,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平均年龄(3.2±0.2)天,男性27例,女23例。存活组平均年龄(3.3±0.3)天,男性25例,女性2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符合第8版儿科学关于败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每个研究对象家属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肝炎病毒携带者,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药物有过敏者

1.4 PCT、IL-6与CRP测定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5mL肘部静脉血,血样抗凝,放入离心机内,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液,取下层血浆,置-15℃冷冻冰箱保存。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IMMAGE型号蛋白分析仪,CRP>2 mg/L为异常。PCT采用酶联荧光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DAS型号仪器及配套试剂盒检测,30 分钟内判读结果,PCT>0.50ng/mL 为异常。IL-6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大于300ng/L为异常。

1.3 评价方法 对比(1)死亡组和存活组CRP、PCT及IL-6差异。(2)CRP、PCT及IL-6对预测败血症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软)±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

2 结果

2.1 死亡组和存活组IL-6、PCT、CRP水平比较 死亡组和存活组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CRP、PCT及IL-6对预测败血症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 CRP、PCT及IL-6对预测败血症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3%、70.6%)、(92.6%、86.5%)、(78.6%、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在遭受到严重细菌感染后,大多患儿表现为纳奶、哭闹、厌食、精神委靡为主诉就诊,因新生儿与医生交流困难,加上新生儿抵抗力低下,如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规范治疗,死亡率很高[2]。

目前临床判断早期严重细菌感染疾病病情的主要指标为CRP、WBC等炎症指标。CRP为肝脏合成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在炎症感染时,能加速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人体受到炎症、创伤、应激反应等,特别是微炎症状态发生6h-8h后,超敏CRP在48h能达到峰值[2]。IL-6生理作用为抑制局部组织抗氧化能力和减少自由基产生,因此机体在受到炎性感染后,IL-6表达可明显上升[3]。但往往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主要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在遭到细菌感染后,CRP及IL-6的上升幅度不如成年人明显。因此对于早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差。本次研究同样发现CRP、PCT及IL-6对预测败血症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3%、70.6%)、(92.6%、86.5%)、(78.6%、82.1%),以PCT敏感性、特异性最高。

PCT最早在1993年被外国学者发现,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分子量为 13 000,在体内外稳定性好,有利于检测。目前被认为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尤其是对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内外文献[3]提出PCT的高低与疾病的感染程度及预后相关。PCT的增高与炎性细胞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密切相关。有学者[4]对健康受试人群体内注入小剂量PCT,结果发现在20min后所有受试人群体内均发现PCT的提高,4-8小时内PCT快速上升,12小时后PCT稳定在高水平,1-2小时后逐步回落至正常。还有学者对发生感染的新生儿抽取脐带血,发现PC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CRP及ESR。可以看出与其他炎症指标相比,PCT能更好的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PCT在新生儿早期感染时明显升高,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德忠,祝筱姬,张艳艳,等.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血沉评估肺部感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8-10.

[2] 金益人,陈黎勤,洪文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IL-6的检测分析[J].上海免疫学杂志,2011,17(5):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