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文化十篇

时间:2023-04-07 22:10:07

饮茶文化

饮茶文化篇1

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

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

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

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

饮茶文化篇2

关键词:宋代;饮茶方式;点茶法;茶文化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唯有宋代茶文化堪称精绝,达到了无所不臻的至高境界,且为当时乃至今日的优雅生活注入了情趣。饮茶文化的发展是从茶的形态变化而演进的。研究宋代的饮茶方式之点茶法,可以看到将固形茶碾成碎末煮汤点饮的背后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它揭示出宋代茶道在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渊源。

一、点茶道形成与流行

点茶道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北宋徽宗时期。宋改煎茶为点茶,其独特的点茶击拂方式,包括斗茶的流行,都使宋朝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一)宋代用茶---蒸青茶

北宋初年,茶事与文化表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刚登基不久的宋太宗颁下诏令,派专使到建州北苑制造帝王专属的龙凤团茶,用刻有龙、凤图案的模专门制造贡茶。贡茶精益求精,又造出小龙凤茶、密云龙、端云翔龙、三色细芽,最后郑可简创制银线水芽,即茶芽蒸熟以后,将外面一层剥去,取其心部一缕细嫩茶芽制成上面有小龙蜿蜓的“龙园胜雪”茶。至此蒸青团饼茶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 。

(二)点茶法之器具---建盏

宋人茶色尚白,点茶最爱黑釉盏,甚至认为非此不能表现点茶效果。这在宋人茶诗里常见吟诵,如苏轼(1037-1101)《水调歌头・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中“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诗中提到的兔毫盏是福建建窑(位于福建建阳县水吉镇)烧造的绀黑色茶盏。蔡襄(1012-1067)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恢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除兔毫盏之外,油滴盏、变天目等也是建盏中的名品。建窑黑釉盏为点茶而设计。

(三)点茶法之流程---心灵的修行

宋代文人崇尚团茶,其独特的点茶击拂方式达到了喝茶前所未有的极致,宋代的点茶文化上升到了艺术体系中。宋代的饮茶方式自成系统,根据饮茶过程的记载,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风尚。宋人点茶法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均匀,再注入开水,用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汤花。范仲淹(989-1052年)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就是对当时盛行的斗茶活动精彩生动的描述,读之令人赏心悦目 。

二、宋代茶文学的繁荣

茶文学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创作的大量茶诗文方面,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澈、梅尧臣、黄庭坚、秦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佳作迭起。陆游就有茶诗三百篇,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可以和卢仝“七碗茶歌”媲美,苏轼茶诗更是意境深远。茶文方面,有梅尧臣《南有佳茗赋》、吴淑《茶赋》、黄庭坚《煎茶赋》,而苏轼《叶嘉传》更是写茶的奇文。茶词是宋人的独创,苏轼、黄庭坚、秦观均有传世名篇。

(一)茶书的撰著

现存宋代茶书有陶b《F茗录》、周绛《补茶经》、叶清臣《述煮茶小品》、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沈括《本朝茶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桑茹芝《续茶谱》、审安老人《茶具图赞》共十二种。其中十一种撰于北宋,唯《茶具图赞》撰于南宋末年。周绛《补茶经》、桑茹芝《续茶谱》属于辑佚。

此外,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均有茶事书法传世,赵佶《文会图》、刘松年《撵茶图》、辽墓茶道壁画反映点茶道的风行。都城汴梁、临安的茶馆盛极一时,建窑黑釉盏风行天下,并流传日本。在北宋中后期,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高峰。

(二)宋代茶诗

宋代茶诗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堪与唐代争雄。宋辽金元茶诗对当时流行的点茶、斗茶、分茶作了全面的反映,但在表现茶的境界方面,除苏轼等少数人外,其他人很难达到唐人的高度。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对茶叶生产和茶事活动非常熟悉,精通茶道,具有广博的茶叶历史文化知识。他的茶诗不仅数量多,佳作名篇也多。

(三)宋代茶画

茶画是中华茶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在一定时代社会上的人们饮茶的风尚,而且茶画本身在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艺术宝库中还占有着光辉的一席之地。从历代茶画这一历史的长卷中,可以感受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中的许多方面。

宋徽宗1101年即位,在位29年,轻政重文,一生爱茶,嗜茶成癖,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至还亲自动手烹茗、斗茶取乐。亲自著茶书、作茶画,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喜欢收藏历代书画,擅长书法、人物花鸟画。

文会图描绘了文人会集的盛大场面。在一个豪华庭院中,设一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九文士围坐其旁,神志各异,潇洒自如,或评论,或举杯,或凝坐,侍者们有的端捧杯盘,往来其间,有的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其场面气氛之热烈,其人物神态之逼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郁郁乎文哉”时代的真实写照。

宋代,在中国茶业和书法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同时也是书法名家。如此都极尽的展现出宋代与饮茶文化相辅相成的历史画卷,为今人领略丰富的宋代茶文化打下了辉煌的印记。

参考文献:

饮茶文化篇3

一唐代茶文化兴盛的社会历史条件

唐代茶文化兴盛是对历史上茶文化吸收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得益于佛教的大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唐诗的繁荣、贡茶的成制、政府的倡导等因素。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1、唐代茶文化是对古代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具有高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唐代茶文化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茶文化思想,揉合当时思想界的精华,创造了完整的茶艺形式,使单纯的饮茶活动一变而为精神的活动。人们在制茶、煮茶、饮茶的过程中,深刻理会到儒佛道三家精神的内含。这既是一种物质享受,又是一种精神追求,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唐代茶文化不但给唐代不同人们提供了开展茶文化的乐土,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奠基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宋元明清茶文化的走向,这种影响,甚至直至今天仍无法完全摆脱。

饮茶文化篇4

从1644年入关到民国建立,清王朝统治中国300多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以及相对长期稳定的社会生产环境,对清文化发展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清代中国茶饮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展。

1.在饮茶地域分布上,茶文化在清代边远少数民族区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早在唐代,江南茶饮习俗就已经开始向北方少数民族传播,而在清代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可谓详细记述了清代我国疆域范围内满族、蒙古族、藏族、哈沙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清代,茶饮文化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虽然饮茶方式有所不同,但总体喜饮程度已不逊于江南及中原汉族地区。

