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21:32:36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1

关键词:体育;健康;竞技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75-01

体育与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其现实的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的谬论与存在很大的实践误区。不指出这些谬论不解决这些错误的实践问题,体育与健康事业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并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歧途。

一、竞技有害论与现代大众竞技决定论

竞技从来就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来源地,竞技中的大众竞技,从来比一般的体育活动与锻炼具有更大的健康意义与作用。关于大众竞技的决定性与优越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法看到:

第一,大众竞技是公认的体育比赛项目,具有技术的标准化、国际化,具有游戏特殊自然之比学赶帮的组织与可比性质,因此,它决定了体育的项目文化价值,决定了体育的文化性、技术性与国际化、社会化程度,决定了体育的性质与效能。

第二,大众竞技比一般体育锻炼更具有竞技的要求性与练习的难度、强度、量,更具有社会综合能力的运用性,并且,众所周之,没有为健康体育拼命的,除非是重病患者;而大有为好玩、为比赛或竞技拼命与付出的,大有为全面发展拼命与付出的。因此,大众竞技或学生竞技,具有比单纯健康的体育,具有更加显著的锻炼价值或健康效能。

第三,大众竞技是以“公平、公正比赛”为核心的体育活动,也可以说是典型的具有严密竞赛组织性作引导的群众运动、人民战争,而这种以“公平、公正比赛”为核心的群众运动、人民战争,无疑更加成倍地决定了体育的刺激性、决定了更具时间密度的体育规模。

第四,大众竞技是社会化很高的通用体育,因此,决定了市场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的广泛展开与巨大效果。因此,大众竞技,在宏观上决定了体育项目的社会性与未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社会性质与未来效能。

第五,大众竞技是比体育健康模式更体现有竞争特点的体育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有益于尊重规则的习惯培养;有益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益于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从而有益于竞争意识、习惯、能力的培养。

二、唯体育健康论与现代科学健康论

体育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健康方法,简单枯燥的体育运动更没有那么大的健康功能。其实,健康是多源的,现代科学健康论是全面的。通常,我们的健康来源于“现代生活健康方法,现代体育健康方法,现代全面综合交叉健康方法,增强体质方法”。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现代体育健康方法和增强体质的方法之外,特别要指出的是:

第一,我们必须掌握生活健康的科学方法。一方面,人要健康,首先在于或根本在于“减少生活或生命的折损”。寿命及其年龄特征是健康最根本重要的标志,而人只要没有任何折损,就能活到175岁,就能达到最大的健康目的(不能活到175岁的原因,就是遭受了这样或那样的折损)。折损是对健康、体质、寿命最重大、最深层次的破坏。常常十年健康抵不上一次重大折损,一贯健强抵不上一刻生命。能够保持身心与寿命的完好,就是最大的最有意义的健康。另一方面,人要健康,主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修身养性。要善于平衡生心;要善于合理运动;要善于适应或改造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环境。

第二,我们必须掌握全面综合交叉健康的基本方法。

中医、西医、体育,可谓是人类三大健康的特效途径与方法。其中,中医主要是从根本上进行日常的疗养与治疗,其方法主要是根据人体身心理特征和自然、社会的特点,利用食物、酒、中草药、中医疗法,对人进行调理,总体上属比较温和的健康方法。西医主要是从现象上进行对应的解除式治疗,其方法主要是根据人体身心理症状,利用手术等物理方法和药物等化学方法,对人进行急救,总体上属于比较暴烈的健康方法。相比之下,体育属于最自然阳光的健康方法,其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运动与社会活动的巨大力量对人的身心进行刺激,通过刺激获得巨大的健康效益。对于中医、西医、体育这三种健康方法,我们必须区别对待与合理运用。

三、结语

显然,竞技有害论和唯体育健康论是我们认识与实践中的谬论与误区,它严重地误导与损害了体育健康事业,必须加以批判与纠正。然而,现代大众竞技决定论和现代科学健康论,才是正确的现代健康科学观与方法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确立正确的健康科学观与方法论,并运用它去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体育与健康实践。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北京高校;网络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 G 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35-05文献标志码: A

