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控制十篇

时间:2023-03-19 23:18:38

绝对控制

绝对控制篇1

作者简介:

埃里克・哈里森在老特拉福德球场工作了将近20年,他作为教练带领“92一代”获得了青年足总杯,在他的指导下,吉格斯、贝克汉姆、斯科尔斯和内维尔兄弟的球员生涯获得了飞跃。哈里森在埃弗顿先后担任青年队和一线队的教练,并且在马克・休斯执教威尔士时担任该队的助理教练。哈里森本人在低级别联赛中参赛超过550场。作为麦当劳的总教练,哈里森现在在英国各地讲学,开展“草根教练指导计划”。

巡视一下英超赛场的边线附近,现在的球队都装备着统计数据、战术板和听筒,过去可不是这样,从前的球员们只是被派上场然后就开踢。

那时给中场球员的指令简单得很:“上去吧孩子,能覆盖多大场地就覆盖多大,能铲多少脚就铲多少脚,并且试着来几脚射门。”

这种景象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职业球员会被详细地告知以哪种方式和在哪个区域从事自己的行当。眼下,现代中场球员的角色被一分为二。有马尔布兰克、卡西尔和C・罗纳尔多那样具备创造力的球星,同时场上也有这些球星的沉默而能干的伙伴,这些人渐渐开始出名,被称为“控制型球员”。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这个位置现在已经成为球队中最重要的一环,踢这个位置的球员必须头脑机智,有能力阅读本队的行动。在对方发起反击时做好准备防守空当,在狭小空间里抢断和护球,并且擅长铲抢和分球。

回顾从过去到现在足球运动的大师级人物,我关注了中场这一角色是怎样随时间的变化而发展的,并且分析了一下这一位置的代表人物是怎样为球队发挥作用的。

邓加DUNGA等

评论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信息量可观,内容引人入胜,比如开篇时作者谈到跟过去相比,现在的足球比赛一些有趣的变化,训练和临场指挥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借助了各种高科技手段。的确如此,曾带领英格兰队夺得世界杯的拉姆塞,经常使用盐和胡椒等调料瓶来演示球员的位置,而现在的教练早就鸟枪换炮了,借助计算机软件,他们可以获得球员跑位和触球点的分布图,还能掌握从跑动距离到铲球次数的各种数据。

绝对控制篇2

关键词:国有资本/国有控股/国有经济/战略转移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有资本在“抓大放小”的方针下逐渐实行了战略调整,国有资产从一些竞争性的行业绝对或相对地退出,非国有的资本、尤其是国内私人资本与外资以相当快的速度进入了大部分产业。与此相对应,国有经济的控制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国有独资企业继续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发挥调控作用以外,新的国有经济调控方式更强调在各类企业的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对全部资本的控制权。即在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资本公司中,国家以控股的方式来实现其对经济的调控。

国家对全部社会资本的控制,目前一般采取绝对控股与相对控股两种方式。所谓绝对控股,是指国家资本(股本)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所占比例大于50%;所谓相对控股,是指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仍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份所占比例。

本项研究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的普查数据(普查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来分析国有经济控制方式转变的现状,并试图运用基本的生产函数测算国有经济控制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便比较国有资产不同的控制方式,为改进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提供若干意见。

这次普查共包括了5107万个法人单位,其中有30226万个企业法人单位,覆盖了中国所有产业,详细地记载了截止2001年底中国经济中国有资产的控制状况。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有资产的控制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七个特征:

(一)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已经不到15%,公有制在企业数目的层面上已经不占优势

从调查情况看,在全国302万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国家控股占50%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只有4278万家,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5%左右。当然,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达42万家之多,这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若与1980年代初相比,则2001年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数相当于1980年的全国工业中国营与集体企业总数。这说明,国家绝对控股企业数比例的下降只是从动态的、相对的意义上说的,是由于新进入的非国有企业的急剧增加才出现的现象。若从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本身的绝对数说,国有主导的企业数在世纪之交仍然不低。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企业法人数的比例超过20%的省份,几乎全是西部省份与东北国有经济集中的省份。其中,最高,达54%;超过29%的省份有青海、贵州与湖北。这说明,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或外资进入不多的地区,国有控制方式的转换也就越慢。相反,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较快,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的比例已迅速下降,该比例在10%或10%以下的省份依次是:浙江(6%)、江苏(8.68%)、上海(9.7%)、北京(10.11%)与广东(10.4%)。像上海与北京这样的原来国有经济绝对占优势的地区,会迅速转换国有经济的调控方式,说明国有经济原有的基础并不是决定国有经济调控方式变换的主要原因,而迅速对国内民营资本与外资开放,才是变换国有经济调控方式的根本楔机。

(二)目前,国有资本的控制方式仍是以绝对控股方式为主

从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与国家相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企业法人的比例来看,到2001年底,国家相对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共达31125个,与国家绝对控股的单位数(42万多个)相比,前者只及后者的726%左右。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平均说来,只占1%.值得注意的是,民营资本与外资进入较快的省份如浙江、江苏与广东,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在全部企业法人中所占比例都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5到2/3,说明改制较快的省份并不主要通过国家间接控股的方式来实现转换。相反,像甘肃、、新疆、贵州那些边远省份,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法人数的相对比例却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比例。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法人量小,说明间接控股在目前仍然不是国有资本调控的主要方式,绝对控股才是国有资本调控的主要方式。这一特征,在下面分析资本结构时仍会凸现。

(三)在企业实收资本的构成中,公有(国家+集体)资本仍占绝对优势

调查显示了全国企业实收资本的构成现状。在2001年底这一时点上,全部企业的实收资本中,平均说来,国家资本仍占44.29%,集体资本占8.77%.二者相加,公有资本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的比重仍达53.06%.这表明,就资产控制权来说,到目前为止,公有资本仍把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当然,若分地区来看,国有资产在资产中的控制权的程度存着相当大的差异。国有资产比重最高的五个省区仍然在西部与东北,它们依次是青海(达71%)、(达67.5%)、新疆64(达66.2%)、贵州(达65%)与黑龙江(达62.68%)。而国有资本占资本比例最低的五个省份则都分布在沿海,由低到高依次为福建(26.44%)、浙江(26.82%)、广东(28.82%)、江苏(30.61%)与上海(35.78%)。至于集体资本,由于在市场转型中集体资本发生了分化,所以目前从全国来看,集体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已经低于个人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从调查分析,集体资本/实收资本平均为877%,而个人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已达12.77%.

集体资本/实收资本比例较高的省份依次为:山东13%、河南12.95%、江苏12.87%、四川11.54%,山西11.14%.但就是在这5个集体资本/实收资本比率较高的省份里,个人资本在企业实收资本中的比率也全部高于集体资本所占的比率。

其实,如果仅看国家资本/实收资本这一比率,国有资产占全部资本的比率已经达到44.29%.集体资本对于保持公用经济的调控地位的作用已经远逊于上世纪80年代了。把集体经济放入公有经济的范围,以此来度量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这种范式在20年以前是对的。但现在,集体经济的作用已经淡出,更广泛的合作经济应是指国有资本参与的、与私人资本、外资的合作经济。因此,现在我们更应强调的,是国有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地位与控制权。这是这次普查数据向我们提供的又一启示。

(四)国家资本通过企业法人资本对全部资本的调控作用不可小视

调查显示,在企业全部实收资本里,企业法人资本的所占比例,全国平均20.84%.一般说来,由于“企业法人资本”是指“其他企业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又由于国有资本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平均达44%,所以,粗略地推算可知(如果这一理由成立的话),国有资本通过“企业法人资本”这一中间环节实质上还占有大约9.16%的全部资本。这样,绝对控股的国家资本,相对控股的国家资本,再加上国家通过“企业法人资本”而更间接掌握的资本这三项合计起来,国家资本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资本中占有比例高达53.45%以上。这一事实,同样说明国有资本对当今中国经济的控制权是稳固的。

(五)在全体企业实收资本中,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与相对控股的企业的资本之和,仍达56.27%

上面所述的第三、第四个特征是就实收资本的来源而言的,而如果我们把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分为三个子集———(a )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法人,(b )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法人,(c )国家没有控股的企业法人———并且将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也按这一规则划分为三个子集,则在资本结构中,a/(a+b+c )的比率达52.8%,b/(a+b+c )的比率达3.46%,(a+b )/(a+b+c )的比率达56.27%,这如表1所示。

