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十篇

时间:2023-04-06 08:00:52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篇1

摘要:当前,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当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联系。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对中等发达水平的研究较少。当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成就后,发展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很少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前进与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1.1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较早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并没有完全区分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但是,随着经济学发展的更加成熟,人们不仅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明确知道了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地认可和关注,随着经济优先增长发展模式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随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进其他地方的经济共同发展。

1.2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任何时代,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经济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通过投资驱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竞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先天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被提出并被实施,很明显,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时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是指优先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最终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均衡发展。

2.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2.1中国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功与带来的问题

随着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采取优先经济发展模式正确性。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二,我国已经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加快了我国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2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向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转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优先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及其正确的,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少在当时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优先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进而实现公平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3沿海先行发展战略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人口较大,采取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必要的措施。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实行沿海先行发展的经济模式向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

3.总结

总而言之,对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因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9(4):26-27.

经济发展模式篇2

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或者具有突出特点,就会有相应的模式提出。比如,以德国、瑞士、挪威、瑞典等为代表,强调政府作用和福利社会的“莱茵模式”,或者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强调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或者称为“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以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为代表,强调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东亚模式”,或者称为“新兴市场经济模式”;以墨西哥、阿根廷等为代表,强调践行经济“私有化、非调控化、自由化”为特征的基于“华盛顿共识”的“拉美模式”,因其是失败的,又被称为“拉美陷阱”;以俄罗斯等为代表,强调经济迅速“私有化、非调控化、自由化”而失败的“激进转轨模式”,或者称为“休克疗法”;以越南为代表,强调利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又称为“越南模式”,等等。

不同的发展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也有共性。不同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显著特点,但是同一发展模式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观察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从客观、全面和实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既不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也不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模式形成后,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同样也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党和政府需要警惕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蜕变。

一、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

通常人们更注重的是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区分开了不同发展模式。不过即使是同一个发展模式,中外学者站在不同立场和观察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即使是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循了“新自由主义模式”,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改革就是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核心理念“华盛顿共识”靠拢的过程。(姚洋:《中国30年高增长的背景》,《招商周刊》2008年第20期)有学者认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走了一条以市场化、私有化、非调控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佳工具,其配置资源的效率远胜于国家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市场作用越大越好。企业家和个人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与个人对私人财产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地方分权引起的地方竞争和对外开放引入的制度竞争,是中国发展的推动力。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市场自由化过程,也是整个经济的非公有化的过程。非公经济比例不断上升、公有经济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私有经济比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公有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张维迎:《理解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市场》2008年第33期)这些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原因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干预过多,私有化还不彻底,并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市场自由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

这些学者仅仅看到,中国在从传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确实是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论述,并在实践中从过去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转向适当强调个体利益,从几乎单纯的公有制经济到适度降低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和开创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支持与引导个体、私营和外资等私有制经济发展。于是,这些学者就误以为中国改革开放是遵循了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的逻辑。事实上,如果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的逻辑,中国就不可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如果遵循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实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就不可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也不可能倡导独立自主的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的对外开放。显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没有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会误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不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且中国改革开放30年出现的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拉得过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浪费性使用、环境严重污染、公有资产流失、私有制企业职工工作条件恶劣、腐败盛行等问题,恰恰是受到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宣传和影响的结果。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倡导的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企业不注重资源节约,恣意排放生产污染物,最大程度地压低工资和降低工作条件,甚至生产和兜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个人寻求财产最大化,引发个人损公肥私、行贿受贿、道德沦丧,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收入和财富占有差距的不断扩大,也正是私有制经济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和行业的调整,甚至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倒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不能就此笼统地说公有制经济效率低。正如一些私有制企业破产倒闭,不能证明私有制企业效率低一样。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的宏观和微观高效益,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继续持续发展,更应归功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才保证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了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按资分配为主体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必然会出现有效消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因此经济总是不断地被经济危机所打断,是不可能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发展假若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同样逃脱不了“拉美模式”失败的命运;相反,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恰恰说明中国并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

二、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循并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这些学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既演变了资本主义,也演变了社会主义。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人,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由民主、混合所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构成。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乎单一的公有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家请回来,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政策都是对社会主义的演变或者说修正,只是“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迈向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性一步。这些学者还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既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又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载入宪法,从而获得宪法保证,标志着中国踏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民主社会主义战胜暴力社会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这些学者得出结论是,“中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就会开辟世界历史发展的新航道”。 (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者只看到中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看不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只看到中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看不到中国按劳分配为主体,而且最终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只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性,看不到二者性质上的本质差别,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只看到中国鼓励、支持和引导私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看不到现阶段由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鼓励、支持和引导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正是适应部分落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需要,从而促进了落后生产力极大的发展;只看到一些私有资本及其所有者与现存的较先进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看不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非一定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只看到福利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缓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看不到福利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和主张,私有资本条件下的利润是为资产阶级所有,资本主义的福利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合格的雇佣劳动力是为资产阶级剥削服务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者片面看待中国经济发展,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遵循和将要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实际并非如此。

中国经济始终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的。改革既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发展也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中国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二者的优势,这正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中国通过改革,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念,“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说成“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无疑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因其具有中国特色,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对应,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

