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球蛋白十篇

时间:2023-04-01 07:14:44

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篇1

【关键词】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 HBIG TIG 稳定性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relative antibodies levels of specific human immunoglobulin products. Methods The period of validity of specific human immunoglobulin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 was observed respectively by reserving sample method and accelerated test.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 and 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TIG) were relatively stable at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2℃ to 8℃. Conclusion The period of validity of specific human immunoglobulin should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atas of routine test.

【Key words】 specific human immunoglobulin; HBIg; TIG; stability test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是用疫苗或毒素免疫人体使其血浆产生高效价抗体,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制备并经低pH放孵病毒灭活处理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与抗毒素及抗血清相比,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因注射异种蛋白而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其抗体在患者体内维持时间较长。随着我国医疗及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1,2]。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主要使用成分是IgG,含有针对各种不同抗原的抗体,本文对其稳定性的观察是以抗体活性变化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并以HBIG、TIG两种制品为代表,通过制品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检测其抗体效价等项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制品的稳定性,以确定其有效期,现将有关试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HBIG、TIG) 均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低温乙醇工艺结合低pH放孵灭活病毒步骤制备而成(批号分别为HBIG:20030701、20030702、20030703,200IU/支;TIG:20070401、20070402、20070403,250IU/支,均为液体剂型)。

1.1.2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HBs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3V诊断技术公司提供。

1.1.3 抗-HBs、TIG标准品 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1.4 仪器设备 γ-计数器,2008G型,国营二六二厂生产;HPLC色谱柱:日本产G3000SW,规格7.5mm×300m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2001,日本日立公司。

1.2 方法

1.2.1 抗-HBs效价 按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制定,各样品测定均重复1次,按均值计算。

1.2.2 抗-TT效价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附录ⅪF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法进行,并将其检测结果与ELISA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1.2.3 HBIG、TIG的单体加二聚体的检查 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的要求进行。

1.2.4 留样观察法 将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备的HBIG制品置于2℃~8℃、(24±1)℃、(37±1)℃,分别于0、3、6、12、18、24及36个月取出,检测其有关质量指标,同样将上述来源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TIG)置于(6±2)℃,于0、3、6、9、12个月取样,置于(25±2)℃,于0、1、2、3、6个月取样,检测其有关质量指标。

2 结果

2.1 抗体效价

2.1.1 抗-HBs效价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的抗-HBs效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制品在2℃~8℃存放3年时,抗-HBs效价无明显改变,在(24±1)℃存放1年半时,抗-HBs效价平均下降 32.8%,在(37±1)℃存放3个月后,抗-HBs效价开始明显降低。表1 HBIG在不同放置条件下的抗-HBs效价

2.1.2 抗-TT效价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抗-TT效价在不同放置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该制品在(6±2)℃存放1年时,破伤风抗体效价无明显改变;在(25±2)℃存放半年时,破伤风抗体效价平均下降10.41%。

2.2 IgG单体加双体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中的IgG易于聚合,其中HBIG在2℃~8℃存放3年后,IgG单体加双体平均下降了1.26%;TIG在(6±2)℃存放1年后,IgG单体加双体平均下降了1.14%。但上述两种制品在(24±1)℃存放6个月后单体加双体的总和开始明显下降,其变化情况分别见表3、表4。表2 TIG在不同放置条件下的抗-TT效价表3 HBIG IgG单体加双体在不同条件下放置后的变化表4 TIG IgG单体加双体在不同条件下放置后的变化

2.3 蛋白质含量及纯度 HBIG、TIG蛋白质含量及纯度的稳定性分别见表5、表6、表7、表8。从表中的情况反映出,HBIG样品在不同温度下[2℃~8℃、(24±1)℃、(37±1)℃]分别放置1年、2年及3年时,TIG样品在(6±2)℃和(25±2)℃下分别放置半年和1年时,蛋白质含量和纯度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均说明这两项指标较为稳定。 表5 HBIG不同放置条件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 表6 HBIG不同放置条件下蛋白质纯度变化表7 TIG不同放置条件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表8 TIG不同放置条件下蛋白质纯度变化

3 讨论

生物制品稳定性试验,长期以来大多采用留样观察法,此法是在不同温度下放置考察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考察药物稳定性的最可靠方法,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制品稳定性的实际情况。本文进行的稳定性试验的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Ⅹ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3],在人免疫球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 4)稳定性试验的基础上[4,5],试验样品在(25±2)℃条件下放置6个月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在(6±2)℃条件下放置12个月、18个月、36个月进行长期试验,分别检测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样品外观、pH值、抗体效价、纯度、蛋白质含量、IgG单体加双体、无菌检查、热原质检查等多项指标,以观察其理化及生物学活性的变化情况,为确定此产品的有效期。

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有别于其他药物制剂,其分子量为15万左右,因其作用成分为蛋白质,易受各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解、聚合、变性等变化,造成其生物学功能下降或损失,从而使疗效降低甚至失效,因此应用上述方法进行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稳定性观察,对制品有效期的确定也仅是提供参考数据。其有效期确定还应以常规留样观察法测定的稳定性结果作为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海云,江丽君.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其应用.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34(2):84-86.

2 周海云,曾鸣.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的应用研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19(5):544-54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6-179.

人免疫球蛋白篇2

【关键词】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咪唑斯汀;人工荨麻疹

Efficacy of Human Histaglobulin in cases with dermatographism

DU Hui,CHEN Wei-hong,LI Ai-hong.Infirmary of the seventh branch,border area headquaters of Guangdong,Shenzhen 518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uman Histaglobulin on dermatographism.Methods 75 patients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dermatographi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izolastine treatment,and hypodermic injection of Human Histaglobulin was added to treatment group.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the two group s were then observed.Results The racurrence rate for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dermatographism had better effect in in patients with dermatographism than Mizolastine.

【Key words】Human Histaglobulin;Mizolastine;Dermatographism

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病因复杂,常无明显诱因,可与其他类型荨麻疹共存。大部分有慢性迁延性病史,常反复发作。可长达数月至数年,给患者造成痛苦。发病原因很难查找,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口服抗组织胺药可缓解,停药后易复发。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对照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公司生产)治疗75例人工荨麻疹患者,观察疗效,发现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远期疗效优于咪唑斯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部,确诊为人工荨麻疹的患者。我院门诊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人工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入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18~60岁,性别不限,初起皮肤灼热瘙痒,搔抓后。出现红紫色条块,热水洗澡或饮酒后,常诱发皮肤瘙痒,使症状加重。血常规正常。排除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病情>6周。治疗组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8~56岁;病程6周~12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53岁;病程7周~10年。排除标准:对抗组织胺药物和人免球蛋白有过敏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内科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正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者,4周内曾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支气管哮喘或荨麻疹伴发喉头水肿患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1次/4 d皮下注射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冻干粉针12 mg(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共8次;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均1次/d。两组均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嘱所有患者3个月内来院随诊,不随诊者,按无效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为停药后无自觉症状,皮肤划痕试验(-),观察15 d后皮肤划痕试验仍(-);无效为停药后仍有自觉症状,15 d内皮肤划痕试验仍(+);复发为有效病例停药3个月后出现自觉症状,皮肤划痕试验(+)。