健康教育学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1]。我国2004年颁布的《全国学校卫生条例》第13条明确提出:“每个学校都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到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来,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普通高等学校则要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以及讲座。”[2]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达到健康这个最终目标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已经把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而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健康意识淡薄,健康教育课程参与率不高,健康知识匮乏,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在高校广泛开展起来[3]。由此,分析高校健康教育开展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35所普通高校关于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了8名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参阅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学》等专著,并通过检索中国数字期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论文及相关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北京市35所高校,每所高校发放问卷8份,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计28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采用5级量表请8位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问卷具有有效性。采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R=0.84,问卷的信度较高。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指标进行统计与检验,分析北京市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和体育教师及专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开展现状

2.1.1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有单独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进行和没有进行健康教育3种形式;北京市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数量还很少,这些学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开课率和课时往往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开课要求。开课教师有的为医生或运动医学专业教师,她们的教育内容更多的偏重于医学卫生方面的知识;有的是体育教师开设,课程的名称叫健康教育,但实际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介绍或体育保健卫生知识,也有的是以饮食健康和体育运动常识为主要内容。由此来看,已经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并不统一,也不全面,因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示范性的指导体系。另外,部分高校已经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一般在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或风雨天进行,大都由体育教师来教学,讲授内容以运动保健常识和健康饮食为主;大纲里没有健康教育要求的学校占了最大的比例,这些学校仍然是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为主,说明每个学校主管体育的领导的决策对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普通高校开设课程少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前全国医学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的不多,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起步,全国仅有20余所高师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全国的体育院校也仅仅培养兼职的健康教育师资,并没有单独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尽管这些渠道培养了一批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学校健康教育对专业教师的需求[4];另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促动下才开始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之前,只有从“体育保健学”可以学到少量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5],所以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职前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相应的培训或学习,直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难度很大。

2.1.2北京市高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理论内容分析

已经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有2所是医学常识更多一些,因为开课教师是医生和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课程主要结合大学生常见的疾病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介绍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医学常识,增强疾病的自我监测,自我防护,增强急症自救与互救的常识。另外3所是体育传统养生、运动损伤预防及急救和营养与健康更多一些,由体育教师开设。

在没有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的学校中,有的学校是融入到体育理论课中进行的,有的学校没有要求,教师自行安排。调查发现,在体育理论内容的选择上,正如图1所示,体育技术技能相关理论、运动保健常识和体育比赛欣赏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理论内容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师已经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开始尝试把营养与健康、健康行为习惯与健康和体育锻炼与健康等知识融入到了体育理论教学中。只是由于师资水平或课时限制等原因,他们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还比较片面,关于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营养与健康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不够普及,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大家都在探索阶段。说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论传授正在从过去纯粹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运动保健等内容向着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方向发展。

2.1.3北京市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分析

北京市高校体育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范围在5%~40%,绝大多数在10%。以年教学时数64学时计算,年理论课教学时数调查结果,见表2,达到要求的院校占57%。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理论课时数不得少于总教学时数的10%”[6],这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教学时数是达到要求的,但在每学年8学时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肯定会受到限制,调查中发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们更多的选择了体育技术技能相关理论、运动保健常识和体育比赛欣赏等。关于健康行为习惯、营养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不够普及,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教材不统一,很多学校都采用自编教材。教学形式有课堂教学、看视频、上网查资料和课后作业等形式。

体育理论课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兴趣与习惯、体育态度与情感以及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7],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最终采取健康行为习惯的教育。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试行,健康教育课采用了渗透、整合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增加了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但同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上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难度。然而,目前高校体育缺乏成熟的示范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指导体系,相对应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健康知识传授的内容、方法、技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还不完全清楚;受传统的体育理论观念影响,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学思想束缚着人们,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机制还没有转变过来,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缺乏培养健康教育专业指导者方面的体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们没有形成相应的现代健康观,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把体育教育专业转变成为实施终身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等[8],所以,尽快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体系,规范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延伸教学时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健康,体育健康促进,一,理论

1学校体育与健康的理性思索

1.1现代健康观的决定因素及其启示

“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应该说这个概念是有突破的,呈现出多维的健康观。这与社会文明、人的追求、生活水平、时代要求等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普遍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遗传和发育状态、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五大类。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连续的又不同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法国社会学派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认为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只有当其和整体相联系而不仅是与特定部分相联系才能对事物加以理解。本研究在分析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按人生长的顺序与经历的社会过程把终身体育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在职体育和职后体育4个阶段(见图1)。

图一:社会过程四阶段图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对个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由图我们也可以得出:健康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