第一,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所谓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包含资产在质上和量上的优势),发展中外私有制经济。中国在多种所有制的动态发展中,注重保持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作为“主体-辅体”的所有制结构,当然,这种所有制结构的保持并非简单地控制私有制经济的上升,而是在私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巩固、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始终保持公有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和控制地位。

第二,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所谓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是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要素所有者可凭产权参与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呈现交互同向和并重关系。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提供了可行性的前提条件。在多要素参与分配的条件下,中国注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所谓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是指多结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在廉洁、廉价、民主和高效的基础上,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型作用。中国经济在保持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国家的计划手段和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既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去抑止“国家调节失灵”,又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实现一种“基础-主导”的双重调节机制。

第四,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所谓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是指要处理好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自力更生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利用本国资本关系,实行内需为主并与外需相结合的国内外经济交往关系,促进从追求引进数量的粗放型开放模式向追求引进效益的质量型开放模式转变。中国注重在结合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控股、控技(尤其是核心技术)和控牌(尤其是名牌)的“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和民族跨国公司,突出培育和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目的是打造出中国的世界工厂而非世界加工厂,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借鉴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指出的,它同样可以为发达国家所借鉴。

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模式形成后,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同样也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问题在于,不仅仅是“量变”而已,发生“质变”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同于先前的发展模式;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发生“质变”后的发展模式是否还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就中国而言,如果私有制经济的比例上升,公有制经济的比例下降,而公有制经济始终在量和质上还保持对私有制经济的优势,那么这种经济产权结构的特点,依然是“公有主体型的产权制度”,并且这种“公有主体型的产权制度”可以为“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提供前提条件,并保障经济的长期快速持续发展;相反,如果私有制经济的比例不断上升,公有制的比例不断下降,达到私有制经济在量和质上都超过了公有制经济,这时经济产权结构的特点,则是“私有主体型的产权制度”,由此会导致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加大就是必然的了,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就会断裂,经济社会的继续持续快速发展就会相应丧失。因此,如何保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学者和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入思考的。

经济发展模式篇3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

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兴产物,林下经济在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之一。林下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农复合经营方式,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民收入、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林下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 林下经济的概念

林下经济是以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为基础,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借助林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改善生态涵养区(特别是山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2 林下经济的特点

1.2.1 林下经济是以林为主,集农、林、牧于一体的复合型共赢经济。传统的农林间作和农果间作是以农为主,而林下经济则是以林为主,通过林下种植或养殖,能够促进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形成多维立体型的产业经济结构,将有限的林地资源“扩宽拉长”。

1.2.2 林下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农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林下小气候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防治病虫害发生,有利于林下动植物生长。通过林下种养殖也能够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促进林木生长、有研究表明,发展林下经济地区的树木生长量比一般林地平均高出15%~20%。

1.2.3 发展林下经济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农民富裕和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下经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以起到近期得农(牧)、远期得林、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同时将畜禽养殖业迁到林间,能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

2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按照生产方式可划分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2种类型,通过适当的林下种植和养殖种类的合理搭配,主要可以分为林菌(菜)、林药、林粮、林茶、林草、牧林禽(畜)等经营模式。

2.1 林菌(菜)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氧气充足、温差小等特点,在郁闭的林下搭棚种植木耳、香菇等食用菌,或者种植鱼腥草、蕨菜等野菜,市场潜力巨大,收益高,是荫蔽林地开展林下种植的首选模式。

2.2 林药模式

在林荫下种植耐荫性的白芍、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材,生产技术含量不高,但收益显著。杨树林下种植白芍的林药模式在广东省亳州市被广泛推广。

2.3 林粮模式

在株行距较大、郁闭度小的林下,种植一定的粮食作物,可以选择矮秆小麦等主粮作物,也可以选择黄豆、豌豆等杂粮作物,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还可养地培肥。

2.4 林茶模式

在低山丘陵地区,不适宜间作粮食作物的地块,林下种植茶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林下可以为茶树提供一定的遮荫,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较为典型的有栗茶间作模式。

2.5 林草牧模式

在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可以有选择性地种植优质牧草,可出售鲜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一举多得。

2.6 林禽(畜)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和杂草多的特点,放养鸡、鸭、羊等禽(畜),禽(畜)类品质得到保证,粪便追肥又有利于树木生长。另外,利用森林生态景观开发森林休闲旅游也可视为一种林下经济模式。

3 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空间有限的局面下,利用闲置林地发展林下多种经营,既可以统筹林地经营,开拓增收渠道,又可以开辟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但是,由于我国对林下经济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和管理都不成熟,无章可循,导致各地林下经济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可持续性不强。为此,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政策扶持是先导

政府部门在倡导发展林下经济时,应注重调研,掌握本地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动向,了解林农意愿,制定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大力宣传,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

3.2 规范管理是前提

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参与式林业发展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统一组织和协调,完善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品牌效应。

3.3 技术支持是基础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及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规范,建立林地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林地生态环境评价。

4 效益评价方法解析

对于不同林下经济模式或同一模式的不同搭配进行效益评价,不能单纯看经济产出,要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以综合效益的高低作为评价模式优劣的标准。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风险分析与评价,林业上各种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也多引用此法。层次分析法主要有以下步骤:

4.1 建立层次模型

模型通常包括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以及备选方案层(针对复杂问题)。对于林下经济综合效益的评价,目标层即为建立最优质高效的林下经济模式。准则层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各层次的准则因素(指标层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同模式、不同地点、不同目标等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4.3 确定权重

