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阅读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23 10:36:56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1

第一步:研读教材,找出重难点(读懂人物外显,感知人物内心,体悟人物精神),寻求突破口(以写促读,以写代读、写读互动)。

第二步:布置学生习作,主题为“一件惊险的事”,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自主命题。

第三步:教师课下认真批改作文,找出通病,整理典型案例。

接下来,正式上课――作文讲评与课文教学同步进行。

一、从独特的命题和首尾入手,学习再现深刻的主旨和巧妙的构思

许多同学命题缺乏新意。如《一件惊险的事》《有惊无险》《一件难忘的事》《忘不了的一件事》《令人恐怖的一件事》《可怕的蟒蛇》等。怎么办呢?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一番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课文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确实是一件惊险的事,而且是惊心动魄!那课文的题目是《一件惊险的事》吗?不是?为什么题为《半截蜡烛》?请再小声读文,边读边想。学生陆陆续续回答:

生1:“半截蜡烛”吸引人,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样就有了悬念,会让我们急切地往下读。

生2:半截蜡烛虽然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但在课文中,它与一场重要的战争息息相关,与一家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就是围绕着它展开的。我觉得,用“半截蜡烛”作题目比“一件惊险的事”好。

……

上课时,我并未指出其中的不妥,而是让学生再仔细品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自己的作文,比较比较,谈谈感想。学生很快发现,原来记叙文(像课文)这样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接叙述进入也挺好,言简意赅。

本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我说:德国强盗走了以后,伯诺德夫人一家每人说了一句话。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当中,有意思的三句是:

杰奎琳(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吓死我了!

杰克(沉着的):妹妹别怕,德国鬼子滚蛋了!

伯诺德夫人(紧紧抱着两个孩子):孩子们,你们经受住了考验,你们终于长大了!

提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文的结尾是如此重要,如此值得推敲。反思自己的作文该如何改进,从实际结果来看,他们真的用心了,开头和结尾再也不那么草率了。

二、从生动的内容和情节入境,学习再现鲜活的形象和精妙的表达

刚才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已经感受到这是一件惊险的事。你知道这件事惊险在哪吗?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交流各自感受:

生1:“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这个地方让人感觉惊险,假如有人把蜡烛点燃不就完了吗?

生2:“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读着这句话,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看来,课文写得真惊险!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自己写的这件事惊险不惊险。同桌可以换着读读,交流交流。他们大都发现彼此的描述不如自己的想象,有表现惊险的语句,但很简单。读完作文,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我们现在不急着修改,先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得如此“惊险”,如此扣人心弦的。通过学生反复研读,读品思议,教师点拨,师生交流,得出以下意见: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是蜡烛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另一方面是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受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化险为夷,都使人松了一口气。

2.环境氛围渲染得好。“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课文这样的描写,更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3.故事背景吸引人。这一惊险的情节,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相一致。

4.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

5.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传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在继续燃烧、逐渐变短,秘密将会暴露, 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也会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危险,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呢?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

至此,已实现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机敏和勇敢,激发爱国情感。

2.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内心,学习表达方法。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2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兴趣;方法