2.在饮茶阶层分布上,茶文化已广泛地渗透于清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

由饮茶而起的文化现象,早期萦绕于文人墨客,随后向上推至皇室贵族,历经魏晋、隋唐,直至宋代,开始真正向下普及至寻常百姓,虽然期间一直存在着雅与俗的纷争,但饮茶阶层的两端拓展,无疑是彰显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清稗类钞》中记述的饮茶阶层,除文人外,上至皇室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涵盖清代社会生活中的各色人群,从中可清晰地看到清代茶饮文化在阶层分布上具有广泛性。首先,就宫廷皇室来看,乾隆、光绪、孝庄后、孝钦后等均有嗜茶喜好。其中乾隆且“命制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子瀹茶,有诗纪之。茶宴日即赐此茶,茶碗亦摹御制诗于上。宴毕,诸臣怀之以归。”光绪帝“晨兴,必尽一巨瓯,雨脚云花,最工选择。”而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康熙、乾隆两朝,宫廷共举办四次规模巨大的“千叟宴”,宴席程序即先饮茶,后饮酒,再饮茶,讲究皇家气派,具有特定的饮茶礼仪。《清稗类钞》中皇帝“赐茶”字样共出现98处,可见“茶”已成为皇帝赏臣封赐的重要物品之一。在紫禁城中,专门设有管理用茶的机构,乾清宫东北设有御茶房,圆明园中大宫门内,西南为茶膳房,东南为清茶房。皇室大婚中最隆重的大征之礼,内务府官除备金银外,还有金银茶?等;光绪大婚奁单中备有雕刻精美的成对金质大茶盘、瓷茶盅以及紫檀茶几等。由此可见宫廷饮茶风盛,且极其讲究。其次,就各级官僚阶层来看,“凡至官厅及人家,……既通报,客即先至客堂,立候主人。主人出,让客,即送茶及水旱烟。”大吏见客,“除平行者外,既就坐,宾主问答,主若嫌客久坐,可先取茶碗以自送之口,宾亦随之,而仆已连声高呼‘送客’二字矣。俗谓‘端茶送客’。茶房先捧茶以待,迨主宾就坐,茶即上呈,主人为客送茶,客亦答送主人。”由此看出,由宋代“点茶”逐渐引出的“客辞敬茶”或“端茶送客”习俗,在清代官场文化中已成为普遍而有效的沟通规则。再次,就百姓阶层来看,在清代,传统茶文化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内涵开始大踏步走出狭小的文人、贵族圈而步入民间,成为社会普遍的追求。《清稗类钞》中记述各地茶园、茶馆、戏园、书场、妓院中百姓的饮茶场景,涉及的饮茶人群包括茶农、胥吏、手工业者、民工、商贩、艺人、乞丐乃至娼妓等等。如在“京师茶馆”中“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裾,就广坐,作茗憩,为圉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生动记述了普通旗人的茶馆生活形态;而在苏州,更有“妇女好入茶肆饮茶。同、光间,谭叙初中丞为苏藩司时,禁民家婢及女仆饮茶肆。然相沿已久,不能禁。”

3.茶类增加,出现很多新茶,制茶工艺也得到提升

在清朝完成统一后,社会经济复苏,官府鼓励和发展茶叶生产,使得茶业在明代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在对茶树生物学特征的认识、茶叶栽培、采摘、茶园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茶叶插枝繁殖技术的应用,使栽培和制造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达到了传统茶叶栽培技术的最高水平,茶叶产量增大,并涌现出不少品质超群的茶类和名品。尤其是乌龙茶的出现、绿茶的全面发展和红茶的繁荣使得六大茶类齐全,这标志着传统茶学的成熟和终结。在清代,名茶约有40种,如:武夷岩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新安松罗、云南普洱、闽红工夫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紫阳毛尖、天尖、庐山云雾、闽北水仙等等。这些名茶大多是在清朝后期逐步发展和命名的,而在清朝前期,则以武夷茶、普洱茶、洞庭碧螺春等的发展最为突出。《清稗类钞》植物类中,对乌龙茶、碧螺春、云雾茶、六安茶、龙井茶、譫茶、(门身)林茶、蒙顶茶、普洱茶、山茶、宝珠山茶、察尔察(准噶尔部所产)、茉莉花茶等共计13种茶的产地、品性及制作方法加以记述,可谓详细而全面。而在饮食类中还记述有各种花茶的制作方法。

4.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早在唐代,中国茶饮文化就已传入朝鲜、日本,宋元时期传入南洋诸国,进而通过海路和陆路开始影响到欧洲大陆。清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外贸易量增大,茶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四海赢香,为五洲共赏的江湖地位得以奠定,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急剧扩大。据《清稗类钞》农商类记述,从光绪丁酉(1897年)至宣统庚戌(1910年)十年间,“国外贸易年盛一年,……输出品中最重要者为丝茶,丝之输出价值占总额百分之三十五分,茶则占百分之二十分,绸缎、牛皮、猪鬃、羊毛、草帽缏、米、棉花等次之。”由此可见茶在清出口商品中分量比重之大,其在西方世界受欢迎程度也可见一斑。

二、清代茶文化发展深度上的新变化

从狭义的精神层面看,有些茶文化学者认为,清代茶文化在茶艺或茶道乃至茶德等方面并没有得到思想深度上的实质性发展。这固然有一定道理。然而,从物质、制度、行为结合精神层面的大文化角度分析,清代茶文化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仍然有一些发展深度上的新变化。