2 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见表1。

治疗30 d后随访观察2组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有效率虽然高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8,P>0.05);而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χ2=4.436,P

3 讨论

3.1 人工荨麻疹多见于青壮年,病程较长,人工荨麻疹较其他类型荨麻疹治疗的时间长,停药后复发率高。因本病瘙痒明显,所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人工荨麻疹为机械性刺激后,皮肤肥大细胞被活化,释放组织胺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同时炎症介质包括白三烯等也参与荨麻疹的速发反应,从而诱导产生皮损。组织胺(histamine,HA)是经典的活性介质之一,当体内发生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时,与炎症有关的活性介质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神经肽等被激活或释放,作用于效应细胞受体。引起组织损伤,产生炎症反应,是人工荨麻疹的重要介质[1]。在治疗人工荨麻疹时,只要能减少HA 或阻止HA 与靶器官的结合,即可避免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产生[2]。以往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荨麻疹,这类药物主要与组织胺争夺效应器官上的组织胺受体,阻止组织胺对效应器的作用,而使过敏症状减轻,特别是近年来较多使用的新一代苯丙咪唑类H1受体阻滞剂咪唑斯汀,对组织胺H1受体高度亲和力,效果较好,但不能降低血液中组织胺水平,因此只能缓解症状,不能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长期效果值得怀疑。

3.2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是由经灭活处理的人免疫球蛋白、磷酸组织胺配制后冻干而成,因含有微量灭活HA,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HA的抗体。因此当体内HA分泌增加时,应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HA抗体,与HA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达到消除内源性HA的致病作用,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目的[4]。近来的研究也证实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特殊的因子能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同时发现这种特殊的因子是IgG型免疫球蛋白。主要是针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FcεRIα)的自身抗体(抗FcεRIα自身抗体)。抗FcεRIα自身抗体和少数抗IgE自身抗体,构成了部分荨麻疹患者血清中HA释放活性的本质因素[5]。人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网状内皮细胞的IgG受体的Fc段,减少抗FcεRIα自身抗体所致的组织胺释放[5],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从本组的治疗效果看,应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对人工荨麻疹治疗有效率与咪唑斯汀相比,不具备优势,但复发率明显低于咪唑斯汀,说明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长期疗效优于咪唑斯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考虑到该药为血液制品,且价格较昂贵,用药途径较口服复杂,建议临床上对于病程较长,其他抗组织胺药效果较差,多次复发的病例,可考虑使用该药。

参考文献

1 Asero R,Tedeschi A,Lorini M,et al.Novel clinical and serological aspects.Clin Exp Allergy,2001,31(7):1105-1110.

2 Lee EE,Maibach HI.Treatment of urticaria.An evidence-based evaluation of antihistamines.Am J Clin Dermatol,2001,2(1):27-32.

3 高芳,刘淮.组织胺球蛋白与转移因子治疗过敏性疾病88例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2005,27(3):10.

人免疫球蛋白篇3

【关键词】川崎病;人免疫球蛋白;护理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1】。本病好发于6~18个月大的婴儿,以男孩较多,成人较罕见。男女发病比列1.3~1.5:1,复发率为2%~3%。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高热,抗生素无效,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杨梅样舌,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胀。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者形成冠状动脉瘤,少数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2】。

1 资料

本科室在2008~2011年期间,共收成人治川崎病患者3例,均为男性病人,其年龄为25~45岁。

2 治疗方法

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对该病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以缩短热程,减少冠脉病变。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 据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对本病缺乏了解,当得知本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梗和猝死时,不少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此时,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主动为其解答疑问,并且积极告知其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疗程及预后。由于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的费用较高,患者易因医疗费用过高而出现焦虑,此时,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从而取得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及经济支持。

3.2 发热护理 急性期发烧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耗氧量,以保护心脏。该病患者多出现持续性高热,护士应定期监测其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当患者体温超过38.5℃时,护士要为其进行物理降温,如进行温水擦浴,并在腋下、股沟、?窝等血管聚集处多做停留以促进散热,嘱患者多饮水等。若物理降温的效果不佳,则应为患者口服退热药,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高热惊厥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吸氧,使用镇静剂,并密切观察其有无脱水的征象。一旦患者出现出现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症状,护士应立即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静脉补液

3.3 口腔护理 患者的口腔、咽黏膜易出现弥漫性充血,因此,应做好每日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此外,还应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食用煎炸、带刺或含骨头的食物、带壳的坚果类食品以及质硬的水果(如甘蔗)等易造成口腔黏膜机械性损伤的食物,口唇干燥时则可涂护唇油或金霉素鱼肝油。

3.4 皮肤护理 此病患者常出现皮疹,且出现指(趾)端脱皮的现象,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病变的情况,保持其皮肤的清洁。

可每天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擦洗患者的皮肤,注意切勿擦伤;应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被褥衣裤轻软,避免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布料做的衣服;患者自己应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对半脱痂皮的患者,则应用清洁的剪刀剪除,并嘱患者避免人力撕脱,应待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感染。

3.5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供给充足的水分,多饮水,水果可榨汁后饮用,若患者有口腔黏膜溃疡的情况,应将食物晾凉后再吃,以免导致其进食时万分痛苦。

4 护理体会

4.1 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供静脉输注的免疫球蛋白溶液,为血制品,容易被污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4.2 人免疫球蛋白的价格较高,在输注前后,护士应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针管,以免浪费药液。

4.3 输注速度 对于首次使用本品的患者,护士的输注速度开始要慢,应以成人1.0毫升/分钟(10~20滴/分钟)为准;若持续输注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但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毫升/分钟(约60滴/分钟)。

4.4 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所谓不良反应,一是指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包括面部潮红和肿胀、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症状,少数患者甚至可出现死亡;二是有产生低抵抗体或抑制自身免疫球蛋白形成的作用;三是可使患者的血液粘滞度增强;四是极少数病人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总而言之,一旦出现严重的副反应,都应立即停药。

4.5 在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并每小时为患者测一次血压。

4.6 人免疫球蛋白应贮存于2~8度的阴凉处,严禁冰冻。

4.7 人免疫球蛋白一旦开启,应立即使用,未用完部分应作废弃处理,不要留作下次使用。此外,本品应单独输用,不宜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

4.8 如果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出现混浊,且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玻璃瓶有裂纹、过期失效等现象,均不可使用。

4.9 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应慎重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如必须使用,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病人也应慎用。

5 治疗效果 3例成人川崎病患者的退热时间均为2~4d,均未出现冠状动脉病变。

6 结论

人免疫球蛋白是从上千份血浆中提取的一种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主要功能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从而阻断抗原对人体的危害。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可以帮助受者从低或者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从观察中得知,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川崎病,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心理、口腔、发热及皮肤护理外,还应严格掌握无菌原则,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控制输液速度,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从而保证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人免疫球蛋白篇4

关键词:比色法;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麦芽糖;含量

Determination of malt sugar in 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use by colorimet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and simple method of colorimetr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malt sugar in human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use. Methods: Colorimetry was applied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fmalt sugar werelinear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5mgmL-1~40 mgmL-1,the average recovery and RSD were 99.4%(n=6) and 1.13%, respectively. Conclution: The method is accurate, simple and can be adopted for determining the malt sugar in HBIGIV.