阅读教学是一门充满教育智慧的艺术。要使学生学得好,学得轻松,教师应挖掘教材,巧用教材,选择多种阅读教学方式,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内在潜力,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得到最高互补与融合,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阅读状态,从而打开思维闸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乐学之下无负担,如果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对阅读内容产生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富有技巧的“悬念”,牢牢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本时,利用这些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课堂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半截蜡烛》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悬念:为什么说烛光是生死攸关的?它关乎谁一家人的生死?这是布下的第一道悬念。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表现怎样?如果某一处暴露结局会如何?这是布下的第二道悬念。杰奎琳端走蜡烛,如果蜡烛提前熄灭,又会怎样?这是布下的第三道悬念。这样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推动力,学生的心就会紧紧跟着“悬念”积极思考,思维空间不断拓展。当学生读到最后,蜡烛熄灭,情报安全,学生也跟着本文松一口气。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去想象德军走后,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会有如何表现?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产生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心理活动,这种具有强烈个性体验的活动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越俎代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的情景化的“场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专注地去阅读,并且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终达到“不用教师教”的目的。个性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但它绝不是漫无目的的牧羊式自由化阅读。现在有些教师误读了个性化阅读,认为既然要放手让学生去读,那就让学生想读什么内容就读什么内容,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教师根本就没有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往往不提出任何要求,也不提示阅读思路,更谈不上学法指导,即使提一点要求也很笼统。这些做法无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缺乏教师必要的价值引领、方法提示和有效组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是片面的、肤浅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设定阅读目标,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对学生阅读中的错误理解应及时纠正,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或不解也应及时给予帮助。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想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交流,指导学生把握文本精髓、积累佳句、借鉴写作手法。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阅读教学《祖父的园子》时,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相关知识,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在阅读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积累的能力。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如第一段写出了昆虫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以及蜜蜂的样子和姿态。文中还描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等,园子中的所有生命都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让他们画出哪里表现出了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写作,用心感受生活的写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4.拓展阅读,有助于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且抓住一切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群体思维发生碰撞,互相启迪,进一步深化阅读与思考。学生在讨论探究中不断地碰撞、组合、提炼,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掌握了阅读内容,发散了思维,提高了探究能力。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3

我很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议,下面借此机会就我个人的一些简单的想法和做法向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效

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平时,我们上的都是家常便饭的课,说能准备得多充分那是不现实的。我想我们应该尽力做到的是认真钻研和理解教材,努力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不会感到困难,不会觉得枯燥。例如《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课文情节扣人心弦,跌宕起伏。阅读文章,学生的内心也会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几问串连全文,打开了学文的通道,就是“读这个故事,你在读到哪儿的时候稍稍松一口气?在读到哪儿的时候,让你紧张起来,感到透不过气来?又在读到哪儿的时候,你终于舒一口气?”这几个问题抛出去,学生学文的兴趣马上有了,仿佛豁然开朗,找到了文章的突破口。

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力争为学而教,都能力争上得入情入理,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就明白了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课堂,语文原来是这么有滋有味儿。这个时候想叫他对语文不产生兴趣都难。

二、重视反馈及时,做好复习巩固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重视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就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与否,作业中反映得很清楚。所以,学生的作业应当能及时指导、及时批改、评讲与订正,这样会取得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及时巩固等效果。作业讲评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比如说,古诗词的题型要抓住突破口的字眼,阅读题可以在原文里面找答案,如果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去回答的话要努力去答具体,答完整。作文要切准题意,写足字数,分好段落,眉清目楚。另外,作答时一定要端正书写,这是给批改老师的第一印象等等。试卷评讲为了给学生一个示范,我会抽时间尽量把答案打出来,在大屏幕上放大,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弄会,避免订正还出错。特别是阅读问答题,教师具体、完整的回答,给学生一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作文评讲,我也会在展示台上展示优秀作文。总之,我觉得看一遍可能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一些。

三、抓好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4

一、尊重学生认知,促进智慧引领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要学会”变成“想学会”“能学会”,有效地激发他们去发现、探索和创新。比如,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教师提出问题:“故事很精彩,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熟悉的故事情节和喜爱的故事人物,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孙悟空给我印象最深,他神通广大,不被妖怪迷惑,在任何时候都能头脑清醒。”有的学生说:“我更喜欢他的正义凛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有的学生说:“白骨精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那么凶残狡诈、诡计多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有学生说:“我不喜欢唐僧,自己没有本事,还不信任自己的徒弟。”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阵躁动,学生们七嘴八甜舌议论开了,众所周知,孙悟空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是取经道路上的勇士。白骨精是一个遭人唾弃、深恶痛绝的可怕妖精。而就在意料之中,却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对唐僧的不满,甚至指责,而且还激起了部分学生的拍手称快。在学生一开始简单理解、片面回答之后,教师不对回答作评价,引导学生评判人物要多方面观察,而不是对“好与坏”简单地下定论。通过生动鲜活的引导、点拨,学生由此构建多元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升华,人格修养趋于成熟。