1.对饮茶利弊功效有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将茶、咖啡、可可统划为茶类,并指出“此等饮料,少用之可以兴奋神经,使忘疲劳,多则有害心脏之作用。入夜饮之,易致不眠。”在挑选茶叶时,指出“茶之上者,制自嫩叶幼芽,间以花蕊,其能香气袭人者,以此耳。劣茶则成之老叶枝干。枝干含制革盐最多,此物为茶中最多之部,故饮劣茶,害尤甚也。茶味皆得之茶素,茶素能刺激神经。饮茶觉神旺心清,能彻夜不眠者以此。然枵腹饮之,使人头晕神乱,如中酒然,是曰茶醉。”在饮茶的火候上,提出“茶之功用,仍恃水之热力。食后饮之,可助消化力。茶中妨害消化最甚者,为制革盐。此物不易融化,惟大烹久浸始出。若仅加以沸水,味足即倾出,饮之无害也。”但同时提出,“久煮之茶,味苦色黄,以之制革则佳,置之腹中不可也。青年男女年在十五六以下者,以不近茶为宜。其神经统系,幼而易伤,又健于胃,无需茶之必要,为父母者宜戒之。”由此可见,随着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清代已经突破传统科技观中整体认识事物的习惯思维,对饮茶的利弊功效有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2.在茶饮方式上,清饮和调饮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自古以来,饮茶就有清饮和调饮两种方式的地位之争。唐宋时期调饮法占主导,唐代把盐和姜作为煎茶时必备的佐料。而宋代常见的是核桃、松子、芝麻等。从南宋中后期始,尤其是明清时期,清饮逐渐盛行,并为“正统”茶人所推崇。然而,清代由于花茶及区域茶饮和民族茶俗中调饮方式的不断拓展,茶的调饮地位不仅得以巩固,更与清饮方式并行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朝代彼此地位失衡的发展面貌。首先,花茶在清代普遍流行。严格意义上的清饮是指茶水中不加任何杂物,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点花入茶”应是调饮方式之一。区别于唐宋时期的调饮佐料,清代以花入茶十分普遍。《清稗类钞》中,对点花入茶的一般方法及各种花入茶的具体方法均有记述。其一般方法是“以锡瓶置茗,杂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将此点茶,则皆作花香。梅、兰、桂、菊、莲、茉莉、玫瑰、蔷薇、木樨、橘诸花皆可。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蕊,其香气全者,量茶叶之多少以加之。花多,则太香而分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其美,必三分茶叶一分花而始称也。”此外,前文所述乾隆命制“三清茶”以及光绪、孝钦后喜饮之茶都属花茶。花茶在清代的喜饮程度,促进了此后中国半发酵茶的发展,无疑丰富了中国茶艺的内涵。其次,各地区及各民族饮茶习俗中还存在多样的调饮方式。《清稗类钞》中记述有四川太平、北京、扬州、长沙、广东等地采用调饮方式喝茶的茶俗。其中四川太平男女视酥油奶茶为要需;北京人茶中入香片;扬州啜茶“例有干丝以佐饮,亦可充饥。干丝者,缕切豆腐干以为丝,煮之,加虾米于中,调以酱油、麻油也。食时,蒸以热水,得不冷。”长沙茶肆,“有以盐姜、豆子、芝麻置于中者,曰芝麻豆子茶。”而广东地区的茶馆也有饮所谓八宝清润凉茶,茶中入有“杭、大生地、土桑白、广陈皮、黑元参、干葛粉、小京柿、桂元肉八味,大半为药材也。”此外,前文中所述满族、蒙古喜饮的茶、乳茶、藏族的酥油茶都属于调饮茶。可见,由于区域性、民族性调饮方式的推行,清代茶的调饮文化地位大大加强,并与清饮并行发展和繁荣。

3.茶具制作推向新高度

随着六大茶类的形成,以及手工业工艺水平的提升,清代茶具在品种、形状、色彩以及与诗书画艺术形式的结合上,都呈现出新特点,其制作原料除选用传统陶瓷外并有金属料,制作愈加精美,造型风格多样,从而把茶具制作推向新高度。首先,就陶器茶具看,清代紫砂壶制作曾达到鼎盛,并成为贡品。《清稗类钞》中对宜兴紫砂茶器倍加推崇。指出宜兴“所出陶器至精,以供茗饮者为多。”并对制作选料的考究加以记述,“色红润如古铜,坚韧亦仅逊之。……其泥亦分多种,红泥价最昂,紫沙泥次之。嫩泥富有黏力,无论制作何器,必用少许,以收凝合之效。夹泥最劣,仅可制粗器。白泥以制罐钵之属。天青泥亦称绿泥,产量亦少。豆沙泥则常品也。”在制作水准上,很多民间制陶高手所作被传颂推崇,如关于明末清初时期的时大彬,记述有“茶壶以砂制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耳,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实佳,固不必专以受水半升为重也,但取其形式古洁,即可注茶。惟当试其盖,可随手合上,举之能吸起全壶者,则尤佳矣。”另外相传金沙寺僧某,“习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胚为壶,附陶穴烧成,世遂传用。光、宣间盛行于江、浙,且有能仿陈曼生之遗式者。”其次,就瓷器茶具看,多体现在碗、盘、托等茶具类型。清代的青花瓷茶具在茶具中独占魁首,成为彩色茶具的主流。青花瓷茶具属于彩瓷茶具,是彩瓷茶具中一个最重要的花色品种,其始于唐,盛于元,在清朝达到顶峰。《清稗类钞》中对瓷茶具制作多有记述,这里不一一赘述。至于金属茶具,由于冶炼加工技艺的世代积累和提升,所作茶具也愈加精致。《清稗类钞》中载有清初锡工黄元吉“所造茶具,种种精巧,其色晶莹,与银无别。”此外,“长沙茶器精妙,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钊以大缕银合贮之。”至于宫廷茶具,更“以黄金为托,白玉为?。”这点从前文所述的皇帝大婚中内务府所备的精美金银茶具中可管窥一斑。