应当指出的是,几乎每个省、市、区,国家绝对控股的企业的资本对全部资本的比率,都是高于“国家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的,这意味着,如果考虑到国家通过绝对控股,将其他经济成份的资本置于自己的调控之下,这会增强国有资本对全社会资本的调控能力。就全国来说,这种放大幅度为8%左右。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上海的“国家资本/实收资本”比率只有3578%,但国家绝对控股企业资本对全部企业法人的实收资本之比率却为51.4%.这表明,运用控股这一杠杆,国家资本仍可以用不占优势的资本在全社会资本中占到50%的控制权。同时,这一事实也显示,上海在国有资本转变控制方式的过程中,是比较好地运用了国家控股这一杠杆的。

(六)国有资本已经显著地进行了战略调整与转移

截止2001年底,按产业划分,国家资本在企业法人实收资本中的比率是差异很大的。在垄断性强的产业,国家资本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在地质勘查与水利管理业,国家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达78%之上,其次为金融保险业,这一比率达74.85%,以下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与电信业(达709%)、采掘业(70.58%)、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业(达64.45%)、教育、文化及广电业(59.93%)、电力、煤气及水业(达57.08%)。显而易见,在这些非竞争性的产业或自然垄断产业里,国家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率仍在60%至70%左右。

然而,在非垄断的竞争性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资本/实收资本的比率已经在1/3左右了。其中,房地产业中国家资本的比率最低,为20.87%;其次低的是制造业,国家资本的比率在2828%;下面依次为社会服务业(31.32%),批发与零售贸易、餐饮业(32.93%)、建筑业(36.74%),农、林、牧、渔业(37.08%)、科技服务业(40.85%)。

这倒不是说,国有经济的战略转移与调整已经完成。而只是说,到目前为止,国家资本在非垄断的产业已经不占优势,大量的非国有资本已经进入且成了主要成份。随着电力改革、电信改革与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走向深入,以及金融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的改革取得进展,这些相关产业中国有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率还会下降。

(七)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在大部分产业中仍保持着控制力

我们将各个产业中的全部资本分为三个子类:(a )国家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b )国家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c )其它企业的资本。表四给出了分地区的a/(a+b+c )、b/(a+b+c )与(a+b )/(a+b+c )三个比率的现状描述。我们发现,在所有产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家直接控股企业的资本占到52.8%,国家间接控股的企业的资本只占3.46%,两者相加,国家控股企业的资本占全部产业资本的平均比率达56.27%.

分部门来看,在地质、水利业中,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占该行业总资本的比率高达91.75%,依次为金融保险业8589%、电力与公用事业81.74%.即使是在制造业与社会服务业这一类竞争性行业中,国家通过控股方式,使控股企业的资本占本行业总资本的比率也都超过了40%.这又一次说明,通过控股方式,可以提高国家资本对社会总资本的控制力。此外,可以看出,控股方式会使国有资本对总资本的控制力上升12个百分点(拿表一中“国家资本/实收资本”列与表二中的最后一列相比)。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电力、煤气及水”这个城市公用事业行业。表1显示,该行业的“国家资本/实收资本”比率为57%.而表2说明,通过国家控股方式,使国家控股公司的资本占该行业全部资本的比率上升到81.74%.这里的背景是,城市公用事业已经引入了国有控股的企业法人资产构架,而控股使国家资本的调控力间接地上升了24个百分点。它意味着,即使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国家资本占全部实收资本的比率下降了,只要国家资本仍在水电气这个公用事业产业保持绝对或相对控股方式,国家资本仍可能保持其对资产的调控力。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的普查让我们看清了处于转变调控方式过程之中的国有经济的资产家底。这就是:(1)尽管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绝对控股(包括国有独资)与相对控股的企业法人量只在15%左右,但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国家资产仍达44%以上;(2)公有资本(国家与集体资产)仍占全部企业实收资本的53.06%;(3)尽管1980年代蓬勃发展的集体经济已呈相对下降趋势,但国家通过新的合作经济方式,在私人资本与外资参与的公司型企业中通过控股,仍然控制了全社会实收资本的56%以上;(4)国家资本在房地产业、制造业、服务业、商业与餐饮业等竞争性产业中已经逐渐退出,其占上述产业的资本比率已降为30%上下,而在垄断性产业与公用事业和金融行业中,国家资产仍占70%左右;(5)通过国家控股方式,可以使国家资本对全社会资本的调控力间接增加8—12个百分点。

绝对控制篇3

Wang Rong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Xi'an 710016,China)

摘要: 信号电源绝缘不良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要通过这一现象去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铁路信号电源绝缘的不良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Abstract: The signal power insulation fault ne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various aspects. We should find deep-seated problems through studying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nalysis of insulation failure of railway signal power and the treatment.

关键词: 铁道信号 绝缘 分类

Key words: railway signals;insulation;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U2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50-02

0引言

信号电源绝缘不良,实质上是信号设备绝缘不良的综合反映。因为我们现场工作中所指的信号电源绝缘不良通常是指在有负载情况下的信号电源绝缘不良。由于信号电路功能和要求的需要,信号电路负载数量大,相应的传输通道数量也很大,再加上这些特殊的传输通道是受多种条件控制的,各种条件又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多种负载经多种通道汇接在电源上,所以信号电源绝缘不良已经不再是无负载时纯电源绝缘不良的问题,而是各种电源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信号设备电气绝缘不良的一个综合反映。

1电源绝缘不良的分类

1.1 从电路结构方面分类电源绝缘不良有单纯电源部分绝缘不良,传输通道部分绝缘不良,负载部分绝缘不良。

1.2 从设备类型方面分类有信号点灯系统绝缘不良,轨道电路系统绝缘不良,电动转辙机系统绝缘不良,电源屏设备绝缘不良,机械室内组合设备绝缘不良,控制台设备绝缘不良,以及室内各设备之间联系电线绝缘不良。

1.3 从电源类型方面分类有表示灯电源JZ、JF绝缘不良,控制电源KZ、KF绝缘不良,信号电源XJZ、XJF绝缘不良,轨道电路电源GJZ、GJF绝缘不良,道岔动作电源DZ、DF绝缘不良,道岔表示电源DJZ、DJF绝缘不良。本文把现场认为难度较大的JZ、JF、KZ、KF绝缘不良作为重点。

1.4 从电源绝缘不良性质上分类有电源对地绝缘不良,各类电源之间绝缘不良。本文把JZ、JF、KZ、KF对地绝缘不良,JZ、JF与KZ、KF之间绝缘不良作为重点。受篇幅所限,本文把现场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机械室组合设备绝缘不良和控制台设备绝缘不良作为重点。

2JZ、JF对地绝缘不良

2.1 室内三大项设备及联系电线部分范围的区分由于电气集中联锁设备中大量继电器接点的使用,要想准确而快速地查到JZ、JF对地绝缘不良的具体部位,必须首先区分不良范围是在控制台、组合架、电源屏这三大项设备中,还是在这些设备的联系电线上。否则,因为各单项设备互相关联,任何一种单项设备中测得的绝缘不良值的真正故障原因都有可能在其它单项设备中,无法针对这几种单项设备进行查找。这几种单项设备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区分:

2.1.1 在明确我们的处理对象是JZ、JF的前提下,再关注与之相关的情况。相关情况一:电源部分。与JZ、JF从同一个电源变压器供出的电源SJZ,及条件电源X-JF-TCJ,S-JF-TCJ。相关情况二:负载部分。JZ、JF的负载主要是各种表示灯。

2.1.2 在处理方法上,主要采用断线法。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确定处理顺序。考虑到电源对负载的直接作用,在断线时应先断负载。具体地说,应明确在没有动态行车作业时进行处理,以减少动态车辆的表示灯所可能产生的动态影响。把控制台上所有按钮置于定位状态,特别注意拉出接通道岔按钮,不让道岔表示灯亮。并确保控制台上亮灯为定位状态下的最小的数量。拔下所有点亮的灯泡并作好记录,以利正确恢复。这就是为什么要先断负载,在JZ、JF供电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拔去所有点亮的灯泡。

