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10 02:30:33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篇1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难点:半截蜡烛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其在情节发展中所起到的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预习反馈。

1.课前交流“蜡烛”。

2.板书课题:半截蜡烛(指导“截”字的写法,强调结构和偏旁)。

3.屏幕出示: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少校、中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预习带着要求读课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欲抑先扬,关注“蜡烛”。

1.过渡语: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没有严阵以待的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斗却在潜伏上演,让我们聚焦“半截蜡烛”。

2.屏幕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绝密、绝妙。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2)你认为怎样的情报才是“绝密”情报?

(3)这个“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它真的就万无一失吗?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

3.转折:“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通过比较朗读,感受形势的紧迫和急切,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环境烘托对表达的作用,同时得出统领全文的重点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德军斗智斗勇的?

四、走近人物,精读赏析。

1.过渡:面对险情,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7自然段。

出示导学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天晚上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周旋、化解危机的?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在相关的词句下圈圈画画,简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导学。

伯诺德夫人

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预设1:“急忙”。

这时候为什么母亲会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预设2:轻轻。

伯诺德夫人刚才是急忙把蜡烛换走,而现在她却轻轻地将蜡烛吹熄,这又是为什么呢?(指名说,并请他读好这句话。)

预设3:交流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

(1)是啊,当中尉点燃蜡烛时,母亲意识到情况十分危急,生怕这份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绝密情报会泄露,所以她急着想用一盏油灯来取代这半截蜡烛。这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来细细地咀嚼品味一下,你觉得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想想为什么(点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2)尽管你们强调的字眼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3)是呀,我们这样读,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这句话。

(4)多么机智而又镇定的伯诺德夫人!

(5)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是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杰克

过渡: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轻轻地把半截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了(板书画烛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擦去一些),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

(1)此时,杰克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这时候……暗了许多。)

(2)读读杰克的举动,看看你能读懂一些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杰克想借机把蜡烛拿走;说天冷需要搬些柴来生火,用这个理由来端走蜡烛。)

(4)杰克想端走蜡烛,德军有什么反应?由“厉声喝道、夺”你能联想到什么?指名读德军的话。

(5)面对凶残的德军,杰克未能端走蜡烛,他为什么还要搬回一捆柴呢?

(6)好聪明的杰克!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7)当转移蜡烛的计划失败,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他可能会想:______。好一个镇定的杰克!

蜡烛继续在燃烧,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两句话,齐读。

蜡烛更短了,危险更近了,是谁最后扭转了局势?

杰奎琳

(1)读读写杰奎琳的自然段,想想杰奎琳最后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杰奎琳将烛台端起来上楼时,她会想:_____。

(3)同学们的体会都很深刻,那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杰奎琳在生死关头的镇定读出来呢?

(4)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擦去烛焰)。

(5)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爱国。)

(6)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新的认识?(点拨:这半截蜡烛里藏着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7)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深刻感受一下他们身上的那份大智大勇。(分角色朗读)

五、总结本课,拓展提升

半截蜡烛教案篇2

“动手做”概念下的物理教学重视实践,但它仍旧离不开理论的支撑,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就算动手也只是个没有砖头的框架,就算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不能保证他们对知识的具体掌握。要在“动手做”概念下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平衡。就拿“透镜”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透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动手;亲手摸摸看,桌子上的三面小镜子都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开始动手触摸自己的实践道具,由于手感的不同,经过思考,学生会回答,有一面镜子是中间厚两边薄,截面是椭圆形;另一面是一边凸出的,截面是半圆形;还有一面截面是弯的月亮形。此时教师对学生提问,这三面镜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实际动手的环节中,学生的感觉会变得鲜明,他们给出答案,三面镜子都是中间厚,两边薄。教师同时引入凸透镜的概念,学生立刻就会明白凸透镜的特征是一面凸出的镜子。教师继续以同样的手法引导学生认识凹透镜,并给出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与发散概念,学生会因此而产生好奇心,不就是镜子,和普通的镜子有什么不同?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实践动手而增强,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二、师教生学共同“动手做”