4.茶馆文化真正步入鼎盛发展时期

清代茶馆上承晚明,在数量、种类、功能上皆蔚为大观,完全融入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可以说茶馆的真正鼎盛是在清朝。作为汇辑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清稗类钞》记述了大量关于清代茶馆中民风民俗,从中可见清代茶俗文化的普及和深入发展。首先,清代茶馆遍布南北各地。仅《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述的地区就有北京、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扬州、广州、长沙等城市以及四川、云南等地区。总体看,茶馆于南方更为普及,上海甚至“公共、法两租界,无地不有。”茶馆中茶客纷纷,“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饮者,有卧而啜者……日夕流连,乐而忘返,不以废时失业为可异者”,这些茶馆、茶肆一般都在环境优美之地,并注意饮食方面的服务以吸引茶客,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风景。其次,茶馆类型多样。有以卖茶为主的清茶馆,其环境布置清雅、休闲,茶客多样,但以文人雅士和商人居多;有兼营点心、茶食、酒类的二荤馆,乾隆末年南京“洪福园”、光绪年间上海“同芳茶居”均属此类;有以听书为主的书茶馆,茶客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曲艺弹唱,茶客结帐付钱叫付书钱而不叫茶钱。再次,从茶馆提供休闲娱乐的服务内容来看,晚清时期,上海茶馆中吸食鸦片、娼妓服务等现象日益增多,这应与通商口岸开放和经济日益繁荣有关。同治年间,上海的江海朝宗等数家茶馆,布置华丽,“且可就吸鸦片。”同芳茶居“兼卖茶食糖果,……每日未申之时,联袂而至。”而青莲阁茶肆,“每值日晡,则茶客麕集,座为之满,路为之塞。非品茗也,品雉也。雉为流妓之称,俗呼曰野鸡。四方过客,争至此,以得观野鸡为快。”至于书茶馆中的“弹唱之女,皆妓也,……游客见有当意者,即可点戏令唱……。既点戏,妓佣以水烟袋进,即可询问里居,往打茶围。”显然,此等败俗现象与传统茶文化追求的高雅格调背道而驰,但以文化研究的角度考量,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文化现实。

三、结束语

饮茶文化篇5

关键词:茶饮茶茶礼茶文化

中国——茶的故乡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认故乡。

(说明:日本宁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椤伽)产红茶有名于世。这首诗从赞颂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兰卡(椤伽)紫茸茶入手,占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茶以人兴,人伴茶名。现在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大多数人喜欢饮茶,茶和茶文化覆盖了全球。

美国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的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这也就凸现出了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青睐于喝速溶茶,夏季来一杯冰凉的冷饮茶,顿觉心中清凉,很是惬意。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

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味、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

英国

茶是英国人普遍喜爱的饮料,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费量约占各种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英国饮茶,始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凯瑟琳公主视茶为健美饮料,嗜茶、崇茶而被人称为"饮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导和推动,使饮茶之风在朝廷盛行起来,继而又扩展到王公贵族和贵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超级秘书网

英国人好饮红茶,特别崇尚汤浓味醇的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伴随而来的还出现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会以及饮茶舞会等。目前,英国人喝茶,多数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进行。倘有客人进门通常也只有在这时间段内才有用茶敬客之举。他们特别注重午后饮茶,其源始于18世纪中期。因英国人重视早餐,轻视午餐,直到晚上8时以后才进晚餐。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长,使人有疲惫饥饿之感。为此,英国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时左右请大家品茗用点以提神充饥,深得赞许。久面久之,午后茶逐渐成为一种风习,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都有供应午后茶的。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备有茶篮,内放茶、面包、饼干、红糖、牛奶、柠檬等,供旅客饮午后茶用。午后茶实质上是一餐简化了的茶点,一般只供应一杯茶和一碟糕点,只有招待贵宾时,内容才会丰富。

法国

饮茶文化篇6

【关键词】茶文化;发展;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作为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古代中国十分普遍。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虽然最初的清谈家有很多好酒,可是与酒相比,茶可整日长饮,令人清醒,从而保持思路的清晰和心态的平和。因此,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便从好酒转向了好茶。而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了。紧接着,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饮茶开始和佛教、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坐禅是佛教徒日常中的重要环节,而坐禅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因此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茶成为了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而在道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从而帮助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中国茶文化也由此初见端倪。因为尽管这个时候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还没有形成,但很显然茶已经脱离了作为饮食的物质形态,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在隋朝基本初步形成。茶在先前都是药用,而到了隋朝,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普遍饮茶的形势,也多是因为百姓认为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780年,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也以此为标志。《茶经》阐释了茶的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并把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精神与饮茶相结合,首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茶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以后大量茶书、茶诗的开始出现,如《煎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记》、《茶述》等。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上部分提到,由于茶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气的功能,所以寺庙崇尚饮茶。许多寺院不仅在周围植茶树,还为了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而制定了茶礼、设立了茶堂。

茶业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专业品茶的社团开始在文人中出现。如由官员组成的“汤社”、由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好茶,甚至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赐茶成为皇帝笼络大臣和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给国外使节的赏赐中茶叶必不可缺。在平民百姓中,茶文化更是充满生机、绚丽多彩: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可是,尽管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也因此十分兴旺,但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茶艺,已经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茶文化的精神也淹没在过于精细的茶艺中,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不论是朝廷、贵族、还是文人,喝茶都成为了“喝气派”、“喝礼儿”、“玩茶”。因此在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需求,对品茶煮茗等文化精神方面的活动兴趣不大。而汉族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情形,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茶艺的返璞归真。

明清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也已经改成“撮泡法”。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都是文人雅士关于茶的传世之作的代表。随着茶的种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质地、款式、花纹也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到了晚明时期,饮茶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文士们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认为应当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茶叶出口到了清朝也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以茶为载体,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总之,茶文化注重“和”字,千百年来在缓解压力、凝神静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也必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中国书店,1992.

[2]舒玉杰.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M].北京出版社,1996.

饮茶文化篇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的古国,是人类饮茶、种茶、制茶的发源地。早期的加工方式是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再到炒青散茶;茶叶种类也由单一的绿茶类,逐渐发展为六大茶类;由小规模手工作业,发展到机械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与提高,茶叶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茶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文明健康饮料之一。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地向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单一的产品模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