Key Words:Colorimetry;Hbigiv;Malt Sugar;Content

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制剂[1],由含有高效价乙肝抗体的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精制而成[2]。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为肌肉注射剂[3],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欧洲药典中已有收载[4]。麦芽糖作为该制剂中的添加辅料,其含量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由于麦芽糖分子没有共扼结构,不能产生紫外吸收,故不能直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但麦芽糖分子含有的自由醛基,能与费林试剂反应,使其在700nm处的吸收强度随麦芽糖含量增加而减弱[5]。故本文用比色法对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麦芽糖含量进行测定。

1 仪器与试药

HPUV8452A紫外分光光度计;费林试剂(自制);麦芽糖标准品(chem. service Inc.);台式离心机(80-2B型,上海安亭科仪厂);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冻干粉(蛋白含量5%,批号20060501、20060502、20060503,试制);其他化学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费林试剂制备

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亚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

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 NaOH,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贮存于具橡皮塞玻璃瓶中。临用时将甲,乙两液等体积混合,即得。

2.2.1 标准品储备液:麦芽糖标准品经85℃干燥恒重,精密称取5.0028克,放入100ml容量瓶,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

2.2.2 供试品溶液:准确称取1.00g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冻干粉,置于10ml容量瓶,加入1.5%磺基水杨酸至刻度,沉淀后离心(3000rpm,10min),上清液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

2.2.3 阴性对照溶液:按工艺规程制备静脉注射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液,不加麦芽糖,取此空白蛋白液10ml,置于10ml容量瓶,加入1.5%磺基水杨酸至刻度,沉淀后离心(3000rpm,10min),上清液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

2.3 系统适应性及专属性试验

临用前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品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费林试剂,摇匀,沸水浴5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00-800nm波长范围扫描,结果表明,对照品、供试品在70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阴性对照品在相应位置无吸收。试验结果表明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溶液经沉淀离心除蛋白后不含有麦芽糖检测的干扰物质,系统适应性及专属性良好。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标准品储备液1.0、2.0、4.0、6.0、8.0ml,分别放入10ml容量瓶,加水到刻度,摇匀即得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取配制好的各浓度对照品溶液2ml,加入等体积费林试剂,摇匀,沸水浴2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A)。计算得回归方程y=0.05448x++0.00226,r=0.998。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检测麦芽糖含量在5 mgml-1~4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麦芽糖对照品溶液,重复测定6次,记录吸收度。计算得RSD为0.15%,表明试验方法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供试品6份,按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制样,测定麦芽糖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计算得麦芽糖平均含量100.6 mgml-1,RSD为0.35%,表明试验重复性良好。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10ml相同批号的供试品6份,准确称重6份麦芽糖标准品,分别加入供试品中,按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制样,临用前加入等体积费林试剂,摇匀,沸水浴5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A),计算样品麦芽糖含量平均回收率。计算结果如表2,平均回收率99.4%,RSD=1.13%。

表2 麦芽糖回收率试验结果(n=6)

Tab 2 Results of recovery of malt sugar (n=6)

2.8 样品含量测定

按照“2.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的方法制样,临用前加入等体积费林试剂,摇匀,沸水浴5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A),计算麦芽糖含量。本品为蛋白含量5%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溶液,其中麦芽糖含量应控制在100±10 mgml-1。测定并计算结果如下表3。

表3 样品中麦芽糖含量测定结果(n=3)

Tab 3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of malt sugar in samples (n=3)

3 讨论

麦芽糖在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制剂中作为蛋白质的稳定剂,具有维持蛋白质活性结构、防止蛋白质沉淀变性的作用。麦芽糖含量是该制剂的一项重要质控指标,麦芽糖含量过低不能有效起到蛋白质保护剂的作用,含量过高可能对接受输液的糖尿病患者不利,因此准确控制制剂中麦芽糖含量十分重要。

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加入4倍体积1.5%的磺基水杨酸溶液,不仅可以将供试品中的蛋白质沉淀除去,而且将麦芽糖含量稀释到20mgml-1左右,使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 赵军,李荣贞. 人乙肝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8(2):726-727.

2 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38.

3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3.

人免疫球蛋白篇5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西抚州344100

【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烧、疱疹、神经受累、口腔炎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喜炎平;人免疫求蛋白;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77-02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传染性强,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手、足、口部位疱疹,部分患儿甚至有重症脑干脑炎、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临床手足口病诊断标准:高热不退,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差,肢体抖动,无力,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排除水痘、口蹄疫等疾病。将患儿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7岁,平均(3.6±1.7)岁,病程1~5d,平均(2.9±1.3)d;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7岁,平均(3.7±1.5)岁,病程2~6d,平均(3.2±1.4)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进行抗病毒、退热、降颅内压、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249)治疗:5mg/(kg·d)喜炎平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注射液中加入0.2g/(kg·d)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970081)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5d。

1.3疗效标准[2]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有效:治疗48h后症状缓解,疱疹部分吸收,口腔溃疡修复,体温基本正常;显效:48h内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消失,症状完全消失。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发烧、疱疹、神经受累、口腔炎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6±1.1)d、(4.4±1.3)d、(2.9±1.4)d、(2.3±1.4)d、(3.3±1.3)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19/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传染病,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特征为婴幼儿口腔、手足出现水疱,感染性强,传播快,病情变化快,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儿脑膜炎、肺水肿,甚至死亡[3]。喜炎平作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抗病毒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提高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病毒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液,具有明显解热作用[4]。人免疫球蛋白由健康人血浆提取,静脉输注具有抗病毒、细菌的IgG抗体,可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可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发挥免疫替代、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达到迅速灭活手足口病患儿体内的病毒、防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等目的[5-6]。本研究结果同张春香[7]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减轻口腔疱疹疼痛,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迅速灭活体内病毒,缩短发热时间,促进口腔黏膜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柯远碧,符文.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42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3):290-291.

[2]孙淑媛,杨丽萍,张瑞芬,等.喜炎平、热毒宁、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60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70-71.

[3]洪军.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42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2):136-136.

[4]王成秀,陈静,王斌.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6例临床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6):32-33.

[5]刘兵兵,华丽霞,董艳,等.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9):231-236.

[6]李君.喜炎平联合丙种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0):126-64.