2.1.3 JZ、JF、X-JF-TCJ、S-JF-TCJ这几种电源,电源屏至组合架的配线、电源屏至控制台的配线分别在电源屏、组合架、控制台相应端子上卸下,并做好相应标记,以防止恢复时装错。

2.1.4 拔下控制台各段上的JZ、JF、X-JF-TCJ、S-JF-TCJ的主付保险。

2.1.5 检查附属设备。有一些车站有语言报警,熔丝报警等附属设备,这也是检查的重点对象。尤其是一些附属设备,引用JZ、JF电源时,可能存在技术管理不规范现象。有实物,不一定有图纸,需要更加仔细地检查处理。完成上述几个步骤,一般来说,JZ、JF对地绝缘不良问题,室内三大项设备电源屏、组合架、控制台就互不影响了,与它们之间的联系电线也互不影响了。如果此时对这几种设备分别测得不同的对地绝缘电阻,则说明已经断开了。如果在这几种不同设备上测得的绝缘数值仍然相同,可针对各站的具体情况再检查是否还没有断开。有时,也可以判定为相应设备都存在绝缘不良,且绝缘不良数值相同,而不是没有分开。实现了这些设备的互不影响,就可以安排分项进行处理。

2.2 室内三大项设备及传输部分分项处理经上述范围进行区分后,可以针对电源屏、组合架、控制台、联系电线进行分项处理。现场处理过程中,对JZ、JF对地绝缘不良问题,已发现联系电线、组合架、电源屏方面比较容易查找,而控制台内部难度最大。因此本文把控制台内部JZ、JF对地绝缘问题作为重点。在确认控制台内部对地绝缘不良后,可再对控制台各个段进行判断。卸下控制台之间的环线,分别摇测K1段、K2段、K3段JZ、JF汇流排对地绝缘。因控制台JF使用比较多,相应比较复杂,因此,本文重点讨论JF。此时,K1、K2、K3段汇流排JF对地绝缘,只要有不良情况,就能一查到底。以K2段JF汇流排对地绝缘不良为例。如图1所示,汇流排有许多端子,并且许多端了上都有配线。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汇流排端子的使用是有规律的,并且,不同设备之间又可以区分开。汇流排端子一般成对使用,并且可以按设备类型进行区分。

如图1,JF24V汇流排中的端子1,一般是作为电源来线使用的。信号机复示器为一部分,例如下行信号使用端子3~5,上行信号使用端子4~6;道岔表示灯及按钮为一部分,例如下行道岔使用端子7~9,上行道岔使用端子8~10;轨道电路光管为一部分,例如下行轨道使用端子11~13,上行轨道使用端子12~14等等。其它端子可分配给零散设备使用,但是,只要仔细观察,一般也都是成对使用的,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汇流排端子的使用,信号、道岔等,各自属于一部分,不再与其它设备相关,因而可直接按控制台内部配线图分步进行查找。

轨道电路光带还应再做具体处理,请参照图2。经进路继电器1LJ或2LJ接点,一个咽喉区的JZ-TGJ条件电源联在一起,无法区分到各个区段,因此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拔去各个区段的1LJ或2LJ即可断开这一影响条件。然后针对每个区段进行查找。具体到某一个区段后,再严格按照图纸,判断有关的电线、电缆、表示灯等。

3KZ、KF对地绝缘不良

3.1 室内三大项设备及联系电线部分范围的划分KZ、KF对地绝缘不良,KF更难处理一些,因为6502电气集中电路中KZ一般较容易分开,而KF在原设计中就存在着组合间相通的情况。因此,我们选择KF为例进行讨论,采取以下步骤:

3.1.1 我们必须区分组合架、电源屏、控制台及这三项设备间的电线,究竟绝缘不良是在哪一种设备上。

3.1.2 仍然要求在没有动态行车作业情况下处理,以免由此引起的动态条件影响。控制台上各按钮置于定位,且拔下主、副电源指示灯泡,该灯用KZ、KF电源,并作好记录,以利恢复。

3.1.3 拔下控制台K1、K1、K3各段上的KZ、KF保险。

3.1.4 KZ、KF电源,电源屏至组合架的配线、电源屏至控制台的配线分别在电源屏、组合架、控制台相应KZ、KF端子上卸下,并作好标记,以利恢复。经上述步骤,可以作到上述三大件及联系电线部分范围划分。下面可以针对单项设备进行处理。

3.2 组合架KZ、KF绝缘不良的处理对KZ、KF对地绝缘不良,具体到三大项后,控制台、电源屏及联系电线方面存在对地绝缘不良,处理起来要比组合架方面容易一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组合架方面对地绝缘不良进行讨论。当确认组合架中有对地绝缘不良时,还要进一步确定某一架不良,假定此时我们只分析一个故障点。

3.2.1 拔下各架的零层KZ、KF保险,再分节卸下中间部分某些组合架架间KZ、KF环线。

3.2.2 主要针对道口、电码化、中间出岔等一些非定型电路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拔掉一批可能造成相互影响的继电器。

3.2.3 经以上两步,基本上应能确定出某几个组合架存在对地绝缘不良现象。然后再焊下组合架侧面06-1、06-2、06-3、06-4端子上的KZ、KF配线,特别注意做好编号标记,以免在恢复时上错电源线。这样基本上可以确定出某一层,此时再采用拔相关继电器的方法,进一步确定绝缘不良具体部位。

4关于JF与KF间绝缘不良

在分析JZ、JF与KZ、KF线间绝缘不良问题时,为使问题简化,我们以JF与KF间绝缘不良为例。因为从复杂程度上讲,这样同样具有代表性。JF与KF线间绝缘不良主要应从电路结构方面去分析。即分析电源JF与电源KF间、JF与KF的传输通道间、JF与KF的负载间;JF电源与KF的传输通道间,JF电源与KF的负载间;KF电源与JF的传输通道间,KF电源与JF的负载间。分析处理JF与KF间混线,仍须区分室内三大单项设备与联系电线。室内三大单项设备与联系电线的区分方法,可参照JZ、JF对地绝缘不良、KZ、KF对地绝缘不良相应的区分方法。这里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在处理JF与KF间绝缘不良时一定不要局限于电源JF与电源KF之间,而一定要考虑到传输通道和负载,并且是各有各的传输通道,各有各的负载。一定要细测细查一种电源与不同传输通道及负载间的影响。

如图3所示,我们应考虑KZ、KF与JZ、JF之间的情况,但不能局限于这两种纯电源之间绝缘不良,而是应当测试a1~a6,a1~a8,a1~b6,a1~b8之间,a5~a2,a5~a4,a5~b2,a5~b4之间的情况。

我们在这里只是举出了两个不同的传输通道和负载的例子。事实上,通道和负载还很多。在能够大致区分出一个范围时,作上述各种线间测试,也可能是抽测,但是抽测的设备越多,就越利于找到故障的真正部位。某些情况下,同种性质的故障,可能存在于许多部位,只要我们找到一个部位,就有利于找到更多部位。

5某一极电源对地漏泄电流较大的问题

如果在测试中发现一种电源的一极漏电流超标,则可以说明这种电源的另一极电源对地电阻较低。考虑到一极电流较大这一特点,已经反映了另一极接地电阻很低很低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法:

5.1 烧保险法在天窗点内,在有控制的前提下利用烧保险的方法,缩小故障范围。在没有行车作业时,被处理的信号电源不停电,将有漏电流的电源一极瞬间接地。这时,可能会造成某个保险烧断。我们可以根据烧保险的位置,缩小故障的范围和层次,专门分析与烧断的保险相近、相关的一些条件因素。有利于采取断线法等措施,进一步进行查找,提高处理故障的速度和准确性。

5.2 试验电源法在天窗点内,在没有行车作业时,停用信号电源,另外设一套交流电源,称作试验电源。如果已经判断出某种电源的一极对地电阻很低,则可将这一极接到试验电源的一极上;试验电源的另一极接地,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试验电源对设备的一极有一定的电流,且经过设备接地地点,因此,可以利用钳形表,摸索性地测量设备中的电流。由图可知,钳形表测出电流的线段就是试验电源与设备接地点之间的线段。用钳形表一段一段地找,就能够较快地找到设备接地点。

6信号电源绝缘不良的防治

信号电源绝缘不良故障同许多问题一样,也存在着防与治的关系问题。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6.1 施工时选用合格设备要加强施工前对单项设备的测试,确保每个分立元件、电线、电缆和单项设备在施工前电气绝缘就符合部颁标准。施工设计文件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编制,保证设计阶段对信号设备质量保证的关键作用。