1良种选育

品种是构成茶叶品质的重要自然因素,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了成品茶的外形和内质。优良的茶树品种,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茶叶产量,而且能显著地改善茶叶品质,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在茶叶市场中,不仅仅是茶叶质量的竞争,同时也是茶树品种间的竞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良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例如:适制绿茶的良种,发芽期早,抗性、产量都较一般品种要高,且鲜叶中的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也较高,较著名的有龙井43、福鼎大白茶、紫阳种、迎霜等;适制乌龙茶的品种,碳氮代谢适中,水浸出物、醚浸出物含量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糖类物质含量较丰富,有一定含量的儿茶素,且各种元素含量比例协调,比较著名的有铁观音、黄金桂、武夷水仙、凤凰单丛、白叶单丛等,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通过科学方法,对良种进行选育,对茶区的环境条件、品种的适制性进行研究,选择早、中、晚品种搭配等措施,大力推广,结合高水平的栽培管理措施,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茶园管理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叶经济发展的起源地,但是在世界茶叶市场上,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面积第一,产量和出口却是第二或第三的局面。其中存在很多原因,表现在茶园管理方面,是因为茶园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产量较低、品质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世界各产茶国都把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和根本性农业措施[2]。如何利用生态措施来改善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实现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俨然成为茶叶研究人员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欧盟也不断增加茶叶农药检测的种类和降低农药残留量允许标准,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度减少,使我国多种茶叶无法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3]。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以及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今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茶叶农药检测品种和农药残留量的允许标准将不断增加和降低,各茶叶进口国仍然会不断的要求出口的茶叶食品安全合格。因此我们要解决出口量和质量安全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茶叶科技工作者不断的努力,研制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找出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受到污染的茶树栽培模式和茶园管理措施,有计划地发展生态型茶园,开发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与国际茶叶市场接轨[4],这样才能使茶园的管理既满足茶业经济发展的目的,又能改善和保护茶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处理好发展茶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茶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3茶叶机械化生产

茶叶机械化生产主要包含机械化采茶和机械化加工,机械化可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销售优势,有利于茶叶生产的有序化、清洁化进行。茶叶机械化生产具备以下优点[5]:①产品规格统一,可以形成批量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产业化的组织系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可以通过商标注册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③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资金的积累,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应用,能够把茶叶生产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可以形成足够的综合开发实力;④打破传统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存在的条块分割局面,大大缩短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出口的运作周期,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品市场的开拓。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应结合各种茶类的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形成的机理和工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出与其相对应的加工机械,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市场的竞争是产量和质量的竞争,而生产企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水平的机械化运作能充分的体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产业化发展。

4夏暑茶利用

夏暑季节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茶树体内的碳代谢水平较高,因此茶多酚类的物质积累较多;而氮代谢水平较低,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对于一些绿茶产区来说,所制成的茶叶滋味苦涩,汤色较暗,各项感官指标都不如春茶,因此没有销售市场,茶园基本上封园停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鲜叶原料的浪费。对于乌龙茶来说,夏暑茶的香气及内质也不如春茶、秋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工艺或者产品的形式进行改进,从而使鲜叶原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目前对夏暑茶的一些研究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对鲜叶进行适当摊放过程中,鲜叶中的多酚类,尤其是酯型儿茶素部分水解成了苦涩味和收敛性均较弱的非酯型儿茶素;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具有鲜爽味的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和果胶也部分转化为水溶性糖和水溶性果胶,同时采用蒸气、微波杀青,轻度揉捻,分次干燥,这些处理都有利于增加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增进茶汤的鲜醇度和浓度,降低酚氨比,减轻夏暑茶的苦涩味和收敛性[6];对乌龙茶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通过改变做青过程中温湿度条件等,使多酚类物质得到有效的转化,提高香气,改善茶叶品质。除了对工艺的改进,生产上还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外源物质,如多酚氧化酶、微生物等,促进物质间的转化,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或者根据生产的实际,研发出不同的茶类,如夏暑绿茶原料用来做乌龙茶、黑茶或饮料等,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综合运用这些方式,来充分利用夏暑茶,减少浪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茶叶功能性成分利用

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等,另一类是次要功能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芳香物质、酶类等。目前,茶叶功能成分的性质及开发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主要成分,其它次要的功能成分由于其含量较低或提取制备较难实现等原因,研究和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经过茶叶工作者的研究,茶叶中各主要成分的生物学功能已逐渐体现,现总结如表[7]:从表中可以看出,茶叶作为天然的饮品来说,各有效成分之间既具有独特的功能,又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综合技术,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离提取,进一步的应用到食品、药物、饮料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的一些研究由于受到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利用,因此产品种类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已知的功能外,各成分新的生物学功能,优质、高效、安全的提取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控制等问题都制约了茶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技术人员,对提取技术等进行研究,建立标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力。

6茶叶新产品开发

6.1速溶茶

速溶茶是以成品茶或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过滤、分离、浓缩和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饮料产品。形状有粉末状、碎片状、颗粒状,该产品冲水即溶,没有余渣,故称为“速溶茶”。由于速溶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原本的色、香、味品质,且同时具备了营养、方便、卫生、高雅等优点而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是国外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饮料。速溶茶既有别于传统的茶叶,也不同于一般的饮料,饮用方式独特,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加入其它风味物质进行调饮,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通过运用茶叶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吸取制茶和饮料制作技术的成熟经验,结合当代化工的基本设备,使速溶茶的加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自控化,能有效地推动茶叶新产品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6.2茶饮料

近年来绿色、保健食品的兴起,为液态茶饮料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上液态茶饮料具有方便、新型等特点,各大饮料生产厂家也加快了茶饮料的研发和生产步伐,期望在茶饮料市场取得先机。从国内外饮茶方式的发展来看,已经历了“传统的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的冷、热水冲泡,果汁茶软饮料即饮,纯茶汁软饮料即饮”的发展阶段。其中日本、台湾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最先发展到以纯茶汁即饮为主的饮用阶段,茶饮料已占据了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上的茶饮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口味分为调配型茶饮料(以茶水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香料、酸、中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调和而成的饮料);按国家标准分为纯茶饮料、茶汤饮料、果味型茶饮料、碳酸型茶饮料、奶味型茶饮料等;按营养角度分为:纯天然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营养型茶饮料(蜜茶饮料、茶咖啡饮料、液体奶茶)、保健型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研究新产品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的筛选茶叶原料、水质和风味物质,而工艺的各个环节:浸提、过滤、添加抗氧化剂或其它添加剂、包装、灭菌、贮藏等技术都直接影响了茶饮料的品质。目前对茶饮料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浑浊沉淀(茶乳酪)的产生;其次是茶饮料色泽的褐变;最后是加工过程中香气的散发以及不良气味的产生。如何加工出适合生产茶饮料的原料用茶,及找出科学合理的饮料工艺参数以及优质的保鲜技术,对茶叶加工业、茶饮料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3茶食品