通过前期教学,学生已经了解了透镜的概念,在面对新知识时,他们就会想动手,如果教师只像传统教学那样对学生进行简单演示,学生会觉得自己的探究心理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会觉得教师的演示过于敷衍,反而失去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共同动手做,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就拿“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课来说,教师就可以利用共同动手方式来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利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道具来做实验。点燃蜡烛之后我们会发现,倒立的蜡烛的像呈现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没有观察到像的学生请自由调整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教师一起做,多半可以得到与教师相同的结果。学生会明白凸透镜的成像与蜡烛、凸透镜、光屏之间的距离有关,而教师可以同时引入“物距”概念,此时,学生的成像实验虽然完成,但是呈现出的像东倒西歪的,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在光屏正中心?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学生继续进入动手环节,针对教师的提问对物距进行调整,在多数学生达到目的后,教师引入“焦距”概念。在照相机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学生对焦距的概念毫不陌生,他们能根据已往对相机的使用结合手中的实践快速建立概念。由此可见运用动手做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比传统的理论结合演示在过程上更直观。对学生而言,更加方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探究“动手做”

半截蜡烛教案篇3

一、“我随课文”尽心感悟:一种语言的激荡内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应是满足心灵的一种自然诉求,是享受情趣的一种本能方式,尽兴的阅读会激起学生抒怀的欲望。以课文《半截蜡烛》的教学片段为例。

教师先让学生采用圈圈、划划、旁注的形式,认真研读课文3~7自然段。之后教师假设自己为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特使”,郑重向“法国人民(班里的学生们)”征求意见:现总统决定颁发一枚荣誉勋章,该颁给谁?

生1:这奖该颁发给杰奎琳,因为是她最终把蜡烛取走了,而且是在情报暴露之前。(生1读有关语句)

生2:这枚勋章该颁发给伯诺德夫人,因为妈妈的淡定才使两位一下子脸色发白的儿女不慌张了。

生3:对!妈妈从容地用灯换蜡烛,她很机智,正因为这灯亮些,才是以蜡烛换走灯的理由。(很有感情地读,并强调了“亮”)

师:那这句话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4:应该强调“瞧”,因为母亲为了转移德国军官的视线。

生5:应该强调“先生们”,这是为了给德国军官以好感,目的是消除其疑心。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不管怎样,母亲想方设法,都是为了不暴露那半截蜡烛里的情报。

生6:我觉得这枚勋章应颁发给哥哥。哥哥用搬柴照明为借口想取走蜡烛。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思路启发了妹妹。

师:那你们说,这荣誉勋章该颁发给谁?

学生又一次七嘴八舌,全身心地经历这半截蜡烛所叠幻出的惊心动魄以及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各自的神情变化。

教师追求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这意味着课堂是一种需要师生情感互动的情趣课堂。此例中,教师以法国总统“特使”的身份,向作为“法国人民”的学生征求意见的形式,本身就是将阅读趣味化了,促使学生与文本又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作品描绘的情境,感化于文本人物的真、善、美,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心灵的对话既是优秀课堂的一种本质标识,又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一种具体操作。当然,成功的对话也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场景。此例中教师的开场白,就是有意为学生打造的一个“真实的”“值得潜心的”阅读情境,从而让学生产生对话的冲动。在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该颁奖给谁的理由时,有的是娓娓描述,有的是据理力争,也有动情的朗读,生动的表演。此时,师生对话的语言不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尽兴阅读,尽心感悟。

二、“我随课文”尽情对话:一种语言的练习积蓄

语文课文是情辞兼备之佳作,其语言融思想美、规范美和艺术美为一体。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文中规范的表达,并将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角色化朗读,以其强烈的情境感,充分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对课文语言的艺术再创造,从而感悟到语言的美并有情趣地表达出来。