6.2 施工时采用较好的器材有一些措施、设备虽然在施工时投资稍大一点,但是,比起日后频繁发生故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被动地处理,还是值得的。另外,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工艺,例如,电缆弯曲程度不能超过标准限度。

6.3 试验采用先进的工艺在处理电源绝缘不良时,已经发现从电源屏到控制台之间电线、电缆绝缘不良的情况较多。经多次观察、判断,这与运转室室内的电缆沟潮湿有关。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能否考虑不让电线、电缆从地下走,而是从室内架空走线呢?考虑到室内施工的特点,室内走架空线要比室外容易许多,因此,这个方法应该说是现实的。如果室内电线、电缆采用架空方法,那么,其绝缘程度将会有更好的保障。

6.4 维修时做好防护工作设备维修时要加强防护,做好各项密封工作,以免设备进潮,这样也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绝缘不良问题的发生。维修工作中的防雷工作,也是一项关键工作。雷害造成的绝缘不良也时有发生,因此,防雷措施到位,防雷元件选用,防雷地线整治达标等项工作应加强。

总之,电源绝缘不良,对信号设备影响很大。信号电源绝缘不良是信号设备绝缘不良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复杂疑难故障较多,处理时涉及电路层次、电路结构、设备种类、电源性质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随机捕捉可疑点,深入分析研究,同时,处理故障时的安全措施必须落实到位,避免故障升级。

参考文献:

[1]车站信号.中国铁道出版社.

[2]电路分析.中国铁道出版社.

绝对控制篇4

关键词: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高度也是在不断的提高与刷新。对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电梯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已成为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人们的追求之一。

1.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选择与运行速度曲线设计

现代社会,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施工技术的提高,使得建筑的高度不断地攀升。由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梯的使用。而且现在的电梯,也更加的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性。当然这也是电梯发展的趋势,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除此之外,人们对于电梯的运行速度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于时间更为珍重,也更强调生活的速度化,所以对于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电梯运行速度通常有多种控制方式,但是考虑到其各自安全、稳定、舒适性等特点,绝对距离的控制方式通常更加的突出,所以本文便以绝对值编码器来实现绝对距离控制方式的速度优化。为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性,电梯运行速度曲线应是平滑的,所以在此我们选用正弦-直线型速度曲线,以此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性基础上的舒适性[1]。

2.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

2.1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的原理与方案

对于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的系统结构,与所使用的模块,我们通过图一来进行清晰的展示。

图1 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系统、模块图

主控制器主要通过绝对值编码器,来实现运行速度信号对绝对值剩余距离的转化,并发送至速度优化控制模块 。速度优化控制模块一方面将变频参数传传递个主控制器,另一方面进行主控制器绝对剩余距离信息的接受,并发送给变频器,以实现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

2.2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模块设计

优化模块的设计是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的的关键,通过与主控制器、变频器的共同协作来实现运行速度的优化。

其作用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19200波特率与主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对主控制器的信息接收,得到绝对剩余距离,同时向主控制器反应变频器状态 。其次是通过对于剩余绝对距离的将计算,来得到优化速度。最后,通过与变频器的通讯,将计算的优化速度与控制信号传递给变频器,以此来实现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和优化。

2.3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算法的设计

有了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模块,与相互间的数据通信,那么电梯运行速度算法优化,便是使上述模块能够运行与相互协调的灵魂,所以接下来将对于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算法来进行设计。因为其算法是多样的,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本文将采用PID控制算法中PI控制,来进行运行算法的优化。

对于常规的PI调节器来说,其积分表达式为

u(t)=Kp[e(t)+1/Ti∫e(t)dt] (1)

然后对PI算法表达式进行离散化,以方便PI对于单片机的控制,所以上式的差分方程u(t)=Kp[e(k)+To/TiΣe(j)] (2)

上式便是位置是控制算式,虽然其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但是对于存储空间的占用量大,而且不利于程序的书写,所以,对此进行递推可得到下式

u(k-1)=Kp[e(k-1)+To/TiΣe(j)] (3)

式(2)-式(3)可得 u(k)=u(k)-u(k-1)=Kp[e(k)-e(k-1)]+Kie(k) (4)

由式(4)得 u(k)=u(k-1)+u(k) (5)

计算式(4)和计算式(5)具有空间占用少,运算速度快,以及编程简单的特点。

为了进行更方便与更优化的算法计算,我们将式(2)进行如下改动

u(k)=Kp[e(k)+KlTo/TiΣe(j) (6)

此外,为了防止执行机构到达极限状态,却无法消除偏差的庆情况,我们进行抗积分饱和的计算,并进行积分分离,便可得到下式

Umin, U(k)≤Umin

u(k)= U(k), Umin

Umax, U(k)≥Umax

通过式(7)我们就能够有效的避免积分饱和的问题,形成了改进后的PI调节,在电梯运行后由曲线函数得到理论速度,并由主控制器所传来的绝对剩余距离,进行实际速度Vs的计算,由Vr与Vk的差值便能够得到e(k),Kp、Ki是经验值,u(k)就是最终的运行速度,不同阶段Kp、Ki值,最终得到了多段的PI速度调节。

3.结语

对于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本文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优化方法,但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于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的探讨,还是一条非常遥远的道路。做好运行速度的优化,才能使我们赖以使用的电梯能够更舒适、快捷的为我们提供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简单。

绝对控制篇5

关键词:10kV配电;开关柜;设计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l0kV高压开关柜的应用极其广泛。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10kV配电系统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对配电设备运行维修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压配电柜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其在运行维修中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10kV配电开关柜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的厂家对开关柜的需求也不相同,经常会出现问题,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对于开关柜设计的完善很有必要,下面就对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展开探讨。

1 10kV配电开关柜及其类型

配电是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

配电开关柜是10kV及以下配电的主要设备,开关柜是一种配电设备,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10kV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

1.1 高压开关柜

开关柜是一种配电设备,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10kV开关柜是供配电系统中一个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它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的一个中转站。

1.2 低压开关柜

低压开关柜适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高层建筑等行业,作为输电、配电及电能转换之用。产品符合IEC439-1,GB7251.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标准规定。低压开关柜通过了国家3C认证。有以下类型:GCL低压抽出式开关柜、GC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GCS型低压开关柜、GCK抽出式开关柜、GGD低压固定式开关柜、MNSC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GC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柜、GCK(L)低压开关柜等。

2 10kV 配电开关柜的设计要点

10kV 高压开关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而其设计的好坏也对电力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完善高压开关柜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开关柜的设计也可能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标准柜型的典型设计要求。提升设计水平。

2.1 控制电路的设计

开关柜的控制器件包括常开(动合)按钮、常闭(动断)按钮、复合按钮等等,复合按钮一般是将常开按钮和常闭按钮做在一起。另外,还有微动和辅助开关,其作用是电路的限位保护、行程控制、自动切换等,结构与按钮类似,但其动作要由机械撞击。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 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在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搞清控制系统中各电机、电器的作用以及它们的控制关系,控制电路中,根据控制要求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进行设计,原理图上所有电器,必须按国家统一符号标注,且均按未通电状态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的电压线圈只能并联,不能串联;控制顺序只能由控制电路实现,不能由主电路实现。

2.2 开关柜内的绝缘距离

10kV开关柜用于对三相电流进行分配,要求相间及对地之间必须保证一定的安全绝缘距离,否则会引起短路,危机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表1所示设计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绝缘距离要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有效地减少开关柜外形尺寸:

(1)在二者的空气间隔中,插入一块绝缘隔板,缩小对绝缘距离的要求。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二者直接按的空气间距应大于60mm,所设置的绝缘间距应该放在正中间的位置。但是这种做法中,使用环境对绝缘隔板有很大的影响,绝缘板易于老化。

(2)使用热缩套管把高压带电导体整个套起来,在套的时候,应该保证绝缘间距大于100mm。这种方法中,热缩套管也会出现绝缘老化的现象。

表1 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绝缘距离要求

(3)国外一些做法是对带电导体进行改良以缩小绝缘间距,比如采用热涂敷工艺,使得高压带电导体表面上,附着上一层绝缘材料。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增添流化床设备。

2.3 爬电距离

由于电力系统用户往往追求高可靠性,实践中我们要符合以下条件:对10 kV 开关柜中各组件及其支持绝缘件(纯瓷及有机绝缘件)的外绝缘爬电比距(高压电器组件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额定电压之比)要求为纯瓷绝缘18 mm/kV,对于有机绝缘为20mm/kV。

2.4 关于防护等级

为了防止人体接近高压开关柜的高压带电部分和触及运动部分,在设计开关柜时,我们应考虑要达到几级防护等级,防护等级分类如表2。

表2 开关柜防护等级

设计时我们要注意随着防护等级的提高,生产成本相应提高,散热条件变差,所以不能追求高的防护等级,一般以IP3X和IP4X为宜。

2.5 开关柜的“五防联锁”要求

高压开关柜的五防联锁是保证电力网络的运行安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误操作的重要措施。开关柜需要满足IEC298、GB3906等标准要求,设有完善的联锁结构,以保证操作程序本身的正确性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设计要求需要具有防止带负荷推拉断路器手车、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接地开关处在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间隔、防止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等“五防”联锁功能。我们在设计开关柜时要选用适当的联锁方式才能安全可靠的实现开关柜的“五防联锁”。

3 结束语

10kV开关柜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分析问题,深入研究,才能够最终实现我国配电站,尤其是10kV 配电开关柜及其实际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绝对控制篇6

为啥宠物要绝育?