近几年,在饮食界流行一种新的时尚,即从过去的“喝茶”发展到现在的“吃茶”。方法则是将各种碎茶或者速溶茶粉加入到各种食品中,通过的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出一种新型的食品,既有食品的口感,又有茶叶的风味,味道独特,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有:茶末巧克力、绿茶瓜子、茶叶月饼、绿茶口香糖、茶末豆腐、绿茶冰淇淋等,都是市场上畅销的商品。茶食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中低档茶的销路问题,或者如前面所说的夏暑茶的利用问题。这些茶叶在口味和品质上不被消费者接受,没有市场,但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提取和分离出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与食品加工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高茶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等,比如茶叶中的一些不溶于水的维生素类、蛋白质等功能成分,能通过直接的食用被人体吸收。发展茶食品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品,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可研究的食品有:添加维生素或儿茶素类物质的抗衰老食品,抗龋齿食品,以及降血糖、降血脂等食品。

6.4保健茶

保健茶可以使人们保持健康的身体,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长期饮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我国的保健茶种类可以分为纯中草药茶和以茶叶、中草药或微量元素配制的保健茶两种。以茶叶为主的保健茶,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茶叶的风味,同时具备中草药或微量元素的保健功效,目前有研究的如:金银花保健茶,荷叶茶、柿叶茶等,还有一些加入人体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硒、锌等,融合了茶叶和其他成分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人们的食品消费行为发生了大的变化,诸如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摄入较多,从而引起了一些与营养结构改变,平衡遭到破坏等有关的疾病,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新型保健食品的需求。这些食品必须符合营养、保健、养生的功能,因此保健茶的发展前景巨大,结合茶叶科学和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开发新型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保健茶产品在未来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7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讲的茶文化,多半指的是狭义上的概念。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应用茶学、医学、生物化学等技术,对茶叶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饮茶的各项生理保健功能,如抗癌、杀菌消炎、降血压、抗氧化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喝茶,并且茶文化的层次不断提高。各地也在不断的举办大型茶文化节,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广东省茶博会、信阳国际茶文化节等,这些活动的举行,吸引了美、韩及港澳台地区的茶叶企业参加,不仅宣传和推广了茶文化,同时也带动了地方茶叶贸易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赋予了茶文化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茶文化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且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内涵也在继续扩大、延伸。新时期的茶文化将科学技术、新闻媒体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培养了大批学习茶文化的专业人才,茶艺师等,利用媒体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等,准确把握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精髓,使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得到显著体现。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新型化、国际化等多种发展趋势。

8茯砖茶的研究

茯茶属于黑茶类,是我国边销茶中销量最大的一个茶类,由于它独特的品质特征及对人体特殊的保健功能,成为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因茯茶能有效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且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对于一些老年人和饮食结构失去平衡的消费者来说,茯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茯砖茶品种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茯砖茶品质的形成与原料、工艺等因素有关,而独特的发花工艺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其中对冠突散囊菌的研究方面已逐渐成熟,通过分离、鉴定和培养,发现了冠突散囊菌的演变规律,保健功能等,但是如何提高发花的效率,快速检测发花的质量,提高发花的品质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茯砖茶主要是由相对较粗老的原料加工而成,其氟的含量高于一般较细嫩的茶叶,然而目前对于茯砖茶中氟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是很清楚,同时茯砖茶有效降氟技术、其他保健功能及新产品的开发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9科学饮茶

饮茶要结合科学的泡茶方式,才能体现其品质的优异,体会出不同茶叶的韵味。一般从泡茶用水、用具、水温、时间等方面进行掌握。用水要求无金属离子等杂质,甘甜、清洁、新鲜,一般为山泉水较好,井水较差。不同的茶类,泡茶用具也有所差异,如绿茶和花茶,一般选用透明玻璃杯,这样可以直观的欣赏茶叶的形态、色泽,赏心悦目,又可以感受绿茶特有的香气;因绿茶原料比较细嫩,水温一般控制在在85℃左右,高温易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类等物质,影响茶汤的滋味。乌龙茶一般选用紫砂壶,沸水冲泡,结合紫砂壶不走味等优点,以及烫壶、温杯、高冲、低泡的方式,充分的体现茶叶的品质。黑茶类,由于工艺的不同,冲泡时一般采用煮饮或沸水冲泡的方式,对茶具一般没有要求。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条件下,人们的饮茶习惯也有所不同,如我国北方地区多饮绿茶、花茶,南方地区多饮乌龙茶,西部地区多饮黑茶等。春季宜饮花茶类,夏季宜饮绿茶类,秋季宜饮乌龙茶类,冬季宜饮红茶,黑茶类。不同的茶类,其品质差异较大,针对不同的健康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人群来说,也要进行科学的选择。对胃酸过多的人群来说,不适宜饮较浓的茶;孕妇及儿童不宜饮茶;睡前、饭前饭后不宜饮茶;服用铁剂药物后不宜饮茶;老年人不宜饮生茶。而较适宜饮茶的有:脑力劳动者和夜间工作者,茶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运动、演讲后,宜饮茶,可补充水分,消除疲劳;过多摄入高脂肪的食物后宜饮茶[8]。

饮茶文化篇8

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居住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燥、酷寒、素不产茶,为何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如此强烈嗜好的饮茶习惯呢?于此有必要对藏族饮茶习惯形成的历史过程作一些探讨。

我国的茶原产于南方,其中巴蜀和云南是最早产茶、饮茶之地。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中原饮茶是秦由蜀传去的。巴蜀不仅产茶早,而且是最先把茶作为商品上市交易的地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蜀西民间贸易活动说:“牵犬贩鹅,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境)买茶。”说明至少在西汉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蜀的商人秦汉之时已与康藏高原东部的都夷、牦牛夷等有着交换关系,以蜀中之茶换取马、牦牛等。茶这时既已成为蜀中的商品,自然会在这种交换中输入高原东部地区这些藏族先民之中。不过,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产茶不多,即在内地尚未形成普遍的饮茶习惯。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当然更无饮茶的习惯。