人免疫球蛋白篇6

[关键词]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急诊患者

[中图分类号] R39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87-01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将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应用于870例急诊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将应用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870例患者。男653例,女217例。年龄2~73岁,平均(32±8)岁。

1.2发病原因

交通事故伤343例,木刺伤65例,摔跌伤107例,铁钉刺伤46例,刀砍伤111例,玻璃割伤122例,鞭炸伤25例,犬咬伤45例,皮肤感染6例,伤口部位以四肢居多,达563例。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急诊科处置室由值班医师进行消毒、冲洗、清创、缝合、骨折固定等基本处置后,以预防性为目的肌注TIG,每次250 IU。全部患者在受伤后至注射TIG时间为20 min~10 h,平均2.6 h。613例患者均先做TAT皮试后,阳性者使用TIG,257例患者或家属直接要求使用TIG。实施臀部肌注736例,三角肌肌肉注射134例。全部患者均为预防性使用,因此仅注射一次TIG 250 IU。

2结果

患者清创缝合创口,注射TIG后有184例因严重外伤或多发伤住院治疗。338例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等。348例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全部患者均无因注射TIG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TIG作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制备通常采用低温乙醇法从特异性免疫血浆中提取,产品主要成分是IgG抗体,纯度超过90%,其原料血浆均需经过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筛选,所采用的低温乙醇或层析工艺对病原体能直接起到一定的杀灭、去除作用[1],同时在生产过程还必须通过两种以上经验证的不同灭活机理病毒的灭活程序,如低pH放孵、S/D处理、巴氏消毒、纳米膜过滤处理等,从而保证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使用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3]。由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均把TIG作为预防破伤风方案的重要推荐药品,如第三届国际破伤风学术会议推荐的破伤风方案,美国、英国等有关组织或权威人士提出的预防破伤风指南里均离不开TIG[4,5]。我国已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编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三部)》。

通常破伤风以芽孢状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创伤伤口污染率很高,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明显说明发病的机制有赖于伤处的条件,主要条件是组织低氧。所以早期进行病灶清理,清除坏死和不健康组织,敞开伤口,引流,局部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是极其重要的措施。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应常规使用TAT。以往我科对这类患者均使用TAT。用TAT必须做皮试,阴性者在注射时仍有过敏反应。对皮试阳性者大多仅能放弃使用TAT。大量临床资料表明,TAT引起过敏反应率为5%~30%,其中约有1/10万的致死率。由于TIG的过敏性反应率低、效价高、体内半衰期长(3~4周)、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来临床上需要量呈上升趋势。

我们应用TIG 870例治疗体会到,使用方便、安全、不用皮试,迄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TAT过敏者。TIG在急诊临床中受到小儿、老年人、女性及特殊人群的欢迎。在中和毒素能力和半衰期上均比TAT长。根据TIG半衰期,注射TIG后约7 d在体内达高峰,至少在1个月内可达到保护作用。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 IU,若创面损伤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其剂量可加倍使用。

[参考文献]

[1] Kistler P,Nitschmann HS.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human plasma fractions[J].Vox Sang,1962,(7):414-424.

[2]倪道明,邹方霖.人血浆内病毒灭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输血杂志,1994,7(增刊):2-6.

[3]Horowitz B,Wiebe ME,Lippin A. Inactivation of viruses in lable blood derivatives[J].Transfusion, 1985,25(6):516-522.

[4]罗时定.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其应用[J].中华急诊学杂志,2002,11(4)∶285 -286.

人免疫球蛋白篇7

【关键词】 肾移植;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应用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是一种选择性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 T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衰竭,从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1,2〕,可预防和逆转多数的早期排异反应。肾移植术后即刻预防性使用ATG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急性排异反应。我科应用ATG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患者早期排异反应,无1例患者因严重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应用后肾功能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0月,本中心收治的应用ATG的肾移植病人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5.1岁,平均住院13.5 d。移植术前用ATG诱导28例,治疗排异反应用药3例,平均随访6.5个月,31例患者肾功能均较稳定。

1.2 ATG使用方法

1.2.1 诱导用药

于移植当日术前4 h给药,一般剂量为1~1.5 mg·kg-1·d-1,加入0.9%氯化钠500 ml 6~8 h泵入。输注前后各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输注前给予盐酸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预防不良反应,连续应用3 d。用药期间免疫抑制剂酌减,停药后逐渐恢复常规剂量。

1.2.2 治疗排异反应用药

根据临床表现和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移植肾排异反应。轻度排异反应用药同诱导用药;重度排异反应一般给药剂量为1.5 mg·kg-1·d-1,连续应用3~5 d。用药期间免疫抑制剂减半,或根据病情暂停使用,停ATG后逐渐恢复常规剂量。

1.3 患者准备

在给予ATG之前,应首先确定患者有无水肿,胸片有无异常。对有高容量负荷的患者,应给予一定剂量的利尿药或透析以减少体内水分,防止用药后诱发肺水肿;对有严重活动性感染的患者,首先予以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予ATG治疗,以避免发生感染加重,威胁病人生命。

1.4 观察及处理

1.4.1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1.4.1.1 寒战、高热

据文献报道,ATG不良反应主要为寒战、高热,高热占93.9%、寒战占45.5%,一般在第1天输注ATG时即出现,属于正常反应〔3,4〕。应向患者说明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滴速有关,给予对症处理可缓解;使用前给予皮质醇和抗组胺类药物预防治疗,输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滴速,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生寒战、高热反应,减慢滴速或中断滴注至症状缓解,以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顾虑。本组有21例(67.7%)患者在第1天使用ATG时出现寒战、高热症状,最高体温达39℃,给予减慢或暂停输注,并立即通知医生。患者出现寒战时,给予增加被盖保暖;出现高热时,给予冰袋物理降温;体温过高者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治疗,同时嘱患者多饮水;待症状缓解后,根据医生指示减慢或继续ATG治疗。在随后2 d治疗中,患者未再出现寒战、高热症状,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1.4.1.2 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

输注ATG可引起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备好吸氧装置。本组有2 例患者在输注ATG首剂过程中出现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症状,给予减慢输注速度,抬高床头,面罩吸氧、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给予强心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1.4.1.3 血清病

由于ATG来源于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红肿刺痛、全身皮疹、发热、关节肿痛,腹股沟、会阴及肛周皮肤发黑、脱皮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ATG使用过程中及应用后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手掌、足掌、颈部、腹股沟、会阴、肛周的皮肤,如有异常及时给予处理。本组31例患者未出现血清病样反应。

1.4.2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完好无破损,隔日1次更换衣裤及床单、被罩。因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待体温降至正常后及时更换衣裤及床单、被罩,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做好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护理,隔日换药1次,并注意观察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症状,防止感染。

1.4.3 口腔护理

指导患者每次进餐后用制霉菌素溶液及时漱口,如口腔内出现溃疡时可在漱口后用重组人表皮因子溶液喷湿溃疡面或贴敷口腔溃疡膜等,使溃疡面尽快愈合。

1.4.4 心理支持

肾移植患者大多数了解自己的病情,他们对移植既抱有希望又有恐惧心理,担心预后情况。此外,居住在隔离病房,离开亲人会使患者产生孤独、焦虑、紧张甚至烦躁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尽量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耐心向患者解释肾移植的优点及隔离的必要性,使用ATG的目的及意义,坚定其治疗信心。告知患者ATG是副作用较小的强效免疫抑制剂,虽然会产生不适症状,但给予对症处理可以缓解。