二、依托核心语句,深化人文体验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又不能放任自由。何时下钩,何时收网,只有处理适当,收放自如才能满载而归。教学《半截蜡烛》一文,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德国法西斯的可恶嘴脸。教师提问:“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对话中,母子三人是怎样应对德国官兵的?”有的学生回答:“从粗暴的敲门声,看出德国的霸道无礼。”有的学生回答:“闯入百姓家里,不经许可强行点蜡烛,为所欲为,就是一群强盗。”伴随着课文的深入解读,个性化阅读中品析词句,自主探究,其中有个学生居然在一片声讨德军恶劣行踪中提出质疑。“文中‘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可以看出德军也有人性的存在。”此时学生思维得到拓展,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探究,“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变得丑恶源于侵略战争。学生慢慢领悟到侵略战争无论是对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都是一种摧残,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今后的生活应更加珍惜。教师深刻的文本解读和课堂把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在个性化阅读指导中拿捏有度,促进了个性化阅读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把握情感元素,完善生命成长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中转站,是学生思考、探究、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交流平台。课堂的和谐、民主,学生才能无拘无束、身心愉悦。在这种环境下,师生才能对文本进行平等对话,敢于质疑,有理必争。学生在思维碰撞、矛盾激发、质疑排除中不断建构个性认识和见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理想的风筝》,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放风筝的经验,谈谈放风筝的感受。学生滔滔不绝,轻松自然地走进文本,进而想象到刘老师追着风筝一瘸一拐的艰难,从中体会到刘老师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挑战精神。教师问:“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刘教师热爱生活,敢于追求,积极向上?”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学生说:“将自身的残疾融入故事中,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短处,可以看出她幽默风趣、积极向上、热爱生活。”随着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刘老师的人物形象越发饱满,学生也因此对刘教师的身残志坚、热爱生活、敢于挑战的精神肃然起敬。学生们内心受到熏陶和鼓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课堂在民主和平等的讨论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意识,自主情感表达。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5

sī suǒ   wèn hòu jì jiào

(  ) (  )  (  )

二、汉字。(共6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这个字一共有( )画。

“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展开,开;②铺排陈设;③ 看,望;④量词;⑤姓。

“张灯结彩”的“张”是第( )种解释;

“东张西望”的“张”是第( )种解释。

2.比一比,组成词语。(3分)

钓( ) 妨( ) 询( )

钩( ) 防( ) 讯( )

三、词语。(共12分)

1.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含不好感情色彩的写在横线上。(6分)

欣欣向( ) 舍( )为人 ( )气凌人 口若( )河

好高 ( )远 精兵( )政 神机妙( ) 高( )远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6分)

严肃 严厉 严格 夸口 夸耀 夸奖 优异 优秀 优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王宏同学处处( )要求自己,( )思想品德好,( )学习成绩好。大家都( )他是一个( )的少先队员。可是他从来不( )自己。

四、句子。(共12分)

1.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6分)

①小明出席了市里的作文竞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懂礼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换一种说法。(6分)

①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应用文。(4分)

李华同学患重感冒,医生要他休息两天。请以李华的身份向张老师写一张请假条,日期是5月10日。

六、课内阅读。(共18分)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4分)

①《林海》一课中讲的“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主要是因为大兴安岭有岭、林、花。( )

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 )

④《书的故事》和《在仙台》都是写鲁迅先生关心爱护青年的故事。( )

2.按《三衢道中》原诗填空,并按要求答题。(6分)

梅子黄时日日( ),小溪( )尽却山行。

绿( )不减来时路,( )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是写三衢道( )时候的景色。诗中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全诗写了诗人山行时( )的心情。

3.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8分)

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①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②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 )险峻和( )恶劣这两方面的困难。(2分)

③在原文中用“~~~~”线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2分)他的想法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共12分)

三个和尚

1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灌水,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发生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谁都不愿意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中的柳枝也因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2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3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兴地捧着大碗喝水。菩萨手中净瓶里的柳枝又亭亭而立了。