据藏文史籍记载,茶正式输入是在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704年在位)。当时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无论如何要找到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这种把茶当作保健药物的情况,与内地最早对茶的认识是一样的。《神农本草》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都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藏族地区高寒缺氧,食物又是牛羊肉和糌粑等油、燥性之物,缺少蔬菜。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缺陷,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最初仅把茶作为一种保健药看待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吐蕃王朝的前期,由于汉藏贸易尚不发达,由内地输入藏区的茶还很少,只能供王室和贵族享用,藏族人民生活中还无饮茶之习。

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乾者。’”这里所说的常鲁公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唐自开元后,士大夫中盛行烹茶之艺,烹茶时要加入姜、盐和各种辛香之物以调味,吐蕃赞普见而奇之,不知所煮为茶,这说明当时吐蕃尚不知唐人烹茶之方法,也还未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再看赞普拿出的茶中,尽是当时天下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湖乾,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吐蕃宫中收藏了这许多唐之名茶,却又不晓唐之烹茶方法,正好印证了藏文史料中的记载,说明当时茶还是被当作珍贵的保健药而被王室收藏,并未成为广大藏族人生活中的饮料。

在敦煌千佛洞和新疆地区出土的一批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木简中,记载了吐蕃社会的经济生活情况,但在这些于8-9世纪的文献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资有青稞、小麦、酒、皮张、牲畜等,却单之不见有茶,这说明至少在9世纪初以前,茶还没有进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还没有饮茶之习。

藏族民间饮茶大抵在9世纪初以后才开始,这是因为从初唐到中唐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虽然因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渠道,推动了藏汉贸易的发展。但总的说来,唐蕃因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时有发生,争战连绵,在大多数时候双方的贸易关系不能正常开展,这就极大地制约了茶对藏区的输入。所以吐蕃虽很早就输入了内地的茶,但都没有使茶在吐蕃社会各阶层中传播,更没有使饮茶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的生活习惯。

晚唐以后,唐蕃双方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睦相处时期。从而使汉藏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战争状态的结束,使官方和民间的商贸渠道都畅通无阻,这就为茶大量输入藏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给藏族饮茶之习的形成提供了物资基础。

另一方面,晚唐时期吐蕃的社会环境也为饮茶之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吐蕃的热巴巾赞普(815-838在位)开展了空前的尊佛运动,规定了七户养一僧的制度,藏地的僧人从此脱离生产劳动,专事修习,对于每日打坐诵经的僧人来说,茶的“破睡”和“涤烦疗渴”作用尤显得突出。唐朝自开元后,因禅宗盛行,坐禅之人“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风闻录》)。

饮茶文化篇9

关键词:擂茶;擂茶文化;道家文化;比较

擂茶是我国特有的茶饮风俗,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制作方式和丰富的养生价值受到广大茶饮爱好者的喜爱。地处武陵山片区的常德和雪峰山腹地的益阳安化都是最早出现种茶、打擂茶和食擂茶的地区,两地在擂茶的发源,制作、饮用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异同,特别是在饮用习惯上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一、常德擂茶与益阳擂茶发源于同一时期

(一)茶叶的起源

对于擂茶的起源问题,首先要从茶叶的起源谈起,因为擂茶必不可少的原料就是茶叶。关于茶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人文化初祖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发现茶的作用而开始推广茶叶种植,神农氏生活的范围就是我国湖南、湖北一带;吴觉农先生也提出我国西南地区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说法,并可追溯到三千万年前茶树已出现;《茶经》记载“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向掇之。”其巴山峡川指的就是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及湖南西北部的武陵山片区,已有种茶、采茶的历史,都能充分证明湖南常德及益阳地区自古就是茶叶主产区,为擂茶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二)擂茶的起源

关于擂茶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湖南《桃源县志》谓:“始于东汉”,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平定“五溪蛮”,民间献茶以报德的说法较为有说服力。传说东汉马援将军率军南征,途经武陵乌头村(今桃花源一带),将士因水土不服,染患瘟疫,一老妇献出“三生汤”,将士饮数日痊愈,得胜回朝。这种“三生汤”就是擂茶,用生茶叶、生姜、生米擂成糊状,饮用时用水调匀煮熟,从此,“打擂茶”之风广为传播。 据同治《安化县志》载:“县西二百五十里之四都奎溪坪,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五溪蛮,驻兵于此,居民立庙以祀,康熙五十年重修。”从两地县志不难看出都认为擂茶源起东汉与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五溪蛮”相关,只是在驻兵献茶的地点上有不同的看法,常德擂茶与益阳擂茶发源于同一时期则是共同认可的。

二、常德擂茶文化与益阳擂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联

(一)擂茶保健的功效与道家文化的关联

擂茶作为一种饮食具有保健的作用。居住在湘、鄂、川、黔交界武陵山片区的人们将擂茶称作“三生汤”,也有“五味汤”、“七宝茶”的说法,都体现出擂茶保健的功效。擂茶中的食材一般有茶叶、生姜、生米、花生、芝麻等物资,中药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有提神祛腻、清心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湿发汗,米仁能健脾润肺、和胃止火的作用,如此配制的擂茶,自然即是饮料可解渴,又是良药能保健。常德擂茶与益阳擂茶在制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原料上也大致相同,所以基本上都具有保健的功效。这也与道家文化中讲求内外兼修,追求长生和注重养生的文化正好相吻合。

(二)擂茶文化地域性与道家文化地域性重合

根据调查常德食用擂茶的主要集中地为桃源县、鼎城区花岩溪等地都是道家文化的中心,道家讲求阴阳风水、洞天福地,桃源县的桃花源就是道家所讲的洞天福地之一,而与鼎城区相连的德山就是道家所说的七十二福地第五十三福地所在。在益阳安化县也处处可见道家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云台山真武寺被当地人称为小武当,据省县志记载:云台山真武寺建于明朝年间,武当山法师行道至此,发现云台山风光秀美,放眼望去一览众山小,且云雾霭霭,好一幅人间仙境的美景。于是便在此修建寺庙,并在此终其一生。因法师师出武当,故取名为“真武寺”,同时也称“即武当”。安化县的地名中也处处可以见到道家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如资水南岸的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条鱼洞、大酉溪的潭水洞等等,这里的洞即道家所倡导的洞天福地。在被调查人群中有85%的人群或家庭信奉道教,可见道家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德山善德观的道长也有午时擂茶的习惯,当注重养生的道家文化与擂茶相遇时,擂茶文化与道家文化自此相辅相存,可以这样说,道家文化的养生之道对这一地区的擂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擂茶也为道家文化的养生提供了实物佐证。