通过构建判断矩阵,采用赋分评价的方法,分别算出准则层各因子以及准则层下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再对各指标进行层次总排序,求组合权重。层次总排序后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排除权重判断的随意性。

4.4 原始值标准化

指标层各因子对于不同林下经济模式或同一模式的不同搭配形式均有一个原始值(指标值),采用公式:标准化值=(指标值—最差值)/(最优值—最差值),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各数值就可以在[0,1]水平上进行比较,直观地反应在不同模式或不同搭配形式中产生的效益差异。

4.5 基于权重和标准化值的效益分析

根据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值和标准化值,就能加权得出最终的总体排序,即不同林下经济模式或同一模式的不同搭配形式综合效益得分,得分最高的则为最优质高效的林下经济模式。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今后的研究中,既要注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细化研究,又要加强林下经济与地域差异的研究,而在推广应用中,更应结合当地实际,综合效益评价,选择最优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家学.林业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管理学家,2011(11)

2 毕世明.北京市林下经济年收入10亿元[J].湖南科技2011(2)

3 战臣祥,袁俊云,申鹏等.山东省临沂市林下经济现状与可持续生态发展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1(2)

经济发展模式篇4

1.1社会经济及电力产业发展形势

我国出口经济为主的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冲击实体经济,如东部沿海非正常的小企业停产、歇业、破产等出现,经济下滑、失业严重等问题。能源经济面对危机,需要电力企业要抓住契机,推进企业改造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产业发展水平,转变增长方式,开拓新市场,推动新需求,加大环境能源方面的技术投入与改造创新,扩大内需,实现科学发展,抵御风险,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化解经济危机。

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保持总体平衡态势。2008年,电力行业经受了多重困难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全国经济运行和奥运的安全保电任务,全国电力建设与投资结构继续加快调整,电力新增生产能力持续较快提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力消费需求减缓,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电力节能减排继续显现成效。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253万千瓦,同比增长10.34%。全国发电量增长5.18%,用电量增长5.23%。

全国电力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增加。2008年,电力基本建设总投资额达5763.29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电源、电网投资额分别为2878.73亿元和2884.56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10.78%和增长17.69%。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结构加快调整的态势,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额同比增长分别为71.85%和88.10%,火电基本建设投资额同比下降了21.99%。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例达50.05%。

面对当前全球的经济危机,结合能源与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如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推进节能和科技装备进步;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和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能源行业管理等,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来破解危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2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应对经济危机与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对这次全球危机的对策,首先,要尽快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给,强力扩大投资规模,强力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下滑,防止企业倒闭,防止失业增加;其次,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扩大内需,从结构上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实现经济科学发展。

从长期均衡看,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每增加1%,会促使经济增长0.66%,能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短期内,能源消费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变动有反向调整作用。当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靠能源消费、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的情况下,电力结构急需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1]。运用多种赢利模式,把握好我国能源战略的安全性与发展优势,这在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中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的拉动模式。

中国经济受经济陷入衰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我国电力加大产业投资与结构调整,可以合理地规避经济衰退影响,有效进行经济增长拉动,以及促进就业等。

2电力产业结构依存的能源战略框架影响因素我国电力在能源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受制于及影响着能源的整体发展。在国际能源竞争的加剧和更加复杂,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各能源战略的影响因素应该进行资源合理匹配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高效的能源战略管理组织体系。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不断持续推进,包括煤炭的市场化、电力系统的改革、石油系统企业的战略重组等,特别是国家能源部的撤销,对我国的能源战略产生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乃至以后的几十年中,能源的紧张供求矛盾会更加尖锐,是否能建立起有效的能源战略管理部门来对能源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和能源布局,比激活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营利能力水平将会更加重要。

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决定能源利用效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4%,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仍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能源的利用率低[2]。能源关键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相对薄弱,科研投入也严重不足等。能源利用效率反映出我国能源战略中高技术含量的比重。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选择。我国煤炭行业整体规划不系统,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我国煤炭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矿区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低,资源损失和浪费严重,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煤炭产业的发展应该向清洁、高效、煤化工等先进方向积极发展。

越来越多的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原油进口大国,石油供应愈加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原油进口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国际原油已经超过每桶100多美元,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石油消耗面临石油价格和消耗用量的双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的依赖,以及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尚未发生作用,海外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等因素,影响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重视环境与气候的世界潮流,要减少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物排放,新能源发展是最佳的选择。因资源、技术、效率、成本、缺乏由政府职能部门引导等原因,新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发展缓慢。针对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发展和世界范围能源供应紧张形势,我国需要加快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保证我国在世界各国大大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的形势下取得优势。

3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与拉动经济模式分析

3.1电力发展与产业投资速度控制模式

电力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电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控制电力工业适度超前的发展速度,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十五”期间的电力短缺的本质原因是未能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发展的需求电源规划选点要与电网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目标网架相适应,保持电力产业的适度超前发展。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体现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关系的宏观指标,综合反映了经济增长对电力需求的拉动作用。预计未来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大体保持在1左右。到2020年总装机需要达到10亿千瓦,电力产业应当保持6%~7%的年增长速度,控制好电力发展与产业投资速度模式。