2 结果与讨论

本组31例患者中,23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21例,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2例,经减慢ATG输注速度,辅以对症治疗,待症状减轻后继续用药,无1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停用ATG。平均随访6.5个月,31例患者肾功能均较稳定。

既要降低排异的发生,又要减少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是延长移植肾存活的关键〔1,2〕。ATG是从经人胸腺细胞免疫的家兔体内提取的经巴氏消毒提纯制成的免疫球蛋白,为多克隆抗体,即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可以结合不同的抗原决定簇〔5〕。使用 ATG后,周围血象中的淋巴细胞均大幅度下降。在所有使用ATG的患者中,预防组用药加速性排异发生率低或使排异反应减轻,为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可能性;治疗组用药病理变化较易逆转。所有使用ATG的患者在用药3 d内肌酐上升幅度趋缓,一般3~5 d后肌酐开始逐渐下降。对于前期用过ATG的早期急排患者,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即能取得疗效。前期未用过ATG的早期急排患者,部分使用甲强龙并不能控制,仍需使用抗体治疗;极少数前期用过ATG的早期急排患者,仍需使用抗体治疗。同时由于使用多克隆抗体诱导治疗,还可以减少钙调神经抑制剂CNI剂量,减少药物的肾毒性;在使用ATG的同时,可酌减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从而减少激素引起的不良影响,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ATG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寒战、高热、胸闷、呼吸困难、血清病等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至关重要。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时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滴速,早期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早期处理,是减少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提高疗效、延长移植肾存活、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顾虑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Kaihara S,Okamoto M,Akioka K,et al.Improve graft survival in ABOincompatible living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05;37(4):18045.

2 Nashan B.Antibody induction therapy in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receiving calcineurininhibitor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s:a comparative review〔J〕.Bio Drugs,2005;191:3946.

3 Mourad G,Rostaing L,Legendre C,et al.Sequential protocols using basiliximab versus antithymocyte globulins in renaltransplant patients receiving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steroids〔J〕.Transplantation,2004;78(4):58490.

人免疫球蛋白篇8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慢性荨麻疹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by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combined with histamine human immuno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istamine human immunoglobulin to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diseas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seas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30 d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diseas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Histamine human immunoglobulin; Chronic urticaria

慢性n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 本病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5]。本病目前临床无特异性治疗, 常规应用H1受体拮抗剂, 通常治疗有效但易复发。本科于2014年10月~2016年8月采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门诊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6], 自愿接受观察治疗及随访。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1周内曾用抗组胺药、4周内曾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③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者。本试验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4例。观察组男14例, 女20例;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9.18±11.16)岁;

病程4个月~6年, 平均病程(23.41±17.53)个月。对照组男15例, 女19例;年龄21~60岁, 平均年龄(38.71±11.68)岁;

病程2个月~5年, 平均病程(20.24±13.2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口服, 1次/d, 8.8 mg/次, 共30 d。观察组给予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2 mg(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 每隔5 d皮下注射1次, 共5次, 同时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口服, 1次/d, 8.8 mg/次, 共30 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时判定疗效, 并于停药后3个月随访治愈及显效病例, 观察统计复况。

1. 3 判定标准[7, 8] ①根据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评价标准进行病情评分:包含瘙痒症状和风团数量的评价。瘙痒:无痒感0分;轻度痒感、不烦躁1分;中度瘙痒, 尚能忍受,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2分;严重瘙痒, 不能忍受, 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3分。风团:无风团0分;24 h内风团发作50处3分。②疗效评估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病情评分-治疗后病情评分)/治疗前病情评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疗效指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病情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u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 观察组患者病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头晕、嗜睡,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有2例出现口干、嗜睡,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 P>0.05)。以上不良反应均为轻度, 未影响正常生活且继续用药。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 约有80%~90%的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病因, 因此较难治愈, 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仍为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枸地氯雷他定片属于第三代抗组胺药, 是一种具有化合物专利的新型抗组胺药物, 属于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 与其他二代抗组胺药相比具有溶解度高、起效时间更短、作用更强、疗效更加确切、安全性好等特点[9-13]。它可选择性拮抗外周H1受体,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继而改善慢性荨麻疹临床症状。但有研究显示单独应用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并不理想[14]。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是由经病毒灭活处理的人免疫球蛋白、磷酸组织胺配制而成。它因含有微量组织胺, 使该制品在各种皮肤病、哮喘和抗过敏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疗效[15]。注射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 一方面当体内组织胺分泌增加时, 能刺激机体与之结合产生抗组胺抗体, 从而消除内源性组织胺的致病作用, 有效的治疗过敏性疾病;另一方面, 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从而增加患者抗病能力[16]。本研究对照组单用枸地氯雷他定, 观察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与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两者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 观察组患者病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16-118.

[2] 张文娟, 尚佩生, 沈晓峰. 慢性荨麻疹Phadiatop和Fx5E试验结果及意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3):261-262.

[3] 陈芳, 吴国志, 叶东根. 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3):160-161.

[4] 王朵勤, 唐慧, 沈燕芸, 等.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活化凝血因子Ⅶ及活化凝血因子Ⅻ水平的研究. 中A皮肤科杂志, 2015, 48(1):37-40.

[5] 王太山. 活血祛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57例. 河南中医, 2015, 35(5):1061-1063.

[6]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7):514-516.

[7] 宋志强, 罗娜, 陈曙光, 等.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 49(8):

547-550.

[8] 何渊民, 杨艳, 廖勇梅, 等.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斯特钠及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44例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9):985-987.

[9] 董东, 何小亮, 杨德勇, 等.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中国药房, 2015, 26(36):5078-5080.

[10] 孟祖东, 盛晚香, 王恒, 等. 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8和IL-33的影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3):

169-171.

[11] 闫毅, 刘瑞珍, 徐德钢. 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 48(1):54-56.

[12] 廖卫东. 白芍总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6):51-53.

[13] 毛越苹, 谭国珍, 张楚怡, 等.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效性与临床安全性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28):974-976.

[14] 黄胜波.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行性研究.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14):57-58.

[15] 白坚石, 王威, 张宏超, 等.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3(16):289-292.