1.设计角色朗读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角色朗读成为了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学生有着各自的理解方式,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角色朗读。如在课文《花瓣飘香》的教学中,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角色朗读,通过比较和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入境入情”,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出趣化的言语。

2.编配旁白和画外音

戏剧、电影艺术中的旁白和画外音,以其精美的语言质感,常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妨也试试让学生编配旁白、画外音的做法。如在课文《西湖》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采用描述性的语言,编配解说词式的旁白,充分发挥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力,带领其他人一起领略西湖风光。

3.组织角色表演

表演不仅使书面语言有声化,更能使学生借助表情、身段、动作的辅助,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在课文《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表演虽显稚嫩,但学生们相当投入,他们把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用各种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无声的文字和画面生动了起来,这是对语言表达的又一次升华。

三、“我随课文”尽兴表述:一种语言的运用展示

有了“我随课文”阅读的前期铺陈后,学生有了言语表达的欲望,教师欲使其畅快地表达,还需要通过习作,帮助学生养成表达的习惯,掌握表达方法,生成表达的能力。其中最首要的,就是积累课文素材。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创新复述文本,学会运用文本的语言、效仿文本的谋篇布局进行写作,而且还要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并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

半截蜡烛教案篇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见解,有的似乎与学习内容关系不甚密切,有的表面看来甚至有悖于课文所要阐明的道理,但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与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加深阅读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这种理念。

一、让学生有目的地反复阅读文本,感知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如在教学《“黑板”跑了》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反复读文:“……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从这些语句中你能读懂什么?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着,有的互相交流着。在汇报时,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知道,从第三句话中我读懂了安培非常热爱学习,他在思考一道数学题时连街上的行人、车辆都没有看见似的,连吵闹的声音都似乎没听见。”“我觉得他很专心,正如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还有谁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吗?”话音刚落,又有一只小手缓缓地举了起来,是个小女孩,似乎有点胆怯。“来,说说你的想法,说的不一定准确也没关系,毕竟你肯动脑思考问题。”我鼓励她道。她这才起身,说道:”老师,刚才大家说的我也赞同,不过我觉得安培也太过于专心了。”“好,你说说看。”“安培他一心思考一道数学题,对街上这些来往的车辆都视而不见,街上的车辆这么多,他只顾低着头朝前走,这很不安全,万一发生意外,不能再从事科学研究,就不值得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虽然与文章本身所要表现的意思、思想有所不同,但学生的理解也是根据文章本身所隐含的内容而展开的,合情合理,还体现了一丝人文关怀,作为教师就不能用标准答案将其否定掉,以免扼杀学生的个性。于是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很好,你能为安培的安全着想,是个很细心的孩子。我想,要是安培听了你的这番话,他肯定也会衷心地感谢你!”

二、创设和谐、研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创见,张扬个性

半截蜡烛教案篇5

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的教学引导。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创意解读”和创意教学设计,是促成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揣摩名师课例,对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做了一番思考。

一、四两拨千斤

课文《郑成功》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无疑,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成功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是本段教学的重点。不过,笔者在备课时考虑到,“慷慨激昂”这个词,感彩浓烈,理解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这句话。如果教学中仅仅关注这句话,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笔者仔细揣摩了这几段对话。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郑成功该不会不知道吧!)卫兵说:“是大海。”(这不是白问了吗?)“大海那边呢?”(郑成功真的不知道?)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表现出卫兵说话时的语气强烈,情感真挚。哦,明白了,郑成功一再追问,并非自己不知道,更不是明知故问,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身边的卫兵亲口说出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原来,郑成功不仅要让自己牢牢记住“宝岛台湾”,他还要让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他更要激起他身边每一位战士的斗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同仇敌忾,立志。)

笔者抛出问题:“难道郑成功自己不知道宝岛台湾在哪里吗?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学生豁然开朗,从几句简单直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郑成功的良苦用心。紧接着,设计练习——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___________(谁)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答案丰富多彩:对自己说,对身边的卫兵说,对所有的战士说,对台湾人民说,对荷兰侵略者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

