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营销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7:32:15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1

[关键词]体验营销旅游品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n)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发表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派恩对此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企业以服务为中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从主顾关系关系上认为:“体验营销正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李修林认为“品牌并非仅仅是产品相互间区别的标志,而且应该是值得记忆的美好体验而产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的丰富源泉,应该是知名度、承诺与体验的集合体。”将体验营销引入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是在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主要指景区、景点)意识到旅游产品中的“体验”层面,开始把游客的“体验感”作为营销的一个考量内容,并把这种思想逐步纳入产品设计中。

一、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1.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体验营销丰富了旅游品牌等于体验的观念

旅游品牌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给游客某种“体验”的承诺。旅游品牌塑造是为了确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给游客传达独有的体验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与其他旅游产品相区别。只有将旅游品牌的个性与游客的个性链接起来,沟通景区与游客的心灵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会成功。体验营销因其具有注重顾客的体验,强调顾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动物等特点而成为品牌塑造的核心手段。

2.体验营销有利于实现品牌认同

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利于提炼品牌特性以满足个性需求、有利于通过品牌创意建立消费理解与尊重和有利于吸引顾客参与品牌互动,实现品牌认同。体验营销就是要将“体验”注入到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里。“体验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使旅游品牌真正代表一种体验、一种感受,进而提升旅游品牌的效用。

下面旅游目的地鞍山为利进行分析。

二、运用体验营销理论分析鞍山旅游的品牌

鞍山,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东北地区第五大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由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组成的中国东北“4+1”城市旅游联合体成员。鞍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色明显。融自然景色观光游、朝拜游、温泉理疗度假游、百炼成钢考察游、民族风情体验游于一体,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

1.“采稀世珍宝,创造人间奇迹”的世界第一玉佛

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玉佛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内,玉佛阁内敬奉的玉佛是由1960年发现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的“玉石王”雕刻而成,高7.95米、宽6.88米、厚4.10米、重260.76吨。呈双面造像,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音。1997年11月,玉佛以其博大雄伟、润泽明丽而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于2002年12月12日,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正式确认为世界最大玉佛。

2.“亚洲最大的热矿泥疗美容保健中心”的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国四大的温泉康复中心之一。汤岗子温泉历史悠久,唐代时已开始得到利用。本世纪20年代,在此建“龙泉别墅”设有大小浴池多处。日本人也在这里修建了“对翠阁”旅馆,设“龙宫温泉”。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曾两次下榻温泉旅馆。建国以来,逐步建设成的温泉康复疗养中心。共有温泉18穴,水温在57℃~65℃间,最高可达70℃左右。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元素;亚洲惟一温度高达45摄氏度的湿润热矿泥,由亿年前火山灰经温泉水滋养等理化作用形成,对各种风湿、老年病、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都具有很好的理疗价值。

3.“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的千山

鞍山千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自古就被誉为“东北明珠”、“东北四大名山之首”,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和睦相处,共生共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佛——“千山弥勒大佛”坐落于群山之间,此佛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此山峰更为千山添加了神秘色彩。著名学者费孝通老人在游览千山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南有黄山,北有千山”。

4.“黄金有价玉无价,国石岫玉出鞍山”的岫岩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是中国“国石”岫玉的产地,是驰名中外的“玉乡”。岫岩玉雕艺术,继承红山文化之遗风,又得历代玉雕大师之真传。从出土的玉鼓、中华第一玉龙、金缕玉衣等古代文物,到现代中国玉雕史上最大的瓶素工艺品“华夏灵光塔熏”,最大的镂透玉雕精品百鸟朝凤,以及赠送给我国澳门特区政府庆祝回归的旷世珍品“九九月圆图”都以其优良的玉质,精湛的工艺,美好的寓意,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奇世珍宝。在2001年中国国石评选活动中,岫玉荣荻“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的桂冠。2006年12月,岫岩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

5.“祖国钢都、共和国长子”的鞍钢

鞍钢是举世闻名的老钢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集采矿、选矿、烧结、冶炼、轧钢于一体。现代化的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壮观的采矿场、火红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使参观者眼界大开,他们对工艺流程、产品用途及企业的发展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观结束还意犹未尽。鞍钢旅游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三、运用体验营销创建旅游品牌策略分析

1.主题体验营销

主题体验就是设计能打动顾客情感、激发其欲望的体验主题。体验主题活动,体验主题必须集空间、时间和事物于相互协调的现实整体,能够与旅游目的地本身拥有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相吻合,才能够强化游客的体验。游客的体验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间时间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让游客“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作适当的事。就鞍山而言“千山春节民俗文化庙会”;“流光溢彩耀钢城”大型焰火晚会,“感受关东民俗风情、享受农家生活乐趣”为主题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冰雪温泉农家乐游;“品尝鲜果、体验采摘乐趣”等主题旅游深受游人喜爱。围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办千山国际旅游节、宝玉石博览会、汤岗子温泉节、民俗文化节和大佛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专项、节庆旅游相结合的转变,聚集人气、商气和文气,营造旅游氛围。

2.感官体验营销

感觉体验的诉求目标是创造感官体验,它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建立感观上的体验感觉同时建立品牌的识别符号,从而区别于其他产品,进而引发顾客的购买动机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实施感觉营销时,需要考虑的是应该怎样立体地、感性地实现知觉上的体验。千山以春天梨花飘雪,香气漫谷;夏天松涛阵阵,满山滴翠;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银妆素裹,玉树琼枝成为感官卖点。

同时千山古刹瑜伽禅修游,住王尔烈书房,品佛家斋食,体验僧侣生活也别具吸引力。千山的亚洲第一大鸟语世界---百鸟园、拥有百余种禽类的互动性游览观赏区,听鸟、赏鸟、玩鸟,与鸟类亲密体验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到汤岗子看龙宫、泡温泉、埋矿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被泥埋等于白来”。

3.情感体验营销

情感体验策略就是以满足游客情感体验需要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以情动人,发挥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消费产品过程中得到功能上满足的同时,带来正面的情感满足并形成情感共鸣。鞍钢旅游就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使游客联想到自强不息的英雄保尔,产生感情共振,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当年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木鱼石的传说》中的木鱼石就深藏在千山,而国内第一部反特影片《古刹钟声》中的古刹就是千山的龙泉寺,也增添了千山的神秘色彩。

4.绿色体验营销

实行绿色体验,就是将旅游与消费者绿色体验要求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实行这一策略,既要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又要注重加入让消费者体验的内容。通过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来塑造绿色体验主题,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体验绿色魅力。岫岩在景区周边的乡村改变以往种植传统品种的结构,改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出现了一大批食用菌村、蔬菜村、香瓜村、草莓村、葡萄村等,开办了多处农家旅馆,让游客在赏玉购玉、反璞归真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民风的纯朴。

5.行动体验营销

行动体验就是要加入体验因子,多设计让游客参与的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的平台,增加游客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营销的核心也就是吸引消费者的参与,从而产生互动,让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的主人。生态观光农家乐游冬季到农家过年,吃杀猪菜,睡热炕头,看农村自然景色,滚雪球,打雪仗……夏季到无公害田园参观,自愿参加趣味劳动,组织采摘垂钓比赛、知识竞赛、种植比赛、品农家饭菜、篝火联欢等形式多样的参与活动……让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多了一份惬意,体验到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玉佛苑景区的玉佛苑民俗旅游文化节,游客礼拜世界最大玉佛和五百罗汉,观赏各种彩灯,品尝冬季风味小吃,撞响福兴钟,祈求美好祝愿……

6.文化体验营销

文化体验以顾客的文化体验为诉求,针对旅游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消费心理,利用传统或现代文化,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鞍山通过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独特个性的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以玉石文化、佛教文化、泥疗文化、冶铁文化为主,以满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等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如玉佛苑景区举办的佛教文化体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在导游员的指引下,参观天王殿、舍利堂和大雄宝殿,通过导游员专业的讲解,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世界最大玉佛的神奇、传奇、诱人、迷人。参观结束后,游客在玉佛阁参加由玉佛苑僧人主持的吉祥法会,最后参与鸣撞福兴钟活动,游客们鸣撞福兴钟,放飞的祝福和心愿,使活动的气氛达到高潮。游客体验到了古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并一睹世界最大玉佛的迷人风采。岫岩县十分注重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在投资兴建了满族博物馆的同时,收集整理了满族歌舞、东北二人转、辽南皮影戏等民族文化,并在宾馆酒店和景区、景点进行演出。文化体验旅游通过对文化的展示和参与及文化保护的教育,达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第11版.梅清豪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1)

[3]李怀斌: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星:中小型景区的旅游体验营销探析——以四川安县寻龙山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4)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策略;渠道

我国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消费,同时还能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优美,天然形成的地理优势为乡村旅游业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将乡村景区的特色宣传出去在全国闻名,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重点。乡村旅游营销,不仅是景色观光,还体现在乡村特色。例如,农家院、采摘园等,从而去促使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

一、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

(一)产品整体概念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考虑产品整体概念理论。对于旅游产品的打造,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从而去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整体概念理论,主要体现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对于旅游景观、景点、辅助项目的建设,需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得消费者可以耳目一新,从而去吸引更多旅游顾客。产品整体概念理论,除了重视旅游景观的打造之外,还需要重视旅游文化的塑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去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体验营销理论

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需要采用体验营销理论。体验营销理论,是通过观赏、品尝、聆听、体验等方式去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去促进消费的过程。通过体验营销理论,消费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产品的特点,能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结果。若是体验营销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其收益效果会十分明显。体验营销理论,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同时需要引起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去完成营销的过程。