人免疫球蛋白篇9

关键词: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球蛋白;治疗

老年患者患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多方面的危害性,尤其降低了老年人身体本身的免疫功能。本次对40例确诊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方式,借助免疫球蛋白对患者主要症状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出血加重而破坏细胞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资料。40例年龄范围60~75岁,平均年龄(66±2.6)岁,病程时间1~6个月,平均病程(3±2.2)个月;其中,男10例,平均年龄(67±1.8)岁,平均病程2.4个月;女30例,平均年龄(62±3.2)岁,平均病程2.9个月。根据临床观察结果,40例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两种主要症状集中于:①急性型症状:风疹、麻疹、水痘、疱疹、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②慢性型症状:黏膜血疱和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瘀点、瘀斑等。

1.2方法 本次对40例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工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结果,对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统一采用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方法,对其症状实施综合处理。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回访调查,统计40例治疗前后症状情况,鉴定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效。

2 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本次40例,急性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慢性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经过免疫球蛋白封闭,生活治疗为辅等双重治疗方式,本次40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症状对比前后差异性显著(P

3 讨论

由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急性型、慢性型等两种类别,治疗前必须对患者做好详细的分类,弄清患者具体疾病类属以保证后期治疗的针对性。本次对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主要参照中华医学会标准,即急性型发病时间1~3w;慢性型发病时间1~6个月[1]。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个人身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对外无法抵抗病毒感染造成的冲击性,往往受到疾病困扰而承受更多的病症风险。随着临床医疗科学的改革进步,近年来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有了新的研究进展,老年人选用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在复发症状控制方案发挥了重要价值。

本次40例研究对象中,慢性型与急性型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其病况得到有效抑制后恢复效果显著,并且无异常并发症出现。在治疗方法选择上,本次选用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进行处理,这是临床治疗比较先进的方式。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2]。根据免疫球蛋白病理机制,对老年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可从病理上抑制各种突发症状的形成,并且加快了老年人病情的恶化程度。本次主要结合免疫制剂的综合应用,常见免疫抑制剂:①环磷酰胺:常用剂量为50~150mg/d,起效较慢,4w后起效。宜与泼尼松联合应用,一旦起效可将泼尼松减量直至停药,然后用环磷酰胺最小量维持;②硫唑嘌呤:剂量为100~150mg/d,起效缓慢,宜与泼尼松联合应用;③环孢素(Cyclosporin):多用于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剂量为4~7mg/(kg・d),副作用为肝肾功能损害,停药后可恢复[3]。

4 结论

免疫球蛋白封闭治疗老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根据急性与慢性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而且为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治疗方式,及时抑制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况的恶化,促进临床治疗方案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冀学斌,侯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04(01).

人免疫球蛋白篇10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微生物,也是引起全世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不仅包括普通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等,甚至还包括危及生命的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儿童常常是最大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儿童中,无症状鼻咽带菌者普遍,且很易扩散至其他易感人群或发展为疾病,故S.p疫苗在S.p感染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综述S.p疫苗的组成、免疫效应以及目前在疫苗研制中的一些进展。

1目前使用的S.p疫苗

S.p的致病性与其菌体结构及代谢产物有关,包括荚膜(capsule)、溶血素(pneumolysin)、表面粘附素(pneumococcalsurfaceadhesion)、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荚膜不仅是其毒力的必须条件,且荚膜多糖有群、型特异性,是分群、型的基础,迄今为止肺炎链球菌可分为46个群,多于90个型[1]。荚膜是S.p的主要致病因素。S.p疫苗接种后可以使机体产生针对荚膜的抗体,起到预防炎性疾病的作用[2]。目前使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主要有多糖荚膜疫苗、荚膜蛋白质结合疫苗等。

1.1多糖荚膜疫苗

PPV23(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33F)含有23种S.p血清型荚膜多糖。造成90%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病原具有荚膜多糖,该疫苗对所覆盖血清型的S.p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有其不足之处:(1)S.p多糖荚膜疫苗的保护作用不是T细胞依赖性的,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2岁以下小儿保护性弱[3],而这些儿童又是侵袭性感染和粘膜感染的高发年龄组;(2)对某些患儿提供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如免疫缺陷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儿童;(3)不降低粘膜肺炎链球菌的带菌率[4]。

1.2荚膜蛋白质结合疫苗

该疫苗是将荚膜与蛋白质载体相结合,增加多糖荚膜的免疫原性,激发T细胞参与反应,产生免疫记忆,增强免疫效能。7价肺炎链球菌联合疫苗——PCV7,含有7个纯化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每个多糖又与无毒白喉蛋白类似物(交叉反应物,CRM)CRM197偶联成联合疫苗,其保护作用不仅增强,而且对2岁以下幼儿也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能诱发免疫记忆。此外还有PCV9(4、6B、9V、14、18C、19F、23F、1、5)和PCV11(4、6B、9V、14、18C、19F、23F、1、5、3、7F)。目前常用的与多糖结合的蛋白有五种:白喉类毒素(Pried)、CRM197蛋白(PncCRM)、破伤风类毒素(PncT)、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PncOMPC)和既有白喉类毒素又有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物(PncTD)。结合疫苗对2岁以下幼儿的免疫效能明显增强,使疫苗覆盖血清型S.p在鼻咽部的携带率下降,但是长期使用后可能使疫苗覆盖外血清型S.p携带率增加,从而使其保护作用减弱[5]。

2目前使用的S.p疫苗免疫效应

2.1系统防御免疫学

2.1.1S.p多糖荚膜疫苗有统计显示,婴儿接种S.p多糖疫苗后,对3、4、8、9N和18C血清型病菌抗体反应最好,对1、2、7F、19F和25型抗体反应中等,对12、14、23F、6A和6B抗体反应最差。尽管抗体反应涉及所有免疫球蛋白,但以IgG2和IgG4最多。S.p多糖荚膜疫苗的保护作用不是T细胞依赖性的,对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完善的2岁以下小儿保护作用差。抗体会在接种后几个月内快速下降,二次接种也无法引发抗体反应。研究发现,成人和儿童重复给予某些多糖抗原,能产生持续的、小量的抗体应答,这种现象被称为低反应性。当然也有部分人接种疫苗后无此反应,对无反应的接种结果,有一种理论认为,PPV至少可以对年龄较大儿童产生一过性保护,但随之可能发生部分免疫麻痹,使肺炎链球菌的易感性增加[2]。

2.1.2S.p荚膜蛋白质结合疫苗在幼儿中,接种与蛋白载体偶联的多糖抗原疫苗,增加了多糖荚膜的免疫原性,激发T细胞参与反应,激发生命早期阶段的记忆应答,使其免疫效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许多临床试验发现,PCV的免疫原性在各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S.pCRM联合疫苗,首次接种后的抗体反应低,所达到的抗体水平通常在几个月内下降,但连续接种后,可以使抗体反应增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疫苗单个抗原的免疫原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的荚膜多糖抗原类型、不同的蛋白载体甚至是接种者的年龄大小等。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是S.p与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偶联的联合疫苗。有人认为,两种疫苗同时接种也会对抗体反应产生影响。比如,当PCV7与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CRM载体偶联的疫苗(HbOC)同时接种,针对S.p的抗体下降,而针对Hib的抗体水平上升[2]。如果PCV7与DtaP(无细胞百日咳)同时接种,HbOC作为加强接种,这种接种的效果使所有抗体水平下降[2]。另外,研究还发现,抗体反应的不同还与研究(接种)人群的不同有关[2]。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医疗中心MichaelPichichero等[6]认为7价结合型S.p疫苗(PCV7)和结合型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一起使用时,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乙型肝炎和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DtaPHepBIPV)联合是安全和有效的。