1.用“” 线给第一自然段分层(3分),并写出每层的主要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争先恐后——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在正确的答案后打√)(3分)

①大家都不打盹,就不会发生火灾。( )

②人多了,就不好办事。( )

③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劳动,就能办好事情。( )

八、作文。(30分)

题目: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6

那么,怎样才能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根据自己教学的实践经验谈几点认识。

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每一堂课,如果老师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议,那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学生说这篇课文可以进行表演的。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要求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然后让学生按课文中人物的表现“演一演”。结果课堂气氛非常好!经过几组学生的表演之后,全体同学都对课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故事时都能脱口而出,且讲得生动有趣、回味无穷。课堂上总有学生发言不是很积极的时候,有同学提议进行分组竞赛,这样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学生积极思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踊跃参加到讨论中来。

我不禁赞叹:还是孩子们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那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阅读也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珍视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听一位教师在教《莫高窟》一课时,问学生:哪个词语最能概括莫高窟彩塑的特点?学生回答:“宏伟的彩塑”、“丰富多彩的彩塑”,老师都说是错的。叫了好多个学生,最后有一个学生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书上所写的:“个性鲜明”的彩塑。老师才如释重负地把这个词语写下去。

还有的老师,常常受教学参考书局限,把一些可以有多种分段方法的课文“定死”为一种标准答案,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这样,老师完全满足于预设的、期待着的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富有独特的感受,忽视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的预设,这样的期待,将扼杀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就应该从期待的答案中走出来,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维的过程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课堂充满学生生命的活力,让个性化的阅读充盈课堂!

鼓励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语文是个大课堂,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学生的阅读积累应向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延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有人喜读历史故事,有人爱读寓言童话,有人对动物世界的知识感兴趣,有人对大自然的奇花异草很关注等等。只要是对学生语言形成、个性发展有帮助,教师应予以支持和尊重。同时,随时捕捉个性信息,指导学生根据个好有选择地进行积累。如何指导呢?以看电视为例,常听有些家长报怨:这孩子不爱学习,只知道看电视。其实,看电视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教师和家长善于引导,也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看电视的作用,如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有益栏目,让学生定时收看,如:《新闻联播》、《少儿节目》,并记下每天得到的新信息,利用课间时间向全班同学,定期评选“最佳信息员”,还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帮助孩子认清什么是精品,什么是垃圾,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此外,还要把看电视与看书、参观、游戏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孩子的各种积累互相联系,更系统、更容易记忆。

总之,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利用人物语言欲言又止的空白部分探究

人物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窗口。为了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言是不完整的,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空白,巧设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如:教学苏教版11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小女孩二遇爱因斯坦时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上下文及凭借课前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设计问题。

师:父亲可能还说些什么呢?

生:我女儿真是太幸运了,竟然能遇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生:女儿下次如能再遇到他,可不要忘了请教他一些科学问题……

生:你错过机会啦!其貌不扬却有满肚子学问你可不能小看哟。

生:你知道吗?他的相对论……

……

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借空白设疑,激起学生求索欲望,让学生深入文本去释疑,调动学生思维火

花,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利用文本中人物动作行为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一般为了突出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往往对相关情节作技术处理,因此常留下空白部分。在教学时可值得我们去探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12册,由于情节安排的需要,作者共写了五次擦火柴的幻景。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师:“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根火柴可能会看到什么?”