(三)整合营销理论

整合营销理论,在乡村旅游景区营销中比较适用,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将有关营销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去达到预期目标。整合营销理论,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广告宣传等方式,去开展营销计划,从而去扩大乡村景区的影响力,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整合营销理论,包括为游客提供售后服务,在游客能够承担的旅游成本上,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去提高服务质量与游客达成共赢的合作关系。

二、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

(一)传统营销策略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从传统营销模式入手,与大型实力强大的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共赢协议,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型旅行社能够帮助乡村景区带来更多的顾客,其能够扩大客户群体,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有助于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通过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的营销模式,可以将被动营销转变成主动营销,成为旅行社固定的旅游景区,旅游社会自主向消费者推荐乡村旅游,从而去实现营销的目的。传统营销策略,包括对景区的营销,可以结合乡村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门票打折的营销策略,或者是部分景点免费的营销策略,从而去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是乡村旅游景区营销的主要渠道。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散客旅游的规模越来越大,诸多游客采取自己旅游的方式,而不是跟随旅游团。散客旅游可以随心所欲,具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根据调查可知,散客旅游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50%以上,并且都是通过网络去获取旅游资源。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必不可缺的营销策略之一。乡村旅游景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营销渠道,旅游信息与资料图片,通过网络使得消费者可以了解乡村旅游的特色,从而去扩大客户群体,提高知名度。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站,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渠道,为客户提供旅游信息指导平台,设置不同的旅游专栏,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乡村旅游景区网站的建设,包括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文化背景、食宿指南、购物指南等,同时提供电子购物打折券,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票,从而去提高乡村旅游营销的效率。

(三)构建景点推荐点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可以选择联合经营的方式,建立景点推荐点,从而去提高知名度,拓宽客户渠道。例如,乡村旅游景区可以与各地区的超市、饭店、酒店等进行合作,将自身旅游产品信息布设在合作点,从而去拓宽客户源,提高乡村景区的营销效率。同时可以对旅游信息进行深加工,在合作点售卖旅游产品,增加增值服务,解答顾客的咨询,从而去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旅游景区推荐点,需要选择城市的中心区域,确保交通便利、客流量大,从而去提高营销效率。

(四)充分挖掘游客价值

乡村旅游景区营销,需要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游客的推荐去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从而去促进市场营销。游客资源是免费的传播渠道,通过游客可以去挖掘潜在的客户,游客的推荐可以提高乡村景区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朋友组团旅游,若是体验效果好,游客会将旅游景点推荐给朋友,从而去帮助乡村旅游业进行营销。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理论进行介绍,并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传统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构建景点推荐点、充分挖掘游客价值等方面的营销,去拓宽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源,提高乡村旅游业的知名度,从而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邰鹏飞.山东省部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36(11):161-168.

[2]杨帆.铜梁区乡村旅游市场卷烟营销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33(11):12-14.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营销;可拓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50-02

一、可拓学的含义

可拓学是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的学科,它是贯穿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可拓学把世界上的事物都看做是可拓展的,这种性质称为事物的可拓性。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可拓学终于逐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同。美国、日本、西班牙、委内瑞拉、台湾和香港的许多学者不断前来学习可拓学,并把这门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介绍到全世界[1]。

可拓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形成了两大理论,其中最为核心的理论为可拓变换理论。可拓变换是把一个对象变为另一个对象或分解为若干个对象,包括基本变换、论域变换、关联准则变换、元素变换等。该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给出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工具――可拓变换,通过施行某些可拓变换,使不相容问题转化为相容问题[2]。就旅游中的矛盾问题而言,通过目标的变换、条件的变换以及目标与条件的同时变换能够使属于本集合的对象突破集合界限变成另一集合的对象,也可以使不属于本集合的事物变成该集合的事物,从而生成不同的旅游创意方案[3]。

二、旅游营销模式的分类

(一)体验式营销

当今,信息技术促使全球经济蓬勃发展,体验式经济也伴随着富裕社会而产生。生活质量高的人群就是体验经济的消费者。体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从追求实体产品和服务转向了更高层次的利益消费。消费者的体验包括其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企业未来的营销趋势将是体验式营销。

(二)定制式营销

企业为用户进行单独的、量体裁衣的服务,企业将更多地关注个体顾客的需求。企业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企业应适应顾客的消费习惯和行为,采取个性化的包装和个性化的售后服务等。

(三)品牌营销

企业品牌竞争凭借的是品牌形象和价值,其目的是树立企业的品牌,从而赢得客户。企业进行品牌营销采取以下步骤:首先,企业对所处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和定位,为企业自身的品牌树立特色形象;其次,企业品牌需要产品和服务良好的品质支持,品牌形象的核心是质量;最后,品牌营销要整合、传播以及应用[4]。企业品牌营销要对客户进行持续宣传,突出品牌的理念。

(四)文化营销

企业的文化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营销集合企业的理念、价值观、员工的行为规范,文化营销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和客户的社会性。文化营销实质是企业以文化为主体进行的营销方式。企业的文化营销坚持的原则应是:构建企业产品、品牌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企业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坚持企业个性化诉求。企业文化营销应传播生动性的、公益性的文化内容,并对企业文化持续创新。

三、旅游营销模式的可拓性分析

(一)体验式可拓营销

体验营销的含义是一种通过为旅游者提供身体和心理的体验来创造服务价值的营销方式。体验营销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娱乐体验营销;第二种方式是角色体验营销;第三种方式是文化体验营销。针对体验式可拓营销,可以利用可拓学中的菱形思维,根据可拓性进行发散,充分考虑产品与技术、社会、经济、环保及时间等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优度评价法进行收敛,以此加深旅游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比如,旅游公司可以在乡村旅游景点设置“农家乐旅游”、“采摘节旅游”等。例如,在建设农村特有的脚踏水车、驴拉磨、织布机等,让游客参与编织、刺绣、陶制品制作等丰富有趣的传统农作,在游乐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悠久的乡间历史和文化[5]。又如,山东梁山创新旅游产品,借助“2014第十四届山东旅游业务洽谈会暨青岛旅游业商谈会”的召开,通过“山寨好汉节”、“好汉品酒会”、“好汉会”、“梁山好汉过大年”、“梁山好汉闹元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品牌吸引力。

(二)定制式可拓营销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旅游景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产业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更加开放、多元、活跃[6]。定制式旅游营销模式是在规模旅游的基础上,将旅游市场细分,把每一位顾客视为一个潜在的旅游细分市场,并根据每一位顾客的特定要求,单独设计的旅游营销方式。即使是定制式可拓营销,也不能只停留于某一片面,不仅要设法保留住已有市场,还应该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变换相关条件,如激发游客购买动机、增加游客购买方式、分散游客购买时间等方式,达到拓展潜在市场的目的。又如,云南游客想去泰国旅游,所有在云南的想去且有能力去泰国的人都属于可拓前的市场。再如,云南旅游,针对欧美市场主打“神秘香格里拉之旅”,针对国内和周边国家市场主打“休闲版纳和昆曼黄金旅游线”,针对国内、港澳台市场主打“康体度假彩云南”,针对法国、北欧、美国市场主打“滇缅公路和二战文化”,面向东南亚市场主打“大河之源”,面向中东和西亚市场主打“东方穆斯林”[7]。

(三)品牌可拓营销

品牌旅游营销模式就是打造旅游地特色品牌,比如生态旅游。其品牌就是旅游公司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念,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绿色消费为目的,实现旅游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模式。生态品牌的旅游能够使旅游者回归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潮流。我国企业的竞争经历了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的阶段,逐渐进入到了品牌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提升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能力,其中尤其以可拓能力最为关键。在一个企业内部,存在有各种力:企业财力、企业权力、企业智力、企业情感力、企业名力。如浙江横店影视城,从1996年起,在无任何先天优势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影视旅游主题公园,被称为“中国好莱坞”。这些优势得益于横店集团实施了可拓营销策略,把内部各种企业力优化组合,实现了横店影视城从单一经营“影视基地”旅游向打造影视主题旅游公园的战略转变。

(四)文化可拓营销

文化营销是旅游公司通过展示文化魅力实现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的营销方式。文化可拓营销模式可以借助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直接从旅游景点入手宣传。借助媒体就是借势文化营销,旅游公司可以在电视、报纸、杂志、电台来宣传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在文化可拓营销中,人们要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只有采用发散的思维方法,才能得出多种备选方案,继而用优度评价法进行筛选,最后确定较优方案。文化可拓营销的基本思想有:选取独特性的项目、选择合适的战略、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确定“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策略[8]。例如,“五岳联盟”金庸出山不仅赢得了眼球、集聚了人气,而且提出了资源整合、联合营销的发展战略,还为未来的营销活动创造了空间[9]。又如,旅游界策划大师叶文智先生,无论是他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黄龙洞标志性景点“定海神针”投保一亿元人民币,还是他策划组织“穿越天门,飞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的张家界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亦或是他成功策划的“棋行大地、天下凤凰”世界围棋巅峰对决,都属于文化可拓营销的经典运用。

参考文献:

[1] 许宏伟,刘林.可拓学及其研究动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6):11-14.

[2] 杨春燕,蔡文.可拓工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0,2,(12):90-96.

[3] 吕文艺,李庆雷,王峰,邹平.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旅游创意生成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9):25-32.

[4] 李颖,王天英.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0,(7):152-153.

[5] 游艳芬.乡村旅游体验营销5E框架及发展模式探索[J].今日南国,2008,(97):88.

[6] 赵琳.浅谈旅游营销创新[N].中国旅游报,2011-08-01.