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健康问题,它充其量也只能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健康问题不能由学校体育单方面承担。因此,应当理性审视学生的健康问题,改变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大包大揽的观念,给学校体育一个客观的定位。

2.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一.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广义的说,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以体育为手段、以学校体育体系为平台的健康促进策略。

结合健康促进理论,笔者把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定义为:以体育为手段,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体育课程和非体育课程,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

这是一个通过组织和政策支持等举措,针对学生进行干预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促使学生建立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个全面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构成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5

论文摘要: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高校的体育课中进行健康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用以推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健康教育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在高校中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培养他们良好的身心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原因,目前健康教育仍是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实际工作的开展与(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高等院校健康教师普遍缺乏的今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它们是培养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具有丰富的健康知识,不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其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利于教育学生,也能影响周围人群和广大青少年,对全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显的格外重要。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都是以健康为中心,使学生获得健康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健康人。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是分开进行的,健康教育偏重于生理知识的灌输,而体育教育又过于偏重技术的教学,忽视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情感的培养,造成二者分离的现象。因此,如何使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健康教育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99级学生就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如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1实验对象和方法

1.1实验对象

选择阜阳师范学院99级物理系(1)班,男生30人为对照组;选择阜阳师范学院99级音乐系和美术系,男生共28人为实验组。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根据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同时,利用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对学生在运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十分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介绍和答疑。实验期为一年。一年后进行体育考试成绩比较。

1.3内容

根据《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时数,将大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提炼,设置题目如下:健康的概念;健康与情绪;运动时间与学习;运动使身体那些部位得到了锻炼;怎样使肌肉强壮起来;常见运动损伤的救护等。

2结果与分析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求,新生入校后的第一次体育课就是要进行体育达标的测验,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进校后的体育达标测验中,四项成绩(100米跑;1500米跑;立定跳远;掷铅球)都达不到最低250分的及格标准,两组成绩基本一样,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组的体育课的教学中采用事先设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经过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大部分都能主动地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改变了过去学生爱好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的现状。在上体育课时能与教师配合,认真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课余时间也能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被动的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到主动的参与运动是一个飞跃。在一年后的相同内容的体育考试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有了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平均体育考试成绩高出对照组分。

3结论

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基本上是处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之下,音乐、体育、美术的课程处在可有可无的窘境,学校重点抓的教学内容大都是为了考试而设置的,忽视健康教育,以至使一些进入高校的学生健康知识贫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必备心理素质均处于薄弱环节,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都不知道。在一次体育教学课中,教师多次提醒一个学生注意肘关节不要弯曲,这个学生一直没有把肘关节伸直,当教师再次提示他时,该生却茫然地问到肘关节在哪?如果一个人连自身的最基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都不知道,何从谈起自我保健。通过体育课堂进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方法学知识,体育文化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观,培养他们积极的健康态度和信念,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与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维护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健康反映了体育增强体质的主要目的和社会需要获得的效果,学校体育教育也是从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进行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作为改善人身体状况的教育过程,目的趋于统一。通过体育教与健康教育两个方面相接轨,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这也是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学生健康的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把锻炼的目的、意义和手段、方法结合起来的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点。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把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体育课的教学中的做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果的。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学生围在一起席地而坐,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和解答学生在锻炼中的困惑,形式活泼,避免了说教,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效果明显。不足的是:高校公共体育课占课时比重小,传授健康知识量少,不能系统向学生地传授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

4建议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了促进健康为目的发展方向。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改善人身体状况的教育过程,目的趋于统一。健康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中不能缺少的内容。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健教工作从从属地位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6

Wang Xiaokang

(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China)

摘要: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机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队伍建设、自我调节、预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对策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ix aspects,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to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six aspects, including institutions, the popular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team building, self-regulation, prevention and campus culture.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81-02

0引言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建立、稳定了一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正确地认识并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影响高校总体教育目标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1.1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其他的思想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形式化趋向。这就导致这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1.2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心理咨询和治疗,缺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措施;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知的偏差,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轻预防教育工作;还有极少数高校没有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是局限于举办一些讲座或几次现场咨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单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忽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普遍防治和引导。