本案例先从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开始,引导学生琢磨出郑成功询问卫兵的真实用意,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无声胜有声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里面饱含着肖邦的满怀悲愤,老师和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以及老师埃斯内尔的谆谆嘱托。

备课时,笔者发现在这一感人至深的送别场景中,同学们咏唱了老师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老师埃斯内尔深情嘱托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并且送给他“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品读老师埃斯内尔的话语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了给肖邦送行,同学们咏唱了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老师深情地嘱咐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还赠送了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如果让你来写这一段,你认为该不该让肖邦说点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陷入沉思,继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达成共识——一句话也不能说。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肖邦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的,而他选择有着“薄薄的雾凇”的早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不辞而别,显然有他的苦衷,他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的“突然”出现,还唱了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送别曲,可以想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他,老师紧紧抓住他的手嘱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深情地赠送给他特殊的礼物,更是让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溢满眼眶”,一个“再”字,体现出肖邦一直在“忍”,而如今他已忍无可忍,可是他仍然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让自己的眼泪“夺眶而出”,所以他始终“忍着”。这时,他只能用动作回应老师的嘱托,“郑重地接过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疾驰而去”。

其实,此时此刻,肖邦的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一个“忍”字让他强压内心的情感,一言不发,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体现了他内心情感的真挚,体现了他坚毅而不服输的性格,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激活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有创意的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因文设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

课例一(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课堂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笔者点评】“改编成一部电影”,老师一个独具匠心的角色设置,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带着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特殊身份,每个学生的思维被瞬间激活,想象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画面。这个画面,正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后的自然延伸,学生完全经历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再造文本”的全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意阅读文本的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总之,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半截蜡烛教案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通常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内容而进行问答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门非凡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运用提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

教师和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层而面,都是平等的提问,并非就是教师的专利。我们教师要还学生提问的权利,促使学生履行提问的义务。我们不妨做一次学生提问中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范例,无不是充分还学生提问权利的典型。而且,学生一旦真正拥有了提问权利,那便是真正做回了自己我们种下“提问的种子”,到这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看到结出来的“果”我认为,这也许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秘岌我们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诱导学生自主提问,更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他们完善科学的审美情趣。因而,笔者认为精彩的语文课堂提问仍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完善审美情趣的基石。

二、提问目的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提问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内容时,笔者想要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文章的目的,则将问题设定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蜡烛,他主要是照明用的,那么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再如,学习《船长》一课时,笔者想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因此,就将问题设定为当船发生撞击,人们处于生命危险时,船长是怎么做的?表现了船长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不同的提问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只有明确提问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提问的价值和意义。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问题的深度方面,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不断探究,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有层次的问题时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时,笔者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斩钉截铁”来提出问题:什么是“斩钉截铁”?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态度的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华罗庚“斩钉截铁”的精神?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了解。

四、认真研读课文内容,寻找提问的关健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提问的方式来对小学生实.施教育,首先就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地对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课文内容中存在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的关键点。比如,语文教师再向小学生讲述《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这篇文章达到对于孩子奉献精神的启发,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小男孩第一次说话停顿的时候,询问小学生如果他们是小男孩接下来会说些什么。然后,教师等待小学生的探讨完成之后,再带领他们继续向下读,通过小学生们的反应与小男孩的行为的反差,提问小学生为什么小男孩会那样说。慢慢地开展下去,教师就能引导小学生自己意识到给予的快乐。

五、把握提问的适度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还应该把握住一个度,保证小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维,而且,教师在适度提问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语文教师向小学生讲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篇文章时,其设计的问题不能过高,尤其是不可上升到思想品德的高度,而是要从学生对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自主理解的角度出发,最后再一步步地询问小学生对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的看法,从每个人不同的优点以及缺点中使小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缺点。

六、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激情饱满的教学

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在教学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一个教师如果将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提问中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情饱满,富有激情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要善于表达,尽量适时的使用诙谐的语言,这样的教学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习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还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于优化课堂提问技巧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七、教师还应做好答案的评价工作

学生对的或创造性的回答,教师要人力赞赏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指出错误的所在之处,并把准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在评价时,应做到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常遇到抢着说的现象,也许抢答的学生并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该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中能否提出高质量而又具有艺术的问题,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总结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孙香君.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J]. 新课程. 2007(01).