[7] 何池康.浅谈云南旅游市场营销创新策略[J].旅游研究,2010,(3):25-29.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4

1新常态下旅游营销的发展趋势

进入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者的消费日趋理性,旅游消费模式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要求景区、景点打破体制壁垒和拆除管理围墙,由单一的景区、景点建设和管理转变为旅游目的地综合管理与统筹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因此,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正确认清当下景区、景点营销的新形势,对促进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旅游“客制化”需求越来越高

“客制化”旅游是介于团队旅游和自助旅行之间的一种旅游服务模式,也称为定制旅游,是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要定制旅游服务项目,能让游客体验周到、自由的定制旅游服务。与传统团队旅游相比,“客制化”旅游没有统一服务和价格标准,而是根据游客的需求来安排与旅行有关的细节,灵活多样。

1.2旅游营销由“产品营销”向“理念营销”转变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景区营销应由重点介绍和宣传产品的内容与特色向游客传递“养生、休闲、康养”等理念转变,让游客由“走马观花”式游览转变为“下马看花”式深度体验游,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景区独有的文化与内涵;同时,景区营销应在品牌文化内涵建设上下工夫,突出宣传和介绍景区旅游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生活理念,形成优质的旅游品牌,以品牌感染游客、带动市场。

1.3旅游营销进入体验经济和产业链经济时代

新常态下,人们外出旅游更多的是期望融入和参与到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强调对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生活的体验。为适应体验旅游发展需要,旅游营销应由宣传景区或酒店等旅游产品的硬件,突出旅游产品的服务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向宣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突出游客在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转变。同时,旅游营销强调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链,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当地房地产、休闲、娱乐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明月山景区营销,在宣传温汤镇“硒温泉”的同时,更应突出宣传温汤镇的宜居环境、温汤外镇的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

1.4旅游营销由经营者营销向经营者与游客共同营销转变

在以体验旅游为主的泛旅游时代,游客的消费需求及消费档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高层次的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方式由观光游向休闲游和体验游转变。游客的旅游参与意识强烈,关注“生产劳作体验”“民俗旅游”“疗养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希望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参与机会,参与到其中去,体验各种旅游项目的乐趣。面对自主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游客,明月山景区的旅游营销,不能只是裸的向游客传递旅游产品信息,满足旅客诉求,而应是与游客一起开展旅游营销,给游客提供以旅游体验、参与的背景和契机。

2新常态下旅游营销面临的压力

2.1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旅游产品的同质性是由旅游服务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产品同质化使旅游业之间竞争尤为激烈,同质化成为旅游业的“致命伤”。如温泉旅游,“江西省现已发现温泉96处,开采地热井38处,两项数据均列全国第六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热水探矿权122个,各地已建成温泉疗养院所13处,直接利用温泉建成供沐浴治病的简易浴室或露天浴池达29处599个。”①“温泉经济”已经成为江西省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亮点。但是,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温泉旅游面临的文化内涵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局面令人担忧。几乎每一家经营温泉的景区都有池、玫瑰池、药池、红酒池等。如不解决温泉旅游同质化问题,实施差异化温泉旅游营销策略,明月山温泉旅游将陷入困境。

2.2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影响游客对明月山景区的选择

近年来,休闲、度假、娱乐、康体与会务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不断涌现,出现了“商、养、学、闲、情、奇”新六大要素构成旅游新业态。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尤其是由观光游向体验、养生游的转变,各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如乡村休闲游、民俗风情游、村寨与古镇游、生产体验游、度假游、康乐游、养生游、研学游等各旅游产品出现,使游客出游选择对象十分丰富,影响到游客对明月山景区旅游产品的选择。

2.3科技发展给明月山景区营销带来巨大压力

网络技术、手机媒体的普遍性运用,使得信息传递呈现碎片化特征,从而引发了社会营销的新浪潮。旅游信息的碎片化,使游客对旅游消费判断更加多元化,意见领袖、微信、朋友圈都将成为游客消费决断的影响因素。而且,游客还会通过发表观点来影响周围的其他人。同时,利用微信、微博、论坛、视频分享等方式进行的社会化营销,使旅游企业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与潜在用户之间更为广泛的沟通。

3新常态下旅游营销的政策建议

3.1旅游营销要善于抓住关键词

旅游营销的核心是让游客在短时期内、在众多的旅游产品中关注你的旅游产品,记住你的旅游产品,这就要求旅游营销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吸引顾客的眼球,形成品牌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顾客偏好。明月山旅游营销的关键词,首先应该是“一年四季在宜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一年四季游宜春。游客体验,“春看花、夏避暑、秋赏月、冬泡泉”四季之旅。其次,明月山旅游营销,应抓住“硒文化”这个关键词。打亮“富硒”牌,积极宣传养生、康体旅游。立足宜春富硒温泉资源特色,抓住人们回归自然,寻求养生的心态,大胆开创特色温泉养生文化,推动温泉旅游产业向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具有宜春特色的复合型旅游品牌转变。

3.2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明月山景区的发展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绿色营销,使明月山旅游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明月山景区绿色营销,一是突出明月山景区的绿色生态优势,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确定绿色营销目标;二是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开展绿色认证。

3.3融入跨界元素,开展整体营销

转变思维模式,往往会让人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旅游营销。整体营销理念强调营销活动不要仅局限于部分行为对象,要融入跨界元素,拓宽营销空间视野,多渠道、多层面开展整体营销。在整体营销理念指导下,明月山景区的营销可采用进社区、进超市等方式展开。利用特色旅游专题推介会、旅游线路推广、旅游优惠等方式进社区,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明月山旅游。也可采用旅游进超市方式,旅行社通过在人流量较集中的超市铺设广告,通过购买购物卡或资源置换等形式,促使超市消费客户达到一定消费量,通过抽取旅游奖券等形式,宣传推广明月山旅游,形成“跨界”互利共赢局面。

3.4关联、共鸣、创意,实施多向营销

信息化社会,人们最怕被群体的其他成员孤立,希望通过群体内的相互探讨、共同影响来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表明自己在群体社会中的存在。因此,多向的社会营销要找寻话题,引起群体成员发生共鸣。这就要求:一是关联。明月山的营销宣传,要找到与旅游者生活形态及思想意识的关联点,引起关注,并能够为游客提供问题的解决途径,针对游客的现实需求,构建产品与消费需求的关联。二是共鸣。将枯燥的明月山旅游产品及促销内容与游客进行沟通性处理,通过社会热点事件搭载、故事性演化、大众娱乐化处理等方式,找到游客的共鸣点,直达游客的内心,引起游客的关注。三是创意。只有有新意、有话题的内容,才能够被游客所关注并接受。创意成为营销传播的重要功课。明月山营销,从不同角度、不同路线对传播内容进行创意加工,让自己在浩繁的信息中快速脱颖而出。

3.5开展精细化营销

要使明月山旅游营销高效,营销理念必须进行升级,从粗放式营销向精细化营销转变。这就要求:一是要搞好市场调研。定期对到明月山景区的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了解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思考如何为他们提供购买方便。想来或不想来的原因,他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他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是哪些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市场开发战略。同时细分市场客源市场,建立信息资料库,形成可随时更新、随时查阅并有可比性的信息调研和反馈系统。二是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建立强大的具备实战能力的旅游营销体系。三是市场集约开发,市场资源高效配置。抓战略性区域市场开发,滚动式开拓市场,并进行区域整合和深度合作营销。

作者:殷剑 刘玉凤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范琛.探讨江西宜春明月山景区旅游的市场促销策略——基于4RS营销理论视角[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6).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5

一、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理论概述

(一)旅游景区产品的相关理论

1.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景区指旅游区,2003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表国家标准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其中对旅游区(点)的定义为: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的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包括有风景区、文博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而狭义的旅游景区是指旅游区中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对旅游景区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论述。国外的有英国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旅游景区(点)必须是一个长久性的旅游目的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开放并让公众得到消遣的机会,做感兴趣的事情,或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用于购物、体育运动、观看电影或表演。景区(点)能够吸引一日游游客和旅游者,其进入无需预订。游览地点不仅应该能够吸引旅游者、一日游者,而且对当地居民具有吸引力。

国内学者禹贡和胡丽芳则认为旅游景区(点)是由具有某种或多种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度假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以及能够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设施构成的,具有明确具体的空间界线的多元环境空间和经营实体,这一实体可以通过对游客进出的管理和提供相关服务,达到盈利或保护该环境空间的目的。从上述各种观点看,多数学者是从广义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的概念进行描述,因此我们采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

2.旅游景区的类型

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景区目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

3.旅游景区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旅游景区(点)产品的一般概念:旅游景区(点)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实质是有形制品和无形服务的组合,旅游景区(点)产品是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景区产品实质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或销售点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

旅游景区产品的特征如下:功能上的审美与愉悦性,它体现了旅游景区产品的使用价值;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部分旅游景区产品的无形性决定它的交换过程是游客带着倾向到旅游目的地进行交换和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即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而游客只有到生产地点才能享受到产品和服务;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旅游景区产品的时间性和供给刚性让旅游景区产品不能等到明天来卖;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游客购买的不是其所有权,只是使用权,顾客在旅游活动中是购买和参与一种活动,享受这种体验活动带来的心理满足。

(二)营销和创新的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营销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营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获得高度的满意,吸引顾客的到来。菲利普·科特勒(2003)对营销的界定为:从社会角度看,营销是个体和组织通过生产、供应以及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来取得他们所需之物的社会过程。

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创新精神在任何地方都显得必不可少。而“创新”这个概念最早是被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管理学的,他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是创造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进行新变革,并使变革取得商业上成功的一切活动,它具有规律性、主观能动性、风险性、连续性、阶跃性、新颖性的基本特征。

而营销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创新是指营销主体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营销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活动与过程。