1.3 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它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但与面临的需求和任务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而有些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教师和高校医务人员等组成,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状况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1.4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性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这些也都必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1.5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意识还不到位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但缺乏专业资质;一些高校建立了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预警机制,但对专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缺乏专业方面的培训,有些心理辅导员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意识淡薄,缺乏育人育心的职业道德等。同时,有些高校尚未做到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预防的知识,没有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意识,这些都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防控,与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的需要不相吻合,脱离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

1.6 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要整合课内与课外、教学与活动、家庭、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时数及教材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家长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预防的认识。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漠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家长不能正确对待,故意隐瞒病史,甚至干预治疗,影响了对学生的及时治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只有学校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建设,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要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结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不断加大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普及心理学知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通过普及心理学知识,纠正传统文化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偏差,让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以平常心态看待心理咨询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这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当前,高校要把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科学地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知识的传授,要把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同时,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类型,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会。如新生入校时的心理适应与角色转变教育、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教育、实习期的创业心理教育、毕业前的人生职业规划和择业心理调适等方面教育。并可运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多种手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编辑一些专用的小册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完善,逐步培养健康心理。

2.3 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水平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很大,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依靠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主要通过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辅导员能够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从事心理咨询实践的能力,提高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4 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提高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着力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水平。要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并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2.5 加强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 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纵向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制度,通过普查与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预警对象库,给予重点关注,根据危机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它对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其中,校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树先进典型、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还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健康愉快的心态。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搞好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的营造,拓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创设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迎接国际国内变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郭名询主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22-25.

[2]张培玉.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80-8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7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8

[关键词]社交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认知 团辅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50-04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普及率达到42.1%,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而其中大学生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调查显示,20―29岁网络使用者占全体网民的60.2%。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享受。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心理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网络的使用使个体脱离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使用网络时,会产生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问题、情绪情感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以及网络成瘾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以网络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对个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质正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必然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后者则是以网络为工具,在基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来传播教育,网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多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针对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又有以网络为传播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研究。然而,当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方式构建全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群体做了基本的调查。

一、当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调查

(一)网络心理健康问卷以及访谈调查

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问卷》。抽取南京地区7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大学)500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

前期研究采用访谈法,在南京师范大学随机抽取11名(6女5男)同学进行关于社交网络等相关问题的访谈。

后期根据量表测量结果,针对个案进行关于社交网络对自我认知影响的访谈,选取了实验中结果特点明显的学生20人(4男16女)。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短,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现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理论方面,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论证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高校教育创新性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迅速了解新问题,进行内容创新。第二,基于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拓展理论研究空间,同时,其丰富性给个体以选择的权力,而不只是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递。第三,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非实体性,为主体个性的释放提供了理想氛围。第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五,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网络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

在实践研究方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着眼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网站、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仍在发展阶段,理论体系上不成熟,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

第一,缺乏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是基于实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但其也主要针对实践研究提出对策,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

第二,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的实践过程中以单向性信息输出为主。在各大高校践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均开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显示,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中,均以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健康文章教育为主,少有互动平台或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平台来互动交流。

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得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建立真实的、良好的、值得信赖的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建立是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前提条件。但在网络世界中,大多个体因为对心理咨询避讳等原因,采用匿名或者昵称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由于其网络的非真实性导致咨询者和受访者之间无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

第四,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均存在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问题。在传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会冠以“心理健康”之名,而现实的个体由于认知局限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接受“心理问题”的概念,会引起个体的回避心理。

第五,在具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体系过程中,亦存在技术操作困难,关注度较低等问题。利用网络平台就表明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来进行网络平台的运转,并且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除此以外,虽然网络心理健康平台在不断优化升级,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普及,但现今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网站等相关主题的关注度还是较低。部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关于“你是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回答,约66.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只有33.7%的大学生表示听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问及“了解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时,超过半数的人(55.29%)选择了“网络专业心理测验”,说明大家普遍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形式比较陌生,大学中经常开展的心理健康网站,只有30.28%的大学生有过了解,低于5%的大学生有主动搜索此类的网站。超过80%的同学认为,关注度和普及率低,内容无聊是低关注的原因,也有同学提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敢去了解,这种怕被贴标签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同学们了解网络心理健康的兴趣,也给有需要的同学很大心理压力,要么不愿承认自己面临的困境,要么持有一种自卑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一)社交网络的界定与发展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s, 以下简称SNS),是指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网络平台,是作为现实中的社会团体在互联网上交流的辅助工具。SNS是建立在网络实名制基础之上的人际交往平台,如国内的人人网、腾讯校友和国外Facebook等。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较上年底提升了12.6%。其中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的主体。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因此,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值得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社交网络下的心理问题