生:小女孩又一次擦亮了火柴,这一次他看到了爸爸,他正坐在桌旁替小女孩夹菜,爸爸是那样慈爱,屋内是那样温暖。……

生:小女孩又擦一根火柴,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和隔壁富商女儿的一模一样,瞧它正朝着小女孩眨着眼睛呢。他伸手去拿,火柴熄灭了……

生:小女孩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眼前又出现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红红的蜡烛,美丽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渴望的糖果……

师:我们再读读安徒生爷爷写的部分,再读读你们写的部分,能否加到文中去?(生读大约5分钟)

生:不能加进去,加进去好像不通了。

生:加进去好像有点重复了,课文好像有点罗嗦了……

师:是呀,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加到文中去的,有时候还需要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的材料。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通过想象去填补和完善文本中的意义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利用人物情节的空白设疑,往往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会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在创造性的“补白”过程中,对文章的感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课文的内涵,而且也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三、利用文章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有时为渲染某种气氛给读者留下悬念,会采用欲扬先抑、跳跃式的心理描法,给读者留下某些回味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心理描写的空白去指导学生阅读、品味、探究,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人物产生共鸣。如教学共教版第10册《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同时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作者有意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渲染当时屋内的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最可怕的东西。”此时此刻也是读者心理最紧张的时刻,然而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有意描写当时的紧张氛围丝毫没提起当时人物的心理,给读者留下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个空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师:烛焰摇曳,它为什么成了最可怕的东西?

生:烛焰熄灭意味着情报站会破坏,意味着一家三人生命的结束。

师:再联系前文想一想此时他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生:伯诺德夫人可能想情报站、孩子……天哪!

生:伯诺德夫人可以这样想,孩子,娘对不住你们了,该死的侵略者。

生:天哪!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

师:此时此刻两位孩子想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无能为力。

生;妈妈我不怕……

生:妈妈我们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

上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心理描写,往往最能引进读者的心理共鸣,最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产生联想。教学时我们不能放过这种机会,让学生从读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补白”使探究活动渐入佳境,意义创生精彩纷呈。

四、利用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空白部分探究

在文本中人物的品质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归纳提炼出来。作者并没有通过直接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品质。有意留下空白,这就是人物品质空白。课文中的许多“空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如果凭借想象之炬点燃情感之火,巧妙地变“空白点”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融,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淌的课堂、智慧飞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指导学生阅读关键句子,探究其人物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探究其人物品质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既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发现美、陶冶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抓住这机会,进一步探究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品质形成,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不仅拓展了文本资源,更开启了学生尘封的心扉,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张扬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生成了智慧的言语,使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

五、利用文章情节处“言虽尽,意无穷”的空白处探究

有的文章的情节部分有“余意未尽”的意境,在情节的安排上有许多空白。教学时要抓住这种空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苏教版11册《灰椋鸟》:“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好像互相倾诉着”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联系课本设计问题。

师:它们想相互倾诉着什么呢?

生:伙计,今天我吃了八条毛毛虫和一些稻谷,现在我撑死了,你呢?

生:我发现去年掏我们窝的小孩今年变样了,正教育小孩要爱护我们呢……

生:我发现楼房越来越高了。

生:这几天热得要命,老百姓正在田里忙着抗旱呢……

利用情节的空白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补白,启发学生深入文本探索课文有价值的情节部分,体会文体流露的意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教师不应放弃这种机会。

六、利用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出现的空白探究

学生阅读文本是自我感知、自我体验的过程。由于个性及教师授课的原因,授完课后,学生的理解有时比较模糊,对问题的理解依然是空白。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把学生对问题的空白转化为阅读探究的动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有位学生提出异议:“鸟是早出晚归、早出觅食的,巴金爷爷第二次是在早晨,怎能会看到众鸟高飞的情景呢?”课堂顿时议论纷纷,“乱”了起来。此时这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讨论交流。

师:让我们再次读书,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学生再次读书交流老师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生:这个地方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所以鸟儿慕名而来。

生:这里的人们保护意识强,不许捕鸟,人鸟和谐发展。

生:森林早晚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这棵榕树独木成林,所以早晚都有鸟儿,所以人们能看到鸟儿。

生:大榕树就像鸟儿的家,榕树替鸟儿遮阴,鸟儿捉虫唱歌……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38-02

“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不同水中映出的月亮都不同。这不也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么?文本是一致的,但它投射到每个人心中却都是不同的,阅读过程本就是学生的自己个体理解体悟的过程,不应该由教师越俎代庖,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身的解读,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下面我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索与收获。