半截蜡烛教案篇7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得到学生对这节课听得不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就语文第六册教材来说,倘若学生学习《李广射虎》一课时为李广的神力而惊呼;学习《庐山的云雾》时被庐山的云雾的美所吸引;学习《赶海》时非常向往小主人赶海的种种乐趣;学习《水上飞机》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样的课堂便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那这样的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目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五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关注学生朗读、答问、质疑,因势利导,适时点拔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朗读,答问质疑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但也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的时机是否合适,提问的问题学生是否在具体课堂中已经能解决,以及为质疑而质疑,这些在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并不少见,这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教版教材《半截蜡烛》一文中有一句话别“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 你认为怎样才能将这句话读好呢?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瞧!”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德军官兵的注意力。(生感情朗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度“先生们”因为这样的称呼很礼貌,甜言蜜语更容易吸引敌人上当,从而麻痹敌人。(生感情朗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这盏灯”因为这样一来,灯总比蜡烛亮,自自然而然就有可能以灯换蜡烛,从而可以保住即将暴露的情报。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亮些”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敌人把目光投入到灯上来,让敌人以为灯亮更容易看清屋里的一切,这不是敌人正需要的吗?这样一来,偷梁换柱的计划就会成功,情报就会保住,她们一家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生感情朗读)

当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如此细腻的程度,感情朗读代替了机械的传输和填鸭式的强加,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解读,这比师只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不是会好多吗?

三、了解学生的书面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掌握有多少?缺弱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特别强调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尤其是高年级),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检查一节课是否实效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及时进行巡视督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还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的批改作业时才了解,而作文练习就更要推迟一星期了。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攻缺补弱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老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教师本身也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呢!

半截蜡烛教案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77-01

物理是一门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地靠记忆,还需要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地综合应用,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必备条件。同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灵活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和知识的总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创新思路和方法。本文拟对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假设法进行分析。

一、假设法应用于杠杆平衡问题

在平衡类问题中应用假设法,经常会采取极端假设法。极端假设法就是选择性地忽略中间过程,将物理现象或过程推向极端的位置,通过极端假设法,对极端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使物理过程能够清晰地显露出来。由省略中间过程、假设极端状态得出结论,反过来又可以得出中间过程,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例题1:将两支相同的蜡烛中的一支截短,并分别放在杠杆的两端,通过调节它们到杠杆之间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同时点燃蜡烛后,杠杆哪端会下沉?

例题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杠杆平衡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如果设想平衡两端质量同时减少,那么分析变化过程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采用极端假设法,短的那端先烧完,而长的没有烧完。从而短的那端下沉。可以分析出中间过程为短的那端下沉。

例题2:将体积相同的铜球和铁球放在杠杆两端,通过调节铜球和铁球的位置,使杠杆平衡,然后将其同时分别浸没在水中,杠杆会如何变化?

例题分析:这个例题与例题1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向上的浮力相当于球的质量减少。采用极端假设法,假设水换成另一种物质,其密度非常接近于铁的密度,从而使得铁受到的浮力等于铁的重力。而铜的密度比铁大,从而杠杆向着铜球的那边倾斜。

解法感悟:运用极端假设法解决比较抽象的问题,可忽略抽象问题的中间过程,进而得到极端情况的答案,反过来又能促进中间过程变得清晰。从而使解题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

二、假设法应用于速度分析问题

在速度类问题中运用假设法,可以进行物理条件的无限扩大,通过扩大条件,得出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对比分析,获得解题的答案。对于速度类问题的假设,一般是对条件进行夸张假设分析,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比较,获得结论。

例题3:甲乙两个人跑步比赛,甲将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时间跑,一半时间走,乙将路程分为两半,一半路程跑,一半路程走。他们跑步的速度相同,走的速度也相同。那么谁先到终点?