3.2优化电源结构匹配模式

我国的电源结构基本上是以火电为主、水电等为辅的格局。这种电源结构应当是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并为现有的资源所支撑,符合电力产业的运营要求的电源结构;是火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各种资源发电,以及各种容量和技术水平的机组合理布局、相互补充的电源结构。如从燃煤机组74%,水电机组24%,核电机组1.70%,风电机组0.14%的结构来看,火电比例过大,因此要优化发展火电。加快水电开发的速度,尽快提高水电的比重。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把开发利用核能、发展核电作为今后优化电源结构的一个重点。实现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多元化,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坚持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电力领域,将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电站,鼓励新能源发电,加快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现电力的中心地位[3]。

3.3农业生物质-电力-生态经济模式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资源。当今人类面临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三大环境问题,都和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能源生产与消费(包括电力工业)对三大环境问题都有重大影响[4]。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机组效率,切实减少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要大力提高电力经营水平,形成电价与环保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联动机制。

在环保政策要求下,需要重视生态学的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理论,将企业看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同类企业就形成种群,而区域范围的产业体系就可以形成生物群落[5]。通过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信息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通过以物质循环和能量分级流动为特征的闭路循环工艺构建电力生态产业。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清洁能源,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形式。科学家估计每年地球上的植物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6]。生物质能源生产与应用可以实现CO2的“零排放”。生物质能源开发符合农业经济的基本原则,同时生物质能的深层次应用如生物质-电力-生态经济形式,达到调整电力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提供一条农业与工业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4应用循环经济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出于对能源价格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需要不断提高煤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但防止环境污染则在于煤电生产企业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从煤的储存、传送(全封闭进行)、燃烧,到副产物的循环、加工、再利用都尽可能节约、清洁。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从法律、体制、机制、政策、技术、观念、伦理等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指导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大力推动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城市与社会的试点发展。我国已经组织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项目,希望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5应用节能减排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5.1节能减排经济模式的应用

中国经济虽取得了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乃至过度消耗获得的。从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GDP与能源消费的比率)上看,中国能源消耗增长已大于GDP产值的增长,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能源高消耗支撑GDP的增长,这是一种落后的,难以持续、令人担忧的增长方式。据统计,中国万元产值平均能源消耗为1.445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4倍。降低能源消耗,向节省能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努力开发替代石油、煤炭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大大地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向节省能源的先进化方向转变[7]。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能源消耗:一是通过开发节能产品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二是开发可替代性资源、能源,降低现有能源的压力。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加快技术更新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贡献率,降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

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通过加强节能减排的宏观调控,在有效控制和科学优化投资(尤其是重化工工业)规模、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以人为本、集约化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准入管理,有效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体制,鼓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5.2清洁发展机制(CDM)模式的应用

国际社会最近对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开发和应用十分关注。《京都议定书》第12条“清洁发展机制(CDM)”中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帮助发达国家实施减排项目,并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服务。CDM项目是可再生能源的天下,以规模较小的水电和风电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如同一个基础产业,不仅自身在发展,还带动了关联产业,如核实、认证、中介服务、咨询等一系列商业活动。先行的CDM项目在开发、准备、谈判、额外性评价、基准线确定、价格、融资方式、核实等各方面为中国实施CDM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经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将为绿色电力发展及其市场拓展提供一个机制。假如绿色电力能以一种经济成本有效的方式引入,达到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它将通过能源消费者快速形成能源消费需求,大力刺激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发展动力。

6应用新能源经济拉动经济增长模式

新能源作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和永续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迎来大发展的新阶段。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形势,同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

核电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利用铀裂变技术,但也是会枯竭。海水的利用技术,第四代或更新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2050年前后核聚变发电技术有可能实现商业化。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力缓解煤炭消耗的压力和环境压力。

太阳能的发展。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28亿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每秒钟辐射地球表面的能量约为17万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总消耗量的3.5万倍。另外,太阳能资源的数量,分布的普遍性、清洁性和技术的可靠性,都优越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有热能和电能两种主要应用形式。太阳能热能应用在我国已经普及和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而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我国应制订太阳能推广长远规划,尽快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结合各地实际,采取风光互补、小水电站与太阳能互补,户用光伏电源系统、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等多种形式,独立系统与并网双通,综合开发应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打造新能源经济增长点。

风能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几乎不消耗矿物质和水资源,与常规燃煤、燃油发电方式相比,具有可减排CO2、SO2、NOX及烟尘等污染物、调整改善电力工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等各种优点,风力发电的经济指标逐渐接近清洁煤发电,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风能协会预计到2010年,风电装机可达230吉瓦;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会达到1231吉瓦,年发电量相当于届时世界电力需求的12%。而目前世界上风电仅提供约0.4%的电能。风电会向满足世界20%电力需求的方向发展,并创造179万个就业机会,风电成本下降40%,减少排放10多亿吨二氧化碳废气。因此,风力发电已不再是无足轻重的补充能源,而是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兴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模式篇5

1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成效

1.1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茯苓、白术、丹参、板蓝根、太子参、勾藤、金银花、百合、天麻、灵芝为主的林药模式。通过在油茶林、果园内套种中药材,共涉及农户1500余户、种植面积3333.33hm2,产值达1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6500余人。如高屯镇绞便村徐绍勇等农户,利用20hm2油茶示范林基地,开展林药种植,在林地内套种白术、丹参、板蓝根等中药材,2013年实现产值60万元,净收入40万元。蔬菜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蔬菜、香菇、木耳、竹荪等为主的林菜模式,该产业涉及农户1000余户,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333.33hm2,总产值4000万元。果品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西瓜、草莓等为主的林果模式。林下种植面积6.67hm2,产值3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400余人。