一、尊重――珍视独特的阅读体验

“我们自己必须先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就是说,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平等谦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阅读教学亦如此,在教学中,懂得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阅读理解,用宽容之心灌溉学生的个性之花,促使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对于文中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人物勇敢机智的点评就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认为杰奎琳最了不起的居多,因为她最小却想出了最有效的方法保护了情报和家人的安全。但也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伯诺德夫人非常勇敢,因为刚开始在两个孩子已经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的举动在稳定孩子心绪的同时无疑又为两个孩子起了榜样作用,这才有后面杰克和杰奎琳的机智举动。还有同学认为杰克是一个小英雄,他的办法虽然失败了,但他在面对德国军官怒斥的时候还依然非常冷静,面对死亡也很勇敢,这样的人就应是英雄。这三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更丰富了学生对于文中人物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

二、民主――搭建自由的阅读平台

和谐共生,这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能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平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个性解读,从而体悟文本的精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只有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个性。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就必须放下“师者为尊”的架子,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在这样的阅读平台之上,学生的个性思维才能得到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学生的个性品质也才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牛郎与织女》时,有学生提出:“王母娘娘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她没有顾忌自己与织女的亲戚关系,能公正执法!”面对学生独特的有所偏差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得出最终的判断。教师问:“这样的人应值得敬佩。那你敬佩她吗?”让学生再读文本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王母乘牛郎不在家时捉住织女,阴险卑鄙;对自己的曾孙、曾孙女都不念亲情,执法手段冷酷无情,令人生厌。甚至有学生提出天庭的这条规定是否正确。由此,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文本的感悟,更受到了文本中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一个民主自由的平台,课堂上才会出现个性的声音,在舒展自己个性的同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个性阅读,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三、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

每个文本,我们赞同学生有其自己的个性解读,但不可抹杀的是,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不可逆的文本意义,即文本内在的价值取向。作为读者,也应是把读懂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的根本目标。因此,寻求个性,并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是可能因为年龄、阅读能力、背景知识等不同而对文本意义产生的深浅不同的个性解读。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不管掺杂多少自己的体验感悟,究其根本还是得从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入手,才能逐步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因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带有个体独特的见解的同时,老师还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逐步深化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如教学《莫高窟》,文本中心在于赞美莫高窟辉煌艺术的同时,也暗含着对清政府腐败的愤恨,激发学生既为莫高窟的灿烂文化折服,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为傲,同时也更要发奋图强,不忘国耻。文章的第二、三段及四段的前半部分段主要通过对莫高窟惟妙惟肖的彩塑、精妙绝伦的壁画和曾拥有无数珍宝的藏经洞的描述来展示莫高窟的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此时赞美越深,对莫高窟曾遭受的损失就越痛心。个性化的阅读与文本意义的解读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从文中的四字词语及多处排比等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去体会莫高窟之美,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体会,如:对莫高窟,你还了解多少,是怎么了解的?有关知识与生活经验参与的个性化阅读,能使学生拉近与莫高窟艺术的距离;接着,展示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引导想象和谈感受。这对缺乏有关背景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同学,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化阅读,是非常有效的帮助。对精美图片的欣赏和由此引发的联想,对学生们来讲,既是对文本语言的深入理解,又是个性化阅读的一次展示和提高。最后,在通过对如今空空如也的藏经洞的解读了解一段耻辱的历史,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同时,文本的意义也最终呈现了出来。

四、鼓励――倡导个性化的朗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的活动中,无疑,首当其冲的理解方式就是朗读。对于感受能力尚弱的小学生来说,对文本理解和内心感受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朗读。学生无论是细细品读,亦或深情诵读,甚至是夸张地读,这些都是学生个性独特体验的表现,都是阅读教学的亮点。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9

活泼热闹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安静的课堂对引发学生思考、深度理解教材也十分有效。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应是有“闹”又有“静”的,两者相互平衡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动静结合;策略

课堂教学需要“闹”,也需要“静”。但课堂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安静”,当“静”之处应“静”,当“闹”之处应“闹”,只有将“闹”与“静”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对语文课堂“静”与“闹”教学实践及体会。