2.2免疫效应研究

S.p多糖蛋白偶联疫苗对所有年龄组均具免疫原性,并且在婴幼儿中诱导免疫记忆。美国7个地区1998~2001年的监测资料表明:S.p多糖蛋白偶联疫苗能有效降低低龄儿童S.p病的发病率,且可能降低成年人中该病的发生,同时也是减少耐药型S.p病发生的有效工具[7]。

2.2.1PCV接种和侵入性疾病有研究显示,疫苗接种对早产和低体重幼儿预防IPD很有效[2]。在南非,通过分析HIV感染或无HIV感染儿童的接种结果,评价了PCV9疫苗接种的效果。19922名儿童在6周、10周和14周大时接种PCV9与CRM197的联合疫苗,19914名儿童接种安慰剂。在无HIV感染儿童中,由于疫苗中包含有造成IPD的病菌血清型,因此接种疫苗可使儿童受害率降低83%。在HIV感染儿童中,疫苗接种有效率为65%。儿童接种疫苗对所有血清型病菌所致IPD的预防效率达50%[2]。

2.2.2PCV接种对S.p携带者的作用首次公布PCV接种预防效果的报道来自冈比亚。幼儿期接种PCVCRM197联合疫苗,18个月后再接种PPV23,距首次接种20个月后,疫苗血清型载菌量有所下降。就载菌量来说,所有疫苗接种组之间无差异。接种3个剂量PCV疫苗的儿童带有非疫苗型肺炎链球菌者明显比未接种组儿童要常见。总之,幼儿首次接种肺炎疫苗(先接种PCV,再接种PCV或PPV加强)与50%疫苗型的载菌量下降有关,还与至少需要12~18个月的非联合疫苗血清型的检出率上升有关[2]。

2.2.3PCV对抗细菌耐药的影响接种S.p疫苗可以降低耐药性S.p感染的概率。研究发现,抗细菌耐药性主要发生在6B、9V、14、l9和23F5种血清型,还有两个相关血清型6A和19A[2]。

3研究中的S.p疫苗

3.1S.p蛋白质(多肽)疫苗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23价肺炎多糖疫苗覆盖的血清型有限而且不是T细胞依赖性的,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2岁以下幼儿和老年人的保护性弱;而七价结合疫苗则存在荚膜血清型转换和载体携带的荚膜多糖血清型数量有限,生产成本很高,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并且在肺炎高发人群中的保护作用小等缺陷。而有些抗原,如肺炎链球菌溶菌素、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和肺炎链球菌表面粘附素均属毒力因子,已在动物模型中证实可诱发保护性免疫力。这些抗原可用为载体蛋白或作为与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一部分,其本身也可作为蛋白疫苗[8]。蛋白质疫苗有以下的优势:(1)生产成本低,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使用;(2)蛋白质疫苗对各年龄组的人群均能产生保护作用,并诱发免疫记忆;(3)应用高保守的蛋白质疫苗接种,可以产生非血清型依赖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的程度和型别依赖于疫苗中蛋白质的功能[9]。现简单介绍最有希望成为候选疫苗的几种毒力因子。

3.1.1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surfaceproteinA,PspA)是肺炎链球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在所有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均发现PspA存在。PspA主要作用就是与乳铁蛋白结合使乳铁蛋白丧失功能并抑制补体活化,降低C3b在肺炎链球菌表面的沉淀从而干扰补体介导的吞噬调理作用[10]。有研究表明,PspA在抗肺炎链球菌侵入性感染比抗粘膜性疾病和定植作用更强,用PspA融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者IL2比单独使用PspA更能提高血清IgG的水平。PspA融合IL2经鼻腔给药能增强SIgA和IgG的水平,不仅能清除携带的肺炎链球菌,而且还能抵抗致死性肺炎链球菌菌血症的发生。用表达PspA的α螺旋区肽段的减毒沙门菌口服也能产生保护性的IgG[11,12]。用重组的PspA第一期临床试验发现,其产生的抗体能够与异种的PspA发生交叉反应,并且能预防经腹膜注射的肺炎链球菌引起小鼠感染。PspA在结构和免疫原性上存在血清型的差异,Hollingshead等[13]依据组氨酸序列前氨基酸的差异(命名为族决定域)将其分成3个家族。因为家族间的交叉反应受限,但同时临床上很少分离到第三家族的肺炎链球菌,他们建议PspA疫苗组成应当包含第一、第二两个家族的蛋白。

3.1.2溶血素溶血素(pneumolysin)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毒素,是S.p一种多功能的毒力蛋白,在S.p的粘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有直接溶解细胞和活化补体的功能,此外它还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的运动,故溶血素在肺炎链球菌引起炎症反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溶血素能够抵抗肺炎链球菌侵袭性感染[14,15]。对肺炎患者的前瞻性分析发现,如果患者血清中含有抗溶血素的抗体,那么发生菌血症的概率就会降低。此外,PspA和溶血素一起免疫小鼠,发现两者在预防肺炎链球菌侵入性感染时具有互补的作用,两者的共同作用还可防止肺炎链球菌的定植及其诱发中耳炎。但溶血素也有其缺点,即它并非表面蛋白,并且仅在细胞自溶时释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挥。

3.1.3肺炎链球菌表面粘附素A肺炎链球菌表面粘附素A(pneumococcalsurfaceadhesionA,PsaA)是ABC型镁离子透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它在肺炎链球菌粘附、自溶以及毒力方面都起着作用[16]。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重组的PsaA,发现它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能抵抗S.p在鼻咽部的定植,能显著降低群体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并可预防肺炎链球菌的系统性感染[17],口服藻酸盐包裹的PsaA能够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肺炎、侵袭性感染[17]。这些结果表明用PsaA免疫小鼠主要能够抵抗肺炎链球菌的定植,其次可以预防肺炎链球菌脓血症的发生。用PsaA和PspA混合感染小鼠发现比单一成分更能产生功能性保护作用。通过噬菌体展示文库法发现了PsaA的3个确切的保护性位点,对这些位点的进一步研究,对蛋白多肽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3.1.4筛选候选蛋白质近年,除了对溶血素、PspA、PsaA的研究外,还发现和筛选了几种蛋白质,如:胆碱结合蛋白A(cholinebindingproteinA,CbpA)和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C(pneumococcalsurfaceproteinC,PspC)。此外,还有很多与肺炎链球菌相关的蛋白,如神经氨酸酶、假定蛋白酶成熟蛋白(putativeproteasematurationproteinA,PpmA)、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细胞壁相关氨酸蛋白A(pneumococcalsurfaceproteinscellwallassociate,PrtA)。这些蛋白在动物实验中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了保护作用,都有希望成为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的组分,它们在S.p蛋白多肽疫苗研制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2含多种S.p毒力蛋白的联合疫苗