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的社交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会展开新的评估。随着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性的逐日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也产生影响。其具体影响方面主要如下。

第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影响。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个体通过互动平台中他人的生活展示以及他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评价等活动进行思考与探索。通过社会比较,主体会重新审视自己,对自我产生不同的看法。同时,社交网络的使用会使主体产生自尊、自信或者自卑等不同程度的自我认识。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平台对自我认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交网络下自我认知的偏差;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自我体验的消极化;社交网络使用中自我调节的忽略。

第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其交往方式、交往需求、交往效果和交往发展的影响。社交网络依托网络的虚拟性让个体以非实体的方式进行交往,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社交网络交往,随着交往的深入,良好的人际关系亦可建立。但是,虚拟的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社交网络平台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可能弱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引起消极反应。

第三,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社交网络满足大学生在情绪方面的需要。社交网络中的好友等互动群体就给了大学生很好的抒绪的平台,作为同样的用户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是共鸣。但是,在使用社交网络过程中也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偏差等问题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

第四,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通过社交网络对主体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影响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控制等。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心理健康及引导实践

1.社交网络平台下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社交网络上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实行的可行性和优势。

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讲,社交网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之一。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需要来访者和咨询者的真诚关系建立。由于网络的非实体性和虚拟性,主体往往会进行匿名的咨询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虽然这样有助于咨询者对“面对面”无法进行的心理问题进行询问,但依然无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无法对一无所知的人完全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会有所保留,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实名制的社交网络可以依托“实名”的概念先建立真实的交往印象,在此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咨询进展,可以建立起较为良好的咨访关系,从而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其次,在实践过程中,社交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互动、真实等特点有其存在的优势。

第一,SNS自身的互动性和双向性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等问题。SNS为使用主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在SNS中,个体可以发表合适的言论,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了解他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点,并且可以就此进行交流与讨论,有利于观点的巩固与加深。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SNS上的进行,可以依托已有的SNS平台。现今的SNS平台提供了开放的应用功能开发,网络健康教育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平台的开发,从而减轻过去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开发整个网站的技术工作,有利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更新与研究中。

第三,SNS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性也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但是,社交网络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社交网络这个平台本身的特点,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的一个广泛交际圈以及信息交流圈,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和可信赖性,所以如何在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加深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在利用好大学生熟知的心理学测验时,通过其他更为准确和个人的方式帮助同学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遇到的困难。同时,经过之前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与社交网络模式的相关实验),社交网络上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依赖于大学生本身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特点,独立的人更难以被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所影响,所以如何让不同种人格类型的人信任这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我们现在的难点,也是社交网络平台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所以,社交网络应用的嵌入形式应该需要更多的研究。

第二,根据2010年末的数据,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平均时间比10年前增加了82%。2011年达沃斯论坛举办了以“社交网络成瘾”为话题的沙龙讨论,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研究得出: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突飞猛进,是占据上网时间中最长的,目前占上网总时间的22.7%,而且有不断向上的趋势,也就是说:“社交网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成瘾”。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社交网络嵌入应用的设计中需要加入社交网络登录提醒与计时,帮助学生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网络沉迷。

2.线下的心理学团体辅导

针对以上提出的有关社交网络沉迷与大学生依赖社交网络信息(来源于自己的重要他人,同学和老师)建立的矛盾,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团辅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多地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的,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团体心理辅导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不断进步。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同时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度。

[ 参 考 文 献 ]

[1] 孟芳兵.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李林,俞佳,周杰.超前教育对学生社会交往与自我认知影响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3] 齐宁,王雅静,袁海萍.大学生使用SNS网站的心理需求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9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学校体育对健商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倡大力推进学校体育锻炼;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健商文化素质,对于适应社会发展节奏,其关键作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继而表示,现在孩子们的体育教育是缺乏的。学校的楼越盖越多,操场都没有了。当年我下课第一件事就是去篮球场占位置或者去占乒乓球台。现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篮球场,也没有打乒乓球的地方,甚至公共体育设施也少了。所以,注重学生“健商”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及其适应能力,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中加强学校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简捷手段之一。 

 