例题分析:对于该类速度问题,涉及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物理量,且又涉及两个人的比赛问题。如果按平时的公式比较分析,会比较难解决。但如果采用假设法,假设跑的速度远远大于走的速度,也就是跑的速度无限大,那么甲一半时间跑的路程远远大于走的路程,也就是其路程几乎都是跑完的,而乙只是跑了一半的路程。所以乙将会用更多时间,故甲先到终点。

例题4:一个木箱从船上掉落,随水向下游漂去,静水中速度相同的两条船分别从上游和下游开始追木箱,并且开始的时候与木箱的距离一样。那么哪条船先追上箱子?

例题分析:在解决有水流速度的问题时,单纯借助公式分析比较繁琐。而针对这种追击问题,可以采用相对运动的思路进行解决。上游的船的速度是水流速度加船速,下游的船的速度是水流速度减船速,而木箱是以水的速度向下运动。相对来说,两船与木箱的速度差都是静水船速。而通过假设法,假设木箱是静止的,那么两船都是以静水中的速度追木箱,最后是同时追到。

解法感悟:通过假设法解决速度问题,是对条件进行假设,并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三、假设法应用于浮力类问题

假设法应用于浮力问题,可以假设结论正确,再分析其是否符合题意,从而得出其是否正确。也可以假设忽略某个瞬间的过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例题5: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密度比为1∶2,体积比为2∶3,将它们都放在足够深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是2∶5,两个小球静止,那么两个小球处于怎样的状态?

例题分析:假设两小球完全沉入液体中,那么根据重力公式(G=pgV),假设它们都漂浮,那么浮力比应该等于重力比,即1∶3,和题目中的2∶5不同,所以都漂浮不成立。都沉底或者悬浮,浮力比应该是2∶3,不合题意,所以,只能是甲悬浮,乙沉底。

解题感悟:通过假设结论,从中找出与题意相符合或者相违背的地方,从而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

半截蜡烛教案篇9

语文是关乎语言能力的学科。语文教师能言善辩本来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在,但很多教师满以为自己妙语连珠就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学得扎实牢固。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行为严重占据了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的过程,课堂教学难免处于被动的低效状态。

一、简要导入:扣住能力的增长基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前几分钟的导入决定着整节课的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该以简练的语言,不着痕迹地引入课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我这样导入:

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他的陵墓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它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秦兵马俑》,共同感受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请一起读课题。

师:这个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要注意:第一个是“秦”字,要注意下面是个“禾”;第二个是“俑”字,左边是单人旁。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一遍。

师:根据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生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子的?

生2: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

师:很有价值的两个问题,它们也是这篇课文重点描写的内容。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整个导入环节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从历史背景的拓展到课外知识的补充,从生字的教学到目标的确立,从扣题质疑到文本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感受语言,充分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简洁评价:把握引导的有效尺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指导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简洁的评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请看《半截蜡烛》的教学片断:

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伯纳德夫人的临危不乱?

生:她是“轻轻”地熄灭了蜡烛,可见她并没有因为紧张而慌乱。

师:哦,这是从人物的动作来说的。还有吗?

生:从伯纳德夫人的话中也能感受到,她说这句话时一定是轻松自然的。

师:从人物说话的语气上来体会,非常好。从内容来看呢?