1.2林下养殖禽类产业,主要发展以土鸡、鸭为主的林禽模式,目前,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000hm2,林下养鸡、鸭存栏4.5万余只,产值160万元,受益50多户,解决劳动力就业130余人。畜类产业,利用森林面积666.67hm2,主要发展以山羊、竹鼠为主的林畜模式,共涉及农户300余户,养殖2.6万头(只),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900人。蜂蜜产业,在林地内放养蜜蜂,发展以养蜂为主的林蜂模式。全县有专业养蜂农户10余户,养蜂150余箱,产值3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0人。如岩洞镇竹坪村农户陈明胜2013年在林地内养蜂15箱,产值2万元,纯收入1.2万元。

1.3林下采集与加工竹笋采集:全县境内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及实竹等各种竹类资源6666.67hm2,年产各类竹笋500万kg,产值达500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5万人。其中,年产楠竹笋400万kg,产值4000万元,受益农户3500余户。同时带动竹筷、竹席等竹类加工产业的发展。如德顺乡楠竹林场太平山有楠竹基地666.67hm2,过去因经营较粗放,效益差。现引进福建一家大户黄世龙等人来承包经营,通过加强抚育管理,并采用竹腔施肥等技术,经近两年的管理,楠竹由原来的低产林逐渐恢复为高产林分,竹笋的产量由原来的450~750kg•hm-2提高到1500~3000kg•hm-2,年产值达6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000余人。辐射带动了周边500余户农户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公司下步将开发竹类产品深加工,提高林分的附加值。野生中药材采集,全县有近6.67万hm2森林中散生着各种野生中药材。如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森林中,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林下有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像淫羊霍、野三七、见杆风等珍贵药材。经调查,林农们在太平山采挖山药,每年能带来30万元的收入,惠及农户300余户。野生茶叶采集:太平山景区长有野生无污染、无病虫害原始生态有机甜茶6.67hm2,经加工可制成干茶,该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年创产值5万余元。蕨类采集:县境内林下野生蕨类资源近4万hm2,每年采集量达100余万kg,年销售近50万kg,产值达250余万元。全县林下产品加工主要有茯苓、松脂和竹笋粗加工,利用森林面积2333.33hm2,年生产2856t,产值达2088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1.4森林景观利用目前,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区,景区内共开设休闲山庄、农家乐30多家,涉及森林面积3733.33hm2。森林景观较大的有楠竹林场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东风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弄相山原始森林景观、平甫森林景观、石龙山至八舟河森林景观、天生桥森林景观、飞龙洞森林景观等。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收入1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如高屯镇的八舟河-天生桥-飞龙洞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收入3500万元,辐射带动新建10余户农家乐,解决劳动力就业750余人。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种养殖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县林下种养殖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总量不大。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30.92万hm2,目前开发利用面积不足1.5万hm2,森林利用率较低,林下种养殖经济总量不大。二是我县除了茶叶、油茶形成一定规模,建有龙头企业外,其他林下种养殖业基本上都是农户单打独斗,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三是缺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四是资金制约因素大。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种养殖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扶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五是缺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林农信息量少,存在盲目跟从现象,抗风险能力差。

3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3.1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林下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支撑,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规模就很难扩大。我县除了对茶叶、油茶加工企业扶持以外,还要扶持新建1~2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材、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种植、养殖专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鼓励种养户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也要创办本部门的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典型,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林下种养殖面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3.2做好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经营是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决林改后有人无山经营或有山无人经营的问题,我县对森林资源流转这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一是建立流转制度。制定了《黎平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初步明确了物权和债权的各自范围及其管理方式,规定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林权流转程序,为规范林权有序流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流转服务。我县有专门的林权管理办公室,有专职的森林资产评估队伍。在2010—2012年期间我县组织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到武汉和贵阳参加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取得评估资格的人员有15人,为森林资源流转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三是建立林业综合交易服务中心。确保了森林资源公开、公平交易,林权流转不断走向规范化,促进了大户承包利用森林资源和林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条件,延长林业贴息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对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公益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和县财政共同解决,商品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县财政承担80%和个人承担20%。

3.3做好技术和信息平台服务,为林农提供质量保障一是要搞好技术服务。要整合林业、农业、畜牧等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种养殖户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要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研究和分析,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做出产业发展决策调整,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4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积极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广大农民看到了新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发林下经济的积极性。由于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发展林下经济,把树枝、木屑等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树木的新陈代谢,畜禽粪便为树木提供了良好肥源。同时,林农加大了对林地的劳务投入和物质投入,及时为树木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对树木的生长和林木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下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林下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建设生态、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方向来盘活林地资源,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

经济发展模式篇6

拉美经济发展历程

拉美是发展中世界最早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地区,纵观其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阶段(1900~1945年)。这段时期是拉丁美洲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拉美大部分国家在18世纪逐步脱离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走向独立,在受殖民掠夺的同时,欧洲等地大量移民进入拉丁美洲,带来农业、矿业等需要的劳动力和技术。独立后,拉美各国政府为初级产品投入了更多土地,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如运输、通信和储藏技术,为初级产品的出口创造了条件。而此时,工业革命促使拉美宗主国急需大量原材料进行工业生产,拉丁美洲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换取资金发展本国经济,逐渐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划分的鲜明区域分工。