三、常德擂茶重在宴饮形式,益阳擂茶更注重养生功效

(一)常德擂茶的宴饮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擂茶的饮用方式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常德黄土店,擂茶宴成为了一种时尚,早年间常德地区喝擂茶,只是在擂茶里放入一些炒米,佐以一些花生或红薯片,大家围在火堂边喝喝茶、聊聊天,现在的擂茶已出现了一种新的宴饮形式。所谓宴也有很多的开式:家宴、婚宴、丧宴等等,而擂茶宴则是典型的家宴。常德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儒家的修身、齐家的思想根深蒂固,家庭观念浓厚,宴饮亲朋、家庭聚会则是十分平常之事,喝擂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所谓擂茶宴,其实就是将擂茶放上餐桌,配以其它的食物构成满满一桌达到宴请的规格,常德擂茶宴上,一般二三十个碗碟不等,大多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食,主要有发糕、酱板鸭、毛豆、糖由粑粑、腌菜,再加上炒米、花生、红薯片、麻糖糕等,这此小食往往都是主人现做,既营养又美味。亲友们围上一桌,拉家长、评时事、嘘寒问暖其乐融融,家庭、家族关系在这浓浓的擂茶中更加和谐。到过桃花源旅游的朋友也应该感受到当地的擂茶已不在饮用擂茶。而延伸到品尝擂茶宴中的小吃和主人的热情。

(二)益阳擂茶更注重养生功效

益阳地区民间把擂茶列为药茶,加上草药擂于茶中,既解渴又治病,尤其安化擂茶品种最多,在保健、养生功能上,有止渴的、消炎的、防暑的、抗寒的等多种擂茶配方。在擂茶饮用形式上,虽然益阳擂茶辅料有花生、葵瓜子、南瓜子、麻糖、薯片(条)、等碟,多为炒熟的香脆之物,边喝茶边吃碟子,打发饮茶间隙,但仍就民饮茶为主,尤其是安化“后乡”地区,仍保留最原始擂茶的制作工艺和饮用形式。

四、结论

1、常德擂茶与益阳擂茶都始于东汉时期。

2、常德擂茶文化与益阳擂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辅相存,可以这样说,道家文化的养生之道对这一地区的擂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擂茶也为道家文化的养生提供了实物佐证。

3、常德擂茶重在宴饮形式,益阳擂茶更注重养生功效。(作者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德市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常德擂茶文化产业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觉农、吕允福、张承春.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J].茶叶,1979.(01)5-10

[2] 巴陵.安化擂茶[J].商业文化,2009(04)88

饮茶文化篇10

佛教的繁荣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在唐代大为盛行。寺院遍地可见,对茶的传播及茶文化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代的佛教寺院大多建立在风景宜人的地区。这些地方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较好,很适合茶叶的种植。因此,在这些寺院的旁边,往往有很多茶园。僧人在坐禅修行的过程中,必须排除一切杂念,而长时间的空腹打坐,使得他们十分需要一种提神醒脑的保健品。茶正具有这样的作用,又近在身边,自然成为僧人首选的饮品。在饮茶的过程中,僧人们潜心研究煮茶的技术、茶叶的品种、种植的方法等,极大的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名茶,都产自那时的寺院,如黄山云谷寺的黄山毛峰、杭州龙井寺的龙井、长兴吉祥寺的紫笋等。另外,寺院还有专门烧水煮茶的僧人,待游客来时献茶。还有高僧写茶书、撰茶文,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就出自名僧陆羽之手。从此茶与佛不相分离,即“茶佛一体”。明代诗人陆容曾这样形容佛中有茶、茶中有佛:“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5]”僧人种茶、制茶、品茶之风的盛行,在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民皆饮茶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文人雅士的喜爱、颂扬也密不可分。唐代的文人士大夫有互相拜访、互赠礼品的习惯。茶为他们平日所饮,自然也成了他们相互之间馈赠的佳品。唐诗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在收到友人赠送的好茶之后有感而发的杰作。唐代流传下来的茶诗数量巨大,如李白的《答族叔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萧员外寄新蜀茶》,刘禹锡的《尝茶》,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等。茶诗一体,茶与诗交相辉映,令茶文化又增添了一丝高雅的气息。李白《答族叔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举世未之见,其名是难传。……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6]”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云:“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6]”李德裕《故人寄茶》曰:“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6]”文人墨客品茶题诗,诗中有茶,茶中有诗,意境深远。这样的茶诗题材广泛,数不胜数,茶文化的繁荣可见一斑。除了吟诗颂茶,唐代的文人们还喜好以茶会友,茶会、茶宴也开始广为流传,即为今日的茶话会。文人士大夫们在自家庭院沏一壶好茶,邀请好友一聚,或吟诗作画,或畅谈人生,或切磋棋艺,或欣赏歌舞,以茶相伴,乐活其中。诗人钱起曾作诗这样形容茶话会:“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6]”饮茶在上流社会中较为常见,在普通百姓中也是十分普遍。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叶。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就有他本人多次在乡间饮茶的记载。如书中记载其“到乔村王家吃茶”“到潘村潘家”“到南接村刘家,长设斋饭,供养师僧,不限多少。入宅不久,便供饭食,妇人出来慰客数遍,斋了吃茶。[7]”此时的农村,茶已是人人家中必备的饮品。诗人岑参也禁不住作诗感叹这种众人皆饮茶的场面:“燃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8]”唐穆宗即位之初,盐铁使王播建议增加茶税,李珏坚决反对,上疏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田闾之间,嗜好尤切。[9]”这里或许夸大了茶的重要性,但是有理有据,应该是可信的。显然,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都有饮茶的习惯,茶的使用已是相当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