二、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现状

(一)营销意识淡薄

旅游景区大多属于国家所有和投资的垄断性国有资产,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景区管理机构的市场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显得保守陈旧,不懂得和不屑于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即使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培训和政策指导,仍然缺乏对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重视,没有看到营销工作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产品结构单一

现代成熟的营销理念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而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休闲度假时间的增多,游客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客观上要求旅游景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深入的开发更新和深度营销,从而为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不少景区的产品结构还是过去的老面孔,景区产品结构单一,没有任何新的创造和改进,依旧停留在满足游客观光、食宿、照相留念等基本的需求上。

(三)恶性竞争加剧

旅游景区产品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决定它需要庞大而有效的渠道来支撑,旅行社便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的旅行社起点比较低,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不计其数,呈现出“散、弱、小、差”的特点。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纷纷投入恶性循环的价格竞争。大的旅行社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旅游线路来压缩成本,而小型的旅行社是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来降低成本,这既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也让游客抱怨和不满。同时面对同样的旅游线路,游客看到差距不小的多个价位,也给游客选择带来一定的误区,对旅游景区的印象感知造成不良影响。

(四)促销手段低效

任何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对外的促销宣传,而我国多数旅游景区的促销宣传依旧是以报纸、杂志、新闻宣传为主,以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缺乏创新。这些旅游景区的促销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仅将促销目标定位在近期的收入。因此,一旦停止促销,销售额就出现下滑,每次促销也不能给游客留下长久的回忆,不能为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品牌构建乏力

与国内的旅游景区对比,国外的景区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在人们心目中有良好的印象,他们的景区产品在最初就开始注重树立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而我国的多数景区目光短浅,没有创造知名品牌和长久品牌的意识,即使有品牌的概念,也缺乏足够的长期投入来创建品牌。并且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抱有幻想,企图短期内一蹴而就,常用的手段就是借助个别活动、名人效应等,缺乏长远的规划,也没有赋予景区和景区产品以深刻的内涵,而品牌则是一个文化的浓缩和结晶,需要深入的挖掘以及持续的创建和维护。

三、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品牌营销

1.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以充分运用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我国旅游景区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企业进行过主题公园品牌化探索,但和迪斯尼乐园相比还相差甚远。入世之后,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化问题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2.品牌的积极效应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良好的旅游景区产品品牌可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到来;优质的品牌还对销售贡献巨大;同时能积累无形资产和保持顾客忠诚感,形成稳定客源市场;容易带拉“绿灯效应”,它是指当景区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时,就可以获得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就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保障其市场不断扩张。

(二)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

1.体验营销的来临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经济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模式。《哈佛商业评论》基于企业的角色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简单而言,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马连福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和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过程。“感受”或者游客的“体验”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导向。旅游景区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的设计,这种体验包括从访问景区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到接下来访问的过程,最后离开景区,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旅游过程的整体感受。

2.体验设计的途径

旅游景区体验营销设计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从体验形态出发的设计策略有:娱乐体验、地域文化体验、时尚体验等。为给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在体验设计时要注意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顾客的印象达到和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将景区的产品定制化、提供感性化的服务等。

(三)借助事件营销

1.事件营销的普及

事件营销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新闻策划、新闻炒作,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制造事件。它在英文里叫做EVent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做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事件营销的内容包括:沟通目标观众、建立相关的关系、销售有关的商品、获得正面的宣传效果。

2.以事件为载体进行营销

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型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大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反馈顾客意见。而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有效捷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四)整合营销传播

1.整合营销传播的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2munication)的观点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由舒尔兹(1993)提出,简称IMC。美国广告业协会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强调整合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这种理念强调通过评价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运用,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特伦斯则认为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它的目的在于最终影响或直接影响目标消费群的行为。

2.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相关性的综合产业,从上面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旅游景区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整合营销来促进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IMC的运用可以为旅游景区产品和旅游景区树立特有的形象和品牌,为游客传递一种清晰和高接受度的概念,让我们的旅游景区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IMC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我们的旅游景区在这些传播手段的协调、高效运用后,开始为我们景区产品创建知名的品牌和吸引力。

(五)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的含义

借鉴营销的概念,有学者定义网络营销是个人或组织借助或通过互联网创造、提供并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也有人称网络营销为电子商务,它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在旅游景区产品营销中的运用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

2.旅游景区产品的网络营销

由于旅游产品信息的不透明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景区产品的销售体系。信息技术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供给和消费双方选择的媒介,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

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它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旅游景区产品借助网络营销可以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直接与顾客接触,杜绝假冒品牌的服务;方便顾客的选择和购买;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便于沟通。

四、总论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需长期的重点投入。通过以上多个视角的对策分析和实施,相信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工作会出现新的改观,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进而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最优化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合理满意的回报,实现政府部门的经济发展目标,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论/文/网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禹贡,胡丽芳.旅游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Hitt,M.A.,Hoskisson,R.E.,Moesel,D.D.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andFirmInnovation[J].A2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6,29(5):1084-1119.

[4]黄沛,,周亮.营销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俐俐,杨莹.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7]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美]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M].廉晓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6

[关键词]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策略;整合营销;重庆仙女山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214

1旅游度假房地产的概念

旅游房地产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在欧美学界也没有将“旅游房地产”作为概念给予定义,在学术刊物和大众媒体中也几乎很少出现类似的名词术语。我国旅游房地产起步晚,其研究也起步较晚,国内旅游房地产的产生是受到欧美国家的“分时度假”概念的影响产生的。对“旅游度假房地产”概念的界定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①旅游度假房地产以“度假休闲”为核心,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不同的是,旅游度假房地产带有很强的度假休闲功能。②旅游度假房地产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旅游者。当然,旅游度假房地产业不排除当地居民的消费,但是其主要消费人群仍然是以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者。③旅游度假房地产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度假房地产与住宅房地产不同的是,开发及营销活动对项目所在地的景观资源、环境配套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主要吸引点就在于其所处的旅游景点,顾客的度假体验更为重要。

2重庆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营销现状

21营销策略创新不足

目前,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在营销策略上主要以主题营销、体验营销和产权度假营销为主,营销卖点主要借助“地段+配套”的传统单一模式为主。因此,营销策略整体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2营销主题雷同

当前,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项目推广主题主要局限于原生、度假、养生等概念上,项目与项目之间比较雷同,主题较为单一。旅游度假房地产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商品,包括其地段、建筑设计、环境配套、文化塑造、生活方式塑造等方面。现实生活中,在同一地段,销售情况完全不同的项目比比皆是。因此,在进行旅游度假房地产项目的营销过程中,应从多个方面深入挖掘项目的独特卖点,而不仅仅是只关注其地段这一个要素。

23区域整合营销缺乏

旅游度假地产项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区域性,对区域的依赖程度很大,因此,旅游度假地产项目的营销的成功与否与区域整体营销情况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从目前的仙女山旅游度假地产营销现状来看,在戴斯大卫营、仙女山1号、依云美镇、21度洋房等项目中虽然引入了主题营销、体验营销等营销形式,但在这些营销策略的运用中,都是以项目各自的独特位置、项目自身的配套,项目设计等进行营销,以个体项目为主营销对象,区域整合营销观念缺乏。

3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优化策略

基于旅游度假房地产本身特点,结合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现状,现提出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首先需要树立基于4C理论的营销理念,同时有效地利用整合营销等相关理论,构建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地产整合营销模式,从整合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入手,开展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的营销。

31树立基于4C理论的营销理念

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须要树立4C理论的营销理念来指导营销工作,不是单纯的根据自己项目的特点进行灌输式营销。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项目的主要目标人群是重庆本地人,重庆旅游度假房地产需求比较旺盛,购买的主要目的是养生、避暑和养老等,因此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商须要从重庆本地的消费者需求入手,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影响决策的因素等都应该进行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

32构建整合营销模式

构建基于仙女山整个区域的整合营销模式要从建立旅游地产营销组织体系和营销模式的构建等方面来进行实际操作。

构建基于仙女山整个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度假房地产整合营销模式创新,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地产营销组织体系。从营销主题、营销客体和营销对象进行整合。

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旅游度假房地产整合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公共规范、组织结构设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诸多方面。

旅游度假房地产整合营销各主体应根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责任。仙女山政府应明确旅游地产的营销组织管理主体,如由政府牵头,并形成由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部分共同形成区域旅游地产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从制定旅游地产营销规范和规则;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确定区域旅游形象、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工作。

重庆仙女山旅游度假房地产发展在确定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定位后,整合营销的组织体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政府的运筹,武隆政府凭借武隆仙女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战略的制定、商旅结合的营销模式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其次是旅游度假房地产商的推动。武隆仙女山由多家开发企业跟进,并对景区资源后天重塑。对区域旅游市场进行了较好的二次开发和包装。

33恰当运用营销策略

根据旅游度假房地产营销的性质和特点,基于区域(仙女山)整体利益的整合营销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社会营销策略。该策略强调社会因素对旅游地产营销起着重要作用,如社会观念、社会组织等要素。该策略主要针对旅游度假房地产区域(仙女山)内部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文化营销策略。该策略侧重通过文化因素,如文化产品、文化媒介、文化活动等因素去影响和促进旅游度假房地产的销售。这一策略的利用须要深入挖掘区域具有特色的文化,并对文化进行策划与包装,使其成为吸引目标消费人群的重要。会展策略。一方面须要利用本地或区域的会展;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或参加外地会展。该策略主要通过利用节庆活动、大型事件、会议、展览等要素,制造轰动效应,吸引目标消费人群,口碑营销策略。旅游度假房地产整合营销要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旅游地产的营销信息对外宣传。

参考文献:

[1]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科学,2006(21):75-77

[2]陈卫东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1996(9):86-90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7