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5~1980年)。在这一阶段,拉美各国纷纷走上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拉美大部分国家基本保持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发展战略上,拉美各国转向国内市场,走内向型发展道路,此时经济发展特点主要是:大力发展本国制造业以取代制成品的进口;国家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并带动国内外私人投资;建立高关税和非关税体系保护国内市场;工业化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扩大内需。

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在这一阶段,拉美先后爆发了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经济从高速增长迅速陷入“失去的十年”。其爆发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陷入滞涨,1973年的两次石油大幅度提价使得大量石油美元流入西方商业银行,造成国际资金市场供过于求。实际利率大幅度降低,种种变化诱使拉美国家放手借贷,大量借入以浮动汇率计息的商业贷款。到80年代初,国际货币市场利率水平迅速上升,拉美各国债务形势急剧恶化。其二,是拉美国家没有合理利用所借资金,很大一部分通过借债获得的外资被投放在周期长和收效慢的基础建设上,而同时忽视了出口产业的重要性,出口产品结构仍停留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水平。

“边改革、边发展”时期(1990年以来)。80年代,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后,拉美各国为恢复经济尝试进行新的改革,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但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将拉美地区经济拖入泥潭,GDP增长率低于“失去的十年”水平,被称为“失去的五年”,直到2004年拉美才开始了新一轮经济复苏。但好景不长,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到来,拉美经济再次遭受重创。不断的危机促使拉美持续进行改革,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拉美步入“边改革、边发展”时期。但纵观80年代危机后各国改革的方向,可以发现:拉美各国纷纷由“内”再次转向“外”,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拉美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拉美经济曾一度快速增长,人均GDP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1000美元,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后来的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以来,相对东亚经济的缓慢发展,拉美暴露出发展中的不少问题。

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在拉美独立前,国家财富高度集中,全社会90%的财富被10%的人占有。尽管19世纪初拉美各国相继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少数家族和利益集团仍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生活。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1世纪初,拉美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4%;同时,10%的富人与10%的穷人分别占有国民收入的48%与1.6%,差距极大。近年来,拉美各国都致力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大都处在0.4的国际警戒线以上,仍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公的地区之一(见表1)。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自20世纪40年代起,在拉美经济委员会提出的“拉美发展主义”指导下,拉美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大力实行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但受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这种内向发展模式的制约和政府政策导向因素的影响,拉美国家工业部门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工业体系在国际上不具竞争力,没有支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均衡体制和完整的工业体系,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失去的十年”中,许多国家发展出现倒退,存在“逆工业化”现象(见表2)。

过度依赖外资。拉美地区具有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开放的市场等比较优势,而内部资金积累严重不足,依靠外部力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选择。拉美国家长期以来资金上在外债和直接投资方面都严重依赖外部力量,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的资金,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在拉美经济高速增长的20世纪70年代,外部资金占拉美国家内部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加,1970~1981年,阿根廷该比重由3.8%上升到31.7%,智利由7.9%增加到71.6%,墨西哥由4.7%上升到23.7%,巴西由14.9%增加到26.8%。20世纪60年代,拉美外债总额由59亿美元增加到161亿美元;70年代,外债总额翻了13倍,达到2303.6亿美元。由于外债总量过大,还本付息任务艰巨,1982年,拉美地区债务危机爆发,经济陷入长期困境。进入21世纪后,虽然拉美地区各国大力进行改革,债务比重有所减轻,但目前仍有不少国家相对保持高位,超过国际上30%的安全底线,阿根廷、萨尔瓦多和乌拉圭甚至一度逼近50%(见表3)。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拉美国家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没有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拉美的资源和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谋求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拉美各国过度开发宝贵的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能源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拉美的工业化进展,拉美石油产量1960年为13.74亿桶,1980年增加为21.23亿桶,20年间增长了54.5%。1950~1970年,拉美地区锰矿石开采量从25万吨飙升到201.6万吨,硫磺的开采量从6.2万吨增加到154.3万吨。伴随经济发展,气候变异和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相互叠加,使拉美地区的生态环境状态越来越脆弱,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同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特别是我国在21世纪初加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不少类似的问题和挑战: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大、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经济独立发展能力弱等。借鉴拉美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

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以年均9%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虽然2011年和2012年增速降至9%以下,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仍很严重。此外,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矛盾尤为尖锐。因此,必须继续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完善社会公平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由于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不同区域、不同阶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中国的基尼系数1980年为0.32,处于国际警戒线之下,1984年曾一度下降至0.257,随后在1990年攀升到0.355,2003年上升到0.458,超出国际上0.4的警戒线。在世界银行2011年发展报告所列出数据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基尼系数位列第27位,与很多拉美国家的水平接近。贫富差距悬殊会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我国应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中吸取教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政府公共职能、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篇7