1、健商的概念 

健商是指一个人的健康商数(简称hq),是由国际著名健康专家、哈佛大学博士谢华真教授创立的,它同智商(iq)、情商(eq)一样,它是健康的商数、可用问卷形式测试结果。健商测试包含: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五个方面。总而言言之,所谓“健商”就是一个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维护健康的能力。 

1.1健商由五个要素组成: 

自我保健:即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预防和控制疾病。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包括营养知识、运动与养生、常见病防治等知识。 

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习惯、经常运动是保持积极的健康的状态。 

精神状态:自己的思维、心理和情感状态、个人信念和紧张程度。 

生活技能:包括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等个人能力的体现。 

可见,健商是一个以现代科学和健康知识为基础,全面综合的、内容广博的健康概念。 

1.2健商教育理念 

是正确的确立健康意识,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来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不良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想理念。谢真华教授对古今中外医学、保健学进行研究,借鉴中医自然析学的理论,在深入论证了健康与心理、情感、精神、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可以说这种理念能比较全面的来反映一个正常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及身体中隐藏的健康隐患,所以此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得到学习与引用。 

1.3健康的定义 

健康的定义一直没有很确切的答案或者说没有唯一的答案,21世纪却被who赋予现代的定义:“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可以理解为健康就是指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在生活完善和心理正常的情况下,休内所有器官和系统协调地相互配合,并发挥作用,从而使人得以积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劳动:是指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和行为的相适应和协调的良好状况。 

2、学生健商文化的现状 

2.1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 

据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里几乎所有的体育课程都是以室外课的形式来上,所以说一般学校都是缺乏体育健商理论的教育,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从小学就欠缺体育健康理论教育,只有自己掌握理论知识,自己才能调节身体机能,保持健康。而在大学大多体育老师也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习惯,即使有体育课本的院校大多理论课时完成不够,以致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全面健康意识的观念,更谈不上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 

2.2缺乏全新的健康理念与文化 

过去人们认为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不去医院打交道就是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才意识到健康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财富,它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而对“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的体验。”这一全新的健康概念,还鲜为人知。健康还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遗传基因、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等都与健康息息相关。 

2.3缺乏自我自我保健意识 

 自我保健是你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小病等自我照顾的能力。只有自己行动起来,通过注重饮食、锻炼身体、控制压力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完成,而我们的体育健康教育正是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使他们自觉的行动起来。 

3、提高学生健商的重要性 

人类经过数代的繁衍声息,发展了现代文明,掌握了科学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不断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健康生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在21世纪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健商的培养,自己把握健康,在拥有一切的同时有好的身体,一切才有价值,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体现了对健商知识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在一起,“健商”强调人的身心健康来自于人们的健康智力及对身心健康、自我保健、健康生活方式的感知,对身心的关联,生命质量、体育锻炼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和实践。因此,提高学生的“健商”和落实“健康第一”的途径是相同的。 

4、学校体育的教育对健商培养 

4.1首先体育教师对健康的全新认识与学习 

现在体育教师对专业的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全面,需要加强学习更新健康教育理论。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 “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集中地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独特的魅力。体育教师还应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身心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的高尚情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体育更是培育他们自强不息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在学校体育课上得到最新的健康知识,从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学健康知识提高健商,是保持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4.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健康教材 

体育教学内容应以现代健康理念和现代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能够使学生了解现代健康知识,对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要注重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健身价值,以丰富、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还需要增加一些有关医学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开展一些有关休闲运动、极限运动、拓展训练、野外生存等时尚运动项目,以满足学生健美健身、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5、要营造学校健商文化氛围 

开展校园健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文明、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体育健康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为依据,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营造便利、良好的体育氛围。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没有快乐体育,也不会有快乐童年”还要答应和学生们共同上一堂体育课。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但要重视智商、情商,还要重视健商,大力开展健商教育,让人人都有健商知识,人人都能调控自身机能,健康工作生活,社会健康和谐。“健商”这一新概念将会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谢华真著.石仁译.健商hq——健康高于财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3:9-16 

[2]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吴扬.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3,17(2) 

[4]刘清黎.学校体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学校体育对健商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倡大力推进学校体育锻炼;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健商文化素质,对于适应社会发展节奏,其关键作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继而表示,现在孩子们的体育教育是缺乏的。学校的楼越盖越多,操场都没有了。当年我下课第一件事就是去篮球场占位置或者去占乒乓球台。现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篮球场,也没有打乒乓球的地方,甚至公共体育设施也少了。所以,注重学生“健商”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及其适应能力,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其中加强学校体育锻炼是最有效最简捷手段之一。