引言

新媒体营销互动性强、传播快捷、成本低廉、精准度高。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产品的无形性、旅游者需求的多样性等特征,使得新媒体营销契合了旅游业的产业特性,在旅游营销中广泛运用。随着旅游业新媒体营销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开展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研究,对于指导营销实践,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分析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研究进展,以期从中得到有益启示,促进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内涵

1967年,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新媒体的“新”是相对的,新媒体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阶段,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宫承波(2007)将新兴媒体群概括为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互动电视媒体、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户外新媒体等。大量研究中的新媒体为“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W络媒体和移动传媒。本质上,新媒体营销是营销组织为实现整体营销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特性开展营销活动的方式、手段和过程。与传统媒体营销相比,新媒体营销更注重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等方面。

新媒体与数字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媒体形式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在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传播模式等方面相似,但数字媒体强调二进制的形式、自媒体以个体为重心、社交媒体注重分享、网络媒体强调平台。可以说,新媒体

集数字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之大成。

二、整体概念上的新媒体营销

将“新媒体营销”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旅游业的新媒体营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营销策略的探讨上。

与整合营销理论的结合是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研究的一大特点。李曦(2014)从基本原则、营销主体、战略制定、品牌接触、信息聚合和效果评估六个方面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案。舒伯阳和马雄波(2015)认为旅游目的地新媒体营销存在可持续时间较短、技术与资金投入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内容、媒体工具、平台、技术、关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新媒体集成营销模式。

新媒体营销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是应对旅游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具体策略包括社区网络营销、微博营销、SNS网站营销和网络视频营销,硬件支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周卫芳(2015)对横店的新媒体营销应用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影视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应用新媒体进行营销,应认真梳理营销前期、中期、后期三个不同时期的工作要点。朱冰倩等(2013)则以大庆旅游纪念品为例分析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

总体而言,旅游业中整体概念上的新媒体营销研究多为质性研究,行文思路是先界定概念,然后对比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阐述新媒体营销的优势,接着总结新媒体营销策略或模式,而后以案例予以佐证,定量研究较为缺乏。

三、旅游网站营销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旅游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学者们开始研究旅游网站,并得出一些研究成果。比如,李彦丽、路紫(2006)对比分析中美旅游网站,进而提出全新的“虚拟距离衡量法”,用以预测旅游网站发展模式。任伊铭等(2007)建立智能化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评估了石家庄市10个旅游网站。也有学者研究旅游网站的某一分支,笔者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学者们关于旅游网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目的地旅游官网、景区网站等方面。

有学者对我国的31个省市级旅游官网进行评价,高静等(2007)将营销战略、信息服务、交易处理、技术支持和网站运营作为一级指标,对官方旅游网站的营销功能进行评估,李君轶(2010)则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按照信息、交互、交易和关系四个层级和技术支撑构建了4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赵小丹(2016)从信息提供、信息互动、交易实现、关系维护四方面收集广西旅游官网游客评价,提出了广西旅游官网建设的思路。关于景区网站,李素娟(2010)从五大互动功能模块对34个5A级景区网站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大部分网站的互动功能都还有待改进。朱业思(2013)从内容性、互动性、促销性三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96个部级森林公园网站。王维祝、于伟(2009)认为旅游景区网站功能在旅游决策中发挥很大的作用。钟栎娜、董晓莉等人(2012)构建了基于可达性、体验性、有效性、互动性、商业性和营销性6个维度的共35项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张补宏和闫艳芳(2014)在网站设计、网站运营、网站发展三方面构建了包含36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旅游网站营销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研究对象基本涵盖每一类型的旅游网站,研究方法做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四、微博旅游营销

(一)政府旅游微博营销

政府旅游微博具有权威性、独家性、服务性、公开性、反馈性的特点。赵晨、张Z(2012)在总结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功能定位,通过对微博相关数据的分析整理,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保质保量、时时更新、贴近生活、亲民互动、完善管理团队等建议。北京东城区课题组(2011)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应糅合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病毒式营销、事件营销及湿营销等多种先进的营销理念,形成一套有效的旅游微博营销运作体系。杨主泉和白鹭(2013)开展了微博时代的官方旅游营销创新研究,得出类似结论。王明珠等(2014)、王亿思等(2016)分别以广西旅游局、南京市旅游委微博为例,分析微博自身运行情况,用比较研究法、用户反馈信息调查法等探讨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吕兴洋等(2015)运用回归方程分析了旅游官方微博短期营销活动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动绩效主要受到粉丝基数、活动奖励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依此提出选取恰当活动奖品、设置合适活动期限、重视粉丝积累的建议。

(二)旅游企业微博营销

旅游企业应将微博营销上升到中长期战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同时持续不断投入资源,才能取得成功。王朝晖等(2013)利用 Vensim 模型,分析微博在旅游企业中的营销效应,探讨微博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的优势。张和刘洁(2012)借鉴平衡计分卡形式,构建微博营销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品牌层面、用户层面、运营层面、资源层面四个层次系列指标组成。张国芬(2014)阐述了旅游与微博联姻对旅游景区及旅游消费者的影响,并应用SWOT分析法对旅游与微博联姻后的旅游营销进行了分析,提出提升旅游微博营销管理水平、注重旅游微博信息质量、增加旅游微博粉丝数量等建议。马倩倩(2013)以广东AA级以上景区为例,运用 PRAC 法则这一微博营销整合理论,为旅游景区微博营销从平台管理、关系管理、行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策略。贝宇倩和陆诤岚(2014)在作旅游景区微博营销效益分析时,除了对微博基本信息和内容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外,还探讨频率、粉丝数、平均转发数、平均评论数等指标间相关性,综合评估了景区微博营销效益。

综上可以看出,微博旅游营销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但当前热衷于微博营销的优势研究,较少论及其劣势与风险;无论营销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是何种企业,营销策略均大同小异,针对性不强,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嫌。

五、微信旅游营销

现阶段基于旅游和微信营销结合视角的相关研究成果仍较少。王天擎等(2014)通过分析微信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提出未来微信旅游发展的营销建议。李云(2014)指出旅游企业微信营销中要构建科学化的微信风险预警机制。周云倩(2016)把“瑞金旅游”微信公众号红色旅游营销经验概括为精准推送旅游信息、全面优化游客体验和增强与游客的沟通互动。姚丽芬等(2015)将旅游微信营销服务质量分为有形性、可靠性、信息质量、有用性、响应性、关怀性、交互性等7个维度,形成评价旅游微信营销满意度的指标体系,采用重要性-绩效复合分析(IPA)工具,对河北省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营销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张补宏和章慧根(2016)结合ROSTCM内容分析和 UCINET共现,研究了惠州旅游官微的旅游l射形象。

目前对微信旅游营销的研究集中在微信公众号上,对于微信朋友圈、摇一摇等功能的关注不足,今后可全面考量微信的旅游营销可塑性,充分发挥微信作为当前中国最成功的自媒体形式所具备的营销潜力。

六、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旅游业新媒体营销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首先由于对新媒体概念界定的模糊和混乱,文献中对同一媒介存在多词表述,如新媒体营销与网络营销;新媒体、自媒体与网络媒体等,影响了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研究系统框架的形成。其次,宏观中观层次的研究较多,如企业层面的营销策略、营销效果评价,关于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的内在机理、受众心理和行为等微观的、深层次研究较为缺乏。再次,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偶有实证数据也常为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旅游业新媒体营销是包括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在内的双向多变系统,不能仅作定性把握,只有定量化才能掌握其本质规律,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的未来研究应注重如下论题。

1.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不同营销主体、营销受众、营销内容和营销渠道的营销效果,探究最适宜的旅游业新媒体营销组合。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新旧媒体在旅游营销过程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融合新旧媒体,提升旅游营销效益,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8

论文摘要:边缘型古镇在明星景区的遮蔽效应之下,其旅游资源的优势将会逐渐消失,为了更好地发挥边缘型古镇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构建该类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借鉴旅游营销的意境流理论,通过营造良好的意境来更好地塑造芙蓉古镇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营销理念与定位,以此冲破张(家界)、凤(凰)两地的旅游遮蔽效应,从营销4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理论入手,制定出适于芙蓉古镇旅游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

一、引言

边缘型古镇是指地处强势旅游区域(圈层)的沿边地带、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经济发展落后、旅游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差、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旅游业发展明显滞后的古村落或传统聚居区。由于其边缘性,大多都被周边明星景区的强势品牌认知度所遮蔽。如果应用传统的旅游营销战略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则不会受到旅游者的关注,当然也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都在渐渐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如:求新、求名、好奇、习惯、同步、优越、求美等。这最后一种美学心理体现着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是消费动机和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心理要求。所以,营销开始呼唤美学的参与,寻求意境的回归。近年来城市居民迅速增多,旅游者的生活方式是紧张的、短暂的、不断变化的,这些环境也为意境流视角下的营销战略实施提供了理想条件。

湘西芙蓉古镇是这一边缘型古镇的代表,芙蓉古镇北有闻名世界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南有“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这两大景区品牌价值高,对旅游者有强大的吸引力。两大明星景区的形象遮蔽效应,使得芙蓉古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古镇的内在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芙蓉”品牌也未为世人所知,旅游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芙蓉镇在西部旅游和“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湘西黄金旅游路线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反倒沦为这片强势旅游路线中的一块弱势之地。这一事实,要求我们从新的视角来审视边缘型古镇的旅游开发。本文以芙蓉古镇为案例,拟从意境流理论角度构建旅游营销战略。在研究中,我们将旅游产品设计、传播研究和空间设计引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和人文景观学中的“幻象”概念,以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基础,构造了由山水意象、生态意象、田园意象、天人合一意象、民族意象、趋吉意象等构成的“意境流”体系,通过声、光、色、欲望、情感、美感、艺术、理念、有魅力的形象代言人等共同构成感观刺激和心灵刺激的全方位的体验型营销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意境流理论指导下的营销战略构建思路。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旅游关注的不断升温,尤其是一系列人文历史旅游目的地的出现,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多有研究,涌现了一些突出成果。在国内,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古镇旅游合作营销、古镇旅游营销原则、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乡村古聚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问题、古镇旅游市场特征、美学角度的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但上述成果中鲜有涉及边缘型古镇旅游营销的研究,而从意境流角度进行的类似探讨更是少见。