1、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成灾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效率性三个特点。2生态产业理论: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主体和支撑力量,是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的核心力量和实际载体。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为劳动对象,以农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生物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的网络型、进化型和复合型产业。它具有如下特点:生态性和长远性。3生态文化理论: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和谐性,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为群体的生态人、智能人。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三、生态经济建设1.生态经济建设新理论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单向流动的机制模式,把经济活动对生产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包括:①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努力实现生态文明。②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以先进科技手段促进县域生态经济建设。③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的再生与综合利用水平。2.生态文化建设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引导。通过推行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各种生态学技术和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同时又在实践中激发生态技术的提高与创新,使生活和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生态文明,使人们形成对森林、草原、水源、土地、生物、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新观念,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新态度。生态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种观念入手,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①生态整体观②生态伦理观③辩证的资源观3.生态产业设计生态产业实质上是生态工程在各产业中的应用,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三产业生态产业体系: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

二、延庆县生态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延庆县地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如何实施山区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是延庆县乃至整个北京市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山区生态与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良策,也是实现山区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延庆县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经济发展模式篇8

1.1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本、注重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首先确保了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的深层价值,提高了利用效率。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多方面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无疑很好地改善了环境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着重指出了节约的重要性,采用低投入、低开采、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做到最少资源的最大利用。最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很好地调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模拟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与方式,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基础上确保了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各项工业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更是停滞不前,促进经济的增长成为当时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采用了高投入、高开采、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思想理念以及科技手段的落后导致了低效率的弊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客观性来讲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提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采用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1.2传统经济理论向低碳经济理论的转变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但是就其根本的理论观点来看经济理论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然停留在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要想获得生产,首先必须要经行人力以及货币的投入。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任何商品都具有价格以及价值,但是自然资源天然、流动的特征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认为是没有价值性以及价格性可言的。这种传统的理论导致生产者对于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与开采,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这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完成传统经济理论向低碳经济理论的转变。在低碳经济理论中,资本的投入不仅仅包括人力以及货币的投入,自然资源的投入将成为很大的投入部分。因此环境要素与经济的建设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参与到了各项经济活动中,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重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走新型工业道路,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变

2.1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所谓的清洁生产指的是企业通过对产品原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内部的循环、工艺的改革以及技术的管理等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这种清洁生产模式能够很好地将传统的“资源消耗—工业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生产模式转化为新型的“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这种封闭的可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通过大力推广清洁生产能够很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扼制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大力发展低碳型新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大力做好循环回收与利用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财富”,做好资源的循环回收与利用无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较好的着手点。完善资源的循环回收与利用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以及节约理念,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建立。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区域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将废弃的生产、生活垃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区域内的生产活动,更是整个社会,整个地球家园的经济活动,所以要想做好资源的循环回收与利用,在完成城乡之间资源流动循环与利用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在低碳经济活动中的精华之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理念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经济向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

2.3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在工业生态原理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项全新的生产形势。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主要是将一个企业的副产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进行投入生产,或者通过废物交换获得自身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资源。通过交换的形式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的生产模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钢铁、机械、石化、煤炭等高消耗的产业来说,往往都是通过资源高投入来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改造能够很好地帮助这些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2.4建立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国家社会地位的稳定。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投入过度,效率极低,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环境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经济理念,构建绿色节约型生产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做到全面发展、良性循环,让生态文明开出绚丽的花朵,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出丰硕的果实。

3结论

经济发展模式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价值;模式转型

一、引言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目前的研究大多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莅临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论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对经济价值的分析却凤毛麟角。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里提到。《能源白皮书》明确表示,低碳经济是基于更低的自然资源消耗率以及更低的生态破坏程度前提下,得到更高的经济收益;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水平以及更优质的生活品质的渠道以及机会,亦给发展、运用以及输出先进科技创造了机会,并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以及更多的工作岗位。

我国学者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与清洁能源的结构,而核心为能源技术以及其创新。实行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暖,从而维持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其报告中说明,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最终要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调控的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经济学奠基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中,世界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是经济学的探究和发展不但包含本国的经济发展,还应该重视全球的经济发展。而就低碳经济而言,其发展能够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下降,避免全球生态的失衡,极大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与进步。

法国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西蒙认为,财富是人类物质享受的一种表现,是人们获得物质享受的一种手段。而政治经济学需要关注的是社会中大部分人的生活福利以及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国家公民享受财富代表的物质生活。他的想法,为现代低碳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经济学价值分析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经济学合作的相关理论研究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经济理论;另外一种是新国际贸易理论。二者都主张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来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能力,而贸易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式与手段。如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低碳经济,国际经济贸易以及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个国家自己进行合作。但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得生态环境的负担加重,加剧生态问题的产生。

3.引导转变消费方式

目前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发达国家及其居民,他们的消费从生理需求转向享受需求,如果放任此类需求,不仅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也会造成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发展方式从物质需求转化为精神需求,推动经济发展与进步。

4.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活动相对较少,也就是说,由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状态的发展是平衡稳定的。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增多,形成的温室气体等也日益增加,远高于生态体系可以调控的最高限度,导致了生态体系的不平衡,环境遭受非常大的破坏,对于社会经济长久持续的发展有很大负面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危机。

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探究重点是为了提升中国社会发展的经济财富,特别是物质层面。然而倘若再继续以此种理论观点指导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加不可预测的问题。我国甚至是全球目前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温室效应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温室效应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经济的不合理生产与发展。那么完善低碳经济理论的内容,将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为新的绿色经济模式就是一项新的系统研究工程,用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指导,才能够有效达到预期估计的目标。

四、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是结合实际,我国面临着以下挑战:

1.资源禀赋

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里,煤炭占据比重为94%,石油占据比重为5.4%,天然气仅有0.6%,基于目前的“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费格局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前的20多年,我国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煤炭在一次能源里的消费比例由1980年的72.3%降低至2001年的66.7%。然而今年伴随全球石油以及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以及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里的比例又呈现出回升的态势,2006年其比例高达69.4%。因为煤的碳密集程度相较别的化石燃料要高出很多,单位能源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天然气的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架构必将伴随着相当高的排放强度。

2.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生产以及消费需求的快速增加。当前,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二。虽然《京都议定书》里并未明确指出包含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的具体减排量,然而身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我们国家目前遭遇着非常大的减排压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6%),2020年将达到81.54亿吨,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3.贸易结构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美、日、欧等国家已经步入知识经济亦或是服务经济阶段,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处在领先地位,而我国产业依然处在低端位置,不管是技术含量、附加值亦或是竞争水平等层面都和发达国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国际贸易里,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是高能源消耗、对于原料加工高度依赖的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且,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里,我国承接了很大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能源消耗以及高污染的产业,我国在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基地”的时候,亦直接亦或是间接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对于生态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

五、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设想

1.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度电、每一桶石油和每一方天然气比开采更多的煤、石油以及天然气拥有更高的经济以及环境价值。基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应该始终秉持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从一个层面来说,淘汰高能源消耗的产业以及生产工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照明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展开技术革新,提升热的使用效率以及能源转换效率。唯有持续提升节能水平,才可以促进能源供应安全、生态平衡等目标的实现。

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中国化石能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架构直接导致我们国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里的比例大约为70%,相较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41个百分点。尽管石油的比例略有增加,然而仅能够满足我国的内需,无法用其代替煤炭。所以,煤炭作为能源消费主体的架构在十年内获得根本改变的难度非常大。此就需要碳中和技术,在消费之前对于煤炭展开低碳化以及无碳化处理,降低燃烧环节中碳的排放。基于此格局下,加快发展天然气,科学合理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架构里的比例,会成为将来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发展的进程里,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应对气候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来,在政策机制、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创新等层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云飞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J]. 生产力研究.2015(4).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 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经济发展模式篇10

关键词: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得林业产业结构逐渐从单纯的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的方向不断取得发展进步,为林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1 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墨江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属南亚热带气候,全县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土地面积都集中在山区,主要土壤结构是红壤、赤壤等,这里劳动力充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墨江县的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林业用地非常宽阔,2005年第2类森林资源调查分析中显示,墨江县超过一半以上的土地是用来发展林业经济,种植林业资源。由于该地区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域,因此全县种植了多种类型的植物,其中被子植物有超过600多种,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林下资源也比较丰富。还种植着野生蔬菜和野生菌菇类,还有许多的中医药草存在。

在墨江县,林下经济是最有特色的产业,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墨江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推广各种类型的林下种植养殖作物,形成了良好的作物生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墨江县的林下作物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该自治县的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过早,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2.1 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由于该自治县的林下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该地的林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规模较小,基本上都是采用小型的发展方式加以开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对于一些药用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还没有完全开发利用,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动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倡龙头企业带动行为。

2.2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墨江自治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这里的林地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主要存在于一些边远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比较差,对于实现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

2.3 群众认识不到位

农民对于整个自治县的经济发展缺乏系统宏观的认识,认为林下种植养殖方式和普通的种植养殖方式基本相同,很多情况下觉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还不如普通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充分把握国家以及地方给予的政策扶持,在参与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热情,小农思想和意识严重,因此对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严重制约作用。

2.4 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当前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很多产品由于当地缺乏新型品种的幼苗供应,使得品种质量下降,产品种类也明显减少;缺乏统一的组织化管理,各农户之间缺乏通力合作的意识,基本上都是自己完成自己的,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再加上管理技术水平较低,使得病虫害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了墨江县的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墨江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墨江县丰富的林下资源,结合墨江县实际的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形成统一的、系统的发展模式。

3.1 林下种植

在林下种植发展过程中,林菌间作模式、林药模式以及林蔬模式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第1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空气、土壤、光照、氧气、昼夜温差等环境条件,发展食用菌类,比如可以种植一些香菇、平菇、木耳等食用菌类,能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林地资源,保证较小的投入,同时该食用菌类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因此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2种模式是利用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特点,种植耐荫性较强的中草药植物,比如板蓝根、半夏、金银花等,这些植物种植后一方面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这些植物的种植年限在2~3年之间,个别中草药植物的种植年限比较久,大约是5~8年左右。

3.2 林下养殖

林禽模式是在林下透光性较强,空气流通,温度比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通常可以实现林下放养各类家禽或者是野禽等,发展林下养禽模式后,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实现林牧资源互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对于一些造林密度较小、林下活动空间较大的林地,可以通过放养畜牧类动物,动物的粪便作为林下种植作物的养料,更好地促进树木的增长,动物和植物发展模式相统一,更好地实现林下养殖模式。

3.3 森林旅游

墨江县农村地区山清水秀,空气良好,生态发展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该自治县可以利用天然的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将自然景观和当地的农产品相结合,形成一个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良好产业链。

3.4 林下产品加工

当地的林下产业产品资源需要加强发展,对林下产品进行及时加工处理,形成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更好地促进了墨江县林下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拉长了林下经济的产业链,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