一、课前导入要有“闹”有“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阶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大好时机,但是近来很多教师都只注重于兴趣的激发,利用多媒体精彩的声色效果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与课文衔接的时候处理得不是特别好,使得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之前的动画效果之中,学习效率反降不升。笔者以下以音乐导入为例,示范如何让课前导入有“闹”又有“静”。

(一)音乐带动情绪

音乐以其韵律、曲调、节奏等可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而且非常容易带动人的情绪,联想出相应之景,与乐者达成情感相融。因而,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选择用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伯牙绝弦》这一课就是很好的利用范例,教师为学生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符的律动中仿佛看到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为乐者精湛的琴艺啧啧称奇。同时再配上动画,一名琴师认真抚琴,一名樵夫专注倾听,两个人在琴声悠扬之中灵魂仿佛达到了重合。学生们在欣赏音乐和这一帧帧的画面时,身体虽是静止的,但是思维却是活跃的,由景生情,逐渐进入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境界中,为正式学习课好情感准备。

(二)提问引入文本

学生的情绪已经到位,但是如果这时候没有来得及抒发教师就直接进入文章学习的话,很多学生的思维都会仍然停留在对乐曲的欣赏之中,继续回味联想到的事物。所以,这时教师不妨空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再顺势提问将学生的感悟力转化为好奇心,引入文本教学。在学生们充分抒发了自己对《高山流水》的听后感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吗?听说作者因为这首曲子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知音。而‘知音’这个词也就出自于这个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知音’是谁吗?”由此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材文本的阅读中去,在阅读中去寻找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节奏,将声色激趣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导入的有效性。

二、文本阅读要有“闹”有“静”

(一)朗读感悟,与文章建立联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作用,朗读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文章的内容、结构,还能渐渐培养出语感,在平常的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出来,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多读有助于加深文字在其脑海中的印象,背诵篇章需要读,品析语句也需要读,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时间为学生们播放课文的朗读示范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尤其是诗歌类的课文,如《清平乐・村居》《我想》等,让学生模仿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而像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行,如《两小儿辩日》《半截蜡烛》等,不仅能增加课堂朗读的趣味性,也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锻炼掌控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默读沉思,与文本深入对话

朗读是动,默读是静,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需要琅琅书声来品析文本,也需要似金沉默去沉淀智慧,只有两者间达到合理平衡,课堂才会呈现理想的状态。当前许多专家都呼吁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先大声朗读再默读静思,与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交流,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默读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提高其独立思考感悟的能力。默读更多的是指用心看,不仅要看课文内容,还要看写作意图、写作技法、感情抒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品读文章。如在《猴王出世》这篇课文中对石猴的行为动作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其中所用的这些动词都是十分考究的,值得学生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些动词进行细致研究,看是否能够想到更好的词进行替换,并要说出好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词积累下来,在今后的写作或是口语交际之中用上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朗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也同样不可或缺,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所以字字句句都得交由心灵去默默感应。它们就好像是鸟的双翼,少了任何一只羽翼就无法起飞。学生在朗读和默读的交替进行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从粗到细,才是阅读的全部过程。

三、小组活动要有“闹”有“静”

(一)表演时要注意观察

表演活动是对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检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因而在每单元的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自由选择本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改编再创造,编排出一出出的短剧,作为每单元的汇报演出。剧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还原,如《学弈》《半截蜡烛》等;也可是对文章的故事续写,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滨逊漂流记》等;也可以是由课文所联想到的故事,自己重新仿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如《詹天佑》《山中访友》等。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蕴含了思考和再造的过程,没有静态下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智慧的生成,更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成长。所以在表演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说服和磨合,写出新颖又吸引人的剧本。而在表演时,其他的小组要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为其打分并给出相应的评语,同时也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得到启发,达到互取所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讨论中要注意倾听