许多热爱小动物的人或许会觉得给宠物绝育是非常不人道的,认为这种方式不仅会伤害身体,更会破坏它们的尊严。但事实是,大家想多了!宠物和人类不一样,它们并没有关于性别的自我认识。其实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伴侣,它们最在乎的是主人的细心呵护。给宠物绝育,不仅不会伤害动物的身体,反而会给它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好处。

改善行为,减少疾病

在季节,动物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宠物的行为。动物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因为受到激素的困扰,它们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和极度的焦虑症状。同性间会变得更加好斗,很可能因为打斗而受伤。它们也会在房间里随便排尿做标记,并且不服从主人的命令。而一旦嗅闻到雌性的气息,这些雄性动物甚至还会离家出走。所以一到每年的季,都会有大量的家养伴侣动物走失或发生车祸。

就宠物而言,绝育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因而引发的行为改变。做过绝育手术的动物,性格会变得更温顺,从家里走失的概率较小。医学研究表明,绝育手术大大降低了猫狗患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病变,癌和前列腺癌等生殖器官疾病的概率。有统计数据表明,不做绝育手术的猫狗,其发病率比做过手术的猫狗高出近40倍。目前在国外,对家养宠物进行早期绝育已经被广泛接受,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主人对自家宠物进行了绝育。

降低过快的繁衍速度

就宠物动物而言,未经绝育的宠物猫狗,繁殖速度是很快的。一窝接一窝的小生命不断降生,要为它们找到负责任的家庭收养,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就算找到了新主人,仍有很多不能预期的事情。比如小猫小狗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惹人爱怜,或者主人发现照顾宠物很麻烦时,这些宠物往往就会面临被遗弃的命运。被遗弃宠物的生育无法得到控制,便会造成流浪动物数量激增,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而在大自然里,野生动物都处在食物链之中,它们不断繁殖,但也可能被天敌所消灭。但家养的宠物经过长期的驯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脱离了大自然,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这就导致它们失去了天敌的威胁,难以控制疯长的繁殖数量。

如果猫咪或狗狗没有绝育,其繁殖速度过快,数量过剩,许多猫狗就会流落街头。它们不仅会受到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甚至还会被虐待,命运十分悲惨。同时,流浪猫狗的大量出现,也会使公众对伴侣动物产生偏见。所以面对动物繁衍数量过剩的问题,应该本着对它们负责的态度,控制生育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动物绝育在其他方面带来的影响

对普通人而言,对动物绝育最直接的接触是来自家里的小物。但是事实上,当绝育的手段用于其他物种,会对改善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很大作用。这其中,又以昆虫绝育最为典型。

控制虫害,促进农业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害虫的危害不可忽视,有时因为虫害肆虐,甚至会让农民颗粒无收。从20世纪初以来,农药一直被用于控制农作物虫害的首选,然而农药(比如DDT)不仅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而且农药的滥用也已经导致了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多数国家已经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DDT,更进一步投入很多资金研究可降解农药。

那么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控制农业害虫呢?科学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昆虫绝育术。他们先对雄性害虫绝育,再把绝育的雄性释放到野外。这样,绝育的雄性将与野生雌性进行,后的雌性则无法产下受精卵,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这种生物控制的办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先利用辐射和化学药剂使雄虫绝育。比如用伦琴射线(X射线)照射雄金龟子并染色,再释放到试验地。雌虫用放射性同位素物质作标记,再放进同一试验地。为了提高这些雄性不育害虫的竞争力,科学家甚至把这些害虫变成了“超男”。他们不仅给这些雄虫饲喂高蛋白食物,增强其体质;而且还投喂一种特殊的细菌,可以显著提高它们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控制疫情

对昆虫绝育不仅可以用来控制农业害虫,而且可以预防传染病,控制疫情。

登革热是一种经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2014年,中国的登革热发病数超过4.7万例,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病例几乎都集中在广东省。2015年春天,一队科学家驱车来到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岛上。他们从装在卡车上的塑料罐里,释放了超过50万只绝育蚊子。放蚊子的行为,听起来可能令人毛骨悚然,然而,这却是应对登革热疫情的重大创新举措。

中国科学家释放的蚊子,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这些绝育雄蚊与普通雌蚊,后者所产的卵不能发育。在第一阶段,数量庞大的绝育雄蚊与野生雌蚊,从而减小了蚊子的种群数量。在第二阶段,研究人员释放携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的绝育雌蚊,以取代能传播登革热病毒的野生雌蚊,从而达到了控制登革热的目的。

绝对控制篇7

培养箱温度、湿度的调节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的。培养箱温度调节是由箱体内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至温度控制器调节,通过调节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电流量或者接通空气加热单元即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面来实现增加箱体内温度或降低温度,来达到所需要的控制温度;湿度的调节是由箱体内置的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至湿度控制器调节,从而通过调节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量,使其与空气接触面的温度降低,即半导体制冷表面(冷端面)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来实现对箱体内空气的去湿作用,或者接通超声波加湿器来实现加湿作用,以达到控制所需要的湿度。

2培养箱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要保证培养箱功能的实现,及设备的节能运行,必须精确协调热湿处理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的运行工作,需要设计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准确的控制策略。

2.1控制方案

2.1.1热湿处理设备控制要求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装置,可以制冷降温,且改变箱内的的相对湿度。如果冷端表面温度过低,低于露点温度时会除湿,不需要除湿时可通过调整循环风量和启停周期等措施避免。加热系统:采用半导体制热装置,可以加热升温,可以使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但不改变空气的绝对湿度d。除湿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装置,与制冷系统联合工作使冷端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进行除湿。加湿系统: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增加绝对湿度d,使箱内的含湿量d和相对湿度φ都增加。

2.1.2控制策略温湿度控制即将空气的状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t±t、φ±φ或d±d,控制精度即范围的大小,根据测得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确定初始状态。换算出空气的含湿量d,含湿量d能反映空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将启动时箱内的温度、绝对湿度与要求的设定状态进行计算比较,确定进行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设备的运行,将空气的状态参数调控到所需的范围之内。

(1)温度控制根据加热、制冷系统工作特性,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数字量的优势,采用占空比的信号输出,根据当前实测值tc与设定值ts之差tc-ts进行如下方案调节:a.当tc-ts>2、全负荷制冷运行-2≤tc-ts≤2时:PI调节运行,并根据进入该区间前的运行方式进行制冷运行或加热运行:如是在tc-ts>1区间进入的,则保持制冷运行,采取PI调节制冷负荷大小。如是在-1≤tc-ts区间进入的,则保持加热运行,采取PI调节制加热荷大小。b.当tc-ts<-2时、全负荷加热运行由于恒温恒湿箱的外扰较小,且被控参数不会突变,为保证参数的稳定性采用PI调节算法,控制器采用时间比例的占空比信号输出,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精确控制加热制冷系统运行,实现温度的准确控制。

(2)湿度控制度量空气中含水蒸汽量的参数有含湿量d、相对湿度准、湿球温度ts、露点温度tL,几个参数中只有含湿量d表示水蒸汽含量的绝对值,其余都是相对量。因此将含湿量d作为湿度的控制参数,更为合理。在湿空气的诸多参数中,压力和温度是易测的,而含湿量不易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相对湿度或湿球温度的测量间接得到含湿量。由于测量相对湿度的传感器不确定性较大,稳定性差,不适合用于对温、湿度要求很高的恒温恒湿箱,且价格高。而干、湿球温度测量相对湿度,是传统的的方法,简单可靠。因此,我们采用湿球温度作为测量参数,即湿度的控制参数。