生:“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这句话,她想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灯上了来。可见,她当时很冷静。

这一片段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评价。第一次,帮助学生总结出“动作”层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探究的意识;第二次,学生从人物语言的语气谈感受,教师的点评指导避免了其他学生在同一层面重复回答。教师的话语不多,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探究,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简洁追问:促成精彩的有效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大多停留在一般性、标签式的答案中,乍一听来很有道理,但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简洁的追问,逼迫学生进行内在的思考,并真实地表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向思维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在描写金字塔外形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生:有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能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

师:列数字怎么就能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呢?请你结合文章的语言具体说一说。

生:比如,“40层高的摩天大厦”,146米的长度我们很熟悉,但竖起来成为高度,我们见得不多,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所以,作者就拿它跟“40层楼房”进行对比,我们一下子就清楚了。

初一听,学生的答案标准而规范,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正地理解了说明方法的作用。于是,教师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迅速追问,逼迫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进行思考,使得学生思维不断深入,有效地积累了语言。

四、简约总结:引发体验的情感高潮

课堂总结能够促成学生思维的质变、情感的高潮,形成“课已了而意无穷”的局面,使学生在画龙点睛中形成对文本深入全面的解读。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进行如下总结:

师:(出示萧红的生平事迹,指名读后追问)其实,萧红的童年是怎样的?

生:不幸的、悲惨的。

师:祖父却用自己的爱心为萧红营造了一个充满快乐自由的园子,将这种不幸与悲惨挡在了外面,让萧红快乐健康地成长,那个地方就是——

(学生齐读课题)

师:当童年的萧红受到打击,遇到不快,她便会自觉地来到这个园子里,看看倭瓜、追追蝴蝶,排遣自己内心的不快,这个地方就是——

(学生齐读课题)

师:下课!

教师从萧红的生平入手,借助茅盾对《呼兰河传》的高度评价,以富有人情味的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两度回归课题,将课文乃至整本《呼兰河传》的意蕴传递给学生,引发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高潮,浸沉于文本的意境之中。

半截蜡烛教案篇10

一、先学后导,思考源于自主

教学的真谛是只有学会,没有教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依靠学生的内动力和内化力来实现,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先学后导的课堂就是为学生而设的课堂,是他们实现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原点思维的课堂,是把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复归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

在学习《桥》一文时,我设计了“自主学习单”,让学生先按“自学单”上的要求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努力把每个字都读正确,把每句话都读流畅,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画面打动了你。

2.画一画课文中你不太理解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有困难的请你把它们端端正正地写在下面的方格里,注意别写错别字。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请你用一两句话讲一讲。

4.关于这篇课文,你特别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完成“自学单”的情况进行巡回了解,对本课自主学习的情况作了反馈整理。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先学后导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真正的安静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埋头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尤其是自学这一环节,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顺学而导,思考来自生成

要引导学生会思考、会学习,还需要教师采取“顺学而导”的模式,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父亲的菜园》一文时,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懂了这儿原先是一块“贫瘠”的菜园,后来成了一块“四季翠绿的菜园”。但在教学即将结束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我发现课文的题目不用《贫瘠的菜园》《四季翠绿的菜园》《我家的菜园》,而是《父亲的菜园》,这是为什么呢?”我没有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顺着学生的发现,继续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是呀,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是“父亲”的菜园呢?通过再读文本,深入思考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1:菜园是父亲一手经营起来的,它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

生2:父亲很爱我们,他要让全家人一年四季都吃到新鲜的蔬菜。

生3:父亲爱这个菜园,为了这个菜园,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

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阅读又更进了一层,学生的思考以及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顺学而导的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着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教”的存在是因为有“学”的需要。课堂教学的顺序,不能完全由课前的预设排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根据学生的学情走,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思考起来。

三、因疑而导,思考大于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他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在教学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时,有学生在“自主学习单”上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保护蜡烛时所想的办法都是好办法,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面对这一疑问,我让学生先找出三位人物的台词读一读。通过思考,学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生1(关注了称呼):杰奎琳说话时有指定的对象,是对那位少校军官说的,还尊称对方为“司令官先生”,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而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统称“先生们”。

生2(关注了内容):那位军官不是无情的,他也有家庭,杰奎琳触动了少校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起了他对小女儿的思念。

……

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是等边对话的课堂,每位学生都以同样的资格参与思考、参与对话,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泥水潭,而是汹涌澎湃的思维场。

因疑而导的课堂,不是由教师给出答案来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深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引导学生解答”引向“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让学生参与思考的过程比问题的答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