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表现意识比较强,在讨论时常常是各说各的,只表达自己所想到的就算完成了讨论的任务,而根本不去听别的同学都说了什么,没有真正达到我们开展讨论所要达到的“思维碰撞”的目的。要知道,在课堂上暂时“无声”有时反而胜过“有声”,学生的凝神倾听绝不是思维的枯竭与沉寂,恰恰是在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示、旧文新解的好机会。因而教师要在课堂讨论时做好引导和监控,让每一组的小组长和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和发言内容,避免对同一个问题的重复多次讨论,并能够在有同学抛出新问题、新观点时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和解决,在这样的模式下保证讨论活动的有效有序进行。

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只有在热闹与静默中谋求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热闹中爱上学习、在静默中深化学习。基于此,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模式,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参 考 文 献]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篇10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精心预设 强化生成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叶澜教授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经过多年的课改实践,我对叶澜教授笔下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有了些许顿悟。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预设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中及时调用。

1.预设学生情况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存在差异。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预习情况,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比如:我在备课外阅读《向往奥运》这一课时,就考虑到本班学生中,有的是体育迷,体育方面的知识、见闻比老师还丰富;有的对体育不感兴趣,知之甚少,估计对文中提到的奥运明星、奥运举办地点等都不清楚;还有的从来不关注体育新闻,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备情况知之不多。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我查找了许多有关奥运的基本知识、举办地、奖牌数、奥运明星等的文字、图片、现场回放内容并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补充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不足。事实证明:预设了学生的情况,精心做了准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预设文本的情感点

文本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有的文本的情感点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它们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是讲无私奉献的,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放弃射门》则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也有部分课文,从不同角度可获得不同的情感点,如《跳水》,从船长的角度,可启发学生遇事冷静、机智、果断;从孩子的角度,又可以教导学生遇事不冲动,多考虑后果;从水手的角度上,还可以教育学生开玩笑不可过火。这些情感点犹如航标,指引学生生活处世的方向,对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至关重要。当然,在对文本的“动情点”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的同时也要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应如何对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好好把握课堂,全面预测课堂,做到收放自如,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预设质疑问难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做到不唯书,不唯师,敢就文章的“关键点”、“疑惑处”、“重难点”、“模糊处”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意外问题的出现,使生成的教学资源更具偶然性,让我们一时难以驾驭。所以,我们备课时应对上述易引起学生质疑问难的地方进行深入预设。如备《西门豹治邺》一课时,我就预设学生可能质疑的几个问题: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抓起来杀了?课文前面说邺这个地方人烟稀少,但后面怎么又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也投进漳河?书上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巫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巫婆为什么不把她们送给河伯?这样上课时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不拘预设,为生成导航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曾提到:只要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在平时的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会预测学生的学习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听到一些别样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整教学方案,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行进。如,教学《穷人》一文,在学习桑娜抱回两个孤儿的矛盾心理这一段时,一学生突然提出质疑:“课文主要写桑娜乐于助人的品质,而这里却具体写了她救孩子后的矛盾心理,这对刻画桑娜的形象有没有影响?”这一问题虽然唐突,却有研读、探究的价值,解决了将会使学生对桑娜的美好品质有深层次的认识。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最终形成统一认识:这种矛盾符合桑娜当时的处境,是可信的,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即使担心、害怕,她还是做出宁可挨揍也要抚养孤儿的决定,更显其善良。因此,这种矛盾心理的描写不但不会破坏桑娜的善良形象,反而使桑娜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具体可感。这里,正是由于我及时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才使本节课有了创造性的收获。

三、评价预设,为生成铺路

老师的预设,基本上有的放矢,但是学生的状态不一,有偏差,有层次,有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加强评价预设,为生成铺路。

1.生成有偏差――在补偏中认可

语文课上,常常会遇到“答非所问”的场景,如:教学《当代神农氏》一文时,问:读了课题,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一名学生却说出细枝末节的答案。我顺势追问:细读读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或许有新发现。如果一味重复自己的问题,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果顺势利导,加强方法指导,则会有收获。可见面对意外的收获,教师只有善于导航,才能驶进美丽的港湾。

2.生成有错误――在纠误中否定