3整机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将制冷、加热、除湿、加湿系统都接到自动控制系统中,自动控制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系统的运行,进行温度和湿度参数的控制实验。

4结束语

绝对控制篇8

2012年1月1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深沪主板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按此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布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鉴证报告。本文对该指引的施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指引的实施能够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信息质量、增进财务报告可靠性,并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盈余管理;相关性

一、引言

2012年1月1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深沪主板上市公司中正式施行。这一系列指引是由包括财政部在内的5个部委共同颁布的,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该系列指引在勾勒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同时,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鉴证报告。盈余管理水平与会计信息质量休戚相关,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便是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质量(陈丽蓉等,2010)。科恩和利斯等(Cohen和Lys等,2008)对比了萨班斯法案颁发前与颁发后上市企业的操控性应计盈余,指出萨班斯法案的推出改良了内部控制制度,削减了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影响了盈余操纵,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反映了内部控制,相应地与盈余质量联系起来。因此近年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理论基础

委托理论认为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是人受托责任履行效果的记录,也是委托人了解人效果的重要凭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无论是企业的所有者还是外部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了解到企业内控情况,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人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促使管理者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健全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能够清晰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缓解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信息披露已经成为委托人了解管理者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工具,也是管理者“博取”委托人信任的手段。此外,信息不对称现象也产生于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成为外部投资者判断企业管理者工作成效的依据。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公司内控质量越高,管理层越有动机将公司内控制度好的信号及时传递给投资者,并聘请具有鉴证资质的外部审计师审计,进一步增加信息披露可信度,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信号传递理论同样解释了人的自愿披露动机。为了激励人以委托人的利益从事活动,委托人常常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向委托人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良好的信号,良好的内部控制意味着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高,会计盈余质量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说明人的工作做得越好,人也越容易获得奖励。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它并没有直接与企业盈余管理相联系。能够决定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是企业施行的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企业真实的内部控制质量得以揭示,据此推测出了企业盈余质量的高低。正是公开的信息披露,实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的衔接。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相关性。以往学者衡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依据大多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者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具有鉴证资质的外部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企业自身编制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相比,更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因此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衡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依据更为合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说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好,传递出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运行有效、盈余管理程度低的信号;反之,则说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盈余管理程度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H: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二)研究设计本文从2010、2011及2012年沪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筛选出公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和万得数据库(WIND),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从样本中剔除了以下公司:一是证监会对金融保险行业和ST公司有特殊要求,因此剔除所有的金融保险公司和ST、*ST公司;二是由于计算操纵性利润需要上年数据,因此剔除了所有当年IPO公司、上年数据不全的公司。由此共选取了1356个上市公司样本,具体情况如表1。

(三)研究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1.因变量度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测量盈余管理(DA)的模型,这些模型可分为四类(黄梅、夏新平,2009):传统的琼斯类模型、扩展的琼斯类模型、非线性的琼斯模型和非琼斯类模型。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分年度分行业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收入操纵检测以及盈余管理操纵检测上更加优异,更适合我国证券市场(夏立军,2003;黄梅和夏新平,2009)。因此本文采取分行业分年度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测量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NDA),继而获得操纵性应计利润(DA),取其绝对值估量盈余管理程度。2.自变量及其度量。注册会计师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通常会发表客观、真实的审计意见。因此,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指标是合理科学的。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发表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则ICID=1;若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表达为非标准意见或该公司没有聘请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则ICID=0。3.主要变量及说明见表2。4.研究模型。依据上述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相关性的回归模型。

(四)多元回归分析为了正确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本文先进行了全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然后按照盈余管理方向将样本分为正向的盈余管理组(DA>0)和负向的盈余管理组(DA<0),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1.全样本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在全样本回归中ICID与DA的绝对值呈现显著负相关性,支持假设H,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不充分,则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在分年度回归样本中,2010年、2012年回归结果不支持假设。原因可能在于2010年度只选取了部分沪市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较小造成了研究的偏差;2012年度为内控信息披露的第一年,大量上市公司首次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因此采用三年度全样本数据回归结果更有可信性。同时还可发现,SIZE在1%的水平上与DA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即规模大的公司经营稳定且更容易预测,操纵性应计利润越少。GROWTH在1%的水平上与DA的绝对值显著正相关,表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越快,财务风险越大,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IND在1%的水平上与DA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说明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程度不同。LEV与DA的绝对值相关,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财务杠杆对企业操纵性盈余也产生了影响。ROE、LOSS、BIG4、AUDIT与DA绝对值关系不显著,说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亏损状况、外部审计师和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与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2.按盈余管理方向分组的回归分析。盈余管理可以分为正向盈余操纵和负向盈余操纵,即调高会计盈余和调低会计盈余。以下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从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ICID与DA的绝对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调增的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性。企业内控信息披露越充分,正向盈余操纵程度越小。ROE与DA的绝对值在10%的水平上负相关,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与正向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GROWTH与DA的绝对值在5%的水平上负相关,说明营业收入增长率与正向盈余操纵正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正向盈余操纵程度越大。分年度回归2011年样本公司中,SIZE、LEV、ROE都与DA绝对值呈现相关性,但不足以作为这些变量与正向盈余管理具有相关性的证据。从表5的回归结果看,ICID与DA的值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负向的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相关性。SIZE与DA的绝对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上市公司规模与负向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上市公司规模越大,进行调减盈余的程度越小。GROWTH在1%的水平上与DA的绝对值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与负向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LEV在10%的水平上与DA的绝对值正相关,表明上市公司财务杠杆与调减会计盈余正相关,公司资产负债率越大,财务风险越高,调减盈余的程度越大。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呈现显著负相关性,支持本文假设H。区分盈余管理方向进行回归,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正向的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而对负向的盈余管理不具有显著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公司普遍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一方面满足监管机构的需要,一方面营造公司经营业绩好的表象。此外,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盈余管理,都受到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影响到上市公司向上的盈余操纵,而公司资产负债率影响到负向的盈余管理,表明了财务风险对盈余操纵存在影响力。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符合本文研究假设。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是影响盈余管理最为显著的变量;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也比较明显,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财务杠杆水平越高,操纵性应计利润越高。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正向的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性,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企业调高盈余的可能性越小;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是影响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的重要因素,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调高盈余越明显。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负向盈余管理相关性并不明显;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财务杠杆是影响调减盈余的重要因素。公司规模越大、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调减盈余的可能性越大。3.我国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的实施效果,还有待以后进一步检验。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显著低于2010年、2011年的数值。但从回归的结果看,2012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盈余管理幅度的下降是否是由于强制披露制度引起的,强制披露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二)政策建议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2012年《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实施后,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仍旧不充分、不规范,信息有效性不足。对于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1)提升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强化企业管理者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责任意识,引入内部信息披露问责机制,将企业小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和债权人等纳入问责机制,一旦高管出现懈怠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现象,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有途径有权利要求管理者进行及时更正和补充。(2)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及评价的专业指导。财政部新颁布的内控基本规范及应用指引强调公司要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内控建设,但对如何建立仅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详细的参照。因此上市公司有必要在专业机构帮助下,找到内控基本规范与本企业业务流程的契合点,将条文中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框架转变为本企业实际工作指导。(3)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系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内控建设,而我国上市公司对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应以风险评价为着力点,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相结合,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开展适当的控制活动,加强内控建设。2.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1)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证监会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过程制定具体的指导标准,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参差不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不统一、内容不完整。鉴于此,监管机构理应尽快拟定更为详细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标准,尽量使得同类型行业的企业内控评价报告具有一致性、可比性。(2)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证监会强制要求2012年所有的深沪主板上市公司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但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遵照了这一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成本小于信息披露成本,说明我国监管机关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我国监管机构应当制定明确的处罚标准,对于不遵照监管机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引入民事赔偿机制,提高处罚金额,保障广大股民的利益。(3)提高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执业水平。目前社会中介机构数量多,执业水平参差不齐,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相互勾结出具不真实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提高中介机构执业中的独立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监管机构应当重视对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强化对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升整个行业的执业水平。3.加强盈余操纵法律监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为了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当进一步提升其完整性、全面性与专业性。当前我国仅是以政策法规的方式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如果以立法形式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加大上市公司违规的法律成本,将会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

参考文献:

[1]DanielA,Cohen,Dey,Aiyesha,ThomasZ.Lys.2008.RealandAccrual-basedEarningManagementinthePre-andPost-SarbanesOxleyPeriods[J].TheAccountingRe-view,83(3).