1、健商的概念

健商是指一个人的健康商数(简称hq),是由国际著名健康专家、哈佛大学博士谢华真教授创立的,它同智商(iq)、情商(eq)一样,它是健康的商数、可用问卷形式测试结果。健商测试包含: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五个方面。总而言言之,所谓“健商”就是一个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维护健康的能力。

1.1健商由五个要素组成:

自我保健:即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预防和控制疾病。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包括营养知识、运动与养生、常见病防治等知识。

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习惯、经常运动是保持积极的健康的状态。

精神状态:自己的思维、心理和情感状态、个人信念和紧张程度。

生活技能:包括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等个人能力的体现。

可见,健商是一个以现代科学和健康知识为基础,全面综合的、内容广博的健康概念。

1.2健商教育理念

是正确的确立健康意识,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来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不良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想理念。谢真华教授对古今中外医学、保健学进行研究,借鉴中医自然析学的理论,在深入论证了健康与心理、情感、精神、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可以说这种理念能比较全面的来反映一个正常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及身体中隐藏的健康隐患,所以此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得到学习与引用。

1.3健康的定义

健康的定义一直没有很确切的答案或者说没有唯一的答案,21世纪却被who赋予现代的定义:“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健康就是指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在生活完善和心理正常的情况下,休内所有器官和系统协调地相互配合,并发挥作用,从而使人得以积极从事对社会有益的劳动:是指生理的、心理的、环境的和行为的相适应和协调的良好状况。

2、学生健商文化的现状

2.1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

据调查发现:在中小学里几乎所有的体育课程都是以室外课的形式来上,所以说一般学校都是缺乏体育健商理论的教育,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教育从小学就欠缺体育健康理论教育,只有自己掌握理论知识,自己才能调节身体机能,保持健康。而在大学大多体育老师也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习惯,即使有体育课本的院校大多理论课时完成不够,以致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全面健康意识的观念,更谈不上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

2.2缺乏全新的健康理念与文化

过去人们认为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不去医院打交道就是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才意识到健康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大财富,它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而对“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的体验。”这一全新的健康概念,还鲜为人知。健康还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遗传基因、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等都与健康息息相关。

2.3缺乏自我自我保健意识

自我保健是你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和治疗小病等自我照顾的能力。只有自己行动起来,通过注重饮食、锻炼身体、控制压力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完成,而我们的体育健康教育正是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教育,使他们自觉的行动起来。

3、提高学生健商的重要性

人类经过数代的繁衍声息,发展了现代文明,掌握了科学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不断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健康生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在21世纪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健商的培养,自己把握健康,在拥有一切的同时有好的身体,一切才有价值,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体现了对健商知识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在一起,“健商”强调人的身心健康来自于人们的健康智力及对身心健康、自我保健、健康生活方式的感知,对身心的关联,生命质量、体育锻炼与健康关系的理解和实践。因此,提高学生的“健商”和落实“健康第一”的途径是相同的。

4、学校体育的教育对健商培养

4.1首先体育教师对健康的全新认识与学习

现在体育教师对专业的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全面,需要加强学习更新健康教育理论。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集中地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自身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独特的魅力。体育教师还应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身心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的高尚情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体育更是培育他们自强不息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在学校体育课上得到最新的健康知识,从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学健康知识提高健商,是保持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4.2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健康教材

体育教学内容应以现代健康理念和现代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能够使学生了解现代健康知识,对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要注重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健身价值,以丰富、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还需要增加一些有关医学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开展一些有关休闲运动、极限运动、拓展训练、野外生存等时尚运动项目,以满足学生健美健身、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5、要营造学校健商文化氛围

开展校园健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社会活动,促使学生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文明、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体育健康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全面基本活动能力为依据,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营造便利、良好的体育氛围。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没有快乐体育,也不会有快乐童年”还要答应和学生们共同上一堂体育课。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但要重视智商、情商,还要重视健商,大力开展健商教育,让人人都有健商知识,人人都能调控自身机能,健康工作生活,社会健康和谐。“健商”这一新概念将会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谢华真著.石仁译.健商hq——健康高于财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3:9-16

[2]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吴扬.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3,17(2)

[4]刘清黎.学校体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