国外对于古镇旅游营销研究多是从古村落或传统聚落方面入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营销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古镇的营销发展问题、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古镇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和营销上的特殊性,而对于意境美学营销的研究在西方并不多见,较有影响力的也只有贝恩特·施密特和亚历山大西蒙森从产品视觉和消费者感受角度进行的研究。

但上述研究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没有以市场视觉环境、消费者视觉心理为基点进行营销战略设计,忽视了感观营销和体验营销在古镇旅游产品差异性形成中的重要性; (2)囿于从传统营销角度去制定营销战略,“千人一面”的现象过于严重,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3)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深度不够。现有成果多停留在事实描述层面,重复性的低层次研究较多,而跨学科的、概念性、模型化的研究缺乏。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述研究无疑为古镇旅游营销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和理论。

本文以意境流理论为指导,突破了营销管理的传统思维,将产品设计、识别和形象等营销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了边缘型古镇走出困境的营销思路;并以此思路指导芙蓉古镇的旅游营销战略的构建,提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从而开拓出了弱势旅游地走出困境的新路径,丰富了旅游营销战略理论体系。

三、芙蓉古镇旅游营销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营销战略理念

目前,芙蓉镇在长期旅游开发和整体营销方面,并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战略理念。芙蓉镇在旅游开发中,并没有清楚认识自己在大湘西旅游圈中的优势和劣势,对于打“资源牌”还是打“文化牌”,始终是举棋不定,因而在确定指导思想和战略理念时,时而借鉴张家界,时而模仿凤凰古城,进而导致了其本身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始终体现不出特色,没有吸引游客的魅力。此外,受周边景点的影响,芙蓉镇仅仅从观光型旅游地的角度进行开发和营销,而芙蓉镇本身小巧别致,景点密集程度高,旅游消费链条不能扩展,致使旅游整体效益无法提升。

(二)未进行系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规划和营销

芙蓉古镇对于旅游形象这一问题缺乏深入认识,未进行系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规划和营销。由于旅游开发和战略理念的现实情况,芙蓉古镇向外传递的旅游形象相当模糊,甚至迄今为止,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仍然没有立足现实、明确其形象,只是将张家界和凤凰的折衷形象作为芙蓉古镇的形象“标识”,而大湘西各地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在旅游开发和营销上采用的跟进和模仿战略,使得芙蓉古镇的旅游吸引物毫无特色,最终导致处于北部张家界和南部凤凰这两个明星景区的强势“形象遮蔽”效应之下。这种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将会使其旅游资源的优势丧失殆尽。

(三)没有提炼出体现当地旅游产品特色的宣传口号

旅游宣传口号应根据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性质特征、主题和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旅游理念,针对不同的目标旅游者、旅游客源地提出和使用,以期引起潜在旅游者注意、兴趣并进而使其产生旅游动机和行动。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可以通过使用宣传口号等方式来塑造和提升。例如,“七彩云南,梦幻丽江”—丽江、“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孙权故里,龙门古镇”—杭州龙门、“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浙江西塘,这些宣传口号直接、简洁、明了、响亮,无形中传递了当地的旅游形象。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加之缺乏现代的竞争和营销意识,芙蓉镇并未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旅游宣传口号。

(四)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没有有机整合

芙蓉镇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未有机整合,不能形成一个协调的旅游资源系统。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各自独立存在,产品间缺乏紧密联系,难以形成合力。来到芙蓉镇的游客往往认为,该地山水不及张家界,民族历史文化不如凤凰;山水不能传情,景物不能铭志,所以,市场竞争力必然会被削弱。须知,芙蓉镇单一地向游客推出山水或人文旅游产品是无法突破张凤旅游遮蔽效应的,必须将芙蓉镇灵气十足的山水资源与现有的民族、历史等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山水中融合人文,人文中富有山水,而这正是张家界和凤凰旅游资源所缺乏的。唯有如此,芙蓉镇才能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竞争之路。

(五)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随意性较强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理念,加之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缺少科学的营销思想的指导,在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方面只是随经营者的想法而定。旅游产品单一,多以观光型为主,且旅游产品的季节依赖性很强,多集中在夏秋两季;旅游产品的价格混乱,景区内存在内部价格竞争,同一景点门票在不同旅行社和不同代售点其价格有所不同,价格竞争是所有市场竞争的最低级阶段,在短期内,表面上好像给消费者和经营者带来收益,但是如果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将会带来社会总体福利的下降;价格缺乏应有的弹性,一般旅游目的地都有淡旺季,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价格,而芙蓉镇的景点门票、住宿、交通的价格并未随淡旺季进行调整;在分销渠道建设方面,芙蓉镇只注重长度而没有考虑到应有的渠道宽度,芙蓉镇旅游开发公司建设分销渠道的出发点为吸纳尽可能多的有销售能力的旅游中间商介入,以此形成在长度上占优势辐射和触及点较多的渠道,这种渠道建设方式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在各地旅游产品同质、旅游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处在较低阶段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一旦旅游需求发展到高度个性化,缩短旅游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进行一定的直接营销是必要的,因此不能只注重长度也要注重宽度。

四、基于意境流视角的芙蓉古镇旅游营销战略选择及策略设计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资源都充斥着旅游市场,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心理,使得每种旅游产品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单个旅游企业的旅游资源也不能够完全满足整个旅游市场。因此,旅游企业只有找对自己的“坐标”,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应找到芙蓉古镇旅游的目标消费市场,在特定的目标市场上做好定位,有效地整合旅游景点各方面的资源,以差异化的营销视角,应用意境流的理论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和策略。

(一)目的地意境流理论内涵

意境是我国古代审美观念的一种表述,是指外部物质空间在人类大脑中的精神反映,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意境就是一种场所氛围,它通过适当的景观空间组织和多种旅游产品的挖掘、组合、叠加,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精神体验,使人与旅游目的地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交融,从而加深游客对目的地的认同感。景观是物质的,意境则是精神的,精神的意境源于物质的景观。它的构成形式包括客观的景观和主观的情感两个方面。景观意境是指旅游者的情感在景观魅力的感染下,与景观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而获得的美感体验。目的地意境流理论本是人文地理学中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是意境概念的具体应用,是对意境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营造一系列具有一定主题的意境单元,并使其与旅游者互相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景观意境流。

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意境营造对于旅游景点的形象塑造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效果,因此,将意境流理论引入到旅游市场营销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应用意境流理论应注重对目的地旅游营销形象的整体把握,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梳理和研究,将相关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避开资源劣势,考虑其所处的市场地位,针对客源市场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营造一种能使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进行精神交流的氛围和形象,以期获得旅游者认同,最终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二)芙蓉古镇旅游市场营销战略选择

通过对芙蓉古镇营销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意境流理论塑造旅游目的地的精髓,芙蓉古镇的旅游开发,可采用如下营销战略:

近期和中期做市场补缺者,成为张凤线路上的“休憩岛”和一个重要节点,而非可有可无的过境点。

1.芙蓉镇旅游开发虽然较早,但尚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实力较为薄弱,尚不能与张家界、凤凰等强势景区相抗衡,不具备领导者和挑战者的条件。根据芙蓉镇自身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市场补缺者的战略,有助于近期避开与强者的正面交锋。

2.芙蓉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先天融合性,从旅游资源的专属性角度来说,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这方面,芙蓉镇是张家界和凤凰所不能替代的。凤凰仰仗的是沈从文笔下的幽幽“边城”,张家界以鬼斧神工的天公之手的旖丽山水风光奠定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霸主地位,而芙蓉镇那天人合一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神秘的土家风情、深邃的土司文化和小巧精致的自然山水是湘西其他众多景点所不能模仿的。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潜心发展,芙蓉镇是完全有可能融进大湘西旅游黄金线路中去的。

考虑以上因素,尚处于成长期的芙蓉镇旅游应结合自身条件与外部竞争环境,有机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围绕旅游者舒缓压力、寻找心灵回归和对文化历史追溯的心理诉求,采用市场补缺战略,以“边城休憩释”为市场定位,着力打造人文体验和生态休闲旅游。

(三)芙蓉镇旅游市场营销策略设计

为了极大地发挥芙蓉古镇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该镇旅游资源的营销策略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确定其市场补缺者地位,为芙蓉镇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描绘“边城休憩骚”的旅游意境。第三,通过中途“边城休憩骤”的理念,吸引更多在张凤旅游精品线上的游客,由此来提升芙蓉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获得更多的人文体验和生态休闲旅游的市场份额;确立芙蓉镇天人合一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神秘的土家风情、深邃的土司文化和小巧精致的自然山水在大湘西旅游黄金线路上的独特优势和垄断地位。第四,在保证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追求社会和谐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芙蓉镇追求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1.产品策略

意境的空间组织往往是通过对空间中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布置来实现的。按照谢凝高教授的观点,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主要分3个方面,一是创造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建筑、道路、摩崖石刻等具象景物;二是渲染自然景观的诗词、神话、传说等无形意象的山水文学作品;三是当地的民风习俗。据此,结合芙蓉镇市场细分、“边城休憩骤”的市场定位和该镇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色以及对游客游览活动的空间组织原则,芙蓉镇旅游开发公司应竭力打造山水自然风光游览、土家族文化系列、土司文化系列、生态休闲、影视文化等旅游产品系列。