[2]陈丽蓉,周曙光.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10).

[3]刘峰,贺建刚,吴波.信息披露:实话实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黄梅,夏新平.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5).

绝对控制篇9

关键词 双重股权 股权公司 单一股权 表决权

作者简介:刘丽娟,山东政法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理学。

一、双重股权制度的概述

(一)双重股权制度的概念

双重股权制度,顾名思义,也就是股份公司可以拥有两种不同股权的制度,它是相对于单一股权制度而言的,也就是一股一权制度。传统的单一股权制度,是股东平等原则的体现,尤其体现在它的表决权上,根据一股一权制度,股份公司在发行股份融资时,其发行的每一股份的表决权和财产权是完全统一的,所以获得股份的股东在拥有公司股份财产权的同时取得了与其所持股份相对应的表决权,这种单一的股权制度侧重于保护公司的股东权益,尤其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避免管理层利用其表决权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但是单一制股权制度却没有维护作为管理层的利益,他们因为公司的发展对外的融资,使得股权被稀释,表决权被稀释,最终导致控制权丧失。

对于股份公司来讲,发行股票融资和保持绝对的表决权之间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矛盾,双重股权制度就是股份公司管理层们实行的既对外融资又不失去绝对表决权的一种最佳股权制度。双重股权制度,将对外发行的股票分成A、B两种不同类型的股票,一种是发行给股份公司管理层的优级股,通常称其为B股,这种股票一般不上市流通,而是在管理层内部发行,但是这种优级股每股都拥有数个表决权,另外一种则是发行给公开不特定群体的普通股,通常称其为A股,这种股票每股仅拥有一个表决权,或者没有表决权。因此这样就使得股权公司管理层股东所拥有股票的表决权远远高于普通的股东,形成了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

(二)双重股权制度的主要特征――财产权与表决权的分离

在一股一权的单一股权制度下,每个股权所代表的财产权与表决权是统一的,在股东投资后拥有股份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该股权所代表的财产权和表决权。但是在双重股权制度下,股份公司发行不同类型的股票,优级股一股权有着多个表决权,而普通股一股权没有或者仅有一个表决权,这不同类型的股票就造成了股权财产权和表决权的分离。股权的表决权体现的是控制权,在现在以多数表决的投票规则下,股东所持有的表决权多少,也就意味着其对公司的控制力的大小,采取双重股权制度的股份公司大都是家族企业,其应用双重股权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将股份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则需要表决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则人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也就不会落入其他人手中,这也正是在单一股份制中股份公司经过融资表决权会稀释,而使管理层决定采取双重股权制度的意义所在,将股权的多数的表决权控制在自己或少数人手中,仅将财产权和少数表决权公开发行,从而使股权的财产权和表决权相分离,使得管理层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二、双重股权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应用现状

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得到应用,加拿大、墨西哥、美国等美洲国家双重股权制度运用的非常普遍,欧洲很多国家采取不禁止也不支持的态度,一推行单一的股权制度为原则,对双重股权制度保持中立灵活的立场。

(一)双重股权制度在美国的应用

美国早期也是实行一股一权的单一股权制度,随着市场资本的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也不断发展,很多的家族企业、个人企业增多,企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其发行的股票和融资需求也就随之增大,但是家族企业与个人企业都不想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为保证管理层的绝对控制权,双重股权制度走入了美国市场。开始整个社会是不能接受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制度,认为其严重违背了股东的平等原则,很容易导致管理层侵害普通股股东的利益,尽管如此,美国法律中却没有明文禁止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双重股权制度,《美国示范公司法》中规定“公司可以发行不同表决权的股票,但是必须在公司的章程中,写明发行股票的各种类型,以及标明不同股票的权力分配上有何不同。”

(二)双重股权制度在加拿大的应用

三、双重股权制度的现实意义和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一)双重股权制度的现实意义

首先,双重股权制度有利于股份公司的长远发展。在单一股权制度下,管理层没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是股东集体控制,但是,股东关注的往往是公司的短期效益。在双重股权制度下,拥有稳定控制权的管理层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利益,使公司可以一直延续公司文化和长远目标以获得长远利益为目的。 其次,双重股权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收购。管理层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对股份公司的合并、分立产生决定性影响,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公司的恶意收购,而使得公司更加注重经营管理,防止股份公司控制权的流失。

最后,双重股权制度有力降低股份公司管理层的人力资源成本,为管理层有效控制公司提供了合法的途径。绝对的控制权使得管理层人员有长期被雇佣的预期,而使得管理层对股份公司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二)双重股权制度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首先,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会导致管理层对控制权的滥用。双重股权制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财产权和表决权的分离,而使得对股份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落入管理层的手中,管理层的权利一旦过大,那么在其管理公司的同时,很容易利用自己绝对的控制权实施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公司的行为,使得管理层滥用控制权。并且,股份公司采用双重股权制度是为了管理层拥有绝对控制权而更好的管理公司,但是如果管理层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能力,难以实现对公司的良好管理。

其次,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会限制信息披露的实施。在股份公司运行过程中,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解决公司股权财产权与表决权分离的最好应对方式,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使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股东了解熟悉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在双重股权制度中,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管理层人员熟悉公司的情况,不需要通过信息的披露来了解公司的情况,而对于股东们的信息披露要求,管理层们会仅仅以到达市场的监管为目的使尽可能少的信息得以披露。

最后,双重股权制度会对股东的保护有风险。在单一股权制度下,股东们可以以自己手中的表决权决定控制一些侵害公司侵害自己利益的决策通过,但是在双重股权体制下,公众投资者也就是公司融资的股东没有或者是享受很少的表决权,这使得双重股权制度对股东们的保护造成显而易见的风险。

四、对我国设立股权公司双重股权制度建议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双重股权的承认,市场对于灵活股权设立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通过多年来国外资本市场的实践经验来看,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融资双方对这一制度都有强烈的需求。我国一直以来实行单一股权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对应现在还不够完备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另一方面是国内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但是我们需要借鉴国外这一制度的引进,同时更需要适应中国资本市场的国情。对于我国设立双重股权制度,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积极地将股份公司的双重股权制度纳入中国法治的体系。根据国外的立法实践来看,大多数国家采用不禁止的方式对待这种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形式,我国应跟随国际市场的形势,将双重股权制度纳入国内立法,应对资本市场对于灵活股权设立方式的强烈要求。

其次,明确管理优级股的主体,优化公司管理团队。双重股权制度的设立目的是保护家族企业和一些垄断型企业的管理层的表决权和控制权,所以对于双重股权下产生的拥有一股多权的优级股持有人需要明确是公司的管理层,否则违背了双重股权设立的初衷。而这些管理层人员并非只是坐享法律赋予的绝对控制权,市场应当建立对管理层资格的审核认定机制,优化管理团队,使之与其所持有的绝对表决权控制权相匹配,有利于经济市场的长效发展。对于该优级股所持有时间也应规制,并不能如果仅有管理层一味决定,势必会造成管理层权力的滥用,所以我们借鉴国外的规制方式,有中小股东,决策优级股的设置时间。

最后,明确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我国的股权设置一直保护所有股东的平等性,而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是我们采取双重股权制度所应该重视的。如果双重股权制度纳入我国立法体系,那么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应该建立,只有建立完善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才会使融资的股东放心的将本应属于自己的表决权交由管理层控制,才会实现管理层融资与控制双重目的,才会实现公司的长效发展,也就有利于双重股权制度在我国的很好的运行。

绝对控制篇10

1. 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2. 掌握二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

3. 学习二相相位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2.PSK 调制模块,位号A

3.PSK 解调模块,位号C

4.噪声模块,位号B

5.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

6.20M 双踪示波器1 台

7.小平口螺丝刀1 只

8.频率计1 台(选用)

9.信号连接线4 根

三、实验原理

相位键控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本实验箱采用相位选择法实现相位调制(二进制),绝对移相键控(PSK 或CPSK)是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绝对码)选择开关通断控制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对移相键控(DPSK)采用绝对码与相对码变换后,用相对码控制选择开关通断来实现。