这条思路的着眼点是将S.p蛋白多肽疫苗研究中的候选因子混合在一起,增强保护效能。Bfiles将PspA和PsaA这两种蛋白质混合后给小鼠皮下注射,发现比单独注射更能有效阻止S.p在鼻咽部的定植[17]。Ogunniyi[18]将PspA和PdB(一种S.p溶血素类毒素衍生物)混合后接种BALB/c小鼠,再给以致死剂量的S.p攻击,发现其存活时间比仅单独接受其中一种蛋白质的小鼠明显延长。另外也有研究发现:PspA和溶血素同时免疫小鼠,可比单独使用其中之一产生更强的保护作用,能抵抗肺部感染和防止败血症。因此,将多种S.p蛋白质混合制成联合疫苗,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该继续尝试,找出更好的组合。

3.3DNA疫苗的研究

McDaniel[19]构建了表达PspA基因的质粒pKSD2061,将它注射给BALB/c小鼠,转染小鼠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这种DNA疫苗能引发受试组小鼠的免疫反应,并使它们能抵抗致死剂量S.p的攻击。S.p的DNA疫苗减少了蛋白质在体外的分离、纯化步骤,更节省时间。DNA疫苗是链球菌疫苗研究的新思路。

4疫苗研究趋势

短期内,疫苗能帮助控制抗生素耐药S.p的传播,但目前使用的疫苗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保护效果只限于疫苗内的血清型别。随着疫苗使用过程的延长,非疫苗型细菌在鼻咽部携带率也随之增长。KyawMH等[20]的研究表明,同源疫苗的应用使疫苗血清型以外菌株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增加。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假如疫苗将鼻腔内的肺炎链球菌完全清除的话,将会出现其他类型致病菌的取代生长。Veenhoven等[21]就发现用7价结合疫苗接种的人群中,虽然疫苗中携带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感染减少了,但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却高了3倍。事实上,鼻腔中的肺炎链球菌对其他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弧菌等)都有拮抗作用。由于在防止粘膜感染和侵袭性感染所需要的抗体的质和量不同,Pelton等[22]提出了在防止粘膜定植和感染时所需要的抗体滴度要比防止系统性感染更高。尽管是假设,但为人们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那就是能否使产生的抗体刚好能够阻止系统性感染而不妨碍肺炎链球菌的定植。然而这种途径需要个体监测,在疫苗大规模接种时还有很大困难。总之,常用的荚膜多糖疫苗缺点很多,而结合疫苗是对它的改进。蛋白多肽疫苗虽无十分成熟的产品出现,但其应用前景却很广阔。相信随着对S.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再结合一些疫苗研制的新思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更为高效、成熟的S.p疫苗。

【参考文献】

[1]陈炯,刘恩梅.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4):6870.

[2]乔虹.幼儿及儿童使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4):254257.

[3]罗进勇,尹一兵.肺炎链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分册),2002,3:1415.

[4]俞桑洁,杨永弘.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8):523.

[5]KlugmanKP.Efficacyof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sandtheireffectoncarriageandantimicrobialresistance[J].LancetInfectDis,2001,1(2):8591.

[6]PichicheroME,BernsteinH,BlatterMM,etal.Immunogenicityandsafetyofacombinationdiphtheria,tetanustoxoid,acellularpertussis,hepatitisB,andinactivatedpoliovirusvaccinecoadministeredwitha7valent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andaHaemophilusinfluenzaetypebconjugatevaccine[J].JPediatr,2007,151(1):4349.

[7]WhitneyCG,FarleyMM,HadlerJ,etal.Declineininvasivepneumococcaldiseaseaftertheintroductionofproteinpolysaccharideconjugatevaccine[J].NEnglJMed,2003,348(18):17371746.

[8]LeeLH,LeeCJ,FraschCE.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clinicaltrialsandcontroltests[J].CritRevMicmbiol,2002,28(1):2741.

[9]曹炬,尹一兵.肺炎链球菌蛋白质疫苗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3):214216.

[10]RenB,MccroryMA,PassC,eta1.ThevirulencefunctionofStreptococcuspneumoniaesurfaceproteinAinvolvesinhibitionofcomplementactivationandimpairmentofcomplementreceptormediatedprotection[J].JImmunol,2004,173(12):75067512.

[11]GorDO,DingX,BrilesDE,etal.RelationshipbetweensurfaceaccessibilityforPpmA,PsaA,andPspAandantibodymediatedimmunitytosystemicinfectionbyStreptococcuspneumoniae[J].InfectImmun,2005,73(3):13041312.

[12]AreasAP,OliveiraML,MiyajiEN,etal.IntradermalimmunizationofmicewithcholeratoxinBpneumococcalsurfaceproteinAfusionproteinisprotectiveagainstintraperitonealchallengewithStreptococcuspneumoniae[J].InfectImmun,2005,73(6):38103813.

[13]HollingsheadSK,BeckerR,BrilesDE.DiversityofPspA:mosaicgenesandevidenceforpastrecombinationinStreptococcuspneumoniae[J].Infectlmmun,2000,68(10):58895900.

[14]HirstRA,MohammedBJ,MitchellTJ,etal.Streptococcuspneumoniaeinducedinhibitionofratependymalciliaisattenuatedbyantipneumolysinantibody[J].InfectImmun,2004,72(11):66946698.

[15]KadiogluA,CowardW,ColstonMJ,etal.CD4Tlymphocyteinteractionswithpneumolysinandpneumococcisuggestacrucialprotectiveroleinthehostresponsetopneumococcalinfection[J].InfectImmun,2004,72(5):26892697.

[16]JohnstonJW,MyersLE,OchsMM,eta1.LipoproteinPsaAinvirulenceofStreptococcuspneumoniae:surfaceaccessibilityandroleinprotectionfromsuperoxide[J].InfectImmun,2004,72(10):58585867.

[17]BrilesDE,AdesE,PatonJC,etal.IntranasalimmunizationofmicewithamixtureofthepneumococcalproteinsPsaAandPspAishighlyprotectiveagainstnasopharyngealcarriageofStreptococcuspneumoniae[J].InfectImmun,2000,68(2):796800.

[18]OgunniyiAD,FollandRL,BrilesDE,eta1.Immunizationofmicewithcombinationsofpneumococcalvirulenceproteinselicitsenhancedprotectionagainstchallengestreptococcuspneunoniae[J].InfectImmun,2000,68(5):30283033.

[19]McDanielLS,LoechelF,BenedictC,etal.ImmunizationwithaplasmidexpressingpneumococcalsurfaceproteinA(PspA)canelicitprotectionagainstfatalinfectionwithStreptococcuspneumoniae[J].GeneTher,1997,4(4):375377.

[20]KyawMH,LynfieldR,SchaffnerW,etal.Effectofintroductionofthe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ondrugresistantStreptococcuspneumoniae[J].NEnglJMed,2006,354(14):1455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