2.价格策略

坚持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基础、以成本为依据、以合作共赢为手段和保持连贯、提倡稳定、适度灵活的原则,对芙蓉镇旅游产品进行定价。由于芙蓉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不是很高,采用招徕定价策略和差别定价策略,在这个阶段以中低价为主,对少数游客体验式的项目采用较高价格。根据芙蓉古镇旅游产品本身的特点,提升芙蓉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3.促销策略

芙蓉镇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本应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但遗憾的是,它仅在湘西周边土家族聚居区略有名气,省内其他地区都很少听说湖南还有如此精致美妙的去处,可以说,芙蓉镇处于一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地。芙蓉镇当前急需借一切可能的事件、焦点、人物、史实、传统等进行有效的促销、策划。芙蓉镇应明确“先造名气、人气,再聚财气”的理念。为此,应考虑芙蓉镇旅游开发公司现有的实力,集中通过几次突出的营销策划活动进行造势,以提升名气,使芙蓉镇为更多人知晓,例如聘请著名演员、电影《芙蓉镇》中胡玉英的扮演者刘晓庆为芙蓉镇旅游形象大使;推出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土司文化节,西兰卡普艺术节等。同时也要适时、适量、适度地开展一些常规促销活动,如在客源地媒体投放芙蓉古镇旅游的视频宣传片、与客源地旅行社合作宣传等。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9

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高速增长,各种销售形式在旅游行业中出现,体验营销也快速成长起来。体验营销是指经济单位采用多种方式营销,例如让游览客参观,使游览客亲身参与经济单位的产品和活动中,能够在客户实际感知产品和活动的性质、品质的时候,使客户熟知、喜爱并愿意花钱购买该产品的一种营销形式。更大程度上让客户产生购买欲望,使客户群体在参与体验的要求中得到满足,这也是该销售程序的目的。体验营销因其独特性便于顾客所接受。利用农业资源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市场,是目前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形式。如何有效地打开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运用体验营销模式不愧为一种很好的营销方式。

1休闲农业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1.1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与理念。该营销形式与营销理论最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就是参与经济的概念。作为活动经济的延伸与发展的参与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乡村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文化经济等等。体验营销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往传统的“理性购买人”的设想被它打破了,在营销的过程里,它通过各种手段,刺激购买人产生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在“参与式”的亲身对比中,购买人便会决定购买其所销售的活动产品。

1.2休闲农业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指的是部分地区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乡村业景观资源及生产条件,来发展观光、互动、田园、旅游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生产耕作经营模式。旅客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旅游区内,不仅能够采果、耕作、种地、观光,体验乡村人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乐趣,而且还能够进行健身、度假、娱乐及住宿等活动。休闲农业旅游是参与经济的典型范例,在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过程中,旅客能够感受到多重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这类活动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产生极大的精神和身体愉悦。除此之外,有关的经验者能够在热闹非凡的消费场所里进入稳定状态,除能够发展更大的新的感官刺激之外,还能够得到丰厚的利润作回报。因此,休闲农业旅游是娱乐的促销形式,能够激发客户的情感,达到共鸣的作用。通过客户亲身参与、体验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魔力,不惜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掏腰包。休闲农业旅游的程序销售在获取了客户对其认同的情况下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2休闲农业旅游在体验营销形式下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经营主体的参与式的活动

现阶段,在休闲农业旅游的营销思路还未深入开展体验营销的活动。休闲农业旅游人员不熟知、不清楚,即使有些人熟知但是水平也是很有限的。这种情况不利于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开展。在多数人的思想理念中,休闲农业旅游就是圈点地,再建几间农家房,弄点像采花拔草之类的工程。这样做忽视了购买人在休闲农业旅游中想要娱乐,忽视体验营销这一形式主体。这也是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建设营销上,未站在购买人的心理角度方面对结果进行考虑,因此这一经营的形式根本不会达到激发客户多次花钱的效果。根据体验营销理念,休闲农业旅游应该从整体上进行问题上的深层次考虑,不仅在田园工程和乡村产品的配套上,还要在对田园文化的相关活动上做出细化研究。在该文化理念中,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的已不再是乡村商品的惟一性,而是提供有关流通行业的花钱场所。

2.2休闲农业旅游的形式过于单一,同化趋势相当严重

现阶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名目种类繁多,比方说乡村科技园、生态乡村园及观光乡村园等等。然而就整体角度来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尚且单一,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花费的场地需要,精品更是少之又少。让购买人再次掏腰包的效果难以提高。休闲旅游的形式与格局相似度极高,让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上就是垂钓、瓜果采摘及吃农家饭等等。通常情况下,休闲农业旅游的责任人会在适当地美化现有的池塘、养殖场、果园及田地等的基础上,另外打造几个人工景观,随后就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经营方式如此类似,使游客感觉乏味单调,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客户。

2.3过分地注重形式,未充分重视气氛的营造与互动功能的建立

相当一部分的田园工程将注意力放在了形式上,开设了诸如采摘乡村产品、观光旅游及野外垂钓等田园活动。在形式中,未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来考虑打造田园文化氛围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购买人根本不可能产生高品质的感官享受。根据体验营销的相关理念,应充分考虑购买人每一方面的需要,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只有这样的营销才可以吸引客户,才可以实现客户群众多多花钱的目标。

2.4缺少适当的科研旅游开发计划,促销推广力度不够

政府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缺乏掌握及整体引导,此外由于投资者普遍缺乏合理的发展计划与进行论证的场所,因此容易导致盲目的活动及决策投资的随意性。因此,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布局景区,同一景区的各旅游景点存在重复或雷同,协调性不高。某些观光乡村除了当地城镇居民外,其他游览客对这些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造成很多的休闲农业旅游在促销推广上力度不够。即使是本地人,他们也很少知道本地观光景址的特色,能主动去游玩的兴趣显然就更少了。还有就算一些硬件设备基本上过关,活动水平和品质较好的景址,也是因为活动责任人推动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浏览客并不了解观光乡村的旅游景点。潜在的客源在花费的场所就难以转变为现实的互动,所以愿为休闲农业旅游花钱的人,没有很好地娱乐,休闲农业旅游就很难获取收益了。

3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旅游中的运用

3.1推动休闲农业旅游生产链的适当延长,重视挖掘田园娱乐特色

现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意识淡化,未能使休闲农业旅游娱乐生产链得到有效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在休闲农业旅游的有关工程上做好准备外,政府和有关休闲农业旅游责任者的理念必须改变。若想实现休闲农业旅游有关商品的增值和利益,必须延长休闲农业旅游的娱乐生产链。一方面是对相关乡村商品附加值进行推动,以采摘为基础,互动为手段,大力推进和乡村商品相关旅游的活动,尽量避免把休闲农业旅游单纯地定位在乡村产品采摘上。另一方面是根据购买人和花费场所的具体条件,在有关的休闲农业旅游型工程当中,通过不同的创意及设计,将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为拥有多种活动的娱乐文化产业,以实现营销份额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突出特色方面,高度关注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和娱乐。在设计工程与开发产业时使用了基本相同的原理,围绕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心配置、安排与娱乐生产相关的工程。以选定的特色为中心,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打造特色,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应避免出现休闲农业旅游工程的相似或雷同。

一个事物之所以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其所具有的特色,那些雷同的工程不会激发游客的兴趣。购买人在消费后才进行活动,其目的就在于获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愉受,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更是如此。不少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在设置特色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成果颇丰。比方说,部分区域从当地的乡村产品出发,重视开展其他的特色活动,比方说特色西瓜开发区、草莓特色公园、樱花特色开发区等;此外,为突出综合性的特色,部分地区十分重视发挥园区中的各种活动工程的作用。在发展工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发挥广告推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购买人的好奇心,也能使其产生消费欲望。

3.2突出特色,打造良好的田园氛围

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其吸引购买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所具备的浓浓的乡土气息,突出乡村那种原滋原味的田园特色是一个休闲农业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的乡土氛围能使那些前来消费的城里人产生不曾拥有的清新感受。在设置特色时,应重点突出民间特色,将田园村里最质朴的一面展现给购买人。另一方面,应重视打造田园氛围,按照田园特色的要求来设置相关工程的活动与格调,以此来推动城里人完全参与到田园文化生活中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旅游体验营销论文篇10