(一) PSK 调制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相位键控的载波为1.024MHz,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s 伪随机码、及其相对码、32KHz 方波、外加数字信号等。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6-1 所示。

1.载波倒相器

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来实现。来自1.024MHz 载波信号输入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π相载波信号。为了使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37W01 和37W02 调节。

2.模拟开关相乘器

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A:CD4066 的输入端(1 脚)、模拟开关B:CD4066 的输入端(11 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13 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12 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

A 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A 导通,输出0 相载波,而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B 截止。反之,当信码为“0”码时,模拟开关A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A 截止。而模拟开关B 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B 导通。输出π相载波,两个模拟开关输出通过载波输出开关37K02 合路叠加后输出为二相PSK 调制信号。另外,DPSK 调制是采用码型变换加绝对调相来实现,即把数据信息源(伪随机码序列)作为绝对码序列{an},通过码型变换器变成相对码序列{bn},然后再用相对码序列{bn},进行绝

对移相键控,此时该调制的输出就是DPSK 已调信号。本模块对应的操作是这样的(详细见图6-1),37P01 为PSK 调制模块的基带信号输入铆孔,可以送入4P01 点的绝对码信(PSK),也可以送入相对码基带信号(相对4P01 点的数字信号来说,此调制即为DPSK 调制)。

(二)相位键控解调电路工作原理

二相PSK(DPSK) 解调器的总电路方框图如图6-2 所示。

该解调器由三部分组成:载波提取电路、位定时恢复电路与信码再生整形电路。载波恢复和位定时提取,是数字载波传输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载波恢复的具体实现方案是和发送端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以相移键控为例,有:N 次方环、科斯塔斯环(Constas 环)、逆调制环和判决反馈环等。近几年来由于数字电路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基带数字处理载波跟踪环,并且已在实际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为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科斯塔斯环解调电路作为基本实验。

1.二相(PSK,DPSK)信号输入电路

由整形电路,对发送端送来的二相(PSK、DPSK)信号进行前后级隔离、放大后送至鉴相器1 与鉴相器2分别进行鉴相。

图6-2 解调器原理方框图

2.科斯塔斯环提取载波原理

经整形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分两路输出至两鉴相器的输入端,鉴相器1 与鉴相器2 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分别为0 相载波信号与π/2 相载波信号。这样经过两鉴相器输出的鉴相信号再通过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掉其高频分量,再由两比较判决器完成判决解调出数字基带信码,由相乘器电路,去掉数字基带信号中的数字信息。得到反映恢复载波与输入载波相位

之差的误差电压Ud, Ud 经过环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了一个平滑的误差控制电压,去控制VCO 压控振荡器74S124。它的中心振荡输出频率范围从1Hz 到60MHz,工作环境温度在0~70℃,当电源电压工作在+5V、频率控制电压与范围控制电压都为+2V 时,74S124 的输出频率表达式为: f0 = 5×10-4/Cext,在实验电路中,调节精密电位器38W01(10KΩ)的阻值,使频率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 的2 脚)与范围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 的3 脚)基本相等,此时,当电源电压为+5V 时,才符合:f0 = 5×10-4/Cext,再改变4、5 脚间电容,使74S124 的7 脚输出为2.048NHZ 方波信号。74S124 的6 脚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它开启压控振荡器工作;当74S124 的第7 脚输出的中心振荡频率偏离2.048MHz时,此时可调节38W01,用频率计监视测量点38TP02 上的频率值,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 的同步时钟信号。该2.048MHz 的载波信号经过分频(÷2)电路:一次分频变成1.024MHz 载波信号,并完成π/2 相移相。 这样就完成了载波恢复的功能。

从图中可看出该解调环路的优点是:

①该解调环在载波恢复的同时,即可解调出数字信息。

②该解调环电路结构简单,整个载波恢复环路可用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实现。

但该解调环路的缺点是:存在相位模糊,即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容易出现反向问题。DPSK 调制解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绝码转换在“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上完成。

四、各测量点及可调元件的作用

1.PSK 调制模块

37K02:两调制信号叠加。1-2 脚连,输出“1”的调制信号;2-3 脚连,输出“0”的调制信号。

37W01:调节0 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2 峰峰值2~4V。

37W02:调节π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3 峰峰值2~4V。

37P01:外加数字基带信号输入铆孔。

37TP01:频率为1.024MHz 方波信号,由4U01 芯片(EPM240)编程产生。

37TP02:0 相1.024MHZ 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1 改变幅度(2~4V 左右)。 37TP03:π 相1.024MHZ 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2 改变幅度(2~4V 左右)。 37P02:PSK 调制信号输出铆孔。由开关37K02 决定。

1-2 相连3-4 断开时,37P02 为0 相载波输出;

1-2 断开3-4 相连时,37P02 为π相载波输出;

1-2 和3-4 相连时,37P02 为PSK 调制信号叠加输出。注意两相位载波幅度需调整相同,否则调制信号在相位跳变处易失真。

2.PSK 解调模块

38W01:载波提取电路中压控振荡器调节电位器。

38P01:PSK 解调信号输入铆孔。

38TP01:压控振荡器输出2.048MHz 的载波信号,建议用频率计监视测量该点上的频 率值 有偏差时,此时可调节38W01,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 的载波信号,即可解调输 出数字基带信号。

38TP02:频率为1.024MHz 的0 相载波输出信号。

38TP03:频率为1.024MHz 的π/2 相载波输出信号,对比38TP02。

38P02:PSK 解调输出铆孔。PSK 方式的科斯塔斯环解调时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解调出的基带信号可能会出现倒相情况;DPSK 方式解调后基带信号为相对码,相绝转换由下面的“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完成。

3.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

39SW01:功能设置开关。设置“0010”,为32K 相对码、绝对码转换。

39P01:外加基带信号输入铆孔。

39P07:相绝码转换输出铆孔。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PSK 调制模块” 、“噪声模块”、“PSK解调模块”、“同步提取模块”,插到底板“G、A、B、C、I”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

2.PSK、DPSK 信号线连接:

绝对码调制时的连接(PSK):用专用导线将4P01、37P01;37P02、3P01;3P02、38P01 连接。 相对码调制时的连接(DPSK):用专用导线将4P03、37P01;37P02、3P01;3P02、38P01;38P02、39P01连接。

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4.基带输入信号码型设置:

拨码器4SW02 设置为“00001 “,4P01 产生32K 的 15 位m 序列输出;4P03 输出为4P01 波形的相对码。

5. 跳线开关设置:

跳线开关37K02 1-2、3-4 相连。

6.载波幅度调节:

37W01:调节0 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2 峰峰值2~4V。(用示波器观测37TP02 的幅度,载波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波形失真)

37W02:调节π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3 峰峰值2~4V。(用示波器观测37TP03 的幅度)。

7.相位调制信号观察:

(1)PSK 调制信号观察: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测试4P01 点,另一测量探头测试37P02,调节示波器使两波形同步,观察BPSK 调制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2)DPSK 调制信号观察: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测试4P03 点,另一测量探头测试37P02,调节示波器使两波形同步,观察DPSK 调制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8.噪声模块调节:

调节3W01,将3TP01 噪声电平调为0;调节3W02,使3P02 信号峰峰值2~4V。

9.PSK 解调参数调节:

调节38W01 电位器,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2048KHZ,同时可用频率计鉴测38TP01 点。注意观察38TP02和38TP03 两测量点波形的相位关系。

10.相位解调信号观测:

(1)PSK 调制方式

观察38P02 点PSK 解调输出波形,并作记录,并同时观察PSK 调制端37P01 的基带信号,比较两者波形相近为准(可能反向,如果波形不一致,可微调38W01)。

(2)DPSK 调制方式

“同步提取模块”的拨码器39SW01 设置为“0010”。观察38P02 和37P01 的两测试点,比较两相对码波形,观察是否存在反向问题;观察39P07 和4P01 的两测试点,比较两绝对码波形,观察是否还存在反向问题。作记录。

11.加入噪声相位解调信号观测:

调节3W01 逐步增加调制信号的噪声电平大小,看是否还能正确解调出基带信号。

12. 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

六、实验数据

1.基带输入信号码型设置:

拨码器4SW02 设置为“00001 “,4P01 产生32K 的 15 位m 序列输出;4P03 输出为4P01 波形的相对码。

2.基带信号与调制信号(绝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