关键词:全域旅游;互联网+;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

一、引言

四川50%以上的世界级、部级旅游资源都分布在藏区。四川藏区是四川省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四川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201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推动藏区旅游业发展。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四川藏区将重点打造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和川藏318/317国道“最美景观”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随着2016年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藏区甘孜、阿坝旅游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域。甘孜州着力推进全域山地旅游,打造东方户外胜地,阿坝州突出“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然而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四川藏区,2015年旅游总收入仅为四川全省旅游收入的10.34%,旅游结构性矛盾突出,旅游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旅游营销滞后,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当前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旅游”俨然成为当下旅游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在国家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背景下,四川藏区旅游业亟需依托互联网,创新营销方式,开展智慧旅游营销,推动藏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关于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旅游营销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茹永梅(2016)以福建三明宁泰景区为例,提出构建基于游客行为的服务与营销模型以及基于LBS(LocationBasedService)的智慧旅游服务与营销模型,推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智慧旅游营销。张红英(2015)对灵山景区游客的智慧旅游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并提出智慧旅游营销策略。任睿智(2015)以智慧旅游为背景,以天山景区为例,提出整合微营销平台,即系统地协同微信、微博特点,开展微营销。徐仕强(2015)以贵州铜仁为例,基于智慧旅游视野下游客市场特征,提出推进旅游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建设、旅游营销视角由企业向客户转变和重视新型营销媒介建设三方面的营销策略。相比国内而言,上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便开始了基于互联网的旅游营销研究。YouchengWang等(2004)探讨了互联网对旅游营销的支撑作用,并提出虚拟旅游社区。Dae-YoungKim等(2007)分析了旅游互联网营销的制约因素,并基于消费者行为提出旅游网站服务须个性化。SoonjinChoi等(2007)以澳门各旅游网站为例,建议基于不同目标客户群提供针对性营销内容。随着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关于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营销,仅少数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研究。曹晗(2016)对全域旅游背景下的O2O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并以“北京旅游网”为例,为旅游目的地O2O平台营销方案设计提出建议。马静静(2016)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从旅游产品营销变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出发,提出变革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以期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既定目标的达成[10]。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智慧旅游营销的相关研究多针对特定景区,但缺乏对四川藏区智慧旅游营销的特定研究。同时较少从本质上探究“互联网+”战略对旅游营销的影响,进而导致现有研究提出的营销模式科学性不足。此外,由于全域旅游提出时间较短,现有研究总体偏少,所以对当前全域旅游实践的理论支撑不足。因此,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结合四川藏区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创新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1.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四川藏区地处川、藏、滇、甘、青五省区结合部,行政区域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5.4万平方公里,全域藏族人口145.1万人,是仅次于的全国第二大藏区。该区域拥有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高品位旅游资源,同时作为藏汉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走廊与主要通道,也是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该区域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近年来,随着支持藏区发展利好政策的不断实施,区域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明显改善,区域旅游业发展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015年,四川藏区旅游总收入达392.96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甘孜州从2012年开始,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每年增度均为25%以上,2015年达到30%以上,渐成“井喷”之势,全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3.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5.1%。旅游业逐渐成为四川藏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城乡提升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提升区域知名度的重要载体。2016年,甘孜、阿坝作为全国全域旅游首批试点区域,两地积极盘活区域内世界级旅游资源,创新机制体制,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但由于四川藏区旅游资源开发较晚,前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历史原因,目前该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体现为开发方式落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以及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等。

2.全域旅游时代四川藏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结合区域旅游业发展实际,四川藏区阿坝州、甘孜州分别于2012年、2013年先后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构想。近年来,为推动藏区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积极实施多元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市场:一是积极参加各类节会、论坛、展会等,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博鳌亚洲论坛、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西部自驾游博览会、全球网络运营商大会等系列活动,利用全球财富论坛、亚丁机场通航等重大事件,向外传递藏区旅游好声音,借西博会,全球财富论坛和央企、港澳企业入川等活动,向参会企业推介藏区旅游招商项目,扩大藏区旅游影响力。二是主动承办各类旅游节、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提升藏区旅游知名度。阿坝州近年来举办了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九寨沟国际冰瀑旅游节、红叶生态旅游节、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高山兰花节等多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甘孜州推出山地旅游节、康巴艺术节、康定国际情歌节等,并连续承办甘孜环贡嘎山国际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等,通过事件营销,极大地提升了四川藏区旅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三是加大力度向外推介藏区旅游资源,树立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品牌。近年来,地方政府先后赴北京、广东、杭州、中国台湾进行藏区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推介会。同时,深入上海、成都、重庆、兰州、西安等重要客源地市场,开展走访、座谈、推介、公众咨询等活动,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宣传,逐步树立起四川藏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四是开门邀请媒体与游客体验,传递藏区安全畅通、舒适宜游的旅游信息。2014年5月3日,藏区毕棚沟、黄河九曲第一弯、金川河谷、甲居藏寨、雅加埂红石滩、亚拉雪山、中路藏寨七处美景入围首批14个四川最美的观景拍摄点。同时,举办“5•17我要去九寨—美丽九寨行”活动,掀起初夏九寨游高潮。此外,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送优惠活动。藏区旅游在震后利用国内外媒体和游客的镜头,凝聚正能量,传递旅游新信息。五是积极探索智慧旅游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其中阿坝州构建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发挥阿坝文旅等电商企业的平台作用,形成了智慧营销矩阵和集微信服务、微博服务、游客数据分析服务、营销活动服务提供后台支撑的智慧营销云平台,拓展散客分销渠道,扩大宣传影响力。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四川藏区已开展的上述营销模式已取得积极效果,但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新兴旅游产品宣传、旅游资源全球化推广等方面仍较为薄弱。“互联网+”战略下,四川藏区旅游在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旅游精准营销等方面才起步,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需要。面对全域旅游、“互联网+旅游”等新一轮发展契机,四川藏区亟需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拓展营销渠道,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四、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模式分析

结合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实际,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全域旅游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建议重点开展自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区域整体营销、新兴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海外营销,丰富和完善藏区旅游营销新渠道,助力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1.自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应用不断深入,自媒体营销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它包括微博、博客、微信等形式,具有“共享媒体”、无时空限制以及社交属性等特点。相比电视、报纸等传统营销平台撒网式信息推送,自媒体营销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粉丝实现双向互动,增强用户体验感,拉近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此外,自媒体营销高效低廉,移动互联时代下易于传播、分享。当前,藏区各旅游景区已构建微信、微博营销平台,随着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验经济时代下,自媒体的特点与属性决定了自媒体营销是未来藏区旅游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四川藏区可借鉴唐书转提出的旅游景区自媒体营销PLEIMO(Position-Listen-Engage-Integrate-Measure-Optimize)模型,即定位-倾听和参与-整合-测量-优化模型,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定位方面(Position),四川藏区各景区可根据自身高品位的自然风光或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设定景区微信或微博,并个性化运营。倾听和参与方面(ListenandEngage),以话题为媒介,与游客互动,听取游客旅游心得,挖掘用户潜在旅游偏好,并主动根据游客需求推荐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整合方面(In-tegrate),藏区旅游企业整合现有信息系统、旅游资源和微信、微博平台,传播统一旅游品牌。测量方面(Measure),采集自媒体中的粉丝数、用户评论、转发量等指标,挖掘基于自媒体平台所实现的宣传效果。优化方面(Optimize),基于测量效果,不断改进。“九寨沟小萝莉”爆红网络,即为自媒体旅游营销的成功案例。

2.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战略”下,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四川藏区可以积极探索与腾讯、百度、京东等合作,整合腾讯网、京东旅行、百度旅游等优质全媒体资源,通过全面、覆盖式传播渠道,将四川藏区优势旅游资源优化组合,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同时,构建四川藏区旅游网络营销联盟,通过建立四川藏区旅游频道、制作四川藏区旅游专题、无限量四川藏区旅游资讯、进行旅游深度报道、联动微博、微信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四川藏区旅游的网络宣传。此外,基于腾讯、阿里、百度等海量用户行为数据挖掘能力,分析客户群体偏好意愿、行为特征、消费习惯等多维数据信息,进而勾勒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的用户旅游产品解决方案,实现精准营销。再者,与阿里巴巴、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合作,打造四川藏区旅游官方旗舰店,对区域内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进行品牌传播与产品的线上销售,为游客提供景点门票、旅游路线、旅游特产、酒店等产品的在线预订服务,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进行对外促销,适时推出专题、优惠、促销、团购、秒杀等活动。

3.区域整体营销长期以来,四川藏区三地旅游业发展不均衡,甘孜州旅游经济总量仅约为阿坝州的三分之一左右,区域旅游发展协同度不够,缺乏整体营销,藏区旅游品牌效应尚未显现。基于此,建议在政府引导下推进区域旅游整体营销,这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题中之义。四川藏区建立合作联系机制,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宣传领导小组,统一旅游宣传主题、制作统一的旅游形象宣传片、协同开展旅游文化节和各类旅游体育赛事活动、联合参加国内外各大旅游节、旅游论坛,协同推出跨行政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旅游项目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最美藏区”,实现藏区各州县旅游业协同发展。此外,四川藏区应积极推进成阿、成甘、成绵、渝阿及川甘青藏区域旅游合作,开展联合宣传营销,逐步建立起以各大中心城市为主要节点、国际重要旅游客源地为支撑点的四川藏区旅游营销传播架构。

4.新兴旅游产品营销汶川大地震后,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灾后重建中打造的一大批精品村寨和新兴旅游景区相比九寨、黄龙等传统优势景区,知名度不高,亟待培育。全域旅游背景下,为使四川藏区旅游百花齐放,须加大新兴旅游产品营销力度。对新兴旅游产品,重点瞄准对口援建省市和周边区域的客源市场,合理确定旅游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丰富、完善旅游产品品类,并与传统优势景区组合营销,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扩大四川藏区新兴旅游产品知名度。

5.海外营销四川藏区是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藏区入境游人数和入境游收入总体偏低,对四川省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支撑作用不足。2014年,甘孜州、阿坝州入境旅游人数分别为9.29万、14.83万,分别占两地总旅游人数的1.16%和0.52%,实现入境旅游收入分别为17965万美元、3197.38万美元。因此,依托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加快四川藏区旅游国际目的地建设,提高入境游人数与收入,是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藏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川藏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全球化营销。区域内重点景区可与中国台湾以及韩国、英国等重点入境旅游客源地旅行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互利双赢合作;与亚太旅游协会和澳大利亚、韩国等旅游资源富集国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加强与UNWTO、WTTC、PATA等三大国际旅游组织交流合作。此外,发挥传统媒体、Tsichuan多语种网站作用,积极运用Youtube(优兔)、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等营销平台体系,以及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携程等O-TA营销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营销推广藏区系列旅游产品。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